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手法写作

2022-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对比手法写作

浅谈对比修辞手法在汉语写作实践中的应用

摘要:从高中生具体的写作实践视角,即璀璨的光明无尽的夜、边缘处的耀眼之光、为了爱心传递等,突出“明”与暗、偏与正、小与大等对比的写作实践,借此分析对比修辞手法在汉语写作实践中的应用。其益处在于:浅显易懂,更易于苦于作文者的理解、接受与使用。同时,这是增加习作文采与表现力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于解决写作难的问题,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对比;写作实践;应用

高中生害怕写作文并不是怪现象,而是一个普遍现象。写作内容方面表现为:不知从何写起,写不出来;写作语言方面表现为:不生动、不形象、缺乏文采;写作方法方面表现为:不知有哪些写作方法,不知怎么运用写作方法。其实,借用社会生活中是与非、好与坏、优与劣、内与外、明与暗、正与反、正与偏、大与小等各种明显的反差现象,挪移到写作中,即对比修辞手法的应用,是一种较好的写作实践选择。如刘波的《对比手法在记叙文写作中的运用》(《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第1期)、寇耀文的《“比”中识香浓——作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学生之友(最作文)》2015年第3期]、李仰臣的《巧妙对比 泾渭分明——作文中如何运用对比手法》[《学生之友(最作文)》2016年第11期]等文,几乎都从理论视角分析了修辞手法在汉语写作中的运用。而笔者从高中生具体的写作实践视角,分析对比修辞手法在汉语写作实践中的应用,浅显易懂,更易于苦于作文者的理解、接受与使用。如“明”与暗、偏与正、小与大等对比的写作实践,是增加习作文采与表现力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于解决写作难的问题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明”与暗的对比:璀璨的光明无尽的夜

帮助,不是你扶着一个人让他走早已规划好的光明大道(因为你不可能帮他一辈子),而是培育一个人心灵的不断成长、发展与壮大。如果你如前者那样做了,或许你可以给他带来一阵璀璨的光明,但终有一天,他会因失去帮助而坠入无尽的黑夜。

蜀汉亡国之君刘禅因何而亡?大多数人都会说,因为他无能,是“扶不起的阿斗”。可你从何见他是“扶不起”的?他的“扶不起”又是谁造成的?从刘备到诸葛亮再到姜维,谁历练了他,放手让他独当一面?没有!正是因为他们过于强大,从不以谦卑的姿态退居一旁,才造成了亡国者刘禅的形象!他们的强大如一束炫目的光,让刘禅只看得到光明,只看得到他们的治国成果,而看不清自己未来的路!他们以为这样是在帮刘禅,可他们从未想过当自己驾鹤仙逝时,刘禅从眼前璀璨的光明到无尽的夜时,该怎么办?所以在光明中无所事事的刘禅只能寻欢作乐,朝廷有人帮他打理,即便他勤于政事,也不会被人称赞为千古贤君。刘禅,在一片光明中如盲人般行走。他习惯了刘备、诸葛亮的帮助,没了他们,他就坠入了无尽深夜,最终无路可走。

推古及今,现代父母对孩子包办式的帮助也是如此。父母甘为蜡烛,拉着拽着扯着将孩子抱上所谓的光明之路,告诉孩子,这就是你需要的一切光明。曾听到过这样的案例: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被名校退学的大学生,还不止一个。其中一例是:在孩子小学时,母亲就为其包办一切。母亲自以为聪明地将儿子引向了一条通往名牌大学的光明大道,自己以“泪烛”的精神、用大包大揽的姿态包办除孩子学习之外的一切事情。可她儿子除了学习之外,很多事情都不会做了。当母亲这盏灯一灭,他的大学生活就是一片黑暗。因为他早已在璀璨的光明中变成了“光明中的瞎子”,没有了“光明”,他便不能前行。

黑夜中的一支蜡烛可以让人摸索着前行——帮助正是如此,要适可而止。如果一盏明晃晃的灯直照着眼睛,让人无所适从,除了这光亮什么都看不见。那当这璀璨的光明消失后,被包办者便将迎来无尽的黑夜。

二、偏与正的对比:边缘处的耀眼之光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站在珠穆朗玛峰之巅去看世界的美好;而又有多少人想立于权力的顶峰俯瞰碌碌众生。但能站在世界中心的人很少很少,那我们不如安心于边缘之处,厚积薄发,发出耀眼的光。

古之以行走仕途为正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就算如此,又有几人能名垂青史,受人景仰呢?可请看看被视为不务正业的诗歌领域,有多少人在这“边缘地带”焕发光芒?有人说,李白的《蜀道难》一诗,写尽了光怪陆离,成就了他一代诗仙之名。有人说,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清平调》其一)一诗,筑实了他诗仙地位的根本。有人说,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一句,便奠定了他诗仙的地位。就连处于权力之巅的唐明皇也高看他一眼,御手调羹的待遇都给了他。而打着“奉旨填词”的柳三变,也让名声显赫的苏轼羡慕不已。既然无法在现实中施展抱负,那便在心仪的领域大施拳脚,积蓄力量,在边缘处焕发光芒!

可总有些人,天生处在中心地带,但最终沉沦为边缘之域的一株小草。方仲永年幼时提笔能书,聪慧无比,可终归是“泯然众人”。我们指责他的父亲不让他接受教育,指责他的亲邻们对他的过分追捧,我们都没说错。正是一个个目光短浅者,才让一个天才儿童从高峰一步步走入低谷的。可是,方仲永自己也迷失了。一个被夸奖、在蜜罐里泡大的孩童,恐怕也真的不知努力是何物,不知易得的东西也易失。方仲永终是走向了边缘。一个天才的没落,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处于中心的人亦会因种种原因失去方向,星光终陨落。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所以说,有中心才有边缘。中心很小,边缘却很大。我们不会因莱昂纳多陪跑过多届小金人奖而否认他的演技,亦不会因村上春树未曾拿得诺贝尔文学奖而不去看他的小说。

三、小与大的对比:为了爱心传递

小与大的对比是鲜明的。2018年暑期出现的爱心冰箱,无疑是给这炎炎夏日带来了清凉的一笔水墨画。于最开始受助的那些户外工作者而言,这是爱心人士带给他们的小爱。帮助与受助全靠自觉;但当爱心冰箱开始在社会风行时,这便是社会给予他人的大爱,要想传承,靠的不仅是良知的自觉,还有制度。

在江西省肿瘤医院旁,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开着一家“肿瘤厨房”。二老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这里,给肿瘤病人“借火”。肿瘤病人在这里炒一道菜,只收一元钱。这是二老给肿瘤病人的小爱。这份小爱在肿瘤厨房里传递着,病人们给予二老感谢,二老也凭借着感动一路前进。

总之,从年龄看,高中生能较好地掌握“明”与暗对比、偏与正对比、小与大对比等对比修辞手法,以及对比在写作实践中的应用。从心理发展看,高中生能较好地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认知规律。从相反或相对的人、事、景、物中,高中生能较好地发现其内在联系,并加以较为合理的对比。就促进个体思维方面的成长而言,写作中运用对比,具有鲜明的实踐意义。

作者:崔语桐

第2篇:摄影创作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摘要 任何摄影画面无不包含对比因素,摄影创作中恰当地运用对比手法,能使作品主题鲜明生动,意境深远,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分别从色调对比、形体对比、概念对比3个方面,对摄影创作中经常运用的对比手法,通过典型的摄影作品实例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 摄影创作;色调;形体

Employment of Contrasts in Photography Creations//Nie Junlong

Key words photography creations; hue; shape

Author’s address Shanwe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hanwei, Guangdong, China 516601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和主观思维过程中,矛盾贯穿一切过程的始终。世界上的事物都相对立而存在,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就是说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存在着各种矛盾,存在着各种对比因素,处处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对比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人们在认识和判断事物过程中,往往把两个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对比的对象和次数越多,认识往往也越深刻。人们常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就是说明对比、比较在认识事物中的作用。人们在认识世界,改善生活,提高思想修养等方面,都在广泛运用对比法。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要讲究对比艺术,因为任何一幅摄影作品从形式到内容无不包含着各种对比因素。例如第45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丹麦摄影记者艾瑞克·瑞弗德拍摄的新闻图片《阿富汗小难民的葬礼》夺得最佳新闻摄影奖。画面上是6只布满沧桑的手为死去的小难民遮上最后的白布,这是一个只有一岁的孩子的葬礼。这幅图片把对比手法在画面中运用得淋漓尽致——死去的孩子和活生生的手,孩子安详的面容和大人手上布满的沧桑,恰当地运用了生死、藏露、大小、强弱等多种对比手法,以此冲击观众视觉,表达作品主题。

摄影的对比是指构思和组合画面时用生动的形象进行对照,通常是用某一对象同另一对象相对比,借以显示内容的本质或特征。

摄影对比手法运用成功的作品,在画面的形象组合中,应包含3方面的因素(决不是2个因素),否则就变成为对比而对比,失去对比的真正的意义。第一个因素是对比对象,第二个因素是被对比的对象,第三个是通过对比能产生各种积极因素——提示事物内在本质或意义或给人某种启示、醒悟等。如《稻子和稗子》(李英杰摄),画面上的对比对象是稻子形象——谦虚地低着头,被对比的是稗子的形象——骄傲地昂着头,在两相对比之下,就自然地出现第三个因素——“虚心者进步,骄傲者落后”的哲理性感受。

