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中国制造

2023-0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美贸易战中国制造

中美贸易战下看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

摘 要:特朗普就任总统以来,为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不惜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高举贸易保护的大旗,挑起贸易战争,破坏全球经济。其中,以中美贸易战最为赢得全球的关注。美国的一系列举措以经济利益的考量为出发点,实则是中国复兴的打压以及美国霸权的维护。

中美贸易战涉及多个领域,影响广泛。本文就中国高端制造业方面展开研究与探讨,研究美国针对中国高端制造业设限的原因以及对中国制造业产生的影响,同时探讨中国面对中美贸易战的挑战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贸易战是表象,科技战是本质,经济战是实质。进入制造业强国是中国复兴的必然选择,因此中美贸易战对我们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贸易战在对我国高端制造业造成一定冲击的同时,也倒逼高端制造业的改革,真正实现制造业发展转型升级才是我们应对贸易战的持久之策。

关键词:中美贸易战;高端制造业;知识产权;转型升级;自主创新

一、中美贸易战概况3

二、美国针对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动贸易战的原因分析4

(一)出发点:经济利益的考量4

(二)争端聚焦:知识产权问题5

(三)真实意图:打压中国复兴,维护美国霸权5

三、中美贸易战对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影响6

(一)高铁装备领域6

(二)工业机器人7

(三)自动化装备7

四、中国相关应对良策和高端制造业发展展望8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8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9

(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9

(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0

参考文献11

一、中美贸易战概况

自1979年中美建交签订双边贸易协定以来, 两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 但与此同时, 中美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发生。尤其是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 美国采取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行动, 让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并最终升级成为贸易战。

自从2018年1月开始, 美国对太阳能电池板征收高额关税, 而美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大部分是中国生产的。2018年4月3日,美国正式提出对中国的500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并于6月15日公布了500亿美元征税清单,中国随即于6月16日宣布对美国进口的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到了7月6日, 美国特别针对34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征收了25%的关税,此后, 引发了中国同样规模的关税作为反击。到了8月中旬, 特朗普进一步对16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增加了25%的关税,到了9月24日, 特朗普政府对2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增加关税, 对此, 中国毫不退让,决定对6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增加关税作为反击。

从美国此次征收关税的产品领域来看,有医疗器械、高铁设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以及航空设备,基本来自“中国制造2025”产业范围。有分析指出,美国此次挑起贸易战目的就是破坏并狙杀“中国制造2025”计划,这势必会对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中国高端制造业将走向何方,势必备受关注。

目前,中美贸易战已经进行了多轮谈判和磋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在此期间举行会晤。个人认为,中美贸易战的发生并非偶然,其背后所隐藏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二、美国针对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动贸易战的原因分析

(一)出发点:经济利益的考量

中美贸易失衡其实是美国发起贸易战的导火索。目前中美贸易主要格局表现为:中国货物贸易顺差、服务贸易逆差, 这反映了中美之间的比较优势。中方统计数据:2017年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2758亿美元, 占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的65.3%;而美方统计数据2017年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3752亿美元, 占美国货物贸易逆差的46.3%。为此, 美方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 降低美对华贸易赤字1000亿美元。

中国是美国飞机的第一大出口市场, 是美国集成电路、汽车的第二大出口市场。虽然中国多负责的是这些制造业中的加工环节,但美方忽视了这些“三来一补”企业两头在外只有中间在中国的事实,夸大了中美贸易逆差。

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加征关税,以其本国经济利益为考量,旨在缩小两国贸易差额。但事实上,由于美国国民储蓄率过低, 必然需要以贸易逆差形式进口别国国民储蓄供自己使用, 制造业综合效率位居世界前列的中国必然在其制成品进口中占据主要份额。与此相反,中国国民储蓄率高, 必然以贸易顺差形式出口自己的国民储蓄供别国使用。因此,两国贸易差额是由两国国情决定的,以贸易逆差过大而挑起中美贸易战争,更像是美国针对中国的说辞。

(二)争端聚焦:知识产权问题

知识产权一直是中美双方争论的焦点, 而美国也一直把中国列为侵犯知识产权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特朗普政府挑起本次贸易战的主要理由之一就是指责中国强制美国企业技术转让, “偷窃”知识产权等。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早就将中国明确定位成“战略竞争对手”,在大国竞争的背景下,中国有关企业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不明晰等问题无疑加剧了美国对中国的怀疑和警惕。美国高喊制造业回国,一面是打着美国人增加就业的旗号,实则是担忧中国的技术“窃取”。科技和产业本就是竞争的核心问题,美国在此方面的担忧可以理解,但也从中反映出了中国核心科技的飛速发展让世人皆瞩目,因而也会让美国感到惶恐。

(三)真实意图:打压中国复兴,维护美国霸权

2017年中国GDP达12万亿美元, 增长率为6.9%, 远高于美国的2.3%。2017年中国GDP相当于美国的63%, 按此增速继续增长十年时间, 即大约在2027年中国GDP总量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此背景下,美国一直妄图全面打压中国复兴。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经济遭遇重创,加上长期依赖金融,制造业外流严重,元气大伤。美国也在逐渐由一个制造业大国变成一个服务型国家。相比之下,曾经长期处于产业链下游,以加工密集型产业为主,充当“世界工厂”的中国正在异军突起,以高铁、核电为代表的中国制造,正在抢滩。这无疑给了美国巨大的压力,因此其以贸易战为由,对中国科技装备、信息技术产业提高进口关税,以期实现对“中国制造2025”的狙杀,对中国复兴的全面打压,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

三、中美贸易战对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影响

无论是减税,让制造业回流还是挑起贸易战,对中国科技装备、信息产业技术提高进口关税,美国都在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方面对中国频频发难设限,这都对中国高端制造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高铁装备领域

静态来看对收入实际影响较小,因为目前我国具有的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出口现代铁路装备的企业数量不多。但长远来看对我国拓展美国高铁市场影响较大。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7年我国的铁道车辆、轨道装备、信号设备向美国出口额为31.86亿美元,占中国总出口额的29.10%;向美国进口额为0.38亿美元,占中国进口额的4.93%。我国向美国出口近30亿美元的铁道车辆、轨道装备、信号设备有可能面临25%的关税惩罚。

我国掌握隧道技术、轨道技术、桥梁建设等核心技术,无论是设计速度还是运营里程,我国高铁都已经位于世界前列。但是我国跟美国在高铁领域的合作一直没有实质落地,此次贸易战的开打,无疑使我国开拓美国高铁市场变得更加艰难。好在我国复兴号列车组为国家完全自主研发且获得商业化标准认证,在制造方面受制于美国较少。

(二)工业机器人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国国产机器人销量约4万台,总收入约50亿元,市场占比仅有30%左右,因此中国机器人出口较少,贸易战对于出口国产机器人方面影响较小。但高端机器人我们多依赖于进口,因此美国方面的限制将会对中国企业收购美国机器人企业或技术合作造成阻碍,尤其是中国如果增加进口零部件的關税,将增加国外工业机器人的进口关税,在技术进步层面造成一定的压力。但如若换一个角度考虑,这也未尝不是在倒逼我国国内工业机器人转型升级,技术革新。

(三)自动化装备

中美贸易战将会对精测电子、集成电路进口等相关企业造成影响。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达到2601.4亿美元,其中近50%来自美国。贸易战的展开,势必会对集成电路行业造成影响。对于一些半导体设备公司,若由于贸易战造成芯片进口受到影响,短时期内会造成企业生产受阻,但从长远来看,会倒逼国内半导体企业加快投产步伐,加快设备进口替代节奏。总体而言,是有利于国内相关企业的技术革新和持续发展。

中美贸易战的展开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对不同行业企业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除了以上三个典型例子以外,还涉及到了包括工程机械,油气装备,航空设备等不同方面。总的来说,美国对中国方面的制裁以及中国对美国方面的回击,在短期内,都造成了贸易壁垒,在行业收入、市场拓展等方面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也有助于倒逼国内高端制造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实现转型升级,助力“中国制造2025”。

四、中国相关应对良策和高端制造业发展展望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40多年来, 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面对中美贸易战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调整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加快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优化经济结构, 推动经济向更高形态发展, 为我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供有利的内部环境。

与高端制造业息息相关的是知识产权问题,要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从法律上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增加违法成本,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投入, 降低维权成本和索赔难度, 保障知识产权法律的执行效果, 营造企业良性竞争的发展环境。

以此来提高我国高端制造业相关企业的积极性和全球竞争力,为其提供有力的国内保障。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美贸易战既显示了中国经济的优势和强项, 也暴露出经济发展方面的很多劣势和短板,我国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很多尖端技术仍缺乏。工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结果显示, 32%的关键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 52%依靠进口, 绝大多数计算机和服务器通用处理器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以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

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我国高端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攻坚克难,不受制于其他科技大国,建立一个“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研新机制, 为自主创新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 激发创新活力, 加快推动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在这一过程中, 要进一步依靠市场机制配置科技资源, 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倡导“逆向创新”合作机制, 倒逼高校、科研院所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创新, 提升创新供给的质量;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和风险投资机制, 激发科研人员和企业从事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改进人才培养机制, 加大青年人才和高端人才的培养力度。

(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美贸易战中提高的进出口关税壁垒反映出内需问题,因此为适应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也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进行产业重组, 化解过剩产能, 优化供给结构, 降低企业成本, 提高企业竞争力, 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同时也要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培育新动能, 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形成新的增长点。

通过扩大内需消化产能,解决出口受限问题;通过消费结构改善倒逼高端制造业更好更快良性发展。

(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更加频繁、更加紧密。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不可能局限于本国之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固然重要,但与世界同行,借鉴其他科技强国的优秀经验,有助于我国高端制造业走得更好更快。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实现快速发展,这同样适用于我国现期以及未来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国家加强对海外并购的引导, 相关企业注重扩大市场渠道、提高创新能力、打造国际品牌。同时,支持多边贸易体制, 积极参与服务贸易协定、投资协定以及各种形式的优惠贸易安排方面的谈判, 稳步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 推进亚太自贸区和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 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中美贸易战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大国竞争的剪影,反映了科技与经济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高端制造业恰好能够体现一国的经济与科技实力。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在中美贸易战的挑战面前暴露了问题,但也因此找到了突破口,成功倒逼其快速发展,以适应当前国际形势。相信在党的领导,政府的支持,以及相关行业企业的努力下,中国高端制造业能够走在世界的前列。

参考文献:

[1]布海璐,毛维国.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的战略考量与文化抉择[J].南方论刊,2019(01):23-26.

