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螺栓分类

2022-05-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强度螺栓分类

面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高强度螺栓施工管理系统

[摘    要]在螺栓应用过程中,其施工工序主要特点是复杂性,在这一领域中,信息化水平以及智能化水平相对较低,以此在螺栓连接工作中构建相应管理系统,主要系统构成有数控定扭矩电动扳手系统以及实际应用系统。通过系统应用可有效简化流程,其中班前班后标定工作减少,螺栓施工过程中,其整体过程可有效管控人以及设备等相关要素,形成新型化的流程,管理模式进行优化。过程中可确定螺栓连接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内容,施工阶段以及运营维护阶段可构建成本计算相应模型。文章通过对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高强度螺栓施工管理系统进行分析,结合其不同部分内容,综合性分析全生命周期管理背景下的高强度螺栓施工管理系统运行有效性,优化其成本效益。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管理;高强度;螺栓施工;管理系统

[

High-Strength Bol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oriented to Full Life Cycle Management

Zhang Ming,Han Hong-de,Zhao Qing-hang

[

[

在高強度螺栓连接施工过程中,其强度数值相对较高,施工比较便利。现阶段铁路钢桥度螺栓连接工作主要施工方式为扭矩法施工,这一技术方式相对较为成熟,范围比较广泛。扭矩法施工中的主要内容是定扭矩电动扳手,在控制输出扭矩过程中主要借助的方式是控制输入电流强度数值。确保过程中准确性因素,需要在操作前后标定扳手,在终拧后处于规定时间内需要检查终拧扭矩数值。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工作中,工序较为复杂,难以获取比较准确的扭矩数值,施工信息数据主要是借助纸质记录,过程中管控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难以实现整体过程中的高效管理,因此后期养护工作开展存在难度。

1 系统构成分析

螺栓施工管理系统包括:两套螺栓微库,主要用于施工现场管理终端;一套一体机,主要应用在库房管理终端;一套大尺寸触摸显示屏,用于集中显示微库系统状态信息、KIT板组件、KIT板周转小车、下位机和上位机管理系统软件。螺栓施工管理系统主要用于KIT板的日常领用、补料管理。系统借助对KIT板组件进行管理,通过对KIT板的周转、存取的过程进行检测和记录。系统应用于库房与生产现场紧固件材料的闭环管理,其目的在于更精确、及时地跟踪并记录各种紧固件KIT板(KIT板)的流转、领用、库存情况。

2 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分析

2.1 功能部分

在螺栓施工过程中,需要有效管理和控制施工全过程中工作人员、设备、材料、流程以及施工环境。在螺栓施工扭矩部分,需要完成实时无线采集,出现超欠拧问题需要进行自动化报警;在二维码应用过程中,需要协同操作人员以及设备等,实现有效关联;针对其中的施工联系单以及记录表等实现自动化生成;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大于30 000次情况下可完成自动施拧;在桥位传输过程中,网络信号相对较差,会自动存储没有上传数据,在施拧工作结束后,当天会完成手动一键补存。

2.2 系统特点部分

在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模式中,其主要凸显实时性、全面新型以及真实性;在扭矩控制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扭矩控制精确性有效提高;借助二维码形式可以对多项内容进行有效关联,将派工单作为基础,实现快速调整,设置合理化扭矩,其中信息化水平以及智能化水平有效提高;在施拧过程中,信息数据可实现较好的追溯性,在多部门业务流程中,显示有机协同性。在高强度螺栓施工过程中,其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以及信息实现无损流转过程均具备较好的条件基础。系统具有显示和信息传输功能,可显示在库部件配台板数量和规格信息,设有工业控制一体机,用于部件配台板的补料、领用管理。紧固件微库界面友好,操作方便,便于补料、领用。管理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

2.3 紧固件微库工装构成

(1)触摸屏微库操作系统软件的载体,用来控制门系统开关、物料出入库以及出入库信息显示等功能。

(2)蜂鸣器用来实现开门时间过久报警功能。

(3)读卡器用于读取员工卡信息、将员工信息传至微库操作软件。

(4)主断路器、品字插座用于控制微库工装的总电源开断。

(5)万向轮用于控制微库工装的移动方向,可360°旋转,带有刹车功能。

(6)定向轮用于控制微库工装的移动方向,无刹车功能。

(7)门禁开关共4个,门顶部两个以及门底部两个,通过微库软件操作以及PLC控制来实现对门开关的控制。

(8)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KIT板的出入库操作。

(9)活动层板方便KIT板的出入庫动作。

(10)锁扣控制活动层板的抽搐与推进。

3 全要素基础上流程再造措施

3.1 人员因素

在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其需要结合现场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以及相应权限等信息数据形成员工个人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形式,形成施拧作业中的重要前提条件,施拧信息数据以及相应责任人员关联性可以具备比较坚实基础。

3.2 数控定扭矩扳手因素

在班前班后标定工作需首次取消,确定为班前点检校准,满足减员增效要求。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针对扳手出厂以及维护工作等相应基础性信息,其中,信息数据中领用归还部分、施拧次数等需要完成有效记录和管理工作,在没有经过管理系统认证后扳手施拧数据难以有效上传,保证施拧数据具备安全性,确定应用稳定性,追溯相应作业内容。

3.3 高强度螺栓因素

螺栓入库阶段、领用阶段以及损耗阶段,需要实现有机融合,将其综合到施拧流程中,管理系统在自动化生成过程中,构成出入库中的相应清单以及高强度螺栓领用清单,联系施拧计划以及相应螺栓批号以及相应规格等。其中某个规格的螺栓库存量数据低于50套,系统会开始自动标识提醒功能。记录管理其中螺栓试验损耗以及不合格情况,统计控制过程中的螺栓损耗率数值,为其提供基础性条件。

3.4 施拧作业因素

形成新型化的施拧流程,工程化实施过程中,需要关联不同螺栓以及相应施拧信息数据,结合螺栓规格,划分相应区域,编号其中的螺栓施拧顺序。其中划分螺栓区域,设置相应施工计划,实现自动化实验室确定相应施工扭矩,通过二维码形式,具备相应关键性信息数据,形成派工单,将这一数据应用在不同螺栓区域施拧动作。在产生超拧等不正常情况下,系统需进行自动化报警,紧急停止工作,现场工作技术人员需确定其中的原因,在经过处理后需要开展施拧工作。施拧扭矩条件不同,处于不同螺栓区域,在扫描派工单中二维码过程中,管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自动化更新施拧扭矩设定数值,过程中不需要更换扳手直接进行相应操作。

