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三八妇女节

2022-10-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活动三八妇女节

中国东北俄侨妇女的社会政治活动

十月革命后,在中国的俄国侨民的政治地位每况愈下。1920年,根据中华民国总统令,沙皇俄国在中国的治外法权被取消,侨民们失去了与此相关的特权和优越性。1920年10月30日中华民国政府公布的《居住在中国的俄国公民的行政管理条例》为俄国侨民规定了各种限制;只能在中国固定的地区居住,只有经中国警察局允许才能迁移;每一个有固定职业的“可靠”的侨民都应办理居住证,没有居住证的一律驱逐出境。而且规定俄侨无权在轮船运输业、矿业等部门从事经济活动。

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为了得到俄国专业人才,更乐于接收俄侨加入中国籍。到30年代初,有1.5万名俄侨取得中国国籍。但大多数俄侨不愿入中国籍,他们期待着苏维埃政权垮台后返回祖国。因此,他们宁愿要国际联盟的“南森护照”(根据国联战俘事务最高委员.南森的倡议由国联为丧失国籍的人和难民办理的临时身份证)。但要取得护照须付费,3~4口之家须付30~40美元(16岁以上须办护照),还须付拍特殊制式照片费6~8美元。这对难民来说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尽管中国政府并未否认“南森护照”,但地方当局不愿承认它。于是许多俄侨“不合法地”生活在中国领土上,随时有入狱的危险。

1922年,在华俄侨团体致信华盛顿会议参加者,请求改善自己的状况。他们认为,中国取消俄国的治外法权造成不良先例,将使在华外国公民安全受到威胁。他们请求华盛顿会议讨论在华俄侨权益问题,并要求中国政府恢复俄国的治外法权。作为对俄侨请求的答复,会议东道主美国的国务院审慎地答复这个问题不宜在会议上讨论。

俄侨妇女在中国经受了巨大的社会一经济困难。成千上万离开祖国的妻子、寡妇、女儿没有任何生存资料,她们肩负着教育孩子、帮助失业的丈夫、在新地方安家等重担。

1924年,中东铁路开始排斥白俄,一系列商业一工业企业破产,使许多妇女失去了供养人,并处在贫困线以下。难民中的失业现象增加了,有2300名妇女被解雇,其中一些人走向犯罪,有些人靠卖淫为生。1929年春,在哈尔滨的小客栈里有3/4的住宿者是老人和带着小孩的失业妇女。尽管如此,仍有许多妇女不顾社会一经济和日常生活的困难,挤时间参加社会一政治活动。

可以把中国东北俄侨的社会一政治活动划分为两个阶段;1930年之前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自1931年至1945年,是日本占领中国东北时期。

在中国东北工商业中心哈尔滨有大量俄国侨民。许多人希望在那里能比在其他地方更快地找到工作,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帮助。对许多人来说,哈尔滨是诱人的避难所。因此,大部分俄侨都落脚在哈尔滨及中东铁路沿线地区,其数量超过9.5万人(约5万名男性、4.5万名女性)。

在哈尔滨的俄国难民中有不少妇女,她们因各种原因而沦为侨民。她们中一些人随白卫军丈夫来到哈尔滨,如彼尔姆省农民M.C.巴哈列娃、维亚特卡省的A.B.韦恰尼娜、伊热夫斯克的裁缝E.C.孔基娜、赫尔松的贵族A.II.德米特里耶娃等。另一些人是白卫军中的女护士,随败退的军队进入中国。例如,女贵族A.帕夫洛娃1919年前是喀琅施塔得和彼得格勒军医院的护士,1920年逃到西伯利亚,并在第3西伯利亚军团当护士;女贵族H.B.斯莫利亚尼诺娃随白卫军到达梅索波塔米亚,后到符拉迪沃斯托克,1920年她在那里的美国和英国的军医院里工作;外贝加尔女哥萨克B.E.瓦西里耶娃在哥萨克首领谢苗诺夫的第一骑兵团服务;外贝加尔女哥萨克.滕日科娃到哥萨克首领谢苗诺夫的部队中当志愿兵。

难民不单是一个社会群体,而是一个社会,因为难民中包含了革命前俄国所有社会阶层的人。各阶层难民在异国他乡都力图有意识地过“俄国”生活。他们认为自己是俄国的使者。

哈尔滨俄侨新从事的职业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当中不乏政治活动家、学者、作家、记者。随着这些文化人的到来,很快建立起一百多个社会、政治和行业的组织。这些组织是通过不同途径建立起来的。一些联盟是由参加国家杜马的政党建立的,其中主要的有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立宪民主党。像俄国社会联盟这样的组织是基于反对俄国革命的观点而建立的。一些组织非常仇视共产主义,并积极进行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斗争,如俄国志愿军远东军团。还有一些组织,如青年俄罗斯党,企图通过融合几种政治纲领(君主制、苏维埃等)找到解决俄国命运问题的道路。而火枪兵联盟则是为了对抗在苏联建立的共产主义青年团而建立的。推翻苏联的共产主义制度是几乎所有俄侨组织的基本战略任务,而对俄侨进行宣传教育是其最主要的工作,以使侨民形成“大俄罗斯国家的思想”。俄侨还把自己看作是能够左右俄国命运的积极的政治力量。他们认为,一旦返回祖国自己将是国家宝贵的人才。因此,俄侨始终把从事社会一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军事一政治活动当作自己神圣的事业。在逃难条件下的这种执着的担当,其动力是对未来新俄国的憧憬,而新俄国的诞生是以推翻苏维埃政权为前提的。

妇女没有游离在俄侨的社会一政治生活之外。侨居国外的无权地位、自己对祖国应有的担当,要求她们参与社会一政治生活。她们成为各种组织的成员,建立了附属于这些组织的妇女俱乐部。例如,青年军事俱乐部47名成员中有15名妇女;青年哥萨克组织的67名成员中有29名妇女,该组织是以哥萨克首领谢苗诺夫的名字命名的。但应指出,很多妇女主要在为生存而奔波,因此她们不能全力以赴地从事社会政治活动。

尽管俄侨都渴望有一个能把他们联合在一起的组织,但在流亡初期建立起能将持各种政治观点的侨民群众联合起来的组织并非易事。然而,争取生存的艰难斗争促进全体侨民去组建这样的联合中心。1923年成立的哈尔滨救助俄国难民委员会(以下简称难民委员会)是此类组织中成立最早的(存在到1945年),民族主义代表大会代表、缙绅会议代表、地方自治局杜马代表等社会活动家是其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胡达耶夫、H.B.科任、穆尔扎耶夫、拉奇科夫将军、普列什科夫等社会各界著名人物进入难民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原阿穆尔省省长贡达季将军、原中东铁路局局长霍尔瓦特、总主教梅福季等被选为荣誉会员,希利尼科夫将军当选为理事会主席团主席。

起初只为开展慈善活动而建立的哈尔滨救助俄国难民委员会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组织,到30年代,中国东北几乎所有俄侨组织的代表都是其理事会成员。难民委员会积极开展社会活动,同时还通过召开侨民组织会议来解决侨民内部问题。难民委员会组织其成员搜集并翻印有损第三国际和苏维埃政权威信的材料,反对承认苏联、反对宣传无神论和消灭教会等。难民委员会尽最大可能吸收妇女参与上述工作。

缺乏经费、一些侨民对社会工作的淡漠态度、自卫运动失败后俄侨中悲观主义情绪的蔓延,对难民委员会的工作造成不利影响。此外,中国承认苏联后,苏联在中东铁路沿线地区的影响大大增强,迫使难民委员会更谨慎和有分寸地开展社会政治活动,尤其是反苏活动。

难民委员会的工作在联合俄侨力量和提高侨民的社会积极性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1929年已经有70多个俄侨组织加入难民委员会,这使它的社会政治和慈善活动大为活跃,活动范围也扩大了。难民委员会成员中出现很多军人,而他们在此之前是很少参加社会工作的。外贝加尔哥萨克同乡会、阿穆尔哥萨克同乡会、乌苏里哥萨克同乡会也在这时加入难民委员会。

1929年4月29日重新选举难民委员会理事会,II.A.阿尔马佐夫、弗拉索夫、c.N.多洛夫等著名社会活动家入选,工商联盟主席B.N.科洛科利尼科夫被选为理事会主席。

难民委员会成员数量是经常变化的。1923-1927年其成员为60~70人。1928-1929年,由于苏中关系复杂化和三河事件,进入哈尔滨的难民数量增加了,因而这时难民委员会成员数量达到增长高峰,为419人。1931-1945年,在日本占领中国东北的情况下,难民委员会的政治活动受到限制,导致其成员减少至232人。

妇女约占难民委员会成员总数的15%。1929-1935年,难民委员会成员中有18名妇女,其中有E.A.阿恩霍尔德、A.A.博洛托娃、B.O.弗鲁别利、M.M.波卢亚诺娃、H.II.托博尔科娃、K.A.普洛特尼科娃、c.K.扎瓦利希娜等。

与侨民社会各界建立紧密联系是难民委员会主要工作之一,其妇女成员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到30年代初,在中东铁路的5个车站和哈尔滨市郊区设立了难民委员会的分委会;季坚科任主席的齐齐哈尔车站分委会(45人)、丘马科夫任主席的宽城子车站分委会(37人)、E.N.克维亚特科夫斯基任主席的一面坡车站分委会(40人)、桑科夫任主席的哈尔滨郊区武备学校地区分委会(35人),以及土坯城分委会(35人)等。这些分委会做了大量工作,如给侨民物质和医疗帮助、以俄罗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年轻一代等。由于史料匮乏,目前尚不能断定这些分委会成员中妇女的数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东铁路各车站和哈尔滨市郊区俄侨妇女与男人一起积极参加了上述社会活动。

1929年,在加入难民委员会的70个各种社会组织中有1/3是纯粹的妇女组织,这足以证明俄侨妇女在中国东北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些妇女组织中的妇女俱乐部、青年女子俱乐部、俄国女青年联盟等做了大量工作。此外,在难民委员会所属裁缝讲习班、女护士讲习班中也主要是妇女在工作。