摄影创作中的对比手法可以归纳为三大类。

1 色调对比法

色调对比既有黑白灰的影调对比,也有红绿蓝的彩色对比。

1.1 黑白对比

画面上只有黑白两种调子,没有中间灰调子;由于画面景物反差极大,所以黑白对比极其强烈。

1.2 明暗对比

明暗对比的画面形象中包含着中间的灰调子,不是纯黑和纯白,由黑白灰的不同影调造成的明暗差异可以构成画面的鲜明对比。明暗对比经常用在以下一些方面:1)用明暗对比表现画面景物的纵深感,即使画面景物呈现近的暗、远的亮;2)用明暗对比突出画面主体,主体是浅白色的背景用深灰色;3)用明暗对比表现景物的立体、轮廓、质感、光滑、干湿、粗细等效果。

色调中的彩色对比是比较复杂的,可概括为色彩的冷暖对比;色相、明度、纯度上的对比;补色、邻色、消色等方面的对比关系。因色彩在人的视觉中很敏感,不同的色调能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色彩的对比处理不当将影响作品艺术感染力,恰当运用彩色对比则能使作品焕然生辉。《红与蓝》(中国第二届国际影展)是运用彩色对比的好例子。画面中布满蓝色的陶瓷盘,形成以蓝色为主的冷色基调;几颗鲜红的小山楂果精心地设置于画面视觉中心,整体色彩通过作者的高度提炼,浓缩和强调了红与蓝的视觉对比效果,使作品格调清新而高雅。

2 形体对比法

所谓形体,是指对象的形态和体积。利用对象的外观形态特点进行造型对比,以达到揭示画面内容的目的,乃是摄影表现手法的一大特点。

2.1 大与小的对比

就是用摄影对象形体的大小差异进行对比,可以使观众对画面内容产生强烈印象。在大与小对比时,要使表现“大”的对象离镜头近,而被对比的“小”的对象,应置于画面较远的位置。也可以用广角镜的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来对比。

2.2 高与矮的对比

要表现巨大与高大最常用的是高矮对比法。由上影厂摄制的影片《一夜歌星》,请篮坛巨人穆铁柱饰演宾馆保卫人员,导演用另一个矮胖保卫人员同这位2米多高的球星对照,在高矮悬殊的对比中,观众对穆铁柱的高大形象印象非常深刻。

2.3 曲与直的对比

所谓曲与直都是指线条,更确切地说,是指摄影对象的轮廓线条特征。用线条的曲直差异来表现内容,不仅改善了摄影画面的单调乏味,而且使画面产生变化多端的视觉效果。

2.4 直与横的对比

画面上的横平与竖直线条,在表现上具有稳定感,因直线条能产生高耸和端正的视觉印象,而横线条在视觉过程中可以不改变方向自然地移动。所以,用直与横的轮廓线条对比的画面,具有视觉上的稳定感。

2.5 粗与细的对比

这是表现画面主体质地的一种方法。例如要表现一块方糖的晶体感,必须用深暗光滑的衬底;要拍摄一条毛虫,必须把它放在光滑的树叶上,才能表现出毛虫的外形特点。

2.6 圆与方的对比

这是指通过形状变化来取得对比效果的一种表现方法。如《祖国万岁》这幅作品,把圆形的国徽衬托在扁形的背景上,使主体格外醒目。

2.7 手与足的对比

这种表现手法的摄影作品在生活题材的摄影画面中反复出现。如《以足代手生活20年》(法国珀金摄,见1988年第6期《世界摄影》)曾获世界第31届荷赛新闻生活系列奥斯卡·巴纳克奖。以足代手的新闻人物是一位新郎,在新婚的宴席上,新娘用手持匙进食,而新郎是用脚持匙进食,两者形成鲜明对照,给观众的印象十分深刻。这幅作品的力量,离不开对比手法的作用。

形体对比的方法还有很多,上面举的7例,既是为了说明对比在摄影创作中的作用,也是为了开阔大家的视野,在启迪中加强思索,在摄影表现手法上也有所突破。在使用形体对比手法时,应注意从内容出发,不可忽视对象的形状特点,也不可生搬硬套,矫揉造作。

3 概念对比法

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点。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摄影创作中的概念对比,就是把生活中的哭与笑、动与静、虚与实等概念,用真人真事的真实形象进行生动对比,使观众对再现在画面上的事物的印象得到增强。

3.1 虚与实的对比

实中见虚、虚中见实,虚实相生。我国历代画家都是运用虚实对比的艺术构思来表现意境的。宋代范仲淹说:“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这些虚实表现原理也同样适用于摄影画面的虚实对比。由于摄影的虚实对比表现方法,是采用现代化的照相器材和科学原理,因此,摄影的虚实对比手法,优势明显。

常用虚实对比手法:1)用景深法(用大光圈、近距离或长焦距镜头摄影)使画面主体清晰而陪体虚;2)用控制快门速度的方法使画面主体实、环境虚;3)用追随法、变焦追随法、等速法、晃动法使画面主体中的局部是实影,陪体全成虚影;4)用叠影法,即采用多次曝光摄影,使画面形象产生重叠;5)用投影法,就是用画外景物的投影或倒影,同画面的清晰形象构成虚实对比;6)加用滤光镜,使画面形象有虚有实。通常又有多影镜转动法、雾化法、柔光法、中心聚集晕化法、中心透明晕化法等。

上面所说的虚实对比手法,都是指拍摄创作表现方法。至于数码图片的电脑后期加工处理,使画面产生虚实对比效果,则另当别论。

3.2 远与近的对比

这是在画面上表现深度感的一种基本方法,就是用远与近的对比,可以使体积和颜色相同的对象,在画面上呈现纵深度。由于镜头成像的近大远小,同人眼的视觉效果相似,因此,观众从画面形象的大小对比中就产生距离空间,平面画的空间造型也可以借助远近对比来完成。

3.3 动与静的对比

这是为了加强观众对画面主体的运动视觉思维,也就是要让观众从画面形象中感受到主体是在“运动”,所以,在画面的动与静的对比中,动是处于主导地位的。

动静对比适用的题材、内容、对象极其广泛。如:人物的四肢动与身躯静;风光画面中云或雾的动与山峰的静;舞台演出的人物动与布景静;水上运动的水面人物动与水上环境静;节日夜景中礼花焰火动与街道灯光静;广告画面的产品动与衬底静;等等。

3.4 疏与密的对比

所谓疏,是指画面的大小空白;所谓密,是指画面上影像密集重叠之处。所谓疏与密的对比,是说摄影画面上有的地方要密,有的地方又要留出大块空白造成对比。疏密对比的画面处理方法,用于表现山水风光和反映人物社会活动的摄影创作都是常见的。如有一幅作品《给大家的礼物》(由法国达尼艾尔摄影,见《大众摄影》1986年11期封二),画面中的人几乎被报纸所淹没,但他读的是一张白纸。这幅画的人物四周(上下左右)是重重叠叠的报刊,人处在画面中心位置,衣着是黑的和深灰的,画面上的报纸密度已经是铺天盖地,但是人物手中的一大张白纸,使整个画面通风透气,白纸的疏、报纸的密形成鲜明对照。

3.5 新与旧的对比

新旧对比的目的,是为了在提高画面主体表现力的同时,实际是在宣传或赞扬社会的新成就。比如《交错》这幅摄影作品,画面左边是2位穿着时髦的浅色连衫裙的少妇,而右边是穿深色老式上衣和长裤的妇女。这幅新旧对比的摄影作品,观众对新的印象深刻。尽管画面上反映的是服装式样的新旧变化,但它是人们生活变化的一部分,也是社会面貌变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这种对比手法对观众的心理影响,决不会仅仅停留在服装的式样变化上。

3.6 哭与笑的对比

一般讲,在同一张照片上出现又哭又笑的人物,在视觉上不易取得协调一致效果,但是只要符合主题需要,采用哭笑对比手法,可以使内容表现得既鲜明又突出。如《党的恩情比海深》这幅作品,内容是报道1966年3月河北邢台地震后的救灾情景,照片上一位解放军战士肩上背着一袋面粉送给受灾的老人,解放军战士在笑,但手摸面粉袋的老人见物生情,激动地在流泪。哭与笑的对比体现了军民鱼水情,也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7 老与少的对比

摄影的老少对比画面,主体一般是老人,也有用古树同儿童对比的。如《古树和幼苗》(见《优秀摄影作品欣赏》,王志渊摄影),画面用一大片古老森严的柏树同一群幸福、可爱、活泼、愉快、生机蓬勃的儿童对比,寓意深远含蓄。

3.8 褒与贬的对比

对画面事物的肯定或否定,是通过形象的视觉感受来体现,因此必须注意摄影表现方法。例如,要使褒扬的物体显得高大、雄伟、壮丽、有立体感,而使被贬低的物体显得低矮、歪斜、变形、呆板。

