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方案措施

2022-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在我们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与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一份科学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绿色施工方案措施》,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1篇:绿色施工方案措施

饮水安全供水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摘 要:在保证饮水安全的建设过程当中,完善供水工程的技术,深入的探究施工过程中重难点,改进供水施工的工艺,加强建设过程的实际管理,是确保其质量和使用效果的关键点。本文主要探讨了有关这一方面的内容,对供水工程施工建设技术中U-PVC管道施工工程进行了探讨。意在改进和加强供水工程施工的工艺,完善供水工程施工管理,推动其相关的技术发展。

关键词:饮水安全;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管道施工

引 言

为了能更好的去解决目前我国的饮水安全问题,改善高氟水、污染水、苦咸水及血吸虫水的现状。安全饮水成为了每一个城市建设及发展的新重点,而要力求从真正的意义上来全面改善目前饮水安全的现状,能保证居民生活用水达到安全饮水的标准,首先就应该从供水工程建设抓起。根据存在于这方面的问题,对饮水安全供水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技术进行深入探究,详细的阐述其管理措施。旨在能够全面落实国家有关的政策和规定,且改善在施工技术中种种不足的地方,使人民和社会的饮水环境能更加安全,更好的去推动供水工程的发展。

1 供水管材选择

在最近的几年,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关饮水安全的工程管材制度和规定,推行要使用优质的绿色环保管材,保证管材不易生锈、没有渗漏、没腐蚀性且不易结垢等。而面对这样的规定,在很大的程度上让环境在施工过程中得到了保护,也解决了在自来水的管道系统中极易发生二次污染的问题。也正因为新型的塑料类型和复合型管道的材质的卫生性极为优异,所以如聚乙烯管、铝塑复合管、聚丁烯管、聚丙烯管及U-PVC管等材质在近几年中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其中U-PVC管道表现的更突出,其在很多方面具有优势。不仅不易结污垢、内壁极为光滑、不易生锈、重量轻,且它对水力相关的条件更是其他的材质管道无法比拟的。管道中常见二次污染的问题也不会发生在它身上,更加重要的是,U-PVC管道的价格相对同质材料较为便宜。所以,其得到广泛运用也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2 治理的水环境措施

治理水环境,不仅需要相关政府部门来制定规定和条例,更需要居民的大力配合,这样才可达到治理的最佳效果。

①我们需要建立起对水资源相关环境管理的组织,全面对水环境的情况进行整治和改善。尤其在针对其中重点问题的时候,制定好相关的政策、进行针对性管理,并以实际措施来统一协调水资源安全管理的问题。②相关部门加强监测水资源环境,从真正意义上来控制污水排放,并通过可行的方法和措施有效的对河水及地下水水质成分的变化进行监测,以达到控制的最佳效果。针对各企业排污的情况,我们还要严格遵守国家对于这方面的相关规定,将国家规定降耗减排的精神能真正落实到实处。通过净化污水的相关措施,从源头上减少有害物质和污染物的排放,提供一个安全的饮水环境给居民。③加强人民保护水环境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保护水资源安全的观念和意识,让控制水污染思想在人民群众内心扎根。④在有设施和相关条件的地方,建立起一些相关设施,如小型池塘、集涝池或塘坝等,用这种方式来储存好地下水,从而达到改善河水和地下水水质的效果和目的,完成整治最终的目标。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让地表水能渐渐的朝着地下渗透,和地下水融合,导出并置换已深入到地下的污染物质,再经过相关人工技术手段进行处理,相信这样便可以在一定的程度整治水污染效果。

3 U-PVC管道的施工技术

上文针对供水工程管材选择及治理水环境相关的措施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我们可以对安全饮水工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将深层次的探析针对在供水工程施工中U-PVC管材施工中的具体技术。以实际角度为出发点,对其在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阐述,并力求加强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操作。

3.1 施工前技术准备

在正式施工开始前,应先熟悉和了解施工实际的情况,应该明晰施工图纸相关的内容,并准备好一切相关的施工的机械工具。除之此外,我们还要按照管道标准和验收中重点的内容,进行相关的一系列规划。从一般来讲,管道及管件要根据施工的条件和特点以及实际要求等,进行相应配套异径、三通和等径等,才能使其施工质量得到最佳保障。

3.2 沟槽的挖掘

在沟槽挖掘中,要根据当地实际的特点,准确掌握好管道供水距离、居民居住的分散情况等因素,按照原设计的供水管网络分布,沿着相应的公路或河沟来进行施工。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的地势情况,对每一个居民用户进行分布式供水。每次的沟槽挖掘的长度,应根据交通的流量,管径的大小及当地的地形来决定。一般市区不得超三百公尺,郊区不能超过1千公尺。如需挖到横街或者住户前,应该先拦置厚木板或铁板。厚木板要保证车辆、行人能安全通过。如遇到和其他的埋设物有交叉和接近情况时应至少保持20cm的间距,以便于施工。小型U-PVC管道的直径,重量较轻,但是回填时的质量就难以有相应的保障了。尤其是因为为减少公路灰土层破坏而需要把沟槽挖的较深这种情况,不仅提高了工程实际的费用,还导致其易出现一些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如没有大的石块或土层被扰动,就不需进行相应的平整,可以直接进行铺设;而针对岩石的地区,管道开挖要用直径在20mm的混合的沙土有效的进行垫平,厚度应保持在150mm左右,且还要保证不划伤其管道。管沟挖出来的土方,可以堆在管沟的两旁,但不能妨碍到交通。市区施工的时候,其废土应先行清运;如施工在耕地内,其对方的宽度应大大缩小,减少对农作物的损失。

3.3 管道的安装

PVC管的放置:PVC管在下管前,应先将管沟内清理完毕,当沟低出现凸凹不平的现象时,应先修整,如沟底仍然是砾石层时,应先进行填沙10cm厚,才可下管,下管之前要先检查管件是否完好,完好即可用绳索或其他的起重设备,徐徐的将管放入到管沟内。PVC管的装接施工,如果需要切管,则切口与管轴应垂直,不能歪斜,切后应立即准确拼接。PVC管在施工中保护:在装接PVC管的时候,要防止石块和其他的坚硬物体坠入到管沟内,导致PVC管损伤。在休息或工作暂停时,一切的管口都需用遮盖牢,防止不洁物体,渗入到管内.水管在装接完后但尚未试压之前,应先行将管身的部分覆土,以保护其不受到损害。

3.4 填土、填沙作业

配管之前的填沙:填沙之前,应先予整理沟底让其平坦,如有凸出来的石头,应予在填沙之前进行排除,而沟低的填沙厚度应在10cm以上,并酌予夯实.。配管之后的回填:PVC管在配管之后,就可予以回填,应用原管沟挖出的沙土进行回填,如原管沟挖方的为土石方,则管低的一律填10cm的沙。另配管之后,管顶也要填沙10~30cm厚,然后在上方覆土。如以原本挖出的沙土或沙进行回填。则在管顶的30cm内。不能有杂物或石块。如管沟内有水。回填之前应先排出。沟低的沙层夯实,是为了防止管低而形成了空洞现象,在管子周围夯实,须确定后实行,但在夯实中不得伤害管体。

3.5 管道试压

管道工程在施工完毕之后,在未进行回填之前,应先进行质量的检查。质量检查主要包括了外观的检查,接口的严密性检查和断面检查三部分。外观检查主要指对管子、基础、接口、管道设备、节点、附属井及其他的附属的构筑物进行相关检查。断面检查指对管道敷设高程的中性线及坡度进行相关的复测检查。接口的严密性检查指的是对水管道的接口做漏水的试验,一般称作管道水压的试验。

4 结束语

根据上述分析,根据对饮水安全工程施工中对管材的选择、水资源的污染治理措施及施工中实际的技术方案进行阐述和探究,以便加强实际中施工的水平,更好的去推动相关的技术发展,保证每个居民及整个社会用水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鲁雄.浅议安全饮水质量安全[J].现代资源环境,2010.9.

[2]张谈锋.论居民用水安全的改善措施[M].工业技术标准,2011.6.

作者简介:胡阿忠(1965-),男,大专,工程师,毕业于南京空军气象学院,从事于供水工程方面的工作。

作者:胡阿忠

第2篇: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基坑施工方案优化措施研究

【摘要】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必然会向内涵式建设的方向发展,以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来有效缓解城市发展与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因此地下综合管廊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例进行分析,研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基坑施工方案的优化措施,以达到完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的目的。

【关键词】综合管廊;基坑施工;方案优化措施

地下综合管廊是市政管线集约化建设的趋势,也是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的方向,传统的市政管线直埋方式,不但造成了城市道路的反复开挖,而且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本身也是一种浪费,沿城市道路下构筑综合管廊,将各种管线集约化,采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方式敷设。这种敷设方式美化了城市环境,减少了城市道路重复开挖对人民日常生活和交通带来的影响,同时综合管廊的成功建设对推动本市乃至全国的新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将起到良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1、项目概况

本实例项目位于湖南省长沙高新区,红枫路(黄桥大道—碧桃路)全长 2358m,规划路幅宽度51m,设计车速60km/h,综合管廊长2358m。根据综合管廊规划及现场情况,综合管廊建设路段处于城市周边区域,道路红线外土方挖填方量大,道路两侧绿化带位置无法有效充分的使用。道路中间设计有6米宽分车带,远离人员密集区域,该分车带宽度能满足管廊通风、吊装等口部设置要求。因此综合管廊设计放置于道路主车道以下。同时结合道路同步施工,预留两侧道路下纵向空间。整体设计如下图所示:

市政道路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按照新建区域管线规划进行,尽量考虑更多的管线入廊。设计标准断面为“综合舱(10kv电力、电信、给水、中水)加燃气舱”二舱方案,断面尺寸7.3m×4.3m。断面面积31.39m2。电力、电信、给水、中水管道均置于综合舱内,单独设置燃气舱,舱体净高3.5m。综合管廊标准断面如下图所示:

2、管廊工程地质评价

场地地形起伏,沿线岩土层在水平方向上起伏大,厚度有一定差异,地基均匀性整体较差。管廊开挖段基础施工开挖深度内主要为黏土、全风化~中风化板岩,采用自然放坡开挖,由于开挖深度较大,分级放坡必须采取护壁措施(如挂网喷砼护壁)。开挖坡比土、全风化板岩坡比为1:1~1.5,强风化板岩坡比1:0.75~1,中风化板岩坡比1:0.5~0.75。同时路线挖方地段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对挖方路基及基坑施工影响不大;填方地段地下水埋藏较浅且一般存在地表水,路基及基坑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

3、管廊基坑施工方案

本实例中综合管廊沿道路中线全线布设,平均埋深7m,管顶平均覆土3m,全线采用放坡开挖的方式,支护结构主要材料采用HRB400、HPB300级钢筋和C20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为:根据地质划分开挖高度→开挖土方并修整边坡→初喷底层混凝土→土钉安装→注浆→挂钢筋网并与土钉尾部焊接→安装泄水管→复喷表层混凝土至设计高度。

基坑开挖支护断面如下图所示:

