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实践教学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模拟实践教学论文(精选5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一、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的源起、内涵及特点(一)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源起模拟公司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德国,是德国职业教育中的一种创新。当时的德国工业发达,学校教育以“行为导向”教育哲学思想为指导,注重职业教育。

第一篇:模拟实践教学论文

电子商务模拟实践教学探讨

[摘要] 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电子商务人才的巨大需求。作为从事电子商务的教育工作者,需要为企业培养出动手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总结了模拟实践教学的几种模式,希望对从事本专业的教师有所启迪。

[关键词] 电子商务 教学 实践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沟通的方式、学习的方式,也改变了商务的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交易额的迅猛增长,电子商务被推上了新经济的风头浪尖,成为一种商业工具,也成为一种商业模式。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带来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大量需求。有关专家初步估计,未来中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远远高于其他专业的社会的需求量。

高等院校是培养电子商务高级人才的摇篮。最近几年,高等院校为适应社会电子商务人才的需要,纷纷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面对电子商务这样一个新型交叉学科,理论体系尚不完整、实际运作还在不断的摸索与发展,实践教育则变得犹为重要。怎样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接触实践,培养出真正适用的电子商务人才,是当前摆在电子商务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总结了模拟实践教学的几种模式,希望对从事本专业的教师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大多数师资是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转移而来,专业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的弱点,其知识储备难以满足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需要,虽然通过一些师资培训和教师自身知识的补充,可以弥补理论知识的空缺,但由于没有足够的专业储备,加上缺乏实际经验,所讲内容大多高屋建瓴,一般只停留在纸上谈兵,遇到一些实际的问题还是会语焉不详。

2.教学资源。由于电子商务尚在快速发展中,理论体系不完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使得编写出的电子商务教材千差万别,而且一般都落后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因为此,电子商务实践环节不只是对电子商务知识的巩固,也是对电子商务知识的补充和调整。但可用于电子商务实践的资源也是少之又少。目前有的,只是一些电子商务模拟平台、模拟操作等验证性实验环境,只能使学生产生一些初步的认识,而对于“培养出复合型人才”这样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远远不够。

3.实习基地。由于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巨大差异,无论是电子商务专家、电子商务从业者还是电子商务的教育工作者,都已经认识到电子商务实践的重要性。作为电子商务的学生,不拿出相当一部分精力投身于活生生的、一线的电子商务实践,不从一线的电子商务实践当中学到东西,光靠书上的东西是非常不足的。有人提出要建立一个高校与企业之间密切交流、合作的机制,给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这个想法固然很好,但实现起来,又是谈何容易。

二、模拟实践教学模式

上述问题是电子商务教学起始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宏观方面的问题。并不是一个或几个电子商务的教学工作者可以解决的。但是,电子商务教学工作者既要期待宏观问题的解决,又要在电子商务教学方面探索适合的教学路子,创造出新的教學模式,以期提高电子商务的教学水平。在这方面我们电子商务的教学工作者也应该是大有可为的。针对目前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改变目前这种尴尬局面。在实践中,笔者总结、摸索的教学模式有三个方面:

1.模拟实验软件的有效运用。这是模拟教学最基本的方法。目前市场上已经开发出一些适合于电子商务教学的实验软件,这些软件大部分都是模拟操作的,比如“第三方物流模拟系统”“电子商务流程模拟系统”等。通过这些模拟软件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巩固理论,也可以使学生了解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流程,对电子商务实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些也是模拟软件所实现的基本教学目的。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这类软件的另外一种用途,(应该简述另一种用途是什么)使得这类软件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高等教育培养出的电子商务人才应该是高级人才,他们应该具有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能力,虽然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在朝夕之间的,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增加这方面的锻炼。鉴于此,笔者在学生们运用了模拟软件后,会让他们自己去摸索软件的设计思路、分析软件的系统结构、总结软件的不足及改进意见。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维,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模拟案例教学法。近些年来,案例教学法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通过分析一些案例,可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教师单纯的讲案例,还不能完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还处于比较被动的学的状态。为改变此种状况,笔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大胆的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完全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

