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乡挂包帮工作总结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总结是当代年轻人的重要成长方式。根据自身的工作情况,编写详细的工作总结报告,可使我们在不断的反思、吸取教训、目标优化的过程中,对自身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改进自身的工作不足之处,从而得出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宝贵经验。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全乡挂包帮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乡挂包帮工作总结1

2013年上半年,我乡严格按照市、县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意见(委办发〔2013〕6号和委〔2013〕35号)要求,紧紧围绕全乡工作大局,全面深入开展“挂包帮”活动,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就我乡2013年上半年“挂包帮”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为把“挂包帮”工作落到实处,我乡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任组长,乡人大主席唐立广、纪检书记、副乡长任副组长,各中心、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挂包帮”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乡“挂包帮”活动的开展工作。

二、加强联系,主动对接

乡作为“挂包帮”活动的主体,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经常深入过军坝村、瓦房沟村,与村三职干部、困难户进行对接,了解具体情况。同时,主动与联系本乡的县级领导和联系部门主要领导进行对接、沟通,及时将过村、村的基本情况、急需上级领导和部门协调解决的事项作出详细汇报,还通过协商制作出两个村的“挂包帮”活动公示牌。

三、明确目标,狠抓落实

(一)收集资料,及时报送。

乡“挂包帮”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主动收集“挂包帮”活动影像资料和文字资料,并按时按质向县“挂包帮”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挂包帮”活动影像和文字资料共3条,完成高质量调研文章1篇,超额完成了上半年的目标任务。

(二)量体裁衣,制定规划。

乡党委、政府科学制定了“挂包帮”活动实施方案,并根据实际明确了争取在2013年—2015年三年时间内,将乡过村纳入新区“产城一体”项目统一开发建设,建成优美社区,将瓦房沟村建成生态、田园、乡村旅游为特色的新农村示范点,成为新区的后花园的目标。同时,配合帮扶单位制定了过军坝村、瓦房沟村三年帮扶规划和年度计划。

(三)突出重点,开展工作。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过村自2008年8月以来,全村土地已全部流转,主要承担着新区开发建设前期用地协调工作。全村已签订房屋协议400余户,安置农户200余户。村正在进行新修村道路3.3公里,3公里村道路的保养、维护工作及整治山坪塘2口,整治石河堰1节。

2、搞好新农村建设和新村扶贫建设项目。过村已纳入新区产城一体项目内进行整体规划、开发。瓦房沟村土地增减挂钩建设项目、新农村建设专项规划和新村扶贫建设项目已进入前期准备阶段。

3、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一是研究制定出加强村级组织班子的实施方案,优化了干部结构、增强了干部活力;二是对分类定级为中间支部的,落实领导进行挂点,制定整改措施,在2013年11月底前上档升级;三是帮助两个村完善了组织工作制度,提高了基层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培养后备干部2人,选聘大学生村官2人,下派干部任职2人,发展新党员3人以上。

4、认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乡党政领导8人实行每人挂一个支部、联系一户帮扶群众。帮助支部强化队伍、加强建设、发挥堡垒作用;帮助所联系农户寻找一条致富的路子。全乡机关干部80余人,每2人联系1户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

5、加大产业发展力度。组织人员在现有基础上到县内其他乡镇进行考察学习,以点带面优选种养殖业项目。深度挖掘瓦房沟村民俗文化、自然生态文化、产业文化,为形成乡村旅游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3年上半年,我乡“挂包帮”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下半年,我们将围绕目标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增添措施,开拓创新,全面完成“挂包帮”活动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的帮扶成效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全乡挂包帮工作总结2

自全省开展“挂、包、帮”活动以来,我乡积极响应上级党组织的号召,扎实开展工作,今年,按照全县“挂、包、帮”工作的总体要求及意见,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并及时制定活动实施方案,落实保障措施,结合县人武部和合管局帮扶村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工作,努力使“挂、包、帮”活动成为惠及全乡困难群众的民生工程。现将上半年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完善机构,制定方案,保障活动有序开展

按照上级要求,我乡以“挂、包、帮”活动为契机,结合中共中央“十八大”会议精神,及时召开全年活动开展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工作流程,制定活动实施意见。乡党委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分管领导、各部门(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挂、包、帮”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党政办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制定了2013年的“挂、包、帮”工作方案:一是坚持乡党委班子成员联系村(社区)制度,结对帮扶群众,定期开展入户调研督促支部工作;二是各部门(站所)至少指导联系了1个村(社区),参与指导支部工作,联系帮扶群众,三是全体机关干部全年至少联系结对2户困难群众,对口帮扶。

二、突出重点,量体裁衣,务求收到良好成效

针对困难群众自身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帮扶措施,包括:开展扶贫解困,发展致富产业;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帮助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帮助搞好村级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民主管理水平;帮助建立信息渠道,提供劳务信息等。

今年,结合城乡土地增减双挂钩项目,帮扶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人力物力对困难群众危房旧房进行拆除;结合关工委、团委工作,帮扶贫困留守儿童14人;结合残联民政工作,帮助一名贫困残疾孤儿入学,并为其解决了基本生活保障;县人武部、县合管局还到我乡调研指导活动开展,并为孤寡老人送来了慰问品。

三、整合资源,拟定计划,建立长效帮扶机制

乡党委应与县级联系领导及部门进行对接,各村帮扶组与被帮扶村要主动加强沟通,根据帮扶对象需求,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各方资源,拟定下一步工作计划,力争后续活动覆盖更多的困难群众。

一是实行挂牌帮扶,在政务公开栏公布挂点联系领导的基本情况和帮扶方案。

二是通过深入调研确定三年帮扶规划和本年度帮扶计划。

三是明确工作方式,强化管理考核。通过实地评价、听取汇报、走村入户等方式,对帮扶效果进行评价分析,落实奖惩。

四是严明纪律,全力搞好服务。确保县级联系领导、各村帮扶组和帮扶对象能密切配合,全面完成帮扶任务。

上一篇:护理干预下手术室护理论文下一篇:建筑安全管理现状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