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L教学法骨科学教学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基础化学课程具有知识点散乱、不易理解等特点,在教学上存在教学容量大与教学时数少的矛盾,用TBL教学法可以解决该矛盾,有利于我校基础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TBL教学法骨科学教学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TBL教学法骨科学教学论文 篇1:

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在“基础化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 “基础化学”是临床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重点知识是我校面临的难题,因此本文对教学改革T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在“基础化学”教学中进行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 TBL教学法 LBL教学法 基础化学

TBL Teaching and LBL Teach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Basic Chemistry Teaching

HUANG Li, HUANG Suoyi, LU Haifeng, HUANG Shangfeng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aise, Guangxi 533000)

Key words TBL teaching; LBL teaching; basic chemistry

培养现代高质量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的目的之一。“基础化学”作为是我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影像医学和预防医学等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为以后我校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药理化学等起到了重要的基础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无法满足我校医学教学需要。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寻找并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校教学质量与实行医学人才培养计划,探索新型教学方法成为了我校一项重要的任务。

TBL教学法主要是团队为中心,同时教师从教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临床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①LBL教学法以知识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要形的教学方法。②③因此本文主要是对T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在“基础化学”中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介绍:

1 研究内容

1.1 T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

(1)TBL教学法是美国Larry Michaelsen教授等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基础上改革创新,逐渐兴起的一种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的新型教学模式。④同时团队学习注重成员间的团结,任务分配的合理。教师在课前一个星期会发给每个小组同样的问题以及教学提纲,每个小组通过图书馆查询资料,提出问题和讲述自己的见解,思考并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最后进行总结。这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也培养了团队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实验课,以学生动手为主,老师指导为辅,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教师不再是单纯地授课,而是成为团队学习中的一员。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给予相适应的指导与帮助,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思考,自主学习。

(2)传统教学法(LBL)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课堂上主要是以教师授课,采取大班全程灌输式教学。⑤传统的教学模式缺少学生的参与。老师在讲课,对学生要求低,课堂沉闷,枯燥无趣,导致学生眼看、耳听、脑不思考的坏习惯,这不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缺乏团队意识与团队精神。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最终成绩,导致很多同学在学习上有所松懈。由于学生缺乏运用知识的能力,缺乏真正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因此很多同学在临近考试时熬夜背书,靠的是死记硬背。这不能全面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不会用理论知识去联系实践做出大胆创新。

2 实施方案

2.1 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为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教改班全科班50人与卓越班53人,共103人。首先,每个班分别分为四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5~7人,每个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内的工作分配,其次在组内根据个人的表达能力及知识了解度来推选出PPT演讲组员一名,负责课堂上本组课题PPT的讲解。

2.2 教学模式

(1)TBL教学法的基本教学过程:

进行单元学习时(十个小组):发给学生自学要点→ 学生小组内自学(课后各小组成员查询相关资料,小组进行问题提出和讨论分析并制作PPT课件)→课堂上每个小组PPT讲解员对本组课件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讲解,并提出本组已解决的问题和解决的问题→老师对同学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解→堂测试1(共30题选择题,半个小时,个人独立完成)→课堂测试2(同样问题,小组内讨论完成,代表发言)→教师精讲(教师在所有小组讲解完毕后,再一次进行内容的讲解,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应用)→课堂作业(小组讨论完成,学生自我总结)→组内互评(包括:小组内对各成员贡献度相互评分和学生自评)→教师总结和进行同时评价。

在临近期末进行第二阶段(四个大组):在所学的所有单元里总共抽取出十三个题目,按学号顺序每个班分为四个大组。课前一个星期每一个小组都进行抽取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题目进行复习并制作教学PPT。四个教学讨论室四个老师,每一个大组分别进入相应讨论室。首先进行个人测试30分钟→个人PPT汇报→老师进行提问→自评,老师评。四个大组进行完毕后回到班级,任课老师对13道题目进行讲解和对每个组进行总评。最后学生对教学方法进行点评。