许多哈尔滨俄侨把从布尔什维主义统治下解放俄国看成是很近的现实,而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妇女应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妇女俱乐部很重视对侨民进行军事政治训练,为解放俄国做准备,同时也很重视妇女在未来复兴俄国中的作用。在这方面,难民委员会所属的以A.H.梅尔兹利亚科娃一伊万诺娃为首的、1929年组建的妇女委员会(妇女俱乐部)具有代表性。这个妇女俱乐部的成员从1929年的50人增至30年代初的92人,说明它的影响在迅速扩大。妇女委员会的例行会议称为“茶话会”,会上妇女们不仅讨论文化教育和慈善活动问题,而且还讨论政治问题,主要是极权制度在俄国的崩溃和在其废墟上建立自由的新俄国问题。这种思想在20-30年代受到俄侨最热烈的拥护,因为他们大多是自卫运动的参加者,对自己的失败是不甘心的。H.C.卡尔瑙赫、N.H.米赫耶娃、H.N.沃西夫齐娜、M.r.富尔萨、B.r.格拉西莫娃、A.T.格拉西莫娃、T.r.卡利日尼科娃等是妇女委员会中的积极分子。妇女委员会一直存在到1945年,即与难民委员会一起终止活动。

在这个时期,俄国女青年联盟(亦称女青年协会)是家喻户晓的妇女组织。它在1924-1932年期间附属于难民委员会。它的活动证明了妇女在俄侨政治联合中的重要作用。按照章程,俄国女青年联盟是非政治组织,但实际上它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活动,主张“把俄国从布尔什维主义统治下解放出来”。凡年满17周岁、有两名会员介绍的俄侨女青年都可成为它的会员。除正式会员外,还有一些受邀参加该组织活动的志同道合的俄侨姑娘,称其为“朋友”。在俄国女青年联盟的会议上经常讨论哈尔滨俄侨妇女联合问题、协助俄侨组织准备和实现俄国国民革命问题、给俄侨以物质和社会一医疗救助问题等。

20-30年代,俄国女青年联盟认真研究了推翻极权制度后新俄国建立途径问题,这引起俄侨青年的极大关注。当然,青年们的观点不尽相同。其中,乐观的观点认为苏维埃政权会迅速地被正常的民主制度取代,悲观的观点则认为布尔什维主义制度将会进一步巩固,因而在最近的将来俄国实现政治变革是不可能的。会员们把最大的希望寄托在苏联的全民起义上,并号召男女青年积极参加未来的起义。

虽然俄国女青年联盟成员总数没有超过40人,但它做了大量社会工作,在哈尔滨俄侨青年中享有盛誉。H.II.托波尔科娃(长期担任联盟领导者)、T.B.茹科夫斯卡娅(秘书)、M.A.奇尔科娃(财务主任)、r.A,柳季科尔米娜、舍里梅特一舍甫琴科、奥曼、H.N.波波娃、C.B.恰舍奇基娜、3.r.帕夫洛娃等是联盟的积极分子。另外,联盟的“朋友”别洛格鲁多夫、K.A.柳季科尔明、索博列夫、B.A.拉祖莫夫斯基等给予联盟的工作以很大帮助。

1932年,俄国女青年联盟退出难民委员会,成为独立的组织。但是在日本统治条件下,它被迫改变了自己活动的性质和形式。它的许多成员或者去了上海,或者脱离了社会政治活动。

在20年代严重经济危机条件下,有反苏情绪的俄侨开始寻找新的社会思想和新的对苏维埃政权斗争的组织形式。在哈尔滨的俄国大学生协会的俱乐部成为聚会和辩论的地方。前沙皇将军科西明在那里作了关于法西斯主义的报告并号召在中国东北建立法西斯党。这种思想得到哈尔滨法律学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的支持,其代表人物有;B.C.鲁缅采夫、E.B.科拉布廖夫、B.H.瓦西连科、K.B.罗扎耶夫斯基等。1925年,新的俄侨组织——俄国法西斯组织成立,两年后它改组为俄国法西斯党。科西明被选为该党主席,但它的实际领导者是K.B.罗扎耶夫斯基。俄国法西斯党成员数量迅速增加,从成立之初的50多人,增加到1930年的约2万人。这些人之所以接受法西斯主义,是因为他们的反苏主义与法西斯主义在思想上相近似(从20年代初起法西斯主义成为世界范围内共产主义的主要反对者)。他们把在俄国实现民族革命、推翻苏维埃政权和建立法西斯专政当作自己的使命。他们认为,法西斯专政意味着在“上帝、民族、劳动”的口号下劳动与资本的合作,人民应该通过召开缙绅会议来解决国家建立问题。

俄国法西斯党成员按党纲要求积极开展活动,逐渐扩大影响,在中国各地建立党的支部,把越来越多的俄侨包括妇女吸引到自己方面来。

20年代,在哈尔滨各种俄侨出版物层出不穷,计有杂志数十种,报纸102种。它们的政治倾向各异,从民主性的(如报纸《黎明》、《喉舌》、《戈比》,杂志《国境线》)到法西斯主义的(如报纸《我们的道路》、杂志《民族》)一应俱全。而在东北北部总共出版约270种俄侨定期出版物。

俄侨妇女(如安德森、列兹尼科娃、斯科皮琴科等)在许多民主性出版物上发表自己的诗作,通过诗歌抒发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女诗人的作品中也透露出她们对俄国革命的认识、对苏维埃政权的态度。

哥萨克的定期出版物也得到广泛传播。1929-1941年在哈尔滨出版了24种哥萨克杂志,如《远东哥萨克人》、《哥萨克之路》、《远东哥萨克》等。为了吸引哥萨克妇女参与社会活动,这些杂志很重视宣传妇女俱乐部的活动、总结优秀哥萨克妇女组织的经验。杂志的文章中充分肯定妇女在教育下一代中的重要作用,成长中的这一代人成年后将返回祖国,并将以自己的劳动促进俄国的复兴。通过杂志上的一些文章,人们可以理解革命的类型、各类革命的共同点和各自特点、妇女在社会政治进程中的作用等问题。

在20年代,俄侨社会政治组织及其报刊可以比较自由地宣传自己的观点,但到30年代初情况发生了变化。众所周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并于1932年3月成立了傀儡国家——满洲国。可以说,1931年俄侨社会政治生活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俄侨对日本占领者的态度是不同的。其中一部分人把“九一八”事变看成是他们长久期待的重大事变的开端,张学良政权的垮台就是他们所期待的。他们认为张学良政权不但煽动排外情绪,而且对苏联斗争不力。他们把日本看作是有能力反对共产主义和苏联的布尔什维主义制度的力量、能帮助自己返回祖国的力量。这些人中包括以罗扎耶夫斯基为首的法西斯分子及其亲属,以及敌视苏联的白色侨民。为了从思想上诱导俄侨,他们开始发行日报《哈尔滨时代》。该报编辑都是一些抱有极端的甚至大多数侨民所不能接受的观点的人。该报主要面向坚决不为苏联政权服务的人,也曾进行反华宣传。

老一代侨民因国内战争而了解日本人,对他们没有好感。俄侨报刊对日本占领东北谨慎地作出反应,仅限于确认事实,不作任何政治评价,遵守完全不干预别国政治生活的原则。由于社会成分多种多样、政治观点各异,俄侨不可能成为日本占领者的可靠支持者。但是在业已形成的形势下,许多俄侨被迫去为日本效劳,并接受了伪满洲国的所谓“新秩序”。

日本政府和军部长期酝酿形成的“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计划,在占领东北后更加变本加厉地推行。在“共存共荣”思想基础上联合俄侨、教育俄侨,吸收他们去承担在亚洲主要是在俄国亚洲部分建立“新秩序”的任务。俄侨中的个别政治活动家(如罗扎耶夫斯基、基斯利岑、马特科夫斯基、弗拉西耶夫斯基)和妇女组织领导人(如奥霍季娜、帕茨一波马尔纳茨卡、基斯利奇娜)加入了法西斯亲日集团,他们认为支持日本统治者的政策是自己的义务。他们施加的压力是影响30年代俄侨社会政治生活的相当重要的因素。

30年代中期,在因日本占领而改变了的东北军事政治形势影响下,俄侨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开始出现新的趋势;爱国主义的复活,对法西斯主义包括日本的侵略掠夺政策的否定态度,根据对成为祖国化身的苏维埃政权的态度形成了俄侨的政治分化。把俄侨联合起来并将其强拉到从第三国际统治下解放祖国的唯一旗帜下,只是为了恢复地主和资本家的专制俄国,认清这点后,许多俄侨包括妇女在30年代中期已经脱离了法西斯运动。法西斯运动因为完全支持东北占领当局的政策而损害了自己的名誉。对祖国国家利益的关心,逐渐使许多俄侨抛弃了与苏维埃俄国势不两立的思想。这引起日本占领当局的警觉。它决定立即把全部俄侨组织置于自己的监督下,压制亲苏情绪。1932年7月25日建立的亲善协会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亲善协会的宗旨是教育人们忠于“满洲国”,宣传所谓“五族协和”思想。按日本当局的意图,亲善协会要对居民进行亲日精神的说教,实质是要使东北在生活、风俗、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彻底日本化。亲善协会的分支机构遍布各地,借此将自己的活动推行到全体居民中去。亲善协会逐渐把东北既有政治、社会和文化组织都吸收进来,并使它们从属于自己。亲善协会的日本“顾问”大权在握,这保证了协会按日本当局的旨意行事。在控制俄国侨民方面,该协会也发挥了作用。为了吸引俄侨妇女参加亲善协会工作,建立了亲善协会妇女组织俄国部,有294名俄侨妇女参加。她们不仅向老一代俄侨而且也向年轻一代俄侨宣传俄侨的权利和义务,特别强调每一个俄侨都应保卫“满洲国”的利益。她们还通过召开俄侨大会的形式,进行反共宣传。

实际上,亲善协会是东亚“新秩序”思想的宣传工具,是伪满洲国可依靠的力量。

亲善协会所属民兵队在完成这些任务中起了重要作用。民兵队是在1938年哈桑湖战役日军战败后成立的,1940年有成员4000人,其中有2000名妇女。民兵队成为日本当局可利用的力量。

1934年12月28日成立了专门的机构——俄国侨民事务局(1940年改称俄国侨民事务总局),它具有管理俄侨事务的行政职能。伪满洲国各相关政府机关通过俄侨事务局实施对俄侨的控制,日本占领当局则力图利用它把俄侨纳入顺应日本政策的轨道。表面上领导俄侨事务局的是俄侨巴克舍耶夫、基斯利岑、弗拉西耶夫斯基,实际上日本人是真正领导者。

俄侨事务局的宗旨是要保障俄侨的统一,训导俄侨去为恢复俄国而与共产国际做斗争,要使俄侨懂得只有在日本建立起东亚“新秩序”的情况下恢复俄国才是可能的。法西斯分子在俄侨事务局中充任重要职位,如罗扎耶夫斯基任文化教育处长、马特利夫斯基任行政处长。

