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育幼儿教育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舞蹈艺术逐渐朝着大众化、通俗化的方向发展,舞蹈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丰富,本文分析了幼儿舞蹈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探讨具体的教育对策和方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舞蹈教育幼儿教育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舞蹈教育幼儿教育论文 篇1:

浅析幼儿舞蹈对幼儿教育的意义

摘 要: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舞蹈教育是幼儿教育中最常用也最为有效的一种形式,幼儿舞蹈通过一系列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培育孩子们良好的生活姿态和高贵的举止气质,以增强孩子身体动作的协调能力,进而培育他们身体对节奏的敏感性,给孩子以发现美和展现美的熏陶,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舞蹈;教育;幼儿

简言之,幼儿舞蹈是由儿童表演或表现幼儿生活的舞蹈,它是以人体的动作、姿态为为表现手段,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少儿艺术形式,是一种具有动态的、表情的、表现性艺术。当前,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其最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成为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及身心、审美、劳动等综合素质都得到强化和提高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幼儿他们心智初开,幼儿舞蹈这种为幼儿所热爱的教育形式在实施素质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幼儿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幼儿舞蹈对幼儿道德及性格品质培育的意义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而幼儿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极强的故事性、情节性及深刻的教育性,孩子们在进行舞蹈的学习、排练、表演过程中,会从中得到道德情操的提升和性格品质的培育。如,幼儿舞蹈《看木偶戏》中展现出来的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的那种品质,幼儿们在排练过程中就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机械地动作,而是通过幼儿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发自内心地将具体的舞蹈动作表现出来,成为他们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

我们都知道,每一个舞蹈艺术家都是一个呕心沥血、锐意进取、苦练技艺、持之以恒、追求完美的人,幼儿舞蹈虽不及如此,但总体而言,舞蹈毕竟是一门充满“苦”的艺术,要吃苦,要流汗才行。幼儿们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砥砺了自己的品质,展现出每个人刚毅的一面。另外,通过舞蹈还能培养幼儿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劳动习惯,爱清洁讲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尊敬师长的礼貌习惯及具备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等等。

二、幼儿舞蹈对幼儿创造力开发和启迪的意义

“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这是因为孩子們天真无邪、善于想象、喜欢新鲜事物,具有无穷的创造力。而幼儿舞蹈恰恰在这方面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为幼儿舞蹈集音乐感受、身体动作、节奏变化、感情表达于一身,幼儿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与训练后,已经基本掌握一些舞蹈动作并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这时就应该运用即兴舞蹈这种形式来激发幼儿们的创造力,给他们以无穷的想象力发挥的空间,这样才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曾上过一课《绽》,音乐具体形象,上课时我给幼儿们一个简单的提示,先请他们欣赏音乐,然后讲述自己对音乐中情境的感受,说到情绪共鸣处幼儿们情绪激动,讨论热烈并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接着就可以让幼儿们自己去感受花开的感觉,在大脑里充分展开他们的想象,经过几次练习后,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启迪和开拓。其实,创造力的开展与智力的开展是相辅相成的,在舞蹈过程中,人会尽力使身体动作协调,从而使大脑不断地调整,因此舞蹈能促使幼儿的创造潜能得以极大的开发。

三、幼儿舞蹈对幼儿观察力、注意力及综合能力培育的意义

幼儿期是幼儿好玩好动的阶段,而优美动人的幼儿舞蹈能激发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时下所提倡的“兴趣教学法”其宗旨也在于此。观察模仿的学习方法是舞蹈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的运用可以保持舞蹈动作的完整性,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这样在兴趣的驱动下激发起来的有意注意,经老师语言指向和动作示范,能集中注意力去感受舞蹈的内在情感、韵律、节奏,并体验、学习。例如,在教授中班舞蹈《学做解放军》时,坚定有力的歌声及精神振作、铿锵有力动作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渴望,都迫不及待地高度注意老师的举手投足、情感的流露。

另外,幼儿舞蹈具有丰富多彩的主题体裁和表现形式,幼儿在学习、排练和表演舞蹈的过程中,能够同时欣赏到优美的舞姿、悦耳动听的旋律、歌声、绚丽的景色和鲜艳的服装道具,这一切不仅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生活情趣,而且在幼儿的听觉、视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他们在得到艺术美陶冶的同时,不断提高身心协调活动的能力。