3.1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土方开挖边坡后,必须对边坡进行修整,清除浮土,防止施工中塌方;准确定出孔位并做出标记,然后打入插筋;钢筋网使用φ8@200mm×200mm,搭接长度应大于 300mm并弯钩,绑扎必须牢固,避免松扣。钢筋网铺设后,应在网面与坡面放置30mm厚的垫块;喷射砼前,应清除开挖面的浮土,埋设控制喷射砼厚度标志,喷射砼强度等级为C20,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顺序自下而上,喷射时,应严格掌握枪头与受喷面的距离(不超过1000mm),并调节喷射角度,以保证喷射砼与坡面的密实性。

3.2 坡面挂钢筋网喷射砼施工方案

基坑壁挂网采用φ8@200mm×200mm钢筋网,加强筋为φ16钢筋,喷射细石砼厚度80mm;喷射砼原材料采用P.O32.5R普硅酸盐水泥,干净的中粗砂和粒径少于15mm的砾石,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比例为1:2:2.5,喷料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喷射时,应控制好水灰比,保持砼表面平整,呈湿润光泽,无干斑或流淌现象。

3.3 基坑挖土施工方案

按设计要求挖除坑外土层到基坑顶面设计标高。在用机械挖土时必须注意,挖土深度严禁超过设计标高;分层开挖基坑中心部位土体,每层厚度不宜大于1.5m,开挖坡率参数严格按照图纸进行修坡,坡率为1:0.75,考虑下部预留修坡面积,每层同步跟进的支护深度为1.3m,基坑挖土施工应做到“五边”施工即:边挖、边凿、边铺、边浇、边砌,保证基坑土体不长期暴露,确保基坑稳定;挖土以机械挖土为主,人工挖土为辅,机械挖土距设计标高30cm厚度进行人工开挖、修土和设垫层,并且必须在12小时内完成,如果开挖后不能及时设置垫层,则需在坑底预留30cm土层;基坑挖至设计高程时破坏基底土的结构,不得长时间暴露或扰动、浸泡,应防止削弱其承载力,开挖不应破坏基底土的结构,当基底上质为碎石土、砂性土或粘性土时,基坑应整平夯实;挖出土体及时外运,不得堆放在基坑四周,基坑外侧施工挖出土方也需及时外运;施工时发现地面地形与设计差异较大,或基坑开挖后发现地基与设计要求差异较大,应及时反馈设计单位。基坑开挖过程中检查标准及控制措施如下表所示:

3.4 施工应急方案

基坑工程极为复杂,影响安全的因素很多,必须随时做好应付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确定合适的应急措施保证安全。土方开挖期间,设专人定时检查基坑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主要应急方案包括:准备大功率排水设备,基坑面积较大,遇强降雨天气,为防止雨水对坡面的冲刷,须做好相应排水措施;表層杂填土在边坡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坍塌,可采用坡后卸土加以处理;现场应准备一定数量的编织袋,钢管、水泥、喷浆机等备抢险用;现场应准备一定数量的拦护材料,用于隔离;开挖过程中如支护结构位移过大,地面沉降过大,可采用放缓挖土速度处理。

结语: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基坑施工涉及市政、绿化、电力、环保等多个相关部门,因此在施工过程的各施工节点,应及时通知建设方、地勘、设计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查看,以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同时各部门间应协调工作,互相配合,加快效率。当施工过程中发现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及时进行必要的补勘,并通知设计人员做出调整。在深基坑支护的施工和使用期间,应严格控制不利于边坡稳定的因素产生和发展,不能随意开挖坡脚,防止坡顶超载,同时应避免地表水和地下水大量渗入坡体。

参考文献:

[1]吴淑平.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及设计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4):121-122.

[2]张慧思.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8):107-108.

[3]高雪刚.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和施工研究[J].城市住宅,2020,27(03):205-206.

[4]贾玉,王栋.城市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方法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3):53-54.

[5]段军,李晓龙,姚康,杨永登.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基坑边坡变形监测与数据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19(10):110-111.

[6]刘兴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6):136-137.

作者简介:

曾宇(1982-),男,本科,工程师,湖南长沙人,汉族,目前主要是从事市政工程工作。

作者:曾宇

第3篇:浅述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摘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民生工程之一,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是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所以在进行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的加强。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 施工方案; 技术措施

1管道工程

1.1施工工序管道安装工程:定位放线→管沟开挖→管道安装→打压实验→管沟土方回填→场地平整。检查井砌筑工程:定位放线→土方开挖→砖砌体砌筑→砂浆抹面→卵石垫层→井内闸阀、水表安装→井盖安装→土方回填→现场平整。

1.2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情况

1.2.1管道安装工程①施工放线:开工前,对管沟断面进行复测,并布设中心线控制桩,确定管沟的开挖深度及回填方法;施工测量配备专人负责,开工前对测量器具进行检验校正,并定期检查校正;开始挖管沟时,每100m布设一个控制桩,合于轴线和高程的控制转点桩沿管沟方向引出,并做鲜明标志,做好记录。②土方开挖工程:根据事先确定下来的开挖线,开挖坡度1:0.20,以防坍塌,用人工进行开挖至设计深度后,用人工整平沟通槽的浮土,再进行下一步工序。③管道铺设及打压:管道铺设采用地埋式,设计挖深1.50m,边坡采用1:0.20。在土方开挖前先放线,经检查合格后再开挖,管线要顺直管沟管底平整,要求没有突出的尖硬物体,开挖到设计深度,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签字后安装管道;管道实验压力为管道系统工作压力的1.50倍。将试压管道末端封堵,缓慢注水,将管内气体排出,充满水后,进行水密封性检查;加压采用加压泵缓慢升压,升压时间不小于10min。升压1h后,观察接头部位是否有漏水现象。稳压1h后补压至规定试验压力值,15min内压力未有明显下降为合格。试压合格后,将管道内的水放出,冲洗干净。④回填土工程:用人工回填的方法进行,先铺一层30cm砂土,再人工回填管沟土方。

1.2.2检查井工程①土方开挖工程:根据事先确定下来的开挖线,开挖边坡1:0.20,用人工进行开挖至设计深度后,再进行下一步工序。②砖砌体工程:砌砖前应先挂好水线、垂直线,保证砌筑后的墙面上下倾斜误差不超过20mm;砖砌体工程结束后应先洒水,浸湿后再进行砖砌体勾缝;砌块宜采用“铺浆法”施工。对孔错缝搭接,搭接长度≥90mm。纵横墙交接处应交错搭接;砖砌体水泥浆抹面前应先找冲筋点,再大面积抹面;钢筋、模板砼工程砼建筑物施工工艺。

2建筑物土方工程

2.1土方开挖由于各建筑物处地形条件不一,开挖拟采用人工和机械两种开挖方案,就近在规定范围内弃土。为了预防扰动原状土,机械开挖深度至设计标高以上20cm处,人工清除剩余土方。开挖边坡按1:1控制。开挖时注意:施工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要将开挖图绘制详细,标明标高变化的位置。测量放线时,在高程变化的位置要有明显的标志,开挖图必须交给测量员,需机械开挖时工长和挖掘机的司机,要有书面技术交底;开挖过程中,测量员一定要在现场,配合工长指挥开挖,及时标明高程;机械开挖要留出20cm厚的原土层,防止扰动地基,人工清理时,要按照测量员给定的高程,及时清理剩余土方,不得在机械开挖全部结束之后,再清理土方,避免造成人工和工期的浪费;基坑边坡自开挖之时起,设专人监视其稳定情况,防止塌方,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基坑开挖结束后,要在坡顶搭设安全隔离杆,搭设材料用钢管脚手架,上下两根横杆,挂好安全网;如果边坡的土质松散程度比较严重时,可采取土袋护坡和放大边坡等措施提高边坡的稳定;开挖基坑排水,开挖完后的基坑,在其四周设不低于20cm的挡水埂,并备好抽水泵,预防基坑内集水,造成泡槽现象。

2.2土方回填建筑物土方回填,大量的用机械填筑、碾压,少量的机械碾压不到的地方用人工夯填,严格控制填土含水量,分层填筑,每层必须做干容重试验,经有关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填筑上层。在建筑物土方回填之前应先清除积水、淤泥、杂物,务使新回填土方与原始土面严密结合。建筑物周围土方回填,特别注意石砌体、砼及止水等与回填土方的结合部位,靠近建筑物边、角、拐的地方只准用人夯实,务使建筑物与回填土紧密结合。

3钢筋工程

工程所使用的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经取样试验合格方可进场。对钢筋的翻样和下料、绑扎必须有技术交底,明确图纸设计要求、规范要求。主筋接头须焊接,搭接长度须符合要求,相邻有接头钢筋应相互错开,保证受力筋的正确位置。板筋要画线绑扎,做到相互平行顺直,多设支点,使保护层满足要求,不许重物压在钢筋网上和人在其上行走。钢筋保护层采用1:2.50水泥砂浆预制垫块,钢筋绑扎完成检查合格后,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验收,并办理砼浇筑手续。浇筑砼前要对钢筋除锈。

4模板工序

尽量采用钢模,钢管架、钢管加固,局部地方使用木模、木支架,计划准备钢模500m2,Φ48架管10t,松木模板100m2,木架杆10m3。对模板施工要求认真阅图,熟悉各部位的标高、轴线、截面尺寸,引测轴线、标高要准确,支模前应放线用墨斗弹出线后再支模。模板支立的稳定性、强度、刚度要符合要求,浇筑砼前要仔细的检查每一个部位的加固情况,如有疑问立即提出及时解决,必须组织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砼。浇筑砼时应派专人负责看护模板,随时注意预埋件、预留洞的位置及模板支撑情况,如有问题立即纠正。

5砼工程

所有材料均符合要求,采用级配石子,按重量配合比配料,搅拌机拌和,三轮车或架子车运浆,机械振捣。砼浇筑前模板、钢筋应组织隐蔽验收,要浇水冲洗湿润,并清理模板内的杂物。拌和站的位置不能离浇筑现场过远,运输时间不宜过长,运输道路要平坦,避免运浆过程中出现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过多降低塌落度等现象。在拌和砼过程中拌和设备必须经常进行核检,包括砼拌和物的均匀性及拌和时间、衡器的准确性、机器及叶片的磨损程度等。砼搅拌机拌和时间不少于2min,杜绝随意加水现象,严格控制塌落度。振捣要均匀,防止漏捣,以砼表面泛浆,不再出泡沉陷为度。砼采用溜槽入仓,应按顺序人工分层装入模板之内,避免集中下料造成模板位移和变形,入仓面的砼应随浇随平仓,不得堆积,仓内若有粗骨料堆叠时应均匀地分布于砂浆较多处,但不得用水泥砂浆覆盖,以免造成内部蜂窝。不合格的砼浆严禁入仓,拌制好的砼不得重新拌和,凡已变硬而不能保证正常浇筑作业的砼必须清除废弃,浇筑时严禁仓内加水。已浇好的砼强度未达到2.50Mpa前,不得进行上一层砼浇筑。浇筑上一层时须将浇筑好的砼表面处理成毛面,并清洗干净、排除积水,刷素水泥浆方可浇筑新砼。拆模时若发现有蜂窝麻面等情况,要立即按技术操作要求进行修衬。

