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方式区别

2022-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表达方式区别

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区别

摘要:文化是个极其宽泛的概念,涉及该民族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性质上分,中国文化属人文文化,西方文化属科学文化。人文文化重人论、轻器物,价值取向以道德为本位,强调同一性。科学文化重物质、轻人论,价值取向以功利为本位,主张个人至上,重视特殊的辨识。着重探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重大区别。

关键词:文化;人文文化;科学文化;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由一系列的基本观念所规定和制约的、被模式化了的思维的整体程式,是特定的思维活动形式、方法和程序的总和。作为社会的思维方式,大体可分为两个基本层次。其一是人们形成和运用概念把握对象的理论思维方式,这是与人们的宇宙观、自然观和历史观密切相关的,被系统化、理论化的较高层次。其二是与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相关联的,表现为思维习惯、情趣和趋向的较低层次,即世俗性或习惯性的思维方式。这两个基本层次并非截然分离的。在中国思维方式中,往往是理论思维方式通过世俗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而世俗思维方式蕴含着理论思维方式,受理论思维方式的制约或指导。

下面笔者将从三个主要方面来探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重大区别:

1 重道德、轻器物与重器物、轻道德

中国文化属人文文化,其思维方式受传统理想人格、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影响,带有明显的道德化倾向。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的类比、比喻、象征等思维形式,从本质上看都是建立在经验的、具象的基础上,都是主体借助一定物象或原理,以阐明特定的情感意志的一种方法,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而下的“器”,阐释主体对形而上的“道”的向往。在传统的思维总格局中,人们对形而上的“道”的追求特别强烈,特别执著。

传统思维方式所造成的重形上轻形下、崇道贬器的思想,给民族思想打下了极深的烙印。一方面,它对于人们的道德境界的培养,起了积极作用;它能激发人们高尚其志,以道德理想的追求为怀,而不以物欲满足为尚。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它萎缩了中国人的创造精神,妨碍了人们对自然的探索,使思维的视野局限于道德精神领域。“轻自然,斥技艺”的儒家思想传统,便是在这种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而清代统治者视现代科技为败坏人心的“奇技淫巧”、“形器之末”,导致了闭关锁国、被动挨打的可悲局面,这正是重道轻器思想传统所结出的恶果。

2 重整体与重个体

传统的中国哲学认为天地人合一,自然界和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自然界和人类都服从同一规律,人类和自然界、自然界和人的精神相关相应、水乳交融,是个和谐的统一体。这种哲学思想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形成整体性思维方式。而西方哲学强调人的个体意识,人依附于自然却独立于自然,人要向自然索取,因而西方人崇尚个体思维。于是,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文化重和谐、同一,西方文化强调个性、对立;中国文化重系统、综合,西方文化强调个体、分析;中国文化重内倾,西方文化重外倾。大家都认定自己的文化价值体系优越。

3 重直觉与具象与重理性与逻辑

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直觉思维被全社会自觉不自觉地广泛使用,这对于人们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起了促进作用。它丰厚了民族思维的基础,对于人们的综合、归纳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与此同时,直觉思维没有精确地引导人们认识事物,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科学理论的发生和发展。中国传统思维缺乏严密的分析思维传统,科学技术缺乏博大严密可以证伪的理论体系,都与传统思维中直觉思维之林过于茂盛有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上有重大区别,正是这种区别注定了两种文化各自的发展轨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这绝不意味着毫无瑕疵,作为一种人文文化,中国文化在诸多方面还需借鉴西方文化这种科学文化,中国文化应在保留传统文化优良传统的同时吸收西方文化中科学积极有益的成分,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才会欣欣向荣、长久不衰。

作者:谭 琦

第2篇:林地管理的因时因地的区别化管理方式探究

【摘 要】林地管理工作是当前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加强对林地管理工作的研究,正确处理好林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省处于中国西南地区内陆,地形多山,加强林地管理、提高林地利用效率,是我省面向新时期森林资源管理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在分析我省林地资源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 提出了林地管理的一些新思路和如何加强林地管理的新举措。

【关键词】林地管理;贵州林地管理;对策措施

0.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越来越强调人与社会和谐而发展,我国政府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生态社会。林地资源是国家森林资源的载体,也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国提出要把发展森林资源,构建森林景观,申报森林文化遗产等作为我国林业部门的主要职责,而这些的实现都需要林业的发展。所以说林业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也有重要意义。我国政府历来有十分重视林业管理,而且也在逐步加大管理力度,并且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效。但是现阶段,林业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以限制采伐为主要目的的管理模式虽然在历史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与现阶段所需要的林业管理要求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因此,国内的许多专家学者也在就如何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如何让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研究探讨,希望找出一个好的管理模式。本文就先叙述一下什么是林地管理,然后说一下现代的林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种林地管理的新模式——因时因地区别化管理。

1.林地管理介绍

我们先说一下什么是森林资源管理。所谓森林资源管理就是县级人民政府以及更高级的人民政府的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授权相关的机构部门依法对管理范围内的森林资源实施行政管理,这是一种具体的行政行为,实际上就是林政管理,所管辖的范围有:森林、林地、林木、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动物、微生物和各种别的植物;所依据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等。

由上文所述,林地资源管理是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具体的职责就是以下七项:

(1)深入学习和理解国家以及地方林地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并且做到贯彻执行。

(2)统计森林资源数量、实时观察记录森林资源的数量变化。

(3)管理记录林地的归属权,以及归属权的变更。

(4)管理林地资源的使用,以及林地资源征用时的补贴相关问题,以及监督森林资源使用后的恢复相关问题。

(5)保护林地资源,监督使用情况,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6)查处各种林业违法行为,制止破坏行为。

