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2022-12-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一个国家的在世界上地位和前景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在科技方面的竞争力是否强大。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又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有效战略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将其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未来,中国要符合整个世界在经济上的创新变化,一定要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上做出创新,扩大经济发展,要把投机驱动改为主动创新改变,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在经济转型,得到更好地提高。

一、 我国工业经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现实基础

(一)经济发展阶段的特质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增长率在1979~2008年间平均为9.8% ,在2006~2007年,增长率接近12%,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中国开始进入以工业经济结构优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2012年,我国人均GDP为6100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0.1:45.3:44.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制造业增加值达74.2%,城镇化水平为52.6%。参照钱纳里的工业发展阶段的论断,人均GDP在1000至3000美元时,经济发展靠的是要素驱动;3000至5000美元时,靠投资驱动;5000至8000美元是创新驱动;8000美元以上则是财富驱动。因此必须选择恰当的发展驱动力--创新驱动,否则就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近30年长期蓄积的工业经济能量和雄厚的产业基础能够确保经济继续较快增长,结构层次优化、生产效率和质量效益提升成为现阶段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顺应这一发展阶段的新变化, 只有不断提高我国工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才能實现新一轮工业转型升级。

(二)工业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特征

近几年,我国的投资率始终处在40%左右的高位,资本形成率从1978年的38.2%上升到2011年的49.2%,固定资本形成率由从1978年29.8%上升到46.2%。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投资率达到了近年来的高点46.8%,远高于发达国家。但最近10年中,我国规上工业总资产贡献率由8.4 %上升到14.0%, 增加值率却一直徘徊在24%左右, 从上所看,我国在资金投入和经济效益上没有太大的效果,单纯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已不是很明显。

需求增长带动生产发展,并经乘数效应放大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受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国际需求下降对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我国工业造成了很大压力,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为缓解国内经济而实施的贸易保护与产业保护主义、发展中国的产业产业争夺等态势,对我国工业造成了多重“挤压”。与之相伴而生的的是我国国内工业化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结构性矛盾突出、生产要素利用率低、资源环境代价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产生巨大影响。

就工业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特征而言,我国要想获得更强的经济增长引擎, 关键因素就是要能够做到自主创新,多培养一些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不能再依赖国外的资源和资金,要让那些高素质的人才和知识产权创新人才作为国家的重点。

(三)工业经济发展突破“瓶颈”的迫切性

我国工业经济的行业结构不优,能源供求矛盾突出。我国工业的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总体上处于下游和低端位置,产品附加值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重小,缺乏国际竞争力。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制造业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以很大冲击。受外需不足的影响,不少加工贸易型的企业纷纷破产倒闭。我国尽管地大物博,但矿产、森林和能源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比较低。矿产资源168种探明储量153种, 虽然种类多, 但资源储量的人均占有量较少; 煤炭基础储量、石油地质储量人均占有量也较少。

二、工业转型升级中创新驱动面临的严峻形势

科技创新是促进工业经济结构优化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与创新不仅可以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强大技术支持,推动经济规模的扩大,而且还能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推动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升级。后金融危机时期,传统发展方式已逐渐式微,无力推动我国工业经济向更高水平跨越,另一方面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创新要素供给、创新能力与体制机制环境都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工业转型升级形势严峻。

(一)创新驱动对工业转型升级的外部环境障碍

依据创新驱动战略的的基本内涵,创新驱动对工业转型升级就是通过创新资源的投入进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的结果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新活力,以创新为主线优化与构建我国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把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国家或区域的科技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创新驱动过程产生影响,不单单是需要政府积极创造有利于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各种环境,而且还必须将外部环境的影响转换为相应的经济支持政策和科技支持政策,才能将创新驱动对工业转型升级的导向作用、支持作用、鼓励作用和规范作用表现出来。比如政府的科技规划、财政支持、金融扶持的制度、政策和措施等。受过去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我国在科技创新与创新驱动体系方面的外部环境不完善,体制机制也不健全,改革创新滞后等诸多因素成为阻碍工业转型升级的绊码。比如: 在推进科技创新时,主要是在科技领域,以科研机构为主体进行实施,注重的是技术的自身突破,然后再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动力不足;财政体制、投资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一些地方仍然注重GDP 规模扩张,极力发展能带来较多财税收入的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转型升级缓慢等问题。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创新驱动对工业转型升级的内在机制障碍

1.自主创新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不足

我们的国家创新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涵是实现国家对提高全社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有效调控和推动、扶持与激励。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无论是创新平台、知识产权保护、还是科技成果转化三个部件仍然存在功能缺失。在当前日趋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下,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日益突出,从研发投入看,我国研发投入严重不足。1995至2008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支出总额从348.7亿元上升到4570亿元,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增长。但研发投入强度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12年我国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0240亿元,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7%,而主要发达国家都在2.5%以上,日本光在2006年就达到了3.39%

从企业R&D投入强度看,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2.5~4%的投入强度,自主创新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不足,我国在技术装备和技术保障的能力上都不能满足国家当下的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上,在关键的部分还是要靠从国外的引进,不能做到自主自立。

2.劳动者创新素质与实施创新驱动不适应

我国是人口大国,所以在劳动力的资源上还是比较占有优势的。我国人口的平均教育水平都不是很高,从2011年来我国的的大学生以及以上学历的人员还不能达到我国受教育人员的百分之九,再加上我国现在严重缺乏创新人才,所以在质量和结构问题还是不能得到有效的成绩。科技领军人才较少。三是对创新人才培养总量和结构性需求的不匹配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地区还出现了科技管理人员存在严重的知识老化问题,劳动者创新素质制约了创新驱动力的发挥。

3. 缺乏创新的高投资率不适应工业转型升级的要求

投资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备条件,但是资源的短缺还是对投资率的提高存在着很大的影響。投资率若是可以达到了最高的程度,我国在生产方面海华丝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那么我国的经济将会停滞不前,经济会陷入衰退的阶段。尽管在1993年世界银行的《东亚奇迹》研究报告认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亚洲高绩效经济时期”,但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克鲁格曼敏锐曾经说过,“这些经济体中的大部分虽然实现了高增长, 但却几乎没有任何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的增长是要靠劳动和资本的提高而不是生产率的提高。

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发达国家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已经达70~80%,甚至更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目前我国这方面的差距还很大。因此,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形成以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基础的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是现阶段我国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和路径选择。

(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取向

1.制定创新驱动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今后我国制定工业规划时,应考虑制定的是一种把知识、经济、人才培训有机结合起来的技术创新式的驱动战略规划。要把工业经济中重点产业核心技术、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摆在重要位置,并围绕创新项目搭建产学研联合攻关组织,以形成创新优势互补。

2.通过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和高技术化。通过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我国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

3.通过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加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促进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举措

1.以完善技术创新的国家政策体系、制度为中心, 为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奠定制度基础

符合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规律的国家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才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大力创新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包括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创新风险基金政策等,做好对科技创新的引导与扶持;其次,以《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为指引,准确把握工业转型升级的内涵与实质,做好创新驱动引导行业发展的政策,特别是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等,逐渐突破各类制约工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促进由我国工业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最后是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保护政策。做好知识创新主体创新活动的保护。如,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管理和应用工作等,为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2.以优化工业结构为主线,为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奠定路径基础

工业结构包括内部行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及空间结构。优化工业结构从内部行业结构来讲,就是要以原始创新、提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水平。优化工业结构从组织结构来讲,就是以创新要素集聚为中心,帮助一部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大企业,让他们成为同行业中的领军企业,要做到这些一定要做到“专、精、特、新”特征才可以。

3.以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口,为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奠定技术基础

以工业经济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为抓手,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让各大企业都能够认识到,技术的进步,金属的创新和企业的提高时紧密连在一起的。推动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术创新为主的转变;以科技成果产业化、商业化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产品,不断推进我国工业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转变。

4.以培养和吸引各类创新人才为重点,为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奠定后备基础

为了能够加大人们在原本的基础上做到创新,国家应该加大教育的投入,普及教育知识,努力培养和吸引各类创新人才。主要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与使用三个关键环节,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要以科技项目和人才计划吸引优秀人才,要重点引进那些能够在自主创新,善于创新的人才。以培养战略型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和科学家团队为重点,将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与人才培养计划有机结合起来,给那些优秀的科技人才提供一个更大的可以发挥能力的舞台,为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奠定人才基础。

作者:王霞

第2篇:陕西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首先,文章分析了新发展阶段陕西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优势和现状;其次,剖新了陕西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陕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发展阶段

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是堅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陕西作为科教大省,要勇当创新驱动发展的开路先锋。因此,陕西如何在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同时,全面建成创新型省份,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是目前面临的关键课题。

一、新发展阶段陕西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优势和现状

(一)创新资源优势保持全国前列

2015年和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在陕西考察工作时都强调,陕西是科教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基地,科教资源富集,创新综合实力雄厚。目前,陕西有各类高等学校110所,各类科研机构1340家,在陕两院院士66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6个。

(二)高水平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2016年,有32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占全国科技奖励授奖总数的11.5%。其中,自然科学奖6项,排名全国第2位。2017年,有36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占全国科技奖励授奖总数的13.28%。其中,自然科学奖6项,技术发明奖9项,科学技术进步奖21项。2018年,有33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占全国科技奖励授奖总数的11.87%。2019年,有28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占全国科技奖励授奖总数的9.46%。2020年,有2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占全国科技奖励授奖总数的9.85%。

近年来,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迅速,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2016年,陕西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802.74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81%。2017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921.55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2018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125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2019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467.83亿元,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67.04%。 2020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758.95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68.39%。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2019年陕西研发经费为584.58亿元,R&D投入强度为2.27%,排名全国第七位。企业、政府属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研发经费分别为301.23亿元、216.71亿元和62.97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51.5%、37.1%和10.8%。 2019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24家,达到4371家,数量仅次于四川,位居西部第二。

(四)创新驱动载体的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目前,陕西已建成国家级高新区7个,分别为西安、杨凌、宝鸡、咸阳、渭南、榆林、安康等高新区;省级高新区17个,主要为延安、蒲城、府谷、蟠龙、富平、凤翔、三原等。各级高新区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积极引进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批创新型企业,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已经成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