四、幼儿舞蹈对幼儿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的意义

舞蹈艺术使幼儿学会舞蹈艺术美是通过艺术家们创造的艺术形象美反映出来的,因此与现实相比,它具有理想性的色彩。舞蹈中所塑造的形象也更能以情动人,使欣赏者获得更强烈的美感。幼儿通过欣赏那些贴近生活的舞蹈作品,知道什么是美,怎样用动作表现美,这些审美能力和表现美的能力,能使幼儿的生活更美好,直接影响幼儿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隆萌培.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2]黄式茂.幼儿舞蹈教学指导[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0.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熟市商城小学幼儿园)

作者:王敏佳

舞蹈教育幼儿教育论文 篇2:

基于幼儿舞蹈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思考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舞蹈艺术逐渐朝着大众化、通俗化的方向发展,舞蹈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丰富,本文分析了幼儿舞蹈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探讨具体的教育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舞蹈;重要作用;教育措施

在儿童教育中,幼儿舞蹈是一个重要组成,通过舞蹈教学,能够反映出孩子们的实际生活,表达其情绪,陶冶儿童品质,提升儿童的各项技能,因此,做好幼儿舞蹈教学工作,极为重要。

1.幼儿舞蹈的作用分析

对幼儿园进行舞蹈教育,具有几个重要作用:

第一,能够促进儿童身体机能平衡。舞蹈是一种通过表演者肢体配合来完成的艺术,肢体动作也是组成舞蹈的一个重要元素。成人舞蹈更加侧重于休闲与社交,而幼儿舞蹈与成人舞蹈具有重要差别,是为了更好的展现出幼儿的情感与生活状态,在幼儿舞蹈教学中,需要以幼儿身心情况为出发点来进行创造,促进儿童肌肉、骨骼发展,协调关节关系,这能够让儿童的身心得到应有的锻炼,促进他们身体机能的平衡。

第二,能够提高幼儿道德修养。舞蹈对于提升幼儿的道德修养,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幼儿舞蹈中,往往具有大量的故事性原则,能够迅速吸引幼儿注意力,在他们学习、练习的过程中,他们能够体会到故事的情节、内容。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幼儿有了美的体验,学会分清善恶,也为他们价值观、人生观的培育奠定了基础,在集体舞蹈中,幼儿之间能够学会分工、合作,可能显著提升幼儿团队合作意识。

第三,提升幼儿意志与形体气质。幼儿从小在家庭的呵护、关爱下长大,容易出现害羞、内向、孤僻的性格,有的孩子不愿意与外界交流,有的孩子不能吃苦,无法正视挫折,在幼儿教育中,需要着重开展这一方面的训练,磨练幼儿的意志。在学习舞蹈时,幼儿不仅要学习其艺术表现形式,学会与他人交流,还要有上台表演的勇气,通过舞蹈教学,能够提高孩子们的集体意识,解决幼儿存在的胆怯、内向问题。舞蹈表演看起来非常绚烂,但是舞蹈的学习过程,却非常痛苦、艰辛,需要幼儿具备强大的意志力才能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在舞蹈教学中,对于幼儿的耸肩、驼背等不良习惯,能够提醒他们及时纠正,帮助幼儿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体态,提高幼儿自信心。

第四,提高幼儿的智力。舞蹈练习中,需要具备良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要调动起幼儿的情感,同样的音乐,不同的儿童,产生的感受和体验也不同,通过舞蹈创编,能够让儿童将自己学习的舞蹈动作与音乐结合起来,形成特有动作,从而促进幼儿智力、记忆力发展。同时,在学习舞蹈时,幼儿还要学会协调身体、感受节拍的变化,加深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授课时,要采用符合他们需求的教学方法,幼小的儿童他们年龄小,在授课时,要用亲切的语气、轻柔的表达方法与幼儿交流,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要用具有感情的色彩来面对孩子,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在教师带领下,孩子们翩翩起舞,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舞蹈带来自己的魅力,从而对舞蹈动作产生深层次的记忆和理解。

2.幼儿舞蹈的教育方法探究

(1)更新理念认识

作为幼儿教师,要意识到舞蹈教育对幼儿成长的作用和价值,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理念,对幼儿舞蹈教育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在开展教育时,要遵循幼儿身心特点,摒弃传统教育理念,尊重孩子们的学习自主性,为他们选择易学、简单,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材料来开展幼儿舞蹈教学活动。幼儿舞蹈与成人舞蹈具有显著差异,幼儿舞蹈教学不能按照成人舞蹈方式来开展,而是要根据其心理特征、身心特质来规划,正确启蒙、引导,在启蒙教育、幼儿舞蹈教育之间找到平衡点。

