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交流学习心得

2022-05-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台湾交流学习心得

赴台湾交流学习报告

赴台交流学习心得报告

离开台湾已一个多月了,回想在宝岛十五天的生活,仿佛如昨兮一般。能够在大学期间参加这样的学习交流活动,是我一生中极为宝贵的经历,值得让我的家人同学羡慕、称赞。非常感谢母校浙江理工大学给予了我这样的机会,也感谢明新科技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学习生活。

这次我们一行27名学生和3名老师来到明新科技大学接受15天的学习和交流,领略了台湾当地的民俗人情,同时学校为我们安排了丰富的课程,让我们更加了解台湾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我们修读了由明新科技大学管理学院17位老师讲授的《约束理论的应用——冲突管理》、《生产管理》、《台湾企业营运商业模式》、《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台湾产业发展的过去、现状与未来》等课程,受益匪浅。而各位老师的个性化教程,更是让我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在学习之余,我们还安排了多次集体外出游览风光的活动,例如观赏日月潭、游览鹿港小镇、夜逛逢甲夜市等,一切都让我们感到无比新鲜和激动。看着满载而归的我们,明新科技大学的老师们也都为我们感到欣喜。

在结束了这次难忘的旅程,回到大陆以后,我时不时会为身边的人介绍台湾的特色,看着他们听得饶有兴趣,我就愈发感到自豪,相信经过这次的交流活动,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往更大的圈子迈进!

第2篇:赴台湾交流学习报告范文

赴台交流学习心得报告

学在台湾

离开台湾近一个月了,回想四个月在宝岛的生活,仿佛如昨兮一般。想念台湾,仅此四字已不能完全表达我内心复杂的情绪,幸运的我不知该用怎样的语言去描述在台湾学到的„„

美丽的台湾,让我见识了一个别样的生活世界,求学在台湾将是值得我“炫耀”一生的经历。

感谢母校工大给予了我这样的机会,感谢义守大学、义大的老师和同学们创造了我美好的学习生活。

美丽而可爱的义守大学是一座年轻的私立学校,创办人林义守先生为感怀母恩回馈社会而创建的。因为她年轻,处处流露着活泼可爱的气息,她有着西方理念的包容,中华文化的厚重„„

我在母校学习的是电子商务,与义大对应的系所是资讯管理系,因选课因素而分配到企业管理学系。

温柔娴淑的凌雅慧老师,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信仰者,在她讲授的《管理心理学》课程中,贯穿着她的信仰和对事务的看法,教授课程采用ppt和视屏相结合。凌老师为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每当学校有关部门开展诸如音乐会、舞台剧、心理辅导等活动时,总是鼓励学生参加,参加的同学只要拿着活动的通行章就能获得不小的加分;为激发学生上课思考和创意,老师在课堂上用抢答、课堂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获得老师给的神秘礼物,不过,每一位同学都能拿到基本礼物,诸如糖果、贴花等。老师考核学生分三部分表现:期中、期末考试所占比例各为25%,平时小考所占比例为15%,作业、小组报告和课堂表现所占比例为30%,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额外加分。

杨崇宏老师,一位在美国深造过的老师,很有学者的风范,讲课慢条斯理、提纲挈领、中英结合,每次上杨老师教授的《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课程总是觉得很开心,因为每次在课堂上老师都会用一个人生小故事引发我们的思考,继而过度到当节课要教授的内容。老师为更好的辅导学生,专门请自己的研究生担任我们的同才小老师(是否付费,我不清楚),针对我们开发的系统给予建议和指导。老师采用的课本是英译的教材,而授课的ppt采用全英文。

吴有龙老师,曾在企业资讯系统工作过,在日本担任过高校老师,因为想念喜爱高雄,而选择了在义大。老师教授的是《视窗程序设计》,与我们在大陆学习程序语言很不一样:每名学生一台电脑,老师教授完理论后,演示操作,学生再实践,即理论与实践是结合一起的;所学的程序语言必然是最新的版本。老师上课采用自己编写的讲义,开发了自己的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上面提问、交作业、下载课件、查询代码等等。老师考核的方式是:期中期末考试各一道编程题、平时每节课的实践实验程序,拷贝在一张光盘上就可以了。感觉与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方式很不一样,我们在学校学习程序语言时,是先学完理论再专门开出两个星期去实验。