目前,陕西已有渭南、杨凌、榆林、汉中、咸阳、宝鸡、西咸新区、铜川等8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成了2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立了76个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34个。

(五) 创新驱动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建立和完善了涉及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知识产权保护等立体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为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一是在全省逐步推广“陕鼓模式”“延长模式”(企业兼并重组科研院所)和“一院(西北有色院)和一所(西安光机所)”创新模式。二是建成了全国领先的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三是组建了国内首个创新驱动共同体联盟——陕西省创新驱动共同体联盟陕西省高新区发展联盟。四是启动陕西最大的科技孵化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标志着陕西进入了“科技创新”的新阶段。

(六)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陕西省委、省政府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加快关中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出台了相关的意见和决定,顶层设计日臻完善,制定并启动了《陕西省创新型省份建设工作方案》,省科技厅联合相关政府部门在促进规上工业企业加大R&D投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培育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规范科技园区管理和研发基地管理、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加强科技资金监督管理等多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先后出台了《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办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该规定旨在有效解决长期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价、处置、收益等问题,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支持、财税政策支持,制定了灵活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机制,提出构建校企新型研发平台、军民融合“人才池”、产业联盟“专利池”等转化通道和载体,破解陕西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陕西省支持众创空间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众创空间建设发展、促进科技型创业的行动方案(2016~2020)》《关于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38条科技创新政策措施》)等较为系统地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文件,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新发展阶段陕西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难点

(一)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强度呈震荡下降趋势

2004年以后,陕西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经费投入强度一路下滑,到2011年已跌破2%,在全国的位次由2004年的第二位掉到了2012年的第8位,2013年R&D经费投入强度重返2%以上。2017年, 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GDP的比值)为2.10%,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9年, 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GDP的比值)为2.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04个百分点,全国排名第7位。2020年, R&D经费投入强度为2.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02个百分点,全国排名第7位。

(二)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形成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是实现创新驱动市场导向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现阶段,陕西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完全形成,主要表现为:

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较低。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为0.8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02个百分点。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0.85%,比全国平均水平(1.06%)低0.21個百分点。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0.91%,比全国平均水平(1.32%)低0.41个百分点,与全国的差距逐渐在拉大。

2.研发经费投入占比低。“十二五”期间,陕西省企业R&D经费投入年均增速为18%,占比由37%上升到4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9.1个百分点。虽然经过不懈努力,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见表1)。

(三)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

1.全社会R&D投入强度区域间差异悬殊。2019年,R&D投入强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29%)的仅有西安市和杨凌示范区,其余各地均低于平均水平,其中西安市达到5.17%、杨凌示范区(2.85%),铜川(0.35%)、榆林(0.13%)、商洛(0.21%)均在0.5%以下,其余的安康(0.52%)、宝鸡(1.14%)、延安(0.94%)咸阳(0.56%)、渭南(0.71%)、汉中(1.06%),最高的西安市与最低的铜川市相差5.14个百分点。

2020年,R&D投入强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42%)的仅有西安市,其余各地均低于平均水平,其中西安市达到5.05%。铜川(0.49%)、榆林(0.25%)、商洛(0.13%)均在0.5%以下,其余的杨凌示范区(2.09%)、安康(0.56%)、宝鸡(1.31%)、延安(1.10%)咸阳0.91%)、渭南(0.75%)、汉中(1.40%),最高的西安市与最低的铜川市相差4.92个百分点。

2.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区域间差异悬殊。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来看,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0.91%)的仅有西安(2.43%)、宝鸡(0.93%)、汉中(1.19%)。投入强度分化现象比较严重,最高的西安市(2.43%)与最低的商洛市(0.12)相差2.31个百分点。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09%)的仅有西安(1.82%)、宝鸡(1.10%)、汉中(1.64%)。投入强度分化现象比较严重,最高的西安市(1.82%)与最低的商洛市(0.09)相差1.73个百分点。

3.创新资源具有“中央强、地方弱,军工大、民用小”的特征。这种特征导致陕西既是创新资源大省,又是创新资源弱省,科技创新的市场化进程较慢,与陕西区域经济的结合度有限。

(四)支持创新发展的多元化融资体系尚需完善

地方财政支持力度较小,2006~2018年,尽管地方财政支持科技的投入力度增长较快,由2006年的10.2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87.22亿元,增长了5.58倍,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1.64%,但比全国平均水平2.76%低1.12个百分点,在全国排第16位,比上年下降1位。财政科技投入的导向作用有限。2018年,陕西省本级财政科技支出12.68亿元,排名全国第23位;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43%,排名全国第26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81%。

(五)政用产学研结合不紧密

1.政用产学研各方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合作机制尚未形成,降低了各创新主体合作的意愿。近年来,陕西成立了64个“四主体一联合” 新型研发平台,即依托高校建立企业作为需求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和市场主体的联合研发平台,但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低一直是制约陕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因。

2.多元化融资体系还需完善。无论是陕西,还是其他区域,坚持创新驱动面临的重要问题都是资金问题。陕西创新主体对银行贷款等间接资金的需求远高于通过资本市场获得创新资金的直接投资需求。

(六)坚持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发展不灵活

1.体制机制不灵活,创新要素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陕西科研机构绝大多数属于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除了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外,大部分科研机构体制机制不灵活,科技创新能力较低。

2.创新的优惠政策受益面较窄。企业创新政策实施手续比较繁琐,政府部门执行力度不够。在优惠政策办理便利方面,与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陕西在多个优惠政策实施方面的手续明显繁琐,政策执行效率过低。

三、发展阶段陕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火如荼,发达国家为了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一直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1.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强化技术创新的组织保障。一是鼓励支持省内企业,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自建或共建研发机构,如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中试基地等。二是调整创新决策和组织模式,提高企业和企业家在政府创新决策中的话语权。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使创新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

2.着力培育骨干龙头技术企业,发挥创新型领军企业的示范效应。要实现产品由“陕西制造”到“陕西智造”的转变,就必须扶持一批大型龙头技术企业,着力打造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使其发展成为创新驱动的领军者,成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二)完善创新投融资体系,保障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资金需求

1.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一是在建立健全财政创新投入增长机制。加大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调整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发挥财政投资的导向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创新驱动发展,逐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创新投融資体制。二是加大对创新驱动发展的财税扶持力度。财税扶持政策在促进研发投入和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发展多元化的创新金融服务。鼓励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强对创新型组织的金融支持。除了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创新主体外,还要逐步推进区域资本市场发展,提高创新主体对直接资本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支持鼓励科技企业进入深沪主板、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交易。加快完善资产证券化、企业债券发行等制度建设。

(三)实施创新人才发展计划,保障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需求

1.培养引进各类创新人才。不断优化全省人才结构,逐步形成各类创新人才梯次配备、衔接有序、分布合理、协调发展的人才体系。努力造就一批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型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一批善于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引进一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具有科技背景的管理投资人才、科技中介人才、创业指导人才和战略型企业家。

2.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创新绩效评价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可以采取分红激励、股权奖励、股权出售和股票期权等方式,激发创新人才的创新动力。逐步建立重要人才、领军人才和特殊人才的补充保险和政府投保制度。

(四)促进政用产学研协同创新,充分发挥陕西的科教优势

1.推动政用产学研深度合作。一方面,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示范站,培养应用型技术创新人才;另一方面,支持企业依托高校建立“四主体一联合”的新型研发中心,充分发挥高校科教资源优势,促进企业投身研发,提高研发效率。

2.推广“一院一所”模式。积极推广“一院一所”模式,建立健全科研机构现代院所制度,鼓励科研院所在持续提升研发效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人才、平台等要素资源优势。

(五)加强创新合作交流,充分利用省内外创新资源

1.坚持合作创新原则,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研发中心。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以陕西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为引导,打造国际性科技合作交流平台。鼓励支持“研发中心互设行动”,一方面,吸引国内外机构在陕西设立全球(区域)研发中心、实验室、企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另一方面,支持省内机构在省外、海外设立研发中心。

2.打造丝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抓住“一带一路”机遇,积极利用全球科技资源,不断加强陕西科技发展的外向型力度,力争在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和提高合作成效三个方面取得新突破,努力把陕西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科技合作交流核心区。

(六)加快完善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体系,形成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陕西特色

1.进一步完善鼓励创新政策。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深入实施,陕西诸多领域工作被纳入国家战略。2014年陕西省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省份;2015年西安获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7年陕西自贸试验区正式成立。因此,要充分利用改革试验的机遇,加快完善陕西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体系。

2.发挥目标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加大创新驱动指标在其中的“刚性”。目标考核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全省的各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也要充分发挥考核的控制作用,引导各区域将创新驱动发展落到实际工作中,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号和文件上。一是加大创新驱动发展指标的分值,真正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二是增强创新指标的“刚性”,使目标考核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0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基金项目: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系统研究”(20XKS011);2017年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研究”(2017A017)。

(作者单位: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作者:翟淑君

第3篇:关于淄博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思考

【摘要】 近年来,淄博市通过完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实施科技创新重大专项、深化产学研合作、实施工业“铸链”工程等措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但是,由于缺乏金融创新的深度参与,技术吸纳能力弱、高技术企业发展不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等问题依然突出。要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等多方面推进金融创新,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力量,重构与创业创新匹配的金融体系,实现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双轮驱动”。

【关键词】 淄博市 改革 创新驱动

一、淄博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综述

近年来,淄博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技术研发应用,着力培植创新型企业,努力构建集产学研协同创新、行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企业自主创新于一体的创新体系,聚力提升全市工业经济创新发展水平。

一是完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夯实创新基础。贯彻落实《淄博市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意见》,以“双500强”企业为重点,着力构建区域技术创新支撑体系。2014年以来,确认山东华成中德传动设备有限公司等46家企业技术中心为淄博市第十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截至目前,全市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9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98家,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二是实施科技创新重大专项,丰富创新载体。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组织实施企业技术开发工程,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需求为导向,集中攻克一批制约淄博市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提升重点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淄博市101个项目列入山东省第三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涉及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医药等领域,其中,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以上的84个,占总数的83.17%。

