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语言学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结构主义语言学

数学的结构思想和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是生活中常用的术语,但其最早来源于科学。长期以来,人们特别是科学家对各种事物的功能、性质的观察和研究,使得他们对结构观念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使用“结构”这个概念的学科,如果按照顺序进行排列,首先是从数学开始的,进而到化学、物理学与生物学,最后到人文社会科学。

进入到19世纪,数学中开始出现大量的隐形结构,如高斯的二元二次型理论蕴含着群的结构。其后数学中又相继出现各种具体的结构,如置换群。这些具体的结构在公理化方法下又被定义为抽象的结构,这就是抽象群的概念。因此,数学结构出现的过程大致为:隐形的结构——具体的结构——抽象的结构。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法国布尔巴基学派试图通过数学结构来建构纯粹数学。首先利用公理化方法定义某种数学结构,其中有3种基础结构:代数结构、序结构和拓扑结构。基础结构经过复合、混合可以得到更复杂的数学结构。再利用完备的公理系统推导出整个形式系统,由此不同的理論之间的关系就取决于公理系统的关系。用这样的方法,布尔巴基学派将大部分的纯粹数学重构成了结构数学。经典数学按照知识领域进行分类而得到了代数、几何、分析、数论等领域。但结构数学一改这样的做法,依据结构是否相同来对数学进行分类。比如线性代数与初等几何研究的是同样一种结构,因而可以看成是等价的。

无独有偶,语言学在20世纪初也出现了结构的观念,其先驱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索绪尔清楚地意识到了语言与数学的共同之处,将语言视为一种符号系统。索绪尔特别强调语言系统的整体性,还区别了语言和言语,指出言语是个人说话的总和。在语言系统中只存在关系,语言学研究的是这个关系的形式,而不是实体。他还提出了研究语言学中结构的两个方法:历时方法和共时方法。历时方法是研究语言在长时间内的发展和演化,共时方法是研究语言系统内部各项要素在一定时间内的相互关系。

索绪尔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于1916年出版,在这本著作的影响下,20世纪20年代先后出现了3个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它们虽然在某些方面不尽相同,但在基本问题上都师从索绪尔,因此都被称作结构主义语言学派。

我们不妨对比一下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结构数学的关系。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法论中有如下3个原则:

① 同类性原则——语言的事实只能用语言学的方法来解释;

② 相容性原则——也称作无矛盾性原则或者逻辑上的一贯性;

③ 统一性原则——各个分支应遵守共同的原则,寻求语言体系内部的共同规律。

这与结构数学中的原则有一定的对应性。在结构数学中,有如下原则:

① 完备性原则——体系中有足够个数的公理,以之为依据可推导出该体系的全部结论;

② 相容性原则——在公理系统中不能推导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

③ 统一性原则——不同数学结构的区别不在于研究对象,而在于对象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语言结构特征及其分类时,布拉格学派强调区别特征,这与结构数学中流形与群等数学结构的分类方法不谋而合。哥本哈根学派则强调组合关系,这相当于结构数学中两个系统的对应与映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结构数学有着某种概念和方法上的共同点。

以上事实表明,语言学依靠数学中的结构思想找到了有力的研究工具,极大地扩充了自身的研究范围,催生出结构主义语言学这一崭新的分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代数语言学、数理语言学的产生。时至今日,语言学的进步和数学化不仅能大幅提高语言学的理论水准,还能与计算机语言进行有效而紧密的结合,促进计算机科学的发展。

责任编辑:王 飙

作者:邓明立 王涛

第2篇:构建主义与英语语言学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注重对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逐渐趋于多元化。主要是以理论、专业与逻辑性培养为主,因此对于英语语言学的研究日益增多,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这也是我国英语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构建主义在英语语言学中的应用成了英语语言学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对于英语语言学的学习与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通过对构建主义和英语语言学进行分析,对英语语言学的构建开展深入探究。

【关键词】构建主义英语语言学构建

随着我国外语人才多元化培养的不断发展,一些被普遍认为没有实用性的外国语言学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致使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学的过程中出现厌学心理。因此,重新对英语语言学内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课程实质进行认识就显得尤为有必要。一般的英语专业教学给人一种专业教学与大学教学毫无差别的感觉,实际上,英语专业除了一些基础学习阶段的学习之外,还有英语专业的特有专业课程,英语语言学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课程。

一 英语语言学

语言学是我国各类高等院校当中英语专业设立的一个专业课程,是构成我国英语课程系统中的重要基础知识、理论与技能,语言学课程是培养高等院校学生综合学习素质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英语语言学的学习,使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中的知识理论熟练掌握,充分发挥英语语言学在语言工作中的指导作用和其应有的利用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我国英语语言学的分析,进一步研究英语语言学的课程教学势在必行。

英语语言学作为一个专门科学,在实践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包括英语语言的发音、语言形态、句子语法、英语语义与英语的应用五个分支。要将这些部分进行有机结合,同时注意语言学中逐渐递进的语言顺序。

二 构建主义理论

在构建主义的意义构建过程中,情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境的创设是进行意义构建过程中的基础和前提,更把环境在学习中的地位和影响作为重中之重,甚至超出了语言教学的学习内容。认为学习通常是和一些特定的生活情境有着密切联系的,这些情境应能够促使学习者不断发现与探索的情境、同时共同合作进行学习也是在构建主义实行过程中关键所在,通过在学习中与他人进行交流,进一步完善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

三 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

在构建主义的启示下,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应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充分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信心,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趣味性。

1.教学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目前,在进行英语语言学教学过程中,常常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中以教师为主,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成了被动接受者。据有关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不满,这就导致学生对英语语言学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在构建主义理论中,学生被认为是教学活动、构建知识的主体,并不是被动学习者。因此,在进行英语语言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知识灌输者的角色,成为课程教学中的组织者,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及时的帮助与指导。如在教学内容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进行设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对英语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在对基本理论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教学任务的适合性和针对性

学习任务是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在进行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设定语言学习任务,任务的设置难度应适宜。构建主义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适当为学生设置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积极完成英语语言知识构建。教师要根据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需求,以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语言意义构建。虽然在《英语语言学教学大纲》中已对课程的知识与基础性给出了很明确的规定,但由于英语语言学学习注重理论性、教学课时少、课程内容多,直接导致了学生在进行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出现畏难情绪,阻碍了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英语语言意义构建,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因此,为了使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既能满足《英语语言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能达到学生实际学习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英语语言的知识和基础性。

第一,在选择英语语言教学内容时,要根据调查结果中大部分学生反映的英语语言课程内容多、教学课时少等突出问题,对语言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适当的缩减。英语语言主要的教学内容有英语语言、英语语言学、英语语音学、英语音系学、英语语法学、英语语义学、英语语言应用学、英语语言学习心得、英语语言文化。由于英语语言教学课时少,为了有效避免教师进行重复教学,将英语语言形态学放入到英语语言词汇学中进行讲授。对于没有被纳入到英语语言教学课程中的部分,需要学生自主地进行课外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指导与帮助。

第二,系统语言学课程教学。对于学生普遍反映的英语语言教学理论性强的问题,在低年级进行中文语言概论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基本语言学的理解,还可以为高年级语言学习打好基础,从而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循序渐进,逐渐消化理解。为了有效帮助和指导学生记忆毕业论文的编写以及英语语言学的继续学习,学校可以定期开展英语语言学讲座,给学生提高英语语言学阅读书目,积极鼓励学生翻看英语语言学杂志、上网浏览英语语言学网站等,加强学生英语语言课外阅读,翻阅英语课外资料,还可以通过一些英语小论文对学生的英语语言组织能力进行培养。总而言之,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与接受能力,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英语语言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应用能力。

3.教学环境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目前,我国英语语言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课程教学中,通常多以教师为主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在课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据有关调查显示,60%的学生对灌输式教学不满,42%的学生认为英语语言学教材内容没有新意,枯燥乏味。其中19%的学生由于教学内容枯燥对英语语言学课程产生厌学心理。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兴趣不高,信心不足。构建主义理论中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主导作用,注重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进行互动教学,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成为课程教学的主体,顺利完成英语语言学的知识构建任务。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构建一种让学生主动进行发现、探索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英语语言学习信心,促进学生进行英语语言知识的构建。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要尽可能浅显易懂,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听懂,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进度。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主动完成英语语言学的知识构建。再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提问,为学生提供思考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最后,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为学生构建真实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与学习,激发英语语言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四 英语语言学的构建

1.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英语语言学的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语言知识构建的主体,而不是被动地去学习。让英语语言学习者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构建英语知识结构,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让学生学会对英语语言知识的归纳与总结,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学习中,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把握,以提高其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2.要关注学生的个性

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每个学习者知识背景的不同,让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对语言知识进行选择与处理,从而构建起一套自己的、完整的英语语言学习体系。

3.要强调真实的语言学习活动,加强教学互动

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借助语言的情境或意义进行真实的语言活动,设置英语交流任务,强化英语学习者的语法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其原有的知识框架之下进行知识的整合与重建,同时在这过程中,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要把一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文化推荐给英语语言学习者,让他们主动地对语言知识进行探索、研究,为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满足构建主义要求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英语语言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 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社会教育的不断发展,英语语言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构建主义理论为英语语言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教学模式,为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的英语学习者贡献了一个新的学习理念,为英语语言学教学模式的改变创造了条件,本文通过对英语语言学和构建主义理论的深入分析,对英语语言学的构建进行了深入探究,不足之处还望指正,希望可以为构建主义与英语语言学的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袁维新.试论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教育理念[J].外国教育研究,2002(6)

[3]张春莉.从构建主义观点论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研究,2012(7)

[4]陈莉.社会建构主义与外语教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6)

[5]胡壮麟.对中国英语教育的若干思考[J].外语研究,2002(3)

[6]布鲁纳.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2010(2):120~123

[7]吴鼎福.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8]王加强、范国睿.教育生态分析:教育生态研究方式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9)

[9]刘凤杰.课堂生态对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J].教育探究,2006(10)

[10]姚庆春、易申君.教育生态学视野下课堂生态问题的探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1)

[11]高文、徐斌艳、吴刚主编.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高照〕

作者:赵箫宇

第3篇:生态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基:反逻各斯中心主义

〔摘要〕 近年来,生态语言学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拥有系统化的教材、专门的学术期刊、专业化的科研团队、和国际化的学术会议等,已经基本形成核心的学科研究内容和常用的研究模式,但研究路径的多元化和研究范式的多样化使得学科的整体性受到挑战,如何构建融合多个研究范式的理论框架是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文章运用马克思“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及由此抽象出来的哲学思想和生态内涵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态语言学的相关性,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从哲学维度确立生态语言学各研究范式间的融合点,促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向生态语言学领域的扩展和延伸,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反思、结合生态语言学实践的完善是生态语言学突破问题域、走向新高度的关键。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马克思主义;反逻各斯中心主义

引 言

作为交叉学科,生态语言学“所根据的理论是来自不同的学科的理论模式,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所注重的研究内容,对学科的性质都存在不同的观点”[1],学科的多元化特性使得其整体性和系统性受到质疑,甚至使学科发展面临瓶颈,如何确立各研究范式间的融合点成为突破学科问题域的关键。从马克思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哲学视角,重新审视生态语言学各研究范式,不难发现无限多样的研究方法和迥异的研究路径都贯穿着“去中心化”这一个内核主张,“和而不同是为生态”[2]的“和”本质是求同存异的统一,蕴含着有主有次、有近有疏,但主要方面并不“抹去”次要方面,而是以其为自己存在的条件,维系着多重性、兼容性、动态性的统一,秉承并发展着马克思主義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本质。