其他老师的教课方式和考核方式与以上老师都大同小异,在义大感觉最亲切的是: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去办公室找老师交流,不管老师当时在干什么,老师都会抽时间而不会搪塞你。印象最深的是,教授我们《资料库管理》的陈秀如老师,我和另外三名大陆学生是一小组,因为欠缺网页制作方面的知识,我们小组的实验开展的不是很顺利,记得好几次午休时间我们去请教老师,老师都不厌其烦的鼓励引导我们。

有幸参加了一位老师组织的两岸关系类型课程的实践活动:义大很重视与大陆方面的交流,那位老师主持开展了一次两岸关系研讨会,请了两岸大学的教授做报告演讲,整个研讨会是对外开放的。

赴台前,老师交代我们要多听多看多学,每每看到什么我都喜欢观察一番:

1、 图书馆资源,充分利用。义大的图书借期短,只有14天,一次可以借12本。还可以利用网络看电子资料,这和我们学校很相似。不同的是,义大图书馆经常举办活动诸如图书馆周,在这一周里图书馆会把已经注销的书籍杂志摆放出来,每个同学可以任意的拿三本。这样,那些对于图书馆没有价值的书就给了学生,资源得到再次利用。

2、 网络平台一体化,全面利用。每一位进入义大学习的同学,在他第一次注册的时候,学校就会给他分配一个以他的学号为邮箱号和密码的邮箱,以后不管学校发生什么事、有什么与学生利益相关的事项都通过那个邮箱下发给学生。而且,邮箱号和密码是学生进入教学平台、图书馆的通行证。学生下载课件、上传作业、提问评价下载网络资源等都是通过教学平台或老师个人的教学网站。

3、 学会感恩,服务学分必修分。义大所有一年级的同学都要参加学校的打扫活动,这是每一位大一学生必修的课程。服务学分的考核是由学校的工读生根据一定的规则制度进行的,而且,如果有同学触犯了学校的规定或条例,就处罚他一定时限的校舍打扫。

4、 注重资源再利用,节能减碳。学校垃圾分类,会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学生老师扔放的垃圾进行检查。(据我了解,在台湾,一个塑料袋扔错了地方罚款是3000元新台币)教学楼在休息时间停止供电,在上课前10分钟送电、冷气等。

5、 注重与社会相联系,开辟助学岗位。学校很多老师都是社会人士兼职担任,老师也经常请业界相关人士为学生授课,而那些业界人都以此为荣。学校有工读生,相当于我们的勤工俭学的学生,学校开辟了诸如:交通疏导员、餐厅工作员、检查人员、系统维护人员、超市服务员、图书馆服务员等等工作岗位给学生。

在台湾短短的四个月交流结束了,但是我相信正如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国新闻》对大陆学生在台湾的报道总结词所说的:这是大陆学生一生难忘的经历。 诚如是,在台湾交流的短暂四个月,使我更加坚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高涨。台湾四个月的美好生活,每天都充满着挑战,因为我明白我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祖国大陆青年一代的形象。在学习上,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豪不懈怠,处处争一流,终于在台湾老师和同学们中无负于“优秀大陆学生”的称号;在生活上,我时刻展示着大陆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感受台湾同胞热情的同时也展示着大陆青年真诚朴实的一面;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我都抓住一切机会向台湾同胞特别是青年朋友们介绍大陆的发展和幸福现状,向他们描绘那些对于他们只曾出现在文字上的奇山异水和风土人情,与他们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交流。

诗有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坚信,我这种再小不过的举动会产生美好的影响,真心希望能为两岸走向和平统一的道路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些是我台湾成长经历中的些许点滴,我想我不会用平实的语言去记录在台湾的短暂四月,因为那四月让我跳出了一个圈,向更大的圈中迈进!

