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赏析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建筑赏析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藏有丰富的具有闽南地区特色的石雕狮子(以下简称石狮),主要有门狮(“狮子滚绣球”“太狮少狮”)还有“风师爷”及望柱狮等几种类型。文章主要通过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馆藏石狮来赏析闽南地区石狮雕刻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第一篇:建筑赏析论文

中外建筑美术赏析

摘 要:本文通过鉴赏分析中外代表性古建筑美术作品,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建筑美术所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进一步加深建筑与美术之间关系的认识,保护、维修好这些与建筑成为一体的美术作品,使建筑和美术作品能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我们今天的社会留下珍贵的文物建筑资料。

关键词:建筑美术建筑文化建筑保护

建筑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在为寻找、建造能够遮风避雨的生存空间——建筑而辛劳。当人们拥有了这种最基本的生存空间后,合理、舒适、美观的目标要求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提了出来,并且围绕该目标的实现而在一直进行不懈的努力,这种努力也使得建筑学学科本身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目前,人们对建筑的理解早已突破了实用性的概念,建筑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建筑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功能,它是通过人的智慧将科学技术和艺术结合起来,经过巧妙构思精心设计而成,是对设计构思和设计哲理的深层表达,它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建筑除了满足人的使用功能外,还满足了人的审美要求。人们对于美的感受力是受他的文化修养、民族习惯、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制约,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的民族以及同一国家不同的历史时代所呈现出的建筑文化、建筑美术都不同。它是形成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筑美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它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它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

中国古建筑艺术大约在一万年前产生,新石器时代后,中国原始建筑艺术在北方、南方的许多地域留下了重要遗迹。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相比,中国古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建筑上采用木结构体系。用木料做成房屋的构架,以柱、梁、檩为主要构件,各构件之间由榫卯联接,富有韧性,中国古代建筑注重结构设计,以大屋顶为特征,中国古代木建筑中,最特别的也是最具特色结构构件是斗棋,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化,斗拱的结构作用逐渐简化,斗拱的数量也由少变多,它已经成为装饰性和等级标志的象征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怕虫蛀火烧雨淋,为了维护木结构构件,使其免受风雨的剥蚀,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用油漆和彩绘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对木结构构建表面多进行护理,现存的古建筑很多是反复翻修的或者是明清时代的。中国古建筑构建所采用的颜色很多情况下取决于居住者的等级,比如皇宫、寺庙,多用黄色、红色,而官员府第或园林建筑用蓝色、绿色较多。在清代,黄色是最尊贵的,明黄色的琉璃瓦只有皇宫或寺庙才能实用,官员或平民使用的都是青瓦,否则就是欺君之罪。皇宫建筑中的彩画也是黄色或贴金的居多。在皇宫内部建筑也有不同的等级,大体上可以根据檐的形式,吻兽的数量,颜色等来区分,比如重檐比单檐的高贵,黄色比其它颜色高贵,吻兽数景越多越高贵。到了清代建筑构建色彩的施用越来越复杂,突出色彩装饰性功能,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就是“油漆彩画”。装饰图案多用吉祥图案,它不仅美化了建筑构件,并且给建筑赋予了达祈福求祥的愿望深刻的精神内涵。从佛教的莲花、飞天,到盛唐华丽富贵的牡丹再到明清的岁寒二友,从民间福禄寿喜到皇家的龙凤呈祥,有的还被描绘成金彩,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人“祈福避祸’

‘的吉祥观念。雕梁画柱也是中国古人独特审美观的体现,它起源于远古时代部落的图腾标志,随着时代的变迁,图腾的标志渐渐在人们心中印象淡薄,雕饰的动物逐渐变成了人们喜爱的吉祥物。如皇家建筑中的龙、凤、瑞兽等雕塑体现了龙风吉祥、常用来守门的狮子在民间有辟邪的作用,用这种雕刻形式附加在建筑上,充分体现了中国独特的建筑民俗。

西方的建筑包括东方的印度建筑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以前,基本上都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建造的,属于砖石结构体系。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左右尼罗河下游的古埃及用石头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和神庙,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第一批巨石建筑。古埃及的艺术与法老的绝对权威和其特殊的宗教信仰——对死后生活的崇拜有直接关系,陵墓是占埃及人最重要的和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埃及的建筑艺术主要是同绕着人死后的生活而展开的,金字塔的外部造型很简单,但内部却充满着神秘,内有大量珍贵的稀世珍宝和人形彩绘棺木,四壁涂满了以今世来生为题材的精美壁画,反映了法老期望死后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来世,有人称埃及的艺术为黑夜的艺术。金字塔内的壁画,具有一定程式化规则,人物的头部和脚绘成侧面,身体部分多绘成为正面,表情呆板,充满了神秘,壁画以黑、红、黄、褐、白色等颜料进行平涂描绘,色彩鲜艳饱满,富丽堂皇。古罗马、古希腊的建筑以大型石头雕塑为主,在公元11至12世纪以后以宗教发展带动起来的建筑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建筑以教堂和修道院为丰,内部以壁画、雕刻及玻璃窗画装饰为主,艺术形象刻板威严,并富有永恒的精神力量,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建筑内部的壁画、雕塑发生了重大的變化,人物被赋予灵魂,空间透视感强、造型准确、烘托明暗、动态变化万下,壁画多用湿壁画和蛋彩画来表现,如达·芬奇为米兰圣玛利亚·德·格拉齐修道院绘制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为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绘制的天顶画《创世纪》、拉斐尔为梵蒂冈签字大厅绘制的四幅大壁画《哲学》、《法学》、《神学》、《诗学》等,都体现了透视学、解剖学在艺术中的运用,科学与艺术已经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西方建筑艺术除了壁画外,还体现在附在建筑的雕塑上,有浅浮雕、高浮雕、圆雕等作品,如著名的《命运三女神》就是巴特农神庙的装饰雕塑、多纳太罗为圣米切尔教堂教堂制作的壁龛雕塑《圣乔治像》、米开朗基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设计的建筑雕塑等,这些附在建筑上的绘画和雕塑内容多以古希腊神话、圣经故事为题材,这些作品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中西方建筑美术的差异除了在材料、造型、空间布局存在着差异,而且体现在建筑色彩和建筑装饰上的差异,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电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中国古代北方建筑色彩较浓重,相比起来,南方的园林建筑色彩偏淡。故宫和苏州园林分别是北方和南方建筑的代表。中国古建筑构建所采用的颜色很多情况下取决于居住者的等级,比如皇寓,寺庙,多用黄色,红色,而官员府第或园林建筑用蓝色,绿色

