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装饰传统建筑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传统建筑设计元素是我国几千年来建筑设计发展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传统建筑装饰设计元素的类型、作用、以及应用价值等进行了重点介绍,并针对其在当代建筑装饰应用中体现出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希望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现代装饰传统建筑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现代装饰传统建筑论文 篇1:

论扬州传统建筑窗棂对现代装饰设计的影响

摘要:扬州是一座园林城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中国园林中占有重要地位。扬州的个园、何园、汪氏小苑等一些园林,其建筑装饰形式多种多样,当置身于亭台楼阁之中,那些各式各样精工细刻的窗棂纹饰和风景景观融为一体,承载和蕴含了中国式园林之美。

关键词:窗棂 文化内涵 艺术特点 现代装饰设计

一、中国传统窗棂的概述以及其文化内涵

在古人眼里,门窗有如天人之际的一道帷幕,是连接上天与人间的一个通道。尤其是明清时期的花窗花板,集富贵之相,儒雅之风于一身,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雕工精美,给人以很高的视觉享受,还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高度的装饰实用性。在这个历史悠久和古文化灿烂的国度里,因追求现代,传统正被时尚而取代,用传统工艺雕琢窗格图案的意境和景观,是画也是窗,是窗也是画,似乎只能在唐诗宋词里看到它的身影,在明清小说里体验它的韵涵,那种亘古传承、精深莫测的古代建筑艺术,正逐步被蚕食甚至流失。但今天,把窗棂这一独特的建筑装饰语言作为研究对象,使之成为一种及其生动的艺术载体,并相对于建筑上的纯绘画艺术形式,它牵涉了更多的实用和需求成分,所以对传统窗棂进行研究和阐述显得非常的必要和重要。

二、扬州园林建筑中窗棂的图案分割以及其艺术特点

扬州本土园林中窗棂的图案分割,在窗棂中,线条的构成与运用千变万化,将纵横交错,疏密有致,粗细变化,直弧交替等诸多美学结构语言诠释淋漓尽致。窗棂的图案可以分为横竖纹,几何纹,拐子纹和菱花纹四种形式,其中菱花纹规范庄重属于皇家宫殿和寺庙殿堂的装饰。而扬州的私家园林建筑,要通过美的法则来看窗棂的图案,并结合平面构成的形式来研究古典窗格,可以更为直观地认清古典窗格的结构形式,为古典窗格的研究另辟蹊径。窗棂图案在结构上一方面讲究上下,左右,重复和对称等变化,在追求变化的同时,更添加了窗棂的动感,节奏和韵律感,是一种形式美感和情感的体现。在窗棂装饰中,其图案的主题最能反应门窗的文化寓意。门窗的雕刻内容,充分体现了人们的理想追求。这些图案多体现善男信女对美好生活的执着向往,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如“竹报平安”、“马上封侯”、“花开富贵”等等。这类图案在门窗的雕刻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常常采用象征和谐音的手法来表达其蕴含的美好寓义,最终造就窗棂“美”和“用”的统一。

三、传统窗棂对现代装饰设计的影响

对于扬州的研究大多数是风俗上或建筑园林上,而窗棂这个已经渗透在各个园林建筑角落的词却鲜少有专门的课题来研究。窗棂的运用是园林总体规划设计和现代空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扬州园林的窗棂为主,对传统典型窗棂的风格特点进行剖析,在表现方式上常常运用象征、隐喻、寓意等手法,将民族宏大而幽深的哲理与审美情趣融入其中,使之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重点所在。由于社会形态的更替,对于窗格图案的几何纹样,现在一般人看到的也许仅仅是它的装饰意义和基于“文物”的价值,但在历史的发展演变和社会的变迁中,这些纹样隐含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即传统社会下的人们的精神历程。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之上的,从扬州传统建筑窗棂的研究引申出对现代装饰设计的影响,不论是作为纯粹陈列品出现也好,还是以其他的形式出现也好,都是运用各种现代装饰审美与传统形制的结合,来诠释它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内涵。

