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单证复核制度

2022-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地方需要使用制度,这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和公约的总称。我想学习制定制度,但我不知道该问谁?下面是小编的《进出口单证复核制度》,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1篇:进出口单证复核制度

进出口单证管理及复核制度

1.0 总则

建立进出口单证管理及复核制度,明确对各岗位人员审单、录入和操作执行的控制要求;规范进出口业务操作,促使进出口业务的顺利开展和有序进行,使报关业务更加有效,准确与符合法规要求。

2.0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进出口业务操作所涉及的程序。

3.0 报关业务管理

3.1 出口业务

3.1.1 操作人员必须在货物出运至少7天前编制出口报关单证;

3.1.2报关资料须经公司复核审核员复核,尤其在产品规格、数量、金额、港口等方面进行严格检查,如发现不符合条件的资料要求及时通知编制人员,并追踪得到更新报关文件。

3.1.3 出口业务操作员在报关日至少2-3个工作日前,将全套报关资料给代理报关行/报关公司。

3.1.4 代理报关行/报关公司必须在报关日向海关申报并递交所需的报关资料;

3.2进口业务

3.2.1操作人员先取得进口货物正本单据。

3.2.2货物到港口后,操作人员必须将进口发票、装箱单、提单、报关委托书及其他特殊单证寄往指定货运代理,委托代理公司办理进口成本清关手续;

3.2.3海关等有关主管部门一经放行,业务操作人员应及时安排拖柜并通知公司指定仓库做好卸货准备。

3.2.4货到公司后,业务操作人员通知指定仓库更具要求进行卸货。如需报检的,应提前通知检验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4.0报关复核岗位职责制度

4.1为了减少报关差错,提高通关速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申报管理规定》,报关企业应设立复审岗位。

4.2复审岗位人员应熟悉国家有关进出口的法律、法规,掌握商品知识和审单技能,并对工作认真、负责。

4.3对进出口报关单证进行全面审核,确认报关单填制是否规范、准确,报关的委托书、单证、票据是否齐全。

4.4根据海关政策、法规要求,对进出口报关单证数据的正确性、合法性和逻辑性进行综合审核,确认报关单数据正确、合法,有关数据间的逻辑关系正常。

4.5审核商品归类、税率、完税价格、原产地等征免税要素,确认计算的税费正确。

4.6通过审核报关单的填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7 通过审核报关单,应适时对报关单差错进行分析、登记。并将差错分析情况向公司汇报。

4.8不参与走私违法活动和违反海关规定行为。

5.0 进出口业务操作人员必须做好进出口各种报关单据及记录的留档。 6.0 本制度随相关的新出台的政策和法规作相应调整,未尽事项参照海关有关规定。

第2篇:进出口单证管理及复核制度

华达利家具(淮安)有限公司

进出口单证管理及复核制度

一、总则

建立进出口单证管理及复核制度,明确对各岗位人员审单、录入和操作执行的控制要求;规范进出口业务操作,促使进出口业务的顺利开展和有序进行,使报关业务更加有效,准确与符合法规要求。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进出口业务操作所涉及的程序。

三、报关业务管理

1、出口业务

1)、操作人员必须在货物出运至少5天前编制出口报关单证;

2)、报关资料须经公司复核审核员复核,尤其在HS.CODE、产品规格、数量、金额、港口、目的国等方面进行严格检查,如发现不符合条件的资料要求及时通知编制人员,并追踪得到更新报关文件。 3)、出口业务操作员在报关日至少2-3个工作日前,将全套报关资料给代理报关行/报关公司。 4)、代理报关行/报关公司必须在报关日向海关申报并递交所需的报关资料。

2、进口业务

1)、操作人员先取得进口货物正本单据。

2)货物到港口后,操作人员必须将进口发票、装箱单、提单、报关委托书及其他特殊单证寄往制定货运代理,委托代理公司办理进口成本清关手续;