较多,绘画的方式多采用平涂。在西方古建筑色彩的运用相对简单一些,从外部色彩上看,色彩梢对单一,基本都是石材本身的固有色,只是在中世纪以后的占建筑中,特别是教堂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外立面和穹窿顶外部带有黄色、橙色、红色、绿色、等色彩的变化。西方占建筑非常重视建筑内部的装饰,基本上以壁画为主,而壁画内容多以圣经故事作为主要题材,多用湿壁画和蛋彩画来表现,15世纪以后才开始用油画颜料进行描绘,用油彩进行绘画色彩丰富、体积感强,特别是经过特殊处理,持久性能较好,在西方建筑当中教堂建筑高于一切建筑,所以也就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中西方建筑文化不同形成的建筑美术也不同,从根本上说是中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化重科学与宗教,同时西方文化重视不同时代的独特精神,凸显各种流派的个性特质。西方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是不断求新求变,并用科学的理念进行分析演进,从中世纪崇尚精神的呆板画面到文艺复兴的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透视学、光影效果在绘画中的运用,都反映了西方人勇于专研,勇于创新的精神。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崇尚内敛,讲究空间与意境的关系,期盼富贵与吉祥的美好愿望。中西方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所蕴涵的建筑特色、艺术形式、发展源流以及人文理念等差异,都能从中西方遗留下来的历代建筑物中反映出来,它们为世人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在全球文化和地域文化并存的时代,保护、维修好这些文物古建筑,恢复历史建筑文化本身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古建筑和现代建筑能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继承、弘扬传统建筑文化最基础的工作,在当今变得十分中重要。在中國特别是近几年的古建筑保护工作过程中,成绩是显著的,已经逐渐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但在保护占建筑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对古建筑的价值缺乏深刻的认识,没有摆正城市开发建设与古建筑保护的关系。随着我国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城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和发展。致使有些地方存在为城市建设而破坏古建筑的现象,在我国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正在逐步消失,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几乎丧失殆尽。没有使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进行完美的结合,没有突出民族特色,没有真正确立起符合中国实际的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体系,许多有一定艺术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在多次修缮后,原有历史与文化信息被修复得荡然无存。在发达国家中,大量的历史建筑被成片地保留下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和地域建筑文化。西方人们有很强的文物建筑保护意识,在保护措施中技术含量很高,研究相当深入,国外许多建筑院系都设有建筑保护专业,以便培养高层次的文物保护人才,并且利用高科技手段建立历史建筑数据库、图像库等,以配合维修、复原及保护性设计,建筑美术作品尤其受政府的保护重视。如达·芬奇为米兰圣玛利亚·德-格拉齐修道院绘制的《最后的晚餐》五百年来后人不断对这幅画进行修补,到20世纪下半叶,人们又开始采用科学的手段除去所有加补的颜料,用新的科学方法一点一点地恢复此画的原貌,西方国家也是在文物保护过程中逐渐提高保护和维修的技术含量。与国外相比,我国古建筑保护意识正在逐步加强,技术含量也正在提高,如恭王府的维修改造工程是在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复原改造的,建筑绘画也是依据当年的图案进行描绘的,改造工程比较成功,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历史建筑的保护性改造和城市开发应紧密的结合起来,在传统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与和谐,创造富含地方特色和现代人文特色的建筑艺术空间。

中西建筑美术根本成因在于其生成的文化土壤不同,即不同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背景的显著差异性,通过赏析中、西方不同时期的建筑美术,了解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加深对传统建筑艺术认识的同时,对引领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起到一种启发作用。在城市化进程当中,应尽可能保持古建筑艺术本身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才能延续建筑乃至城市的文化艺术与历史,只有技术与艺术能够完美地结合、实用与审美能够形成统一,才能使我们今天的建筑更具魅力。

作者:金雅庆

第二篇:中外建筑艺术赏析

摘要:本文通过赏析中外代表性古建筑,了解不同国家建筑艺术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加深对传统建筑艺术认识的同时,保护、维修好这些文物古建筑,使古建筑和现代建筑能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对引领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起到一种启发作用。

关键词:建筑艺术建筑文化木结构石材结构建筑保护

建筑可以算是离我们距离最近的艺术了。不同的国家和地域都有自己不同的建筑艺术,它是形成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它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建筑艺术也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建筑艺术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中外建筑艺术都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同时受到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制约。中国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外国建筑体系是以石材结构为特色的独立建筑,属于砖石结构系统,中外建筑体系在城市规划、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近现代中外建筑艺术,都在继承优秀传统和吸收当今世界上建筑艺术长处的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创新。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建筑艺术的产生大约在一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后,中国原始建筑在北方古文化、南方古文化的许多地域留下了重要遗迹。发现于内蒙古赤峰敖汉旗的兴隆洼遗址是距今八千年的原始部落,这里发掘出半穴居房址一百七十余座,被誉为 “华夏第一村”。而南方古文化建筑也由于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发掘而引人注目这里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干阑式建筑遗存,在石制、骨制、木制工具的条件下,己能采用榫卯结构,并已具备多种榫卯类别。这表明早在七千年前,长江下游和杭州湾地区的木结构已经达到惊人的技术水平,这一时期的原始建筑是中国土木相结合的建筑体系发展的技术渊源。夏代和商代是这一建筑体系的萌芽期,两代不仅出现了壁垒森严的城市和建在旁土台上的大殿,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空间构成要素——廊院也形成了。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材为主材料,注重结构设计,以大屋顶为特征,利用斗拱结构和支柱来分散屋顶压力,结构优良,抗震性极好。中国古代木构架的结构体系到东汉时期已经明确形成台梁式和穿斗式两种基本形式,南方许多地区经常采用台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形式。在唐朝以屋架层、铺作层、柱网层的组合为特征的结构复杂的殿堂形构架非常盛行,木构架建筑体系可以说在唐代已经达到成熟阶段。中国古代木建筑中,最特别的也是最具特色结构构件是斗栱,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化,斗栱的作用是承托和出挑屋檐部分的重量,它扩大了柱头支座的受力面积,增加了支点,减少了梁的弯矩和剪力,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在唐宋及以前的木构架中,斗拱的结构作用十分明显,到了明清时期,由于官式建筑普遍以砖墙代替土墙,墙体防水性能好,已不需要过大的挑檐,斗拱的结构作用逐渐简化,斗拱的数量也由少变多,它已经成为装饰性和等级标志的象征了,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宫殿建筑则是其中最瑰丽的奇葩。以北京故宫为代表是典型木制宫殿建筑群,不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形式上,它们都显示了皇家的尊严和富丽堂皇的气派,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建筑群。

