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村建设汇报材料

2022-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名社会人,我们必然要与组织成员,或者组织外部进行交流,而汇报则是与组织内外部进行交流的有效方法之一,那么,如何写好汇报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文明村建设汇报材料》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文明村建设汇报材料

植入“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复合材料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摘要 将“新时代生态文明观”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是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水平大学内涵建设的重要指标。复合材料学作为一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课,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根据复合材料学课程的特点,从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3个方面探讨了将“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有效植入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技术路径。

关键词 生态文明观;复合材料学;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0.06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ew in the New Era

ZHANG Shuang-yan,YU Xun,WANG Fu-li et al

(School of Forestry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Anhui 230036)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ew;Composite material;Training objectives;Course contents;Teaching methods

生態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上而获得的一切积极、进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1]。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形成了新时代生态文明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即“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2]。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尤其是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应将新时代生态文明观融入课堂,实现“三全育人”。

复合材料作为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发展速度、规模和应用范围影响和推动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和经济实力的标志之一。材料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脉相连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对材料的发展提出了“绿色发展”的要求,这也是经济新常态下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社会建设提出的要求。高校材料专业是材料制备和研发以及应用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新时代生态文明观建设的背景下,材料专业教育应深化改革,主动转型,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贯穿于专业育人的全过程,推动材料产业的绿色发展,实现高等教育、产业与生态发展的同步[3]。笔者结合安徽农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农林生物质材料为特色的培养需求,以复合材料学课程为例,探索将“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有效植入课程教学内容的技术路径,提出植入“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复合材料学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材料产业发展,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高素质绿色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1 明确植入“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课程教学培养目标

复合材料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涉及复合材料的基础知识,各类复合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成型和制备、性能和应用等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复合材料层出不穷,如功能梯度复合材料、机敏复合材料、智能复合材料以及纳米复合材料等,已被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人工肌肉、皮肤等领域。这些新型材料的研发及应用在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印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新时代下,在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研究和开发具有更轻质量、更高强度、更强功能的复合材料已成为材料研究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复合材料学课程要紧扣时代主题,改变原有仅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采用“生态、绿色、人文、创新”的思维模式,培养既具有理性思维又具有人文情怀的新型高素质工程类人才。

结合安徽农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色和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复合材料学课程提出了具有学科系统性、针对性和时代性的教学培养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研究方法,熟悉复合材料的基本理论框架体系,了解各类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缺陷、工艺、性能、应用及未来发展;了解复合材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能运用专业知识对复合材料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生态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坚持可持续发展,运用专业知识能够进行绿色复合材料和产品的设计、开发及生产管理,为今后从事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2 重构植入“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课程教学内容

针对复合材料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在借鉴诸多高校专业课程、思政课程教师的教学改革经验和多种课程教材的基础上,选取了适合的章节内容,确立了有效的“生态文明观”与复合材料学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实现在“润物细无声”[4]的知识学习中融入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植入“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复合材料学课程教学内容共9章(表1),其中选取第一章绪论、第三章增强体中的“天然纤维”、第四章复合材料设计、第五章复合材料成型以及第九章生物质复合材料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植入的重点章节。具体“新时代生态文明观”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如下。

2.1 绪论

材料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一脉相连,绪论部分将剖析材料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使学生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整体性,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意识,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报告和国家政策法规,并思考其重要性。

材料都是用资源换取的,当今不可再生资源日益枯竭,可再生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而复合材料具有多相复合、可设计的特点,其绿色化发展更具优势且前景广阔。因此,引入“绿色复合材料”的理念,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为将来自觉投入生态文明实践打下基础。

2.2 增强体

此部分内容在介绍复合材料常见的增强体材料(如玻璃纤维、碳纤维、陶瓷颗粒、晶须等)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天然纤维(如麻纤维、竹纤维等)这类增强体材料的环保优势及其在复合材料上的应用,强调资源的合理、充分及高值化利用,提出材料发展的“环保舒适”理念,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有他存在的价值”,教育学生珍爱自然,提升生命意识。

2.3 复合材料设计

“绿色设计[5]”顺应我国时代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社会建设的要求。因此,这一章节以“绿色设计”作为契合点,重点讲解“绿色设计”的核心思想、价值、发展历程、设计原则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绿色设计”是人类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的结果,教育学生要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升绿色意识。

2.4 复合材料成型

成型和制造是关系复合材料的设计思想、复合效应及性能优势能否充分体现的关键,同时也是复合材料高投入、高能耗和高成本的主要原因。在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中实现“绿色制造”、清洁生产,降低制造成本,减少废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材料科学和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要求。此部分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绿色制造[6-7]”的相关内容,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升责任担当意识。

2.5 生物质复合材料

以专题形式,介绍生物质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发展,通过生命周期评价(LCA)突显其环保优势,向学生展示科技改变生态环境的力量,使其认识到科技是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成功發展的基石,引导学生担任科技助力生态环境改善的践行者。

3 建立“以人为本”的混合式教学方法

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内涵和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了一套充分调动学生体验、心理活动和情绪感知的“以人为本”的混合式教学方法,为“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有效植入提供保障。

3.1 课堂讲授采用多种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复合材料学课堂仍保留传统教学手段,即PPT教学方式。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穿插视频影音资料,比如绪论部分介绍材料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以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塑料为例,播放“你扔掉的塑料如何回到了你的餐桌”视频,引发学生对当前生态环境的思考,提升生态意识。同时,借助期刊、报纸等图片资料,展示当前复合材料尤其是绿色复合材料代替塑料的实例,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和重要性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例如,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的讲授过程中,关于聚烯烃类聚合物的讲解,由于学生之前相关课程的学习已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在复合材料学这门课程课堂讲解时,利用“学习通”平台,让学生分组对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展开课堂讨论,复习以前所学知识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借助“学习通”平台,定时向学生推送绿色复合材料的发展动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

3.2 将科研成果引入的教学方法

大学专业课教师一般都是具有本专业较高学历并从事一段时间相关领域研究工作后到学校任职的,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深厚的专业底蕴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专业课教师在大学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教学与科研[8]。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9-10]是深入理解科技助力改善生态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讲解生物质复合材料章节内容时,引入一些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教师自己的科研成果。比如,授课教师列举自己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科研成果——利用竹采伐废弃物(如竹枝、竹梢等)制备“竹基纤维素农用地膜”(图1)。该产品有效解决了塑料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又达到生态环保的目的。

3.3 融合“新時代生态文明观”的实验教学

在复合材料学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增加综合性的实验教学环节(表2)。此次综合性实验设计了一种生物质复合材料产品,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融入“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的理念,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开展实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觉的生态意识。

4 小结

高校专业课教学中实施生态文明观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时代使命,也是高水平大学内涵建设的重要指标。在将“新时代生态文明观”引入安徽农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复合材料学课程的教学实施

过程中,得到一些经验:①要将生态文明观教育明确写在课程教学培养目标中;②生态文明观教育与课程教学内容的契合点要与专业学科知识及学校学科专长紧密结合;③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生态文明观教育层层深入推进,让学生在思想境界上全面得到提升。当然,这些实践经验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今后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还将继续探索、提高和完善生态文明观教育效果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熊炳杰.浅析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9,6(57):170-173.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3-24.