在俄侨事务局存在的最初几年里,它尝试在童子军运动基础上教育年轻一代,因为它在俄侨中相当普及。罗扎耶夫斯基领导的文化教育处制定了把全部教育工作转向童子军体制的计划。根据这个计划,在学校里建立由若干小队组成的童子军大队。各校童子军大队再联合成民兵队。计划规定要以民族精神和道德一宗教精神教育青少年,让他们准备为上帝、祖国、真理和荣誉贡献自己的生命。

童子军的训练内容包括队列训练和一些体育及应用技能比赛项目。1937年11月29日,哈尔滨第一俄国电车司机民兵队庆祝一年一度的节日——母亲节,有50名电车司机参加。队列操练后,进行了打绳结比赛,第一大队的电车司机切巴塔列娃、马夫里季、弗拉斯图帕洛获得第一名。1937年,民兵队开展的活动主要有;组建新的小队、举办全体俄侨参加的圣诞节松树游玩会、开展学习俄国童子军规则活动和童子军实际应用技能比赛。尽管童子军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果,但它始终没有成为全体俄侨青年的运动。

随着俄侨事务局工作的扩展,它的职员数量增加了。例如,俄侨事务局哈尔滨分局1935年末有140名职员,1936年3月有215名,1944年有250名,1945年3月有360名,即职员数量比1935年几乎增加1.6倍。俄侨事务局的职员中有不少俄侨妇女,如阿姆夫罗索娃、瓦拉娃、拉古诺娃、戈尔洛娃、费奥克蒂斯托娃等。她们把自己的全部力量都献给了改善“满洲国”俄侨生存状况的工作;帮助他们找工作、找住房,并给予他们精神和物质的支持。费奥克蒂斯托娃由于为俄侨福利所做的周到服务而获得“诚心”奖章。

在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后,俄国侨民组织数量仍在增加。1935年初在俄侨事务局注册的俄侨组织有128个,当年年底增至163个。其中,有政治组织2个、社会组织27个、学术和职业组织26个、前军人组织18个、青年组织9个。

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俄侨政治组织和文化教育组织联合的工作活跃起来。它们在寻找联合的形式和方法,选拔干部。俄侨组织这种自发的联合倾向导致把侨民按政治、职业等特征分割开来,而不是导致全体俄侨的联合。

1935年末,在俄侨事务局登记的俄侨有23500人,其中男性12273人、女性11227人。在中东铁路的绥芬河火车站有1366名俄侨(男性783人、女性583人),横道河子火车站有1266名俄侨(男性729人、女性537人),齐齐哈尔火车站有353名俄侨(男性186人、女性167人)。俄侨们大多加入某一社会一政治组织。俄侨妇女是许多组织的成员,有的还进入领导班子。例如,杰米什汉是哈尔滨救助俄国难民委员会所属俄国青年俱乐部副主任。她是俄罗斯族人、东正教徒。她1912年5月14日生于圣彼得堡,1920年来到哈尔滨,在奥克萨科夫中学接受中等教育,从1930年起在哈尔滨救助俄国难民委员会工作,有一段时间曾任伪满洲国海关副主任的秘书。1933年俄国青年俱乐部共有23人,其中有12名妇女;阿林娜、瓦尔齐娜、利夫希娜、利沃娃等。俱乐部成员主要致力于联合俄侨青年,帮助他们提高民族意识,在青年中倡导团结、合作的精神。

30年代中期,在城市和中东铁路沿线火车站建立了俄侨妇女俱乐部,它们附属于俄侨事务局各地分局。在表示尊重俄罗斯文化的同时,日本人力图把俄侨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向自己需要的轨道。因此,在各种俄侨组织开展的文化教育活动中出现了不同于俄罗斯文化的宗教仪式;祭拜阵亡将士纪念碑、向日本和伪满洲国的皇宫方向鞠躬、每逢庆祝日诵读圣谕等。

1936年11月25日日本与希特勒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后,在俄侨中成立了反共委员会,其宗旨是与反国家的思潮和其他有害思潮作斗争。反共委员会设立“亚洲复兴”勋章,以奖励俄侨中积极反共的斗士。

反共委员会制定了对俄侨包括俄侨妇女进行反共教育的计划,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国防教育课堂以及广播电台节目等进行反共教育。几乎所有地方的广播电台节目中都安排了“妇女日”,每周用俄语播出一次“妇女日”节目的内容主要是以东亚“新秩序”思想教育俄侨妇女,使其知道妇女须为建立“新秩序”做些什么。为使俄侨积极参加反苏活动,反共委员会开展了广泛的政治宣传,如举行俄侨会议包括群众大会等。每年6月1日成为抗议共产国际暴行的行动日。通常,行动日日程包括共产主义恐怖受害者追悼会、反共示威游行、全体俄侨大会等。1940年6月1日,在俄侨集会上法西斯党党首罗扎耶夫斯基做了《黑暗世界的新策略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许多仇视苏维埃制度的俄侨组织参加了这次纪念活动,发言者从反苏主义立场出发对当前形势作出政治评价。

为了加强对俄侨进行反共教育,决定每年11月7日为“不妥协日”。这一天的纪念仪式一般从追悼被布尔什维克杀害的沙皇一家和在内战中牺牲的白卫军将士开始,然后举行群众大会,法西斯党、亲日组织的领导者在大会上发言,号召俄国人与布尔什维克作斗争。这些领导者在发言中利用侨民的思乡情绪,煽动他们痛恨造成这一切苦难的布尔什维克。

伪满洲国的妇女组织——妇女国防促进会是一个官办组织,省、市、县均有其分支机构,由各级政府官员任领导,实际是在日本当局的控制下。促进会的基本任务是支持“国家”的政策,即促进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和建立“新的公平的世界”,帮助伤兵和军属,动员青年人去保卫“国家”。这个妇女组织的活动是与亲善协会相一致的。

1939年12月在哈尔滨建立了妇女国防促进会俄国分会。俄国侨民事务局局长的妻子基斯利齐娜任俄国分会主席,皮亚夫利一多岑科和雅科夫列娃当选为副主席。

妇女国防促进会的成员参加了向阵亡将士纪念碑献花圈等活动。1943年哈尔滨妇女国防促进会俄国分会主席基斯利齐娜和副主席皮亚夫利一多岑科、雅科夫列娃出席了与共产国际斗争烈士纪念碑的落成仪式。松花江区支会各小组成员积极参加为给白俄民兵队买圣诞节礼物的募捐活动。1944年此项活动共募集9528.65元(国币),其中妇女国防促进会俄国分会募集7972.15元。

30年代猖獗一时的俄国法西斯党,是日本当局全面控制俄国侨民的最重要依靠力量。借助俄国侨民事务局的势力,俄国法西斯党在俄侨中影响越来越大。此外,它与亲善协会的关系也很密切。在亲善协会所有机构中都有法西斯党党员任职,其中包括一些领导岗位。

为了发挥妇女的作用,法西斯党在1932年成立了俄国妇女法西斯运动。加入“运动”的妇女都有强烈的反苏情绪,她们多出身于沙俄的贵族阶级,有的是白卫军官的妻子。她们认为法西斯主义能遏制共产主义运动的蔓延。实际上,参加“运动”的俄侨妇女并不了解法西斯主义的真面目,也不了解它的思想体系。而且俄国法西斯党的许多活动她们都不知道。例如,由罗扎耶夫斯基亲自领导的一个特殊机构负责在苏联远东领土上从事反苏活动,它的活动是严格保密的,普通的法西斯分子无从知晓“运动”从诞生之时起就是反共的,这是由它的宗旨和政治纲领决定的。在俄国法西斯党的领导下,它执行法西斯党的政策,参与了一些法西斯分子的活动。阿博伊莫娃是俄国妇女法西斯运动的第一任主席,后来由奥霍京娜接替了她。奥霍京娜的丈夫奥霍京是罗扎耶夫斯基的私人秘书和警卫。1945年奥霍京娜在哈尔滨被苏军逮捕,后被流放到科雷马,她在那里囚禁10年。她的丈夫也被逮捕,于1948年死在苏联劳改营里。罗扎耶夫斯基的第二个妻子亚利合娃是妇女法西斯运动成员。她与自己的孩子在哈尔滨居住到1952年,然后去了巴西,后到美国的旧金山,从1974年起住在萨克拉门托。罗扎耶夫斯基的第一个妻子马尔科娃是法西斯党成员。她父亲是社会革命党人,在十月革命后不久便自杀了。1929年马尔科娃嫁给罗扎耶夫斯基,1936年离婚。后来她成为法西斯党党员.佩特林的妻子。战后她一度住在冲绳(1960-1963年),1963年去了美国的旧金山。

1941年,俄国妇女法西斯运动成员由1932年成立时的127人增加到226人。此后开始有人退出,这主要是由于她们对日本当局的占领政策失去信心,尤其是二战爆发后,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政策暴露无遗,使她们无法认同。

从社会成分来看,妇女法西斯运动的成员基本是职员,包括各地报刊社工作人员、打字员等。从年龄来看,20~30岁的年轻人占大多数,不多的人在40岁左右(主要是领导者)。

妇女法西斯运动在哈尔滨设有分部,其主要发起者是“饥饿日”组织。所谓“饥饿日”是指每月绝食一次,为反共斗争基金捐款。“饥饿日”活动为法西斯分子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

为了加强俄侨妇女的思想工作,1934年成立妇女法西斯运动思想工作委员会,同时它也是全俄法西斯党思想工作委员会的分支机构。委员会成员都是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阿巴伊莫娃、奥霍京娜、帕茨一波马尔纳茨卡娅、拉姆津娜等。

在俄国法西斯党成立五周年(1936年5月26日)庆典筹备期间,思想工作委员会开展了大规模活动;分发、张贴关于在5月26日举行公开的群众大会的海报;准备报告材料并将其发表在报纸《我们的道路》和杂志《民族》上;召开纪念建党五周年茶话会,即席朗诵诗歌,演唱拉赫曼尼诺夫和柴可夫斯基的咏叹调、颂扬古罗斯的俄罗斯民歌,使听众从古罗斯联想到现在的“俄国”。妇女侨民此时思绪万千,她们想到了俄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似乎看到了祖国的自然风光,听到了故乡小河的流水声……

妇女法西斯运动非常重视宗教的作用,注重以东正教精神教育妇女。1937年全年都在宣传“在东正教会的庇护下”生活。“运动”的领导者奥霍京娜和博罗季奇作了关于东正教的报告,阐述了俄国妇女与教会的关系“运动”的骨干分子在40年代定期通过广播宣讲《告俄国妇女侨民书》,号召她们始终不渝地坚持“反对苏联、为建立新俄国而斗争”的思想。

