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个人毕业总结

2022-05-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间过得很快,四季轮回的过程中,一年忙碌的工作时间结束。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大家通过工作,可学到更多方面的工作知识,也留下了众多的学习回忆。为记录这一年的成长,可编写一份年终总结。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mba个人毕业总结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mba个人毕业总结2篇

MBA实用复习经验2篇

1.英语:

英语的复习很关键,因为初试就考两门,英语的成败很重要。得英语者得天下,联考能考到80分就能站住了。所以,把目标定在75—85比较好。英语复习无非三个方面,单词、阅读和写作,对于单词,推荐大家使用老蒋英语单词,新版可能还没有出来,大家可以买12年的单词背,这东西早背早好,背几遍都不为过,我就是背得少了所以没考到80分啊,切忌,单词王道,认真背。阅读,现在离考试较早,你可以看《经济学人》(一本英文杂志),定个计划,现在就开始看,里面的文章非常好,用句很规范。你这样坚持到8月份,单词和阅读量都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买近几年真题,进行练习了。对于英语,我不推荐买那么多的练习书籍,什么阅读百篇什么的,纯属浪费时间,真题就是王道。写作,《经济学人》对你帮助很大的,每个月定个计划,写3篇,这东西在于平时的练习,练得多了自然熟了。从9月开始接触真题,反复做,不断提高,单词继续背,不可丢掉,阅读每天培养。

2.数学:

用机械工业的数学分册先进行第一遍的认知,第一遍差不多9月份结束。会计硕士的复习,切忌不要过早,推荐8月份开始进行复习,现在到8月份这段时间,可以准备英语(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单词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到了8月份,你就可以制定总复习计划了。8初——9月初数学第一轮,基础为主,认真背概念;9月中旬-11月中旬,提高为主,推荐使用陈剑的数学高分指南和历年真题。数学复习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在基础之上不断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11月中旬-1月初,模拟题和真题反复的演练。真题一定要一题一题的认真做。

3.逻辑复习:

逻辑用机械工业的那本逻辑分册就行。8月—10月,搞定那本书,然后10-11月,找本历年真题,把97年往后的所有关于逻辑的题目都找出来做一遍。12月开始进行模拟训练。逻辑说实话,要的是做题速度。考场之上,时间其实很紧张,越快越好。逻辑这门,总的来说,智商和运气起点作用,有时候你认真复习,一步步来,却不如高智商1个月的突击。但毕竟我们都是平常人,大家要做的就是稳扎稳打,不要把自己当做有些人,分数自然也不会亏待你!

逻辑建议补充:拿到书,你可能会想这么厚,讲些什么哦,其实把整本书都看完的人,回过头会觉得这本书就讲了两个东西,演绎推理和非演绎推理。逻辑考什么,就30题,包括演绎推理题目和非演绎推理题目。①演绎推理题目:即第十版逻辑分册第二章内容,掌握

第二章内容,演绎推理题目基本可以解决,这类题目有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大概占10题左右),是必须100%拿到分的题目,不可丢。所以你现在可以看第十版的第二章(结合本科教材和大纲解析),打好基础。这类题目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属于演绎类的。②非演绎类的题目:共分为六小类,即第十版从第二节开始一直到第七节结束的六种题型。所以说,第三章是讲非演绎类题目的,这类题目智商和运气起到一定作用,因为答案有时候会模棱两可,而且这类题目没经过逻辑训练的人都可以做,我一不考研的同学都能做出来,且正确率也还行,因为这类题目没有纯粹的逻辑推理,它不像演绎推理,必须用方法推理才能出答案,演绎推理题目,我同学就做不出来。

综上,逻辑分册这本书,你首先明确第二章是关于演绎推理的,这部分是必须拿到分的,你现在就可以结合大纲解析看它,打好基础。第三章是关于非演绎推理的,没有严密的推理,

我有时觉得就是靠智商、语感和运气。第二章和第三章我觉得没多大联系。看到第三章时,你就按照这六种题型,一种一种过一遍就行。看书的时候,可以先盖住答案和解析,自己先做,做完核对再看解析。第一章就是个介绍,可以直接无视。等新版书出来了,你在从头认真的看一遍,现在打打基础就好,不必着急,8月份正式着手逻辑都不会太迟。只要你知道逻辑就考两类,其中一类分为六种题型,且跟推理没啥大关系,靠的是语感、智商和运气,那就轻松了!