最终考核是以形成性评价的形式,其包括课堂上表现、平时作业完成情况、阶段性汇报评分与阶段性测试分数、学生互评、老师总评和期末考试成绩。

(2)LBL教学法的基本教学过程:学生预习要上的章节→课堂上听老师讲课→课后自己进行复习→期末考试(最终成绩)

2.3 研究方法

采用类实验性研究。对临床医学专业同一年级不同班级整群抽样,通过抽签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T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由若干个5~7个学生组成的小组构成。

3 研究结果

3.1 相比于LBL教学法TBL教学法的优点

在学习“基础化学”的专业基础课程中,通过TBL教学法,提高了我校“基础化学”的教学质量。两个班的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分析能力都有所提高。最重要是在查找资料、分析讨论问题及制作PPT等过程中同学们都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培养了学生团队学习的能力,并学会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在不断的提出和讨论问题过程中提高了人际交往等综合能力。⑥保持教师的教学激情。同时在综合评价过程中有一定的合理性,通过学生互评的方式可以较公平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打分,打消学生学习的侥幸心理。同时在进行TBL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PPT、Flash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LBL教学的枯燥无味等不足,不但提高了授课效率,而且有助于调动同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⑦然而相比于TBL教学法,LBL教学法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对知识的讨论中,同学们没有课后去查找资料的意识,主动参与性不强,团队学习能力不高,在课堂上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不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2 LBL教学法的优点

虽然LBL教学法有很多不足,但它节约资源、对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低,学生容易接受以及适应、知识的传授较准确和系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灵活变换教学手段及节奏,对于自主能力较差,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用此方法较好。但是LBL教学法不适合内容多的“基础医学”。

3.3 TBL教学法的困难及改进措施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存在着各种的优点与缺点。由于学生已经习惯传统教学模式,因此TBL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面临着以下的困难及问题:

(1)大部分的学生无法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缺乏自我寻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认为课堂讲解少,学习的内容多,重点难点都要求自己去查找资料来学习和理解,这让学生感到迷茫。

(2)教师讲解的课时少,导致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知识理解不够透彻,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

(3)资料来源少,任务重,课前预习时间有限,部分学生准备不充分,甚至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已。

(4)分组不合理,组员都是来自不同宿舍,很难定讨论的时间和地点,影响了进度。同时导课件的准备不充分,课前的预习以及小组测试的差距过大。针对以上的问题,在实行TBL教学法前,教师需要做一些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在实行TBL教学法前,教师需要做一些努力来改善这些不足,让学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同时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学习和思考分析问题。

第一:准备问题,教师需要充分地做好课前准备,提前布置学习任务,以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做准备。

第二:在课堂上,老师尽量挑重点难点来进行讲解。

第三:学校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提供有权威的学习网站,参考资料和病例资料等等。

第四: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对网络的了解程度来分组,同时最好是同宿舍同学一起,这样比较容易进行对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同时也解决了讨论的场地问题。

对于TBL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我们都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改善。但是研究证明在“基础化学”课程中实施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可以解决教学内容多与教学时数少的矛盾,为我校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提高了教学质量。TBL教学法能够增强团队意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有效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团队间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同时也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因而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同和接受。

*通讯作者:黄锁义

本课题为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B 198);右江民族医学院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专项课题立项项目(JGZZ 2013-03);右江民族医学院2014年度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右医教字[2014]39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药化学学科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2]32号);广西重点学科药物化学学科建设项目(桂教科研[2013]16号)

注释

① 张斌,唐亚敏,戴闽.TBL教学法在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6):42-44.

② 刘海春,郭琦,沈月玲,等.多种教学法在药学基础化学中的实际应用[J].中南药学,2015(5):555-556.

③ 吴文.再论传统教学法[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2):69-72.

④ 赵亚利,路孝琴,杜娟,等.全科医学概论中实施LBL+TBL教学法效果评估[J].中国医药导报,2014.32(6):114-117.