3.9 繁与简的对比

所谓繁,意思是复杂。因此,繁与简就是指复杂与简单的对比。摄影者经常碰上线条复杂的主体,或主体与较为杂乱的环境、背景相混杂,主体在画面上难以突出。如何使主体衬托在线条简单的背景上,在突出主体的同时,又要保留现场的气氛呢?繁与简的对比有别于虚与实的对比,不可把环境、背景中的复杂线条虚化掉了事。这时要充分利用空间透视使繁杂的背景得到简化,使主体得到突出。这种繁与简的对比是通过主体与环境、背景和不同光线射向等方法,改变环境背景的影调变化来突出主体的,所以,繁与简的对比比虚实对比更难表现。

摄影创作中事物的对比还有很多种,运用好哪一种都可以有效地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对一般的摄影者来说,想把对比的手法很好地运用在自己拍摄的图片中,就要在摄影创作中多观察、多思考,看适合运用哪种对比,然后多拍摄,也许就能够获得一幅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只要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摄影艺术眼光,使其达到一定高度,那么运用好对比的手法自然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参考文献

[1]佟光昕.呼应与对比手法在新闻摄影中的运用[J].新闻传播,2007(6)

[2]王运良,贺跃进.浅谈摄影创作中对比艺术的魅力[EB/OL].http://www.hdqyg.com/

[3]马棣麟.摄影艺术构图[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

[4]韦伯.摄影构图的最佳选择[M].贺西安,译.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8

[5]张小纲,陈振刚.摄影[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聂俊龙

第3篇:中日古典园林假山的表现手法对比

【摘要】假山是中国园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枯山水庭院的山的表现也有其独特的方法。本文在对中日两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介绍后,对假山和枯山水进行详细介绍,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假山和枯山水的表现手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关键字】假山;枯山水;古典园林

中日两国都有古典园林,随着园林的发展,其山的表现手法也愈加突出。假山是中国园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日本园林中山的表现手法也与众不同,其中枯山水具有其典型的代表意义。假山和枯山水的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中日文化的差异,有很大的意义。

一、中日古典园林发展历程

(一)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程

周代用于观天敬神的“囿”和“台”、秦汉的“宫苑”是园林的生成期;东汉末年,造园活动开始转向民间,而且从生成期的单纯以功能为主的建造风格开始转向功能和艺术创作并重,这是其转折期;隋唐时达到全盛,大内御苑、行宫、离宫都体现了“大内气派”,同时,文人山水画也开始大规模的兴盛,寺院、经阁等宗教建筑也开始普及;两宋时期,私家造园频繁,山水画达到巅峰,进入成熟期;成熟后期,明清江南一带的园林兴盛,皇家园林规模依旧宏大。

(二)日本古典园林发展历程

奈良、平安时代,主要有宅院形式的寝殿式庭院和作为佛寺的净土庭院,代表作有凤凰堂、金阁寺等,其主要特点是都有一个面积较大的水面。镰仓、室町时代,主要有武家式样和书院式样的宅院,宗教园林中枯山水园林流行,代表作有京都的大仙院和龙安寺。桃山、江户时代,主要有较大尺度的庭园以及茶亭,代表作有桂离宫。

二、假山和枯山水对比

(一)假山

假山是以园林石堆叠或用灰泥做成的山石,是一种将自然景观融入园林的装饰。通常会和水景搭配运用以达到“山环水抱”的效果。汉代就有明确的垒山石的记载,但“假山”这个说法直至唐代才开始使用。它造形多样,易于和周围景物协调统一,同时它灵活,巧于变化,丰富了园林的景观,增加了园林的空间和层次感,假山堆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全园的景观。

假山的石材多以湖石,黄石,青石为主。其中湖石有“瘦、皱、透、漏、齐”之美称。而黄石方整有棱角,纹理古拙,石性浑厚,气势雄伟,端庄,表现壮美与雄浑之势。做法主要是叠山和置石。其中叠山指用许多小块山石堆叠而成具有自然山形的假山,另外江南园林叠山习惯以粉墙衬托。置石是将石块做零星的布置。

(二)枯山水

日本式园林的一种,由中国的水墨画演化而成,一般是指由细沙碎石铺地,再加上一些叠放有致的石组所构成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偶尔也包含苔藓、草坪或其他自然元素。枯山水并没有水景,其中的“水”通常由砂石表现,有时也会在沙子的表面画上纹路来表现水的流动,而“山”通常用石块表现。平安时代末期,世界第一部园林典籍《作庭记》中首次记录了枯山水。镰仓时代末期,与禅宗相应的以追求自然意义和佛教意义的写意园林发展固定为枯山水形式。南北朝时期,为枯山水的实践时期,一般与真山水(池泉部分)同存于一个园林中,以真山水为主体,枯山水为辅。室町时代,枯山水逐渐从寺社园林走入武家和皇家园林,并逐步与真山水分离开来。桃山时代,以茶道宗匠千利休所创立的草庵风茶室为代表的日式茶庭兴起。江户时,多以小型枯山水为主。

三、中日古典园林假山表现手法对比

(一)相同点

1、假山和枯山水都是以石块堆积而形成。

2、两者都体现了“假”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是通过假山表现山。假山石材及形状的不同体现了造园者或者主人心中山的形象的不同。日本枯山水用较小的置石,借以表达山的形象,并配以白沙。两者都是通过假的借代物令赏园者自发想象,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不同点

1、石材质地的不同。假山多见湖石、黄石和青石等,而枯山水以花岗岩、片魔岩、火山岩等岩石为主。

2、在置法上,中国多采用竖向堆叠法,并根据主人的不同,有的巍峨,有的相对文雅;枯山水采用横向平置法,置出小岛小滩的形态,小巧玲珑。

3、在配景方面,假山会与水,泉搭配,并在假山植以植物;枯山水是低矮的石块配以白砂,有时栽植有蕨类或青苔。

4、假山多见叠石形式,并且形状各异,枯山水叠石形式较少,多利用单块石头本身的造型或者相互配列。

5、在营造的氛围方面,假山因有植物,四季变化明显,动静结合;枯山水山形低矮,规模较小,也多以单块石块或者组合而成,植物颜色单一,四季变化较小,随风吹过也并无沙沙作响,营造出寂寥无声、枯淡的氛围。

6、中国古典园林的建设者多以皇家、达官贵族、文人士大夫等为主,因此

展现的假山也多雄浑的气势或文人的含蓄之美等,动静结合,引发想象力。日本的枯山水主要兴盛于室町时代,融合、吸收了武家文化的元素。

7、假山受儒道思想影响,无论是假山的叠放有致,亦或是泉水植物的搭配,无一不表现了儒家思想,正符合当时主宰文化生活的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枯山水面积狭小,只有意象化的山与水,没有蓬勃的花草树木,摆脱了四季的荣衰,没有真实的流水,摆脱了生命的运息,正符合禅宗的空灵冲淡的彻悟心境思想,以静追求永恒,在静中彻悟,寻得韵味。

总之,假山和枯山水都是通过“假”的艺术,完美展现自然的魅力,或是园林主人的喜好。假山和枯山水的不同之处正是两国文化、自然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常文婷、居瑢.中日古典园林艺术风格及美学思想比较[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2月,第26卷第6期.

[2] 丁岚.日本园林中的日本文化[J].黑龙江史志.2008年,第21期.

[3] 胡文海.中日庭院建筑的文化内涵比较—以中国假山和日本枯山水为例[J].青春岁月.2013年8月上.

[4] 林静.枯山水庭园的造园艺术与现代演绎[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1月.

[5] 刘婉华.文心与禅心—中日古典园林审美意境之比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8月,第6卷第4期.

[6] 吴琛群.中日古典园林建筑比较[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

10月,第28卷第5期.

[7] 周建萍.中日古典園林美学之比较—以禅宗影响为中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1月,第34卷第1期.

作者简介:马利霞(1991.03- ),女,汉,河南洛阳人,西安外国语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日语专业,研究方向:日本国家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 陕西西安 710128)

作者:马利霞

第4篇:对比的写作手法

蚂蚁与蚱蜢

我小的时候,大人总是让我背诵拉封丹写的一些寓言,每一篇寓言的寓意他们都仔细地给我讲解。在我背过的寓言中有一篇叫做《蚂蚁与蚱蜢》。这篇故事的写作目的是让青年人懂得,在我们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上,勤勉总是得到奖赏,而游手好闲才受到惩罚——这诚然是个有益的教训。这篇绝妙的寓言(我很抱歉,我现在要讲的,客气一点说,是尽人皆知的,但实际情况却不尽然),讲的是蚂蚁在夏季终日繁忙为冬天储备食物,而蚱蜢却坐在草叶上,朝着太阳悠然歌唱。冬天来到了,蚂蚁舒舒服服,囤流仓满,而蚱蜢却没吃没喝,腹内空空。它来到蚂蚁身边,乞讨一点食物。蚂蚁给予的回答就是那句经典性的话:

“你夏天干什么去了?”

“实在抱歉,我唱歌了。我白天晚上都唱过去了。”

“你唱歌啦,好哇,那么你去跳舞吧。”这样的教训,我从来不大信服。倒不是因为我性格偏颇,而是因为童年时代逻辑推理能力很差,是非观念模糊。我同情蚱蜢,有一段时间,只要见到蚂蚁就把它一脚踩死。我这种任性的举动目的在于表示我对谨小慎微和人情常理的不满。后来我发现这种举动倒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有一天我见到乔治·拉姆齐独自一人在饭馆吃饭。这时我不禁又想起那篇寓言来。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哪个人像乔治那样满面愁容、闷闷不乐呢。他的眼睛直呆呆地望着远处,仿佛全世界的重担都落在他一人肩上。我真为他难过。我立刻猜到又是他那倒霉的弟弟给他找麻烦了。我走到他面前,伸出手。

“你好!”我说。

“有点不痛快。”他回答说。

“又是汤姆闹的?”

