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多、土地资源不足、耕地日益减少与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越来越不适应。因此,土地复垦已成为土地开发整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文山卖酒坪铝土矿矿山为研究对象,结合该区域地质环境破坏情况,提出了土地复垦措施,以期为之后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提供有效地参考。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篇1: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为我县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的影响到我县生态环境的整体提升。文章从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分析入手,分析了宁化县当前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效果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矿山生态;生态环境;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宁化是福建省矿产资源相对丰富的县之一,受市场影响,当前我县矿业产业发展速度有所减慢,整体行业面临成本问题,但这时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能松懈,全面的认识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同时也为我县矿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因此,全面的实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的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实际意义。

1 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

1.1 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类型较多且表现形式较为多样化

当前我县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仍存在有较多的类型,既有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导致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问题,还有矿山所特有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石磊矿业经过多年开采后出现地裂缝、地质结构变化、断层等现状,同时对于裸露开采的行洛坑钨矿、东化矿业等均存在着尾矿库露天堆放产生的空气和环境污染问题。

1.2 导致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较为复杂

矿山生产为一个整体性的工程,所以导致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也是较为复杂的,往往为选矿、采矿等多种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我县各个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例如,随着石磊矿业开采过后矿山周边地形地面的下沉,诱导地裂缝的出现,同时随着地裂缝的不断延伸,导致矿山周边地表水流漏失,甚至可能导致滑坡、崩塌等生态地质问题出现。

2 当前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并没有出台针对矿山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对于矿山环境保护过多的为一些原则性的要求,具体性的规章制度较为缺乏,由此导致了在很多情况下对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被称作为“软法”,同时多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仅仅为针对集中要素进行了立法,导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功能单一,范围较窄的情况,不能实现对矿山生态环境的全面保护。但是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为一个面源性、全方位的问题。

其次,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中并没有构建起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导致对应的矿山生态环境评估制度不够规范,环境影响评价不够完整科学。

第三,当前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也缺乏有力的法律制度,多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条款,具有较大的弹性,实际的可操作性较为缺乏,对于一些出现了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责任人,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制裁手段。

同时对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仍旧处于末端保护的状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仍旧停留在排放控制与污染环节控制的层面,没有注重源头控制,为了当地的GDP和政绩,一个小县城就引进了大大小小的矿山10多家,从而不能实现矿山生态环境的及时有效保护。

2.2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为单薄

当前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仍旧非常的单薄,再加上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进一步的加深了这种情况,矿山企业主们为了进一步的压缩自身的生产成本,不惜减少甚至取消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给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带来非常致命的影响。

此外,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为单薄的问题与各矿山企业经营者重生产轻保护的经营理念有着直接关系,直接影响到我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

2.3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不够到位

我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效果不佳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不够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具体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权利交叉,安监局、国土资源局及环境保护局并没有明确各自身职责,导致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缺失,再加上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人为因素的影响,进一步的降低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效果。

另外,部分矿山企业成为我县经济支柱,导致了县委县政府在具体的监管过程中有所松懈,带来了较大的矿山生态环境隐患。

2.4 矿山多年开采引发严重的生态地质问题

石磊矿业为一个已经开采多年的矿洞,老采空区较多,同时在采掘的过程中并没有对采空区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导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沉陷区,随着沉陷区范围的不断扩大,带來了地表下沉,下沉的地表直接影响到地层的稳定性,导致地层出现的裂缝,裂缝的出现不仅导致了地表房屋的安全,同时也导通了含水地层,导致农耕无法蓄水,影响到地表群众的正常生活,引发了当期农民集体上访,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地质问题。3 提升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效果的对策

3.1 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针对当前我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的问题,应当针对性的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由县人大代表组织政府、国土、安监、环保等部门对当前我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开展全面的调研,从调研中找出制约我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因素。

其次,根据当前我县矿山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污染处理技术水平与国家的发展战略,有针对性对我县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从而更好的提升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的科学性。

第三,在制订过程中,应当听证会更好的提升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还可以将公众特别是一些专家学者在自身的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中纳入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更好的提升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科学性。

同时,借助听证方式,还可以缩短调查的时间,提升调查结果的正确性。

此外,在进行具体法律制定的过程中,还应当针对性的加大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的惩治力度,从而更好的规范相关责任人的行为,提升其违法成本,倒逼其按照法律的规定展开相关的经营活动,这对于促进我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提升矿山生态环境保 护意识

