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产品质量的经济学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解决经济问题一定要准确无误,数学统计方法的运用在经济学研究中普遍存在,为了准确地解决问题,要把数学统计与经济学研究紧紧结合在一起,数学统计已经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工具。目前,越来越多的经济问题研究已经渗透了数学统计的应用,数学统计的实用性很强,准确度更加精确,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最便捷的有效方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提高产品质量的经济学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提高产品质量的经济学论文 篇1:

我国技术标准战略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 要:首先对技术标准的经济学属性、经济效应和技术标准战略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从两个方面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且进一步就问题提出完善策略和可行的具体措施,使得我国在今后加强技术标准战略的过程中更加顺利。在努力克服现有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寻找到符合中国市场具体情况的独立自主的技术标准战略。

关键词:经济效应;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标准联盟

1 技术标准及技术标准战略相关理论

1.1 技术标准的经济学属性

技术标准,依据国际化标准组织(ISO)的定义是指:“一种或一系列具有强制性要求或指导性功能,内容含有细节性技术要求和有关技术方案的文件,其目的是让相关的产品或者服务达到一定的安全标准或者进入市场的要求。”技术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是根据生产技术活动的经验和总结,作为技术上共同遵守的法规而制定的各项标准。对于技术标准的定义主要体现了它的公共利益,即具有类似公共物品特性。

在经济学中,根据萨尔森(Samuelson)的定义,公共产品相对于私人物品具有两个本质特征:一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即增加一个人消费该物品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二是非排他性,指对公共产品的供给不付任何费用的人和支付费用的人一样能够享有公共产品带来的益处。将这两个特性对照技术标准的定义分可知,技术标准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因为一个企业使用某种技术标准不会减少其他企业使用该标准,即增加额外一个企业的消费不会引起标准成本的任何增加。同时,由于现代的技术标准(尤其是产品标准)更多的是由专利以及知识产权转化而来,因而技术标准又具有了消费的排他性,能够通过法律制度有效地排除不付费者对技术标准的使用。

1.2 技术标准的经济效应

由于标准的含义十分广泛,而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丰富,因此从广义来看,标准是一组规则。Adams提出,“最好把许多社会和法律规范理解为带有网络外部性的标准”。因此,广义的标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用来降低交易成本的设计,如法律制度;另一类是在实体上具有经济外部性的,比如技术标准。不同的标准会产生不同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Swann就对每一类做了如下区分:

1.3 技术标准战略的界定

技术标准战略是通过有效运用成熟技术标准或通过技术变革实现技术标准的创新或转换在技术竞争与市场竞争中谋求国家或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战略,它被各个国家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在实施。这一定义分析将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主体区分为了国家和企业,文章主要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标准技术战略。国家技术标准战略主要是在全球化格局下的技术标准竞争中,一国以现有国际标准为基础通过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以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缓解劣势行业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压力和激励优势行业利用资源增强标准国际化的能力,争取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发言权,保护本国利益。

2 我国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2.1 国内技术标准战略发展中的阻碍因素

我国技术标准体系尽管在发展中取得了进步,但由于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管理体制和技术标准意识方面的制约,还难以满足我国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技术水平低下,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异使得我国难以形成贸易中的竞争优势。从我国产业的技术基础角度,技术标准的提高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采用标准比率低的行业一般是企业产品和装备水平低下,特别是存在大量技术素质低下的中小企业;新兴产业采标率很高,但主要是由于家用电器行业基本上靠引进技术,技术标准是从国外照搬的,这样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基础。就国际贸易而言,由于经济动态发展的动机源于绝对差距,所以不同国家生产者在产品质量或是技术水平上的绝对差距就决定了他们的竞争力,一国在国外的市场分额越来越多的取决于质量与服务的竞争而不是价格。在竞争力上处于优势的企业将不断增加市场占有量,而处于劣势的则会不断丢失分额。

二是法律法规以及行业协会管理体制的滞后,面临越来越难跨越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鸿沟。我国标准化实施于1989年带有强烈计划经济色彩的时代,现在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管理体制方面,我国采用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标准化管理体制,按行政区域和行业进行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使得标准管理层次过多,造成了工作交叉、机构重叠和职责不清,造成宏观管理不善,又影响到支撑部门的工作,降低了标准实施的有效性。

2.2 转化和吸收国际标准中的问题

由于我国大部分传统行业处于劣势,因此许多企业都直接遵从国外业已完善成熟的技术标准来实现产品的出口和自身市场的扩大。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自主知识产权少,技术创新能力缺乏。技术标准竞争的前提是自主创新的技术,如果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即使能在暂时取得竞争的优势地位也很难保持永久,从而无法引导未来的技术发展轨迹。技术创新可以为技术标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能够不断提高技术标准中的科技含量和自主创新含量。同时,通过在技术传播活动中适时的介入技术标准化活动可以降低技术创新具有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研究成果更加快速地为市场接受。由于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这样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一个国家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会严重影响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及其作用的发挥。

二是缺乏对采标的数量和有效性的研究。目前,存在着只强调和重视采标的数量和比例,而不注重采用和转化国际标准的有效性,没有研究采用和转化国际标准与实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这样盲目采用和生硬转化国际标准并不能提高我国的技术标准水平。并非所有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都适合我国,在采用和转化国际标准时要系统、完整的对我国现行标准与国际标准进行适应性分析,国际和国家标准的技术条件水平、范围进行充分研究和对比。