6浆砌石和勾缝工程

浆砌石砌体和勾缝用人工砌筑,人工勾缝,搅拌机拌和砂浆。风化的山皮和有裂缝的片石严禁使用,砌筑前石块必须加以修整洗刷。砂浆必须拌和均匀,应随拌随用。浆砌石应采用座浆法砌筑,在砌筑前对土基应先洒水湿润并夯实基面,先铺一层2~5cm厚的砂浆,砌筑时应干摆试放、分层砌筑,座浆要捣实饱满,砌石要表面平整、稳固、密实无通缝,片石间错茬搭接,不能出现干缝(片石间无砂浆)现象。灰缝不得小于3cm。浆砌石表面砌筑完后立即要划缝,勾缝前应将灰缝剔除2cm以上,用清水冲洗干净,自上而下地进行勾缝,浆砌石砌筑好后要尽早的勾缝,这样有利于勾缝砂浆和砌体的结合强度。

7砼、浆砌石、勾缝养生

砼、浆砌石和水泥砂浆勾缝要有专人负责洒水养护,砼浇筑结束后用草帘等覆盖,经常保持表面湿润,特别对没有加盖的要间隔2h洒水1次,砼养护14d,重要部位养护28d,浆砌石和勾缝养护14d。气温在0 ℃以下停止洒水养生,要采取保温措施。

作者:周保国 雷国宏

第4篇:绿色施工措施

施工现场节水措施

(1)编制详细的施工现场临时用水方案,使施工现场供水管网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采用合理的管径、简捷的管路,有效地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2)施工现场办公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型水龙头,100%配置节水器具。施工生产和用水采用两套临水系统,均使用节水型产品,分别安装计量装置,对施工生产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防止扬尘措施

1、工地主出入口设置冲洗设备,并由专人管理。

2、工地主干道浇筑10~20cm厚的混凝土进行硬化路面。

3、工地的施工土方车辆离开工地时应及时冲洗,运载土方的车辆应检查车辆是否有覆盖。

4、土方开挖现场采用湿法作业:对扬尘如土方工程施工采取现场撒水。堆放的土方采取安全网覆盖,并定期进行撒水,并及时记录。

5、地下室等通风不良的场所施工采用通风方式,有效控制降低施工中产生的粉尘浓度。

6、加强个人防护,粉尘作业的操作者在作业时,一定要带好防尘帽和防尘口罩。作业人员进行就业前体检和就业后体检。

7、保护和美化环境,在工地出入口、施工主干道两侧及生活区栽花种树植草或局部草坪绿化,创建一个美好舒适卫生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8、项目部派设专人对生活区、出入口、主干道、施工现场定时进行打扫、洒水。

防治水污染措施

1、现场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周边,设排水沟,流向大门处冲洗槽沉淀池,沉淀后利用;不能利用的污水,沉淀后方可排入城市小区污水管道。

2、定时由专人清理排水沟,现场内不得存有污水、烂泥。

3、厕所、浴室应设置简易有效的化粪池,产生的污水经下水管排放要经过化粪池,排向市政污水管网,化粪池有专人应定期清理。

土方回填安全措施

一、土方回填分机械回填和人工回填,不管用哪种方法回填,作业人员都必须按施工员的要求进行施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二、使用推土机回填时,严禁从一侧直接将土推入沟坑,配合平整的施工人员要远离推土机错开作业,以防被机械碰伤。

三、人工回填用手推车推土时,沟坑边应设挡板,下方不得有人操作,卸土时不得撤把,以防碰伤他人。

四、回填土应从基槽两边对称进行,分段分层夯实,切勿一边回填完再回填另一边。

五、使用打夯机打夯时,打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打夯机的安全操作规程。打夯前应对回填的工作面进行清理排除故障,搬运打夯机到沟槽中作业时,应使用起重设备,上下时选用跳板,打夯机时要注意防止触电事故,必须有两人协助作业。并穿好绝缘用品,一人扶夯一人提线,两人要密切配合,防止拉线过紧和夯打在电线上造成事故。

六、回填土方时,作业人员不要太密集,作业现场严禁追逐嬉笑打闹,以防使用的工具碰伤他人。

非传统水源利用措施

1、优先采用中水搅拌、中水养护,有条件的地区和工程应收集雨水养护。

2、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宜优先采用地下水作为混凝土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冲洗用水和部分生活用水。

3、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尽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

4、大型施工现场,尤其是雨量充沛地区的大型施工现场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充分收集自然降水用于施工和生活中适宜的部位。

5、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施工现场节约材料措施

1、一般性要求

1) 加强材料采购、堆放、入库保管、发配料等环节的管理,减少非实体性材料消耗。

2)科学合理的布置施工现场,并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材料运输时,选用适宜的工具和装卸方法,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就近堆放,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2、钢筋工程

1)优化钢筋配料方案,钢筋加工前应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在加工过程尽量使用短了,减少钢筋浪费。

2) 原材与半成品钢筋分别堆放,有防水措施,加工成型的钢筋必须有由计划组审核发放的明显标识,有质检部门的检验状态标识。

3) 损耗钢筋要分类集中存放,马凳筋、埋件、短洞口加筋等尽量利用此类钢筋。钢筋加工机械项目部安排专人检修,确保机械良好有效运行。钢筋下料单由劳务队编制,项目部进行审核,确保合理搭配利用钢筋。

3、模板工程

a) 在施工前应对模板工程的方案进行优化。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模板体系,模板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支撑,最大限度的提高模板、支撑架的周转次数。

b) 木模板进场后四周侧面刷防水油漆封边保护,防止使用时渗进水分。

c) 模板必须仔细计算,对各部位的模板进行配模,尽可能使加工的模板有利于二次使用。

d) 模板拆除后,立即进行模板表面的清理和刷水质脱模剂,使模板处于保养状态。

4、混凝土工程

a)与商品混凝土厂家签定合同时,要求以图纸算量为混凝土工程量结算依据。

b) 浇筑墙体等竖向构件时必须使用挡板配合布料杆施工,以减少混凝土的浪费;每次打灰时派专人进行捡拾落地灰,集中到灰槽中再利用,降低浪费。每段浇筑前准确计算混凝土用量,在现场根据实际的浇筑量控制进场的混凝土量,避免多要或少要。

5、施工现场临建

a)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以提高工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

b)降低施工办公耗材,能用电子文档的尽量避免用纸质载体,如施工日志、施工日报表、会议纪要等。

6、幕墙及各类预留预埋应尽量与结构施工同步,减少后期打洞或剔凿。

7、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行总体排版策划,以减少非整块材的数量。

对施工区域内的遗址文物、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

在开挖过程中如遇到遗址文物、古树名木,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马上通知文物部门前来探查和发掘,待有价值的文物发掘完成后,经上级文物主管部门审批后才能施工。

对工人进行教育,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文物,应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向负责人汇报。

第5篇:绿色施工保障措施

绿色施工保障措施 第一节 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环境管理策划 (1)管理目标

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国家、地方环境方面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制度要求,制定项目部环境管理目标。

(2)获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项目经理部还要建立获取途径,获取项目所在地适用于项目生产的地方性质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3)环境的识别与评价

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识别出生产、服务等活动中存在那些环境,同时对这些环境进行评价,从中判定出那些为重大环境,并建立《项目经理部环境识别与评价一览表》和《项目经理部重大环境清单》,由项目经理批准实施。

随工程的进展和施工条件、环境的变化,项目现场的环境因素也将发生变化,项目部必须及时调整工作的策略和重点,做到有备无患。

(4)制定管理方案

项目部针对环境因素制定各类相应作业规程;针对评价出的重大环境因素制定《项目经理部环境管理方案》,管理方案的内容应包括:控制目标、法律法规的要求、具体控制方法或措施、负责人及其职责权限、时间表等。编制时可参考《公司环境管理方案》。

常见环境因素管理规程见附件2。 (5)制定应急预案与响应计划

项目部应制定项目应急预案与响应计划,以确保出现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时,项目部能作出积极、准确响应,从而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和与之有关的疾病和伤害。

1)紧急情况和潜在事故:火灾、泄漏、地震、爆炸、雷电、暴雨、大风、中毒、污染、停水和停电等。

2)应急预案与响应计划应符合下列要求:

a保证在作业场所发生紧急情况时,能提供必要的信息、内部交流和协作以保护全体人员的安全健康。

b通知并与有关当局、近邻和应急响应部门建立联系。

c阐明急救和医疗救援、消防和作业场所内全体人员的疏散问题。

2、入场教育 (1)入场环境教育

项目经理部对新入场工人进行入场环境教育,教育内容: 顾客/监理提出的环境管理要求及注意事项; 施工现场环境管理规章制度;施工现场扬尘、噪声、污水、废弃物的管理办法;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时上报程序等。

(2)教育效果

通过环境教育应使项目部各级人员都意识到: 1)遵循作业规程与管理方案;

2)作业活动中实际和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和职业安全健康风险,以及改进个人行为所带来的环境、职业安全健康效益;

3)在执行作业规程与管理方案,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4)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3、技术交底

对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和重大环境施工部位,专业工长应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的环境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分工种、分项目、分施工部位进行。

4、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检查 (1)检查方式

1)项目日常巡查:安全员每天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并记录发现的问题及处理结果。

2)班组随时检查:班组每天应对各施工点进行随时检查。

3)项目经理部由安全员填写《环境、职业安全健康检查记录表》于每月25日之前报公司备案。

(2)检查内容

1)各项规定的执行情况、重大环境因素管理方案的落实情况、直接接触职

业病环境作业的劳动者(油漆工、电焊工)的健康情况、隐患的处置情况。

2)项目经理部在实施环境绩效监测时,必要时可委托相应的监测机构进行,如:甲醛含量、场界噪声、污水排放、有害挥发性气体的排放、石材的放射性等;

(3)隐患整改

环境出现的隐患可分为一般隐患和严重隐患。凡可能造成死亡事故或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00元的隐患即构成严重隐患。

对于一般隐患,检查人员应即时向作业人员发出口头整改指令,由作业人员实施整改,检验人员对整改情况进行重新检查,直到符合要求;对于严重隐患,检查人员应立即下发《工程整改通知单》,由作业人员限期整改,检验人员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

5、环境事故、事件的处置

紧急事故发生时,项目经理部必须立即按照自行编制的《应急预案》中应急响应部分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当事故严重,自身难于处理时,应立即联络紧急救援并向上级领导报告。

6、环境因素识别与管理

项目部根据公司《环境因素台帐》进行识别与评价,通过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确定项目部的重大环境因素清单并建立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7、环境因素管理措施 (1)向顾客获取排污申报信息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应以公函或工程联系单的形式向业主索取排污申报登记,得到业主是否有排污申报登记的信息;如果有排污申报登记,应向业主索取,项目经理部保存;如果没有,公函或工程联系单应得到业主的答复,保存相关的答复信息。

(2)建筑废弃物的分类管理

1)建筑废弃物可分为:无毒无害可回收、无毒无害不可回收、有毒有害可回收、有毒有害不可回收等四类;

2)按建筑废弃物的类别,在施工现场分别设置废弃物临时堆放点,并做好明确标识;有毒有害类废弃物堆放处还应设置不泄露的容器;

3)项目经理部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堆放;

4)对于有毒有害类废弃物,由项目经理部按照总包方或业主要求进行处理,并向总包方或顾客索取清运单位的资质证明及清运协议;或由项目经理部委托施工所在地环保局批准的有毒有害废弃物清运、消纳单位进行处理,签订《废弃物清运协议书》,并向消纳单位索取资质证明及相关的资料。