一、 西方哲学与逻各斯中心主义

的源起及发展  “逻各斯”这个术语是古希腊语λóγο(logos)的音译,是公元前五世纪时希腊文中的常用语,其基本含义可以概括为“理性”与“言说”,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先哲赫拉克利特在对世界本原的追问过程中首次将其融入哲学范畴,然而,作为真理化身的“逻各斯”虽然体现出古希腊人“爱智慧”的高尚精神,但对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的过分倚重蕴含了感性世界和超感世界分裂的种子。

(一) 古希腊哲学: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萌芽

古希腊神话用神的创世说及其谱系解释世间万物的生化过程,这是对流变世界背后的不变的始基的最初追问,从古希腊神话和宗教中发展起来的古希腊哲学,在与神话抽离的过程中保留着追问万物始基的方式来认识世界,神创世说转变为以自然界的经验事物作为世界本原的自然哲学。古希腊哲学开创者泰勒斯认为“万物源于水”,提出水本原说并创建了主张万物由一个基本物质构成的米利都学派。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世界的原初存在应该是处于永恒变动中的“无定”而非任何单一物质,“无定”在运动中分化并组成万物,万物消亡后又复归为“无定”,“无定”的分离和生成使万物的创生与消亡处于永恒循环状态。他的学生阿那克西美尼用气凝聚和稀疏的特性解释万物的转化生成,即“气本原说”,这是对水本原说和无定说的综合,既保存了本原的单一性又使“无定”具体化,但仍面临着气凝聚和稀释的动力源问题。因而毕达哥拉斯认为超感官的、有定形的、永恒不变的数才是万物的本原,用数的规定性解释万物的性质更具有普遍性,但不动的数如何生化世间万物的运动变化仍是难解之题。赫拉克利特秉承着米利都学派唯物主义传统又受毕达哥拉德学派“从可感事物抽象出普遍属性”的影响,在将“火”作为万物始基的时候,指出“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的流变之中,在可感知的自然物“火”背后有一个支配着火生万物又复归于火的定则,这一定则“是位于一切运动、变化和对立背后的规律,是一切事物中的理性,即逻各斯”[3](22)。由此,赫拉克利特首次将具有“尺度”、“理性”、“规则”等含义的拉丁文“logos(逻各斯)”提升到哲学范畴,将其看做规划万物的尺度、构成万物的定则,以图回答“始基如何生化万物又过渡回始基”。运动和逻各斯的关系就是感性和理性的矛盾,抽象的逻各斯就是理性主义的萌芽,因而赫氏哲学已有了初步的二元论架构,把对万物始基的追问转向对其背后本质规律的探究,世界的本原由具体经验事物转变为抽象的逻各斯,自然哲学走上了以人的理性为中心的本体之路,奠定了西方文明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内核。

智者学派进一步摆脱经验观察和形象隐喻的束缚,使逻各斯从自然物上升到对人精神世界的关注,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东西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尺度”[4](247)。这在彰显人主体性地位的同时将逻各斯从神位降到每个人心中,并赋予思辨性和相对性色彩,从而走向了相对主义。

苏格拉底认为使逻各斯具有辩证性的推动力只能是内在的、精神性的存在,他的“精神助产术”就是运用逻各斯进行对话从而引导人们运用自己的理性逐渐接近于至善,他的“灵魂学说”赋予了逻各斯精神客观性,使其成为精神安排宇宙万物所依据的尺度,使智者学派人人都有的相对性的逻各斯统一到精神性的层面。柏拉图在此基础上强调对事物的本质和永恒的追求,认为只有事物背后的理念才是本来、真正、实际的存在,而现实的、具体的事物只是理念的副本,以此构建出彼岸的理念世界对现实的感性世界的统摄,进而形成统一的逻各斯体系,利用逻各斯的超感性,将哲学引入纯粹的理念世界并赋予理性以绝对优越性。亚里士多德并不赞同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的二分,而是用“四因说”解释现实事物统一的连续过渡,但在区别人与动物时指出人的本质特点就是逻各斯,因为人有精神、有理性,即有逻各斯,亚里士多德和希腊哲学家一样将逻各斯看做是“认识事物、表达事物、解释宇宙世界的能力”[5](55),把逻各斯定格为最完美、最高上的存在,认为世界上所有运动的终极目的是理性、是逻各斯,即那个最原始、最真正、最纯洁、永不停息的、最基本的规律。虽然亚氏引入“逻各斯”研究事物的本质和人类生存的深层意义是为了认识世界而非统治、支配世界,但追求某种位于现实之上的东西,就意味着一种分裂。

(二) 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发展:神性-人性-理性-绝对精神

1. 中世纪:神性专制

到了中世纪,基督教徒将古希腊哲学纳入自己的教义构成经院哲学,古希腊哲学中的理性被神圣化成了上帝的理性而与人的主体性分离,哲学沦落为基督教神学的奴婢。人自身也分裂成灵魂和肉体,前者被认为是人的本质性实体,具有不灭性,只有肉体具有死亡和消失的属性,奥古斯丁将之概括为“人是一个使用着会腐朽的、尘世的肉体的理性灵魂”[6](78)。生来就有原罪的人处于卑贱的地位,只有臣服于无限的上帝才能使肉体归于灵魂、使灵魂归于上帝从而得到救赎,对上帝逻各斯的盲目信仰和崇拜使得神性压制人性。这种探究始基、本质而导致的理念与现实、理性与感性、精神与肉体的相互对立在基督教会集权化和经院哲学制度化的推动下,将理性视作信仰的导言和前奏,认为理性服从于信仰,并将上帝看成是本来的、不可怀疑的存在,至此“逻各斯”被彻底中心化成西方哲学的典型思维方式。

2. 文艺复兴:人性复苏

古希腊哲学用人类理性来解释世界,实现哲学与神话的分离,但中世纪用上帝神性压制人的主体性使理性再次失去独立性而被禁锢在神学的牢笼。文艺复兴恢复了希腊哲学对人的关注,反对神性对人性的压制,反对神权对人权的奴役,反对蒙昧主义,主张理性主义,使得人性得以复苏,建立起以人为中心的新世界观。新思潮对经院哲学向彼岸世界寻求人生终极价值的摒弃使思想获得解放的人类重新关注现世和自然,为自然科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人发现的一系列自然定律进一步打破了神学束缚使人们更加相信自然科学的力量,开始用实验观察和数学推理探索自然,自然科学的发展促成逻各斯从神性向人性复归的同时彰显人在世界中的主体性地位,对自然的探索也具有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功利性目的。

3. 啟蒙运动:理性复兴

17-18 世纪启蒙运动开启理性时代的新篇章,致力于探寻普遍规律。培根代表的理性经验主义把感觉经验提升为普遍性共相、采用自下而上的路径追寻真理;笛卡尔代表的唯理论将理性视为本原性的存在,运用自上而下的演绎追求确定性的真理。两条路径虽然都推动了理性的复兴之路,但前者将认识限定在感觉经验最终走向不可知论和怀疑论,后者因坚持天赋观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独断论。基于此种思维方式,笛卡尔在证明上帝的存在和对人的解释中,强调意识之中的“我”不同于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人,故而在怀疑之路的终点提出“我思故我在”,只有具有思想的实体——“人”才是确定的存在,人的本质就是思想,这样使得人作为“有意识的实体”、“会思想的事物”与无意识的、不会思想的事物产生了区别,单纯的、意识中的“我”被分离出来,从此近代西方哲学将现实存在机械地分成了与世界无关的主观和纯粹的客观。基于这样的二分,康德的先验哲学将“我们如何能够先天地经验对象”[7](40)的难题归结为借助于先天的认识能力和感觉经验,人类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的自由只能在道德领域实现,康德知性与理性、现象与本体的二元论立场将世界明确划分为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进一步确立了近代“主体-客体”分析哲学范式,加剧了西方哲学“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宿命。

4. 思辩哲学:绝对精神

黑格尔把理性视为绝对的本体,认为“理性是世界的灵魂,理性居住在世界中,理性构成世界的内在的、固有的、深邃的本性,或者说,理性是世界的共性”[8](80)。黑格尔理性至上的哲学体系运用“绝对精神”对抗分裂的世界,用理性思辩将知性融入到理性,力求实现思维和存在的同一,虽然从整个人类的立场上审视自由打破了单个人原子式的自由观,具有整体性和历史性,但将人的理性抽离成统摄整个宇宙的实体造成了人和理性的分离,将人类社会和自然视为绝对精神的外在化,使得人类的自由解放变成脱离实践的、抽象的自由,只能在绝对理性中实现的自由。

综上可知,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也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发展史,逻各斯的本位经历了理性-神性-人性-理性-绝对精神的转变,虽然在其各自历史阶段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对逻各斯中心的盲从和绝对统一的追求逐步加剧了心灵与肉体的分离,促成逻各斯中心主义“心物二元论”的本质属性。海德格尔指出“自柏拉图以来,更确切地说,自晚期希腊和基督教对柏拉图的解释以来,这一超感性领域就被当作真实的和真正现实的世界了。与之相区别,感性世界只不过是尘世的、易变的、因而是完全表面的、非现实的世界”[9](771),在将世界二分为感性世界和超感世界的过程中,人的本质和现实世界的本原被定义为理性,即逻各斯,以至黑格尔将绝对精神看作是本源性的存在,而现实生活只是绝对精神的附属,从而将哲学研究囿于形而上的、纯粹思辨的领域,因此失去了现实根基,西方哲学变成逻各斯中心主义精神集权、寻求绝对统一的载体。这就是德里达所破解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但由于其欲将逻各斯中心主义主张的统一性和确定性彻底摧毁,而将“不确定性”和“感觉经验”推向极致而不自觉地也滑入了自己所反对的逻各斯泥潭。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在痛击逻各斯中心主义“绝对主义”的同时,自身陷入了断裂、无序的相对主义或经验主义囹圄,使得科学知识的合理性、客观性受到质疑,引发“哲学是什么”的哲学困境。

二、 马克思哲学对逻各斯中心主义

的消解与超越  在逻各斯中心主义造成的各种困境中,马克思哲学革命爆发了,其目标就是要消解和超越西方哲学二元对立的逻辑、理性及以此为依托的制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实践论、历史生成论、现实解放论、和解论出发革命性地颠覆了西方哲学先验的理性决定论、本体还原论、伦理拯救论和控制论,因而马克思哲学革命既是对黑格尔形而上学哲学体系的否定,也是对西方哲学孕育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否定。

(一) 现实的社会实践论超越先验的理性决定论

19世纪,马克思与恩格斯解构、颠覆的直接对象是黑格尔哲学,黑格尔作为西方理性主义追求形而上的集大成者,主张哲学就是要探究理性背后的、先验的规律或定则,将世界本原的追问和探索路径“寄托于现实世界之外的理性和逻辑的自我完善”[10],表现为对感性世界和超感世界的截然划分和对立,主张“经验、试验和观察考察事物的唯一目的恰恰在于理性的内在的、不自觉的确认,确认它在现实中发现了它自己”[11](25),这种执意于彻底而纯粹的理性至上,其本质就是主客二分的、追求终极实在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然而,先验的理性决定论未能满足资本主义社会亟待破解的现实危机和种种矛盾。

