乡村旅游发展论文

2022-04-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全新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民宿旅游发展优势独特,以某城市为例,阐述其民宿旅游发展的独特优势,以供参考。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乡村旅游发展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乡村旅游发展论文 篇1:

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及改进措施分析——以杭州市萧山区乡村旅游发展为例

【摘要】乡村旅游业发展对乡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发展旅游业可以实现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乡村旅游业指的是以农户为经营主体、以乡村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为核心的产业。实践证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基于此,本文以杭州市萧山区乡村旅游发展为例,从乡村振兴的视角出发,探究了乡村旅游业在发展过程当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业;发展困境;改进措施

1、杭州市萧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

1.1萧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概况

由于2022年亚洲运动会在杭州举办,近几年杭州市政府非常重视城市整体单元建设,萧山区推出众多小城镇综合治理规划,其中萧山区几乎所有的村庄都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每个村庄都展开了详细规划设计,截止2020年5月,萧山区大部分村庄都已实施了美丽乡村改造工程与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引导。

1.2萧山区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业规模的增加,开发不当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萧山乡村旅游发展也不例外,具体来说,第一是存在乡村旅游业产品开发同质化的现象,不同村庄的旅游产品大同小异,缺乏特色。与此同时,各村经营的项目都比较单调,很多村民认为乡村旅游就是提供农家饭和农家屋,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开发,这导致了可供游客体验的乡村旅游项目比较少。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部分村镇的乡村旅游出现了相互模仿和恶性竞争的情况。在开发过程中则出现了开发不当和过度商业化的情况,这导致乡村旅游业失去了其原有的藝术性。第二是部分乡村旅游项目在开发的过程中没有做好市场论证和前期调研工作,并不了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就急功近利地进行项目开发,这导致项目在开发后期前瞻性和可行性都比较差,造成大量旅游资源的浪费。第三是在一些村镇开发乡村旅游业的时候出现了开发过度的情况,他们不顾及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情况下进行盲目开发,导致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遭到了破坏,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3萧山区乡村传统文化过度解读

在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文化内涵是不容忽视的,这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随着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实现了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融合,能够满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对旅游产品当中的文化内涵表现出了兴趣,而乡村传统文化也成为了乡村旅游业开发的重要部分。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开发商并没有意识地域文化开发的边界问题,他们关注的只有经济利益的实现,对乡村文化过度的商业化开发导致乡村传统文化受到了破坏,而外来文化的涌入也使得乡村的民俗风情被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质朴的民风民俗开始被人们淡忘,它们的核心地位变得边缘化、内容也发生了变异,这对乡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造成了阻碍。久而久之,乡村旅游业失去了文化支柱、也逐渐失去了竞争力。

1.4萧山区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乡村旅游业的服务质量是展现地方历史文化、增强景区对游客吸引力的重要方式,只有高品质的服务才能促进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乡村旅游业开发的过程中,当地的村民表现出了急功近利的心态,他们关注的只有经济效益,并没有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很多村民的文化水平不高,他们的服务意识比较弱,这也是导致服务质量较差的原因。除此之外,当地的部门并不重视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培训,这导致村民不了解游客所需要的服务形式。

2、乡村振兴视角下萧山乡村旅游发展面临困境的改进措施

2.1开发多样化和特色化的乡村旅游业

在乡村旅游业开发的过程中,要充分满足人们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结合市场情况来实现科学规划与合理开发。第一,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要突出萧山乡村特色,为游客带来个性化的体验。这需要开发人员能够开发本地区独特的乡土气息,将民风民俗融入到旅游业当中来,这样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对自然乡村风光的渴望和质朴乡村生活的体验。在景观打造方面,则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游客营造美丽的田园风光。在这个过程中,开发人员要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注重对乡村田园风貌的保持,切忌在其中通过大拆大建来营造过多的人工景观,使得乡村旅游业失去特色。第二,要利用好乡村所特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为游客营造良好的乡村生活氛围,同时还可以利用萧山的手工艺、民俗传统的资源优势,使游客参与到民俗活动当中来,并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和学习地区传统的工艺与文化,品尝当地的特色食品,这样可以增强游客的体验感、提高他们的满意度。第三是要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乡村旅游的多种形式,比如生态旅游、康养旅游等,以此来满足游客不同的需求。