3 如何进一步推进技术标准战略

在我国,推进标准化建设对于提高产品质量的品质、建设品牌出口商品、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有重要作用,为此要推进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

3.1 立法与体制建设

通过学习国外经验完善立法加强标准化管理、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对标准化机构的监督管理,使得我国标准化工作符合市场经济及国际化的要求,要建立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特点的独立的技术标准体系。一是完善与技术标准服务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二是修改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有部分冲突的法律法规;三是对于我国的推荐性标准实施采取有效的激励和推进机制。值得注意的是,在学习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过程中,如果不加甄别,全盘照抄会造成重大错误,因为任何的规则和具体措施都有适用的背景、条件和经济发展阶段,必须是符合我国情况的才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3.2 企业的战略定位

每个经济主体根据自身的特点要确立自己的战略定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行业技术的发展,企业的技术标准战略定位也会发生变化。在国际贸易中,技术落后的出口行业或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但同时要注意转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处于劣势的进口企业应采取保护战略,设立贸易壁垒。拥有自身优势的行业或企业应加强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不能在国际标准的制定中反映我国经济技术状况,这是对我国国家利益的伤害。对于还没有制定国际标准的领域,要及早介入、积极主动参与、大胆创新,把我国成熟的国家标准推想国际,多提新工作项目,承担新工作项目,实质性的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国际标准化的活动。

3.3 建立标准联盟

通过建立标准联盟进行创新,培育自主创新的能力。只有技术的持续改进才能使得企业在技术动态演进过程中实现能力和速度的改进,而不是在静态的时点上看待技术的先进和落后。同时,要多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标准,中国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然而目前却被国外的技术标准所充斥着,要扭转不利局面就需要实施开放技术,进行技术联盟的策略,寻找推动技术前进的力量,寻求产品功能和应用上的创新。在移动通信的CDMA和GSM系统之争时,就是由于GSM系统获得了移动设备生产商、移动运营商的支持,最终以“新一代”技术、成熟技术打破了原有的落后境况,成为移动市场上的主流应用者。如果以单个企业作为标准制定的主体存在潜在的技术垄断的可能性,因为企业永远是以“最大化利润”为目标和动机的,企业可能通过主导某行业的标准制定来实现自身利益,但这样就导致了行业受损的局面,因此企业联盟是更值得推广的方式。从整个国家而言,在开放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标准联盟,中国作为在资金和技术较弱的国家必须依靠合作与联盟,增强技术竞争力,减少制定和推广标准的阻碍。

参考文献

[1]曹义胜.企业技术创新标准化:主动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措施[J].中国标准化,2007,(1):28-30.

[2]葛亚力.技术标准战略的构建策略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06):91-96.

[3]克努特·布林德, 标准经济学——理论、证据与政策[M].第1版,杜邢晔等译,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4]毛丰付.标准竞争与竞争政策——一ICT产业为例[M].第1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5]毛文娟,魏大鹏,李丽君,汪建明.完善技术标准保障我国乳品质量安全[J].中国软科学,2005,(09):30-36.

我国技术标准战略

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钱旭娟 潘 颍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

摘 要:首先对技术标准的经济学属性、经济效应和技术标准战略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从两个方面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且进一步就问题提出完善策略和可行的具体措施,使得我国在今后加强技术标准战略的过程中更加顺利。在努力克服现有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寻找到符合中国市场具体情况的独立自主的技术标准战略。

关键词:经济效应;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标准联盟

1 技术标准及技术标准战略相关理论

1.1 技术标准的经济学属性

技术标准,依据国际化标准组织(ISO)的定义是指:“一种或一系列具有强制性要求或指导性功能,内容含有细节性技术要求和有关技术方案的文件,其目的是让相关的产品或者服务达到一定的安全标准或者进入市场的要求。”技术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是根据生产技术活动的经验和总结,作为技术上共同遵守的法规而制定的各项标准。对于技术标准的定义主要体现了它的公共利益,即具有类似公共物品特性。

在经济学中,根据萨尔森(Samuelson)的定义,公共产品相对于私人物品具有两个本质特征:一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即增加一个人消费该物品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二是非排他性,指对公共产品的供给不付任何费用的人和支付费用的人一样能够享有公共产品带来的益处。将这两个特性对照技术标准的定义分可知,技术标准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因为一个企业使用某种技术标准不会减少其他企业使用该标准,即增加额外一个企业的消费不会引起标准成本的任何增加。同时,由于现代的技术标准(尤其是产品标准)更多的是由专利以及知识产权转化而来,因而技术标准又具有了消费的排他性,能够通过法律制度有效地排除不付费者对技术标准的使用。

1.2 技术标准的经济效应

由于标准的含义十分广泛,而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丰富,因此从广义来看,标准是一组规则。Adams提出,“最好把许多社会和法律规范理解为带有网络外部性的标准”。因此,广义的标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用来降低交易成本的设计,如法律制度;另一类是在实体上具有经济外部性的,比如技术标准。不同的标准会产生不同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Swann就对每一类做了如下区分:

1.3 技术标准战略的界定

技术标准战略是通过有效运用成熟技术标准或通过技术变革实现技术标准的创新或转换在技术竞争与市场竞争中谋求国家或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战略,它被各个国家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在实施。这一定义分析将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主体区分为了国家和企业,文章主要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标准技术战略。国家技术标准战略主要是在全球化格局下的技术标准竞争中,一国以现有国际标准为基础通过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以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缓解劣势行业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压力和激励优势行业利用资源增强标准国际化的能力,争取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发言权,保护本国利益。

正面效应负面效应

兼容性/接口标准网络外部性,形成网桥垄断,阻碍旧新技术转换

最低限度质量/安全标准矫正格雷欣法则,降低交易成本技术锁定

简化标准规模经济减少多样性

信息标准方便交易;为技术创新提供来源技术锁定

资料来源:Knut Blind《标准经济学——理论、证据与政策》2006(09)。

2 我国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2.1 国内技术标准战略发展中的阻碍因素

我国技术标准体系尽管在发展中取得了进步,但由于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管理体制和技术标准意识方面的制约,还难以满足我国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技术水平低下,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异使得我国难以形成贸易中的竞争优势。从我国产业的技术基础角度,技术标准的提高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采用标准比率低的行业一般是企业产品和装备水平低下,特别是存在大量技术素质低下的中小企业;新兴产业采标率很高,但主要是由于家用电器行业基本上靠引进技术,技术标准是从国外照搬的,这样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基础。就国际贸易而言,由于经济动态发展的动机源于绝对差距,所以不同国家生产者在产品质量或是技术水平上的绝对差距就决定了他们的竞争力,一国在国外的市场分额越来越多的取决于质量与服务的竞争而不是价格。在竞争力上处于优势的企业将不断增加市场占有量,而处于劣势的则会不断丢失分额。

二是法律法规以及行业协会管理体制的滞后,面临越来越难跨越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鸿沟。我国标准化实施于1989年带有强烈计划经济色彩的时代,现在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管理体制方面,我国采用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标准化管理体制,按行政区域和行业进行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使得标准管理层次过多,造成了工作交叉、机构重叠和职责不清,造成宏观管理不善,又影响到支撑部门的工作,降低了标准实施的有效性。

2.2 转化和吸收国际标准中的问题

由于我国大部分传统行业处于劣势,因此许多企业都直接遵从国外业已完善成熟的技术标准来实现产品的出口和自身市场的扩大。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自主知识产权少,技术创新能力缺乏。技术标准竞争的前提是自主创新的技术,如果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即使能在暂时取得竞争的优势地位也很难保持永久,从而无法引导未来的技术发展轨迹。技术创新可以为技术标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能够不断提高技术标准中的科技含量和自主创新含量。同时,通过在技术传播活动中适时的介入技术标准化活动可以降低技术创新具有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研究成果更加快速地为市场接受。由于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这样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一个国家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会严重影响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及其作用的发挥。

二是缺乏对采标的数量和有效性的研究。目前,存在着只强调和重视采标的数量和比例,而不注重采用和转化国际标准的有效性,没有研究采用和转化国际标准与实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这样盲目采用和生硬转化国际标准并不能提高我国的技术标准水平。并非所有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都适合我国,在采用和转化国际标准时要系统、完整的对我国现行标准与国际标准进行适应性分析,国际和国家标准的技术条件水平、范围进行充分研究和对比。

3 如何进一步推进技术标准战略

在我国,推进标准化建设对于提高产品质量的品质、建设品牌出口商品、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有重要作用,为此要推进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

3.1 立法与体制建设

通过学习国外经验完善立法加强标准化管理、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对标准化机构的监督管理,使得我国标准化工作符合市场经济及国际化的要求,要建立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特点的独立的技术标准体系。一是完善与技术标准服务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二是修改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有部分冲突的法律法规;三是对于我国的推荐性标准实施采取有效的激励和推进机制。值得注意的是,在学习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过程中,如果不加甄别,全盘照抄会造成重大错误,因为任何的规则和具体措施都有适用的背景、条件和经济发展阶段,必须是符合我国情况的才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3.2 企业的战略定位

每个经济主体根据自身的特点要确立自己的战略定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行业技术的发展,企业的技术标准战略定位也会发生变化。在国际贸易中,技术落后的出口行业或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但同时要注意转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处于劣势的进口企业应采取保护战略,设立贸易壁垒。拥有自身优势的行业或企业应加强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不能在国际标准的制定中反映我国经济技术状况,这是对我国国家利益的伤害。对于还没有制定国际标准的领域,要及早介入、积极主动参与、大胆创新,把我国成熟的国家标准推想国际,多提新工作项目,承担新工作项目,实质性的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国际标准化的活动。