4.作文的复习:

作文是两篇。一篇600字,一篇800字,所以说,平时的练习很重要,定个计划,跟英语作文差不多,一个月练几篇。我今年就是大意了,我认为我高中时候议论文写的很好,所以这两篇肯定能搞定,所以平时练得很少,到考场上,我懵了,脑中无词无例子无语句,写的很差。因为这2篇都是议论文,所以要用到大量的事例和名句,就跟高中时候差不多,平时对这些事例和名句的积累将会帮助你在考场上取得高分。切记,英语作文和这两篇写作都是重头,平时积累才是制胜关键。从现在开始积累,等到9月份,你就可以抽出更多时间复习数学和逻辑了。

希望以上的一些经验对2013年考研的起到作用,考研这

会计硕士(MPAcc)经验贴:写给那些不考名校的人。坛子里不是人大,央财就是贸大西财,让不考名校的人情何以堪。给不考名校的你写一篇经验贴,以鼓励那些不考名校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并不孤单。

本人初试229分。没有想到今年国家线会这么低,导致大批高分落榜生调剂无门。再加上各学校都加大了差额复试的比例,一般都是1:1.5。事实上,北京工商大学比例更高。招20个人,于是要了30个人复试,但是其中已经包括了6个推免的,所以就等于是大约24个要14个。

本人男,90年生,这个年龄应该不算很大,否则我就不考了。我在河南一所不太知名的二本学校)读国际经济与贸易。考的北京工商大学mpacc。虽然北京工商大学在名校云集的北京算不上好的学校,但是会计专业还是说得过去的。这也是我当初选择它的原因。

关于专业硕士就业前景和认可程度不想说太多,因为当初选择mpacc是很惆怅的,因为迷茫。因为想学会计,但是数学不好,所以就选择了这个专业。

一、关于初试

9月份之前还在忙其他的,真正开始准备是9月下旬了,家是农村的,国庆假期又回家收玉米了,时间就是这样被浪费了,然后就又有期末考试,报名,现场确认等等很多事儿,前前后后加起来到初试总共学习了3个月时间。

(一)英语:

我的英语还凑合,用同学的话说就是相当凑活,四级564,六级465。我词汇量不大,但是语感和听力不错,可惜考研不考听力。这点儿我有些惆怅。

当时没有很好的针对英语2的参考书,所以就用英语1的黄皮书了。说起这些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书是二手的,三本总共花四块钱买的。后来也有买过基本其他的参考书,只有星火英语王轶群的模拟题做了,其他的都没怎么看。还是这四块钱儿花的最值了。也有针对英语2的参考书,但是09年以前的英语2出题比较简单,所以参考价值不大。

先是150篇,做了大概有80篇,一天两篇。接着是真题里边的阅读,也是一天两篇。我没有拿着红宝书挨个儿背单词,那样太痛苦了。我是做完阅读理解以后,就拿出红宝书把阅读里面不认识的单词挨个查一查,然后抄在笔记本上,第二天早上再背,这样可以顺带复习一下前一天做过的阅读。一般上背背单词,做做阅读一上午就没了。到了最后,大概数了数,笔记本上抄了大约2000个单词。

我个人感觉考研的英语和四六级还是有区别的,刚开始复习英语的时候我做了两篇阅读,总共错了8个,没有错10个是因为我做的是2001年的真题,一篇只有4个选择题。搞得我相当惆怅。自习室有一英语姐,刚开始复习的时候开过一个经验交流会,说自己做阅读一般是四篇错三个,给我很大压力。后来错的就少了,到最后我的水平就是4篇阅读40分,得28分左右。但是仍然没有达到她的水平,这件事儿给我很大压力。