[3] 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4] 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7-69.

[5] 唐见茂.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绿色化发展浅析[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5,32(5):457-463.

[6] 曹华军,李洪丞,曾丹,等.绿色制造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J].中国机械工程,2020,31(2):135-144.

[7] 韦生文,鞠金山.浅谈复合材料的绿色制造[J].玻璃钢,2018(1):30-34.

[8] 蒋菲,涂雅洁.教学与科研:冲突迷局与教师分类评价[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8):178-181.

[9] 薛兵,李芳菲,苗世顶.科研反哺教学在《复合材料学》课程改革中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47):95-96.

[10] 宫玉梅,郭静,赵秒,等.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2020,48(3):142-144.

作者:张双燕 余勋 王福利 周煜 金晶 任浩

第2篇:基于生态文明的室内装饰设计与材料合理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生态文明观已经上升到整个社会的文明层次。室内装饰设计作为人与自然联系的一种方式,基于生态文明观视野下的室内装饰设计与材料合理运用,可以通过它来进行协调人的生存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正因如此,要优化生活方式,增强生态意识,转变把物质享受摆在第一位的传统观念。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要站在满足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动态平衡的高度,来设计选择装饰材料;依据行业标准规范,合理运用装饰材料;在保证装饰效果前提下,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选择使用施工工艺简单的材料。

关键词:室内装饰设计;生态平衡;行业标准规范;装饰材料合理运用;

室内装饰设计中坚持生态文明观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这也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文明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生态文明倡导一种价值观念的转变,要求生活方式的提升和理性消费。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经济社会发展维持在资源和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才能获得真正的健康发展和幸福。我们要优化生活方式,增强生态意识,转变把物质享受摆在第一位的传统观念。例如,室内材料从建筑结构中分离出来,并具有装饰功能的相对独立性那一刻起,就被人为地赋予了某种社会属性,表现为人们对材料的喜好差异而人为的赋予了不同价值,资源稀缺、加工工艺复杂的材料往往被认为是价值高的材料,这种高价的材料用于室内装饰中却常常被人当作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我们要摒弃这种物质享受第一的落后传统观念。倡导以节俭为特征、以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减少对资源消费和对环境破坏的文明方式。生态文明观要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我们人人有责,要提倡环保节能从点滴做起。将室内装饰设计行业中的生态、环保、可持续的设计观点上升到符合中国国情民生的生态文明观,运用生态学以及建筑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先进设计技术与手段方法,满足人类对于居室的功能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居室三者之间协调统一。

以生态文明观指导下的室内装饰设计,可通过简洁的造型以及节省材料与能源的设计方式,实现对于室内舒适、健康的空间环境的构造。简约造型和雅致的细节设计,可在大范围内和长时效上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过去靠材料堆砌式的室内装饰方法,复杂、繁琐又消耗了大量的木材等自然资源,而通过简洁的造型减省用材,能构建舒适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通过尽量利用建筑自身朝向和大面积的双层中空玻璃等材质,引进自然光线并有效隔音、保温,选择规模恰当的照明、供热、空调系统,以节约电力资源。还可考虑水的再利用装置和节水装置减少生活废水,节约水资源;在室内空间中适当地使用绿色植物进行装饰,达到净化空气又增添自然气息的目的。这些都是生态文明观下的设计体现,对于生态、环保與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进行装饰材料的合理运用

装饰设计是艺术与技术及工程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很大程度上受到装饰材料的制约。无论是雕龙画凤、贴金包银的古代宫殿,还是清新典雅、优美简洁的现代派建筑,以及追求浓郁乡土气息、回归大自然、讲求人情化的后现代派等,都是通过各种材料,来体现设计师们的设计意境,反映时代的特色。材料是体现室内装饰效果的基本要素,所谓室内装饰材料合理的运用,就是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基于不同材料之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全面考虑材料的生态平衡、功能运用、施工工艺、安全稳定等。为此,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站在满足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动态平衡的高度,来设计选择装饰材料。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重视绿色材料的选用,但从生态文明高度看,要在有利于“大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追求“绿色”。人们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室内装饰材料过分追求选择以草、木、藤、真皮等为代表的自然有机材料的话,从生态文明角度看,这些材料需要一定的生长周期,产量有限且使用寿命短,过度采用会造成生态失衡。例如,木材具有优良的环境学特性使其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我们不要忘记 “人+木=休”汉字上的深刻含义。我国有竹子生长面积700万顷,是世界第一竹业资源大国,与木材相比竹子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生长周期短(树苗长成大树要20-50年,而竹子从破土长成十几米高才需60天),如果合理开发利用竹业资源,是再生周期短的天然材料的宝藏。可以考虑“以竹代木”的做法,来部分满足人们追求天然环保的装饰材要求。另外,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金属、玻璃、塑料及复合材料等人工材料的技术成熟,其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应视具体情况尽量选用此类材料。

2.设计师要依据行业标准规范,合理运用装饰材料。我国现阶段室内装饰所使用的大量胶合板,黏合剂,油漆等材料产生甲醛、苯等一些毒性大挥发速度慢的刺鼻气味,并且存在易燃、易爆的安全隐患。面对当前装饰材料的现实和人们希望环保、健康之间的矛盾:首先,设计师要在保证装饰效果前提下,依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等有关条文规定,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环保系数达标的材料,尽量将室内污染降至最低程度。其次,设计师应熟悉材料的物理特性,如吸水率、膨胀系数、耐火等级、容重等,以提高装饰材料的使用寿命,降低装修频率从而节省资源。原则是尽量满足生态、环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运用和选择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材料。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装饰材料的包装材料,其大量废弃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在选择购买装修材料时尽可能选择大容量或简易包装的类型,以减少包装材料废弃物产生的环境污染,或者尽量选择那些采用了可降解材料包装的装饰产品以减少装修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3.应在保证装饰效果前提下,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选择使用施工工艺简单的材料。目前的装饰行业,在大多数的室内装饰设计中往往会只给出平面、立面图,具体的施工方法一般由装饰施工企业自行解决。这种方式极易造成施工无序、成本结算不清而产生纠纷,更重要的是如果施工企业与设计者之间不能相互默契配合就很难保证设计的装饰效果。随着工程监理制度的日渐成熟,客户素质逐渐提高,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室内装饰设计人员,使我们的室内装饰设计图纸真正的成为指导施工的依据,需要设计人员熟悉装饰施工过程,熟悉装饰材料施工资料,从施工者的角度出发,在设计时选择使用施工工艺简单的材料。设计者还要站在业主的角度,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并考虑便于后期维护选择材料,达到节省资源的目的。比如某些业主为了追求奢华或个性化的视觉效果,喜欢使用一些昂贵的非本地产的材料,这些材料需要火车或汽车等的运输,既消耗了能源又增加了环境污染。此时,设计者一是要引导业主理性消费,二是要灵活运用材料这一体现室内装饰效果的基本要素,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尽量使用本地的材料以减少运输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和便于维修;对于无法取代的高级装修材料,应以“高材精用”的原则,尽量少用节省其资源。

