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免费教案

2022-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案不仅是实施教学流程的起点,而且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蓝本”。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升初数学免费教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小升初数学免费教案

小升初数学

31. 某地收取电费的标准是:每月用电量不超过50度,每度收5角;如果超出50度,超出部分按每度8角收费。每月甲用户比乙用户多交3元3角电费,这个月甲、乙各用了多少度电?

32. 王师傅计划用2小时加工一批零件,当还剩160个零件时,机器出现故障,效率比原来降低1/5,结果比原计划推迟20分钟完成任务,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33. 妈妈给了红红一些钱去买贺年卡,有甲、乙、丙三种贺年卡,甲种卡每张1。20元。用这些钱买甲种卡要比买乙种卡多8张,买乙种卡要比买丙种卡多买6张。妈妈给了红红多少钱?乙种卡每张多少钱?

34. 一位老人有五个儿子和三间房子,临终前立下遗嘱,将三间房子分给三个儿子各一间。作为补偿,分到房子的三个儿子每人拿出1200元,平分给没分到房子的两个儿子。大家都说这样的分配公平合理,那么每间房子的价值是多少元?

35. 小明和小燕的画册都不足20本,如果小明给小燕A本,则小明的画册就是小燕的2倍;如果小燕给小明A本,则小明的画册就是小燕的3倍。原来小明和小燕各有多少本画册?

36. 有红、黄、白三种球共160个。如果取出红球的1/3,黄球的1/4,白球的1/5,则还剩120个;如果取出红球的1/5,黄球的1/4,白球的1/3,则剩116个,问(1)原有黄球几个?(2)原有红球、白球各几个?

37. 爸爸、哥哥、妹妹三人现在的年龄和是64岁,当爸爸的年龄是哥哥年龄的3倍时,妹妹是9岁。当哥哥的年龄是妹妹年龄的2倍时,爸爸是34岁。现在三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38. B在A,C两地之间。甲从B地到A地去送信,出发10分钟后,乙从B地出发去送另一封信。乙出发后10分钟,丙发现甲乙刚好把两封信拿颠倒了,于是他从B地出发骑车去追赶甲和乙,以便把信调过来。已知甲、乙的速度相等,丙的速度是甲、乙速度的3倍,丙从出发到把信调过来后返回B地至少要用多少时间?

39. 甲、乙两个车间共有94个工人,每天共加工1998竹椅。由于设备和技术的不同,甲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每天只能生产15把竹椅,而乙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每天可以生产43把竹椅。甲车间每天竹椅产量比乙车间多几把?

40. 甲放学回家需走10分钟,乙放学回家需走14分钟。已知乙回家的路程比甲回家的路程多1/6,甲每分钟比乙多走12米,那么乙回家的路程是几米?

第2篇:小升初数学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

一 填空题

1、2008年我国在校小学生128226200人,读作(),改写成“亿“作单位,并保留一位小数是()亿人。

2、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3、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5,个位上的数字是a,这个两位数是()。

4、今天是6月30日星期一,北京奥运会8月8日举行,是星期()。

5、小丽发现:小表妹和读初三哥哥的岁数是互质数,积是144,小表妹和读初三哥哥的岁数分别是(岁,岁)。

6、六(2)班男生占全班人数的,这个班女生是男生人数的()%。

7、一次口算比赛,小明4分钟完成80道,正确的有78道,他计算的正确率是()%。

8、小伟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28错写成182,这样商比原来多了6,而余数正好相同。这道题的余数是()。

9、一个圆柱形的水桶,里面盛有18升水,正好盛满,如果把一块与水桶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实心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这时桶内还有()升水。

10、如果Y= ,那么X和Y成()比例。

11、一批本子分发给六年级一班学生,平均每人分到12本。若只发给女生,平均每人可分到20本,若只发给男生,平均每人可分得()本。

12、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比的比值等于2,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和这个比例是

()。

13、小明身高1.6米,在照片上她的身高是5厘米。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

14、在一张长80厘米,宽62厘米的铁皮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

15、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16、一块长方形草地的周长是270米,长与宽的比是5︰4,这块地的面积是()平方米。