在中国的古典窗格中,平面构成的形式被广泛的应用,运用构成方法对二维图形进行组合变化,在二维空间中对自然界的形态进行概括、提炼,用抽象的几何形语言,学习运用各种表现技能,创造设计中所需要的各种形态,进而服务于现代的装饰设计实践。在扬州的诸多宾馆、饭店和茶酒楼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装饰性的仿古门窗,如板棂窗、格扇、隔断、支摘窗、遮羞窗等各式窗棂形状,其制作工艺十分精致,品质可与园林中古建筑的窗棂相媲美,不仅满足于人们对古典环境的欣赏,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传统窗棂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因此,窗棂装饰作为建筑内外环境装饰中一个重要的装饰部位,人们采用象形、会意、谐音、借喻、比拟等手法,在各式门窗木雕装饰中创造出丰富的造型、图案及雕刻题材,窗棂上的这些几何纹样、图案和题材不仅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且极富艺术效果,为我们的现代设计提供大量的空间素材和灵感来源,而且这些几何纹样和图案所表达的寓意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也极具欣赏和实用价值。事实上,窗棂图案在中式装饰上是十分活跃的一个元素,尤其是在室内装饰或许多仿古建筑装饰设计层面上,窗棂图案较为广泛的表现在建筑物的空间和人们的视野中,设计师可充分运用窗棂图案组合和镂空的特点,将传统装饰“形”与“神”的特征,融入现代装饰设计的“意”与“境”,从而形成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设计语境,使现代装饰设计体现出传统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所以在对这些窗棂图案纹样的研究中,除了现今意义上符合形式美法则的审美关系和实用功能外,还要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窗棂的艺术性和实用性进行论述和融合,寄希望于从现代人的审美眼光出发考虑,运用窗棂元素使其形成更新的设计符号和理念, 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传统窗棂艺术的感悟,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鉴赏,进而对传统窗棂元素从化繁为简、中西合璧、新材料的应用或装饰功能与位置的变化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使之更加广泛地传承传统窗棂对现代装饰设计的融入和影响。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艺术学院 )

参考文献:

[1]黄缨,刘艳,浅谈中国传统窗棂与现代室内设计[J].西安建筑学报,2005.

[2]李斗.扬州画舫录[M].中华书局, 2007年.

[3]路玉章.古建筑木门窗棂艺术与制作[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年.

作者:滕秀夫

现代装饰传统建筑论文 篇2:

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传统建筑设计元素是我国几千年来建筑设计发展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传统建筑装饰设计元素的类型、作用、以及应用价值等进行了重点介绍,并针对其在当代建筑装饰应用中体现出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希望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传统元素;建筑装饰设计;传统文化;传承

1、引言

现代建筑装饰设计是一门涵盖美学艺术和基础建设理论的学科,并且随着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传统的功能单一型的住房设计已经无法满足民众对住房质量的要求,对建筑单元的艺术性、观赏性和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发展历史的国家,对建筑设计的研究凝聚了建筑设计学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理念的独特理解,并在现代装饰设计中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当今社会,建筑理念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将传统建筑元素应用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是实现建筑行业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新思路,也是迎合大众审美的关键。因此研究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中国传统建筑设计元素简介

通过对我国各地遗留的古建筑的建筑分割进行分析可知,传统的建筑模式具有典型的东方特色,其中很多建筑单元是我国特有的设计类型,如斗拱、门窗装饰、阙、华表、牌坊、台基等都是传统建筑元素的典型代表。通过对这些建筑元素的分析,可以大致了解我国当时的历史、人文风貌,具有重要的文化参考价值。

2.1斗拱

斗拱是我国古代的建筑设计师根据蛋壳结构设计出的建筑元素,位于柱与梁之间,利用其椭圆形的结构起到了很好的传递承载的作用,且设计精巧,外形美观,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很好地契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与实用性。斗拱是我国传统建筑元素中最典型的代表,在文化发展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2.2门窗和屋顶装饰设计

门窗是整个房屋建筑中的关键组成部分,除了表现室内外的渗透与关联,更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向往,因此传统的木栅式门窗设计是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研究建筑整体装饰的主要参考。屋顶设计在不同的地区和时代具有不同的设计形式,总结起来,主要有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以及攒尖顶等几种。传统建筑设计中对屋顶的装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关键的房梁衔接部位通常用吻兽、脊条等进行装饰,二是利用其它建筑原材料对屋顶进行美化,如瓦当、滴水等处的装饰,这些关键部位的设计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建筑设计的独特理解,更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3建筑小品的设计

中国传统的宅院结构设计多是以方正的四合院设计为主,为了衬托主体建筑的气势,通常在院内正对大门的位置设置有装饰性的建筑小品,如华表通常设置在桥梁、坟墓或是气势恢弘的宫殿前面,突出建筑物的气势;牌坊建于街道、衙署等地方衬托庄严肃穆的气氛,等等。

3、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今建筑设计理念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且随着复古风的流行,传统的设计元素越来越受到建筑设计师的青睐,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一些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更是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与追捧,这就进一步促进了传统设计元素与当代建筑装饰设计的完美融合。但是,从目前建筑行業的发展水平来看,市场上充斥着对传统设计元素的片面理解,很多设计师不顾实际的建筑环境和传统元素的内部特征盲目地将传统的建筑元素设计内容生搬到建筑设计的实践中,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传统建筑元素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更达不到相应地传承文化的目的。