方法一:针对某一主题,让学生到互联网上找相关的案例,以及与此案例有关的信息,学生对找到的资源进行筛选、归纳,并制作成讲稿,上课时让学生走上讲台,对其找到的案例进行讲解,其他学生也可对他所讲内容进行提问,或给出一些建议。

方法二:由教师编制一个具有故事情节的案例(这种案例也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得),在这样的案例中有不同的角色,比如有总经理、财务总监等;也要设置故事的情节,比如公司原来是什么样的状况、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应该如何去解决;然后再加上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要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思想才能解决问题,而这些方法就是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把这样的一个案例发给学生,让学生熟悉,然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这样的案例,就象在演一个小话剧。

这两种方法,笔者都已经在教学中应用过,效果很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学到了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3.模拟游戏教学法。这种方法是吸取国外一些管理学院的做法,把一些经济商务理论设计成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游戏,比如麻省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设计的著名的“啤酒游戏”,此游戏用来模拟销售啤酒的供应链,反应出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又比如用友的ERP沙盘,也较好的再现了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学生可以在这样设计好的游戏中担当各样的角色,通过使用一些道具如沙盘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在整个游戏中需要根据目前的状况做出决策。这种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摆脱了传统教学的枯燥和难以理解,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实体验,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模拟实践教学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的课堂学习和模拟实践教学是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需要教师很好的引导和协调,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模拟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很好的控制模拟的进度,调节模拟课堂中的气氛,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努力使学生养成主动、自觉的思考习惯。

1.理论知识的传授。在进行模拟教学之前,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理论知识。由于一些模拟方法需要学生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目前的知识体系,对于学生没有接触过的领域的基础知识加以补充。这样,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在进行模拟实践时才会有理可循,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资料的充分准备。电子商务的理论一直是在发展中,电子商务教师所讲授的内容都是在不断的变化的。往往一个案例在今年适用,明年可能已不再适用。模拟实践也是一样,需要教师不断的寻找新的资源,推陈出新。为了使每次的模拟实践有序进行,需要教师在进行前,做好充分的资料收集和准备,并充分设想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这样才能使得模拟过程有序进行。

3.模拟过程的正确引导。学生可能对所进行的模拟过程充满着好奇和兴趣,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作为教师,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后,就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在合适的时候把相关的理论加以提点,并对学生的做法或讲解加以点评,这样才能达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

四、结束语

尽管我国电子商务应用近年来初见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在起步阶段。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环境需进一步完善,解决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尤其需要重视起来。与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巨大需求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从2000年开始推广的高校电子商务人才教育,其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停留在20%这样一个低水平上,远远落后于全国普通高校70%的平均就业率水平。截至2005年4月,已有275所普通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或备案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在读的电子商务专业方向的学生达数十万人,其中,每年有十万学生毕业,如何将这数十万学生变成企业所需的人才,是电子商务急需研究的课题。很多教育专家提出要让企业人才走进高校,要大力推进企业和高校的合作,但可操作性实在不强。面对这样的困境,从事电子商务的教育工作者不能坐以待毙,应该开动脑筋,拓展思路,尽已所能,对现在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开发新的教学模式,以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李卓群

第二篇: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探索与研究

[摘 要]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能力的教学方法,具有实践性、参与性、综合性等特点。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多方面的,包括培养学生的程序操作能力、案件分析能力、分析及运用证据的能力、法律文书写作能力、庭审语言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等。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一般包括实务技能教学、分配角色及分组讨论、庭前准备、开庭审理、总结评价等多个环节。

[关键词]模拟法庭;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

[作者简介]杨 鸿(1963—),男,重庆人,法学博士,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刑法学研究;张伟隆(1997—),男,广东汕头人,中山大学法学院2019级刑法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刑法学。

