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趣题

2022-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智力趣题

开发智力的趣题

1桌上放着一堆糖,一群青年都想尝。每人一块余一块,每人两块差俩糖。算的对,拿走糖,不会算的别想尝。

2 会算同志切莫夸,一村三百六十家。张家都喂五只鸡,李家都喂三猪娃。数数鸡猪一样多,姓张姓李各几家?

3出道题,够你算,一丈绳子分四段。一段比一段长八寸,各段多长你看看。 4一人买回八丈布,全家老小做衣服。裤子六尺袄七尺,各做几件不余布? 5天上打雷忽闪,五秒之后雷声传,问声同志可会算,雷源离咱有多远? 6一根竹杆二丈一,三分之一插入泥。七分之一露水上,问你井水深几尺? 7小毛草,心好急,考试数学写错题。十位是三写成五,百位是七写成一,得和三百一十六,原来得数应是几?

8出了十题考语文,每对一题得五分。错答不但不给分,总数里面扣三分。小梅不知对几道,得了两分哭回门。

9张李王家三群鸡,不知各家有几只,张李两家一十四,李王两家一十七,王张两家一十三,三家各喂几只鸡?

10横三竖四一坑麻,乱糟糟的没法查,一棵麻上剥四两,一共剥了几斤麻? 11一根竹杆三丈三,下周尺二上头尖,用一铁圈周八寸,离地多高套住杆? 12四四方方一亩瓜,棵棵瓜上无黄花,横竖第行六十五,外层两圈几棵瓜? 13三斤苹果五斤梨,两样钱数一样的。二斤苹果三斤梨,一共要花五角七,苹果与梨价不同,每斤几角问问你?14,一根杆高两丈三,一个蜗牛爬上杆,白天爬杆四尺六,夜里下降二尺三,小小蜗牛爬到顶,一共爬多少天?15一个老头来卖梨,连筐共重一百一,卖去梨的整一半,连筐还剩五十七,这个梨筐重几许? 16一垛墙头九尺高,上长蒺藜下长蒿,蒺藜一天长三寸,三天蒿长一寸高,它俩要长多少天,才能碰头在墙腰?

答案:(1)3人四块糖(2)张姓135家,李姓225家(3)4段分别为1.3尺、2.1尺、2.9尺、3.7尺(4)4条裤子8件袄或11条裤子2件袄(5)1700米远(6)井深1丈1尺(7)896(8)对4题(9)王4只,张5只,李9只(10)剥2斤8两(11)离地11尺(12)504棵(13)梨9分、苹果1角5分(14)9天(15)4斤(16)27天

17八月十五去赶集,八人买了八十斤梨。一个比一个要得多,前后相差一样的。第三个人要七斤,每人各买几斤梨?

18松木杉木三百根,松比杉木少一吨,每根松木46斤,每根杉木只重28公斤,各位同志算一算,两种木材各几根?

19三个闺女来看娘,三五七天各一趟。今日一同娘家走,何日再次同看娘? 20记者上船去采访,见到船上刘船长,问他领导多少人,船工长笑着对他讲,四分之一在工作,五分之一在站岗。七分之一练打靶,二十七人在船工上。船员共有多少个,可得认真去细想。

21一条公路一里长,两旁栽上小白杨,每隔五尺一棵树,多少杨树栽路旁。 22小刚刚,小强强,拿条绳子量圆缸,绳绕三周多三尺,四周却差二尺长,缸粗到底有多长?

23骡马一起把货驮,看谁驮的货物多。马若给骡八斤重,骡驮马的两倍货,若骡给马八斤重。骡马驮的一样多。骡马各驮多少货?

24花生红薯一百亩,一百农民来收获。花生仨人一亩地,红薯一人刨三亩,两种作物各几亩?

25张大爷去赶集,买了五斤猪肉五斤鱼。一共花了七元钱,回家路上算开题。三斤肉价等于四斤鱼,鱼肉价钱咋算呢?哪们同志帮帮忙,别叫大爷挠头皮。 26兄弟二人摘黄瓜,一共摘了七十八。哥比弟弟多八根,二人各摘多少瓜? 27甲乙丙,三食堂,过年宰了七只羊。甲四只,乙三只,碰巧体重都一样。丙付七十块钱给甲乙,买肉等于杀了羊,三家分肉一样多,甲乙各得钱多少,算得对的都有赏。

28一片谷,一片棉,一群农民锄草忙。谷是棉田两倍大,全体农民锄半天。下午农民分两半,一半锄谷一半锄棉。傍晚谷地看锄完,棉花还剩一小片。正够一人锄一天,算算农民有几员。

29这个西瓜真不赖,爸爸切成二十块。妈妈和我各三块,俺刚吃完妹回来。她吃一块拿一块,五个客人进门来,爸爸陪客全吃完,他们每人吃几块? 30甲乙丙丁四个组,各组养了一窝兔,四窝若要加起来,不多不少一百五,甲乙丙组一百

二、乙丙丁组九十五,丙丁甲组一百整,各组养了几只兔? 31红星学校忙割草,个个学生干劲高。完成百分之八十,还剩二十四亩草,这块草地多少亩,出道算题把你考。

32一条绳不知长,三折四折分别量,三比四折长二尺,这条绳子有多长?