3.5 环境因素

桥位现场需要设置相应的温度以及湿度传感器,过程中需要设置2 h时间。在间隔一段时间后需上传相应温度信息以及湿度新信息,螺栓扭矩相应系数在调整过程中需要获得相应数据,过程中需要丰富螺栓现场施拧采集相应数据,在高强度螺栓施拧工作中,确定其中记录单内容的完整性,为其提供基础性条件。

4 系统管理升级内容分析

4.1 中心库部分

(1)中心库一体机主要用作库房管理终端,用于显示各微库终端的操作信息;当日配料信息以及历史信息查询显示,也能用于存储、记录、查询KIT板信息以及KIT板领用信息管理,记录所配KIT板数量、各工位已配数量、周转区域KIT板数量、当日配料总数以及班组领用数量等。管理人员通过中心库显示终端,根据生产计划编制Kit板配料计划,自动生成物料明细;配料作业人员,通过固定配料台或移动配料台车终端刷员工卡启动配料作业程序,显示KIT配料计划和物料明细,系统生成KIT板配料清单。

(2)配料作业人员根据打印的物料清单,从物料架紧固件物料盒的二维码信息,一次性或批次从物料架取料,并放置到物料周转车;然后,回到固定配料作业台,逐一配置KIT板。

(3)启用中心库系统时,先检查与各微库终端的网络连接是否正常,网络连接正常后启动中心库端管理软件,输入经授权的员工信息登录系统。

(4)创建KIT板信息时,按软件界面提示,依次填入KIT板名称及KIT板包含的各物料编码、名称、数量等信息。

4.2 KIT板组件方案

(1)为了便于紧固件系统的后期维护,KIT板的名称应与厂内对应的工步名称一致。例如,“高压设备箱”,更便于从ERP系统导出对应工步的BOM明细到KIT板配料系统内。KIT板的编码建议按“工步编号+序列号”的形式定义,这样可实现KIT板有序编号的同时,又做到了KIT板编号唯一性。

(2)KIT板应按照青岛8号线车下设备安装作业单元设计,且按照班组分工进行设计,避免不同施工小组所需紧固件设计在同一块KIT,造成施工不便。

4.3 大尺寸方案触摸显示屏方案

大尺寸触摸显示屏主要用于集中显示微库系统状态信息,选用65寸(216.7 cm)触摸式一体机,能够更直观地展示当前各微库终端的摆放位置,当前微库系统KIT板的流转情况。便于现场管理人员及时的对微库终端进行补料等操作。

5 分析实际应用效果

行实时获取,开展监控以及查询工作,主要对象为不同螺栓的施拧扭矩,全面性管理螺栓施拧规格以及现场温度、湿度等,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能力有效提升,延迟断裂发生率有效降低,在螺栓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具备坚实基础,提供可实施的路径。在现场实际应用反馈过程中,系统相比于传统施拧流程,主要优势是工效提高,人力资源有效节约,规范性相对来说十分显著。在以下项目应用前,其使用现状如下:施拧顺序,仅存在一种原则性规定;班前标定,过程较为烦琐,需要在过程中反复调整扳手;班后标定,试验室一人进行;试验室数据记录,需要手工抄录,出入库等相关清单,专门制作或者是人为传递;终拧扭矩检查:不同节点的螺栓区域占比需要按照10 %或全部检查。在應用系统后,施拧顺序,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施拧顺序的编号,确保规范化操作,对应螺栓以及施拧信息,为其提供重要条件。班前标定:取消这一工序,将其更改为点检校准,对扳手稳定性进行验证。班后标定:取消。试验室数据记录:借助App上传记录,过程中不需要额外的时间、出入库清单等,信息会自动化上传,报表也可自动打印。终拧扭矩检查:基于技术条件可按照占比5 %检查,后期阶段会逐渐减少直到取消,人力成本下降。

6 结束语

螺栓连接工作中,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可以划分为以下内容,分别为设计成本、施工成本以及运营成本等,在施工成本中内容划分为施工人员成本因素以及螺栓成本艺术等,在运营成本控制工作中,包括运营期间螺栓检查费用以及养护费用成本等,结合实际施工原因应用运营阶段的螺栓断裂计算方式。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其经济效益显著,优化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推广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潘永杰.面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高强度螺栓施工管理系统[J].铁道建筑,2020(4):122-126.

[2] 朱琳,陆明.信息系统建设者视角下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研究[J].2020(12):1139-1144.

[3] 陈建.基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工程项目造价[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6):984.

作者:张明 韩鸿德 赵庆航

第2篇:高强度螺栓材料保管

高强度螺栓

1技术要求

1)高强度螺栓应满足以下规范要求:

高强度螺栓技术指标均要满足ASTM A325的钢结构螺栓的牌号和类型、ASTM F436硬化钢垫圈规格、ASTM A 563螺母的相关要求。

2)螺栓的几何形状除满足ASTM A325和ASTM A307的标准外,也应符合ANSI中B18.2.1的要求。螺母除满足ASTMA 563的标准外,也应符合ANSI中B18.2.2中的要求。

3)供应商对高强度螺栓、螺母、垫圈和紧固组件的其他零件进行认证,以确保将要使用的螺栓是可识别的,并符合ASTM规格的适用要求,高强度螺栓由生产厂按批配套供货,生产厂须按批提供产品质量保证书。

4) 供应商必须提供上了润滑油的、且用所提供的高强度螺栓测试过的螺母。

2螺栓的保管

1)高强度螺栓在运输、保管过程中要防雨、防潮、密封,并要轻装、轻卸,防止损伤螺纹。

2)高强度螺栓进场后,要按规定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存放,用于生产。

3)每批高强度螺栓应有出厂合格证,螺栓入库前应对每批螺栓抽样检验,高强度螺栓入库时应检查厂家、数量、牌号、类型、规格等,且按照批号、规格(标明其长度和直径)成套分类存放,存放时做好防潮、防尘工作,为防止锈蚀和表面状况改变,严禁露天存放。

