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推荐21世纪

2022-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小说推荐21世纪

小说的21世纪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文化图景中,似乎失去了小说的一席之地。本文描述了由读者的不在场构成的新世纪对小说最致命的诘问。面对无人理睬的情况,小说,以及小说批评正在失去其对象和合法性,甚至整个人文社科都面临时代的审判,在这样的二十一世纪,小说的未来也将陷入文化产业的洪流之中。

关键词 :小说;阅读危机;合法性

在我们身处的时代,因为生活节奏的大幅度加快,传统的小说阅读和写作变成了一种奢求。我们再也难以抽出一个宁静的下午閱读一本小说,而像前人的长篇巨著,百万字的小说精华,我们仿佛也只能在书架的角落为它们找个栖身之所,留给子嗣在他们游戏、恋爱之余偶尔翻阅了。人们似乎难以忍受3卷本的长篇,而面对小小的,薄薄的青春爱情小说、都市情感小说等等则会偶尔尝试一读。于是我们这个二十一世纪的小说图景开始变得很小,很迷你,也可以说,变得很轻。这便是二十一世纪——我们的世纪中小说的存在图景小说变得很轻!无数小说家为之付出了诸多心血和汗水,严肃而艰辛地开拓的这条道路变得很轻。在遥远的年岁里,它曾经响起过最真挚热情的歌颂,发出过最发人深省的呐喊,进行过最尖利细腻的批判,承载过最深刻忧郁的内省。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文化图景里,小说变成了人们手机屏幕上偶尔翻动的页面,变成了少男少女揣在兜里的薄薄小本。小说不再沿着那条前人的道路探索世界的本质,不再深入地发掘人心最深处的奥秘。小说的世界失去了重量,小说飘在二十一世纪高楼林立的城市上空,和汽车的尾气、工厂的浓烟一起起舞

所以小说是迷失在了二十一世纪的文化图景中吗?或者说是二十一世纪的读者,我们的大众将小说置于一个特殊的境地,在我们的大众那些本来就不多的阅读时间里。我们的读者不再阅读小说,他们要阅读新闻,要阅读广告,要阅读短信。我们的生活中实在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阅读,至于阅读小说这种奢侈的事情——改天吧

脱离了阅读的小说,脱离了读者的作者。我们的小说世界再也不像过去那样构建,小说的创作成为了小说的目的本身,作者成为了小说唯一的读者,文本一旦问世就被放到了书架的最上层——在励志赚钱,星座风水的上面。二十一世纪的小说作者面对的问题是不再存在的期待视野——或者说是读者的不在场,再也没有人认真阅读小说,人们不再有对小说文本的期待,读者不存在了

在这个时代之前,小说的问题一直在小说的内部:小说的语言,小说的技巧等。我们关注的一直是小说是什么,小说应该写什么,应该写成什么样子。可是在历史的某个时期,我们面临的问题突然变成了——为什么要写小说,或者说为什么要有小说?小说像突然被诊断出得了癌症,这种癌症正慢慢延续到我们的二十一世纪。人们不再关心小说里写了甚么,怎么写的,而是在诘问小说的合法性。小说怎么办呢?

可是小说还来不及为自己展开辩护,人们就不再关心小说了。人们没有时间去听小说的辩解,人们才不关心小说应该不应该存在呢!人们很忙,人们关心的是股市,是房价,是工资。小说被直接无视了,抛到了生活的视野之外,这种无视是针对小说这种存在本身,是针对小说的合法性。这种对于小说合法性问题的目光的抽离,正是二十一世纪投给小说的最犀利,最尖刻,同时也可能是最后的一瞥于是以前所有的小说批评方式变得非常可笑,这种可笑具有一种根源性。我们的批评家运用着的批评方式,是为那个小说曾经鲜活存在过的年代的小说们量身定制的批评方法,而现在它们被用来对着没有读者的小说指指戳戳。我们在没有人关注的文本内部苦苦地发掘价值,在对着有如孤家寡人的作者的生平刨根问底,在对着根本不存在的读者和他们的期待视野大谈价值赋予。批评家和小说一样,显得孤立无援。小说批评家的批评没人关注,小说批评家的对象没人关注,小说批评家本身,也没人关注。这份二十一世纪的大礼不仅仅是送给小说受用的,同时也一并抄送给了批评家。于是批评家的批评就像是小丑的滑稽舞蹈,美丽而动人,然而小说要怎么办?二十一世纪这个无人的大审判所开始审问整个小说发展的历史。把我们的前人,每个为小说的发展做出过贡献的前人——拉伯雷,塞万提斯,托尔斯泰,卡夫卡——挨个送上被告席,这个无人的法庭开始审判小说,审判小说的价值,审判小说存在的合法性。我们的二十一世纪图景中似乎容不下这个所谓的“小说”,没有它的位置。可能不仅仅是小说,整个文学,甚至整个人文学科领域都被统统拉上了被告席。文学边上坐着哲学,哲学边上坐着整个人类历史,在他们的身后,艺术、批评、伦理、道德、宗教等等,各式各样的身影黑压压地填满了二十一世纪的无人大审判所。于是一声锤响,我们的被告开始纷纷为自己辩护。诗歌和老朋友音乐一起披上流行音乐的外衣;戏剧和电影电视剧相依为命;绘画戴上了广告和动漫的假面;宗教开始挂上送财送福的羊头;道德栖身在法律的保护伞下;哲学躲进了它的学生心理学的咨询室;历史和旅游签订了合同。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最后那个被命名为文化产业的天使手持权利和财富的金杖,轻轻一点,于是二十一世纪的文化图景变得很美丽,很丰富。于是小说呆呆地立在这幅优美的图景的边缘,思考着该和哪一位新朋旧友合作一番,好离开这间二十一世纪的大审判所。于是电视、博客、游戏等等等等,每一位在二十一世纪图景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新朋友和旧相识,都开始纷纷向小说伸出友好的援助之手。于是小说被改编,被量产,被炒作,被做成小小的册子,撕扯成一片一片的。于是二十一世界的文化图景变得更加美丽,更加丰富。

(作者简介:程昊亮(1987.10-),男,上海,本科,同济大学,研究方向:西方文艺理论,中西美学思想。)

作者:程昊亮

第2篇:21世纪中国科幻小说研究特征论

摘要:随着科幻小说创作的再次崛起,新世纪中国科幻小说研究逐渐进入主流文学研究体系,呈现出三大新的特征:一是围绕科幻界热点事件,科幻小说研究热潮频出;二是因外国科幻小说中译本和中国科幻作品外译本的增多,科幻小说译介成为新的研究亮点;三是对人工智能和赛博朋克等为主的新兴科幻小说类型的研究,更新、拓展了传统科幻小说研究视野与思想空间。本文对21世纪中国科幻小说研究进行了梳理、阐释,揭示出其特征与话语机制,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解决方案。

关键词:21世纪;科幻小说研究;三大特征;问题反思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传媒的多元化发展,中国科幻小说创作相比于上个世纪,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无论是围绕太空、外星人和高科技等的“硬科幻”,还是加入了更多故事性与人文元素的“软科幻”,亦或是新浪潮后出现的一批以赛博朋克、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幻题材作品,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科幻小说一直以来所处的边缘化境地逐渐得到改善,开始进入主流文学读者视野。随之而来的是科幻小说研究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投身科幻研究,一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将科幻小说研究纳入学科规划体系,不少学术期刊为科幻小说研究开辟专栏,这些构成了新世纪文学研究领域一道新的景观。本文将系统考察新世纪科幻小说研究情况,探讨新世纪科幻小说研究新特征,揭示其内在话语机制,并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三次研究热潮

中国的科幻小说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是在主流学术界其身份一直无法得到认同,关于科幻小说的研究常处于边缘,学术地位与影响力都无法与其他文类研究相提并论。进入21世纪,随着科幻小说迅速崛起,科幻小说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文章数量显著提升,内容趋于多样化,并出现了三次研究热潮。每次热潮过后,关于科幻小说的研究便进入到新的阶段,这在过往的研究史上几乎很难看到。

第一次研究热潮以2010年为起点。2010年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创办,中国科幻事业迎来黄金发展时期,同年在上海召开的“新世纪十年文学:现状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韩松和飞氘作为科幻作家代表参会并发言,引起了主流文学界的关注。《人民文学》2012年第3期以系列专题形式刊登科幻作家刘慈欣的4篇作品《微纪元》《赡养上帝》《诗云》《梦之海》,这是《人民文学》继1978年第8期刊登童恩正的科幻小说《珊瑚岛上的死光》之后,再次刊登科幻作品。《人民文学》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份国家级文学杂志,以茅盾所说的“创造富有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人民文学”① 为办刊理念,它对科幻作品的关注重新点燃学术界,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同一年,北京师范大学吴岩教授的课题“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立项资助,这是国内首个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科幻类研究,2011—2012年间另有“现当代美国科幻文学研究”“中美科幻小说发展机制比较研究”“现代性批判视野下的反乌托邦小说研究”等三项与科幻小说研究相关的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引起学界重视。此次研究热潮在内容上关注的主要有对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探讨,对经典作品的解读,以及科幻小说的翻译等。涉及的学科既有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戏剧电影,还有工业经济、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硬件技术、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等,说明“科幻”内涵之丰富,已经远超传统文学范畴。从研究主体来看,涌现出了王卫英、吴岩、高亚斌、李英等一批科幻研究的领军人物,在他们的带动下,中国科普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机构的科幻文学研究发展迅速。