[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科学,相应地,法学教育在具体法律知识和学术理论的教授之外,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具体案件的能力。传统的法学教育注重法学理论的阐明与法律条文的解析,忽视了法律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法学院的应届毕业生难以尽快着手实务工作。基于此,有学者提出我国法学教育的改革方向之一是增强法学教育的实践性。[1]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能力的教学方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得以推广。从教学效果来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能够达到传统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独特教学效果,在法学教育方法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与意义。

一、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特点

实际上,模拟法庭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对我国而言是真正的舶来品,是学习西方法学教学的成果。其起源于美国法学教学中的“moot court”课程,在20世纪30年代被引入我国后被译为模拟法庭。[2](P145)一般认为,所谓的模拟法庭,简言之就是模拟法庭审判的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案件的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以司法实践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模拟审判某一案件的教学活动。[3]与传统的法学教学模式相比,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法律的能力。模拟法庭课程不再是教师单方地教授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而是由学生亲自实践运用所学的静态知识。基于此,模拟法庭课程应当是在学生掌握基本实体法和程序法之后设置的实践课程,在模拟法庭中,学生亲自参与具体案件的处理,将所学的各部门法知识学以致用。

第二,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参与性,由学生而非老师作为课程的主角。如上所述,在模拟法庭课程中学生需要亲自参与案件的处理,作为法官、检察官、律师、当事人等角色进行模拟庭审。也就是说,在模拟法庭课程中学生是主动式学习,老师只起到指导作用。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特点,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不同于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只是以案件局外人的角色分析评论案件,而在模拟法庭中学生需要基于相应角色的立场分析并应对具体案件。

第三,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具有综合性,有助于学生综合技能的提高。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按照各个部门法进行分门别类的教学,需要结合不同的知识与技能才能完成的法律实践被人为地划分为各个板块。而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则致力于让学生将所学的各个部门法知识串联起来进行综合运用,同时也能够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口头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

二、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目标

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其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的,而不只是局限于具体知识的灌输。具体来说,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程序操作能力

在部门法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关注点一般聚焦在实体法上的分析与阐明上,即使是在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程序法的课堂上,教学重點也只是放在宏观层面的程序原理上,对于具体程序如何运行与操作,往往只作简要说明。而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便是让学生亲自操作并体会庭前准备与开庭审理的诉讼流程,通过实践来熟悉、理解、掌握相关程序法的规定。实际上,静态的程序规定通常不会受到学生的特别关注,学生只有真正经历了程序的流转过程,才能发现并注意到程序上的某些问题,进而产生程序正义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案件分析能力

过去有些学者和老师认为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依附于诉讼法学教学,模拟法庭实验呈现的是表演式的模拟审判,其意义仅仅在于帮助初学者熟悉诉讼流程。但是,这种表演式的模拟审判,由于事先确定了剧本,学生不需要分析案件实体法律关系,法庭举证、质证以及法庭辩论都是按照事先固定的模式进行,一切都是照本宣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变能力都会受到限制。[4]实际上,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并非是一次走过场的庭审,在开庭前,学生需要分析并判断真实案例中的法律关系和法律适用问题,并衡量不同诉讼策略的利弊。总之,除了诉讼程序方面的实践与教学,培养学生充分运用所学实体法分析具体案件的能力,也是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培养学生分析及运用证据的能力

在实体法课堂的案例教学中,往往只是对假定真实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不存在事实认定的问题。然而,实践中面对案件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事实认定的问题。认定案件事实是进行法律判断的基础,而证据则是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因此证据意识对于法律实务人员具有重要意义。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中,学生需要分析证据材料,判断相关证据是否能够证明待证事实,学会制作证据提纲,并在庭审中进行举证和质证。

(四)培养学生的法律文书写作能力

实务中案件的处理离不开法律文书的制作,对于法科学子来说,法律文书写作是一项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在一般的课堂中,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法律文书,而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恰恰能够锻炼学生的法律文书写作能力。在模拟法庭课堂中,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所扮演的角色撰写相应的法律文书,例如原告的起诉状、被告的答辩状、公诉人的起诉书、辩护人的辩护词和审判人员的判决书等。