3)、海关等有关主管部门一经放行,业务操作人员应及时安排拖拒并通知公司指定仓库做好卸货准备。 4)、货到公司后,业务操作人员通知指定仓库更具要求进行卸货。如需报检的,应提前通知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可使用。

四、进出口业务操作人员必须做好进出口各种报关单据及记录的留档。

五、报关复核岗位职责制度

1、为了减少报关差错,提高通关速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申报管理规定》,报关企业应设立复审岗位。

2、复审岗位人员应熟悉国家有关进出口的法律、法规,掌握商品知识和审单技能,并对工作认真、负责。

3、对进出口报关单证进行全面审核,确认报关单填制是否规范、准确,报关的委托书、单证、票据是否齐全。 华达利家具(淮安)有限公司

4、根据海关政策、法规要求,对进行出口报关单证数据的正确性、合法性和逻辑性进行综合审核,确认报关单数据正确、合法,有关数据间的逻辑关系正常。

5、审核商品归类、税率、完税价格、原产地等征免税要素,确认计算的税费正确。

6、审核成交方式、运费、保费、杂费单价、总价、币制是否合理

7、通过审核报关单的填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8、通过审核报关单,应适时对报关单差错进行分析、登记。并将差错分析情况向公司汇报。

9、不参与走私违法活动和违反海关规定行为。

10、制做《进出口单据复核表》,作好复核合格率的登记,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

六、单证复核作业要求:

1.出口操作人员登记《进出口单据复核表》。

2. 复核岗人员根据《进出口单据复核表》,仔细核对操作人员所提供的单据资料。

3. 单证复核未发现问题的通知操作人员发给报关行申报,如发现问题登记在复核表上,并将问题点告知操作人员及时修改,修改后的内容需再次复核,没有问题方可发给报关行申报。

4.针对复核过程中发现的不确定问题(如HS.CODE不确定等),需要及时上报主管,必要时可以在咨询海关,商检等单位确认。

七、本制度随相关的新出台的政策和法规作相应调整,未尽事项参照海关有关规定。

第3篇:进出口单证管理及复核制度

1.0 总则

建立进出口单证管理及复核制度,明确对各岗位人员审单、录入和操作执行的控制要求;规范进出口业务操作,促使进出口业务的顺利开展和有序进行,使报关业务更加有效,准确与符合法规要求,以确保从事进出口代理业务的符合性要求。

2.0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进出口业务操作所涉及的程序。

2.1 客户公司属自理报关企业,仅为本企业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手续,由于出口口岸的限制,一般通过口岸的代理报关企业代为办理手续。

2.2 货物出口时报关业务员必须在货物装船前一或二个工作日(特殊情况除外)进行报关业务。 2.3 报关业务前必须做好以下单据:

2.3.1 出口业务:出口报关缺乏委托书,出口发票、装箱单、报关单、出口商检委托书,出口商检换证凭条或凭证,出口核销单。如涉及加工贸易业务的必须提供手册报关。 2.3.2 进口业务:进口报关委托书,进口发票、装箱单、提单和其他特殊单证,如手册、进口许可证、无木质包装声明等。 3.0 报关业务管理 3.1 出口业务

3.1.1 操作人员必须在货物出运至少7天前取得出口报关单证; 3.1.2报关资料须经公司复核审核员复核,尤其在产品规格、数量、金额、港口等方面进行严格检查,如发现不符需及时与客人取得联系,并得新追踪得到最新更新报关文件。

3.1.3 出口业务操作员在报关日至少2-3个工作日前,寄全套报关资料给口岸代理报关行/报关公司,如自己本属海关出口,由具体操作报关员做好交接手续,同时要求口岸报关行/报关公司回传交接单(或电子凭证,如邮件或快递签收信息);

3.1.4 口岸报关行/报关公司必须在报关日向海关申报并递交所需的报关资料;

3.1.5货物出运二个月内,口岸报关行/报关公司须将海关签发的核销单、报关单退回企业, 如自己本属海关出口,则由具体操作报关员负责追踪退单,最终退给客户由操作人员负责; 3.2进口业务