[2]陈波,赵启伟.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論视域下的中美贸易战根源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6(03):29-32.

[3]崔家靖.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中国市场,2019(03):24-25.

[4]刘健.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J].城市学刊,2018,39(05):55-61.

[5]柳立平.中美贸易战——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0):36-37.

[6]刘岭.中美贸易战对国内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管理观察,2019(09):19-21.

[7]梅新育.中美贸易战评析与展望[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9,33(02):1-8.

[8]王艳.以深化改革开放应对中美贸易战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02):92-95.

[9]孟丽君.中美贸易战对外贸企业的影响和策略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9(04):28-30.

[10]吴晓宣.中美贸易战原因及对策探析[J].北方经贸,2019(02):10-14.

[11]袁安鑫.浅析中美贸易战及应对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8(36):149-151+157.

[12]宗建明.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影响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9(05):140-141.

作者简介:

杨姝雯,女,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学生,学号1812201

作者:杨姝雯

第2篇: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分析

[摘要]贸易战和制造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相连的关系,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对制造业的影响最大。文章分析了贸易战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国际经济对制造业成本的影响,并详细分析了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对我国制造业的具体影响,及我国应采取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贸易战; 中美关系;制造业;成本

[DOI]1013939/jcnkizgsc201911067

美国对中国商品增加进口关税,意味着中美之间的贸易出现摩擦。由于中美两国之间的商业贸易早已渗透到了各行各业,贸易战的爆发,将对中国的各行各业都产生极大的冲击与影响。中国和美国都属于大国,大国竞争包括制度的持续革新能力、持续的坚强领导能力、整体战略的科学制定与贯彻能力、持续的产业升级能力、持续的高科技突进能力、强大而可用敢用的军事实力等。[1]日常而言,科技与产业属于竞争的核心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遭遇重创,加上长期依赖金融,制造业外流严重,元气大伤,美国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变成一个服务型国家。

相比之下,那个长期位于产业链下游,以加工配套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充当“世界工厂”的中国,却在不声不响间异军突起,以高铁、核电为代表的中国高端制造,正在抢滩。[2]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已成为全球唯一的一个横跨高中低端的超级工业大国。据世界银行数据,早在201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世界排名第一,占比达到208%。其中,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2016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值更是突破24万亿元,占全球的比重超过1/3,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中国正逐渐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

在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中,美国一方面想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另一方面想要拖住我国技术进步的步伐,将中国制造困死在中低端产业。我国制造业应积极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面对日渐抬头的贸易保护,积极拿起法律的武器,以多元化手段反对贸易保护,坚持支持中国政府的反制措施,同时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

1贸易战与制造业

贸易战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已成为全球唯一一个横跨高中低端的超级工业大国。据世界银行数据,早在201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世界排名第一,占比达到208%。其中,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2016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值更是突破24万亿元,占全球的比重超过1/3,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

中国在数十年中,从服装鞋帽到高铁电信,再到未来的宇航芯片,中国持续不断地投入到科技研发中。目前而言,会受到贸易战影响的主要集中在高铁、核电、工业机器人等高端制造业领域,将会减弱这些行业领域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进一步地限制中国在美国的相关投资并购。

贸易争端主要影响了机械行业中电子、通信等产品企业,对于机械设备整体出口企业的直接影响较小。这与中美两国产品在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存在差异有关[3]。高端产品如高端机床、半导体制造设备等领域,美国占尽优势;而美企在我国制造业投资主要以非核心工艺及部件的设计、生产制造和整体组装为主,目的是利用我国“世界工厂”高性价比劳动力并减少进入我国市场的关税。集成电路、LED产业、汽车产业、新能源等高新产业是这次中美贸易战的重点领域之一。其直接影响并不算太大,但从长远来看,会大大延缓国内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进程。[4]中美贸易摩擦的爆发除了影响中国直接出口外,相关制造业出现在征收关税的名单中必然导致出口量严重受挫。

2国际经济对成本的影响

美国此次挑起中美贸易战,直接目的在于以中美贸易严重失衡迫使中国进一步对美开放市场。中美贸易严重失衡责任不在中国,主要原因在于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国过度消费的低储蓄模式、全球价值链分工以及美国对华高新技术出口限制等。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署的数据,2016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行业中机械设备(不含电气设备)占比约为64%,在行业中为第六大出口行业,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机械设备绝大部分为中低端具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国际经济与成本间存在密切相连的关系,但只要产品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在国际经济严峻的形势下,仍会有比较好的市场表现,受国际经济的冲击也会较小。

3贸易战对制造业的影响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中美贸易战对机械制造行业的影响。美对华加收关税对机械行业总体有影响,目前来看机械行业受直接影响的只有现代铁路(高铁)和工业机器人两大高端技术产业,间接受影响的是集装箱行业需求略有下降(受世界贸易增速下行影响)。不排除美国对我国进一步扩大加税行业范围(低端制造业也加税)的可能。目前来看美国主要关注中美贸易中强制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加税行业则主要涉及航空、现代铁路(高铁)、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高科技等高端技术产业。

产品的制造成本对产品的竞争力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拉开贸易战,中国提高美国机械产品的进口关税,或将加快国产高端装备的进口替代,这也许是国产高端装备发展的契机。经过近二十年的工业化和全球化进程,中国已具有先进制造技术及产业化的基础,并进入工程师红利阶段。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港机、集装箱、船舶、高铁装备、核电装备生产基地,产业变迁不以个人或国家意志为转移。另外,高端装备大部分零部件都是日本和德国进口,例如机器人的减速器、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高端液压件、高端汽车底盘等,这些受中美贸易战影响较小。当然,中美技术合作、收购美国企业都会受到影响,不利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二是对工程机械的影响,估计行业对美国出口占比小于5%,进口零部件主要来自日本、德国,受中美贸易战影响较小。2016年中国对美国出口18亿美元,占所有出口的108%(第一大出口市场),占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总产值的44%。工程机械行业进口零部件主要是挖掘机液压件、泵车底盘,这些主要是进口德国和日本,不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

三是对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影响。中国企业收购美国机器人企业或技术合作,将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如果中国增加进口零部件的关税,将增加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加国外工业机器人的进口关税,则国产工业机器人国内占有率将提升,利好行业发展。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产业外迁,如今企图重建完整的工业体系,回归制造业强国。纵观历史,美国一贯的做法恐怕只有金融掠奪和转嫁负债两条路。我国需要解放思想,国有企业不能靠行政垄断、资源优先照顾,让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站在同等的起跑线上,释放出民营资本强大的创新力和活力,才能推升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精简政府机构。

任何产业,只要中国掌握了制造技术,世界其他各国就自动丧失了比较优势。从服装鞋帽到高铁电信,再到未来的芯片航空,每一个细分行业,无不如此。中国崛起改变全球力量态势,必然要打破西方一些国家的既得利益。有的国家主动适应形势,有的国家试图抗拒变革。尤其对像美国这样年轻的所谓“天选之国”而言,可谓亘古未有之大变局。但想凭借关税壁垒就战胜经济规律,就像当年的大清想靠闭关锁国就能逃避西方的机器工业一样,那是无望的抗争。

参考文献:

[1]刘青以高科技产业发展应对中美贸易冲突[J].人民法治,2018(10):123-126

[2]张启迪与中国打贸易战能增加美国就业吗[J].国际金融,2017(5):30-36

[3]李光斗特朗普上台让中国制造雪上加霜[J].中国服饰,2016(12):15

[4]黄志龙谨防中美贸易摩擦升温[J]. 金融博览:财富,2017(3):26-27

作者:纪然

第3篇:比较中美服务贸易及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论文摘要】中国服务贸易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双边服务贸易一直处于失衡状态,研究美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对中国服务贸易具有重要启示。本文依据最新的统计资料,针对中美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内部结构、地理方向和体制法规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后危机时代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提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关对策。

【论文关键词】中美服务贸易;后危机时代;服务贸易结构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加汹涌的背景之下,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度变革,以金融及信息革命全球化发展为特征的科学技术革新浪潮正在推动世界服务业加速发展。如今服务业占各国经济比重越来越大。据统计,目前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发达国家已达70%,中等收入国家接近60%,而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也达到40%左右。随着服务业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间的服务交换规模也在日益扩大,2009年,世界服务出口额达到了3.3万亿美元,数据来源于World Bank Database、BEA Database和中国商务部网站。

相比1970年的不足710亿美元增长了45倍,目前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已占世界贸易总出口额的1/5。同时,面对此次金融危机对全球贸易的影响,服务贸易占比较大的国家在后危机时代较快地出现了复苏势头,其恢复速度快于依赖货物贸易的国家。由此可见,服务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流趋势已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中美服务贸易比较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服务贸易出口国,服务业高度发达。2009年,其服务贸易出口额已占世界服务贸易总出口额的15.4%,表现出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强劲优势地位。另外,中国服务贸易也一直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势头,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年均增长0.6%,但由于中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起步较晚,服务产品竞争力较弱,在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双边服务贸易中一直处于失衡状态,中国服务贸易无论是在整体服务贸易水平还是在部门结构等方面与美国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