第3篇:赴台湾科技大学交流学习总结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白蓉

随着社会发展的变迁,台湾的技职教育已逐渐转型成欧美技职学校的形态,台湾技专学校在不断追求改制与升格的同时,技职教育理论与实务的研究已引起科技大学的兴趣与注意。本人有幸在2013年3月19日-3月28日参加了在台湾科技大学举行的“2013甘肃及黑龙江高等技职院(校)专业教师台湾短期学习研讨计划”。 为期十天的短期学习收益颇丰,受益匪浅,感受很多,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们与黑龙江院校一行40人于2013年3月19日抵达台湾科技大学后,在该校与黑龙江商会的精心安排下,先后分别听取了由台科大前校长陈希舜所做的《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简报》、台科大营建系黄兆龙教授所做的《节能减碳与绿建筑思维》、建筑系施宣光教授所做的《促进主动及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建筑系黄惠军博士的《合作学习案例说明》、教育部前常务次长周灿德博士的《技职教育之政策与人才培养》、明志科技大学刘祖华校长的《企业与学校合作培育人才实例探讨》等讲座,参观了台科大系所及院校、明志科技大学校园,并听了台科大的一堂音乐欣赏公开课。

二、收获与体会

(一)了解了台湾的职业教育体系结构

通过教育部前常务次长周灿德博士所做的《技职教育之政策与人才培养》讲座,了解了了解了台湾的职业教育体系结构。首先,台湾职业教育上下衔接,自成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平行发展,齐头并进。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包括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研究所。高级职业学校属于高中阶段职业技术教育,相当于祖国大陆的中等职业学校,它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修业年限一般为三年。高级职业学校以分类设置为原则,以“养成健全之基层技术人才”为目标。专科学校,即专科职业技术学校,它以“教授应用科学与技术,养成实用专业人才”为目标,它也是分类设置,并且按不同入学资格分设二年制、三年制和五年制。二年制专科学校招收对象为公私立高级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三年制专科学校招收公私立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五年制专科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属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它以“教授应用科学及技术,养成高级实用技术人才”为目标,分二年制、四年制。二年制招收专科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入学考试成绩合格者;四年制招收高级职业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入学考试合格者。

其次,台湾职业教育体系与大陆相比,还有一些明显的区别:第一,专科学校在台湾全部属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普通教育体系不存在专科学校。第二,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在职教体系称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在普通教育体系称大学或独立学院。第三,和普通教育体系一样,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也存在研究生教育,培养硕士和博士。就我国高职而言,我们应适时完备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消除将高职教育当作一种层次的倾向,应将高职教育视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逐步建立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在内的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并打通各层次职业技术教育通道,使其上下科学衔接。

(二)了解了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的基本情况

通过台科大前校长陈希舜所做的《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简报》,了解了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的基本情况。台湾科技大学成立于一九七四年八月一日,为台湾第一所技术职业教育高等学府。建校之目的,在因应台湾地区经济与工业迅速发展之需求,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为目标,同时建立完整之技术职业教育体系。学校占地44.5公顷,校本部位于台北市基隆路四段四十三号,1982年成立博士班。

2001年在台湾地区筹划之研究型大学(大学研究所基础教育重点改善计划)中,成为全台首批之9所大学之一 。自2005年更在教育部门所推动“五年五百所顶尖大学”计划下,遴选为适合发展成“顶尖研究中心”的11所研究型大学之一。

该校自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班研究生,凡岛内、外大学或独立学院相关学系毕业,具有学士学位,或符合同等学力所规定资格者,都可以报考本校硕士班。此外,针对长期在社会就业且具硕士班报考资格人士,本校部分系所也设有硕士在职专班,提供回流教育管道。凡修毕各所规定学分,完成硕士论文并经考试及格者授予硕士学位。

该校自1982年开始招收博士班研究生,招生对象为岛内、外大学或独立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或符合同等学力所规定资格者皆可以报考。自2001年起部分系所也开始招收博士在职专班研究生。凡修毕各所规定学分,完成博士论文并经考试及格者授予博士学位。

台湾科技大学目前设有工程、电资、管理、设计、人文社会、精诚荣誉及智财学院等七个学院下设23个系,另设有台湾建筑科技中心、企业联合技术研发中心、研究中心和综合性中心等4个研发中心。