三是深化产学研合作,集聚创新资源。实施产学研“三个一”工程,组织淄博市企业与清华大学、西安交大、中科院、山东省科学院等高校院所开展专题产学研对接活动,深入挖掘技术创新要素资源。2014年分两批公布了55个产学研项目,其中,90.91%的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及以上;50.91%的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预计全部项目产业化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57.84亿元,利税43.7亿元。

四是实施工业“铸链”工程,增添创新动力。筛选确定21条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成立21个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充分发挥产业联盟发展、创新、招商三大引领作用,组织链上企业开展重大科技交流和商业模式创新活动,搭建企业技术需求征集发布、技术合作对接洽谈、技术成果应用转化的平台,推动企业实现抱团创新。

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对策建议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需要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双轮驱动”。单有技术创新没有金融创新,就会使技术创新出现“闭锁效应”;单有金融创新没有技术创新,则会使金融创新最终成为“无米之炊”。科技成果只有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其对经济转型的关键作用才能发挥,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首先,要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大力发展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投资(PE),扩大股权融资比重,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使有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成长。股权投资是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助推产业整合与升级的重要力量,VC、PE等股权投资具有要素集成功能、筛选发现功能、企业培育功能、风险分散功能、资金放大功能,能够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支持企业创业创新,发掘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并加快推动技术的产业化。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股权投资机构,支持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创业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要积极探索适度放开对银行开展股权投资业务的限制,允许银行在一定限额内用资本金参股股权投资基金。同时,要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营造关注长期投资的氛围,改变VC/PE哄抢IPO、“重晚轻早”等投机行为,推进股权投资与高技术创新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其次,要完善多层次信贷融资体系,鼓励银行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积极与其他类型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创新信贷服务模式,提升银行信贷对创业创新活动的支持能力。在我国,银行体系是企业融资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如果没有银行的参与,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就很难得到有效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通常存在着固定资产少、技术成果市场前景不确定、重技术轻市场轻管理等问题,传统银行信贷模式很难把握其风险特征,难以量化风险,面临风险与收益不匹配的问题。银行缺少对其支持的动力,单靠市场这只“无形之手”难以解决科技型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因此政府应鼓励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创新增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能力。一要对银行探索科技信贷实行差异化的监管标准,并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鼓励银行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提升银行信贷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能力。二要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借“民营银行”开闸的政策东风。鼓励民间资本在高新区发起成立“民营科技银行”,专门为高技术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三要统筹协调政府、银行、担保、保险、股权投资机构、中介机构等多方面的力量,鼓励各方积极开展合作,集各方智慧创新适应科技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模式。比如,湖北科技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制度是一项政府、银行、保险公司三方合作的创新型贷款项目,三方合力分摊风险,银行、保险公司、融资企业等多方获益。

第三,要完善金融担保体系,使金融担保更多地回归公益性,降低企业的担保成本,鼓励担保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担保模式创新,为创业创新型企业提供适应其融资特点的担保服务。银行出于防范经营风险的考虑,在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时一般都要求融资企业提供抵押担保,并收取较高的贷款利息。但此类企业通常缺少符合银行要求资质的抵押品,采取第三方担保的情形下,企业需要向担保公司支付一定的担保服务费和其他一些费用,这使得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挤占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据调研,国有大型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为基准率上浮30%左右,担保公司一般收取3至5个点的担保服务费用,同时部分担保公司还要求小企业用一定的贷款金额作为保证金,小微企业最终的融资成本一般为13~15%,显著高于一般企业的经营利润率。为此,要完善包括政策性担保、互助型担保和商业性担保的金融担保体系,使金融担保更多地回归公益性。为创业创新型企业融资提供低成本的融资担保服务,降低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成本。要发展完善再担保机制,研究在省级层面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再担保机构,为企业提供再担保优惠。帮助企业获得优惠贷款利率和担保费率。要积极推动高新区与银行签订合作授信协议,对通过高新区认定的“瞪羚”企业、“小巨人”企业等有“资质”企业提供无抵押信贷,由高新区提供风险担保和贷款补贴。要不断完善信用担保行业的法制环境,明确加强行业监管,培育和扶持互助型担保和商业性担保等担保机构发展,让更多的担保公司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以竞争推动担保服务模式创新和企业担保成本降低。要鼓励担保机构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开展担保模式创新,开发适应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担保服务模式。同时,要以光谷等科技型小微企业聚集区为试点,完善区域内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工商、国土、税务、质检等部门公共数据的整合和共享,使金融机构能便捷、低成本地获取企业的真实信用状况和经营情况,减少金融机构的信息搜集成本,从而使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

第四,要有效整合各种金融资源,加强不同金融融工具间的协同,打造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支持企业从小到大连续发展的“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提升金融服务科技企业的效率。在高技术企业快速成长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企业资金需求强度及其筹措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高技术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通常会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一些发展较为迅速的企业往往会在短期内经历多种融资方式的转换,企业和企业家都缺少一个缓冲、学习、适应的过程。“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务平台通过汇集整合各类金融资源,能够降低科技型企业的信息搜集成本,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规模的科技型企业提供便利化的融资服务,在提升金融服务科技企业的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北京“一条龙”金融服务体系和上海“4+1+1”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通过整合银行业金融机构、各类股权投资机构等多方力量,能够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差异化、连续性的金融服务。现阶段可以探索在全国范围内以高新区为试点组建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支持科技型企业从小到大连续发展。要调动银行、风投机构、证券公司、担保公司、行业协会、高科技园区、中介机构以及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平台整合与建设要创新配套服务,帮助和引导企业做好融资规划,促进科技型企业与平台上各类融资渠道进行有效对接;要鼓励平台金融机构深入孵化器、创业园、高新区等科技型企业集聚区开展针对性的咨询服务,定期进行投融资知识讲座培训,提升科技从业人员的金融素养。

【参考文献】

[1] 辜胜阻、李洪斌、王敏:构建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的创新机制[J].中国软科学,2014(1).

[2] 柳卸林、高太山、周江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M].科学出版社,2014.

[3] 封北麟、何利辉:我国财税支持科技金融发展政策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4(4).

(责任编辑:陈丹)

作者:王颜红

第4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学习辅导]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共长泾镇党校 谢劼

历史经验表明,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与科学技术的革命性 突破密切相关。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和兴起,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相互结合,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交叉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必须抓住和用好的机遇。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我们转变全镇经济增长方式依靠创新驱动指明了方向。

所以,强化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强统筹协调和协同创新,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其摆在突出位置,说明党对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高度重视。这一战略是立足我国当前发展阶段和实际、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党对当代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为新时期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对凝聚社会共识、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具有重要作用。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乎我镇经济发展的全局。首先,我们应该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背景下来理解。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党领导科技事业在探索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其次,我们应该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科学发展观这一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背景下来理解。第三,我们应该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来理解。我们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贯彻到企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发挥好科技创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要围绕

1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研究全镇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与各企业各部门一起把各项重大任务落到实处。

改革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要落实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各项任务,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强统筹协调和协同创新,提高全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科技管理科学化和资源高效利用;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政策环境,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具体来说我们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 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部署创新链,突破技术瓶颈,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二是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三是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重点产业领域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四是各村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完善科技促进农业发展机制,不断健全现代农业技术体系。五是大力发展关系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技术,加快推进涉及人口健康、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社会管理领域的科技支撑体系,使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六是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工作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的制高点。

二、我们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一是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 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全镇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研发机构流动,培育和壮大创新型企业。鼓励产学研开展深度合作,真正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二是适当引进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充分发挥

科研机构骨干和引领作用,提高骨干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三是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四是促进经济实力和社会生产力提升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首要任务。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产业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三、进一步优化全镇创新环境。一是引进和落实科技成果转化,促 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加强对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成果的法律保护,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二是促进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整个进程中,落实到各个方面,全面加强农业、民生、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科技工作,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三是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提高全镇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弘扬中华民族创新精神,在全镇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深厚氛围和良好风尚,激发全镇人民的创新活力。

四、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一是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外地和本镇企业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大利用周边地区科技资源力度,加强技术引进和合作。二是注重围绕战略需求参与省市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鼓励企业发起和组织科技合作计划,支持企业到外地联系研发机构。三是促进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与关键环节。应始终坚持科技优先发展,适应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要,加强引进项目的前沿研究和科技基础能力建设,下大力气解决影响我镇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四是注重完善政府指导下的科技合作机制,提升科技合作水平,推进科技引进,加强民间科技合作。2013.1.17

第5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国家参考答案

2016年干部在线学习第三季度必修课参考答案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单选

1.“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2.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作用。(单选 2 分)

[A]基础 [B]决定

[C]关键

[D]支撑

3.我们要以()为主构建市场化的众创空间。(单选 2 分)

[A]市场力量

[B]政府力量

[C]社会力量

[D]外资力量

4.各地要加强对创新创业工作的(),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部署。

[A]资金投入

[B]政策支持

[C]条件保障

[D]组织领导

5.我国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作用。(单选 2 分)

[A]基础 [B]决定

[C]关键

[D]支撑

6.我国存在大量新的增长点,潜力巨大。(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7.()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单选 2 分)

[A]企业 [B]国家科研机构

[C]政府

[D]高校

8.以复合化、结构功能一体化为特征的新材料技术将对传统制造业产生革命性影响。

[A]正确 [B]错误

9.截至2015年9月,我国已经建立了1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46个国家高新区。

[A]正确 [B]错误

10.()提出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单选 2 分)

[A]科教兴国战略

[B]建设创新型国家

[D]以上都不对 [C]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1.我们要大力培育()精神和创客文化,将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

[A]企业家 [B]天使投资人

[C]专家

[D]学者

12.我们要以构建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为(),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A]目标 [B]载体

[C]主线

[D]部署

13.屠呦呦先生获得诺贝尔(),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单选 2 分)

[A]医学奖 [B]物理

[C]化学

[D]和平

14.创新创业首先不是取决于个人的兴趣偏好,而是满足()。(单选 2 分)

[A]社会需求

[B]创业者需求

[C]政府需求

[D]用户需求

1

15.创业与创新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活动,创新是()。(单选 2 分)