1.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比较

(1)美国服务贸易发展持续稳定,国民经济贡献度较高

服务业对美国的GDP及就业影响较大,以2005年为例,服务业产值占美国GDP的70.93%,当年从事服务业的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72.47%。自1984年开始,美国服务业产值占当年GDP比重就已超过60%,可见,伴随美国服务业发展,其服务贸易在美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也日益显著。

美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997年的4 220.2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8 799.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8.3%。其中,美国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比重,在1997—2003年间平均维持在28%左右,2004年达到30%并维持了4年,由于经济缓慢复苏,2009年小幅上升,达到33%。就服务贸易出口额总体而言,美国呈现上升态势,仅2009年有小幅下降。其中,美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由1997年的2 560.9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5 091.8亿美元,13年间扩大了1.99倍。2009年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比重达到15.4%,世界排名第一位。美国服务贸易进口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比重,在1997—2008年间平均维持在16%左右,仅1997年、2005年和2006年在16%以下,其余均大于16%,2009年明显提高达到19.2%。美国服务贸易进口额与其出口额类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美国服务贸易进口额由1997年的1 659.3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3 707.6亿美元,13年间扩大了2.23倍。2009年服务贸易进口虽有小幅下降,但其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比重达到11.9%,世界排名第一位。

(2)中国服务贸易增长速度较快,国民经济贡献度较低

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对中国的GDP及就业影响较小,以2009年为例,服务业产值占中国GDP的42.6%,当年从事服务业的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33.2%。中国经济结构中,由于第一、二产业占较大比重,第三产业比重较小,致使中国服务贸易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其对国民经济贡献度较低。

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997年的522.3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2 86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4.5%,是美国年均增长率的4倍多。其中,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比重,在1997—2002年间平均维持在10%以上,2003年下降为9.57%并保持到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再次下降,降为8.7%左右,2007—2009年又小幅上升并维持在9%左右。就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而言,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仅有2009年相比2008年下降12.11%。其中,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由1997年的245.0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1 286亿美元,13年间扩大了5.25倍。2009年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比重为3.88%,世界排名第五位。然而,中国2009年服务贸易出口额仅是美国的1/4。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比重,在1997—2007年间由16.30%下降至11.91%,2008—2009年稍有上升维持在12%以上。中国服务贸易进口额与出口额类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中国服务贸易进口额由1997年的277.3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1 582亿美元,13年间扩大了5.7倍。虽然2009年在世界服务贸易进口前十位国家中,中国是惟一与2008年相比没有出现下降的经济体(德国和英国进口额分别为2550亿美元和1600亿美元排名第二、三位,美德英进口额同比均出现10%左右的降幅),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比重为5%,世界排名第四位,但服务贸易总量只占到美国的1/3。

2.服务贸易结构比较

(1)美国服务贸易顺差持续增加,各部门发展比较平衡

美国服务贸易自1971年起持续保持顺差状态。其中,1986年服务贸易顺差仅103亿美元,1997年则达到较高历史水平,增至902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7倍左右。2007年服务贸易顺差突破千亿美元,为1 296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出口5 048亿美元,进口1 296亿美元。2008年和2009年美国服务贸易顺差持续增加,2009年服务贸易顺差额相比2008年虽下降了4%,仍达到1 384.2亿美元。

2007年,美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中,出口比重超过10%的部门分别是旅游、其他商业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运输和金融服务,其出口额各自分别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24.17%、17.63%、16.75%、15.65%和11.82%。同时,政府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保险、通讯、建筑服务分别占比4.15%、3.18%、2.58%、2.09%、1.75%和0.24%,合计在15%以下。2007年,美国服务贸易进口结构中,进口比重超过10%的部门分别是运输、旅游、其他商业服务和保险服务,其进口额分别占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25.27%、21.62%、13.91%和11.31%。同时,政府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通讯服务分别占比9.64%、6.62%、5.01%、3.92%和2.09%,而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建筑服务比重较小,分别是0.45%和0.16%。综合美国服务行业进出口所占比重,各个服务部门发展符合美国经济特点,没有出现比重极大的部门,即部门间发展未表现出严重失衡现象。同时,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服务部门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突出,在美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

(2)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各部门发展有所失衡

中国服务贸易在1984—1995年间保持小额顺差,1995年开始出现逆差,后进入持续逆差状态,并且自2002年开始逆差规模逐年扩大,特别是加入WTO后,服务贸易逆差更加显著。其中,2004年服务贸易逆差额达到最高值95.5亿美元,2004年以后服务贸易逆差呈现小幅缩小之势。但2008年和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规模进一步扩大,分别达到115.6亿美元和296亿美元,2008年服务贸易逆差额比2007年增长51.9%,2009年比2008年增长56.1%。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主要逆差行业为运输、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和旅游,逆差额分别是230、106、97和40亿美元。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中,旅游服务贸易占比第一,2000年达到53.34%,自2004年之后呈现递减趋势。运输服务贸易占比第二,且在2000—2008年间占比逐年上升[1]。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通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贸易占比最小。可见,中国一直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与传统服务贸易相比差距较大。尽管如此,中国传统服务贸易所占比重呈现逐年缩减趋势,如旅游服务部门,而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部门占比逐年递增,尤其是咨询服务,2008年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12.33%。2008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结构中,进口比重超过10%的部门是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分别是31.67%、22.75%和14.55%,合计70%左右。同时,咨询、保险与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分别占比8.52%、8.02%和6.49%,而建筑与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分别占比2.75%和1.99%。通讯、金融、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政府服务占比较小,合计为2%以下。综合中国服务行业进出口占比,部分行业占比极大,中国服务部门出口出现严重不平衡现象。

3.服务贸易地理方向比较

(1)美国服务贸易地理方向多元,涵盖多个经济体类型

英国、加拿大、日本、德国、墨西哥、爱尔兰、法国、瑞士、中国和荷兰是2008年美国前十大服务出口市场,占美国服务出口总额的55.19%。在前十大出口市场中,欧盟成员国占据五席,包括英国、德国、爱尔兰、法国和荷兰,合计占美国服务出口总额的27.77%。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百慕大、法国、墨西哥、瑞士、印度和爱尔兰是2008年美国前十大服务进口来源地,占美国服务总进口额的56.29%。在前十大进口市场中,欧盟成员国占据四席,包括英国、德国、法国和爱尔兰,合计占美国服务进口总额的26.45%。事实上,欧盟、加拿大、日本、墨西哥和瑞士分别是美国前五大服务贸易伙伴。

欧盟是美国服务出口最大的目标市场,2008年,欧盟27国进口美国服务项目占全美服务出口总额的37.3%。同时,欧盟也是美国服务进口的最大来源国,从欧盟进口服务的增长率也高于从其他国家的进口增长率。就地区性而言,西欧和中欧国家是美国服务贸易的主要伙伴,交易多集中于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及通讯服务。加拿大和日本是美国服务第二和第三大出口市场,分别占比8.71%和7.84%。加拿大与美国无论是地理位置、生活方式还是经济环境都有极大相似之处,因而加拿大不仅是美国服务输出的主要接受国,还是美国服务进口的主要来源地,这在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方面体现尤为显著。近年来,伴随着美国日益重视亚洲和环太平洋服务市场的拓展,韩国从1987年开始逐步成为美国生产性服务出口的最大国家,同时,新加坡、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服务市场增速很快。据WTO统计,2008年美国与中国双边服务贸易额为260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占美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2.7%。其中,美国对中国服务出口160.9亿美元,同比增长13.3%;进口99.2亿美元,同比增长12.8%。美国对中国服务贸易顺差额为61.7亿美元,同比增长14%。

综合看来,欧盟、加拿大、日本、瑞士、墨西哥和中国等国家在美国十大服务出口目标国之列,也是美国十大服务进口来源国的一部分。可见,美国服务贸易市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同时也包括墨西哥和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呈现出市场多元化特点。

(2)中国服务贸易地理方向集中,侧重发达国家和地区

2008年,香港地区、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是中国前五大服务出口市场。香港地区、欧盟、美国、日本和东盟是中国前五大服务进口来源地。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市场集中在香港及发达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东盟各国市场在中国服务贸易中的地位才有所提升。

香港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政治、经济因素等特点,一直是中国服务出口主要目标市场,在旅游、运输、建筑服务和咨询服务方面体现尤其明显。在旅游服务方面,中国旅游市场主要集中在香港地区、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占比60%左右,其中香港地区是旅游服务中的最大进出口市场。在运输服务方面,香港地区也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占中国运输服务出口总额的33%。在建筑服务方面,香港地区不仅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也是中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仅次于东盟。此外,香港地区是中国咨询服务第一大出口市场,在咨询服务进口方面,香港地区和欧盟占据中国咨询服务市场50%的份额。近年来,伴随着东盟的日益强大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东盟不仅逐步成为中国货物贸易的主要市场,而且逐步成为中国服务贸易的重要伙伴,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服务市场增速较快。与此同时,伴随中国经济增长,欧盟逐步超越美国成为中国服务贸易重要合作伙伴,在建筑、保险、咨询和计算机及信息服务方面贸易联系日益紧密。

4.服务贸易体制法规比较

(1)美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较健全

美国服务业长期保持的比较优势和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与美国重视服务贸易发展密不可分,表现为美国完善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健全的法律法规。鉴于国际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差异,不能通过关税措施对服务贸易实施保护,所以一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规范对该国服务贸易发展意义重大。