台湾科技大学至今各系所毕业校友已达约62,000人左右,毕业生出路包含留学继续深造、在台深造以及投身于产业界。由于实作经验丰富,理论基础完备,工作态度认真,毕业校友担任政府要职、大学教授、大学校长及企业主管者众多,深受各界的肯定。

依据《泰晤士高等教育》(THES-QS)在2009年的世界大学排名调查,台科大排名全世界第351名,在台湾所有大学中排名第五,仅次于台大,清大,成大及阳明,并且是台湾唯一进入世界四百大名校的科技大学。

依据《泰晤士高等教育》(THES-QS)在2010年的亚洲大学排名调查,台科大在亚洲大学排名前56名的大学。

(三)创新、弹性、规范、师资、激励、氛围 以上六个词是本次台湾行我的最大感受。 1.创新(创意) 通过本次的学习交流,本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创新”二字,无论是从各位教授、博士的讲座,还是整个台科大校园,都能感受大创新“创新(创意)”。

首先,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几位教授的讲座中都能感受到这一点。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变得太快,随着时代的进步,学位会越来与不值钱,已经失去了它的象征意义,学生在校学习,面对的不仅仅是三年后,甚至更久。尤其是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在校所学的知识毕业时就已经没用了。所以,他们很多老师的教学理念是:“给他吃鱼,不如教他钓鱼”。要培养他们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再鼓励采用各种方式获取信息。

职业学校的学生喜欢动手,引导学生动手,是他们最主要的教学方法。用台科大营建系黄兆龙教授的话说“创新应用于未来”, “聪明不是单项教的,要让学生自己做,就会越来越聪明”。另外,在今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学生未来走向社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取得胜利,不仅要巩固自己的实力,还要学会“合作”——一种新的竞争方式。台科大建筑系施宣光教授所创的主动与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中提出,没有竞争是不会有合作的,一个人的人格中影响最大的不是父母,而是同学,因为以后在社会中,他们可能是合作对象,也可能是竞争对象。

其次,正因为老师的引导,学生更勇于创新。台科大的学生先后在参加的世界级设计大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就是因为源于创新。创新使他们提高学习积极性,减少上课打瞌睡,动手使他们知识味蕾越来越强。本次培训学习过程中,恰逢台科大校庆,所以学校举办了各种活动,其中就包括校园创意大赛。走在台科大校园,到处可以看到学生忙碌的身影。包括自己创造的新型感应式路灯、各种人文雕塑等,虽然很辛苦,但可以感受到,他们乐在其中。

2.弹性

台科大在整个教育教学中都有很大的弹性,主要表现在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工作量考核、课程建设方式、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首先对老师的评价是从教学、研究、服务和辅导四个方面评价,除了对新进教师有要求外,学校并不要求四项均衡发展,可以先自我评估,按照个人喜好进行发展。其次,教师基本的工作量,以副教授为例,要求一学期每周两门课,约6学时,但若与企业有合作计划或要发表论文、出书等,可以减少基本工作量,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做科研了。第三,在课程建设上,台科大每个系都设有系评教委员会和课程委员会,各课程委员会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评估某课程是否需要再开或进行升级发展。课程设置改变的时间没有硬性规定,若老师觉得有必要更改,就可以向课程委员会提出申请,在经过课程委员会讨论,上报系里。课程委员会的成员主要由系里自行产生。第四,教师的授课方式上,学校没有硬性规定,每个老师根据所授课程性质及自身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对于实训课程,每个学生所做项目,要么是老师给出几个课题,学生可以采用招标的方式自由组合,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找课题来做,这样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会有很高的积极性,很开心。第五,对于学生的考核评价,学校也没有硬性规定。每个老师根据具体情况来订。

3.规范

除了在上述几方面学校有很大的弹性以外,对学生管理方面却十分规范。如专门有学生住宿管理规定,违反规定的,扣一定的分值,当到达某一标准,将勒令学生不准在校住宿。在校园内,学校不准穿拖鞋等。在校园中张贴公告,必须附有“准许张贴”的字条,上附有张贴起止时间和截止时间,截止时间后一日内要求必须清除。