(五)鍛炼学生的庭审语言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

对于法律职业人员来说,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中,学生不再是听老师讲课,而是通过亲自参与庭审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更重要的是,法庭审判具有严肃性,学生在扮演公诉人、律师、审判人员等角色时的表达不能过于口语化,而要学会法言法语的运用,这种庭审语言也是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之一。

三、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开展

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是围绕真实案例进行模拟庭审的教学模式,因此案例的选取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在课程开展前,教师应选取具有典型性、存在争议点、难度适中的真实案例,并配套相应的证据材料。一方面,选取的案例应当是实践中时常发生的典型案例,而不应该是罕见的案例或杜撰的案例。只有真实发生的典型案例,才能增加学生的代入感,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选取的案例应当具有一定的争议性,而不能是证据清楚完备、法律问题明晰的简单案件,以此增加庭审的对抗性。但是,所选案例的难度也不能太大,对于没有实务经验的在校学生来说,难度太大的案例不适合进行模拟法庭教学。教师可以联系相关事务部门获取案例及材料,也可以选择全国性模拟法庭竞赛的案例及材料。在确定案例之后,便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开展模拟法庭教学。

(一)实务技能教学

在正式着手案件准备及模拟庭审前,有必要利用少量课时进行相关的实务技能教学。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应当请有实务经验的教师或者外聘法律实务工作者作为指导老师进行以下内容的教学:其一,相关程序法规定的讲解与回顾,特别是有关庭审程序的规定。程序法相当于模拟法庭的“指南”,所有的诉讼程序都应当按照程序法的规定而展开。为了使模拟庭审规范开展,有必要帮助学生回顾相关程序法的规定。其二,通过观看模范庭审录像或旁听真实庭审熟悉庭审流程。法律的规定是抽象的,观看庭审录像或旁听庭审能够加深学生对法律的理解,使学生全面了解规范的庭审应该如何展开。其三,法言法语及庭审注意事项教学。所谓法言法语就是法律工作者程式化的法律专业用语,其特点是注重含义精确而不考虑生动效果,能够熟练地使用法言法语是一个法律人必备的专业技能。传统法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中很少涉及法言法语,但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中,法言法语是模拟庭审规范化、专业化的外部体现,因此法言法语的运用是模拟法庭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其四,各个角色任务及功能的讲解。庭审中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和功能,例如法官应当保持客观中立,律师则应当尽可能地为当事人争取利益,在模拟法庭教学中教师中应当不断帮助学生树立各自角色的功能定位。其五,法律文书格式及写作技巧的讲解。在实务技能教学阶段中,教师应当对各项法律文书的基本格式和相关的撰写技巧作相应的说明,为后续模拟庭审的开展打下基础。

(二)分配角色及分组讨论

一个完整的庭审程序大体上需要公诉人、被害人(原告)、被告人(被告)、证人、律师、书记员、审判长等角色来完成,对于这些角色,根据案件情况大致可以分为公诉组(原告组)、辩护组(被告组)和法官组。一般来说,组别和角色的分配应当尊重学生的意愿,由学生自主协商选择,必要时也可以由教师指定组别及角色。同时,为了避免有的同学承担角色的工作量少而达不到教学效果的情况,应当设置互换角色的机制,开完第一次模拟庭审后相关角色进行互换,重新准备案件并进行模拟庭审。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同学的参与度,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体会不同角色的立场及作用。

在分组完成后,学生应当按小组阅看案卷材料了解案情,分析并讨论案件中的疑难问题,拟定诉讼策略等。模拟庭审是否顺利,往往取决于庭审前的讨论和准备是否充分。在此阶段,无论是扮演什么角色,每位同学都应该对案情进行充分了解,将案件细节铭记于心,对诉讼思路了如指掌,避免在庭审过程中出现问题和失误。在各小组研讨过程中,教师应当分别进行指导,但应尽量避免直接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意见。教师在此阶段应当注重帮助学生进入角色,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例如,作为辩护人,就应该从被告人的角度考虑如何展开无罪或罪轻的论证,而不是以局外人的立场用案例分析的思维去看待案件。

