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2022-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1篇: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植物景观在餐饮空间中营造空间层次的设计手法

【摘要】生态环境的恶化使人们对绿色设计产生了更多的期待。餐厅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休闲场所,植物景观在各类餐厅的室内设计中大量运用,因此餐厅绿化装饰成为餐厅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

【关键词】植物景观;餐饮空间;室内设计

如今,城市发展的生态设计理念逐渐成为了主流,日益受到人们的推崇。餐饮空间的呈现形式也发生了改变,从手推车、小伞棚、大排档、店面,再到商场、私家庭院、公园会所等。随着社会发展,出现各种各样形式的餐饮空间,为了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设计师在餐厅设计中大量引入植物景观,将植物、水体、石块等景观元素充分结合,营造一种自然氛围,形成了以植物景观为特色的餐厅。

1、餐饮空间运用植物景观的意义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将人们与大自然隔离开来,人们逐渐开始追求更为生态、环保的空间氛围,回归自然。为寻求更加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室内空间设计中植物的运用成为一种必要的需求,进一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休闲娱乐的重要公共场所,人们对餐厅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物美价廉,室内环境也成为人们选择餐厅的重要标准。

2、植物景观的功能

2.1改善环境质量的功能

植物在阳光照射时,会产生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从而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顾客就餐过程中的身心健康,植物通过叶子吸热和水分蒸腾可降低气温,可以适当调节室内温度。同样,顾客在呼吸过程中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样可以让餐厅这个小型生态环境保持一定平衡。

2.2组织空间功能

植物在组织空间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能够分隔引导限定空间,使空间更加通透,起到半遮半敞的作用,使冰冷的空间更加生动。例如:在就餐空间与过道的交界处,需要将面积较大空间分隔成较小的空间;在餐厅转角,通过植物把整体和局部空间更好的联系起来,使空间更加整体。

2.3装饰美化的功能

餐饮空间中的绿色植物如同带有生命的艺术品,植物环绕式的布局能够为城市生活的人们创造生动、愉悦的就餐环境,通过这种生态的、自然的设计,使得顾客们就餐时更加放松,回归最原始的状态,使得精神得到最大的满足,提高植物景观装饰的艺术水平和层次。

3、植物景观在餐饮空间中的设计手法

3.1色彩服務于设计风格

景观植物除体量大小外,其颜色、纹理与餐厅定位是否协调也十分重要。植物不只有绿色这一种色彩,还包括色彩各异的各类花朵。不同色彩的植物产生对比,增加视觉冲击力,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色彩对比弱的植物给人稳重、冷静的感觉,适合较为庄重、严肃的餐厅场所,色彩对比强的植物使人感到活跃、欢快,给人带来轻松、愉悦之感。

植物景观对室内的色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植物景观使用时应遵循室内整体的设计风格,毫无章法的搭配会使空间主题缺失,显得混乱不堪。例如:美式风格的餐厅常以浅色调为主,在植物的选择上可选择饱和度较高的绿色的植物,还可配上米黄色、粉色、淡蓝色的花朵,使室内空间富有生机,更加典雅﹑精致,中式餐厅常采用山石、水流﹑植物相结合的手法,整体追求自然,因此在植物上常选用荷花、文竹、兰花、梅花等色彩淡雅且具有美好寓意的植物,营造古朴典雅的室内氛围。

3.2分隔空间,引导动线

流畅清晰的动线、功能明确的分区是餐厅室内设计的基础要求。植物景观作为一种重要的分隔手法,设计师使用高低错落的植物群落代替生硬的隔断手法,用半通透的植物群划区分空间,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可以保证就餐区的私密性;

在入口、转弯﹑楼梯等重点区域拜访植物,出重点、引导顾客行动动线。设计师充分利用植物本身观赏性的特点,引起人们的注意,引导人流走向。例如:设计师在餐厅入口处设计造型优美的植物景观,将植物由室外延伸至室内空间,模糊室内与自然之间的界限,引导人们走入餐厅;在等候区设置小景,以增强空间的趣味性,缓解人们等待时烦躁的情绪,保证不同角度都能得到好的视觉效果。