33王奶奶买了一筐鱼,让给刘姨六分之一,刚走遇见大老李,给他剩下的五分之一,又走碰见小李子,要去余下的四分之一,再走又见老邻居,给她筐中的三分之一,走到村头遇闺女,见面要走一半鱼,回到家中秤一秤,不多不少三斤鱼,请问买了几斤鱼?

34青草青,青草香,姐妹各放一群羊。姐若给妹十只羊,两人羊数一模样;妹若给姐羊五双,姐是妹的两倍羊,姐妹各放多少羊?

35解放军叔叔搞演习,每小时行军十二里,全程一共四十里,每进十里退二里,多久能到目的地?

36农民伯伯分菜园,不知多少人和田,每人四亩余八亩,每人六亩俩无田,多少农民多少田?

37有口井,不知深,小明拿来绳一根,先用单股来量井,多出一丈二尺绳,再用双股来量井,绳距井底八尺整,绳子多长井多深?

38某连奉命追逃敌,每小时行军24里,走了一半路遇雨,每小时只走路8里,全程平均每时走几里?

39一个烟囱十米高,铸一铁箍套当腰。顶径半米底一米,问你铁箍长多少? 40四十三个男青年,挖土运土都不闲,一人每天挖五方,或者三方土运完,怎样分工最合算?

答案:(17)

3、

5、

7、

9、

11、

13、

15、17斤(18)松木一百根,杉木二百根(19)105天(20)船员420人(21)62棵(22)0.5(23)骡驮56斤、马驮40斤(24)花生25亩,红薯75亩(25)猪肉每斤8角,鱼每斤6角(26)哥摘43根黄瓜,弟弟摘了35根(27)甲得50元,乙得20元(28)8员(29)客人每人平均两块(30)甲55只,乙50只,丙15只,丁30只(31)草地120亩(32)绳长24尺(33)奶奶买了18斤,每人要了3斤(34)姐放70只,妹放50只(35)4小时40分(36)10个农民48亩地(37)绳长4丈,井深2.8丈(38)平均速度每小时12里(39)铁箍长约2.3米(40)18人挖,30人运

41祖国南疆海防线,一个特务在逃窜。特务在前慌忙跑,侦察员后面猛追赶。追赶十五分钟后,群众报告侦察员,特务确从这路走,是在二十分钟前。侦察员看看身上表,特务已跑一小时。试问再追几分钟,才能抓住大坏蛋。

42,高空落体往下掉,四米九用了第一秒,下落速度逐渐快,每秒都比前一秒多下落九米八,落地共用十三秒,试问落体原多高。

43、山的半腰建渡槽,横截面周长共八米,试问槽墙垒多高,流水量最大省原料。 44九人来分一百个馍,不知每人吃几个?只准吃单不吃双,每人应吃几个馍?

45我家有个小闹钟,每小时要慢四分钟,三个半小时之前是准的,准钟正指十二点整。闹钟要到十二点,还要再走几分钟?

46四四方方一座城,城外栽着树几层。外圈数数千棵树,里圈数数九六零。横竖成行栽桐树,环城共栽多少桐?

47战士若干人,操练排方阵,每边六层是空心,最内一层十八人,多少战士摆方阵?

48农场里面搞春耕,工人干劲加倍增,原订每日二十五亩,实际三十亩一日耕,提前三天就完成。农场共有多少地,考问你这高才生。

49我有棋子三六一,出道难题考考你。摆成一个正方形,每边应摆几颗子。 50四个小孩一起跑,跑得快慢差不少。

4、

5、

6、7分钟各一圈,几时相遇在一遭?

51小林每天去上学,要走老长路一段。走到四分之一处,时间正为七点半。走到三分之一处,时间八点差一刻。小林几时出家门,又是几点到学校。 52小明上街买鸡蛋,大蛋每个六角钱,小蛋每个五角钱,两各蛋会钱一样多,买了多少大鸡蛋。

53家有酒精一大桶,倒出八升送同学,用水添满后再倒,倒出四升送朋友,仍然用水来添满,最终酒与水含量比是十八比七,试问桶的容积是几升。 54一列火车去北京,途中耽误六分钟。列车为了赶正点,加快速度来运行。每时加快十公里,火车跑起一阵风。行驶二十公里后,恢复正点来运行。原来每时行多少,问问你这中学生。

55青青草,蓝蓝天,牧场牛羊跑得欢。每天草长一样快,十头牛吃二十五天,六十只羊吃这一片草,十天就要全吃完。一牛吃草量等于四羊的吃草量,牛羊一起吃几天。

56一列火车呜呜叫,小明看着火车到,火车跑得真是快,经过身边只用三十秒。火车原速往前开,通过一座大铁桥。铁桥长为五百米,整一分钟通过了。这列火车有多长?火车速度是多少?

57俺院里,有群鸡。加上7,乘以7,减去7,除去7,其结果,等于7。你算算,多少鸡?

58,有座高山在树西,树距高山五三里,树东三里人望山,山顶树顶一般齐。树梢高达九丈五,这人眼睛高七尺。此山到底多高哩?

59板凳方,墩子圆。大家坐下好吃饭。数数人数三百六,看看腿儿一千三。四退方凳多少个,三腿圆墩多少面?