结束语

室内装饰设计的目的是创造更好、更优质的生活环境,材料作为实现设计的目的手段,其品种繁多,重在“合理”运用上做文章。设计者要学会主动驾驭材料,最大限度发挥材料各自的优势,而不能盲目乱用与无原则的堆砌。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引下,基于不同材料之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设计者及者施工人员必须对材料运用、环境及功能上进行综合性的全面考虑。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生态文明观已经上升到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文明层面,这既是约束室内装饰设计发展的正确轨道,同时也是现代室内装饰设计发展的一个契机,从我做起,通过装饰设计扩大生态文明观的影响,是室内装饰设计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李思远. 材料与文化并行发展——论生态室内设计中的装饰材料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商业设计,2008(11)158

[2] 乔 芳. 室内设计中的人性化思考,现代装饰理论,2013(1)87-88

[3] 王玲. 竹类植物的工业利用途径综述,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9( 17) : 10294 - 10296

[4] 戴珊珊. 论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6)287-289

[5] 王 睿. 低碳经济理念指导下的建筑装饰设计探析,艺术与设计, 2013(6)66-68

(作者单位: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管理中心)

作者简介:姜寰宇 ,200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作者:姜寰宇

第3篇:浅谈电视汇报片

内容提要:电视汇报片作为一种新的形式,已逐渐成为人们汇报工作时必用的手段。本文从电视汇报片的定义、作用、适用场合等方面展开介绍,着重点出了电视汇报片在命题、结构、任务链条、资料积累、市场价值等版块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电视汇报片的研究和探索对于电视表现形式的发展和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电视汇报片;作用;特点;问题;思考

在电视理论研究中,对“专题片”和“纪录片”的探讨由来已久。电视汇报片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工作之中,大到各级党委、政府,小到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如果要总结某项工作、申报某项荣誉、展示某项成就、向上级汇报某种情况等,大家都会想到电视汇报片这样一种形式,而且从数量上来说,大有蓬勃发展之势。由于电视汇报片有别与传统的“专题片”和“纪录片”,在制作过程中具有其特殊的要求,为此,我们有必要对电视汇报片进行探索、研究与思考。

一、电视汇报片的作用和意义

当前,为什么电视汇报片会被广泛应用,究其原因:一是电视汇报片具有可视性,是对汇报内容的真实再现;二是汇报片可以将表述的问题视频化,将语言无法描述的问题通过汇报片让观看者一目了然,增强现场感;三是汇报片可以表达汇报者的意图和目的;四是电视汇报片是文字材料的补充,传递的是文字汇报材料中看不到的东西;五是汇报片承担着总结成绩汇报经验的功能。

二、电视汇报片的特点

(一)命题作“文”受制于人。对电视工作者而言,如果说纪录片或者一般的专题片都是一种自发的创作,那么,汇报片就只是一项被动的任务。因为,电视汇报片是向上级汇报工作的单位或部门有这个需求,主动要求电视台为其量身订制的。那对方的思路和想法对整个片子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方要在片子中反映什么、怎么反映,制作方只能“遵命”行事,无奈之余,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和对方沟通,让命题作“文”能依照电视摄制的一些自身规律去运作。

(二)制作时间紧迫,责任重大。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这是编写电视汇报片的人最深的感受之一。

时间紧。一部汇报片从领导决定动手做,到最终出成片投入使用,间隔时间往往很短,除去撰稿时间外,留给电视工作者的摄制时间很紧迫,有的从撰稿、拍摄、制作前后只有不到2天的时间,因此,争分夺秒、加班加点是汇报片摄制者的家常便饭。

任务重。每一部汇报片涉及面都很广,汇报片的需求方总是希望上级领导能在一部汇报片中就看到自己的每一项工作。例如,我台制作的《直击瓦马地质灾害》的汇报片,除了讲述隆阳区的区情以及瓦马村发生的地质灾害外,还涉及近几年来隆阳区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状况以及采取的措施、存在的困境等等,要在短短12分钟的时间内将方方面面的情况都拍摄完成并制作进汇报片内,工作量之大、任务之重可想而知。

责任大。电视汇报片一般选取一个时期一个地方具有普遍性、现实性、代表性和时代性的重大事件为汇报内容,有的汇报片说大点是关系到一个地方的荣辱,说小点可能就关乎到地方官员在上级领导中的形象了。如我台摄制的“两基”工作汇报片《为希望奠基》就承担了直接向省委、省政府汇报的责任,《中国十佳宜居城市——隆阳》承担着向外商推介隆阳的责任,《改善城市环境 提升城市品位》则承担着申报国家级卫生城市的责任,《众志成城抗旱灾》则承担着向省委省政府汇报灾情、争取救济的责任。所以,对于汇报片,千万来不得半点马虎,出不得半点纰漏,确保万无一失是对电视汇报片最基本的要求。

三、電视汇报片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一)电视汇报片存在的问题。用电视汇报片的方式来汇报工作好处不言而喻,然而,汇报片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离电视自身规律倾向以及制作成本高、价值低等问题。

1.内容偏离电视自身规律。电视汇报片由于其“为别人作嫁衣”的身份,大有偏离电视自身规律的倾向,这是作为电视工作者最为棘手的一个问题

2.内容上容易出现看图识字的“小人书”的现象。由于电视汇报片是以电视片的形式,对某一工作、事件、活动进行深入详尽的总结汇报的,汇报片中会出现大量的图片和数字,稍不注意就会做成看图识字的“小人书”,这是最值得注意和研究的一个问题。

3.制作价值较小。目前,我台所摄制的电视汇报片,十之八九都是上级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一般都没有摄制经费的投入,即便有,也是微乎其微,但说到底电视汇报片也是一种商品,只不过有一些特殊、不常见、需要现生产而已。它和其他商品一样,同样需要为它的生产者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

(二)做好电视汇报片的几点思考。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要求高、付出多、收获少,这就是目前所做汇报片的现状。但牢骚可发,工作依然要做,没有一点吃苦耐劳、奉献敬业的精神,电视汇报片就会成为一项几乎难以完成的任务。

1.解说先行,结构第一。汇报片绝不是会场上文字汇报材料的翻版,撰写一篇好的解说词,不但利于工作汇报,也利于视频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

汇报片的解说词应该主题明确。片中究竟该反映什么,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是全面介绍,还是以点带面介绍,全在于解说词怎么写。汇报片和文字汇报材料的关系应该是互为补充,不能照抄文字汇报材料。此外,汇报片的解说词更加注重条理的清晰。一部15分钟左右的电视汇报片,要让与会人员专心看完,并记住其中的内容和留下深刻的印象,完全取决于条理是否清晰。

制作电视汇报片,解说词在开始拍摄制作之前就必须确定下来,并成为后面的拍摄、制作工作的指导,但实际工作中,解说词在制作后发生变化甚至反复变化的情况十之八九,有的是数据、提法发生了改变,有的是结构发生了改变,有的甚至连主题都发生了改变,每一项改动都可能使前期的很多工作变成无用功。所以,撰稿人与最终审片领导的沟通尤为重要,最好是解说词的初稿一出来,就能送给审片领导进行定夺,这样后面反复的可能就小多了,汇报片的效率才会得到提高。