(3)严格原材料的采购

施工中原材料的采购必须严格按照ISO9001和ISO14001的相关执行文件进行。现代装饰中必须强调装饰材料的无害化,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污染物氡,化学污染物甲醛、氨、苯及各种具有挥发性的有机物(TVOC)是人体健康和环保污染的罪魁祸首。所以,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石材和各种涂料,油漆;它们的采购必须要有检验机构所出示的合格证明和绿色环保标志。

(4)施工场界噪音的控制

1)概念:施工场界指施工现场建筑物围墙外1m范围内,根据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装饰施工噪声标准限值如下:

昼间(6:00—22:00)≤ 65dB;夜间(22:00—6:00)≤ 55dB。 2)措施:产生较大噪音的施工机具应采取降噪措施,如设置封闭的电锯房;在合理的时间段安排有噪音的施工;石材和木制品尽量在工厂加工等。

(5) 施工污水的沉淀和排放

施工现场如有石材切割以及大面积水磨石施工等时,应在施工现场设置沉淀池。

(6)有毒有害挥发气体的散发

1)采购材料时严格按照《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十个国家强制性标准》选择环保材料;

2)保持现场良好的通风,必要时设置排风装置; 3)作业人员在施工时应戴好面罩; 4)油漆作业尽量采用场外作业等。 (7)扬尘的控制

1)对易产生粉尘的材料,装卸时应轻拿轻放,并严密遮盖存放; 2)现场设专人对现场进行洒水降尘;

3)对必须产生较大粉尘的作业空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必要时设置排风

装置;或进行临时封闭,并要求作业人员戴好面罩;

4)严禁向建筑物外抛掷垃圾,所有垃圾袋装运走。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后方可离场上路:在装运建筑材料,建筑垃圾的车辆,派专人负责清扫道路及冲洗,保证行始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

5)车辆运输水泥、砂石、渣土和废弃物时,应不超载、严密覆盖,防止遗撒。

(8)灯光控制

我们将注意夜间灯光照明,在施工区内进行作业封闭,尽量减低光污染。 (9)施工现场资源、能源消耗的管理

1)现场材料的管理:编制合理的采购计划,严格审批手续,防止超预算采购;合理控制材料的使用,对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应加以充分利用。

2)现场水电管理:优先选用节能型照明灯具;合理布置照明灯具,使光照射在施工场界范围内;杜绝施工机具无负荷运转及长流水现象;充分利用废水,节约水资源;

3)工艺及设备选型:在进行工艺和设备选型时,优先采用技术成熟、能源消耗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对耗电较大的工艺及设备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逐步替代。

第二节 防扬尘污染措施

为了确保在本工程施工期间对扬尘污染的控制达到当地建委、物业管理公司及其他相关机构的要求,同时达到周围居民、企业投诉率为0的防扬尘管理目标,项目部特编制此措施以加强现场对于扬尘污染的控制力度。

一、成立文明施工领导小组

以项目经理牵头,由主要施工工长及材料负责人、质安员、保卫组长组成项目防扬尘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地现场的防扬尘污染工作。

二、现场施工防扬尘管理措施

1、施工现场周边设置硬质围挡;

2、主要道路做硬化处理,派专人负责清扫道路及冲洗,保证运输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

3、垃圾、渣土及时清运;

4、施工土方用彩条布或其他覆盖物进行覆盖;

5、施工现场出口设置清洗池等冲洗设施;

6、施工现场出大门的地方设置洗车处和高压水枪,运输车辆驶出施工现场时由专人协助将车轮和槽帮冲洗干净后方可离场上路;

7、水泥、石灰等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建材必须在库房存放。若有临时存放于施工现场的材料,则必须严密覆盖;

8、严禁向建筑物外凌空抛掷垃圾、渣土,所有垃圾、渣土必须袋装运走;

9、严密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旧材料,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

10、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应洒水润湿和在仓库进行。

第6篇:风电绿色施工措施

8、风电工程施工 8.1植被恢复控制 8.1.1实施原则

(1)以“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生态破坏谁治理”为基本原则,在现场踏勘及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查清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及其特征,根据工程特点,界定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职责范围,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2)坚持“生态保护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原则。合理安排新增水保措施的实施进度,以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把控制水土流失、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保证生态保护工程尽早发挥效益。

(3)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布设充分考虑水土流失易发场所。

(4)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开发建设项目生态保护、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和改善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草、树种选择当地适生品种,利于植被的快速恢复。

(5)坚持“重点突出”原则,在设计中通过对防治区域的划分,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遵循全面治理和重点治理相结合、防治与监督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合理布置各项防治措施,建立选型正确、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效果显著的生态保护综合防治体系,使生态保护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又能达到控制和防治新增水土流失的目的,使项目建设区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 (6)坚持“保护优先、因害设防”的原则,根据南北方水土、植被差异的特点,生态保护过程中,北方地区减少二次动土,防止损毁植被;南方地区雨水较多,及时种植,防止水土流失。

(7)坚持“经济可行”的原则,各项措施制定做到投资少、效益好、可操作性强。

8.1.2控制方法

工程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开挖扰动地貌、占压土地和损坏植被,使原地表蓄水保土功能下降;另一方面施工中开挖、填筑等动用的土方量较大。在南方一般属于水力侵蚀为主的红壤丘陵区,主要表现为坡面面蚀和浅沟侵蚀,应采取恢复植被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为有效防治道路挖填形成的裸露地表和边坡的水土流失,对具备植物生长的土路肩、边坡等部位撒播灌草。道路挖填后形成的土石渣边坡立地条件差,撒播灌草前需覆盖耕植土,以利于植物生长,覆土厚度30cm,灌草种可根据当地气侯条件选择(如荆条、狗牙根和高羊茅等),种子播深应符合生长要求,播种前施用有机肥,播种后及时镇压,防止风蚀。局部路堑边坡如不具备撒播植草的立地条件(边坡较陡、岩质边坡等)的,可在坡脚栽植爬山虎。

一般可以分为风电场风机区和风电场变电所区及道路区等进行恢复治理。 ⑴风机基础区

基础占地区域为工程永久占地区域,施工结束进行整平。必要时进行地面硬化或绿化。

基础开挖时,表土堆置在回填土的下层,堆放在基坑一侧,顶部采取苫盖措施。

⑵风机、箱变施工区

该区域施工结束后,进行土地整治,以便于植被恢复。 风机、箱变施工区为临时占地,植被恢复采用植草方式。

风机、箱变施工区堆放的砂石料因其质地疏松、孔隙度大,雨后吸水饱和后,破坏了原有平衡,易造成一定程度的流失,因此施工中要注意在预先做好砂料边坡挖填的稳定性防护。同时,在风大的季节,预先采取苫布进行苫盖,防止风蚀。 ⑶检修道路区及施工便道区

检修道路堆料区坡脚采取临时拦挡措施,顶面采取苫盖措施。 检修道路施工结束后,进行土地整治,采取人工整地方式。 检修道路施工便道为临时占地,植被恢复采用植草方式。 ⑷直埋电缆

直埋电缆敷设占地为临时征地,植被恢复采用植草方式。 表土及回填土堆土点四周采取临时拦挡措施,顶部采取苫盖措施。 ⑸施工生产生活区

施工场地边界四周开挖临时排水土沟,并在排水沟出口处设置沉沙池。在砂石料堆场周边采用砖砌挡墙围护。在临时堆土场四周采用填土草包挡护,开挖土料表面铺苫布进行防护。

施工结束后,占用的土地要进行清理,拆除各种因施工而建的各种临时设施,对拆除的废弃物等建筑垃圾清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场进行处理;结合周围自然地势对地面进行平整;及时恢复原有植被。

立地条件、草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技术等同风机基础区。 8.2集电线路直埋电缆施工控制 8.2.1电缆盘放置场地清理

电缆盘放置场地的选择是直接影响施工效率的,确定几个电缆集中的区域作为敷设基准点,以基准点向外辐射敷设,电缆盘架设场地要选择离电缆沟较近宽敞的空地,事先对场地进行回填平整,电缆敷设人员比较多,走动比较频繁,再加上电缆敷设时的拖动,场地清理过程中要提前采取抑制扬尘的措施,措施如下以下:

(1)作业前期,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2)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

(3)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8.2.2电缆直埋沟的开挖

电缆沟开挖主要采用挖机作业,遇到特殊地区可能需要人工或者爆破作业,在施工过程中主要会遇到噪音、粉尘、破坏土壤植被、破坏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等问题。

8.2.2.1针对土方开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达到洁净化施工的要求

(1)工程开工前,应对施工场地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土壤情况提出对策,采取科学的保护或恢复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侵蚀、退化,减少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2)电缆敷设路径在最短的基础上尽量考虑利用荒地、劣地、废地或已被污染的土地开挖。严格按照直埋电缆施工规范电缆间距和埋深执行,尽量节约施工用地。 (3)施工中开挖的弃土,有场地堆放的应提前进行挖填平衡计算,挖出的弃土暂时无法回填利用的,应堆放在安全的、专用的场地上,同时进行覆盖保护,以免扬尘的发生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于地表径流或风化引起的场地内水土流失(如保护表层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

(5)对不可再生利用的施工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要求,防止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

(6)对开挖电缆沟破坏的植被,造成裸土的地块,有意识的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在施工结束后,尽量促使其恢复其原有植被。 8.2.2.2对于该工序由于特殊地形(岩石)的爆破等机械作业的噪音、粉尘问题可以由以下措施来减少影响

(1) 施工现场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2523—90)的要求,将噪声大的机具合理布局,闹静分开。 合理安排噪声作业时间,减轻噪声扰民。

(2)空气压缩机等噪声大的机械,尽可能安排远离周围居民区一侧,从空间布置上减少噪声影响。

(3) 施工现场空压机尽量使用电能作为动力,以减少柴油机动力的噪音污染;再者,选用能耗低、性能好、技术含量高、噪声小的电动工具。

(4)本工序凿岩等施工噪音控制在85db以上的工作,且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 (5)爆破作业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选择风力小的天气进行爆破作业。 (6)对于扬尘可以借鉴场地清理的扬尘处理措施。 8.2.3电缆敷设

(1)该施工工序最容易产生的最重点处理的就是垃圾,电缆包装物、制作电缆头产生的垃圾,建筑垃圾的控制也是洁净化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直埋电缆敷设大都属于野外作业,对于垃圾的回收要指定专人,当天施工结束,当天回收到指定地点集中填埋。

(2)由于直埋电缆敷设野外施工大都是使用自备发电机针对应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 (3)本工序应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让洁净化施工的宗旨之一节能得以体现。

(4)在电缆敷设时要使用一些周转材料如道木、滚杠等应尽量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使材料得以重复利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5)本工序还有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电缆使用部位的安排,安排不好就会导致电缆的浪费,也体现不出洁净化施工的节材,这就要每根电缆敷设长度做测量的登记然后根据每盘电缆长度进行合理编排。 8.2.4电缆防护