60聋子、瞎子、瘸子夜聊天,聋子看到火光一忽闪。瞎子听到枪声响,瘸子说子弹擦过他们鼻尖,三人都说自己先发现,请你评评谁最先。 61一个开水桶,盛水一百碗,十秒钟流一碗,几分钟就把水流完?

62好马不知有几匹,储草不知有几千。如果少了两匹马,这草可多用十天。如果要多两匹马,提前六天就吃完。共有马儿多少匹,储草预计吃几天。 63我军距敌五里挖战壕,敌军五点开始逃。五点半我军去追击,大步走来小步跑。速度是敌一倍半,七点半钟追上了。打了一个歼灭战,追击速度是多少。 64说稀奇,道稀奇,卖西瓜的出难题。四刀切成九块瓜,吃完剩下十块皮。 65村头一口大水井,七上八下乱放桶。不知几人打满水?不会算的弄不清。 答案:(41)12分钟(42)828米(43)底长4米,墙壁高2米(44)此题无解,因为每人要吃单数的话,八个人必定是双数。剩下第九个人一定是双数。因此没法分(45)再经过15分钟(46)共栽了5880棵(47)228人(48)450亩(49)每边应有19颗子(50)7小时才相遇(51)他离家时是七点十五分,到学校时是八点十五分(52)450个(53)40升(54)原速每小时40公里(55)牛羊一起吃五天(56)车长500米,速度每小时60公里(57)一只鸡(58)1649+2/3(59)凳子220面,圆墩子140面(60)聋子最先发现(61)1000秒钟是流不完的,水面越低流的就越慢,要流完这一百碗水大约要多用一倍的时间。(62)有马8匹,储草计划吃30天(63)追击速度每小时15里(64)横切两刀、坚切两刀、中间那块西瓜是两块皮(65)七只水桶打满了

第2篇:成语趣题

一、填数字使等号成立

01.(

)光(

)色 × 心无(

)用=(

)折不挠

02.(

)心(

)意+(

)肢发达=(

)姑(

)婆

03.(

)上(

)下+(

)干(

)净=(

)流(

)家

04.丢(

)落(

)+(

)步登天=(

)(

)成群

05.(

)从(

)德+(

)鼓作气=(

)年(

)载

06.(

)体投地 × (

)窍生烟=(

)令(

)申

07.(

)石(

)鸟 × 退避(

)舍=(

)头(

)臂

08.(

)(

)生肖 × (

)生有幸=(

)(

)(

)计

09.文房(

)宝 × (

)国演义=(

)清(

)楚

10.(

)面(

)方 ÷ 独(

)无(

)=(

)面楚歌

11.(

)面威风 × (

)夕佳节=(

)颜(

)色

12.(

)(

)事变-(

)言(

)鼎=(

)花(

)门

13.(

)折不挠-(

)牛(

)虎=(

)面玲珑

14.(

)感交集 × 漏洞(

)出=(

)象更新

15.(

)箭(

)雕 ÷ 狡兔(

)窟=(

)海为家

16.事倍功(

)+(

)推(

)就=(

)鳞(

)爪

17.垂涎(

)尺 × 志在(

)方=数(

)数(

) 18.(

)尺之躯+火冒(

)丈=(

)面埋伏

19.(

)平(

)稳 ÷ (

)仙过海=(

)亲不认

20.(

)口莫辩-(

)死(

)生=(

)霄云外

二、文字魔法书—《歇后语》停!看!听!

一种讲求趣味的用语方式。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是譬喻,后半部是本意。通常只叙述前半部,有让人猜谜的趣味。有的利用同音词、有的利用近音词,来达到曲折传情的目的。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试看,下列题目你能正确回答的有多少?

01. 千里送鹅毛 (

)10. 姜太公钓鱼(

) 02. 孔夫子搬家 (

)11. 七窍通六窍(

) 03. 八仙过海 (

)12. 骑驴看唱本(

) 04. 哑巴吃黄连(

)13. 矮子踩高跷(

) 05. 螃蟹走路(

)14. 哑巴见了面(

) 06. 麻绳提豆腐(

)15. 中秋夜打灯笼(

) 07. 瞎子吃汤圆(

)16. 猫哭耗子(

) 08. 肉包子打狗(

17. 十五个吊桶打水(

) 09. 狗拿耗子(

)18. 拉着胡子上船(

)

三、比喻法练习

一般人常使用比喻来表达某一种本来很难说得清楚的情境或意念,而以比喻的结构形成的成语很多,例如:光阴似(箭) ,试看,下列题目你能正确回答的有多少?