第二次研究热潮发生在2015年前后。如果说上一次研究热潮更多来自主流刊物对科幻小说的关注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指引,具有浓厚的学术规划意味,那么,此次关于科幻小说的研究热潮则由科幻小说奖项带动。这股“科幻热”缘于2015年作家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这一奖项对刘慈欣本人来说是极高的荣誉,对中国的科幻事业同样具有里程碑意义。科幻小说不再被归入“小众”文类,其作为一种文学门类正式走入中国广大读者的视野。围绕《三体》所展开的二次创作,如短视频、歌曲、广播剧、动画等在互联网上随处可见,由“三体热”引发的连锁效应更是带动了整个科幻界的崛起。2016年郝景芳的作品《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将这股研究热潮继续延传下去。某种意义上看,《北京折叠》继《三体》之后再次获奖说明中国科幻绝非“昙花一现”,而是具备持续输出优秀作品的能力,其背后是中国科幻人多年来为科幻事业所进行的不间断的奋斗。从该时期的研究主题来看,“刘慈欣”“《三体》”“雨果奖”“《北京折叠》”等的出现频率明显提高,形成了新的研究热点。部分刊物为科幻小说研究开设专栏,如《中国比较文学》2015年第3期以“全球化时代的科幻文学:晚清与当代”为主题刊發了8篇科幻主题论文;《文艺理论研究》2016年第1期的“科幻小说研究”专栏刊发了5篇科幻主题论文。这一时期科幻研究队伍逐渐壮大,除了原有的学者继续科幻研究外,汤哲声、王瑶、李广益、任冬梅等成为科幻研究的新势力,越来越多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纷纷将“科幻”纳入研究规划中。

第三次研究热潮发生于2019年。这次热潮主要缘于2019年春节档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上映,与前一次由小说带动的研究热潮相比,科幻电影的热映以更加直观的方式拉近了科幻与大众的距离。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是《珊瑚岛上的死光》,其改编自童恩正同名小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80年拍摄,曾经轰动一时。《流浪地球》在2019年的大获成功,既是对《珊瑚岛上的死光》的接续,也是中国科幻事业在21世纪的新发展。在此次由电影所带动的研究热潮中,学术界对科幻小说改编成为电影的过程较感兴趣,随之而来的是对科幻文化景观、科幻产业发展等的关注度的提升,出现了一批与科幻文学产业化相关的研究,以及关于科幻小说与科幻电影、科幻游戏的三位一体的研究。该时期值得关注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刊发科幻小说研究的期刊级别较以往有了一定的提升,如《文学评论》《小说评论》《当代文坛》《探索与争鸣》《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中国出版》《电影艺术》等一批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都刊发了与科幻题材相关的研究文章。除此之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以及各类省级社科基金关于“科幻小说”主题的项目立项数明显提升。

新世纪科幻小说的三次研究热潮是中国科幻小说研究阶梯式发展的缩影,从产生机制来看,发生了由学术引领到科幻小说、科幻电影带动的新变;从研究内容来看,从对传统的经典科幻作品、科幻理论的解读,到对中国当下重点科幻小說的关注,再到由科幻小说所带动的多元化科幻景观和科幻场域的探讨,研究空间日益拓展。这些都说明中国科幻小说研究触角越来越敏感,视野越来越开阔,问题意识不断突出,并逐渐融入主流文学研究体系,为主流文学研究拓展出新的话语领域。

二、译介研究出彩

三次研究热潮的出现,表明“科幻小说研究”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其以挑战者的姿态,逐渐确立自己在学术界的地位。新世纪以来的科幻小说译介研究成为新的亮点之一。译介学不同于翻译学,其探讨的是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等,关心的“是原文在这种外语和本族语转换过程中信息的失落、变形、增添、扩伸等问题”,“是翻译(主要是文学翻译)作为人类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② 回看21世纪之前与科幻小说有关的翻译研究,大部分围绕的是国外科幻小说的中译,而关于中国科幻小说的外译研究屈指可数。中国科幻小说的外译最早可以追溯到1964年,老舍的《猫城记》被James E. Dew翻译成英文;到了20世纪80年代,叶永烈、吴定柏、郭建中、韩松、吴岩等学者积极将中国科幻作品翻译到国外,但并未形成气候,最直观的原因是缺乏可译介的对象。据统计,2000年以前,中国科幻小说的英译出版物仅为9部③,其他语种的出版物也屈指可数。进入21世纪,中国科幻作品的外译本数量不断增多,译介对象所处的时间段、国别以及类型等均有所扩大,学术界对科幻小说译介研究的关注度也得到提升。

大体而言,学界对科幻小说译介的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从宏观层面对译介历史、特征及传播进行梳理。在这些研究中,有的从整体上对科幻作品的中译及外译情况进行概述,有的侧重于特定的时期、国家和作者,还有的聚焦于译介的整个运作过程,从翻译到公开出版发行,再到读者层面的传播与接受。这些研究一定程度上还原了中国科幻小说译介的发展脉络:梳理了从晚清开始,科幻小说译介作为“小说界革命”的内容之一,在改良社会、推动社会变革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阐释了现代时期科幻小说翻译所运用的章回体形式和归化翻译的策略,以及在“民主”与“科学”口号下,中国部分科幻小说对外国科幻作品的仿写;勾勒出新中国成立后的数十年间,中国科幻小说译介从五六十年代受苏联影响,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科幻春天”的兴起,再到新的历史沉寂,并论述了90年代和新世纪,中国科幻小说译介数量与质量双重提升的现象与缘由。除此之外,这些研究还展现了个人译者、出版社、科研机构、科幻期刊杂志以及文化公司等在百年中国科幻小说译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二是从微观层面对译作进行分析。其中最受学界关注的是刘慈欣的《三体》与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这两部作品的成功与译介密不可分,围绕这两部作品的译介之路展开的研究基本上囊括了其在海外获得成功的全部要素。首先最核心的是内部因素,即文学特质,在中国科幻自身发展的前提下,孕育出优秀的本土科幻作品。其次是译者的因素,既包括翻译对象的选择,也包括翻译策略的使用。译者所遵循的目的原则、通顺原则、忠实原则使得翻译兼具可读性和欣赏性,满足了西方读者对中国科幻的阅读期待④,翻译过程中对部分情节做出的调整,如完善人物性格、改变对话的呈现方式等,提升了文本的可读性与文学性⑤。而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辅以副文本的翻译方式从整体上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⑥。最后是外部因素。翻译的环节完成后,接下来便是面向市场。在此过程中,当地出版社和译者长期以来积累的有形资本、无形资本对作品的价值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作品在国外获奖情况、图书馆馆藏量、知名人士和普通受众的评论等进一步为其赢得市场口碑;在数字全球化背景下,多重场域中的多元主体以及技术的创新等共同推动了作品的海外传播⑦。该时期学术界对以《三体》和《北京折叠》为代表的科幻小说外译过程进行了完整的剖析,具体细化到每一个环节,这些成果为中国科幻小说未来的译介工作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随着中国科幻小说译介的增多以及译作品质的不断提升,学术界开始将目光聚焦于译者。既有郭建中、王逢振、吴定柏、朱振武等为代表的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型译者;也有来自各行各业的非学术类译者,他们有的是期刊编辑,有的是小说作者,还有的从事非文学类工作,如计算机行业从业者、法律工作者等,均是源于对科幻小说的兴趣而投身翻译。当前这一自发性的翻译群体正不断壮大,已经成长为科幻译介的重要力量,受到的关注也逐渐增多,其中作为研究对象出现频率最高的当属《三体》和《北京折叠》的译者刘宇昆。刘宇昆本人也是一名科幻作家,如果说美籍华人的身份为作品的跨文化转换起了积极的作用,那么科幻作家的身份则加深了他对“科幻”内核的理解。学术界关于刘宇昆的研究多是从译者主体性出发,结合译者本人的翻译经验,从语言、文化、交际等方面探讨相应的翻译选材、翻译思想和翻译态度,考察多维度的场景适应与策略选择。关于中国作品的外译,有学者曾提出“一定要把翻译的问题放到不同民族的文化、社会背景之下,去审视、去思考”,认为国外汉学家在翻译中文时“对整体的中国文化还是把握不了,一旦涉及到他研究的专题之外,他们往往就会捉襟见肘了。”⑧ 因此刘宇昆的跨语种、跨文化的双重身份,对于他理解原作并将之转化为译作很有帮助,他在翻译时将“归化”与“异化”相结合,努力做到在不改变原作的故事情节、精神实质等的前提下,达到了既符合英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体验,又保留原作的东方韵味与中国特色的效果。在刘宇昆的翻译中,中国文化在英文世界得到了完美的兼容,而作品中涉及跨文化场景的部分,他添加了相应的注释,有助于读者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为他们提供更为丰富、立体的阅读体验,避免由于文化差异所引起的阅读难度。刘宇昆作为一名深谙中国文化的美籍华人科幻作家,他的创作和翻译在硬核科幻的世界中,构建了独属于东方美学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语境。

三、新兴科幻小说文类研究

进入21世纪,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科幻小说与网络、电脑等飞速发展的科技结合得更为紧密,科幻小说流派逐渐增多,而关于科幻小说的研究也随着科幻小说类型的不断丰富,出现了极富时代特点的新内容,新兴科幻小说类型研究浮出水面,成为新世纪科幻小说研究的又一突出特征。

首先是对赛博朋克科幻小说的研究。“赛博朋克”作为新兴科幻小说类型,在新世纪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中备受读者的喜爱,随之引起学界关注,相关研究浮出水面,成为一种新的研究动向。“赛博朋克”(Cyberpunk)的概念由“赛博格”(Cyborg)演变而来,后者是由来自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两位科学家将单词Cybernetic和Organism组合而成⑨。唐娜·哈拉维的《赛博格宣言》第一次从理论层面对“赛博格”进行剖析,而赛博朋克这一科幻类型的出现缘于1984年的科幻小说《神经漫游者》⑩。关于赛博朋克究竟是什么,直至今日仍没有定论,但是却能够根据作品的特征进行判断。首先是无处不在的高科技,尤其是计算机与人类的高度融合,这种融合既有肢体上的——利用计算机修复受损的躯体,也有精神上的——通过计算机控制人的思想等,此处的计算机并非外部机器,而是成为人类本身可控制的一部分,人类与机器人的界限由此变得模糊,而这样的设定一定程度上符合Cybernetic的含义。其次,故事的背景都设定在未来网络高度发达的年代,主人公所在的都市具有昏暗、颓废的氛围,来自夜店、酒吧的霓虹燈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在这个世界中存在感很强。另外,主角的日常工作与行为常常处于违法的边缘,城市里充斥着艺术家、警察、街头小贩等群体,因此作品中的对话偏向于俚语……能够看出,赛博朋克类科幻作品通过文字传达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其概念的打造既有时代背景、城市风格等外在气氛的烘托,也离不开角色自身独特的躯体、精神、语言等设定。