新题型就还是按照黄皮书上复习的,做题,

作文主要是背了几篇,后来也没用上。英语2连年考图表作文,不知道今年怎么样,大纲里面是有看图作文的。倒是应用文可以背一些很礼仪性的词汇。比较有用。今年考试的小作文是网购到的电子词典有质量问题,写个信给经理抱怨一下。

其他的内容没怎么复习,完型基本上没看,因为到后来一方面时间不够了,另一方面是学习效率下降了。翻译也是做了几篇,今年翻译也不难。总之一句话,我复习的重点就是阅读了。

建议学弟学妹们要指定好的学习计划,善始善终,把各部分都好好复习复习,免得像我一样,到最后时间不够,顾此失彼。英语最后考了73.这成绩还行吧。

(二)管理综合能力:

逻辑,数学,写作。用的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的三个分册,感觉比较好。

1.数学:数学是从小到大令我最惆怅的事儿了。我在自习室做题时经常问我身边的同学,他们看多了最后总结出来一句话,我是自习室里唯一一个初中数学都不及格还能考上大学的人。让我很是惆怅。数学主要就是做题了。 数学像我一样差的可以看看应用题,排列组合,概率论这些内容。其他的都是很基础的。对了,还有求导也可以看看,虽然考试题目不涉及高等数学,但是如果会求导的话,很多选择题很好做。不用太复杂,只要掌握几种常见函数

的倒数就好了。没有好的参考书让人相当惆怅。数学分册我做完一遍擦了又作一遍。

2.逻辑:逻辑分册就是看书做题了,把逻辑分册看看,做做题。注意不要太纠结于题目之前的讲解内容,那些都是逻辑学的专业解释,能看明白就看,看不明白也不要花太多时间研究。题目做多了就会发现很多题还是有套路的。写作复习的并不好。主要看了看论证有效性分析,这个比较好提高。多做题,多看真题。

3.写作:写作分册上的题个人感觉不是很好,有很多感觉很牵强。可以多看看历年真题。论说文我没有发言权,考前没有写过一篇,临考时很惆怅,最后几天简直有点儿绝望。

到了后期三本分册做完了,就又买了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模拟题,管理综合能力和英语,但是英语没做。只做了管理综合能力,还有一本中公教育的红皮的模拟题,是一套一套的那种,名字忘了,刚才去刨了刨考研的书也没找到。最后综合能力考了156。

二、再说说复试

8月份得知初试不考专业课和政治的。当时很高兴,压力小了不少,但是后来就高兴不起来了,想想别人考研初试结束后就可以解放了,高高兴兴的回家过年了,我们还得回家把自己关到小黑屋里,自己看专业课和政治,想想就很惆怅。回家以后发现坐下来看书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儿,一个寒假勉强把专业课大纲看了一半,政治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就是那时决定裸考政治了。

开学等成绩也很焦急,找工作也没心思,北京的成绩出来的很晚,而且是空降的,说是29号以后出,但是28号中午和别人吃饭去了,吃完回来成绩就空降了。初试229,线是后来公布的204。当时看到成绩通知单里面说复试大概在4月中下旬,于是清明节就回家了,结果2号晚上短信通知说10号复试,搞得我第二天就急忙回学校了,专业课感觉压力巨大。惆怅了几天,焦急了几天,复试就来了。

面试去北京,带了很多书,到了发现空闲时间根本看不进书,干脆就拉个同学在北京逛逛,第一次来北京就是复试被刷了也不能白来。9号上午报到完,下午去了玉渊潭,接着天安门。10号一早去体检,下午面试。面试时30个人,25个妹纸。

(一)面试流程:

进去先自我介绍,中文的,叫什么,哪毕业的,啥专业,初试多少分。

接下来就是专业课问题,不同的考生题目不一样。根据现场的反馈得知跨专业考生题目较为简单,甚至有的根本不问专业课问题,比如说有个信息管理专业的哥们,遇到的题目是会计是什么?为什么选择会计专业?我也是跨专业的,问题是资产的定义?这个问题我很惆怅,因为我不会。第二个问题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区别。

然后是政治,问我的是你能从马克思身上学到什么?我胡扯了两句。裸考的效果可想而知。

英语问题是:So,why do you choose MPAcc?这个问题我正好准备了。

(二)复试方案:

共计200分,面试40分,笔试160分(英语60+专业课100)。最后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加总排名,决定录取名单。

英语有些变态,卷面是100分,不知道怎么折合的。题型是30单选,三篇阅读,和考研阅读一样,难度稍小。新题型,10个句子,填到文章中去。汉译英,都是句子。英译汉,一段文章。大作文。时间总共是90分钟,有些坑爹。

专业课难度不是很大,但是我个人感觉答得并不好。专业课题型是单选(20道,20分),简答(6道,30分),分录题(10个分录,20分),计算(2道,20分),综合(10分)。

(三)凭记忆写出的一些复试题目:

问答:

1、什么是坏账?如何确认?

2、举例说明什么是或有负债?如何披露?

3、介绍品种法的计算步骤?

4、简述审计的分类。

5、统计抽样的优缺点。

6、剩余股利政策。

计算题:

1、好像是计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现金流量和购买商品劳务的现金流量。这部分我学的不好,以至于不知道怎么描述题目。涉及的项目有应收,应付,预收,预付,在途物资。

2、特殊订货决策。成本管理会计的内容。不难,只要有基础知识就能算出来

综合体:项目决策分析。这个学的也不好,也不知道怎么描述,应该是投资决策分析吧,让算报酬率的。和预期报酬率相比。

11号下午考试完果断公交直奔北京西,取票,走人。

然后一直到4月18号出名单,够磨叽的了。不过貌似被刷的提前接到通知了,这点还比较人性化。对了对录取名和复试名单,除了推免的,总共录取了15个人,14个女生。不过有一点我很不解,从复试名单到录取名单对成绩只字不提,没有公布任何分数与排名。

第2篇:mba企业社会实践报告范例2篇

转眼间,三年的大学生活过去了,这三年来我在学校系统地学了不少管理方面的知识,但实践经验几乎没有,对于这个重理论更重实践的专业来说是个致命的缺陷。而作为一名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单会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如何于社会各方面的人交往,如何应付各种事情是迫切需要学习的,因此,假期的实习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为了把自己锻炼成一个能适应社会的有用的人才,我在暑期到**市第二纺织机械厂实习了十天,应该说这十天的收获还是丰厚的。

**市第二纺织机械厂是我国纺织测试仪器的主要科研基地,具有二十多年开发,设计,制造各类纺织测试仪器的历史,是国内纺织仪器的主要生产厂家,是我国生产纺织测试仪器的国家二级企业,是国内纺织测试仪器高水平的代表。企业加工设备精良,技术力量雄厚。不求最好,只求更好,是企业不断追求的永恒目标。

作为一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进了企业,虽然时间不长,了解地不深,可能也不太全面,但总体结构上还是有一些认识地。该企业刚刚完成了股份化改造,由原先的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企业通过选举产生了一名董事长和五名董事以及二十名股东,董事,股东按比例出资构建了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的管理体制比较合理,能各司其职,权责明确。因为该企业有着几十年的制造各类纺织测试仪器的经验,所以企业的产品还是有市场的,但在决策上也不短视,没有死抓住一棵树,而是利用自己的长项生产了一些延伸性产品,还与国外几家企业联合生产,加工一些仪器,应该说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营销能力还是可以的。此外,企业正在准备通过iso9002的认证,在产品质量也在逐步提升,财务方面也越来越规范。

但企业和一些实力强的企业相比,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的。我想,人的因素是居首位的,企业职工的文化素质不高是不争的事实。企业绝大部分员工的文化水平在大专以下,本科生很少,没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在仪器智能化,产品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企业严重缺乏计算机人才和外贸英语人才,也正是这两点,限制了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规模。没有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使得企业的研发能力大受限制,近年来除了吃老本产品外,只能按外商的图纸,用外商的技术来生产一些出口产品,而这些出口产品只能以略高于成本价的价格给外商,外商赚取了其中的巨大差额,而企业生产任务重,获利少,工人因此也有较多的抱怨,由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在这一点上,我加深了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