01.骨瘦如(

) 04.如(

)灌耳 07.柔情似(

) 10.如花似(

) 02.心乱如(

) 05.面如(

)色 08.挥汗如(

) 11.健步如(

) 03.守口如(

) 06.如(

)随形 09.如(

)得水 12.身轻如(

)

四、数字会说话 。于( )内填入适当的数字。

01.才高(

)斗 11.(

)神无主 21.(

)彩缤纷 31.挑(

)拣(

) 02.退避(

)舍 12.(

)步穿杨 22.(

)霄云外 32.(

)(

)火急

03.学富(

)车 13.(

)人成虎 23.(

)步芳草 33.略知(

)(

) 04.垂涎(

)尺 14.(

)思而行 24.(

)体投地 34.(

)波(

)折

05.南柯(

)梦 15.(

)感交集 25.(

)面楚歌 35.(

)分(

)裂

06.判若(

)人 16.(

)面玲珑 26.举(

)反(

) 36.(

)颜(

)色

07.进退(

)难 17.(

)折不挠 27.朝(

)暮(

) 37.(

)头(

)臂

08.包罗(

)象 18.(

)面埋伏 28.数(

)数(

) 38.(

)呼(

)唤

09.不(

)法门 19.(

)口莫辩 29.独(

)无(

) 39.(

)光(

)色

10.(

)缄其口 20.(

)足鼎立 30.颠(

)倒(

) 40.(

)全(

)美

五、纸上动物园 。于( )内填入适当的动物名称。

01.守株待(

) 04.气喘如(

) 07.画(

)点睛 10.河东(

)吼

02.井底之(

) 05.杯弓(

)影 08.缘木求(

) 11.引(

)入室

03.呆若木(

) 06.亡(

)补牢 09.门可罗(

) 12.一箭双(

)

六、纸上植物园 。于( )内填入适当的花名、树名、菜名或果实名。

01.望(

)止渴 04.(

)暗花明 07.势如破(

) 10.负(

)请罪

02.(

)花一现 05.胸有成(

) 08.(

)水相逢 11.(

)断丝连

03.囫囵吞(

) 06.三顾(

)庐 09.百步穿(

) 12.指(

)骂(

)

七、纸上调色盘 。请于( )内填入适当的颜色名称。

01.面(

)肌瘦 04.(

)意盎然 07.粉(

)登场 10.唇(

)齿(

) 02.(

)草如茵 05.名垂(

)史 08.平步(

)云 11.(

)空如洗

03.(

)颜薄命 06.真相大(

) 09.月(

)风高 12.(

)血(

)心

八、人体拼图 。请于( )内填入适当的人体器官名或人体部位名。

01.(

)上明珠 04.挤(

)弄(

) 07.虎(

)熊(

) 10.咬(

)切(

) 02.掩(

)盗铃 05.交(

)接(

) 08.油(

)滑(

) 11.刻(

)铭(

) 03.画蛇添(

) 06.花(

)绣(

) 09.赤(

)空(

) 12.焦(

)烂(

)

九、文字叠叠乐 请于( )内填入适当的叠字。

如:绿(油)(油) (二)喜气(洋)(洋) (三)(赫)(赫)有名

01.酸(

)(

) 01.小心(

)(

) 01.(

)(

)向荣

02.甜(

)(

) 02.文质(

)(

) 02.(

)(

)有余

03.空(

)(

) 03.千里(

)(

) 03.(

)(

)善诱

04.火(

)(

) 04.风度(

)(

) 04.(

)(

)有词 趣味成语

成语猜字谜 根据字谜填成语 例:染料铺的货品(五颜六色)

色 盲( ) 牧童玩吉他( ) 六月打颤( )

关羽战李逵( ) 悲剧演完 ( ) 秋后的石榴( )

哑巴吃黄连( ) 东郭先生救狼( ) 月下老牵红线( ) 八月十五观菊花( )

答 案

色 盲(不分皂白) 牧童玩吉他(对牛弹琴) 六月打颤(不寒而栗 )

关羽战李逵(大刀阔斧) 悲剧演完(不欢而散) 秋后的石榴(皮开肉绽)

哑巴吃黄连(不言而喻) 东郭先生救狼(好坏不分) 月下老牵红线(成人之美)

八月十五观菊花(花好月圆)

成语碰碰对

一夫当关( ) 百尺竿头( ) 三天打鱼( ) 千里之行( ) 四体不勤( ) 万事俱备( ) 八仙过海( ) 上天无路( ) 十年树木( ) 远在天边( )

答 案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远在天边( 近在眼前)

成语巧改错

改正用错的字,将改错经过用成语表示 例:生不容辞(舍生取义) 货伪价实( ) 一本邪经( ) 生龙死虎( ) 鹤发老颜( ) 热火代天( ) 不言之喻( ) 胎肉相连( ) 脉飞凤舞( ) 来日方短( ) 功魁祸首( ) 危居乐业( ) 浅不可测( ) 中流砥梁( ) 水沉大海( ) 走马观木( ) 旧陈代谢( ) 近走高飞( ) 虎穷水尽( )

暗目张胆( )

答 案 货伪价实(去伪存真) 一本邪经(改邪归正) 生龙死虎(出生入死) 鹤发老颜(返老还童) 热火代天(改朝换代) 不言之喻(取而代之) 胎肉相连(脱胎换骨) 脉飞凤舞(来龙去脉) 来日方短(取长补短) 功魁祸首(将功赎罪) 危居乐业(转危为安) 浅不可测(深入浅出) 中流砥梁(偷梁换柱) 水沉大海(水落石出) 走马观木(移花接木) 旧陈代谢(以新换旧) 近走高飞(舍近就远) 虎穷水尽(放虎归山) 暗目张胆(弃暗投明)