西方的建筑包括东方的印度建筑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以前,基本上都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建造的,属于砖石结构体系。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左右尼罗河下游的古埃及用石头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和神庙,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第一批巨石建筑。古埃及的艺术与法老的绝对权威和其特殊的宗教信仰——对死后生活的崇拜有直接关系,埃及人确信,人死后将到另一个永恒的世界去生活,现实世界不过是一个暂短的过度,只要保存好尸体让灵魂有所归宿,修建一个永恒的栖身之地——陵墓,才能让法老顺利升天,所以陵墓成为古埃及人最重要的和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早期陵墓是用“泥坯砖”来建造,后来为了防止陵墓被盗掘,开始采用更具永久性的石头建造,古埃及陵墓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它的造型,它由原来的梯字形演化到我们今天看到的金字塔型经过了漫长的过程,金字塔的外部造型很简单,但内部却充满着神秘,这种内容与形式的矛盾让金字塔更具精神上的魅力。古希腊的建筑以神庙为代表,最初的神庙是长方形带柱廊的木建筑,到公元前七世纪围柱式的石建筑才成为希腊建筑的主要形式,希腊神庙建筑的基座、柱子、檐部之间的关系都有定型的做法,这种梁柱结构体系叫做柱式,古典柱式是希腊建筑的精髓,以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为代表,为西方古典柱式奠定了基础,并对欧美建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罗马在公元前一世纪末屋大维统治时期,罗马出现了一系列的伟大建筑,以万神庙和斗兽场的建筑为代表,展现了古罗马建筑技术的巨大进步,由于新技术(拱门、拱顶)和新材料(混凝土)的应用,罗马人在运用空间方面有了新的创造,可以说劵栱技术是罗马建筑的最大特色,为实现开敞的室内空间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古罗马的万神庙、斗兽场、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和伊斯兰教的清真寺等等,无一不是用石材筑成。

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除了在材料、造型、空间布局存在着差异,而且体现在建筑色彩和建筑装饰上的差异,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中国古代北方建筑色彩较浓重,相比起来,南方的园林建筑色彩偏淡。故宫和苏州园林分别是北方和南方建筑的代表。中国古建筑构建所采用的颜色很多情况下取决于居住者的等级,比如皇宫,寺庙,多用黄色,红色,而官员府第或园林建筑用蓝色,绿色较多。在清代,黄色是最尊贵的,明黄色的琉璃瓦只有皇宫或寺庙才能实用,官员或平民使用的都是青瓦,否则就是欺君之罪。皇宫建筑中的彩画也是黄色或贴金的居多。尽管如此,在皇宫内部建筑也具有不同的等级,大体上可以根据檐的形式,吻兽的数量,颜色等来区分,比如重檐比单檐的高贵,黄色比其它颜色高贵,吻兽数量越多越高贵。在西方古建筑中色彩的运用相对简单一些,从外部色彩上看,色彩相对单一,基本都是石材本身的固有色,只是在中世纪以后的古建筑中,特别是教堂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外立面和穹窿顶外部带有黄色、橙色、红色、绿色、等色彩的变化。西方古建筑非常重视建筑内部的装饰,基本上以壁画为主,而壁画内容多以圣经故事作为主要题材,多用油彩进行描绘,经过特殊处理,持久性能较好,在西方建筑当中教堂建筑高于一切建筑。

中西建筑文化所形成的不同风格,必然会融入、体现文化在形成渊源与缘由、发展逻辑和空间、构建理念与目的等方面的差异。因此,中西建筑文化的不同,从根本上应理解为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化重科学与宗教,同时西方文化重视不同时代的独特精神,凸显各种流派的个性特质。西方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是不断求新求变,并用科学的理念进行分析演进,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劵、穹窿顶技术;从哥特式建筑的尖劵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都反映了西方人勇于专研,勇于创新的精神。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讲究并存与一体性,中国的建筑是相对保守的,据文献资料记载,中国木建筑的形式和所用的材料三千年不变,这与中国封建社会经历的时间较长、崇尚内敛、同时也与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盛产木材有一定的关系。中西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所蕴涵的建筑特色、艺术形式、发展源流以及人文理念等差异,都能从中西方遗留下来的历代建筑物反映出来,从我们今天的角度看,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的古建筑艺术都有它自己的独特艺术价值,都是人类建筑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

在全球文化和地域文化并存的时代,保护、维修好这些文物古建筑,恢复历史建筑文化本身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古建筑和现代建筑能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继承、弘扬传统建筑文化最基础的工作,在当今变得十分重要。在中国特别是近几年的古建筑保护工作过程中,成绩是显著的,已经逐渐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但在保护古建筑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对古建筑的价值缺乏深刻的认识,没有摆正城市开发建设与古建筑保护的关系。随着我国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城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和发展。致使有些地方存在为城市建设而破坏古建筑的现象,在我国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正在逐步消失,而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千城一面的现象却不断涌起,致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几乎丧失殆尽。其次还没有真正确立起符合中国实际的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体系,在许多有一定艺术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在多次修缮后,原有建筑外形与内部结构改动过大,原有历史与文化信息被修复得荡然无存。在发达国家中,大量的历史建筑被成片地保留下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和地域建筑文化。西方人们有很强的文物建筑保护意识,在保护措施中技术含量很高,研究相当深入,国外许多建筑院系都设有建筑保护专业,以便培养高层次的文物保护人才,并且利用高科技手段建立历史建筑数据库、图像库等,以配合维修、复原及保护性设计。与国外相比,我国古建筑保护意识正在逐步加强,技术含量也正在提高,如恭王府的维修改造工程是在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复原改造的,改造工程比较成功。

参考文献:

[1]李之吉.中外建筑史[M].吉林.长春出版社,2007.

[2]李耕.搞好古建筑保护/创造中国特色现代建筑[w].都市世界 城市规划与交通网,2010.

