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2022-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急救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急救护理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急救护理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5级66名中职生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33例,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模拟人教学工具进行学习,实验组学生采取标准化病人教学与模拟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分析两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护士职业态度得分。结果:实验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护士职业态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在《急救护理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职业态度的积极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救护理技术》;标准化病人;实践教学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也称模拟病人,是一些经过培训,旨在恒定、逼真地复制真实临床情况的病人或正常人[1]。针对每个学生,标准化病人都能表现出相对一致的临床症状、心理行为和社会背景等特点,是临床能力评估方法中的一部分。一般来说,标准化病人可分为3种,即简易SP、职业SP和电子SP。在校学生模仿患者进行实验教学、考核期间常使用简易SP,特点为缩短培训时间、节省人力资源等[2]。《急救护理技术》属于一门重要学科,要求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具备挽救危急重症患者的能力。为此,本文对我校学生在《急救护理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中实施标准化病人教学,分析其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共计66名中职学生,随机选自我校2015级护理专业,均为女性,以双盲法随机分为以下两组:对照组33例,年龄17—19岁;实验组33例,年例为16—18岁。两组均知情同意,主动加入研究,并且符合学院伦理会提出的所有要求,基线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1.选择简易SP。(1)以我校护理专业2015级5名学生(成绩优秀、主动加入研究、理解能力健全等)为例,安排简易SP相关培训。(2)查阅相关参考文献,编写简易SP《急救护理技术》实践手册,主要包括两方面,即详细介绍护理体检各个环节的具体过程与评分标准、评价护生做出急救措施的评分标准。(3)以近期临床急诊科接诊的病例为简易SP脚本的研究对象,按照简易SP培训要求依次列出学生需要了解的疾病症状、体征等。(4)加强5名简易SP培训,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急诊科常见疾病类型、体格检查项目等)、病情模拟(患者情绪、面部表情)、综合演示等,2学时/次,1次/周,连续学习5次。(5)两组授课教师为同一人,以王伟民、来和平主编《急救护理技术》教材中的外伤止血、包扎术为主要内容,均为2学时。

对照组接受传统模拟人教学工具,加以操作示范、练习。

实验组采取SP教学与模拟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法: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简易SP设置情景,即选取经过简易SP培训、接受能力强、性格特征与患者类似的学生模拟患者。首先,课前向简易SP成员、全体学生宣布并交代拟定本操作内容的临床常见问题难点;其次,教师演示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语言准备事宜,并向简易SP成员进行操作示范,待示教结束,指导其他学生以小组形式围绕简易SP设置的情景展开练习;最后,待实践操作课程结束,两组均接受操作技能考核、理论知识考核。

(三)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职业态度得分等情况。

护士职业态度得分判定标准:以护士职业态度测量量表评价两组职业态度倾向性,共30条,选其中7—9项予以评价,得分越高,说明学生职业态度越积极[3]。

(四)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处理两组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以“x±s”、“n(%)”表示,以t、X2检验,P<0.05作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二、结果

(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方面的成绩得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二)护士职业积极态度的比较

实验组护士职业态度积极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见表2。

三、讨论

《急救护理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建构主义理论倡导学生自身建构知识的过程,重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并提出学习环境需具备四大要素,即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4]。因此,简易SP的引入恰好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模拟的情景,指导学生在情景体验基础上感悟、交流、研讨学习成果。相关研究提出,建构主义理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加以结合简易SP,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护理技能合格率、应变能力[5]。基于此,本次研究在我校学生《急救护理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发现学生在模拟临床情景中通过与简易SP交流且及时获得有效反馈,有助于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体验患者痛苦,增强自身对护士职业的认同感。可见,《急救护理技术》实践教学中加入简易SP,适当设置道德、心理、伦理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在提高学生职业责任感的同时也可以提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成绩。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护士职业态度得分、理论知识成绩得分、操作技能成绩得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体现出简易SP在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简易SP在《急救护理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中成效如下:(1)简易SP均为具有医学知识的学生充当,更加容易了解病情,培训进展顺利,从而减短培训时间,节省人力资源;(2)学生担任SP,有助于提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水平以及对患者的痛苦做到感同身受,增强职业认同感;(3)简易SP的应用可以促进问题的快速解决、程序规范化的提高;(4)简易SP可以提高学生临床应变能力。

总之,标准化病人在《急救护理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知识的灵活运用、职业自信心以及工作能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RCSA.Consensus Statement of the Researchers in Clinical Skills Assessment(RCSA)on the use of standardized patients to evaluate clinical skills [J].Academic Med,1993,68(6):475-477.

