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古诗词

2022-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优秀的古诗词

汉中市教育系统创新开展优秀诗词文化教育

本刊讯(通讯员张露伟)为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汉中市教育系统创新诗词文化教育,形成校内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局面。

全市中小学校全面开设诗词课程,创新开展“诗词文本赏析、诗词历史教学、诗词格律探索”等立体式课程。

在全市大力開展“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传统文化。西乡县开展以“传承经典文化、打造书香西乡”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将音乐、舞蹈、绘画贯穿于活动之中。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经典诵读比赛。组织“2017第三届中国语文朗读评选活动”汉中分赛区活动,努力推进全民阅读和全民诵读,向全社会传播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正能量。

在诗词网上开设汉中师生诗词交流专栏,3000多名诗词爱好者广泛交流。开展经典诗词读后感征文,2万余名校园诗词爱好者以文会友,通过读后感、读诗札记、随笔等形式交流自己对名家名篇的感悟。汉中市龙岗学校定期开展诗词研讨会,以交流的形式提升学校的诗词阅读水平。宁强县铁锁关中学开展“诗心·童心”诗歌讲座,探索古典汉水文化诗歌的起源,提升了师生的诗词理论水平。

全市兴起传统诗词创作热,852所中小学校成立诗社,创作各种风格的七律、词、小令等传统诗词1万余篇。《汉中教育》杂志专门开设“校园文苑”栏目,每期发表校园诗人作品数十篇。勉县二中特级教师刘自强创作《勉阳赋》,展现出高超的诗词功底;陕西理工大学学生程川创作诗词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其作品在全校师生中广为流传。

第2篇:关于谷雨的优秀古诗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谷雨的优秀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谷雨》

吴藕汀

浮云富贵客心寒,故里空怀紫牡丹。

谷雨毋须添国色,江南上巳杜鹃看。

左河水《谷雨》

雨频霜断气温和,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繁多。

《牡丹图》

作者: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

作者:许浑

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

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莫尽远游兴,故园荒薜萝。

《老圃堂(一作薛能诗)》

作者:曹邺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谷雨》

作者:朱槔 朝代:宋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谷雨后一日子大再有诗次其韵》

作者:王炎 朝代:唐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

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繙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

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木兰花慢》

作者:王恽 朝代:元 体裁:词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想前日芳苞,近来绛艳,红烂灯枝。

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

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

春风百匝绣罗围。看到彩云飞。

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

归纵酴醿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采茶歌》

作者:乾隆 朝代:清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林和靖[宋]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七言诗》

作者:郑板桥 朝代:清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孟浩然[唐]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芍药》

王贞白[唐]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白牡丹》

王贞白[唐]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

张又新[唐]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栖树回葱蒨,笙歌转杳冥。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周朴[唐]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老圃堂》

曹邺[唐]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题伍彬屋壁》

廖融[唐]

圆塘绿水平,鱼跃紫莼生。要路贫无力,深村老退耕。

犊随原草远,蛙傍堑篱鸣。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

《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李适[唐]

牧守寄所重,才贤生为时。宣风自淮甸,授钺膺藩维。

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忠诚在方寸,感激陈情词。

报国尔所向,恤人予是资。欢宴不尽怀,车马当还期。

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勿以千里遥,而云无己知。

《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崔国辅[唐]

元巳秦中节,吾君灞上游。鸣銮通禁苑,别馆绕芳洲。

鹓鹭千官列,鱼龙百戏浮。桃花春欲尽,谷雨夜来收。

庆向尧樽祝,欢从楚棹讴。逸诗何足对,窅作掩东周。

《谢中上人寄茶》

齐己[唐]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

齐己[唐]

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摘带岳华蒸晓露, 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

《浣溪沙》

仇远[北宋]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谷雨弄晴时。

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一年弹指又春归。

第3篇:关于春的优秀古诗

在古代,春是诗人笔下优美的古诗题材。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关于春的优秀古诗,欢迎大家浏览。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第4篇: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及优秀范文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及优秀范文

作文,特别是中学作文经常需要引用古诗词、广告、名言警句、自由诗等的句子。开始我只注意句子本身的积累掌握,忽视了在文章中的运用目的和运用方法。现在看来,还必须重视运用问题。

一、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方式。

实践表明,把古诗词等名言警句放进作文中,在形式上,不光是带引号和冒号的原因,大体有以下五种形式。

1、语录式——摘录

就是放在文章的文章的题记位置,单独出现,做全文的题记。例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再如: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