(1)电缆应敷设在壕沟里,沿电缆全长的上、下紧邻侧铺以厚度不少于100mm的软土或砂层。尽量利用原土回填到电缆沟,避免其他植被的破坏,做到土方量挖填平衡,以避免扬尘,回填必须平整,土堆的越高植被越不容易覆盖。 (2)沿电缆全长应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的保护板,保护板宜用混凝土制作,以免其他材料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3)位于城镇道路等开挖较频繁的地方,可在保护板上层铺以醒目的标志。避免电缆被挖破,损坏电缆导致更换,造成材料的浪费和其他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直埋敷设于冻土地区时,宜埋入冻土层以下,当无法深埋时可在土壤排水性好的干燥冻土层或回填土中埋设,也可采取其他防止电缆受到损伤的措施。 (5)直埋敷设的电缆与铁路、公路或街道交叉时,应穿于保护管 且保护范围超出路基、街道路面两边以及排水沟边0.5m以上。 (6)直埋敷设电缆在采取特殊换土回填时,回填土的土质应对电 缆外护套无腐蚀性,以免损坏电缆。

(7)位于城郊或空地旷带,沿电缆路径的直线间隔约100m、转弯处接头部位,应竖立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使电缆隐蔽后有明显的指示,不至于被其他取土作业破坏。

(8)施工后现场清理平整,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8.3施工、检修道路控制 8.3.1风电场施工、检修道路概述

我国风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一般有“三北”和东部沿海地区,目前我国的风电场主要也是建设在这些地区。风电场施工道路是指施工期需要的道路,主要用于建筑材料、设备运输、大型起重机的转场等,为临时设施;风电场检修道路是指运行期巡视检修需要的道路,主要用于运行期巡视、检修车辆的通行,为永久设施。大多数风电场施工和检修道路采用永临结合的形式,即检修道路兼作施工道路用。

风电场施工、检修道路按地形的不同,可分为平原道路、滩涂道路和山区道路等型式。平原道路指位于戈壁、草原等平旦地区的道路,其地形坡度不大,地质条件较好,一般直接在原始地面上铺设路基、路面后即作为风电场道路;滩涂道路指位于沿海滩涂地区的道路,其地形较为平坦,但上层土为淤泥质或饱和砂土类的软土,需处理后再铺设路基、路面;山区道路是指位于山地的道路,其地形复杂,需要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和回填。 8.3.2道路路线及断面控制 8.3.2.1道路路线选择

道路路线走廊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应遵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远近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予以利用。路线设计应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的关系,尽早做出规划,处理好现有道路和新建工程的关系的布局。在进行总体设计过程中,应对多种线路方案进行比较论证,选择经济合理的路线。

平原地区风电场地形较为简单,路线设计主要考虑就近的原则,尽量减少道路长度、减少运输和检修行驶的距离;滩涂地区风电场虽然地形平坦,但地貌复杂,地面各种设施错综复杂,路线设计除考虑减少道路长度外,还需尽量利用现有道路,避开民房、渔塘等设施;山区风电场地形复杂,路线设计应因地制宜,在满足大件运输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坡度和转弯半径,并尽量减少道路土石方工程量,避免大挖大填。另外路线设计还需尽量避免植被破坏、避开文物或军事设施、减少对现有交通设施及附近居民的影响。 8.3.2.2道路断面设计

道路断面设计指道路路基、路面、开挖、回填及横向排水的设计,道路断面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土石方工程量,减小路面宽度、减小开挖回填、设置挡墙等措施都可以减少道路土石方工程量。

平原地区风电场地形较为平坦,道路断面较为简单,一般在原始地面上直接填筑一定厚度的路基路面即可,但当地气侯较干燥,植被破坏后较难以恢复,所以平原地区道路断面设计需考虑尽量少破坏地表植被,尽量不挖少填。滩涂地区风电场地形较为平坦,原始地面较为低洼,道路断面一般需要大量的土方回填,以抬高路面标高,使路面满足承载力要求,但滩涂地区地貌复杂,河道、渔塘、湿地等水系密布,道路断面设计需考虑尽量少污染和破坏当地水系。山区风电场地形复杂,路线弯曲,断面设计一般为内侧坡开挖、外侧坡回填,土石方开挖和回填工程量往往较大,所以道路断面设计需考虑尽量避免大挖大填的情况,如设置必要的挡墙、支护措施等,并且做好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结束后尽快恢复植被。 8.3.2.3筑路材料选择

道路的路基、路面填筑需大量的土石料,土石料的开采、运输、填筑过程中可能带来植被破坏、扬尘、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道路设计需考虑尽量使筑路材料当地化,采用现场开挖料进行回填,以减少土石料的运输。

平原地区风电场一般应做到挖填平衡,现场的开挖料全部用于道路回填;滩涂地区道路由于地形低洼,往往需要外购大量的土石料,筑路材料设计时需尽量利用附近的土石料,以减少土石料的运输;山区风电场道路往往会产生大量弃碴,道路断面设计时需尽量考虑挖填平衡,对弃碴做好保护措施,尽快恢复植被。 8.3.3道路施工控制 8.3.3.1边坡安全防护

为预防边坡开挖施工不当而可能造成塌方、滑坡等生产安全事故,要求严格遵守以下安全生产技术规定。

(1) 边坡开挖必须严格遵照“自上而下,先岸坡后基础”的原则开展施工,不得采用自下而上的开挖方式,开挖后边坡不允许出现倒坡。 (2) 施工程序一般应遵守下列规定:

a. 严格按照规程规范中建议的土层开挖坡比进行开挖,以利于施工期边坡的稳定。

b. 边坡开挖之前应先清除开挖范围坡顶上部的危险源。

c. 应严格按照规程对边坡开挖支护的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坡比开挖,且开挖后立即进行支护,消除边坡不稳定造成的安全隐患。

(3) 切实做好施工用水的管理工作,严禁在开挖坡面及以上设置水池。做好开挖坡面周围及坡面上的排水措施,拦截地表水,防止施工用水浸溢。

(4) 临近交通、人员住宿及施工工厂等人员、设备密集场地的边坡坡面浮土必须及时清理干净,或设置足够安全的防护设施加以保护,确保边坡底部各类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 严禁在坡顶大面积人为地弃渣或者堆载,以免影响边坡的稳定。

(6) 在暴雨发生后,应检查边坡稳定情况,在确认边坡稳定后,再行施工作业。 (7) 高边坡施工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采用如下安全防护措施:

a. 坡高大于5m,坡度大于45º的高边坡开挖作业,应清除设计边线外5m范围内的浮石、杂物。 b. 修筑坡顶截水沟。

c. 坡顶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或防护网,防护栏高度不得低于2m,护栏材料宜采用硬杂圆木或竹跳板,圆木直径不得小于10cm。

d. 坡面每下降一层台阶应进行一次清坡,对不良地质构造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高边坡施工要求边挖边支护,即开挖一级,防护一级,不得一次开挖到底。 e. 为加强对高边坡的防护强度,施工中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采用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8.3.3.2扬尘控制

(1) 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

(2) 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3) 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 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 (4) 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5) 建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 补充:

1、卸车:(塔筒、机舱、叶片、箱变、电缆),绿色卸车、碾压问题,现场补漆,

2、存放:风机、塔筒、箱变中的绿色事项(含装卸)

3、安装:吊装,机舱罩处理,油脂油品应急处理,废旧物品处理过程、方式,打胶,油位控制;电缆安装

4、大型机械转运

5、风机调试过程中的绿色施工(垃圾存放、转移、移交)

9、输变电工程施工

9.1 输变电工程策划与控制 9.1.1 目的

输变电工程洁净化施工属于绿色施工的范畴,是绿色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洁净化施工目的主要体现在对环境的保护,它使得建设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和谐协调,从而更好地保障人类生存与健康(包括建设者本身的健康),同时洁净化施工还能带来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和节省建设成本的功效。 9.1.2 控制范围与方式

电力建设工程包括规划、设计、施工直到交付运营各阶段,洁净化应贯穿整个工程建设各阶段,应从规划设计就综合考虑洁净化施工的各种因素,为洁净化施工创造良好条件。实践证明已综合考虑了洁净化施工的规划设计能从根本上改善施工条件,为施工单位实施洁净化施工奠定基础,关于规划设计的洁净化施工要素控制参见第二章与第四章有关勘察设计内容,当然施工阶段的洁净化控制显然是更直接的环节。

洁净化施工的控制方式可以从系统性控制与针对性控制两个角度来进行管理。所谓系统性控制是指通过对施工方案或方式的整体优化来达到改善施工洁净化目的,有时也可理解为总体性控制,它也是洁净化施工的重要环节,洁净化系统性控制往往结合施工总平面布置等以及节能、节水、节材的管理方式同时进行;针对性控制是指对工程中出现的主要非洁净危害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如对扬尘、噪声、光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9.1.3 洁净化施工过程管理

洁净化施工过程遵循PDCA过程方法管理。

洁净化施工作为绿色施工的一部分,在输电变建设工程中,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中已制订有《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基建标准化管理规定》以及《电力建设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工作规定》等有所阐述与规定。为简化管理流程,减少过多管理环节和提高工作效率,电力建设过程中的洁净化施工管理控制可作为强化内容纳入上述管理过程。

洁净化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四个方面。

1、组织管理

1)建立洁净化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2)项目经理为洁净化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洁净化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洁净化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2、规划管理

1)编制洁净化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2)洁净化施工方案中的内容应包括系统性控制与针对性控制两部分内容。

3、实施管理

1)洁净化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2)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洁净化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洁净化施工的氛围。

3)定期对职工进行洁净化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洁净化施工意识。

4、评价管理

1)结合工程特点,对洁净化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

2)结合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检查、工程达标创优验收等活动,对洁净化施工方案、实施过程直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 9.1.4 洁净化施工的系统性控制

9.1.4.1 变电站洁净化施工的系统性控制

1、总体布局施工方案优化

1)建立模块化分区管理。变电站现场施工总平面应按实际功能划分为各个功能模块,分为生活办公区、材料加工场、进所道路及大门、施工现场(变电站围墙内)四大模块。工程各模块区主要由现场环形混凝土道路、塑钢网板、铁艺栏杆、钢管栏杆等分隔而成。按区设置安全标志、标识,以达到现场视觉形象统

一、整洁、醒目、美观的整体效果。

2)定置化管理。规划、绘制施工平面定置图,机料堆放实现定置化。 3)修筑围墙。工程正式开工前,应先期修筑变电站(换流站)围墙,便于进行封闭式管理。

4)施工场地

a)、施工场地应保持平整。基坑、沟道开挖出的土方应及时清运,运输车辆应做到车轮不带泥上公路,运输途中不遗洒。

b)、混凝土搅拌站、砂石堆放场、库房、机械设备材料堆放、材料加工场以及停车场等场地结实、平整,地面无积水。

5)道路

a)、变电站(换流站)施工应做到先修筑进站硬化路面主干道和站区环形混凝土路面主干道路。站区内混凝土道路既可采用一次性浇筑成形的方案,也可采用先浇筑施工层,工程竣工前再浇筑移交层的方案,道路两侧应形成排水坡度。

b)、根据施工需要修筑的临时道路可采用泥结石硬化路面。办公区、生活区、材料加工场的人行便道路面硬化宽度不宜小于1米。

c)、禁止在路面上拌砂浆(混凝土)或堆放各种材料;禁止漏油车辆或履带式吊车在成品路面上行驶。对路面进行定期清扫,保证路面整洁。

6)修筑排水管沟。道路两侧应先期修筑排水管沟,并定期维护,确保全站排水系统畅通。

2、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和材料合理管理 1)采用先进施工技术

a)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动态控制。 b)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 c)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

d)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钢筋及钢结构制作前应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

e)优化钢构架制作和安装方法。大型钢构架宜采用工厂制作,现场拼装、分段吊装等安装方法,减少用材量。

f)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选用耐候性及耐久性良好的材料,施工确保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

g)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

2)材料合理管理

a)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工程材料采购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的要求。

b)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c)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3、节水管理与水资源利用