⑤ 翟玉荣,刘波,李意奇,等.LBL、CBL、PBL、T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8):51-52.

⑥ 吴莹,王旭丹,贾翎.TBL与PBL教学法相结合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3):56-57.

⑦ 刘春霞,陈云昭,崔晓宾,等.试论以PBL教学法改进病理学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6):44-46.

⑧ 蒙山,赵爽,朱名毅,等.TBL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1):121-124.

作者:黄丽 黄锁义 陆海峰 黄上峰

TBL教学法骨科学教学论文 篇2: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化学教学的探索

摘 要 基础化学课程具有知识点散乱、不易理解等特点,在教学上存在教学容量大与教学时数少的矛盾,用TBL教学法可以解决该矛盾,有利于我校基础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关键词 TBL教学法 基础化学 教学方法 应用与探索

Team Basic Learning Relate to a Exploration Which Applies to

Basic Chemistry Teaching of Clinical Medicine

HUANG Jingying, HUANG Suoyi, LU Haifeng, ZHONG Zhaoyin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aise, Guangxi 533000)

Key words team basic learning; basic chemistry; teaching method; application and explore

基础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内容随科技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更新和扩充,而学校倡导与实施“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使该课程的学时被压缩。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并能为后续开设的有机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及药理学等课程做铺垫,成为教学工作上的重难点。要想更好地解决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容量大与教学时数少这一矛盾,寻求一种适合学生现状的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有研究学者发现,TBL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①如今,TBL教学法的应用是日益广泛和成熟,TBL教学模式的优点渐渐引起国内医学教育的重视,部分医学院校在基础和临床课程中开始引入TBL教学模式。我院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结合课程特点,将TBL教学模式引入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中。本文将介绍TBL教学法的本质及其在基础化学课程应用的优劣,以便更好地改进与完善教学。

1 TBL教学法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 TBL)是一种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注重人的创造性、灵活性与实践特点的新型成人教学模式。②团队是有5~7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为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去研究探讨,以完成该学习任务。在这过程中,教师由领导者转变为指导者及参与者,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阶段:③第一阶段为课前准备阶段,主要内容为教师提前确定教学内容和要点,给学生下发学习任务,让学生做好课前阅读和准备;第二阶段为课堂教学阶段,主要将课堂教学时间用于个人预习测试、团队预习测试、应用性练习等;第三阶段为总结评价阶段,主要是组内成员互评,教师进行总结。

2 研究方法

釆用类实验性研究。对临床医学专业同一年级不同班级整群抽样,通过抽签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取TBL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LBL教学法。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由若干个5~7名学生组成的小组构成。

3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1)根据性别、性格、年龄、兴趣爱好等因素分好小组,每个小组5~7人,各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2)由教师确定好教学内容,提供教学大纲,小组成员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内容和要点进行课前预习,通过查找文献、网上搜索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在预习过程中,将疑惑之处做好标记,方便在课堂上小组讨论解决。

第二阶段:(1)在课堂上由教师出题进行课堂测试,每个人独立完成。(2)按小组的形式坐好,把教师提出供小组讨论的问题拿出来与小组成员互相讨论,说出自己的思路和看法,向组内提出个人不理解或无法解答的问题,看看小组内其他成员有何种见解并虚心请教,同时自己也要思考其对错。在小组讨论时,难免会有一些“跑题”的现象,就是组员们的注意力没有完全集中在讨论问题完成任务上,所以这时候小组长就要负责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和讨论的重心转移回来。在组内讨论时记录好讨论的结果,讨论好之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若内容有些错漏则可由组内成员进行补充)。(3)由教师对各组代表的发言进行点评纠正,对所提出的问题给出正确答案,解决同学们心中之惑。(4)教师布置课堂作业,由组内讨论解决并自己总结。