在服务贸易管理制度方面,美国服务贸易管理机构主要是商务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2]。其中,商务部负责服务贸易的具体管理工作,如统计服务贸易数据、制定服务贸易政策等,贸易代表办公室则具体参与和负责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谈判和协调等事务。这种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强大的谈判能力不仅能将有利于美国自身的贸易政策贯彻到世界服务贸易体系中,还能加强美国对服务贸易的执行与监督能力。第二,实现贸易促进和贸易救济相结合,在积极促进和扩大服务出口的同时,能够快速针对服务进口及国外服务企业对国内服务业带来的损害采取多种救济措施。

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方面,美国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以国会和联邦政府行政命令为主[3],包括了对外贸易综合法案中的部分条款、对各个服务部门立法的相关条款和针对部分行业专门规定的市场准入制度等,但是各州也会单独对服务贸易立法,如保险业和专业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和限制法令就是由美国各州各自制定的[4]。此外,美国各州也会依据自身优势行业制定服务贸易支持政策,如针对证券交易、企业产权等方面分别制定了《证券交易法》、《商标法》等。

(2)中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不顺,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中国服务贸易整体水平处于世界中下游水平,究其原因是中国经济结构存在失衡,配套的立法工作没有快速、全面展开,导致中国还未形成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服务行业。所以,改革中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健全服务贸易相关法律法规对中国服务贸易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在服务贸易管理制度方面,中国服务贸易相关战略和政策主要由商务部通过服务贸易司具体制定和协调,隶属于商务部的服务贸易司还承担第三产业利用外资、双边及多边国际谈判等事务。但在实际中,以上大部分工作是由中央其它部委及地方政府执行。这种管理体制存在诸多缺陷,主要表现为:第一,服务贸易整体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各有关职能部门相互之间衔接不到位,降低了服务贸易管理效率,不利于中国服务贸易与国际市场接轨。第二,多头管理现象导致中国对服务业的划分标准、统计口径等缺乏统一性,这与世界发达经济体间缺乏一致性,在贸易往来中易引发摩擦[5]。

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方面,中国服务贸易立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为核心,以国家颁布的外资法为重要组成部分,以各部分制定的具体规定为支撑,具体规范中国服务市场。一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相比中国发展速度严重滞后。中国虽然在近几年先后颁布了《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广告法》、《海商法》和《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服务贸易相关法律法规,但互联网通讯、电子商务等许多领域仍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持。此外,在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之间,仍然存在有漏洞、有矛盾的现象,这严重削弱了中国服务贸易相关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二、后危机时代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综合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服务贸易的领先优势来源于其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间已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态势。具体而言,美国高度发达且结构合理的服务业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并保证了美国服务贸易的全球持续领先地位。服务出口的不断扩大吸引了国际更多资本和人才流入各个服务行业,这样既有利于先进技术和各个生产要素有效结合,保证了服务业竞争优势的最大发挥,也进一步推动了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提高,美国服务贸易在原来基础上逐步趋向于服务贸易方式的网络化、服务贸易内容的广泛化和多元化以及服务贸易区域的国际化,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简言之,就是“国内经济领先—服务业发达—服务贸易发展”的循环路线。当然,美国服务贸易和服务业的全球领先地位,与健全的服务贸易管理制度和完善的服务业立法是分不开的。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全球服务贸易虽然有所波动,但就服务贸易本身而言,其受到世界和国家经济的影响程度要远远小于货物贸易,换言之,国际金融危机只是暂缓了各国服务业的发展,全球服务贸易蓬勃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后危机时代世界服务贸易将会呈现如下趋势。

1.服务贸易结构更加平衡

国内外诸多学者研究表明,发展服务贸易可以搞活经济,增强经济的灵活性,这样能有效应对外界冲击,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通过此次危机,各国充分认识到发展服务贸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世界产业结构将继续作用于服务贸易,驱动其快速发展。第一,随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加快,国际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将持续扩大。一是服务业较不发达的国家,其转移重心将从制造业转向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二是服务业发展有一定水平的国家,其服务业转移重心更倾向于从劳动密集型转向金融、保险和咨询等资本技术密集型,这些服务业也会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第二,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更加细化,许多原本依赖于制造业的服务行业逐步独立出来,使世界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第三,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世界范围内能源竞争加剧,环境问题日趋严峻,这给世界贸易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服务贸易自身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高经济贡献度、吸纳就业人数多的特点正好符合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新动力。

因此,危机过后,伴随着各国越来越重视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新兴服务贸易,当前以货物贸易及传统服务贸易占较大比重的局面将得到明显改善,全球服务贸易结构将更加平衡。

2.服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此次危机中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促使发展中国家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制定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宏观政策,并逐步开放各自服务市场,涉及旅游、运输、保险、咨询、金融、计算机和信息等服务市场,吸引外国资本和国际人才注入本国服务业,通过提升行业资本构成和人力资本构成,全面融入到全球服务市场中。近年来,亚洲地区普遍的开放性政策为亚洲各国自身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带来机会,推动亚洲地区逐步成为世界服务贸易的重要市场。后危机时代,无论是各国出于自身发展需要主动开放服务市场,还是外部因素作用被动开放服务市场,毋庸置疑的是世界各国服务业将更加开放,各国将逐步实现“服务业—服务贸易—国内经济”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格局。

伴随着服务出口市场和进口市场逐步开放,市场呈现多元化态势,尽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服务业竞争力差距较大,但这种差距最终会越来越小。为了扩大服务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全球服务市场上,伴随着服务提供者逐渐增多,出现同一市场存在多个服务提供者的局面,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3.服务贸易壁垒更加广泛

当代国际贸易已经从原来传统的货物贸易拓展到了涵盖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更广泛的领域。同时,伴随着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地位日益突出,服务贸易成为各国政府贸易保护的重点领域。第一,世界各国逐步开放相关服务业,服务业整体开放度不断上升,伴随全球服务业的发展,全球服务业各部门间融合度不断提高,新的服务贸易摩擦应运而生,这些摩擦不仅来源于发达国家,也来源于发展中国家。第二,由于国际服务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服务需求的复杂化、服务范围的广泛化,世界服务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各国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为保护本国银行、保险、信息等敏感部门免受外来竞争纷纷设立贸易壁垒。第三,危机过后,在世界经济从衰退走向缓慢复苏的进程中,由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复苏进程的差异性,部分国家为提高国内就业率和保护国内市场,贸易摩擦也从货物贸易各项产品向服务贸易单个部门及整个行业扩散,这对未来产业遭受损害埋下隐患,由此进一步体现出服务贸易壁垒广泛化的趋势。

后危机时代,无论是世界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导致的服务贸易摩擦增多,还是由于各国政府为保护本国经济和国内市场设立服务贸易壁垒,其涉及服务业内容将更加广泛,服务贸易壁垒将更加普遍。

三、后危机时代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在世界服务贸易结构更加平衡、服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服务贸易壁垒更加广泛的背景下,中国应依据国情,加快国内相关服务业的发展,缩小中国服务贸易逆差,在提高服务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度的同时,健全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真正提升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

1.加快国内服务业发展,强化微观主体竞争能力

中国无论是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贸易发展的推动力度,还是服务贸易发展对经济拉动力度均不足,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无论是出口方面还是进口方面均较弱。因此,中国若想从根本上提高国内服务业竞争力,缩小与美国在服务业及服务贸易方面的差距,必须从提高微观主体竞争力着手,在加大服务业科技研发及自主创新力度的同时,重点关注服务业人才培养。第一,加大服务业各部门技术投资,鼓励自主创新。技术投资具体表现为相关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如经济技术数据库、信息共享系统等,为技术创新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在引进先进技术过程中,服务业不能一味引进而不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要保证科学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所以,结合中国自身经济特点,在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实现有效的再创新,真正达到“科学技术—服务业—服务贸易”三者的循环效应。第二,注重服务业人才引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先进技术的引进必须与人力资本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应,才能促使中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发挥出来。因此,一是针对中国现有服务人员进行多层次培训,多渠道设立职业培训机构。二是依据中国服务业从业人数特点及其分布状况,有计划、有目的地适时调整高等院校及职业类院校相应专业设置。三是加强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多渠道引进高级短缺人才。通过人才培训、人才培育、人才引进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专业服务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

2.缩小国内服务贸易逆差,把握服务业开放速度

服务业拉动经济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中国服务业只有个别部门如旅游、运输、建筑等发展突出,大部分行业及部门拉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在信息技术、金融、保险和资讯类等新兴服务业表现尤为明显。所以,中国应以缩小服务贸易逆差为目的,积极扩大传统服务贸易出口的同时,分层次、有重点地开放中国资本、技术、智力密集型服务业[6],并控制服务业开放速度。第一,维持中国传统服务贸易固有优势,积极扩大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一是加大传统服务部门的营销力度,提升传统服务部门的竞争力,提高传统服务部门对经济的拉动能力。如将旅游和文化相结合,衍生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旅游服务产品,借助中国丰富旅游资源,扩大旅游服务贸易出口。二是重点发展运输服务贸易中的海运服务贸易。运输服务贸易是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最大来源,而海运服务贸易在运输服务贸易中占比最大,2003年开始这一比重就已超过60%。伴随着中国海运运力的快速上升,积极调整海运结构,加大海运领域国货国运的比重,在遵循海运逐步自由化的原则下,政府通过引导海运企业联合与重组,提升中国海运乃至运输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第二,适度开放资本、技术、智力密集型服务业,掌握服务业各部门开放速度。一是适度开放资本密集型行业,在开放的同时,完善这些行业的竞争机制,提高其在市场机制下承受考验的能力。同时,通过采用和引进国际标准,促进国内智力、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相关标准的规范化。二是关注经济安全。服务业掌控大量资金、技术、信息的流进流出,影响着国内市场的稳定。如果本国服务业尚未具备国际竞争能力,过快开放可能对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在服务业开放的问题上,做到履行承诺但不做出超承诺的让渡。