(金雅庆:吉林长春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作者:金雅庆

第三篇: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馆藏石雕狮子艺术赏析

摘 要: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藏有丰富的具有闽南地区特色的石雕狮子(以下简称石狮),主要有门狮(“狮子滚绣球”“太狮少狮”)还有“风师爷”及望柱狮等几种类型。文章主要通过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馆藏石狮来赏析闽南地区石狮雕刻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闽南地区;石狮;门狮;文化内涵

《后汉书·章帝纪》:“是岁(章和元年),月氏国遣使献扶拔、师子。”《后汉书·和帝纪》:“安息国遣使献师子、扶拔。”由这些文献可知,狮子本非我国本地产物,大概在东汉初年由西域以“殊方异物”传入我国。石狮也始于东汉时期,早期石狮主要被置于帝王陵墓前以辟邪护墓,体态高大威猛,神态飘逸。魏晋时期,由于佛教的盛行,石狮开始广泛应用于寺庙大门作镇兽之用。后来石狮逐渐成为运用广泛的瑞兽,广泛应用于柱础、栏杆、桥梁、门枕石、屋顶等建筑装饰中。随着文化的传播,石狮雕刻艺术也逐渐传播到闽南地区,闽南地区的石狮师承于中原地区,但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受闽南地区区域文化影响。

1 馆藏石狮概况

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收藏具有闽南特色的石狮逾200只,有蹲狮、坐狮、卧狮,千姿百态,形象不一。泉州地区石狮雕刻艺术具有南派石狮典型的艺术特征,身肢柔润灵秀,形态含蓄多情,一般头部硕大、腿细短,脑凸鼻凹,耳部多呈卷叶型,类似犬耳,口部张开,裸露尖牙利齿。有的前肢双举,有的单抬一足,或蹲踞,或腾跃。明以后作品大都手舞彩带,身躯扭动,富有变化。雄狮或抱或脚踩绣球,雌狮旁立幼狮。身躯浑圆厚实,一般披有分组状长毛,尾如扇背卷。体态结构变化多端,鬃毛呈卷披状,变化多样,特别是颌下鬃毛更具装饰性,加上彩带绣球变化多端,有装饰华丽典雅的美感,整体给人以亲切而含情的感觉。特别是五代王审知女、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夫人王氏墓(“皇姑墓”)前石狮,其是泉州地区现存最早的石狮,虽经岁月磨砺,风雨侵蚀,缺依旧凝重雄伟,气度不凡。

2 馆藏石狮类型。

现存于南建筑博物馆的200余件石狮,主要有门狮(“狮子滚绣球”“太狮少狮”)还有“风师爷”及望柱狮等几种类型

2.1 门狮

一般放置于寺庙、宗祠门口两侧,呈对称摆放,左边為“狮子滚绣球”,右侧为“太狮少狮”。“狮子滚绣球”为雄狮,前爪下有一个圆形绣球,头部看向左侧。“太狮少狮”为雌狮,前爪下雕有幼狮,头部看向右侧。“狮子滚绣球”“太狮少狮”头部左右相互呼应,互相对望,看向大门中轴线。而闽南地区门狮显得乖巧憨厚,耳部耷拉着,鼻部大,嘴部张开弧度大,颈部的鬃毛卷曲顺滑。多采用蹲立式,扭头捏腰,顾盼多姿,有很强的动态感。这与北方门狮有很大的区别,北方门狮多蹲坐而立,头部或眼神正视前方,显得端庄稳重。

2.2 “风师爷”

闽南地区处于台湾海峡西岸,海峡峡管风大且常年盛行西北、东南季风,常年多风沙。狮子作为百兽之王,威严肃穆的形象被赋予辟邪招福的作用,寄托了民众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门或屋顶、村落的高台等处设立“风师爷”以镇之,一般单只蹲立于街头巷尾。就整体而言,“风狮爷”雕刻的精华在头部,尤其脸部,较显著的共同特征是圆眼凸出,鼾头宽阔,大嘴龇咧,甚至与头等宽,露出尖牙利齿,有的嘴角夸大成二凹洞,显得威严肃立。闽南“风师爷”有蹲踞式和直立两大类,一般蹲踞式为较早期,后期基本以直立为主。

2.3 望柱狮

中国古代大型建筑物及桥梁周围往往有石栏杆围绕,而连接石栏杆的石柱就叫望柱。望柱的头部常雕饰有狮、龙、凤、猴等动物形象,其中人们最喜欢采用狮子形象,称为“望柱狮”。最著名的如卢沟桥上的望柱狮,不仅数量多,而且造型丰富,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也藏有数量不少的望柱狮,这些石狮神情活跃,有的幼狮攀附在雌狮上,有的蜷伏在母狮的脚下,神态活泼可掬,雄狮则胸肌饱满,肱股筋肉突起,后肢盘曲,张口怒目,神态各异。

3 石狮雕刻艺术的文化内涵

闽南民间石狮雕刻艺术深受闽南地区区域文化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石狮雕刻艺术所表现的文化内涵归结起来有以下三点。

3.1 体现对民间信仰的崇信

闽南地区石狮的盛行与闽南地区人民对民间信仰的崇拜密不可分。自古以来,闽南地区民间信仰就特别发达,有林立的宫庙和成百上千的地方神灵,被传统儒家学者视为“淫祠”,南宋漳州人陈淳:“南人好尚淫祀,而此邦之俗为尤甚。自城邑至村墟,淫鬼之名号者至不一,而所以为庙字者,亦何啻数百?”人们通过趋吉避凶的祈祷仪式与神灵沟通,以期消灾除厄、扭转福祸。早期的石狮被赋予镇墓神兽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功能被逐渐放大,石狮成为祈福镇宅、辟邪御凶的吉祥之物。同时,民间信仰的开放性与杂糅多元性也让闽南地区的石狮形式更加多元,突破传统雕刻技艺,千姿百态,形态万千。

3.2 体现传统家庭观念

闽南地区的住宅前门狮,左侧为雄狮“狮子滚绣球”,右侧为雌狮“太狮少狮”,两只狮子互相对望,和谐统一。雄狮脚踏绣球威武霸气,象征男性主外,掌握权力,体现男性的主权和地位。雌狮踏幼狮,母子相亲,充满了母性的关怀,体现女性在家庭内部对繁衍子孙,促进家庭和谐的作用。成对公母石狮显示阴阳调和、生理循环,是家庭结构的真实写照,体现闽南地区的家庭观念。

3.3 体现封建等级观念

在中国传统封建社会中,人民被赋予不同的等级,等级观念深刻影响着古代封建文化。石狮作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历史发展演变中也被赋予了等级性,石狮头上的螺髻数量是等级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官方中只有七品以上的官员才能摆放门狮,而门狮头上螺髻数量则代表官位高低。一品官员的府邸门前的守门狮,可以刻十三个螺髻,亦称“十三太保”。官员品级每下降一等,门狮头上的螺髻就要减少一个,这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在闽南民间,石狮的大小、造型不同,代表不同的身份和地位,是财富与权贵的显现,是财富权势自我标榜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斌.闽南民间石狮造型意蕴探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

[2]吴宝.旭闽南传统石雕艺术特色探究[J].艺术·民族·文化,2010(1).