4) 高强度螺栓要按包装箱上注明的批号、规格分类保管,室内架空存放,堆放不宜超过五层。保管期内不得任意开箱,防止生锈和沾染污物。

5) 在安装地点,螺栓应置于密封的容器内,以避免灰尘和潮湿的影响。有积锈和积尘的螺栓不得在施工中采用,除非它们按ASTM F1852的标准再确认

3螺栓的领用

车间应根据施工图纸上螺栓的型号、规格、等级、数量、螺栓使用部位等开具《材料领用单》,物质部凭《材料领用单》发货,一旦在检验中发现螺栓材

料的问题,可以根据物质部的《材料领用单》中查出领用人、时间、螺栓规格、使用部位等,加大对此批材料的检验力度,以便及时更换。

第3篇:高强度螺栓的施工工艺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移动机械设备的钢结构高强度螺栓副连接件在制造、安装和检验过程中的技术要求。本技术要求未规定的内容,按有关国家标准执行。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需要应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的移动机械钢结构。本技术要求应用于制造厂内和现场安装的质量控制和施工方法。 2 结合面处理

2.1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要求接头处的结合面密贴,并具有足够的摩擦系数。当设计图样对该结合面的处理要求未作规定时,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理:对高强度螺栓结合面进行喷砂或抛丸处理,清除表面上铁锈、油污等杂质,达到Sa2.5级标准,粗糙度50~75um,其摩擦系数不得低于0.40。图纸有规定时,按图纸规定执行。

2.2经处理后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处摩擦面,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沾染脏物和油污。严禁在高强度螺栓连接处摩擦面上作任何标记。在厂内存放,或在运输,到安装现场保管中要特别防止连接表面的污染。安装单位要特别注意保护好高强度螺栓的连接板和母体的连接表面的清洁度摩擦表面的特性。不允许随意使用砂轮机打磨连接板连接面和母体连接表面。 3 高强度螺栓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检验

抗滑移系数检验应以钢结构制造批为单位,以单项工程每2000t为一制造批,不足2000t者视作一批,单项工程的构件摩擦面选用两种及两种以上表面处理工艺时,则每种表面处理工艺均需检验。每批三组试件。若连接处为扩散到外部企业时,相应的每个企业都应做抗滑移系数检验。

3.1抗滑移系数试验用的试件应由厂内或扩散企业加工,试件与所代表的钢结构构件应为同一材质、同批制作、采用同一摩擦面处理工艺和具有相同的表面状态,并应用同批同一性能等级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存放。抗滑移系数试验按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试验方法进行。

3.2抗滑移系数检验的最小值必须等于或大于设计规定值。当不符合上述规定值时,构件摩擦面应重新处理。处理后的构件摩擦面重新检验。 4钢结构用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的连接安装 4.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4.2选用检验合格的螺栓、螺母和垫圈。其连接副扭矩系数保证期为自出厂之日起六个月。 4.3螺栓、螺母、垫圈有下列情况为不合格品,禁止使用。 a. 来源(制造厂)不明者; b. 机械性能不明者; c. 扭矩系数k不明者; d. 有裂纹、伤痕 、毛刺、弯曲、铁锈、螺纹磨损、油污、被水淋湿过或有缺陷者; e. 未附带性能试验报告者; f. 与其它批号螺栓混合者; g. 长度不够的螺栓,即拧紧后螺栓头露不出螺母端面者。一般取伸出螺母端面的长度以2~3扣螺纹为宜。

h. 连接副扭矩系数超过保证期的。 在运输和保管中要特别注意防水。

4.4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施工前,应按出厂批复验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每批复验8套,8套扭矩系数的平均值应在0.110~0.150范围之内,其标准偏差应小于或等于0.010。其扭矩系数复检方法按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进行。试验后应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高强度螺栓的安装。 质量方面注意事项 (1)、表面浮锈、油污、螺栓孔壁有毛刺、焊瘤等均应清理干净。

(2)、接触摩擦面处理后要达到规定的抗划移系数要求。使用的高强度螺栓应有配套的螺母、垫圈,使用时按配套使用,不得互换。

(3)、处理好的构件摩擦面安装时不允许沾油污、泥土等杂物。 (4)、安装时组件摩擦面应保持干燥,不应在雨中作业。 (5)、在安装前严格检查并校正连接的钢板的变形。 (6)、安装时禁止锤击打入螺栓以防止螺栓丝扣受损。

(7)、使用时定期检测的电动扳手,保证扭矩的准确度,并按正确的扭紧顺序操作。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使用活动扳手的扳口尺寸应于螺母的尺寸相符,不应使用小扳手上加套管。高空中作业应使用死扳手,如用活扳手时用用绳子拴牢,人要系好安全带。

(2)、组装钢构件连接螺栓时,严禁用手插连接面或探摸螺孔,取放垫铁板时,手指应放在垫铁板的两侧。

第4篇:高强度螺栓介绍(本站推荐)

高强度螺栓

本公司的紧固件有符合ROHS标准的,材料及电镀均可提供环保部门认证(SGS)。大量/现货供应各种:压铆螺母柱(SO、SOA、SOS、BSO、BSOA、BSOS、SO

4、BSO

4、TSO、TSOS、TSOA、DSO、DSOS),埋头压铆螺柱(CSS、CSOS),挤压螺母柱(KFE、KFSE),涨铆挤压螺母柱(KFB3),接地挤压螺母柱(SOAG、SOSG),定位间隔柱(SKC);环保压铆螺钉(FH、FHS、FHA、FH

4、TFH、TFHS、HFH、HFHS、HFHB、FHL、FHLS)埋头压铆螺钉(CHA、CHC、CFHA、CFHC),挤压螺钉(KFH);硬度最高可达HRB92,其扭出力和拔出力均可达到美国标准,盐雾试验标准严格按照美标ASTM B633规范,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用高强度钢制造的,或者需要施以较大预紧力的螺栓,皆可称为高强度螺栓.高强度螺栓多用于桥梁、钢轨、高压及超高压设备的连接.这种螺栓的断裂多为脆性断裂.应用于超高压设备上的高强度螺栓,为了保证容器的密封,需要施以较大的预应力

关于高强度螺栓的几个概念1.按规定螺栓的性能等级在8.8级以上者,称为高强度螺栓.现国家标准只罗列到M39,对于大尺寸规格,特别是长度大于%10~15倍的高强度螺栓,国内生产尚属短线