基于此,马克思主义强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12](3),从而将追求形而上的思辨哲学转向探索现实的客观世界,以现实为前提,关注历史生成,进而使哲学真正地成为社会改造实践的一部分,由此可见马克思哲学革命颠覆黑格尔哲学理性决定论的实质就是反对逻格斯中心主义理性与实践割裂的二元论,主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社会实践是群众性参与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它既具有多元的普遍性又具有直接的现实性,而“任何主体标准或理性与经验标准都不能与实践标准相比”[13](7)。马克思主义现实的社会实践论将人类思想从逻各斯中心主义构建的二元框架中解放出来,逻辑、理性、经验都只是论证的过程或手段,而非标准或真理本身,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纠正谬论的标准,因此哲学的任务“既不能没有形而上的问题即纯哲学问题,也不能没有形而下的问题即生活中的哲学问题”[13](21),而是要立足现实、解放思想的同时,既要关心形而上纯哲学的问题、更要关注生活实践中的哲学问题,并以生活实践中的问题为导向、使之成为哲学中的理论问题,否则只关注抽象的形而上的哲学概念,就会像黑格尔哲学那样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窒息于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桎梏。

(二) 历史生成论消解本体还原论

在形而上学探究本源的路径中,逻各斯中心主义呈现为要“找到一个不可怀疑的原点,然后从那里出发去解释一切”[14](82),主张探索本原唯一、有效的方法论就是本体还原论。受此思想束缚的黑格尔在探寻世界本源的过程中,主张“开端是逻辑的,因为它应当是在自由地、自为地有的思维元素中,在纯粹的知中造成的。于是开端又是间接的,因为纯知是意识的最后的、绝对的真理”[15](53),将自我意识看作是万物的原点,认为意识产生万物、万物又回归于意识,这样社会、历史的演变也就成了绝对精神的某个节点,因此陷入“从无通过无再回到无”的循环论证。然而“任何一个社会,以及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会生产出自身的空间”[16](31),经验主义色彩的还原论抹杀了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在特定历史情境中的差异性。

鉴于此,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17](142),这表明现实社会历史演变的过程并不是黑格尔所断言的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某个环节或苍白映像,而是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社会结构共同营造的时代政治和精神的历史,人们是在现实生活中直接碰到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既定的社会条件下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在历史生成视野中任何特定的社会体系都处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都有其产生的现实根源也有被更合理的社会关系所取代的历史必然,任何“终极的、永恒的”概念都具有暂时性和阶段性,因而资产阶级妄图“把自己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从历史的、在生产过程中是暂时的关系变成永恒的自然规律和理性规律”难掩其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本质也难逃其窠臼。马克思主义哲学着眼历史生成的动态过程,而不是从静态的经验材料中寻求终极的本体,因而它不是一种教条、中心、公式或某种制度支撑的正统,它的探究方式是以历史的视角,把社会制度放入在一种进化论的、动态的历史分析框架内,它既是在对空想社会主义和黑格尔哲学的扬弃中从其先驱者那里继承下来的,又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创造出来的,更是一部“尚未完成的作品,是一项永远处于发展中的工作”[18](12),只有这样立足于历史发展的、动态的、开放的体系才能在历史长河中与时俱进地被继承和发展,因为真正能克服现实社会困境的只有无产阶级能动性的实践活动而不是任何一种终极还原的理性思辨,更不是任何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式化。

(三) 现实个人解放论消解伦理拯救论

近代以来,奉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西方哲学将世界划分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并将精神世界视作第一位,因而理性成为哲学探索的基础,而位居第二位的物质世界知识成为理性的附属品,“意识在自我意识里,亦即在精神的概念里,才从感性的此岸世界之五彩缤纷的假象里并且从超感的彼岸世界之空洞的黑夜里走出来,进入到现在世界的精神的光天化日之下”[19](122),理性不仅成了社会存在的本体而且成为人存在的依据,深陷逻各斯中心主义思维模式的黑格尔哲学体系将社会历史实践归结为理性一般演绎的一个阶段,人的本质也就成了抽象的、理性的“应然”的人,理性逻辑的自我完善、个体精神的世俗化救赎便成了解放人类、拯救社会的唯一途径。然而不以现实为前提,再完善的逻辑理性也只能是“解释世界”,而无法实现人的真正自由和彻底解放。

马克思主义把“解放”界定为一种历史的、现实的、社会的、有人参与的实践活动,而不只是理性的思辨行为,人的本质则是承载着一定社会关系、处于特定历史阶段的具体的、“实然”的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人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20](71-72)对人的理解不能脱离其生活的现实社会,因此社会关系的合理化才是人彻底解放的关键。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着眼于处于现实社会中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在刨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过程中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探求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指出无产阶级的解放路径就是要在现实的感性世界中,使用现实的手段实现人的真正解放,以此实现了“解释世界”到“改造世界”的哲学变革。

(四) 和解论超越控制论

逻各斯中心主义这种只言“中心”藐视“他者”的思维定式会在其寄生的各个领域以“控制论”的模式强取豪奪:在人与人关系上,资本家压迫无产者、白色人种奴役有色人种、男性管辖女性、西方胜于东方等对“中心”的尊崇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对抗、分裂和异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以人类利益为中心,把自然当作任意掠夺的对象,然而“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21](559-560),因此消除二元对立造成的种种困境的有效途径就是要破解逻各斯中心主义,在其倚身的各个领域去中心化。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恩格斯指出“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也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2](383-384),并最终实现“自然界向人的生成、人向自然界的回归”[23],这种人与自然的相互转换观念表明人是自然的有机延伸,自然是人的无机组成部分,唯有和解才能达到人与自然本质上的统一,这既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又是人道主义的彻底实现;在人与人关系上,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劳动剥削使得劳动异化,进而导致人际关系的异化,造成人类内部赤裸裸的剥削、奴役、压迫,最终导致人的本质的异化,同时资本主义国家“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17](404)。面对“控制论”造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对立引发的危机愈演愈烈,马克思指出体现人类和解的共产主义生产方式“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2](297),从而真正实现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

综上可见,马克思主义拒绝非黑即白的二分法以及任何先天性纲领型模式,认为社会发展并不是好社会代替坏社会的简单蓝图,哲学的进步也不是理性代替非理性的固定运转模式,执意使动态的概念归入某个静态的范畴就会造成划界的争论或二分的僵局,因而马克思哲学变革所颠覆和超越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和观念哲学,而是作为西方希腊-基督教哲学传统核心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思维范式。

三、 生态语言学各研究范式间的融合点

及其马克思主义本位  正所谓“君子不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提供任何具有实际作用的具体指导或任何公式化的一般性指导,它提供的不是单纯的、专门的知识而是一种智慧和方法,关注的不是部分而是整体,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矛盾概念划入到方法论之中的智慧,对生态语言学各范式进行历史性分析便能发现一种摆脱各种不一致的途径,建立起各研究模式间的相似性和融合点,即彻底消解逻各斯中心主义。

(一) 生态语言学的源起与发展

生态语言学是近几十年来新兴的广义应用语言学的分支,具有跨学科甚至超学科的性质,其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是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给人们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错误的发展理念及技术滥用也正直接或间接地、单独或联合地给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问题甚至物种多样性、环境多样性、文化多样性、语言多样性等的灾难性破坏。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生态的视角看待世界和反思人类,20世纪70年代,美籍挪威学者、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豪根在奥地利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作了以“On the ecology of languages”为题的学术报告,开启了语言与其言语社团相互作用的新型生态学研究,关注语言的多样性及其规划等议题,并把语言生态学(language ecology)确定为“任意一种语言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24](57),语言和多语社团(multilingual community)的相互作用关系被比喻成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基于Haugen 的语言生态隐喻模式,芬克提出“语言世界系统”( languageworldsystems)[25](15-75) 概念,将语言使用方式对语言创新性的影响类比成人类对待自然的方式对自然创新性的影响。同时代的中国学者郑通涛发表了“语言的相关性原则——《语言生态学初探》之一”[26]的论文首次将“语言生態学”引入中国学术界,1991年李国正著书《生态汉语学》[27],成为运用生态语言学原理研究汉语问题的早期尝试,随后“语言生态学”或“生态语言学”的论著出现于国内外学术界,使得生态语言学的早期学科框架得以逐步确立。

20世纪90年代,韩礼徳以“意义表达的新方式: 对应用语言学的挑战”一文开启了生态语言学研究的“非隐喻模式” ( nonmetaphorical model),并指出“等级主义、增长主义、物种灭绝、污染及其他类似的问题并不只是生物学家所要关心的问题,它们也是应用语言学家要关注的问题”[28],从而强调语言在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语言学研究者的社会责任,主张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语言策略、语言规划、语言体系构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一时期的中国学者刘宝俊[29]和杨艳丽[30]进一步将国外“文化生态学”[31]的理论用于分析濒危语言以及生态危机等议题,生态语言学呈稳步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生态语言学研究蓬勃发展、呈现繁荣态势,首先是菲儿和缪尔豪斯勒主编的《生态语言学读本:语言、生态与环境》[32]对生态语言学进行了综述性梳理,并提出豪根和韩礼德代表的“隐喻模式”和“非隐喻模式”两种研究路径,前者关注语言自身的多样性问题,后者强调话语和行为的生态审视和批评。基于韩礼德模式,斯提比将生态话语类型分为“有益性话语”、“中性话语”和“破坏性话语”[33],进一步强调语言(包括语言体系、语言使用和语言使用者)在生态和环境问题上的作用。我国学者黄国文结合中国语境将斯提比的三种话语分析类型扩展至“和谐话语分析”[34],提出“话语分类连续统”概念[35],将不确定性引入话语分析,并探析了生态话语和行为分析的基本假定(以人为本)和三条原则(良知原则、亲近原则和制约原则),构建了生态语言学的儒学范式。何伟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构建起生态话语分析的“及物性分析模式”[36]和“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生态哲学观”[37],同时生态语言学研究所和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会陆续成立,黄国文发起了国际生态语言学研讨会,何伟创立了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会,这些研究和学术组织在国际上得到了延续和认可,促进了国内外前沿研究成果的引入和输出,至此生态语言学研究拥有了系统化的教材、专门化的学术期刊、专业化的科研团队以及国际化的学术会议,然而随着研究范式和理论构建的多样化发展态势,学科的整体性和范式间的融合性备受质疑。但纵观生态语言学源起的时代背景、发展的地域分布和各范式的对比分析,便会发现生态语言学科学地把握了马克思哲学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实质和精髓,践行分析社会历史的方法,在揭示当下之“是”中,反思未来“应何”,将整体性、历史性、偶然性和批判性注入对世界的描述框架,并将其本真理解延伸至语言学的实践基点,构建起具体的、实践的、历史生成的生态语言学研究的总体范式。