2.2加强对萧山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乡土文化是乡村地区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它承载着乡村人的记忆和情感,同时也见证了乡村的发展历史,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离不开乡土文化,加强对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首先,乡村旅游业开发的过程中,要挖掘萧山区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分析,能够突出当地的乡土文化元素。其次,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萧山对传统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实现对乡土文化的延续,并将其融入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当中来。在开发旅游项目的时候,要渗透乡土文化,将提升游客的体验作为核心,最大程度地保持乡土文化的特色。

2.3提高萧山乡村旅游服务品质

首先,要加强对萧山区村民的引导,在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过程中不断挖掘优秀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以此来对村民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与道德水准。改变村民急功近利的态度,引导他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是要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其次,面对旅游服务质量不高的情况,可以邀请区政府旅游部门的专家来对村民进行培训和教育,针对服务质量开展专业化的培训活动,开展与游客接待有关的技能讲座。最后,还需要引进更多在乡村旅游规划、旅游管理以及旅游活动经营等领域的人才,注重服务内涵的打造。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业的目标客户就是城市的居民,因此在项目开发和产品服务的时候,要结合城市居民的特点和需求来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打破当前的困境,需要实现开发的特色化和多样化,同时在旅游业开发的过程中重视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最后还要提高村民在旅游业中的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张静.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乡村振兴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9,39(24):179-180.

[2]李雯雯.乡村振兴视阈下生态宜居的创建[J].区域治理,2019(52):49-51.

[3]王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研究[J].智库时代,2019(52):5-6.

作者:李柳英

乡村旅游发展论文 篇2:

农村职业学校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和发展路径研究

[摘 要] 农村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深陷“离、去、轻农”的旋涡,地域特色人才和创造能力培养缺失等问题制约了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应通过重塑农村职业学校价值取向、明确本土化人才培养目标、加大技术技能培训投入、深化企校合作力度、强化师资创新能力等路径,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关 键 词] 农村职业学校;乡村旅游;发展困境;发展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发展战略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之一,乡村旅游可充分利用乡村各种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带动农村多种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有效路径之一。农村职业学校在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和供应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破解农村职业学校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成为社会和行业关注的焦点。

一、农村职业学校服务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

(一)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异化,“离、去、轻农”旋涡深陷

很多农村职业学校一味追求功利、迎合家长和学生期望,忽视了农村职业学校的公共性特征,“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异化,陷入“离农”“去农”“轻农”的旋涡。”[1]专业发展中缺乏专业招生规模的控制和引导,致使涉农专业逐步萎缩,加上存在就业压力,甚至停办农、林、牧、副、渔业等专业,而一味追求汽修、动漫、电商、物流等“热门”“时髦”专业。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农、林、牧、副、渔业等专业人才的支撑,而农村职业学校陷入“离农”“去农”“轻农”的旋涡,将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异地就业和生存压力影响,地域特色人才丧失

农村职业学校为了维持或扩大学校办学规模,缓解“生存压力”,迎合家长和学生外向流动的需求,加大外流所需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发达地区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办学思想,导致农村具有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难以满足乡村旅游建设和发展的人才所需;突出外向流动人才培养力度,忽视本地所需特色人才的培养,如民族文化技艺、乡土文化学习和传承者,使乡村旅游发展所需的特色人才缺失。

(三)办学条件和实习资源薄弱,职业技能培训欠缺

受城乡二元制的长期影响,农村职业学校教育投入力度不大,而学校对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涉农的专业投入更是微乎其微。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不足致使学校场地有限,无法满足各专业实训所需的工位需求;经费不足,难以增添满足专业教学所需的教学用品和实训实习设备;师资缺乏,制约专业教学和实训深入有效开展;场地、设施设备和师资的缺乏,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和训练,仅仅是知道怎么做,不能进行熟练操作和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的欠缺,无法满足乡村旅游运营和服务所需的各方面人才。

(四)企校人才培养合作不深入,职业意识养成较弱

职业意识和精神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对学生职业意识培养应逐步渗透、全程贯穿、企校合作,但因企校合作不够深入,影響其培养效果。首先,企校师资交流共享不够,难以培养优秀的专业带头人,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的培养落实不到位。其次,企校学生培养力度不够。学生在企业体验和见习安排时间较短,以参与性实践为主,几乎没有顶岗实践,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培养难以到位。最后,校企学生管理不到位。学生第三年社会实践完全以企业管理为主,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不愿花费更多的精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和精神的培养。