(三)庭前准备

在各小组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公诉组(原告组)与辩护组(被告组)应当确定诉讼策略,完成举证与质证提纲、法庭辩论提纲,充分分析考虑对方可能会在哪些点上进行攻击或反驳,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而法官组则需要初步考虑案件争议焦点,并预估庭审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应对准备。特别是承担审判长角色的同学,肩负着控制庭审程序、把控庭审节奏的重任,在正式开庭前应该通过观看录像或旁听真实庭审来学习体会审判长应具备的素质和技能。

在正式开庭前,各小组应当完成相关法律文书的撰写。例如,在进行模拟民事诉讼时,原告组应当根据确定的诉讼策略撰写起诉状,被告组针对起诉状撰写答辩状。法律文书写作是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各小组应当充分讨论、不断完善所撰写的法律文书,指导老师也应该适时予以指导。此外,为最大限度地还原完整真实的诉讼流程,在此阶段也应考虑到送达及期限的问题,例如原告组的起诉状需要通过一定方式送达法官组,由法官组在一定期限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组。确定开庭时间后,法官组也应制作开庭传票等并将其送达原被告双方。当然,关于送达方式及相关法定期限,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中可以提前由指导老师参照法律的规定重新予以确定。

(四)开庭审理

开庭审理是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这个环节既是各小组前期准备成果的展示,也是学生锻炼自身综合能力的平台。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中的庭审虽说是基于教学需要而开展的模拟庭审,不可能与真实庭审保持完全一致,但是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和学生都应该把它当作真实庭审来看待。在该环节中,学生是模拟庭审的中心和主体,各个角色都应该保持真实感,把自己当成是真实的庭审参与者。审判长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指导各方进行庭审程序,保证庭审的严肃性。同时,为了保证庭审程序的连贯性,指导教师只应作为旁观者,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和庭审情况,而不能随意打断庭审进程,对庭审中出现的问题,应当在庭审结束后的总结环节中一并说明。同样,学生在庭审中遇到问题也应自己独立解决,而不能在场上询问指导老师的意见。

(五)总结评价

模拟庭审的结束不代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结束,庭后的回顾与反思是学生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自我提高的重要环节,应当获得足够的重视。在该环节中,可以先由学生谈一谈参加模拟法庭的感受与体会,再由指导教师评价各个角色的表现、指出庭审中出现的问题。总结评价的内容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诉讼程序是否规范。(2)诉讼策略是否符合预期目的,案件争议焦点是否把握得当。(3)法律运用是否准确,论证说理是否充分。(4)庭审语言是否规范流畅。(5)法律文书的书写是否规范。至于学生的考核成绩,可以参考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情况,从学生对课程的投入度与参与度、前期准备情况与庭审表现等多个角度进行评定。

总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作为一种能够起到独特作用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深化。一次顺利的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说,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功能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值得各个法学院校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汉华.法律教育的双重性与中国法律教育改革[J].比较法研究,2000,(04):389-406.

[2]陈彦艳.法学实训教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145.

[3]魏清沂.模拟法庭及其教学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103-106.

[4]陈学权.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方法新探[J].中国大学教学,2012, (08):86-89+31.

作者:杨鸿 张伟隆

第三篇: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运用探析

一、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的源起、内涵及特点

(一)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源起 模拟公司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德国,是德国职业教育中的一种创新。当时的德国工业发达,学校教育以“行为导向”教育哲学思想为指导,注重职业教育。“行为导向教育”又称实践导向教育,是指施教时以受教者的“行为积极改变”为目标导向,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本位,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使学生在模拟职业活动中自主的学习,即“在行动中学”,本身是学习,同时也是在学做工作,“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模拟公司实践教学就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二)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内涵 “模拟公司”是指按照实际公司的组织结构和商业操作程序运行的虚拟公司,与实际公司的区别在于其货币和货物是数字化的。“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模拟实践设置一个虚拟公司,通过人为的创造,仿真模拟经济活动,从而为专业的教学提供模拟实践的场所,学生可在其中进行营销、财务、金融、贸易、运输、税务、海关、保险、商检、企业管理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模拟时,除货物是虚拟的并且不发生实体位移外,其它如票据、账册、操作方式、核算办法等均按照现实经济活动中通行的做法设计和运作。