(二) 豪根模式与韩礼德模式的融合点:反逻各斯中心主义

生态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以现实的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植于社会历史之中,采用和谐多元的研究理念解决实际问题的,其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唯物论、历史观在语言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就其萌芽、发展和繁荣的地域而言,也具有多元、和谐、共生的非中心化特征,尤其是中国学者的参与力充分体现了生态语言学反对话语霸权、反对任何形式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学科属性,有效防止西方话语成为支配性主导话语。虽然“生态语言学出现多种研究范式”[38]且缺乏融合多个范式的理论框架,甚至学科命名上出现豪根提出的“the ecology of language(语言生态学)”与韩礼德“ecolinguisitics(生态语言学)”的对比,但从Haugen和Hallidy所代表的两种主要研究模式的对比中,不难发现生态语言学无论是对语言内部关系的研究还是对语言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探究都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视角和历史发展观,都是把语言和人类置于整个生态体系之中,其本质都是对追求绝对化、中心化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颠覆,主张各对象间的平衡张力。生态语言学两种主要研究模式间的这种万变不离其宗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可见,语言生态学背后的豪根模式是从微观视角借用“生态”喻指“社会环境”,研究语言个体的生态构造,“研究所有可能增强或削弱语言功能的环境因素,关注语言多样性、濒危语言、语言活力、语言进化等问题”[39],豪根强调“任何特定的语言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40]是马克思“无论思想或语言都不能独自组成特殊的王国,它们只是现实生活的表现”[41](25)这一言论的现代阐述,强调语言的生态环境受使用该语言的人及其所处社会的影响,具体体现为语言在其生存环境中的存在、演变、进化甚至消亡,聚焦于语言多样性的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以消除语言帝国主义为目标,关注社会环境对语言活力的影响和作用;而生态语言学背后的韩礼德模式是从宏观维度,将人类语言与生态、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发展变化、生存与竞争等问题纳入研究范围,韩礼德把语言看作是“行为的方式,干预社会和政治过程的手段”[42],这与马克思“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43](512)的言论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对语言社会性本质的阐释,从而把语言当成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研究人类语言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促进语言使用者和研究者重视语言在复杂的环境问题中的功能性作用,以生态话语分析为媒介、建构和谐话语、解构有害话语,从而聚焦于语言研究的“社会责任”,强调语言对环境、生态的构建。

综上,虽然生态语言学的两种基本模式在研究路径、内容、视角和关注度上有很大差异性,但二者的研究目标上体现出了两种模式“去中心化”的共性:语言帝国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在逻辑框架上如出一辙,濒危语言和生态失衡的思想根源都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二元论,语言帝国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只不过是同一种二元论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体现,都充满白人帝国心态的后殖民情节,是人类社会内部亦或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压迫与剥削。豪根模式和韩礼德模式互补的根本动力来自他们共同的攻击目标——主客二分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表面上豪根模式的锋芒指向语言帝国主义,强调语言的多样性,消除霸权语种与边缘语种的二元对立;韩礼德模式则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力图从根本上改变自然环境在人类社会中的弱势地位,消除人类与自然的二元對立,但实际上,语言帝国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有着相同的思维方式——逻各斯中心主义,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层面上以不同的面目出现,但都是以暴力和权威做保障控制着主客二分的局面。因此,豪根模式和韩礼德模式都是朝着逻各斯中心主义这一共同抨击对象进发的,二者汇合成一股争取语言和物种平等的、解构二元论的、拓展多重视角的人文生态情怀,两种模式既有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又有对各类社会问题及一切他者的现实关怀,更有对语言多样化和文化多元化建构的整体性、动允性和可持续性。

四、 小 结

与逻各斯中心主义以二元的视角、无视他者的路径不同,生态语言学采用多元的视角审视语言内部及语言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无论是豪根从隐喻视角研究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生态)对语言的影响与作用,还是韩礼德采取非隐喻研究范式聚焦于语言对环境问题改善或加剧过程中所起的影响和作用,两种研究模式都反对“单向度的人( One dimensional man)”[44]和单向度的思维方式,都致力于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否定传统本体论借以立正的那种‘绝对化’的基本思想原则和思维方式”[45],进而消解乔装在任何外衣下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用马克思“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生态哲学观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态语言学的相关性:有助于构建生态语言学多个研究范式间的系统理论框架,推动生态语言学突破问题域,走向新高度,促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向生态语言学领域的扩展和延伸,进而有效探求语言与生态良性互助、相互融合的路径,促进生态语言学理论在人文社会学科的渗透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国文.生态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J].中国外语,2016,(1):9-12.

[2] 赵蕊华,黄国文.生态语言学研究与和谐话语.——黄国文教授访谈[J].当代外语研究,2017,(4):8-12

[3] (美)梯利.西方哲学史[M]. 葛力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5.

[4] 汪子崇. 希腊哲学史(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德)威廉·魏施德.通向哲学的后楼梯[M]. 李文朝译.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

[6] Frederick Copleston, S. J.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2)[M]. London: Press Limited, 1976.

[7] 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8] 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9]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10] 李成旺.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与马克思哲学的革命[J].学术月刊,2008,(4):55-61

[11] 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M]. 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3] 陈先达.马克思与信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14] 邓晓芒.黑格尔辩证法演讲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5] 黑格尔.逻辑学[M]. 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

[16] Lefebvre, H.The Production of Space [M].Cambridge: Massachusetts,1991.

[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8]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如何改变世界: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奇[M]. 吕增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19]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 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3] 王学俭,宫长瑞.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探索,2010,(1):154-157

[24] Haugen, E.The Ecology of Language [C].Palo Alto: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25] Finke, P. Politizitt Zum Verhltnis von theoretischer Hrte und praktischer Relevanz in der Sprachwissenschaft [J]. In Finke, P. (ed).Spracheimpolitischen Kontext [C].Tübingen: Niemeyer,1983:15-75.

[26] 郑通涛.语言的相关性原则——《语言生态学初探》之一[J].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150-157

[27] 李国正.生态汉语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28] Halliday, M. A. K.New ways of meaning: the challenge to applied linguistics [J].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90, (6): 7-16.

[29] 刘宝俊.民族语言与文化生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1):82-86.

[30] 杨艳丽.语言生态学初探[J].语言与翻译,1999,(1):6-9.

[31] 斯图尔德.玉文华译.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J]世界民族,1988,(6):1-7.

[32] Fill, A. & Mühlhusler, P .The Ecolinguistics Reader: Languag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C]. London: Continuum, 2001.

[33] Stibbe, A.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cross cultures: beyond the discourse of shallow environmentalism [J]. 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2004, (4): 242-260.

[34] 黄国文.外语教学与研究的生态化取向[J].中国外语,2016,(5):9-13

[35] 黄国文,陈旸.生态话语分类的不确定性[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1):3-14

[36] 何偉,魏榕.国际生态话语之及物性分析模式构建[J].现代外语,2017,(5):597-603.

[37] 何伟,魏榕.多元和谐,交互共生——国际生态话语分析之生态哲学观建构[J].外语学刊,2018,(6):35-42

[38] 何伟,魏榕.生态语言学:发展历程与学科属性[J].国外社会科学,2018,(4):113-123

[39] 范俊军.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110-115

[40] Haugen,E.The ecology of language [A].In Fill, A. & Mühlhusler, P.(eds.).The Ecolinguistic Reader [C]. London: Continuum, 2001: 57-66.

[4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2] Halliday, M. A. K. Is the grammar neutral? Is the grammarian neutral? [A].In Webster, J. J. (ed.).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ol.3 i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M. A. K. Halliday) [C]. London: Continuum / 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3 /2007: 271-292.

[43] 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0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4] 赫伯特.马尔库塞(美).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45] 高清海.马克思对“本体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J].现代哲学,2002,(2):33-40.

(责任编辑:高生文)

Key words: Ecolinguistics; Marxism; Antilogocentrism

作者:张兰

第4篇:建构主义和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英语语言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其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和对英语灵活应用的能力。但是,在现代英语教育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问题,所以要结合建构主义对英语语言课堂教学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见,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建构主义;英语语言学;教学

【作者简介】黄登娴(1982.8- ),女,汉族,四川广汉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及文化。

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学生可以答对多少题,而是为了培养他们良好自学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中,教师应该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促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沉浸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学生都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并且讨论各种知识,从而提升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一、建构主义对英语语言学教学的影响

1.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为主。受建构主义的影响,我国的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建构主义下,学生是处在主体位置,而教师处在辅助的位置,学生主导课堂。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主要就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和监督,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协作配合能力。

2.强调学习环境的构建。在建构主义的影响下,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中,学习环境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学习环境的设置,就是指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种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英语语言学学习。在进行环境设计时,主要是根据学习者自身的目的来展开。其中有合作学习环境、问题学习环境和真实情境设计等。通过环境的变化,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很重要的内容,其分别指向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单词的记忆和使用的能力等。在英语教学中,为了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学习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制定出明确的自我监督管理方法,对自己做到有效的约束。在这个样的教学模式下,不能只依靠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这其中,因为学生一直都是处在自主学习的状态,所以还应该有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另外,学生经常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完成任务或者进行讨论,那么学生彼此之间的相互评价也是不可获取的。只有通过全面的评价,才能对自己做到更加清晰的认知,也才能促进自己進一步的发展。

二、建构主义与英语语言学教学分析

1.促进教学互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其实是一种单向的教学模式,教师并没有把“教”与“学”有效的结合起来,经常是把“学”给忽略掉了,这样没有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自己没有得到很好的学习,学生自己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学习。而建构主义下,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来开展教学的。在教学中,侧重从不同的地方获取信息,并且采用不同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积极的讨论,教师在一旁指导,有时候教师也可以参加到讨论的过程中,这样学生在谈论过程中,使得知识点变得更加明晰透彻,因为学生基本上是靠自己的能力获得相关的知识点,所以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愈加的深刻。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从学生身上学到一些东西,对于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等方面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2.注重对学生科学的评价。在建构主义指导下,要对学生做到充分的尊重,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就不能太片面和主观。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而不能再采用统一化的评价标准。因为学生的爱好特长各有不同,那么对于一些英语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客观,让他们继续保持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而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要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多鼓励,避免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失去信心,最终彻底放弃对英语的学习。另外,在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不能再对学生进行片面的评价,而是应该全面、科学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和进步。

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语言的学习主要在于学生的练习和使用。而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学生在这个时间段可以学习到的知识非常有限。所以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建构主义指导下,要想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转化,就必须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比如,通过采用任务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等做到充分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内在赋予学生学习动力,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建构主义对英语教学的启迪