3.2.1操作人员先取得进口货物正本单据。

3.2.2货物到港口后,操作人员必须将进口发票、装箱单、提单、报关委托书及其他特殊单证寄往指定报关行,委托当地报关行办理进口成本清关手续,如自己本属海关出口,由具体操作报关员做好交接手续,同时要求口岸报关行/报关公司回传交接单(或电子凭证,如邮件或快递签收信息);

3.2.3海关等有关主管部门一经放行,业务操作人员应及时安排拖柜并通知公司指定仓库做好卸货准备。

3.2.4货到公司后,业务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前来查验,通知货主企业不得擅自开箱卸货。查验合格后方可通知货主可以投入生产使用。

4.0报关复核岗位职责制度

4.1为了减少报关差错,提高通关速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申报管理规定》,报关企业应设立复审岗位。

4.2复审岗位人员应熟悉国家有关进出口的法律、法规,掌握商品知识和审单技能,并对工作认真、负责。

4.3对进出口报关单证进行全面审核,确认报关单填制是否规范、准确,报关的委托书、单证、票据是否齐全。

4.4根据海关政策、法规要求,对进出口报关单证数据的正确性、合法性和逻辑性进行综合审核,确认报关单数据正确、合法,有关数据间的逻辑关系正常。 4.5审核商品归类、税率、完税价格、原产地等征免税要素,确认计算的税费正确。 4.6通过审核报关单的填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7 通过审核报关单,应适时对报关单差错进行分析、登记。并将差错分析情况向公司汇报。 4.8不参与走私违法活动和违反海关规定行为。

5.0 进出口业务操作人员必须做只好进出口各种报关单据及记录的留档。

6.0 企业必须每次在海关备案满三年前参加年审工作,并同时注意海关有关公告及时更新年审信息,必提醒进出口业务货主参加海关年审工作。

7.0 本制度随相关的新出台的政策和法规作相应调整,未尽事项参照海关有关规定。

第4篇:进出口单证复核和货物流

进出口单证复核制度

出口: 1. 价格:

本集团有专门的进出口贸易公司,长期从事对外贸易的专业人员按照双方签署的合同为标准,核算货物价格,确保货物的价格真实准确。 2. 归类:

集团的客服人员按照标准,对照图纸,将所有货物进行品名归类。 3. 产地归属: 出口货物全部产自于本工厂,产地归属为辽阳,可以提供商检局认证的产地证书。 4. 数量规格:

货物入库前会对所有货物数量、重量、规格进行核查,随产品附标签,确保每包货物的信息准确无误。库房人员根据标签制作出库表格,标注好每个集装箱的货物清单,内容详细、准确。操作人员对库房提供的货物清单进行审核整理,一旦发现与订单不相符内容,及时沟通纠正。

5. 报关行作为我司长期合作的报关代理,对我司提供的单据进行汇总整理报关,对我司单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确保我司一切证件、单据、单证等资料符合海关规定。

6. 货运代理每单安排相应的操作员、单证员,跟进进出口流程,并与我司操作员实时确认信息,沟通细节,确保运输工具、舱单数据、转关单等物流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进口:

1、 进口部门专员在收到进口合同后,按商品类别进行分类,确认商品编码,提前准备好相关进口许可证

2、 在货物发出后,收到进口单据时,整理相关的正本报关单据如发票、箱单、提单各项单据是否单单一致,核对进口单证如原产地证、熏蒸证、许可证等相关证件是否齐全

3、 与相关技术人员确认进口设备的品名、品牌、用途、功能、原理等申报要素

4、 将核对后的单据单证交给报关行,并与报关行确认商品编码,如实进行海关申报

货物流、单证流、信息流的流程控制文件

1. 货物流(出口)