7)协助政府处理各种林地相关的争议。

依照法律以及管辖范围都与森林资源管理相同。

2.林地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林地资源管理现状。

先来说下我省现在的林地资源现状,贵州省的气候类型是属亚热带高原山区,全年气候以温暖湿润为主,地貌类型多样,植物种类丰富。具体的统计数字是贵州省国土总面积17616770公顷,其中林地面积8771550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49.79%。按林地种类划分为全省8771550公顷中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中,共区划防护林4011637公顷,占53.94%;特用林423862.8公顷,占5.70%;用材林2325672.4公顷,占31.27%;经济林352619.1公顷,占4.74%;薪炭林323735.4公顷,占4.35%。林木种类为:全省分布最广的是针叶林,同时也是经济价值最高的,具体种类以杉木林、马尾松林、云南松林、柏木林为主;其次是阔叶林,主要构成是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植物为主,并且常绿阔叶林现在已经是本省的地带性植被。野生动植物资源方面有野生动物有一千余种,其中有十四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植物有三千八百余种。可以看出,我省的林业资源总量还是比较充裕的。但是由于我省地处山区,石漠化一直是我省林业管理的难点。我省政府也做出了许多努力,也受到了不少的成效,但就我省的林业发展现状来说,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

(1)贵州的地形使其可以养活很多经济树种。其中以杉树林、马尾松林为主;阔叶林主要以山茶科为主,这些都是抗逆性较差的林业。不完善的管理制度很容易承担经济风险。这一点在全国各处林业部门都需要加强,加强植物检疫,加强病虫害防治等。

(2)就全省来说,森林资源分布不均,林业生态体系不稳。

(3)虽然贵州省的森林面积大,森林资源多,但是林业产值少。

3.因时因地的区别化管理方式

如上文所说,我省早已注意到林地资源的宝贵,以及它对国家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性,并且采取了许多措施,这些措施也发挥了许多成效,但是目前我国的林地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突出问题就是管理模式问题,本文就在此提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因时因地的区别化管理方式。所谓因时因地的区别化管理方式就是指国家只是制定大的方针政策,明確方向,各地方林业管理部门结合自己地方特点制定有利于本地的林业管理具体措施,保证全国各地方的林地管理目的相同而手段各异,实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充分发挥地方优势。

3.1因地管理

所谓因时因地的区别化管理方式的因地管理从大的方面说就是指国家只是制定大的方针政策,明确方向,各省级林业管理部门结合自己地方特点制定有利于本地的林业管理具体措施,保证全国的林地管理目的相同而手段各异,实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充分发挥地方优势。下面我们以甘肃和云南两个省为例来说明。

先来说下云南省。云南省地处南方,全省气候类型众多,但是以热带、亚热带气候类型为主,降水充沛,水资源丰富,所以说全省林木资源丰富。现在云南省林地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七条:

(1)为林地恢复所征收的费用不合理,并且标准不一。

(2)林地占用与恢复不平衡。

(3)林地补偿不规范。

(4)林地审批流于形式。

(5)管理部门之间配合不好。

(6)林地资源保护意识差。

(7)违法乱占林地现象依然存在。

从这七条问题中可以看出,云南省的林地管理问题中除了全国普遍性的问题如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还有主要存在于林木资源丰富的省市的问题,如前三条。下面我们看一下甘肃省的林地资源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甘肃省地处内陆,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少,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状况脆弱,林地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因此甘肃省林地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何保护现有的林地资源部受损害,另一方面是如何发展林地资源,我们看一下甘肃省林地管理的主要措施:

(1)抓制度,依法规范林地管理。

(2)抓源头,理顺林地管理体制。

(3)抓恢复,林地面积稳中有增。

(4)抓执法,严厉打击违法占地行为

但从这四方面的措施我们就可以看出甘肃省关于林地管理的重点。

由上文叙述可以看出在林木资源充沛的省市,如何在保证林地资源不被破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林地资源的经济效益是林地资源管理中的重点,因此这些省市的林地资源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以及管理措施就主要涉及经济方面。而像甘肃省这种林地资源匮乏的省市,保护和发展林地是林地资源管理中的重点。上文是关于省级的因地管理,当然,一个省的各个市县之间也会有差异,也应该实行因地管理,下面我们以贵州省为例来说明。

如上文所说,贵州省全省的林地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比较高,但是存在的问题就是分布不均匀。具体情况是贵州省的森林主要集中在黔东南的清水江、都柳江流域及黔西北的赤水、习水一带,具体数字是将近一半的森林集中在黔东南遵义两地区,而贵阳、安顺、毕节、黔西南、六盘水五个地区面积要比黔东南遵义两地区大得多,但是森林面积只占有全省的四分之一不到。同时,地处贵州西部的黔西南州北部及黔南州西部等地都是喀斯特地貌,生态环境脆弱,同时植被覆盖率又低。有统计数字显示,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森林资源较贫乏的贵州西部地区为主,贵州省每年有将近九百平方公里的面积在石漠化。如果林地管理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对全省的生态环境都会产生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贵州省实行因地管理就十分必要了,下面来说下具体的做法。

根据贵州省不同的区的水文、气候、地质结构以及土壤特征,还有现有林地的分布情况,可以采取西部地区以治理沙漠化为主,中部地区以保护现有林地为主,东部地区已开发、利用为主的林地管理战略。具体做法是在东部地区适宜林木生长的地区,可以多种些生长周期短的林木品种,以便于发展林产品加工业,同时可以种植油料药材能源林等经济价值高的林木。对于中部地区,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同时人口比较多,发展林木种植比较困难,可以采取保护现有林木不被破坏,防止生态环境恶化的措施。对于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偏低,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正在加速,所以应该一防治荒漠化,加速育林为主,比如可以以坑木林基地建设为主,附加药材、油料、香料等林木的培育种植。对于气候条件适宜于林木快速生长的南部地区,可以大力种植类似于桉树的速丰林,或者别的类型的经济林。