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2)、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

3)、现场滤油机械、抽真空机组、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4)、大型施工现场,尤其是雨量充沛地区的大型施工现场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充分收集自然降水用于施工和生活中适宜的部位。

5)、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应制定有效的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确保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4、节能和能源利用 1)、节能措施

a)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b)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c)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2)、机械设备与机具管理

a)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b)合理安排工序,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

3)、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合理布置

a)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南方地区可根据需要在其外墙窗设遮阳设施。

b)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

c)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

4)、施工用电及照明

a)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

b)照明设计以满足工作或生活需要的照度为原则。 9.1.4.2 输电线路洁净化施工的系统性控制

1、建立模块化分区管理 1)建立模块化分区管理。输电线路现场施工总平面应按实际功能划分为各个功能模块,分为生活办公区、材料站、施工现场三大模块。再将三大模块分成生活、办公、材料、牵、张场、基础、立塔等区域。做到划分合理,满足各区域的使用功能要求。实行常态化区域维护,做到责任到人。

2、重视输电线路建设沿线的环境保护

1)尽量减少塔位的降基量,减少植被的破坏。工程结束后尽可能恢复植被。 2)应按设计要求弃土或将弃土远运,严禁将余土随意堆放而造成水土流失,以避免破坏自然地貌、植被。回填后的余土要妥善处理,不允许就地倾倒,可用编织袋将余土装运至塔位附近对环境影响最小的专门堆放场所堆放。

3)施工时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现场临时设置的土坎、水沟等必须按原地形地貌进行填理、夯实,使其恢复原貌。

4)对现场剩余的砂石料应运至其他桩号使用,或者与土掺合后填至坑内。对剩余的水泥必须运回材料站或仓库。

5)现场废弃的编织袋、塑料制品、线绳等杂物,应及时清理、回收,使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6)开挖基础土石方应尽量减少破坏原始地貌和植被,生、熟土分开堆放,回填基础应先生土后熟土。

7)严格按设计及规程规定,砍伐通道林木和拆迁房屋,尽量少砍少拆,以保护生态环境。

8)在施工现场留宿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在工地用餐时,鼓励和提倡不使用一次性餐具,避免白色污染。

9)接地体的降阻剂在人力运输、装卸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剩余材料应回收,严禁乱倒,避免环境污染。

3、成品、半成品防止“二次污染”

1)施工单位必须制订现场成品、半成品保护管理办法及具体保护措施,防止“二次污染”。

2)运输、基础浇制、吊装、架线等工作应采用主动保护原则,防止对其它成品造成污染与损坏。

3)混凝土基础及承台基础完成后四周设置临时排水沟,防止场地雨水流淌污染。 4)起重用钢丝绳不得与被吊塔材、绝缘子等直接发生摩擦,连接处必须有软垫物或专用夹具。导线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9.1.5 洁净化施工的针对性控制

1、扬尘控制

1)运送设备及材料、土方、垃圾等,不污损站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运输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

2)在施工安装阶段,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

3)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2、噪音与振动控制

1)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规定。

2)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

3)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施工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4)变电站周围噪声环境质量应满足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T14623-93的要求。

5)城市内变电站施工期间,如遇重大事件、社会性考试等,应停止夜间施工。

6)变电站内导线压接时,使用液压压接方式,避免爆破压接。

3、光污染控制

1)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施工时户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

2)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4、水污染控制 1)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

2)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施工现场泥浆和污水,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和各类天然水域。

3)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

4)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5、土壤保护

1)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

2)变压器、电抗器等充油设备在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绝缘油泄漏污染地面土壤。

3)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

4)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打印机墨盒、油漆等应分类回收后处理,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5)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一般指临时占地内)。种植当地或其他合适的植物,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蚀。

6、垃圾控制

施工现场及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办公、生活产生的废料与垃圾应规划分类存放,专人管理,专车负责清运。

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建筑垃圾和各类废弃物。

7、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1)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

2)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

3)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条件、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9.2 变电站、换流站的噪声控制

随着我国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社会各界对环保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超高压交流输电和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的噪声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面分别对变电站和换流站的噪声控制进行分析。 9.2.1 变电站的噪声控制

1、噪声的产生和特性

变电站一般有变压器、开关室、控制室等组成。变电站噪声主要是变压器运行时产生的电磁噪声和机械噪声。电磁噪声主要是由硅钢片的磁滞伸缩和绕组线圈间的电磁力引起的,远大于母线的电晕噪声。机械噪声则是设备振动、冷却风扇运转引起的。其中电磁噪声属于低频噪音,其声压级最大值范围在250~500Hz之间。风冷机械噪声属中高频噪声,对噪声值贡献最大的频率为1kHz~2kHz。低频噪音与高频噪音不同,高频噪音随着距离越远或遭遇障碍物,能迅速衰减,如高频噪音的点声源,每10 m距离下降6dB,而低频噪声因波长较长,有很强的绕射和透射能力同时在空气中的衰减也很小,随距离衰减较慢,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属于难治理噪声。

2、变压器噪声治理技术

新建变电站采用低噪声设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现有的高噪声变压器逐步更换为低噪声变压器,也可采取其他治理技术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噪声治理主要分三种情况,即噪声源治理、传播途径治理和个人防护。变电站噪声一般从噪声源和传播途径两方面进行治理,降低变压器本身的噪声是最有效、最彻底的治理途径,但噪声源治理技术难度大,甚至需要设备的技术改进和优化;传播途径治理主要是采取隔声、吸声技术,在变压器外部采取消声或隔声措施,使噪声在传播到受声点的过程中衰减,降低到达受声点的噪声强度。

1)电磁性噪声。对变压器本体噪声的降低,一方面可以用高导磁的硅钢片,采用步进搭接工艺使磁滞伸缩减小,以降低铁芯的工作磁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铁芯和引线的夹持结构,在铁芯表面涂环氧漆和加橡皮垫,采用避开共振区的结构设计、加大油箱箱壁厚度、加固油箱和附件等措施减缓并吸收磁滞伸缩产生的振动能量。一般情况下,通过控制变压器铁芯的振动,能降低变压器本体噪声3~5 dB;通过控制变压器油箱振动并采用隔、吸声措施,能降低噪声5~10dB。但是,控制铁芯振动改造工作量较大,控制油箱振动也会影响变压器的散热能力,对于定型的变压器进行这类对变压器内部结构、材质进行技术处理的改造,需要停运设备,难度较大,而且改造费用高。

2)冷却装置机械性噪声治理。降低冷却装置噪声的手段主要有:选用大流量低扬程的油泵和通风流量大、风压小的低速风扇(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自冷方式),出现风扇有轴偏、振动现象时,应及时更换风扇,降低风扇噪声。

3)壁面吸声、隔声屏治理技术。当声能传到吸声、隔声材料的表面时,吸声材料可以将声能转化为热能和振动能。室内变压器噪声在内壁反射,形成混响声场,在室内墙面涂覆吸声材料或装吸声砖、板,以增加墙面的吸声系数,减小室内噪声,同时安装隔声门、消声百叶窗和消声通风口。室内变电站的变压器紧邻构筑物,变压器声音传至墙壁时发生反射,和直达声混合向外传播,在边界噪声较小,需要降噪量小的情况下,可选择相应吸声材料,在构筑物、隔墙敷设吸声材料,把到达墙面的声音吸收掉,消除反射声,还可以将半封闭的变压器开放的一面封闭起来。

对露天变压器,根据周围环境噪声水平和周围敏感点的分布情况,可采用隔声屏。根据频谱特性、噪声水平和敏感点位置计算隔声墙屏高度、长度、厚度、隔声屏结构,选择适当的吸声材料。隔声屏内层具有噪声透射功能,外层隔声选用隔声性能好的材料,两层之间设骨架和吸声材料。

4)隔声罩治理技术。对于城市市区内距居民住宅较近的变电站,由于变压器发出的低频噪声随距离的增加衰减得较慢,可采用在变压器本体外建隔声间或隔声罩,散热器、套管等置于隔声罩外(隔声罩层面结构和隔声屏相似)。隔声罩采用型钢支架,内层采用穿孔防护板,外层采用隔声性能好的彩钢板,两层护板间为吸声、消声材料。隔声罩固定在变压器基础上,使隔声罩与变压器导管之间没有硬接触。为方便变压器维护和检修,隔声罩采用拼插

市区变电站变压器外封闭图片 组装结构,拆装方便,不影响设备检修。 9.2.2 换流站噪声控制

1、换流站噪声源及分析 1)换流变压器

换流变压器噪声包括电磁噪声、冷却风扇噪声和变压器振动引起的结构噪声。因其特殊的结构,换流变压器产生的电磁噪声的基频为工频的2倍(100Hz)。属于低频噪声,同样难以治理。

变压器冷却风扇主要由空气动力性噪声、机壳、管壁及电动机轴承等辐射的机械性噪声和风机振动带动变压器壳体振动辐射的固体声。因风扇转速较高,辐射的噪声主要集中在中高频。

2)平波电抗器。平波电抗器分为油浸式和干式。位于阀厅外直流场中,线圈振动产生的噪声是电抗器的主要噪声,噪声频谱特征为宽频噪声,其中中低频噪声成分稍强,而高频成分稍弱。两侧的防火墙阻挡了设备后部的高频噪声辐射,因此设备向外部的噪声辐射表现为以中低频为主的噪声频谱。平波电抗器的噪声其发声机理、声级强度、频率范围均与换流变压器相同。

3)滤波器组。电容器噪声也是换流站中噪声来源的主要因素之一。换流站通常设有交流和直流滤波器组,且一般分布在站区角上,露天开阔布置。滤波器组噪声能量分布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在低频段50~300Hz中心频率上出现峰值,在中高频段上趋于平缓。滤波器组中的电抗器和电容器产生的噪声主要是电磁噪声.只是在声级强度上低于换流变压器和平波电抗器的噪声。

2、换流站降噪措施

近年来,我国三常直流工程的政平换流站、三广直流工程的鹅城换流站、三沪直流工程等都进行了噪声专项治理,并取得较好效果。直流工程的噪声治理工作应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并在初步设计阶段就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选用低噪声的设备,从源头上控制噪声水平;二是位于露天的设备,必须留出一定的空间以便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噪声治理控制措施;三是合理、优化设计换流站的设备布置,尽量将噪声的设备布置到换流站中间位置;四是要有效利用换流站的楼房等建筑物,用来阻挡噪声向站外辐射。在换流站工程实施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了措施:

1) 换流站站址及设备布置优化 在进行换流站站址选择、站内电气总平面布置及路线进出线走向时,结合站址周围地形地貌及构筑物、河道、村庄的分布实况,合理考虑交流滤波器场地及换流变压器、平波点抗器和直流场等主要噪声设备位置,尽量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换流站降噪照片