3.拓展服务贸易地理方向,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服务贸易无论是出口市场,还是进口来源地都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呈现市场单一化特点,这对后危机时代服务贸易寻求大发展极为不利。一旦贸易伙伴中个别区域经济遭受严重冲击,中国服务贸易及相关服务业必定受到牵连,这将阻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加快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和签订的进程,有效扩大市场半径,并拓展中国服务贸易地理方向,有效地分散服务贸易市场过于集中和单一的风险。第一,对于已经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应强化其所涉及的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如在中国与新加坡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中,主要服务合作领域包括医疗、教育和会计等服务业,因此中国要根据自由贸易协定侧重点的不同,合理利用区域贸易合作机制,有效促进中国卫生医疗、教育和财务会计等服务业的发展。第二,对于正在谈判的自由贸易协定,包括中国与海合会、澳大利亚、冰岛和挪威等,一是在谈判进程中,加强并拓展服务业合作领域,保障双方在部分服务贸易领域做出重要承诺。二是积极推进谈判进程,争取早日实现自由贸易区对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使双边服务贸易额迅速增长,实现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第三,对于那些尚未与中国建立优惠制度安排的国家,在条件成熟时积极启动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如在金融、保险、咨询等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中日本和韩国与中国有诸多合作,且日韩双方在以上领域具有国际领先优势。所以,中国在积极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基础上,需重点关注日韩具有优势而中国缺乏竞争力的相关资本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

4.健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完善服务贸易救济制度

中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存在诸多缺陷,法律法规的制定也并不符合GATS要求。因此,制定和完善既符合中国实际又不违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法律法规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服务贸易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而言,实现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性,同时,在贸易救济政策制定方面,经过全球经济危机后,更应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第一,从中国国内经济和就业增长出发,优先制定那些有利于环境、信息、能源、卫生医疗、交通物流及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法律法规,以提高这些代表新经济的服务部门的竞争力。无论是对现存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完善,还是新制定相关政策,需要通过引入国际竞争政策推动这一进程。第二,完善现存服务贸易的预警机制、应对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一是针对服务贸易风险分布的主要行业,及时跟踪国外相关产业及部门的政策变化,密切关注国外对中国某些行业进行知识产权调查的动向,迅速发布预警信息,实现预警信息从商务部到地方政府再到企业的顺利传递,同时实现预警信息从地方向中央政府的有效反馈。二是针对国外对中国服务企业贸易救济调查中的不合理、不公正做法,中国地方政府、服务企业应积极利用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司法制度进行申诉。三是中国政府应积极争取国际谈判主动权,要求外国取消具有歧视性的服务贸易保护措施。同时,对国内不具有竞争优势的服务业和敏感性服务业制定具有保护性质的法律条款,达到保护国内服务业和就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曙霄,蒋庚华.中国服务贸易商品结构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9,(4).

[2] 杨丹辉.美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及其启示[J].亚太经济,2007,(2).

[3] 焦克.中美服务贸易对比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北方经济,2009,(11).

[4] 谢康,陈燕,黄林军.美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及政策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12).

[5] 陈松洲.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0,(2).

[6] 王珏.分层次: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一种思路[J].经济管理,2009,(11).

[7] 韩玉军,陈华超.世界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兼评中国服务业的开放与对策[J].国际贸易,2006,(10).

作者:陈双喜 潘海鹰

第4篇:中国企业正在应对中美贸易战

近来国内有舆论称,如果中美两国在贸易问题上僵持不下,下一阶段很可能直接损害中国制造业,更多港商到时只能选择撤离。保守估计,广东省起码有半数工厂倒闭。正好这两个月,我们中心在广东、江苏等地,就企业应对贸易战的问题做了调研。

我在调研中发现,无论是国企、民企还是外企,对此次中美贸易战可能造成的影响都做了充分准备,其准备程度、还击力度以及方案的长远和仔细,都比我想象的要周密和圆满。此次中美贸易战来势凶猛,广东作为有1.1亿人口的大省,年均GDP增长率超过7%,这么大的市场,制造业门类这么丰富,会不会大受贸易战冲击,港商会不会撤出广东?当我提出这个问题时,在场的广东同志都笑着说,他们所接触的港商,跟我所接触的“港商”想法不一致。他们介绍,今年上半年广东实际利用外资79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高出全国1.9个百分点,制造业新增外资同比增长24.2%。制造业企业比较集中的东莞市,今年上半年机械制造业合同一共812个,同比增加511个。其中港商新签合同616个,比去年同期增加461个。总金额达6.1亿元,同比增长94.2%。 今年广东出台外资十条,在市场准入、财政奖励、用地保障、研发创新、金融支持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护知识产权、改善营商环境。在此背景下,虽然港商对贸易战影响做了最大估计。但它们更看重内地这个未来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最大的制造业体系,看重粤港澳大湾区,看重海南自由贸易港,看好内地下一步还会出台更多对外开放政策,看好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对外开放的高水平发展。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东莞、江门、珠海的企业家告诉我,今年上半年对美出口数据不错,有大家赶在美国加征关税以前加大加快出口的因素。但更多的企业不是这个心态。当初亚洲金融危机及2008年金融危机时,广东制造业都受到很大冲击。在那种情况下,广东采取腾笼换鸟策略,加大制造业转型力度,打了一个翻身仗。目前虽然真正的危机还没有到来,但广东已经做好思想准备,把压力作为倒逼广东再一次转型升级的动力,特别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目前广东已经掀起新一轮机械制造转型升级高潮。

对民企来说,船小好调头,这几十年来,他们经常遇到贸易摩擦,经历过两次经济危机,在适应能力上达到一个很高的强度。在贸易战危机到来前,他们已经开始转向,不少企业下一步准备利用中非合作论坛,开拓非洲、金砖国家市场。 而我调研的在华美国企业家们则一致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符合美国整体利益,解决不了中美贸易问题。中国只是利用各国上下游产品或半成品进行加工组装,所以贸易战最后打到的还是美跨国企业的效益增长。目前影响也许还未见明显,但三个月后必将大大削弱美国企业的实力和消费者利益。

他们希望中国在开放外资股比同时,能够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制体系建设,让他们能有一个比较稳定的长期向好的预期。我认为他们说得很好,现在全球看重中国市场的最大基础是中国政策稳定,说话算话,不会多变。有外商告诉我,别说他们要撤出中国市场,他们现在准备从美国撤出来、撤到中国来。

中国企业在应对贸易战中的积极性值得充分保护,应鼓励他们进一步采取超前措施,比如市场多元化,进一步加大企业转型换代,更进一步与港商、台商、外商合作。 政府应给企业一颗更好的定心丸,让他们有信心长期在中国发展,让中国成为全球产业链条中最充分完善也最吸引人的一环。营商软硬环境都要加强。在中非合作论坛召开之际,鼓励民营企业加大走出去的力度,帮助企业把中美贸易战中的损失压缩到最小。

第5篇:中美贸易战没必要担心中国底牌不足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美经贸摩擦已近半年。半年之内,不看好中国的声音时有出现,有的以为中国筹码不足会被美方“吃定”,有的以为中国会在高科技产品领域被一剑封喉,还有的以为中国面临的战略机遇期已然结束……这些担心和忧虑初看起来有点道理,但细分析却都有些杞人忧天。

关于筹码不足,有人担心中方输美的商品金额大于美方输华的商品金额,会由于不能实现对等征税而吃亏。实际上,在贸易战中,顺差和逆差并不是所有的“菜”,中方已经表明,将综合使用包括数量型工具和质量型工具在内的各种举措,作出强有力的回应,坚定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和人民利益。以中美服务贸易领域(包括旅游消费、留学消费等)为例,近年来的中国对美逆差每年都高达500亿美元以上,这些领域美国计算中美贸易差额时“自动屏蔽”了,都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在高科技产品领域,中方受到美国的封锁由来已久,此次贸易摩擦中还被美国指责“强制技术转让”。说句实在话,中国的企业界早就形成了共识——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要是真的可以通过市场施压实现技术转让,凭着中国消费者在“618”“双11”电商购物节期间买买买的汹涌势头,世界上有多少关键核心技术架得住我们买?

目前我国创新企业数量位居全球第二,已经进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的20强。中国企业不甘心在微笑曲线末端混天度日,正在封锁打压中成长壮大。

至于战略机遇期,全球大环境的和平稳定,确实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良好外部条件。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战略机遇期是全球力量格局重塑的结果,不是美国“恩赐”给中国的,既然不是你给的,你也拿不走。贸易保护主义不得人心,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谁也无法阻挡。

如果说这些年中国抓住了战略机遇期的“风口”,那么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单纯依靠“等风来”实现发展,已经开始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较大的贡献,也在为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的“顺风车”。“一带一路”建设、金砖银行、亚投行、丝路基金,都是看得见的中国倡议、中国方案。

回首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风雨历程,我们经历了诸多挑战和困难、干扰和打压,但正是在化解、克服、应对的过程中,我们的实力不断增强,自信不断增加。越是与强大的对手过招,越要有淡定从容的“大心脏”,越要以我为主不乱阵脚不被牵着鼻子走。妄图通过施压或讹诈使中国屈服,过去没有成功过,今天也不会。

第6篇:论中美贸易战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摘 要】特朗普政府于2018年3月23日凌晨向中国发起的贸易战,对全球资本市场短期内产生重大的影响。全球的两大经济体之间打贸易战,无疑对世界经济前景产生悲观情绪,纳斯达克指数和上证指数也随之出现了大幅下跌行情。随着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直接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大地震,此轮贸易战的发起者美国也不能幸免,纳斯达克指数创11年来新低。A股也在6月19日创造了单日最大跌幅下跌3.78%,并在之后的一个月里持续下跌上证指数一度跌破2800点,市场受中美贸易战的恐慌情绪持续。假如中美贸易战持续,笔者认为美国并不能向瘫痪中兴一样重创中国经济,也不会像特朗普推特上表示的那么胜券在握。

【关键词】中美贸易战;股市

随着全球化的层层深入,各国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中美两国作为当下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双方的贸易不仅影响本国的经济,也对国际社会全球化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维持中美贸易良好的发展,对中美两国及世界经济稳健增长有着深远的意义。近期由美国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贸易战正式开打,形势严峻,对中国经济影响几何?又对中国金融市场乃至世界金融市场造成何种影响?