语录式类似于摘抄,把原文原封不动地写在文章的开头,完后另起行在末尾处用破折线引出句子出处,由此做成作文的题记。当然这是题记的一种形式,题记还有其他形式。

2、援引式——引用

用在文章内文中,就是直接引语的形式,提示语+冒号+双引号+引语内容+末尾标点符号+引号。例如:

《论语中说》:“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告诉我们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如果写成如下的样式就不是援引了:

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告诉我们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因为这句话,包括子曰在内,都是直接来自《论语》,而不是孔子。

注意,援引的话语内容中的最后一个标点在引号内。

3. 引号式——套用

引号式和援引差不多,但还有细微的区别,主要是在标点的运用上,一是去掉了引号,二是引用内容的最后一个标点在引号外。例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当我们看见八月十五的月亮,某种情愫总会油然而生。

再看:

秋叶是漫无边际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满目的秋叶,五彩缤纷,给了我们铺陈在天地间的巨幅油画,也给了我们万千感叹。

套用也包括淘金自己的句子中。就是只有引号,引号之外别的什么标点都没有,放到自己的句子中。例如:

此时,我虽然身在温暖的教室里,可是却从内心里平生了“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的感觉,一点儿浪漫与温暖都没有了。

4、变化式——化用

就是没有引号,把经典、古诗词无形地揉进自己的句子中。例如:

有一种乡愁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一种豪放叫飞流直下三千尺,有一种情意叫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有一种淡然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再如:

雨的语言是丰富的,可以是漫卷诗书的喜悦,滋润着杜甫的绵绵春夜;可以是点点离人泪,倾述那个寂寞的夜晚;可以是映照冰湖的一片冰心,亮在王昌龄送别有人的刹那间。

前一个化用是完全的诗句的连用到自己的句子中,后一个化用是将诗句的亮点词语活用在自己的句子中。

我们得到了这些方法,才能够运用自如,不至于弄巧成拙。

二,作文中运用古诗词的目的

总体来说是装点自己的作文,让它更美更深刻,但也不是简单的装潢门面。

1、突出文章中心,使主题更鲜明。当然突出主题有好多方法,而用诗词来点缀是不错的方法,就好像小姑娘头上戴了夺人眼目的饰品。

请看下例:

文章主题:感悟秋天之美。文体:写景抒情散文。文题:这里的秋天静悄悄。文章结尾可以这样写: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里秋天的美在于她给了我们一片静明的世界。

当然,把经典用在文章的开头和中间都能突出主题,若当做题记,主题作用就更加明显。

2、引出人物。有时,人物不好出场,就采取人没登场先有声的办法,就像戏剧的台后唱段一样。例如:

命题:留在心底的风景。素材:李白事迹。主题:男儿当自强。文体:记人抒情散文。可以这样开头:

“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我每当想起这句诗就想起了李白,也只有李白可以写出这么豪放的诗句。„„

3、引出事件 例如:

李白有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赏识过“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的美景,更有过“床上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般的切腹乡愁。那是他客居长安而不得志的一个中秋月夜,„„

4、抒情。

比兴抒情:我们家乡的这挂瀑布,虽然没有李白眼中的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放,但是也不乏小夜曲般的柔美。

推波助澜:我原以为,妈妈离开了,我就可以自由了,可是啊,我的心里空牢牢的,想妈妈的滋味如同刀割,真是“借酒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啊。

当然了,引用古诗最大的作用在于抒情。

【范文一】李白其实很快乐

袅袅檀香,一杯清著,一轮蝉娟,一捧盛菊,手边是虚掩的书卷,读完李白的诗作,我不禁为他扼腕叹息,本有天生之才,却无奈仕途坎坷;本有豪情壮志,却怎敌官场黑暗。我为他遗憾,为他不平,我想他一定是不快乐的吧。

恍惚中,他向我走来,一路高歌,一路豪饮,放浪不羁,这就是你,唐诗上的不朽传奇,诗仙李色。

你不是没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少不更事,不是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积极乐观,不是没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昂扬自信,不是没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壮志,然而最后的你却也发出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感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黯然,"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沧桑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坎坷。

你我伴灯而坐,相对无言。你默默饮酒,我在旁静静思索。我敬佩你的才华,也为你最后的离开而惋惜。你是这样一个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人,却难踏仕途,平步青云;你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却难入官场,最后抽身而退。你心中的苦涩想必如同那难以斩断的流水,滔滔不绝,一滴一滴都是你的 了目水。