高强度螺栓就是可承受的载荷比同规格的普通螺栓要大。

普通螺栓的材料是Q235(即A3)制造的。

高强度螺栓的材料35#钢或其它优质材料,制成后进行热处理,提高了强度。 两者的区别是材料强度的不同。

从原材料看:

高强度螺栓采用高强度材料制造。高强螺栓的螺杆、螺帽和垫圈都由高强钢材制作,常用 45号钢、40硼钢、20锰钛硼钢、35CrMoA等。普通螺栓常用Q235(相当于过去的A3)钢制造。

从强度等级上看:

高强螺栓,使用日益广泛。常用8.8s和10.9s两个强度等级,其中10.9级居多。普通螺栓强度等级要低,一般为4.4级、4.8级、5.6级和8.8级。

从受力特点来看:

高强度螺栓施加预拉力和靠摩擦力传递外力。普通螺栓连接靠栓杆抗剪和孔壁承压来传递剪力,拧紧螺帽时产生预拉力很小,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高强螺栓除了其材料强度很高之外,还给螺栓施加很大预拉力,使连接构件间产生挤压力,从而使垂直于螺杆方向有很大摩擦力,而且预拉力、抗滑移系数和钢材种类都直接影响高强螺栓的承载力。

根据受力特点分承压型和摩擦型.两者计算方法不同。高强螺栓最小规格M12,常用M16~M30,超大规格的螺栓性能不稳定,设计中应慎重使用。

高强度螺栓摩擦型和承压型连接的区别:

高强螺栓连接是通过螺栓杆内很大的拧紧预拉力把连接板的板件夹紧,足以产生很大的摩擦力,从而提高连接的整体性和刚度,当受剪力时,按照设计和受力要求的不同,可分为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和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两种,两者的本质区别是极限状态不同,虽然是同一种螺栓,但是在计算方法、要求、适用范围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在抗剪设计时,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是以外剪力达到板件接触面间由螺栓拧紧力所提供的可能最大摩擦力作为极限状态,也即是保证连接在整个使用期间内外剪力不超过最大摩擦力。板件不会发生相对滑移变形(螺杆和孔壁之间

始终保持原有的空隙量),被连接板件按弹性整体受力。在抗剪设计时,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中允许外剪力超过最大摩擦力,这时被连接板件之间发生相对滑移变形,直到螺栓杆与孔壁接触,此后连接就靠螺栓杆身剪切和孔壁承压以及板件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共同传力,最后以杆身剪切或孔壁承压破坏作为连接受剪的极限状态。总之,摩擦型高强螺栓和承压型高强螺栓实际上是同一种螺栓,只不过是设计是

否考虑滑移。摩擦型高强螺栓绝对不能滑动,螺栓不承受剪力,一旦滑移,设计就认为达到破坏状态,在技术上比较成熟;承压型高强螺栓可以滑动,螺栓也承受剪力,最终破坏相当于普通螺栓破坏(螺栓剪坏或钢板压坏)。

从使用上看:

建筑结构的主构件的螺栓连接,一般均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普通螺栓可重复使用,高强螺栓不可重复使用。高强螺栓一般用于永久连接。

高强螺栓是预应力螺栓,摩擦型用扭矩扳手施加规定预应力,承压型拧掉梅花头。普通螺栓抗剪性能差,可在次要结构部位使用。普通螺栓只需拧紧即可。

普通螺栓一般为4.4级、4.8级、5.6级和8.8级。高强螺栓一般为8.8级和10.9级,其中10.9级居多。

8.8级 与8.8S 是相同等级。普通螺栓与高强螺栓的受力性能与计算方法均有所区别的。高强螺栓的受力首先是通过在其内部施加预拉力P,然后在被连接件之间的接触面上产生摩擦阻力来承受外荷载的,而普通螺栓则是直接承受外荷载的。

更具体的来说:

高强度螺栓连接具有施工简单、受力性能好、可拆换、耐疲劳、以及在动力荷载作用下不致松动等优点,是很有发展前途的连接方法。

高强度螺栓是用特制的扳手上紧螺帽,使螺栓产生巨大而又受控制的预拉力,通过螺帽和垫板,对被连接件也产生了同样大小的预压力。在预压力作用下,沿被连接件表面就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显然,只要轴力小于此摩擦力,构件便不会滑移,连接就不会受到破坏,这就是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原理。

高强度螺栓连接是靠连接件接触面间的摩擦力来阻止其相互滑移的,为使接触面有足够的摩擦力,就必须提高构件的夹紧力和增大构件接触面的摩擦系数。构件间的夹紧力是靠对螺栓施加预拉力来实现的,所以螺栓必须采用高强度钢制造,这也就是称为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原因。

高强度螺栓连接中,摩擦系数的大小对承载力的影响很大。试验表明,摩擦系数主要受接触面的形式和构件的材质影响。为了增大接触面的摩擦系数,施工时常采用应喷砂、用钢丝刷清理等方法对连接范围内构件接触面进行处理。

高强度螺栓实际上有摩擦型和承压型两种。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承受剪力的准则是设计荷载引起的剪力不超过摩擦力。

承压型高强度螺栓则是以杆身不被剪坏或板件不被压坏为设计准则。

第5篇:高强度螺栓的使用方法

5.5 高强度螺栓连接 5.5.1 材料

1、螺栓、螺母、垫圈均应附有质量合格证明,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规定。

2、螺栓、螺母、垫圈应保证配套,螺纹不得有损坏,保持清洁、干燥状态,并应按规格分类存放在仓库里。 5.5.2 螺栓安装前准备工作

1、 检查各安装构件位置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20205-2001)的精度要求。

2、 检查安装母材的螺栓孔的直径及孔距尺寸,孔边的光滑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有毛刺应彻底清除。

3、 熟悉安装施工计划,并准备好操作设备及机具。

4、 准备好测量工具。 5.5.3 操作工艺

1、连接处钢板应平直,板边、孔边无毛刺,以保证摩擦面紧贴。接头处有翘角或变形时必须进行校正,并不得损伤摩擦面。

2、装配前应清除孔边污染的油污、油漆。

3、安装时,首先用临时螺栓拼装,个数不应少于接头螺栓数的1/3。方法是用钢穿杆准孔位,在适当位置插入临时螺栓拧紧螺母,每一个节点到少放入两个临时螺栓。不允许使用高强度螺栓兼做临时螺栓。一个安装段完成后,经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安装高强度螺栓。