“赛博朋克”概念具有复杂的内涵与外延,因此关于赛博朋克科幻的研究百花齐放,总的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对“赛博朋克”概念的追溯与阐释,并对具有代表性的海内外研究从整体上进行梳理。二是从后现代、后人类等理论出发,解读赛博朋克科幻文化,这些研究提出赛博朋克小说的内容、创作手法以及融入大众文化的过程都具有后现代主义融合与内爆的特质{11},认为赛博空间中的人类被重新建构为后人类,由此思考如何维护和重建人文价值与人的主体性{12},研究者结合后人类理论与威廉·吉布森的小说,从人文主义和人类的主体性探讨人与高科技的共生关系{13},思考后现代主义中人的价值观,认为人类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大众的艺术趣味以及社会与艺术的关系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精神解构,这些都符合赛博朋克的风格特征,体现出文化的融合{14}。三是从空间、视觉、虚实等多维角度解读赛博朋克小说,有的从技术角度、地理空间、文化、权利等方面对赛博朋克刻画的反乌托邦都市空间进行解构{15};有的通过鲍德里亚的仿真理论对赛博朋克的真实与虚幻进行剖析,以此探讨计算机系统所生成的赛博空间的真实性以及后人类时代人与机器的界定{16};而赛博朋克元素中的融合性与冲突性,科技性以及阴暗性成为部分研究关注的对象{17};还有的研究从设计符号学的角度,归纳了赛博朋克风格视觉图像中视觉元素作为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为赛博朋克今后的视觉创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18}。关于赛博朋克科幻小说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小说层面,小说只是研究对象的载体,在此基础上生发出了关于生存、空间、虚实等更为多元、立体的研究。

其次是与“人工智能”主题相关的新兴科幻小说研究成为另一亮点。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共存问题已经演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因此该时期的研究多将科幻小说与人工智能结合起来探讨人工智能发展中面临的人与机器的关系、虚与实的界定、法律边界与伦理道德约束等。主要涉及如何处理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包括人类面临科技挑战如何解决自身发展的问题,如何处理科技对人类既有社会秩序和价值观的冲击等。其中机器人伦理问题最受学界关注,一是最基本的围绕“人”与“机器”定义的不断变化,如何从伦理学的角度思考人与机器的关系{19},涉及从环境伦理、生命伦理、元伦理学层面探讨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伦理价值的冲击{20}。二是围绕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探讨随着机器自由意识的觉醒、身份的转变所带来的人机关系的演变{21},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对人机关系的认识如何突破二元伦理困境{22},并由此产生的自我认知改变{23}。三是从“克隆人”的角度出发,探讨这一相比于机器人、人造人等最接近人类物种的伦理身份问题,以及引发的对个体生存悖论、道德判断、情感选择等一系列问题的反思。虽然克隆技术是上一个世纪的产物,但是由克隆技术所引发的社会性反思却从未停止,尤其是在当今人工智能得到长足发展的时代。这些都无可避免地带来法律层面的问题,因此有学者关注到人工智能相关的法律问题,探究当今社会的法律体系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确定性如何维持既有秩序的问题{24},反映出人类正在逐渐将自我进化和人工智能升级放到统一的维度去审视的趋势。

总的来看,这些研究突破了传统的文学层面,涉及伦理学、空间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后人类理论等。在21世纪互联网大爆发的背景下,赛博朋克、人工智能等新兴科幻小说类型、科幻主题引起了学界的重视,虽然离形成规模性研究尚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不可否认的是,赛博朋克类科幻小说所代表的末世感、重工业风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化符号之一,而人工智能类科幻更是成为重要的时代特征,就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学术界对它们的关注会只增不减。

四、研究反思

新世纪以来,科幻小说研究热潮更迭,视野趋于开阔,不再局限于文学价值,而是跳出艺术审美,开始往更加社会化的问题层面发展。显然,新世纪科幻小说研究成为了一道靓丽风景,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也有一些现象与问题值得反思。

第一,对个别作家及作品的过度关注。科幻小说研究热潮中,不论是2012年《人民文学》重新刊发系列科幻作品,2015年《三体》的获奖,还是2019年《流浪地球》的热映,都与同一个作家——刘慈欣有关;而科幻小说的译介热也离不开刘慈欣的作品《三体》。在当今中国大陆科幻界,刘慈欣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刘慈欣”三个字成为一种符号,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科幻的代名词。对中国科幻界来说,这种现象既是“幸”也是“不幸”——一方面,中国科幻有了自己的代表人物,有了足以与世界科幻文学相提并论的作品,能够带来学术的集聚效应,形成规模化研究;另一方面,对刘慈欣及其作品的过度关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其他科幻作家、作品的研究,造成学术研究的新“盲区”。中国科幻界不乏有成就的作家,从早期的徐念慈、包天笑、顾均正,到后来的童恩正、郑文光、叶永烈、肖建亨、刘兴诗,再到20世纪90年代涌现出的王晋康、韩松、何夕,以及更新一代的陈揪帆、郝景芳、飞氘、萧星寒,都有各自擅长的科幻创作领域,作品屡次获得科幻类奖项。他们共同推动着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学术界应当从中发掘、拾取更多有价值的问题,构筑中国科幻小说史,推动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而不是把有限的时间与精力放在个别作家和作品上。中国科幻小说一直处于被主流文学所遮蔽的角落,在它逐渐发出自己的亮光时,对某位作家的过分关注,无疑又将其他作家作品置于角落,这种内部消耗对中国科幻小说发展必会产生不甚健康的影响。

第二,科幻小说研究队伍过于年轻化,力量相对单薄。从发表科幻小说论文的学者来看,年轻学者毫无疑问占据主力位置,甚至一些关注度较高的论文多来自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年轻学者能够及时追踪科幻最新成果,对科幻小说进行多角度综合解读,提高了学术研究的活力,注入新的能量。近年来,《文学评论》《小说评论》《当代文坛》《探索与争鸣》《中国出版》《电影艺术》等核心期刊,刊发了一些青年学者的科幻类研究成果,意味着他们的研究成果逐渐得到认可,研究水平整体处于上升阶段。从消极的一面来看,年轻学者占主力反映出一些已经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学者对科幻文学的忽视。科幻小说研究队伍目前的情况是,聚集了一批有实力的青年力量,中生代与新生代势头强劲,提升了科幻小说研究的曝光率,但因缺乏真正的学术带头人,导致科幻小说研究仿佛一块自留地,研究者们如同当年的科幻作家一般,产出很多,但是很少被看到也不被理解,处于一种尴尬的内部狂欢境地,致使科幻小说研究难以产生真正的“高峰”。如果科幻小说研究能够汇集文学领域的部分学术带头人,那么既会扩大科幻文学的影响力与认同感,增加研究的厚度,又能保证持续地有新鲜血液注入,维持一种健康的研究生态。

第三,部分研究成果内容重复,缺乏新意。科幻小说研究在新世纪得以推进的原因之一,是不断有新的研究者进入該领域,然而由于涉足科幻小说时间不长,他们对前人的研究大都未进行系统的梳理,造成部分研究者不断重复以往的研究,数量上的提升没有带来质量上相应的飞跃,未能超越前人的研究思路,提出新的观点,展开新的论述。一些研究停留在对科幻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阶段,实际上科幻小说研究领域早就不缺乏此类概括性的成果,缺乏的是针对不同时间段所做的深入、细致的挖掘和阐释。还有一些研究者仍然在重复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关于科幻小说姓“文”还是姓“科”的探讨,从呈现的效果来看,部分研究只是对论争进行梳理与归纳,未从参与论争的对象、所属机构、发表文章的刊物、论争背后所体现出的话语权等角度展开,提出有建设性的观点。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学术界对现代时期科幻作品的研究十分有限。晚清作为中国科幻的开端受到了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对晚清科幻作品的研究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对于接续晚清的现代科幻小说,学术界却鲜有关注。已有研究要么将现代科幻小说与晚清科幻小说合并为同一时期进行叙述,要么仅用顾均正作为唯一的例子一带而过,有的甚至直接跳过。由此带来的误区便是现代时期没有值得研究的科幻作品,这种误区一旦形成,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学术的“洼地”。如果对这片学术洼地展开研究,毫无疑问是有价值的。由此可见,如何避免研究内容、主题的雷同,同时对学术洼地展开研究,是学界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一直处于“断代”的状态——在复苏与沉寂之间切换,难以形成历史的连贯性,很多作家和作品散落在历史长河中,无形中加大了科幻小说研究的难度。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除了需要优秀的作品作为支撑,同样需要高质量的研究作为辅助,在对科幻小说历史“考古”的基础上挖掘出其中有价值的内容,最终形成创作—批评的双重环节,构筑更加牢固的中国科幻小说长城。

注释:

① 茅盾:《人民文学·发刊词》,《人民文学》创刊号,1949年10月25日。

② 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③ 王雪明、刘奕:《中国百年科幻小说译介:回顾与展望》,《中国翻译》2015年第6期。

④ 黄唯唯:《〈三体〉的英译研究——让中国式科幻走向世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9期。