然而你却笑着摇头,缓缓道出你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原来我一直都错了。

你是一位诗人,却也是一位卫士。你用笔书写自己的伤春悲秋,你用文字捍卫自己的高尚情操。或许在你离开时,心里的确会有苦涩与酸楚,然而在你的眼中,一切的名利比不上自由对你的吸引,黯然的离开却让你拥有了最高洁的自我。在别人看来,追名逐利似乎已是社会大流,你却以自牺前途r 为代价,宁可相忘于江湖,忘情于山水也绝不同流合污。原本以为你是无奈的,却没想到其实你很快乐。你为坚守自我而快乐,你为纵情美景而快乐,你为远离官场而快乐,你为那一片心里的净土而快乐。

我终于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真正内涵,在你看来,苦闷和悲伤只不过是高洁的副产品,坚守自我的你其实很快乐。

【范文二】李白三唱

微风吹过,吹皱了我心里的一湖春水,桃花随风飘落,李白沐着花雨,披着花瓣,在我心田上缓步而来。

悠悠李白情

李白的情怀,豪放不羁,是奔腾的黄河水,以雄伟的姿态奔向大海;也是毅力的泰山松,以坚毅的性格矗立于泰山之巅;更是天上的行云流水,在空茫的云天上翻腾激越。

李白的情怀,也像是采来的一束山花,浪漫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李白的浪漫,总是在他的诗中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的心里有一泓浪漫的溪水,清澈,清凉,多情而又柔美,流到读者的心里,缠缠绕绕,流淌着花儿的芬芳。

荡荡李白诗

李白的诗,不仅浪漫,也大气。李白的豪放、坚毅,在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豪情,就像这天上来的黄河水,奔腾不息,令世人赞叹和感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的大气,超凡脱俗,他以宽大的胸怀俯瞰着天下。

李白的诗,不仅通俗易懂,而且流转自然,景象万千,思想深刻,海纳百川。他把自己的情感全部融化在了诗里,飘荡在壮美的风景中,使诗句多了几分深厚,少了几分空虚。

远远李白志

李白的一生,看似潇洒,其实有许多不如意。

李白本想以自己的才能报效大唐。虽然被召入宫,风光一时,但逃脱不了被奸人所害的下场,不得不被迫离宫。而他的豁达正在于乐观的态度;“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不因离京而痛苦,也不因实现不了抱负而悔恨,反而更加自信乐观,毫无顾忌地奔向了他心灵的故乡——游历山水间,逍遥人生。

李白,我心中的歌声,每日余音绕梁不止„„

【范文三】沉醉于菊花盛开的世界

秋风瑟瑟,一丛菊花傲霜盛开。荒草凄凄中的一抹鲜黄,使我沉醉在这迷人的世界里。

她,生不择境,从不挑剔,大树下,荒路旁,乱石间,只要有一抔泥土她就会在这生根,成为她欣欣然的乐园。也许这就是古代诗人推崇他的原因吧。

菊花,不与百花争春,却在深秋中绽放;本是隽秀美丽,却以平淡见于世人;生就了婀娜多姿,却娇羞地山里姑娘般。陶渊明隐居田园便对菊花一见钟情,那是因为看见了知己,“黄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来往于田间的陶渊明不正如这“此花开过更无花”的深秋中的菊花吗?“花开并无百花从,独立疏离趣味浓”,每当他看见那独开的菊花,一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敬佩她的不与白花争春的品质,欣赏她那朴素淡雅的风韵。

不仅陶渊明,古代的人们都对菊花寄托了曼妙飘渺的感情。

九月初九,重阳的日子,也是赏菊花的时光,李清照写下了“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词句,她看着那菊花孤独地开在秋风中,不知不觉地牵出了对丈夫的思念。那菊花脸上浮着清霜秋露,是在流泪吗?秋日里的黄花,左右都是荒荒然的凄凉,有谁与她分担忧心的烦恼和心酸?

啊,菊花不是孤芳自赏,而是生就了高雅不俗的气节,只有在这荒秋才能见证她那“宁愿包头至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精神,这正如白居易的诗句:“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从不炫耀,不落世尘,不随波逐流,不在那百花盛开的时候绽放,不在百花凋谢的时候零落,更不在冷凉的秋风里低下自己高贵的头,活出一个独特的自己。这就是菊花的魅力。 也有人由此看到了菊花的霸气,“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来百花杀”,这个人就是农民起义领袖黄巢,黄花给了他无穷的力量。正像陶渊明的诗句“黄花开林耀,青松冠裂岩”,万木萧萧的时候,只有菊花和松树彰显着生命的色彩,也似毛泽东所说“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高洁,典雅,气节,霸气,伤感而又坚定,盛开在草木荒荒的秋风里。啊,那一丛丛的菊花,有谁能不沉醉在这凄美的世界呢?