4.师资

强大的师资力量为职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台科大要求新进教师的学历必须在博士学位以上,并一进入学校,就要提出启动计划,提出未来科研等方面的发展计划,学校将在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另外,还会聘请大量企业师资力量,但没有学历要求,只要工作满7年兼任讲师,工作满9年兼任助理教授。

5.激励

首次是对教师的激励。无论是台科大,还是明志科技大学,都建立了一套奖励办法,激励教师多做科研、发表论文、出书等。其次,对学生,鼓励他们多动手,若在各种大赛中获奖将给予奖励。另外,取得证照不是学生毕业的硬性条件之一,而是对取得证照的学生按等级给予奖励。

6.氛围

有很强的人文、文明氛围。他们通常把中国的传统美德教育放在首位,无论是从校园,还是城市街道看,车辆一般都排列整齐,井然有序;校园环境卫生也较为整洁,看不到随地吐痰、乱扔脏物等不文明现象,学生服饰简洁得体,举止高雅,文明礼貌较好,学生上下电梯自觉排队,公众场合不大声喧哗,上扶梯自觉向右站,给赶路的人留有通道,吃完饭自觉将垃圾分类倾倒,收拾碗碟等,无疑显示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4篇: 赴台湾学习心得

班级:工程管理1301

姓名:薛腾

学号:3138613124

9月11日我们从福州出发,在平潭坐船,来到祖国的宝岛台湾。当船快靠岸时,我们远远望着近在咫尺的台湾岛。海岸边尽是一些工厂的烟囱,和载满货物的轮船。海水在船两侧冲刷着,仿佛是宝岛在为我们的到来表示喜悦的欢迎。

一下船,过海关听到第一局台湾腔,才算是真正意义上来到了台湾。

台湾老师和同学非常热情的欢迎我们,我们坐上大巴去逢甲大学的翰林学院。在车上老师给我们送吃的,那也是第一口吃台湾的美食,感觉还不错。

我是学工程专业的,大陆的建筑给人的感觉是宏伟,气派的。来台湾一个学期,最大的感受是台湾的建筑都给人一种精致小巧,很精美的感觉。这应该是台湾地小人多的原因导致的。一开始看繁体字还有些不习惯,一个学期过去已经很适应了。只是没有学着写。书面的文字都还是写简体字。

来台湾学习真的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可以感受多元的文化之间的不同,逢甲有许多世界各地的学生。可以交很多好朋友。台湾的本地大学生感觉是很容易high起来的,当初的陆生欢迎晚会上,场面非常热闹。然而我们大陆过来的学生都非常的淡定没有欢呼没有尖叫。而台湾的学生就非常的high,欢呼雀跃,手舞足蹈的。

台湾的老师相比大陆的老师更加的亲切,台湾的老师会带我们去游玩,路上给我们介绍当地的美食,美景。和我们打成一片。然而似乎在大陆的传统教育观念里面。师生的关系还是尊卑有序。可能是中间断了几十年交流,文化上发生的差异吧。

去了两趟台北,在101上第89和90层感受超高层建筑和低层建筑的不同,这应该是我目前为止到过最高的楼层。高层建筑除了在外观上比底层建筑更加规则以外。上到高层会发现,高层建筑和底层建筑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底层建筑我们是感受不到房屋在各种侧向力作用下左右摇摆的,而高层建筑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房子是在左右摇晃犹如地震一般。

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馆。作为陆生,我还没去过北京的故宫却先去过了台北的故宫这有点尴尬。台北故宫里记载了台湾所有的历史,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让我们更加的了解台湾。台湾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在我的想象中应该是非常的繁华,但似乎并不是这样。在表面上看过去台中和福州相比也差不多,差别并不是很大。

来台湾一个学期,我觉得并不能算是了解台湾。而且应该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台湾,作为一名学生我觉得似乎并没有太多机会对台湾有很全面的认识。我只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把自己所感受到的记录下来。总之,台湾的学习生活,有好有坏。也许只有切身体会才能真正了解。

第5篇:赴台湾学习心得

赵宇 外国语学院081-3班

上个学期,我得到了宝贵的机会去世新大学作为交换学生学习了一个学期。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月,但是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我都获得了珍贵而丰富的体验。我收获了丰富的知识,珍贵的朋友,美丽的景色。