[3]吕婧,朱翔.前世今生——解读“守门“石雕狮子的民俗文化精髓[J].艺术研究,2010(1).

[4]梁思成.中国雕塑史[M]//梁思成.梁思成全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作者:黄必应

第四篇:集美大学陈延奎图书馆建筑风格赏析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建筑风格;实用功能

摘 要:文章介绍了集美大学图书馆的总体建筑风格,具体阐述了图书馆的外观设计和室内布局,对新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在节能、无障碍设计及绿色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图书馆进一步完善功能、为读者提供更为舒适的阅读环境尽一份绵薄之力。

作者简介:张新(1966-),集美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陈延奎图书馆于2007年9月建成,11月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它坐落于集美大学新校区,尖顶红墙,设计风格融合了陈嘉庚建筑的特点,美观大方,端庄稳重,与集美大学新校区建筑群的格调和谐统一。其设计立足于现代图书馆综合性的功能使用要求,充分考虑图书馆建筑发展的趋势,在建筑的结构设计上强调功能布局的灵活性、可变性;在技术设施的设计上尤其是智能化建筑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强调技术设施的先进性和可升级性、易改性。

1 陈延奎图书馆的外观设计与周围环境

集美大学新校区主楼群是集美大学新校区的标志,一座座中西合璧、红瓦飞檐的建筑拔地而起,其红瓦坡顶、西式屋体等都具有后陈嘉庚建筑的时代风格设计。其规划与建设,在建筑理念的传承和建筑风格的发扬上,始终散发着陈嘉庚建筑的独特魅力,体现了陈嘉庚建筑韵脉的传承,而陈延奎图书馆的屋顶建筑采用中国古典建筑屋顶——红瓦坡顶以及西式的屋体、花岗岩拱券和选用闽南当地盛产的青石花岗岩作为清水墙柱面,给人素雅美观、坚固大气之感。这些设计处理都与集美大学新校区主楼群中现有的“嘉庚风格”建筑一脉相连,既延续又相互协调,既继承又有所创新,它庄重恢弘,整体形象完美,与整个集美大学新校区的建筑群体相呼应,将风格、功能、环境、形象有机贯通,既保持了集美大学新校区的总体建筑风格,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与集美大新校区主楼群各教学楼、办公楼取得了和谐相处、熠熠生辉的效果,其中西合璧和浓郁的闽南地域特点的建筑风格,正是“穿西装,戴斗笠”嘉庚建筑风格的新的演绎,并深受建筑界和图书馆同行的普遍赞誉,也为此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

出于景观及用地考虑,陈延奎图书馆建筑入口不得不朝东西向,其主入口处设置了大台阶(见图1),大台阶及文化知识广场亦丰富了景观视觉效果,成为学校主要仪式空间和师生们交流学习、毕业拍照纪念的理想场所。

陈延奎图书馆毗邻学校的主要交通道路,其建筑西侧是宽敞的校内环形机动车道,交通方便并有利于消防,建筑东侧、北侧、南侧为校园内主要人行通道,宽敞便捷,也兼作紧急情况下的消防车通道。陈延奎图书馆周围均有空地,并设有围绕建筑的环形消防车通道和足够的地上地下临时停车位,满足自行车和机动车停车要求。

2 陈延奎图书馆的室内设计与布置

陈延奎图书馆的室内设计更是别出心裁(见图2),高大宽敞的中庭空间内设计建造了室内大台阶,每一层楼采用回廊式布局。根据闽南地区的高温、日照充足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特点,为了使建筑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保持图书馆内良好的空气状态,图书馆设置了高大宽敞的中庭空间,屋顶是通透的玻璃天篷,通过中庭顶部的架空屋顶设计,巧妙地利用“烟道拔气”的通风原理,形成室内空气的持续对流,在建筑内部形成“人造风”。其玻璃天篷引入自然光和“烟道拔气”的通风原理充分满足了现代图书馆自然采光和通风的要求。

2.1 陈延奎图书馆建筑的开放性和多功能性

陈延奎馆为五层框架结构,采用模数式建筑,实行开放式布局。其中,二至五层为图书馆,统一层高、统一柱网;为了保证建筑空间的灵活性,采用了大开间、开放性的平面布局,这种布局具有较大的空间和荷载能力,实现了空间功能的可变性和互换性,能够适应现代图书馆有多种功能的需求和发展,且具有长远的经济性。在传统的图书馆建筑中都是按照服务对象以及为读者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分割成一块一块的,近似于封闭状态的布局,这种布局使读者一进入图书馆就像走入迷宫一样,不仅很难找到所要去的库室,而且连出口都常常分辨不清。陈延奎图书馆打破了这种封闭式布局,实行开放式布局,整个大厅就是服务区,每一层采用回廊式布局,使读者一进入图书馆就像进入超市一样,一目了然,各种图书、报刊、资料应有尽有,全部开架,以敞开连贯的大空间和灵活方便的配套设施,实现了“藏、借、阅、咨一体化”的服务模式,这种“人在书中,书在人旁”的格局,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读者的心理需求。大厅内台阶两边以及五楼还设置了休息讨论区域,为读者提供了充分的活动空间,使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自己作为主体被尊重的感觉。

2.2 陈延奎图书馆建筑的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

所谓综合布线系统,就是指建筑物中对信息传递媒介的科学化设计(或结构化设计)与建筑。高校图书馆智能化的布线系统即是指图书馆大楼内安装的综合布线系统,其目的就是为图书馆提供灵活的扩展力强且高速度的信息通道。陈延奎图书馆建筑就是从图书馆整体出发,既考虑图书馆内部各业务功能的专业化、计算机化,又考虑图书馆建筑本身管理的自动化与网络化,采用了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从通信自动化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着手,布设预埋了电脑线、电源线、电话线、广播线、闭路电视线和视听语言专用线等,并安装了安全监控系统、消防报警装置、一卡通收费管理系统和中央空调。这种综合布线系统具有前瞻性,克服了以往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需要单独设计和施工的重复、杂乱、检查维护困难等缺点,具有灵活、多功能、适应性强等特点,还具有方便的可扩充性和互联性,适合现代图书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需要。另外,在图书馆内完成了无线局域网覆盖,真正实现了馆内全方位无线漫游服务。读者只需携带笔记本电脑,就可以在图书馆内的任何一个角落实现无线上网,随时随地都可访问我馆各种数据库系统学习或查找相关信息,大大增强了“即时”信息的获取,提高了读者学习的主动性与灵活性,也推进学校多媒体教学和在线教育的更广泛应用。