17、把一个高6分米的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通过切、拼的方法得到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圆柱的表面积增加48平方分米。原来圆柱的体积是()。

18、若2△3=2+3+4=9,5△4=5+6+7+8=26。按此规律,5△5=()。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对的打“√”,错的打“×”)6%

1、ab-8=17.25, 则a和b不成比例 ()

2、林场种100棵树苗,死了3棵,又补中了3棵,共成活

100棵,成活率为100%。()

3、下图中三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它们阴影部分的面积一样大。 ()

4、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关系。()

5、甲、乙两桶水,甲用去,乙用去一半,剩下的水一样多,甲、乙两桶中水的质量比是4:

3。()

6、按1,8,27,(),125,216的规律排,括号中的数应为64。()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6%

1、如果一个圆的半径是a厘米,且2:a=a:3,问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 πB、6 πC、6D、无法求出

2、小丽每天为妈妈配一杯糖水,下面四天中,()的糖水最甜。

A、第一天,糖与水的比是1:9。B、第二天,20克糖配成200克糖水。

C、第三天,200克水中加入20克糖。D、第四天,含糖率为12%。

3、若a÷b=8„„3 , 那么(100a)÷(100b) = 8„„()。

A、3B、300C、100D、 0.0

34、一个长方体正好可以切成3个一样的正方体,切开后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2平方厘米,那么原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A、36B、30C、 28D、24

5、小明由家去学校然后又安原路返回,去时每分钟行a米,回来时每分钟行b米,求小明来回的平均速度的正确算式是()。

A、(a+b)÷2B、2÷(a+b)C、1÷( + )D、 2÷( + )

6、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子分别装满盐水,已知甲瓶中盐、水的比是2︰9,乙瓶中盐、水的比是3︰10,现在把甲、乙两瓶水混合在一起,则混合盐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四、一丝不苟,巧妙计算。26%

1、直接写出得数。5%

0.875÷0.125=1÷(1÷ )=756-(256+99)

÷2÷ =小时:120分==

2、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8%

4÷ - ÷4-4×2003+2005×25%+2004×0.7

5[1-( + )]×24÷[( + )× ]

3、求未知数 。4%

(6+3 )÷2=18(X-0.4):8=3:

24、列式计算。9%

(1)0.375除以 的商加上11,再乘以 ,积是多少?

(2)42的 减去32所得的差去除 ,商是多少?

(3)一个数的2倍加上3,再除以1.8,商等于2.8。这个数是多少?

五、动动巧手,灵活计算。6%

下面是用1:4000的比例尺画出的一块水稻试验田的平面图。请你:

(1)量一量:它的上底是()厘米,下底是()厘米。(取整厘米数)

(2)算一算:它的实际面积是()公顷。

(3)画一画:以上图的高为直径画一个圆。

(4)算一算:你画的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六、活用知识,解决问题。36%

1、今天是爷爷60岁大寿。明明准备了很多鲜花,他准备把这些鲜花送给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明明将全部的献给了爷爷,祝爷爷寿辰快乐;将全部的25%献给了奶奶,祝奶奶寿比南山;将全部的献给了爸爸,祝爸爸事业顺利;将全部的献给了妈妈,祝妈妈身体健康;最后剩下6朵鲜花,明明把它留给了自己,祝自己越来越聪明,学习进步!多好的祝福啊!请你算一下明明准备了多少朵花

2、王师傅加工一种零件,由原来的每个用12分钟降低到每个8分钟,原来每天加300个,现在每天加工多少个?

3、王大伯参加我县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条款规定:农民住院医疗费设起付线,县级医疗机构为400元,在起付线以上的部分按45%补偿。今年4月份王大伯患了急性肠炎,在定点医院住院治疗了20天,医疗费用共计8260元。按条款规定,王大伯只要自付多少元?

4、美术课上,美术老师给每个小组(4人一组)准备了25.12立方厘米的橡皮泥,要求每人捏出一个底面直径是2厘米的圆锥。请问: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厘米?