2)选用低噪声设备结构型式

对于交滤波器组中的电容器组,采用双塔结构布置,降低电容器单塔高度,以降低声源的高度,有效地减小噪声的传播范围。同时将电容器与支撑连接处加装减震胶垫,进一步减少电容器噪声水平。

对于交流滤波组中的电抗器,由于冷却时要求空气能够自由流通,很难完全封闭,并且电抗器辐射的噪声主要是中低频为主的噪声。因此选用低噪声电抗器,在电抗器周围加共振腔式半封闭圆柱状隔声罩,隔声罩上部和下局部敞开,使空气能过自由流通,可降低噪声。

换流阀外冷却系统选用低噪声冷却风扇,并采取屏蔽罩方案,可降低阀冷却塔噪声水平。

3)设置声屏障

受设备设计、制造、造价等客观原因限制,单纯依靠制造和设计方面采取措施对换流站整体噪声水平降低程度有限,因此在换流变、平波电抗器、交流滤波器场等主要噪声源周围或站区围墙上设置声屏障,是降低换流站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的主要措施之一。

对于降低换流变压器噪声,可以采用两种方案。第一种是在换流变压器前部设置可移动组装式通风降噪装置。装置上部加装面向声源带有一定角度的挑檐吸声隔声屏障,下部为消声通风通道。在两侧防火墙顶部设置吸声隔声遮板,遮板的位置及宽度按设备的安全运行距离和通风散热要求确定。在两侧防火墙上、阀厅厂房墙上安装复合式吸声体。第二种是采用Box-in设计,既要求设备制造商在设计时将换流变压器的散热风扇对本体外移留出安装Box-in的布置,将换流变压器本体采用全封闭包起来(Box-in),并设有散热通风系统,在全封闭箱体上设有小门,便于运行人员的日常巡视。在封闭体的内侧和墙面上设置吸声装置,以吸收声音减少反射。

对于平波电抗器,可采取在平波电抗器前设置声屏障,为减小噪声的反射,在平抗阀厅侧防火墙和两侧防火墙粘贴渐变腔式吸声体达到降噪的效果。

对于滤波器组电容器,设计时在电容器组架中加装降噪设备,且可通过分段设计降低电容器组架高度,从而减小噪声水平。

滤波器电抗器。滤波器电抗器,可在电抗器外部加装隔音罩桶,来吸收电抗器产生的噪声辐射。 9.2.3 电晕噪声

1、电晕噪声的特性

变电站和换流站除上述的变压器、换流变等主设备噪声外,还有电晕噪声。电晕现象常发生在不均匀电场中电场强度很高的区域内,如高压导线的周围,带电体的尖端附近,出现与日晕相似的光环。发出嗤嗤声,产生臭氧、氧化氮等。变电站电晕现象最为明显的部分除导线外,主要是各种金具。因此要对导线和金具均采取防电晕措施,以降低电晕噪声。

2、降低电晕技术措施 平波电抗器降噪图片

换流站围墙降噪图片 为降低变电站电晕引起的噪声,需从设备、设计、金具制造和包装运输、施工各环节同时进行控制,以改善电场分布,提高起晕电压。

1)设备环节

电气设备生产厂家不仅要对设备接线端子自身防电晕进行合理设计,还应将引线夹金具考虑进去。主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GIS出线套管等设备接线端子采用双均压屏蔽环措施,提高均压屏蔽环表面加工光洁度。

2)设计环节

设计单位必须选择防晕型金具,从均压环的设置数量和几何尺寸上着手,防电晕措施不遗漏任何设备和部位。对于主要电气设备采取双均压屏蔽环设计,适当加大均压屏蔽环管径,使设备接线端子和引线金具线夹完全处于均压屏蔽环保护范围内。

对软母线引起的电晕噪声主要来自间隔棒固定螺栓尖端和导线上的毛刺,可选用防电晕型间隔棒,固定螺栓为埋入式。另外可增加导线直径和分裂子导线数量,改变分裂导线间距,同时在下料、压接、安装过程防止产生变形和毛刺。

3)金具制造环节

金具制造厂家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对产品外表面应采用抛光处理,保证金具外观光洁,使金具在正常使用状态不出现电晕。在金具出厂时要进行严格的包装防护,避免产品在装运过程中碰撞、摩擦、挤压变形等。

4)施工阶段环节

施工过程中主要是防止造成导线、金具、均压屏蔽环等自身防电晕性能降低。 (1)导线的下料及压接

首先导线外观应完好,凡有断股、松股、扭结、严重腐蚀和明显损伤的不得使用,扩径导线不得有明显的凹陷和变形。导线在展放时地面铺设地毯等防止导线磨损和划伤。导线的压接工艺严格按照SDJl226—1987《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执行,压接模具规格必须与被压接管配套。压接后耐张线夹外观光滑、无裂纹、无扭曲变形,棱边

导线安装时,铺设地毯防止导线磨损 先用细砂纸打磨光滑后再抛光处理。导线间隔棒采用防电晕型,外观光滑、平整无棱角毛刺。与绝缘子串连接组装后的导线用地毯等包裹来,防止在搬运和架设时受损。

(2)均压屏蔽环的安装

首先均压屏蔽环外观应光滑、无裂纹、无扭曲变形。在安装过程中不得摩擦与碰撞,且安装位置和方向应正确,固定牢靠。金具和设备接线端子之间宜直接连接,确保金具和设备接线端子均处在均压屏蔽环的保护范围内。 9.3 森林、草木防火控制 9.3.1 森林、草木防火方针

预防为主,积极消灭,防消结合。 9.3.2 组织建设、资源配置

按照森林、草原防火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健全防火组织、防火责任制等制度,划定防火责任区,确定防火责任人。

配备防火设施和设备,设置防火宣传标志,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根据地方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制定火灾应急处置办法。 建立火灾扑救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9.3.3 防火宣传

组织经常性的防火宣传活动,普及防火知识,做好火灾预防工作。 设置防火警示宣传标志,并对进入防火区域的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教育。 宣传扑救火灾的基本知识。 9.3.4 防火措施

施工现场配置灭火器、森林灭火剂、铁锹等消防器材。 定期进行森林草原防火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控制野外用火,杜绝野外吸烟。严格火源(种)管理,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不得携火源(种)进入森林、草原。野外施工用火要做好防火措施,并按程序报告。

高火险期内,进入森林、草原高火险区的,应当经地方人民政府批准,严格按照批准的时间、地点、范围活动,做到不准乱扔烟蒂、火柴梗;不准在燃放爆竹、焰火;不准烧火驱兽;不准烧火取暖、烧烤食物;不准玩火取乐,并接受地方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施工前,清理施工范围内的林区倒木等可燃物。

需要进入森林防火区进行爆破等活动的,应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防火措施,做好灭火准备工作。

爆破必须用电引爆,杜绝使用导火线。爆炸基坑时,应先将药包下方的树干、杂物、干草等易燃物清楚干净。

动用明火或进行焊接时,必须划定工作范围,消除易燃杂物,并设专人监护。 进入森林防火区的各种机动车辆按照规定安装防火装置(如防火罩),采取有效措施,严防漏火、喷火和机车甩瓦引起火灾,并配备灭火器材。

不在防火区内的施工现场设置做饭点。 严格执行防火值班制度,保持通讯畅通制度。 9.3.5 用火控制

防火戒严管制期内,在森林草原防火戒严管制区域严禁一切野外用火。 经批准进行生产性用火的,要有专人负责,事先开好防火隔离带或者采取隔火措施,安排扑火人员,准备扑火工具,并将用火时间提前报告当地森林草原防火部门或通知近邻单位。在做好防范措施的前提下,有组织地在三级风以下的天气用火,确保用火安全。

用火后必须彻底熄灭余火。用火完毕,必须留下人检查,打灭余火,待余火彻底熄灭后,才能全部离开,做到火灭人离,以防死灰复燃,蔓延成灾。

发现森林草原火情,立即进行扑救,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报告。扑救可采用直接扑打林火,或者铲土覆盖、洒水、化学灭火剂喷洒等方法。

第7篇:和谐施工与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第一节 绿色施工方案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建筑业,必须发展绿色建筑,改变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模式,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在本工程施工中,贯彻“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保优先为原则”的指导思想,追求高效、低耗、环保,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环保(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绿色施工模式。

为了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五个百分之百(工地沙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化、出工地车辆100%冲洗车轮、拆除房屋的工地100%洒水压尘、暂时不开发的空地100%绿化)的目标。

一、绿色施工原则

1、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实施绿色施工,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

2、实施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二、绿色施工总体框架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这六个方面涵盖了绿色施工的基本指标,同时包含了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指标的子集。

三、绿色施工措施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详见环境保护方案。

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 (1)、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减少材料浪费。 (2)、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

(3)、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

(4)、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2)、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

(3)、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4)、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5)、施工现场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

(6)、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

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1)、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2)、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3)、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4)、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1)、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如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

(2)、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3)、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4)、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少占用农田和耕地。工程完工后,及时对红线外占地恢复原地形、地貌,使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5)、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

第二节 和谐施工方案

为把本工程真正建设成为促进科学发展、促进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的“和谐工程”,必须把工程建设与促进和谐稳定统一起来,把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统一起来,把党委、政府的要求和企业的追求统一起来。具体说,就是要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1、坚持以优质促和谐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对本工程来说,建设优质工程就是最科学的发展,延长使用寿命就是最好的节约。本工程投资大、影响大,必须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力争把每项工程都打造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优质工程。要切实加强管理,严格各项技术标准,按照“政府监管、建设单位负责、工程监理、企业自检”的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制,把具体责任细化到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员工。坚决杜绝贻害无穷的“豆腐渣工程”,确保把本工程建设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腾飞工程”、造福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2、坚持以高效促和谐

进度与效益直接相关。在项目市场化运作中,由于市场瞬息万变,项目工期一旦拖延,就可能超出预算、加大成本、造成浪费。只有抓住机遇、提高效率、加快进度,才能使项目早建成、早投用、早见效。因此,本工程建设项目要充分考虑效率和效益,坚决避免拖延工期、增加预算,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如期完工。

3、坚持以守法促和谐

工程建设是腐败的易发地和高发地, “豆腐渣工程”、“烂尾工程”的根子就在于腐败。只有严格依法依纪办事,切实加强管理监督,才能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要把党的建设特别是廉政建设贯穿于本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

要依法办事,在土地征用、环境评估等方面严格遵守有关法纪法规。要从严管理、强化监督,把项目建设成为“廉洁工程”,坚决防止“项目上去了、干部倒下了”的现象发生。 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从事工程建设的同志加强学习、严于自律、警钟长鸣,构筑起拒腐防变的牢固防线,努力成为廉洁自律的模范,用良好的作风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4、坚持以安全促和谐

安全是项目建设的保障,只有确保安全,才能为建设“和谐工程”奠定基础。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正确处理安全生产和工程建设的关系,严格按照项目工程管理规范,加强培训,完善制度,认真排查各种安全隐患和漏洞,确保不出事故,实现安全生产。要硬起手腕,明确责任,严肃纪律,严格管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岗位、每个环节。

5、坚持以利民促和谐

建设本工程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在建设过程中同样也要关注民生、保障民生。要确保施工人员的各项权益,严格执行劳动法的各项规定,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劳动条件,绝不能拖欠工资。要处理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6、坚持以环保促和谐