“星期二”和“星期四”是俄国妇女法西斯运动的活动日,通常要开展带有一定政治目的活动。活动的组织者会按日本人的观点讲解当前世界形势和通俗地讲解日本的“新秩序”。其次,为加强妇女的民族意识,有些报告人大讲妇女在俄国历史上的作用。例如,亚斯诺波利斯卡娅、鲁萨诺娃、马米季科等人作了如下报告;《俄国历史上的俄罗斯妇女》、《女皇叶卡捷琳娜、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和安娜·约安诺夫娜》、《妇女参加俄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等。法西斯党领导人罗扎耶夫斯基经常参加“星期二”活动。他在1939年当上俄侨事务总局第二处处长,掌管俄侨的思想、文化、教育、体育等事务。

在法西斯分子的影响下,俄国妇女法西斯运动支持在苏联境内的“民族革命”,号召俄侨有生力量团结起来进行斗争,并争取建立世界性反对共产国际的组织。为此,在“星期二”、“星期四”集会时宣讲苏联国内形势,作报告的或者是妇女法西斯运动的成员,或者是法西斯党的积极分子,报告的题目存《关于苏联的工业》、《关于苏联的物价》、《关于苏联的工资》等。1940年6月1日在俄侨妇女反共产国际日纪念会上,博罗季奇作了报告,号召妇女与共产主义斗争。

法西斯分子在哈尔滨等城市开展反苏宣传、制造反犹等事件,没有达到促进俄侨统一的目的,反而引起一些俄侨包括妇女思想动摇。考虑到这种情况,在法西斯党操纵下,1941年3月1日俄国妇女法西斯运动更名为俄国妇女联盟。同年,妇女联盟加入妇女国防促进会俄国分会。基于同样的原因,由妇女法西斯运动在1934年4月建立的俄国女青年法西斯近卫军联盟也更名为俄国女青年联盟(1941年2月28日),主席为帕茨一波马尔纳茨卡娅,计有153人。在俄国妇女联盟的领导下,女青年联盟也具有反苏倾向,执行讨好日本的方针。它通过知识讲座、美术展览、歌舞晚会等方式吸引俄侨女青年,同时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向她们灌输与共产主义斗争的思想,并讨论女青年联盟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为了扩大对俄侨的影响,日本当局规定必须学习日语。伪满洲国成立之视“劝说”俄侨学习日语,目的是使日、俄两个民族更好相互理解。而到了40年代初,学习日语成为15~30岁俄侨青少年“必须”做的事情。为此,1943年还在俄侨事务局第一(文化教育)处下设日语科,其职责是督促俄侨学习日语。为吸引青年人学习日语,对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不少俄侨女青年因日语成绩优异而获得奖品,如,1943年在牡丹江市日语初级班中获奖学员有奇希娜、休列利娜,高级班中有阿布罗西莫娃、贝尔科娃。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俄侨事务总局出版了《争取大亚洲战争的胜利和俄侨的任务》一书。书中含有政治宣言;随着亚洲从属于日本,俄国将被解放。因此,俄侨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协助日本确立“新秩序”。1944年12月26-27日在哈尔滨市召开了俄侨代表大会。在会上日本当局宣布,由于战争“俄侨全部个人和社会生活都要从属于争取日本胜利的斗争。因为一旦日军战败,俄侨的末日也就来临了”。鉴于不利的军事形势,俄侨事务总局局长马特科夫斯基发布俄侨工作提纲,具体说明了在非常条件下俄侨的义务。俄侨应积极参加“大亚洲”的建立,要发扬自我牺牲精神去协助日本当局。在这份提纲中提到了妇女国防促进会俄国分会所做的工作。

40年代,伪满洲国广泛开展俄侨“十日”军训活动。俄侨妇女也要接受军训,她们在营房里住10天,除队列练习外,还学习如何防空袭。1944年7月对通过军训的俄侨妇女进行了一次检阅。

在严酷的战争年代,伪满洲国大部分俄侨都被卷入巩固后方的活动中。建立了帮助军属基金,妇女俱乐部成员把举办晚会、音乐会、抽彩等活动的收入捐给基金。1943年成立了女护士联盟。联盟的宗旨是给予伤兵和军属以物质和医疗帮助。联盟的组织者有佐京娜、梅德韦杰娃、片佐娃等。哈尔滨红十字会玛丽娅女护士协会培训班女护士毕业生逐年增加;1941年18人、1943年28人、1944年45人、1945年65人(比1941年增加2.6倍)。俄侨妇女们积极参加了为阵亡军人家属、贫困哥萨克家庭、丧失劳动能力的伤员募捐活动。

法西斯德国进攻苏联,在俄侨中引起不同反响。亲苏的人号召人们在斯大林的旗帜下团结起来。一些人因产生矛盾心理而痛苦万分;一方面仇视苏维埃政权,一方面由于爱国主义而不能不同情自己的祖国。1941年6月22日后,俄国法西斯党的个别成员认识到不能与妄图消灭俄国的希特勒合作而退党了,罗扎耶夫斯基的第一个妻子马尔科娃就这样做了。但有些人把希特勒看作是自己的解放者,这些人不全是法西斯党成员。

在世界大战过程中的1943年,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太平洋战场都是转折的一年。苏联因素对日本的决策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条件下,俄国法西斯组织对日本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所有这类组织都停止活动,俄国妇女联盟、俄国女青年联盟也不复存在。俄国法西斯运动没有也不可能成为改变苏联历史进程的政治力量,它只能在实现日本军国主义计划中起辅助作用。大多数俄侨妇女或者不了解俄侨法西斯分子的活动,或者听说了法西斯分子制造的刑事案件,对他们是持敌视态度的。而妇女法西斯组织的骨干分子多是全俄法西斯党党员的亲属。

总之,20-40年代妇女在中国东北俄侨社会政治生活中起了重要作用。她们加入许多不同政治派别的组织,便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在这些年里不是所有的俄侨妇女都积极参加了社会政治活动,只有经济条件允许的、真诚相信自己的行动是为了祖国的利益和促进俄国“复兴”的那部分人参加。她们幻想着身处俄国境外、与俄国没有任何接触也可以为改变俄国政权而斗争。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幻想逐渐破灭,一些妇女失望了,脱离了社会政治活动,战后这些人返回了苏联。另一些人也没有看到出路,她们去了澳大利亚、美国等国。最积极的女反共分子——法西斯组织骨干分子在1945年被苏军逮捕,被押赴科雷马服刑,如奥霍京娜、博罗季奇、马米季科等。大多数俄国侨民包括妇女的社会政治活动表明,他们在不平常的条件下保持了对祖国的热爱,保持了对俄罗斯文化和民族传统的忠诚,并将其传给自己的后代。

眼据拉扎列娃、谢尔盖耶夫、戈尔卡文科《俄国妇女在满洲》(符拉迪沃斯托克,1996年)内容编译;编译者初智勇系助理研究员、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研究生

作者:初智勇

第2篇:普通妇女:戴维斯妇女史研究的核心对象

摘要:美国历史学家娜塔莉·泽蒙·戴维斯是16世纪法国史和早期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的权威,在妇女史研究领域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力。其妇女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体现在研究对象上,戴维斯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将研究焦点集中于没有话语权及其他权力的普通妇女身上,认为她们是新社会史所极力倡导的“自下而上的历史”的核心研究对象。这种历史观强调社会大众与普通人民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强调新型的历史研究领域即将历史书写的对象从精英或统治阶级转而关注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经历、观念、习俗和心态。戴维斯笔下的妇女形象都有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并且以她们独特的才干、创造性与适应性积极实现自己的理想,所谓的边缘位置只是相对的。

关键词:戴维斯;妇女史;普通女性;西方史学

文献标识码:A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Natalie Zemon Davis,1928—)是当代美国犹太裔左翼史学家、历史上美国历史协会的第二位女主席(1987年)。她在早期近代法国史、妇女史、(新)文化史、(新)社会史、宗教史与影视史等不同领域多有建树,戴维斯叙述史学的写作风格更是令其学术性历史著作深受广大读者的追捧和欢迎。戴维斯对于妇女史研究的贡献可以体现在玛丽亚·露西娅·帕拉蕾丝一伯克(Maria Ldcia G.Pallares—Burke)的高度评论中:“戴维斯不仅是16世纪法国史和早期近代社会文化史方面无可争议的权威,而且也是妇女史领域最负盛名和最受尊重的历史学家。”(P50)通过整理她的学术著作和回顾她的学术生涯,可以发现妇女这一主题在其研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部分。在戴维斯的笔下,各式各样的妇女形象与生活都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有面对宗教改革运动的16世纪法国的城市妇女、以象征与仪式行为对抗社会不公的上层社会的蛮横妇女、16世纪里昂行业工会中的妇女、与假冒自己丈夫的冒名顶替者共谋的农村妇女、通过撰写和虚构赦罪书向国王请求赦免的女罪犯以及三位17世纪的边缘妇女。而这些妇女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是当时社会中极其普通的人物。

一、西方妇女史兴起的学术背景

正如戴维斯指出的,妇女史类型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古希腊传记作家和历史学家普卢塔克(Plutarch)就曾撰写了许多关于贞节妇女的小传记,随后,以传记和回忆录的形式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各种知名妇女的著作也陆续问世。在某种意义上,这些记录妇女活动与事迹的传记与回忆录可以称为妇女史书写的最初类型。很难说,真正意义上的西方妇女史产生于何时,也很难确定第一部西方妇女史著作为哪部作品。不过,综观西方妇女史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妇女史研究的高涨与当时西方社会发生的妇女运动关系密切。比如,伴随着19世纪后半叶开始的第一次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妇女史研究也出现过一个短暂的高潮,涌现出一批以妇女为主体的妇女史学家。然而,20世纪20年代以后,由于妇女选举权法律地位的获得,妇女史研究与妇女解放运动一样,便逐步进入了停滞状态。而标志着西方妇女史真正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历史学研究领域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同样,它是伴随着当时西方社会不断高涨的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而迅速崛起与发展的。这次妇女解放运动旨在彻底改变20年代确立妇女选举权以来女性同男性只在法律上平等而实际上的不平等地位。因此,为探讨妇女受压迫与不平等地位的根源,女性主义者要求以一种新的视角看待与审视历史上的妇女乃至人类全部的历史。他们不仅主张要纠正没有妇女的传统历史和重新认识妇女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而且要以女性的观点与角度重新撰写人类全部的历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妇女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发现与还原妇女,而且还在于改变人们对于人类历史的整体理解。

