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字的由来

2023-01-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名字的由来

中国几大油田名称的由来

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

1959年2月8日是农历正月初一,石油部领导召开会议讨论松辽盆地松基3井的井位,连续三天取得了一致意见。4月11日位于大同镇的松基3井开钻,设计井深3200米。到7月份钻至1050米开始连续取岩心时,由于工具简陋和经验不足,只取出202.51米,但含油显示层3.15米,油砂饱满,气味浓烈,并伴有两次从泥浆中返出原油。经过固井和试油专家以及工人们的紧张工作,9月26日16时,随着“开阀试油”,松基3井放喷的原油大量涌出。由于松基3井的提前完钻试油,从而宣告了松辽盆地第一个油田的诞生。9月27日,黑龙江省委书记欧阳钦和李范五、李剑白等领导到大同镇祝贺,欧阳钦提议把大同镇改名为“大庆”,既有对发现油田的肯定,又有国庆10周年之意。石油部部长余秋里得知欧阳钦的提议后,说道:“好么!大庆好么!”随后,石油部经党中央批准,抽调全国的勘探队伍到大庆开展了石油大会战,并将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大庆油田在创造连续27年稳产5000万吨的辉煌后,2010年为4000万吨,尽管产量逐年递减,但仍为我国第一大油田。

第二大油田:长庆油田

长庆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曾称陕甘宁盆地)。油田盆地东起吕梁山,西抵六盘山、贺兰山,南到秦岭北坡,北达阴山南麓,跨越陕西、甘肃、宁夏、山西、内蒙古等五省区,面积37万平方千米。1969年10月,新成立的燃料化学工业部根据当时“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和“三线建设”的需要,决定以玉门石油管理局(玉门油田)为主筹备组织陕甘宁石油会战。随着1970年8~9月间钻探的庆8井、华参2井、庆1井等先后出油,为大规模的石油会战奠定了基础。其中9月26日位于庆阳县马岭的庆1井喷出工业油流,日产原油30多吨,成为在陇东地区钻获的第一口自喷油井,因而有了长庆油田发现井之称。由于石油会战的指挥部最初设在一个名叫长庆桥的小镇,油田因此以“长庆”得名,又暗合了对大庆油田的延续与期望。2010年,长庆油田产油气当量3500万吨,成为我国第二大油田。

第三大油田:渤海油田

渤海油田位于渤海湾盆地。渤海湾盆地面积20万平方千米,其中2/3以上为陆地,渤海油田面积58327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大产油区。1965年2月,位于渤海湾盆地的大港油田组建海洋石油勘探室,1966年8月石油部在天津塘沽成立海洋石油勘探指挥部。1967年6月14日,海洋石油勘探指挥部3206钻井队用自制1号固定桩基钢钻井平台,首次在渤海钻成海1井,日产原油35立方米,标志着渤海发现的第一个油田。1973年,大连造船厂建造了我国自行设计的渤海1号自升式钻井船,随后又陆续建造了渤海3、5、7号钻井船和渤海9号生活供应船,另从国外引进了渤海2、4、6、8号钻井船,自此“渤海”二字在海洋石油勘探区域指代中广泛使用。到1978年8月,海洋石油勘探指挥部相继打井100口,发现9个含油构造和3个海上油田,更名海洋石油勘探局。1983年3月22日,海洋石油勘探局撤销,组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渤海石油公司,渤海油田正式得名。2010年,渤海油田油气当量3250万立方米,折合原油总量超过3000万吨,成为国内第三大油田。

第四大油田:胜利油田

1955年,国家决定对华北平原地区展开区域性的石油普查。从1956年到1961年,钻探了多口基准井,其中在东营凹陷北部发现了东营、辛镇背斜构造和胜利村鼻状构造,勘探目标逐步定位在黄河三角洲地区。1961年4月16日,在东营村附近打的华8井,首次见到工业油流,日产原油8.1吨,从而拉开了在华北盆地找到油田的序幕,成为胜利油田的发现井。1962年9月23日,在东营构造上打的营2井,获日产555吨的高产油流,这是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一口油井。胜利油田始称的“923厂”即由此而来。1964年1月15日,石油部决定组织华北石油会战。华北盆地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泰安以北地区,面积17万平方千米。会战期间进行了坨庄-胜利村战役。1965年1月25日,在胜利村构造上,钻井队打的坨11井,发现了85米的巨厚油层,试油日产1134吨,得名“胜坨油田”。会战历时三年,先后发现了胜坨、东辛、郝家、纯化、尚店等油田,使“923厂”成为当时我国第二大油田。鉴于在胜利村打出了我国第一口千吨产油井,1971年6月11日,“923厂”正式更名胜利油田。近年胜利油田原油产量呈递减趋势,2010年原油产量2734万吨,目前为我国第四大油田,陆上第三大油田。

第2篇:中国黄金:由来已久的掌上明珠

中国是个贫金国,民间拥有和国家储备加起来也就是4000到5000吨黄金的样子。以民间人均拥有黄金数量计,大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甚至只有印度的五分之一左右。中国虽然号称有世界第一的过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其中的黄金份额很少,去年公布的数字只有600多吨,与美、德、法甚至意大利这些国家的储备相比,我们少一个数量级,在全球也就排在十名左右。

遥想当年,秦汉以前,见于记载的黄金赏赐或交易动不动就是几十斤上百斤的规模,汉以后再不复见此等盛景。对于此事,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古人所说的金其实是铜,并非真的黄金;另一种说法是,由于汉代以前中国人有厚葬的习惯,再加之汉末乱世人们有窑藏财产之举,因此汉以前的黄金大多消失于地下。不管怎么说,反正自汉代以后,中国的黄金就一直很少。

近代有一桩公案,就是国民党政府去台运走全部黄金储备的问题。比较可信的数字是运走了277万多两黄金。最高的数字说是2800万两。277万两黄金是什么概念?相当于1949年到1964年15年间大陆全部黄金的总产量。因此,有种说法,说我们现在的人民币,是在整个黄金储备只有6000多两的基础上起家的。

国民政府倒台之前强制全国人民兑换金圆券,私藏黄金和银元被定义为非法,军警宪兵进入民宅搜查,查到金条,没收了不算,当事人还要去坐牢。据说,当年梅兰芳先生从艺多年积累的几百两黄金就在这种情况下兑换成不久之后不值一文的金圆券了。

新中国成立之后,面临极其严重的外汇短缺问题,没有黄金、没有美元。这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之初,最低的纪录,据说是负的几千万美元。可是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先别说发展,就是维持也需要进口大量的物资。而那个时候,中国人除了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开展一点易货贸易以外,向西方国家买东西,只能拿硬通货。而要有硬通货,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全国节衣缩食出口创汇,好东西都卖给外国人换汇。这里有两个例子:在中国“大跃进”之后的两年,虽然全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饿死人的情况,但我们仍然出口粮食;还有,中国当时近海的渔场大量出产对虾,可是几代中国人中的绝大多数,从来就不知道对虾是什么滋味。另一个办法当然就是再次搜罗家底,新中国成立之后,黄金长期实行统购统销,个人使用黄金交易是违法的,只能出售给人民银行。虽然个人持有黄金在理论上是合法的,但是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下,不支持国家建设、私藏黄金,是落后没有觉悟、对新中国没有信心的表现。这种情况下,中国民间藏金再一次流向国家,有一个尚不能确定是否可信的数字,说是仅1950年国家从广东一省收兑黄金就达700多万两。不管怎么说,民间藏金在解放后的头三十年基本流向国库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这些黄金,国家也基本上都用于支付进口费用了,也没有存下来。

所以,在二十多年前,中国人大多数都没有见过黄金是何模样,它成了一种传说中的金属。

中国历来少金,所以黄金从来就没有成为主流货币的机会,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金本位制货币。

中国也缺银,在贸易白银大量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的货币主要是铜,先是青铜币,后来改为黄铜。所以,在西汉文景之治的盛世,形容库中的钱多得不得了,说的只是大量铜钱长久积压不流通,串钱的绳子都烂了。但中国的铜也不多,货币紧缺是中国朝庭一直面临的压力,所以有时丝帛之类的纺织品也当成流通货币使用。看史书,皇上打赏有很多这类东西,其实也就跟赏钱是一样的。货币不足,也因此在中国催生出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宋以后,中国白银流通渐渐多了起来。白银先是来自日本,后多来自美洲。中国慢慢银钱并举,再到银本位制,民国初年的银元,是最好的例证。但是1840年以后,由于对外赔款后,中国的白银又大量流失。进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国民政府整理金融,发行法币,将货币与美元英镑挂钩,这可以说是不严格的金本位制。抗日战争严重破坏了中国经济,再加之战后当局政策失当,最终使得国家发行的货币毫无信用可言,彻底破产。

新中国建立之后,人民币是彻底取消与贵金属挂钩的完全国家信用货币。经营几十年,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可兑换,但在周边国家也能当硬通货使,也算是世界上的一种强势货币。

事实上,几千年中国历史,中国下层人民能接触到黄金白银的机会很少,“黄金万两”、“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都只停留在传说阶段,见过的人何其少也。也因为此,对于金属货币紧密相关的度量衡知识也很少关心,知道的也不多。

现行黄金交易所用的计量单位有三个:克,盎司,两。

克最简单,公制1000克为一公斤;盎司,英制一盎司合28.3495231克。但是且慢,黄金交易使用的是金盎司单位,一金盎司合31.1035克(g),1金盎司=1.0971常衡盎司;“两”最复杂。日常使用的两,合50克一两,十两一市斤。现在的很多金条号称是50克一两的,就是这种单位。

还有一种是老两,也称库平两,或者叫司马两,是当年十六两一斤的老斤。这种两,现在香港金店用的,一两合37.429克。这是明清时代留下的标准,当年的一两白银大约就这么重。还有一种业内也用到的“小两”。它的来源是国民政府在30年代改革度量衡制度时留下的。当时将库平斤改为市斤折合500克,但为了照顾人民的生活习惯,仍然采用十六两一斤。这样的一两是31.25克,与一金盎司的差别很小,一小两合1.00471金盎司。