货物生产完成入库 →库房摆盘 → 装箱 →出厂 →运到指定码头入港 → 装船 →到达目的地

流程控制、复合或者纠错: 货物在摆盘时,库房发货员打出发货通知与货物标签进行核对(发货通知包括ERP#、忠旺编号/下单日期、客户订单号、我司排产后实际发货日期、箱型、重量、发往地、项目名称;货物标签包括客户名称、客户订单号、合金牌号、产品长度、重量、捆号、支数等),同时工人配合摆盘,最后操作员根据ERP系统进行再次核对(ERP系统内容包括忠旺图号、品名、挤压机吨位、产品长度、重量、合金牌号及状态、类别、色号、膜厚、米重、支数等),确保装入集装箱的货物准确无误。 货物出厂后,货车司机根据船公司配载上的信息将装有货物的集装箱运到起运港并给集装箱场地传运抵数据(运抵数据包括船名、航次、提单号、箱型、箱子尺寸、货物名称、货物件数、毛重、体积、发货人、收货人、箱子持有人代码、理货方式、货源地、目的港、包装单位、唛头)。在货物入港之前,我司操作和船公司代理进行提单确认(提单包括发货人信息、收货人信息、船名、航次、起运港、卸货港、目的地、箱号、封号、箱型、箱量、唛头、包装单位、件数、重量、体积、品名、运费方式等)后船公司传舱单到系统。在运抵数据和舱单匹配后方可入港装船。 货物流(进口)

卖方工厂→装船→货物到港→运输到我公司指定场地

货物在运到指定目的港后,我公司准备相关报关单据进行报关报检,在报关完毕装运货物之前我司进口专员按照车牌信息等材料去办理陆运保险,货物运输到我公司指定卸货场地,库房验收后,卸货

2. 单证流(出口)

合同 →计划单 →发货通知 →出门证 →报关单据 →提单 →报关单 →产地证

流程控制、复合或者纠错:(1)销售根据贸易条款和报价单来做合同,并配有相关人员核对合同。(2)客服或者销售人员根据合同制作计划单后下给计划员。(3)计划人员打出纸质版计划单后进行交叉核对。(4)客服或者销售人员根据客户订单和计划单制作发货通知后下给库房。(5)货车司机根据出库单去收款处开出门证(6)单证人员根据订单和库房出库数据制作报关单据,并进行复查后传给报关行。报关行打出纸质版报关单据和报关要素,进行初审和复审后进行申报和提交数据。(7)操作人员根据单证数据核对提单。(8)海关审核后生成报关单。(9)单证根据报关单据和提单制作产地证,商检局配有人员核对。

单证的保存:单证的保存包括电子版和纸质版。保管人员将电子版单据保存到计算机和硬盘中备份;将纸质版单证归档后放到卷柜,并且对单证进行定期整理。 单证流(进口)

合同→进口相关许可证→箱单发票提单海运保险单→税单→报关单→陆运保险单→入库单→商检证明

1、 在收到签订好的采购合同后,仔细核对相关条款,技术参数,确定进口商品编码

2、 根据确认好的商品编码,办理进口前涉及的各类许可证件

3、 核对国外厂家提供的正本箱单、发票、提单、保险单、产地证等单据,看看是否做到单单相符,单证相符,邮递给报关行,进行报关

4、 在报关行申报后,根据税款金额进行全额缴税,打印税票

5、 在报关完毕,货物放行起运之前,跟据运输车队提供的车辆信息办理从卸货港到公司的陆运保险,缴费,打印保险单

6、 货物到达工厂后,库房检验,出具入库单

7、 货物到达工厂后,请商检部门过来检验,检验合格后商检部门出具合格证明,开箱使用 3. 信息流(出口)