[2]贺蓉.模拟病房及标准化病人在内科护理学实验课中的教学效果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5,(22):129-130,131.

[3]景丽伟,张超,邢凤梅,等.标准化病人模拟教学法在中医护理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131-132.

[4]杨文燕,汪珺,陈华梅,等.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模拟临床场景进行麻醉前訪视培训的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5):35-36.

[5]夏志春,梁云海,罗添云,等.护士标准化病人在自缢与噎食急救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7):781-785.

作者:贾欣 李婧茹

第2篇:急救护理管理质量考核标准

急救护理管理质量考核标准(2015.03修订)

科室:

得分:

项目

质量标准

分值

实扣分

60%

1.健全各类抢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专人负责,保证仪器完好,处于备用状态

12

1、查病区有无建立抢救仪器物品检查管理制度

2、大型抢救仪器设备有无操作流程(看资料)

⑴无建立规范统一的检查记录本

1

⑵无专人负责

1

⑶无抢救仪器操作流程图

1

⑷仪器损害无及时维修

1

⑸备用的医疗仪器不能正常使用

1

⑹记录本无固定基数

5

⑺每周检查记录一次,缺一次

1

2.抢救仪器物品定点放置

10

1、查医疗仪器有无定位放置,仪器外借、维修有否交接班记录

2、提问护士是否掌握仪器物品放置位置

⑴仪器无定点放置

1

⑵使用后仪器无及时归位

1

(3)急救物品不经允许外借一次

3

(4)无维修仪器记录

1

(5)护士不知晓仪器放置位置

4

3.抢救仪器保持完整、符合院感要求

10

1、查医疗仪器有无定期清洁、消毒

2、提问护士消毒处置方法

⑴仪器表面不清洁

2

(2)用后仪器无及时处置

2

(3)仪器导线乱七八糟未整理

2

(4)护士不知晓消毒处置方法

4

4.抢救车用物齐全定位放置,标识规范统一,保持整洁

20

1、查有无心外按压板、电插板、简易呼吸气囊

2、查急救用物种类是否齐全、是否完好、是否处于备用状态

3、查抢救车一次性无菌物品备用是否齐全、是否过期

⑴用物不齐全每件(主要用物5分)

3

(2)用物不能处于备用状态(每件主要用物5分)

3

(3)物品无定位放置每件

2

标识不规范、破损陈旧每处

1

(5)用后用物无及时整理、未清洁消毒

3

5.急救药品设基数,备用齐全

8

查急救药有无按规范、全科需求配置

抢救药品无基数

1

不齐全。缺一种

3

药品与基数不一致。每缺一只

1

药品放置与标识不符

1

抢救药品过期。每只

3

项目

扣分

实得

40%

1.掌握常规抢救物品、仪器的使用及相关知识

15

提问一名护士常用抢救物品使用,常用仪器设备报警、故障的识别与处理

抢救物品使用不熟悉

5

使用方法错误

5

不知晓报警、故障的基本知识

5

2.掌握专科急重症抢救处理原则及流程

16

提问一名护士专科急重症抢救处理原则及流程

不熟练掌握疾病抢救原则

3

⑵不知晓疾病抢救原则

5

⑶不熟练掌握抢救流程

3

⑷不知晓抢救流程

5

3.熟悉停电时抢救仪器使用应急预防

9

提问一名护士是否熟悉停电时抢救仪器使用(如呼吸机、吸痰器)等应急预案

不了解应急预案

5

答错误,每处

3

答漏/每处

1

备注:分值100分,得分≥95分为合格。(同时计算急救物品完好率)

检查人:

检查时间:

符表:

急救物品完好率(2016.03)

科别

检查项目

抢救车

氧气表

吸引装置

心电监护仪

呼吸机

注射泵

输液泵

除颤仪

洗胃机

气管插管

合计

完好率

检查数量

完好数量

第3篇: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一、消毒隔离管理质量标准 项目

检 查 内 容

上班时衣帽穿戴整齐、整洁、头发前不遮眉,后不过肩,侧不掩耳

工 作 人 员

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戒指、手镯

护士进行治疗操作时,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要求

分值 5 4 5

病区保洁工上班时间穿工作服,进行医疗垃圾收集、运送、处置时行必要的防护(如

5

戴口罩、手套等)