⑤ 徐松健、孙会军:《〈北京折叠〉英译本对原文引语的处理及分析》,《外语研究》2018年第3期。

⑥ 吴赟、何敏:《〈三体〉在美国的译介之旅:语境、主体与策略》,《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⑦ 吴攸、陈滔秋:《数字全球化时代刘慈欣科幻文学的译介与传播》,《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⑧ 谢天振:《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理论与实践》,《东吴学术》2013年第2期。

⑨ 1960年,美国NASA两位科学家Manfred Clynes和Nathan Kline一同创造了Cyborg一词。

⑩ 《神经漫游者》由美国籍加拿大作家威廉·吉布森创作,这部小说获得了雨果奖、星云奖、菲利普·迪克奖,被誉为“赛博朋克《圣经》”。

{11} 束辉:《赛博朋克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质》,《社会科学家》2013年第9期。

{12} 冉聃:《浅析赛博朋克科幻小说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汉字文化》2019年第12期。

{13} 胡戈:《威廉·吉布森的赛博朋克小说与后人类世界》,《职业时空》2007年第19期。

{14} 游宇熙:《从赛博朋克看后现代主义美学中的文化融合》,《大众文艺》2017年第15期。

{15} 陈榕:《赛博朋克小说中的都市空间想象》,《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

{16} 胡戈:《由鲍德里亚的仿真理论看威廉·吉布森的赛博朋克科幻小说》,《东南亚纵横》2010年第2期。

{17} 周全、周小儒:《论基于赛博朋克精神内核下的视觉艺术表现》,《大众文艺》2018年第1期。

{18} 朱江持:《设计符号学视角下的赛博朋克视觉元素探究》,《设计》2020年第11期。

{19} 吕超:《西方科幻小说中的机器人伦理》,《外国文学研究》2015年第1期。

{20} 计海庆、孙路:《科幻小说的伦理解读》,《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10期。

{21} 陈涛:《科学选择与伦理身份:阿西莫夫小说中的人机伦理关系》,《华中学术》2015年第2期。

{22} 彭奉天:《不“伦”不“类”:科幻小说〈机器管家〉中的人机伦理困境》,《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11期。

{23} 计海庆:《机器人的社会地位——读四本科幻小说》,《科学文化评论》2009年第4期。

{24} 郑戈:《人工智能与法律的未来》,《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10期。

作者简介:方舟,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讲师,湖北武汉,430072。

(责任编辑 刘保昌)

作者:方舟

第3篇:21世纪的中国人(推荐)

赵启正在巴黎发表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演讲

吴 强

新华社巴黎9月2日电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2日在巴

黎发表了题为《面向21世纪的中国人》的演讲,以生动的事实,具体 的数据,向法国听众介绍了本世纪,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 中国和中国人民所经历的巨变,引起热烈反响。

报告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前来参加的法国各界人士 和华侨使能容纳700多人的会议厅坐无虚席,并给讲话者报以热烈的掌 声。

赵启正回顾了过去100年中国人思想观念、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 巨大变化,简洁明了地让听众了解了100年里中国人所经历的政治、社 会、经济、文化和思想的进步。他说,中国人是以落后和屈辱进入 1900年的。当时的一本荷兰字典对中国人的解释是“愚蠢的人和精神 有问题的人”。19世纪初,一家美国报纸刊登的一幅漫画把中国人比 作猪。1949年以前,中国人被人公开说成是“东亚病夫”。中国妇女 是裹着小脚进入20世纪的。当时她们生活在作家巴金的小说《家》里 所描写的封建家庭中,没有任何自由。

赵启正说,今天,中国人正以健康和坚实的步伐迈向21世纪。 50年前,中国人要在世界运动场上取得多项冠军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今年夏天中国女子足球队以一球之差获得世界杯亚军,说明了现代中 国女性与旧中国的女性的差异,也反映了中国100年来的进步。拿婚姻 来讲,现代中国的青年完全自由恋爱结合。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 放以来,一方面是中国人保持了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随着 社会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许多 中国人的饮食口味和服装打扮也日趋国际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发展,中国人的就职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传统的对商人和 商业轻视的观念已经成为过去,许多优秀人才投入了商界。

他说,中国人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也在提高。他以法国人熟悉 的女演员巩俐主演的《秋菊打官司》为例,说明中国人已经开始学会 使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他最后说,本世纪即将结束,中国 人已经有了与世界各国人民并肩前进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中国人 将以完全不同于1900年的姿态进入2000年,与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前进。赵启正还回答了法国听众提出的关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 济建设、台湾海峡两岸的统

一、中国文字改革、中国新闻媒体现状、 中法经济文化交往、三峡大坝工程建设、取缔“法轮功”组织等方面 的问题。会后,一些法国听众,包括法国前驻华大使马勒和法国法马 通原子能集团代表,纷纷向赵启正祝贺演讲成功。

第4篇: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趋势[本站推荐]

21世纪是世界范围内教育大发展的世纪,也是教育理念发生急剧的转变和变革的时代,教育的发展呈现出许多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从未有过的新特点。

21世纪教育的特点

从精英教育到全民教育

21世纪的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教育不再是少数精英人物或特权阶层所享受的一种权利,而应该是所有社会大众都能享受的一种权利,是一种基本的人权。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世界主要国家的教育改革还仍然是紧密围绕着尖端科技、知识精英和国家实力等展开的,进入90年代以后,各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从传统的精英主义教育理念转变为全民教育的理念,人们已经认识到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并不仅仅取决于少数精英及其所掌握的尖端知识,而是取决于全民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教育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的问题成为各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主题。

1990年3月5日~9日在泰国宗迪恩举行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讨论通过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满足基本学习需要》。宣言呼吁:“每一个人——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应能获得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基本学习需要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如读、写、口头表达、演算和问题解决)和基本的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作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所需要的。”《宣言》把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提出应该向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提供基础教育。为实现基础教育机会均等,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必须获得达到和维持必要的学习水平的机会。要确保女童和妇女的入学机会,改善其教育质量,并消除阻碍她们积极参与的一切障碍。必须积极消除教育差异,不应使一些社会地位低下的群体在获得学习机会上受到任何歧视,残疾人的学习需要受到特别的关注,等等。

2000年4月26日~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塞内加尔的达喀尔召开世界教育论坛通过了《达喀尔行动纲领——全民教育:实现我们的集体承诺》,《达喀尔行动纲领》是一项集体的行动承诺,目的是保证为每个公民和每个社会实现全民教育的各项目标。各国政府有义务确保全民教育的各项目标得以实现并长期保持下去。要有效地履行这一责任,不仅需要各国国内开展广泛的合作,而且需要与地区和国际机构合作。重申全民教育的目的是:所有的儿童、青年和成人均享有接受教育的人权,这种教育应能真正地和充分地满足他们的基本学习需求并应包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开发每个人的才智和潜力与发展学习者的个性,使他们能够改善生活和改造社会。此外,在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也提出了:普及小学教育,确保所有男童和女童都能完成全部小学教育课程;促进两性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利,在各类教育中消除两性差距等。由此可见,全民教育的理念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声音和全球的共识。

终身教育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

21世纪的教育是一种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终身教育。教育不再是一次性的,人们不再是从学校毕业就可以受益终身。现代社会是知识爆炸和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也是人们的职业不断变动的时代,学校里的学习无法满足知识变动、社会变动和职业变动的需要,人们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学习不再仅仅局限在学校的体制之内,教育应回归其根本,即人的社会生活。

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发表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就提出来“迈向学习型社会”。1990年泰国宗迪恩世界全民教育大会提出的全民教育理念与建构学习型社会的理念是相关的和一致的。学习型社会从一个似乎遥不可及的理想逐渐转变成了各国的实践和现实。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构建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各国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有的国家把学校建设成社区的学习中心,为社会提供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并开展一些校外学习计划。有些国家的城市和地区、社会各部门的人们共同结成各种终身学习的组织。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在岗培训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电脑终端的利用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网络学习、数字化学习和移动学习成为人们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

国际化是每一个教育机构要面对的工作

21世纪的教育是一种国际化的教育。首先,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要都与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直接联系在一起。发达国家通过推动教育国际化进行教育服务输出直接获得经济利益,争夺国际优秀人才,并且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扩大它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像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都在积极开拓和争夺国际教育市场,教育服务出口收入在对外贸易和国家总税收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通过鼓励教育国际化来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培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需要的国际型人才,为其国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融入国际体系作准备。

其次,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地球村,特别是像数据库、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在学习内容和获取信息来源、学习的组织方式、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方面都越来越国际化。无论是被迫接受还是主动参与,国际化已经成为每一个教育机构特别是高等教育机构所面对和从事的工作。 21世纪为人类带来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也同时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与生态问题。例如能源危机、人口压力、粮食匮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种族歧视、***暴力、毒品泛滥„„等等,这些都是伴随工业现代化进程而来的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存在并日益发展,实际上已演变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危机。面对这类危机,并考虑未来社会的发展,联合国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教育的四大支柱”。所谓“四大支柱”是指能支持现代人在信息社会有效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并能有效地应付上述各种危机的四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这四种能力并不是平等、并列的,正如该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所指出的,其中有一种是作为基础来强调的能力,这就是“学会共同生活”,其余三种能力则是学会共同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学会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要与周围人群友好相处,并从小培养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合作的精神。众所周知,“人与人相处之道“是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

二、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新型人才应该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这是因为21世纪是信息社会,为了能适应信息社会的经济发展,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材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

信息获取包括信息发现、信息检索、信息选择;

信息分析包括信息分类、信息综合、信息查错和信息评价;

信息分析包括信息的组织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变换和信息的控制与传输。

三、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要求新型人才富有较强的创新精神。

综合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为了能适应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能应付21世纪面临的各种挑战,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材应当是,具有全面而坚实的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文化基础),能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结构,能与人合作共事,富有创造性和应变能力并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这就是21世纪对新型人材需求的特点。