3.2因时管理

所谓因时管理就是指,一年中的各个不同时期林地的特点不同,需要保护的方面不同,需要重点保护的林木的种类也不同,同时主要发生的林木类案件也不同。因此,全年通用一种管理方案是不科学的,效率也不够高。所以就应该根据一年中不同时期林地的不同特点制定专门的管理方案,这样才能更好的管理林地资源。根据研究,植物的保护酶系统、渗透调节物质以及光合作用都会随着季节变化,有些植物还有休眠期。对于贵州省来说,贵州省全省分布最广的是针叶林,其次是阔叶林,并且常绿阔叶林现在已经是本省的地带性植被,如果能根据季节特点制定出具体的办法管理这些林木,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另外,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森林植被少,生态环境恶劣,更需要根据植被的季节性特点加以保护,以防治荒漠化。

4.结语

因时因地区别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林地管理方式,希望以后能在林地管理中发挥作用,同时也希望大家能从这篇文章得到启发,创造出更好的林地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张德静,张鹏,张靖.我国林地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林业资源理,1999.

[2]杨平.我国林地资源管理现狀分析及建议[J].林业资源管理,2000.

作者:宋云萍

第3篇:中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培养方式培养目标的区别与联系

[摘 要] 中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能够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专业技术性的人才,而当前我国畜牧业正朝着转型升级的方向发展,因此这也意味着中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式、培养目标等方面应当进行改革或调整。主要对比中职与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目标,并就中高职之间方式和目标存在的联系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中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衔接途径,以期为该专业发展以及我国畜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参考。

[关 键 词]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区别;联系

[

我国畜牧兽医人才主要是由各中高等院校来培养,而由于畜牧与兽医之间的联系或相关性比较强,这方面的人才培养以及专业学习当中畜牧及兽医是并行的。而畜牧兽医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现今时代,畜牧业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农业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因此,该专业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的区别

(一)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区别

1.中职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式

在中等职业院校当中,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可以从其课程及专业发展方向设置,以及校企合作两大方面具体分析。

首先,中职针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是依据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而定的,在专业设置方面分为长线和短线培养。长线专业设置的培养方式中,学生可以选择更为具体的专业,如动物饲养、动物医学、动物卫生检疫等,学生通常是初中阶段的知识水平,在专业学习上为3年,当然由于專业不同学生的岗位目标也有所不同。中职短线专业设置的培养方式当中,涉及的专业为奶牛饲养、宠物护理、乳品加工等,学时在1~2年之间,学生的水平为初中及其以上。另外,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中的课程目前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课程相对较少。

其次,中职学校针对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当中,校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为实现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许多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已经开启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该人才培养方式之下,学生能够在学校和企业或相关农场、养殖场等充分学习和深化畜牧兽医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总之,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主要为专业课程(长线与短线培养)、校企合作两大方面进行,这两种人才培养方式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当然在其中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2.高职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式

高职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当中,也主要是以专业课程方式进行培养。但是,高职在专业课程当中的具体安排及培养方式与中职的人才培养方式有着极大的不同。首先,在畜牧兽医专业课程安排当中,包括了基本素质课、职业技术课及职业实训课,在这些课程体系之下具体又分为必修课、选修课、第二课堂及实践实训。另外,学生学习的课程类型也比较多,其主干课程包括动物外产科、动物疫病等9门,主干的实训课程共5门。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更加平衡,其比例为5.5∶4.5。

在校企合作方面,高职能够聘请该专业的专家参与学生的实践培训,学生实践平台更为广阔。

综上对中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人才培养方式对比分析,中高职在培养方式的方向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基础不同,以及中高职办学要求不同,中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具体则有极大的区别,当然中高职培养方式获得的效果和成果也是不同的,不能简单地认为高职比中职人才培养方式更好或层次更高。

(二)中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区别

根据对中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上进行的对比和分析,中高职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必然是不同的,中高职该专业人物目标具体的阐述和分析:

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中等职业教育当中,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有以下三点:

(1)依据中职办学性质和现阶段招生的实际情况,首先中职招收初中毕业生和适龄社会青年,而后对这些学生进行1~3年的专业教育和培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动物饲养、动物医学等)以及基本的实践技能。

(2)依据畜牧兽医专业的市场及岗位需求,中职设置相应的专业如畜禽养殖、畜禽疫病防治等专业课程,有条件的学校还开设宠物疫病防治、宠物护理等课程,培养具有基本或初级技术的实用型人才。

(3)依据生产岗位单方面的人才需求、岗位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养,由此帮助学生能够更好适应岗位和职业需要。

根据以上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看,实际上中职更多的是依据我国中职教育的要求、市场和岗位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因此,中职人才培养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生存技能,而这一目标具有的方向性和指导性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得不到相应的保证。

2.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意见,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大的方向上是:培养基础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操作技术能力强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例如,高职毕业生能够面向禽养殖企业、饲料企业等相关专业企业,从事和担任相应的工作。

依据高职该专业课程安排,其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有以下几点:

(1)在基本素质课程当中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具备较好的职业道德、政治理论素养、相应的法律知识等。

(2)在职业技术课程当中培养学生与该专业相关的生产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3)在实训实践课程当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生存生活能力等。

总而言之,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在身体和心理素质方面、其他相关知识(法律知识、政治理论等)方面,同样需要学生一定程度的了解。据此,高职在人才培养方式方法、课程教育等方面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因为达到以上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中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培养方式培养目标之间的联系

根据对中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培养方式以及培养目标的区别分析,可以看出他们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尤其是在培养方式、目标的大体方向上具有共同点。另外,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意见: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因此,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培养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高职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则起着引领作用,二者是承上启下、相互联系的。培养方式与培养目标的联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实行学分制且中高职互认

采取学分制,规定中高职阶段的总学分、课程学分标准,且课程学分在这两方都可认可,中职学生完成规定学分后即可获取中职学历文凭直接就业或直升高职,在高职院校就可以不必再去重修之前已学的课程;采要学分制的管理方法可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中高职系统高效的培养人才,减少不必要的教学资源重置浪费,而且对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学分制的互认必须要有教育主管部门的顶层设计。