20XX年X月开始,我在**物业经营有限公司综合管理办公室进行实习工作。在实习过程中,我在单位领导的热心指导和同事的大力帮助下,积极参加与日常业务相关的各项工作,并且注意把书本上学到的工商管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联系,力求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简短的实习生活,使我对日常行政管理工作有了深层次的感性与理性的认识,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社会人和学生的区别,收获颇多。

我所实习的**物业经营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九八年,隶属于**集团总部,是**省首批荣获国家一级资质的专业物业管理企业,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单位、**省物业管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单位,AAA质量信誉企业,**省唯一荣获“**省服务名牌”的物业企业。公司下设综合办公室、品牌推广部、计划财务部、企业管理部、质量推进部、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经营开发部、餐饮部、设备部、安保部十一个职能部门和各个分公司,主要服务项目涵盖高档写字楼、大型工业园区、住宅小区、高层公寓、商场、别墅、城市广场、公园、医院、机场海关等多种类型,项目总数55个,总面积400余万平方米。公司现有员工2300余人,专业管理、技术人员500余人,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回顾实习生活,感触是深刻的,收获是丰硕的。

实习中,我采用了看、问、学等方式,对公司管理工作的开展有了进一步了解。主要实习情况报告如下:不同的职能办公室具有不同的工作及职责范围,作为公司的综合管理办公室,其岗位使命是实施管理推进,协调内外关系,强化品牌宣传,为公司实现长期发展战略与经营管理目标服务的综合性部门,工作范围大,任务也比较繁杂。综合管理工作是办公室的主体工作,领导要做到决策科学化,离不开各个管理人员的协助。综合管理人员处理着大量的日常事务工作,使得领导能集中精力考虑大问题;另外,还能发挥他们了解全面情况,掌握多方面信息的优势,辅助领导决策,提供合理的建议。综合办公室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主动做好领导之间、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帮助领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抓好各项工作,做到忙而不乱。并从过去偏重办文办事,转变到既办文办事,又出谋划策。

第二、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基层职工的学习、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及时向领导反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对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应及时与有关部门协商解决。

三、检查督促各种行政法规和本单位的各项决议、制度、办法、规定的执行,验证决策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实际。发现问题要及时向领导反映,防止并纠正偏差。

四、组织起草本单位的工作计划、报告、总结、规划、决议和规章制度,对需上报、下发的文稿进行政策、文字上的把关。 第

五、对上级机关的来文和下设部门的报告,要及时转给有关领导,根据领导的批示,具体落实承办单位和负责人,并负责催办,如期上报办理结果。

第六、日常工作,如:公司工商执照年审;公司各类上报、外发文件的起草;公司文件、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组织各类重要文件、合同的会签;办公区日常管理;公司工作人员仪容仪表管理;部门员工考勤管理;报刊、杂志订阅,日常管理、上架、入库;公司各类会议的通知,会议决定的督办、反馈等。 第

七、进行企业品牌管理。负责新闻宣传稿件的撰写;各类公司级的评奖活动;各类重大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 第

八、负责相关法律工作。公司各类民事诉讼案件的处理。 综合管理人员除了需要具备以上工作人员的基本条件外,还应有自己特殊的知识修养、技能修养、品德修养、作风修养。因此,综合管理人员要自觉、全面地加强这四个方面的修养,努力把自己造就成为德才兼备,既合格又称职的工作人员,并注重掌握以下原则。

1、要有充分的政策依据和事实依据。

办事是要针对现实状况,或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是指导某项工作。因此,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政策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客观事实为依据,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2、要有准确性。

准确,是对工作质量的要求。综合管理人员的准确是指正确体现政策,正确表达领导意图,正确地办文办事,言行有分寸,文字能达意。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领导工作的准确性。其涉及的方面很多,简要地说,就是:办文要准,办事要稳,情况要实,主意要慎。而要做到这些,必须态度认真,作风过细,不能疏忽大意,不能马虎潦草。比如说办理公文,就要保证文件的质量,用词要准确,材料要真实,抄写要认真,校对要仔细,力求每一个环节都不发生差错。否则就会贻误工作,甚至酿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3、要雷厉风行。这是对工作效率的要求。