生活在台湾

刚刚去到台湾的时候,虽然有同校的十七个同学和去接待我们的老师们,还是有人生地不熟的感觉。从未离家这么远的我,开始非常的想家,因为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朋友们,也觉得非常的孤单,生活和学习状态不是很好。但是,不久,这些让我不安的感觉就开始慢慢消失了。同去的烟台大学的十七个同学们都非常的友好,我和舍友还有一起上课的同学,很快变成不错的朋友。世新大学设有新鲜人守护神课程,为每个学校的陆生设了一名守护神老师,让我们更快地熟悉台湾的生活环境和世新大学的学习生活。世新大学的老师们和同学们也对我们很友好,我们很快消除了陌生感。我和一个台湾的小姑娘成为了好朋友,我们常一起去公馆的小饭馆吃点心,还去西门町逛街,一起谈论有趣的话题,有非常愉快的回忆。我的一位老师,也常常开车带我们去离台北稍远的地方去游玩,和我们聊天,其中体会了台湾的风土人情,非常的开心。学校附近的早餐店,每次去吃饭,老板和老板娘总会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还记住我们每个人的名字,让我们感觉到异乡的温暖。

学习在台湾

我在世新大学英语系修读课程,选了十一门课程,课程比较多。我体会到了不同老师的授课方法和风格,也非常有趣并且感到受益匪浅。认真细心的老师,有些严厉对学生要求很高的老师,常常和我们谈论艺术和电影的老师,搞怪而有趣的老师 ,非常有

耐心讲解论文的老师……这些优秀的老师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有时候因为课程较多和一开始不适应不同的教学方法,觉得有些辛苦和疲惫,不过在老师同学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也很快克服了。世新大学的校园虽然不大,但是红砖的建筑让人感觉古典,依山而建的校园非常漂亮,校园里的八风广场常有学生乐团演出,大礼堂常有正式的乐器演出和电影社团集中放映的电影。校园里的茶铺不论是夏天还是冬天都有很多人排队,杯子上常印有有趣的笑话。二楼图书馆是二十四小时开放的,常有有学生在里面深夜学习。同学们学习很用功,常有通宵学习的同学。四楼的图书馆不仅有丰富的藏书,还有一个有趣的漫画区,软软的沙发椅子,想放松的时候可以来读漫画放松一下。图书馆和世界大厦点都免费提供上网区,查找或打印资料都非常的方便。教学楼里有固定的自习教室也提供24小时开放,我在考试期间也在里面通宵学习过。一学期有两次考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都很重要,每一次都需要认真的复习。学校的餐厅就在舍我楼楼下,每天提供多样的饭菜,还有小小的便利店,吃饭很方便。累的时候可以去买杯咖啡清醒一下。

旅游在台湾

这次作为交换生去台湾,不仅想学习到专业知识,还想了解台湾的风土人情,在学习空闲的时候或者假期,常常挎着一个包就出门逛台湾了。世新大学位于台北市文山区,所以最开始和逛的最多的就是台北。台北著名的诚品书店,对于爱书的人来说,像是书的天堂。记得去在市政府旁的最大的诚品书店,有四层楼,书的种类非常多又齐全,可以随便坐在地上,翻开一本书安静地看。台北的101大楼,美丽而繁华,可惜并没有在它最高的地方看台北的夜景,当时和舍友晚上突发奇想去爬,一口气爬上去,却被通知十点后就不能登到最高层,当时我们没有失望,反而很开心,约定以后一定要再来。我们也坐过猫空的缆车,在高空往下看台北的灯火,繁华又美丽,在一片黑暗中,温暖的灯

火。还有台北市立动物园,离我们的会馆非常近,在那里见到了大陆送给台湾的团团和圆圆,非常的可爱。还和同学一起去过台湾的最南边,垦丁,蔚蓝的海,金黄的沙滩,明媚的阳光,白色的灯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海角七号的拍摄地,恒春镇,也在垦丁,看到了阿嘉的家。也看过北海岸的海,野柳地址公园,还到过九份,在深山里沿着铁轨行走,不时有火车呼啸而过。