地面每日湿式清扫,保持病室清洁、整齐,病室垃圾兜定时清洁

4 5 5

病室

病床湿式清扫,一床一巾

床、床旁桌、椅每日用消毒液湿擦、抹布一床一用一消毒

病员出院、转科、死亡等须进行床单元终末消毒处理,传染病员按传染病的终末消

5

毒处理

治疗用的注射用水、生理盐水要有启瓶日期和时间

静脉输液药物要现配现用,压脉带一人一用一消毒,严格执行手卫生

4 5

治 疗 操 作

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

5

疗器具物品达到消毒水平,科室不得自行准备无菌包

治疗室抽屉内无菌物品按要求定点存放,治疗车台面及抽屉内清洁,摆放有序5 治疗室、换药室等每日空气消毒换药做到一人一份,一灭菌

湿化瓶按要求用后消毒备用,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每日更换灭菌水

4 4 5 5 4 4 4 5

无菌 物品 管理 及用 后处 理

盛装灭菌物品的容器符合要求,定期灭菌无菌持物钳按干罐保存,每4小时更换

无菌包的包装符合要求,无菌物品器具必须放置在专用柜内,保持有效一次性医疗用品存放符合要求

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按要求分类回收,做好登记

二、抢救药品、器材、设备及毒麻药品管理质量标准 项目抢 救 室抢

检 查 内 容

抢救室床位安置符合要求

抢救设施摆放在抢救室内处于备用状态抢救室保持安静,控制陪伴探视人员急救车内外清洁,台面不放任何物品

分值 4 4 5 5

药 品 器 村

抢救车实行卡片管理,物品准备齐全,按要求放置有序药物用后及时补充,确保药品使用有效输液、注射用物准备齐全各种导管、型号准备齐全,无过期开口器、舌钳、压舌板准备完好

手提式急救箱内药品、器材按要求准备、放置各种抢救用无菌包准备齐全,无过期负压吸引装置完好,表面清洁,贮液瓶清洁

5 5 5 5 5 5 5 5 64 4 4 4 4 4 4 4 4

抢 救 设 施

监护仪各导联线放置规范,血氧饱和度探头放置正确用后消毒,保持监护的有效性除颤仪随时处于启用状态(有电)

输液泵/微量注射泵表面清洁,处于备用状态氧气筒有“满”、“空”标志,放置位置安全湿化瓶数量能满足需要,用后消毒

毒麻 药品

管理做到五专,班班交接,有登记基数固定,用后按要求及时补充

抢救器材、药品做到“四定”,班班交接,护士长定期检查,有登记

管 理

抢救设施、设备定期维护保养

各种仪器有操作步骤说明,护理人员熟练掌握

三、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标准 项目

检 查 内 容

眉栏页码填写整齐,页面整洁,无涂改、破损

分值 4

入院、出院、转出、死亡、手术、分娩、处出、请假、拒测填写正确,无漏项2 新入院、转入、发热(体温≥37.5℃)、危重、术后病员每日至少测4次体温,高热病员(体温≥38.5℃)每日测6次体温,连续测至体温正常3天,一般病员每2 日测2次体温各种特殊标记绘制正确

体 温 单

入院时测量身高、血压和体重并记录;住院期间血压和体重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测

量并记录

呼吸线以下栏目填写正确,尿量、液体出入量、引流液量应根据医嘱和病情将2

4小时总结记录于相应栏内,药物过敏史应及时在其他栏内记录体温单绘制规范、无间断、无漏项

6 2

医 眉栏、页码填写完整、正确

页面整洁,无遗漏、无破损签名符合电子病历要求

长期医嘱、临时医嘱执行正确,及时药物试验结果标记及时、正确

2 2 10 4 2 2 3 3 5 5

医 嘱 执 行 单

眉栏、页码填写整齐,页面整洁,无破损、放置位置正确医嘱转抄及时、正确

医嘱执行后签字及时,字迹工整

自服药,多条静脉通道标记清楚,停药有标识

眉栏、页码填写准确,页面整洁,无错别字,修改符合要求记录频次符合要求,格式正确,病情变化者随时记录

护 理 记 录 单

记录真实、客观、连续、反应动态变化,体现专科特点,医学术语规范,护理措施

10

体现个体化

签名清晰可辨,符合病历书写要求

入院病员应有记录,记录应在4小时内完成

5 5

记录内容与医嘱、护理常规、病情、护理级别相符合,有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

10

观察记录

抢救危重症患者记录及时,如未记录应在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注明日间小结、24小时总结准确