所以,要是有人说他有黄金百两,你一定要问清楚是哪种“两”。

要黄金做什么?一般的答案是可以增值保值。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答案。先说增值,资本只有进入流通领域之后才可能增值,换成黄金实际上就沉淀下来了。黄金最大的弱点就是无法产生利息,你找不到任何一家银行,今年存一千克金砖进去,明年你取的时候把这块金砖还给你外加一条50克的金条当利息。黄金的这一弱点曾经使得黄金价格在1999年,创下每盎司252美元的20年来最低点,连黄金的生产成本价都跌破,最后是各国央行在一起签订了《华盛顿协议》才维持住黄金的价格。

而保值也是个难以说清楚的事情。事实上,由于供求关系和生产率的变化,在一个长时期之后,各种商品的价格相对于黄金是有升有降的;最主要的是在正常情况下世界财富的总量增长速度一定快于黄金价格增长的速度,也就是说一定份额的黄金占世界财富总量的比例是会缩水的。100年前一个有100盎司(或100两)黄金的人在世界哪个地方都是个还算不错的小富,如今就最多只能算个中产了。

从投机的角度说,黄金也未必算是个好的品种。总体来说,它的价格变化还是不够激烈。从1944年确立布雷顿森林价格体系到1971年这个体系解体,黄金的价格一直保持35美元兑一盎司的固定比价;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迎来了大牛市,因为阿富汗战争,1980年黄金创下了850美元一盎司的天价(大约相当于现在2000美元),之后在1999年到达底点,最近一年多黄金价格又上涨了一倍以上,现价670美元左右一盎司。这么一看就明白,相较于股市、外汇和商品期货市场,黄金投机还是缺乏吸引力,哪怕是杠杆放大的保证金交易也是如此。

那么,持有黄金还有什么必要呢?

首先,人类货币与贵金属脱钩,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历史,但黄金天然就是货币的历史有上万年。信用货币的完全依靠信用和信心,一切正常的日子我们不需要黄金,但如果有那么一天这种信用和信心动摇了呢?

其次,是黄金稳定的性质和稀有性。满打满算,人类已经开采出的黄金和可供开采的远景储量相加,大约是20万吨黄金,现价计约4万2千亿美元。要想超过此数,除非传说中的炼金术有所突破,或者中彩找到一座金山。而且近些年黄金的消耗总体上是一直超过新生产数量的,每年黄金全球3000多吨的消费中,约有15%用于工业生产,这部分基本上是很难再回收的损耗。同时黄金生产的成本越来越高,现在已经接近300美元每盎司,至少这已经是黄金的底价了。

持有黄金的意义,在于一种个人资产配置的终极保险措施,是一种相对于正常发展的社会和经济的对冲工具。不可太多,不能没有。

作者:桑 上

第3篇:现代性——中国画笔墨问题的由来

【摘要】在现代性的语境中探讨“笔墨”问题的处境,发现笔墨问题处于两种选择之中。笔墨问题的尴尬处境离不开现代性语境,从“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上产生。从传统和现代的角度看,笔墨在传统的含义上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外观和特征;进入现代,笔墨为寻求在现代性语境下的合法性,不得不秉持着“进步史观”将其放在“现代”的反面来讲。就中国和西方而言,两者属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体系,在现代性的语境中发生碰撞和交融,呈现出多元的中国画笔墨语言。

【关键词】现代性;当代中国画;笔墨;维度

当代中国画“笔墨”问题的由来离不开现代性的大背景,然而“现代性”是一个西方概念,以现代性这个西方学术界的概念来对中国本土的绘画艺术进行解释是一种非常奇怪的体验。以现代性这一概念来解释近现代中国画中的“笔墨”问题,只是借助了这种看待问题的角度。因为自清末中国被动地被拉入到全球化浪潮与现代性进程之中后,现代性问题便成为了中国画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笔墨在西方艺术的思潮的参照下开始对自身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和讨论。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现代性”这一概念,所谓“现代性”,其基本含义是指启蒙时代以来的新世界体系生成的形态和机制。正如马泰·卡林内斯库所言,所谓“现代性”的问题是一个既简单又令人困惑的问题①。我们没办法去对“现代性”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它只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不同学者对于“现代性”的思考角度不一样②。事实上,每一位学者所描述的都有其合理性,但是作为一种复合式的概念,现代性所指称的应该是对一种转型的状态的描述,对一种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各个领域的全面的转型③。与此同时,这种转型又不仅仅是客观现实的变化,同时也形成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上的变化。既强调现代性的社会结构转型,又强调文化心理状态的转型,这是使我们能够全面地对现代性进行理解的关键。吉登斯在描述现代性的起源时,认为现代性的基础在于现代经济秩序的转型,也就是以西方为主体的所谓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的确立。或者说,现代性这一命题的出现,是基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得以确立的。或者说,正是出现了由资本逻辑推动的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层面上的或是文化心理层面上的现代性问题才成为必然出现的结果。尽管现代性的发展受到资本逻辑的推动,但是,从根本上说,“现代性”的一个最为基本的原则和信条则是一种上升的、对社会发展起到进步作用的概念④。

刘进安/大船逍遥244cm×365cm 2014年

即便如此,现代性并不能被理解為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或状态,而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家区域,呈现为一种流动性的或是多维性的特征。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可以从现代性的概念中获得这样的理解。在“现代性”概念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维度:其一,时间维度,即相信人类世界是以一种持续进步的、合目的性的、不可逆转的时间维度得以发展的;其二,民族国家维度,即形成了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自由、民主、平等政治为核心的组织机制和价值理念。

从现代性的时间维度来说,可以从传统与现代这一角度对笔墨问题的出现作出解释。在现代性语境中,中国画的笔墨因素被作为中国画的一种传统理解和实践,但是在现代面前,笔墨如何适应并合理发展便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在现代性所坚信的无限进步的时间观念下才成为了一个问题的。只有为现代性的进步树立合法性,笔墨由传统身份到现代适应的讨论才能成立。为了说明或者实现现代社会的进步性,我们就不得不去处理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与传统的比较来说明现代的进步性和合理性。正是在现代性语境中的这种进步史观的视野下,笔墨才作为中国画传统的一部分被要求进行改造和超越的。

“笔墨”作为中国绘画的传统元素,在现代性的语境中,必然成为中国画的改良和变革中的一个对立的概念被提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关系,这决定着我们如何来理解“笔墨”与中国画现代性之间的关系。为此,我们可以从理解“传统”的概念开始,来理解“笔墨”作为传统是如何成为中国画现代性问题的要点。现代和传统是一对非常有趣的概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在考察现代性或现代化的时候,传统是一个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绕开的基础。对于传统和现代的关系,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基本观点:即将传统和现代性看作是两种无法并存的生活形态,将两者放在一个二元对立的范畴中进行思考。正如英国学者彼得·奥斯本所言,传统无论从物质的层面,还是从精神信仰的层面都是一种“传递之物”的延续性行为,即“通过实践或者口耳相传之辞把某物一代一代地传递或者流传下去的行动”。而这种“传递或者流传”行为的实现则得益于社会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同质性或紧密性关联。⑤“笔墨”在这个意义上便属于中国这一社会共同体的成员之间所共有的不经反思便可以具有相互约束力的艺术概念。它不但通过中国画这一艺术形式在中国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得以“传递或者流传”,更为重要的是,它成为中国社会成员之间公认的中国化的艺术形式。当我们谈及“笔墨”的时候,我们所唤起的观念认识便是中国画中“笔墨”的具体的现实的材料媒介,以及与这一媒介相关联的精神文化系统。根据尼古拉斯·布宁的观点来看,作为主体的个人与传统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断裂的,而是具有归属性的,继承或者反抗传统都是人们成长和发展的一种方式。⑥或者我们可以说,传统的继承是以一种双向度的方式进行的,个体对于传统的态度既可以是效仿式的,也可以是反抗式的。这也正是作为中国画传统的“笔墨”在近现代中国的处境。如对于“四王”画风,陈师曾认为“现在四王派的画遍天下,我们必须另寻门径,别树一帜,方能出人头地”⑦。可见陈师曾对于四王的批评较为委婉,但是其学生俞剑华的态度却十分激烈,对四王采取全面否定的态度⑧。又如现代水墨的实验探索,则对传统笔墨的概念完全重新理解,借助笔墨这一形式传达出现代的甚至可以说是西方的思想观念。艺术家们既因为这是中国的传统且自己身在其中而无法脱身,同时又试图改变传统,创造新的历史,来获得自身存在的价值。如刘海粟、林风眠等人对于中国画的改造,他们以“中西调和”为宗旨,将中国传统的笔墨与西方表现主义和形式主义联系起来,试图建立起连通中西的尝试。林风眠具有东方写意式的人物形象,丰富的色墨变化,急转快速的线条,这些与传统的笔墨表现比起来呈现出新时代下的新风貌,也呈现出笔墨创新后的新情绪,这样的笔墨创新不仅实现了其自身艺术价值,也为后来的学习者激发了创新的思维,拓宽了笔墨的内涵与内在张力。这一情况在中国绘画发展进程的各个阶段都是存在的,如现代吴冠中的形式语言化笔墨;田黎明、李孝萱等人的现代都市水墨;刘庆和独具个性的水墨人物画;等等。因此,我们在看待传统之时,特别是在一个现代性的参照性语境之中,“传统”更加突出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那样,现代性所强调的是“启蒙时代以来的新世界体系生成的形态和机制”,这被认为是一种转型的状态,因此,“转型”便不得不涉及现在与过去的关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与“传统”的关系。就像安东尼·吉登斯所说的那样,所谓的“传统”这一概念并不像它所指涉的那样古老,这一概念的出现其实是一个现代性语境的必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现代”的合理性需要借助于对“传统”的讨论⑨。在近现代中国复杂的社会背景中,中国画家面临着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中国画已经无法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和时代的发展要求,而“笔墨”作为中国画中的关键元素就自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与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文化制度一样,西洋绘画被认为同先进的西方科技一样是先进的文化成果,中国画也应当引进并不断学习。