[A]技术行为

[B]商业行为

[C]思想行为

[D]服务行为

16.目前的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A]人才 [B]科技

[C]发展

[D]创新

17.各有关部门要(),积极落实促进创新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单选 2 分)

[A]高度重视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工作 [C]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18.()是创业的本质特征。(单选 2 分)

[A]规范性 [B]独创性

[C]创新性

[D]适用性

[B]加强对创新创业工作的组织领导

[D]按照职能分工

19.当前,要推进实施()创业引领计划,鼓励高校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单选 2 分)

[A]大学生 [B]专家

[C]学者

[D]大学团体

20.推动美国和世界进步的不是对互联网的发明,而是对它的()。(单选 2 分)

[A]产业化 [B]自由化

[C]国际化

[D]商业化

21.当前,要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有效集成创业服务资源,提供全链条()。(单选 2 分)

[A]资金服务 [B]衔接服务

[C]增值服务

[D]投融资服务

22.我们要以()为目标,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单选 2 分)

[A]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C]构建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

[B]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D]整合有效资源

23.到2020年,我国要孵化培育一大批创新型(),并从中成长出能够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单选 2 分)

[A]小型企业

[B]个体工商户

[C]小微企业

[D]家庭作坊式企业

2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只有少数经济体实现现代化转型,成为高收入国家。(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25.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26.当前,要完善()快速通道,对小微企业亟需获得授权的核心专利申请予以优先审查。

[A]专利审查 [B]知识产权审查

[C]技术审查

[D]科技审查

27.当前,要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增强众筹对大众创新创业的服务能力。(单选 2 分)

[A]小微企业

[B]互联网

[C]区域性市场

[D]初创企业

28.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展阶段相关,不是越高越好。(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29.政策环境必须着眼于战略方面的顶层设计。(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2

30.()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研究完善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单选 2 分)

[A]科研院所

[B]科技部

[C]大学科技园

[D]高校

31.()针对人群主要以应届毕业生和科技人才或专家为主。(单选 2 分)

[A]创新创业文化培育政策 [C]创新创业培训政策

[B]新企业创建型政策

[D]群体创新创业政策

32.要通过()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单选 2 分)

[A]制度创新

[B]人才创新

[C]科技创新

[D]改革创新

3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新时期的历史使命。(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34.当前,要加强跨区域、()技术转移,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单选 2 分)

[A]跨部门 [B]跨省市

[C]跨领域

[D]跨国

35.当前,要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有效集成创业服务资源,提供全链条()。(单选 2 分)

[A]资金服务

[B]衔接服务

[C]增值服务

[D]投融资服务

36.鼓励()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单选 2 分)

[A]市场力量

[B]政府力量

[C]社会力量

[D]外资力量

37.我国经济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38.()第一台数码相机诞生。(单选 2 分)

[A]1955年 [B]1965年

[C]1975年

[D]1985年

39.我们要增强创新的源头供给,力争在更多领域引领世界科学前沿方向。(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40.《美国新经济指数报告》中的“新经济”是指网络化、全球化、高风险、能动的知识经济。

[A]正确 [B]错误

41.支撑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单选 2 分)

[A]京津冀 [B]长江经济带

[C]珠三角

[D]东北老工业区

42.发挥()作用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发展,培育发展天使投资群体,推动大众创新创业。

[A]创新创业公共服务

[B]财税政策

[C]财政资金

[D]构建众创空间

43.当前,要加强()基础建设,为创新创业搭建高效便利的服务平台,提高小微企业市场竞争力。(单选 2 分)

[A]电子科学

[B]人力资源

[C]电子商务

[D]电子信息

44.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增长。(单选 2 分)

[A]低速 [B]中速

[C]中高速

[D]中低速

45.突出科技创新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中的()。(单选 2 分)

3

[A]引领作用 [B]支撑作用 [C]主导作用 [D]关键作用

46.我们要把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作为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升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47.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能够更加直接地反映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48.当前,要强化(),培育企业家精神,发挥资本推力作用,提高创新创业效率。(单选 2 分)

[A]市场机制

[B]创业辅导

[C]专业服务

[D]资本途径

49.我们要以()为主线,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单选 2 分)

[A]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C]构建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

[B]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D]整合有效资源

50.要尊重和发挥地方、基层、群众首创精神,从实践中寻找最佳方案。(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51.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在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科学难题上贡献中国力量。(单选 2 [A]正确 [B]错误

52.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 )提出了新要求。。

[A]投融资方式 [B]产业组织方式

[C]资源配置方式 [D]宏观调控方式

53.发挥()杠杆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支持创业活动。(单选 2 分)

[A]创业投资基金

[B]财税政策

[C]财政资金

[D]发展专项资金

54.国家创新指数得分与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各国创新指数与人均GDP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55.支撑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单选 2 分)

[A]京津冀 [B]长江经济带

[C]珠三角

[D]东北老工业区

56.()提出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单选 2 分)

[A]科教兴国战略[C]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B]建设创新型国家

[D]以上都不对

56. 创业与创新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活动,创业是()。(单选 2 分)

[A]技术行为

[B]商业行为

[C]思想行为

[D]服务行为

4

二、多选

1.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需要()。(多选 2 分)

[A]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技术新体系[B]服务民生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 [C]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关键技术 [D]全方位融入和布局全球创新网络

2.前沿技术群体突破呈现出以()为特征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多选 2 分)

[A]智能 [B]泛在

[C]融合

[D]普适

3.总书记提出科技创新要牢牢把握()。(多选 2 分)

[A]科技进步大方向 [B]产业革命大趋势 [C]国有企业大变革 [D]集聚人才大举措

4.我们要依托()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

[A]企业 [B]国家科研机构

[C]政府

[D]高校

5.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技术新体系,包括()。(多选 2 分)

[A]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 [C]新材料技术

[B]智能绿色服务制造技术

[D]清洁高效能源技术

6.夯实创新基础能力需要()。(多选 2 分)

[A]加强战略和前沿导向的基础研究 [B]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基础平台 [C]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D]全面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7.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多选 2 分)

[A]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C]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B]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D]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

8.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要积极倡导()的创新文化。(多选 2 分)

[A]崇尚创新 [B]创业致富

[C]敢为人先

[D]宽容失败

9.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多选 2 分)

[A]拓展区域创新发展新空间 [B]完善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 [C]发展专业化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

[D]依托区域创新高地培育新经济,推进经济结构转型

10.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需要()。(多选 2 分)

[A]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B]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含量显著提升

[D]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定型 [C]创新型人才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 5

11.新世纪以来,以()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发展。(多选 2 分)

[A]信息 [B]生物

[C]新材料

[D]新能源

12.以()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各领域创新的基础平台和核心引擎。(多选 2 分)

[A]生物技术

[B]大数据

[C]云计算

[D]移动互联网

13.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全面下放创新成果(),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

[A]所有权 [B]处置权

[C]使用权

[D]收益权

14.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需要()。(多选 2 分)

[A]拓展区域创新发展新空间

[B]构建普惠性的创新支持政策体系

[D]全面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C]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收益分配机制15.新科技革命正在以前所未有之势深刻影响并改变着()。(多选 2 分)

[A]社会的生产方式

[B]社会的生活方式

[C]人类交流方式

[D]人类思维方式 16.打造区域创新高地,需要()。(多选 2 分)

[A]完善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

[B]拓展区域创新发展新空间

[C]依托区域创新高地培育新经济,推进经济结构转型

[D]发展专业化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

17.《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借鉴了国内外关于国家竞争力和创新评价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从()构建了国家创新指数的指标体系。(多选 2 分)

[A]创新资源 [B]知识创造 [C]企业创新 [D]创新绩效 [E]创新环境

18.持续创新关键要抓好人才的()。(多选 2 分)

[A]获取 [B]开发

[C]维系

[D]激励

19.根据《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5》,我国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世界第18位,创新能力突出体现在()。(多选 2 分)

[A]创新资源投入持续增加 [C]创新绩效明显提升

[B]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D]个人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第6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热点点击】

1、2012年4月3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导航卫星,也是我国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两颗地球中高轨道卫星。

2、2012年5月4日,三峡地下电站27号机组首次启动成功,此举标志着三峡工程最后一台70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进入倒计时阶段。27号机组是目前三峡工程国产化程度最高的机组,与已投产发电的28号机组为同一型号机组,均是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巨型蒸发冷却机组,采用了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定子绕组自循环蒸发冷却”技术,并由中国电机企业自行设计生产。

3、6月16日,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6月24日,在航天员精准操控下,我国首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

4、2012年6月22日,蛟龙号回收至母船甲板,潜航员顺利出舱,完成本次海试第三次下潜。本次下潜最大深度6963米,取得矿物样本,生物样本,沉积物样本,深海水样。2012年6月30日,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7000米级(7062米)海试取得圆满成功。

5、2012年7月6日国家主席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6、2012年7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链一号03星”,卫星顺利进入太空预定轨道。此次发射成功后,“天链一号”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正式建成。

7、2012年8月6日,中国首艘300米饱和潜水母船“深潜号”在青岛建造竣工并交付交通运输部使用。“深潜号”总长125.7米,型宽25米,型深10.6米,满载排水量15864吨。深潜号的最大亮点是配置了一套300米饱和潜水系统,最大工作深度可达水下300米。

8、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目前中国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2012年9月29日在青岛正式交付使用,中国海洋科学考察能力实现了新的突破,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9、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已按计划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工作,2012年9月25日上午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出席交接入列仪式并登舰视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一同出席并宣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

10、我国空间科学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2012年10月23日在京通过国家验收,进入正式运行阶段。这项工程将大幅提高我国空间天气预报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力支撑我国空间科学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并将使我国空间环境地基监测能力快速步入先进国家之列。

11、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火箭,成功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二代北斗导航工程的最后一颗卫星,至此,我国北斗导航工程区域组网顺利完成。

12、2012年10月31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项目中国实验快堆工程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实验快堆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核能发展“压力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二步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标志着我国在四代核电技术研发方面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快堆技术的国家之一。