(二)构建中高职课程体系一体化

第一,明确中高职阶段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目标。中高职培养目标是培养两个不同层次的技能型人才,但属性相同。第二,整合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整合不同学校的理论课程,提高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第三,融入职业资格证书,衔接好课堂大纲、较次同职业资格标准。第四,开设拓展课程,让学生尽可能通过课程的选择满足自己的爱好和愿望,并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以岗位所需职业能力为核心,重组与整合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对接岗位需求。中职阶段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的专业技能,而高职阶段以拓展学生专业面和实训学习为主。

三、现阶段中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衔接途径

(一)中高职五年一贯制

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高职独办,五年一贯,一体化运行”。具体为:首先,课程上,设计五年课程体系,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化,避免中等和高等学校学生学习内容重复。其次,招生上,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统一学习基础。再次,五年制时间优势明显,可以减少课程重复导致的衔接损耗,在较短时间内可安排较多的专业课程学习时间用于培养职业能力,缩短学习年限。总的来说,五年制高职更具快捷性。

(二)“3+2”模式

中高职联合办学,完成三年制中职的课程之后学生可以不需要再进行高考,而是直接参加高职入学考试,合格者可给予专科类高职毕业证书。

以“3+2”模式为代表的中高职贯通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两校合作,三二分段,免试‘直通车’”

(三)高职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衔接模式

实施对口招生,考试内容:语数英及专业课;考试形式:笔试+面试或模拟操作等。这种对口招生的模式使得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学生当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得以提升。比如,广西各高职院校通过对口招生,在最近几年中主要面向各中职学校,此招生形式的特点是“升学导向,考试选拔,广泛适用”,无论从可操作性还是从中职学校长远发展等方面,此模式应是今后中高职衔接的主要发展方向。

(四)重视学生的继续教育发展

现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对就业者的年龄、学历等是有一定要求的,而中职学生在技能以及文化知识的程度还是远远不足,并且畜牧兽医专业涉及的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无论在专业技能还是在文化知识上,中高职必须重视学生的继续教育及发展。

中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培养方式培养目标存在区别,同时也存在较强的联系,而中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要实现较好的培养效果,重点在于明确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衔接联系渠道。

参考文献:

[1]周春宝,王利刚,刘海霞,等.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为例[J].中国市场,2016(10):197-198.

[2]陈晓华,陈滨,时广明.畜牧兽医专业中高职衔接系统培养途径的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6):139-140.

[3]毕玉霞,梁学勇.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模式[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96-97.

[4]吴云,龚云登,向大育,等.高职畜牧兽医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157-158.

[5]娜楠.中職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学周刊,2015(29):54.

[6]毕玉霞,梁学勇.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模式[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96-97.

作者:刘瑞艳 黎志凌

第4篇: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区别

“表达方式”是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有以下5种:

1、记叙

2、描写

3、抒情

4、议论

5、说明

其中,记叙,说明,议论是文学的三大文体。 记叙

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作用也比较多。 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表达功能

5种表达方式,作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为内容表达服务。一定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来写作,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 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的区别

(1) 表达方式分为叙述(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的分类解释;

(2) 一篇文章( article )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

(3)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

(4) 表达方式只有五种,表现手法却有很多种, 编辑本段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

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乐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借物喻人、先扬后抑、先抑后扬等。

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使用五种表达方式,作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为内容表达服务。一定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来写作,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所谓表达功能。

五种表达方式按功能又分为两大类,即再现客观类和表现主观类。

再现客观类,包括叙述、描写、说明;其共同点在于反映客观物象,这就是说,在某地出现的事,写出来再传告到另一地方的人,一个行业里创造的成果再向其他行业传递。作者在观察、思考与表达时,多取客观态度,力求真实表述客观事物。

表现主观类,包括议论和抒情。特点是表现主观精神。议论表达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见解,抒情表达的是作者主观的情感。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是作者在观察生活发现有社会意义的问题之后,有题而议才写成文章。作者在体验生活过程中,产生独特的认识和感受,有感而发才写成一篇抒情文。一句话,主观的东西向外转化和传递,即所谓表现。 编辑本段 诗歌鉴赏知识储备

诗歌鉴赏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庞杂,如作家的写作背景、常用典故、文化习俗、风格流派、思想内容、常用的表达技巧等,再加上相当多的考生对一些诗词的风格和表达技巧方面的术语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复习起来倍感艰难,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对其进行举例归类。

1、语言风格:精炼、含蓄、简朴、清新、明快等。

2 、思想内容:借景抒情、咏物言志、边塞征战、即事感怀、怀古咏史、羁旅生活,惜春伤春、闺怨诗、爱国诗、爱情诗、乡愁诗等。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3、表达技巧: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其中抒情可分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描写可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景结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明暗相衬、粗笔勾勒和工笔细描;描写顺序有:所见,所闻、所感;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的变化;远景、近景、上下;现实和神话相结合等。表现方法有渲染、烘托、映衬、反衬、化用、虚实相生、正侧面相结合、情与理的结合、欲抑先扬、欲扬先抑、铺排、含蓄、幽默、象征、联想、想象。一些常用的修辞格有比喻、讽喻、起兴、借代、拟人、对偶、夸张、排比、反问、设问、衬托、反复、反语、委婉、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

4、诗歌的个人风格: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例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杜牧的清健俊爽、王维的诗画一体、王昌龄的雄建高昂、高适的悲壮苍凉、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郊寒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陆游的悲壮爱国等。此外词还有婉约、豪放之分,曲有通俗和幽默之分。总的来说,诗词曲的特征分别是“诗庄”、“词媚”、“曲俗”。