4、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4.1用形

作为现代的建筑设计师,首先就应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为,充分认识并把握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同时在现代建筑理念中很好地融入这些传统元素,达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通常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有重合使用、异位使用以及引借使用等。引借使用是一项高级的传统元素的运用形式,是将我国的传统建筑元素进行提炼和重新解读,对这些元素进行重新排列和加工,提取其中的精华部分作为建筑在创造的精神养料。引借是后现代建筑设计发展中的典型应用方式,并积极运用创新化的思维实现现代建筑理念的长久发展,如我国现代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在设计南京博物馆时大量借鉴了传统的建筑元素,并将西方现代化的建筑风格融入其中,使得整个建筑呈现出东西合璧的艺术表现力。易位,顾名思义就是将传统建筑元素中的基本单元拆分扩散,再重新排列或是进行艺术加工,进而形成有效的组织序列,再将这些组织序列应用于建筑设计的实际中。

4.2达意

传统的建筑设计元素是传承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了人类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一个地区的民俗特色。相关设计师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时,要在具备丰富的文化底蕴的前提下对传统元素中的“形”加以利用,广泛调研现存的或是记载在文献中的经典建筑,在充分了解当地风土民情和人民生活习惯的前提下赋予新时代建筑装饰新的内涵,使传统元素在不断地创新和运用中具备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结语:

传统的建筑设计元素是中国几千年发展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在新兴建筑理念的冲击和影响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本文在现实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建筑设计元素的类型、作用以及表现意义等进行了重点介绍,并积极探索了其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相互融合的有效策略。广大的建筑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文化修为,用传统的建筑文化装饰自己,并在现代建筑师设计中积极运用传统设计元素,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兴.川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6.

[2]刘霏霏.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

[3]刘培瑜.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茶馆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

[4]魏海涛,任志纲.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J].河南建材,2011,05:127-128.

作者:王军磊

现代装饰传统建筑论文 篇3: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包装艺术设计的文化传承

[摘 要]:中国具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历史,其文化底蕴在各行各业都有充分的体现。就我国的传统建筑来说,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传统建筑象征和表达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换句话说,从一个建筑可以反映出一个时期的文化,具体体现在建筑的外形,建筑的装饰纹样以及雕刻艺术等方面。中国的传统建筑是中国文明一个重要体现,同时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文化价值不容忽视。所以,本篇文章主要是针对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传承为出发点,对中国的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进行阐述,使装饰艺术中的文化得以充分地体现,最大程度的地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文化传承的价值。

[关键词]:传统建筑 建筑装饰艺术 文化传承

建筑的装饰艺术不仅是一种艺术的象征,更是一个时代文化的传承。一座建筑的装饰艺术可以准确的表现出一个时代的价值朝向和社会观念。装饰艺术作为一种建筑的附属物,为建筑本身增加了许多色彩,使粗糙和平淡的建筑看起来更形象、更生动。在我国,传统的建筑装饰艺术中,用于装饰的原料通常有彩画、壁画、粉刷以及雕刻等,除此之外,可以利用建筑材料本身的色彩和形状的变化进行建筑装饰。中国是四大文明国之一,且是目前唯一一个现存的文明古国,这为中国的建筑文化传承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中国在发展的中经历了不同阶段,因此,建筑装饰也各有其特点,包括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装饰都是不尽相同的。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建筑随着社会的需要正在大兴土木。那么,在现代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怎样利用我国的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呢?这成为当下建筑装饰艺术要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

1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基本特征

中国的传统装饰艺术经过几个朝代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逐渐出现了制度化状况,在不同地域的建筑对建筑的装饰做了一定的规定并赋予了相应的含义,不同的装饰特征代表着不同的文化。

1.1实用主义的装饰风格

其实,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建筑装饰的作用并不仅仅是为了使建筑本身更加具有色彩,而更多的是注重这些装饰的实用性,从一开始的半穴居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构造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建筑的实用性越来越强,人们在进行建筑的时候,往往会考虑到在建筑中居住时候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进而结合时代的文化和建造者的思维进行装饰的设计。所以,在传统的建筑装饰中,装饰的基本作用就是为了提升建筑的整体实用性和舒适感。比如建筑中所用到的斗拱、抱鼓石以及雀替都是从安全方面考虑进而进行设计的,只不过在后期这些设计的作用有加入了装饰的元素,逐渐演变为建筑装饰的手段和形成固定的装饰风格;除此之外,建筑物上的门窗、具有对称原理的格扇主要是为了在糊纸的时候进行固定,随着建筑艺术的发展,逐渐演变为现在的花纹图案。