3 陈延奎图书馆设计上的欠缺或需改进的方面

当陈延奎图书馆竣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从学校师生读者反馈的信息来看,虽然他们对新馆的使用状况是比较满意的,但笔者与同事们还是发现了许多方面仍存在着问题,有些问题可以通过装饰或改造加以改善,但有些问题则成了遗憾。

3.1 绿色性方面

陈延奎图书馆四周及文化广场均无铺设草坪,门前缺少簇拥花草、灌木丛等,没有将人工和自然巧妙结合起来,没有形成大面积的绿化带。图书馆内除了室内大台阶两旁和大厅内有花草盆景外,其余楼层及阅览区缺少绿意。在阅览区内,映入读者眼帘的是白色的墙壁、黄色的桌椅以及层层的书架和藏书,这给读者造成了视觉单一的感觉。建议在回廊、五楼休息讨论区域以及楼道上增加植物的摆设,窗边、楼梯等处可布置水生植物、藤蔓吊兰等,这样可以使读者在欣赏绿色植物的同时,解除疲劳和调节身心,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3.2 照明控制线路设计不科学

陈延奎图书馆门外大台阶在设计建造时无照明设计,以至于晚上进出图书馆的读者和图书馆馆员由于黑暗而看不清台阶,脚下易踩空摔倒。为此,为弥补这一不足,在图书馆门外大台阶北侧地面上摆放了一盏强弧光灯,夜间照亮大台阶,但灯光雪亮刺眼,行人极为不适。另外,为节约能源,在读者较少的情况下,馆内某些阅览区域使用温控灯,当读者经过时,温控灯随着读者走过的路径一盏盏地亮了起来,但当读者坐下后不久,温控灯就一盏盏地灭了,读者必须站起来再次走动,温控灯才能再次亮起来,这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建议可采用“一灯一开关”方式,或借鉴其他图书馆在馆内阅览区内备有多个台灯,当光线昏暗读者需要时可随时借用。

3.3 无障碍设计不到位

所谓无障碍设计就是在建筑的设计中要注重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照顾。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十九条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应保护读者合法、公平地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应为残疾人等特殊读者利用图书馆提供便利。”虽然陈延奎图书馆专门设计了残疾人专用厕所、电梯等,但图书馆服务层设在二楼,读者入馆必须先登上高高的大台阶,其正门没有无障碍入馆通道,给体障和老年教师读者带来不便。

3.4 中央空调与节能之间的矛盾未能真正解决

陈延奎图书馆采用了中央空调,对于大空间的供冷,中央空调制冷效率是最高的,但也存在控制不方便以及少量读者和图书馆馆员使用时不经济的缺点。为节约能源,集美大学已停止使用中央空调,但馆内某些阅览区尤其是二楼南侧的多媒体培训教室由于窗户是封闭式的,教室内无自然通风,也无人工通风,一旦停止使用空调,教室内经常处于温度不适的状态。尽管室外温度为20℃~27℃,可当教室内一旦坐满了学生,就会出现“蒸笼效应”,师生汗流夹背、闷热不堪。

总之,在陈延奎图书馆建造之初,校领导和图书馆管理者以及建筑师们充分调研、精心设计,建造出了适应现代高校图书馆教育发展的现代化陈延奎图书馆,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笔者试图通过对陈延奎图书馆建筑外观与格局的体会与认识,希望为图书馆进一步完善功能、为读者提供更为舒适的阅读环境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张燕来.厦门大学嘉庚风格建筑特征与分析[J].福建建筑,2007(2):15-16.

[2] 诸葛毅.高校图书馆现代建筑实用功能的观察与思考[J].华中建筑,2006(3):77-79.

[3] 刘华,徐刘靖,万燕萍.大学图书馆建筑决策机制探讨[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0(3):1-4.

[4] 邓昭明.我国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J].山西建筑,2008(10):63-64.

(编校:严真)

作者:张新

第五篇:南京明代通济门船形瓮城建筑意象赏析

摘要:南京城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明都南京的规划设计者刘基精通堪舆术(风水术),并将其用于宫城的卜地选址及南京城池的营建,而中国古代风水理论的哲学基础就是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周易》。以《周易》理论为视角,解读南京通济门船形瓮城的各种建筑意象。

关键词:通济门船形瓮城;秦淮河;《周易》; 明南京城的规划营建

Key words:boat-shaped urn city at Tongji Gate; Qinhuai River; “Book of Changes”;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Nanjing City in Ming Dynasty

作者简介:刘斌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副研究员

近三十年来,南京市政府不断投入巨资对举世闻名的南京城墙进行大规模抢险维修,使古老的城墙拂去尘埃,重现神韵。

通济门,这座在20世纪50年代不幸惨遭拆毁的明代老城门,却因一张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航空测量队拍摄的珍贵旧照片而留下了它惊鸿一瞥的身影。画面上,谯楼巍峨,城门之外宽阔的护城河——外秦淮河穿墙而过。俯视之,整个内瓮城平面呈船形,三道瓮城,四进门垣,一览无余。这条曾经存在了六百多年的神秘“大船”,让今天的人们充满着好奇。在诸多有关南京城墙的书籍中都饶有趣味地提及了通济门船形瓮城,它为什么会呈船形?它的建筑设计理念和寓意是什么?往往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中国著名的文化典籍《周易》,几千年来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尤其是对中国的古都文化,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本文尝试从《周易》理论的角度,解读南京通济门船形瓮城的建筑意象,以期能对南京城墙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一、《周易》哲学思想与明都南京的规划设计

在中国古代,任何一个王朝或政权都希望能够长治久安,成就万世基业。因此,对于都城的选址及规划极其慎重,对它的自然地理环境、军事战略地位、政治地位、经济基础等都要做深入细致的综合分析研究,以确定其是否有利于巩固统治。易经八卦、风水理论等在其中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周易》成书于西周初叶,最初是一本占筮用书,依据卦爻卦象的变化来推断占卜人事的吉凶祸福。同时,《周易》也是一部充满深刻哲学思想的著作。《周易》这部书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包括卦、卦辞、爻辞等内容;《易传》包括彖辞、象辞、系辞、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等篇章。《易传》是对《易经》的解释。

《周易》一向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被尊称为“众经之首,大道之源”。它揭示了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的一些基本规律,它作为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意识、风俗习惯皆可在《周易》中找到基因。”①易学思想有形无形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以及人生哲学。在中国人心目中,它是天地万物无所不容,无所不能阐释的。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它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层次和行为方式。