因此,当中国画的发展进入到一个现代性语境之中去的时候,科学、进步等概念成为人们所获得的新的评价系统,这时,“传统”这一“使得社会保持既定的形式而不随时间发生改变的惯性”便被作为一种消极的力量而遭到了反对。对于“笔墨”这一传统,对于那些秉持着“进步”或“进化”观念的艺术家们更愿意将其放在“现代”的反面,来对其进行反对和改造。与崇尚传统笔墨的传统派相对立的便是以徐悲鸿、林风眠为代表的中西融合派。以徐悲鸿为首的写实水墨将西方传统写实主义技法引入中国画,强调素描造型,笔墨辅助造型,开启了中国新时代的写实绘画;以林风眠为代表的中西调和派主要是以西方现代艺术流派为借鉴手段,利用色彩的丰富度,将线条绘画速度加快,人物造型基于写实但进行了进一步的简化概括,使得创作出来的笔墨形式虽然有审美化的意象,却又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审美。这些方式都是对传统笔墨的改造,这也就像安东尼·吉登斯所说的那样,现代性的问题是借由“传统”来使得自身的合法性得到证明的,而“传统”则在这样的语境下成为现代与过去的一个连接。在这里,“笔墨”作为“传统”这一命题获得了两个方面的意义,而这也正是我们在后面进一步讨论的前提:其一,作为可延续的传统,“笔墨”是一种“使得社会保持既定的形式而不随时间发生改变的惯性”,这种惯性使得中国画即便是在西方思潮的冲击下,依然能够保持其固有的相对稳定的外观和特征;其二,作为传统的“笔墨”是在现代性的视野和语境下,才开始“显露自身意义的概念”。因此,就像我们在前文中所分析的那样,正是在现代性的视野下,“笔墨”才开始成为美术界共同关心和探讨的热门话题,而这也使得“笔墨”作为中国画的本体性要素的地位被明确独立地提出,并进而促进了关于“笔墨”的讨论,促进了对于中国画本体问题的讨论。在传统与现代的历史维度中,“笔墨”问题得以产生,并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笔墨”问题作为对传统的思考而得以被重视和讨论。

杜大恺/广西印象之一46cm×69cm 2008年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发展的情况不一样,对于中国与西方而言,两者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有着不一样的历史进程和文明进化,以现代性为尺度可以看到,中国相对于西方是传统的代表,而西方则成了现代、进步的标志,因此从现代性的国族维度上来探讨笔墨问题的出发点,就可以很容易看出在这种国族维度的矛盾中,中国与西方既是问题发生的两个原点,也是解释笔墨问题的出发点,故而以此来分析作为中国传统的笔墨在现代性语境中的处境。也只能是中国的绘画艺术中的传统。无论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都会涉及构图、形体和色彩等因素,但是,与西方绘画不同,中国绘画中还讲究笔墨,笔墨问题是世界其他地区的绘画形式中所没有的,正如潘公凯在《中国画笔墨的精神性》一书中对笔墨的看法那样,他认为,笔墨是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一种中国式的视觉表达方式⑩。因此,可以说“笔墨”是中国画中的一个特有的要素。

徐悲鸿/漓江春雨74cm×114cm 1937年

周京新/蘇州写生—660cm×90cm 2014年

吴冠中/双燕70cm×140cm 1981年

从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便开始进入到一个与现代性复杂纠缠的社会形态:其中既有前现代的农业社会的传统血缘关系、注重亲情社会关系,同时又有注重科学主义,具有现代性的竞争和进化时间观的社会关系。如果说,在康有为和陈独秀所处的时期,中国与西方的关系还只是单纯的现代与前现代的关系的话,那么,今天的中国所面临的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社会文化处境。当然,这一复杂的情况是我们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所要特别讨论的内容。我们首先还是来分析,在中西对峙,现代性侵入的前提下,“笔墨”作为中国艺术的独有范式是如何成为一个不得不去考虑的问题。当我们讨论到中西方的文化的时候,人们经常津津乐道的是西方如何对东方进行“观看”,如何对东方进行想象的“东方主义”。但是,为了说明“笔墨”在现代性构建的过程中,是如何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可以换一个立场来讨论一下,东方对西方的观看,或者说东方对西方的想象的“西方主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与西方的问题可以被看作是传统与现代问题的一种延伸。当中国开始面对西方的时候,就像我们在文章最初所言的那样,正是西方的现代性使得我们被迫来面对西方的存在,因此,西方在最初也便成为了现代性的代名词,现代化便是西方化。那么,对于西方而言,中国具有民族性或是说本土性的对象便是“传统”,因为,相对于西方的“现代”,中国的“现代”一片空白。因此,中国与西方的对立,从本质上而言也就变成了传统与现代的对立。但是,不论是“传统”,还是“西方”都是中国的艺术家们在面对中国空白的“现代”的时候,所制造和想象出来的“他者”。从表面上看起来,“传统”与“西方”是讨论的中心话题,但实际上我们所面对和疑虑的“现代”才是大家真正感兴趣的话题。??当我们在想象出一个“西方”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利用这个想象的“西方”来解决我们中国自己的问题。正是因为我们想象出了一个比我们更为“先进”的“西方”,我们才会去处理被我们认为“落后”的中国,比如中国画,或者是中国画中的“笔墨”。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像康有为和陈独秀这样一些秉持着西方科学主义、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具有进化史观的学者,会对包括“笔墨”在内的中国画艺术进行质疑和批判了。

然而中国作为东方的代表,在现代性进程中,是一个后发现代性的国家。既然现代性中强调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自由、民主、平等政治为核心的组织机制和价值理念,那么,中国便被放置在了一个与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的民族国家结构的对照语境中进行讨论和说明,以中国的“未启蒙”来说明西方“启蒙”的进步。中国的这种“未启蒙”在新文化运动中有一个集中式的展现。五四运动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一些旧有的传统文化形式,如科举制度、文化、思想等,从科学技术到思想制度都积极地学习西方,在美术领域的改革也成为向西方学习的必然。对于中国“未启蒙”的改造是为了能够进入到现代性的进程之中。从这个层面上看,对于笔墨的讨论和改造也正是为了实现中国画的现代性而做的努力。

无论是作为传统,还是作为中国范式,在现代性的语境下,对于“笔墨”问题的提出与质疑都有其必然的原因。问题在于我们以往都将这一类对于“笔墨”的讨论从负面和被动的角度或者说是在现代性的笼罩下来进行理解和对待,在历史与国族的维度中,笔墨代表着传统被讨论和改造,却忽视了笔墨对于中国画的重要性及必要属性,这样形成的一种错位就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笔墨作为传统绘画元素的价值与意义。“笔墨”问题可以作为一个中国画的本体问题被强调出来,从而对中国画的更新和创造具有正面的积极意义。

刘庆和/站住!150×500cm 2015年

注释:

①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第1页。

②龙佳解、蒋红群:《论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困境及其重建》,《求实》2011年第1期。“波德莱尔把现代性描述为一种转瞬即逝的时间意识,鲍曼认为现代性是一种模棱两可的心理体验,吉登斯则认为现代性是一种社会生活和组织模式,利奥塔更是把现代性当做一种宏大叙事,等等。”

③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第2页。

④哈贝马斯:《论现代性》,转引自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第10页。“由科学促成,相信知识无限进步、社会和改良无限发展。”

⑤彼得·奥斯本:《时间的政治》,王志宏译,商务印书馆,2004,第180—181页。“传统,按照通常的理解(来源于拉丁文Tradere,移交),指的是通过实践或者口耳相传之辞把某物一代一代地传递(hand down)或者留传(transmit)下去的行动,它也指那个被传递之物,无论其为学说实践还是信仰。传统在它的社会形式的层面上遮蔽了不同代际之间的生物学上的连续性。通过把伦理学和政治学系缚在自然中,它建立了历史的观念与类的生活之间的联系。此外,在它的传统的诠释中,它自身就是一个准自然(quasinatural)的形式。由于在起源上依赖于某个共同体中成员的体质接近以及依赖于作为一个社会权力的模型的亲密关系,它的主要媒介不是自我意识,而是阿多诺称之为‘预定的、未经反思的和有约束力的诸种社会形式的生存’的那个东西。”

⑥尼古拉斯·布宁(NicholasBunnin)、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1,第1008页。“为一个社会所接受并形成其文化的现存的社会习俗、制度、信仰方式和行为准则。每个人至少从属于一个传统,并通过对他的传统所指示的东西的效仿或反抗而成长。传统是从前代继承下来的并可能以一种改变了的形式传到后代。它们体现了一种民族、文化或宗教的凝聚力和连续性??”

⑦转引自郎绍君《现代中国画论集》,广西美术出版社,1995,第484页。

⑧俞剑华:《现代中国画坛的状况》,1928年“五·四运动”的纪念日在上海爱国女学发表的演讲。

⑨傅永军:《现代性与传统——西方视域及其启示》,《山东大学学报》2008年2期。“传统的起源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古老,而且人们最近经常证明传统是由于人类的介入新近产生的而不是古人发明的。”“传统”的确是人们在建构“现代”时所建构出来的“他者”,也就是说,“‘现代’是借助‘向未来开显’的现代性所具有的‘不断更新’(continuousrenewal)的特征才得以在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中与‘传统’分裂开来。”

⑩潘公凯:《中国画笔墨的精神性》,《中国书画家》2013年第8期。

王岳川:《后东方主义与中国文化身份》,《理论与创作》2010年第3期。“其一,制造西方神话,追求全盘西化,将现代化等同于西化。在追逐西方中制造出西方神话。从胡适开始就已经追求全盘西化或者称为充分地现代化,把现代化现代性等同于西化和西方性。其二,强调走出现代性,走向民族性或华夏本土性。这是大部分做国学的学者比较关心的话题,也因此被人称为新保守主义。其三,对西方解魅化,强调中国精神化而西方物质化。认为西方是物质的而中华民族是精神的,坚持有泱泱大国的精神文明再加上西方的物质文明,就能超过西方。其四,西方衰亡论,如认为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等。强调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华民族几十年以后肯定成为世界的中心。”

参考文献:

[1]顾森,李树生.百年中国美术经典[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

[2]沈鹏,陈履生.美术论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3]王伯敏.中國美术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

[4]刘玉山,陈履生.油画讨论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5]何怀硕.近代中国美术论集[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1.