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论文作者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论文关键词 教育发展趋势/世界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论文来源 比较教育研究,论文单位 京,点击次数 884,论文页数 7~12页2002年2002月论文网 http:///paper_59734771/ 本文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四个方面简明阐述了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并据此对我国应当采取的对策相应地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02)07-0007-12

在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都认识到了教育在迎接新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所带来的种种挑战中的重要作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事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21世纪能否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战略问题。谁掌握了在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权,这个道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致力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文将对21世纪初世界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基本趋势作一简要阐述,并对我国应当采取的对策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一、世界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些发达国家从8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了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迎接新世纪挑战为主题的大规模教育改革。而发展中国家自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召开以来,在扩大教育机会方面也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由于基础教育在提高人口素质、消除文盲、减缓人口压力、促进环境保护、解决贫困问题、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赢得广泛的承认而成为全球携手共同推进的伟大事业,基础教育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积极的进展。在新世纪,健全的基础教育是人类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进一步教育和培训的基石,是任何国家提高教育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进步的关键所在,其发展将表现出以下基本趋势:

1、继续扩大基础教育的手段和范围,进一步实现基础教育的普及

这仍然是现在和将来一段时间内世界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因为直至当前,全球仍有8.85亿文盲,1.3亿校外失学儿童(《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第107页)。因此,满足不同群体的特殊教育需要,特别是那些还没有被触及到的处境不利群体的特殊教育需要,必然成为新世纪基础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国际上已有的经验表明,常规的教育方式往往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特殊教育需要,只有扩大教育手段、实行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才能切合被服务群体的特殊教育要求,才能真正实现基础教育的普及。从广义上说,基础教育是人人有能

3 力掌握自身命运的基础,是人人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因此,只有“量体裁衣”的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学习潜能。

2、提高教育质量和相关性将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

必须树立新的质量观念,即基础教育数量上的增加必须与质量上的提高并肩作战,教育质量不限于正规学校是衡量质量的惟一标准,学校或其他教育形式所提供的教育和教学是否切合学习者的需要、是否保证学有所用、是否具有相关性与针对性都是衡量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

基础教育的效益要比效率更加受到重视。这意味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改革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育中长期存在的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地方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将进一步得到解决,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或在毕业之后无法为本社区服务的教育浪费现象将逐渐减少。在教育体制的改革中,鼓励多种形式办学,吸收家长和社区参与学校教育,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强化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的协调功能等做法将普遍受到重视。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中,将打破传统的学科划分,简化沉重的学科内容,注重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兼顾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

3、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方面,知识的快速增长使知识的更新和新知识的传播成为必然;另一方面,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日益紧密,教育有责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类人才。如何在不增加课程负担的前提下,保证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和相关性;如何在不损失课程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和价值观的长远目标下,保证课程对当前新的重大社会问题作出积极反应;如何在保证内容连贯性和重点突出的前提下,保证课程满足不同学习者多样化的兴趣需要;如何在科学技术日益深入社会生活的现实环境中,定义核心课程并保证所定义的那些基本能力能够确实有效地运用于日后的成人生活;所有这些问题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面临的和必须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

4、提高教师质量是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的中心内容就是“教师和变革世界中的教学工作”,其中特别强调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水平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认为互联网介入教育带来了教学方式从“教学中心”到“学为中心”的转变,但是,如果在教育实践这一环节上没有人能够很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技术,给教育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在教育过程中充满信心地使用新技术,信息技术是不能真正有益于教育的。只有教师对新技术表现出兴趣和应有的批判精神,才能引导学生在如潮的信息面前学会选择和取舍,不囫囵吞枣。因此,加强教师的新技术培训是师资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

5、加强道德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长期负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础教育的高级官员奥德内斯认为,虽然20世纪造就了一代在计算机和知识开发领域里的专家,而这些专家在价值观念、生活技能、对多样化持宽容与尊重的态度方面却不那么完美。换句话说,这个世纪的教育在倡导人类和平共处方面存在缺陷,如何加强年轻一代的道德教育是世界基础教育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建立于知识之上、其变革急剧加速的当代世界,高等教育成为民族、社区、个人在文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上可以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任何国家,没有适当的高等教育,均不可能实现自身真正的可持续的发展。在新世纪,尽管全球各地区及各国面临的挑战往往很不相同,但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仍将形成下面一些基本趋势:

1、高等教育将日益走向大众化、普及化

在未来的新世纪,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各国都将出现普及高等教育的一种强有力的趋势。中等教育的普及、社会公正、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全民终身教育的目标等,是推动高等教育这一趋势的重要因素。此外,开放式学习方法,以及信息和传播新技术等均

4 为扩大高等教育的机会,尤其为一些新的社会群体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高等教育的这种普及可能有别于中等教育的普及,也不是让所有的人都以不间断学习的方式直接从中等教育过渡到高等教育。这种普及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人都能接受某些形式的高等教育或中学后教育,意味着扩大每个公民获得高级培训、技能和知识的机会,但这是分散在其一生的不同阶段中进行的。

2、高等教育将进一步增强其社会针对性

高等教育的社会针对性,主要指高等教育的整个体制对社会所起的作用,以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它主要涉及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高等教育的使命,高等教育派生的研究与服务,以及高等教育与最广泛意义上的职业界的联系、与国家的关系、以及与其它程度和形式的教育的相互作用等。在未来的新世纪,面对变革世界的国际、地区和国家各级所引发的挑战,高等教育必将更有效地调动其全部资源,必将扩展其功能,以便更有针对性地为人类、为整个社会服务。为此,高等教育将努力行使以下主要使命:(1)高等教育将继续其以往的传统的基本使命,即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教学、研究、智力创作和知识创新,以保存、扩展、传播和应用知识,促进文化、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促进社会人文科学的发展以及艺术创造领域的发展。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是其文化和伦理使命。高等教育应保持和体现文化特性,促进文化价值的传播和创造,维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2)高等教育的崇高使命是为人类和社会服务。高等教育将通过其研究工作、教学和培训计划以及合作活动,利用其知识资源,从经济、社会、政治、科学和技术等方面指明发展趋势,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预测和服务。高等教育将积极参与解决全球、地区和地方范围内的重大问题,更好地应对人类面临的普遍问题和满足经济与文化生活的需求。

3、高等教育将成为终身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将变得更加多样化和更具灵活性

在新世纪,高等教育不再被视为是真正的最后阶段的教育,高等教育将作为终身教育的一个领域,被融入全面的全民终身教育计划和广阔的终生学习结构之中。因此,对高等教育来说,这一深刻的变革意味着高等教育必须变得更加多样化和更具灵活性,以此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愿望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将主要涉及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学校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类型及其期限、教学方式方法、教育技术,以及从事高校教学工作的人员等。多样化和灵活性也意味着学校将具有下述能力:迅捷满足甚至预测新需求的能力,使结构灵活多变的能力,改变录取标准以考虑职业生活经验的能力。而开放式学习方法、远距离教学以及信息和传播新技术等,均大大增加了高等教育实践终身教育的可能性。未来的高等教育必将从全民终身教育的角度进行变革与发展,高等教育应当为每个公民获得高级技能、培养、知识和信息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的机会。

4、高等教育将为提高其自身质量而进行不间断的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涉及到高等教育所有的主要职能及活动,包括教学、培训和科研工作的质量,课程的质量,以及作为教学和科研之间必然结果的学习质量,还包括学生的质量、教师的质量、基础设施及学术环境的质量等。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意味着提高高等教育的各种职能,以及参与其活动的所有人员的质量。

高等教育是知识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在知识的进步、发展、创新、传播和应用方面出现的深刻而迅速的变化必然要求高等教育进行不间断的教学改革。为此,在未来的新世纪,高等教育必将适时地修订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和计划,必将加强课程内容的跨学科性和多学科性,必将根据信息与交流的迅速发展,采用能够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和评估手段。唯有如此,高等教育才能全面提高其质量与针对性,才能适应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

5、高等教育将进一步国际化

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是教学与科技全球性的一种反映。高等教育进一步国际化体现在人员的高度流动上,即在国际环境中从事学习、教学、科研、生活和交流的学生、教师、科研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数目将不断增加。除了个人的流动性进一步增大之外,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还体现为跨国科研、国际合作等将得到加强。由于知识与研究本身具有普遍性,因而知识

5 的深化、发展与传播愈将通过国际学术界的集体努力来实现。跨国科研、国际合作是世界学术界的共同目标,而且还是确保高等教育机构的工作性质和效果所不可缺少的条件。高等教育已在知识的发展、转让和分享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而科研上的国际合作必将为全面开发人类的潜能作出贡献。此外,高等教育的日益国际化还表现在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间的频繁合作,以及伙伴与网络关系。

三、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生产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近些年来,国际组织、区域性机构和各部认识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及促进就业增长的重要作用,把发展和改革职业技术教育作为规划面向21世纪教育和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将显现以下发展趋势:

1、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确定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高等职业教育与高一级教育相互衔接沟通

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校职业教育被看作是人整个一生中所接受的一部分教育,一个阶段性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建立和高一级教育相衔接沟通的机制,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和吸引力,是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机制,打通中等职业教育通向普通高等教育的路径,变终结性的中等职业教育为阶段性的教育,为职教学生提供继续接受高一级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机会,大力扭转中等职业教育入口大、出口小的局面,进一步拓展出口,解决等值承认职教、普教学历资格问题,允许中等教育学生报考高等院校。