针对当前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弱的情况,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矿山企业主首先应当提升自身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当前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主动调整自身的经营思路,使自身的生产更好的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确保顺利的渡过经济转型时期。

其次,应在矿山内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并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员工的实际薪酬待遇相挂钩,从而更好的提升其参与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动性。

第三,可针对性的增加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培训工作,帮助员工在掌握一些基本的矿山生态环境方法与措施,提升广大员工参与矿山生态环境工作的效果。

3.3 增强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工作

针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缺失的情况,应全面的增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对安监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的责任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列出具体的权利清单与责任清单,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到第一责任人与具体责任人,更好的明确各个部门权利范围与责任范围,防止出现相互扯皮的情况。

同时,在具体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整治工作中部门之间应当相互协作,采取联合执法的方式,更好的提升执法的震慑力,增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的效果。

此外,在执法的过程中要配备执法记录仪,从而更好的防止一些人情世故对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带来的影响。

3.4 增加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

目前礦山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措施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导致很多先进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不能使用到位,因此,应有针对的增加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政府与企业相互分担的方式进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设备等方面的更新,从而更好的增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

此外,依靠科学手段,提高资源回采率和回收率,并精细加工、拉长产业链;采取边采边治理,尽量种植经济作物;处理好资源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关系,在矿产开发的过程中,对矿坑、矿渣等加以利用,进行多种经营,协调发展。

3.5 增强对采空区及开掘巷道的处理,控制沉降的范围

针对石磊矿业出现的采空区导致裂缝出现的问题,在今后的采掘过程中,应当针对性的采空区进行处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结合矿山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利用地下空间和采空区三维激光系统(C-ALS)对矿山的部分空区进行探测,了解其空区的形状、大小和位置,运用其自带的软件进行编辑与成图。

从而确定空区在矿山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为空区的处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从而确保作业工人和设备的安全。然后根据得到的数据针对性的进行封闭、崩落、加固和充填处理。

4 结 语

综上分析,当前我县的矿山生态环境仍旧面临有较为严重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的单位与个人认识到当前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义务,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性的采取相关的对策给予解决,同时,我们也需认识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为一项长久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够完成的,因此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长远性,从而更好的实现我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 邱建平,王翠青,袁航.浙江省“四边三化”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成 效、问题及对策[J].浙江国土资源,2013,10:37-38.

[2] 陈诗太.金属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与环保管理对策——以福建尤溪铅 锌矿山为例[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9:71-73.

[3] 徐友宁,徐冬寅,张江华,等.矿产资源开发中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响应差 异性研究——以陕西潼关、大柳塔及辽宁阜新矿区为例[J].地球科学 与环境学报,2011,01:89-94+100.

[4] 于慧,郑志军,程颂,等.西藏矿山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研究——以藏北 砂金矿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260-266.

[5] 付玉良,王伟.矿业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与出路——以鞍山市矿 山十年生态恢复之路为例[J].环境保护,2015,11:51-53.

作者:吴艳香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篇2: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多、土地资源不足、耕地日益减少与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越来越不适应。因此,土地复垦已成为土地开发整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文山卖酒坪铝土矿矿山为研究对象,结合该区域地质环境破坏情况,提出了土地复垦措施,以期为之后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提供有效地参考。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类型;土地复垦措施

1引言

土地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现代生产建设工程在地质勘探、矿物开采、能源开发、交通建设、建筑工程以及其他的建设过程中使得土地资源受到严重的破坏,对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及生态环境都将带来严重的影响。特别是我国人口多、土地资源不足、耕地日益减少与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越来越不适应[1-2]。因此,开展土地复垦工作,采取工程技术和生物复垦措施将破坏的土地恢复为可利用土地尤为重要[3-4]。本文以文山铝业西畴矿业有限公司卖酒坪铝土矿矿山为依托,结合该区域矿山地质环境破坏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地复垦措施,以期为之后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提供有效地参考。

2 矿山地质环境

卖酒坪铝土矿山属于大型矿山,矿区重要程度属于重要区,矿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复杂。根据矿山露天开采采矿活动所能影响的区域,采矿活动造成矿山地质环境破壞主要有:地质灾害、地下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

2.1 地质灾害

矿区存在高陡边坡,露天采场呈不规则多边形,开采以矿体底板为界,形成以古喀斯特地形或底板第四系形态的坡面采场。以往各采区边坡未产生大规模滑、垮、塌灾害,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潜在的地质灾害仍威胁着矿区的安全。