[6]阮荣春,胡光华.中华民国美术史1911—1949[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92.

[7]阮荣春,胡光华.中国近现代美术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8]李铸晋,万青力.中国现代绘画史——民国之部[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

[9]李铸晋,万青力.中国现代绘画史——当代之部[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

[10]吕澎,易丹.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11]吕澎.中国当代艺术史1990—1999[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12]王受之,磬年.中国大陆现代美术史[J].艺术家,1992(7)—1996(5)连载.

[13]林木.20世紀中国画研究[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

[14]郑工.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1875—1976)[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

[15]张少侠,李小山.中国现代绘画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6 .

[16]郎绍君.现代中国画论集[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5.

[17]郎绍君,水天中.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文选(上、下册)[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

[18]张岱年,敏泽.回首百年:二十世纪中国社会人文论争[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

[19]潘公凯.中国现代美术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0]潘公凯.“四大主义”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1]卢辅圣.关于笔墨的论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

[22]孙文忠.中国画的笔墨特点及其当代传承[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4(1).

[23]李松,邵大箴.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郎绍君卷[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24]郎绍君.守护与开拓[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25]郎绍君.两大笔墨系统//莫家良.笔墨论辩:现代中国绘画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 .香港:香港大学艺术学系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联合出版,2002.

[26]郎绍君.重建中国的精英艺术——对20世纪中国美术格局变迁的再认识//李松,邵大箴.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27]姜文杰.水墨人物画笔墨语言的时代转变[D].河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作者:王巍

第4篇:名字的由来

中国的孩子习惯跟父同姓,我父亲姓滕,所以我也姓滕。我的名字是我在妈妈肚子里5个月的时候就取好了,是爸爸给我取的。“远航”是在2000年冬天那时正下着茫茫的大雪,我父母在温暖的小屋里看电视,他们看见广阔的大海上有一艘轮船,轮船上正飘着鲜红的中国五星红旗,站着威武的中国海军。这时爸爸突然就有了一个想法,说不管我们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叫“远航”。妈妈也觉得这个名字既好听又有意义,从此我就叫了“滕远航”。我的爸爸妈妈希望我驾驶大轮船向大海前进。我希望我是一名海上特站队的队长,能够保卫国家,我不会辜负父母对我的期望。不论怎样我一定会努力去大海完成父母的心愿。

你现在知道我的名字有什么秘密了吧,你们也说说你们的名字有什么秘密吧。

迁安市第四实验小学五年级:滕远航

第5篇:名字的由来

我名字的来历

我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黄宇翔”。黄颜色的黄,宇宙的宇,飞翔的翔。我这名字还有一段来历呢。

在我刚出生没几天,爸爸就开始忙着给我取名字了。他看书想,吃饭想,看电视想,连晚上梦里也在想,可就是想不出一个合适的名字来。直到有一天,爸爸在看电视,电视里正在播放国外有关“载人航天飞船进入宇宙太空”的新闻,突然爸爸大喊一声“有了,就叫„宇航‟吧”。后来爸爸、妈妈又觉得宇航这个名字不但叫起来不响亮,而且“航”是航线的航,好像有所约束。而他们希望我能自由、独立成长。最后在他们的再

三、仔细的斟酌下定下了我的大名“宇翔”,希望我胸怀大志,在广阔的宇宙中自由翱翔。

怎么样,我这名字还不错吧。既然爸爸、妈妈给我取了这个名字,我不会辜负他们的期望,现在去遨游知识的海洋,长大了成为一只“雄鹰”在宇宙中自由飞翔。

我名字的来历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问自己的爸爸妈妈自己名字的来历。 回到家里以后,我拿起一支笔当话筒,一本正经的问妈妈:“妈妈,请你告诉我名字的来历。曹炳奇这个名字是谁给我取的?妈妈回答说: “那个名字是你爸爸翻烂了一本新华字典才找到的。那时,你爷爷还专门找过来了一个算命的人,那个算命的人对我说:„你的这个孩子命中缺火。‟所以,我们给你找了一个带有火字旁的字。结果,你爸爸在字典里发现了那个„炳‟字,它不但带有火字旁,而且还有光明、显著的意思,于是,我们把炳字加进了你的名字。”原来是这样呀,我心里想着。“而你那个„奇‟字是你爷爷想出来的,目的是想让你当一个出众的、与众不同的人。”妈妈对我说。 原来,我的名字包含着这么多含义呀!但是,无论是什么含义,都表示着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我立志,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辜负爸爸妈妈对我的希望。

名字的故事

有一天,同学们纷纷议论起自己名字的故事,我也上去听了听,原来,大家的名字都有个小故事。晚上回家,我问爸爸:“爸爸,我的名字是谁给起的呀?”爸爸说:“是爷爷给起的。”“那我的名字有什么故事吗?”爸爸津津有味地说:“当然有啦,你刚出生的时候不足月,所以个子比较小,还不到四斤呢,大家都非常担心,爷爷想让你健康地成长,想让你有大海一样广阔的胸怀,能够无忧无虑快乐地生活。所以名字中间用了„海‟。„晗‟是天刚蒙蒙亮的意思,正好你出生的时候天将要亮了,爷爷也是想让你每天早早起床,锻炼身体,每天有个好心情去面对一切困难。而其正好和„涵‟字同音,也希望你能够„海涵‟,用广阔的心胸去包容别人,凡事不要斤斤计较。”听了爸爸给我讲名字的来历,我不禁有些难过,原来我小的时候让爸妈这么多的担心。我要对爸爸妈妈说,放心吧,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不仅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学习做人,要像我的名字一样,有大海一样的心胸去包容身边的人!

我名字的来历

每次告诉别人我的名字时,都会听到赞叹声:“呀,多好的名字啊!”我的名字叫李梦圆。让我给你讲讲我名字的来历吧!

爸爸是个作家,对“梦”这个字情有独钟,写的小说、散文都与梦有关。于是,我没出生,爸爸就决定,孩子的名字一定要有个梦字。接着,亲戚们就开始起名,什么“梦婷、梦琪、嘉梦”接二连三地冒出来,但爸妈并不满意。

没多久,我出生了,肥嘟嘟的,比别的婴儿都要重,八斤。不仅如此,我生下来,眼睛是圆的,头是圆的,身子是圆的,像是多个圆形组合而成的。妈妈抱着我,一遍又一遍地说:“真圆啊!以后一定很乖!”“等等,圆?圆……圆……”爸爸不知怎么了,陷入沉思,一点一点地琢磨着。妈妈温柔地哄我入睡,我渐渐地进入了梦乡……“有了!”爸爸兴奋得一拍大腿跳了起来,把我都吵醒了,“梦和圆组合,不就是梦圆,真是个好名字!又有梦字,正和我意!”“对啊,非常好!意义也不错,圆我们的清华梦啊!”

当名字告诉了亲戚们后,大家赞不绝口。

名字的来历

小朋友,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现在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名字吧!

我叫江君月,江、这就不用说了吧,在中国大多数的人都跟着爸爸姓。君嘛、这就是按我们江家的字辈来取的,爷爷说要按字辈一代一代传下去,连我的哥哥姐姐们也是这样取的。(月),妈妈对我说它是古代的一种神珠,妈妈之所以这样取,是因为它代表着平安,希望我一生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我很喜欢我的名字。

我还有很多小名哟,我的妈妈叫我“月儿”。我的爸爸叫我“月月”,我的奶奶叫我“小月”,最可笑的是,我的大姨妈居然叫我“月亮”,爷爷笑着对我说:“你的名字可真多呀!”

名字的来历

小时候,当我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一直以为我是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就早早的给我取了一个好听的小名“婷婷”。

出生后,妈妈一看,原来是个男孩子,出生后都过去好几天了,我都没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姨妈妈这时来看我了,姨妈妈把我抱起来,说:“这孩子出生时经过一个大难,所以他的名字一定要响亮!”妈妈说:“我们正在想呢,原来以为是个女孩子,谁知道他是个男孩子呀,原来早就取好的名字不能用了。”姨妈妈查了查字典,想了想说:“小名就叫中中吧,大名就叫王中, 中代表中国,中华民族,希望他长大后能勤奋学习,练就过硬的本领,为中国争光。”“好,真好!”妈妈爸爸连声说,“这个名字即响亮又好听而且很有意义!”这就是我名字的来历,我喜欢我的名字,大家喜欢姨妈妈给我取的名字吗?

名字的来历

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而我的名字是独一无二的。爸爸在网上查过,全国没有第二个人叫谢兴豪的,这让我骄傲。

“谢兴豪”这个名字是爸爸给我起的。我的名字第一个字很容易确定,因为我是个男孩,我姓谢是跟我爸爸的姓,第二个字也很容易确定,因为我爸爸的辈分是“本”,再下面一辈是“兴”,所以“兴”当然就是我的辈分。最后一个字可麻烦了,爸爸、妈妈查字典,又发动所有的亲戚,选了蕴、珑……很多响亮又有寓意的字,希望我智慧啊、成龙成材啊等等,不过,爸爸还是不满意,朝思夜想,就连上班的时候也要把前一天想好的名字拿来和同事们讨论分析。但是,最后还是爸爸拿的主意,不管怎么样,生个儿子是全家的自豪,长大以后更希望我能让爸爸妈妈自豪,希望我能为国家做贡献。妈妈一听也很满意,兴豪、兴豪,既高兴又自豪,名字叫起来也响亮,所以,我名字最后一个字就用了“豪”字。

从爸爸妈妈给我起名字的事中,我体会到爸爸妈妈非常爱我,妈妈生下我以后,他们都很高兴,通过给我起名字对我寄予很大希望,希望我长大了能造福社会,能让他们骄傲。我想,这个名字对我也是个鼓励,它将时刻提醒我努力学习,一往无前、不怕困难,这样才能做一个让爸爸妈妈引以自豪的儿子。

第6篇:我名字的由来

我叫徐霖朗,“徐”是百家姓里排名第150位的徐,徐霞客、徐向前、徐悲鸿,都是我的“家门”呢。“霖”是久下不停的雨,“朗”是明亮,光线充足的意思。“霖”和“朗”一个是下雨,一个是晴天,互相矛盾,你们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给我用这两个矛盾的字作为我的名字吗?我来告诉大家吧!