(五)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较滞后,创业创造能力缺失

乡村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农村职业学校以开展基本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必要的重视。如“黄炎培创业大赛”活动,很多学校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才结合学校实际,有选择性地组织和培养部分学生进行创业活动;而部分学校绝大部分教师没有听说过“黄炎培创业大赛”活动,更不要说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了。

二、农村职业学校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

(一)重塑农村职业学校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

1.树立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意识。农村职业学校教育因其特殊的地域性和职能,应积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特别是应主动承担乡村振兴战略所赋予的历史重任。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乃至教师要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远景规划,树立农村职业学校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服务[2]的意识。多方共同努力,加大农、林、牧、副、渔业等专业建设力度,扩大招生规模、开辟就业渠道、培养优秀人才,保证院校正确的办学方向和价值取向。

2.制定涉农人才培养和就业激励政策。(1)制定培养优惠政策。对选学涉农专业的学生,可实行减免学杂费、提供助学金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农村青年就读涉农专业。(2)制定就业优惠政策。对愿意从事农业产业、在农村工作的专业人才,可纳入国家事业编制或公务员编制,为将来就业提供稳定的保障。(3)制定个人或产业发展激励政策和措施。优秀涉农从业人员可以考虑优先提干、晋级;开办涉农企业可以优先提供财政支持、免除费税,甚至政府出面协调解决各项事宜,并帮助推销产品、打造品牌。

3.借助各类宣传渠道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农村职业学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微信、QQ等媒体渠道,向社会宣传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方针、培养模式、优惠政策、就业去向、发展前景、典型人物、优秀事迹,使社会各界对农村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价值取向有全面、清晰的了解和认知,提升农村职业学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良好形象以及竞争力。

(二)强化本地就业,引导培养农村所需人才

1.优化农村职业学校考核评价。农村职业学校的考核和评价,应该降低学校总体办学规模的评价分值,适当向涉农专业开设数量、涉农专业基础与师资队伍建设、涉农专业学生规模倾斜;细化农村职业学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考核评价指标,增加向本地输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考核评价项。通过考核评价引导学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更多本地就业人员、涉农就业人员,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培养本土化特色人才竞争力。加大对涉农专业的建设力度,多方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采用聘请行业、企业或民间大师作为兼职教师的方法,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加大对涉农专业实习实训投入,提升本地就业人才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实力。传授地方特色文化和技艺,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与技艺,使之成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共同编制校本教材,丰富教学资源;开设专业拓展课程,学习和传承地方民间、民族文化与技艺。

3.实施农村职业学校送教下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加强学校与农村结合程度,让学生发现农业产业发展前景,认识到农村就业也可大有作为;发现时常与青山绿水相伴、行走在田间地头、工作张弛有度,能激发学生的工作激情;通过技术输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发现自身在涉农产业中的价值,增强自豪感。通过送教下乡,培养学生的亲农感情,增强本地农村就业的认同度,有利于乡村旅游建设和发展。

(三)消除二元结构,夯实学生技术技能

1.城乡统筹管理均衡资金投入。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应改变原有重城市、轻农村的职教观念,确保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实行城乡职业教育统筹管理,突出农村职业教育,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资金投入做到分配合理、均衡,并可适当向农村职业教育有所倾斜,为乡村旅游建设和发展所需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2.强化涉农专业完善实训建设。学校应根据各专业实验实训要求和特点,认真做好专业实验实习基地建设规划工作,确保实习实训功能全面、完整,各项指标能达到专业标准,满足专业基本实验实训要求;做好实训建设资金规划,合理分配各涉农专业实习实训建设资金,保证实验室或试验园区一切设施设备、实验生产资源能正常运转;加大与企业、村寨的合作力度,共同建设实验实训基地以及生产性实训基地。

3.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技术技能。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采用灵活多变、实用性强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和实训,提升学生技术和技能。如,旅游专业学生教学可以采用仿真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模拟演示法等,培养学生导游讲解、餐饮服务、游客接待等技能;林业专业学生教学可以采用演示法、实验法、观察法等,培养学生生态环境规划和建设、物种种植与培养等技术和技能。

(四)深化企校合作,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精神

1.共用企校人才培育资源。企校双方在从业人员职业意识和精神培养方面,可以共用师资、设备、场地等资源。发挥学校教师理论知识丰富、教育方法多样、教学时间充裕、企业骨干实践经验丰富、动手操作能力强的优势,开展学生职业意识和精神培育。利用学校视频、案例、课件等丰富的教学素材,借助企业实践教学的真实场景和环境,培养学生職业意识和精神。