13、2012年11月14日,据新华社报道,亚洲首个兆瓦级太阳能塔式热发电站——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延庆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8月,电站首次太阳能发电实验获得成功,至今已无故障运行3个多月,这标志着我国首座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顺利建成。我国成为继美国、德国、西班牙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掌握集成大型太阳能热发电站有关技术的国家。

14、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月9日在教育部召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会议上作了工作报告。在报告中提出了两个全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三个加快:加快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三个着力:着力促进公平公正,着力提高质量效益,着力维护和谐稳定。

15、2013年1月16日,国务院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明确了未来20年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方向和“十二五”时期建设重点。未来20年,要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支撑重大科技突破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7个科学领域为重点,加快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16、中共中央、国务院2013年1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2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

一、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哲敏,中国预警机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著名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荣获2012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7、2013年1月26日,我国自主发展的运-20大型运输机首次试飞取得圆满成功。该型飞机是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的一种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

18、2013年1月27日,中国在境内再次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2010年1月11日,中国在境内第一次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3年后,我国再次成功实施中段反导拦截试验成功,表明我国已经掌握了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核心技术,反导系统可靠性也经历了考验。

19、由中国自主研发的风能机器人“极地漫游者”2月8日在南极中山站附近冰盖上“走”出了第一步,这是我国研发的首台基于再生风能驱动的机器人。我国自主研制的“极地漫游者”机器人在南极开展基于风能发电驱动技术、复杂地面适应性的自平衡机构技术、基于视觉、激光与GPS融合的冰盖自主导航等关键技术实验研究,在国际尚属首次。

【考点扫描】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会受制于人。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上,才能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3、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是第一资源。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竞争。

4、提高中华民族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希望在青少年。我们青少年首先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善于观察,勤动脑、勤动手,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弘扬科学精神。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发展教育和科学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我国目前的教育和科学技术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科技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当今世界的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7、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我国要迅速提高生产力,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就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步伐。

8、怎样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鼓励创新,实行公平竞争,完善激励制度,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人才培训,重点培养一批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进一步促进人才流动。积极引进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

9、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10、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教育能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教育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对国家的发展和公民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只有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11、经济发展与科技、人才、教育的关系:经济发展要靠科技,科技进步要靠人才,培养人才要靠教育。

【热点解读】

1、教育的作用:教育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参与国际竞争的作用: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

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各国之间日趋激烈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教育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作用:我国有13亿多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提高现实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民族的希望在教育,兴国的基础在教育。

教育对变人口为人才的作用: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只有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教育对家庭和个人发展的作用:教育关系子孙后代,涉及千家万户,和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为个人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2、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意义: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科技方面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结合起来。

3、国家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举措: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加大投入力度来;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积极探索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制定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5、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是指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大批人才,进而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家繁荣富强的科学发展战略。

6、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意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民族振兴的基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资源。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所以说,当前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我国发展的关键因素。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是为了适应全球范围内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对各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产生的巨大推动力量,以及对我国的严峻挑战所作出的重大举措。总之,发展教育和科技,大力培养创新人才,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7、国家怎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实施和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把科技摆在突出地位;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必须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要加大对教育、科技的重视和投入;在全社会倡导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和创新的风气。

8、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加强科技创新:①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②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科学技术已占第一位。③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④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不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无法实现国家的跳跃式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加强教育创新:①当今世界,各国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③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④只有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不断加强教育创新,提高教育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大批量创新型人才,才能推动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

10、创新的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是科技竞争面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在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关键;我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我们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科技占绝对优势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激发民族创新精神,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推进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生产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211、国家实施创新战略(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深化科

技,教育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必须努力营造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气;必须加大依法保护公民智力成果权的力度,鼓励创新;必须弘扬以艰苦奋斗为重要内容的伟大民族精神等。

12、青少年学生应使自己成为创新型人才: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科技发明和创新打下坚实基础;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勤于动手、动脑,善于质疑,大胆想象;培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作风;把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求实精神结合起来,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进步;树立崇高理想,立志为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学习。

13、作为当代青少年学生,应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增强获取知识、自主判断与选择的能力,着力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青少年学生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科技发明和创新打下坚实基础;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勤于动手、动脑,善于质疑,大胆想象;培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作风;把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求实精神结合起来,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进步;树立崇高理想,立志为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学习。青少年学生应积极参加班集体建设,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努力培养集体观念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青少年学生还应不断开发自身的资源、潜力和价值,养成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努力成为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人才。

14、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部署的突出位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有所提高,在某些领域处于世界前列,建设创新型国家迈出重大步伐,但总体上我国科技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面临着发达国家科技教育、创新等方面的压力,与之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主要创新能力的竞争。只有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立足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全社会营造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良好风气;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增加科技术投入,完善科学研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依法治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依法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部署的突出位置,有利于增强全国人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养成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命题例析】

1、中共中央、国务院2013年1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2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

一、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哲敏,中国预警机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著名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荣获2012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表明我国( C ) A.把能否取得重大科技成果作为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B.在科技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消除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D.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立国之本

2、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其主要依据是(C)

A.在整体上,我国科技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B.我国综合国力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就是因为缺乏科技创新

C.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决定性因素D.我国l3亿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

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这启示我们(D )

A.要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完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B.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关起门来搞建设

C.把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作为中心工作D.要自主创新,消化、吸收外来科技,并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创新发展

4、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要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答: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③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④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召开这样的会议,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有利于建设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快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

5、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向获奖科学家学习,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答: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积极参加小制作、小发明活动,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6、我国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加强哪些方面的创新?为什么?

答: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②因为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不上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8、我国能够取得重大科技成就,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②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科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④大力弘扬创新精神;鼓励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⑤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备斗、开拓创新、团结合作的精神。

10、请为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请你提出几条具体建议。

答:①大力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②加大对创新的资金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物质保啧: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的优秀人才;④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对创新人才给予奖励:⑤坚持对外开放、在自立更生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11、当前我国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答:(1)优势:①党和国家高受重视科学技术发辰。②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③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成就,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物质保障。④中华民族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巨大精神力量;⑤经过广大科拔人员顽强拼搏已在航天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积累了一定的创新经验。

(2)劣势: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

12、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几条宣传口号或公益广告。

答:(1)走自主创新之路,创中华民族辉煌。(2)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3)自主创新,以人为本。(4)勇于开拓进取,争做创新人才。(5)创新一一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

13、我国为什么要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

答:①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动力。②教育关系子孙后代,公民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本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⑦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④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⑤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15、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党中央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答: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只有加强人才工作,不断提高劳动者各方面的素质和既能,才能有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③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④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

16、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根本要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的灵魂在创新,科技的活力在改革,科技的根本在人才。(1)谈谈你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的认识。 答: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 当今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2)你认为要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应怎样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答:①认真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②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③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为创新型人才的成 长和发展创造优越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④借鉴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为我所有;⑤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的合作、交流与竞争;⑥尊重 知识,重视人才,在全社会营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的良好风气。

17、国家为什么鼓励、倡导增强自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答:①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民族创新意识,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③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没有创新,经济上会永远受制于人,更不可能缩短差距。④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面

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因此,我们更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⑤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19、我国应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答、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提高科技水平,使经济建设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努力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③加大对创新的资金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物质保障;④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⑤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奖励制度; 20、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主创新的具体事例。

答、科技创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中国芯”的研发;“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成功;李振声攻克了杂交品种后代不育等难题,首创了染色体快速选育的方法;“天宫一号”发射成功等。理论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制度创新:“一国两制”构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国务院实行大部委制等。

21、请你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几项合理化建议。

答、重奖科技人才,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实施教育强省政策,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使全国形成重视人才和重视科学技术的社会氛围;对在职人员进行各种职业培训,全面提高在职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2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党中央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答、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只有加强人才工作,不断提高劳动者各方面的素质和既能,才能有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③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④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

23、我们青少年在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中应该怎样做?

答、青少年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成才的最佳时期。我们应树立远大理想,正确把握成才目标,既要从自身的兴趣、志向和实际出发,又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根本利益,把个人前途和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紧密联系在一起,按照“德才兼备”和“四有”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把自己培养成为祖国建设需要的有用之才。

24、当前我国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答、优势:①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发展。②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③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成就,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物质保障。④中华民族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巨大精神力量;⑤经过广大科技人员顽强拼搏已在航天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积累了一定的创新经验。

劣势: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

25、请为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请你提出几条具体建议。

答、①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②加大对创新的资金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物质保啧: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的优秀人才;④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对各行业的创新人才给予奖励:⑤坚持对外开放、在自立更生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26、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我们中学生改进学习有什么启发?

答、中学生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科学的、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而不能死读书,只知努力苦干而不讲究方法,事倍功半;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并积极思考探究,探究新方法、新途径,培养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

27、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答、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刻苦学习,努力探索;勤于动脑,勤于动手;对新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开放的胸怀;具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29、材料一:文化是创新的精神基础和动力之源。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创新的主体是人,而人是文化的存在物,文化的本质是“以文化人”。文化一方面为创新提供了知识和智力的基础,另一方面为创新提供了思想背景和支撑体系,更重要的是为创新提供了确定其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

材料二:“狼爸”,名为萧百佑,香港商人,自称“中国狼爸”,用“打”的教育方式,将三个孩子送进北大。“虎妈”,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原名蔡美儿,她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虎妈”的教育方法轰动了美国教育界,并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 (1)材料一的内容说明了教育创新的重要性,你认为教育创新的意义是什么?

答:①科技创新,教育为本;②教育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只有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才能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③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教育落后的局面,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狼爸”“虎妈”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启发了人们对教育创新的思考,对素质教育的探索,请问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教育创新?