据说,当初妈妈怀上我不久,爸爸就一直冥思苦想我的名字。我是爸爸妈妈的第一个孩子,他们对我的名字特别重视。一开始他们决定用两人的姓氏给我取名,可是这个名字太容易和其他人同名了,所以决定后面要再加上一个字。他们翻了词典的很多字,却一直都不满意。后来爸爸的表姐说:“哎呀,你们文化人就是讲究,要我说生了男孩叫徐林果,生了女孩叫徐爱林。”爸爸觉得如果想不到满意的名字就用这个也好。

妈妈生下我后,她和爸爸对我的名字一直犹疑不定,所以当时我的出生证上的名字一栏都是空白的。等到要登记我户口的前些日子,妈妈翻到她上学时的一篇课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面写道: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妈妈很喜欢这句描述,便和爸爸决定就用“朗”来作为我名字的一部分,他们不要求我做一个多么伟大的人,只是希望我能够性格开朗,做一个对生活乐观的人。后来爷爷拿着我的名字请高人来算了我的生辰八字,说我五行缺水,所以爸爸妈妈决定把“林”改成“霖”,和大军阀张作霖同字呢。你看,一个简单的名字,却饱含着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对我的祝福。 我们每个人都有名字,我们的名字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包含了不同的寓意,代表了长辈们的殷切希望。我想每个人都要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不辜负当初取名的期许。

第7篇:秦观名字的由来

秦观和陆游,宋代两位杰出的文学家,因其名、字相同,常被学者相提并论。他们名字如何拼读?来源及含义如何?两者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历代存在不同的看法,至今不少人仍不甚了了。一般人将秦观、陆务观的“观”字读平声。也有人读去声,如于北山《陆游年谱》、刘黎明《陆游悬案揭秘》。有人认为秦观名本自王观,字少游源于汉代马少游。也有人如刘黎明认为秦观字少游本自《列子·仲尼篇》。有人认为陆游的名字源于秦观,这以朱东润《陆游传》为代表;也有人认为纯系附会,不可信,如于北山《陆游年谱》。当代学者如于北山《陆游年谱》、邹志方《陆游家世》认为陆游名字本于《列子·仲尼篇》“务外游,不知务内观”,于北山先生更明确指出陆游名字“可觇其家世与道家思想之关系”。① 刘黎明《陆游悬案揭秘》亦持此说。上述说法各有依据,但皆缺乏具体论证,难以令人信服,所以至今仍无统一的结论。陈冠明先生曾专门写有《秦观陆游名字解诂》一文(载《中华文史论丛》第二辑P295—298,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5月版),作者引用一些文献资料,坚持认为陆游的名字是由秦观名字而来。又以名字解诂的常识认为秦观、陆游名字中的“观”应读“去声”,是名词游观(guàn)的意思。乍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推敲分析,陈氏观点仍缺乏说服力。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展开详尽论证,力图得出科学的结论。

先看秦观名字的由来、含义及读音。这一问题从秦观自述及同时人记述中即可找到明确答案。元丰六年(1083),秦观三十五岁,九月后,为王观母亲作墓志铭。《李氏夫人墓志铭》云:“至和中,先君游太学,事安定先生胡公。岁时归觐,具言太学人物之盛,数称海陵王君观及其从弟觌有高才,力学而文,流辈无与比者。余时为儿,侍左右,闻而心慕之,愿即见,盖不可得。后数年,二君相继举进士,中第,其试于有司,皆为开封第一。名实既发,所与皆一时之豪。余遂以故人子获从之游。”② 从这一段记述及有关材料得知,秦观父亲元化公曾游太学,师事理学家安定先生胡瑗,王观亦师事胡瑗。元化公十分钦佩王观及其从弟王觌,认为他们的才华,流辈无人可比。因此,为儿子取名秦观(“至和”为仁宗年号,即公元1054—1056年,时秦观六至八岁)。秦观二十八世孙秦瀛于清嘉庆时重编《淮海先生年谱》,其中案语说:“《李氏王夫人墓志铭》但言元化公称王君观及其从弟觌,而不言名先生。名先生之说,见于旧谱。然王君观从弟名觌,而先生之季弟亦名觌,或取二王之名,先后以名其子,似可信也。”秦瀛认为,秦观、秦觌兄弟得名于王观、王觌兄弟,所言是有道理的。古人喜以崇拜仰慕的古人或前辈名字给子女命名,是常见的现象。那么,秦观的“观”字读音如何呢?这要看王观的“观”字读音。我们先分析一下“观”字,这是个形声字,本写作“颧”,许慎《说文解字》入“见”部。“观”字有两读,一类《广韵》作古丸切,平声,见声桓部,现代汉语拼音读作guān;另一类《广韵》作古玩切,去声,见声换部,现代汉语拼音读作guàn。“观”字读音不同,意义迥别,读作平声时,一般为动词,意义与“看”、“见”有关,如观看、观览、观赏、游观;读作去声时,为名词,意指可凭观看或供观看的建筑物,如观阙、楼观、道观,又有古国名、水名、姓名,也读去声,又名词奇观、壮观、游观等也读去声。清楚了“观”字音、义的区别,现在可明确王观的“观”字意义及读音。王观与从弟王觌(dí)名皆与“看”、“见”有关,遵循一定规则,王观的“观”应读作guān,而不可能是观阙、道观的“观”的意思,即不应读作guàn。因此,秦观的“观”也应读作guān。王观当时是著名词人,秦观爱词、作词即受其影响。

秦观有兄弟三人,秦观为长兄,弟秦觌,字少仪,季弟秦觏,字少章。兄弟三人之名繁体字分别写作“颧”、“覿”、“觏”,字形相似,字义相近,皆与“看”、“见”动作有关,有规律可循,根据字义,三字的读音应分别读作guān、dí、gòu。因此,秦观的“观”字的意义也不可能是名词楼观、道观的“观”,不应读作guàn。

秦观二十余岁,始取“太虚”为字,“太虚”当指“天”、“天空”。秦观取此为字,表明自己心似天高,气凌太虚,形容志大气盛。徐培均先生《秦少游年谱长编》卷首“传略”中认为秦观字“太虚”亦与道家思想有关,并举秦观《反初诗》“昔年淮海来,邂逅安期生。谓我有灵骨,法当游太清。区中缘未断,方外道难成。一落世间网,五十换嘉平”为证,说:“此五十岁时追忆出生时受道家影响,字曰太虚,当由此也。”③ 这一观点值得商榷。秦观思想中固多道家、道教成分,并不能说明他字“太虚”便是本自道家思想。陈师道《秦少游字序》(详见下文)中既已明确记述秦观字“太虚”是本自对杜牧的崇仰,志大气盛,热衷功名,那么,“太虚”应理解为“天”,而不应理解为道家学说中的空寂玄奥之境。又有人认为秦观的“观”意思是道观的“观”,应读guàn,也是将字“太虚”理解为道家学说中的“太虚”,名与字意义关联,因此,秦观的“观”不是观看的“观”,不读平声。这是望文生义,主观臆测,缺乏事实依据,不足为凭。

元丰八年(1085),秦观三十七岁,正式将原字“太虚”改为“少游”。元祐元年(1086)二月一日,友人陈师道作有《秦少游字序》云:

元丰之末,余客东都,秦子从东来。别数岁矣,其容充然,其口隐然。余惊焉,以问秦子,曰:“往吾少时,如杜牧之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乃与意合,谓功誉可立致,而天下无难事。顾今二虏有可胜之势,愿效至计,以行天诛,回幽夏之故墟,吊唐晋之遗人,流声无穷,为计不朽,岂不伟哉!于是字以太虚,以导吾志。今吾年至而虑易,不待蹈险而悔及之。愿还四方之事,归老邑里如马少游,于是字以少游,以识吾过。尝欲以语公,又以为可。于子何如?”余以谓取善于人,以成其身,君子伟之。且夫二子,或进以经世,或退以存身,可与为仁矣。然行者难工,处者易持,牧之之智得,不若少游之拙失也。子以倍人之才,学益明矣,犹屈意于少游,岂过直以矫曲耶?子年益高,德益大,余将屡惊焉,不一再而已也。虽然,以子之才,虽不效于世,世不舍子,余意子终有万里行也。如余之愚,莫宜于世,乃当守丘墓,保田里,力农以奉公上,谨身以训闾巷,生称善人,死表于道,曰“处士陈君之墓”;或者天祚以年,见子功遂名成,奉身以还,王侯将相,高车大马,祖行帐饮。于是,乘庳御驽,侯子上东门外,举酒相属,成公知人之名,以为子贺,盖自此始。④陈师道所述“元丰之末,余客东都,秦子从东来”。当指元丰八年,秦观由高邮赴京准备应试时,得与陈师道重遇。从秦观回答语气看,必是五月及第之前的口吻,恰符合当时的心境。秦观前此已有两次落榜的痛苦经历,有些心灰意冷,是苏轼勉励他继续应试。此次应试吉凶未卜,前途难测。所以,说出一番自我安慰的话,实为准备落榜时的心理调适。他自称效法马少游,改字“少游”,也是当时心境的反映,或者说是思想的一个侧面。可知,秦观因慕马少游名,改字“少游”,以识其“过”。他以“少游”为字,只是寄托僻居乡里、小成即安、知足常乐的志趣,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未必当真。实际上,秦观还是想有所作为的。陈师道与秦观皆为苏轼弟子,彼此交游唱和,相知甚深。陈氏言之凿凿,秦观字“少游”是因仰慕马少游的人格志趣而来,没有其他更深的含义。陈氏的记述是可信的。徐培均先生明确说秦观改字“少游”在元祐元年(1086),⑤ 此说不确,盖将陈师道作《秦少游字序》时间等同于秦观改字“少游”时间。