2.共管企校人才培育过程。学校教师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渗透职业意识和精神,分析行业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结合行业从业标准和要求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在企业实习实践过程中,企业和学校利用真实的工作场景,结合现实各种情况,引导和深化学生对本行业的认知及感情,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3.共享企校人才培育成果。学生职业意识和精神培育是一种艺术、方法和策略,需要不断总结和创新。学校和企业在职业意识和精神培育方面所获得的方法、经验,应该共享经验成果,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完善培育艺术和方法。企业和学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分享培育成果,如会议面谈方式、书面文字方式、微信与QQ信息平台方式开展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经验和总结,推进乡村旅游所需人才的培养。

(五)强化师资建设,培育学生改革创新能力

1.外引内培,强化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知识扎实、技术精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障。面对农村职业学校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教师缺乏的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从高校、行业、企业引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优质人才,夯实专业教师队伍;通过各种会议研讨和交流的借鉴与学习,参加行业、职业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级培训,到企业挂职进行实践锻炼,培养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

2.开发课程,积累创新能力培养资源。结合当地乡村旅游、农村产业等发展现状,根据行业、企业人才培养标准以及现有教材实际情况,企校合作共同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校本教材。教师在课程开发中既能开阔自己的视野,形成发散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又能为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提供素材和支撑。

3.推陈出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方法。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应打破常规、推陈出新,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点、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尝试法、头脑风暴法、辩论法等。运用新探索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并集思广益、不断总结提升,形成实用性强、可推广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军.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性危机及破解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8(13):12-19.

[2]雷世平.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审视[J].职教通讯,2018(9):1-6.

编辑 冯永霞

作者:黄光辉

乡村旅游发展论文 篇3:

乡村旅游发展新出路:基于新型城镇化平台的嵌入式发展

摘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能够协同共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为乡村旅游带来新的机遇,乡村旅游实现乡村人、地、产的改造可以为新型城镇化注入新活力。基于新型城镇化平台,乡村旅游嵌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是:构建环城休憩带、建设乡村旅游小城镇、打造乡村旅游卫星村等。同时,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制度和金融制度改革、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支持与保障。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嵌入式发展;共生效应

文献标志码:A

近年来,国内乡村旅游发展逐渐进入全盛时期,并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产生了十分积极的效应,然而,乡村旅游在经历快速的原始积累阶段后终于遭遇瓶颈,[1]发展后劲不足并在开发、经营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亟需寻求新的出路。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基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的历史性发展举措,[2]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推进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化质量、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从发展空间上看,乡村旅游与城镇化的地域载体是一致的,从内洽逻辑上看,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在理念、机理和机制上亦是吻合的,这就为二者互动发展奠定了基础。乡村旅游嵌入新型城镇化发展是指在不打破新型城镇化中心体系的前提下,将乡村旅游嵌入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在发展中关注二者的整合、辅助和控制功能,营造二者协同互进的共生氛围。这是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1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短缺与不足。从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开发层面上看,发展乡村旅游所依赖的土地、资金两大要素缺乏保障,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不尽如人意。旅游业是一种独特、重要的土地利用形式,[3]而国内现行法律、法规涉及具体旅游用地的条文较少,乡村旅游用地管制措施比较模糊,乡村旅游发展的土地得不到保障。一些地方农村集体土地通过自发、分散和无序的土地流转方式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引起了土地利用结构失衡、耕地破坏、农户利益受损等问题。[4]目前这些问题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初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宣传促销需要极大的资金支持,由于乡村旅游经济规模有限,缺乏投资吸引力,而农业部门、旅游部门等行业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专项资金支持极少,农民由于个人能力限制而贡献有限,乡村旅游融资缺少多元的和有效的方案。[5]目前,乡村旅游设计存在散、乱、浅的问题,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形式单一、地区分布零碎、管理体制混乱,没有深入挖掘产品文化内涵,没有充分体现地域特色,没有切实强调生态保护。[6]总之,现阶段乡村旅游发展在资源基础、制度保障和开发能力上,都存在一定的短缺和不足。