他叹了口气说:

“对了,又是他。”

“你怎么还不跟他一刀两断?你为他费尽了心机,现在你该知道他已经没救了。”

我想家家有一部难念的经。二十年来汤姆正是他们家的这部经。他刚开始步人生活时还满不错的——做了买卖,结了婚,有了两个孩子。拉姆齐一家名望很高,人们满以为汤姆·拉姆齐会做出一番有益而体面的事业。可是,一天汤姆突如其来宣布他不喜欢工作,也不适于结婚。他愿意独自一人逍遥自在。他不听任何人的规劝,离开了自己的妻子,离开了办公室。他有一点钱,就在欧洲各国的首都度过了两年愉快的生活。他的所作所为不断传到亲戚的耳中,他们都大为震惊。汤姆当然玩得很高兴。可是大家不禁摇摇头说,看他把钱花光了怎么办。答案很快就揭晓了——借债。他很有魔力,而且什么都不在乎。我从来没有见过有谁比他更容易借到钱。他从朋友那里得到源源不断的收入,并且很容易交到朋友。他常说花钱买柴米油盐没什么意思,要想花钱找痛快那就得购买奢侈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依靠哥哥乔治。在他哥哥身上,他用不着施展什么手段。乔治很正经,不吃他花言巧语那一套。乔治是个正人君子。有一两次他轻信了汤姆要改邪归正的诺言,给了他一大笔钱,希望他能悔过自新。汤姆用这些钱买了一辆汽车和一些非常精致的珠宝。后来实际情况叫乔治看出,他弟弟再也不会回到正路上来,他就同他一刀两断了。没想到从此以后汤姆居然恬不知耻地讹诈起他的哥哥来。一位有身分地位的律师发现自己的弟弟在自己常去的饭店里站在酒吧柜台后面给客人配鸡,尾酒,或者在自己的俱乐部外面坐在出租汽车司机位置上等候顾客,总觉得十分不光彩,汤姆说在酒吧间里伺候人或开出租汽车完全是高尚的职业,但是如果乔治肯借给他几百英镑,为了全家的名誉,他也未尝不可以放弃这种职业。乔治只好照借无误。

一次,汤姆险些进了监狱。乔治心里非常不安。他去了解这件丑事的详情。汤姆确实做得太过分了一些。他狂妄、轻率、自私,但这是他第一次干不正当的事情。要是他被检举,肯定会被判刑的。然而怎能让自己惟一的弟弟坐牢呢?受汤姆诈骗的人名叫克朗肖,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他一定要把此事提交法庭。他说汤姆是个恶棍,应该受到惩罚。乔治费了很大事,破费了五百英镑才算把事情平息下来。谁料汤姆和克朗肖一道把支票兑现,立即同去赌城蒙特卡罗痛痛快快玩了一个月。事后乔治听说这件事,气得要死。我从来没见过他生过这样大的气。

二十年来,汤姆赛马赌博,参加舞会,同漂亮的女人鬼混,在最豪华的饭馆吃吃喝喝。他总是穿戴华丽,风度翩翩。他已经四十六岁了,但人们总以为他最多不过三十五岁。他为人极有风趣’。虽然谁都知道他的人品并不好,可是同他交往却是一种乐趣。他兴致勃勃,精神饱满,魔力惊人。为了生存的需要,他定期向我借钱,我从来不惜做出贡献。每次我借钱给他五十英镑,总感到我是欠了他的人情。汤姆·拉姆齐认识所有的人,所有的人也都认识汤姆·拉姆齐。谁也不赞成他,但又都禁不住喜欢他。

可怜的乔治比他这位游手好闲的弟弟仅大一岁,看样子却像个六十岁的老头子。二十五年来,他每年的假期从来不超过两个星期。他每天早晨九点半就来到办公室,下午六点以前从不离开。他正直、勤奋、品格端正。他有个好妻子,他对她很忠实,连思想上也从来没有过非分的念头。他有四个女儿。对她们他可称得上是最好的父亲。他下决心积蓄三分之一的收入,计划五十五岁退休,搬到乡村小住宅去。在那里他打算栽种花草,打一打高尔夫球。他的一生白璧无瑕。他很高兴自己上了年纪,因为汤姆同样也上了年纪。他搓着手说:“汤姆年轻漂亮的时候,一切都好办。可是他比我只小一岁。再过四年他就五十岁了。到那时候他日子就不好过啦。而我到五十岁时就存下三万英镑了。二十五年来,我总说汤姆最后非要倒霉不可。我们倒要看看他到时怎么办。我们要看看到底是勤劳还是懒惰能得到善报。”

可怜的乔治,我同情他。现在我坐在他身旁,很想知道汤姆干了什么败坏名声的事情。乔治显然受到很大震惊。

“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他问我。

我估计也许发生了最糟糕的事情。说不定汤姆最终还是落到了警察手中。乔治几乎连话也不会说了。

“你不会否认我一生是勤劳、正派、可敬、正直的吧?我一辈子勤勉节俭,期望退休后从储蓄的一点金边股票中得到微薄收入。我始终在上帝为我安排的生活环境中履行自己的职责。”

“确实。”

“你也不能否认汤姆是个懒惰、平庸、放荡无耻的家伙吧?如果还有一点正义存在,他就该进贫民收容所。”

“的确。”

乔治的脸涨得通红。

“几个星期前,他同一个年龄够得上做他母亲的女人订了婚。现在这个女人死了,把所有的一切都留给了汤姆。——五十万英镑,一艘快艇,一所房子在伦敦,另外一所在乡下。”

乔治·拉姆齐握紧拳头敲打着桌子。

“真不公平,我跟你说,真不公平,他妈的,真不公平。”

我看了看乔治愤怒的面孔,忍不住放声大笑。我坐在椅子里摇来摇去,几乎跌在地板上。乔治永远也没有宽恕我。可是汤姆却经常请我到他坐落在“五月市”的豪华住宅去享用 美餐。如果他偶尔找我借上几个钱,那仅是出于习惯势力,最多也不过二十先令。

蟹爪兰和仙人掌

窗台上,一盆蟹爪兰开花了。

几十朵红色的花,翘着花瓣吐着金蕊,垂挂在翠绿的顶端,看上去就像一柄小花伞。 它时常获得主人的夸奖:“看。咱们的蟹爪兰开得多迷人,多漂亮!”

蟹爪兰听到夸奖,得意洋洋。当它看见支撑着自己的是一株仙人掌时,立刻变得十分沮丧。

“多丑陋的仙人掌啊!”它说,“平平扁扁的,就像个鞋底子!表皮也老化了,变黄了。还长了一身黑色的刺。主人为什么把我嫁接在仙人掌的身上呢?这可真像人们常说的,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仙人掌听到了蟹爪兰的埋怨,便说:“美丽的蟹爪兰啊。自从主人把你嫁接到我身上,我就时时刻刻向你输送水分和养料,你才能生长开花——这如同婴儿吸吮母亲的乳汁啊!难道婴儿长大了,就可以忘记母亲的恩惠吗?”

“可是,”蟹爪兰嚷着,说,“你也太丑了!丑得我都替你害羞……” 仙人掌说:请看看你身边的仙人掌,它丑吗?

“窗台上,放着另一盆仙人掌,它没有嫁接蟹爪兰,自己享用着从土壤里吸收的养料和水分,因此,茎片肥厚、碧绿,还绽开着一朵朵花儿,那花儿根部是粉红色的,面上渐渐变成金黄色,犹如绚丽的朝霞。“啊!”蟹爪兰又惊奇又羡慕,“原来仙人掌也能开出这么美丽的花儿!”

仙人掌说:“可我因为养有着你、支撑着你,永远不会开花了。但我心甘情愿——哪个做母亲的不愿把自己的美丽。全部献给孩子呢?”

《史记》:刘邦:大丈夫生当如此。

项羽:有朝一日,必当取而代之!

浙江杭州西湖岳坟

青山有幸埋忠骨 正邪自古同冰炭 白铁无辜铸佞臣 毁誉于今判伪真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便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句一:写遍身罗绮者,意在 与自己身为养蚕人的粗布做对比,写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生活,与有钱人的不劳而获,奢侈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实际是社会贫富悬殊的揭露!!