作为电视专题片的一种,真实性依然是汇报片的最大特点。虽然汇报片的目的是为了使汇报工作更加形象生动,但决不意味着汇报片的解说词能够夸大其词,它追求的是朴实、简单、真实、客观的语言。

2.重视视频资料积累。电视汇报片最艰苦的工作莫过于后期制作。比如汇报片《为希望奠基》,我们查阅了近两年的新闻视频资料;隆阳旅游汇报片《如诗 隆阳》,我们收集了大部分同事拍摄的相关镜头,而在摄制《美丽高黎贡》、《牵龙入坝润山乡》等片时,动用了我台多年来精心拍摄的大量视频资料,包括航拍镜头。这些资料的运用,不仅很好地反映了所汇报的工作,也向外宣传推介了隆阳。由此可见资料积累的重要性。目前,我台建起了非编网络,资料实现了数字化存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更好积累资料的硬件条件。但我们还缺少一些必要的条件,比如应该有专项的经费、责任具体到人、有规范的操作方法等,以便于使这项工作上升为全台的一项日常性工作,建立起真正的视频资料库。只有这样,才能在接到各种汇报片任务时,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3.提高制作和编辑技术。要把汇报片作得有血有肉有灵性,能否采用纪录片、专题片或者其它一些电视制作手法进行,是我们目前正在探索和尝试的一个方向。在制作和编辑这类汇报片的时候,要尽量回避使用图片作镜头,在不得不运用大量图片进行說明的时候,应用特技软件将呆板的图片变成灵活多变的动态画面,这样不仅丰富了片子的内容,增强了汇报片的可视性,提高画面冲击力,同时也体现制作者的制作水平和质量。在汇报片中还会涉及大量枯燥无味的数字,这时对关键的数字可以采取屏闪的手段,或采取游走字幕、动态图表、标题式总结等形式,不仅加大了汇报片的信息量,还保证了汇报片用现实和数字说话的根本。

4.敬业奉献完成任务。由于汇报片承担着特殊的责任,要求也很高,特别是有的汇报片根据领导的要求,需要反复修改才能完成,这就要求工作人员的付出也很多。比如制作《抗旱救灾在隆阳》时,由于种种原因,解说词和片子被连续否定3次,每次都得连夜写稿,连夜制作,用一天一夜的时间制作一个新版本出来,然后等待审片,光这一个片子,就连续熬夜加班一个星期才得以完工。另一个反映隆阳新农村建设的片子《为了大地的丰收》,工作人员也破了连续3天只睡几个小时的纪录。长期摄制电视汇报片,工作人员付出精力无数,经济上并不相称的回报暂且不说,就连业务上也很难得以提高。

结束语

随着观众对电视了解的深入,以及电视汇报片的普遍使用,对汇报片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电视汇报片的制作难度也越来越大。而作为电视工作者,只有探索出更好的运作机制,从创新上下工夫,在细节和故事上做文章,才会满足越来越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晓红.电视画面编辑[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

[2]李永健.电视片专题创作[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温向军.论电视专题片制作与技巧[J].山西科技,2011年04期.

(作者单位:保山市隆阳区广播电视新闻中心)

作者:邹丽

第4篇:精神文明建设汇报材料-精神文明建设汇报材料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果汇报材料

精神文明建设汇报材料-精神文明建设汇报材料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果

汇报材料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果汇报材料

一缕缕文明新风浸润心田,一朵朵文明之花灼灼绽放。运输总站成立20年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从无到有,逐步发展,以其特有的生机和活力,吸引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在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提高总站文明程度和提高总站美誉度,创造文明和谐的生产环境和工作环境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总站生产经营地顺利进行。

20年: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

建站初始,由于长期受垄断性“铁老大”等行业不良风气的影响,当时的总站管理比较松散,职工队伍素质相对较低,能力较差,总站的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起步的。运输总站成立之初,恰逢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之时。刚刚产生的总站党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的要求,以培养“四有”职工队伍,创建文明总站为目标,大力加强站风路纪建设,积极开展以“学孟泰、学雷锋、树新风、做贡献”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制定了文明车站标准和考核细则,初步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和具体化的考核管理体系。在客运系统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新华站西环市丙班第一青年包乘组被命名为辽宁省学雷锋先进集体。1994年,总站党委按照xx政治工作会议提出的“内树队伍正气、外塑企业形象”,为企业走向市场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

证的要求,组织开展了“内树外塑”大讨论,强化了“三德”教育,确定了“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吃苦耐劳、拼争奉献”的总站精神。总站干部职工,面对转轨变型过程中遇到的前所未有困难的,把满腔的热情,转化为安全保产工作的动力,与xx共度难关,展现了总站人爱厂胜家,拼争奉献的高贵品质。

第二阶段:发展

1996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迅速在总站掀起热潮。总站一方面大力选树xx文明窗口——南部站薛桂芬和xx献血金牌获得者郭翠华等一大批精神文明典型,另一方面抓住南部站一名职工工作失职,损害xx形象的问题,在总站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彻底杜绝利用工作和岗位之便“吃、拿、卡、要”勒索用户现象;彻底消除“惹不起、离不了、靠不住、”的运输外界不良印象;组

织开展了“内树队伍正气,外塑企业形象”的大讨论活动,进而在全员开展了优质服务活动,站风路纪有了较大的改观。同时制定实施《职工岗位行为规范》,将“弘扬正气、团结协作、吃苦耐劳、拼争奉献;严格管理、高度统

一、吃苦耐劳、拼争奉献;顾全大局、保产第

一、用户至上、一流服务;崇尚科学、钻研技术、培育人才、科技兴企;整洁卫生、文明有礼、遵章守纪、安全生产”的五种新形象,确定为总站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从那时起,总站精神文明建设每年都有新举措,每年都有新进展,呈现出整体推进、全面拓展的良好局面,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入到令人鼓舞的发展时期。

第三阶段:提高

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启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新篇章。xx也制定下发了精神文明建设五年规划。为落实中央《实施纲要》和xx五年规划,总站党

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创建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在创建活动中体现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体现职工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不断丰富创建活动的思想道德内涵。党委每个均制定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实施计划,以抓好职工队伍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连续数年开展“做高素质运输人”的大讨论,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技术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在开展创建文明车站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创建文明作业区、文明岗位活动,促进了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向一线班组和岗位延伸,先后涌现出以北部站轧钢区、南部站南部作业区、灵山站驼峰作业区等为代表的文明作业区,受到用户的高度赞誉,总站作为一个整体,实现了用户满意率100%。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把工作的落脚点打在“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打基础、加强管理、提高素质、突出效益、力求新突破”上,凝练总结出“与时俱进、奉献运输”

的总站精神和“货票就是货币,管理就是效益”;“用户至上,用心服务,制度最大”的管理理念,确定了全面构建“创新高效,文明和谐”的运输总站,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并为之付诸实践,努力奋斗,取得明显效果。

第5篇:文明村建设汇报材料

考核组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xx乡xx社区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村指导检查工作。下面,我将我社区开展文明村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汇报,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全社区基本情况