5、篇章结构:常用的术语有层层深入、首尾呼应,有总有分,详细得当,巧妙过渡,伏笔照应、铺垫、卒章显志,以小见大。 编辑本段 掌握解题思路

诗词鉴赏的主要内容是: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由于是简答题,受字数限制,因此考生在解答时必须做到审清题目要求,准确概括要点。答题时要注意:

1、紧扣原诗的内容。命题者对这方面的考查目的是看看考生是否真正读懂诗歌,因此对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赏析, 必须结合原诗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千万不要脱离原诗空泛而谈,否则难以说明考生是读懂了诗歌。

2、点面结合。如考查对诗歌的思想内容或表达技巧进行赏析,可以在概括表述的同时,适当展开对个别诗联的简析。

3、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相结合。如果是对整首诗歌的思想内容或表达技巧进行赏析,往往两者是结合在一起来进行表达的,很难孤立地回答其中一项内容,也就是说,当要求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或表达技巧中的一项时,可以从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两方面一起来回答。

4、要用规范的术语。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尽量用上面提到的那些名词术语来解答。 编辑本段 常见题型

1、内容主旨题解题指导

阅读欧阳修《采桑子》,分析这首词的内容主旨。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解题指导】第一步认真阅读诗句,整体感知诗歌的大致意思。第二步明确诗中提到的地点(西湖)、时间(月夜)、人物(诗人)、事件(荡舟西湖)和主要景物(天容水色、鸥鹭闲眠、风清月白),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的词语组合。第三步,根据“卒章显志”的特点揣摩诗人的思想主旨。本诗可抓住重点词语或短语“谁羡”、“便是仙”进行理解。诗句中结尾句不是描写,而是发议论,这正是解读主旨的关键。前面景色描写非常宁静、美好,才会有“人在舟中便是仙”的感觉。这种鉴赏题在解答时,通常切分为两点,一是根据诗句描述内容,二是揭示主旨。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

【参考答案】这首词描写西湖月夜,湖水和天光相映,柔风习习,夜鸟闲眠,一片宁静和美好的景象,好似人间仙境,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光和现实生活的美好情怀。

2、情感思绪题解题指导

阅读白居易的《村夜》诗,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解题指导】第一步,找出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霜草苍苍”、“虫切切”、“月明荞麦”、“花如雪”。第二步,仔细审视这些景物所体现的特点,想到景语皆情语,以景传情。不难看出前者冷清、愁苦,后者明亮、美好。第三步,抓住能体现人物心态的词语,如“行人绝”、“独出门”等,尤其从“独出门”可以发现诗人情感上有一个转变过程。表现在首句和尾句上,尤其是“霜草苍苍”和“花如雪”,两种景象截然不同。

【参考答案】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由原先的孤独寂寞,到独自出门去排遣烦闷,看到了明丽景色而感到特别喜悦的感情变化。

3、表达技巧题解题指导

阅读王勃《蜀中九日登高》,试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 那:奈何,为什么。

【解题指导】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或表达技巧,一般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看语言有没有特点(浅易、典雅、悲壮、豪迈、清新、质朴、委婉、生动、讽刺、诙谐等)。二看有没有用修辞(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反问、设问等)。三看有没有用特别的表达手法(如托物言志、动静结合、侧面烘托、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对比映衬、联想想象、描摹心理、刻画细节、白描勾勒等)。头脑中有了这几个方面的轮廓,就可以逐一对照诗句加以审视。从语言上看,出现了口语“那”,这首诗采用近似日常口语的形式,显得浅近亲切。从修辞上看,三四两句采用对比,尾句还运用了反问。从表达手法上看,第三句直抒胸臆,第四句却委婉别致。经过这样的分析筛选,就可基本把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了,解答起来也就有了方向,自然也就有话可说了。解答时要注意先说什么,再说什么,一定要做到思路清晰、层次清楚。如果思路不是很清晰,最好采用分点法,依次说。还要结合诗句来分析,这样才显得有根有据。

【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然而却不能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之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第5篇: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艺术手法)的区别

表达方式有以下五种:

1、记叙(叙述)

2、描写

3、抒情

4、议论

5、说明

(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作用也比较多.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五种表达方式,作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为内容表达服务.一定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来写作,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所谓表达功能. 辨析

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的区别 关于表达方式: ①表达方式分为叙述(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的分类解释; 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

③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 4 表现手法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 5表达方式只有五种,表现手法却有很多种,例如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等

综合起来,“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关于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对比 衬托 烘托 卒章显志 象征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托物起兴 美景衬哀情 渲染 渲染环境 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 动静结合 伏笔照应 设置悬念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修辞格 字词锤炼 以小见大 句式选择等

第6篇: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阅读教学中,许多同学分不清“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进而影响自己正确地答题。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

1.修辞手法 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⑴、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

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⑵、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①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例析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简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②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例析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简析:“帆”,原指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这里诗人以“帆”代指整个船。例析2: 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简析:“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这里用樯橹代战船。③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去代替概括抽象的事物例析1:① 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简析:“管”是一种类似于笛的乐器,“弦”是乐器上的肠线或金属丝。这里,诗人用“管”“弦”指代音乐。例析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简析:“金戈”指金属制的戈,“铁马”指配有铁甲的战马。这里“金戈铁马”用来代指精锐部队。

⑶、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李白的作品中表现极为突出,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危楼高百尺”等。例析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简析: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⑷、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春行即兴

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问:这首诗的

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简析:这首诗的第

三、四句修辞方法是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⑸、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例析: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咏白海棠(薛宝钗)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咏白海棠(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据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简析:“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⑹、设问和反问:设问是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例析1:“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简析: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例析2:王安石的《题乌江亭》:“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简析: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2.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例析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

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简析: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第

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例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问: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简析: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融情于景的特色。