(2)改进教学方式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充分地和教育相结合,对于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效果。所以,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舞蹈教学的质量。在很多舞蹈中,细节动作需要反复地观察才能领悟到精髓,把动作做到极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把相关的舞蹈视频进行多次播放,速度要慢,让学生根据实际视频中的动作反复领悟要点。由于幼儿刚刚接触舞蹈,并且对于视频把握的能力还有所欠缺。所以教师要有目标性地引导学生,通过停顿、慢放、回放等方式引导学生多次反复观察一个动作,教师也可以进行实际的动作分解展示等,帮助幼儿把握动作细节,促使幼儿能够更快地掌握舞蹈动作要领。

(3)合理选择教材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要合理选择教材,这对于舞蹈练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选择教材时,要确保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贴近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明确舞蹈教学的思路。适宜的教材选择可以显著激发出孩子的学习热情,幼儿舞蹈教材内容活泼、生动,采用适宜的教材,能够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到舞蹈带给自己的乐趣。在教学内容设置上,要符合幼儿规律,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来进行创编。

(4)提高幼儿参与度

要提高幼儿舞蹈教学的质量,需要致力于提高幼儿参与度,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在内容选择,还是在方法选择上,都要充分听取幼儿意愿,从他们的兴趣、需求来着手,满足幼儿需求,激发出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进行舞蹈动作以及舞蹈音乐的编排时,可以让幼儿参与到舞蹈创编中,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尊重幼儿的想法,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一位幼儿都能参与到舞蹈教学中。而且在此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幼儿对于舞蹈学习的热情。因为只有在幼儿感受到舞蹈带给他们乐趣时,他们才能够更加投入到舞蹈动作学习中,能够更认真地练习舞蹈,得到更好的效果。所以,为了提高幼儿的参与度,教师要让学生对舞蹈产生兴趣,给学生创造一个非常有趣轻松的舞蹈氛围。比如,教师可以在舞蹈教学之前,让学生用舞蹈动作来表现自己非常喜欢的一种动物,让其他学生猜动物。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肢体表现能力,并且学生的协调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而且可以让舞蹈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的活跃,幼儿对于舞蹈会有更大的兴趣,幼儿也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正式的舞蹈教学中。

(5)培养舞蹈习惯

幼儿学习舞蹈,不仅仅是为了在课堂上学习,舞蹈在生活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活动。舞蹈可以让幼儿在生活中的不开心得到缓解,可以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帮助幼儿更健康更快乐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教师要不断地组织一些活动,并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参加一些舞蹈比赛,让舞蹈的优势最大限度的让幼儿的生活更加美好。比如,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比赛的信息,挑选合适的比赛,让学生参加。为了赢得更好的名次,幼儿会更好更主动地接受训练,而且通过比赛可以让幼儿在舞台上展现自我,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建立面对压力的勇气,这些对于幼儿以后的学习和成长都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另外,教师也可以将幼儿自己或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编舞和表演,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也可以让學生自由地在音乐中随机舞动,让学生发现舞蹈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让学生意识到舞蹈的乐趣所在,让幼儿把学习舞蹈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乐趣,而不只是完成任务。

3.结语

幼儿舞蹈教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作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基础性课程,需要幼儿教师发现幼儿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创新舞蹈教学形式,丰富幼儿教学内容,提升幼儿教学的有效性,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汪艳秋.幼儿舞蹈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11)

[2]罗佳.浅谈对幼儿进行幼儿舞蹈教育的重要性[J].新课程(教研),2011(05)

[3]郭晶晶.幼儿舞蹈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0(33)

作者:姚淑黎

舞蹈教育幼儿教育论文 篇3:

幼儿舞蹈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

摘 要:伴随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工作也在不断完善。如今,幼儿教育无论是在课程的开设、师资力量的建设还是在教学的软硬件设备上都在逐渐完善,为孩子们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舞蹈课的开设为一些从小具备舞蹈潜力,爱好艺术的儿童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空间,在幼儿教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将围绕幼儿舞蹈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展开论述,希望能够进一步增强一线教师对舞蹈教育的重视,提升教育效果。