3.3 建立标准联盟

通过建立标准联盟进行创新,培育自主创新的能力。只有技术的持续改进才能使得企业在技术动态演进过程中实现能力和速度的改进,而不是在静态的时点上看待技术的先进和落后。同时,要多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标准,中国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然而目前却被国外的技术标准所充斥着,要扭转不利局面就需要实施开放技术,进行技术联盟的策略,寻找推动技术前进的力量,寻求产品功能和应用上的创新。在移动通信的CDMA和GSM系统之争时,就是由于GSM系统获得了移动设备生产商、移动运营商的支持,最终以“新一代”技术、成熟技术打破了原有的落后境况,成为移动市场上的主流应用者。如果以单个企业作为标准制定的主体存在潜在的技术垄断的可能性,因为企业永远是以“最大化利润”为目标和动机的,企业可能通过主导某行业的标准制定来实现自身利益,但这样就导致了行业受损的局面,因此企业联盟是更值得推广的方式。从整个国家而言,在开放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标准联盟,中国作为在资金和技术较弱的国家必须依靠合作与联盟,增强技术竞争力,减少制定和推广标准的阻碍。

参考文献

[1]曹义胜.企业技术创新标准化:主动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措施[J].中国标准化,2007,(1):28-30.

[2]葛亚力.技术标准战略的构建策略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06):91-96.

[3]克努特·布林德, 标准经济学——理论、证据与政策[M].第1版,杜邢晔等译,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4]毛丰付.标准竞争与竞争政策——一ICT产业为例[M].第1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5]毛文娟,魏大鹏,李丽君,汪建明.完善技术标准保障我国乳品质量安全[J].中国软科学,2005,(09):30-3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钱旭娟 潘 颍

提高产品质量的经济学论文 篇2:

浅析经济学研究中数学统计方法的应用

摘 要:解决经济问题一定要准确无误,数学统计方法的运用在经济学研究中普遍存在,为了准确地解决问题,要把数学统计与经济学研究紧紧结合在一起,数学统计已经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工具。目前,越来越多的经济问题研究已经渗透了数学统计的应用,数学统计的实用性很强,准确度更加精确,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最便捷的有效方案。

关键词:数学统计;应用;经济学研究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为了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人们意识到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及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数学基础对经济学家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用数学统计的手段对市场进行预测和调研,统计方法已经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突破口。本文针对怎样把数学统计方法与经济学研究融合到一起,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数学统计在经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活动数量逐渐增加,经济数据也变得比较凌乱,数据收集、存储、分析的难度逐渐加大,由于各方面的干扰,经济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虚假,影响了统计数据的收取与运用。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企业都特别重视经济决策的制定和经济问题分析与解决,数学统计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现代企业的经济问题研究上。经济学家也不仅将数学方法的运用停滞在科学问题的探索上。然而数学统计运用在经济学领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体系不够健全,我国经济理論体系还存在很大的缺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体系还处于低级阶段,很多经济基础理论中的问题还没有得到科学的认证,影响数学方法在经济学领域的运用。第二,经济系统数据不完善,我国数据统计水平较低,可用的数据也存在着不同的问题,无法把这些数据应用在经济问题的研讨过程中。第三,数学统计运用在经济学上的认识问题,许多经济学者,无论在什么样的经济问题研究上都习惯性地运用数学数据推理,认为只有这样才算有水平,对实质性问题的评估具有盲目性。第四,专业的数学统计人才稀缺,现代企业的经济分析人员不能灵活运用数学统计方法,有的工作人员对经济类相关知识了解不够,无论哪种员工,对高效率的工作都不是最理想的。

二、针对存在问题的对策

第一,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在数学统计运用在经济领域的过程中,完善相关理论研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注重运用科学的方法,推动市场经济体系快速发展。第二,建立数据收集体系,经济数据的建立需要准确及时,着重对新兴行业的数据收集,加大调查力度,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体系。第三,数学统计方法的合理运用,对经济问题的分析不能仅仅是定性分析,要定量分析,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良好的解决方案,为企业的顺利发展提供可靠依据。第四,加强经济学理论研究者的培养,使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者掌握多门基础理论原理,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市场需求,注重教学方法,培养出具有专业性能的高素质统计性人才。

三、数学运用在经济学中的必要性

与其他学科一样,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阐释研究领域的各种现象。为了这个目的,经济学者必须在研究中加入大批量的数学数据,运用数学工具确保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对经济领域的数学运用明显不够重视,仅仅局限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的范畴之内,很少使用数学工具,尤其20世纪新的数学理论基本没有应用,甚至有的经济研究人员认为,运用数学,是给资产阶级经济披了一层外衣。正是因为这种思想的普遍存在,才对我国这一学科的发展造成了影响。虽然我们反对纯粹运用数学的做法,但长期的实践已经证明,数学统计对经济研究的统一和完整性有利,在经济学研究过程中,使用逻辑思维方式,利用有限资源,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分配,经济学有着特殊的科学属性,不能用纯粹文字的形式来论证课题,所以大量学者把数学统计运用在经济科学研究领域,这对他们课题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四、数学统计在经济研究中的作用

理论研究方面,通过数学统计从事研究经济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通过数学定理推倒出结论,可以清晰地描述提前假设,可以更加严密地进行经济研究的逻辑推理。大家也认为数学统计可以提高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性,在经济理论确立的过程中,不断运用数学模型对其进行检验,一旦理论与事实出现了差异,经济学专家就要对经济理论进行重新审视,并且进行改正,通过越来越近似的战略方法,使经济学理论逐渐趋近于科学。这种逐渐审视的过程,就是经济学发展的过程。