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妇女史的兴起同史学界内部所发生的变革有着密切联系。简而言之,这场史学变革就是所谓的新社会史的兴起。德国著名历史学家于尔根·科卡(Jargen Kocka)教授在总结20世纪下半叶西方历史科学发展趋势的文章中就曾指出,社会史与文化史、全球史并称这一时期的三大主流史学思潮,它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立足,并在60—70年代获得国际史学界的中心地位。

新社会史在西方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受到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响,甚至有学者将1929年《经济与社会史年鉴》杂志的创刊与年鉴学派(The AnnMes Sch001)的诞生视为现代社会史学产生的标志。在年鉴学派的影响下,社会史的潮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已经超越法国,进而逐渐在英国和美国等地盛行。正如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伊格尔斯(George G,Iggers)所说:“在英国和其他地方,新社会史的出现是近15到20年来历史编纂学方面最重要的发展。”尤以英国新社会史学派的影响最为突出。姜艽教授在一篇论文中曾概括指出了英国新社会史产生的历史背景:“二战以后,在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响下,英国一些史学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吸收其他社会科学的新观念和新方法来研究英国历史,极大地拓宽了历史研究的领域,更新了研究方法,到70年代,逐渐形成了新社会史学派。”

英国新社会史学派以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和汤普森(E.P.Thompson)为代表人物,他们对以英国史学家屈威廉(G.M.Trevelyan)为代表的传统社会史学派(其倡导过分排斥政治史,只注重生活方式和社会风俗等内容,即“略去政治的历史”)进行了批评与改造,极大地拓宽了研究领域,并把整个社会作为社会史的研究对象。霍布斯鲍姆在《从社会史到社会的历史》一文中呼吁建立范围广泛的“社会的历史”。在他看来,从根本上说,“社会的历史是历史”,必须把历史研究的整个领域作为社会史的研究领域,必须将总体的或普遍的历史研究作为自己的目的,因为社会史不像经济史或其他用连字号连接的历史,它从来就不可能是一个专门化的学科,因为它的主题不能孤立起来。

在扩大历史研究范围口号的影响下,英国新社会史学派将其研究视角转向那些无法表达自己、没有文献记载和常被忽略的社会下层人物和普通集团,因此工人、农民和盗匪等不被传统史学家关注的对象开始进入他们的研究视野,这便是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所大力倡导的“自下向上看”的史学观。希尔顿(Rod—ney H.Hilton)曾精辟地解释了这种史学观。他说:“我们把历史研究的侧重点从封建的和资本主义的统治阶级及其制度转向了劳动大众,无论是农民、工匠还是无产阶级。……如果从基底往上看,而不是从上头去看社会,我们就可能获得对整个社会和国家较为确切的图景。”而霍布斯鲍姆的《原始反叛》和汤普森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堪称这个学派的典范之作。当然,随着《过去与现在》、《历史工作坊》和《社会史》等专业期刊的问世,新史学派在英国史学界的影响力则进一步扩大。

而在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新社会史研究也日益成为一种潮流,在美国史学界占有重要地位的两份社会史杂志——《社会与历史比较研究》和《社会史杂志》的创刊便是其集中体现,它们的问世标志着美国“新社会史时代”的到来。

限于篇幅,这里无法对新社会史在西方各国的实践进行全面分析,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新社会史在20世纪60—70年代已经成为西方史学的“显学”,它不仅对19世纪实证主义史学进行了彻底的抨击与改革,而且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20世纪40年代屈威廉所创立的传统社会史的局限性。正如科卡教授所说的:“新社会史潮流是当时历史科学中创新、魅力与挑战成分的集中体现。……60年代下半期,‘社会史’成为一个具有魔力的概念。它成了本专业里所有进步的、受欢迎的倾向的总和。”难怪,在20世纪70年代初,霍布斯鲍姆也乐观地声称:“现在是做一个社会历史学家的大好时机。”

新社会史之所以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间成为西方史学界的主流,显然跟其不同于旧史学和传统社会史的鲜明特征有关。概括而言,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研究目标、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上。这里仅仅侧重分析跟本文息息相关的体现在研究对象方面的特征,即它突破了传统史学过分注重精英人物的做法,转而强调底层人物与普通人集团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即所谓的“底层的历史”或“自下而上的历史”。正如英国一位历史学家所指出的:“历史不是纸上的文字,不是国王和总理大臣们的活动,不单是事件,历史是普通人民,我们的人民的血和汗、悲痛和狂欢的历史。……掌握历史文明的是长满老茧的劳动人民的粗大手掌,而不是戴着手套的纤细的贵族指尖。”

如上所述,这种“自下而上的历史观”首先产生于20世纪50—60年代的英国,随后便成为西方史学界书写“人民史”的典范。一般来说,这种历史观涵盖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是指“自下而上”历史观念指导下的历史研究方法或视野,即强调社会大众与普通人民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而抛弃那种以美化统治阶级或以客观、实用主义目的为出发点的传统史学编纂动机。第二,它强调新型的历史研究领域,即将历史书写的对象从精英或统治阶级转而关注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经历、观念、习俗和心态。

正是在这种史学观念的影响下,妇女史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研究内容而言,新社会史对于底层人物与普通人群体的关注使得妇女史研究开始摆脱早期以精英分子为主角的妇女史书写模式,从而将研究焦点转向深受男性与上层妇女压迫与忽视的底层或普通妇女。正因如此,在众多妇女史著作中,女性的声音也不再仅仅来自贵族妇女或妇女运动领袖,农村妇女、城镇妇女、宫廷妇女、教会妇女、工厂妇女、妓女、女佣、女奴隶、女巫、女尼姑、女罪犯都开始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而围绕妇女的问题也不再仅仅限于选举权和妇女运动,家庭、婚姻、教育、战争、工作、性生活、两性关系、女性友谊、卖淫、生育、女性财产继承权、同性恋、避孕、贞节、寡妇再嫁、工作、宗教信仰和日常休闲等主题都开始成为历史学家的研究兴趣。显然,妇女史及其相关的家庭史、性史和私生活史的发展有助于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化,使以往历史中隐藏着的方方面面都得以呈现,从而真正实现对于人类历史的更为全面的认识与理解。

二、戴维斯笔下的普通妇女形象

妇女史研究焦点从知名妇女向普通妇女的转变意味着对20世纪60、70年代的“她史”的妇女史书写模式中典型写法的批判与改造,这种写法就是通过撰写历史上杰出与著名的女性以及妇女在各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政治作用,从而证明妇女与男人一样,在历史上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妇女史学界,戴维斯是为数不多的最早倡导妇女史研究对象应该实现从知名妇女向普通妇女转变的历史学家之一。在1975年发表的《转变中的妇女史:欧洲个案》一文中,她就强调新的妇女史研究应该超越传统的“知名妇女”汇编的写作方法[15](P90)。在她的所有妇女史的实证研究中,戴维斯也一贯坚持对于社会底层中的普通妇女的关注,这跟戴维斯的社会史研究以小人物(比如工匠、商人、苦力劳动者和农民)为焦点的鲜明特征是分不开的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有关妇女与宗教改革运动的研究中,当大多数历史学家将焦点集中于贵族妇女等精英女性时,戴维斯在她的第一篇正式出版的妇女史论文《城市妇女与宗教变迁》一文中则主要选取城市中的普通妇女作为考察对象,以此来探讨妇女与宗教改革运动的关系。这些普通妇女可能是天主教徒、新教徒、工匠妻子、工厂女工或家庭主妇等等,她们有着不同的阶级、宗教与职业等背景。当然,需要强调的是,为全面考察妇女在宗教改革运动中的作用以及宗教改革给妇女造成的影响,戴维斯并没有忽视那些城市中的上层妇女,她们可能是富裕商人、律师或财政官员的女儿。

而在关于16世纪法国城市经济发展与女性作用的研究中,戴维斯对学界普遍忽视女性贡献的偏见也提出了批判。正如她所指出的:“在对16世纪里昂(Lyon)经济成就的赞词当中,我们发现很少提到女性。”戴维斯进一步指出,妇女工作在16世纪法国城市经济中扮演着一种重要和复杂的角色。基于此,在《16世纪里昂行会中的妇女》一文中,戴维斯结合当时里昂人口增长、经济扩张与宗教变迁等社会背景,详细地考察了妇女在16世纪法国各种行业工会(比如纺织业、制鞋业、铸造业、印刷业和冶炼业等等)中所赋予的角色与作用。而戴维斯笔下的妇女也是相对处于当时社会底层的普通妇女,她们可能是独立的和领取工资的女工,也可能是依附于家庭而充当丈夫、父亲或儿子助手的没有领取工资的女性工匠。为了解释这些妇女在不同行会中的流动与分布,戴维斯不仅考察了当时影响妇女选择何种行会的主要因素——工资的多少,而且她还结合当时社会强加于妇女的文化准则与禁忌等文化与习俗因素。

如果说上述两篇文章集中考察了近代早期法国城市妇女的形象的话,那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戴维斯将焦点转向更不为历史学界所重视的农村妇女,而且她放弃了之前侧重于妇女群体的妇女史研究方法,转而更为微观和详细地描写个别妇女的生活故事。这一经典的农村妇女形象便是《马丹·盖赫返乡记》一书中女主人公贝彤黛·德·荷尔(Bertrande de Rols)。根据戴维斯的描述,贝彤黛可能是一位在家从事纺织或外出充任其他家庭帮佣的女工,即使婚姻让她改变了身份与地位,不过她仍然需要从事农作和居家工作,比如农耕、修剪葡萄藤、收割葡萄以及与丈夫携手合作租赁土地耕作或剪羊毛等等。这位再普通不过的16世纪法国小村庄的农村妇女或许是因为1982年的同名电影而为世人所认识,可是让更多的观众和读者对这位妇女的形象有更深入认识的却是戴维斯,因为她的想象性描写与虚构使得贝彤黛不再是一位卑弱的农村妇女。在戴维斯的笔下,贝彤黛不仅是需要从事家庭工作与农业耕作的家庭主妇,也不仅是作为自己父亲的女儿、丈夫的妻子以及儿子的母亲等多重身份的女性。在戴维斯看来,在这桩冒名顶替案中,贝彤黛并不是这个相同故事传统版本中的无辜受害者和柔弱的农村妇女形象,相反,戴维斯认为贝彤黛是一个精明的女人,她拥有不凡的性格特质:“对于她作为一个女子的名誉之措意,顽固又有主见,以及在加诸女性身上的压迫之中她怎样强妙自处,又有着聪慧的现实感。”正是这些特质令她很好地处理她与真实丈夫——马丹、冒名丈夫——阿尔诺以及马丹家族之间的微妙关系。而且,在审判过程中她所表现出来的对于这些微妙关系的解释以及随着案情发展所做证词的调整都足以显示这位妇女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唯如此,戴维斯直言荧屏上的贝彤黛被过分简单化了。