第5篇:对比写作手法训练[推荐]

对比写作手法”题型训练

阳光的疤痕

①有乡村生活经历的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阳光。这阳光是那么真切,离开乡村多年,只要一想起,背上仍残留着一种阳光暴晒留下的辣痛。夏历六七月间是收割稻子的时候,天气特别炎热。天未亮,蝉就在房前屋后喊起热来,不到上午九点,树叶就耷拉下来,叶子皱巴巴的,像被什么揉皱了,如果树会出声,大概会毫不顾忌地喊出痛来。土埕上的石凳已经被太阳捂得发烫,树荫下狗伸出舌头淌汗,湿湿的,仿佛苍苔上拧出的那种。

②从5点多起床干到这时,我早就腰酸腿软,晒了几个钟头的太阳,我的背部仿佛被什么动物的利爪挠过一般,热辣辣地疼。回家吃早饭,我扒拉几口就再也吃不下,只一杯接一杯地灌冷开水,直到肚子发胀,还觉得口干舌燥。我想对父亲讲让自己歇一会儿,但看着他黝黑脸上如小泉潺潺的汗水,我把冒出来的话连同唾沫都咽进肚里,提着镰刀跟在父亲的背后又上田去了。

③九点的阳光将父亲的身影拉得很长,我与父亲的距离只有两三步路,有好几次,我的影子与父亲并肩而行了。但当我回过头,发现父亲的身影黑黝黝的,仿佛一个看不见底的深井,有好几次我的步伐动摇了,我想:也许我再向前几步,我就会重复父亲的命运,踩在父亲的影子上。说实在的,我当时感觉一种深陷的、无法摆脱的恐慌和悲哀。

④父亲没有回头,也许他的眼中只有那波浪起伏的稻谷。他背上的汗水和那个少年的我的脸上的汗水淋漓的流在我多年之后的记忆中。

⑤刚才还是明晃晃的太阳,此时变成一个大得可怕的白炽灯,我再也不敢抬头与之对视。走进稻田,刚弯腰,炎热的阳光早已透过沾在背上的衣服扎进肌肤。起初尖细如麦芒,后来如荆棘上的尖刺,临近中午,阳光如一些细小的针尖,密密麻麻地扎进每一寸呈给太阳的肌肤。背部的温度由热、炎热到灼热渐次升高,直到觉得自己快要燃烧一般。汗水淋漓地流出,后来就没有了,被太阳“蒸”干了,抬头看父亲的背影,背上的衣服泛出一层淡淡的盐渍。多年以后,远离乡村阳光的我很煽情地把自己弯腰俯向庄稼的身影比做一柄“新镰”,把炎热的阳光比做铸炼钢铁的熔炉,把汗水比做淬火的水。其实自从我开始写矫情的诗歌始,乡土和阳光早已变成我手上的一捧展览品。远离乡村的我,没有什么可炫耀的,就炫耀自己经历过的痛苦。我们的乡村当时长的最多的是苦楝树,诗歌在庄稼中是完全没有生长空间的。土生土长的农人。土生土长的庄稼。但没有土生土长的诗歌。

⑥我的腰弯得更低了,这样做的目的,只为减少太阳照射身上的面积,至于这样做会更累的感觉早已麻木了。酸软的手臂和腰肢变得僵硬,特别是臂部的肌肉有点肿胀起来的感觉。但我不敢停下来,怕一停下动作,自己就会被炎热的太阳“压倒”。热原来也有“重量”,久处炎热阳光下的人才会真切体会到。

⑦嘴里已经没有一点唾沫,舌头像板硬的石板,我无力将它推动。 ⑧水分被蒸发干了,只剩下干涸的眼神,望向远处密密麻麻的庄稼。 ⑨我的手机械地动着。

⑩没有一丝风,听得到空气在谷穗上热烘烘地作响„„

⑾多年以后,我重读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总有异样的体会。农人爱惜米粒,那是爱惜自己的生命。 ⑿那一天夜里,我从噩梦中惊醒,背部仿佛失火一般,又热又痛,只好趴在床上,任冷汗从额上、背上淋漓流出。也许是我睡梦中的呻吟声吵醒了母亲,她来到我房间,看情形一下子就明白了,去厨房拿回一点花生油,用手细细地抹在我通红的背上。

⒀几天后,背部结出一大块黑色的疤痕。父亲知道这件事,淡淡地说,这小子,娇嫩了些。我看着父亲黝黑如铁的肤色,觉得有些羞愧,想着有一天自己也如父亲一样变成一块铁,再毒的阳光就不会再伤害到我了。

⒁这段少年时的经历,我记忆甚深。阳光在我身上、心上打下的烙印,会深刻地影响我的一生。阳光制造的疤痕好了,留下的不是伤痛。

1 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①黝黑( )②潺潺()③盐渍( )④干涸() ....

2“天未亮,蝉就在房前屋后喊起热来,不到上午九点,树叶就耷拉下来,叶子皱巴巴的,像被什么揉皱了,如果树会出声,大概会毫不顾忌地喊出痛来。土埕上的石凳已经被太阳捂得发烫,树荫下狗伸出舌头淌汗,湿湿的,仿佛苍苔上拧出的那种。”此段文字属于哪种描写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3在耕种中,文中作者多处使用了哪种写作手法?,他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4分)

4怎样理解“我想:也许我再向前几步,我就会重复父亲的命运,踩在父亲的影子上。说实在的,我当时感觉一种深陷的、无法摆脱的恐慌和悲哀。”一段的含义。 (4分)

5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炎热的阳光早已透过沾在背上的衣服扎进肌肤。起初尖细如麦芒,后来如荆棘上的尖刺,临近中午,阳光如一些细小的针尖,密密麻麻地扎进每一寸呈给太阳的肌肤。背部的温度由热、炎热到灼热渐次升高,直到觉得自己快要燃烧一般。”(4分)

6“我看着父亲黝黑如铁的肤色,觉得有些羞愧,想着有一天自己也如父亲一样变成一块铁,再毒的阳光就不会再伤害到我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7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读全文,说说“阳光的疤痕”对“我”有着怎样的深刻影响。(4分)

答案:1 yǒu chán zì hé

2围绕“景物描写。选取夏日典型的景物细致描写,烘托出早晨阳光的威力,为后文写我与父亲在烈日下劳作进行环境渲染。”回答,意思对即可。 3对比。围绕“通过对比,突出了父亲吃苦耐劳坚强的品质,也表现了我在经受锻炼前脆弱,怕吃苦的一面。”回答,意思对即可。 4围绕“作者当时并不适应这种地地道道的农民的生活方式,不愿追随父亲的脚步,去做一个每天在土地里辛勤劳作的农民,他想摆脱这种艰辛的生活,唯恐自己的命运会和父亲一样。因此感到恐慌和悲哀。”回答,意思对即可。 5围绕“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一天中不同时段的阳光热度和烙在皮肤上的感觉,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劳动的艰辛。”回答,意思对即可。

6围绕“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脆弱娇嫩的反省、羞愧 ,表达了要向父亲学习,像他那样磨练自己,学会坚强的心迹。”回答,意思对即可。

7围绕“炎热的阳光像铸炼钢铁的熔炉,汗水是淬火的水,当初艰辛的生活,让我学会热爱劳动,懂得了珍惜劳动成果,懂得了在苦难中磨练自己,才会使自己变得坚强,最终成才。”回答,意思对即可。

第6篇:写作手法中的对比衬托(小学高段)

考场作文高分十八招 第十一招——对比衬托

【招数秘诀】

不见高山,不知平地。 没有绿叶,何来红花? 对比写作,突出中心。 衬托手法,彰显主旨。

【掌握要领】

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到显现。

对比手法是作文重要的写作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对不同人、事、物的对比描写或说明,以突出其各自的特色,或者将同一人、事、物在不同时空和境况下的情景进行对照,以彰显其变化。在行文中恰当使用对比的手法,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厚实,形象生动而鲜明,中心明确而集中。对比法的主要类型有四种:一是人物对比,二是不同事件对比,三是人物外表与内心对比,四是事件前后对比。许多民间故事,往往都写二个人,一个好一个坏,这是人物对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不同事件对比;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中主人公卡西莫多,人很丑可是心地很善良,这是人物外表与内心对比。

衬托法,就是为了突出主要对象,用一些另外的人或物来陪衬或烘托。衬托法主要类别:

一是正衬法,即从下面衬托,以宾衬主,以美衬美。如,先写甲歌唱得好,然后点明甲正在跟乙学唱歌,突出乙的歌唱得更好;又如,写景美,衬托人美。

二是旁衬法,即以旁人的反应来衬托。如,通过路人的反应写某人的打扮的奇特;又如,写某人摔倒摔得很重,不直接写,而是写路上行人的惊呼、围观,这是旁衬。

三是反衬法,即从反面衬托,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好衬坏,以劣衬优,以悲衬喜,以喜衬悲。如,写人走路的声音响衬托夜深人静;又如,写某人的突然间的哈哈大笑反映他内心的悲伤。

【套路解析】

一、对比法:人物对比

班级的差生

“刷、刷、刷”,像在战场上应战似的,同学们小心翼翼地低头在答卷。

考场中,坐着两位具有鲜明对比的学生:

一位是蓝兰,她那黝黑的脸子沁出了一层细细密密的汗,那握笔的手也微微地发抖。她发狠似的紧紧咬住嘴唇,似乎想咬出一个哪怕得分最小的答案来,但„„

另一位是班里成绩最优异的杨君君同学,此刻,她早已经答完了试卷上所有的题目。这张试卷对于她来说,好像是太容易了一点。她瞥了一下手表,知道离收卷时间还有二十几分钟。于是,她便无聊地看看这个同学,望望那个同学。蓦地,杨君君得意洋洋的目光停落在蓝兰的身上,她欣赏似的打量着蓝兰,总觉得蓝兰是班级里的后进生,而且脑子又不聪明。这感觉,使君君想起了„„

前几天,数学老师为了使同学们更有把握地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来,特地在黑板上抄了许多难题。

当老师疲惫地伸出沾满粉笔灰和挂满汗水的手要洗时,竟发现了那洗手盆里没有一点水,毛巾也被孤独地冷落在一边。老师不禁责问:

“今天谁值日?怎么不打水?”