二、主要做法

1、精心准备,广泛宣传,在学习上下功夫

文明村的创建,离不开宣传,只有大张旗鼓的宣传和学习才能使广大村民了解创建文明村的重大意义,为了更好的建设自己的新家园,xx村决定“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家园自己建”,把xx村建设成为一个文明生态村。一是根据村情,积极做好准备工作。每年我们都根据乡党委的要求,召开文明村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同时制定了《xx村文明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组织,明确了目标和任务,为文明村创建工作在我村扎实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立足实际,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几年来,我们张贴标语130多条,发放致村民一封公开信800多张;同时,在村主干道悬挂过街红,包村干部和村支部班子成员深入到各农户宣传文明村创建活动和有关知识,了解和掌握党员、群众对文明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共下发了300多份征求意见单,主动征求群众对村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回收率100%。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在全村形成了有力的舆论氛围。三是突出重点,认真开展学习活动。我们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学习内容,学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学习产业结构调整、种养殖技术、市场信息和合作化生产方面的辅助内容。在学习上采取集中教育学习、分片分组学习、与“一对一”帮扶结对学习。

2、坚持以人为本,在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下功夫

社区党支部每年都组织党员、村民代表、群众参加县乡举办的培训,并运用广播、党员远程教育、报刊、会议等多种形式和载体,深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对群众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发展平等、友爱、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养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充分利用村里的二战遗址和xx村史馆强化“五爱”教育,努力培养“四有”公民。组织党员群众学习邓--理论及“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来武装党员和群众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争当“好婆媳”、 “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系列活动,对广大村民进行传统美德、文明行为的规范和教育。几年来,全村涌现出“五好家庭”96户、“十星级文明户”115户,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我们还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增强村民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我们xx村被命名为市级“安全文明村”。多年来无私婚、无计划外生育,新生儿免疫100%。村里投资3万元建起了学前班教室,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青壮年无文盲,现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村民60人,中专以上文化农民79人。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健康发展,形成了奋发向上与时俱进的良好社会氛围。

3、积极谋划,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展文化活动上下功夫

四、坚持“三个文明“同步发展,在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上下功夫

三、存在问题

尽管我们在文明村创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部分群众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不强,其整体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范文网【】

二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村组集体经济发展路子要进一步拓宽;

三是村财力紧张,缺乏资金保障;

四、今后努力方向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把学习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坚持做到联系改革的实际去解决影响改革的问题,联系发展的实际去解决影响发展的问题,联系稳定的实际去解决影响稳定的问题,用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去解决建设发展中的问题,争创“国家级文明村”,为xx社区的“三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6篇:文明村建设汇报材料

巉口镇三十里铺村创建文明村汇报材料

近年来,三十铺村始终坚持四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实现四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全村按照镇上提出的“改善条件、依靠科技、瞄准市场、调整结构”的总体思路,走“荒山反坡植柠条、坡地退耕还苜蓿、梯田整薯种洋芋、千家万户抓养殖”的路子,全村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该村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扫除文盲、科盲、法盲,开展了评选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户、科技示范户、十星级文明户的活动,采取树勤俭持家风、科技致富风、尊老爱幼风、带头执行双向国策风、争创环境优美等的办法,使精神文明实现了方向明、任务清,切实为推动全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一、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指导,加强对干部群众的教育。

一是狠抓了干部的理论学习。结合农村“小三讲”教育活动的开展,村班子成员除了个人自学写心得体会外,每月集中一次,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群众的学习主要利用广播、专栏、黑板报、召开会议座谈会等形式,通过讲政策法规、颂改革成就、看发展变化等办法,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和对村情的认识,增强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改变家乡面貌的信心

和决心。

二是加强干部的作风教育。村上先后建立健全了《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干部考勤奖罚制度》等,在村、社干部中广泛开展了“三见群众”、“八上门”(即增强群众意识,愿和群众见面;端正思想态度,敢和群众见面;摆正自己的位置,会和群众见面。“八上门”即上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门疏导群众的思想疙瘩和心中疑虑;上门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项目;上门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上门调解邻里矛盾和纠纷;上门策划脱贫之术、致富之路;上门看望受灾户)的活动,切实转变了干部作风。

三是狠抓了思想道德教育。在全村广泛开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尊老爱幼、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邻里关系,建立和谐、幸福、美满的家庭,有力地促进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二、拓宽工作思路,不断把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向深入。

近年来,村上每年组织唱大戏、举行象棋等比赛及重大节日送秧歌队进城外,坚持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活动常抓不懈,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统一领导下,以社为单位进行,采取对照标准、由农户申报、召开群众会

议评议、张榜公布、评议小组程序进行。对评出的“十星级文明户”报镇党委、镇政府命名,并实行动态管理,每半年评选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摘星,做到了常评常新,使先进有动力、后进有压力。 “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使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社会风气好转,村风焕然一新,社会稳定、群众情绪良好。

四、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该村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都是与该村广大干部群众的苦干、实干分不开的,在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上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签订责任书,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一是建立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将精神文明建设各项指标逐层分解;二是分工负责制,责任明确、任务到人;三是检查考核制,由村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半年考核一次,年终进行总评;四是监督与奖惩制,把考核结果与年终报酬、奖金挂钩。通过以上几项措施的实施,真正做到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项项有指标、限时达要求”的目的。

第7篇:精神文明建设汇报材料

渭源县环境保护局“十一五”期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市环保局:

在“十一五”期间,我局始终以创建文明和谐机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已任,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新时期环保事业发展为目的,以打造具有环保特色的精神文明新形象为依托,按照“一流服务、一流效率、一流形象”的要求,以“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创新型、廉政型”机关为目标,以依法行政、不断加强“五大”建设为主要内容,以规范行业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以“窗口行业”和 “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为突破口开展各项工作,于2007年3月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县级文明单位”称号,于2010年1月被定西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称号。现将我局“十一五”期间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学习、建制度,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突破口。

首先,我们制定和完善了理论学习、工作调研、督促检查、考核奖罚等相关制度,在修订和完善原有制度的基础上,使局部机关各项规章制度达79项,实现了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目标,同时还制定下发了思想政治、精神文明建设安排意见、年度实施计划以及长远规划,将文明单位的创建和环保中心工作一起同安排、同部署,并按照《渭源县环保局年度工作任务分解与奖罚办法》和《环保局主要工作任务进度表》层层分解了任务并挂牌督办。

其次,我们采取每周一集中学习和平时自学相结合的办法,按阶段安排组织并辅导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三大意识”、“八要精神”以及党的十七大以来历届全会精神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环境监察人员“六不准”规定和县委提出的“要实、要硬、要严、要细、要正”的“五要”精神,在 “两增强三带头”的党性实践活动中突出对党员、重点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加强《党章》、党纪党规、环保法律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教育,努力抓好用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的头脑,不断提高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使大家的思想得到了统一,认识也更加明确。此外,还通过狠抓“一加强一提高一转变”使干部职工的组织纪律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有了明显的转变,整体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为使干部职工能够及时交流学习经验,我们定期创办学习专栏,将心得体会文章公布在专栏里,给同志们的学习搭建了交流的平台,使全体干部职工逐步树立了终身学习、团队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学习是一种政治责任、是一种执着追求的理念。同时,还认真制定了本单位各个阶段的学习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学习法律、经济、行政管理与社会管理等知识,把求知、成才、贡献的愿望融入到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中来。截止“十一五”末,我局已举办20多期学习专栏,广大干部职工撰写并交流心得体会文章500多篇,每人每年平均记学习笔记达