元丰元年(1078)秋,参寥子有《彭门书事寄少游》诗,元丰二年,又有《子瞻赴守湖州少游与余同载因游惠山览唐处士王武陵窦群朱宿诗追用其韵各赋三首》,可知,早在元丰元年(1078),秦观已称字“少游”。元丰七年(1084)春,苏轼在黄州作有《和秦太虚梅花》诗,仍称秦观原字“太虚”。八月,秦观自高邮至润州,会苏轼于金山,苏轼《次韵滕元发许仲途秦少游诗》结句云:“何似秦郎妙天下,明年献颂请东巡。”祝愿秦观明年考取进士。苏轼此时已将秦观字“太虚”改称“少游”。但九月五日,苏轼《上荆公书》中向王安石推荐秦观,仍称“高邮进士秦观太虚”。可见,元丰元年(1078)至元丰八年(1085),秦观字“少游”与字“太虚”并行,最后以“少游”行世。友人皆改称“少游”,“太虚”遂不复使用。秦观改字有一个过程。因此,严格说来,认为秦观于元祐元年或元丰八年改字“少游”,都是不确的。

关于马少游其人,《后汉书·马援传》云:

援击交趾,谓官属曰:“吾从弟少游常哀吾忼慨有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按:指行路迟缓)马,为郡掾史,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致求盈馀,但自苦耳。’当吾在浪泊、西里间,虏未灭时,下潦上雾,毒气薰蒸,仰视飞鸢跕跕堕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何可得也!今赖士大夫之力,被蒙大恩,猥先诸君纡佩金紫,且喜且惭。”吏士皆伏,称“万岁!”⑥可知,马少游是知足求安、淡泊功名的人,与其兄马援慷慨有大志、积极进取、热衷功名不同。马少游因此成为后世文人消极时仰慕的典型。

秦观由字“太虚”改字“少游”,极有可能与苏轼有关。因此,有必要先谈一下苏轼对马少游的态度。苏轼诗中多处咏及马少游,熙宁六年(1073)正月至六月,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作《山村五绝》,讥讽新法,其五云:“窃禄忘归我自羞,丰年底事汝忧愁?不须更待飞鸢堕,方念平生马少游。”⑦ 用《后汉书·马援传》典,表示自己在位不能有所作为,应学马少游僻居乡里,知足常乐,以示对新政的不满。苏辙有和诗云:“贫贱终身未要羞,山林难处便堪愁。近来南海波尤恶,未许乘槎自在游。”⑧ 元丰二年(1079)春,苏轼时在徐州任上,《次韵田国博部夫南京见寄二绝》其二云:“火冷饧稀杏粥稠,青裙缟袂饷田头。大夫行役家人怨,应羡居乡马少游。”⑨ 表达离乡背井,宦游他处,不及马少游居乡之好的心情。秦观改字“少游”后,苏轼诗中仍多处咏及马少游。元祐四年(1089)春,苏轼由翰林学士除龙图阁学士,四月以后出知杭州。将赴杭时,他作有《次韵黄鲁直寄题郭明父府推颍州西斋二首》,其二云:“寂寞东京月旦州,德星无复缀珠旒。莫嗟平舆空神物,尚有西斋接胜流。春梦屡寻湖十顷,家书新报橘千头。雪堂亦有思归曲,为谢平生马少游。”⑩ 《文选》中有石崇《〈思归引〉序》云:“困于人间烦黩,常思归而永叹。寻览乐篇,有《思归引》,傥古人之情,有同于今,故制此曲。”表达归隐之思。苏轼曾裁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为《思乡曲》,抒发思归之情。元祐七年(1092)九月,苏轼由知扬州迁任兵部尚书,召还京城途中,作《行宿泗间见徐州张天骥次旧韵》,诗云:“二年三蹑过淮舟,款段还逢马少游。无事不妨长好饮,著书自要见穷愁。孤松早偃原非病,倦鸟虽还岂是休。更欲河边几来往,只今霜雪已蒙头。”(11) “张天骥”即苏轼《次韵送张山人归彭城》诗中的“张山人”,是一位不求仕进的风雅之士。《史记·虞卿列传》云:“不得意乃著书,上采《春秋》,下观近世„„”苏轼诗中用此典故,是发抒不得意的牢骚。绍圣四年(1097)四月,苏轼自惠州谪昌化军安置,在儋州,作有《和陶酬刘柴桑》诗云:“红藷与紫芋,远插墙头周。且放幽兰香,莫争霜菊秋。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一饱忘故山,不思马少游。”(12) 忘却故乡,不思马少游,是故作旷达。可见,苏轼对马少游是“情有独钟”,遭遇挫折时,总是羡慕马少游的处世态度。

再看秦观与苏轼的交往。元丰元年(1078)四月,秦观将入京应举。途中首次拜谒苏轼于徐州。(一说秦观与苏轼初识于熙宁十年,误)时苏轼任徐州知府。彼此唱和,相得甚欢。秦观秋试不售,苏轼作诗慰之,并作书为他鸣不平,《答秦太虚》中说此次落榜“此不足为太虚损益,但吊有司之不幸尔”。(13) 苏轼一直欣赏秦观的文才,关心他的前途,鼓励他克服生活困难,读书应举。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轼遭贬至黄州,友人多畏祸远避,秦观仍一如既往,与苏轼书信往来,寄赠诗歌。《与苏黄州简》(14) 中表露出系念之深情。苏轼复信表示感谢,并再次勉励秦观作文应举。秦观思想观念深受苏轼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陈祖美先生《读〈苏轼诗集〉漫笔》一文认为,秦观之所以人到中年,方由自取初字“太虚”改为“少游”,与其说是受《后汉书·马援传》启发,毋宁说是对苏轼政见愈益趋同之所致。(15) 又《秦观为何由“太虚”改字“少游”?》一文中也说:“秦观的‘改字’,在很大程度上恐怕是对‘苏门’的追随和趋同。”(16) 所论甚有见地。秦观读《后汉书·马援传》中马少游事迹,羡慕马少游,极有可能是受到苏轼的影响。

因此,秦观名得自仰慕王观,应读作guān,字得自仰慕马少游,与《列子·仲尼第四》“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只是字面上的相同,没有意义上的联系,也没有任何材料说明其间的联系。刘黎明《陆游悬案揭秘》认为:陆游之得名,本于《列子·仲尼》“务外游,不知务内观”。“这里的‘游’、‘观’就是陆游名字的出处,当然,这也是秦观名字的出处。二人同据此书命名起字,所以才有这样的巧合”。(17) 完全是臆测之论,并无依据。

说秦观的“观”读平声,还有秦观自己的诗为证。元丰三年(1080)寒食前,苏辙因贬筠州酒税,经过高邮,与秦观游赏唱和。游扬州时,苏辙作有《扬州五咏》,其中第二首《平山堂》云:“堂上平看江上山,晴光千里对凭栏。海门仅可一二数,云梦犹吞八九宽。檐外小堂阴蔽芾,壁间遗墨涕汍澜。人亡坐使风流尽,遗构仍须子细观。”(18) 秦观当即有和作,题《次韵子由题平山堂》,诗云:“栋宇高开古寺间,尽收佳处入雕栏。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雨槛幽花滋浅泪,风巵清酒涨微澜。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19) 苏辙诗末句“仍须子细观”的“观”是动词,读平声。秦观诗末句“淮东第一观”的“观”是名词,是“大观”、“壮观”的意思,应读去声。说明秦观对“观”的读音不分,一律读作平声。这也说明秦观将自己的名读作平声而不是去声。平山堂墙壁至今仍存有“淮东第一观”石刻大字,即从秦观诗句而来。

秦观的“观”字取义、读音本来即很清楚,没有疑义。那么,为什么现代不少人误读作guàn呢?始作俑者是南宋的刘克庄。刘克庄《送实之倅庐陵》诗其二云:“君去江边春色浓,郡花照席万枝红。守分风月元非赘,吏白文书但托聋。黄本何堪处秦观,白麻近已拜申公。早归了却兰台吏,莫久吟诗快阁中。”(20) 根据诗律,此处秦观的“观”读去声,说明刘克庄认为秦观的“观”应读去声。后人又将陆游与秦观的名、字牵扯到一起,既认为陆游名、字源于秦观,既认为陆务观的“观”应读去声,那么,秦观的“观”当然应读去声了。南宋人认为陆游名、字本自秦观名、字,强调陆务观的“观”字读去声,已暗含秦观的“观”应读去声的意思。清代的钱大昕则明确说秦观的“观”与陆务观的“观”字一样,应读去声。(详见下文)但钱大昕并没有进一步解释清楚“观”字读去声的原因,只是重复刘克庄以来的记述而已。后来便以讹传讹,直至今日。

那么,陆游名字的来源、含义和读音又如何呢?与秦观名、字的关系究竟怎样呢?我们还是从头谈起。最早提出陆游字务观的“观”字读音问题的是陆游的后辈诗人刘克庄(1187—1269),他在《后村诗话》前集卷二中说:“史相力荐放翁,赐第。其去国自是台评然。王景文乃云:‘直翁自了平生事,不了山阴陆务观。’放翁见诗亦笑云:‘我自务观,乃去声,如何把作平声押了?’”(21) 刘克庄认为陆务观的“观”字应读去声,且引陆游自述为据。但他没有进一步解释原因。又陆游诗文中并没有有关自己名字的直接记述,同时代人和陆游家人也没有陆游名字读音的记述,刘克庄记述的可靠性就要打折扣了。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作于六十岁(1247)以后,其时距陆游去世已隔40年左右,事实邈远,且无任何旁证,刘克庄的记述值得怀疑。刘克庄的记述只能解释为,他认为务观的“观”字应读去声。(刘克庄将秦观的“观”也读作去声,见上文。)