任何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两个因素,一是准确,二是时限。其中任何一个失误,都会使事情办不成或办不好。时限就是尽可能缩短周期,减少中间环节。因此办事必须具有很强的时效意识,要迅速行动,不可拖拖拉拉,要制定科学的工作制度,理顺关系,分工明确,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重要性和创造性。要简化办事程序,减少不必要的行文和礼节,消除“文山会海”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利用电脑等现代技术改变工作手段,实行办公自动化,例如用电脑传递信息、检索资料、编辑文稿等。

4、严守纪律,保守机密。

综合办公室要制发文件,处理文件和管理文件。在各种文件中,大部分具有不同程度的保密性,而且管理人员经常接近领导,看一些重要文件,参加一些重要会议,所以,在公共场合活动时要注意内外有别,把握分寸,对什么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要心中有数,切实做好保密工作。短暂的实习转眼而过,回顾实习生活,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一些遗憾。通过实习,加深了我对企业管理知识的理解,丰富了我的综合管理知识,使我对工作有了深层次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同时,由于时间短暂,感到有一些遗憾。对部门管理有些工作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在看人做,听人讲如何做,未能够亲身感受、具体处理一些工作,所以未能领会其精髓。通过实习,我对企业综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综合管理工作人员更要努力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和方法,认真学习钻研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充分把握政策的精神实质,及时了解和掌握上级领导不同时期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把政策具体落实下去化为实际行动,并强化组织协调能力,专业工作能力,检查指导能力,参谋咨询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熟练使用各种自动化办公设备的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成为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的合格管理人员。 以上是我的实习报告。不妥之处,请老师指正。

第3篇:解密顶级对冲基金面试 ——MBA毕业篇

局限于自己的经历与价值体系,很多自己的论断未必正确。借用索罗斯的relexivity理论所描述的,这个世界是从 realityreality 的交互作用中演进,所以我所经历的可能是我perception的局限,并没有太多generalization的意义。

另外声明一下,没有一个面试机会是通过networking 得到的,这一点可能是buyside和sell side的巨大不同

I 预热 The Wallstreet of Wallstreet--AllianceBernstein NY office

华尔街的华尔街,这是Bernstein给自己安的帽子,号称只找最好的学生。别的学校不知道,在wharton, 这家公司给所有成绩排前10%的学生(不论专业与背景)发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邀请信,邀你申请他家公司的职位——记得只有 Fundamental Equity Research Analyst一个function。

略去cover letter 和 简历筛选过程不谈。第一轮面试在校园进行,面我的是Research director 和另外一个associate 一个HR。主要面试问题:1 自我介绍 2 n个股票估值的逼问式case(与consulting不同,所有case要求立刻给出答案,然后在10-20秒内解释逻辑和计算,期间数次被打断及压力式逼问)3 我的投资理念 4 问问题

谈一例非常经典的:。。。你认为GAP股票多少钱?我不太了解GAP这只股票,但是说了一个答案,硬着头皮开始给出逻辑和计算过程,先判断GAP一年的销售额,大体上从美国人口出发,根据GAP旗下五个品牌的定位找到对应的人口demographic特征,然后估计市场份额,再计算一年大概卖多少数量的apparel,然后估算平均价格,PxVolume =sales, 然后根据行业的margin 估算earning,最后给了一个PE倍数,估计股票价格。期间被challenge N次,同时不耐烦的打断和给了些无用信息。

二面,也就是最终面试,总共是10个人,三个wharton,三个columbia 另外四个不知道, offer数量1

二面见五个面官,一个人1小时,中间有1小时和校友吃饭。

面试形式完全类似第一轮,不过更加challenging。记得如下几个问题(全部是口头信息及口头作答):

- 一家印度国营电力专营权的投标价格计算,给了无数信息,竞争对手,火电发电成本,产能利用率,盈亏平衡点,初始投资,折旧等等。这是第一个人,感觉回答的一般,因为用英文默记数字实在是有点掉链子

--- 一个城市好像是香港还是新加坡忘了,所有residential morgage loan的估值,没有信息,全部基于common sense假设。但要求用三种方法给出答案