值日?打水?噢!为了这复习,考试,再复习,考试的事儿,同学们已经无法腾出时间,也不愿来理这些“闲事”了。

但杨君君心中十分清楚。今天是自己值日,她望了望黑板上那密密麻麻的练习题,又瞟了一眼那个洗手盆,心中着实踌躇了一会:抄练习题,还是浪费时间去打水?

正在杨君君拿不定主意的时候,蓝兰已经放下笔,默默地走过去,双手捧着洗手盆,向门外迈去„„

杨君君回过神来,又默默地望着这个差生——蓝兰时,心中猛地一动赶紧撕下一页白纸,迅速而仔细地抄下几个得分最多的题目,然后看准了监考老师转身之际,将白纸捏成一团,准确地扔向低着头,苦苦思考的蓝兰„„

收卷时间终于到了,杨君君第一个交上了卷纸,将要迈出教室的时候她又一次有意无意地瞄了蓝兰一眼。恰巧,蓝兰这时也抬起头,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杨君君。她苦笑了一下,也匆匆地交上了卷子。

1 教室外,蓝兰看到的是一张张喜悦又轻松的脸蛋,听到的是一片“唧唧喳喳”的笑语。

“唉!”蓝兰无声地叹了一口气,默默地走出了这与自己无缘的地方。

“蓝兰,等一下!”杨君君跟上了她,说,“你怎么啦?天天愁眉苦脸的?”

蓝兰诚挚地、轻轻地说:“君君,我总觉得你缺少了点什么。”

“缺少了什么?”君君奇怪地问。

蓝兰塞给君君一张纸,说:“也许你看了这个以后,你会明白的。”接着,便朝前走去了。

君君狐疑地打开纸一看,原来是自己在考试时扔给蓝兰的那张纸,只见背面写了几行工整又大的字:

“对不起,我不能做‘小偷’。我相信,我能补得上成绩。希望你做个名副其实的‘优生’!”

君君好像明白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不明白,她决定追上蓝兰问个清楚。但她在跑的过程中,像喝醉的人迎面淋了冷水似的,她终于赶上蓝兰„„

瞧!她们的眼眶中都含着晶莹的泪珠,两双手紧紧地相握在一起,似乎都想从对方寻找什么似的„„

评析:

一个是品德优学习差的蓝兰,一个是学习优思想表现一般的君君,性格互补,这是人物的对比。由前面的“互不理解”到“两双手紧紧地相握在一起,似乎都想从对方寻找什么似的”,这是前后事件的对比。

二、对比法:人物外表与内心对比

丑 娘

在村里,没有人不说我娘长得丑的,或许就是这个缘故,在她嫁到李家之后,人们先是叫她丑媳妇,在生下我以后,不管长辈小辈的又都改称她做“丑娘”。

娘说我是日本同中国打仗的第6个年头来到这个世上的,在娘身边我一直长到了8岁,后来才由爹送我到城里的一所小学去念书。当时我不明白丑是什么意思,因为娘待我特别好,临走的时候,她给我做了一双毛边布鞋,一个小书包,书包里除装了一支铅笔外,还塞下了满满一袋鸡蛋。我依稀记得就在她把我送到村口时,我第一次看见她流下了眼泪,泪水大滴大滴地顺着她的脸颊直落到我的小手背上。一件事使我开始认识了我的母亲。

一天,学校上体育课,因为舍不得穿娘做的鞋,当我把它脱下挂在凳子上时,恰巧让老师给看见了,他提过鞋左看右看,随即又把鞋举得高高的,兴奋地说,好漂亮的鞋呀!说着,又把鞋底端详了半天,数着一层一层连起来的底,足有8层之多,且针脚细密结实,靠脚掌和脚跟的部分都挑上了花。之后,他问我:你娘一定最最漂亮吧!殊不知就在我要回答老师的问话时,同村来的一个同学抢上话头:老师,他娘不漂亮,村里人都叫她丑娘。

之后,我仿佛才知道丑是什么意思。

或许老师说的全错了,而那个同学的话是对的。我的娘确实不漂亮,黑黑的肤色,原本挽成髻的头发在解放的那年她自个改成了齐耳短发,额头上一块大大的胎记,在黝黑的脸上是这样的显眼。为此,我心里像满含着委曲,在公开场合很少提及她,更不愿把同学领到家里,只是在每次放假时呆呆的看着生我养我的她,而这时娘总是像欠帐似的默默地把我揽在她胸前。临别,又拿出一双同样的毛边布鞋给我,那双分外黑亮的眼睛像是两潭水,即使漆黑的夜也能让人感到它的明亮。

许多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往往需要以后才能得到公正的解释。

到60年代末,我已经是一个大小伙子了,娘已苍老了许多,原来虽黑但还丰满的脸颊已经凹陷了下去,头发变得稀疏而花白,手背上的骨节兀突出来。看着娘养我这么大,一辈子在农村吃苦,且作为一个丑女子面对别人的嘲笑从不与人红脸,对于种种伤心话语所表现出的难能的平静,我的心在发酸。一天,当我把在外边买的几件湖蓝色起暗花的衬衣和两瓶珍贵的雪花膏给她时,她先是一惊,继而情不自禁的又像儿时一样把我拢到她的胸前,嘴里喃喃地说:要那干什么呢?娘是不配了,待以后你相上媳妇了就送给她吧。娘还说到时一定要把姑娘领回家让她看看。

我是70年代初结婚的,按照她的嘱咐。婚前几天我和爱人终于赶到家里。事前我就同爱人讲好,娘一辈子在农村,农村人显丑显老,见了面一定要多说些宽老人心的话。爱人说,谁还没有老的一天,娘一定不丑。

到家了,不知怎么,我发现屋里空荡荡的,看着爹和弟弟的眼睛又红又肿,我一问才知道娘已在一个星期前病逝了,爹说是娘病重时交待他叫不让我们知道的,要不会冲了我们的喜。望着突然空寂和失去了

2 生气的屋子,我极力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当到了娘的床前收拾她的遗物时,我发现一切都是经过精心整理过的,唯见一块红绸布包放在她平时靠头的那一面,我急忙打开一看,原来是两双精致的毛边布鞋,一大一小,显然一双是给我的,一双是给她的儿媳妇的,看着看着,我觉得膝头一阵酸涩,扑通一声跌跪在地上,我和爱人的眼泪如泉涌般直落下来。

我想起了儿时老师说过的话:你的娘一定是最最漂亮的吧! 评析:

《丑娘》的中心是表现“丑娘”外表的“丑”和“丑娘”内心母爱的“美”,所以作者紧扣娘“丑”的特点来展开全篇。这个“丑”首先来自“村里人”的眼光标准,从“丑媳妇”到“丑娘”;来自上学后我对“丑”的“委屈”的印象,“黑黑的肤色”、“额头上一块大大的胎记,在黝黑的脸上是这样的显眼”;其次丑娘自己对“丑”的认同和承受,“总是像欠帐似的默默地把我揽在她的胸前”,这都是生活中种种不真切的表象。为了表现“丑娘”内心母爱的“美”,作者主要描写了丑娘的行动:“满满的一袋鸡蛋”、送别儿子上学时脸颊上“大滴大滴的泪水”、“针脚细腻结实”的“毛边布鞋”、自己病重时也交待不让儿子知道,生怕冲了儿子的“喜”„„这样,将 “丑娘”外表的“丑”和“丑娘”内心母爱的“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丑娘”无私的母爱。全文是把 “丑娘”外表的“丑”和“丑娘”一系列行动所展现出的“美” 并列在一起进行了对比,共同表现了“丑娘”对“我”无私的母爱。

三、衬托法:正衬

一件难忘的事

郑宁和我搭着肩膀高高兴兴地来到教室时,一张断了一只脚的椅子又挡住了我们的去向。忽然,一个同学走过来,用脚一扫,这已难以站稳的瘸脚椅便四脚朝天了。

这张椅子是有一天一个实习老师来听课时带来的,后来没有谁把它送还给教务处。天长日久,椅子上的灰尘慢慢地积起来,以后又不知谁弄断了它的脚,从此它受尽了我们全班同学的折磨。

我看到这瘸脚椅子翻了,不禁高兴起来,前几天,学校正表扬一批同学学习雷锋做好事,我正愁找不到好事呢!对,把它扶起来,让同学们知道我也是九十年代的活雷锋,也让老师夸奖一下。于是我抢上去端椅子,生怕郑宁抢走了我的好事。当我放下椅子时,我希望郑宁尽快去告诉老师,但郑宁没有这样做,我暗地里责怪他,还决心下次他做好事也不告诉老师,使他受不了表扬。

下午第三节课后,我瞟了他一眼,独自儿下楼活动,郑宁没出来,我也不叫他,和其他同学快活地玩着。半个小时后,我玩得筋疲力尽,准备上楼拿书包回家。一进教室,出乎我的意料,郑宁还在,而且在修椅子。他看见我,微笑地说:“等一下,我把椅子修好了,咱们一起走。”说着,他丁丁当当地又敲了起来。