一般说来,记叙文多采用叙述、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议论文多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说明文多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当然,表达方式的运用也不是绝对的,如记叙文里也可以使用少量议论或说明,议论文里同样也可以使用少量的叙述、描写或说明,说明文里也可以有叙述或描写。至于杂文、游记、随笔等更细的分类文体,表达方式则更加灵活。总之,表达方式的使用,一切服从文体和表现主题的需要。

3.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烘托、象征、用典、白描、蒙太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心理刻画、寓庄于谐、联想和想象,等等。

例析:简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句的表现手法简析:该句纯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为我们勾勒出了田园生活图景,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巧。这种画法,不用色彩的烘染,只用黑线勾描物象。在文学创作上,白描指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其特点是: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逼肖。

4.区别与联系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但表现手法是用以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而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反复是一种修辞手法,但它如果间隔使用,对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就非常明显,也可视为表现手法;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有时也可以是一种表现手法;等等。总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当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产生了一种整体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或是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表现力,那么这种修辞手法也可视为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经常接触到的概念,不可回避,我们必须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认真体会,才能真正将它们区分开来,并娴熟地运用。

例示:1.试分析下面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答:本诗所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如下:⑴衬托,以冰雪林衬托梅花的坚毅耐寒;⑵对比,与混芳尘的桃花对比,显示梅的高洁守志;⑶托物言志(象征),借梅花的形象表达作者的理想追求。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①青玉案:词牌名。②花千树:形容灯火之多,如千树繁花齐开。③宝马雕车:指观灯的贵族豪门的华丽车马。④凤箫:《神仙传》载,秦穆公之女弄玉,善吹箫作凤鸣声,引来了凤。故称箫为凤箫。⑤玉壶:比喻月亮。⑥蛾儿雪柳:元宵节妇女头上戴的装饰物。⑦阑珊:零落。 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主要运用了反衬(或衬托、烘托)的表现手法,以元夜的繁华热闹反衬“那人”的孤独寂寞,表达了作者不趋流俗,甘于寂寞,保持志士操守的高洁品性。这首词着力用反衬法。上片渲染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热闹景象;下片开头,又描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这一切都不是本篇要写的主要对象,而只是陪衬。最后点出“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一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者,才是作品的主角。前面热闹非凡的场景,是衬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笑语欢快的一群观灯者,是衬托“那人”的寂寞孤独。但是,作者描写这样一位孤独者,用意何在?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中评论说:“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联系作者身世看这首词大约作于被罢职闲居期间,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实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或者简直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以“那人”自比,抒发了词人满面腔的闲愁与寂寞。就修辞而言,本词主要用了如下几种:比喻:“花千树”——将元夕的焰火比作千万棵繁花锦簇的花树;“更吹落星如雨”——焰火像被吹得如雨落下的星星;“玉壶”——喻月亮。借代:“蛾儿雪柳”——用元宵节妇女头上戴的装饰物代年轻美貌的女子。3.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和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提示: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运用了设问、比喻、排比的修辞。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运用了夸张、比喻 表达方式共有五种: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

基本的表达方式有三种:记叙、议论和说明。 写作手法:

以小见大 借物喻人 欲扬先抑 喻抑先扬 联想和想象 卒章显志 层层铺垫 层层深入 象征 托物言志

情景交融 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夸张 比拟 借代 对偶 互文 顶针 排比 回环 反问 设问 双关 对比 引用 通感 最佳答案

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表现手法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如文学创作中各种叙述、描写以及讽刺、夸张、象征、比喻 、对比、借代、拟人、排比、对偶、层递等。应该说表现方法包括了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是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有效的语言手段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具有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的语言运用方式。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除此之外,课文里还涉及到的有对比、借代、引用、双关、反语、顶针和呼告等。学习修辞,不要死抠名词术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并能学会运用修辞手法造句。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前后照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等。

一、表达技巧:在诗歌鉴赏里,表达技巧往往就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衬托、借代、对比

1、 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

2、 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象征、联想、想象、白描、衬托、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二、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

1、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等。

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

4、结构:承上启下、悬念、照应、铺垫等。

5、修辞手法:比喻、反复、排比、反问、拟人、夸张等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

【不同文体的表现手法】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 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具体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

抒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美景衬哀情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欲扬先抑

最佳答案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⑵、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⑶、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中学语文的一些表达技巧 2009-04-24 20:13 中学语文的一些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主要包括:

①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

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用典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 ;

③选材剪材;

④行文的结构;

⑤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等。

二、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

1、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等。

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

4、结构:承上启下、悬念、照应、铺垫等。

5、修辞手法:比喻、反复、排比、反问、拟人、夸张等

最佳答案

比喻,就是利用一种相似的东西,来说明另一个东西.但是你用来比喻的东西常常是大家熟悉的,而且具体的,来形容说明的东西常常是很有内涵,或者抽象的.常用的词有好像,好似,像,像...似的.高级一点的有如,一般,等等.

比如,今晚的月亮像明镜一样.就是说今天的月亮很圆,很亮,甚至都像镜子一样可以反光的境界.

拟人,就是赋予一些没有声明的东西一些人性化的性格或特点.比如向日葵迷恋的看着太阳,到了夜里,又深沉的弯下了腰.向日葵花盘向日光是有科学道理,但是迷恋的看着什么什么,是人才特有的,而且弯着腰,腰本身是人体的一部分,弯腰也是人的特点.

夸张,就是夸大的手法描写一样东西.比如,今天的天气特别热,仿佛街上的广告牌都被太阳晒化了.天气再热,也不可能把广告晒化了.所以是典型的夸张.

借代,就是借一个人身上特有的东西或者特点.比如这个人脑袋大,我们在不引起误会的同时,在后边的文章,就可以用大头来代替这个人.或者说有个少先队员,也可以用红领巾来代替. 借喻,跟借代差不多.但是借以用的东西,不是这个人身上的一部分,而是形容这个人.比如,上文里提到,这个人往那一站,好像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下文再提到圆规,就是说那个女人.但是,注意,她身上没长圆规,而且也没那么大的圆规,所以是一种借喻手法.

