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研究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于2017年5月-2018年4月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对高血压患者常见药物的安全合理用药与不良反应进行总结。结果: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经临床统计,结果发现不良反应病理报告总共有19例,占比9.5%。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研究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研究论文 篇1:

饮马镇中心卫生院门诊处方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研究

【摘 要】目的:探讨饮马镇中心卫生院门诊处方抗高血压应用情况。方法:2017年6月-2018年7月潍坊市昌邑市饮马镇中心卫生院接诊的高血压患者284例,将其中利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患者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处方类型及费用等。结果:患者服藥的抗高血压药物总计5大类,包括10个品种,使用频次最高的抗高血压药物类型为利尿剂,患者消费最高的为硝苯地平缓释片。药物使用过程中,常用方式为单一应用及药物二联,三联应用占比低于前两种。讨论:饮马镇卫生中心门诊处方抗高血压药物应用较为科学,符合药物应用基本原则。

【关键词】饮马镇;抗高血压;药物;应用

高血压是人类常见疾病,患者发病后表现为循环动脉压增加,机体脏器功能受此疾病影响,表现为部分器官及组织衰竭。高血压是世界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慢性病,高血压治疗目前无法完全治愈,通过抗高血压药物予以疾病控制。为保障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合理性,将潍坊市昌邑市饮马镇中心卫生院纳入的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的应用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6月-2018年7月潍坊市昌邑市饮马镇中心卫生院接诊的高血压患者284例,将其中利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诊断后符合高血压相关标准,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34例、26例,患者年龄为42-78岁,平均年龄为(59±4.54)岁,患者病程为1-15年,60例患者存有60份门诊处方。

1.2方法

本次实践采取回顾分析法,观察患者疾病情况、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进一步明确患者高血压疾病现状,对所选患者处方进行收集,对处方进行分析[1]。抗高血压药物处方分析过程中,据我国相关药物条例,对60份处方中的药物进行分型,探讨抗高血压药物成分及药品品种,药物费用、患者服用频率等[2]。

1.3观察指标

探讨高血压疾病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种类、费用、使用频率、使用方法。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利用spss21.0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利用x±s表示,利用卡方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抗高血压药物种类

对60例患者门诊处方高血压药物种类分析,观察到抗高血压药物共计5大类,细分为10个品种,5种类别分别为固定配比复方制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其中10个品种为厄贝沙坦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美托洛尔片等。

2.2抗高血压药物费用情况

60例患者处方药物中,共计消耗200盒,费用共计1642元,数量统计最高的为吲达帕胺片,费用统计最高的为硝苯地平缓释片。

2.3抗高血压药物使用频率

对60例高血压患者处方进行分析,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利尿剂,位居次席的为固定配比复方制剂,后续为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见表3.

2.4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方法

对60例患者资料分析看,单用及二联药物使用为主要方式,单一使用能够占据其中40.2%,二联使用方式能够占据39.4%,三联药物使用能够占据20.4%。高血压治疗过程中,药物联合使用是重要组成,饮马镇中心卫生院门诊处方抗高血压药物二联使用最多的为钙通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应用,三联为依那普利片与硝苯地平缓释片、吲达帕胺片联合应用。

3 讨论

对饮马镇中心卫生院患者分析后,药品使用品类主要为5大类,其中应用10个品牌,其中药物数量消耗最大的为吲达帕胺片,患者金额消费最高的为硝苯地平缓释片,患者使用频率最高的品类为利尿剂类[3]。对患者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患者服药方式及频次较为合理,并未出现随意用药,或者随意联合用药情况,药物使用具有针对性,患者高血压疾病控制效果良好[4]。高血压疾病治疗过程中,抗压药物的应用为主要方式,若想控制患者服药不良反应,保障药物使用效果,使服药具备安全性,满足患者基本需求。在用药过程中应当遵循几个原则。抗高血压药物在应用过程中,初始阶段服用剂量需保持较小,随患者耐药性改变逐渐增加用量[5]。患者服药次数可过多,最好为每天1次,单一高血压药物效果不理想情况下,可以据患者实际病情,采取二联及三联方式,患者用药后,需测量血压变化,观察使用效果。根据患者用药效果,适当调整用量,使血压保持平稳指标,若服用后血压较低,则需要减少用量,患者需要定期来院复查,随时观察疾病变化,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王凤侠.某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及其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8,16(10):18-19.