2、发展综合高中,推迟分流时间,提高学生普通教育水平,兼顾升学和就业

高中阶段选择什么样的办学模式是由各国教育传统和教育发展水平决定的。目前各国高中阶段大致有四种办学模式:普高职高和综合高中并举、普高和职高二分制(含双元制模式)、普高占主导和综合高中占主导。在高中阶段办学以综合高中为主流形式的国家都普及了高中阶段的教育,发展综合高中主要是解决好高中学生特别是职业定向学生的升学与就业的关系。综合高中的特点是:分班不分校,一所综合高中一般分为普通班和职业班,两班学生都在同一所学校就学,不再分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所有学生在第一学年都学习相同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定向性课从第二年开设,形成高二分流,比初中后分流推迟了一年,主要用于提高学生的普通教育水平;实施宽口径专业课程,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建立与高一级教育相衔接沟通的有效机制,处理好职业班学生就业与升学的关系,职业班学生的毕业出路是面向就业,兼顾升学,允许职业班学生直接或经过补习后报考高等院校,增强职业班的吸引力。

3、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各国改革的重点为:拓宽专业面向,增强适应性,注重加强职业教育中的环保教育和外语教学,以能力为本位,特别是把创业能力的培养摆在突出位置。(1)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拓宽专业面向,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变革的需要。(2)加强环保教育和外语教学。环境保护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一些国家日益关注职业教育中的环保问题,设置与环保有关的专业,开设环保科目,在课程中增加环境教育模块。(3)以能力为本位。在职业教育中突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这些能力包括收集和选择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在规划和决策中运用这些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合作能力、创业能力、适应能力,等等。(4)培养创业能力(entrepreneurship)。创业能力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第二届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主题工作文件指出,创业能力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应培养的核心能力之一。欧盟委员会的《1999年就业指导纲要》指出,要培养三种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能力。(5)教育新技术的运用。新的信息和通讯技术使教育经历着一场深刻革命,消除了学习的距离感,知识的获取变得更为容易。技术辅助学习将对终生学习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向学习者提供多途径、多层次的学习,满足他们的教育和培训需要。现在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发展技术辅助学习(Technology-Based Learning,简称TBL)。

4、发展全民技术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机会均等

机会均等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全民教育概念后,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提出发展全民职业教育概念,作为大会的6个议题之一。按照大会的《建议书》,全民职业教育概念是指建立全纳性职业教育制度,面向全体,满足全体学习者的需要,努力发展面向边缘群体的职业教

6 育,增加妇女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同时转变观念,鼓励男性进入以女性为主导的培训和职业领域,培养男女职业教育教师,积极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事业。

全民职业教育就是要拓宽覆盖面,特别是要面向边缘群体、妇女群体和残疾人群体。边缘群体指失业者、过早离校的学生和失学青年、边远地区人口、农村贫民、土著居民、城市贫民、在非正式劳动力市场就业的但不具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劳工、从事有害工作的童工、难民、移民和经历武装冲突的退伍军人。《建议书》指出:技术教育是使社区全体成员能面对新的挑战和发挥他们社会生产性成员作用的一种强有力手段,是实现社会聚合、整合和自尊的有效工具。《建议书》还指出,实施全民职业教育需要制定完善的政策和措施,增加投入,实现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促进男女职业教育机会均等,提高职教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加强企业参与。

四、世界成人教育的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正在逐步进入一个知识社会。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成为新世纪构建成人教育的基础。成人教育的发展将显现出如下趋势:

1、成人教育将面向所有社会群体

21世纪的种种挑战,需要男女平等、公正地参与终身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以每个人的创造力和潜能,使世界走向可持续和公正的发展。必须树立成人教育的新观念。成人教育不仅要面向受过良好教育的握有权威的社会精英阶层,而且更要面向社会边缘人群和文盲人口。成人教育的新观念是建立一个全纳型的学习社会。因此,以下人群也将成为成人教育关注的重点:失学青少年、下岗转岗人员、少数民族、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移民、在押犯人。

2、成人教育目标的多样性

在21世纪,成人教育被赋予更广泛的任务。成人教育按其功能可划分为补偿教育(含扫盲教育、文化基础教育、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它们将从各种不同的方面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21世纪成人教育的目标是多样性的,它对培养有知识的胸襟开阔的公民、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扫盲、消除贫困和保护环境都可以做出巨大贡献。

3、参与成人教育的机构和成人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需要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共同举办,形成一种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社区间的合作关系。终身教育体系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各级政府、学校及社会发挥自己的不同优势,多渠道地吸收社会资金,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未来学校、工作场所、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科技馆、家庭都将成为成人教育的场所,高等教育也会对成人更加开放。利用因特网将成为成人学习的重要形式。

21世纪教育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

一、21 世纪人才需求的新特点

新世纪必将对人才市场提出新的需求,会引起人才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的新变化。基于对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判断,21 世纪对下列人才的需求将趋于兴旺:

1.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人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高科技产业提供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目前在发达国家已到30%,未来这一比例还将不断提升。相应地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必然日益增多,其中特别是对可能在下世纪引起革命性变革的生命科学学者和信息技术专家的需求将更趋强劲。

2.生态环境人才

两个多世纪以来,工业化的发展造成了人口剧增、耕地减少、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类面临着不可持续发展的威胁。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以来,受到了各方面人士的关注。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并发表了《21 世纪议程》以后,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中国政府于1994 年3月正式发布了《中国21 世纪议程——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成为全国各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纲领。因此,下世纪对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与可

7 持续发展相关的人口问题研究与计划生育工作者以及资源合理利用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会持续增长。

3.绿色食品人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对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空前热衷,研究与开发、生产和营销这类食品的人才便会受到欢迎。

4.金融人才

金融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工具日益增多,其使用范围日益扩大,筹资融资方式日新月异。可以说,没有金融业的发展,就没有现代经济的繁荣;不懂金融知识,也就不能理解现代经济。特别是本世纪末墨西哥、东亚、俄罗斯和巴西等地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为全世界敲起了警钟。因此,在经济发展中,防范金融风险,注意经济安全,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金融和经济的安全必然涉及社会的稳定,所以在新世纪里对金融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5.复合型人才

如前所述,科学与技术的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以及经济与技术的交叉、生产与营销的融合,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工程师与经济师、经理与律师、教师与专家、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将逐渐合二而一,至少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而且趋向“一肩双挑”。

6.战略人才

战略人才是一种宏观决策人才,他们不是专门家,而是统揽全局、深谋远虑的“谋略家”。随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复杂,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流的范围日益广阔,对决策的速度和精确性要求越来越高,就越需要专门的战略人才。不论各级政府,还是各类企业都需要这类智囊型的人才。国外有的大企业,目前除了有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之外,还有“策划师”,也反映了对战略人才的需求。

值得重视的是,下世纪对就业者学历的要求将不断提高,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市场竞争的需要。如果说20世纪是大专、本科毕业生的世纪,那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对下世纪的就业者来说,将越来越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各种工作岗位上对高级专门人才,如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高级律师的需求比例将会不断上升。

此外,随着经济社会活动的知识含量的增长,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的复杂化,社会对老年人才的需求也将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在长期人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与信息以及各种关系网,将越来越被视为重要的资产。所以,已经离开原有工作岗位的老年人才将会重新受到社会重视。当然,也说明老年人接受再教育将日益成为必要。

二、21 世纪教育的若干新特征

(一)教育内容向未来教育、综合教育和东方文化倾斜

1.未来分析预测知识的教育会多于对历史知识的教育

美国未来学家席科尼希说过:“从有历史以来,大部分的学者都表现着一个

特征:忽视了现实与未来。”到下个世纪,人们将认识到并在教育内容上逐渐体现出:研究和了解未来比研究和了解历史更重要。

2.对综合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的教育将迅速增加

知识过于专门,过于狭窄,就接近没有知识,所以未来教育的内容,将注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理论与操作相结合的知识。当然许多专门知识还会发展并且仍然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3.对东方文化的教育将大为增加

新世纪里文化潮流的第一个特点是东方文化的崛起。我国著名比较文化学者季羡林强调:“21 世纪,东方文化将逐渐取代西方文化,正确的做法是继承西方文化在百年内所取得的一切光辉灿烂的业绩,以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融西方文化分析思维之长,把全人类的文化提高到一个更高、更新的阶段。”过去我们对自身所拥有的丰厚的东方文化,否定多于肯定,抛弃

8 多于弘扬,当今西方文化在中国长驱直入,与此关系甚大。21 世纪,在批判吸收的基础上,东方文化将成为我们的主体文化,当然我们不会也不应该排斥优秀的西方文化。

(二)教育对象全民化

千百年来,教育的对象只是青少年。“人过三十不学艺”、“青年的任务是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观念已深入人心。20世纪后半期,“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的理论已经提出,实践中也在推行,但从整体上看,还远没有打破传统教育的格局。当然,即使在久远的未来,青少年的主要任务还将是受教育,但教育的对象决不仅仅是青少年,教育的对象将包括各个年龄段的人们,有青少年,有中年,有老年。也就是说,在人生的全过程都要接受教育。进一步说,就是教育对象将走向全民化。

(三)教育主体多元化

如果说,教育对象是教育的客体,那么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就是教育的主体。千百年来,教育主体就是学校,好像除了学校就没有别的教育机构,这在未来的教育将会得到改变。随着终身教育体系的推行,除了专门的学校继续发挥教育职能外,家庭和企业、机关及一切社会团体,都将具有教育职能。也就是说,教育机构和工作机构将在一定程度上合二而一。这样,人们在脱离了青少年时期的专门学习阶段后,将能够边工作边学习;或工作一段,学习一段。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经受知识更新和市场竞争的挑战,多元化的教育主体也才能满足人们的学习要求。

(四)教育层次将显著提升

《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规定:“到2000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达到630万人左右。”而1994年,我国两类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已达515.1万人,2000年,本专科在校生已大大突破这一数额。尽管如此,我国在校本专科生占各级普通学校在校生总和的比例到1994年仅为1.49%, ,仍然十分低微,占全国人口的比例更低至0.43%。在校研究生数1994年达到12.97万人,占各级普通学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仅0.069%,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仅略高于万分之一。我国高等教育的这一发展水平对于过去来说,已是巨大的成就;但对于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说,是远远不相适应的。因此,在新世纪里,在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特别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高等教育还将继续高速增长,高等教育中的高层次教育即研究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教育增长的速度还会高于高等教育整体的增长速度。