一、中美贸易战发展阶段

(一)摩擦阶段:2017年8月14日,特朗普政府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决定是否对“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展开“301”调查,就中国涉及侵犯美国知识产权,以及强制美国企业转让高科技技术进行调查。这一举措带有很强的单边保护色彩,使得中美贸易关系紧张,是中美贸易战的导火索。

(二)贸易战前夕: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就“301”调查结果,将从中国进口商品进行大规模的增收额外关税,中方发言人表示:“中国不想打贸易战,但也不害怕打贸易战,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坚决捍卫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

(三)贸易战开战:4月2日,我国财政部发言:对原产于美国的七类共计12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四)贸易战逆转:4月8日,特朗普称:“习近平主席和我们永远是朋友,中美将就知识产权等问题上达成一致。”美方对贸易战态度缓和。

(五)贸易战持续升级:6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重新发表不利于贸易战的言论,决定对中国价值约5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不少于25%的关税,涉及的领域多达1300多个类别。中国政府立即做出回击,对来自美国的30亿进口商品加收关税,全球最大的两大经济体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贸易大战,全球股市纷纷下滑。

二、中美贸易战的历史借鉴

(一)以史为鉴:美日贸易战

美日贸易摩擦始于1955年,至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美国对日贸易逆差急剧上升,1985年约为462亿美元,约为1975年的27倍。美日矛盾不断升级,直至1985年双方协商达成“广场协议”。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日美贸易战逐渐结束。日美贸易战虽然不是中美贸易战的重复,但就美日摩擦并进一步升级至最终的后果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短期来看,美国通过单边的贸易保护强制性地限制了贸易逆差,短时间内改善贸易赤字。但根本上促使两国贸易额转变的因素应该是日本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在美日贸易战期间,虽然从表面上看每一阶段的贸易谈判都能转变美日贸易赤字,但从长远来看贸易赤字却是上升的。由于日本本国的高科技技术水平的上升,从而将自身的产业升级,令美日贸易结构在贸易摩擦中不断重塑,贸易差额得以扩大。美国对日本的制裁反而从另一方面促进日本调整产业结构。

从汇率来看,美日贸易战对日本的影响持续了3至5年,而从经济增速来说,贸易战对日本经济的负面影响仅仅在1986年1年内体现。因此,贸易战导致的日元升值、贸易量下降、对日本的经济造成短期冲击。

虽然美日贸易战和中美贸易战之间存在很多相似点,无论现在的美国和当年的美国都存在很大的贸易赤字,受着来自国内的很大压力,但是,中日在对美国的政治上还是贸易上都存在着诸多的差异,根本没有可比性。与80年代的日本不同,中国政府坚定地保护民族利益,断不会拿核心利益作为交换。

三、中美贸易战产生的客观原因

(一)特朗普政府的政治主张和大选的“初心”

在大选期间特朗普就极力鼓吹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胜选后特朗普政府的施政核心便是在于此,比如税改法案、加快加息节奏、收紧移民政策,对中日欧甚至是加拿大这样的传统盟国全面开打贸易战。可谓以美国一己之力向全世界宣战,规模空前。

财税政策:特朗普倡导积极减少政府开支,废除奥巴马政府的医保方案和停止政府部门招聘。特朗普另一个核心措施是减税以刺激国内投资和消费。

货币政策:为了保护传统的制造业,他单方面的将中国假想为汇率操纵国,多次发表言论表明要调整利率政策。

贸易政策: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更为激进,为实行单边贸易保护主义,反对自由贸易。特朗普宣布对中国部分商品加征关税。

对中国的立场:特朗普在对华的政策上立场十分强硬,将中国假想为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宣扬中国威胁论。特朗普经常在公开批评中国,将美国的困境单方面的归咎于中国的崛起。他甚至表示要加强美在东海、南海的军事部署,从而达到威慑中国的目的。

(二)中美贸易冲突对中国及全球经济的影响

美国的一些专家学者甚至是政界人士认为:由于中国对美国过度出口,影响了美国国内制造业的发展从而减少美国本国劳动力的就业,抑制了美国国内的消费需求,首要措施就是急切的消减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贸易摩擦表面上是双方战术的过招,实际利与弊却取决于双方各自的经济差异。

美国对中国增加关税的名单涉及多个领域包括高铁装备、航空产品、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而中国采取的反制措施,对来自美国的30亿美元商品增收报复性关税,涉及包括猪肉、水果等农产品和无缝钢管、费率等基础性工业原料。美国作为仅此于欧盟的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仅2017年中美两国的双边贸易额达到5800亿美金,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到了3600亿美金。客观来讲,500亿美元的制裁额度,对中美双方的贸易会产生影响,但无需过分解读。对于后市仍有很大的谈判空间。

四、中美贸易战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短期内由于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和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反复,恐慌情绪蔓延。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运行良好,去杠杆、降成本等政策初见成效。2018年2月,中国中等以上规模企业实现利润9600亿,同比增长16.1%,比2017年12月增速快了5.3个百分点,实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从分析数据中看中国经济的基础是十分稳固的,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也在有秩序的推进中,这种向好的经济形势对我国的经融市场的支撑是显而易见的。贸易战结局也可能会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在中国和美国贸易相互依存的时代,逆全球化是没有发展的,贸易战不可能有赢的一方,甚至会波及世界经济,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在贸易战中我国的部分企业影响较大:通讯、半导体、制造等行业。部分科技股虽没有像中兴一样瘫痪,但失去美国核心技术支持短期内业绩提升举步维艰。

当然,在贸易摩擦中,中国内需的发展和机构性深化会迎来很好的契机,中国经济的根基会越来越牢固。

中国股市尽管与自身相比发展较快,但与国家的经济体量相比并不匹配,就与纳斯达克相比体量仍过小。2017年股市市值为56.62万亿元人民币,同期GDP为82.7万亿元人民币,存在明显“错配”。当然,这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不到位有关,也预示着中国股市发展空间巨大。

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CDR、MSCI即将实施,即使面临贸易战的冲击,笔者认为A股也将会是维持上有压力上有支撑的格局。

【参考文献】

[1]侯明君.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商情,2016(39):105.

[2]王凯乐.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态势与中国对外贸易对策[J].中国商论,2017(05):77-78.

第7篇:中美贸易战最新消息 对中国有哪些影响

美国时间4月3日,美国发布对中国产品征收关税的清单建议,该清单涉及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术、机器人和机械等行业,包含大约1300个独立关税项目。美国贸易代表署建议对清单上中国产品征收额外25%的关税,以弥补美国在科技领域所受到的影响。这一场贸易战打到今天,已经变成全球贸易战,A股连续一周绿油油的,股民心里苦,对于贸易战,各个国家又持着什么态度呢?跟债卫士小编一起来看看。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6月15日公布的对华加征关税最新产品清单,美方将从7月6日起,对来自中国34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这将把世界前两大贸易国拖入一场前所未有的贸易冲突,把本来互利、自由、公平的世界贸易推到峭壁边缘,对世界贸易造成“关税之伤”。美国可能没有预料到的是,受美方关税措施打击最沉重的不是中国企业,而是美国企业和在华外资企业。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关税清单看,美方针对自中方进口约500亿美元商品征税,将涉及约1100个八位税则号,第一轮征税涵盖818个税则号,主要涉及机械电子、成套设备、资源化工等三大类73种商品。以美国的逻辑,惩罚关税将使中国的出口受到“制裁”。但事实表明,这只是美国的一厢情愿。