5、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城出发,甲车在超过中点20千米的地方与乙车相遇,已知甲车所走的路程与乙车所行路程的比是7∶6,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6、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某建筑公司承担大沙地村公路硬化工程,甲工程队单独做需要15天,乙工程队单独做需要10天。甲、乙两队合修5天后,因其它地方发生冰灾,道路被毁,公司需抽调一个工程队参加抢修会战,你认为会抽调哪个工程队?说出理由。留下的工程队还需几天才能把这项工程做完?

第3篇:小升初数学入学测试

小升初初一入学数学测试题

小学6年级综合训练数学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细心审题,准确填写。(每空1分。共23分)

1、()÷8=3/8=()%=()/24=6: ()。

2、4.3米=()分米3600克=()千克。

75分=()小时0.2公顷=()平方米

3、甲数是a,乙数比甲数的2倍少b,乙数是()。

4、一个三角形三个角度数的比是1:1:4,这个三角形分别是()度、()度和()度。这个三角形有()条对称轴。

5、在比例尺1:5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为4厘米,

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厘米。

6、梁老师在给班上同学们分组,若想要一定有两个同学的生日在同一个月份,则这组至少有()名同学。

7、甲车间女职工人数比男职工人数多1/3,男职工与全车间人数的比是()。

8、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5段,2段占全长的(),每段长() 米。

9、不明在2010年3月1日把30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定期2年,年利率为2.5%,到期时,他可以从银行取出本金和利息共()

元。(已取消利息税)

10、10以内(包含10)所有合数的和与所有质数的和相差()。

11、全班52人外出春游,共租了11条船。每条大船乘6人,每条小

船乘4人。现在每条船都坐满。大船租了()条。

12、一种商品按原价的8折出售,仍可获利20%,若按原价出售可获

利()%。

13、胜利工厂第一车间有40人,由于工作需要,调出10%的人到第

二车间。这时第一车间的人数比第二车间的80%少4人。第二车间现在有()人。

二、灵活处理,细心计算。(共34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共10分)

10×12=1-0.04=2+5.8=4.5÷0.45=

1/3+2/5=1.2-3/4=5/8÷8/5=2.5×4÷4=

1/6+5/6÷5/6+1/6=0÷(3/8-1/7)=

2、1/8×1/6+7/8÷69.6÷0.4÷2.5(8×4/9+8×5/9)÷ 4/1

13、解方程或解比例:(每小题3分,共9分)

1.6×3-2x=41.5x+x=251/2:1/4=1/3:x

4、列式计算:(每小题3分,共6分)

(1)3/4与1/2的差,乘1/3与1/5的和,积是多少?

(2)比一个数4/5少32的数是8.8,这个数是多少?

三、仔细推敲,准确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6分)

1、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

2、箱子里放有4个红球和6个白球同,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2/5。()

3、生产94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高效率是94%。…………()

4、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是平行线。……...()

5、一个分数如果大于它的倒数,那么这个分数一定是假分数。()

6、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6倍。………………..()

四、反复比较,谨慎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6分)

1、在下列年份中,闰年是()。

A.1990年B.1992年C.2010年

2、如果5a=b,那么a和b()。

3、700÷200余数是()。

A.1B.成反比例C.100

4、a和b都是自然数,且a÷b=3,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A.3B.aC.b

5、吐鲁番盆地低于海拔高度155米,记作()。

A. +155mB.-155m

6、完成一项任务,李师傅独要20小时,王师傅独做要30小时。现

在两人合做,李师傅中途请假5小时,完成任务一共用了()小时

A.5B.10C.15

五、实践操作。(动手操作,注重美观)(共2分)

画出三角形AOB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六、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共4分)

已知图中梯形ABCD的面积是27.5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七、走进生活,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博爱小学师生为青海“玉树”地震捐款,第一次捐8000元,第二次捐10000元,第二次比第一次多捐百分之几?