在日本、意大利、墨西哥等国出现的高等教育发展呈现阶段性的状况,未必适合我国情况。据有关研究表明,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经济起飞初期,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迅速提高;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毛入学率就进入一个相对稳定阶段,并呈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高教适龄人口数同步增长的现象。我认为,出现在日本、意大利、墨西哥等国的这一现象,不一定反映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而更多地反映了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即经济在起飞阶段高速增长后就进入了平稳增长阶段,相应地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一个高速增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并由此决定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但是,教育并不仅仅是为经济服务的,教育还要为整个社会进步服务,特别是教育还要为人的自身发展服务。所以,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中国,其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可能会不同于上述各国。

(五)教育手段将高科技化

依靠教室、实验室、黑板、粉笔以及教师口授、学生笔记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曾经培育了许许多多杰出的科学家、理论家、文学家以及将军和工程师。但是这种传统的教育手段效率太低,成本太高,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进步。在新世纪里,教育手段将逐渐高科技化。

据有关材料介绍,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一种崭新的现代化教育形式——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学系统出现了。它是由服务器、教师主机和学生工作站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网络。教师通过主机控制整个网络的每一个终端,同学生对话;学生在学习机前接受教师的指导。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进行学习,多种信息的反馈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多媒体技术将使教材发生巨大变革,教材将不再是印刷体的书本,而是融文字、声音、数字、图形、图像等为一体的电子教科书,它将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倍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将使教学形式更为活泼,教学手段更为多样化。教师可以根据计算机反馈的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修改教材、变动教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实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多媒体技术可按人脑的联想思维,把相关的信息联系起来,供学生浏览。学生能通过输入的指令来选择和加工所需要的信息,实现主动地进行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交互网络,可以使现代教育课程发生质的变化,实现课程多样化、课程综合化、课程软件化、课程积木化和课程模块化。

多媒体技术有可能使教育由以学校教育为主转变为以家庭教育为主,而继续教育可能完全走向家庭。这样,教育也就可以超越空间,实现远程教育。以往学生在学校图书馆内才可能得到的图书资料,都可通过“电子借阅系统”在家中得到。可见,在新世纪的一定阶段上,学生无需进入学校大门就能按计划学习多种课程。

(六)教师兼职和兼职教师将接近普遍化

有三种原因将使教师兼职和兼职教师大量增加:一是日益要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只有教师兼职和兼职教师才能适应这一要求;二是教学手段的高科技化,将使教师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从而有可能从事兼职工作;三是教师收入的增加也有赖于兼职。

(七)教育体制将变政府包办为公民合办

今日教育发达、人才辈出的局面,同官方(政府)办教育是分不开的。但是官方包办教育并不是完全有利无弊的事情,其不利的方面将日益显露:第一,政府包办教育不能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潜力,从而不利于教育的大发展。第二,政府包办教育就不能不强调教育制度、教育管理和教育内容甚至教学组织的统一,这样就容易扼杀教育的生机,不利于教育的革新和发展。第三,政府包办教育必然加大财政负担,妨碍其他需要财政支持的事业的发展。所以,对政府办教育的体制,不能固定化。事实上,它只适合于经济不够发达、初中教育尚未普及的社会发展阶段;一旦经济发达了,初中教育已经普及了,而整个教育事业还需要大发展的时期,就应该打破政府包办教育、一律是公立学校的格局,应大力发展民办学校,或民办公助、或公办民助,以广辟财源、充分挖掘多种潜在的教育资源,保证教育事业大发展。

发展民办教育而又避免过度商业化,这是全世界都还未能解决好的问题。所以,在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实行公立与私立学校并举体制的情况下,必须加强教育立法和对教育发展的宏观调控,以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八)在发展教育产业浪潮中,学校不应变成企业

目前发展教育产业的呼声甚高,主要是主张高等教育或一部分大专院校按产业经营要求办学,即学生交费入学,学校经费由学校自筹,用人单位需要毕业生,应向学校支付相应费用。在推进教育产业发展的条件下,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则将进入学校,等价交换和竞争机制将通行于教育领域。但是,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因为教育部门培养的是人,而不是普通的商品,学校对社会、对国家不仅负有经济上的责任,更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学校培养人同工厂生产商品不同,它不是供人消费,而是为国家为社会输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所以,学校在任何时候都不同于企业,校长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是企业家。

第5篇:21世纪人才的收集与培养[小编推荐]

21世纪人才的收集与培养

随着近期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兴旺发达,人们对于具有创新活力的人才是越来越青眯,这不仅体现在互联网领域,同时,它也扩展到整个生产领域,越来越成为激发社会生产潜力的重要因素,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在21世纪,我们拼的就是人才,而创新类人才就是未来生产潜力的主要推动力,所以,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里面,一个企业要想得到长久持续和兴旺不衰的发展,就必须把创新类人才放在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上,只有通过不断收集和培养创新类人才,企业才能不断站在市场的制高点上,从而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

那么,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和残酷的社会里面,我们要怎样才能发掘和收集创新类人才呢?其实这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个利益之间的问题;而这个“利益”又是包括多方面的,如报酬、企业文化和企业对员工的关爱,这个就是收集人才的关键,一个企业,要是连基本的报酬待遇都不能胜过其他公司,它又怎么能招揽到比别人更好的人才呢,尤其是创新类人才,不单如此,一个企业要想长久地留住一个人才,就必须要给他关爱和呵护,要给他一种“家”的感觉,这就涉及到一个企业的文化了;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好不好,事关到企业员工之间归属感的问题,显然,这又会影响到企业人才收集的问题,所以,企业要想收集到优秀的人才,就必须在这几方面下足功夫,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另一方面,一个企业要如何发掘到自己适合的创新类人才呢?这里的“发掘”和“收集”又是两个意思了,“发掘”是自己去发现那些具备创新活力的人才为自己所用,它是留住人才的前戏,只有发掘了人才,你才有可能留住人才;而发掘人才也事关到很多问题,如文凭、经验、能力之间的矛盾;我个人认为,一个企业要想招揽到具备创新活力的人才,就必须要放弃传统的招聘制度,大胆改革,锐意创新;现在很多企业都是设置了很多门槛的,如文凭、经验等门槛,一个企业,至上而下,虽然分为很多不一样的等级,但是发掘人才的渠道必须要把它相对公平化,为什么呢?很显然,现在已有的招聘制度已跟不上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速度,那么,相对人才而言,无论是哪方面,他们都是存在不公平的,而企业改革将会使这些不利的局面尽量减到最少,从而起到将人才收揽其中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欣然发现一些快步伐的公司,他们抛弃过去那种老旧的招聘制度,实现一种资源有效利用的招聘制度;一个公司,最重要的是能够吸纳到自己适用的人才,什么是适用的人才呢?简单来说,就是什么岗位需要什么方面的人才,以及这个人才是否认可你的企业文化、他的综合素质是否达到企业对他所在岗位的要求,不然,找回来的却用不着,那还不是废物一个;所以企业要想招得到自己适合的人才,就必须要有自己灵活的一套招聘制,例如,我们不设那些无谓的门槛,无论你是名牌大学还是普通大学、本科还是专科,只要你拥有企业所需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你都可以来应聘,选上你之后,你将面临一个残酷的试用期,一切是以能力为中心的,当然我们也不排除高学历,多经验的人来应聘,不过在能力面前,这些只能是辅助,是一个人才在应聘当中较重的一个砝码,而不是企业招聘的标准,所以,企业招聘要的就是使自己的招聘制度本土化、灵活化,对于不一样的岗位和不一样的人才采取一种不一样的招聘,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应聘者对企业的兴趣,为企业增加活力,这就是我所说的那种挖掘人才,我们要通过新机制才能够有力、持久、有效地挖掘和利用人才,这就是我所说的一种观点!

那么,现在的中国正面临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一个新常态和大时代背景下,企业人更是要审时度态,争分夺秒地实现自身的改革,以求追上时代的步伐,不然,在面临众多企业的竞争之下,只有淘汰的结果;古人其实是有很多智慧值得我们去参考和利用的,例如商鞅变法等,尽管其中有许多是失败了的,但是在这么一个残酷的时代里面,一个企业要是不具有居安思危和谋求改革的心态,那等于是自取灭亡,古人说的好,“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所以企业的发展就是在不断的变革当中,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永不停息、开拓创新的精神;所以说,对于现代人来说,我们的招聘制也一样要改,过去我们不断在模仿西方,甚至是中西结合,但是现在的时代不一样了,中国人已经跟上欧美的步伐了,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创新制度,就是找到一种合适的渠道来为我们企业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当然我们企业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创新属于自己的招聘制度。

那么,一个企业又要怎样培养员工呢,特别是员工的创新意识?我个人认为,企业要做到这些,无非都是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定,当然,我们可以参考的就是通过引进创新类人才、培养创新氛围、激励员工创新这几个步骤;通过这些,我们就可以从内部造成一种创新的意识,那就是:不创新就等于淘汰,就等于灭亡;显然,引进创新类人才是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我们要通过引进这些人才来带动和激励内部员工努力创新,这就可以形成一种彼此竞争的环境;下一步,我们就要深化这种创新意识,使其牢牢地扎根在企业文化之中,从而影响新进来的员工;最后就是公司要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那就是采取措施來大力嘉奖创新员工和适当淘汰那些过于保守和不思进取的人,通过这几个步骤,我们可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从而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显然,这就是我们企业需要做的,我们就应该这样去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

21世纪,面临新挑战,只有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吸引新人才,所以,现在你还等什么呢?