成 语 动 物

( )腾( )跃 ( )立( )群 ( )飞( )舞 ( )歌( )舞

( )头( )尾 ( )( )无声 ( )假( )威 ( )( )学舌

( )吞( )咽 ( )( )不宁 ( )朋( )友 ( )( )点水

黔( )技穷 井底之( ) 指( )为( ) 釜底游( ) 走( )观花 ( )语花香 雕( )小技 飞( )扑火 ( )失前蹄 ( )( )捕( )

答 案

(龙)腾(虎)跃 (鹤)立(鸡)群 (龙)飞(凤)舞 (莺)歌(燕)舞

(虎)头(蛇)尾 (鸦)(雀)无声 (狐)假(虎)威 (鹦)(鹉)学舌

(狼)吞(虎)咽 (鸡)(犬)不宁 (狐)朋(狗)友 (蜻)(蜓)点水

黔(驴)技穷 井底之(蛙) 指(鹿)为(马) 釜底游(鱼) 走(马)观花 (鸟)语花香 雕(虫)小技 飞(蛾)扑火 (马)失前蹄 (螳)(螂)捕(蝉)

成语与历史

写出成语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南柯一梦( ) 东施效颦( ) 江郎才尽( )

赴汤蹈火( ) 投笔从戎( ) 鹤立鸡群( ) 负荆请罪( ) 杀妻求将( ) 完璧归赵( )

凿壁借光( ) 指鹿为马( ) 纸上谈兵( ) 精忠报国( ) 闻鸡起舞( ) 入木三分( )

鞠躬尽瘁( ) 卧薪尝胆( ) 破釜沉舟( ) 乐不思蜀( ) 图穷匕见( ) 三顾茅庐(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多行不义必毙 ( ) 答 案

南柯一梦(淳子棼) 东施效颦(东施) 江郎才尽(江郎) 赴汤蹈火(晁错)

投笔从戎(班超) 鹤立鸡群(嵇绍) 负荆请罪(廉颇) 杀妻求将(吴起) 完璧归赵(蔺相如) 凿壁借光(匡衡) 指鹿为马(赵高 ) 纸上谈兵(赵括)

精忠报国(岳飞) 闻鸡起舞(祖逖) 入木三分(王羲之) 鞠躬尽瘁(诸葛亮)

卧薪尝胆(勾践) 破釜沉舟(项羽) 乐不思蜀(刘禅) 图穷匕见(荆轲) 三顾茅庐(刘备)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景皓)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 多行不义必自毙(共叔段)

一、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数字,使它们构成成语。

( )马当先 ( )龙戏珠 ( )心二意 ( )通八达

( )神无主 ( )上八下 ( )仙过海 ( )死一生

( )全十美 ( )炼成钢 ( )方百计 ( )古长青

二、三字词中有不少具有一定比喻意义,请填空。

例:老老实实,勤恳工作的人——老(黄牛)

1、坚强不屈的人——硬(

);

2、蒙受不白之冤——背(

)

3、非常狡猾的人——老(

);

4、打击别人的热情——泼(

)

三、“刮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在词语中,风显得丰富多彩,请你把词补充完整,想想风的不同含义。

( )风拂面 ( )风送爽 ( )风细雨 ( )风习习

( )风呼啸 ( )风刺骨 ( )风骤雨 ( )风大作

四、诗词中写到春天的句子很多,请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上带“春”的词语。

1、______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常恨______无觅处,不知转入此地来。

3、_______得意马蹄轻,一日看尽长安花。

4、满园_______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水暖鸭先知。

6、_______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五、在下面的古诗句中填上恰当的动物名称。

1、 两个(

)鸣翠柳,一行(

)上青天。

2、 故人西辞(

)楼,烟花三月下杨州。

3、 儿童急走追(

),飞入菜花无处寻。

4、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立上头。

六、我们应该像高粱一样坚忍不拔,顽强跋涉,争当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请你在空格里填上字,使每竖行组成成语。

争 当 四 有 新 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七、巧填成语:

1、 战天斗( )大物( )闻强( )忆犹( )人辈出

2、 海阔天( )前绝( )发制( )心向( )水一战

答案

一、

一、

二、

三、

四、

六、

七、

八、

九、

十、百、千、万

二、

1、汉子

2、黑锅

3、狐狸

4、冷水。

三、微或轻、清或秋、和、轻或微、北或狂、寒或冷、暴、狂。

四、

1、春蚕

2、春归

3、春风

4、春色

5、春江

6、春眠

五、

1、黄鹂、白鹭

2、黄鹤

3、蝴蝶

4、蜻蜓。

六、争(先恐后)、当(仁不让)、四(面楚歌)、有(来无回)、新(人辈出)、人(才济济)。

七、

1、地、博、记、新。

2、空、后、人、背。

第3篇:趣题集锦

1. 请你阅读一家卖豆芽店铺的广告对联,你能写出它的读音,并解释店家的用意么? 上联:长长长长长长长 横批:水里求财 下联:长长长长长长长

读音:上联: 下联: 用意: 2. 在河北、辽宁两省交界处的山海关,有座姜女庙,旅游的人们都被庙里的一副对联吸引住了。你能读懂这幅对联的含义么?