第5篇:小学生优秀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75首

1 《江南》 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 《咏鹅》

骆宾王(唐)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 《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春晓》

孟浩然(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 《静夜思》 李白(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 《早发白帝城》

李白 (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 《绝句》(其三) 杜甫 (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 《悯农》(其一) 李绅(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9 《悯农》(其二) 李绅(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唐)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1 《咏柳》 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2 《鹿柴》 王维(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yǐng)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 《望庐山瀑布》 李白 (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4 《风》

李峤(唐)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5 《江雪》

柳宗元(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6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7 《寻隐者不遇》 贾岛(唐)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8 《清明》 杜牧(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9 《江上渔者》 范仲淹(北宋)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0 《所见》 袁枚(清)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yuè)。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1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 )牛羊。 22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唐)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2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4 《塞下曲》 卢纶(唐)月黑雁飞高,单于(chán yú )夜遁逃。欲将轻骑(jì)逐,大雪满弓刀。 25 《池上》 白居易(唐)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6 《夏日绝句》 李清照(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7 《小池》 杨万里(南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河才露(lù)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8 《春日》 朱熹 (南宋)胜日寻方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9 《古朗月行》(节选) 李白 (唐)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30 《村居》

高鼎 (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1 《凉州词》 王之涣(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2 《出塞》

王昌龄(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3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4 《赠汪伦》

李白 (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6 《别董大》 高适(唐)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7 《绝句》(其一)

杜甫 (唐)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8 《枫桥夜泊》

张继(唐)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9 《渔歌子》

张志和(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40 《山行》

杜牧(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1 《江南春》

杜牧(唐)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2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北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3 《题西林壁》

苏轼 (北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4 《四时田园杂兴(xìnɡ)》

(一)

范成大 (南宋)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5 《四时田园杂兴》

(二)

范成大 (南宋)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46 《凉州词》

王翰(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7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8《望天门山》 李白 (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9 《游子吟》

孟郊(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0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唐)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51《忆江南》

白居易 (唐)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52 《小儿垂钓》

胡令能 (唐)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53 《蜂》

罗隐 (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54 《元日》

王安石(北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5《泊船瓜洲》 王安石(北宋)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6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北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7《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南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8 《游园不值》

叶绍翁(南宋)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59 《乡村四月》

翁卷(juǎn)(南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liǎo)蚕桑又插田。

60 滁州西涧 韦应物 (唐)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61 《春夜喜雨》

杜甫 (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2 《望洞庭》 刘禹锡(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63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北宋)

茅檐(yán)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qí )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tà)送青来。 64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北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65 《示儿》 陆游(南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6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南宋)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rèn)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7 《题临安邸》

林升 (南宋)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biàn)州。

68 《墨梅》

王冕 (元)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69 《石灰吟》 于谦 ( 明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70 《竹石》

郑燮(xiè) ( 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1 《己亥杂诗》

龚(ɡōnɡ)自珍 ( 清 ) 九州生气恃(shì)风雷,万马齐喑(yīn)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72 《观书有感》 朱熹 (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nǎ)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3 三衢(qú)道中 曾畿 (jī) (宋)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7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韩 愈

(唐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5 长歌行 乐府诗 (汉)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6篇:中华优秀诗词进校园

中华优秀诗词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伊春区铁林小学

一、指导思想:

为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适应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需要,通过诗词进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和谐自由的个性发展空间,发挥自己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高尚思想情操,加强民族教育,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情趣,满足学生多侧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从中体验快乐、幸福,得到精神享受。

紧紧围绕课程改革,让学生读诗、背诗、赏诗和作诗,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文化和道德修养。结合我校实际,努力营造学诗词、用诗词、赏诗词的良好氛围,形成以诗育德、以诗启智、以诗塑美的良好局面,促成学生全面发展。

二、目标要求:

(一)总目标

1、通过诗词教学的研究,让学生接受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文化和道德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诗词文化资源的收集、开发、整理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3、通过实践与探索,提高教师的诗词文化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文化和道德修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诗词文化教育教学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校诗词文化的氛围,逐步形成学校诗词教学的办学特色。

(二)具体目标 学生目标

1、低年级目标:

诵读新课程推荐的30篇浅近的优秀诗词,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模仿能力,感受中华传统诗词的语言美,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2、中年级目标:

诵读新课程推荐的优秀诗歌30篇,并注意在诵读中,模仿和简单创作诗歌,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

3、高年级目标:

诵读新课程推荐的优秀诗歌20篇,注意通过诗词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并进行初步的诗词创作,让学生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道德修养。

教师目标:

语文教师和诗词爱好的其他科任教师,发挥自身的优势,创造性地开展诗词教学活动,带头读诗、背诗、写诗,以深化心灵,陶冶情操,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诗词活动。

三、领导小组: 组

长:贾彦秀

副组长:张雪莲

鑫 成

员:刘

张义梅

王晓欢

诗词教师: 全体语文教师及爱好诗词的其他学科教师。

四、教学内容:

1、学生学习内容:

(1)低年级学生以诵读与表演诗文为主,通过诵读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培养语感,体会其诗境及简练含蓄的表现技巧。

(2)中年级学生以诵读与赏析诗词为主。以培养学生对诗文的理解能力和对诗文意境的领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高年级学生以创作为主,并安排优秀诗文赏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悠久的文化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安排讲座,学习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五、活动安排:

1、上好校园诗词课。

语文教师要以课堂为主要阵地,认真上好诗词课。诗词教学要以诵读为主,以必背篇目为突破口,让学生在诵读中全面领悟意境,领会意义,理解内容,体味艺术。还可以适当增加一部分优秀诗词作为学生补充阅读篇目。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诗词兴趣小组活动。每周一次,由语文组组织学生报名参加。认真开展诗词教学比武、诗词吟诵比赛、诗词创作比赛、诗词书写比赛、诗词音乐舞蹈比赛、诗文演唱比赛;参加各级比赛、诗词知识讲座及楹联创作,作品展示及诗文硬笔书法、诗配画等。

3、 充分发挥校刊《教学视窗》《成长足迹》的优势、利用班级黑板报、广播站、校园门户网站、电子屏幕、课间音乐等平台优势作用,定时刊发师生诗词,大力营造诗词进校园的文化氛围。利用校本阅读课及课余活动时间,拓展师生的阅读量,让渊博精深的古诗词发挥其教化的魅力,更加充满活力,多姿多彩。

4、利用好每天的晨读五分钟,开展诗词诵读或赏析活动。

5、开展好“三个一”活动,每周背诵一首诗文,每周听记一首诗文歌曲,每天学习一首诗词。

6、下发致家长一封信,让家长了解此项活动,明确意义,积极参与,配合学生开展亲子学习活动,争取共同创做优秀诗文,以此带动家长与社会的和谐共同发展。

第7篇:漫步古诗苑优秀作文

诗愁魂

诗,浓缩着中国千古以来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文人墨客在悲伤时、喜悦时真实的写照。诗,是一个时代的标记,反映了一个阶段的悲欢离合。诗中有秦砖汉瓦的低吟,春花秋月的浅唱,唐风宋雨的轻诉,秦淮河的繁华胭脂,昭君墓的瑟瑟萧风。它犹如一杯醇香的老酒,要耐心品读才能唱出其中的甘醇。

唐——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是谁?在与朋友别离时,没有泪水,只有美好的祝愿。那满腔的愁肠再也找不到任何倾诉的知己,但前方的路还很长,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四海之内都存在知心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如同在身边一样。朋友离别,为什么要哭哭啼啼的,互相祝福不好吗?

唐——崔颢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是谁?站在黄鹤楼上,思着回乡的情。天渐渐的暗了下来,回家的路在何方呢?人去楼空,世态苍茫,望着那烟波江,不禁触动情丝,在心里泛起阵阵涟漪,思乡愁绪开始在心底慢慢萌芽,多希望能够一解乡愁啊!

唐——杜甫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是谁?在江南风景如画的时候,百花凋谢的时节偶逢故友,千万的愁绪找到了倾诉的对象,当年听君歌一曲,便久久不能忘怀,不曾想上天作美,让我再次巧逢与你,得一知己,是何等美事?不如趁着江南的好风景,把酒言欢,共诉衷肠,一切的凡尘俗事都抛之脑后,人生坎坷,但求一知己足矣。一曲歌的豁达,一杯酒的独酌,常思,只有此情此景才解饮这浪漫的忧伤。

唐——李白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是谁?在茫茫的人海中漂流着,落日将下,依依不舍,不舍与故友离别,不舍作为浮云孤飞,来去不定,游子之心有谁能体会,落日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落日对大地的依恋好比我与故友的难分难舍。虽然不舍,但毕竟还是要分离,相逢即是缘,只是不知下次的缘分又在哪里?