展开剩余84%

受害者之一:美国消费者。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援引美银美林经济学家的分析指出,贸易保护主义将使美国消费者成为全球最大输家。美国经济学家测算,美国关税措施将引发国内物价上涨,可能抵消大多数美国民众从特朗普税收改革中享受到的减税红利。美银美林分析了上世纪80年代美国对日本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和此次对中国采取的征税措施,认为对华措施只是30年前一幕的重演,最终将由美国消费者买单。仅在1984年,由于进口限制,美国消费者就多支出了530亿美元。受害者之二:美国企业和全球供应链。关税措施表面上是针对贸易,实际上牵动的是整个全球供应链。受到此前美国钢铁关税措施的影响,一些美国本土企业或计划“出走”,或面临关闭危险。美国制造标志性产品之一的哈雷?戴维森公司在6月25日宣布,将把面向欧洲的摩托车生产转移到美国之外,以避免受到欧盟对美国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的影响。美国最大的铁钉制造企业——中洲铁钉公司也表示,因美国对进口钢铁加征关税,导致成本上升,公司不得不解雇了500名员工中的60名,并计划在7月底再解雇200名员工。受害者之三:在华外资企业。中美经贸关系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说中美贸易战将产生“打击”效应,受打击的绝不仅仅是中国企业,还有在华的外资企业,包括美资企业。中国的态度3月22日,商务部发布公告继续对欧盟、美国和日本进口相纸征反倾销税。7月5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绝不打第一枪,但如果美方采取措施,中国将被迫还击,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呢从中国行业受到贸易保护负面影响程度的排序:钢铁>化工>其他金属制品>纸制品、橡胶制品、木制品>农产品>机电类、纺织服装。金融业:A股承压避险利好直接投资方面,过去十年美国对华的直接投资占中国全部FDI的3.3%,十年内美资在华企业雇佣人数累计超过100万,中国主要出口商品中在其他几大出口国所占的比重已相当之高,进一步提高出口比例和市场占有率的空间极其有限最后,估计难以找到美国市场的替代市场。比较受贸易战影响较大的A股板块(申万二级)市值占比,可以发现化工(含塑料橡胶)、机械、有色金属与非金属矿制品、电气设备、家电、钢铁及纺织服装(含鞋类与皮革制品)等板块市值占比均超过1%,家具板块市值占比为0.5%,各行业总市值占比为21.1%。若以市值来衡量板块对整个市场的影响系数,则美国在化工(含塑料橡胶)、机械、有色金属与非金属矿制品、电气设备、家电、钢铁及纺织服装(含鞋类与皮革制品)等领域开打贸易战,除了会给相关板块带来利空外,还会对中国的整个股票市场产生显著影响。农业:从中国反制行动中受益中国拟对美进口产品加征关税清单中,暂定包含7类、128个税项产品。按2017年统计,涉及美对华约30亿美元出口。第一部分共计120个税项,涉及美对华9.77亿美元出口,包括鲜水果、干果及坚果制品、葡萄酒、改性乙醇、花旗参、无缝钢管等产品,拟加征15%的关税。第二部分共计8个税项,涉及美对华19.92亿美元出口,包括猪肉及制品、回收铝等产品,拟加征25%的关税。猪肉产品关税大幅提高,不仅让股市的猪肉概念板块大涨,对于经营生猪养殖的企业来说,也是实在的利好消息。此外,部分水果种植户,也将从关税提高中受益。家具行业:产出规模或下降15%家具、电子产品、纺织服装、皮革制品和电器设备制造,这几个行业的毛利率几乎全部低于45%。因此,如果美国征收45%关税,对美国的出口或将大多甚至全部停止。其中家具行业受影响最严重,产出规模下降15%,另外三个行业产出降幅也将超过5%。高新产业中国对美国在技术进口以及融资上也有一定依赖。例如,中国进口的许多高科技产品,关键技术只有美国持有,一旦美国停止此类核心技术的对华出口,可能会对中国的产业供应链产生冲击。例如,因特尔和AMD在个人电脑CPU使用中非常普及,中国手机绝大多数亦安装GPS全球定位系统,一旦爆发贸易战,中国在寻找此类技术的替代时需要一定时间。钢铁企业上海宝钢、首钢、鞍山钢铁、武汉钢铁等知名国企和上市公司。3月21日,中国钢铁企业应对美国337调查(是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依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的有关规定,针对进口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以及其他不公平竞争行为开展的调查,裁决是否侵权以及是否有必要采取救济措施的一项准司法程序)全部胜诉,可谓避开了中国钢铁行业的一场大危机,但在刚松口气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贸易战又再次让钢铁行业陷入复杂的局面。化工企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海洋石油、中国中化、万达控股、上海华谊、荣盛石化等知名国企和上市公司。化工企业与钢铁企业常常被同时提及,而在这次中美贸易战中也不例外。不过相比钢铁行业,化工企业受损程度稍次,且对政策的敏感度在出口行业中也不及电子产业。纸制品企业晨鸣纸业、福建恒安纸业、广州维达纸业、广东中顺纸业等。纸制品在国内的骤然提价各位消费者都有目共睹,而平时生活中所用的“清风”、“心相印”、“维达”、“洁柔”等知名品牌均出于以上几家知名企业。相对纺织类和农产品的出口,纸制品的出口相对不利,但由于行业敏感度较低,所用负面影响有限。各大纸制品企业或需调整政策或需转型来应对难关。服装企业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红豆集团有限公司、海澜集团公司、杉杉集团有限公司。服装行业在我国出口行业中占比靠前,但在此次中美贸易博弈中因行业敏感程度高而备受关注,出口前景较为严峻。中国贸易战多带来的也不完全是负面效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也可以把这件坏事变成好事。长期以来,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关系,这类产品的确容易对美国同类企业产生冲击。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借此契机,通过技术升级和转型,提高知识价值和产品科技含量,使得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不再只靠价格,这对中国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军工企业中核工业、中核建设、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船工业、中船重工、中国电子等,基本属于中国十大军工企业,为国有企业。贸易战对军工企业的利好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对贸易博弈或外交关系的悲观预测上,但不可否认贸易上的冲突升级会为军工企业带来商机。新能源企业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新能源被看好的情况像是对贸易战压力下激发出的“智造升级”的乐观预测。新能源涉及范围较广,像光伏产业、风电产业、太阳能产业、核能产业等都是热门项目。如今经济全球化如此发达,贸易战如果最终实施,基本上无人能够幸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一场贸易战怎么打,要打多久,一切都是迷。

贸易战 进出口 关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第8篇:论中美贸易战对中国房地产的影响

【摘 要】美国正式对中国发起34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随后还将追加160亿,共计500亿。这是中国改革开发至今四十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国际贸易争端,这必然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对社会带来重大的变革。其中,老百姓最关心的莫过于对房地产的影响,因为中国房地产长久以来囤积了最大规模的物质财富,可以说牵动了千家万户中国公民的切身利益。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老百姓、政府和众多机构的身家都压在中国楼市中了,如果这座大厦崩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计的。

【关键词】中美贸易战;中国房地产;贸易争端

一、引言

近几个月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双方都就对方生产的商品加收额外关税,不断增加关税的产品名单以达到对对方的威胁,从而在贸易谈判中增加砝码。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深远,不仅仅存在在进出口贸易上,对经济的各个方面也产生了不可估计的影响,尤其对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房地产和楼市未来的趋势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贸易战的背景

(一)摩擦阶段:2017年8月14日,特朗普政府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决定是否对“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展开“301”调查,就中国涉及侵犯美国知识产权,以及强制美国企业转让高科技技术进行调查。这一举措带有很强的单边保护色彩,使得中美贸易关系紧张,是中美贸易战的导火索。

(二)贸易战前夕: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就“301”调查结果,将从中国进口商品进行大规模的增收额外关税,中方发言人表示,:“中国不想打贸易战,但也不害怕打贸易战,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坚决捍卫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

(三)贸易战开战:4月2日,我国财政部发言:对原产于美国的七类共计12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四)贸易战逆转:4月8日,特朗普称:“习近平主席和我们永远是朋友,中美将就知识产权等问题上达成一致。”美方对贸易战态度缓和。

(五)贸易战持续升级:6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重新发表不利于贸易战的言论,决定对中国价值约5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不少于25%的关税,涉及的领域多达1300多个类别。中国政府立即做出回击,对来自美国的30亿进口商品加收关税,全球最大的两大经济体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贸易大战,全球股市纷纷下滑。

(六)贸易战正式打响:7月6日,美国政府对中国开始第一批清单的818个类别,共计340亿元的商品增收额外关税。作为反击,中国在当日对美国的同等规模同等价值的商品加收25%的报复性关税。

三、美日贸易战对中美贸易战的启发

美日贸易摩擦始于1955年,至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美国对日贸易逆差急剧上升,1985年约为462亿美元,约为1975年的27倍。美日矛盾不断升级,直至1985年双方协商达成“广场协议”。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日美贸易战逐渐结束。日美贸易战虽然不是中美贸易战的重复,但就美日摩擦并进一步升级至最终的后果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短期来看,美国通过单边的贸易保护强制性地限制了贸易逆差,短时间内改善贸易赤字。但根本上促使两国贸易额转变的因素应该是日本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在美日贸易战期间,虽然从表面上看每一阶段的贸易谈判都能转变美日贸易赤字,但从长远来看贸易赤字却是上升的。由于日本本国的高科技技术水平的上升,从而将自身的产业升级,令美日贸易结构在贸易摩擦中不断重塑,贸易差额得以扩大。美国对日本的制裁反而从另一方面促进日本调整产业结构。

从汇率来看,美日贸易战对日本的影响持续了3至5年,而从经济增速来说,贸易战对日本经济的负面影响仅仅在1986年1年内体现。因此,贸易战导致的日元升值、贸易量下降、对日本的经济造成短期冲击。真正导致日本经济下滑的事实上是日本央行错误的货币政策,房地产经济在贸易战中积累了大量的泡沫,然而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突然收紧导致泡沫破灭,致使经济硬着陆,导致在之后的几十年中日本经济都处在一种疲软的状态中。

虽然美日贸易战和中美贸易战之间存在很多相似点,但是现在的美国和当年的美国都存在很大的贸易赤字,受着来自国内的很大压力,但是,中日在对美国的政治上还是贸易上都存在着诸多的差异,根本没有可比性。与80年代的日本不同,中国政府坚定地保护民族利益,断不会拿核心利益作为交换。

四、中美贸易战对中国楼市的影响

贸易战对国民经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出口受阻,贸易顺差转变为贸易逆差,出口外汇额明?@下降,央行外汇汇款变少,于此同时,用以向企业支付等价值人民币的数量减少,以往其中相当一部分资金流入房地产。贸易战的背景下,显然这部分资金流入也会相应的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便是房地产的资金流动性紧缺,加之大型房地产商开发和房地产交易中资金压力,下半年房地产开发速度将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减弱,楼市需求也会适度紧缩。