第一,解决经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经济学研究分析过程需要严格谨慎,分析结果要准确无误,数学统计在这方面恰好存在优势,完全符合经济学的准确研究,经济学研究对分析过程及结果的准确程度要求非常高。所以,数学统计应用于经济学研究的意义非常重要,数学统计方法很久以前就与经济学研究紧密地融入到一起,随着两者之间的融合和发展,目前在许多领域都出现了数学统计的专业化理论。例如数理经济学、经济计量学等等,这对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数学统计方法的应用模式。在解决经济问题的过程中,主要运行的应用模式,首先以现实的经济问题为出发点,建立起数学模型,然后利用数学统计的方法来分析并得出结果,最后对所得到的结果用经济学原理进行评估,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得出的结论不但可以预测经济发展方向,而且可以指导经济活动。在现代化企业的经济决策中,运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可以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分析,从定性到定量的分析,科学准确地预测决策执行后的结果,利用企业已经具备的优势条件对结果进行优化和控制,借助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避免财力物力的损失。

第三,数学统计方法运用于经济理论分析。随着现代数学与现代经济理论融合的不断深入,数学统计应用在各种重大经济问题研究中,许多的經济学理论都要通过数学统计的方法进行合理科学的解释。近几年,数学统计方法在经济关系分析及经济现象中不断运行,通过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从量的角度确定结果,而且可以从质的角度做出判定。所以,如果没有数学统计,就很难有效地解决经济问题中存在的问题。在目前的经济研究中,数学统计已经随处可见,统计方法已经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五、数学统计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应用于信息处理。目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是电子商务,在信息时代,数学统计的运用由来已久,比如呼唤排队、编译码等等。近年来,通讯系统、电话网络系统、互联网系统中大量出现数学统计。信息处理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处理系统,我国研发了新一代数据压缩技术,运用数学统计分析的方法,大大减少信息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使计算机更加具有可靠性。通过这种方法,使得抽样检测和质量控制能方面都有了精准的结果,提高产品质量也是经济发展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第二,应用于经济管理与决策。应用于宏观经济,数学统计在经济研究中的作用正在不断被挖掘,有些统计数据在经济学研究中是不可替代的,预测对于经济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是做出决策的前提条件,在所有角色中选择利润最大化的方案进行采纳实施,确保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

第三,应用于地下资源开发。我国地下资源丰富,例如石油、天然气,而在地下资源开采的过程中是离不开数学统计分析的。开采专家可以用过数学统计的方法了解开采地质的情况,了解地质结构,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来准确地确定地下资源所处位置。我国也成功地研发了地搜数据处理系统,对地质数据的处理有了很大帮助,还可以通过数学统计来研究环境污染问题和城市交通问题。通过数学理论,对社会容纳力及管理条件进行更好的分析与研究。

第四,应用于制造与设计。数学设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分不开的,数学统计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数学设计技术成果已经成功地应用在汽车、飞机、船体、服装、首饰等设计过程中。通过数学原理的应用,对各项工程预算进行有效的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我国的数学方面研究专家也设计了一些工程运算方面专用的程序,在国际重点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建筑工程可以利用数学计算方法分析,比较施工方案,来达到工程最优化,同时可以运用数学理论对工程建成后的运行进行测算和监控,以保障安全顺利地进行。

第五,结论。为了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所以把数学统计运用在经济学研究中,通过数学理论数据分析准确地得出经济研究的结论,甚至有些经济问题只有用数学统计的方法才可以解决,这是问题本身的内在要求。经济学中数学统计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帮助其掌握数据内在的规律性和本质变化,提高数据分析的质量和经济预测的科学性、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初旭.数学统计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4,(1).

[2] 熊铁如.论经济学研究中数学方法的应用[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4).

[3] 王文省,陈现平.數学思想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2).

[4] 陈利国.地方财经类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改革与思[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5,(12).

[5] 曲元海,张晓玲,肖亚奇,彭维玲.高教强省战略下地方高师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12).

[6] 佟永鵬.浅议数学方法在现代经济学中的应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12).

[7] 吴坤.浅议数学方法在现代经济学中的应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责任编辑 刘娇娇]

作者:成均孝

提高产品质量的经济学论文 篇3:

基于使用价值的流通地位与作用研究

摘要:流通作为生产与消费的连接纽带,在社会再生产和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同程度上对流通的地位和作用都有所忽视。本文在使用价值社会再生产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使用价值;流通;分工;基础性地位

收稿日期:2013-09-05

作者简介:张得银(1979-),男,江苏东海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流通经济;陈阿兴(1964-),男,江苏溧阳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流通经济;丁宁(1979-),男,安徽东至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流通经济。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流通创新与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CJY071。

尽管流通理论伴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但是与主流经济学已取得研究成果的厚重相比,流通经济学及流通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则太显单薄,甚至于在一定程度上流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基本范畴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究其原因,主流经济学对于流通意识的淡薄,对于流通在社会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忽视可能是最主要的。正如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关于“生产目的”的描述:“古代的观点和现代世界相比,就显得崇高的多。根据古代的观点,人,……,毕竟始终表现为生产的目的。在现代世界,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财富则表现为生产的目的”[1]。尽管在前古典经济学中就可以追寻到流通与生产、消费共同构成了社会再生产“三位一体”的思想,然而流通却与“生产的目的”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在主流经济学发展历史中被忽视(或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流通理论研究始终游离于主流经济学的边缘,散落于一些与流通相关的理论中,流通经济学未能发展并建立完整、独立的学科体系和框架。