诗是愁的灵魂,乐的升华,字字珠玑,流光溢彩,彰显着岁月的沧桑,会让人潮思接载,会为她深邃的内涵、神秘的意蕴所感化。诗的隐逸之风,令人陶醉。人们会记住那虚华的外表?不!我们只记得曾经有目共睹的才华以及那不朽的愁与悲。

相思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 很喜欢红豆。 相思是一种过往,相思是一种回忆,相思是一种陶醉,相思是一种自娱自乐。相思成病,可谓相思病,是至情至性的人才会有的。

用红豆来寄托对亲人的相思、对爱人的相思、对友人的相思——睹物思人。流年似水,光阴似箭,我们一直追着时间跑,却终究跑不过它,思绪飘飞,飞向我们过往的时光。我们有过快乐得无可救药的时候,有过痛苦得淋漓尽致的时候,相思这些时光,她们都是成长过程中的不能忘却的回忆。这其中包含着多少辛酸的泪水,曾经和最真的人儿一起笑,一起哭,一起闹,一起做过许多的事,最后却因那些不值一提的琐事渐行渐远,形同陌路,只能用相思祭奠最后的感情。相亲相爱的朋友就这样失去了。

品相思豆,品红豆,那如珊瑚般南国的豆子,小小的身躯又能容纳多少真挚的感情?是离别的伤愁?是破镜的喜悦?睹物思人,把相思买在豆子里,学会把一些人、一些事深藏在心底,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时间总会磨灭这些,使劲拽着我们相前跑。多么可怕的时光,早已让我们不敢驻足停留观赏人生的风景。

相思的红豆,能否慢慢转动岁月的年轮,让日子过得稍微无悔一些?

风花景情美,雪月古今悲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一篇篇咏物之章,我尤爱诗中的风花雪月。

四季之风

春:“春风能解冻,和熙催耕种。”夏:“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秋:“秋风杂秋雨,夜凉添几许。”冬:“冬风似虎狂,书斋皆掩窗。”这是规矩的风的总述,而面对调皮的风时,诗人们亦有另一番感受,如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杨万里:“不待清风生两腋,清风先向舌端。”王安石:“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

百媚之花

花之风情,花之千娇百媚,世人皆领略。如杨万里:“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卢梅坡:“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叶绍翁:“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许多文人墨客都赞美过花,花是世间美好事物之一,让人情不自禁的吟咏它。

冷艳之雪

雪,在我的故乡是很少见的,但它的寒冷美艳却是无人不晓。柳宗元说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李白:“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宋之问:“不知庭筵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也有表达离别时伤痛的凄冷,如岑参:“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

美气之月

诗人们一般都是借月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如苏轼:“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王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尤其是醉酒中的李白与月对望,月之高洁,月之冷傲,月之洒脱,月之圆融,成了李白咏之不尽的意象,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走进唐诗

我愿到唐诗中去听鸟叫。

乌鸦啼鸣,巧托游子的离情羁思。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杜鹃泣血,表达蒙冤之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愿到唐诗中去赏月。 唐朝的月,是王维的月。“人闲桂花落,庭静春山室。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悄然飘临静谧山野,惊醒了欲睡的山鸟,将月辉轻洒在屋舍的窗台上,诗人是那样的欢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于松林间抚琴自娱,而那山月恰如相约,遛入松林来相和共赏。

唐朝的月,是李白的月。“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对酒不觉眠,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天撒白云边。”这月亮是那般爱水,诗人欣然赋诗,以酬知己。“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这月亮又是那么爱山,成了行吟于山岭间的诗人的伴侣,这让诗人喜不自禁。

我更愿到唐诗中去安家。

唐诗中的塞外,是我久已梦想的家。在那里,“胡天八月即飞雪”,但你不要皱眉,因为那里的雪不仅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俊俏,更有“大雪满弓刀”的雄壮;在那里,甘醇的葡萄美酒定会让你醉卧沙场,笑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在那里,听的不仅有幽怨的“公主琵琶”,还有吹得“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羌笛,定叫你心系“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那一片神奇土地。

唐诗里那个梦幻般的江南,相信大多数人都愿意把家安在那里。那里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空旷,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清幽,还有“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的悠闲。

走进唐诗,就是走进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

上一篇:作文感受亲情下一篇:小学总务处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