确实走了很多地方,淡水,野柳,台南,垦丁,南庄,我还记得淡水美丽夜色,流光的大桥,餐厅里的驻场歌手,还有猫空缆车吓人的高度,从高处看到的台北美丽灯火,野柳不停的大风,半夜的小小巴士,20岁生日里所喝到的茶...... 成长在台湾

在台湾生活的这四个月里,我觉得自己成长了很多。第一次离家这么遥远,想家是不可避免,不过渐渐地明白很多事情无法依赖父母,要学会独立生活,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面对一个陌生地方的人们,一开始有不安,但是慢慢发现,只要带着友好的善意和微笑,人和人之间总是可以友好相处的,在我临走的时候,已经交到了许多良师益友。因为常出远门游玩,还积累的很多旅游的经验。因为老师的严格要求和自己的不敢放松,也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成绩。那时候觉得有些疲惫和辛苦的旅程,现在回想起来都变成了一场珍贵而有趣的冒险,是难忘的回忆。非常感谢学校给我机会,让我能在台湾学习,度过半年难忘的时光,也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们。

2011-03-10

第6篇:交流学习心得

7月26日,我随星扬同工一起前往东莞市横沥镇隔坑社区服务中心参观交流。此次此次行程主要包括:

一、听取隔坑社工讲解中心服务简介、新莞人短片;参观中心设施及相关服务;

二、参观中心历奇设施及服务;

三、参观及了解和谐小区——新莞人服务点。

此次参观交流,从开始的讨论及策划阶段我就满怀期待,虽然最后自己想要了解的东西没有全部知道,但还是收获颇丰。我们一行从玉兰大剧院出发,坐了将近两小时的车才到隔坑社区服务中心。路上我和同工看到小偷试图偷乘客的钱包,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是也是惊心一遇,事后想起这事,不禁想到社工在那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做,怎么介入才合适。

此次参观交流让我有些感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隔坑社区服务中心的资源整合及运用能力较强,特别是香港资源;

二、社工在艰苦条件能够开展成效良好服务的精神值得敬佩;

三、新莞人生活状况糟糕,其子女接受教育情况让人担忧。

第一,了解、参观中心的硬件设施后,我发现隔坑的硬件设施相

对比较齐全,中心的格局相对于写字楼给人予家的感觉,这样更容易给服务对象一种归属感。看过一些硬件资源的捐赠人后发现隔坑在整合社会慈善资源特别是香港资源方面做得较好,一些活动也邀请香港明星参与,在内地资源还不能够利用的情况下开拓香港资源。我还了解到隔坑一些软件资源,如:退休香港资深社工免费为隔坑的社工督导,他们主要是从个人发展及机构发展的角度为社工督导,这样能很好地与政府部门聘请的督导形成互补效应,在工作得到指导的同时,对自身其他方面的能力得到成长。

第二,通过视频及新莞人生活服务点的走访了解后,让我深深地触动了。看着他们生活在垃圾堆中,那些孩子不但不觉得臭,反而还高兴地帮父母整理废品,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他们能上学的保证,以后能改变命运地保证,那一刻同是在他乡生活的我心里百感交集,相比他们生活的艰辛,自己对工作的压力的抱怨感到羞愧。同时,我联想到可园中学的学生,相对这些新莞人子女,他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可是他们不知道,他们还在抱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我想作为社工的我是有责任让他们知道的。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我想以后有机会地话,可以开展一次活动,让学生体验新莞人子女的生活,必定会使他们有所触动。

第三,参观新莞人服务点后,我发现虽然他们的硬件设施较差,但是他们的服务成效显著,至少从社区居民对于社工的熟知度,从看到服务站的门一开,就有好多孩子抢着要进来,在路上很多孩子都跟社工打招呼就可以看出他们喜欢社工,喜欢接受社工的服务,虽然社工可能暂时没办法改变他们的物质生活,但是至少他们的精神生活不再单一。同时,我也很佩服在这边服务的社工,他们远离城市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展社工服务并取得一定成效,这些看似平常的东西背后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才能有现在的局面。他们对于这一职业的热爱与付出让我不禁反思自身的工作现状,促使我要努力工作。

总之,多些交流可以多些见识与成长。

上一篇: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心得下一篇:精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