在中国历史上,《易经》最早论及建筑起源和基本功能,它所蕴含的象、数、义、理等思想,对中国的建筑有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特别是历代都城或皇家建筑的选址、布局和形制都深受《易经》思想的影响。

在明初都城南京的规划营建中,《易经》理论虽然并没有如同在明清北京城一样得到清晰而完美的体现,但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中国古都文明,认识理解各种文化现象,沿着《周易》这条脉络或许容易找到真正的答案。

元末明初,道教盛行,朱元璋对道教相当重视,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他任用了不少道教名士,如:刘伯温、张中、刘渊然、丘玄清、张三丰等。道教在发展成熟过程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作为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也成为道教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来源和依据,以《周易》为首的易学对道教教理及教义多有影响。易学从根本上决定了道教关于宇宙论、生命观等重要内容的思维模式。在道教中,法天象地、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贯穿始终。

除此之外,朱元璋本人也很讲究天象,相信风水。中国古代风水理论的哲学基础就是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周易》,风水理论主要是以当时社会的哲学观念为基础,把天文、气候、地文、水文、生态环境等内容用于选择城址和居住环境,明都南京的规划设计者刘基精通堪舆术,并将其用于宫城的卜地选址及南京城池的营建。

二、明都南京最大的京城城门——通济门

明都南京13座京城城门为明初洪武年间所筑,《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九年(1386年)“十二月酉,诏中军都督府督造通济、聚宝、三山、洪武等门”。另据《上元江宁合志》记载:“明太祖肇建都城,拓宋元之旧址,惟南门、大西、水西三门不改,更名聚宝、石城、三山”。这13座京城城门中,通济门为明初新建。

通济门位居南京城南三门之中,坐北朝南。据《南都察院志》记载:“本门冲要,东至正阳门界,西至聚宝门界,长五百一十一丈七尺,垛口七百四十四座。”明代顾起元所撰《客座赘语》中有这样的描述:“南都城围九十里,高坚甲于海内。自通济门起至三山门之一段,尤为屹然。聚宝门左右皆巨石砌至顶,高数丈,吾行天下,未见有坚厚若此者也。”

明代陆容所撰《菽园杂记》中,记有通济门等四个重要城门不许出丧的内容。②清代甘熙所撰《白下琐言》也有记载:“明初建立都城凡十三门,钟阜、清凉、金川俱闭,往来通衢,三山、通济之外,以聚宝为最盛。”③《白下琐言》卷三中记载:“大城今通行者十门,而通济门第一道城阙内,左右各有瓮洞可容百余人,相传为屯军之所,盖通济与东水关近,防守较严,故其制与诸城特异”。④可见,通济门在明清南京城的交通、军事等方面地位相当重要。

据20世纪30年代朱偰所著《金陵古迹图考》记载:“十三门中,三山、通济而外,以聚宝最为崇宏。”可以理解为通济门、三山门(即水西门)规模大于今天号称“世界第一大瓮城”的聚宝门(今中华门)。另据南京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南京建置志》记载:在现存的清代实测地图上按比例尺计算,通济门内瓮城占地面积为明代南京十三座京城城门中最大的一座。

从位置和形制上来看,通济门和三山门这两座城门几乎是完全相互对应的。通济门南侧有水关一座,即东水关。东水关原为南唐金陵城的上水门,是内秦淮河入城处。东水关在明代又称通济水关。明初建造南京城,为了控制秦淮河水的水位,将通济水关精心设计为“偃月洞”,共有33券,分为3层,每层11券;下层11券通水,上、中两层22券洞为藏兵囤粮之用。

三山门,原为南唐都城至宋、元金陵城的“龙光门”,也称作“水西门”。三山门与通济门一样也是船形瓮城,三道瓮城,四进门垣。城门南侧也有水关一座,即西水关,原为南唐金陵城的下水门,明代又称三山水关,是内秦淮河出城处。

明清时期,上水门和下水门改为水关,不复为城门。东水关和西水关至今仍保存。在近年来的城建中,南京市博物馆通过对通济门城门基址及瓮城墙垣遗迹的考古发掘,基本了解了通济门三道瓮城原始位置、结构、规模以及构筑技术等情况。

三、涣涣之大河——秦淮河

南京为“十朝都城”,在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几度成为江南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特别是六朝、五代十国的杨吴及南唐和明初,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三个高峰期。这其间,人类活动与河流水系的关系极为密切。

秦淮河位于南京城南及南郊一带,全长约110公里,流域面积2630平方公里,是南京第一大河,自古就是长江下游的一条支流,原被称为“小江”,这是相对于长江这条“大江”而言的。晋至隋,通称“淮水”。秦淮河上游分别在句容和溧水两县境内,东源和南源在方山附近汇合以后,水量增大,直抵南京城下。河水在通济门外九龙桥,注入明城濠而分成两支:一支为“内秦淮”,从东水关入城,由东向西横贯市区,出西水关,注入长江;另一支为“外秦淮”,即明都南京城南的护城河,它在城外自东向西流经水西门附近与“内秦淮”汇合,流向长江。

孙吴定都建业,开创了南京作为六朝都城的历史,秦淮河与南京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愈加密切。东吴以水军立国,孙权对它在军事上的作用极为重视:“秣陵有小江百余里,可以安大船,吾方理水军,当移据之。”⑤孙权移镇建业后不久,在秦淮河入江口的清凉山上砌筑石头城,作为戍兵屯粮的军事重地;同时“夹淮立栅”,自石头城至秦淮河下游两岸遍设栅障,称“栅塘”或“秦淮栅”。

六朝时期,特别是最初的东吴时期,第一次大规模利用和改造了南京的河道水系。东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孙权下令疏浚和拓宽秦淮河水系,发展江南的水运,开凿破岗渎等人工水道,沟通都城内外的水上交通。使秦淮河东通江南内河,西达长江,成为建业与三吴地区重要的水路运输线。秦淮河流域的果蔬稻米、柴草山货,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的丰富物产,均由此源源不断运至建业,既满足了都城日常生活之需,又促进了秦淮河两岸的迅速繁荣。

六朝时期,秦淮河下游两岸主要集中了居民区和商业区。这时期的秦淮河河面宽广,水大流急,也是建康都城南面最重要的交通线和军事防线。“大抵六朝都邑,以秦淮为固,有事则沿淮拒守。”⑥此一时期发生在建康的大小战事,几乎无一不与秦淮河有所关联。