第三阶段:(1)小组内对各成员的贡献度互相评分,还有个人自己对自己的表现评分(评分要求真实、合理)。(2)教师对本次课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通过课堂表现、课堂测试的结果和组内评价得分做出综合评价。

4 实施效果

通过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学生成绩的比较、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比较、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比较等,发现使用TBL教学法的一方比较占有优势。通过课程反馈评价结果和教师访谈结果来看,同学们多数支持采用TBL教学法来授课,有部分同学认为采取该教学法花费精力大,投入时间多,仅适宜作为基础化学课程主要的教学方式的补充。

5 TBL教学法的优点

(1)有利于提高基础化学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同学们大多都是各有各的学习方法,不在意别人怎么样,自己学得好就行。这样的心理容易导致同学们的成绩及各方面的能力出现两极分化,导致整体的教学质量不高。在TBL教学法中,要求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最终意见达成一致。这要求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要对知识点充分掌握,不仅要完成好个人任务,还要帮助队员完成任务。通过队员们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和借鉴,不仅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情谊,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能通过队员的辅导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而其他队员也可以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这样下去,学习成绩可以得到提高,教学质量自然提高。

(2)增强了师生互动,能够活跃气氛,增加了学生语言表达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同学们与老师交流的次数较少,只有在遇到不懂的地方,才去请教老师。有些同学甚至从来没有与老师有过面对面的交流,师生关系非常紧张。课堂上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有些同学甚至自己玩手机或做其他事,根本不理会老师,整个课堂非常沉闷。而TBL教学法能够改变这个局面,把每一位同学都予以课堂主人这一地位,使得同学们不得不参与课堂,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与老师沟通,与同学交流。这样课堂气氛自然活跃起来,师生关系也得以向好的方面发展,学生自身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便渐渐得以提升。

(3)改变了传统教育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陷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传统教学模式采取灌输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就是听课和做笔记。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学习上处于被动地位,完全依赖老师,不会自己主动地对知识点进行分析,而是一味地接受老师给予的理解。被动学习就像是赶鸭子上架,结果只能是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而TBL教学法则以学生为中心,没有教师一层层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只有通过自己主动地学习,自己思考,才能获取知识、完成任务。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占据主动的地位,愿意主动学习,不仅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6 TBL的不足

由于小组讨论占用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使得整个流程的进行变得有些仓促。再者,虽然这种教学模式让同学们兴趣盎然,但同时也将同学们的注意力由互相学习转移至完成任务,使同学们不太在意互相学习的过程,而是只看重任务是否能够完成。第三,由于时间短,任务重,这需要同学们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而准备过程需要投入的精力大,花的时间多,这不免会使同学们对TBL教学法产生抵触心理,一旦这种抵触心理产生,那么学生对基础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及效率多多少少都会有一定的降低。

从TBL在基础化学课程的实施过程和效果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真正能从TBL教学法收益的都是那些自律性较强、自主性较高的学生,对于那些学习态度较为被动的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法无疑加重了他们的学习负担。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好坏两面,虽然TBL教学法在应用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这些优点是值得肯定的。只要了解TBL的本质和优缺点,懂得选好合适的教学内容,熟悉其应用技巧,在TBL不足的地方搭配上其他的教学方式,不断地研究和改进,那么提升教学质量,达成教学目标便不足以成为难题。④

*通讯作者:黄锁义

本课题为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B 198);右江民族医学院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专项课题立项项目(JGZZ2013-03);右江民族医学院2014年度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右医教字[2014]39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药化学学科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2]32号);广西重点学科药物化学学科建设项目(桂教科研[2013]16号)

注释

① 赵微,郭丽双,刘俊峰.以团队为中心教学法在解剖学中的应用[J].卫生软科学,2014.28(2):100-101.

② 吴迪,刘婉颐,钟永科.TBL教学法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2):132-133.

③ 张斌,唐亚敏.TBL教学法在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6):42-44.

④ 尚立芝,季书,高剑峰,等.TBL教学法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146-148.