排比,就是重复几次的句式,描写的是一类相关的东西.比如毛主席是我们的领袖,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的救世主.等等.

对偶,就是相关的俩东西.是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法。骈文多用对偶.但是现在没必要特意写,你能辨认出来就可以了.在诗词里,又叫对仗,但是从我的理解看,对仗是更工整的对偶,更严格的对偶.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 十

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 十

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 十

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 十

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 十

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 十

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 十

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 十

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 十

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 二

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 二十

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 二十

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 二十

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 二十

四、其他:



(一)

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

(二)

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

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

(三)

 句子含义的解答:

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

(四)

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

(五)

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

(六)

 段意的归纳

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文阅读中会让你回答

某某关键词的作用

如何回答比较全面

第7篇:记叙文中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的区别

表现手法: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借物喻人 直抒胸臆 欲扬先抑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用典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渲染 虚笔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夹叙、夹议

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

第8篇:语文表达方式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

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作用也比较多。

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表达技巧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借物喻人 直抒胸臆 欲扬先抑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用典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渲染 虚笔 虚实结合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动静结合 动静相衬等)

③结构技巧:承上启下、悬念、首尾呼应、前后照应、铺陈、铺张、铺垫等。

④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社会自然环境的描写等。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小说体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古诗词:赋比兴、用典、衬托、对比、渲染、托物言志、点睛、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欲扬先抑、联想、想像、语序倒置

语言风格

风格分类

古代作家: 豪放:苏轼、辛弃疾 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 隽永:李煜、刘禹锡 自然:谢朓、谢灵运

清新飘逸:李白 沉郁顿挫:杜甫 清浅通俗:白居易 雄浑悲壮:屈原 淡远闲静:陶渊明 豪放磅礴:曹操

深奥险怪:韩愈 恬淡优美:王维 雄壮豪迈:王昌龄 旷达俊爽:杜牧 秾丽朦胧:李商隐 幽峭冷艳:李贺

现代作家: 鲁迅—冷峻,孙犁—朴实,赵树理—通俗,朱自清—高雅 派别分类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想象。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

题材分类

宫廷诗:缠绵宛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

怀古诗:幽深绵长

送别诗:意蕴深远

1、平实质朴、朴素自然

其特点是看似寻常最奇崛,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2、含蓄隽永、含蓄委婉

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多用象征、双关等手法。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3、清新明丽、清新雅致

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4、形象生动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语言活灵活现,具体形象,包括①人物语言个性化,言如其人;②描写逼真,绘声绘色,惟妙惟肖;③运用多种辞格,新鲜活泼;④注意词语选用,注意句式变换。

5、绚丽飘逸

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6、婉约细腻

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7、幽默讽刺

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运用夸张、反语、仿词、双关等手段,突出事物特征,揭露事物本质,富于讽刺意义,增强批判性和说服力,令人轻松愉快,忍俊不禁。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8、雄浑

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吞宇宙,气度豁达,气概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气魄宏大,气势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壮丽!而真正能够称为“雄浑”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9、豪放

豪迈奔放,谓之豪放。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就主体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呑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荡不羁。就客体而言,往往拥有巨大的体积、伟大的力量而显示出特有的壮美、崇高,或显示出浑茫、浩淼的无限阔大的景象,因而气势峥嵘,场面壮阔,境界缥缈,极目无垠。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诗风的特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古风》)描绘光阴流逝之快,人事变迁之速,一气呵成,天衣无缝;“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秋浦歌》)夸张虽不合理却合情。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辛为最杰出代表,苏词注重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善于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奔放豪迈的形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代表作。

10、 沉郁

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沉则不浮,郁则不薄。”杜甫之诗,为浓郁之极至。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

11、 悲慨

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谓之悲慨。大凡诗人,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而忧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可见,悲慨是时代的心声,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的现实,出于严肃的责任感,遂作悲慨。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而驰誉诗坛。《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

12、俊爽

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代表诗人是杜牧。他的诗,纵横古今,雄视万代,畅谈历史,痛砭时弊,总结教训,忧国忧民,怀撑天之宏志,感报效之无门,另一方面,又矫健豪举,潇洒风流,流转飞动,畅快爽利。如《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以含蓄讽刺的笔调,深刻揭露了唐玄宗纵情声色,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

13、冲淡

冲淡,即冲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鸟鸣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砦》)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山水花鸟的生机。诗人尽情地消受着、欣赏着、陶醉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变成了大自然的有机体了。

14、旷达

即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特立,代表作家是苏轼。苏轼的词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旷达的词风。有雄才大略而又怀才不遇的苏轼,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又要随缘自适;既要"尽人事",又要"知天命",使其性格中带有典型的"旷达"的特征。"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 赤壁怀古》)"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 密州出猎》)这样的诗句,就带有明显的旷达的色彩。

15、音律和谐

语言具有音乐美。合辙押韵,节奏匀称,平仄调配,抑扬顿挫,音律讲究;多用叠词、回环、顶真修辞和象声词,多用整句,多用四字短语。读来朗朗上口,听来悦耳动听,富音乐性。

16、整散结合

整句(对偶、排比等)与散句错杂。语言具有整齐美、对称美、复叠美、回环美、错落美,活泼多致,丰富多彩,显得富有文采,情浓意满,酣畅淋漓。

17、率性

其率直如流,彻悟通达。特点是不加任何修饰,好像作者直接把心掏给你,易引起读者们的感情共鸣。如蒋方舟的《青春叛逃期》。

第9篇: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由“表达”和“方式”合成。表达是动词,意思就是“表示思想和情感”。方式,是名词,意思是指“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我们常说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指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这种方法所表现出来的语言形式特点。但是,生活中,“表达”的范围很广,例如绘画、音乐的表达方式和文章的表达方式就不同,体育更是与众不同,它用身体的运动直接表达锻炼和竞赛的文化含义所谓“表达方式”是人类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及感情色彩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5种表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序。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的基本特点是描绘形象;它所追求的表达效果是用文字绘形绘声绘色地再现客观事物的“样子”,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1、描写的分类