[2]崔岩.132383张门诊高血压处方用药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8, 25(19):170-172+180.

[3]金蕾,杨耀芳,魏新萍,储继志,陈家仪.1398张门诊高龄患者抗高血压药处方用药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10):1391-1394.

[4]韦冰.乡镇卫生院门诊处方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8):13343-13344.

[5]鞠国政.乡镇卫生院门诊处方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3):31-33.

作者:朱志敏

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研究论文 篇2:

高血压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合理应用效果分析

【摘 要】目的:总结分析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于2017年5月-2018年4月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对高血压患者常见药物的安全合理用药与不良反应进行总结。结果: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经临床统计,结果发现不良反应病理报告总共有19例,占比9.5%。其中3例水肿,3例低血压,4例头晕恶心头痛,2例支气管痉挛,2例低血钾症,4例咳嗽,1例心动迟缓。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予以合理治疗,均得到明显好转或痊愈。结论:熟知各类降压药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依据患者的病情、血管状态以及合并症情况,合理选择降压药,才能减少药物副反应的发生,充分达到降压的目的。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不良反应;药物合理应用

高血压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环境、生活节奏等因素均会不同程度引起病发。通常情况下,临床经常采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ARB降压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降压药及CCB降压药等,由于身体状况存在显著的差异,患者服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各类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存在显著差异[1]。因此选择适合患者的安全、有效、经济的降压药物正确指导患者临床应用、有效降低血压至关重要[2]。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對其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具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于2017年5月-2018年4月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通过临床得到确诊,并长期服用降压药物进行临床治疗。其中男122例,女78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61.4±4.8)岁。收缩压平均为140~185mmHg,舒张压平均为90~115mmHg。用药时间为半年以上,排除认知功能障碍以及精神异常的患者。

1.2 方法

采用ADRRMS软件统计不良反应病理报告,分析高血压患者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并针对药物不良反应总结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2 结果

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经临床统计,结果发现不良反应病理报告总共有19例,占比9.5%。其中3例水肿,3例低血压,4例头晕恶心头痛,2例支气管痉挛,2例低血钾症,4例咳嗽,1例心动迟缓。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予以合理治疗,均得到明显好转或痊愈。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有着高发病率与致残率等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血压发病人数已经超过1.6亿,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病症[3]。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动脉血压升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引发心、脑、肾等人体器官病变。其中对老年人群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心血管。有大约40%的冠心病与80%的脑血管患者与血压不正常升高具有一定的联系[4]。如缺乏有效的治疗,就会引发病变,危及患者生命健康。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服用常用药物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不同种的不良反应。为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老年患者在服用药物的时候,需加强安全合理用药。合理的使用高血压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始终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棘手问题,最根源的在于医务工作者不能够熟知各类抗高血压药的强项以及需要禁忌的一些因素。若想要对每位高血压患者进行合理的治疗,使抗高血压药合理的应用,那么就必须对每位高血血压患者的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解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根据高血压患者出现的不同情况,选择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方案[5]。因而,高血压患者在服用常用药物的时候,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深入了解患者的个体情况,指导患者临床用药,以此提高患者用药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6]。

综上所述,熟知各类降压药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依据患者的病情、血管状态以及合并症情况,合理选择降压药,才能减少药物副反应的发生,充分达到降压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莉.高血压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合理应用效果分析[J].北方药学,2018,15(8):157.

[2]王涛.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象与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4,31(3):356-357.

[3]杜辉,胡金涛,赵雪冬.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药物的安全合理用药与不良反应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53):10484-10485.

[4]杨竹君.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药物的安全合理用药与不良反应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0):3089-3090.