上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下联: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3. 看数字猜谜语。

12345609( ) 01256789( ) 1+2+3( ) 333555( ) 3.5( ) 5 10 ( ) 4.下列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

杜鹏程( ) 陈残云( ) 王任重( ) 刘海粟( ) 丁慧中( ) 焦若愚( ) 5.根据字谜填成语

色盲( ) 牧童玩吉他( ) 六月打颤( ) 关羽战李逵( ) 悲剧演完( ) 秋后的石榴( ) 哑巴吃黄连( ) 东郭先生救狼( ) 月下老人牵红线( ) 八月十五观菊花( ) 6.猜城市名

风平浪静( ) 不冷不热( ) 四季长春( ) 海中绿洲( ) 日近黄昏( ) 7.填写男子年岁的别称。

二十岁为 之年 三十岁为 之年 五十岁为 之年 六十岁为 之年 七十岁为 之年 一百岁为 之年

8.(1)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沉鱼”指 ,“落雁”指 ,“闭月”指 (2)我国四大菜系指 、 、 、 。

(3)古代四库全书指:

(4)古人四兄弟从大到小的排行次序是:

第4篇:巧猜趣题方案

活动课题:巧猜趣题

活动内容:

1、巧猜成语;

2、巧猜字谜;

3、巧猜趣题

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丰富的想像力;

2、积累成语,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想像力及动口、动手的能力。

活动准备:题板、水彩笔、醋、油、瓶子。

活动过程:

一、导语揭题: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上一节活动课,这节课的内容是“巧猜趣题”,看哪一组的同学想得巧、猜得对,老师有奖品赠送。你们有没有信心拿奖?

二、活动开始

(一)巧猜成语

1、这一题共有两小题请同学看题板一,分组讨论写出答案(发题板,每组一块)

下面每一小题都代表一个成语,你能猜出来吗?答案写在括号中。

①1 2 3 4 5 6 7 ()

②5 6 7 8 9 1 0 ()

③3 3 3 5 5 5 ()

④1 2 4 5 7 8 ()

⑤1000[2]=100×100×100()

⑥1=2×10()

(学生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2、请每一组派一人读题板(评议打分改错)

3、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巧妙猜出这些成语的?(学生口头叙述猜题方法)

4、老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些数字的组合形式蕴含着成语,如“三五成群”、“千方百计”、“以一当十”等。猜题时要巧想巧猜,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成语积累。其实,像这种有趣的成语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也能互相出题猜一猜,以便掌握更多的成语。

5、请看题板二(发题板每组一块)

看图:请你先把图中的数字和图形翻译成相应的汉字,然后按线条把图分成六等分,使每个等份都成为一条成语。(用水彩笔标明等份)写出成语。

附图{图}

6、交题板,各组说答案:“七嘴八舌”、“五花八门”、“七手八脚”、“三头六臂”、“九牛一毛”、“一板一眼”

(打分)

7、小结:说说你们是怎样巧妙猜出这些成语的。先猜出常用的一二个,再按相同等份一画其他就不猜自明了。

8、通过“巧猜成语”的活动,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指名说一说,老师归纳板书)

/巧看

巧猜成语—巧想—积累成语

巧记

(二)巧猜字谜

1、刚才同学们猜成语表现得不错,现在我们一起来猜字谜,看哪一组同学表现得最好。请看题板三。

①四张嘴有头有尾,四张嘴没头没尾,四张嘴有头没尾,四张嘴没头有尾。(打四字)

②一字十八口,一字口十八

十八中有口,口中有十八

(打四字)

2、(学生讨论,老师巡视,略作指点。)

3、交题板、打分改错。(①申、田、由、甲)(②杏、呆、束、困)

4、说说你们是怎样猜出的。

5、小结:从今天的猜字谜游戏中,归纳起来只有一个字“巧”(板书)

巧猜字谜→巧看谜面、巧想意思、巧猜谜底

(三)巧猜趣题

1、请同学们看题板四:这两小题比前面的题略有难度,但只要大家真正开动脑筋,巧思、巧想,一定能解开谜底。(发题板)

①星期天,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一同到商店去买帽子,每人一顶,到家一数共三顶,这是怎么回事?

②五年级要去野炊,老师让小华带调味品,为了少拿些瓶子,小华把醋和油装在一个大瓶子里,野炊时,小华却能按各人的需要倒出醋和油,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倒的吗?

2、分组讨论,老师略作提示做,第二题时可让学生亲自倒一倒。

3、指名说一说解题思路。(打分)

4、小结:解第一小题要以“三顶帽子”为突破口,三顶帽子说明只有三个人,然后再想想三人的关系就明白了。解第二小题可让学生先倒一倒,再想想油醋的比重,怎样才能使醋流到瓶口就行了。

5、通过这节活动课,你们有什么体会?(评比,发奖)

三、总结

这节活动课同学们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励,多积累知识,使自己变得更聪明。

第5篇:三年级数学奥数:数学趣题

思文教育————思则睿智,文则典雅

思文教育小学三年级数学

第四课时:数学趣题

1、 (例题)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30天能长大到20厘米。问长大到5厘米要用多少天?

2、 一个池塘中的睡莲,每天长大一倍,经过10天可以把整个池塘遮完。问睡莲要遮住半个池塘需要多少天?

3、 一条小青虫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20天能长大到36厘米,问长大到9厘米要多少天?