我暗自责备自己怎么这么爱虚荣?做好事是为了表扬„„椅子的缺陷就要修好了,可我心灵的缺陷呢?我两腮隐隐约约地感到发热了。

我连忙上前帮他一起修好了椅子,而且悄悄地把椅子送到了教务处,两人搭着肩膀有说有笑地回家了。我想:明天谁也不知这椅子是谁修好的,老师也不会表扬我们,但我心里觉得非常踏实。

评析:文章中的“我”做好事,品德很好;而“郑宁”比“我”想得更周到,品德比“我”更好;这是正衬法。

四、衬托法:反衬

生活告诉我坦诚

“收废纸!„„”门外传来了一阵清脆的叫声。我透过窗,望了望堆积在后院墙角边的废纸,脑里便出现了一个念头:这些废纸放着也白占了地,倒不如卖了,还可以卖些钱来。

于是,我叫住了那收废纸的老妇人,打过招呼,我便到后院去取废纸。我抱起废纸刚要走,忽然发觉这些十分轻,卖不了几个钱。有什么办法在短时间内使纸加重呢?正在这时,一不留神,放在上面的一张废纸滑了下来,掉进了我身旁的一只水桶里,只见,这纸一碰到水,就像见了神仙,快速地吸着水。不到一会儿,纸就全湿了。捡起这废纸时,纸却比刚才沉了许多。对!书上不是明明白白地写着:纸能吸水,可以使纸的份量增加„„我何不?

说干就干。我把一部分纸扔进水桶里,浸湿。为了避免收废纸的人怀疑,怕不要纸。我还从中耍了个小聪明,将废纸按两张干夹一张湿的顺序摆放好。这下,可真是棒极了!纸一下子重了好几倍,我抱也抱不动,结果还是拖着出去。

3 老妇人仍旧不慌不忙地帮我把废纸用绳捆好,用秤称。她似乎对我没有丝毫的怀疑。称完后,也就随手往车上一放,装置好。

嘿!三十斤,五元钱。我高兴地露出一种得意的笑。我拿了钱,便想进屋,心里正暗暗庆幸我这成功的杰作。

“小妹妹!等等„„”真是做贼心虚,我愣了一下,不好,难道她知道我的阴谋吗?

“小妹妹,这是你的钱吗?”她打断了我的思绪。幸亏老天爷开恩!我喘了一口气,回过头,望了望她,又望了望她手中的那张“工农兵”,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刚才我拖纸到这儿时,不留神把爸爸给我买书的钱掉了。

我接过钱,脸上火辣辣的。也不知哪来的勇气,向她说明的事情的原委,请求退钱。老妇人却笑了笑,说:“没关系,我回家晒晒。”说完,便又拉起了车。

“收废纸了!收废纸了!„„”这熟悉的声音又响了。

评析:

文章中写“我”的“贪财”,将废纸浸水出售,而“老妇人”却不介意,说“回家晒晒”,以“我”的“劣”衬托“老妇人”的“优”,这是反衬法。

五、衬托法:欲扬先抑

抑扬法包括“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我们平时常见的是“欲扬先抑”。“欲扬先抑”中的“扬”,是指褒扬;“抑”,指贬低。所谓“欲扬先抑”,就是指作者想褒扬某个人或物,却不从他(它)的优点落笔,而是先贬抑他(它),从其不足处写起。用这种手法,形成波澜,使情节富于变化,从而使所写人或物的优点得以突出,同时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事例分析:

班 主 任

那天是9月1日,是我去七年级报到的日子。当我第一次看见她——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白明芳的时候,心里充满了厌恶。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她的长相我不喜欢。心想:这副“尊容”的老师,课肯定也教得不好吧?带着这样的心情,我上了一周的课。

这一周的课下来,我发现白老师“毛病”很多:普通话不标准,作业要求太严格,一周写的作文太多„„天哪,我都要被她这些毛病折磨疯了!而让我对她讨厌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是因为那天下午的一件事。

我们正上着自习课,班里闹哄哄的,好多人在说话。后面的同学向我借改正液,之后好一会儿没还,我正好要用,转身伸手问她要。这时,白老师走了进来,班上全都安静了下来。正当我明白发生了什么时,白老师那两道“X”光已经照到了我,并第一个点了我的名:“王昱单,站起来,你在说什么?”面色严肃,目光冷峻,让我的后背直发毛。心想,“我怎么就这么背啊,那么多人老师只批评我一个,太不公平了!”再后来,白老师让我写了700字的检讨!

使我对她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是那次月考。第三次月考时,我正好分在了白老师监考的考场,心里叫苦不迭,好在白老师没有太注意我,否则„„考英语时,我的卷子很快就答完了,可我的胃部开始隐隐作疼,后来越来越痛。于是,我趴在桌子上,一只手捂着胃。我不知道自己当时的表情是怎样,总之白老师注意到了我。

她快步走过来,关切地问我:“王昱单,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 “老师,我胃疼。”我有气无力地回答。

“哦,那你先交卷吧,去我办公室坐一下,好吗?”她的目光充满了柔和。 “不了,白老师,我要把这次考试考完,不然我的名次就落后了。” “那„„你坚持一下,我去帮你倒杯水。”说完,白老师就匆匆去了办公室。 旁边的学生注视着我,议论纷纷:“怎么碰上个这么好的老师啊!”“嗯,就是,对学生太关心了!” 不一会儿,白老师端了一杯水回来了。“王昱单,你先把这杯水喝了,过一会儿要是还不舒服,你就先交卷吧。”“嗯„„”她关心、爱护的目光让我感到了温暖。

这件事,让我转变了对白老师的看法。

此后,我越来越感觉到,白老师先前的“毛病”,实际是对我们好——普通话有时不标准,她会把某些字音强调一下,易于我们记住;作业要求太严格,是为加强平时积累,提高成绩;一周的作文太多,是为锻炼我们的写作水平。

因为理解了白老师,所以我也越来越爱戴她,敬重她。她的语文课上得真的很好,讲解认真,思路清

4 晰,字词扎实,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要不是她的严格要求,我今天不会取得这样好的成绩。

虽然我现在不在白老师班了,但是我永远感谢她,感谢她对我的教育,感谢她教会了我这么多! 评析:

《班主任》开头写对班主任白老师充满了厌恶,既不喜欢老师的长相,也不喜欢她的课堂,这是对白老师的贬抑。后来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让“我”明白白老师先前的“毛病”,实际上都是为了我们好,这些所谓的“毛病”,正是她对学生负责的表现。由此,“我”才认识到白老师的可贵品质,进而深深喜欢上了老师。赞美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爱,这是文章要表现的中心,但文章开头却写尽了白老师的不足,这就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实战演练】

1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③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

④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A.明喻 设问 对比 对偶 B.对比 设问 对偶 明喻 C.对偶 设问 对比 明喻 D.对偶 对比 设问 明喻

2、(北京市朝阳区模拟考卷)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什么是路?作者胸中早有定见,只是故意提问,以引起别人对问题的注意,接着给出答案,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B.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怀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有的悲秋伤势、嗟老叹悲„„

——用排比句的方式,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 C.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

——“插根筷子都会发芽”的说法是在打比方,以写土地的“肥沃”,表现黑龙江人对家乡的热爱,形象鲜明生动。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句中“横眉”与“俯首”,“冷对”与“甘为”,“千夫指”与“孺子牛”都是相对的;整个句子形式匀称,读起来声音和谐,给人以美感。

3.对下列古诗中加线部分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爱山的深厚情感。

B.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既是比喻又是排比,以景物喻愁思,烘托出闲愁之多。

C.螟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多。——运用对比手法,以彻夜听雨反衬叶落之多。 D.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运用夸张手法,赞美诗人诗才出众。

4、仿照下面句式,以“只有”开头,写两个结构与之相似的复句。

只有枝繁叶茂的大树,才能给人一片避暑纳凉的树阴,而低矮的仙人掌,只能无奈地面对炎热。 (1)只有

(2)只有

5、试以“纪念碑”为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各写一个比喻句。每个句子都应和题目的具体要求相吻合。

⑴以“纪念碑”为本体写一个比喻句,并采用至少两种其他景物对它进行衬托。

第7篇:诗歌鉴赏之 对比手法教案范文

诗歌表现手法之对比手法

教学目标

1、能鉴赏古诗词中的对比手法。

2、通过例题理解古典诗词的对比手法的运用。

3、掌握高考诗歌鉴赏对比手法的答题方法。

重难点:掌握高考诗歌鉴赏对比手法的答题方法。 教学方法:梳理探究训练 教学过程

导入

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感情?请作简析。

《越中览古》一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现在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

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

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

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

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

一、知识结构梳理:(10分钟)

高考考纲

1、考纲要求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考点解释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形成强烈反差,从而突出主题或思想的一种表现手法。

设题方式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4、赏析这首诗(词)对比的艺术特色。

1 方法探寻

典例精析1: 阅读此诗,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yè管弦。

采用对比的手法。 (步骤一)前两句写农民春旱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看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对比鲜明,反差强烈。(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对朱门贵族的愤慨。(步骤三)

二、新知探究:(15分钟)

探究学习1: 请分析本诗的表现手法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答: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步骤一)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步骤二)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步骤三)