[5]王淑云.高血压患者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1):115.

[6]张丽.高血压患者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合理应用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14(1):63,65.

作者:龙书璐

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研究论文 篇3:

酸枣仁汤临床应用体会

【摘要】酸枣仁汤为临床常用经典方剂,疗效确切,应用广泛。本文从临床应用进展方面综合相关文献报道就酸枣仁汤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及探讨。

【关键词】酸枣仁汤;临床应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651

1.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酸枣仁汤在治疗以情绪或神志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系统疾病及在神经衰弱的治疗中也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顽固性失眠是酸枣仁汤应用治疗最为广泛的疾病之一。李荣亨等将134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观察了复方酸枣仁安神胶囊、朱砂安神丸及安眠酮对失眠的疗效。结果显示复方酸枣仁安神胶囊疗效优于后二者。李忠业临床应用发现用酸枣仁汤合甘麦大枣汤,对心肝阴血不足、扰动心神型顽固性失眠患者疗效较好。弓慧珍报道用酸枣仁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精神失常症46例门诊患者,结果:治愈20例,显效23人,症状无变化者3例,有效率为93.5%。袁梦石等报道临床观察加减酸枣仁汤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狂躁型精神障碍32例,基本痊愈5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9例,无变化2例,死亡8例,总有效率68.8%,治疗组疗效及症状评分均优于地西泮对照组。另外,酸枣仁汤加白芍、菊花等组方对因带状疱疹病毒蚀伤肝经经络,脉络郁滞而致的三叉神经痛也有较好的疗效。

1.2心血管系统疾病酸枣仁汤对顽固性频发的室性早搏也有满意效果。袁福茹等以酸枣仁汤加味(加元胡、麦冬等)治疗本虚表实、痰阻气滞血瘀之心动悸、脉结代,84例患者中,显效46例,有效2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9.28%。孙志等临床应用酸枣仁汤发现对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早搏、房颤等均有疗效。李相中报道用酸枣仁汤珍珠母、琥珀等治疗房性室性早搏,结果显示酸枣仁汤组疗效优与西药组。黄洁红报道在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酸枣仁汤合甘麦大枣汤可有效改善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昼夜节律和夜间睡眠。2其它各科病证

以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以心肝阴血不足之失眠为主要表现者疗效显著。张国斌报道用酸枣仁汤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1例,总有效率达100%,且均在第1疗程显效。王利军以酸枣仁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血精症、肾虚肝旺之阳强症,以及男子肝阴不足,虚火扰心,心肾不交之遗精症,临床均可取得较好疗效。闫亚莉等临床应用酸枣仁汤随症加减治疗因精神緊张、情绪激动、饮酒等原因导致的皮肤科疾病,如荨麻疹、神经性皮炎以及多汗症等,取得满意的疗效。孙海潮等应用酸枣仁汤治疗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患者,血胆红质下降、黄疸消失。推测本方可能具有调节葡萄糖醛酰移换酶活性、改善肝细胞摄取非结合胆红质的作用。酸枣仁汤还可用于辨证治疗惊悸、眩晕、夜游、梦叫、严重汗证等病证。3酸枣仁汤研究中的问题及思考

虽然近年来在酸枣仁汤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但仍存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临床应用多数仍局限于临证经验的个案总结,大样本的临床观察报道相对较少,以致对本方临证运用技巧或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清晰与完善。特别是在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报道中,疾病病名不能与现代医学接轨,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缺乏统一规范,从而造成临床疗效可信度低,治疗评价标准亟待完善。特别是关于方剂制方原理及配伍规律的药效学研究基本属于空白。由此可见,酸枣仁汤作为临床经典用方,其临床与实验研究还正处于初期起步阶段。如何在进一步完善临床用药规范、总结运用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古方制方原理及配伍规律的理论与实验探讨,从整体、离体、组织细胞、分子生物学等不同层次和水平上揭示其效用机理,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药理学依据,是目前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作者:苏琴

上一篇:关于狂犬病防制工作计划下一篇:旅游局旅游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