3.3利用植物景观增强空间特色

在餐饮室内空间设计中,植物景观的运用不应照搬照抄,而应结合餐厅的特色、餐厅类型,打造符合空间风格的植物景观特色。餐厅大厅设计风格应该保持一致,风格过多会使得空间过于杂乱,缺乏一致性;包间与大厅相比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结合植物景观,打造更加独特的主题性包间,增加顾客的选择性。例如:将鲜花和干花混合,通过地置、壁挂、吊挂等多种摆放方式打造以花为主题的包间,营造出花团锦簇的感觉,以此为吸引特定的顾客群体。包间中的顾客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规定数量和种类的一束花朵带走,从而将花店与餐厅这两种经营模式相结合,充分发挥鲜花的作用,提高其使用价值,在提升顾客幸福感的同时,增加了餐厅的收益。又如以竹为主题的包间,将竹子与假山相结合,打造中式园林般素雅的情调,包间内以竹子和帷幔为材料搭建小型凉亭,室内放置清新自然的香薰,为顾客营造在竹林中品茗的氛围,以吸引情调高雅的顾客。

结语

人的生命与绿色同在,植物景观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是现代化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因而,这也对室内设计师提出了新的设计要求。植物作为室内陈设的重要物品,在美化就餐环境的同时为顾客提供了健康﹑绿色的餐饮空间,增强了人与自然的交流,表现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心态。未来,植物景观的是陈设在餐饮空间将会取得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劲廷、杨勉、毛颖——浅析绿化植物在花园式餐饮空间中的应用

[2]郭牧云、张雅倩——植物景观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

[3]尹妮——植物园林文化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评《园林植物造景设计》

[4]杨青、黄诗茹——植物在餐饮空间的作用

作者简介:

杨梓楠(1997.8—),女,汉族,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室内,研究方向:历史建筑活化与利用。

作者:杨梓楠 杨静

第2篇: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

土们岭中心学校 谭婧慧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描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2、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3、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图片观察植物体的器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总结的能力。

2、引导学生研究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

1、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能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认识植物体,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三、教学难点

1、植物的各种组织均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的。

四、教学设计

(一)一分钟训练

复习提问作为动物的小白兔,它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二)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知道了动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四种基本组织,再由组

织形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那么在自然界中另一类生物——植物,它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三)新课

学习目标一: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西红柿植株及其六大器官,并指导学生完成下面的问题:

(1) 你认为一株完整的西红柿植株是由哪些结构构成的?分别具有哪些功能?

(2) 这些器官可以分为几种?为什么?

2、学生分组观察,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准确说出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株完整的西红柿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的其中,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叶能够利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茎中的一些结构能够输送水分、无机盐等物质。而花、果实和种子与西红柿的繁殖有关。

3、教师强调:从器官的功能看,植物体的器官可以分成两类:即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由六大器官组成的,只有绿色开花植物才具有六大器官,有的植物只具有几种器官(例如:仙人掌和相思树等)。

4、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来自于农博会和菜园里的各种常见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六大器官(图片展示:胡萝卜、芹菜、豆角叶、绿萝、牵牛花、假龙头等)。

学习目标二:植物的几种主要的组织

1、教师强调:在成熟的植物体内,总保留着一部分不分化的细胞,它们终生保持分裂能力,这样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叫做分生组织。根尖的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例如: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营养组织。2

与其他细胞相比,分生区的细胞体积比较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并且具有强烈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产生新细胞。

2、植物体的其他组织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的组织,并指导学生分析下面的问题:

(1)植物体的保护组织主要分布在哪些部位?具有哪些功能? (2)输导组织主要分布在植物体的哪些部位?具有哪些功能? (3)营养组织主要分布在植物体的哪些部位?构成营养组织的细胞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并达成共识:

(1)保护组织主要分布在根、茎、叶等器官表面,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2)输导组织主要分布在茎、叶脉、根尖的成熟区等处,导管能够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输导有机物。

(3)营养组织分布比较广泛,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里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3、用解剖番茄和橘子来探究组成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1)撕下番茄表皮和剥下橘皮进行观察,属于什么组织?(保护组织) (2)番茄果肉和橘子瓣是我们吃的部分,属于什么组织?(营养组织) (3)再观察番茄和橘子果肉中白色的的“筋络”,属于什么组织? (输导组织)

学习目标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下列问题: (1)植物体发育的起点是什么?