4、(例题)小猫要把15条鱼分成数量不等的四堆,问最多的一堆最多可以放多少条鱼?

4、 小明要把20颗珠子分成数量不等的五堆,问最多的一堆中可以放多少颗珠子?

1

思文教育————思则睿智,文则典雅

5、 兔妈妈拿来一盘萝卜共25个,分给4只小兔,要使每只小兔分得的个数不相同,问分得最多的一只小兔最多分得几个萝卜?

6、(例题)把100只桃子分装在7个篮子里,要求每个篮子里桃子的只数都带有6这个数字。想想该怎么分?

7、 把100个鸡蛋分装在6个盒子里,要求每个盒子里装的鸡蛋数目都带有6。想想看,该怎么分配吧?

8、7只箱子分别放有1个、2个、4个、8个、16个、32个、64个苹果,现在要从这7只箱子里取出87个苹果,但每只箱子要么不取,要么全取,你觉得应该怎么取呢?

2

思文教育————思则睿智,文则典雅

9、(例题)舒舒和思思到书店买书,两个人都买动脑经这本书,但是钱都不够,舒舒缺2元8角,思思缺1分钱,用两个人合起来的钱买一本书还是不够。这本书多少钱?

10、李华和张洁到书店买同一种练习本,但发现钱都没有带够,李华缺6角,张洁缺2分钱,但两人合起来买一本还是不够,这种本子多少钱一本?

3

第6篇:小奥 127 奥数 一年级 教案 第10讲 自然数串趣题

从1开始,l、

2、

3、

4、

5、

6、

7、

8、

9、

10、1

1、12„„连起来成一串,像一串糖葫芦,我们把这样的一串数叫作自然数串(也叫自然数列),其中的每一个数都叫作自然数。自然数串的特点是:

①从1开始,1是头;

②在相邻的两个数中,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1;

③后面的数要多大有多大,也就是说,自然数串是有头无尾的。

在自然数串中,如果写到某一个数为止,就叫做有限自然数串,也简称自然数串。

这一讲的题目,都是与(有限)自然数串有关的。

【例1】如下页图所示。一份学习材料放在桌上,一阵风把材料吹落了一地。小军拣起来一看,糟糕,少了两张。根据下面拣到的材料的页码,你能说出少了哪几页吗?

解:一张材料的正反两面用两个自然数作页码,这两个自然数是相邻的。仔细观察找到的材料的页码,根据自然数串的特点,可知少了的两张纸的页码是(

7、8)和(

13、14)。

【例2】从1连续地写到100,“0”出现了多少次? 解:“0”出现了1 1次。因为从1到100含有“0”的自然数是:

10、20、30、40、50、60、70、80、90、100。数一数,这些自然数中共有11个“0”。

【例3】把1,2,3,4,5,„„28,29,30这三十个数,从左往右依次排列起来,成为一个数,你知道这个数共有多少个数字吗?

解:把这个数写出一部分来看看:

123456789101112131415„„282930

下面,分段计算这个数共包含有多少个数字: 1至9共有9个数字;

10至19共有10个自然数,每个都由两个数字组成,这一段共有2×10=20个数字。20至29这一段也有10个自然数,共有20个数字。30这个数由两个数字组成。所以这个数所包含的数字总数是: 9+20+20+2=51(个)。

【例4】小青每年都和家长一起参加植树节劳动。七岁那年,他种了第一棵树,以后每年都比前一年多种一棵。现在他已经长到15岁了,连续地种了九年树。请你算一算,这九年中小青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解:先把小青每年种几棵树写出来

再把每年种树的棵树加起来 1+2+3+4+5+6+7+8+9=45(棵)。

【例5】如下图所示。商店的货架上堆放着一堆火腿肠。你能很快地算出它的总数有多少根吗?

解:从上向下数,每层的火腿肠的根数组成一个自然数串,1,2,3,4,5,6,7,8,9 方法1:利用凑十法求和

方法2:用两串数“头尾相加”法求和

和=90÷2=45

这种自然数串的求和方法很巧妙,很重要,希望同学们能学会它。

【例6】把

1、

2、

3、

4、

5、

6、

7、

8、

9、

10、1

1、

12、

13、

14、

15、16填人正方形的方格中,使每一横行、竖行、斜行的四个数相加得数都是34。

解(1)把这16个数依次排成如下四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 1 12 13 14 15 16 (2)把带箭头的线的两端的数互换

(3)互换后,把16个数填到正方形的空格里你会发现每一横行、竖行、斜行的四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34。

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还可以发现这个图中的奇妙的性质:不但每一横行、每一竖行和每一斜行的四个数相加之和都等于34,而且

①四个角上的四个小正方形里的四个数之和都是34;

②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里的四个数之和也是34;

③大正方形四个角上的四个数相加之和也是34。

真是不可思议!人们给它起了个有趣的名字——幻方。见右图。

【例7】如果全体自然数如下 表排列,请问

①数20在哪个字母下面? ②数27在哪个字母下面? ③数70在哪个字母下面? ④数71在哪个字母下面? 解: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排列的规律:开头的七个数1,2,3,4,5,6,7分别排在A,B,c,D,E,F,G的下面以后每加七个数就又从头排起,如1+7=8,1+7+7=15,则8和15都和1那样,排在字母A的下面利用这个规律,就能求出哪个数在哪个字母下面。

①20=6+7+7,

可见20和6排在同一个字母下,即在字母F下面;

②27=20+7=6+7+7+7。

可见27也是排在字母F的下面; ③

可见70排在字母G下面;

④71=1+70,

可见71和1都排在字母A的下面。

1.小明从1写到100,他共写了多少个数字“9”?