2 20000字以上。并且有6人通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函授学习,取得了大专或本科文凭,50多人次参加了省、市、县举办的环境监察、环境执法、项目管理、主要污染物减排、污染源普查、电磁辐射管理、纪检监察、党建、宣传等培训班的学习,从根本上提高了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素质。

第三,为了进一步加强全体干部职工作风建设、筑牢思想防线,我们每年邀请县委讲师组、县纪委和监察局领导向全体干部职工作理论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辅导。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排污企业和乡镇、部门领导对环保工作的新认识,获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每年还在县委党校举办一期由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环保法制培训班,就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项目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环保法律体系及环境执法、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等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不但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明确了各部门(企业)职责,更加规范了环保审批程序,为搞好我县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二、靠责任、抓落实,不断建立环保工作长效机制是我们搞好各项工作的坚实基础。

为使创建活动领导有力,责任明确,我们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行政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思想政治、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大力弘扬中国环保精神,始终牢记“八荣八耻”,并紧密联系实际,按照《公务员法》关于“热

3 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和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标准及“一个支部是一个堡垒”、“每个党员是一面旗帜”的要求,从领导干部到所有干部职工,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担子,领导和普通干部职工同奖同罚,责任明确,奖罚分明,真正形成了“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和“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工作机制。在局机关深入开展“文明和谐机关”、“先进职工之家”和“人民满意公务员”创建活动,以及“争创先进党支部和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做到了广大党员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急关头豁得出去,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而且深入开展“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个好成员,在社会做个好公民”活动,在全局上下营造了讲友谊、讲协作、讲奉献的良好氛围。同时还积极推进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经常性开展“四必谈”“五必访”活动,及时发现和解决干部职工存在的思想问题,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及时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在局机关形成了“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并结合环保工作性质和局机关实际,进一步明确奋斗目标,教育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硬逼硬上快发展”的观念,我们先后拟定了《渭源县环保局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十多十少”》、《渭源县环保局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渭源县环保局作风建设“五不让”》、《环境监察大队自省教育

4 “三查”》、《环境执法人员“三思”》、《专项行动“五个到位”》、《环境监察“五项承诺”》,经局务扩大会议讨论确定后同《中国环保精神》、《八荣八耻》、《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渭源县公民守则》、《工作人员文明公约》、《工作人员服务守则》一起装框上墙,作为本单位凝聚人心、锤炼队伍、促进工作的精神动力。

三、求实效、突创新,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抓手和特点。

一是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在日常工作中坚决克服办事拖拉、互相推诿、不负责任的不良风气,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断提高机关的办事效率和工作水平,确保完成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狠抓“绿色单位”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先后经县文明委、环保局、教育局严格评审和推荐,先后有2个单位被命名为县级“绿色单位”;8所学校被命名为县级“绿色学校”;1所学校被命名为市级“绿色学校”;1所学校被命名为省级“绿色学校”。

三是为了及时反映国家环保政策,全力推动县域环保工作,不断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及社会团体规范有序地参与环境保护、树立全民环保意识、发扬光大中国环保精神,该局不断加强环保信息的编发工作。截止“十一五”末,已累计编发《环保信息》110多期,其中,被省级以上新闻媒体采用近40篇,市、县级及其它新闻媒体采用近80篇。

5 四是心系贫困、奉献爱心。近几年来,我局多次深入到渭源县秦祁乡芨芨沟村和杨川村开展帮扶活动,帮助他们理思路、调结构、找项目、输劳务,给他们讲法律法规、科学养种、勤劳致富、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知识。在近两年来,由局机关党员干部捐资、单位筹资,给帮扶村村委会购制办公桌椅及电脑,给二女户办理养老保险,给村小学捐资、捐赠文具、书包、救助贫困学生等共计折合现金5万多元,同时,还发动全体干部职工向汶川地震灾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4500多元,缴纳抗震救灾“特殊党费”1300多元,向本县贫困中小学校捐赠图书100多册,向本单位困难职工献爱心捐款5700多元,不仅使干部职工进一步感受到了“先进职工之家”的温暖,而且还向全社会奉献了点点爱心,尽了一份绵薄之力。

四、抓教育、强素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我局始终坚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紧密结合全局工作特点和职工思想工作实际,深入开展人民满意公务员(工作人员)考评活动和“一家人、一件事、一条心”活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积极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树立“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职业观念,全面提升全局干部职工“爱在环保、严在执法、勤在岗位、廉在党风、强在技术、实在服务、贵在开拓、乐在奉献”的职业道德风尚。

五、抓执法,促服务,着力解决区域突出环境问题。

6 一是不断加大对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的监管力度,对全县已关闭的小型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进行后督查,严防其重新开工生产。同时,督促甘肃海盛马铃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50多万元建设了废水、废渣综合利用设施。

二是不断加大对饮用水源地环境的监管,杜绝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

一、二级区内设立排污口,特别是在玉树地震灾害发生后,我县进一步加强了对饮用水源地的定期检查,实行日报告制,有效防止了次生灾害的发生,确保了县城区居民饮用水安全。

三是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关和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关,对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新建项目一律不予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对未执行“三同时”的建设项目不予验收,使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了100%。

四是严格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今年完成了定西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渭源示范区和县城区集中供热项目的规划环评,编制了《渭源县县城饮用水源地区划调整技术报告》,并制定了《渭源县环境保护工作约束机制》。

六、勤努力、不松劲,经常参加和举办各类有益活动是我们增强凝聚力,搞好各项工作的一贯做法。

一是在全局倡导文明礼仪之风、读书学习之风、勤俭节约之风,将文明礼仪知识纳入干部职工日常教育内容,广泛开展“文明礼仪进单位”等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活动。同时,积极组织参加

7 县上举办的“讲文明、读经典、唱红歌、传箴言、争模范”系列活动,有1名同志还被县委宣传部和县文明办聘为箴言短信创作传播员、被县政协聘为文史资料研究员。通过“讲、读、唱、传、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全体干部职工的文明素养和机关的文明程度,在全局掀起了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高潮。

二是建立健全了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导机制和组织协调机制,倡议和组织3名党员干部参加了“千名党员志愿服务队”, 积极参与实施“社区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大力开展平安建设、环境保护、扶老助残、便民利民等志愿服务。先后组织党员志愿者环境保护分队配合总队开展了纪念日各类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和“农技知识进农村、科普知识进家庭”活动、还结合莲峰镇、文化出版旅游局举办的首阳山旅游文化艺术节,组织环保分队在国家森林公园首阳山景区开展了环保主题实践活动。