(三)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特点 “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的基本特点: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实施自主性学习,学生参加教学全过程,是模拟活动的主体,他们要收集信息、做出决策、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反馈控制、评估成果;二是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所以其独特优势在于:实施教学时通过设置一个模拟公司,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公司运作的模拟环境,如在模拟实验室,或通过模拟沙盘等模拟工具,仿照真实公司操练,采取的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半开放教学模式,学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通过“工作过程”来学习,即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调动,学习效果非常好。因此,这种方法被广泛运用。

二、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应用的现状和弊端分析

(一)应用现状 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方法自50年代起源于德国以后,80年代后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至1998年在30个国家建立并且在数据库中可以查到信息的模拟公司有2775个。在借鉴国外模拟公司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我国许多高等院校也纷纷引入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并积极地进行研究与运用。典型的如广州交通高级技工学校采用的“企业化”教学模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采用的基于真实项目的“项目制”实践教学;新疆财经大学在会计教学中采用以“公司实践中的问题”为中心展开的“研究式教学模式”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再如中教景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模拟企业管理综合实训课程体系也已成功地运用到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安财经学院、渤海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等数百所院校,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近年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也相继引入了一些模拟公司性质的实践教学方法。如会计系在保留每学期末进行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课程模拟实训的经典模式基础上,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引入了“沙盘模拟”实训,在毕业实习中实施了“会计工作能力训练”等;工商管理系进行了“模拟企业管理的沙盘对抗”、“基于真实企业的营销方案策划”、期末进行市场营销课程的广告、谈判、心理实训,电子商务课程的设计、支付实训,酒店管理课程的校外实训等;财政税务系进行了金融专业的模拟证券投资实训、税收实训、建筑工程的造价、测量实训,物流专业的物流信息、供应链、仓储、集装箱实训等。

(二)应用中的弊端:以陕财职院为例 一是不具有自身特色。陕财职院引入的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有一些是“拿来主义”,没有融进自己的特色。别人的成果,一定要借鉴,但在借鉴的同时要注重创新,应该发挥学院的专业优势在借鉴的同时构建有自己特色的模拟公司实践教学体系。二是模拟实训的时间不够充足,模拟实训的地点多在实验室,模拟学科不够深入,模拟实训教材不够细致。陕财职院的“模拟公司”实践教学一般安排在学期期末,大约一至三周,以实训课的形式,专门在模拟实验室进行。这样做有利,但也有一定的缺陷,其最大弊端在于:仿真操练的时间和空间受到限制,效果无法持久。学生置身在模拟的环境中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极有感悟,能对企业的整体运作和各个环节的逻辑关联获得感性的认识,并把这种认识再带入模拟的经营实践,从而获得基本的实践技能,但经营管理的细节容易被忽略或遗漏,因为时间短,空间局促,学生来不及消化和吸收精细的知识,来不及思索细节,所以精细的技能还是得不到培养。模拟实习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模拟实习时的感悟也逐渐消散,模拟实习的效果也难持久。因此,若能继续将模拟公司带入课堂,延长模拟公司实践教学的时间,即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继续沿用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教学,将有利于促进学生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从而有助于其专业技能的形成和培养。