如果说贝彤黛形象的生动刻画很大程度上缘于戴维斯的巧妙想象与虚构的话,那么《档案中的虚构》一书中所描述的16世纪法国女性罪犯求赦者的声音则是来自这些普通人物本身的,尽管这些声音的发出也包含着求赦者委托人与律师以及皇家公证人与秘书的集体努力,而戴维斯的技艺就在于展示这些女主人公的求赦策略与叙述技巧,以及挖掘这些策略与技巧背后的社会与文化意义。在本书中,作者所直接利用的42份女性赦免状(男性赦免状共164份)的求赦者大部分是来自16世纪法国较低等社会阶级的女性,她们是年青女仆、纺织工人、制酪女工、牧牛女、洗衣妇、空守孤房的寡妇、遭受丈夫暴力的绝望妻子、爱子如命的母亲等。戴维斯对于这些底层社会中普通妇女的重视,让她们获得了发出声音的机会与权利,这再度体现了她一贯秉承的关注“下层历史”与“小人物历史”的史学传统。

因为戴维斯毕生以16世纪法国史(侧重于社会史与文化史)为主要研究方向,因此上述有关妇女史的研究对象几乎都是16世纪的法国妇女,而1995年出版的《边缘妇女》则首次突破了这个局限,她分别选取了德国犹太女商人格莉克尔(Glikl bas Judah Leib)、法国天主教妇女玛丽(Marie de llncarnation)和德裔荷兰阿姆斯特丹新教徒玛丽亚(Maria Sibylla Merian)为研究对象,以她们的故事作为例子来展示17世纪欧洲妇女公开与私密的生活经历。正如戴维斯所坦言的,本书是她第一次对非法国人进行研究,尽管这种想法在很久之前就有了。该书除了序言与结语之外,中间三章则分别叙述了上述三位妇女的生活轨迹,同时综合考察了她们所经历的社会、经济、政治与宗教背景。在第二章中,戴维斯以格莉克尔的独创自传为基础揭示了处于基督教欧洲边缘地位的复杂的德裔犹太人文化;在第三章,作者则叙述了玛丽在遥远的魁北克创办乌尔苏拉会修道院的故事;在第四章中,戴维斯则考察了集自然学家、画家和激进的新教徒等身份于一身的玛丽亚到南美洲苏里南调查热带昆虫蜕变过程的经历。顾名思义,本书标题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暗示了这三位妇女是处于当时欧洲社会的边缘位置,在当时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结构与权力等级中,她们没有一位可以被认为是精英人物。正如戴维斯所指出的:“她们三位都经历了附加于妇女身上的等级结构。”这种等级结构不仅体现于由性别所影响的男女不平等地位,而且也包括那些由经济与政治权力所决定的阶级对立状态。显然,不仅仅相对于男性,这三位妇女与那些拥有政治地位和权力的同时代妇女来说也是处于社会边缘地位。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她们仍然可以归类于戴维斯一贯关注的普通妇女的范畴。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三位普通妇女与戴维斯笔下的行会中的妇女、女性求赦者以及贝彤黛等农村妇女不同,她们都是知识女性,都以笔墨与纸张的形式留下了能够部分还原与叙述她们生活经历的传记与日志。与那些更被边缘化的妇女相比,这三位妇女显然可以称得上是当时社会中的女性精英,她们都有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并且以她们独特的才干、创造性与适应性去积极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所谓的边缘位置只是相对的,而这一点在玛丽和玛丽亚的身上都得到了更为鲜明的体现。在欧洲人当中,这两位妇女在美洲殖民化过程中是走在前列的,对于当地土著美洲人来说,她们远远不是“边缘妇女”,相反,她们占据着殖民权力的巅峰位置。戴维斯写道:“玛丽和玛丽亚发现边缘位置(笔者注:相对于欧洲来说,美洲在当时地理上是处于边缘地位的)赋予她们拥有对非欧洲人的真正权力关系,玛丽成为美国印地安人的女家长式的老师,而玛丽亚成为非洲人、加勒比人和阿拉瓦人奴隶的主人。”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看出戴维斯对于这三位妇女地位复杂性的细致分析,即她们在欧洲社会的非精英地位与她们在新世界(即文中的北美洲和南美洲,这些地区是早期欧洲殖民扩张的重要地区)的精英地位。

三、结语

在1991年的一次访谈中,当被问道《早期近代法国的社会与文化》一书为何会受到学界的高度称赞和多次再版时,戴维斯非常简单地回答:“这本书之所以继续如此广泛地被阅读,我觉得是因为人们想对过去的普通人了解更多。”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读者对于认识历史上普通人物的渴望,一直激励着戴维斯自始自终将研究焦点集中于普通人物,而她关于普通妇女的研究则是对于这一坚持与执着的最好诠释。

作者:夏小娜 徐建伟

第3篇: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浅谈与社区妇女保健现状分析

【摘要】妇女绝经前后的时期即为围绝经期,在此期间,绝大部分妇女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对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和工作均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主要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及保健现状进行探讨,为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围绝经期;社区;保健

妇女在围绝经期的症状一般持续至绝经后2至3年,少数持续至绝经后10年及以上。此阶段出现的相关健康问题会对妇女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关于围绝经期的症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层出不穷,但从根本解决围绝经期的生理及心理问题仍是一大难题,以下主要就我国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现状、保健现状、保健需求等进行分析,探讨围绝经期妇女的优良保健方案。

一围绝经期症状

围绝经期妇女会出现不同种类不同轻重程度的症状,主要症状有失眠、关节痛、头痛、疲乏、晕眩、易怒、心悸、性欲下降等,给患者的家庭、工作都带来严重影响,进而对患者心理造成影响,生理症状与心理症状相互影响。(1)女性周期发生变化,大部分妇女的月经周期在40岁左右开始发生变化,绝经的平均年龄为49.5岁,有少数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情况出现,极少数妇女会出现严重贫血。(2)泌尿生殖器官逐渐萎缩,粘膜逐渐变薄,从而出现老年性阴道炎、性交疼痛、尿急尿痛、憋不住尿等症状。(3)情绪和心理發生变化,出现血管舒张、易怒、抑郁、烦躁、记忆下降、情绪不稳定等症状。(4)此阶段妇女的皮肤逐渐变差,出现皱纹增多、粗糙、瘙痒等症状,毛发容易变白脱落。容易发胖,尤其是腹部和臀部。(5)心血管系统发生变化,血压易产生较大波动,常由血压高、心前区闷痛、气短等症状,易产生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6)此阶段的女性骨质逐渐脱钙,每年脱钙1%,若没有对补充钙质加以重视,极易造成骨质疏松,从而导致脊柱压缩、身材变矮、脊柱后突、行走困难,甚至会造成脊柱压缩性骨折[1]。

二围绝经期妇女保健需求与认知现状

2.1保健需求问题

我国大部分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意识不强,上海市对565名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殖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围绝经期出现症状的概率为67.8%,而出现症状的妇女的就医率仅有28.8%,其中83.2%的人认为这些症状是正常现象,不必进行治疗或保健。对天津市关于围绝经期妇女保健需求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7.1%的妇女对围绝经期保健相关知识有了解,其中大部分保健知识来源于医院宣传和朋友同事。定期全面体检、围绝经期咨询、骨质疏松预防、老年痴呆症预防及关节功能保健需求排在前五位。有研究发现,相比于资料宣传,咨询和讲座两种健康知识传播方式更受欢迎。围绝经期妇女的年龄、工作、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绝经情况等多种因素均会对医疗保健行为造成影响,应该深化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意识,并使其保健需求得以满足[2]。

2.2保健认知问题

我国围绝经期妇女对这一阶段知识的了解较少,围绝经期妇女的就诊率较低。相关调查发现,围绝经期症状知晓率都低于80%,对于月经紊乱、血管舒缩、精神症状、骨质疏松症状等症状相比其他症状具有更高的知晓率,对生殖系统症状、心血管疾病的知晓率较低,均低于40%。相关研究表明,围绝经期妇女对此阶段的保健措施的认知水平和行为水平普遍较低,且行为水平明显比认知水平低。绝经期妇女对生殖道感染及性病危险因素等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很低,研究发现围绝经期妇女的就诊率仅在20%左右,由此可见围绝经期妇女出现症状时大部分不选择进行医疗保健,缺乏应有的医疗保健意识[3]。

三围绝经期妇女社区保健

3.1健康管理

围绝经期综合征不仅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具有群体性,是影响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的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相关研究表明,采取社区干预处理围绝经期妇女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社区干预不仅提高了围绝经期妇女对相关保健知识的知晓率,而且保健行为得到明显的提升,围绝经期综合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可见做好社区干预是解决围绝经期妇女保健问题的关键所在,社区干预质量与围绝经期妇女保健质量有直接联系。更年期妇女应在绝经前开始进行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是更年期妇女健康促进手段之一,包括对围绝经期妇出现的各种健康问题的门诊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评估、医生健康咨询及健康维护等过程[4]。通过长期实践证明,健康管理对更年期妇女身心疾病的防止具有优良效果,此外,健康管理也能有效预防老年退行性疾病,从而使女性晚年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3.2健康宣传教育

长期实践证明,从社区保健切入,全面开展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宣传教育,把握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状况和需求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社区妇女健康教育对提升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认知和健康意识具有明显效果。围绝经期健康知识宣传教育过程中,应对患者的文化程度和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行仔细了解和全面评估,通过多方位了解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实施针对性教育满足患者的需要,提高宣传和教育质量。抓住围绝经期妇女保健知识的薄弱环节,针对薄弱环节开展全面、科学的健康宣传教育,使广大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意识和相关认知水平得到提升,并帮助她们坚定正确的健康信念、掌握保健方法,从而使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5]。

围绝经期保健需要以系统论和整体观为出发点,在保证教育、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之上,实施多层次针对性医疗保健措施。围绝经期妇女属于一类具有较高保健需求的特殊人群,需要给予特殊关注,而社区的服务应发挥其优势,通过社区的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为围绝经期妇女提供及时、有效的保健服务,帮助围绝经期妇女提升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勇,杜慧玲,于艳芳,贾力品.围绝经期妇女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情况分析[J].当代医学,2012,30:1-3.