4、安装高强度螺栓,结构中心位置经调整检查无误后,即安装高强度栓(本工程采用螺母扣紧)。垫圈放置在螺母一侧,不得装反。如螺栓不能自由穿入螺孔时,要用绞刀修孔后再穿入,不得强行用力打入,以防螺纹损伤,修孔后清理毛刺。

5、高强度螺栓的紧固,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初拧,紧固至螺栓准预拉力的60%-80%,第二次为终拧,紧固至螺栓标准预拉力,偏差不大于±10%。预拉力按设计规范确定。施工中扳手扭矩公式Tc=k*Pc*d k=0.11~0.15 Pc(预拉力)d=螺栓直径

6、检查扭矩扳手标定记录和螺栓的施工记录,当有疑义的应检查螺栓初拧记录。 5.5.4 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高强螺栓的形式、规格和技术条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必须进行试验确定扭矩系数或复验螺栓预拉力,应检查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2)、螺栓连接面的摩擦系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表面严禁有氧化铁皮、毛刺、焊疤、油漆和油污等。

(3)、高强螺栓必须分二次拧紧,初拧、终拧质量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钢结构用高强螺栓的专门规定。

2、基本项目

(1)、高强螺栓穿入方向应一致,丝扣外露不少于2口。 (2)、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尾部卡头终拧后全部拧掉。 (3)、摩擦面间隙应符合设计和钢结构验收规范要求。

3、允许偏差

(1)、高强度螺栓孔的直径比螺栓杆公称直径1.5mm,螺栓孔具有H14(H15)的精度,孔的允许偏差应符合《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2)、零件、部件上孔的位置,因按施工图制作,宜按照国家标准《形状和位置公差》(GB1184-80)计算,如设计无要求时,成孔后任意两孔间距离的允许偏差应符合《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5.5.5 高强度螺栓施工注意事项

1、质量方面注意事项

(1)、表面浮锈、油污、螺栓孔壁有毛刺、焊瘤等均应清理干净。

(2)、接触摩擦面处理后要达到规定的抗划移系数要求。使用的高强度螺栓应有配套的螺母、垫圈,使用时按配套使用,不得互换。

(3)、处理好的构件摩擦面安装时不允许沾油污、泥土等杂物。 (4)、安装时组件摩擦面应保持干燥,不应在雨中作业。 (5)、在安装前严格检查并校正连接的钢板的变形。 (6)、安装时禁止锤击打入螺栓以防止螺栓丝扣受损。

(7)、使用时定期检测的电动扳手,保证扭矩的准确度,并按正确的扭紧顺序操作。

2、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使用活动扳手的扳口尺寸应于螺母的尺寸相符,不应使用小扳手上加套管。高空中作业应使用死扳手,如用活扳手时用用绳子拴牢,人要系好安全带。 (2)、组装钢构件连接螺栓时,严禁用手插连接面或探摸螺孔,取放垫铁板时,手指应放在垫铁板的两侧。

注意高强度螺栓不允许重复使用。

第6篇:大六角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工艺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钢结构安装工程,大六角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施工技术。 2.1 材料:

2.1.1 螺栓、螺母、垫圈均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2.1.2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规格、尺寸及重量应符合表5-4的规定。

2.1.3 大六角高强度螺母的规格、尺寸及重量应符合表5-5的规定。

2.1.4 高强度垫圈的规格、尺寸及重量应符合表5-6的规定。 2.1.5 不同等级的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材料性能必须符合表5-7的规定。

2.1.6 不同规格的高强度螺栓的机械性能、拉力应符合表5-8的规定。

2.1.7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硬度应符合表5-9的规定。 2.1.8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连接副是由一个螺栓、二个垫圈、一个螺母组成,螺栓、螺母和垫圈应按表5-10规定配套使用。 2.1.9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验收入库后应按规格分类存放。应防雨、防潮,遇有螺纹损伤或螺栓、螺母不配套时不得使用。 2.1.10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存放时间过长,或有锈蚀时,应抽样检查紧固轴力,待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螺栓不得粘染泥土、油污,必须清理干净。 2.2 主要机具:

电动扭矩扳手及控制箱、手动扭矩扳手、扭矩测量扳手、手工扳手、钢丝刷、冲子、

钢结构用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规格、尺寸及重量 表5-4

公称尺寸 12 16 20 (22) 24 (27) 30 最大 12.43 16.43 20.52 22.52 24.52 27.84 30.84 最小 11.57 15.57 19.48 21.48 23.48 26.16 29.16 e (mm) 22.78 29.56 37.29 39.55 45.20 50.85 55.37 dw (mm) 19.2 24.9 31.4 33.3 38.0 42.8 46.5 5 最大 21 27 34 36 41 46 50 (mm) 最小 20.16 26.16 33 35 40 45 49 h 最大 7.95 10.75 13.40 14.90 15.90 17.90 19.75 (mm) 最小 7.05 9.25 11.60 13.10 14.10 16.10 17.65 r (mm) 最小 1.0 1.0 1.5 1.5 1.5 2.0 2.0 c 最大 0.8 0.8 0.8 0.8 0.8 0.8 0.8 (mm) 最小 0.4 0.4 0.4 0.4 0.4 0.4 0.4 z (mm) 最大 2.6 3.0 3.8 3.8 4.5 4.5 5.3 l0 (mm) 25;30 30;35 35;40 40;45 45;50 50;55 55;60 l (mm)

公称 最小 最大

35 33.75 36.25 49.4

40 38.75 41.25 54.2

45 43.75 46.25 57.8 113.0

50 48.75 51.25 62.5 121.3 207.3

55 53.5 56.;5 67.3 127.9 220.3 269.3

60 58.5 61.5 72.1 136.2 233.3 284.9 357.2

65 63.5 66.5 76.8 144.5 243.6 300.5 375.7 503.2 70 68.5 71.5 81.6 152.8 256.5 313.2 394.2 527.1 658.2 75 73.5 76.5 86.3 161.2 269.5 328.9 409.1 551.0 687.5 80 78.5 81.5 169.5 282.5 344.5 428.6 570.2 716.8 85 83.25 86.75 177.8 295.5 360.1 446.1 594.1 740.3 90 88.25 91.75 186.1 308.5 375.8 464.7 617.9 769.6 95 93.25 96.75 194.4 321.4 391.4 483.2 641.8 799.0 100 98.25 101.75 202.8 334.4 407.0 501.7 665.7 828.3