2、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2小时可以到达。如果每小时行80千米,多少小时可以到达?(用比例解)

3、做一个无盖的圆柱体铁皮水桶,底面直径8分米,高2.5分米,做这个水桶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4、一块长方体钢锭,底面周长是20分米,长与宽的比是4:1,高比宽少45%,它正好可以铸成高为6分米的圆锥体,圆锥体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5、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甲、乙所行路程比是5:3,并且甲比乙多行12千米。甲行完全程要8小时,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

第4篇:关于小升初数学衔接

关于小升初数学衔接,有句俗语:“小学考一百,初中不及格。”这种情况其实是存在的。很多孩子,小学成绩很优异,奥数也做得很不错,甚至择校成绩也不错,但是进入初中学习后,成绩却始终不理想。初中是人生分岔的关键时期,进入初中以后,每个孩子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那么如何让孩子在进入初中前不输在起跑线上呢?要想赢在初中这条起跑线上,我们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做好小升初衔接。

从小学到初中在知识衔接上有什么不同呢

1、教学内容和要求,学习环境不同:(内容与要求)小学的课堂教学活泼,科目少,知识量少,题目难度容易,老师讲课的速度较慢,作业量也小,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拓展性就少。 中学课堂都是有独立学科体系的内容,科目增多,知识深化与拓展增多,同时难度加大,老师上课的进度也变快,作业量也随着加重。(环境)小学的老师一人包班,中学是书多、课多、教师多,管理与小学迥然不同。

2、在思维训练上就有不同:从知识能力上来看,小学学得太“浮”,对知识没有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小学学习注重感性的形象思维,但是从初中开始,对数学逻辑严密性的要求就开始加强了。以数学几何为例,中小学在思维训练上就有不同。小学以正向思维为主,由已知条件推得结果(如求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或者面积),而中学则开始注重逆向思维的训练了,要由结果能反推出已知(证明题)。小学与中学根本的区别就是:小学注重结果结论,而初中注重推理而来的过程

3、学习习惯与方法有所不同:(习惯)小学学习时间相对宽松,压力小,学习主动性弱,依赖性强,不注意总结学习方法,缺乏独立钻研的习惯。而进入初中,学习要先预习,后听讲;先复习,后做作业;先独立思考,后发问讨论。每天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回顾,每个章节有小结。这些学习方法和初中教学中的课堂反馈、单元测试是相吻合的,学生会从中尝到新方法的甜头。慢慢养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安排学习时间、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不懂就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方法)小学科目内容浅,机械记忆多,形象思维多;中学科目多内容深,理解记忆多,抽象思维多。孩子在小学的学习一般比较被动,到中学则应主动学习,所以在学习方法上应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变化,养成学会归纳、总结、改错。这些方法小学完全可以不要,但是到了初中,不掌握这些方法,学习会比较吃力,相反,用好了这些方法,学习起来会“如鱼得水”

4、归根结底最大的变化:(1)整个知识体系由“静”变为“动”(2)由“确定的”变为“运动变化的”(3)思维方法由“正向思维”变为”逆向思维”(4)思维由“无知思维”逐渐开始形成“逻辑思维”。

学好中学数学的几点建议

1.努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课中记笔记。

3.准备一个错题本,及时纠正错题 。

4.记忆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

5.与同学建立好关系,争做“小老师”。

6.做一些趣味练习或者益智题,加强自学力度。

7.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8.学会总结归类。可从:从数学思想分类;从解题方法归类;从知识应用上分类。

因此建议:一定要有条不紊地做好数学的小升初衔接。从思维训练、方法和学习习惯着手,力争不输在“起跑线”上,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第5篇:小升初数学要点简略

数的认识

知识梳理

数的类型分按照正负分

整数 正数数小数数0分数——百分数负数 初中衔接整数

有理数 分数(以及能化成分数的小数)

无理数(∏)

初中注重数在数轴上的应用

因数与倍数

知识梳理

1.如果a/b=c 则b是a的因数,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2.一个数因数的个数取决于所含质因数的个数

3.公因数与公倍数

4.如果两数的公因数只有1,那么这两个数互为质数,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ab

5.质数与合数

初中衔接

32

A=2 x 3

因数个数等于个指数与1的和,再相乘,即A的因数个数=(3+1)x(2+1) 混合计算

简便计算

平面图形

字母表示数及方程

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一般应用题和行程问题

分数与百分数实际问题

图形的位置与变换

对称、平移、旋转

立体图形

知识梳理

长方体:表面积=2(ab+ac+bc)体积=abh

正方体:表面积=6a²体积=a³

圆柱体:表面积=2πr^2+Ch体积=Sh

圆锥体:体积=1/3Sh

比及比例分配

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图表认识与数据统计

知识梳理:饼形图、条形图、线形图(注意坐标表示的意义)