刘克庄稍后的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陆放翁”条记述陆游“名游,字当从观(平声),至今谓观(去声)。盖母氏梦秦少游而生公,故以秦名为字而字其名。或曰公慕少游者也。”(22) 叶氏此段记述,有几点可注意:1.叶氏认为陆务观的“观”本应当读平声,但他没有解释理由。2.叶氏说陆务观的“观”“至今谓观(去声)”。说明刘克庄的解释已很盛行,早已“深入人心”,大家都读去声了。3.叶氏说陆游的名字来源于秦观,原因是陆游母亲梦见秦观而生陆游,因此以秦名为字,秦字为名。这一记载,不见陆游的自述,也未见陆游同时代人和家人的记述,可信性颇值得怀疑。于北山《陆游年谱》即断言叶氏之言“乃妄说”。4.叶氏又记述有人说陆游因仰慕秦观而以其名字名己名字,显系根据《题陈伯予主簿所藏秦少游像》一诗而来,此诗确是表明陆游仰慕秦观,且说自己名字与秦观相同,但并不能得出有意取自秦观名字的结论,说是巧合,是合理的解释。于北山《陆游年谱》认为是“一时兴到语”,所言极是。如王安石的名与谢安(字安石)的字相同,只是偶合,王安石《谢安墩》诗即明确说:“我名公字偶相同。”叶绍翁,生卒年未详,其学出于叶适(1150—1223),是叶适的晚辈,不大可能亲见陆游,所述皆系传闻,并无可靠依据,因此也不能当真。

南宋末王应麟(1223—1296)《困学纪闻》卷二十《杂识》云:“《列子》曰‘务外游,不知务内观。’陆游字务观本此。”(23) 认为陆游的名字取义于《列子》。但这只是字面上的解释,并不能证明陆游名字必定取自《列子》。上文已论述秦观名字并不取义于《列子》,但字面上也相同。又《孟子·尽心上》云:“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也不能说明秦观和陆游名字来源于《孟子》。又南宋末韦居安的《梅磵诗话》卷中记载:“陆放翁名游,字务观,观字系去声。或云其母梦秦少游而寤,遂生放翁,因以其字命名,而名为字。《后村诗话》载史相力荐放翁,赐第,其去国自是台评,王景文乃云:‘直翁未了平生事,不了山阴陆务观。’放翁见诗,笑云:‘我自务观乃去声,如何作平声押了。’近时方蒙仲有《奉题刘后村文稿》数首,内一绝云:‘昔闻秦七与黄九,后有幼安与务观。’观字亦作平声,想后村见之,亦发一笑。”(24) 韦居安基本上综合重复了刘克庄和叶绍翁的记述,他又记述了同时代的方蒙仲(名澄孙,以字行,官至秘书丞。)《奉题刘后村文稿》七绝数首,其中一绝中亦将“务观”的“观”字作平声,说明南宋末仍有人认为“务观”的“观”应读平声,韦居安则认为应读去声。

此后,明代中叶的郎瑛在《七修类稿》卷二十一中亦重复叶绍翁的记述,认为陆游母亲梦秦少游而生陆游,故以秦名为字,秦字为名。清初沈雄《古今词话·词评》上卷云:“山阴陆务观,母梦少游而生,故名其字而字其名。”亦承袭《四朝闻见录》。查慎行在《得树楼杂钞》卷六中也认为:“陆放翁名游,字务观,其义出于《列子·仲尼篇》‘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外游者,取足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观字从去声,后人作平声,盖未详出处耳。”(25) 吴景旭《历代诗话》辛集七“莲花博士”也重复《困学纪闻》和《四朝闻见录》的观点。胡鸣玉《订讹杂录》卷二“大观壮观等语”条对“观”字读音做了综合考察,最后总结说:“宋王景文诗:‘直翁自了平生事,不了山阴陆务观。’放翁见之笑曰:‘我字务观乃去声,如何把做平声押了?’此虽戏语,亦可为用字不详出处者戒。”(26)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四亦云:“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皆去声也。王景文诗:‘直翁自了平生事,不了山阴陆务观。’放翁见之,笑曰:‘我字务观,乃去声,如何把做平声押了?’”(27) 上述诸家皆承刘克庄等记述而来,坚持认为陆游名字是因其母梦见秦观而来,或认为源自《列子》。诸家皆认为陆务观的“观”字应读去声,钱大昕则明确说秦观和陆务观的“观”字皆应读去声,理由大概是,陆务观的“观”字读去声,自刘克庄以来,历代多有学者主张读去声,陆游的名字源自秦观,因此,秦观的“观”也应读去声。这种解释也不能令人信服。

历代所论如此。要彻底弄清陆游名字,还得详细论证。陆游父亲陆宰,有四子,长子陆淞,次子陆濬,三子陆游,四子陆涭。“淞”字有两读,一读作sōng,专指吴淞江,一读作sòng,本作“凇”,意指如水淞、雾淞、雨淞,陆淞名取义当指后者,应读作sòng。“濬”是“浚”的异体字,读作jùn,指水深或疏浚。“游”读作yóu,指河流的一段,如上游、下游,又指游泳。“涭”读作shòu,意为水貌。从兄弟取名的规律看,陆游兄弟四人名皆从“水”部,与水有关,且极可能取名词意义,这样,兄弟名才一致。陆游的“游”字取义极可能指河流一段的“游”,或取“争上游”之义。而不是动词游泳的“游”。退一步说,即使指游泳的“游”,也不可能指旅游、游览的“游”。“游”字本为两字,一为“游”,一为“遊”。“游”与“遊”读音相同,意义有别,一从“水”,一从“辵”,浮行为游,行走为遊。但因两者音同形近,古籍中往往互相通用,但与“水”有关的,仍作“游”,而不作“遊”。陆游的“游”与“水”有关,绝不是旅游的“游”(遊)。因此,陆游名不可能取自《列子》中的“务外游”。按通常情形,陆宰给儿子命名,是先考虑好的,儿子名皆从“水”,给长子取名与“水”有关,接下来其他儿子取名也都从“水”部。陆宰不可能先给三子取名陆游,且是秦少游的“游”,再给长子取名陆淞,二子、四子名也与“水”有关。陆淞名在前,已定下诸弟名皆从“水”的规矩,陆淞的“淞”与秦少游的“游”有何关系呢?由此可见,陆游的“游”只与“水”有关,与秦少游的“游”也没有任何关系。

那么,陆游字务观与秦观有无关系呢?陆游确实仰慕秦观,有意学习秦观的作品,诗文中多处述及。《剑南诗稿》卷六十二有《出塞四首借用秦少游韵》,是摹仿学习秦观之作,卷七十有《出游归卧得杂诗》七绝,其中写道:“半幅生绢大年画,一联新句少游诗。”明杨慎《词品》卷三有陆游《莺花亭》一诗,也是追思秦观之作。《渭南文集》卷三十一有《跋秦淮海书》、《跋淮海集后》,《老学庵笔记》中亦有两处言及秦观。但所有这些都不能说明陆游的名字来自秦观。《剑南诗稿》卷六十六《题陈伯予主簿所藏秦少游像》更明确表达对秦观的仰慕之情,诗云:“晚生常恨不从公,忽拜英姿绘画中。妄欲步趋端有意,我名公字正相同。”此诗只能说明,他的名字与秦观的名字相同,并不能说明其名字的命名来源于秦观。如仅理解为字形相同,只是巧合,是没有问题的。若理解为字义、读音皆相同,有意为之,则有问题了。由上所论,秦观的“观”是观看的“观”,读作guān,而不是读作guàn;陆游字务观的“观”如与秦观相同,则也应读作guān,而不是读作guàn。若如是,又与刘克庄《后村诗话》中记载的陆游自认为“务观”的“观”应读去声相矛盾。至于“游”字,秦少游、陆游的“游”音义皆相同,应无疑义。但这并不能证明陆游取义于秦少游。秦少游得名于马少游,陆游四兄弟名皆从“水”部,从由长兄“淞”字而来,与秦少游实无关系。

《列子·仲尼第四》云:

初,子列子好游。壶丘子曰:“御寇好游,游何所好?”列子曰:“游之乐所玩无故。人之游也,观其所见;我之游也,观其所变。游乎游乎!未有能辨其游者。”壶丘子曰:“御寇之游,固与人同欤,而曰固与人异欤?凡所见,亦恒见其变。玩彼物之无故,不知我亦无故。务外游,不知(按:一本作“不如”)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取足于身,游之至也;求备于物,游之不至也。”于是列子终身不出,自以为不知游。壶丘子曰:“游其至乎!至游者,不知所适;至观者,不知所眂。物物皆游矣,物物皆观矣,是我之所谓游,是我之所谓观也。故曰:游其至矣乎!游其至矣乎!”(28)杨伯峻《列子集释》说:“外游内观相对,则观亦游也。”也就是说,游和观同义,可互训,游即观,观即游,观即观看、观览。此处,“观”字应读guān,而不应读作guàn。壶丘子认为,一般的游属“外游”,是外在的;真正的游,属“内观”,是内在的。游在本质,不在形式,“内观”是“游之至”。对照姓名的“名以正体,字以表德”,说陆游字务观本于《列子》,“观”是内在的,故用以为命“字”,这样解释是可通的。只是没有确凿证据证明陆游名字一定来自《列子》。

陆游字务观,即使取义于《列子》,“观”字也只能读作guān,而不能读作guàn,这又与陆游自述“观”应读去声相矛盾。这又如何解释呢?只能有以下几种解释:1.陆游将“观”字读音读错了。2.陆游并没有说明“务观”取义于《列子》,而是另有他义,“观”字读去声是对的,因此,“务观”不可能源自《列子》,后人的理解是错的。3.陆游的“自述”是刘克庄的编造,错在刘克庄而不在陆游。4.如认定“观”字读去声是对的,则陆务观既不可能源自秦观,也不可能源自《列子》,只能取义于观阙、道观的“观”,这样理解于意义上又解释不通。