眉栏、项目内容齐全、填写完整、正确、无漏项

5 5 4 2 6 4 2 2

手 术 清 点 记 录

页面整洁,无涂改、无破损

清点记录及时、无漏项,有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签名,签名规范、清晰可辨器械、敷料数量准确,填写清晰可辨输血血型记录正确,入量记录准确各种标签粘贴准确及时,整洁

四、基础护理质量标准 项目入 院 护 理病

检 查 内 容

入院介绍详实,病人“三知道”(主管医生、护士、护士长)

分值 5

接待病员热情,根据病情安置病床,注意隐私保护;陪同患者入病室,将患者的需

用物和病床单元准备齐全

及时通知主管医生接收和查看病员,治疗护理及时到位,做到主动、有预见性的工

病室整洁、安静;室内设施完好摆放规范

床 单 元

床旁桌椅清洁,保洁工每日湿式擦拭,一床一巾5

床上用品清洁、干燥、无污染,护士每日做好晨晚间护理;更换床单及时、主动5 保洁工坚持每日湿式拭清扫病室,环境清洁,做到地面、墙面无污垢病员卧位舒适,符合治疗护理要求

5 5

对易发生跌倒、坠床的病员应有特别提示,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对发生的及时上

病人

需保温、降温的病员,使用热水袋、冰袋温度适宜,无冻伤、烫伤发生对易发生压疮的病员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对已发生的压疮按要求治疗护理病员“三短”、“六洁”到位

各种引流管道通畅,护理措施到们

接正确的方法识别患者身份,按要求佩戴腕带护士知晓分管病员的“八知道”

护士

5 5 5 10 5 5

观察病情及时,记录客观、真实,生命体征监测按要求,指导、监护病员服药,并

10

交代服法和注意事项落实健康教育制度对出院病员做好出院指导

5

5五、特级、一级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项目

检 查 内 容

各项记录字迹清晰可辨,眉栏项目填写齐全、清楚

护 理 文 件 书 写

及时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结果,出入量记录正确

分值 5 5

护理记录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动态反映病员病情变化,护理措施恰当,有效果评

10

医嘱执行及时、准确,签字完整

各种引流管记录正确,观察引流液颜色、量、性状

5 5

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特殊用药、重要护理措施有记录;记录内容与医嘱、病情一

10

特殊护理、一级护理按级别护理要求勤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报

10

告,及时处理

基 础 护 理

病员卧位舒适,符合治疗护理要求护士知晓分管病员的“八知道”病员“三短”、“六洁”到位

各种引流管道通畅,护理措施到位

5 5 5

5对易发生跌倒、坠床的病员应有特别提示,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对发生的及时上

需保温、降温的病员,使用热水袋、冰袋温度适宜,无冻伤、烫伤发生对易发生压疮的病员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对已发生的压疮按要求治疗护理落实健康教育制度

急 救 治 疗

六、病区规范化管理质量标准 项目护 士护士 站 护士 办公 室更 衣室

检 查 内 容

分值5 5

各项治疗护理措施根据医嘱和患者的病情准确、及时、到位;用药及时、准确、安

全合理(时间、顺序、滴速、方法等)护士对科内抢救仪器、设备能正确使用

上班衣帽穿戴整齐(工作裤、工作鞋或白色软底鞋)、整洁、佩戴上岗证和手表4 长发用规定头发,不用花哨、怪异的头饰,头发保持自然色

桌面、墙面、地面保持清洁,天花板无蜘蛛,墙面不乱张贴,门窗清洁家居摆放按规定位置,桌面、抽屉物品分类放置工作人员饮水杯不乱放,用后自己收理

更衣间整洁、整齐,工作服、工作鞋不乱堆放,要求入柜保管地面、墙面清洁,各物品柜内外清洁,抽屉清洁

4 4 3 3 5 5

无菌 治疗车按规定位置摆放、清洁;各抽屉物品按标识放置,不乱放(无菌物品与非无

治疗室菌物品分开放置)

药品放置规范,无过期药品

各类物品摆放按规定位置,地面、墙面清洁,无死角

各种无菌包、无菌物品放置规范清洁

治疗室仪器设置使用后按要求清洁、消毒,归位放置

各抽屉物品按标识放置,无非必需品,洗手槽清洁

医疗 一次性物品使用后按规定回收并分类放置,各桶内、外清洁,加盖密闭垃圾

存放间使用后的各种无菌包按要求放置

各库房地面清洁,无卫生死角

物资 库房值班 室

清洁物品与非清洁物品分开放置物品按规定位置放置,有标识,不积压地面、门窗厕所清洁,桌面清洁无杂物床铺整洁,不乱堆乱放

5 5 3 3 4 5 4 3 3 4 3

4盥洗 间开 水房

墙面、地面、水槽、瓷砖清洁无污垢,地面不积水无杂物和各种废物堆放

床、床旁桌、椅按规定放置摆放,床头设施清洁,无杂物,壁柜内外清洁床铺整洁、平整,无异色,病室内无陪伴床及杂物

病室、厕所地面清洁不积水,墙面瓷砖清洁,面盆、便池清洁,门窗清洁

3 3 5 5 5

第4篇:护理部质量考核标准

1、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达95%:

2、病危病人护理计划,落实率达100%:

3、危重、一级或卧床病人、做生活护理,落实率达90%:

4、新入院病人24小时内进行卫生处臵,质量合格率达90%:

5、服药时,做到发药带水,看服到口,落实率达90%;

6、在班护士对病危或—级护理病人做到七知道(姓名、床号、诊断、病情、治疗、饮食、护理)回答正确率达90%;

7、危重病人有安全防范措施,做到“四无”:无褥疮、无烫伤、无坠床、无差错;

8、输液病人按时巡视,每500ML液体至少巡视3次,并及时签名,落实率达90%:

9、为入院病人做院规健康知识宣教,落实率达100%;

10、医师、病人及病人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率达90%;

11、二级医院陪护率≤8%;

12、入院后褥疮发生数为0;

13、—般护理差错发生率≤0.4%。

一、护理服务质量考核标准

1、住院患者满意度≥90%。

2、门诊患者满意度≥90%。

二、基础护理质量标准

1、护士对病人做到“七知道”:床号、姓名、诊断、病情、治疗、护理、饮食。

2、床单元:清洁、整齐、床单平整、中线正、四角紧、无碎屑、无尿渍、无血渍;扫床一床一巾,擦桌—桌一布;床头牌符合要求;床下、床上物品,放臵按要求。

3、“三短”“六洁” (三短:头发 胡须 指(趾)甲;六洁:头发 口腔 皮肤 指(趾)甲 会阴 床单位清洁)。

4、“四及时”:按时服药到口,送水及时;每日口腔护理、会阴冲洗落实及时;每日晨晚间护理及时;床旁有便器、排泄物处理及时。

5、“一保持”:管道位臵固定良好,并保持通畅。

6、卧位:病人卧位舒适。

7、四有:—级护理有护嘱;危重病人有护理计划;有护理措施,落实率达100%; 危重病人有陪护、陪检制度。

8、皮肤护理质量:无褥疮、无烫伤、无坠床.

9、不依赖陪护做生活护理.

三、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标准

1、抢救工作组织严密,分工明确,药品器材准确齐全,抢救技术熟练。于24小时内订出护理计划,出现病情变化时及时修改。各班护士能认真执行护理计划。

2、病室环境管理,根据疾病要求,布臵环境,应调节湿度、温度,光线要适宜。

3、服务态度好,能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

4、加强危重病人的临床护理病情观察,要求做到八个必须:态度严肃、观察严密、汇报及时、器械齐备、分秒必争、技术过硬、配合协调、记录准确。八个熟悉:疾病诊断、病情变化、检查结果、诊疗计划、护理重点、执行医嘱、正确操作、饮食禁忌。八个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新鲜、床铺整洁、皮肤干燥、口腔湿润、饮食得当、情绪稳定、安全舒适。

5、护理记录及时、细致、准确、文字简练、书写完整无涂改。

6、做到病人口腔、皮肤、会阴、指(趾)甲清洁、无臭味。病人床单清洁、平整、无皱折,无因护理不当所致的角膜溃疡、肺炎、泌尿系统感染、静脉炎及交叉感染等。各种导管通畅,位臵正确,准确记录出入量。

四、病区管理质量标准

1、组织管理:分工严密、职责明确、有工作程序、质量标准、检控方法、有健全的病人管理制度(陪护制度、探视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住院规则等)。

2、质量“四有”:有落实护理质控标准的措施;有检测方法;有分析讲评制度;有登记统计月报制度并按时上交。

3、技术管理:有教学、科研、业务培训计划,有落实措施和考核制度。

4、环境管理:清洁、整齐、安静、有序、舒适、安全。

5、物质管理(包括药品、器材、被服等):物质有分类、建有帐目、定期清点、数目相符、有使用消耗登记、无积压、无丢失、无变质。贵重药品每班交接、数目相符、加锁保管。

6、护士、实习护士、进修护士着装仪表符合要求。

五、急救药品、器材管理标准

1、“一专”:专人负责。

2、管理“四定”:定数量、定药器械种类、定物品摆放位臵、定期消毒。

3、药械“三无”:无责任性损坏、无器材性能失灵、无药品变质、过期、失效。

4、药械“二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六、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标准