1.2中国文化特色

在中国历代的建筑中,都充分的对一个特定时期的文化进行了展示,在建筑的装饰上包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特色。在历史上,在一些官邸中的雕塑所装饰的文案以及各类装饰性画作,比如狮子象征权威和威严,这在当今的检察院和法院的门口也会见到这样的雕塑;再比如历史上皇宫的建筑,一些柱子上会雕刻“龙”,龙代表着天子,是权利的象征,意味着至高无上的地位。除此之外,在古代的建筑装饰中,也比较注重等级关系,对不同等级的身份的人,其建筑的装饰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古代,斗拱的使用只能在官位比较大的住宅中。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文的文化特色。同时,在装饰的颜色上也做了明确的等级划分,皇亲贵族的屋顶一般都会采用黄色进行装饰,皇帝以及皇宫的装饰通常会使用龙的图案。

1.3与环境相协调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被人们所推崇,因此,人们在生活中时刻注意对天地以及所生存环境的尊重,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所以,在人们在建造的过程中,会充分地考虑与环境的协调,在建筑开始之前,要进行必要的祭祀,认为这是对天地和环境的尊敬。同样,在对建筑的装饰文案中也会考虑到祈福因素。比如很多建筑的大堂内都会有桃子的装饰,因为桃子代表着长寿,牡丹象征着富贵。在古代,人们的建筑材料是木材,因此人们在建筑的同时考虑带与环境的协调性,会使用水藻、莲花打了个水中的植物进行建筑装饰,以达到祈福的需求和防火的功能。除此之外,传统的建筑对环境的装饰要求还体现在建筑空间的分布,如屏风、回廊以及花窗的等建筑构造,在许多空余地方都会栽植花草树木。

2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文化传承方式

建筑作为一种为人们提供住所的实体,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艺术性,除了发挥为人们遮风挡雨的基本功能外,还要向外界展示自身的文化和建筑特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不仅是人们居住的场所,也不仅仅是体现建筑艺术,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时代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时代文化的体现,根本地为文化的体现和传承提供了导向。

2.1装饰色彩的文化传承

对于建筑的中的色彩体现,在传统观的建筑中屡见不鲜,各种建筑的色彩都是不一样的。一般地,象征皇权的色彩是黄色,而普通平民的住宅则多用黑白相间的色彩,更注重和环境的协调。所以,在现代的建筑色彩设计中,要充分尊重传统建筑色彩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飞檐类型的设计,进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比如上海世博会会馆的整体建筑所使用的色彩是中国红,中国红寓意着红红火火,进而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再如江苏苏州博物馆,设计师考虑了江南的重要色调,即黑白灰素雅的色彩,但是建筑的整体结构确利用了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最大程度的保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2.2建筑装饰图案的文化传承

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要充分地利用传统建筑中装饰图案的应用,才能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中国古代的各类建筑中,建筑的主体,包括梁、柱子都会进行很多图案的设计,这些图案一般有草木、动物甚至人类来艰装饰,一方面,能够使建筑更加生动形象,另一方面,人民利用这些装饰以达到祈福的作用,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传统建筑中的装饰设计蕴含了人类的情感和文化。在现代的建筑图案设计中,要从分保证和环境的协调性,同时要注意各种图案所包含的寓意,切勿弄巧成拙。比如江苏苏州博物馆所使用的装饰图案是各种各样的吉祥纹样,使整栋建筑都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气息。

2.3建筑雕刻装饰艺术的文化传承

雕刻文化历来已久,并且在现代建筑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雕刻的材料有多种,包括石头雕刻、木材雕刻以及砖雕。首先,木雕相对来说较为容易操作,通常应用于建筑的柱子、檐口以及梁上,雕刻的内容和装饰文案一样,包含了多种动植物。其次,由于石雕的材质较硬,通常见于建筑的台阶、柱基等地方。由于石雕所使用的材料不一样,雕刻图案相对容易保存,且保存时间更长。最后,砖雕一般会出现在寺庙、墓碑以及住宅打了个建筑上,主要用于祈福。在现代的建筑雕塑设计中,应多尝试采用雕刻的方式,在一些公共建筑或者是在园林的建筑中,都能更好的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结语

建筑装饰在建筑过程中有着很总要的意义,不仅蕴含着人们的情感,更是蕴藏着一个时代的文化。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更是体现出了民族文化的特色。所以,在现代的建筑装饰设计中,要想更好的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就应该关注传统建筑的图案装饰,从装饰的色彩、装饰图案以及雕刻艺术这三个方面入手,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的发扬出来。

参考文献

[1]李晓檬,吴巍.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传承[J].中外建筑,2013,02:67-68.

[2]张卓.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传承[J].现代装饰(理论),2015,01:177.

[3]张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艺术[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97-101.

[4]孙有霞.浅析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文化特征[J].黄河之声,2007,14:122-125.

作者:冯维玲

上一篇:微博营销方案范文下一篇:校运会广播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