2.2 地下含水层

采矿工程活动对区内局部含水层有所破坏,以往采矿过程中疏干的水量均为局部裂隙中的静储存量,地下水位的存在影响着矿山的开采与整体稳定性。

2.3 地形地貌景观

矿山露天采场及采矿剥离产生的废石、弃渣堆存对地形地貌影响严重,洗矿厂、工业广场及生活办公区的修建对地形地貌影响严重,矿山道路的修建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破坏较大。

3土地复垦工程

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本文主要采用的土地复垦工程有土壤重构工程、植被重建工程和配套工程。

3.1 土壤重构工程

(1)土地平整工程

露天采场旱地区域在复垦覆土后对区域进行清理平整,根据矿区地形坡度,矿体开采结束后,复垦为旱地区域的坡度在6-15°之间,设计平均坎高为1.2米,对旱地区域进行坡改梯,并用石方开挖产生的石块进行人工垒坎。

(2)土壤重构措施

为了保证农作物及植物生长良好的土壤生长环境,安排露天采区进行面状回覆壤土,增加土壤厚度,提高植被生长条件。

(3)土壤培肥

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和合理施用化肥;对于某些低产土壤(酸性土壤、碱土和盐土)要借助化学改良剂和灌溉等手段进行改良,消除障碍因素,以提高肥力水平,防止水土流失、风蚀、次生盐渍化、沙漠化和沼泽化等各种退化现象的发生等。

3.2 植被重建工程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益,进一步改善场地植被特征,防止水土流失,该复垦单元部分露天采场平台区域复垦为有林地,复垦面积43.3066公顷。

(1)立地条件

矿区属南亚热带,地处云贵高原南部边缘的山地季风气候区,最高气温34.8℃,最低气温-6.7℃,平均气温16.3℃,多年平均降雨量1273.1mm,其中每年5—9月为雨季,平均降雨量967.9mm,占全年降水量的65%,10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平均降雨量305.2mm,占全年降水量的35%。

矿区地形相对高差413.1m,地形坡度一般为2°~39°,局部地段较陡,平均坡度11°左右。属构造剥蚀低中山地貌区,山脊总体北西走向,卖酒坪和芹菜塘两矿段地势较高。

土壤以黄壤土为主,土质为中壤、块状、较紧实,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易耕作,透水性好。土壤养分状况如下:土壤厚度一般2-5m,表土厚度在90cm左右,耕作层厚度35-50cm,土壤质地较粗,表土层多为砂壤土或壤质沙土,心土层为粘壤土;有机质含量1.0-4.0%,PH值6.2-6.9之间,全氮0.188%,全磷0.038%,碱解氮152PPM,速效磷21PPM,速效钾102PPM。熟化耕作层一般厚度为0.30-0.80m。

(2)植被选择

植被覆盖较差,地表岩石裸露,植被覆盖率较低,植被不发育,有稀疏的灌木丛。按照“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原则,结合立地条件及植物特点进行绿化植物选择,方案乔木选用旱冬瓜,灌木选择马桑,草本选择象草。

3.3 配套措施

研究区配套措施以集雨工程(水窖)为主,为了保证复垦后的农作物在旱季有较好的灌溉用水保证,水窖按5.0 m?/亩抗旱保苗用水标准进行布置。单个水窖设计为25 m?,旱地区域布置58座水窖。水窖采用C20钢筋混凝土结构。水窖集水通过地表毛沟汇集雨季降雨的方式进行集水灌溉。

4 结语

随着工业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矿产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夜凸显,矿山土地资源的复垦迫在眉睫。因此,本文以文山卖酒坪铝土矿矿山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地质环境破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土壤重构工程、植被重建工程和配套工程等土地复垦技术,以期为之后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提供有效地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国峰,丁青坡.生态文明建设下土地资源发展研究[J].西部资源,2021(06):169-171.

[2]李红玉.生态国土建设的中国实践及展望[J].广西社会科学,2019(10):53-60.

[3]刘洋. 我国矿区土地资源复垦立法的可行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4]王海宁.矿山土地资源的减少及防治对策[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98(05):35-38+42.