答:①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②构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立交桥”,为人才成长拓宽渠道;③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改进教学和学习方法;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

30、从“神舟一号”到“天宫一号”,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按照既定的步伐步步向前。而在这一步步的脚步当中,中国的航天人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1)请你联系实际说明积极发展航天技术的意义。

(2)某中学九(2)学生得知“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后,兴奋不已,准备召开一次向航天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演讲比赛。假如你准备参加演讲,请你写出演讲的发言提纲。

(3)某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举办科技创新周活动。你认为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有哪些?并请你就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向同学们提几条建议。 答、(1)①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③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水平,服务于百姓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④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振奋我国民族精神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勇于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3)意义:①有利于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②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③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建议:刻苦学习,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勇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挑战,向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等。

31、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教育投资,因为教育投资不足直接影响国民素质、国家竞争力和社会公平。中国政府已经使教育支出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 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答、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③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

32、材料一:随着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母上成功起落,不仅歼-15火了,连舰载机指挥员下达起飞指令的手势也火了,这个被网友戏称为“航母style”(右图)的动作瞬间“秒杀”韩国“江南style”里的“鸟叔”骑马舞,受到了网友热情追捧和模仿,业已成为“全民必摆姿势”,也被誉为新一代的“网络神姿势”。

材料二:2012年7月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到2020年,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原始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关键领域科学研究实现原创性重大突破,战略性高技术领域技术研发实现跨越式发展,若干领域创新成果进入世界前列;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效益大幅提高,创新人才竞相涌现,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幅提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1)你如何看待“航母style”的异军突起?

答:“航母style”的模仿的背后是国人对中国国防事业发展的欣喜,体现出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它将国家发展与个人荣耀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它是网友自发表达爱国情感的一种有效方式。也寄托了人民对国家发展进步的希望与梦想。

(2)结合材料谈谈大力发展科技事业、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围绕增强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国防实力、激发民众爱国热情、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展开即可。

(3)我们青少年如何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要求?

答、我们应该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要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要使自己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有用之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

3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为此,我们要努力维护公民的受

4教育权。

如何理解受教育权?如何维护受教育权?

答、(1)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权利。依据法律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权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2)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如:寻求老师或学校的帮助;寻求教育行政部门的帮助;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保护公民受教育权的专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4、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氏族撂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教育? (2)你对我国的教育都有哪些期盼?

(3)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将怎样回报党和政府对我们的殷切关怀?

答、(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2)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维护教育公平等。(3)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争取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等。

35、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答、现实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有所提高,在某些领域处于世界前列,建设创新型国家迈出重大步伐,但总体上我国科技水平和民族文素质还不够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面临着发达国家科技教育、创新等方面的压力与之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理论原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在这种形势面前,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36、2012年10月29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航天员飞行乘组颁奖授称大会在北京举行。10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决定,给景海鹏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刘旺、刘洋“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6月24日,神舟九号载人航天器与天宫一号开始手控交会对接。此次对接任务在航天员刘旺的手动控制下完成,这意味着中国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具备了建设空间站的基本能力。

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组织了一次以学科学、爱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请你协助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举出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的典型事例,“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的原因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要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应该怎样做。 (3)请谈谈在生活和学习中,如何发扬航天精神? 答、(1)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绕月卫星发射成功;深水探测器“蛟龙号”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天河一号”研制成功;大飞机项目,青藏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杂交水稻。(2分)原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经济建设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奖励制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等。(2)树立远大理想,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自身才干;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立志成为创新型人才;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发扬团队精神等。(3)学习中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参加小制作、小发明等创新活动;生活中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积极参加公益活动;自立自强,敢于战胜挫折困难。

第7篇: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建议

一、正确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我理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 二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驱动发展,而不是为了发表高水平论文。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以及十七大都明确提出科技发展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任务,要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尤其是明确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高技术不再是独立发展的产业,而要与传统产业全面结合。十八大的“创新驱动发展”是对上述认识的精辟总结,也为广大科技人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必须充分认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抓住重点,形成合力。

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义:

一是对我市形成国内乃至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具有战略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市同全国一样,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发挥了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进入发展新阶段,这种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与低成本优势相比,技术创新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突出特点,由此建立的创新优 1 势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可以为我市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是对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现实意义。科技创新具有乘数效应,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以全面提升我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是对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具有长远意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既可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又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第8篇:区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汇报

为贯彻落实《中共X省委、X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强省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发展,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强县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创新创业能力显著增强。

截至X年X月末,X县投入研发资金X万元,预计年末达到X万元,占GDP的X.X%,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率X%;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X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X家,成长型科技企业入库X家;建设科技型企业孵化器X家,分别是神州买卖提(X)电子商务有限公司、X县工业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在孵企业X家,并为企业提供技术、融资、法律、培训等服务,并制定了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政策;组织X户企业参加全省X年创新创业大赛并荣获二等奖。

一、以合作联动创新产品技术。

前期对我县各类企业的产品创新需求做了深入研究,为企业量身打造了合作计划,主动联系大学、研究所等创新技术团队,为驱动企业创新发展做好保障。一是上海光明松鹤乳品有限责任公司与X大学食品生物工程学院共同建立实习基地。每年X大学食品工程学院专家带领食品工程学院的学生来光明松鹤乳品有限责任公司实习,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科技意识,提升了企业的研发能力。二是XX老窖酒业有限公司与X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合作,成功引进“龙糯X号”进行试验、示范,用糯高粱代替普通高粱做原料研究开发高端酒。对种植糯高粱的户与公司签订种植合同的,免费负责供应种子、技术培训、发放技术资料、保护价收购,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种植积极性,种植面积已突破X万亩,亩产量达到X斤以上。每斤收购比市场普通高粱价高X.X-X.X元,种植农户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三是X坤健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开展中药化学、中药质量评价及功能性产品研发合作;与X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开展微生物及食用菌方向合作。四是X蓝海生物蛋白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市科技局联络,与东北农业大学开展高端植物油添加婴儿配方乳粉研发合作。五是X宏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与X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开展龙粳X水稻新品种良种繁育合作,与X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开展宏晨X和华硕X玉米新品种良种繁育合作。六是X县林源食品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X省农业科学院X分院开展糯玉米良种引进推广及延长产业链开发合作。

二、以人才引进搭建创新平台。

一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需求,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吸引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向县域转移转化,支持县域发展特色产业和农业科技园区提档升级。利用三区科技人才计划,引进三区科技人才X人,其中东北农业大学X人。省农业科学院X人,重点开展水稻、辣椒、中草药、食用菌、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二是组建了占地面积X平方米的X大学X老窖研究所,采购了先进实验、检测设备X台套,引进了技术人员X人,开发研制了新产品X多项。三是我县建设科技型企业孵化器X个,孵化面积近XX平方米,累计入孵企业达X个,毕业X个。同时制定了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并为入孵企业开展技术、法律、融资、培训等服务。

三、以科技创新提升内生动力。

今年我县新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X户,完成科技型企业评价X户,完成市考县任务X%,完成成长科技型企业入库X户,完成市考县任务X%,建设科技型企业孵化器X个,孵化面积近X万平方米,累计入孵企业达X个,毕业X个。同时制定了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并为入孵企业开展技术、法律、融资、培训等服务。一是X省正赫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X工业大学、X理工大学和X市政设计院进行科技合作,主要在不饱和聚酯树脂井盖结构及生产工艺改进技术进行联合开发。二是X东重伟业车辆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与大连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开展铁路货车配件联合开发。三是X诚成非标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与大连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开展铁路货车配件联合开发。四是X领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X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签定科技成果转化协议,进行科技成果中试、产业化转化。

四、以自主产权增强产业实力。

一是X诚成非标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拥有实用新型专利X项,X年X月X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X项。二是X蓝海生物蛋白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实用新型专利X项。三是X坤健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发明专利X项,X年X月X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X项,X年X月X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X项,X年X月X日申请发明专利X项。今年首次取得《灵芝在线销售系统》、《灵芝品控管理软件》两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四是X宏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拥有植物品种权X项。五是X盛泽农药有限公司拥有发明专利X项。六是X县不锈钢橱柜有限公司拥有实用新型专利X项。

第9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工作任务分工方案

一、重点工作和任务

(一)新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推动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6英寸Ⅲ-Ⅴ族化合物集成电路、存储芯片(DRAM)等项目建设,加快设计业、制造业、封装测试业协同发展。壮大新型显示产业,加快推进8.5代TFT-LCD面板、莆田华佳彩6代Oxide液晶面板、厦门天马微(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液晶模组和智能终端生产规模。推动信息通信产业升级发展,加快新一代通信网络系统设备、数字家庭网络设备、高性能服务器等研发生产,促进微波功能模块、微波介质材料、5G通信等技术研发和产品转型。做强软件业,加快发展移动互联网、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集成电路设计以及特色应用软件等,促进软件服务外包发展。(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2.新材料产业

重点发展稀土永磁、储氢、发光、催化等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和稀土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加快建设中国(厦门)钨材料生产、应用和研发基地,推动硬质合金材料、涂层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发展含氟聚合物新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及中间体,打造氟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发展碳纤维、锦纶、无机非金属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高品质不锈钢、铝合金与特种金属材料。建设国家级特种陶瓷材料生产研发基地,推动碳化硅纤维、氮化硅纤维和透波/吸波材料、陶瓷先驱体材料产业化。(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3.高端装备制造业

— 1 —

重点培育发展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装备、传感器和智能化仪器仪表、伺服装置和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加快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提升重大智能制造装备集成创新能力。着力提高高速精密重载传动装置、高压液压元件、高可靠性密封件、大型精密模具、核心芯片等基础制造水平。(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4.节能环保产业

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自动化控制、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回收、非晶变压器、高效电动机等工业节能设备,以及高效照明产品、节能汽车等节能产品。扩大平板式脱硝催化剂、高效电袋复合除尘器、空气净化器等生产规模,加快膜材料和组件、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成套处理设备等水处理设备产业化。(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壮大先进环保产业,重点发展危险废物处置技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技术,水污染、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设备及其配套产品、垃圾处理技术设备和环保药剂。(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5.新能源产业

完善从硅料(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到系统集成、电站工程总承包全产业链,支持太阳能光伏分布式发电系统建设,打造国家级光伏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国家级海上风电研发中心和东南沿海风电装备制造基地,以风电成套机组设计和组装为核心,带动风电关键零部件发展。(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

推动大功率、高能量动力锂电池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阀控密封蓄电池、镍氢电池等新型动力电池,打造国内新型环保型动力电池制造和研发中心。建设海西核能工程技术中心,开展第二代在运核电机组延寿技术开发,加快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6.生物与新医药产业