本文对流通地位与作用的思考,沿着建立和完善流通经济学学科体系和促进流通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融合的逻辑思路,回归斯密的分工和市场理论起点,从使用价值的研究视角探求并剖析社会再生产的本质和社会经济运行的根本规律,论证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基础性地位和流通保障社会经济顺畅运行的决定性作用。

一、流通理论在西方主流经济学演进中沉浮

流通在主流经济理论中的发展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流通起源、流通缺失和流通回归。

(一)流通起源于古典经济学对分工和使用价值的认知

1. 前古典经济学对分工和使用价值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分布于色诺芬的《经济论,雅典的收入》、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公元前326)和柏拉图《理想国》(公元前387-386)。色诺芬在研究奴隶制度下的自然经济问题中,发现了物品具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并且从使用价值的视角考察了社会分工问题,提出劳动分工的必要性,分工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的思想;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每种物品都具有供直接使用和与其他物品相交换的用途,并且说明了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对于一切商品都具有等同关系),阐释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历史;柏拉图从人性、国家组织和使用价值的生产等三个方面,考察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认为分工是出于人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种自然现象。

2. “重商主义”对货币、生产与财富的专注。15-18世纪,安徒安·孟克列钦(1615)、安东尼·塞拉(1613)、托马斯·孟(1621)等注重考察货币在社会生产和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将货币(金银)看做是一国财富的主要来源,提出“多卖少买”、“控制进口、扩大出口”等积累国家财富,减少财富流出的贸易思想。尽管“重商主义”的专注推动了古典经济学的发展,但是经济学的研究从此开始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流通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

3. 古典经济学对价值创造,分工与生产、流通问题的研究。威廉·配第在《赋税论》(1662)中最早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思想,并且将政治经济学研究从流通转入生产领域;布阿吉尔贝尔(1697-1707)在配第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只有农业和畜牧业才创造财富,流通过程不创造财富的观点;魁奈(1747、1758)分别提出自然法、自然秩序的概念,并且用生产经营活动分析资本的流通和社会再生产问题;亚当·斯密(1776)在批判“重商主义”将对外贸易作为财富来源的错误观点基础上,在《国富论》中,强调分工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的重要性,对流通和生产问题均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大卫李嘉图(1817)发展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并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其结果导致国际贸易问题此后更多地被主流经济学所关注,但是对于绝对优势的忽视却进一步将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割裂开来。

(二)流通缺失于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组织及交易的过度抽象

新古典经济学起源于以W.S.杰文斯(1871)、C.门格尔(1871)和L.瓦尔拉斯(1874)为代表的三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发起的边际主义革命。然而,也恰恰是边际思想也最终导致经济学的发展彻底偏离了斯密的分工思想。此后,以马歇尔(1890)、凯恩斯(1936)、萨缪尔森(1948)等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发展并形成了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基本理论框架的新古典经济学体系,这使得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从此转变为基于供求分析的资源配置问题。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在一个虚拟的市场中存在“纯生产者”和“纯消费者”的基本假设直接使得企业、组织和交易等关键性问题被过度抽象,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经济活动成为无摩擦、无损耗的理想化概念。从此,流通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毫无意义,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流通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被缺失”了。

(三)流通回归于制度学派和新兴古典学派对交易与分工的重视

1. 制度学派对交易、组织等问题的重视。新古典经济学对于企业、市场和组织问题的过度抽象,不仅使对流通问题的研究出现了断层,也导致新古典经济理论在面对更为复杂的全球经济问题时越发的捉襟见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系列非主流经济学流派迅速得到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制度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对组织、交易和企业等问题的研究。以凡勃伦(1899、1904)、康芒斯(1934)和密契尔(1913)为代表,将制度作为经济研究变量内生化,将交易作为经济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其中,康芒斯对于交易的分析,可以洞察出他对流通问题的关注。继康芒斯之后,科斯(1937)在质疑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为什么会存在”,并且分析了企业存在的价值;在科斯思想的引领下,诺斯(1990)、威廉姆森(1997、2002)等经济学家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契约理论,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制度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尽管制度经济学、新制度学派将组织、企业、产权、契约等与流通相关的交易问题纳入其研究领域和范畴,但是其研究问题的侧重点仍然偏向企业组织与激励问题,对与市场组织关系密切的流通问题的关注仍然不够,流通研究仍然徘徊在主流经济学的边缘。

2. 新兴古典经济学派对分工与市场理论的重视。20世纪80-90年代,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家,在继承和发展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基本观点的基础之上,引入超边际分析方法,重回斯密的分工和市场理论起点,在摒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纯生产者与纯消费者的理论假设之后,提出了“生产者—消费者”假设,将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主流、非主流经济学派融为一体,构架了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