作者:和德明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篇3:

解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建议

摘要:生态环境及生态与环境,是目前被世界各国所广泛关注的主要问题。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将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对于环境的保护与生态平衡的维护中,而在我国的矿山开发中却存在着部分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不仅不利于生态平衡的有效维持,同时也不利于矿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对解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建议进行详细分析,以实现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关键词:矿山;生态环境;保护

1提高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意义的认识

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提高了我国的世界地位,以及综合实力,但是随之而来的生态资源问题也日益严峻,对于矿山开采领域来说,其开采矿石的过程中,原本就是一种机械式的破坏大自然的过程,因此,如果不加以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那么所带来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就会更加严重,这样一来,资源生态问题与经济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同时也非常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各省市中的相关部门应该以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充分体会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从而尽快转变自身职能,根据实际发展情况,不断的完善和制定的新的制度,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环境保护方法,从而有效维系好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和谐。

2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1矿山管理者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地方政府在宏观决策中,重资源开发轻生态环境保护,导致基层矿山管理部门和企业业主重生产、重安全,轻生态轻环保,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还没有真正树立。基层各级矿山管理部门纯业务管理,忽略对生态环境的管理和监督,不少工矿业主重生产、重利润,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考虑矿山生态环境的资金投入和相关治污设施的建设。主要表现为:矿山环评和环保三同时执行率很低。

2.2对于环境保护的监管工作不完善

在我国一部分省市中,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制度和法律来为之提供依据和保障,因此执行的效果的并不十分理想,矿山环境保护的直接主体是环保局,而在我国有一些地区的环保局建立成立的时间不长,因此,对于自身的工作内容以及责任还不明确,没有摆正自己的工作的态度和目的,从而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的工作作用的发挥,另外在实际执法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执法侧重点不同,矿山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和礦山生产监督管理也没有结合起来,矿山生态环境的执法工作还未形成该有的效率。

2.3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弱化

就是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执法力度弱化。据相关调查统计结果,我国的大部分矿山开发中都缺乏相关的环境保护条例和地方政府政策要求,而对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和条例更是少之又少,一方面,地方政府相关执法监管机构的体系不健全,缺少专门对于生态保护的相关部门;另一方面,就是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对于自身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环境监管的专业性人才缺失,从而造成了环境保护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的执法力度被弱化,无法实现对于矿山生态环境的积极保护。

3解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

3.1转变发展理念,坚持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整个矿山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同时强化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处理好开矿过程中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兼顾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并协调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逐渐推进当地矿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矿产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与防治工作,两手抓治防,严格做到矿业开发主体工程与周边环境保护工程的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和同步投入使用。要坚持“矿山生态环境监测、治理和科学研究、科学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针对重点地区的矿山和生态环境问题做好全方位的监测实验工作,建立生态环保开矿示范区,并将其向全国逐渐推广,实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3.2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入机制

中央政府应加大对废弃的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力度,起到示范作用,并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对于废弃矿山和老矿山,以中央政府投资为主体,解决重大矿山环境问题;对于滥采乱挖造成的环境破坏,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体,调动地方积极性;对于新建矿山,推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强制执行土地复垦规定,由企业负担治理资金。通过政府的示范引导,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制定一系列鼓励投资矿山环境治理的优惠政策,从而造就多渠道投资的良好气氛。

3.3完善矿山环境保护的监管体系

(1)可以充分的结合我国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原则,实现对于环境保护监管制度的建立,使在执行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过程中有法可依。矿山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基于其不可再生的特点,对于矿资源的合理开发才能有效确保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态平衡的有效维护。(2)地方政府可以建立相应的环境监督部门,实现对于矿山企业的严格监督,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我国生态平衡的发展。

3.4建立联合执法检查制度,加大执法力度

从近些年来我国国土监管部门以及环保部门的检查情况来看,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但是,对于矿山环境保护来说,我国在各个方面都还处于相对欠缺的情况,因此,建立环保、国土以及安检部门的一体式检查体系,提高执法力度,是非常必要的。各个部门之间要加强联系,工作中相互沟通,彼此监督,从而发挥出各自的作用,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添砖加瓦。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是被世界各国所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与进步,在我国也是如此,多年来国家政府对于环境问题的治理一直不曾停止,但是就如同这些问题的形成一样,治理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看到效果,文章对矿山开采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研究,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对于自然环境会造成巨大破坏,同时因为一些不合理的开采,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有效的开展矿山开采,并做好开采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马建源.解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建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3).

[2]王文礼.解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建议[J].房地产导刊.2015(19).

[3]李红刚.解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建议[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8).

(作者单位:山西朔州山阴中煤顺通北祖煤业有限公司)

作者:赵凯悦

上一篇:师德建设工作计划(精选2篇)下一篇:荷兰农村环境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