2乡村旅游经营与管理中的问题较多。从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层面上看,乡村旅游市场调查工作比较滞后,经营者由于知识和资金方面的限制,缺乏对市场和消费者的深入研究,因而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不足;乡村旅游产品营销工作也存在缺陷,产品开发缺乏特色和内涵,项目单一、产品雷同、品味低下,产品宣传方式比较陈旧,促销手段比较单一,乡村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多样化和高品位旅游需求,导致旅游收入来源狭窄、收入水平偏低,产品效益不明显;[7]乡村旅游资源退化日益严重,旅游产品陈旧,推新缓慢,乡村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并加速走向衰退期,乡村旅游客源市场逐渐萎靡,并呈现出难以复兴的局面。[8][9]

3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后劲乏力。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层面上看,一些限制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因素已经凸显。目前,乡村旅游参与人员对乡村旅游认识不够全面,对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发展条件和发展效应仍不了解,乡村旅游经营知识匮乏,缺少市场理念和意识,严重束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步伐;乡村旅游的生态透支账单制约了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对资源的盲目开发、景区遭到破坏、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景区过度商业化等等已经对生态环境和乡村资源造成难以逆转的破坏,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消失,将使得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后劲乏力。

二、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之间的共生关系分析

1新型城镇化为乡村旅游带来新的机遇。新型城镇化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在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将乡村旅游纳入乡镇发展规划,制定法律法规对乡村旅游活动进行调控,在土地管理、融资渠道、就业促进、户籍改革、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市场准入、信息管理、组织建设、营销推进进行规范。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制度上的规范,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新型城镇化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支持。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旅游专业化分工开始萌芽,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性投资逐步丰富,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经济基础,乡村旅游有机会成为乡镇经济增长点和产业支柱。

新型城镇化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支持。由于新型城镇化加强了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乡镇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升,推动工业反哺农业,推动乡镇公共服务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丰富了乡村旅游“食、住、行、游、购、娱”要素,因而为乡村旅游奠定厚实的基础支撑。

2乡村旅游为新型城镇化增添新的活力。乡村旅游促进了对乡村“人”的改造。乡村旅游具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和获利能力,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职位和增收机会,扭转了劳动力涌向城市的趋势,人口和人力资源向旅游产业聚集,在挽留驻守人口的同时改善了其就业环境,提升了其收入水平;乡村旅游依靠其强大关联性带动商业、休闲、娱乐行业和其他服务设施的发展,关注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城乡文化的交流,通过生动活泼的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挖掘和重组城乡文化,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消费方式和对象;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升了居民的消费实力,引导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当地居民的生活行为和消费行为有了城市化特征,生活质量有所提升。乡村旅游实现了对人口数量与从业结构、收入水平与消费习惯、生活水平与生活观念的提升和转变,“乡村人”逐渐拥有“城市人”的标签,促进了“人”的城镇化。

乡村旅游促进了对乡村“地”的改造。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旅游发展地空间扩散,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强化旅游集散功能,引导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推动区域社会功能不断调整和完善,实现区域空间布局和风貌的逐步扩展和蜕化;乡村旅游强调区域环境的保护,突出在乡村风貌、乡村生态、乡村环境和乡村管理上体现特色,力促“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推动乡镇体系完善和整体风貌转变,实现了对乡村躯体的规整和乡村灵魂的篆刻,促进了“地”的城镇化。

乡村旅游促进了对乡村“产业”的改造。乡村旅游属于第三产业范畴,但乡村旅游包含了许多第一、二产业的元素,并通过其强大的波及效应带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推动三大产业的结构调整。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推动了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和规模化,推动农产品销售的集中化、组织化和市场化,促进了第一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完善的设施配套作为基础,推动了交通设施、食住设施、娱乐设施等的建设,带动了相关工业的发展,刺激了生活消费品的制造与消费,带动了乡村地区手工制造业发展,激活了乡村第二产业发展元素;乡村旅游的发展吸引劳动力、土地、资本、信息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集聚,壮大了乡村第三产业规模,调整了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促进了先进技术的应用,保障了社会就业。乡村旅游带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和三大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产业”的城镇化。