①人物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②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③场面描写

2、描写的角度: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3、描写的顺序:概括到具体 、由远到近、由近到远 、从高到低、从低到高

4、描写景物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白描、细描

细描: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沫。

白描: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采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

作为一种描写方法,它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判断下列文段是细描还是白描: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②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

④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 ⑤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周密《观潮》) ⑥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林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绒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风……

⑦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它往往是通过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将情感直接表达出来,其特点 是感情袒露、气势奔放、热烈。 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间接抒情: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则因事缘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 包括: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咏物言志、融情于景、融情于物、融情于事、融情于理

1、触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出自:元·无名氏《闺怨》曲:“风,吹灭残灯,不由的见景生情,伤心。”

示例:当我又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故乡时,我不禁潸然泪下,想起了儿时的玩伴,父母在田间劳作的情景,邻居的嬉笑……。

2、 借景抒情:

通过描写景、状物来抒发情感——先景后情、有景有情 如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所借之景:急风(凄清)、哀猿(哀伤)、飞鸟(飘泊)、落木(凋零)、江天——秋景萧瑟悲凉。

所抒之情: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

3、寓情于景(融情入景):

诗人将感情融入在特定景物上,借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情含景中)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所借之景:孤帆、碧空、长江——离别送行。 所抒之情:情深意眷,依依不舍。

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

表达方式专题训练

一、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的最大快乐!( 抒情 )

2.我自1986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 记叙 ) 3.前天同两个女孩到西湖山中游玩(记叙) 4.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描写) 5.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做的玩意(议论)

6.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 描写)

7.我是向来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有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儿。( 议论)

8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里拾枯竹。(叙述)

9.我吃过自己种的白菜.(记叙) 10.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描写) 11.为了她,我愿意付出一切. (抒情)

12、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抒情)

13、透明的翅膀收敛了,身躯微微颤动。(描写) 14.它的生命周期是90天。(说明) 15.愿母亲在地下安息!——抒情 16.狂风怒吼,说树不停地、猛烈地摇晃着。——描写

17.解放前,邓稼先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远涉重洋到了美国——记叙

18.世界著名的内陆湖青海湖,50年问湖水下降8.8米,平均每6年下降l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说明 19.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陷入迷惘的沉思 ——描写

20.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 ——议论

21.啊,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拉!——抒情

二、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 )

2、这时渔翁站起身伸出竹篙,挑上鱼鹰,一捏它的长脖子,那鱼便被吐进竹篓里去。( )

3、为什么要改名呢?就让这极美的江山,永久刻下千百年来我们人民艰难苦恨的生活记录吧,这是值得深

4、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

5、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

6、做工好苦呀!( )

三、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依次判断正确的是[ ]

1、秋日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

2、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

3、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的深山中。

4、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晾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赏心悦目。 A.描写;议论、抒情;叙述;描写 B.叙述;抒情、议论;说明;描写 C.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叙述 D.描写;议论、抒情;叙述;叙述

四、下列各句分别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1、我绕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

2、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

3、我想,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

4、蓝色的天幕下,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岩层相互衬( )

五、写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1、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 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2、全然忘却, 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3、那只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它一直放在我桌子角上。

4、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

六、说说下面各段话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1)那是春天的一个早晨,我独自坐在凉亭里看书,一股淡淡的香气迎面扑来,仿佛“春之神”穿亭而过。我分得出那是含羞树的花香。 (2)通常,有听力的孩子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习语言。别人嘴里说出来的话,他们可以轻松愉快地了解与学习,并且模仿着说出口。但是,耳聋的孩子却必须经历无数的痛苦煎熬,才能慢慢学会。但无论怎样艰辛,结果总是无比美好。

(3)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七、表达方式上的要求,是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五种表达方式来扩展语句。按下列要求分别描述“枫叶红了。” (1)用描写的方式描述: (2)用抒情的方式描述:

八、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

(2)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晒透,发出甜蜜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 )

(3)我常常好奇地翻看,不过我不认字,只认画。祖母嘲笑我,说:“你这叫做瞎狗看星星。( )

九、下列各句分别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①我绕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

②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 ③我想,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 ④蓝色的天幕下,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岩层相互衬映。( )

十、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

(1)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 (2)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

一、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

(1)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 (2)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 )

(3)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

(4)为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 ) 十

二、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1)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 ) (2)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 ) (3)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

(4)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抱里永安她的魂灵!( )

一、(1)描写 (2)叙述 (3)议论

二、(1)议论(2)记叙(3)抒情

三、C

四、①记叙 ②说明 ③议论 ④描写

五、(1)描写 (2)议论 (3)记叙 4)记叙,描写

六、(1)记叙、描写。表现大自然的美好给我带来的宁静和喜悦。(2) 议论。表现“我”求学过程中的艰辛及获得知识之后的美妙感受。( 3)抒情。表达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

七、(1)爽飒的秋风从山那边漫过来,把她少女一般的羞涩红晕轻轻地涂抹在掌形的枫叶面上,那种如血一样的情愫渗进叶脉,流淌成秋天里最浪漫的风景。

(2)是谁,偷偷儿把千年相思的颜色写成秋天最美的枫叶,我多想捧起一片藏进日记,留在梦里! (意思对即可)

八、(1)议论(2)描写(3)记叙

九、①记叙 ②说明 ③议论 ④描写

十、(1)描写(2)抒情

十一、(1)议论(2)抒惰(3)记叙、描写(4)记叙、议论 十

二、(1)描写(2)叙述(3)议论(4)抒情

上一篇:初中历史教学反思下一篇:2011年社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