2.把1到12这十二个数每两个数分为一组,要求每组的两个数之和都相等,怎么分?和是多少? 3.用

1、

2、

3、

4、

5、

6、

7、

8、9这九个数编三个算式,一个加法、一个减法、一个乘法,每个数只许用一次。

4.用

1、

2、

3、

4、

5、

6、

7、

8、9这九个数字,写成三个三位数,使它们的和等于1953。 5.用

1、

2、

3、

4、

5、

6、

7、

8、9这九个数字,写成三个三位数,使它们的和等于1989。 6.一只老猫捉了12只老鼠,其中有一只小白鼠。老猫自言自语地说:“我要分三批吃它们。不过吃以前叫它们站好队,我从头一个开始吃,隔一个吃掉一个,也就是:我第一次吃掉站在第1,3,5,7,9,11号位置的小老鼠;剩下的叫它们不许动,第二次还是从头一个吃起,隔一个吃一个;第三次也是照这个办法吃。但把最后剩下的一个放了。”这话被聪明的小白鼠听见了,于是它站在了某个号的位置上,最后没有被吃掉。

小朋友,你知道小白鼠站的是第几号位置吗? 7.所有自然数都按下表排列,问: (1)21排在第几列的下面? (2)30排在第几列的下面?

8.一个排版工人给一本1至50页的书排页码,如果书的页码的每一个数字都用不同的铅字块,问他一共要用多少铅字块? 9.把1至16这十六个自然数巧妙地填入正方形的十六空格里,可以做成有趣的幻方。右图是个未完成的幻方,当它被填满时,它的每行、每列和每条对角线上四个数字的和都相等。请你继续把这个幻方完成。

1.解:小明共写了20个数字“9”。

因为从1到100的数中有18个数含有一个数字“9”,它们是:

9、

19、

29、

39、

49、

59、6

9、7

9、8

9、90、9

1、9

2、9

3、9

4、9

5、9

6、9

7、98。

另外自然数99含有两个数字9。

2.解:自然数串有一个特点,相邻的两个数中,后一个比前一个大1,因此可以进行如下的搭配分组:

最小的数1和最大的数12成一组(1,12);

次小的数2和次大的数11成一组(2,11);

中间的两个数6和7成一组(6,7);

各组两个数相加之和都是13。

3.解:从受限制最强的乘法算式人手,在这九个数中两个数相乘的积等于另一个数而不发生重复数字出现的,只有2×3=6和2×4=8;经试验,可选用2×3=6,则剩下的六个数可组成两个等式1+7=8和4+5=9。再经过适当的变换就可以列出满足题目要求的算式(答案不惟一)。 1+7=8 9-4=5 2×3=6。

4.解:分拆1953=1800+140+13 再分拆13=9+3+1 作为三个数的个位上的数字; 14=8+4+2 作为三个数十位上的数字; 18=7+6+5 作为三个数的百位上的数字;

于是,得到的三个数是789,643,521,

注意:此题答案不惟一,同学们还可以试着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其他三个数。 5.解:思路与第4题相同,

分拆1989=1800+180+9 再分拆18=8+6+4 作为三个数的百位上的数字; 18=9+7+2 作为三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字; 9=1+3+5 作为三个数的个位上的数字;

于是,得到的三个数是891,673,425,

符合题意。

6.解:按猫吃老鼠的过程顺序进行思考; 老鼠站好队,

可见聪明的小白鼠如果站在第8号位置上就可以不被吃掉。

7.解:方法1:把下图的自然数继续写下去,一直写到21为止,就可以知道:21在第二列,30在第三列。

方法2:仔细观察表中自然数的排列,可以发现每经过7个数字就又会重新从第一列开始,完全重复前面的排列情况,由此,可以找到一个通过计算找出某个自然数在第 几列的方法: 30-7-7-7-7=2 这就是说30和2在同一列即在第三列。 8.解:分段计算:

从1至9页,共9页,每页用一个铅字块共有1×9=9(块);

从10至19页,共10页,每页用两个铅字块共用2 ×10=20(块);

从20至29页,共10页,每页用两个铅字块共用2×10=20(块);

从30至39页,共10页,每页用两个铅字块共用2×10=20(块); 从40至49页,共10页,每页用两个铅字块共用2×10=20(块); 第50页,共1页(但为两位数)用两个铅字块,

所以50页书共用9+20+20+20+20+2=91(块)(铅字)。

9.解:见右图,仔细观察可看出有一条对角线上的四个数都给出来了。这四个数相加之和是12+9+5+8=34由此可求第3行第一列空 格中的数是10;即5+16+3=24,34-24=10。第4行第三列上空格中的数是2,即

7+9+16=32。34—32=2。

接着可继续求出其他空格中数。

上一篇:安委会工作职责下一篇:普通话测试说话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