三、乡村旅游嵌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具体路径

1构建环城游憩带。环城游憩带概念由吴必虎提出,指的是在大城市郊区,由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以及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环城游憩活动频发地带。[10]环城休憩带多为离城中心半日车程以内范围,是投资成本和旅游成本妥协的结果,是大城市与乡村旅游结合黄金区域。环城休憩带与都市地域联系,能够形成该区域发展的天然优势:一是该区域临近稳定的城市消费市场,区域内的乡村旅游拥有优先获取城市消费者的地缘优势,是驱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动力;二是该区域拥有优先接受城市文化扩散的地缘优势,在承担城市部分职能和发展成为城市特殊功能区的过程中产生反哺效应,丰富区域内的城镇化因素,这也是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环节。目前,以农家乐、传统村落、郊野公园等为重要载体的环城游憩带正在各大中型城市周边形成和推进。

2建设乡村旅游小城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作为“小城镇”的一种类型,旅游小城镇是指依托大型景区和独特资源,使旅游经济占当地经济主导地位、旅游业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明显的小城镇。[11]这些小城镇因为错过了工业化反而保留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传统文化,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沉淀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内涵。城镇化过程中优化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升级了小城镇“住”“行”“游”等要素,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乡村旅游发展打破了小城镇原有的陈旧、封闭状态,激活了小城镇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推动小城镇新旧因素重新组合,打造小城镇新的功能,优化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对小城镇实现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明显。

3打造乡村旅游卫星村。1898年英国人E·Howard提出田园城市理论成为卫星城的先声,而卫星城这一概念最早则是出现于美国人Graham Taylor《卫星城镇》一书,他提出要在大城市周边建立起宇宙中卫星般的小城镇,发挥小城镇优势条件以分担城市功能和压力。乡村旅游卫星村是由此衍生的概念,其根本思路是在城市周边建立较小的乡村旅游村镇,以打造“卧城”为基本前导,以全面引领村镇“新城”化发展为核心目标,以分担母城居住、科教文卫和娱乐休闲职能为主要途径,打造依附于母城又服务母城的村落群。乡村旅游卫星村以突出的旅游功能为基础动力,升级区域基础设施和完善区域职能,分担母城超负荷的集聚功能,能够促进郊区旅游化因素的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促成城镇化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并轨前进。

四、乡村旅游嵌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支持与保障

1做好乡村旅游的规范制度和标准体系制定工作。新常态下更需依法依规治旅的常态化。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专门针对乡村旅游的法律,《旅游法》和一些旅游发展改革意见对乡村旅游虽有提及,但均未提出明确的管理条例,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法规、规章和评价标准,并未形成完善的科学体系,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法律规范效力稍显不足。[12]乡村旅游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可先从制定地方性的法规制度入手,[13]具体工作应该三管齐下:一是因地制宜完善乡村旅游的监管法律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进行预防、监督和整改,保障乡村旅游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二是建立符合实际的乡村旅游评估标准,对乡村旅游的产品规格和质量、服务标准和品质、配套设施建设标准进行规范,促进和保障乡村旅游标准化发展;三是设立专门的乡村旅游监管机构,按照法律规定和评估标准执行乡村旅游入行审批、运营监管、发展指导等工作,实现乡村旅游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

2做好乡村旅游的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受先天条件不足和后天职能转变的影响,我国乡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加之受经济、人口、区位、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乡村基础设施升级工作困难重重,乡村旅游发展需求同乡村基础设施现状的矛盾日渐锐化。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需要遵循四大原则:一是政府主导。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量大、涉及面广、回报时间长,需要强有力的领导组织进行调控,政府是最合适的角色,当前国家旅游局实施的“厕所革命”无疑也是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的切入点;二是规划先行,强调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程序性和效率导向,即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性、长期性和未来性进行思考,对基础设施功能和承载力进行考量;三是凸显特色,结合本地自然条件、人文特色进行设计,为乡村旅游发展营造特色;四是多渠道筹资,政府要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同时要拓展融资路径,鼓励外来资金投入和村民投资。

3做好乡村旅游的土地制度、融资制度调整工作。土地与乡村旅游发展有着无法割舍的关系,[4]旅游硬件设施的建设归根结底是落在土地上。受法律政策的限制和产权残缺的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土地需求得不到保障,一些地区针对性的探索实践也引发许多问题,规范征地政策和土地流转政策对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农村土地主要通过土地入股、土地租赁、土地置换、土地委托代理等方式进行流转,对于农村土地制度的调整要综合考虑三大问题,一是遵循国家“三个不得”政策:不得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坏农民土地权益;二是遵循农民平等互惠原则,保障农民平等的谈判地位和对土地利用的监管权力,通过多种途径保障和补偿农民权益;三是规避和应对土地流转风险,紧守耕地面积红线、紧守绿地面积红线,严护乡村生态环境、严护乡村特色。