新兴古典经济学基于对分工(专业化)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①的研究,从分工的视角解释了城市的出现、中间商的发展、交易层级结构的演进、国内贸易如何发展为国际贸易等重要的现代流通问题。新兴古典经济学完美地将“分工和市场”结合在一起,继承了斯密的分工思想的精髓,将经济学从研究资源配置问题的重心拉回到研究组织问题,实现了主流经济学的回归,使得流通研究重新回到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视野,流通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成为现代主流经济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目前的发展而言,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仍然停留于生产和消费,对于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基础性地位、流通在社会经济运行中作用的认识仍然不足,相关的研究也较为单薄。

二、流通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演进与在中国的发展

(一)马、恩关于流通理论的研究

关于流通,马克思说:“流通本身只是交换的一定要素,或者也是从总体上看的交换”[2];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还提出,流通的基本含义就是流通交换价值(产品或劳动),而且是那种注定成为价格的交换价值。并不是所有的商品交换(比如物物交换、实物献纳、封建徭役,等等)都构成流通。流通是以价格为前提的商品交换的一系列活动形成的交换行为体系。马克思在关于流通与生产的关系中指出,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交换,生产就其片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交换。恩格斯则进一步指出:“生产和交换是两种不同的职能。这两种职能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并且互相影响,以致它们可以叫做经济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3]。

马克思沿着萨伊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研究思路,吸收并继承了他们关于社会再生产“四要素”的合理部分,秉着发展的眼光阐述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下四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会发生不断变化的观点。马克思关于流通问题的研究主要着重于交换——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一般性交换。马克思的在《资本论》中专门对“资本”、“资本一般”做了详细的论述,并且论述了资本一般是流通一般最重要的问题。然而,由于马克思秉着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立场研究社会再生产和交换问题,其核心和重点仍然以考察生产以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问题,关于流通及流通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视明显不够;认为交换(或者流通)本身不创造价值,只是承担着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介职能,这些观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和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中国学者在对其流通理论的进一步拓展。

(二)马、恩的流通理论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由于众多历史因素的合力作用,马克思的流通理论在中国的建国初期并没有得到较好的传播,相反却较长时期充斥着“无流通、轻流通”的观点,严重阻碍了社会再生产的有序循环和社会经济的顺畅运行,不仅大大阻碍了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也导致流通理论的发展陷入了“冰河时期”。值得庆幸的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终于打破了“流通”的“冰封”,流通理论在国内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研究的范畴和主要内容等也在马克思流通理论的基础之上获得了巨大的拓展。

1986年全国中青年流通经济理论讨论会上,与会代表就流通范畴提出了“一重、二重、三重、线性和立体”流通观的认识,并就流通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提出了生产决定流通论、生产流通并重论和异位论、流通中心论和流通决定生产论等观点。杨昌俊(1987)提出了“生产流通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统一”的观点;杨承训(1988)提出了“生产流通相互决定论”;陈学工(1989)再次提出“流通决定生产论”;王绍飞(1990)提出了“生产决定商品流通,资金流通决定生产”的观点。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地位的进一步确立和流通在社会经济运行中作用的日益明显,徐从才和陈阿兴(1995),高铁生(1999)将流通上升到产业高度,提出了“流通产业论”;刘国光等(1999)提出将商业由末端产业发展为先导产业,充分发挥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作用的“流通先导论”;黄国雄(2002,2003,2005)、洪涛(2004)分别提出了流通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先导作用,而且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的观点。

三、社会再生产的本质——使用价值再生产

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作用下,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升级,人类从原始的自然经济阶段跨入了以私有产权为基础,以交换为生产目的的商品经济阶段。分工使得早期的物物交换发展为以货币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交换,社会生产发展为以交换为目的的扩大化再生产。社会再生产主要由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三部分构成。其主要的经济关系就是由生产者、流通者和消费者以及各种为了生产、流通和消费服务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经济性、社会性关系。基于此,经济学的研究应以社会一般再生产过程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经济关系和要素配置为主要研究对象,其目的就是为了协调、处理和解决这些活动中遇到的各种两难冲突。然而,遗憾的是无论是主流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中都只注重生产和消费问题的研究,却忽视了生产与流通、流通与消费之间的诸多经济问题。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面对各种不断出现的现实经济问题总显得捉襟见肘、进退两难,而非主流经济学派却可以在主流经济学体系之外获得快速发展的根本性原因了。

西方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流通问题做了一定的研究和发展,也涉及到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研究,然而他们都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忽视了使用价值的价值——使用价值是社会再生产的本质目标,使用价值才是联系各种微观经济主体、经济要素的核心纽带。社会再生产的根本出发点或者根本目标都是以使用价值为最终目标的社会性、经济性活动——即社会再生产是开始于使用价值的生产、发展于使用价值的流通、结束于使用价值的消费的社会性、经济性活动。更进一步,社会再生产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包括生产主体、流通主体和消费主体,以及各种不同的经济要素之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都是基于使用价值这一共同的联系纽带,在其牵引下彼此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换句话说,是人们对不同使用价值的追求(或不同商品带来的不同效用满足)为社会再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提供了源动力。社会经济的运行过程本质上就是使用价值的“创造—流通—消费——再创造……再消费……”的过程。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本质也就是人类在不断追求更高、更好、更优级别的使用价值(效用满足)的过程。社会再生产是人类通过技艺与技术的改进、生产工艺的创新、生产方式的变革、生产布局的优化和分工的不断细化(以节约交易成本为前提)来提升和调整社会再生产的商品品质、数量和品级,以满足人类追求更高品质商品所带来的效用满足的过程。