三是每年都组织参加市、县举办的全民健身运动会、主持人大赛、散文和摄影大赛、演讲比赛等有益的文体活动。并且每年 “六.五”世界环境日期间,紧扣活动主题,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以教育在校学生为目的,努力营造“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带动整个社会”的全民宣传格局,积极协调县城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排练并演出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文艺节目;组织县城区中学学生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作文竞赛活动。近年来,先后举行了社会各界“人人参与环保、创建绿色家园”、“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减少污染——行动起来”和“低碳

8 减排,绿色生活”签名活动,在10米多长的条幅上,关注环保、热爱环保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表达了他们参与环境保护的决心和信心。同时,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展出图片450余幅,解答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150余个,悬挂横幅100多条。

四是录制由县上分管领导、全体环保干部职工、中小学生代表、企业代表和优秀教师代表参加的面对面畅谈环境教育、倾听公众心声的环境教育专题节目,该节目在县电视台连续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掀起了“人人谈环境、事事看环保、个个争创绿色单位”的良好舆论氛围。

五是每年举办局机关“环保杯”爬山、篮球、跳棋、台球、乒乓球、羽毛球和自行车慢走等技艺比赛,开展了评选优秀党员、优秀干部、优秀信息员、先进工作者等活动,确定了党员示范岗、青年先锋岗和巾帼示范岗,每月进行“先进股室”评比,促使全局机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六是在联合县妇联、良好氛围。文明办、教育局等单位向全社会发出深化节能减排进家庭行动,开展“低碳家庭、时尚生活、绿色渭源” 主题活动倡议的基础上,深入企业、农村、学校、社区,广泛宣传环保知识,开展“结对帮扶、城乡共建”活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引导广大家庭和青少年树立低碳生活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共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9 总之,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在局机关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不仅丰富了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也切实增进了干部职工的团结,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了创建文明和谐机关的信心,也使局机关获得了先后获得了获得了全省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集体、全省“五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甘肃五四红旗团支部、定西市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先进职工之家、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建“四好”部门先进单位、“五型”机关创建先进单位、“青年文明号”、县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单位等光荣称号,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每年都获得县上的表彰奖励。不仅如此,在职工中涌现出了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先进个人、全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个人、全省环境监察标兵队长、全省环保系统绿色学校创建先进个人、全省环保系统人民满意公务员、建设渭源好职工、全县工会工作先进个人、纪检监察工作先进个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好家长、优秀妇委会主任和爱幼孝老好媳妇好媳妇、“三八红旗手”等,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

2011年4月15日

第8篇:校园文明建设汇报材料

盐池四中开展校园文明建设

汇 报 材 料

王泽恒

一、 总体情况:

盐池四中一直是盐池县农村中学的一面学习旗帜,目前有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00多人,教职工130多人。办学多年来,各级领导十分关注学校的发展,经常视察学校,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出宝贵意见,给予学校大力支持。学校以建设一个民主平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安全文明校园为目标,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管理得心应手,安全文明校园建设取得良好实效,校园面貌日新月异,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较好地完成了预定工作目标。师生形成了团结合作、共同奋斗,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共识,爱护公物、助人为乐蔚然成风。优美的育人环境,成功的办学经验,大幅度攀升的教育教学质量,深受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现就这方面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二、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坚持了正确的办学方向,牢固树立以德育人的思想。

根据盐池县中小学校开展文明校园建设中层领导分工安排、盐池四中集中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工作安排表、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完善了盐池四中饮食卫生安全制度、盐池四中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盐

1 池四中预防盗抢应急预案、盐池四中预防地震灾害应预案、盐池四中预防学生中毒应急处理预案、盐池四中学生水电安全管理制度、盐池四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盐池四中放火预案演练制度、校园周边安全检查、盐池四中安全巡查检查制度、盐池四中预防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盐池四中预防暴雨、洪水冰雪灾害处置预案、盐池四中交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盐池四中预防溺水,成立了校委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等组织、校领导班子成员及教职工代表各司其职,共同管理学校,激发广大教职工献身教育、争做名师的工作热情,鄙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颓废、碌碌无为的思想。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公开透明,层层负责,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卓有成效地开展。

1、利用每周的教职工政治学习和校本培训时间,不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每周一的政治学习,除了安排本周的工作外,就引领教职工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还结合实际,学习全国著名的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学习他的献身教育、积极探索、甘为人梯的理想和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多年来,学校教职工绝无打麻将的现象,酗酒、打骂架的恶俗也销声匿迹,营造了一个优雅、和谐的育人氛围。民风淳朴,教风正,学风浓,是广大学子求学受教的场所。

2、政教处、团委会以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教育,使我校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

2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素,中共中央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尤其是在当今留守学生日益增多的今天。我校组织学生绘制手抄小报1300余幅,致家长信件1000多封,政教处、团委会利用橱窗、黑板报这一窗口,优秀作业展评、模型比较、标兵班级与温馨宿舍评比以及校园内各式各样的照片、创建文明校园七年级、八年级征文600多篇,筛选出30余篇优秀篇目,并给予奖励等活动、设计文明校园建设活动简报

15期,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活动的班级演讲,对学生进行“五心”教育,通过大力的宣传、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广大学生耳濡目染,受到良好的教育,遵纪守法、争做“文明学生”的风气蔚然成风。

3、以“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强化师德教育,打造一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队伍

几年来,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中,我校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把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在系统地学习《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手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的《全党全社会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讲话,学习了教育部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等内容,强化特岗教师的培养工作,采取每周集中一次,启动活动开始统计违纪违规学生100多名,经过班主任强化教育数目逐渐在减少,通过征文活动,读书笔记等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

3 习惯的养成,并完善考核办法,坚持定期考核,使师德师风学风建设成为广大师生提高自身修养的自觉行为,收到明显成效。

(二)、提高认识,明确安全文明的重要性。

安全是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人身和财物安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根本。无论校委会会,还是教职工大会,学校都把安全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使每一个领导、每一个教职工、每一个学生做任何事情,都牢牢把握“安全是第一的”。学校利用每天的夕会进行安全教育,要求班主任在每周的周会上、班会上,都要强调安全,深入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学校聘请了派出所所长为法制副校长,多次邀请他来学校指导安全工作,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1、建立和完善安全工作组织机构,确定好安全责任。 校长担任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主抓安全的德育副校长担任副组长,主任及年级组长担任组员,组成了强有力的安全工作领导班子,各线管理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为了明确责任,充分调动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学校细致地划分了责任区。每一栋楼,每一个楼层,每一个宿舍,凡是有学生活动的场所都有专人负责,发现安全隐患,第一时间上报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2、构建了学校、公安机关、家长、社区的学生安全的工作网络。

我校首先加大校内安全教育力度,认真开展以提高学生自护、

4 自救、防灾、逃生能力为主题活动,掌握基本的遇到危险自护、自救、逃生和报警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进行安全疏散演练,同时通过严格管理,有效预防校园暴力和伤害事件发生。为了与家长共同做好这方面工作,学校每学期召开学生家长会,把对学生管理的要求以“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送到家长手中,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的规定,并配合学校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为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大水坑派出所干警经常到学校了解情况,征求学校意见。