— 1 —

大力发展生物制药业,重点开发蛋白质及多肽药物、干细胞等细胞治疗产品、核酸药物及基因治疗药物;鼓励医疗器械高端化发展,重点发展数字医学影像设备、人工关节、齿科材料、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及试剂等;培育现代中药业,加快名优中成药的剂型改造和二次创新、名医名方和优质中医保健产品开发;推动化学药向“改良型新药”“创新药”升级。发展生物制品业,建立以细菌、酵母、藻类等为基盘的细胞工厂,重点推广细胞转化和酶催化等绿色制造方式。(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卫计委、教育厅、科技厅、食品药品监管局)

7.海洋高新产业

继续做强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重点发展海洋勘探、海底工程、海洋环保、海水综合利用、海上油气生产平台、海洋可再生能源机械、核电机械、港口机械等海洋工程装备,以及汽车滚装船、液化气运输船、客滚船、远洋渔船、游艇等高技术船舶,积极研制大型邮轮。(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海洋渔业厅、科技厅)

加大海洋资源开发,重点开发海洋高效创新药物和海洋现代中药、海洋功能食品、新型海洋生物材料、海洋生物农用制品、海洋生物酵制剂及海洋生物源化妆品等;集成海藻能源、海水淡化关键技术,促进海水的综合开发利用;积极开发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天然气水合物等可再生能源。(责任单位:省经信委、科技厅、发改委、海洋渔业厅、食品药品监管局)

8.现代服务业

发展壮大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外包、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培育一批大型旅游、健康、养老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商务厅)

— 1 —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进文化创意服务专业化、集约化、品牌化,促进工业设计、文化软件服务、建筑设计服务、专业设计服务、广告服务等与制造业、建筑业、农业、体育产业等重点领域融合发展。(责任单位:省发改委、文化厅、经信委、科技厅)

9.现代特色农业

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设施装备业、农产品加工业、冷链物流业、电子商务业等产业组团发展,拓展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精致化、集约化、高附加值化。支持引导有实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选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产优质的品种。推动分子标记技术、细胞遗传学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发展组培技术,提高育种水平。着力提升设施及农业智能化装备水平,创建农业物联网基础信息传输平台、存储平台和分析平台,推动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采集、科学化管理、智能化控制和精准化服务。重视生态农业集约化种养技术和农产品综合加工、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建立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责任单位:省农业厅、科技厅、发改委)

(二)新技术

1.加快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支持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标准实施技改,加快新技术产业化。组织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支持企业加快研发一批关键基础材料和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重点突破关系我省整机产业健康发展的核心芯片、轴承、液压元件、紧固件、陶瓷纤维、光学器件、仪器仪表等基础产品。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提升铸锻、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及特殊加工等先进制造工艺水平。组织实施工业强基重大技术攻关,提升核心基础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推动关键材料、核心部件、整机、系统的协调发展。(责任单位:省经信委、科技厅、发改委)

2.积极研发前沿新兴技术

— 1 —

跟踪国际科技前沿,支持开展石墨烯、增材制造、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无人机、生命信息、基因检测、北斗导航及应用等新技术的研发,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产业化应用,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着力突破3D打印材料研发、过程控制、数字化建模、后处理等环节的共性关键技术。突破机器人本体、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驱动器、生物芯片等关键零部件技术。积极开发石墨烯在复合材料、电池/超级电容、储氢材料、场发射材料以及超灵敏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促进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处理、生物特征识别、智能决策控制及新型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经信委、发改委、教育厅)

发展航拍、电力巡线、林业监测、环保监控等系列无人机。拓展北斗导航技术在海洋监管、水文监测、交通运输、生态红线区域监管等民用领域的应用。加快可视化、环境构造、仿真等虚拟技术研发应用,发展头盔式虚拟现实显示、可视化眼镜、数据手套等虚拟显示和交互产品。(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教育厅)

3.有效推动技术成果转化

提升科技成果链接转化能力,拓展提升“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6?18虚拟研究院”、海峡技术转移中心的平台功能,吸引境内外创新资源来闽聚集。加快国家技术转移海峡中心及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创新合作和技术转移枢纽功能,促进境内外科技成果在我省转化。建设中科院STS(科技服务网络计划)福建中心,加快中科院科研成果在福建落地转化。提高从新技术到新产品的转化效率,加强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工作。优化整合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健全技术经济服务体系,支持民营资本建设网上技术交易市场,定期发布企业技术需求目录、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目录。(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教育厅)

4.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标准制定

— 1 —

开展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实施省专利运用行动计划,完善社会化专利服务体系,提升企业专利转化能力,建设国家专利审查协作福建中心。对科技计划项目实行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支持具有或可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项目,将获得知识产权作为应用性研发项目的重要验收指标。实施专利导航工程,引导专利布局。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完善省、市、县三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责任单位:省知识产权局、科技厅)

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制定。鼓励企业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推动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支持相关行业部门根据我省产业发展需求成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培育和发展标准服务业。(责任单位:省质监局、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厅)

(三)新平台

1.强化科技自主研发平台

支持省内高校围绕重点领域建设一批产业研究院和科技研发创新平台。(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

实施“五个一批”平台建设工程,重点引进合作一批重大研发机构、支持一批高校高水平科研机构、建设一批龙头企业研发中心、培育一批新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扶持一批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加快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分院、国家海洋局海岛研究中心(二期)、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石墨烯工业技术研究院、龙岩紫荆创新研究院、中船重工厦门材料研究院等平台建设,争取国家部委在闽布局“加速器驱动乏燃料再生利用”实验设施项目,提升基础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对接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院所、世界500强企业和央属企业,引进设立重大研发机构。支持省内高校围绕重点领域建设一批产业研究院和科技研发创新平台。依托电子信息、机械、纺织、冶金、电机电器、汽车等行业的领军企业,建设一批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教育厅)

— 1 —

2.搭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

发展由产业需求拉动、以技术应用为导向的网络化协同创新模式,形成产学研用创新利益共同体,打造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组织。支持行业领军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等组建区域性制造业创新中心,主动融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网络,以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转移扩散、首次商业化为重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整体解决方案。(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教育厅)

引进培育以技术扩散和集成应用为主的应用技术研究机构或团队,强化高校院所实验室技术向产品技术转化和集成应用,为企业提供问题诊断、技术咨询、系统解决方案设计、工艺优化等服务。(责任单位:省科技厅、教育厅、经信委、发改委)

鼓励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发挥高端智力资源的引领带动作用。(责任单位:省科协、人社厅、科技厅)

建设省级科技思想库,鼓励有关学会组织专家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咨询服务。(责任单位:省科协、经信委、科技厅)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鼓励面向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责任单位:省经信委、科技厅、发改委)

3.完善创新创业支撑平台

把虚拟研究院产业技术分院改造提升为重点突出的“双创”大本营,成为“四众”支撑平台的重要载体;利用存量厂房、仓库、商务楼宇以及传统文化街区等,改造建设一批资源集聚、服务专业、特色鲜明的众创空间。(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

整合高校教学资源、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创业孵化载体,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基地。(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

鼓励科研院所开展改革试点,推动孵化科技企业。(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国资委、人社厅、财政厅)

— 1 —

争取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培育一批模式先进、配套完善、服务优质的示范创业创新中心。(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经信委、科技厅、商务厅、工商局)

改造提升现有各类产业园区中的孵化器,鼓励与上市公司、创投机构和专业团队开展合作孵化,拓展孵化功能。制定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科学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政策措施,推动高校院所资源向小微企业和创业者开放共享。延长园区创新链,鼓励园区与高校院所的创新创业平台开展合作,共享创新资源与优惠政策,提升创新创业服务功能。(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

以农业科技园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科技特派员服务站等为载体,打造一批支撑乡村创业的“星创天地”。(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农业厅)

4.拓展技术交流合作平台

支持优势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欧美等国家设立研究中心、技术转移平台、创业孵化平台,兼并重组境外优势科技型企业,链接优势创新资源。推动科技部与省政府共建海丝科技合作中心,联合海丝沿线国家智库机构成立“海丝智库合作联盟”,举办“海丝科技论坛”。(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商务厅、经信委、发改委)

推动中国科协与省政府共建“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省,积极争取中国科协和全国学会的支持,促进一批国家级会企协作创新联盟、学会协同服务企业创新基地和国家级学会服务站在闽落地。(责任单位:省科协、科技厅)

深化闽台合作,举办海峡技术转移专场,发挥海峡科技专家论坛等平台作用,促进两岸科技项目合作落地。(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科协)

推动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合作,利用闽港、闽澳合作平台,拓展与葡语国家的科技合作交流。加强与国内创新发达地区合作。(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

— 1 —

建立闽疆科技战略合作联盟,密切与新疆“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协作关系。(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

(四)新业态

1.培育“互联网+”新业态

组织实施“互联网+”重大工程,重点培育为智慧互联工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系统性服务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以智能仓储和智能配送为主要特点的现代物流业。(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商务厅、发改委、科技厅)

鼓励医疗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展电子处方、疾病预防、个性化健康管理等网络医疗服务。(责任单位:省卫计委、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支持互联网企业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推广家政、安防、餐饮、生鲜配送、洗衣等社区O2O服务。(责任单位:省商务厅)

深化物联网应用,着力发展车联网、船联网、智能家居等新业态。探索发展分享经济,推动企业利用互联网思维,整合重构闲置资源,在设备租赁、交通出行、旅游、房屋出租、体验评价等领域提供新服务。(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2.推进制造业服务化

鼓励制造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实现主辅分离,设立面向细分行业的技术研发、信息化支撑、市场拓展、品牌运作的新型服务企业。鼓励制造企业向提供咨询设计、工程施工、仓储物流、系统维护和管理运营等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商转型。支持发展提供大型制造设备、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的专业化类金融服务企业。发展面向智能制造的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企业提供制造过程信息物理系统(CPS)方案的设计、开发和系统集成服务。壮大面向研发设计、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科技资讯等的科技服务业。培育市场化运营、融入全球服务外包网络的平台型工业设计企业。(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商务厅)