综上,社会再生产的经济本质就是使用价值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的活动过程就是不同使用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的载体)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不断循环的社会经济过程。社会经济运行的本质内涵就是使用价值的创造、消费、升级、再创造、再消费、再升级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

四、基于使用价值社会再生产的流通地位和作用

基于对社会再生产的一般性规律的分析及其经济本质的界定,对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在经济运行、再生产中的作用分析如下:

(一)流通的地位——与生产、消费构成社会再生产有序进行的“三驾马车”

社会再生产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生产阶段厂商(生产者)通过对不同要素的重新组合、加工,生产出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这些不同的使用价值载体基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约束,出于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的考虑,需要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将使用价值从生产者一端转移到消费者一端。只有使用价值进入流通环节,通过流通业者的专业化劳动,才能够保证作为使用价值载体的各种不同种类、不同品质的商品能够及时、高效的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实现使用价值的时间、空间转移和产权变更,最终完成消费者追求使用价值(效用满足)的生理和心理体验过程。

社会再生产活动的本质就是使用价值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环节的有机连接,三个环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社会再生产的循环过程。流通、生产和消费共同构建了社会再生产的完整体系,三者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无论缺少哪一个环节,社会再生产都不可能再继续下去。由此可以认为,生产、流通和消费本质上就是维持社会再生产有序进行和保障社会经济顺畅运行的“三驾马车”②。

(二)流通的作用——使用价值的升华、传递与交易费用的节约

基于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基础性地位,以及流通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不可替代性作用,结合使用价值社会再生产的本质特征,流通在保障社会经济和社会再生产顺畅运行过程中的根本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流通过程是凝结着流通业者劳动的价值增值过程。流通业者在将使用价值的载体——商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的过程中,已经将其劳动凝结进被流通的商品之中,依据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这一过程必然导致该(类)商品的价值增加;另一方面,通过流通过程以后的商品市场价格的上浮(相对于流通业者最初取得商品的时间点)也充分证明了被流通后商品的价值增加了。由此,商品在流通过程中被赋予了更多的价值和内涵,流通业者的劳动凝结进流通的商品(使用价值载体)中,实现该(类)商品使用价值增值,使用价值在流通中升华。

2.流通过程是实现着使用价值时空传递、产权转移过程。表面上,流通业者在流通过程中通过投入工具、技术和劳动等要素使得商品从生产者一端转移到消费者一端,商品在时间、空间和产权(或消费使用价值的权利)上实现转移,商品价值通过交易得以实现,社会再生产得以继续,社会经济得到顺畅运行。本质上,流通过程实现的是满足消费者追求并且消费使用价值,获取该使用价值所提供的生理和心理的(效用)满足的双重体验过程。流通实现使用价值的传递、转移过程,具体表现在使用价值在空间、时间、数量、产权关系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与此相关的信息、要素、资本等的转移和变化。

3.流通过程是基于分工和专业化矛盾运动的交易费用节约过程。流通不仅仅实现了使用价值的增值和传递,还在市场经济中承担着另一项至关重要的功能——降低交易费用。依据斯密的分工和杨小凯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基本观点,流通过程一方面将生产者专业化于使用价值的生产,另一方面将流通业者专业化于使用价值的交换与传递,这一过程体现了流通过程是在流通与生产基于专业化分工而实现了交易成本最优化(不一定是最小化③)的社会性、经济性过程。

注释:

① “两难冲突”是杨小凯对经济学本质的核心阐释,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各种两难冲突的学问。它不但研究个别决策人如何权衡各种两难冲突做出决策,并且研究不同个人的决策之间如何交互作用产生某种全社会的两难冲突。而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这些社会上的两难冲突是如何由某种制度权衡折衷,产生个别人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局面。因此,经济学不同于管理科学或决策科学,后者只研究个别决策中的两难冲突,而前者不但研究决策中的两难冲突,而且特别注重不同决策者之间的互相作用如何形成社会中的两难冲突,并通过权衡折衷,形成任何个别决策人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局面”。

② 关于流通、生产和消费谁更重要的争论可能是徒劳的。因为即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出现三者之一相对于其他两者而言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会更多一些,发挥的作用会更大一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的两个阶段就不重要,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位一体”才是根本,三者缺一不可。

③ 依据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分工与专业化更利于提高效率,但是却带来交易费用的增加,而经济学的目的就是解决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两难冲突。因此,在社会再生产中当生产者自己生产并且自己进行交易的成本高于生产者专业于生产,流通者专业于交易的两者成本之和时,即为双方的博弈折衷的状态,此时已经达到了节约和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后者的成本支出最小。

参考文献:

[1] 苏东斌.当代中国经济思想史断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04-205.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1.

[3] 徐从才.流通理论研究的比较综合与创新[J].财贸经济,2006(4):27-35.

Key words:use-value;distribution;division of labor;foundational status

(责任编辑:严元)

作者:张得银 陈阿兴 丁宁

上一篇:上半年工会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医院财务预算成本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