探究学习2:

这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吴融的这首《华清宫》以小显大,通过华清宫中的细枝末节来揭露荒淫无道的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奢侈生活所加于人民的苦难,独具一格。

首句“四郊飞雪暗云端 ”,侧重写华清宫外的大雪。令人领略到宫外刺骨的寒意,给人一种凛冽感。

次句“惟此宫中落旋干”,笔锋由宫外转入宫内,写出了雪落宫苑迅速溶化、消失的情景 ,含蓄地写出了宫中之暖,与首句成为对照。

第三句“绿树碧帘相掩映”,具体而形象地刻画了宫中的融融春意。 结句“无人知道外边寒 ”,写出了华清宫主人耽情声色,不以国事为重 ,不以民苦为忧的昏庸形象。

这首诗意境新颖,讽意含蓄,以宫内宫外冷暖的迥异形成鲜明对比 ,造成结构的错落、诗情的跌宕。

2

李约《过华清宫 》

首句就直斥玄宗皇帝:作为一国之君,玄宗皇帝耽于享乐,追求淫逸,反把国计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轻。

第二句用“一曲霓裳”一笔带过唐玄宗、杨贵妃二人沉醉于歌舞的享受生活。“四海兵”三字,是唐玄宗、杨贵妃二人耽于享乐、追求淫逸所酿成的苦果: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使盛唐走向了衰微。这与杜牧的“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有异曲同工之妙。君王以“万机”为轻,却以享乐为重,酿成亡国之大祸必在情理之中,正所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三、四两句是诗人目睹华清宫的景象:帝妃早已升天作古,只有四季“长生”的树木,见证了华清宫的兴衰。

这首诗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答: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对照、映衬)手法。

第一首宫内宫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 第二首今昔(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而两首诗体现的都是对玄宗皇帝沉迷声色而误国的讽刺与鞭挞。

三、方法总结,综合提高 (5分钟)

点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

释运用(结合具体诗句,阐释诗句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

评效果(具有什么样的效果,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题思路: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几句写„ „ ,后几句写„ „。前后(或者两者)对比鲜明,反差强烈 ,深刻地揭示了(写出了)什么样的( 思想内容),表达了(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四、基础训练

(8分钟)

问:本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①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 的幌子。

答: 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五、练习作业:(2分钟)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

读长恨辞

[宋]李觏gòu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倍沾襟”与“不动心”作对比,一代君王唐玄宗对于浴血奋战的将士之死并不动心,而对宠妃杨贵妃之死哀恸万分,两相对比,增加了对唐玄宗的批判与谴责的分量。

2、课外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后问题。

登科后

唐 • 孟郊

昔日龌龊①不足夸,今朝放荡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释】

①龌龊wò chuò: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谨局促。 ②放荡:自由自在,无所拘束。

思考:请你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对诗歌作简要赏析。

【答案】①诗开头两句对比,将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与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对比,用“不足夸”“思无涯”直抒心情,表现了作者金榜题名后内心说不尽的畅快。

②“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则用夸张手法,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

第8篇:对比手法的运用(用《匆匆》教学)

1101020228吴丽

对比手法的运用 —————用《匆匆》教学

导入语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对《匆匆》这篇课文有了初步的学习。我们已经对里面的生字词和课文的大致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朱自清先生用生动的语言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珍惜时间,这节课我们将来进一步学习这篇课文,去领略散文的语言艺术。

一、回味课文

听录音,回味上节课讲的内容。

二、 具体讲解对比的运用和作用。

首先大家再读一下第一自然段,感觉一下作者是怎样写出时间的匆匆呢?【ppt】: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我们今天讲对比手法的运用。首先大家看一下什么叫对比手法(ppt: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看到了吗,首先他的前提是什么?生答:“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对,前提首先要把双方来进行比较对不对?生答对。那么 这个双方有什么特点呢?生答“具有明显差异,和矛盾”嗯,十分不错,那我们再来具体分析这个句子首先对立的双方有哪些?生答燕子,柳树,桃花。另一面呢,生答:我们的日子。好的,那么他们对立的东西是什么呢?生:燕子,柳树,桃花都可再生,二我们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ppt桃花,燕子,杨柳【可再回】——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那么大家思考一下,这样的对比有什么作用呢,课文明明想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复返,那为什么前面却说这么多其他的东西呢?如果我们把它去掉,你们觉得怎么样,你更喜欢哪一句?(ppt: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2、时间匆匆,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参考答案:

1、第一句用燕子,柳树,桃花可再来,和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更加突出了时间的珍贵,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

2、我觉得第二句好,因为他直接就告诉我们时间很重要。

3、用对比手法好,更加突出了日子的特点,而且使文章也读起来更美。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以前学的课文里的对比手法的运用吧。(ppt:

1、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2、鲸是特别大的动物。)从这个句子中你可以看到对比的作用呢?

嗯,从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老师总结了两点对比的作用(ppt:

1、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征或本质突现出来,更为鲜明、突出。

2、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三、趁热打铁,加强训练。

刚刚我们已经了解了对比手法的作用,下面我们来试试运用一下,练一练吧 【训练设计一】:运用对比的手法来造一个简单的句子,要求突出对比双方的特征。 老师给出例子。

【Ppt】:

1、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晴天能使人心情开朗,阴天能使人心情压抑 。

【训练设计二】:我们刚才都知道要表现一个人的特点最好用对比,而且对比也有两种方法,相反的方面和相同的方面。下面就请同学们选取一种来用对比来写一下吧。记住,要突出你要描写的特点。(Ppt:用相反和相同两种方法来写一个人的特征。Eg:这个人真高,比姚明还高。(相同的方面)这个人真高,在有些人眼里,他就是珠穆朗玛峰。(相反的方面) 【作业】:运用对比手法写出冬天和夏天的不同,选取一种特征。如温度,景色。

结束语: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写作手法那就是对比,要想突出一个事物的特征,就用对比试试看,希望大家运用到以后的写作中,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第9篇:记叙文阅读之对比表现手法的运用

【阅读前言】

对比是指把两个反差明显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表现手法。运用对比手法可以描写人物,刻画性格;也可以描摹景物,抒发感情。运用对比有利于充分揭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弟 弟

□张爱玲

我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点也不。从小我们家里谁都惋惜着,因为那样的小嘴、大眼睛与长睫毛,生在男孩子的脸上,简直是白糟蹋了。长辈就爱问他:“你把眼睫毛借给我好不好? 明天就还你。”然而他总是一口回绝了。有一次,大家说起某人的太太真漂亮,他问道:“有我好看么?”大家常常取笑他的虚荣心。

他妒忌我画的图,趁没人的时候拿来撕了或是涂上两道黑杠子。我能够想象他心理上感受的压迫。我比他大一岁,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

一同玩的时候,总是我出主意。我们是《金家庄》上能征惯战的两员骁将,我叫月红,他叫杏红,我使一口宝剑,他使两只铜锤,还有许许多多虚拟的伙伴。开幕的时候永远是黄昏,金大妈在公众的厨房里咚咚切菜,大家饱餐战饭,趁着月色翻过山头去攻打蛮人。路上偶尔杀两头“老虎”,那是巴斗大的锦毛毯。我弟弟常常不听我的调派,因而争吵起来。他是“既不能令,又不受令”的,然而他实是秀美可爱,有时候我也让他编个故事:一个旅行的人为老虎追赶着,赶着,赶着,发疯似的跑,后头呜呜赶着„„没等他说完,我已经笑倒了,在他腮上吻一下,把他当个小玩意。

有了后母之后,我住读的时候多,难得回家,也不知道我弟弟过的是何等样的生活。有一次放假,看见他,吃了一惊。他变得高而瘦,穿一件不甚干净的蓝布罩衫。大家纷纷告诉我他的劣迹,逃学,忤逆,没志气。我比谁都气愤,附和着众人,如此激烈地诋毁他,他们反而倒过来劝我了。

后来,在饭桌上,为了一点小事,我父亲打了他一个嘴巴子。我大大地一震,把饭碗挡住了脸,眼泪往下直淌。我后母笑了起来道:“咦,你哭什么?又不是说你!你瞧,他没哭,你倒哭了!”我丢下了碗冲到隔壁的浴室里去,闩上了门,无声地抽噎着,我立在镜子前面,看我自己的脸,看着眼泪滔滔流下来,像电影里的特写。我咬着牙说:“我要报仇。有一天我要报仇。”

浴室的玻璃窗临着阳台,啪的一声,一只皮球蹦到玻璃上,又弹回去了。我弟弟在阳台上踢球。他已经忘了那回事了。这一类的事,他是惯了的。我没有再哭,只感到一阵寒冷的悲哀。

(选自《张爱玲散文精选》,有删节)

【专项训练】

1.本文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指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对比的,并选取其中一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解题思路:无论是记事写人还是写景状物的记叙文,都必须在通读全文后,思考故事中的人、事、环境前后有无变化,或是不同人物之间是否进行过比较,并从文中找出提示性或关键性的语言进行解答。

【拓展练习】

2.弟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解题思路:写人记叙文通常会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展开描写,并且常通过具体事件来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因此要学会从不同方面概括文中的事件。

3.第六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

解题思路:解答画线句含义的题,必须联系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

上一篇:通信工程优秀个人材料下一篇:百日攻坚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