2016年至今,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针对楼市存在的炒作等行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然而在调控初期很多城市出现了房价不降反涨,很多楼盘疯抢甚至有些大的开放商依仗资金的优势压盘不卖的情况,调控后期房地产热度有所回降。然而中美贸易战不同于调控政策,它试图抽走房地产中的大部分资金,这会让楼市产生不安的情绪,中国房地产在这种情况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楼市行情波动的情况。然而由于贸易战的影响货币贬值,很有可能会引起新一波的通货膨胀,这样从楼市出逃的资金面临贬值的风险,老百姓面临两难的境地。大部分人不敢轻易的离开楼市,毕竟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房子的保值功能更加明显。

然而,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丰富的宏观调控手段,将会出台一系列的针对性调控政策。笔者认为,国家会根据贸易战的发展演变,允许汇率适度下跌,在这里我们要认识到汇率小幅下跌并不是坏事,人民币走弱、有利于改善出口形势,加大出口力度,对于房地产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资金流通不足的压力。与此同时,国家也会出台相应的货币政策,以刺激资金流动率,从而减轻资金对房地产带来的压力。从国家层面来说,房地产若出现大幅下跌是不能够承受的,所以国家并不希望贸易战对楼市产生太大的影响,释放货币流动性是与贸易战带来的可能的风险做对冲。事实上,政府一直不断调控政策从而维持楼市的稳定性,即又不能暴涨,亦不能暴跌。

无论如何,中美贸易战直接影响中国经济,有日本的前车之鉴,中国政府一定会更好的运用政策杠杆,避免房地产泡沫,更不能将房地产经济硬着陆。事实上,我国地区经济差异较大,各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不尽相同,面对贸易战的波动也不同,有些城市楼市出现阶段性的恐慌下跌,有些城市特别是二三线城市还出现上涨的趋势,总的来说比较稳定。

贸易战同时给中国一个警醒:必须加快自主创新,加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改变我国原有的经济产业结构,真正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只有产业结构改变才能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保证中国经济质的飞跃;只有中国经济稳步较快的发展实现长效机制,才能在国际上更有话语权,抵抗他国各种形式的挑衅,营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经济环境,从而有效合理的应对任何来自国际的贸易战对房地产和楼市的影响,确保房地产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第9篇:如果爆发中美贸易战中国会有大批农民工失业?

如果爆发中美贸易战——

如果爆发中美贸易战——中国会有大批农民工失业?作者:江南水儿时梦

以现在美国国内的舆论环境以及当选总统特朗普的态度和内阁成员组成,中美贸易战已经是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虽然我们仍然在呼吁全球化,因为我们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但是,美国国内的反全球化声浪却是一波高过一波,据调查,美国有41%的人认为,美国不必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做生意。这在一直高度开放的美国,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很多人可能对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然后造成2009年春节后,几千万农民工的返乡潮已经没有多少印象.2009年一季度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13023.58亿元,同比下降10.3%,这恐怕是中国改开之后,唯一的一次全国范围内的税收下降,有些地方更是下降达40%以上,可见当时的经济形势之严峻,随后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一方面是四万亿的刺激,另一方面由于口红效应,出口很快就恢复了,反而疯狂的增长。等到2010年春节的时候,出现用人荒,企业不得不增加工资来招聘农民工。

那一年的事情,来得快,去得也快。但这次是贸易战,与上次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很多人觉得美国制造业回归困难重重,确实,美国严格的法律环境(很多人对比中美制造业的成本的时候,都忽略美国的法律成本,实际上,在严格法治的美国,这是很高的一项成本,也是美国制造无法像德国,日本一样强势的关键原因)以及高昂的人工成本,让制造业回归非常困难。

但是,我们只需要换一个角度,就会发现实际上美国制造业回归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这中间的关键,就在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而且是最终消费者。

2015年,中国自美国进口1161.9亿美元,向美国出口4818.8亿美元,贸易顺差3656.9亿美元。要知道,墨西哥每年从美国进口2000多亿美元,也就是说,对美国来说,墨西哥的市场比中国大一倍!

美国制造业回归的目的不是振兴美国制造业,然后向世界输出美国制造的产品。这很难,非常难,难于登天。但这不是川普要做的,这是奥巴马的政策,出口倍增计划!

川普的制造业回归是指美国消费的产品在美国制造,这很容易,就好像在中国市场上卖的汽车,我们就可以让他们必须在中国生产制造,只要国家一纸令下,他们就会老老实实来中国投资开厂生产!所以,虽然我们满大街的外国品牌汽车,但整车进口是非常少的,都是在中国境内生产的。

美国也一样,只要你的产品市场在美国,你的产品在美国市场上销售,一纸令下,你就必须在美国设厂生产,除非你放弃美国市场。

要知道,美国一年贸易逆差近6000亿美元,川普要的,就是这6000亿美元制造业回归美国,这可以为美国创造一千万个就业岗位(包括间接岗位),而对中国来说,失去3659.9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就意味着一亿农民工将失去工作,而且,这次不是2009年,不会很快恢复,可能还会进一步加深,其它国家可能会被美国带动,对此,中国必须做好心理准备。

长期以来,美国扮演了世界最终消费者的角色,向世界输出美元(资金),而世界则向美国输出商品,所以,美国长年维持着巨额的贸易逆差。

中美贸易额虽然只有5000多亿美元,但其影响力却是远远不止的,因为很多与其它国家的贸易,只不过是一种转手贸易,自日本韩国进行零件,然后在中国组装,再销往美国。

中国的进口大多数是一种生产型的进口,进口的产品,为生产服务,然后再出口。中国消费者直接购买的外国生产的商品(直接消费品)是非常少的,对于中国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完全在外国生产制造的商品,仍然过于昂贵了,虽然中国市场上的洋品牌多得数不清,但绝大多数都是在中国境内生产的,少数的昂贵奢侈品进口会成为一个新闻,但实际上,这些东西对于24万亿的外贸总额来说,连一个零头都算不上。

但美国不一样,美国的进口是一种消费型进口,进口的产品,直接消费掉了。全世界只有美国可以这样玩,欧洲不行,日本不行,中国更不行,这样玩的基础是美元霸权,美国向世界输出美元(资金),世界上美国输出商品。

世界上的很多进出口贸易都是一种转手贸易,可能从A国转手到B国,再从B国回到C国,然后再回到A国,最后销往美国。美国是最终目的地,中间的很多贸易都是生产商之间的流转,中国的多数贸易也只是转手贸易的一个环节,只有美国是真正的消费者,这是长期以来的世界贸易格局,当美国不愿意再这样玩了,不愿意向世界输出美元而换取商品了,那么,整个世界的贸易格局就会改变,而中国首当其冲。

上次被美国这样对待的国家是日本,日本在最高峰时期,GDP总量相当于美国的73%(中国现在相当于60%),当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数量,日本比美国还多出两家(现在我们还是远过不及美国的),但由于日本对美国市场的严重依赖,当美国缩紧从日本进口的时候, 当年的形势是美国去工业化,让中国来接盘。中国很高兴的跑过去接盘,美国也很乐意将这个盘子交给中国。给中国提供资金,技术,设备,市场,给中国提供资金,告诉中国要怎么使用这些设备,怎么生产这些东西,公司要怎么管理,市场也向你开放。中国也乐意去做这些事情,承接西方向中国转移的生线,然后就有了三十年的经济奇迹。

而今天的形势已经完全改变,美国要将资金撤回(美元回流),同时也要向中国关闭市场(设置高关卡),所以我们要尽早做好迎接腥风血雨的准备。

很多人说美国,马上就会想到体制问题,什么民主自由之类的。但任何制度本质上都只是国家稳定保证,调动人的劳动积极性的保证,归根结底,国家只是一个管理者,而发展,还要依靠社会自身。最优秀的管理也只能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让社会公平公正,社会自身的发展仍然受制于社会的具体条件。比如说,以日本的条件,你再怎么发展,家家户户住上美国那样的大房子也是不可能的,国土条件限制。

美国真正拥有的优势,在于资金,技术,市场,以及资源。

长期以来,中国发展依赖于资本流入,也依赖美国市场,能时还需要大量购买资源(煤,矿,石油),一旦美国将资金回撤,资本疯狂从中国出逃,再“封闭”美国市场,不向中国开放(设置高关卡)……那么,就会造成中国整个经济体系的系统失衡,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

这里的关键在于,这个世界仍然是顾客至上,消费为王。

我举一个例子,如果客户(美国市场)突然之间不要工厂的产品了,银行(美元)也不向工厂提供资金了,那么,这家工厂就举步维艰了。这就是我们将要面临的困境。当然,不可能突然之间完全封杀,但会是逐步的。如果这段时间内,找不到新的客户和愿意提供资金的银行,那“工厂”就要倒闭了!

但反过来,如果客户要另外一家工厂扩大生产,今年供应一亿元的产品,明年供应三亿元的产品,并且还给他提供资金建新的厂房,买新的设备,那么,这家工厂是很容易满足客户的要求的,也很乐意去扩大产能。

对工厂来说,最重要的是订单,订单,订单。接到订单,扩大生产很容易,但丢掉订单,麻烦就大了!这也是为什么在中美贸易中,美国处于强势地位而我们处于弱势地位的关键,日本也是一样的。

在全球贸易中,美国同时扮演了“银行”(美元霸权)和“消费者”(美国市场)的角色,这也是美国无往不利的关键所在。[华尔街日报:中国抗议美国单方限制中国袜子进口格林斯潘:限制中国进口将降低美国生活水平 用其美元购买美国公司,这被认为是一种战争行为]=============

上一篇:项目教学法在中职下一篇:房屋租赁合同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