--- 美国所有农用机械的销售总额。challenge的地方在于要求用尽可能多的方法给出答案。我记得好像给了五种吧。

--- 南美一个小国的啤酒消费量。

--- 怎样估算一个彻彻底底创新的新产品的销售额,这个是当天最后一个面试出现的,可惜当时还没有学到wharton最牛x的marketing engineer课程,没法用Bass Model忽悠,只给了些常规答案。事后我想这个面试官可能在研究Apple的股票,自己也苦于对iPad这类新产品的销售业绩无法估算吧。

II 发展篇Ziff Brothers Investing

事后分析这个公司是我最欣赏的,完全的低调与private capital,所以投资很自由,同时只有几十个人,分钱的嘴比较少哈。(如果对投资感兴趣的人可能知道大名鼎鼎的Och Ziff 公

司,它家的初始资本来自于ZBI) 最让人兴奋的是一个纽约hedge fund的哥们告诉我这个公司给的pay 比他还高(此君columbia毕业,第一年base加bonus在80万刀左右,税前)。

最离奇的是和我面试的第一个人竟然是Robert Ziff(他曾今是美国最年轻的billionnaire,和forbes全美百富榜只最年轻上榜者)。My God,这就像面试微软碰到的是比尔盖茨。

他家的筛选过程比较与众不同,第一步简历和coverletter过后,竟然给所有入选的人发了一封信要求在周末之前交一封short essay,回答三个问题。1。为什么喜欢投资 2你在mba课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 你认为资本市场最大的fallacy是什么

主要捡主干回答一下:

1 我喜欢投资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是我喜欢钱,除了投资以外没有任何行业能够提供如此巨大的金钱回报(其实我还喜欢美女,但没敢说呵呵);第二是我喜欢简单,投资是idea driven,flat structure-organization,vs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行业是process-driven and hierachical structure;第三是,我喜欢改变,For investing you need to constantly change and improve, because the very strengths that make a lot of money for you today could be the very weaknesses that make you lose all your hard-earned fortune.

2 我在wharton 学到了三点 第一是关于企业估值的,竞争优势决定企业的真实价值(这个是呼应buffet的 城堡理论)第二是合作,优秀的人如果有了互补就可能成就卓越和伟大,第三是学习能力,这个不用解释,他是通向卓越的唯一路径。

3 我认为资本市场最大的fallacy就在于市场有效理论,我认为市场是无效的,投资者的贪婪和恐惧会不断地推动价格偏离价值。 但是我认为资本市场更大的fallacy是自以为市场是无效的投资者会超越市场,事实上只有极少数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才能长期获取卓越return。

接着收到了面试邀请。

基于对hedge-fund secretive 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具体的面试题就不再像上面举例了(h-fund,好像从来不公开讨论自己的投资对象哦),呵呵其实大概是为了减少竞争对手,偷着赚钱吧。不过想说的一点是,面试表面不难,但是真得很tough,需要超强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我想自己的积累可能差些,所以没有进入第二轮。据说第二轮是邀请到Boston Office 实战一整天。不过让我略感平衡的是,我的同学兼我的偶像一个以色列空军飞行表演队飞行员,前H-fund analyst及物理学家和空军司令特别战略助理,那个曾经是战场出生入死,淡定人生共习股票,拒绝fidelity 及无数offer的wharton super-star竟然也没有拿到此家offer。呵呵,可能是不来电吧。

另外还有两家H-fund,一个PE fund的面试内容,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问题。值得回忆的是着名的harvard endowment fund,竟然来wharton 面试,劈头盖脸问我为什么要申请Harvard endowment fund,我竟违心的回答,because Harvard is the finest educational institute in the world。

OK 写到这里,简单呼应一下题目,也宣传一下沃顿,对我这样一个纯土鳖,不愿意networking的人,可以完全从学校的内部得到这些机会,可能天下只有wharton可以做到

了(有点武断啊,不过确实知道有些fund只来wharton,因为他们知道wharton人朴实,不善交际,但是喜欢偷着赚钱)。

上一篇:8和9的组成教案设计下一篇:分体空调清洗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