乡村地区发展基础落后,发展乡村旅游需要极大的资金支持。第一,国内乡村旅游多为政府主导发展,政府应把乡村旅游发展纳入农村发展规划予以统筹安排,针对发展资源禀赋较好的地区,以乡村旅游为载体捆绑整合惠农、支农资金,根据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索配套的公共财政支持机制,支援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的建设;[14]第二,积极建设投融资平台,通过政府鼓励和投资示范,克服外来资本进入阻碍因素,增强外来资本的信心和兴趣,为外来资本进行经营性投资搭建多元化通道和平台;第三,当地居民资金实力较弱而分散,但也应该成为乡村旅游发展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居民可以通过自身的微小投资参与小型经营项目,以实现创业、就业、增收等目的。

4做好乡村旅游的人才培养支持工作。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乡村旅游需要高素质劳动者作为支撑,由于城市经济收入和发展机会的吸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留守农民作为乡村旅游从业者的主要构成部分,存在年龄较大、教育水平较低、劳动素质低下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乡村旅游发展要求。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渠道向农民普及乡村旅游知识和政府政策,提升农民对乡村旅游认知度和参与热情,培养农民市场化运作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生态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等现代观念,加强农村劳动技能培训,通过能人带动、专项培训、成人教育等方式提升农民劳动素质;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旅游专业人才支持乡村旅游发展,通过聘请专家、校企合作、建立专业旅游组织等方式,打造专业乡村旅游智囊团,为乡村旅游发展出谋划策。

5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落实工作。一些地区的乡村旅游中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等问题,已经影响了乡村旅游品质和当地村民生活,并将严重束缚乡村旅游的长期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应该通过专业人员进行规划,由各级政府和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把关,科学评估环境承载量,以此为依据指导旅游资源开发,全盘布局景区基础设施,寻求人造设施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完善环境保护配套设施建设,为治理生态环境污染提供保障;“乡村性”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依托和灵魂,乡村旅游开发建设要重视“原真性”资源的保护,因为一旦资源受到破坏,必然会影响到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最终会对乡村旅游效应带来负面后果;乡村旅游监管机制仍需完善,地方政府应该在遵循全国性的法律法规指导的前提下,针对地方具体实际,出台地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制度和办法,联合专业旅游研究者进行乡村旅游环境管理技术和评价技术研究,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进行监管。

结语

新型城镇化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纲领,

具有纲举目张的战略统领作用,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支撑;而乡村旅游让城市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乡村人保得住绿水青山、抱得住金山银山,能够成为城镇化的有力先导。寻求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乡村旅游优化升级和新业态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常态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嵌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探索,是顺应潮流的,也将是大有作为的。

参考文献:

[1]吴必虎,伍佳.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产业升级问题[J].旅游科学,2007,21(3).

[2]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

[3]McMurry,K.C.The Use of Land for Recreation[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eraphers,1930, (20).

[4]吴冠岑,牛星,许恒周.乡村旅游开发中土地流转风险的产生机理与管理工具[J].农业经济问题,2013,(4).

[5]任春.广东省乡村旅游目的地融资方式的拓展[J].广东农业科学,2009,(6).

[6]罗盛锋,黄燕玲,王利朋.循环经济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以桂林恭城红岩村旅游点为例[J].旅游论坛,2009,2(12).

[7]龙茂兴,张河清.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析[J].旅游学刊,2006,21(9).

[8]孔德林,黄远水.城郊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机制、困境及对策——基于城市化影响的视角[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7).

[9]邱玉华,吴宜进.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J].社会主义研究,2012,(1).

[10]吴必虎.区域规划原理与开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333336.

[11]曾博伟.中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研究[D].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12]戴丽霞.乡村旅游发展的法律监管机制建设研究——立足于海南特色乡村旅游建设[J].农村经济,2014,(9).

[13]周永博,谢雨萍,李肇荣.乡村旅游标准化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4).

[14]单新萍,魏小安.乡村旅游发展的公共属性、政府责任与财政支持研究[J].经济管理与研究,2008,(2).

【责任编辑:孙巍】

作者:何一飞 李丰生 曹世武

上一篇:英语教学改革论文下一篇:银行个人理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