1、体温单:格式符合、项目齐全、次数达标、点圆线直、颜色深浅一致、清洁整齐、无涂改。

2、医嘱单:包括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要求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作到格式符合要求、项目齐全、准确无误、字迹清楚、执行及签名及时。

3、医嘱本:正确完整,转抄、执行及时,核对及时,临时医嘱执行签有时间,签名正规。

4、护理记录:项目齐全、格式顺序符合要求、数字准确、使用医学术语正确、无错别字、无刀刮字、清洁整齐、生命体征准确无遗漏、病情描述确切重点突出、病情处臵及时记录完整、病情连贯性强。

5、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应当根据相应专科护理的特点书写。内容包括病人姓名、科别、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床位号、页码、记录日期和时间、出入液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病情观察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等。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6、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指巡视护士对手术病人术中护理及所用器械、敷料的记录,应当再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手术护理记录应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病人姓名、住院病理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手术护理情况、所用各种器械和敖料数量的清点核对,以及巡回护士和手术器械护士签名等。

七、工作间常规物品保洁消毒质量标准

1、工作人员着装符合要求。

2、定期消毒,登记制度健全,空气培养符合要求。

3、无菌物品无过期,室内物品、冰箱清洁整齐。

4、治疗车清洁、整齐、无响声。

5、体温计按规定消毒。

6、医用垃圾作预处理

7、一次性物品用后处理正确。

八、常用物品检查标准

1、氧疗物品:湿化瓶定期消毒并更换无菌蒸溜水,终末消毒后保持干燥状态,标有起止日期。

2、雾化吸入物品:管道咬嘴一人一用一消毒,湿化器每日消毒。

3、气管切开用物:有气管切开护理盘,定期更换,气管稀释液有起止日期。

4、吸痰器、引流瓶:使用后清洗消毒,标明消毒日期。

5、床单元:扫床一床一巾;床头柜一桌一擦布;床头柜每日消毒液擦拭;病人出院后终末消毒呈备用状态。

6、清点被服按要求不乱丢。

7、工作间、病房、厕所拖把均有明显标记按要求使用放臵。

九、无菌物品检查标准

1、无菌物品有专柜。

2、无菌物品有起止日期、标签清楚无过期。

3、无菌盘有起止日期、时间无过期。有效期<24小时。

4、注射用水有启封日期,无过期变质。

第5篇:急救物品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标准100分)

科室:

项目

标准分值

检查

方法

基本要求

评分标准

25

20

现场

检查

1.

物品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抢救器材性能良好,抢救药品标签清楚,无破损、变质、过期失效现象,

2.

保持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3.

物品放置整齐、清洁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急救物品完好率不达标扣20分

5

查看

记录

4.封存抢救车管理:封存前由两名护士按基数卡清点药品、器械,核对无误后用封条封存,双人签名并填写封存时间。护士每班检查一次封条的完好情况并做好交班,分管护士每周检查一次,用红笔记录,另起一行,每月由护士长和分管护士启封检查急救车内药品、器械一次,并有记录

5.非封存抢救车管理:每班按基数卡清点药品、器械一次并做好交班,分管护士每周检查一次,护士长每二周检查一次,另起一行,用红笔记录,帐物相符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25

25

现场

检查

1.

备用物品齐全,处于完好状态。中心供氧备氧气装置一套(流量表、湿化瓶、一次性吸氧管),鼻导管或鼻塞。氧气瓶吸氧加备氧气瓶、橡胶管、板手

2.

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瓶注明“满”或“空”的标志并有使用说明卡,使用中心供氧的护理单元有使用说明书

3.

呼吸机完好处于备用状态

4.简易呼吸器完好,处于备用状态,用后清洗、晾干、消毒备用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25

25

现场

检查

1.

备用物品齐全、处于完好状态

2.

吸痰器吸引:表面清洁无积灰,有使用说明,玻璃接口置胶皮套管

3.