3、采取各种措施,扎实做好安全文明教育工作。

(1)、建立学生安全信息员。每班都设有一名安全信息员,每天上报学生身体和心理异常情况,学生之间矛盾冲突情况及其它不安全隐患情况。

(2)、每到放学,门卫和值周领导值周教师在学校门口认真检查走读生进出校情况,严防寄宿学生出校门。禁止学生购买小摊小贩的“三无”食品。

(3)、值周领导每天对设施进行一次巡查,安全工作小组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做好记录,并及时组织人力进行彻底的检修,禁止师生私接电源,使用各种电器,保障学校设施的安全性。

(4)、学校对食堂的物品采购、从业人员、食品存放、炊具卫生、消毒设施等各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并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经常对学生进行有关交通知识的教育。严格管理教职

5 员工车辆和外来车辆。

(6)、在楼梯划分了左右分割线,严格要求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走。现在楼道走廊通道安全通畅,照明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7)、消防器材配备齐全,在使用期限之内,无损坏。 (8)、严格要求学生路队纪律,就餐、课间操、下晚自习和大型活动,一律要求责任教师带队,严防发生拥挤、踩踏伤害事故。

(9)、做好寄宿生的查寝工作。每天下晚自习,值周领导值班老师与生活老师交接好学生情况,检查学生有无异常,必须到所在寝室签名确认,行政值日、值晚班教师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学生文明、安全的住宿。

(10)、寒暑假,学校行政轮流值日,确保校园安全。 (12)、班级实行晨检制度,教室、宿舍实行通风换气、定期消毒制度,校园内每星期进行一次消毒,以防止校园没有传染病的发生及流行,确保学生的健康。

(13)、学校与走读生家长签定《安全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安全职责。

(三)、构建诚信友爱、团结互助的文明校园

1、全员参与,共建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 目前,学校宣传橱窗、年级特色刊、班级中队角的宣传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兴趣小组活动非常活跃。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6 主要是以学校为主体争创各级各类先进集体,在学生中开展“三好学生”、“优秀干部”、“文明班级”、“学习习惯优秀班级”等评比活动,在教职工中开展“优秀员工”“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评比活动,培养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带动,倡导学习研究之风。主要是从“四个点”为切入口:以师德教育为动力点,抓好思想政治学习;以校本培训为立足点,抓好业务学习;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发展点,抓好技能培训;以教育科研为制高点,抓好教育教学研究。

2、坚持民主管校,构建公正平等、安定有序的和谐校园。我校坚持民主管校,推行校务公开,到目前基本形成了对内公开和对外公开相结合,部分公开与全面公开相衔接,过程公开与结果公开相协调,校务公开与解释说明相统一的工作格局,做到了决策过程公开化、公开内容具体化、公开时间及时化。

3、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构建绿色生态、自然和谐的校园。 学校重视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积淀了“学校是我家,人人都爱她”的优良校风,坚持“每天三小扫,每周一大扫”的良好习惯。

二、 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 班主任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尤其要把班主任工作做细做实,在学生的文明习惯的养成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表现明显的效果。

7 2、 学校的硬化绿化净化建设的进度要进一步强化,要求施工方要严格按施工的要求进度规范施工,尽快给学生提供一所安全整洁的校园,消除安全隐患。

3、 教学楼的楼道取暖设施有漏水现象,给学生打扫卫生带来很大影响,后勤组要尽快加强维修。

4、 学生的个人卫生要进一步强化管理和教育,尤其是个别男生宿舍的“温馨宿舍”布置过于简单,未能反映温馨主题,同时垃圾不能及时清理,要求班主任配合宿管员积极整改。

5、 学校的操场应尽快兴建,学生上操坑坑洼洼、尘土飞扬。不利于学生的健康。

总之,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明建的管理工作,对安全工作实行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管理,特别是加强了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安全管理工作。强化安全意识、文明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遵守安全工作纪律,不断提高安全防范技术和能力。切实搞好校园文明建设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全面开展了学校安全自检自查整改工作,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保障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8

第9篇:精神文明建设汇报材料

白旄镇中心小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白旄镇地处临沭县西北部,西与河东区、北与莒南县交界。号称中国白柳之乡,盛产板栗、白柳,柳编织品出口九十个国家,经济雄厚。白旄镇中心小学位于白旄镇驻地,占地近60亩,辖白旄西街、白旄东街等十个自然村街。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6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达100%。在岗教师44人,其中本科学历15人,大专学历26人,中专学历3人,学历达标率100%。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镇中心校的领导下,在县教育局的指导下,我校以和谐社会的理念为指引,以建设一个民主平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和谐校园为目标,全面推进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学校2012年被临沂市教育局评为“市级健康校园”、“小学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并获得临沭县“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以德立校,构建和谐校园

德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我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化”德育模式,也成为了我校一大办学优势。

1、养成教育常规化。主要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为行为准绳,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课、争先创优活动、班级值日制度等,让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

2、主题教育系列化。近年来我校开展了以公民道德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安全教育以及保持少先队员先进性等为主题的系列

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3、节日专题教育制度化。利用每年的元旦、国际劳动妇女节、清明节、国际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纪念日,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4、教育形式多样化。主要有“读”:结合学校蓓蕾读书工程,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活动,进行读书心得、征文竞赛;“看”:看新闻、优秀影视片、图片展览等;“听”:听先进人物、,模范事迹报告等;“做”:开展德育园地劳动活动,在校园内开辟少先队德育劳动基地,学生自己栽培“麦冬草”等作物;“赛”:开展“庆国庆红歌比赛”、“感恩教育演讲比赛”等有意义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受启迪、受感染、受教育。

二、全员参与,共建和谐校园

1、加强精神文明宣传载体建设。目前,学校宣传橱窗、文化长廊、班级黑板报、校园广播、《笋芽》校刊等的舆论宣传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少年宫、兴趣小组活动非常活跃。

2、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主要是以学校为主体争创各级各类先进集体,在学生中开展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少先队员,在教职工中开展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个人等评比活动,培养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带动文明风气的上升。

3、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带动,倡导学习研究之风。主要是从“四个点”为切入口:以师德教育为动力点,抓好思想政治学习;以校本

培训为立足点,抓好业务学习;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发展点,抓好技能培训;以教育科研为制高点,抓好教育教学研究。

4、群体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学校组织开展的阳光体育节、乒乓球比赛、歌咏比赛、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极大地丰富了师生的业余生活,使广大师生远离了低级趣味、黄赌毒。

三、民主管校,安定和谐校园

我校坚持民主管校,推行校务公开,到目前基本形成了对内公开和对外公开相结合,部分公开与全面公开相衔接,过程公开与结果公开相协调,校务公开与解释说明相统一的工作格局,做到了决策过程公开化、公开内容具体化、公开时间及时化。同时,我校一直坚持和完善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民主理财、民主评议行政领导等民主管理制度。这些在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树立学校和干部良好形象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现。

四、建设环境,美化和谐校园

学校重视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的良好习惯。经过有力的整治,确保了食堂烟窗排气、校园生活污水的排放符合环保标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四害”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在白旄镇中心小学和谐校园将会越开越鲜艳!

2012年11月

上一篇:四川高考分数线下一篇:乡大学生村官创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