第6篇:心得交流:我和孩子小升初的总结小升初家长对孩子寄语小升初数学总结

心得交流:我和孩子小升初的总结小升初家长对孩子寄语小升初数学总结

小升初家长对孩子寄语小升初数学总结

心得交流:我和孩子小升初的总结XX 年小学数学竞赛的各项赛事已经结束, 为今年所做的 第一轮冲锋在孩子的疲劳与家长的焦虑中逐渐划上句号。

作 为一个小学生的家长,我们小学阶段所要参加的数学类比赛 算是告一段落了。

由于今年的政策至今依然难产,让我们这 些家长又多了一份焦急与不安,在等待的同时,不免回顾一 下所参加过的竞赛,应该说体会与经验教训都有不少,现粗 略梳理一下,希望能给后面的家长带来帮助。

一、竞赛的项目:经过的家长都知道,武汉目前小学奥 数有六大赛事,分别为:华杯赛,创新杯、省奥数赛、老希 望杯、新希望杯、学用杯。

另外,从 XX 年开始武汉市教科 院主办了一项名为《走进数学王国》电视邀请赛的官办奥数 比赛。

由于是新开办的比赛,其影响力究竞有多大,今后如 何演变,目前不好评价。

在这几个比赛中,我没有参加过学 用杯的比赛,因而下文不便评价这项比赛。

我没参加学用杯 的原因不是看不上它,而是确实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能报名。

由此也不难看出这项比赛在武汉的影响力。

二、比赛的影响力:应该说武汉目前公认的最具含金量 的比赛是华杯赛,以下应该是创新杯,其它的三项比赛各有 侧重,省奥赛的前身是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后因提倡素 质教育而停办,但湖北省割舍不下,改由湖北省科技青少部 举办。

新老希望杯从一开始就为“希望杯”的知识产权打的

不可开交,老希望杯历史悠久,但以前只有中学的比赛,XX 年开始才设置了小学四到六年级的比赛,这项比赛在全国其 它城市颇有影响,尤其是北京对此比赛非常推崇。

新希望杯 小学部份的比赛比老希望杯晚一年开办,主要是武汉地区的 学校参加,但由于先在有关部门进行了注册,所以两个希望 杯都说自己是正宗的比赛, XX 年这两项比赛将决赛安排在同 一天进行,可以说拼得刺刀见红,但对其影响力来说没有因 为其新闻效应而有任何提高,倒是今年老希望杯的开考 40 分钟答案当街卖的报道让这项比赛的公信力降到最低点。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那就是初中对这些比赛的认可度, 从以前的情况看华杯赛与创新杯是中学公认的有含金量的 比赛,尽管对这两个比赛有人有不同看法,但其地位还是相 当稳固的。

从今年的情况看除以上两个比赛外, 又增加了 “走 进数学王国”的比赛。

武昌的武珞路中学,水一中,汉口除 江岸区的学校情况不明外的其它学校对“走数”还是相当重 视的。

至于其它几项比赛,各个学校看法不一,但有一点是 肯定的,有奖项总比没有强。

三、赛事的效率:毋须讳言,六年级参加竞赛就是为了 给增添砝码,但是有些比赛却让你付出了心血而得不到回报, 原因就在于程序繁多,效率低下。

五项比赛中效率最高的是 华杯赛,此项比赛是由明心培训中心负责武汉地区的组织工 作,从决赛结束到公布成绩和奖项仅用一周时间,可谓干脆

利索。

稍逊的当属省奥赛, 半个月的时间也可完成整个程序。

余下的三项比赛,真可以用把人急得吐血来描绘。

先说 创新杯, 它是所有比赛中最先进行决赛的, 但从查分到查卷, 程序非常齐全,时间也是非常漫长,两个月的时间能有最后 的结果已是非常不容易的了。

去年的创新杯考完之后,结果 一等不出来,二等没消息,最后我实在忍不住给组委会打了 个电话, 他们居然说

负责人出去开会了, 他不回来不能划奖。

今年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3 月初就考完了,到现在 5 月中 旬,分数出来已经快一个月了,查分查卷也已经半个月了, 虽然结果大家也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但最终的奖项仍是一 个未知数,所以参加创新杯的学生和家长一定要有一种心里 准备,把它当成一种磨练意志的事情来对待,可能心态就会 平稳许多。