重大施工项目如果不注重环境保护,就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和避免粉尘、噪音等对附近居民的污染,切实加强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

和则通,通则利。只要坚持把本工程建设成为“和谐工程”,就一定能够推动环境又好又快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装上奔跑的轮子、插上腾飞的翅膀。

第8篇: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推广采用“绿色材料”

在建筑工程物资采购过程中,选择绿色、环保、节能产品,对于进场的建筑工程物资,主要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器具、设备等进行有害物含量检测,符合标准的物资方可在工程中使用。在施工中,采用科学环保的施工方法、工艺进行施工,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有害环境的因素发生,从开始至终充分考虑环保及人文要求,从源头实现绿色、节能的效果。

2、推行临设“绿色设计”

本工程设在施工现场外的生活区,场内办公区的建筑物如宿舍、食堂、厕所、设施服务、办公室、仓库、警卫室等,采用可易于拆卸、能再生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与保护产品性能的活动房屋;选用环保的水冲式厕所、采用太阳能技术,解决生活热水问题。

在生活区的建设规模上,进行科学计划、安排,根据施工高峰与低潮的变化,合理设计生活区容纳人员的数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解决作业人员的生活问题,尽可能减少生活区的规模,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推行厂区绿化设计

在充分研究项目设计情况后,结合施工期间的场地使用情况及今后的园林、绿化设计,对整个项目施工期间的场地绿化进行设计,一进场就开展绿化植树活动。达到既满足施工的正常使用要求,又使整个现场场区成为环境优美,草木繁茂的绿色工地。

第9篇:绿色施工管理和持续改进措施

绿色施工是建筑管理的核心。认真贯彻“四节一环保”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山西四建集团在建筑市场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和谐发展,特此制定全程绿色建筑质量控制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绿色建筑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

一、指导思想

(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公司到分公司、从分公司到项目部,包括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工艺创新和办公、生活健康教育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内容并将其纳入绿色施工管理项目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绿色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各类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施工操作规程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考核标准。

(三)、强化各种绿色施工制度的执行力度,如环境保护制度、节材制度、节水制度和节能节地核心制度等,将每个施工人员的操作和管理能力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绿色施工方案中。

(四)、过程控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实施,对多因素影响或看不懂、吃不透的分项问题,进行专门调研、讨论,并制定全面的可行性措施。

二、管理体系:

以总包单位为创建绿色工地总负责进行全过程实施,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检查和监控实施过程,形成一个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形成的管理网络。

以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为组长,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全员参与。

1、实施管理

通过对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及全体施工人员节约教育和培训,提高全体人员的节约意识,共同实现项目经理提出的节约目标及承诺。 (1)节约教育和培训的要求:

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包括分包单位的从业人员)必须按要求进行教育和培训,只有教育和培训并且合格的人员才能上岗。

按等级、层次和工作性质分别进行教育和培训,管理人员的重点是节约生产意识和施工管理水平,操作者的重点是节约施工意识和节约习惯的培养。 (2)宣传和教育的形式: ①张挂宣传横幅 ②公布项目部节约方案 ③公布项目部承诺

④张贴节约标语 ⑤设立职工建议箱 ⑥重要部位张贴友情提示

⑦组织开展学习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活动、分层次组织管理人员、职工进行学习,使广大干部职工认识责任和义务,增强节约意识

⑧对发现浪费现象后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⑨大力宣传“绿色施工”的教育力度,增强全员“绿色施工”的意识,提高全员综合素质,使每个施工者和管理者从自我做起,自觉爱护施工现场的一草一绿,节约用水、用电、用纸,不乱扔废弃物,保持现场环境整洁,是实现“绿色施工”的基础。

2、评价管理

项目经理部对节约及哈的有效性、适应性、适宜性进行评价,确保后一阶段的施工能顺利完成各项管理目标。

(1)评价节能降耗的总策略,是否能满足并实现业绩目标

(2)评价节能降耗是否能满足企业、项目经理部、员工、社会、政府的要求 (3)评价是否需要对节能计划作出调整,包括对节约目标的调整

(4)识别为及时纠正不足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对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及检查方式作出调整

(5)提供制定持续改进措施的计划的信息和要求,包括各项措施的优先顺序 (6)评价节能目标实现情况、纠正措施进展情况 (7)评估从业人员的节约意识的提高情况 (8)评价前次评估所制定的各项措施的有效性

3、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1)现场设饮水处、休息区、临时固定厕所、临时移动环保厕所、卫生所、食堂、浴堂、吸烟室等必要的施工人员生活设施,每日专人清洁环境、喷洒消毒、防止污染。

(2)施工现场应在易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和设备、场所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3)食堂应有相关卫生许可证,各类器具规范清洁,炊事员持有效健康证。 (4)生活区应设置密闭式容器,垃圾分类存放,定期灭苍蝇,及时清运。 (5)现场一旦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病时,立即按应急机制向上级部门报告,并送往相应医院救治。若出现严重摔伤,立即送附近医院救治。 (6)施工人员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时,应及时向发生地的卫生防疫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7)健康检查: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职工上岗前,统一组织体格健康检查,特殊工种、有害有毒工种按《职业病防治法》定期做健康检查,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8)施工现场应采用低噪声设备,推广使用自动化、密闭化施工工艺,降低机械噪声;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戴耳塞进行听力保护。

(9)高温作业时,施工现场应配备防暑降温用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10)办公室内电脑与电脑的摆放间距应保持2.5米左右的距离,电脑操作员每天连续操作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连续操作1小时关机休息1刻钟,四处走动、松弛一下身体。

(11)工地食堂配制的午餐应多选择吃含维生素B的蔬菜以及含多糖类和磷脂丰富的食物,已增强员工抗辐射能力。

三、持续改进措施:

1、基本规定

(1)不断完善公司、分公司、项目部及各职员的绿色施工过程控制及岗位职责。

(2)不断完善绿色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评价标准。

(3)认真组织对“四节一环保”的各项指标的学习、并落实。 (4)各分管小组认真履行职责,按计划定期进行过程检查。 (5)分公司要对项目部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并不断完善和改进。 (6)通过检查及时将检查结果汇总,并开会认真讨论学习,不断总结,及时整改。

(7)项目部每月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并作好实施记录。

(8)各项检查结果作为绿色施工进行持续改进的参考,对负责人的考核。 (9)根据绿色施工的总体规划,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及工作重点制定工作计划。

(10)项目部要开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机具做好相关人员培训,并结合实际运用到工程中。

2、环境保护

(1)“声、光、尘”控制 按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技术要点,做好工地现场的噪声与振动、光污染、扬尘的控制。在施工各阶段,有对声、光、尘等方面控制措施和相关监测记录与有关报告。

(2)污水、有毒有害物质处理及地下水土保护利用 对水污染的控制和处理有措施,污水排放达标;对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有防漏防渗措施。 对地下水环境的保护有措施,基坑支护考虑隔水,采用搅拌桩、钻孔灌注桩或连续墙等支护形式,基坑降水视情利用和回灌。

(3)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与再利用 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预测计划,做好现场对建筑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再利用的过程控制和对生活垃圾的管理。 减量化计划,按一般、既有建筑物拆除、支撑拆除等分类,回收再利用有措施, 回收再利用率(%)视实际情况分类制定,有量化数据;现场设置封闭式生活垃圾容器,实行袋装化。

(4)土壤及地下资源保护 保护地表环境和对周边各类地下管道、管线保护。 施工现场对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处理得当。 施工裸土及时覆盖或种植。 无破坏地下管道、管线行为;油漆、涂料、电池、墨盒等回收处理有专项措施。

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材料节约要点

①材料管理按预算有清单,综合台帐齐全、数据真实、正确。

②是方案优化和技术措施,推广应用高强钢筋、高性能砼、清水砼、新型模板、爬升、悬挑脚手架等,效果明显。

③是加强过程管理,材料节约有实效。

(2)钢材节约措施 钢材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下降30%。 方案优化有措施,余料利用有效果。 优选使用高等级钢筋,采用直螺纹、电渣压力焊等钢筋连接技术等,节约效果明显。

(3)木材节约措施 木材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下降30%。 以节约木材为原则,鼓励使用钢模板和定型钢模,使用以竹代木、以塑代木、钢框模、竹夹模等新型模板体系。提高木模周转使用次数有依据。 短木方接长再利用有成效,有量化数据。

(4)混凝土节约措施 混凝土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下降30%。 方案优化有措施,鼓励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合理利用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按规定有使用计划、使用量及台帐。 余料利用有效果、有记录。

(5)围挡材料重复利用 现场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尽可能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可重复利用围挡封闭。 工地用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以上。

(6)材料分类管理 根据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可按结构性材料、功能性材料、围护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周转材料等进行分类和管理。 材料堆放,规范有序,有产品标识,并制定相应节约措施。

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水资源控制指标 按公司下达工程项目的指令性计划,针对项目特点和地域情况,合理制定工程项目单位(立方米自来水/万元)施工产值水资源消耗控制指标。 按预分配系数,施工现场分别设定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三个区域的用水定额指标。

(2)分路供水、分别计量与台帐 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分路供水、分区域设置、分别计量。 建立台帐,有原始记录,数据真实;定期核算,有对比分

析。

(3)非传统水源利用 实行水资源分级利用,现场建立雨水、中水或再利用水的搜集利用系统和循环水的收集处理系统;制定有效的水质检测与保障措施,加大非传统水源的利用量。 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率(%)视施工现场情况制定,有计量依据。

(4)节水措施与设施配置 提高用水效率,现场供水管网布置合理,施工中采用节水施工工艺,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使用自来水;采用节水型产品,配置率大于90%。

5、节能与能源利用

(1)施工能耗控制指标 按公司下达工程项目的指令性计划,制定工程项目单位(吨标准煤/万元)施工产值能耗控制指标(电、油、汽分别计算,汇总按统一计量单位)。 按预分配系数,施工现场分别设定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三个区域的用能定额指标。

(2)分路供电、分别计量与台帐 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分路供电、分区域设置、分别计量。 建立台帐,有原始记录,数据真实;定期核算,有对比分析。

(3)优选高效节能设备,禁限淘汰落后设备依据建设部第659号《关于发布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公告》,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禁止耗能超标机械进入施工现场。 建立施工机械设备技术档案和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设备和机具的管理、维护和保养。

(4)大型机械设置与工地照明 合理设置大型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能效比高的用能用电设备,工序安排得当,体现降耗;合理配置各类用能设备,办公、生活和施工现场采用节能照明灯具,配置率大于90%。施工照明有控制措施,宿舍生活照明应配置限流装置。

6、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1)执行粘土砖禁限规定 禁止和限制使用粘土制品,保护土地资源。 按规定砖混结构使用多孔粘土砖有专项资金办理手续;框架填充不用多孔粘土砖。 (2)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 非粘土类新型墙体材料使用有成效。使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粉煤灰加气砌块、砂加气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有节土计算数据。

(3)施工用地保护 施工总平面布置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道路、场地等。 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布置为原则;临时用地保护有措施,做好施工用地保护。

山西*************工程

绿色施工管理和持续改进措施

审批:

审核:

编制: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第**分公司

二零一六年七月

上一篇:中心试验室主任职责下一篇:让友谊之树长青优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