中心吸引:(分体式吸引瓶):病区内有中心吸引使用说明书

3.使用中的吸引瓶每班及时倾倒瓶内液体或视需要随时更换接液袋,吸引瓶、管用后消毒、清洗、晾干备用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25

25

现场

检查

1.抢救药品及器材根据专科特点备用(必须经科主任同意)

2.抢救车有物品清点卡,卡物相符,班班交接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总分

100分

注:满分100分,≥90分合格。

检查者:

检查日期:

第6篇:标准化急救护理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7.09.023

[摘要] 目的 了解ICU临床抢救急诊危重症患者时配合展开标准化急救护理专业技术的意义。方法 随机筛选95例因患急危重症于2014年12月―2016年11月进入该院ICU救治的患者,其中46例A组危重症病例行常规干预,同时49例B组患者则加以展开标准化急救护理专业技术,给予两组抢救质量以及满意度指标展开比对。结果 急救、干预工作完成后,46例A组中有38例(82.61%)抢救成功,49例B组中有48例(97.96%)(P0.05)。

1.2 方法

46例A组危重症病例行常规干预:在对其病情展开综合评估的基础上,针对性处理原发病,并加强用药指导。同时,49例B组患者则加以展开标准化急救护理专业技术:(1)做好专业急救准备工作。当获取到急诊救助信息后,护理人员就要立即进行抢救准备,待急救车进入至现场后,要加强吸氧干预,同时予以创建静脉通路,如果患者存在明显的外伤,除了要予以止血操作外,还需对其伤口展开无菌包扎,同时加强转运流程中的监护,将患者疾病状况、病情程度以及临床表现等信息及时反馈至ICU,通知ICU医护人员准备各种抢救设备,在为患者抢救工作创造更多时间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抢救工作实践流程[2]。

(2)做好病情专业评估工作。转运环节,需对患者病情状况展开专业评估,再客观判断机体病情程度,并结合评估结果展开院前急救工作,有助于提升抢救工作质量与效率[3]。

(3)展开护理分工模式。组建急救护理团队,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规定各岗位人员具体工作职责,通过各司其职,以实现对急救护理工作的进一步优化[4]。①护理组长。护理组长承担着整个护理工作,不仅要协助医师对患者病情展开专项检查与判断,还要组织协调展开专业检查工作,并为监护护理人员、静脉组织管理护理人员提供帮助,以充分缩短其操作时长,避免危急情况发生[5]。②静脉管理者。静脉管理者要及时创建静脉通道,提升急救药品的用药质量,通过对患者病情状况展开监测,再结合测定结果对患者给药速度以及用药剂量合理调整,同时及时准备急救专用药品以及车辆,并采集机体血常规标本、生化标本以及凝血标本等,如果患者有肾衰竭现象、肺水肿现象或者是心衰现象发生,还需对其给药速率进行合理控制,以提升用药有效性[6]。③监护工作者。监护工作者要在最短时间内做好急救设备的准备工作,成功连接心电监护设备后,还要对机体呼吸道进行开放,并对其口腔组织中的异物成分及时清除,予以面罩吸氧,并配合展开气管擦管工作,同时配合医师对机体创口部位进行包扎与固定,再对其生命体征展开监测,将测定结果上报至急救医师处,便于急救工作的有序进行[7]。

1.3 疗效标准

当急救、干预工作均已结束后,对患者家属的满意状况展开调查、评估,而评估指标则涉及到“十分满意” “相对满意”以及“不满意”等方面[8-9]。

1.4 观察指标

对95例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工作质量及其抢救时长等指标展开统计、比对。

1.5 统计方法

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展开该次统计工作,95例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例数、家属的满意度指标等计数资料由[n(%)]表示,进行χ2检验,同时其抢救时长等计量资料以 (x±s)表示,进行t检验, P

[4] 田红玉.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8):2355-2356.

[5] 袁春丽.分析可预见性护理在急诊抢救室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12):2269-2270.

[6] 陈倩,王秀玲,李春霞,等.全程护理在降低急诊危重患者医疗护理风险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4):761-762.

[7] 常颖.急诊留观室危重症患者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23):213.

[8] 陈锦秀,曹慧,陈云凤.急诊留观室危重症患者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医学信息,2015,28(40):297-298.

[9] Ichimaru S,Fujiwara H,Amagai T,et al.Low energy intake during the first week in an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critically ill, underweight patients: A 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J].Nutri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2014,29(3):368-379.

[10] ?O朝霞,孙贝贝,刘秀秀,等.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应用于急诊危重症护理的效果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7):149-150.

[11] 谭有莲,徐艺文,段丽?Z,等.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急诊危重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信息,2015,28(z):179.

[12] 李蓉,官昕,王曼,等.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5,24(5):576-577.

[13] 夏志春,梁云海,罗添云,等.护士标准化病人在自缢与噎食急救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 21(7):781-785.