作者:黄晶莹 黄锁义 陆海峰 钟兆银

TBL教学法骨科学教学论文 篇3:

骨科教学中临床病例讨论优势的分析

摘要:为了充分提高临床教学效率,调动医学生对于骨科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及时发现学生知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所在,我院采取在传统授课方式的基础上,加入病例讨论内容。实践证明,传统授课结合病例讨论的教学方法效果理想,一方面训练了同学们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全面思考、顾全大局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同学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骨科学;病例讨论;教学方式;优势

一、前言

临床科室实习是医学生学习和培养的重要阶段,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是连接医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纽带,是医学生实现从学生到医生角色转换的必要程序。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中,临床实习显得更加重要。研究生的培养不仅仅是学生的深造,同时也是为祖国医疗事业培养高能力人才的过程。在骨科学这种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教育中,由于其内容涉及光法,使骨科学的研究生培养显得更加困难。因此,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骨科医务工作者,更好地满足医疗事业需求,是一个极其艰巨而又现实的问题。近些年全国上下的医学院校、教学医院等教学机构不断地在探索,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十分有效又确实可行的教学方式,充分提高教学效果。

二、病例讨论法的定义及应用

骨科,一门外科学特点鲜明的学科,其包含内容极为广泛,如验证、外伤和肿瘤等临床疾病,同时也涵盖了临近骨组织的病理生理和解剖等方面基础知识。对于骨科的医学生来说,完全掌握骨科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极其不易,这对于骨科专业教师来说更是一种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通过课堂板书或者PPT等媒介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称为基础学习LBL(lecture based learning),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全面、系统地将知识点传授给同学,但是存在较严重的不足之处就是同学的学习兴趣不高,主动学习的劲头很差,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很难理解和记忆,直接导致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临床实践能力受到影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problem based 1earning)是针对于LBL的劣势而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本文旨在骨科學研究生培养中加入病例讨论这一元素,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讨论分析,现汇报如下。

在医疗工作中,不仅仅要对专业知识、技能、操作等熟练掌握,在专业素质过硬的同时还必须遵循爱伤意识,具有严谨的思维,认真的态度,这是每个医务工作者所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尽管每天的临床工作都十分繁忙,我科仍然坚持每天进行病例讨论,在回顾病例诊断、治疗等每一个环节是否存在问题的同时,也是给其他医务工作者或多或少提示。在病例讨论过程中,经常会有医学生发现一些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甚至是平时误以为正确的操作,都可以在此时得到纠正。例如,有一例前臂骨折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发现前臂明显旋转受阻,经过X线拍摄后发现该例患者合并近端桡骨小头脱位。通过这个简单的病例讨论可以对孟氏骨折、盖氏骨折的理解更加深刻,并且对“近端桡骨小头脱位”这一病症漏诊所造成的后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此外,在髌骨骨折的诊断病例中,很容易发生髌骨纵行骨折的漏诊。因为在常规的髌骨骨折诊断中,通过影像学检查膝关节,很容易发现髌骨骨折线。但是一旦患者发生的是髌骨纵行骨折,在影像学图像中几乎完全是阴性的,侧位X线无法发现髌骨纵行骨折线,而正位X线检查结果也由于股骨阻碍视野,很难发现骨折线,这是该病极易发生漏诊的主要原因。因此,过于依赖影像学诊断是不可取的,因为认真的医生在最基本的体格检查中很容易发现该病。通过对别人的漏诊病例进行讨论后,在自己今后的诊断和治疗中遇到同样病例时,则会在进行X线拍摄时刻意地去观察该患者是否同样存在近端桡骨小头脱位,或在髌骨骨折的诊断中进行常规查体,从而避免这些漏诊的发生。由此病例讨论可以说明,无论当前科技是如何先进,也不能丢掉最基本的技能,否则先进的科技不但不能推进医疗事业的发展,反而会成为阻碍自身医疗水平和专业技能进步的绊脚石。