1.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为主的教育教学理念。受建构主义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生和教师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在课堂的中心位置,其直接决定了教学策略的制定和执行。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地辅助者,其主要的作用就是组织学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从而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2.强调情境环境的设置。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设置情境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知识做到更加真切的体会和感受,从而来提升教学质量。比如,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可以设置不同语言对话情境,例如,学生自我介绍情境对话或者学生到超市买东西情境等。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进行对话练习和表演。比如,在自我介绍中,可以设定两个学生彼此不认识,除此见面之后,两个人彼此之间相互问候,介绍自己来自哪里、爱好什么、爱吃什么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达到学生对单词以及相关语法的掌握。另外,通过进行情境设置,可以让学生进行一段内容的演讲,比如对自己喜欢电影的演讲,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的把握住学生大致整体的一个英语水平。在这方面的了解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可以更好的把握课程设计,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实践证明,因为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所以,在之后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所讲的相关知识学生也更加容易接受,因为这不是一种被动接受,而是处于学生自己的意志自主获取的知识。这样有助于他们对知识更好的接受和理解,而且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很好的帮助那些英语比较差的学生找回了自信。另外,通过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降低了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所面临压力。比如,英语太难我不会,不敢开口说,怕说不好等情况。在一种融洽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都可以积极的进行英语练习,并且通过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知识内容进行适当的加工,从而使这些知识内容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其实这也是教师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3.英语语言教学的针对性及适合性。其实,在任何的教学中,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对于应用强的英语这门功课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出发,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得到很好的发展。另外,因为英语所设计的范围和内容都非常广,那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就一定要对教学内容做到很好的把握。比如,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对东西方文化进行详细讲解,并且可以根据这些内容开展一些课题互动。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和外国人进行交流的时候,不会出现一些不礼貌的行为或者低级的错误,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实用性。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该对教学任务做到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并且选择出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学习平台、交流平台和练习平台。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要对自己的情绪做到很好的控制,并且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避免负面情绪对教师效果造成不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要做出及时的反应,这样学生会得到很好的鼓舞,比如会觉得老师重视我,看重我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树立起学习自信心,从而促进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

四、建构主义启示下的课堂教学策略

1.注重激发学习者兴致。传统的英语语言学教学模式,主要就是采用讲授的方式,教师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而老师讲的内容是否真的都进入到了学生的耳朵和脑子是无法确定的。这种教学模式,致使一种简单的知识灌输,而且灌输方式还非常的不科学,这就造成了学生完全处在被动地位,而且因为这种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学生对英语的厌恶感也会逐渐的提升。因为这样的原因造成了学生讨厌学习英语或者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学模式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以及作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在整个教学课程中占主体地位,其是否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主要看他们是否会主动参与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在这个时候主要起到帮助和指导的作用。因为,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学习这件事都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所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处在被动的学习地位,显然是不可取的。在教学中,应该首先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且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建构主义理论中,其认为影响语言教学效果最主要的因素是学生自己,所以在课堂教学应该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从而让他们充分的发挥主体作用,成为英语课程教学的领导者。而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辅助,比如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或者创设教学情境等,引导学生更容易的获取知识。

例如,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需要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做到充分的了解,再根据学生实际需求来安排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当学生对基本的学习知识理解之后,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讨论。这样很好的防止了教师采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实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模式,都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2.设置适当教学任务。在英语教学中,教学任务的设置对教学效果也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师在采取任何教学策略时都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控制好教学任务的难易程度,只有这样设置出来的教学任务才能真正的促进学生的进步,因为教学任务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发展都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英语语言学课程比较复杂,且理论性强,在学生学习的时候,因为这些原因可以能打击到他们的自信心。所以在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的降低其广度和难度,从而进行教学,在安排学习任务时,对学生的特点把握清楚,从而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完成任务。另外,老师作为学生的辅导者,在进行任务设置时,可以更加的多元化和灵活化,真正的体现出任务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从而真正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3.选用新颖教学模式和手段。传统的英语语言学教学模式,不但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所以会存在大量的学生不喜欢英语语言学这门课程,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这样的教学方式。而通过互动交流的方法进行学习时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这其实就是建构主义下的一种教学模式,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通过采用互动型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中。而且建构主义也明确的分析到学习者的知识并不是来自于知识的教授者,而是学习者自己的经验和与他人合作而形成了自己的知识构建,而互动型的教学模式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道理,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环境,从而让他们更好的进行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是教师也需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做好课堂氛围的营造,确保学生可以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并且加强师生、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提问,从而对学生做到有效的引导,并且留给学生足够多的独立思考和练习的空间。另外,教师可以营造更多合适的语言空间,从而让学生的英语得到很好的锻炼。

五、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建构主义的分析和运行,其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方法,并且把一直处在被动学习的学生拉到了课堂的中心位置,讓他们主动的去学习和探索知识,这对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为英语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所以在只有学生主动的学习、主动的锻炼,那么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宏娟.建构主义和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77-78.

[2]张亚红.浅谈建构主义在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27):90-91.

作者:黄登娴

第5篇:建构主义与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研究

【摘要】现阶段,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同时积极推动新课程改革,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培育出高质量人才。英语是一种使用范围较广的语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英语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英语学科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英语作为一门学科,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需要积极探索全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理念。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在传统的英语语言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为课堂主体,将教材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氛围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学质量低下。建构主义是一种新型学习理论,主张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将建构主义理论运用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建构主义;英语语言;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李洋(1993.09-),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北京爱启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写作。

英语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语言,在我国教育中,也开设了英语语言教学课程,学生在接受英语语言系统学习中,不仅能够了解到英语语言学的发展过程以及实际应用,同时学生还能够明确英语学习的意义,激发英语语言学习兴趣,对提升英语口语运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與学生英语素养。由于英语这一门语言具有一定理论性,涉及内容较为广泛,学生学习难度较大。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中,应当将建构主义思想融入英语教学中,主张对学生英语知识获取的过程以及本质进行重新建构,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构主义概述与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的意义

1.建构主义概述。建构主义是一种全新知识学习理论,这一理论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所生成的意义以及建构理解的过程。需要明确的是,这一过程往往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建构主义理论与传统学习理论以及教学思想有着较大差异性,将这一理论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建构主义思想主要来源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由于学生个体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基于此,采用建构主义思想能够有效说明学习过程以及认知规律,在建构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一套十分完善的认知学习理论,在这一基础上,能够构建出良好学习环境。建构主义主要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学习中心,不仅强调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指导与引导作用,教师是知识的引导者以及促进者。教师将建构主义思想运用在日常教学中,需要从多个方面,充分发挥出学生主体作用。首先,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探索法以及发现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含义。其次,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搜索信息以及相关资料,并对学习的知识提出假设以及问题,并通过探索验证假设。最后,需要将当前所学知识与自我认知相结合,继而进行有效思考。

2.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的意义。(1)促进教学互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用在英语语言学教育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提升学生英语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信息获取,同时还要采用多种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学生。通过提问相关问题以及引导学生阅读材料的方式,对教师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还能够形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这对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向学生介绍语言功能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多功能论者对语言功能的论述材料,学生在阅读材料后,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明确语言功能。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英语课堂中的互动性大大增加,改善传统教师为主体现象,学生参与性较高,也能够激发出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2)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在语言的学习中,十分重视知识积累以及更新,也就是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运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才能够实现实践运用的转化。在建构主义思想中,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课堂参与性,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中,应当积极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避免一味灌输知识,制约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将建构主义思想运用在英语教学中,学生需要完成知识转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为学生创建情境,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疑问,并通过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解决问题。通过这一方式,能够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习主动性得以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也就有了显著提升。

二、英语语言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缺乏系统性。现阶段,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同时教育水平也有了显著增长,社会需求提升,但英语语言教学质量却无法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英语是学校教学重点,在英语语言学课堂中,缺乏系统教学规划,教师只有重视英语写作以及阅读理解教学质量提升,同时在这一基础上,还需要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才能够实现学生英语水平提升。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受传统思想影响,而忽视了学生英语能力全面培养,而只是重点培养学生写作以及阅读能力,学生口语能力被忽视,导致学生无法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与沟通,最终使得学生在某一方面缺陷十分明显,严重制约了学生全面发展。

2.教学内容存在单一性。现阶段,我国英语教材主要采用听说读写独立编写方式,教材内容存在相似性,对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进行研读与分析,发现缺乏多样性以及时代性,教材内容单一。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将教材内容传递给学生,在考试中,也会依据教材内容出题。例如,教师在开展英语写作教学中,通常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累十分常见的句型以及短语,并为学生展示优秀作文,引导学生模仿。教师很少会采用全新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仅仅只是依据教材中的内容,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少量补充,这一教学方式则会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学习到的内容单一。受教师教学方式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将听、说、读、写的内容进行分开学习,而这一学习方式则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相关联,学生英语学习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学生进一步发展。

3.课堂氛围枯燥,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为课堂主体,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英语语言学习兴趣培养。还存在部分教师,受到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进度影响,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得课堂氛围十分枯燥。采用这一教学方式,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极易导致学生丧失英语学习兴趣,同时也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学质量低下,违背教学开展的初衷。

三、建构主义在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的运用措施

为有效提升英语语言学教学质量,应当积极运用建构主义思想,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建构主义在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措施,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将建构主义思想融入至英语语言学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建构主义英语语言课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为保障英语语言学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参与到英语语言学习课堂中,掌握英语学科知识,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養。需要明确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心态,才能够实现对英语知识的有效建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强调自身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并将英语语言学习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实现对英语学科知识的有效建构。最后,在建构主义思想下,教师不仅需要转变学生地位,还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够对所学英语语言知识进行归纳与整理,掌握恰当学习方式,积极制订学习目标,学生学习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同时英语语言教学质量也会相应提升。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英语学习中,学生需要将课堂上所学的英语知识转化为自身应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教师需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较为落后,只是一味地将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建构主义思想则重视学生参与到英语语言学课堂中的积极性,在建构主义思想引导下,教师在开展教学中,应通过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但需要明确的是,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认知情况,设置恰当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任务型学习方式,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采用主动探索或者小组协作等方式获得答案与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学生构建新知识的欲望被充分激发。

3.重视教学互动。在开展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使用先进的教学方式,例如运用多媒体以及翻转课堂等开展教学,从而构建出良好的师生互动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为增加互动,教师还可充分利用网络,为学生选择合理的学习资料,利用多媒体等方式提供给学生,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引导学生对材料、问题以及解决方式等进行语言归纳。需要明确的是,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以及材料阅读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在第一时间整理并进行引导,为学生指明思考方向,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互动大大增加,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锻炼,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合理设置教学任务。教学任务将会对学生英语语言学习效果产生较大影响,教师在设置教学任务时,需要充分结合英语语言课程的实际需求,设置出恰当的教学任务,同时还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情况以及需求进行设置,避免教学任务难度较大,导致学生丧失思考的积极性。由于英语语言学课堂中,所涵盖的内容相对较多,并且内容具有一定深度,学生并未掌握恰当学习方式,导致在学习过程中,认为学习难度大,因而丧失了学习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深度,在这一基础上,还需要展开针对性教学,明确教学任务,依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练习方式,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完成任务。此外,教师还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制订出完善学习方式以及策略,对学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不断引导学生往有利于意义建构方向发展,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一定英语语言学知识,实现学生进一步发展。

结语

在传统的英语语言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教学内容单一以及师生互动不足,导致教学质量低下,严重制约了学生进一步发展。将建构主义思想与英语语言学课堂相融合,为英语语言教学提供了全新模式,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效果显著,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学科知识,同时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登娴.建构主义和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J].校园英语,2018(14): 22-23.

[2]解景媛.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6(71):89.

[3]聂宝钰.建构主义与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研究[J].长江丛刊,2016 (21):101,103.

[4]张宏娟.建构主义和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 2015(S1):77-78.