(2)请你尝试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2、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1)植物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2)如果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可以描述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3、教师多媒体展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4、学生质疑: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5、学生思考后回答: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器官。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直接构成的,而动物体是由器官构成系统,再由多个系统构成的。

6、教师进一步强调:植物体是有一定结构层次的,从大到小可以这样进行描述: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每一种器官都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的。每一种组织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

(四)、教师引导总结知识点

绿色开花植物主要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植物体的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植物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植物体是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的。从微观到宏观可以表示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五)、练习

4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设计

土们岭中心学校

谭婧慧

第3篇: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第三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绿色开花植物的器官;

2、识别构成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3、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能力目标

1.通过分辨植物体六大器官,提高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加强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和相互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植物体结构层次,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2.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

1.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三、教学方法

启发法、小组探究法、观察法、归纳法

四、教师准备

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实物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现在来回忆一下我们所学的内容。

复习提问:(1)人的生长发育是从什么结构开始的?(受精卵)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是怎样的?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非常好,大家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已经了解得很清楚了,那么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否和动物的一样呢?今天我们就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例来认识一下植物体的结构层次。(3分钟)

2、预习自学:现在请大家阅读教材P63~P65,完成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的练习。(6分钟,完成以后学生展示。)

3、合作互学,展示激学

学习任务一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通过刚刚的自主学习,同学们对植物体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植物体的六大器官。结合你们教材63页以及课件上展示的图片,认识植物体的六大器官,并把名称标注在课本上,每个小组分发一个物品,结合你们对植物体的器官的认识,小组讨论:你们小组得到的物体是植物体的哪一个器官?有什么功能?

1 学习任务二 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我们已经知道器官是由组织构成的,那么构成植物体的组织有哪些呢?阅读教材64页,完成导学案上的表格。帮助学生理解构成植物体的几种组织都来自分生组织。

学习任务三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小组讨论: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来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体与植物体结构层次有什么不同。(20分钟)

4、课堂总结:细胞分化形成了组织(主要的几种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六大器官),器官组成植物体。(3分钟)

5、提升检学:完成课后练习。 (10分钟)

七、 板书设计

第4篇: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2、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3、在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观察器官完整的植物体,了解构成植物体的六大器官。

2、指导学生观察根尖的四个区,并分析教材中提供的信息,了解植物的几种重要组织是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能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认识植物体,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难点

植物的各种组织均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器官完整的盆栽观赏植物,草本植物实物,根尖模型,导管、筛管模型等,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两株绿色开花植物的图片,并指导学生分析下面的问题: (1)图中的向日葵和桃树发育的起点是什么?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叙述向日葵和桃树的发育过程。 学生分组观察、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并尝试回答: (1)向日葵和桃树也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

(2)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分裂外,其他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在发育的过程中开始分化形成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器官,由器官进而组成植物体。

学生质疑:细胞、组织、器官是如何构成植物体的呢? 教师引导: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引入课题。 推进新课

学习目标一: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油菜植株及其六大器官,并指导学生完成下面的问题: (1)你知道油菜是怎样生活的吗?

(2)你认为一株完整的油菜植株是由哪些结构构成的?分别具有哪些功能? 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并在小组内展示:

(1)油菜需要利用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生活中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还需要一定的光照,因为只有在有光的环境中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株完整的油菜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的。其中,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叶能够利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茎中的一些结构能够输送水分、无机盐等物质。而花、果实和种子与油菜的繁殖有关。

教师强调:从器官的功能看,植物体的器官可以分成两类:即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学习目标二:植物的几种主要的组织

1、分生组织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根尖的纵剖面图,并指导学生分析下面的问题: (1)通过观察根尖的纵剖面图,你认为根尖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其中,起保护作用的是哪部分结构?与根的生长有关的是哪部分结构? (2)在根尖的结构中哪部分结构终生具有分裂能力? (3)通过观察根尖的纵剖面图你认为分生组织的细胞具有哪些特点?分生组织具有哪些功能?

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并在小组内展示,最后在班内进行交流:

(1)根尖是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构成的。其中,根冠位于根尖的顶端,起保护作用;与根的生长有关的是分生区和伸长区。

(2)分生区的细胞终生具有分裂能力,属于分生组织。

(3)与根尖的其他细胞相比,分生区的细胞体积比较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并且具有强烈的分裂增生能力,能够不断产生新细胞。

教师强调:在成熟的植物体内,总保留着一部分不分化的细胞,它们终生保持分裂能力,这样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叫做分生组织。根尖的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2、植物体的其他组织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的组织,并指导学生分析下面的问题:

(1)你认为除了分生组织外植物体还具有哪些组织?这些组织是如何形成的? (2)植物体的保护组织主要分布在哪些部位?具有哪些功能? (3)输导组织主要分布在植物体的哪些部位?具有哪些功能? (4)营养组织主要分布在植物体的哪些部位?构成营养组织的细胞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并达成共识:

(1)除了分生组织外,植物的主要组织还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这些组织是由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的。

(2)保护组织主要分布在根、茎、叶等器官的表面,主要由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3)输导组织主要分布在茎、叶脉、根尖的成熟区等处,例如:导管和筛管。导2

管能够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输导有机物。

(4)营养组织分布比较广泛,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里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比较大。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学生质疑:油菜的叶是六大器官之一,它主要是由哪些组织构成的呢?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达成共识:

叶片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的组织属于保护组织,叶脉中的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叶片中的叶肉细胞属于营养组织。所以,叶片是由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构成的。

教师强调: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分生组织具有强烈的分裂增生能力,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学习目标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下列问题: (1)植物体发育的起点是什么?

(2)植物组织是如何形成的?器官是如何形成的? (3)请你尝试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1)植物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2)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器官。

(3)如果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可以描述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学生质疑: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思考后回答: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器官。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直接构成的,而动物体是由器官构成系统,再由多个系统构成的。

教师进一步强调:植物体是有一定结构层次的,从大到小可以这样进行描述: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每一种器官都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的。每一种组织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总结本节知识点如下:

绿色开花植物主要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植物体的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植物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其中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比较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植物体是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的。从微小到宏大可以表示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课时作业】

1、教材P68

1、

2、3题;

2、基础训练册本节内容部分。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

1、营养器官:根、茎、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二、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1、分生组织

(1)分生组织的特点: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较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

(2)分生组织的功能: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2、其他组织

(1)保护组织:分布在根、茎、叶的表面,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2)输导组织:分布在茎、叶脉和根尖等处,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输导有机物

(3)营养组织:广泛分布在植物体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中,营养组织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比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4

第5篇:《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是新授课。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第一节显微镜构造和使用、第二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第三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之后,对整个第二章严整的生命结构的总括与深化,讲述了多细胞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并阐述了各自的结构的严整性和功能的统一性。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既涉及细胞、组织等微观结构又涉及器官、系统等宏观结构,并作为完整个体为将来学习生物圈等生态系统的知识作铺垫。学好本节课可以正确认识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在生物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各种生命结构形成的微观基础,比如动植物的结构层次异同比较,可以使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动植物本质上的统一性和差异性,有助于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和树立生物界的统一思想。因此本节课在全章及全书中都占重要地位。

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和生活实践,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上着手,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引用资料、图片,结合运用多媒体,多联系贴近生活的事例,尽力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和体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包括人)体的结构层次;说出器官、系统的概念;举例说出绿色开花植物和动物体结构层次的异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和树立生物界的统一思想。

重点难点

1、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包括人)体的结构层次;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2、器官和系统的概念;动物(包括人)体各系统的协调统一性。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展现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2、播放显微镜使用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教师:准备人体各系统模型。番茄、开水及解剖刀(或水果刀),几盆花,一部分动、植物挂图等。

学生准备

课前生物兴趣小组采集的绿色开花植物,一些常见的蔬菜或水果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时间2分钟)

利用课件呈现一座高楼大厦,及建筑工地的场景,创设问题情境:①构成高楼大厦的基本单位什么?②砖瓦简单的堆积在一起就形成了高楼大厦吗?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认识到建筑工人按照图纸设计把砖有规律的砌成一个个房间,逐渐盖成高楼大厦。教师启发学生,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是不是细胞简单的堆积在一起就构成了生物体?从而引入课题。

二、新授课

(一)多细胞植物体的组成。使用“学乐师生”录像。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1、你能说出图片中的花生由哪几部分组成吗?

2、根、茎、叶子、花、果实、种子

3、植物各器官的作用

设计意图:使学生正确通过观察了解植株由哪些器官组成与器官的作用。

课堂记录

(二)人体的组成

1、展示收集的人体器官图片

2、各种器官组成各种不同的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运动系统等

设计意图:向学生展示人体器官的图片,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人体的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 课堂记录

三、感悟延伸(时间3分钟) 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点,鼓励进行演示。 课堂记录

四、总结启迪(1分钟)

通过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从而归纳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五、习题(5分钟)

教师:用ppt展示课后习题和巩固练习。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巩固前面学过的知识,并应用所学的知识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多细胞植物体组成