病例讨论没有固定的模式,其基本要素包括典型或疑难病例的准备、病人资料的收集和归纳分析、集体查房、讨论、诊断、评估病情的发展和演变等。通过病例讨论,能有效地把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工作中。将病例讨论加入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可以加强医学研究生的自学能力,改变其思维方式,使其能够更加顾全大局、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方面也可以有更出色表现,对其所掌握的知识点和临床技能能够有机地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较过去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明显活跃,既往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一去不返,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明显增多,使得同学们在课后针对课堂上讨论的病例可以主动地去查阅资料,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教”的过程中,针对同学所提出的问题一一作答的同时,也是教师们“学”的过程,对教师知识面的广泛度及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度均是一个考验。这样,能从多方面训练和培养医学生和教师的科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其医学素质。

三、病例讨论法的重要意义

病例讨论法是医学教育中训练医学生的主要方法,教学中插入病例讨论,对学生的诊断思维的培养有很重要的意义。病例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将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和数据整体化、系统化,使学生的诊断思维更加严谨。而诊断思维是否严谨,学生考虑是否全面,则是能否作出正确诊断、是否漏诊误诊的关键所在。在每个病例讨论阶段结束后,每位同学都会被要求提交一份完整的报告总结,报告成分除主要包括病因、诱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常规病例包括内容外,还包括易漏诊、易误诊、诊断中注意事项、治疗中注意事项及治疗后应如何避免并发症等主观陈述内容。提交后由专人进行批阅、修改并反馈给同学。经过施行新的教学方法,在期末理论考核中同学得分更高,专业术语使用更加准确,知识要点、得分点的把握更加到位,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同学答卷相比,分数明显提高。新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动脑能力,巩固医学生学过的医学知识,并很好地进行实践。

另外,病例分析有利于训练学生对医学事件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首先,在准备病例资料时要条理清楚,简明扼要,书写规范认真,且不可以前后矛盾;其次,讨论过程中,要对病人病情的介绍条理分明、口齿清楚。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病情汇报要领,并进行示范。这要求必须按照一定的模式,先介绍病人的一般资料,然后详细介绍病史体检、辅助检查、病情的演变等,再进一步提出处理的措施。通过汇报病情,可以详细了解学生以及教师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临床技能的熟练程度。并且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指导,可以使学生对疾病诊治有全面的认识。

四、小结

骨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涵盖病理学、解剖学、放射学、生物力学和外科学等学科知识,专业性强,比较抽象,一直是外科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不断地巩固理论知识、回顾、总结,并且在实习中将理论与操作相结合,才能够体会到骨科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关键所在。在病例讨论中,同学可以在他人作報告时从中发现自己以前不了解的知识点,或者没有意识到的错误,漏诊、误诊的危害性等,使其能够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注意到这些问题的所在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另一方面,对于临床教师而言,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师生互动增加,同学对于骨科学这种专业性极强的课程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增加,让整个教学过程变得趣味性更浓,同时也是对我们临床教师的一种挑战,一个班级的同学全部参与到病例讨论中,就很有可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对本专业的知识足够熟悉,还需要根据病例,对同学可能提出的问题做相关准备,促进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学”,师生共同进步。由此看来,病理分析加入到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同学专业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于述伟,王玉孝.LBL、PBL、T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100-102.

[2]黎逢峰,范存义.PBL与以相关病例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法在骨科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4):203-204.

[3]姚军,李佳,冯振博.临床病例讨论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6):99-100.

[4]阿里木江·阿不来提,艾合买提江·玉素甫.病例讨论结合临床带教在骨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创新教育,2014,23(8):24-26.

[5]蔡晓冰,孟通,吴展羽.医学本科生骨科影像学技能培养的初步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8):1032-1033.

作者:罗高斌

上一篇:县烟草专卖科领导竞聘演讲稿下一篇:校园民主与自由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