作者:李洋

第6篇:形式主义批评之语言学式发展脉络

摘要20世纪的语言学转向带来了文学批评领域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变革,形式主义批评从俄国形式主义到新批评再到结构主义批评,聚焦于文学文本尤其是诗歌文本的语言结构形式,大大提高了语言对于文学研究的阐释能力。从传统语言学发展到索绪尔的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是从具体走向系统,从个别走向整体;而在20世纪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中,则是从语言走向心理,从语言走向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形式主义批评就沿袭了这种语言学式的发展脉络,体现了一种从表层到深层、从具体到系统、从语言到心理到社会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形式主义批评 俄国形式主义 新批评 结构主义批评 发展脉络

20世纪被认为是语言的世纪。现代语言学的发展给20世纪人文学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在哲学界出现了认识论向语言论的转向。在西方文学批评领域,语言学则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导向,出现了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和法国结构主义的形式主义批评。形式主义批评是关注文学文本语言结构形式的批评方式,它们对19世纪以来的社会学批评和实证主义批评的方法提出质疑,排斥文学作品所借以产生的历史-社会原因的研究,将文学批评研究的重点由内容转到形式,由外在因素转到内在因素。

形式主义批评从俄国形式主义到新批评再到结构主义批评,都是在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下关注诗歌的语言结构形式,但作为研究客体的语言结构形式却有着不同的内涵,呈现出一定规律的发展脉络。

一 由表层走向深层

“形式”的概念在西方文学批评及美学领域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其滥觞可追溯至古希腊罗马时代。西方形式美学发展到19世纪的德国古典美学时期,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两大形式美学在康德一元论的“先验形式”论那里得到有机融合,这种“先验形式”是“先天地存在于认识主体头脑中的范型和模式,它一方面是先验的、先天的,一方面又不可能超越感性的经验条件”。

波兰美学家塔塔尔凯维奇在其《六概念史》中提出了五种对于形式概念的理解:与各部分元素相对应的排列形式;与内容相对应的外在形式;与材料相对应的形状形式;亚里士多德的观念性本质形式;康德的先验性规范形式。对于这五种形式的内涵,可以再归纳为由理性到感性、由内到外的三个层次:最深层的形式,是内在观念性本质,先天规范;次深层的形式,各部分的组合原则;表层的形式,外在的感性风貌。

20世纪对形式美学的探求是多方位、多层次的,赵宪章在《西方形式美学》中将人们对艺术形式的研究分为四个方面,“即形式作为客体范畴方面,形式作为主体范畴方面,以及形式作为非主非客和主客相融范畴的方面”,并将形式主义批评诸流派归入客体范畴的形式研究。

形式主义批评将文学作品视为客观的存在,力图以科学化的方法去接近它,将由语言结构形式构成的文本看作独立自足的世界,对客观文本进行独立的审美观照。总体来看,在客体范畴的形式研究中,20世纪形式主义批评所关注的形式,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俄国形式主义关注的是诗歌外在的形式、语言面貌,考察其是如何异于普通的日常语言以产生“陌生化”之审美效果的;英美新批评所聚焦的是次深层的结构,是诗歌语言各语词、各成分的组合原则,探讨作为有机整体的诗歌语言结构形式的意义;而到了结构主义那里,对形式的探索就深入到了最深层的形式。

结构主义者将其所研究的形式结构分为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表层结构是现象的外部关系,深层结构是现象的内部关系。结构主义者所强调和寻求的是“深层结构”,在他们那里,形式结构就是深层结构的同义语。就诗歌文本来讲,这种深层形式以具体诗歌的表层形式为出发点和依据,探索凌驾在具体诗歌文本之上的抽象模式和理性规范,是一种先验的形式规范,“带有明显的康德主义痕迹”。可以说结构主义批评眼中的形式就是一种“由先天的知识形式和后天的感觉表象结合的产物”,“审美判断之所以成为可能,主要也就不是取决于审美客体,而是取决于审美主体,即取决于审美主体头脑中的‘先验形式’”。

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所探讨的是语言形式,而结构主义批评所探讨的是结构形式。“如果细部的、微观的研究所涉及的是文学的形式(形式A),那么,对文学整体所作的宏观研究,所涉及的则是文学总体形式(形式A)的问题。”因此形式主义者眼中的形式,不仅仅是诗歌中具体的语词或句子,还可以与“结构”互换使用,意指诗歌各诗节之间的关系,或者是诗歌文本所建构的语气或语调,还可以是潜藏在诗歌文本其后的更大的系统结构。

从传统语言学发展到索绪尔的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是从具体走向系统,从个别走向整体;而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发展到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则是从语言走向心理、从经验走向先验。从某种意义上讲,形式主义批评就沿袭了20世纪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脉络。

在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中,基于索绪尔立足语言自身结构的内部研究,在20世纪后半叶开始又出现了语言与心理、社会等关系的外部研究,逐步形成了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热潮。这种研究倾向在形式主义批评的结构主义批评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卡勒结构主义诗学的核心内涵之一就是读者的“文学能力”,这是一种倾向于读者心理层面的类似于乔姆斯基“语言能力”的观点,而巴尔特作为结构主义批评的领军人物,其语言的社会观在《写作的零度》中就已经初见端倪。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可以说是社会人的一种属性,它海纳百川般包容了社会的林林总总、形形色色。巴尔特说:

“当作家采用人们实际说着的语言,即当它不再是生动描绘的语言,而是象包容了全部社会内容的基本对象的语言之时,写作就把人物的实际言语当成了他的思考场所。……文学承担了在一切其它信息之前直接报导成熟之人的情境的任务,这些人都处于他们的阶级、地区、职业、传统或历史的语言结构之内。”

在这里,巴尔特暗示出语言的社会性。巴尔特还认为文学语言是建立于社会言语之上的,这就是说,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结构形式是根本无法摆脱其社会性的。

二 由个别到整体,由具体到系统

俄国形式主义诞生于1915—1916年,肇始于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的彼得格勒“诗歌与语言研究会”和以雅各布森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小组”的成立,开启了20世纪形式主义批评的大门。说俄国形式主义的研究主要还是在传统语言学的框架下进行的,那是因为俄国形式主义与索绪尔的现代语言学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从时间顺序上来讲谈不上后者对前者有什么决定性影响。索绪尔语言学对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后期以雅各布森和穆卡洛夫斯基等为代表的布拉格学派上。

布拉格学派继承并发展了索绪尔关于语言是一个系统的观点,建立了音位学,使之成为与语音学同等并立的一门独立学科,引发了语言学研究的“音位学革命”。音位学体现了系统的概念,它所关注的不是个别现象的实际特征,而是按相互关系界定的抽象的差异特征。

布拉格学派最主要的特点还是功能语言观。功能语言观把语言看成是完成语言社团赋予其基本职责的工具。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际功能。诗歌中的语言,除了简单的交际目的之外,还特别讲究交际的方式,从而达到特殊的交际效果,如押韵、重叠、破格用法等。

因此,在俄国形式主义的批评实践中,有着对诗歌节奏与韵律方面的分析阐释。

布拉格学派从分析语言的多种功能入手,认为语言的诗性功能主要表现在文学作品中,文学语言的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偏离日常语言的指称功能,最大限度地表现自我,使注意力集中到语言本身。诗的语言不是为交际服务的普通语言符号,而是为了把语言行动本身提到“突出地位”的“自主符号”。文学语言不是指向符号以外的现实环境,而是指向作品本身的世界。俄国形式主义着力研究的就是文学的语言、结构和功能等。

但是俄国形式主义发展的后期,也即到了布拉格学派时期,由于索绪尔对布拉格学派的影响,俄国形式主义的批评理论中也出现了系统的概念,显现出了现代语言学的影子。而且,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理论是通过诗歌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差异对比来解释诗歌的“文学性”,而这一区别性正是索绪尔理论思想的内涵之一。

语言是一个大的系统,在其中文学语言以种种方式使自己区别于日常用语、科学用语等,这些差异赋予了文学语言以特殊意义。因此,研究文学语言与其他语言的差异,可以更明确地了解诗歌语言的含义。俄国形式主义通过差异来确定意义的做法与索绪尔的语言系统论产生了不谋而合的效果。

俄国形式主义和索绪尔的现代语言学几乎同时出现,都是在传统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存在某些相似之处。例如,索绪尔将语言的研究分为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强调了内部研究的重要性,立足语言结构自身,研究构成语言结构的各级成分:语音、词素、句法及语义等。而俄国形式主义也将文学研究分为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摒弃了传统批评对文学文本以外的外部因素的关注,提倡将研究的中心转移到文本自身的语言结构和功能上,研究那些使文学成为文学的包括声音、意象、节奏、句法、音步、韵脚、叙述技巧等在内的诗歌语言内部因素,“把文学理论研究的对象确定为语言和词语,他们就在文学与诗学的领域内揭示出了同索绪尔的语言学总的精神完全相同的东西”。

新批评派与其它形式主义不同的是,他们借用的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即语义学。新批评所直接应用的是理查兹语义学,是一种微观的、实践性的语义学批评。

瑞恰慈语义学批评的核心是其语境理论,强调的是诗歌语境框架对各别词语的制约作用。索绪尔强调任何言语的意义都是超越其上的普遍的语言系统在起作用,应该说,此系统语言观对新批评或多或少还是有启示意义的。新批评的语境论就建构了一种系统结构,在此结构中,诗歌语词的意义产生了互动,是一种语境系统论作用下的意义。

相对于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对于诗歌语言的研究出现了系统的理论原则,从个别语词上升到整个诗歌结构,在具体语言层面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语境理论、隐喻论、张力论、含混论等理论原则,而这些都超越了具体的单独的诗歌语言,是站在诗歌整体结构的角度进行语言的探讨。但这种整体结构并未超出一首诗的范围,具体诗歌产生具体语境。单独的词语所具有的意义一般即是其所指的外延含义,但当它置于诗歌的整体结构中时,系统便形成了。词语的意义不再是单纯的外延所指,而是在一个互动的系统结构中充满了动感,对其意义的解读也构成了诗歌审美的效果之一。该提法是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系统论在起作用。

传统语言学对形式主义批评诸流派的影响逐渐减弱,俄国形式主义和新批评派逐渐促成了文学研究方法由运用传统语言学向运用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过渡。套用结构主义的观点,在文学作品意义的背后存在着一个“使该意义成为可能的区别准则和程式的系统”。这句话从微观上理解,诗歌语词意义的理解必然会涉及语境这个大的系统,而根据新批评派理查兹的定义,语境不仅仅指诗歌的上下文,还指“与我们诠释某个词有关的某个时期中的一切事情”及“文本中的词语所体现的表示一组同时再现的实践的名称”。也即诗歌语词具有某种意义,或诗歌整体具有某种意义,有赖于不同层面的语境系统,正是在这个系统中,诗歌才获得了其意义。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新批评的语境论是结构主义系统论的一个前奏,新批评是具体化了的结构主义。

新批评是具体文本的阐释,而结构主义则颠倒了观察的视角,把制定文学话语的综合理论的任务放在首位,这就好比语言学研究中对具体的言语研究和抽象的语言研究的区别,新批评是言语研究,结构主义是语言研究。结构主义诗学将诗歌意义分为语言意义和文学意义,它所要研究的是更宏观、更抽象的文学意义,而新批评则是具体诗歌结构中的语言意义。新批评派的批评理论虽然繁复庞杂,存在着诸多分歧,但其作为形式主义批评的中坚力量,在理论架构方面无疑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艾略特反对浪漫主义强调诗人的独创个性而批判文学传统的论调,提出了“文学整体论”,将文学传统阐释为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有机整体,单个的文学作品必须在融入传统的有机整体中才能获得自身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一种价值系统论、价值相对论,与索绪尔的语言价值观与系统观同出一辙。而且这种文学整体论与后来法国结构主义的宏观的文学阐释程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是语言系统论在文学批评领域的不同反映。