计划单表 →ERP系统 →出库数据表 →发货统计表 →货物状态查询

流程控制、复合或者纠错:计划人员将计划单内容录入到ERP系统后,导出表格,打印,然后交叉核对。库房人员操作员根据装箱通知,ERP系统和标签制作出库数据(出库数据包括箱号、箱型、捆号、模具号、合金牌号、产品长度、重量、支数、表面处理、包装班组、忠旺编号、客户订单号、入库时间、包装日期、品名、装箱日期和时间等)。单证和操作人员根据报关单据、提单填写发货统计表(发货统计表包括我司发票号、做发票的日期、客户名称、箱型、箱量、卸货港/目的港、品名、重量、结算币种、报关金额、保险公司名称、车队名称、开船日、到港日、贸易术语、海运费、提单号、船公司名称等)。最后操作人员在开船后进行货物动态跟踪,例如预计转二程船的信息,货物预计到港日期等。

信息流(进口)

装船通知→银行单据到单通知→到港通知→报关状态查询→跟踪提货车队的信息

1、 国外厂商发货后通过邮件等信息发给我公司装船通知,包括船名、航次、装船时间、预计到港时间,我们对货物的信息有个大概的估算

2、 发货后,国外供应商将单据交给银行,并提供快递号,我公司根据快递号进行查询,待单据到达指定的开证行后,根据开证行的通知,我公司去办理付款赎单

3、 取到正本单据后,跟踪货物到港信息,待货物抵达目的港后,收到到货通知,我公司进行报关

4、 报关行进行进口货物报关申报,我公司随时查询报关状态,待报关完毕海关放行后,将车队的提货车辆信息如车牌号和驾驶员姓名电话等发给报关行,安排提货

5、 随时与运输车队联系,跟踪货物的运输进度,直到货物安全到厂

第5篇:单证复核和纠错制度

1目的

为保证进出口单证的准确性,避免给公司造成损失、特制订单证复核和纠错管理制度。 2 范围

进出口业务涉及到的所有单据。 3内容

3.1进出口:单证员负责制单,制单完成后将报关单和报关资料发给报关行,报关行生成预录单以QQ或者邮件方式发送于单证主管, 3.2单证主管对金额、数量、重量、运输方式等内容复核,有错误的地方,要及时通知报关行修改,报关行将修改好的预录单发送于单证主管直到完全正确再通知报关行进行正式报关。

3.3 发单证员在《出口单据复核表》中做好记录,单证主管复核后签字。

3.4 制定进出口单据复核表,作好复核合格率的登记,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

4.要求做到细致、谨慎、及时。 5.本管理规定从颁布之日起生效执行。 6.本管理规定解释权归总经办。

编制: 审核: 批准: 时间:2012年10月25日

第6篇:进出口单证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进出口业务的正常发展,减少工作出错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及有关规定,特制定《进出口单证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作为公司进出口单证复核的依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进出口单证

3、 职责

1) 公司审核处同事负责入区单证的初步审核; 2) 公司客服部同事负责出区单证的初步审核; 3) 公司关务部同事负责需要归类单证的审核和制作; 4) 公司预录入人员负责报关单的预录入及申报;

5) 公司单证核对人员负责核对报关资料与报关单一致性的核对工作,确保单证一致。

4、 工作规范

1) 公司审单处同事对收到的资料进行初步的审核,并按照公司的编号规则对其进行编号、分类,根据不同用途分发各部门同事,按照编号将简略信息录入公司系统。

1.1 审单方式

1.1.1 自检:有关人员对自己所制单证的质量进行审核; 1.1.2 复检:前台收单员从制单员处接到报关资料后,按

照单证审核中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审核; a、 若复检合格或修改合格后,前台收单员或客户部同事将资料交录入员进行预录,制单审核结束;

b、 若复检结果不合格,做出标识,交回制单员更改,或向制单员说明情况后自行修改,修改准确后交由报关部门。1

1.1.3 完工审单

2) 预录入同事根据客户提供的报关资料进行预录入; 3) 核对同事核对纸质报关资料与预录入信息,确保单证相符; 4) 预录入人员发送报关数据;

5) 公司录入人员根据单证编号将报关信息录入公司系统;

6) 公司录入人员将单证整理,入区按入仓编号,出区按日期整理归档。

上一篇:客房部主管考核标准下一篇:读鬼谷学校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