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造价f班 梁慧鹏

学号:1404110614

写于 2015年10月24日星期六

第6篇: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21世纪中国海洋策略:借鉴成功经验,积极发展

摘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世界各国正积极地抢占海洋空间和资源,可以说在21世纪取得了海洋开发的领先地位就取得了国力发展领先地位。在起步晚于发达国家、技术暂时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中国应该积极借鉴国外海洋资源开发成功的经验,积极发展海洋开发事业。

关键词:21世纪,中国,海洋,策略,借鉴,经验,发展

世界现状

联合国《21世纪议程》指出: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1994年11月16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标志着现代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建立,为全球海洋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国际海洋法律基础。

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因为海洋不仅可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食品、矿物、运输及水资源等,而且将在新能源开发上扮演重要角色。海洋能是一种蕴藏量极大的可再生能源,通常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和盐差能5种。作为未来地球能量的源泉,海洋自然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焦点,“向海洋要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使世界各国的国际海洋意识普遍增强,各国都在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国家的海洋管理制度。人类对海洋的观念从过去的一味索取转变为为生存和发展而协调行动,以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认识到应把海洋作为生命保障系统加以保护。

世界各国正加紧海洋资源开发的科技和资金投入。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依靠在海洋高科技中的领先地位实施其海洋产业发展战略,不仅抢占海洋空间和资源,而且都把发展海洋高科技当作海洋开发的重中之重。我国亦把海洋资源开发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振兴经济的重大措施。

中国现状

中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大陆岸线,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中国可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沿海岛屿6500多个,4亿多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60%左右。中国近海和管辖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生物资源、油气资源、固体矿物资源、海水资源、海洋能源、海洋旅游资源等。各种海洋资源开发活动分别形成了不同的海洋产业,传统的海洋产业有海洋捕捞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水制盐业;新兴的海洋产业有海水增养殖业、海洋油气工业、海滨旅游业、海水直接利用业、海洋药物和食品工业等;另外还有一些正处于技术储备阶段的未来海洋产业,如海洋能利用、深海采矿业、海洋信息产业、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产业已成为沿海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海洋经济总产值目前已达1400亿元人民币。另外,海洋环境影响气候变化、降雨量分布和自然灾害的发生,从而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沿海地区乃至内陆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因此,开发海洋、保护海洋已成为中国环境与发展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启示

1、加强舆论宣传,普及海洋经济意识

我国一直注重陆地资源的开发,海洋经济以及海洋产业的概念在绝大多数的国民心中比较陌生,海洋产品以及海洋开发的技术还不成熟。国际上海洋经济的发展态势虽然美好,但是海洋开发的高投资性,高风险性以及周期长的特点使得海洋产业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成效不显著。全球海域覆盖率在70%以上,政府应该意识到海洋经济开发的重要性,加强舆论宣传,普及海洋经济知识,宣传海洋文化,树立新的海洋价值观。

2、制定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在海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借鉴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宏观政策法规上,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计划制定相应的决策,恪守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完善政策;在微观层面上,各地海洋资源的开发条件迥异,在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因地制宜,切忌依葫芦画瓢,坚持科学的唯物主义指导思想做到具体矛盾具体解决。

我国政府应加快立法的步伐,通过法律的手段固化和强化全国的海洋管理工作,同时应明确各涉海部门的职责,发挥全国性的海洋管理机构的作用实行综合管理和协调管理,实现海洋行政管理工作的统一调配,提高工作效率。

3、调整海洋产业结构,扶植新兴海洋产业

我国海洋产业的结构是海洋渔业即第一产业在海洋产业的发展中地位优势明显,海洋产业劳动力主要集中在该产业中,海洋产业中的

二、三产业比重小,这也是当前我国海洋经济比较薄弱的主要结构原因。要发展壮大我国海洋经济,我们就必须要优化我们的海洋产业结构,积极投资开发海洋第

二、三产业,利用先进的技术水平提高海洋渔业、海洋盐业等传统的产业,通过一些优惠政策的引导扶植,着力推进发展海上油气、海洋药物、海洋工程、海洋电子等新兴海洋产业,调整海洋

二、三产业的比重,优化海洋产业布局,提升国际竞争力。

4、广开渠道,确保海洋经济发展资金需求

海洋产业的发展具有高投资性、高风险性以及长周期性,雄厚的财力支撑必不可少。海洋经济的发展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是不够的,各海洋产业企业应广辟路径确保其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

5、重视海洋科技创新,加强科技人才培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达国家海洋经济的繁荣,除了政策的引导以及雄厚的资金支持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新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创新。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重大海洋科学研究计划,及时制定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规划和决策。抓住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海洋技术,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和推进成果的应用,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海洋技术的创新开发需要大量科技人才,教育部门应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根据未来发展战略有针对性的调整现有专业的设置,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创新水平的提高,为国家的海洋经济发展培养有用的人才。

第7篇: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就像拉封丹说的一样:“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这即是要我们“善于合作”。

下过跳棋的人都知道,6个人各霸一方,互相是竞争队手.大家彼此都想先人一步,将自己的6颗玻璃球尽快移到预定地点.如果你只讲求合作,放弃竞争.一味地为别人搭桥铺路,那别人会先到达目的地.而你则会落后于人,最终落得个失败的下场.相反,如果你只注意竞争,而忽视合作.一心只想拆别人的路,反而延误了你自己的正事.你还是不会获胜的。但如果我们能言善辩,在适当的时候与人合作,就可能获得成功。

而仅仅追求一马当先也是不可取的。.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张辽,乐进共守合肥.一次孙权发兵十万来攻,二人同等功绩,以前素有矛盾,但面对强敌,仍能互补互助,共进共退.终于大破敌军. 由此可见,双赢也不失为一种成功的好办法。

现代社会优胜劣汰,所以在很多人中流行一种“丛林哲学“的价值观,他们认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要知道,竞争不以„„

在外国,一位老师引导学生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火海逃生”。老师将许多乒乓球放进瓶子,只露出系着的棉线。花瓶代表楼房,细细的瓶颈是唯一的出口,七只乒乓球是居民,要求当大楼起火时,全体居民能在短时间里安全逃离。七名学生兴奋地开始了游戏,他们都以最快的反应拉扯手中的棉线,可一个“人”也没能脱离火海,原来,七只乒乓球都卡在了瓶口。这几个学生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但在一番讨论之后,他们又开始了新的一次实验,这回大家没有各顾各的拉棉线,而是由左到右依次地拉。果然,火还没有起来时,七位“居民”已离开了出口。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想让成功之花在合作的土壤里盛开,让成功的清泉在合作的泉眼中喷涌,让子孙后代拥有社会主义更美好的明天,我们就要携起手来,做一个善于合作的人!

第8篇: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因为他们看到了蕴藏在东方这条巨龙所潜在巨大能量,看到了中国和她孕育的人民在古代的辉煌,在90年代创造的奇迹!中华儿女都在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拼搏着,我们向往幸福,我们渴望富足,我们也不会忘记中国在近代所遭受的巨大屈辱和损失,这是我们的痛,也是我们奋斗的动力!!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导致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从此"天朝大国"的大门顿开,陷入了一个又一个国防危机,中华民族步入了漫漫长夜。开始了一部充满屈辱、辛酸和悲壮的近代中国的国防史。随着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越来越深,沿江、沿海到处是被强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和租界,中国的各项交通事业全为列强所垄断,国内到处可见外国驻军,整个中国被划分成几个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彻彻底底成为有国无防的国度,终日在风雨中飘摇。在推翻封建帝制之后,不幸又遭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的军阀混战,社会遭到更大的破坏!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惨痛的灾难!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这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的主权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国土被割让、大批战后赔款付出,使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苦难!

历史是一面镜子。中国近现代史的沉痛教训告诉我们,国防以经济基础作为后盾,强兵必先富国,两者应当协调发展。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国防建设就无从谈起。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建设搞不上去,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难以保障。因此,我们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国防建设,使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历史还启示我们,国防服从于政治,服务于政治,国防与政治密切相关,国家的政治是否开明,制度是否进步,直接关系到国防能巩固--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国防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兴盛的时期和朝代,都十分注意修明政治,实行较为开明的治国之策.原本西陲小国的秦国,从商鞅变法开始,修政治,明法度,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国防日渐强大,为并吞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唐初建之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正是由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开明的政治制度,使国家很快从隋末的战争废墟中恢复过来,很快成为国力昌盛,空前统一的大唐帝国.凡是衰落的时期和朝代,无不因为政治腐败导致国防虚弱.唐朝中期以后,两宋乃至于晚清都是如此。

历史也清楚的告诉我们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国防史,凡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国防就强大;凡是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国防就虚弱清王朝晚期,在西方列强的进攻面前,不仅不敢发动反侵略战争,不依靠、不支持人民群众进行战争,反而认为"患不在外而在内","防民甚于防火"。对人民群众自发组织的反侵略斗争,实行镇压的方针,最终造成屡战屡败,割地赔款,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组织下,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充分动员和组织人民,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共同抗击侵略,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因此为了在伟大的新时期,我们更应该去努力维护我们的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与那些企图分裂我们伟大祖国的敌人做最坚决的斗争!!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是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科技进步是国防强盛的重要力量!国防建设历来是世界各国先进技术竞争的主要领域。 "先进的武器毕竟是重要的,科学技术是不能忽视的"。国防科技领域,要重点研究开发一些关键技术。掌握这些技术,是实现我国新时期军事战略的需要,也是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实行积极防御,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是我军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围绕这个方针,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迎接世界军事发展的挑战,要千方百计把我军的武器装备搞上去。

综上可知,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落后就要挨打!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扎实掌握专业技能,把自己努力培养成有用之人,在步入社会之后,为我们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科技的进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话建设,为我国国防的强盛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终身!!

上一篇:丰田人力资源案例下一篇:变压器采购及安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