不管怎么说,创新杯的成绩还是能赶上为所用。

新老希 望的结果就不一样了,这两项比赛都要到五月底才能有最后 的结果,那时各名牌初中的招生登记工作早已开始,有的甚 至连学生的名单都已定下,到那时你就是有一等奖能否用得 上还很难说。

所以这两项比赛在我眼里一直就是“鸡肋” , 参加吧确实兴趣不大,我儿子就曾明确表态:不参加新希望 杯。

不参加吧,又怕到时初中选人时“哪壶不开提哪壶” , 所以我觉得现在要当好一个家长,比当好一个明星的经纪人 还难。

四、评分:虽然都是数学竞赛,但在评分与划奖方面却 有着不小的差异,这些差异有时让人觉得非常无奈。

这几项 比赛除了省奥赛之外,在评分过程中都是要给步骤分的,也 就是说解答题只要过程是正确的,即使最后答案错误都是会 给分的。

在这方面,华杯与创新杯做得更具人性化,分数公 布后允许查卷,而老希望杯是不允许查卷的,也就是说,说 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新希望杯有点怪,他是在 出了奖项之后允许查卷,所以在我看来查不查都一样。

这里对省奥赛我想多说几句,它的试卷构成是 8 个填空 题,4 个解答题,填空与解答一样每题 10 分,从这种分值的 分布就能反映它的另类,而它的改卷方法更是我所见过的最 不人性化,最弱智的改卷方法。

今年省奥赛成绩公布之后, 我要求查卷,有幸亲身体会了他们的弱智:他们的改卷方法 是:解答题先看答案,如果答案错,不再看前面的过程,此 题一分不给,如果答案对,再看过程。

假如过程全错而答案 对则给 5 分。

我之所以对此印象深刻,是因为我儿子就是这 一制度的受害者,今年省奥赛的第十题是个几何题,我从复 印回来的试卷中看到,他前面的过程详细而且正确,但在最 后一步作减法时出错,把 72-48-16 算成了 18,结果是一分 没有。

还有一个排列组合的题也是一样在最后一步出了问题, 同样是没分。

连培训机构的老师都说,这种改法让一个小学 生去都能干。

而我们家长除了对孩子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外,对比赛我们只能选择无语。

五、划奖:这几项比赛的获奖难度不一,综合近几年我 与儿子一想参加过的比赛,大致情况是这样: 比赛名称 初赛进入决赛的比例 获奖比例 华杯赛 30% 一等奖 6%,二等奖 12%,三等奖 18% 创新杯 初赛人数的 4%获一二三等奖 省奥赛 一赛制 一等奖 3%,二等奖 10%,三等奖 17% 老希望杯 25% 参加决赛的 20%获一二三等奖 新希望杯 按总参赛人数的 5%获全国一二三等奖,5%获 省级一二三等奖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所了解到的华杯赛武汉市的获一 等奖的比例从未达到过规定的指标,而获一等奖的人数则基 本保持稳定,每年 30 人左右。

老希望杯获一等奖的人数对 武汉市来说是少之又少,只有满分才有可能获得一等奖,而 且这项比赛还经常冠冕堂皇向某些地区倾斜,对武汉的考生 造成严重的不公,这些潜规则也是造成这项比赛不能查卷等 暗箱操作的直接原因。

以上是我经过几年的经历对这些赛事的了解,在我现在 看来,有些确实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积极的作用,而有些比 赛确实不值得参加,假如我还有第三次上小学机会,我一定 会好好的把握,但这种机会出现的可能性已经是微乎其微了, 只有把遗憾留在自己的记忆里,当然,我更希望以后的家长

不要再留下遗憾。

上一篇:新加坡公证文书翻译下一篇: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