[14] 王惠峰,郭红,刘宇,等.标准化病人在急救护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9):2763-2765,2766.

[15] 欧阳金秀.标准化急救护理程序在群体性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14,38(6):731-732.

[16] Grintescu, Ioana Marina,Vasiliu, et al.The influence of parenteral glutamine supplementation on glucose homeostasis in critically ill polytrauma patients-A randomized-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J].Clinical nutrition,2015,34(3):377-382.

[17] 史冬雷,张红梅,高健,等.分级转运模式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的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5):639-642.

(收稿日期:2016-12-25)

第7篇:护理质量考核记录

考核人:李永萍 任玉仙 郝瑞丽 官巧梅 毛银霞 宁向莉 周水仙 姬月琴 李学霞 路 霞 2015年8月31日

一、 各科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感染科:

1、业务学习记录格式不规范;-1

2、11床患者李梅入院护理评估单上无体温记录;-1

3、病区健康教育宣传栏宣教资料摆放不整齐;-1

4、护理评估单责任护士未签名;-1

5、护理评估单评估内容漏项(患者基本资料评估不完整);-1

6、治疗室个别柜子无明确标识;-1 内一科:

1、10床患者马文,84岁,耳聋并使用双拐,床头无防跌倒、防坠床标识;-1

2、责任护士对患者评估不细致(跌倒/坠床一栏内患者用利尿药未打钩);-1 内二科:

1、8-24床患者不知所输药物名称及作用;-1

2、7床患者赵秀芳,入院后护士未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及注意事项;-1

3、急救箱封条日期早于急救箱内核对本核对日期;-1

4、2床患者健康宣教不到位(患者不了解病房相关制度);-1 骨 科:

1、公休座谈会格式不规范,无不良事件分析讨论结果;-2

2、6月26日患者跌倒上报表登记不全;-1

3、值班护士对常用抢救物品、仪器的使用及管理回答不全面;-1

4、治疗室抽屉内所放物品与抽屉标识不相符;-1 儿 科:

1、7床新入院患儿冯丹暘,护士未向家属讲解入院环境及给患儿物理降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

2、留臵针封管方法不正确;-1

3、急救箱内口咽通气道无消毒标识;-1

4、交班报告眉栏书写不规范;-1 急诊科:

1、1床患者李秀芬,使用中的湿化瓶无消毒日期标识;-1

2、急救箱内高压灭菌物品有效期错写为8天;-1

3、无不良事件分析讨论结果;-1

4、输液室巡视卡未签字;-1

5、医疗仪器未按时清洁、消毒;-1 妇产科:

1、交班报告眉栏夜班护士未记录时间;-1

2、护理评估单评估内容漏项(入院方式未评估);-1

3、无不良事件分析讨论结果;-1 外 科:值班护士对常用抢救物品、仪器的使用及管理回答不全面;-1 五官科:急救箱内消毒物品有效期错写为8天;-1 手术室:科务会议记录时间与实际不相符;-0.2 二:护士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任玉仙:公休座谈会时间与护士长月计划中时间不符且未注明原因;-1 周水仙:护士长手册中业务学习记录5-8月份未记录;-2 吕桂娇:

1、护士长手册中业务学习记录1至8月份未记录;-2

2、实习生无带教老师;-1 毛银霞:实习生未佩戴胸牌;-1 李淑梅:

1、护理质量考核记录不完整,每月全院质控反馈未记录;-1

2、护士长手册中业务学习记录8月份未记录;-1

3、组织协调能力不强;-1 郝瑞丽:护理查房时间与护士长月计划中时间不符且未注明原因;-1 宁向莉:

1、科内操作培训未按计划完成;-1

2、科室护理工作满意度93.6%;-1 路 霞:护士长例会缺席一次;-1 李学霞:科室护理工作满意度94%;-0.5 官巧梅:科室护理工作满意度94.2%;-0.5

三、原因分析:

1、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态度不认真;

2、健康宣教不到位;

3、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

4、护士长不重视护士长手册记录;

5、个别科室存在科务会形式化;

6、实习生无菌观念差,带教老师未尽到职责,监督不到位;

7、护士未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无菌意识及安全意识差;

8、护士对护理文件的书写不规范,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

四、整改措施:

1、各科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各项护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并严格落实;

2、各科室加强健康宣教工作;

3、各科室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分析、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再次检查落实;

4、护士长要加强管理意识和护理环节质量管理,注重细节质量;

上一篇:宁波五号地铁规划下一篇:价值链成本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