续表

110 108.25 111.75 219.4 360.4 438.3 538.8 713.5 886.9 120 118.25 121.75 236.1 386.3 469.6 575.9 761.3 945.6 130 128 132 252.7 412.3 500.8 612.9 809.1 1004.2

140 138 142

438.3 532.1 650.0 856.9 1062.8 150 148 152

464.2 563.4 687.1 904.7 1121.5 160 156 165

490.2 594.6 724.2 952.4 1180.1 170 166 174

625.9 761.2 1000.2 1238.7 180 176 184

657.2 798.3 1048.0 1297.4 190 186 194

688.4 835.4 1095.8 1356.0 200 196 204

719.7 872.4 1143.6 1414.7 220 216 224

782.2 946.6 1239.2 1531.9 240 230 244

1020.7 1334.7 1649.2 260 256 264

1430.3 1766.5 注: 1. 括号内的规格,尽可能不采用。

2. 虚线以上部分的螺纹长度,按l0栏内的前面数值采用(亦允许螺杆上全部制出螺纹) ;虚线以下部分的螺纹长度,按l0栏内的后面数值采用。

3. dw的最大尺寸,等于5的实际尺寸。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的规格、尺寸及重量 表5-5

d (mm) 12 16 20 (22) 24 (27) 30 5 (mm) 最大最小 21 20.16 27 26.16 34 33 36 35 41 40 46 45 50 49 h (mm) 最大最小 12.3 11.87 17.1 16.4 20.7 19.4 23.6 22.3 24.2 22.9 27.6 26.3 30.7 29.1 e (mm) dw (mm) 最小 22.78 19.2 29.56 24.9 37.29 39.55 33.3 45.20 38.0 50.85 42.8 55.37 46.6 c (mm) 最大最小 0.8 0.4 0.8 0.4 0.8 0.4 0.8 0.4 0.8 0.4 0.8 0.4 0.8 0.4

每1000个螺母的重量 (kg)≈ 27.68 61.51 118.77 146.59 202.67 288.51 374.01

注: 1. 括号内的规格,尽可能不采用。

2. dw 的最大尺寸,等于5的实际尺寸。

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的规格、尺寸及重量 表5-6

公称直径(螺纹直径d) (mm) 12 16 20 (22) 24 (27) 30 d1 (mm) 最大 最小(公称) 13.43 13 17.43 17 21.52 21 23.52 23 25.52 25 28.52 28 31.62 31 d2 (mm) 最大(公称) 最小 25 23.7 33 31.4 40 38.4 42 40.4 47 45.4 52 50.4 56 54.1

t (mm) 最大最小 3.3 2.5 3.3 2.5 4.3 3.5 5.3 4.5 5.3 4.5 6.3 5.5 6.3 5.5

31.4c (mm) 最大最小 1.6 1.2 1.6 1.2 2.2 1.8 2.2 1.8 2.2 1.8 2.9 2.5 2.9 2.5

每1000个垫圈的重量 (kg)≈ 9.03 15.96 29.84 39.39 50.71 72.09 81.96 注: 括号内的规格,尽可能不采用。

不同等级的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材料性能 表5-7 性能 等级 抗拉强度σb N/mm2 (kgf/mm2) 屈服强度

σ0.2 N/mm2 (kgf/mm2) 伸长率 δ5 (%) 收缩率 ψ (%) 冲击韧性αk J/cm2 (kgf穖/cm2) 不 小 于

10.95 1040~1240 (106~146) 940 (95) 10 42 59 (6) 8.85 830~1030 (85~105) 660 (68) 12 45 78 (8)

锤子等等。

2.3 作业条件:

2.3.1 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摩擦系数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摩擦面不允许有残留氧化铁皮。

2.3.2 摩擦面的处理与保存时间、保存条件应与摩擦系数试件的保存时间、条件相同。

2.3.3 施工部位摩擦面应防止被油污和油漆等污染,如有污染必须彻底清理干净。

2.3.4 调整扭矩扳手。根据施工技术要求,认真调整扭矩扳手。扭矩扳手的扭矩值应

不同规格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机械性能、拉力 表5-8 公称直径d (mm) 12 16 20 (22) 24 (27) 30 公称应力截面积 A5 (mm2) 84.3 157 245 303 353 459 561

性 能 10.95 拉力 载荷87700~ 104500 (16600~ 10700) 163000~ 195000 (16600~ 19800) 255000

304000 (26000~ 19800) 315000~ 376000 (32100~ 38300) 367000~ 438000 (37400~ 44600) 477000~ 569000 (48600~ 58000) 583000~ 969000 (59400~ 70900)

等 级 8.85 N (kgf) 70000~ 86800 (7140~ 8850) 130000~ 162000 (13300~ 16500) 203000~ 252000 (20700~ 25700) 251000~ 312000 (25600~ 31800) 293000

364000 (29900~ 37000) 381000~ 473000 (38800~ 48200) 466000~ 578000 (47500~ 58900)

螺表5-9 性能等级 维氏硬度 HV30 洛氏硬度 HRC

度 10.95 312~367 33~39 8.85 249~296 24~31

螺栓、螺母和垫圈的配套 表5-10 螺栓 螺母 垫圈

10.95 10H HRC34~45 8.85 8H HRC35~45

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施工用的扭矩扳手,其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校正用的扭矩扳手。其误差应控制在±3%以内。

2.3.4.1 当施工采用电动扳手时,在调好档位后应用扭矩测量扳手反复校正电动扳手的扭矩力与设计要求是否一致。扭矩值过高,会使高强度螺栓过拧,造成螺栓超负载运行,随着时间过长,会使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产生裂纹等隐患。当扭矩值过低时,会使高强度螺栓达不到预定紧固值,从而造成钢结构连接面摩擦系数下降,承载能力下降。

2.3.4.2 当施工采用手动扳手时,应每天用扭矩测量扳手检测手动扳手的紧固位置是否正常,检查手动扳手的显示信号是否灵敏,防止超拧或紧固不到位。

2.3.5 检查螺栓孔的孔径尺寸,孔边毛刺必须彻底清理。 2.3.6 将同一批号、规格的螺栓、螺母、垫圈配好套,装箱待用。

2.3.7 应对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操作者进行培训或技术交底,其内容如下:

2.3.7.1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使用特点和要求。 2.3.7.2 高强度螺栓的扭矩系数和摩擦系数。 2.3.7.3 高强度螺栓紧固工艺要点和紧固原则。 2.3.7.4 高强度螺栓的储运、保管和现场施工要求。 2.3.7.5 高强度螺栓扭矩扳手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3.7.6 高强度螺栓电动扳手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3.7.7 高强度螺栓紧固后的自检自查要求和检查方法、内容。 3.1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 接头组装 → 安装临时螺栓 → 安装高强螺栓 → 高强螺栓紧固 →

检查验收

3.2 作业准备:

3.2.1 备好扳手、临时螺栓、过冲、钢丝刷等工具,主要应对施工扭矩的校正,就是对所用的扭矩扳手,在班前必须校正,扭矩校正后才准使用。扭矩校正应指定专人负责。

3.2.2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长度选择,考虑到钢构件加工时采用钢材一般均为正公差,有时材料代用又多是以大代小,以厚代薄居多,所以连接总厚度增加3~4mm的现象很多,因此,应选择好高强度螺栓长度,一般以紧固后长出2~3扣为宜,然后根据要求配好套备用。

3.3 接头组装:

3.3.1 对摩擦面进行清理,对板不平直的,应在平直达到要求以后才能组装。摩擦面不能有油漆、污泥,孔的周围不应有毛刺,应对待装摩擦面用钢丝刷清理,其刷子方向应与摩擦受力方向垂直。 3.3.2 遇到安装孔有问题时,不得用氧-乙炔扩孔,应用扩孔钻床扩孔,扩孔后应重新清理孔周围毛刺。

3.3.3 高强度螺栓连接面板间应紧密贴实,对因板厚公差、制造偏差或安装偏差等产生的接触面间隙,应按表5-11的规定处理。 接表5-11 项目 示 意 图 处 理 方 法 1 t<1.0mm时不予处理

2 t=1.0~3.0mm时,将厚板一侧磨成1∶10 的缓坡,使 间隙小于1.0mm

3 t<3.0mm时加垫板,垫板厚度不小于3mm,最多不超过三层,垫板材质和摩面处理方法应与构件相同

按表5-11中的规定控制间隙,能保证连接后结构件传力均匀。 3.4 安装临时螺栓:

理 3.4.1 钢构件组装时应先安装临时螺栓,临时安装螺栓不能用高强度螺栓代替,临时安装螺栓的数量一般应占连接板组孔群中的1/3,不能少于 2个。

3.4.2 少量孔位不正,位移量又较少时,可以用冲钉打入定位,然后再上安装螺栓。

3.4.3 板上孔位不正,位移较大时应用绞刀扩孔。 3.4.4 个别孔位位移较大时,应补焊后重新打孔。 3.4.5 不得用冲子边校正孔位边穿入高强度螺栓。 3.4.6 安装螺栓达到30%时,可以将安装螺栓拧紧定位。 3.5 安装高强度螺栓:

3.5.1 高强度螺栓应自由穿入孔内,严禁用锤子将高强度螺栓强行打入孔内。

3.5.2 高强度螺栓的穿入方向应该一致,局部受结构阻碍时可以除外。

3.5.3 不得在下雨天安装高强度螺栓。

3.5.4 高强度螺栓垫圈位置应该一致,安装时应注意垫圈正、反面方向。

3.5.5 高强度螺栓在检孔内不得受剪,应及时拧紧。 3.6 高强度螺栓的紧固:

3.6.1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全部安装就位后,可以开始紧固。紧固方法一般分两步进行,即初拧和终拧。应将全部高强度螺栓进行初拧,初拧扭矩应为标准轴力的60%~80%,具体还要根据钢板厚度、螺栓间距等情况适当掌握。若钢板厚度较大,螺栓布置间距较大时,初拧轴力应大一些为好。

3.6.2 初拧紧固顺序,根据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紧固顺序规定,一般应从接头刚度大的地方向不受拘束的自由端顺序进行;或者从栓群中心向四周扩散方向进行。这是因为连接钢板翘曲不牢时,如从两端向中间紧固,有可能使拼接板中间鼓起而不能密贴,从而失去了部分摩擦传力作用。

3.6.3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初拧应做好标记,防止漏拧。一般初拧后标记用一种颜色,终拧结束后用一种颜色,加以区别。图5-1,是高强度螺栓初拌和终拧的标记。

图5-1 高强度螺栓初、终拧

3.6.4 为了防止高强度螺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使扭矩系数发生变化,故一般初拧、终拧应该在同一天内完成。

3.6.5 凡是结构原因,使个别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穿入方向不能一致,当拧紧螺栓时,只准在螺母上施加扭矩,不准在螺杆上施加扭矩,防止扭矩系数发生变化。 3.7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检查验收

3.7.1 施工操作中的工艺检查。在施工过程中检查施工工艺是否按施工工艺要求进行,具体工艺检查内容有以下几项:

3.7.1.1 是否用临时螺栓安装,临时螺栓数量是否达到1/3以上。 3.7.1.2 高强螺栓的进入是否自由进入,严禁用锤强行打入。 3.7.1.3 高强度螺栓紧固顺序正确与否,紧固方法是否正确。 3.7.1.4 抽检测定扭矩扳手的扭矩值,是否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

3.7.1.5 检查连接面钢板的清理情况,保证摩擦面的质量可靠。 3.7.2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质量检查。

3.7.2.1 用0.3kg小锤敲击法,对高强螺栓进行普查,防止漏拧。

3.7.2.2 进行扭矩检查,抽查每个节点螺栓数的10%。但不少于一个。检查时先在螺栓端面和螺母上画一直线,然后将螺母拧松约60°,再用扭矩扳手重新扭紧,使两线重合,测得此时的扭矩应在0.9Tch~1.1Tch可为合格。 Tch按下式计算: Tch=K³P³d 式中 Tch棗 检查扭矩(N²m); K棗 扭矩系数;

P棗 强度螺栓设计预拉力;

d棗 高强度螺栓公称直径。

如发现有不符合规定的,应再扩大检查10%,如仍有不合格者,则整个节点的高强度螺栓应重新拧紧。

扭矩检查应在螺栓终拧1h以后,24h之前完成。

3.7.2.3 用塞尺检查连接板之间间隙,当间隙超过1mm的,必须要重新处理。

3.7.2.4 检查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穿入方向是否一致,检查垫圈方向是否正确。 4.1 保证项目:

4.1.1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的规格和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的规定。

检验方法:逐批检查质量证明书和出厂检验报告。

检验内容有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螺母、垫圈的材料性能等级必须符合GB 3633一83规定。

4.1.2 高强度螺栓连接面的抗滑移系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构件加工单位的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检查施工现场抗滑移系数的复验报告。施工现场的试件应与钢构件摩擦面同时生产,同环境条件下保存,以保证试验数据的可靠。摩擦系数试件一般做三组,取其平均值。

4.1.3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应进行扭矩系数复验,其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扭矩系数复验报告,复验用螺栓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应抽取8套连接副进行复验。 4.1.4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摩擦面的表面应平整,不得有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焊疤、氧化铁皮、污垢和不需要有的涂料等。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1.5 紧固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所采用的扭矩扳手应定期标定,螺栓初拧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5)的规定后,方可进行终拧。

检验方法,检查扭矩扳手标定记录和螺栓施工记录。

4.1.6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应自由穿入螺栓孔,不得强行敲打。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 基本项目:

4.2.1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接头的外观质量:

合格 螺栓穿入方向基本一致,外露长度不应少于2扣。

优良 螺栓穿入方向一致,外露长度不应少于2扣,露长均匀。

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5%,但不少于10个节点。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2 扭矩法施工的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终拧质量:

合格:螺栓的终拧扭矩经检查初拧或更换螺栓后,符合现行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5?5)的规定。

优良:螺栓的终拧扭矩经检查一次即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50205?5)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10%,但不应少于10个节点;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栓数抽查 10%,但不应少于2个。

当发现终拧扭矩不符合上述现行国家标准时,应扩大抽查该节点螺栓数的20%,当仍有不合格时,应将该节点内螺栓全数检查;当仍有不合格时,应扩大抽查节点数的20%;当仍有不合格时、应对全部节点进行检查。

5.1 已经终拧的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应作好标记。

5.2 已经终拌的节点和摩擦面应保持清洁整齐,防止油、尘土污染。

5.3 已经终拌的节点应避免过大的局部撞击和氧-乙炔烘烤。 6.1 高强度螺栓的安装施工应避免在雨雪天气进行,以免影响施工质量。

6.2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到应该当天使用当天从库房中领出,最好用多少领多少,当天未用完的高强度螺栓不能堆放在露天,应该如数退回库房,以备第二天继续使用。

6.3 高强度螺栓在安装过程中如需要扩孔时,一定要注意防止金属碎屑夹在摩擦面之间,一定要清理干净后才能安装。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的出厂合格证。 7.2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的复验证明。 7.3 高强度螺栓的初拧、终拧扭矩值。 7.4 施工用扭矩扳手的检查记录。 7.5 施工质量检查验收记录。

第7篇:高强度螺栓连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高强度螺栓连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格示例及填写说明

【规范名称及编号】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条文摘录】 摘录一:

6.1.2 紧固件连接工程可按相应的钢结构制作或安装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原则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 摘录二:

4.4 连接用紧固标准件

4.4.1 钢结构连接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钢网架用高强度螺栓、普通螺栓、铆钉、自攻钉、拉铆钉、射钉、锚栓(机械型和化学试剂型)、地脚锚栓等紧固标准件及螺母、垫圈等标准配件,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出厂时应分别随箱带有扭矩系数和紧固轴力(预拉力)的检验报告。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4.4.2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检验其扭矩系数,其检验结果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检查数量: 见本规范附录B。 检验方法: 检查复验报告。

4.4.3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检验预拉力,其检验结果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检查数量: 见本规范附录B。 检验方法: 检查复验报告。 一般项目

4.4.4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包装箱配套供货,包装箱上应标明批号、规格、数量及生产日期。螺栓、螺母、垫圈外观表面应涂油保护,不应出现生锈和沾染赃物,螺纹不应损伤。 检查数量: 按包装箱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3箱。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4.4.5 对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跨度40m及以上的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结构,其连接高强度螺栓应进行表面硬度试验,对8.8级的高强度螺栓其硬度应为HRC21—29;10.9级高强度螺栓其硬度应为HRC32—36,且不得有裂纹或损伤。 检查数量: 按规格抽查8只。

检验方法: 硬度计、10倍放大镜或磁粉探伤。 6.3 高强度螺栓连接 主控项目

6.3.1 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单位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分别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和复验,现场处理的构件磨擦应单独进行磨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 见本规范附录B。

检验方法: 检查磨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和复验报告。 6.3.2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终拧完成1h后、48h内应进行终拧扭矩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检查数量: 按节点数检查10%,且不应少于10个;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栓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2个。

检验方法: 见本规范附录B。 6.3.3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除因构造原因无法使用专用扳手终拧掉梅花头者外,未在终拧中拧掉梅花头的螺栓数不应大于该节点螺栓数的5%。对所有梅花头未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采用扭矩法或转角头进行终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采用扭矩法或转角法进行终拧并用标记,且按本规范第6.3.2条的规定进行拧扭矩检查。 检查数量: 按节点数抽查10%,但不应少于10节点,被抽查节点中梅花头未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全数进行终拧扭矩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及本规范附录B。 一般项目

6.3.4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施拧顺序和初拧、复拧扭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的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资料。

检验方法: 检查扭矩扳手标定记录和螺栓施工记录。

6.3.5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拧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2-3扣,其中允许有10%的螺栓丝扣外露1扣或4扣。

检查数量: 按节点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0个。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6.3.6 高强度螺栓连接磨擦面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应有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焊疤、氧气铁皮、污垢等,除设计要求外磨擦面不应涂漆。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6.3.7 高强度螺栓应自由穿入螺栓孔。高强度螺栓孔不应采用气割扩孔,扩孔数量应征得设计同意,扩孔后的孔径不应超过1.2d(d为螺栓直径)。 检查数量: 被扩螺栓孔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及用卡尺检查。

6.3.8 螺栓球节点网架总拼完成后,高强度螺栓与球节点应紧固连接,高强度螺栓拧入螺栓球内的螺纹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螺栓直径),连接处不应出现有间隙、松动等未拧紧情况。 检查数量: 按节点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0个。 检验方法: 普通扳手及尺量检查。

上一篇:学习的收获感想下一篇: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