朱东润先生信奉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中“母氏梦秦少游而生公”之说,在《陆游传》中是这样描写陆游降生情形的:

窗外的雨声停下来了,仓里好像安静了一些。他(陆宰)想起早一晚夫人曾经梦到秦观,这一位比自己高一辈,诗和词都做得很好,也能写些文章。是一位旧派呀,不知妇道人家为什么会梦到他?何况这两年皇上正在禁止元祐学术,凡是学习苏轼、黄庭坚、秦观、张耒这些人的诗文的,都要受到处分,那么即使真是秦观投胎,那有什么好处呢?可是,话又得说回来,岳母不是晁家的吗?他的兄弟辈冲之、说之、补之,还不都和苏、黄有一些来往?补之和秦观一样,是苏轼的门生,“苏门四学士”中的人物。可能正因为这个关系,夫人会梦到他罢。

“秦观,字少游,这个孩子就起名陆游吧。”陆宰做出了决定。及至陆游长大以后,朋友们称他为陆务观,就是这个由来。(29)这一段描写相当生动,真是“煞有介事”,其实是主观发挥,将传闻当作事实。这是不科学的。

古人命名取字的情况比较复杂,有的人“名”与“字”并无意义上的必然联系,多数人名与字存在意义上的联系。《白虎通·姓名》说:“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古人更重视“字”,其中多寄托自己的志趣和文化情怀。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亦云:“字所以表其人之德。”表德之“字”,意义与“名”多有必然联系。前文已论证,秦观,字少游,名与字并无意义上的联系。陆游字务观,“游”与“观”属同训体,可相互解释,其意义上的联系是非常明显的。陆游的“游”字既不是源自秦少游,务观的“观”字也未必源自秦观。当然,由“游”、“观”产生联想,以秦观的名当作自己的“字”,也是可能的。“务观”是不是源自《列子》中的“务内观”呢?这仍不能断定。陆游的名既与《列子》中的“务外游”无关,字也不一定取自“务内观”。不过,由“游”、“观”产生联想,取“务内观”的“观”作为自己的字也是可能的。陆游字“务观”还可以有另外的解释:“务观”的“务”与隋许善心、宋谢师稷皆字“务本”,唐关播字“务先”,南朝梁韦黯字“务直”,清彭行先字“务敏”的“务”意义上可能是一致的,皆是强调“必须”或“勉力从事”。古人取字喜带“务”字,不独陆游一人。这样解释,陆游名与“水”有关,是“上游”的游,引申为游览的“游”,字“务观”是强调认真仔细观游,真正的“游”,则完全可通。另外,如说陆游字务观源于《孟子·尽心上》“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不是也有道理吗?可历代学者皆没有如此解释的。

再从“游”字与“观”字的关系看,同为“游观”,音不同,义也迥异。义为动作观看时,“观”音guān,如《战国策·秦三》云:“则臣之志,愿少赐游观之间,望见足下而入之。”《关尹子·六匕》云:“一蜂至微,亦能游观乎天地。”王褒《圣主得贤臣颂》云:“今臣僻在西蜀,生于穷巷之中,长于蓬茨之下,无有游观广览之知,愿有至愚极陋之累。”作为动词观看时,游即观,观即游,可互训,可连用,也可分开使用,例子甚多,此不赘言。“游观”又意指供游览的宫观、楼观,“观”音guàn,如《史记·李斯列传》云:“治驰道,兴游观。”扬雄《羽猎赋序》云:“游观侈靡,穷妙极丽。”《南齐书·文惠太子传》云:“内施高鄣,造游观数百间。”“游观”可单称“观”,但不可单称“游”,两者不可互训。也就是说,当作“楼观”义时,“游”与“观”只能连用或单用“观”,不可能“游”与“观”拆开使用。因此,陆游字务观不可能指“楼观”的“游观”,不可能读作guàn。

综上所论,至此可以得出明确结论:秦观名本自王观,“观”的意义与“观”、“看”有关,应读作guān,而不是“楼观”、“道观”的意思,不应读作guàn。秦观字少游,源自马少游,极可能与苏轼羡慕马少游态度的影响有关。秦观名和字与《列子》没有关系。如说字面上看出联系,也只是巧合,不是有意为之。陆游的“游”,从“水”部,与水有关,先有长兄陆淞名从“水”,后有陆游名从“水”,而陆淞名与秦少游的“游”是无任何关系的,因此,陆游的“游”也不可能得自秦少游的“游”。说陆游母亲因梦见秦观而生陆游,因此以秦观的名和字分别作陆游的字和名,纯系后人因两人名、字相同而附会成说,不足为凭。说陆游因仰慕秦观而以其名为己字,是解释通的,亦属巧合,但陆游的名绝对与秦观字少游无关。陆游字务观,取义可能来自《列子》中的“务内观”,也可能来自秦观的“观”,也有可能来自《孟子》,但都是动词“观看”、“游观”的意思,不可能是名词“楼观”、“游观”的“观”,应读作guān,而不应读作guàn。陆游何时取字“务观”,是父亲命名还是自己命名,皆有待考证,不应妄说。

注释:

① 于北山《陆游年谱》P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② 徐培均《淮海集笺注》(中)P1094—1095,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③ 徐培均《秦少游年谱长编》P1—2,中华书局2002年。

④ 陈师道《后山居士文集》卷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⑤ 徐培均《秦少游年谱长编》P

2、298。

⑥ 《后汉书》

(三)P839,中华书局2003年。

⑦ 冯应榴辑注《苏轼诗集合注》卷九,P41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⑧ 《全宋诗》第十五册《苏辙》五,P987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⑨ 冯应榴辑注《苏轼诗集合注》卷十八,P895。

⑩ 冯应榴辑注《苏轼诗集合注》卷三十一,P1551。

(11) 冯应榴辑注《苏轼诗集合注》卷三十五,P1808。

(12) 冯应榴辑注《苏轼诗集合注》卷四十一,P2119。

(13) 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

(四)卷五十二,P1534,中华书局1986年。

(14) 徐培均《淮海集笺注》(中)P1006。

(15) 《潍坊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6) 《文史知识》2006年第3期。

(17) 刘黎明《陆游悬案揭秘》P4,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

(18) 《全宋诗》第十五册《苏辙》九,P9942,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19) 徐培均《淮海集笺注》(上)P331。

(20) 《全宋诗》第五十八册《刘克庄》十六,P36351。

(21) 刘克庄著,王秀梅点校《后村诗话》P30,中华书局1983年。

(22) 叶绍翁著,沈锡麟、冯惠民点校《四朝闻见录》P65,中华书局1989年。

(23)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24)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P550,中华书局1983年。

(25) 查慎行《得树楼杂钞》卷六,1914年刊本。

(26) 胡鸣玉《订讹杂录》卷二,1919年刊本。

(27)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P76,上海书店1983年。

(28) 杨伯峻《列子集释》P127—129,中华书局1979年。

(29) 朱东润《陆游传》P2—3,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第8篇:黑龙江名字的由来

黑龙江名字的传说

有关黑龙江名字的由来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黑龙江不叫黑龙江而叫白龙江,是因为白龙住在这里,并不时的兴风作浪,给这里的人民带来很大的灾难,人们对此恨之入骨,可又没有任何办法。

白龙江边住着一户姓李的人家。李老汉的妻子产下一个儿子,浑身油黑,体大而壮,特别能吃,经常帮二老做家务,帮邻居干活,很得百姓的欢心。一日,他现了原形,又黑又长的龙尾巴伸到门槛。李老汉回家,见怪物趴在妻的怀中,拿起腰刀一挥,手起刀落,小黑龙的二尺龙尾被砍掉了。只见鲜血满地,但听见“嗖”的一声,小黑龙飞上了天。小黑龙在江中时常被大白龙咬的肢离破碎,遍体鳞伤。每次与白龙争斗都不能占上风。过了不久,白龙又要危害百姓,黑龙尽全力阻止。正当他体力不支出水面休息再战时,众百姓立刻拿出许多馒头、牛羊、鸡鸭给黑龙吃。白龙也想混点吃喝,万众齐向江中白龙抛白灰,扔石头,白龙被打的受不了,只好冲出水面,飞上青天。黑龙新仇旧恨,直冲脑门,飞向天空向白龙发出更猛烈的攻击。白龙与黑龙打得天昏地暗,观音菩萨也前来助阵,百姓们蜂拥而上,举起石头,砸向白龙,片刻之间将他砸成了肉酱。

黑龙受万民拥待,他一直维护着这一方的安宁,使百姓们世代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现在的黑龙江由此而得名。

第9篇:五年级作文:名字的由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而我的名字叫做廖xx,至于我为什么叫廖xx,这就说来话长了,听我给你细细道来。

我的名字是我的父亲给我取的。其实,一开始我的名字并不是廖浩哲,而是廖昊哲。但是父亲考虑到我五行缺水,所以将“昊”改为了“浩”。而我之所以姓廖,是因为我的父亲姓廖,而“浩”字除了因为我五行缺水以外,也是因为我的父母希望我能够好学,最后一个“哲”字是因为父母希望我能有学问。这就是我名字的含义。

但是现在,我还没有达成父母给我取名期望的那种结果,我现在还没有喜欢上学习,还没拥有许多学问,但是我会努力的向着父母的期望而努力下去。

实际上,我以前十分不喜欢我的姓氏,因为我的姓氏是廖,以前经常有一些朋友会将我的姓氏念错,将“廖”变为“繆”,就连幼儿园的毕业照上面老师也将我的姓给写成了“繆”,现在看看觉得很尴尬,也很搞笑。但是现在我并不讨厌我的姓氏了,尽管现在还是有人把我的姓氏念错,但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念错就念错呗,只要自己看开点,这也就是小事。

每个人的名字都有由来,有的重大,有的普通。我的姓名虽然很普通,但对我意义重大,因为这是父母送给我们的第一份礼物。

请善待你的姓名,它就如你的代号,请不要随便改变它,因为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上一篇:道德的力量心得体会下一篇: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