[2]张巍,刘媛,刘贤英,郭薇.围绝经期妇女健康及社区妇女保健现状[J].中国妇幼保健,2012,31:5008-5011.

[3]顾磊,杜莉,施红,钱晓敏,谭晶,秦敏,纪若思,沈谦,朱丽萍.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1,25:3962-3966.

[4]孟文文,张玲娟,张静,张晓云.围绝经期妇女自我保健的知信行调查与健康教育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05:325-327+342.

[5]吴安锁.社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1,06:26-27.

作者:许春凤

第4篇:三八妇女节活动:三八妇女节活动策划

各区、县(市)妇联: 2011年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1周年。为纪念国际妇女运动101周年,回顾哈尔滨妇女运动百年发展历程,总结在党的领导下哈尔滨妇女事业发展的经验与成果,宣传我市妇女运动取得的伟大成就,进一步推动男女平等的发展进程,XX市妇联将于2011年“三八”节期间举办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1周年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大力宣传党对妇女事业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大力宣传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年和改革开放30年来妇女运动的新发展,激励全市广大妇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哈尔滨新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早日把XX市建设成为现代大都市作出新的贡献。

二、主要活动

2011年“三八”节期间,市妇联主要组织开展以下活动:

1.举办XX市各界妇女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1周年庆祝大会。3月8日,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环球剧场隆重举行XX市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1周年大会。市领导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同时表彰100名“风采女性”和XX市“三八”红旗手(红旗集体)等先进妇女典型和典型群体。

2.举办“百年芳华”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1周年电视晚会。3月5日,与哈尔滨电视台联合主办“百年芳华”XX市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1周年电视晚会。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同志,社会各界妇女代表出席晚会,通过电视传媒讴歌妇女运动1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女性为我市经济发展与进步做出的贡献。晚会实况于3月8日在哈尔滨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 3.举办“同走辉煌路,携手向明天”——全市各族各界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1周年联欢抒情酒会。3月2日,在马迭尔宾馆举行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1周年联欢抒情酒会。市领导、各界妇女代表欢聚一堂,畅叙我市妇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作用和社会影响及取得辉煌成就,增进交流与友谊,欢歌笑语共同庆祝世界妇女的节日。

4.举办“百年贡献”——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1周年“风采女性”评选活动。市妇联等单位组成评选委员会,通过全市广泛推荐,在报纸、网络公开投票等程序,评选出100名为我市妇女运动和妇女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女性——“百年风采女性”,在全市各界妇女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1周年庆祝大会上进行表彰。 5.举办庆百年“三八”——“春风送岗位”促进妇女创业就业招聘,妇女维权宣传服务周活动。3月7日,在中央大街步行街举办XX市庆百年“三八”——“春风送岗位”促进就业、自主创业招聘,维护妇女权益宣传服务活动。省、市有关领导参加活动,劳动、工商、税务、法律等相关部门现场进行咨询,多家用工单位现场招聘。市区法学会组织法律工作者、专家等现场咨询服务,并深入社区宣传法律。 6.举办“百年辉煌”——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1周年妇女运动成果大型图片展。3月4日至12日,在中央大街举办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1周年大型图片展,全面反映1来,特别是建国60年来国际、国内及我市妇女运动和妇女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编印发放一本记载妇女工作历史画册藏本。

7.举办XX市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1周年关爱贫困母亲“爱心卡”捐赠活动。3月5日,在索菲亚广场与道里菜市场共同举办关注弱

势群体,关爱贫困母亲捐助活动,向我市部分贫困母亲赠送每人100元“爱心卡”。

8.举办“百年芳华”——XX市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1周年大型书画展。3月3日至10日,在市委123展馆与市书画研究会、

北天书画院、市书法家协会老年分会联合举办“百年芳华”XX市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1周年大型书画展,感怀百年妇女运动发展历程,讴歌赞美妇女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作品将赠送市妇联及妇女界。 9.举办“女性走进交响乐”活动。3月12日,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环球剧场与红博商业集团联合举办“女性走进交响乐”活动,邀请著名女指挥家郑晓瑛来哈指挥交响乐团为我市广大妇女做专场演出。

10.举办全市政法系统女干警文艺联欢会。3月3日,在XX市法院大会议室举办市政法系统女干警文艺联欢会,政法部门女干警载歌载舞,表达对百年“三八”的庆祝。 11.举办XX市第三届庆“三八”春风送健康大会。3月7日,在爱建百联购物中心举办XX市第三届庆“三八”春风送健康大会——“紫丁香”单亲母亲俱乐部专场活动,组织援助单位向全市单亲母亲义务提供医疗、保险、文化、卫生、美容等一系列服务。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区、县(市)要把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1周年系列活动作为2011年

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促进妇女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摆上重要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任务,上下配合、齐心协力开展好各项活动。

2.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各区、县(市),各单位要根据市妇联的总体部署,从自身实际出发,围绕主题、精心策划,研究制定富有女性特点和地方特色的纪念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纪念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

3.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各区、县(市)要抓住有利契机,运用主流媒体和妇联所属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掀起宣传和推动落实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新高潮。要集中推出一批体现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妇女先进典型,集中宣传新时期妇女的发展进步和妇女工作的成效。各地要制定宣传方案,上报新闻线索,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妇联宣传舆论阵地的作用,形成有力度、有深度、有社会影响力的宣传声势。

4.求真务实,服务妇女。各区、县(市)要把开展纪念活动与切实为妇女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根据基层妇女群众的迫切需求,在“三八”节期间开展各种送温暖、献爱心、促发展、创和谐的活动,使广大妇女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妇联组织的贴心,激励广大妇女群众大力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构建和谐哈尔滨而努力奋斗。

第5篇:三八妇女节活动文案插花活动

“三•八”妇女节活动文案——插花活动

(北京东纯花艺培训)

三月,乍暖还寒 三月,春意渐浓 三月,万物复苏

三月,一个花开的时节

三月,一个属于女人的季节

新年的钟声渐渐远去,春天已悄然来到,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即将临近。许多企事业单位也紧锣密鼓的开始策划、筹备相关活动事宜,有条件的企业单位可以选择更环保、更健康、更时尚的插花活动来为我们的“半边天”庆祝。

东纯花艺承接各类插花表演、插花教学等活动,为广大女性朋友提供一个“与花共舞”、“与花为伴”的平台,让女性朋友在辛勤工作之余享受花样年华。

东纯优势:

⑴活动方案

我们会根据客户每次活动的主题和要求精心准备多种PPT方案供客户选择。 ⑵专业人员配备

每次活动我们会为每次活动配备专业助理老师,让每一位学员都能感受到花艺魅力。

⑶花材花器

花材全部都是活动当天新进新鲜花材。花器会在活动前预备处理妥当,不耽误教学时间。

⑷活动运营成熟

东纯花艺是国内首家专研插花教学活动的学校,形成了成熟的活动运营模式。

案例展示:

东纯花艺地址:北京市 东城区 地坛公园 联系方式:400-656-8089 网址:

第6篇:三八妇女节活动方案|三八节活动方案

篇一:2014年三八妇女节活动方案

2014年三·八妇女节活动方案

为庆祝三·八妇女节,宏扬公司人文管理文化,体现公司对女职工的关心,关怀和尊重,加强团队凝聚力,为丰富女干职员工的精神生活和文娱生活,特定以下活动。

一、跳长绳比赛。

1、比赛规则:

七人一组(两人甩绳,五人跳绳)时间限定3分钟,按个数从高至低取前3组为前三名。

2、奖项设计:

第一名:每人纸巾一提,第二名:每人洗衣皂一包,第三名:每人丝袜一双。

3、比赛场地:公司办公楼前广场

跳长绳比赛负责人:

4、比赛时间:3月8日下午2:00—4:00

二、三人四足跑竞赛。

1、比赛规则:

三人一组,竞赛全程50米,用秒表计时,按照用时从短至长取前3组为前三名。

2、奖项设计:

第一名:每人纸巾一提,第二名:每人洗衣皂一包,第三名:每人丝袜一双。

3、比赛场地:公司办公楼前水泥道

比赛负责人:

4、比赛时间:3月8日下午2:00—4:00

三、欢乐套圈取物活动。

1、比赛规则:

在5米×2米的长方形场地内,从起套线3米处起摆放12个奖品,间隔均匀。比赛时每人持 3个圈,投3次。员工脚踏或超过起套线为犯规,投中无效。

2、奖项设计:

场地摆放物品皆为奖品(奖品丰富),按照比赛规则套中奖品,即可当场签名领走。

3、活动开展场地:公司办公楼前

欢乐套圈取物活动负责人:

4、比赛时间:3月8日下午2:00—4:00

四、参加人员:

跳长绳比赛和三人四足跑比赛参赛人员由玻璃分公司、焦化分公司、机关后勤自行组合,欢乐套圈取物活动全体女员工都可参加。

五、全体女工福利物品

1 / 6

三八妇女节所有女员工发放一份30元以内的福利品。

六、工作人员

活动组织:

后勤服务:

照相策划:

奖品发放:

七、经费预算:

跳长绳比赛奖品金额:7人x20元+7人x15元+7人x10元=315元 三人四足跑奖品金额:3人x20元+3人x15元+3人x10元=135元 欢乐套圈取物奖品金额:200件x6元=1200元

福利品金额合计:332人x30元=9960元

活动饮用矿泉水:100瓶x1元=100元

总计:11710元

公司工会女工委员会

二0一四年二月二十日

篇二:村三八妇女节活动方案

寿党字(2014)14号

关于印发《寿乐镇庆祝2014年“三·八”国际妇

女节活动方案》的通知

各党支部:

《寿乐镇庆祝2014年?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方案》,已经镇党委研究,同意下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委员会

2014年2月28日

寿乐镇庆祝2014年“三·八”国际妇女节

活 动 方 案

2014年3月8日是?三〃八?国际妇女节104周年纪念日,根据乐都区妇联的安排和要求,结合我镇妇女工作的实际情况,镇妇女联合会以促进妇女事业全面发展和服务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女性、服务基层?的理念,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推动全镇的各项事业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 活动宗旨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充分展示我镇各行各业妇女的风采和业绩,进一步引导广大妇女积极投身经济、文化建设,为我镇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活动内容

以维护妇女权益、提高妇女素质,鼓励妇女创业就业为主旨,开展以下几项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一)组织开展?三〃八?维权周宣传活动,切实维护妇女权益。

在?三八维权周?期间,镇妇联要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在镇区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张