叶子

果实

种子

二、人体的组成 教学反思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既涉及细胞、组织等微观结构又涉及器官、系统等宏观结构,并作为完整个体为将来学习生物圈等生态系统的知识作铺垫。学好本节课可以正确认识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在生物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各种生命结构形成的微观基础,比如动植物的结构层次异同比较,可以使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动植物本质上的统一性和差异性,有助于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和树立生物界的统一思想。

第6篇: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设计[定稿]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复习是七上的第四章,在《细胞》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省纲和泉州市考试说明对这部分的五个知识点都是作Ⅰ类的要求,所以从知识点来说,要求并不高。但这一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以及更深入地认识到生物体有严整有序的结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果要给学生这样的知识体系,单考虑考点是不够的,特别是复习,更要发挥它的功能,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横向以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为主线,纵向以各层次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为主线,使学生对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对初一所学的内容还有多少印象是本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因此,先以几个问题进行摸底,了解学生目前对所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再依据这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学生普遍对“结构层次”、“细胞间质”等生物学专有名词印象较模糊,对“分化”、“组织”、“器官”等概念不大清楚,“营养组织”和“营养器官”易混淆,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常识加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

本节内容都是Ⅰ类的层次,所以按考纲要求设计相应的题目,要求学生当堂掌握。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2、识别人体和植物体的不同组织;

3、描述人体和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比较它们的异同。

能力目标:

、学会分析某一具体结构的层次,如:神经元、血液、皮肤、番茄等;

2、尝试通过分析组织、器官的结构组成推测其可能的功能及分布情况。

情感目标:

、形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认同生物体是一个结构严整有序的统一整体。

四、教学重点:

、细胞分裂、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2、人体和植物体的组织名称、结构功能和分布情况。

五、教学难点:

、分化、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2、组织、器官的实例判断。

六、教学方法:师生对话法

七、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导入:回顾知识

学生作答“我想想”,老师巡视、掌握摸底的情况

确定本节的重点、难点

复习知识框架

师生共同解答“我想想”,边板书

建构本章的知识框架

构建知识体系

、以形象的比喻对分裂和分化进行比较。

2、老师结合PPT,通过与学生对话的形式,分析动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先以番茄实物、PPT分析植物体的器官组成,再结合根、茎、叶的结构图,说明其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然后以花生植株说明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最后以剥花生和品花生活动进一步加深对组织和器官的认识。

突破重、难点

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使学生对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更深入的认识。

知识小结

根据板书,师生一起总结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印象

测试知识

学生作答“我定行”、交流批改

有付出就有收获,让学生体验成功

巩固知识

学生做“我试试”,老师个别辅导

帮助暂时落后的学生,让他感受到他人的关心

八、板书设计:

分裂

复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复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

上皮组织

组织

文本框:细胞

---→

人体(动物体)

系统

器官

结缔组织

分化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复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复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

分裂

绿色开花植物

复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复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复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

分生组织

营养器官

--→

细胞

器官

组织

营养组织

分化

复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

保护组织

输导组织

果实

生殖器官

种子

九、后反思:

第7篇: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阐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中有六大器官;二是构成植物器官的四种基本组织;三是从微观到宏观的植物体结构。

根据本节教学设计的实际教学结果看,课前的设计比较合理,课上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由于应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前利用复习上节基本知识,使得在教学本课时内容时学生比较易于理解。关于四种主要组织的认识、又与动物体的四种基体组织进行比较。

教学过程中,首先对上节内容中的相关概念如细胞分化、组织、器官的概念进行复习提问,以旧引新,给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再利用学生学习小学自然课的基础和从生活中获得的植物体组成的知识,通过对自带植物标本的观察,认识构成绿色开花植物体的六种器官。在前一节学习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基础上,观察并认识植物体的器官也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理解植物的主要组织也是通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同时注意到构成植物体的细胞也是多种多样的,再强调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采取的是“先整体后局部再整体”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先由个体深化到器官、组织再到细胞,是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通过实物的观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认识植物体的器官。在学生交流他们对植物体各部分的认识及填写六大器官名称的过程中,加深对植物体宏观结构层次的认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由课上的填图检查,课堂练习以及随机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提问反馈来看,自认为本节课的效果是不错的,应该达到了预先所确立的教学目标。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还是没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交流来获取知识,总有不放心的感觉;第二是课前复习环节上用时稍多,使得学生活动中相互交流的时间不足;第三在调控学生课堂活动上出了点小问题,没有满足少数学生的要求。

上一篇:11年七一活动方案下一篇:社区防灾减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