— 1 —

3.发展云服务业

支持传统信息技术企业向云计算产品和服务提供商转型,实现信息技术能力的按需供给和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发展面向企业的计算、存储资源租用和应用软件开发部署平台服务,以及经营管理、研发设计等在线应用服务;发展面向政府和重点领域的安全可信云计算外包服务;发展面向个人的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存储、在线工具、学习娱乐等服务。支持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技术和服务的融合发展与创新应用。发展面向云计算的信息系统规划咨询、方案设计、系统集成和测试评估等服务。(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厅)

4.鼓励跨界融合催生新业态

引导企业树立跨界发展理念,在传统产品中融入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健康、体验等新元素,发展智慧化、绿色化、健康化、社交化的新业态,积极推动更多的新业态转化为新产业。引导工业企业应用物联网、大数据、自动控制等技术开发智能终端产品,实现由传统的提供产品向提供智慧化、人性化增值服务转型。鼓励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掌握数据挖掘分析、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核心技术,强化大数据的获取、分析、行业应用等高附加值环节,为企业提供智能数据服务。提升可穿戴设备、体育用品等个人终端消费产品的数据实时分享、互动等社交化功能。(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强化生态设计理念,加强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家居、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等新产品新服务。(责任单位:省住建厅、经信委、科技厅)

拓展传统产品的健康监测与管理、医疗保健、照料护理、生物医药等功能,满足健康消费升级需求。(责任单位:省卫计委、经信委、科技厅、食品药品监管局)

(五)新模式

— 1 —

1.推广开放式研发设计模式

引导消费电子、家电、制鞋、服装、食品等消费类企业建立开放式创新交互平台、在线设计中心,对接用户需求,发展客户深度参与的研发设计模式。支持机械、船舶、汽车、建材等企业加快构建产业链协同研发体系,集聚各类优势研发设计能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设计。(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支持骨干企业建立面向全社会的研发测试、创业培训、投融资、创业孵化等创新设计平台,打造市场化与专业化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孵化与投资衔接的创新设计载体。(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经信委、发改委)

2.推行网络化制造模式

鼓励龙头企业通过互联网与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协同,促进生产、质量控制、运营管理等系统全面互联,向关联企业“溢出”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资源优势。鼓励优势制造企业发展云制造模式,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进生产制造、检验检测、数据管理、技术标准、工程服务的开放共享,打造制造资源“池”,实现制造能力的优化配置。鼓励互联网企业构建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平台,促进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市场需求的集聚与对接,加快多元化制造资源的有效协同,提高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3.发展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

通过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推行模块化产品设计、柔性制造系统、智能化生产控制与调度技术,实现以大批量生产的成本和效率提供定制化产品。率先在纺织、服装、制鞋、家具、建材等行业开展个性化定制试点示范。鼓励互联网企业聚合市场信息,挖掘细分市场需求,为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提供服务支撑。(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4.促进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

— 1 —

推动传统优势企业与电子商务融合转型,加快商贸服务业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整合培育一批面向全国、覆盖全产业链的行业垂直电商平台和闽货网上专业市场。支持传统对外贸易企业向跨境电商转型,推动我省成为全国跨境电商聚集区和对台电商枢纽。鼓励企业利用移动社交、新媒体等渠道,发展社交电商、粉丝经济等网络营销新模式。鼓励企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搭建产品远程监测与诊断平台,向客户提供在线诊断、远程运维、咨询服务,增强与客户的“粘性”和长期互动。(责任单位:省商务厅、发改委、经信委)

5.鼓励共享协作发展模式

鼓励技术领先企业向标准化组织、产业联盟等开放基础性专利或技术资源,支持发展开源社区、开发者社群、资源共享平台、捐赠平台、创业沙龙等互助平台,营造良好的众扶发展环境。鼓励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健康设备、特色农产品等创新产品开展实物众筹,发挥实物众筹的资金筹集、创意展示、价值发现、市场接受度检验等功能,帮助创新创意付诸实践。鼓励优势企业实现内部资源平台化,培育员工创客意识,建立内部众创机制,通过投资员工创业,开拓新的业务领域。(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稳步推进股权众筹,鼓励小微企业和创业者通过股权众筹融资方式募集早期资本。(责任单位:省财政厅、发改委、科技厅、经信委)

二、措施保障

(一)优化创新生态

进一步简政放权,完善创新管理体制,清理调整与创业创新相关的审批、认证、收费等事项,降低创业创新门槛。(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厅)

— 1 —

借鉴中关村试点政策,积极创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分配机制,推动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政策的落实。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准入、金融创新等改革,构建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完善创业孵化、创新创业辅导、第三方检测认证、信息服务等创新服务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宣传,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新风尚,在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和管理中,建立宽容失败的制度保障,使一切有利于科技进步的创新行动得到支持和鼓励。(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知识产权局)

(二)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广覆盖行动,鼓励企业研发机构参与政府支持的技术研发项目,强化企业研发机构运行绩效评估和补助奖励,鼓励企业普遍设立研发准备金,建立研发管理标准体系,吸收更多企业参与研究制定技术创新规划、计划、政策和标准。(责任单位:省经信委、科技厅、发改委)

发挥高校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加快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建立健全高校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将我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范围延伸至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调动广大青年的创业积极性。(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科技厅、发改委)

全面落实好国家、省政府出台的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将业态创新、模式创新纳入相关创新专项的扶持范围,调动科研人员和创业者的积极性。推进科研人员双向流动,允许国有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支持在职科研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不损害单位利益的基础上,采取兼职兼薪方式创业或服务企业创新。各地对符合条件的众创空间房租、宽带使用、数据中心租用等费用予以减免或补贴,培育的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对孵化载体予以奖励。(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改委、国资委、人社厅、经信委)

(三)推动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

— 1 —

采用股权投资、贴息、补助等方式推动企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对企业创新转型和升级改造的重点项目,按《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闽政〔2015〕61号)规定予以扶持。深入落实发展智能制造的政策措施,全面推广“数控一代”,扩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动智能制造技术向设计、生产、市场等环节渗透。(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研究出台“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培育一批“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培育发展库,加强对入库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辅导,每年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的中小科技企业,为其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市场开拓、人才支撑、科技金融、科技中介等个性化服务;鼓励“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开展首台(套)设备推广应用,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高成长企业六条措施的通知》(闽政办〔2015〕49号)相关政策。(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经信委、发改委、国税局、地税局)

(四)持续做好财税加减法

统筹财政资源,优先保障重点科技项目资金需求,加大对科技创新专项、应用试点示范、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公共平台等的扶持力度。发挥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引导作用,鼓励更多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

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法律、工商、会计、税收、信息等一条龙的政府集成服务。(责任单位:省科技厅、财政厅、经信委、发改委、国税局、地税局)

启动实施创新券制度,补助企业和创客围绕自身研发项目而需对外委托的科学仪器设备使用、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数据分析、法律咨询、创业培训等科技创新服务的费用。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研发经费实行专账管理,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

— 1 — 惠政策适用范围,允许企业追溯过去3年应扣未扣的研发费用予以加计扣除。实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购进或自制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所发生的进项税额抵扣等政策。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落实企业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零部件进口免税、进口环节增值税补助等政策。(责任单位:省科技厅、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发改委、经信委)

(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培育一批科技金融专营服务机构,加大对创新创业的信贷支持,推进专利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科技创投等融资方式创新。(责任单位:省科技厅、财政厅、知识产权局)

完善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支持政府性担保公司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担保力度。(责任单位:省财政厅、金融办、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

“万家小微成长贷”“小微企业保证保险贷款”等优先向创新创业企业倾斜。(责任单位:省经信委、保监局)

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到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或到新三板、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完善股权、产权、知识产权交易体系,培育上市资源。(责任单位:省发改委、证监局、金融办、财政厅、科技厅、经信委、知识产权局)

支持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大对创新企业股权投资,积极争取国家与我省共同设立“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引导天使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社会资本投资创新创业企业。(责任单位:省财政厅、金融办、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投资开发集团)

(六)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深入实施“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引进、支持、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设立高层次人才创投基金,引导各类资本投向高层次人才创办的科技型、创业型、成长型企业。(责任单位:省人才办、财政厅、科技厅、经信委、发改委)

— 1 —

进一步扩大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规模,加快培育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责任单位:省科技厅、财政厅、人才办)

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建设高端产业学科体系,培养一批紧缺的跨学科、高学历、复合型人才,壮大具有实际技术操作能力的人才队伍。推动行业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建立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特定岗位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和职工在岗、转岗技能培训。(责任单位:省教育厅、人社厅、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支持社会中介机构开展创业辅导、紧缺人才培训和创新创业服务。(责任单位:省人社厅、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

加快人才评价制度改革,职称政策向科技人才、企业人才倾斜,把知识产权、实物成果和服务成效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指标。(责任单位:省人社厅、人才办、科技厅、经信委、发改委、知识产权局)

(七)构建产学研用科学机制

开展产学研合作试点示范,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以资本为纽带,以项目为依托,联合组建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利益共同体;财政资金对各类协同创新共同体予以扶持,对由企业牵头实施、市场导向明确的协同创新项目采用后补助方式予以支持。(责任单位:省科技厅、教育厅、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厅)

强化“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的产学研常年对接机制,实现企业技术、项目、人才等需求与高校院所的常态化对接合作,引导企业通过6?18“双创”云平台在线发布需求信息,查询创新资源,开展技术咨询与交易,创新产品众筹等。推广一站式科技创新服务模式,为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信息共享、交易合作等方面的服务。(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科技厅、经信委、教育厅)

— 1 —

大力支持创新产品拓展市场,加大对技术水平突出的首台(套)产品扶持力度;建立首购首用风险补偿机制,支持保险机构开展自主创新首台(套)产品的推广应用类保险;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企业创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政府购买实际需求,试行创新产品与服务远期约定政府购买制度。(责任单位:省经信委、财政厅、发改委、科技厅)

(八)建立协调推进工作机制

建立福建省创新发展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省创新发展相关工作,持续优化创新政策体系和发展环境。省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总召集人,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科技厅,省直有关单位作为成员单位。(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及其他省创新发展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 1 —

上一篇:家庭趣事作文下一篇:端正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