三 从语言走向心理,走向社会

法国结构主义是现代语言学与形式主义文论的结合。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结构主义实现了从内容意义辨识到形式结构分析的转变。结构主义学者们都努力试图从语言学符号系统和结构入手,在对相对稳定的内在结构的把握中,在系统结构内部各成分的组合关系中,透过事物表象,去寻找事物形式的普遍性,从而达到把握事物的规律和本质。结构主义者把语言的概念作为理解社会实践的模式,而语法的规则又提供了特别有益的类比。许多活动都有内隐的规则,吃穿也有“语法”。作为语言游戏的文学作品,也有其潜在的“语法”规则。

首先在法国流行开来的以罗兰·巴尔特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批评,将结构主义界定为从当代语言学方法中引出的、对各种文化现象的分析法,其关注的焦点是文学叙事作品的结构分析,而将欧陆结构主义介绍到美国的乔纳森·卡勒则提出了结构主义诗学理论,其中的重要概念便是读者的“文学能力”。文学能力是一种内化了的语法,它使得语言序列能够转变为文学结构和文学意义。具有文学能力的人知悉阅读诗歌的约定俗成的程式。在语言现象中,某一词语的发音和书写形式之所以能表达一定的意义,那也是因为该词语所在的语言系统使然,同样的发音,同样的书写形式,移至另一种语言系统,原先的语言也就不会存在。同样,当同一段文字被以普通散文的形式和诗歌分行分节的形式分别进行组织排列,那么阅读者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期待,对这段文字的含义理解自然也就不同。因此,结构主义者认为,对于诗歌这种文学体裁来说,在其背后也潜藏着一种系统规则、一套阅读程式,具体诗歌的含义是由这一系统决定的。

结构主义虽然从读者的角度提出“文学能力”,但它并非强调一种读者个人的审美经验,而是一种宏观的能够对文学文本作出阐释的能力,重心是在“文学能力”之后的文学文本阐释程式。而良好的阅读能力正是新批评所能帮助读者达到的。新批评细读式的语义分析法教会读者将具体的文学作品看作一个有机形式,挖掘诗歌形式内前后的一致性和内在的生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新批评是结构主义的一个基础,提供了诗歌文本批评的范式,对这些范式的掌握有助于培养结构主义者所谓的“文学能力”。有文学能力的读者带着新批评的理论模式去阅读、去阐释、去理解诗歌的结构,去体味结构中的隐喻、张力及反讽等。

从新批评到结构主义不但沿袭了现代语言学系统论的发展脉络,还体现了从索绪尔到乔姆斯基式的转变。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是对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从心理学角度阐释“语言”和“言语”,并相应地提出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表现”的术语。对“语言”或“能力”的描述,是通过一套规则或规范系统,对那些在这个系统中运用自如者所无意识掌握了的知识,给予明确的再现。结构主义诗学也是试图再现为读者所无意识掌握了的“文学能力”。文本的文学语言是由读者的文学能力(即读者所掌握的阅读文学作品的程式)所决定的。

结构主义批评的研究重在语法,此语法乃是一种抽象的、内化了的语法,类似于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由于说话者掌握着内化了的语言语法知识,他便能够无意识地将其运用到日常的语言交流活动中去,能够对没有听到过的语句结构做出正确的描述和阐释。语言学层面语句的意义是内化了的语法所赋予的,理解语句的含义取决于对系统的掌握;而在文学批评层面上,文学作品的意义则是由文学语法的系统决定的。

意义由系统决定,而这抽象的系统是通过读者的“阅读能力”体现出来的,这好比语言学研究中语言与言语之关系:语言是抽象的,对它的把握只能通过具体的言语来实现,因为语言是一种说话者内化了的系统,正如诗歌理解程式是一种被读者内化了的系统。新批评提出形式内容有机论,认为意义存在于语境之中;而结构主义则认为,意义存在于读者所内化了的阅读程式之中,即存在于读者的“文学能力”之中。

尽管形式主义批评诸流派之间有着不同的批评理论和实践原则,但它们都受到语言学理论的影响,都立足客观存在的文本的语言结构形式,力图以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文学批评,进行不同深度、不同层次的理论阐释和批评实践。形式主义批评的这些特点相辅相成,彼此证明,构成了形式主义批评的理论网络。在形式主义诸流派的发展与演变中,对于文学(主要是诗歌)语言结构形式的探讨在不断深入、不断升华,最后试图建立一种具有内在性的文学阐释模式。总的来讲,从俄国形式主义到新批评再到结构主义批评,体现了一种从表层到深层、从具体到系统、从语言走向心理、走向社会的语言学式发展脉络。

参考文献:

[1] 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 赵宪章:《西方形式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3] 夏之放:《文学意象论》,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

[4] Guerin W.L.& Earle Labor.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5] [法]罗兰·巴尔特,李幼蒸译:《符号学原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三联书店,1988年。

[6] [美]乔纳森·卡勒,盛宁译:《结构主义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7] 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8] 刘万勇:《西方形式主义溯源》,昆仑出版社,2006年。

[9] 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10] 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11] 项晓敏:《零度写作与人的自由——罗兰·巴尔特美学思想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12] [加]史笛文·邦尼卡斯尔,王晓群、王丽莉译:《寻找权威——文学理论概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

作者简介:

李志娟,女,1973—,吉林长春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西方文论,工作单位:长春大学外国语学院。

王欣,女,1975—,吉林白山市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国文学与西方文论,工作单位: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李志娟 王 欣

第7篇:第三节结构与语言

(二)语言:

公文语言应使用规范化的现代汉语书面语 言,其基本特色:准确、得体、简洁、质朴

1.准确:

书面语言的准确表现为表达意义的完整、 清晰,使阅读者在没有任何特定对话情景的条件 下,单向接受信息时,正确无误地理解公文含义。

================ 第 1 页 ================

(1)用词准确:

注意词义在范围大小、程度深浅、感情色 等方面的细微差别

以“事”组词——事情、事件、事故、事业、 事变、事迹、事例、事务、事态、事宜、事由、 事项

以“果”组词——结果、后果、恶果、成果、 硕果

(2)标点符号准确:

“汽车配件”——“汽车、配件”

================ 第 2 页 ================

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宪法修正案:“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 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 补偿。”

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 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 偿。”

“这不是一个单纯语法上的问题„„一个逗 号之差,直接关系到公民、集体财产能否得到有 力保护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

================ 第 3 页 ================

(3)句子通且顺:通:指合乎语法规范

顺:指合乎事理逻辑

(4)大量使用介词结构P16:

例文:“根据央行2010年颁布的《非金融机 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对于非金融机构内资绝 对控股比例的相关要求,以及为了维护国家金融

信息安全,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已

经于2010年将所有权转至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 有限公司。”

介词:根据、对于、以及、为了、于、将、

(转)至

================ 第 4 页 ================

常用介词:

*表目的原因:为、为了、由于等

*表对象范围:对、对于、关于、将、

以及、除了等

*表根据方式:根据、依据、遵照、通过等

================ 第 5 页 ================

(5)大量使用限制性副词P16:

例文:“凡在酒店内部调动,自调动之日起均须 经过三个月试用期,试用期内,若原等级低于本岗位 者纳入本岗位等级;若原等级与现岗位等级相同者, 其级别不变;若原岗位高于现岗位等级,按现岗位等 级执行,高出部分不予保留。试用期满后,经考核合 格者,按相应等级转正级别执行。”

副词——“凡”、“均”“不(予)”

介词——“在”“自„„起”、“„„内”、

“(低)于”、“与”、“(高)于”、“按”、“经”、按 ================ 第 6 页 ================

2.得体:

在科学意义上要求准确反映客观实际;

在情意指向上要促使受文对象产生与行文

目的相一致的心理效应。

例:傻子==弱智==智障(科学意义)

傻子运动会==特殊奥运会(情意指向)

(1)公文的语言风格宜庄重文雅:

*不宜运用口语、方言、行话色彩浓厚的词语

口语:买

方言:约、来(天津方言)

行话:建仓(股票市场行话)

================ 第 7 页 ================

规范化书面语:购买、买入

*适当运用古代汉语词汇:P21(3.雅语)

加强庄重、简洁的风格效果

*适当运用新词汇:

公文语言具有直接解决现实问题,为现实服 务的特质,故而,公文语言必须反映时代特征。

“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 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反映国家经济形态的变迁)

================ 第 8 页 ================

“循环经济”“环境友好型社会”

“可再生能源”“环境认识、环境认证制度”

“生物柴油”“生物质能”“非常规油气资源”“先进计算”“集散控制技术”

“敏捷制造”“数字内容产业”

“弹性学习制度”“慈善超市”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人畜共患疾病”

================ 第 9 页 ================

——在今天开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上,一份长达19页的会议文件让人感到十分

新鲜。这就是“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名词解

释。它解释的88个名词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密切相关,彰显了我国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境

界。

================ 第 10 页 ================

(2)适当运用公文专用语(P20-P21):

公文专用语是公文中比较稳固而又特征鲜明 的惯用语言。

#称谓用语:我、本;你、贵;该

#开头用语:兹、为了、关于、根据、按照等

#经办用语:经、业经、现经、通过等

#引叙用语:近接、前接、现接、悉、收悉等

#过渡用语:鉴于、为此、据此等

#文种用语:特**如下,特作如下**

#期请用语:当否、妥否、请批示、请批复、请、希、盼、恳请、提请、报请、拟请、拟等 #结尾用语:特此通知、特此报告等

================ 第 11 页 ================

练习P28

四、

3.简洁P17:

“文以辩洁为能,不以繁练为巧。”

(刘勰《文心雕龙》)

“简练是才能的姐妹。”(契柯夫)

(1)分清主次,区别有效信息与无效信息:

与特定的行文目的、特定的行文对象有关的

信息可以称之为有效信息;反之,可以称之为无

效信息。

================ 第 12 页 ================

(2)正确使用表达方式P21-25:

#叙述:顺叙、概述

#说明:什么才是(事物的概念、特征、性质、

状态、程度、种类、结构、位置等)

怎么做(程序、步骤、方式、手段)

说明的常用种类: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

#议论:直陈判断(论点)

夹叙夹议(论点+论据)

================ 第 13 页 ================

(2) 运用无主句:

在公文规定的事项中,各项的执行主体一致

时可省略各执行事项的主语,将它们统一提前。

例如:

各单位与个人,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严禁„„

不得„„

禁止„„

(行文风格简洁、整饬)

================ 第 14 页 ================

(3)运用简缩语:

简缩语的对象仅限于事物的名称。

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

全国代表大会第三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三资企业——合资、独资、合作

三通——通路、通电、通水(工程现场)通商、通航、通邮(海峡两岸)*必须约定俗成、便于广泛理解

老委?

关协?