关键词:幼儿舞蹈;幼儿教育;重要性

舞蹈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舞蹈能够锻炼他们的机体,磨练他们的意志,对于他们积极培养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的建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幼儿教师应重新认识舞蹈教學,发挥教育的多面性作用,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幼儿舞蹈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幼儿舞蹈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幼儿舞蹈是根据学龄前幼儿的行为、心理特点所编创出的一种舞蹈,具有欢快、律动性强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基本功的训练还是参与集体舞蹈表演,都是一次对幼儿身体机能的锻炼。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正处于成长和骨骼发育的重要阶段,参与舞蹈锻炼能够促进他们的肌肉和骨骼发育,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拥有更强健的体质和更高的身体素质。在舞蹈过程中,孩子们的四肢都处在活动的状态,心脏跳动速度加快,促进了血液循环。同时,舞蹈对孩子们四肢、手脑的协调能力要求较高,将从小改正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不正确的行、走、坐姿,如走路“顺拐”“O型腿”等,使孩子们在未来能够拥有健美的体型。

二、 幼儿舞蹈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无疑,舞蹈是一项积极的运动,所有的参与者都将在此过程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和精神上的享受。如今的部分孩子们,在家长的影响下从小便开始接触一些电子设备,平板电脑和游戏成为他们的娱乐。这些兴趣爱好的建立很容易使他们玩物丧志,也不利于孩子们的视力健康。而舞蹈这样一种有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集娱乐、锻炼、教育功能于一身的教育活动,对孩子们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在舞蹈的同时,伴随音乐的播放,孩子们处于这样一个积极的意境当中,自然会耳濡目染,获得心灵的沐浴。如教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孩子们在音乐背景下翩翩起舞,想象着春天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的画面,将自己的愉悦体验以肢体动作的形式表达出来,实现了灵魂与舞蹈的合一,也成功实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

三、 幼儿舞蹈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记忆力、观察力、表现力

学龄前幼儿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能在同一件事物上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他们很容易被吸引,更容易快速丧失兴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总是利用游戏、活动等形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此才能保证教学的效果。而在舞蹈过程中,孩子们为了掌握某一动作,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演示上,聚精会神地听、看,不仅注意力保持长时间的集中,也能够全情地投入训练当中,这对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一个舞蹈是由多个动作联合构成的,孩子们在学习舞蹈动作的过程中获得了一次对记忆力的锻炼,也只有集中注意,牢固记忆才能够掌握完整的舞蹈动作,在表演时体现一致。

在集中进行舞蹈展示时,孩子们在舞台上建立起了强大的自信,能够改善一些幼儿自闭、孤僻、害羞的性格,增强他们的表现力。

四、 幼儿舞蹈有助于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幼儿舞蹈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记忆舞蹈动作、手脑并用协调肢体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智力水平得到了提高。这样一个广阔的舞台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园地,满足了他们精神上的需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孩子们大胆地编创一些舞蹈动作,培养他们的创新力,展现出他们对舞蹈的独特理解。此外,一些边唱边跳的舞蹈能够更加快速地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智力,可根据孩子们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大舞蹈难度。

五、 幼儿舞蹈有助于陶冶幼儿的情操

舞蹈以优美的音乐为背景,有节奏、有韵律地进行肢体的活动,这一过程将会使参与者获得身心的愉悦,有助于陶冶幼儿的情操。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播放音乐的同时利用多媒体等设备展现一些相应的画面,使孩子们仿佛徜徉于这样的情境之中,深刻感受舞蹈动作表达的思想。幼儿舞蹈往往都具有一定的情境色彩,表现出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如有的舞蹈表现的是幼儿们入园时和老师、同学打招呼的情境,还有的表现出了孩子们在幼儿园中劳动的场景。这样内容和情感丰富的舞蹈使孩子们受到了积极的熏陶,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美,在舞蹈中感悟生活,有助于促进幼儿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促进他们价值观和情感的发展。

六、 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舞蹈对于学龄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舞蹈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也对他们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正确看待舞蹈教学,了解舞蹈教育的真正价值,通过不断探索舞蹈教学的有效方法,发挥舞蹈教育的多面性作用,使学前教育工作不断完善,为培养出能够建设祖国的新一辈人才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王文娟,冯娟,高红银.幼儿舞蹈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J].教育,2016(7):00318.

[2]谢薇.论幼儿舞蹈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J].剑南文学(下半月),2013(9):328.

[3]许晓艳.幼儿舞蹈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探究[J].软件:电子版,2015(9):410.

[4]毛红庆,刘丹.浅谈舞蹈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J].读写算:教师版,2014(34):84.

作者简介:

肖兆颖,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感德镇中心幼儿园。

作者:肖兆颖

上一篇:植物保护生态农业论文下一篇:创业项目计划(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