六朝时期,秦淮河航运极为发达,西晋作家左思《吴都赋》中的诗句“水浮陆行,方舟结驷,唱棹转彀,昧旦永日”,“楼船举帆而过肆,果布辐辏而常然”,生动地描述了风光秀丽的秦淮河上百舸争流,商贾云集,高官显贵、名门望族萃聚的情形。

据《建康实录》记载:在建康的江河码头一带,经常停泊着成千上万的船只;从海路来建康进行经济文化友好往来的国家,也大为增加;南海诸国以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中部)与南朝的贸易关系最为密切。从东吴到南朝,扶南曾先后遣使来建康30多次;位于东海外的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国也与南朝有着密切的往来,到建康的各国使者络绎不绝。⑦当时秦淮河面宽阔,海船可以直接进入,风浪也很大。据《宋书·五行四·水不润下》记载:东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的一次“涛变”中,“贡使商旅,方舟万许,漂败流断,骸胔相望”,上万艘船只毁坏沉没。

六朝时期,从现在的通济门附近到石头城这一段的秦淮河上曾先后设有朱雀航等24座浮桥,史称“二十四航”⑧。这些浮航平时联舟为桥,用以交通;遇有警急,则撤舟通流,隔绝两岸交通。朱雀桥是其中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据《建康实录》记载,晋咸康二年(336年)在秦淮河上建造朱雀桥,“桥长九十步,广六丈”。以此推断,此段秦淮河河道宽度约有130米⑨。另据1986年南京市对西水关疏浚的情况看,古河道两岸相距近300米,深20多米,出土了大批由战国至明清的陶瓷器皿和不少沉船,特别是出土了一艘长约30米、宽6米多、载重约60吨的杨吴以前的大型木船。由此可以看出古时“淮水”之大,与今天秦淮河20至30米宽的狭长河道有着天壤之别。

五代十国时期,杨吴、南唐相继统治金陵,金陵重新成为东南地区政治和经济中心,并在全国政局中产生重要影响。《五代史》记载:“梁贞明六年,徐温遣陈彦谦城金陵。徐知诰复广金陵城周二十六里。为八门。淮水而东者为上水门,而西者下水门。西之南曰栅寨门,又西南为龙光门。”

南唐初立,金陵数次大水,秦淮河数次满溢,东水关一带尤为被害。“天威军督虞侯、左卫使刁彦能请筑堤为斗门疏导之,水患稍息。”⑩南唐时期,金陵城中水路交通相当重要,这些城门中有四个是沿水设门。

杨吴及南唐时期的金陵城防以城墙与城濠相结合。当时对金陵水道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主要是利用自然水道并辅之以人工河道,连接起完整的护城河系统,这就是著名的“杨吴城濠”。据明代陈沂撰《金陵古今图考》记载:“自北门桥东南于大中桥,截于通济门外,旁入秦淮。又自通济城外,与秦淮分流,绕南经长干桥,至于三山门外,于秦淮复合者,杨吴之城濠也。”杨吴城濠“阔二十五丈,周四十五里”,环绕金陵全城。宋、元两代沿用了杨吴、南唐金陵城。

明朝初期,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明代营建应天府城时,承袭了南唐金陵城的格局,并在都城周围规模空前地整修、开凿护城河,使护城河相互连通,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护城河。其中,杨吴城濠的“外濠”(即外秦淮河),成为明都南京城南的护城河。秦淮河还承担着向都城运输漕粮的重要任务。

四、从《周易》理论的角度看通济门的建筑意象

1.观物取象

早在远古时代,中国的先民们对日月天地、鸟兽虫鱼、四季寒暑等自然现象就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往往是对大自然的直接模仿与再现。《周易·系辞下》:“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卦以拟象,象以存意,意以象尽,“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周易·系辞上》:“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设象、观象的目的是为了明吉凶,知变化。

现代易学专家研究认为:《周易》有形式逻辑思维,如演绎思维、类推思维、形式化思维;有辩证思维,如整体思维、变易思维、阴阳互补思维、和谐与均衡思维;有直观思维,如模拟思维、功能思维;有形象思维,如意象合一、象数合一等。《周易》演绎思维首先是观物取象,然后引申其含义,阐发其义理;凭借卦象,引发感慨和联想,推理出理性认识的结论。

中国古代哲学以天、地、人为一个宇宙大系统,追求宇宙万物的和谐合一,并以此为最高境界,“法天象地”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周易》哲学理论为基础的风水理论不仅把人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把大地看做是富有灵性的有机体,各部分之间彼此关联,相互协调。风水理论强调敬畏自然,以自然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朴素的自然观既是风水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华。

中国古人在利用风水术选择和建构生活环境时,总是要把城市、村落、住宅等与天象结合起来,“法天象地”,力求“天助、人助”,“万物兼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使人与周围的生活环境、气候、天象、动植物、地形等形成协和、共进、互助的关系,从而达到“天人合一”、“天人相助”、“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境地。

2.观象制器

我国古代从西周开始就有“观象制器”的传统,《周易·系辞下》列举了《离》、《益》、《噬嗑》、《乾》、《坤》、《涣》、《随》、《豫》、《小过》、《睽》、《大壮》、《大过》、《夬》等诸卦的各种取象:

“包牺氏作为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削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于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是故《易》者,像也;象也者,像也。”

《周易》认为卦象是圣人观察模拟天地万物以及人自身的形象而创造出来的。“圣人立象以尽意”,以卦象表达“意”。

《周易·系辞上》云:“《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着尚其占”。制器尚象,指古代圣贤取象于卦而发明制造器物,并且体现其卦象。

观象制器是古代指导器物制造、建筑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的一种美学思想。建筑与城市都属于“器”,易象和审美密不可分。

从地理环境和城市发展史来看,通济门、三山门这两座城门建筑周边始终被南京第一大河流——秦淮河所环绕。这两处船形瓮城建筑取象于“涣”卦。“涣涣”意为水流盛大的样子。《诗经·郑风·溱洧》有云:“溱与洧方涣涣兮。”(溱、洧,皆水名)。“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取舟形为城门之器形,“通济门”这个沿用至今的古代城门名称也正寓意于此。

五、结语

通过对通济门船形瓮城建筑意象的剖析和欣赏,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建筑是受特定社会制度、民族习俗和思想意识等综合影响而形成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直观反映。中国传统建筑是东方文化的载体,它的形象及其反映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体现了实用与理性兼容并蓄的品格与境界。在21世纪的现代社会中,中国传统建筑仍然不失其独特的意蕴和深邃的内涵。

(责任编辑:蒋亚林)

作者:刘 斌

上一篇:建筑消防工程论文下一篇:建筑工程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