================ 第 15 页 ================

老委——老龄问题委员会

关协——关心下一代协会

避免误解,可运用首次提示法。

4.质朴:

自然朴实、平白直叙 (一指感情隐淡、一 指语言通俗晓畅)

情感:公家之情:宣传、号召、告戒 、 震慑、协商

通俗晓畅 :为便于受文对象理解应用,可 使用一起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的语言。参见下页例文:

================ 第 16 页 ================

信访办来信(个人化信函)P18

================ 第 17 页 ================

信访办回信(公务信函)P18

================ 第 18 页 ================

第8篇:舞蹈结构中的“舞蹈语言”功能

【摘要】 舞蹈的“结构”是一个作品的整体框架,编导在通过对舞蹈动作、舞段以及灯光、服装、舞台效果等集中的安排,体现了舞蹈编导的逻辑性思维。这种逻辑性思维的出现,说明了舞蹈的“结构”是具有“舞蹈语言”功能的。

【关键词】 舞蹈的结构;舞蹈语言;动作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舞蹈语言是以经过艺术加工、变化而成的舞蹈动作为基础,结合舞蹈语句和舞蹈段落两个方面组合的语言,它具有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情感以及渲染舞蹈气氛的功能。舞蹈动作、舞蹈语句和舞蹈段落三方面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构成了舞蹈作品。在舞蹈作品中,舞蹈结构是指舞蹈情节发展脉络的起承转合,是编创者在作品编排中精心设置的开始、展开、推进和结尾的环节设置。舞蹈结构是情节发展、时间长度、舞蹈风格、舞段安排、舞台调度以及灯光、服装、道具、布景等方面高度浓缩的结果。其中某一方面不同的变化都有着深刻的含义,而且不管是哪一方面的变化都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都会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官体验和信息接收。所以,舞蹈结构具有“舞蹈语言”的功能。

《last goodbye》是Kynan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和舞蹈经历创作的作品。作品通过重复和叠加舞蹈动作的手法,大篇幅地采用舒缓的音乐,以及横向、竖向的空间流动,凸显出编导内心想要表达的某种情绪和内容,较好地展现了编导的创作意图。

一、《last goodbye》的结构逻辑

一般来说,舞蹈结构确定以后,一个舞蹈作品的大致形象就依稀可见了。舞蹈结构的逻辑性是其具有舞蹈语言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一个作品有了巧妙的结构设计,舞蹈的发展就有了逻辑性。这样,舞蹈作品中的动作在舞蹈结构大的逻辑环境下就有了较为深远的语言涵义。

(一)舞段的结构逻辑

舞蹈结构是作品内部的组织和排列方式,是作品内容寻求形象外化的载体。要想编出一部好的舞蹈作品,首先要把结构勾画出来。一个好的舞蹈作品往往要有一个好的结构,让人们明白编导所要传达的信息。结构是编舞者充满联想的作品的雏形,它决定着舞蹈作品的轮廓和基调。

《last goodbye》共有七段长短不一的舞段,在这些大的舞段里又进一步地逐一划分了内部结构,其中不同的舞段分别包含了单、双、三的舞蹈组合形式。这个作品弥漫着一种淡淡的悲伤,具有一些灰色基调部分,但又有经历悲伤后积极面对的正能量情绪在里面。最为明显的灰色基调部分是从第四段开始的,首先以最为直接、缓慢、忧伤的情绪藏在音乐当中,淡淡地铺垫着。三人舞的一系列缠绕和紧密相连的舞蹈动作,也像是思绪的忧愁不断涌动,缓慢而悠长。而从第七段开始,音乐节奏逐步加快,与之前的情绪完全区分开来,表现出经历悲伤后积极面对的感觉。编导在整段作品中大量运用了由左脚出前腿开始,加上上身肩膀的动作,到右脚出后腿,再换重心到左腿,加上上身的来回交替重心的舞蹈动作。编导通过这一段大量动作的堆积,大幅度地在舞台上横向穿插,夹杂着少量较短的纵线或斜线的变化,让我们认识到这是一个沉淀的过程,也许是在沉淀情绪,也许是在整理自己。

这段动作虽然不只出现在第七段,但是在不同的舞段里,由于用了不同的音乐以及舞者表现出不同的动作节奏和张力,它们所表达的内容都不一样。在舞台上,为配合舞蹈段落所具有的流动性,每个舞者用相同或者不同的舞蹈动作,流动出的不同路线:让它在慢板音乐的舞段里质感较为轻柔,漂浮不定,像是我们的思绪一直不断地跟随着某个事物而动,也许是在回忆,带有灰色基调;在快板音乐的舞段中,从动作的外形上看,将身体不断地旋拧以及伸展的动作,又让它像是一种处于纠结之中同时又带有正能量的情绪,仿佛表现我们在经历困难之后逐步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过程。编导把这些动作放在不同舞段当中,创造出不一样的情绪,又具有其所想要表达某些内容的逻辑。

(二)动作的结构逻辑

在舞段的结构之下,舞蹈动作也是有结构的。因为无论是编排那些动作较单纯、情绪较单一的情绪舞,还是构思那些动作多变、情节复杂的情节舞,编导都会精心选择、反复确定舞蹈作品的主题动作。由于结构动作的自然流出或精心安排,使得一部作品不仅有一条“线”贯通始终,而且它的每一组动作必然都产生某些寓意深远的韵味,鲜明地体现出舞蹈作品的主旨立意和中心思想。

从《last goodbye》第七部分的舞段开始,编导运用了大量带有走和跑交叉的一系列幅度较大的动作贯穿整个舞段。这套动作是由一开始肩膀的动律出发下沉到膝盖带动着身体走一个圆,从立圆到桌圆,每个不同面的圆组成起来的不断变换的舞蹈动作。很明显,编导在考虑这套动作组成的元素时运用了“圆”的概念,将身体的动律及动作的形态上都围绕着“圆”走。而这些动作的创作、手脚的路线以及身体的整体路线,都是编导根据作品的内容和整体情景氛围所编排的。动作与动作的连接,也并非是简单的拼接而成,而是经过了处理,质感发生了变化。从这段舞蹈的主题动作来看,由肩膀带动下身然后出现的脚下的步伐移动,连接到忽然静止的状态,接着利用忽然刹车的动力去转换重心进行反向的旋转等一系列动作,这当中每个动作的质感和要求都是不尽相同的。肩膀的动作要缓慢,随着呼吸路线的“圆”需要饱满,带上胸腔以上的身体部位做动作,甚至影响到头的变化,手也随着肩膀的运动而放松地划出圆的路线。在这段舞蹈动作中,由肢体不同部位组成了不同的动作,这段动作本身其实就含有它的结构。同时,在高空间的动作之后则转为低空间的膝盖弯曲、重心下沉、脚向前大步滑动的动作,此时,上身的动作不?,配合上脚下的步伐,不仅是空间上的大幅度变化,动作上的幅度也被瞬间拉开。

试想一下,编导为何不选择将这两个动作规定为同时完成?笔者认为,相较于全身一起动,不如只动某个部位,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抓住观众的眼球,也使得动作更加具有明确的指向性。随着移动步伐的加入,舞者位置发生变化,不再是原地动作,有了空间的流动性。流动之后的“静止”使得动作在这一段舞段里有了切分点,进而反向旋转,出现不一样的动作元素。舞蹈动作连接的动作顺序的选择以及动作本身的结构,让舞段的产生必定有着舞段的结构。一旦编导的舞蹈结构形成,舞蹈结构中的逻辑便存在其中,舞蹈结构也就成为了“舞蹈语言”。

二、空间结构以及舞台效果的结构逻辑

(一)“时、空、力”要素中的逻辑性

舞蹈的构成一般包括动作(空间)、节奏(时间)、表情(情感) 三大要素,三者缺一不可。而舞蹈的空间结构既包括舞蹈的队形、构图这样的物理空间,也包括舞蹈作品情节上的心理空间。

《last goodbye》第一段的开始和最后一段的结束,从物理空间上看,它们在那个时间段是将整个舞台空间占满的,而其他的舞段部分多为几组演员同时或者在相差不大的时间段里,在面向不同的方向,进行着不同空间的相交叉或重叠的线路移动,流动的性质较强一些。在作品情节上的心理空间方面,笔者认为当舞者独自一人在solo时,其动作就像是徐徐不断诉说着的话语,和其他人的静态相对比,突出了环境的安静和人物内心的孤寂。最后一段的结束编导选择了回到最初,但此时的“最初”已非彼时的“最初”,在经过了中间舞段的表演以后,结束的solo不再是第一段的演员来做,最后一段的“最初”也显得没有那么安静,分不清谁是谁的回忆和回忆是谁的,但是这个过程却都让我们成为了更好的自己。第一段的开始和最后一段的结束,两段之间相互呼应。编导通过复杂多变的物理空间,衬托出了作品情节上心理空间的变化,让作品不管是在空间上还是情感上都更加饱满。

此外,编导在处理动作的节奏和整体作品的节奏上也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和风格。特别是在整个作品的节奏上,舞段与舞段之间连接得不太紧密,分得很清楚,让观众有休息的时间,心理上的压力也不太大。每个舞段的整体节奏也不太一样,动作和音乐节奏快慢的感受最为明显。第一段由舞者的solo为主要组成部分,过渡到第二段变成了两对双人。在这过程中,尽管音乐节奏有些相似,但是整体的内容和动作上却完全不一样。第三段的前奏依然是慢板,随着音乐的速度变化,动作的质感也逐渐改变,力度加强,速度提升。第四段至第六段音乐变得更加抒情,在考虑到作品整体内容的情况下,编导选择了使用大部分较为柔缓抒情的音?罚?衬托了灰色的情绪氛围。小部分的节奏较强较快的音乐,体现了编导的内心中一部分积极的、渴望的、正能量的情绪。第七段编导在动作上运用了反复叠加变换的手段配合音乐的沉淀和爆发,让情绪表达出来。

(二)舞台布景、灯光服装元素的逻辑性

舞蹈的空间结构在舞台呈现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意象空间,这个意象空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一个是表层的、可视的;一个是深层的、体悟的。一个好的舞蹈作品应在其现有的结构语言中为观众呈现出一个无限想象的意象空间。舞台空间是有限的,但是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是无限的。这些舞蹈语言的表达正是借助舞蹈结构这一基本的形态来体现和表达的。

道具和布景也是构成舞蹈空间结构的重要元素。在舞蹈作品构思过程中,灯光、服装和道具等要素也同样被编导考虑在整个作品结构里,它们要根据作品的主题表达和情感抒发不断地进行调整,使其逻辑性合理的同时,人物形象和所要表达的精神主旨更加鲜明突出,从而保证整个作品舞蹈语言的说服力和艺术水准。

舞蹈结构不仅仅是一种组织手段,它要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情感高度融合。如果仅仅为了组织而结构,为了技法而技法,作品往往会变得没有支撑力,没有了情感的支撑,整个作品是没有说服力的;如果只是为了表现而结构,作品往往就会成为哑剧而没有了舞蹈独特的身体语言魅力,也会变得索然无味。为此,编导不仅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舞台经历,还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结 语

一个作品如果有一个好的舞蹈结构,那么编导所想要表达的某些内容或情绪也会被很好地诠释出来。舞蹈结构具有“舞蹈语言”的功能,它从一定程度上使作品的表达更完整,帮助编导将逻辑思想传达给观众,是编导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

上一篇:矿山测量下一篇:家庭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