2 / 6 贴标语等形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妇女维权意识,维护社会稳定。

(二)组织开展庆?‘三〃八’、促和谐、谋发展、话奉献?座谈会。

在?三〃八?妇女节之际,召集镇、村两级妇联组织代表围绕

?庆‘三八’、促和谐、谋发展、话奉献?的主题召开座谈会。妇女姐妹们在一起畅谈人生、理想和事业,共同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为全镇的各项建设和发展服务。

(三)积极开展?三〃八?送温暖活动。

节日期间,镇妇联动员妇女纷纷捐款捐物,为结对挂钩的孤困儿童送温暖、献爱心。

(四)开展一次送岗位活动,促进妇女创业就业。

配合镇劳务站开展?春风送岗位?活动,参加区妇联、区就业局举办的女性招聘会,针对辖区下岗失业妇女、农村妇女和应届女大中专毕业生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用工招聘活动,并做好政策宣传、就业培训、就业咨询、权益保障等服务工作,为全镇妇女搭建良好的创业就业平台。

(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

各村(社区)党支部要结合各自实际,采取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形式,精心策划、创新形式,开展符合时代要求、体现广大妇女特点、振奋妇女精神、凝聚妇女力量、惠及群众、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营造好浓厚的节日氛围。在活动开展的同时,要以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宣讲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力推进我镇妇女儿童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三、活动经费

(一)办公经费中按村大小解决活动经费。

1、小村每村解决1500元经费,包括马家湾、龙沟寺、窑庄、薛家庄、对巴子、牧场、仓家峡、联合、王佛寺、仓家峡十村;

2、大村每村解决2000元经费,其余村皆为大村。

(二)严禁用活动经费吃饭、发放纪念品。

四、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活动。各村妇代会要高度重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纪念活动的各项工作,认真组织策划,要主题鲜明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的文化体育活动和家庭文艺活动,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各村妇代会要尽快制定宣传计划,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妇联工作和妇女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营造全社会关心妇女工作、支持妇女成长、维护妇女权益的舆论氛围。

(三)求真务实,做好总结工作。各村妇代会要严格按照要求,组织好每项活动,保存好图片和影像资料,并及时做好总结工作,上报镇妇联。

篇三:2015年三八妇女节活动策划方案(1)

2015年三八妇女节活动策划方案

三八妇女节是国家法定假日。本次三八妇女节活动的策划,是为了丰富本公司(单位)

3 / 6 的企业文化生活,加强员工凝聚力,表达公司对妇女同仁的关怀与问候,欢迎各部门积极参与。

一、活动主题:魅力女性,快乐巾帼

二、活动组织与参与:

(1)、人力资源部组织活动;

(2)、全体女性同仁参与。

三、活动项目:(总时间约为2-2.5小时)

活动项目设置:50m团队接力、夹弹珠、吹乒乓球、单车慢骑、跳绳、跳袋鼠、踢毽子活动项目说明:

1. 20m往返跑团队接力――跳袋鼠:大口袋四个,高低以到腰际为佳,参赛队员把自己装入袋中,双手提袋口,在裁判员发令后以如同袋鼠式跳跃着向终点行进,20m的路线中往返一次,以最快者为胜。 在场内20m的范围内设有两个标志点――起点与中转点,参赛人员在裁判员发令后以最快的速度出发,绕过标志点返回起点,第二名队员接上以此进行到所有队员接力完成,以最快完成的队为胜。

2. 夹弹珠:在指定的位置放有若干弹珠,在2分钟内看谁用筷子夹取弹珠从原有位置乱纷纷移至指定位置,以转移的最多者为胜。

3. 吹乒乓球:工作人员在杯子中盛放不同水,参与人员需从一个方向吹着乒乓球从每个杯子中经过并到达最后一个杯子,以最快到达的为胜。

4. 单车慢骑:在50m的场内设有单车行走标志线两条,在行进中单车不可骑出标志线外,在规定的路线中参与队员以最慢的速度行走完比赛路线,在行

走中不可以有脚落在(在活动中可以视情况给予一到两次的脚着地的机会)。评比以走完规定路线用时最长者为胜。]

5. 跳绳:在规定的区域内以一分钟为记时单位,数量最多者为胜;花样跳绳以跳出的花样多者为胜。

6. 踢毽子:在规定的区域内以三分钟为记时单位,数量最多者为胜。

四、活动奖品设置

各项目优胜者奖品一样,详细如下:

第一名:玉兰油沐浴露1000毫升 一瓶 价值约50元

第二名:十字绣一幅 价值约30元

第三名:汰渍洗衣粉2kg装 价值约18元

优胜奖:高露洁牙刷+牙膏套装 价值约8元

五、活动时间

三八妇女节活动时间:3月8日上午9:30-12:00

xx年三八妇女节活动方案

每年过三八国际妇女节女职工纪念活动都党委和行政支持去年水上人间之旅还记忆犹新今年活动策划又党委和行政支持说实话今年培训中心面临着严峻三八妇女节女人节日但面对行政支持和只能说理解培训中心困境懂得感恩用努力工作和付回报培训

中心2月28日女工委员会各分工会女工委员会议就三八节活动安排xx年女工工作思路和现阶段女职工思想了本着少花钱办好事有主题有意义原则大家达成意见并班子支持

4 / 6

5 / 6

6 / 6

第7篇:三八妇女节活动

各品牌三八节活动

周大福:活动时间:3.5-8

活动内容:1.黄金工费7折

2. 钻石、珍珠、宝石满1000元减150元,满2000元减300元,以此类推,上不封顶。

明牌:活动时间:3.5-8

活动内容:1. 黄金当日金价优惠15元/克,工费另计

2. 镶嵌满1000元减238元,以此类推

越王: 活动时间:3.5-8

活动内容:1.购镶嵌产品送黄金

2.黄金首克138元/克

3.购买DIY产品送皮绳一条

老凤祥:活动时间:3.4-8

活动内容:1.黄金“0”工费

2.足金镶宝、镶玉9.5折

3.正价钻石、K金满1380减380,一口价钻石9.5折

4.银器、珍珠8.8折 翠玉斋/嘉翠坊/汉玉轩:活动时间:3.5-8

活动内容:1全场6.5折,折后满380元减380元,一口价除外,

再分级送礼

2.380元畅想彩色宝石3选1活动

女人之石----石榴石手链

转运之石----绿幽灵手链

水晶之王-----碧玺手链

3.超值兑换:商场一次性购物满200元加50元即可超值兑换翠玉斋零

售价208元手链一条,限38条,售完为止。

名典: 活动时间:3.8 活动内容:全场4.5折(一口价及特价除外)

中国黄金:活动时间:3.5-8 活动内容:1.黄金饰品优惠20元/克,工费另计(一口价、投资金条除外)

2.全场金镶玉9.5折,买就送金箔玫瑰花吊坠一件

3.以旧换新大优惠

活动期间,凭中国黄金饰品购物凭证至专柜可享受黄金饰品旧金工费6折优惠,3月8日当天在本柜购任意黄金饰品(金镶玉除外)均可享受免费换购一次

外来品牌金凭专柜购物凭证至本柜可享受25元/克旧金工费。

活动期间:扫描中国黄金二维码即可获礼品一份

聚丰行:活动时间:3.5-8 活动内容:全场6折,折后满500元减100元(一口价除外)

第8篇:三八妇女节活动

扎兰屯二中妇女节活动

1、在女教工中评选“五好”,即“好教师”、“好妻子”、“好母亲”、“好女儿”、“好媳妇”。具体做法:由各年段分别评出每个单项候选人各3名,共9名。妇女节予以表彰。

2、配合学校团委学生会开展妇女节向女教师献花活动。

3、3月3日下午举办以“美好的事业,美丽的人生”为主题的女性仪表美容讲座。

4、3月8日下午三时(周一下午的课和周三下午的课对调),全体女教师外出活动,方案两套:

(1)、组织女教师到食礼堂,举办“女教师卡拉 ok大赛”评出

一、

二、三等奖若干名。

5、3月8日晚6时,庆祝妇女节晚宴和耕耘杯庆功宴同时举行,以增强节日气氛。

二、程序:

(1)校长致辞;

(2)工会领导讲话;

(3)“五好”女教工颁奖;

(4)宴会期间开展抽彩活动。

第9篇:三八妇女节活动简报

2010年3月8日上午,广州红丝带牵牛花工作组7名志愿者在广州白云山举办了迎三八妇女节“爬山郊游暨外展宣传”活动。本次活动由广州红丝带牵牛花工作组的娟子策划,参加此次活动的均来自本工作组的7名感染者,其中5名为女性,1名新自愿加入该小组的广州市男性感染者。此次活动除宣传材料和安全套,其余所有开支均为7名参与活动的小组成员

aa制,并自愿参加原则举办。

虽然今天广州的天气有些不尽人意,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直到今天一直没有停止,气温也只有12度左右。原本计划小组成员20多人参加的活动,最终

因为天气寒冷有雨等自然原因,只有7人按时参加此次活动。但是丝毫没有打消大家的热情和积极性,如约按照原定时间早9:30于广州白云山索道集合,胸前佩带着小组自己亲手制作的红丝带、工作胸牌开始全天整个活动。整个活动以爬山锻炼身体和意志为原则,病友聚餐的形式庆祝09年三八妇女节,同时在广州白云山山顶广场进行艾滋病相关预防知识的宣传并免费发放宣传资料和安全套。此次活动共合计发放免费宣传材料约500份,安全套约1000只,。下午16:00返回驻地,大家一起讨论此次活动感受、评估活动结果、产出活动报告,并共同制定下次五一活动计划,讨论持续到下午18:00大家一起共做晚餐,活动结束并圆满完成原定活动计划。

此次活动不仅对于广州地区的感染者是一次积极参与性、脱敏性的外展活动,也是对社会各界对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及其认知情况的随机调查。调查过程及小组讨论中发现以下

几点问题:

1、广州地区对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极度缺乏,公众意识不够;

2、社会对艾滋病的恐惧,多数人表现在拒绝接受免费宣传材料和安全套;

3、小组志愿者没有经过外展培训,缺乏外展经验,不能用简单扼要的语言充分表达活动目的;

4、愿意积极参与、配合相关外展活动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8—25岁左右在校大学生及其青年人群,其它年龄段接受能力较差,意识淡薄,抵抗力大。

虽然不能通过这次简单的外展宣传起到更多、更好的效果,但也能让小组内的部分感染者亲自感受社会外界对自我的接受和认知能力,并锻炼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爬山锻炼身体的同时相互倾诉,排除心理障碍,让小组内的部分成员一起渡过了一个开心、愉快的节日,彼此之间感受到小组成员之间的和谐、融洽的气氛。

上一篇:写检讨书怎么写下一篇:高二抒情散文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