以会计系模拟实训为例,每期末的各门会计课程实训,模拟了公司会计核算的过程,从进入模拟公司的角色,到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分课程进行了强化训练,效果良好,学生经过训练,会计工作的核算技能得到了形成,知识得以转化为能力。“分课程模拟进行会计核算”的训练模式是陕财职院会计系多年实践教学的结晶,实践证明是值得发扬的宝贵经验。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也逐渐显露了一些弊端:即训练中只注重了会计核算技能的训练,没有更多的关注会计管理职能的培养,如会计的控制职能、会计的参与预测及决策的职能没有被设计到实训的模拟中,而在财务管理实践中,许多企业不仅仅是需要一个记账员,更需要一个在记账的同时能够对企业的业务和会计工作进行控制的会计人员,也即会计人员不仅要会核算,还要懂控制、懂管理,这样才能发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强大作用。因此在保留现有经典实训模式的基础上添加实训的新内容,进行实训模式的创新,已纳入研究的视野。近两年来,会计系财务管理课程引入了“沙盘模拟”实训,该实训强化了学生对企业运作及企业财务管理的模拟,提升了学生对财务活动的感悟力。但沙盘模拟实训只注重企业的全盘运作,没有关注企业财务管理的细节,而且财务核算在其中没有得以重视和强化,因此,要把会计核算实训及财务管理课程的沙盘模拟予以整合,统一于模拟公司形式,创新构建能适用于新时代和陕财职院需要的“模拟公司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最大特征是:第一,模拟公司入课堂,打破仅在实验室模拟的局限,课堂即是公司,公司即是课堂,课堂教学实施三阶段三步走。第二,保留经典财务核算实训,新增财务管理实训,整合财务核算及管理,让财务核算回归财务管理的大思路中,训练培养学生的财务核算技能及在核算技能基础上的财务管理综合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理财素质。

三、“模拟公司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一)教学思路 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是通过实践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若将其用到财务课程的教学中,则思路如下:在课程的理论教学中,课堂上模拟设置一个标准化的公司,让其按照实际公司的组织结构和商业操作程序运行,而后把学生分组安排到公司的各个机构及各个工作岗位上,模拟实际进行相应的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接受理论指导,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在模拟公司中,就如一个真实公司设立诸如行政管理、人力资源部、财务部、采购部、销售部、市场部等职能部门,学生可在模拟公司的每一个部门进行轮岗操作实习,直接模拟公司的经济业务,直接与模拟的社会经济部门,如银行、工商、税务、海关、商检等发生联系。在这种仿真的商务活动中,使学生了解、熟悉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这样将极大地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速实现知识到技能的转变。

(二)教学过程设计——三阶段三步走模式 在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模拟公司教学法,教学过程可分三个阶段实施,在每一个阶段分三步走。第一阶段理论学习,在课堂,以理论教程为蓝本,进行初步理论学习,以掌握知识为目的,学习《会计核算及会计管理原理》、《财务管理原理》、《财务核算准则》、《财务管理准则》等基本理论。第二阶段实践模拟,在模拟实验室,以实训教程为蓝本,进行模拟公司运作实训,以获得感性经验为目的,包括:会计基础工作实训,操练会计核算及会计管理的基本原理;财务核算业务实训,按财务活动的业务流程如筹资与投资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与存货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等展开具体业务核算训练;财务管理基础实训,操练财务管理的基本管理环节;财务管理业务实训,选用《ERP沙盘模拟》实训,按照财务活动的业务流程如筹资、投资、运营(含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与存货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分配等展开具体业务的管理实训。第三阶段理论与实践融合,财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整合,回到课堂以财务管理与核算的岗位工作标准为蓝本,完成理论与实践整合,以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以知识内化形成技能为最终目的。

(三)“财务核算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学三步走”在财务会计课程的实践 具体分为以下三步进行:

第一步,设置模拟公司,建立工作岗位,制定岗位工作标准。首先,模拟公司设业务。以实践中的工业制造企业为例设置模拟公司,设定其标准化的业务及流程为:筹资业务、项目投资业务、证券投资业务、项目的经营业务(包括采购及付款业务、生产及存货业务、销售及收款业务)、利润的分配业务。然后,模拟业务设岗位。可设立模拟公司,此处重点是模拟财务核算工作,为此,模拟设置财务核算岗位如下:出纳岗、会计岗、报告岗、复核岗。最后,模拟岗位定标准。把实践中财务核算的每一项工作的内容及步骤总结成标准,包括基本岗位的一般工作标准和具体业务标准。基本岗位的一般标准包括:出纳岗位的工作标准(现金收款工作标准、现金付款工作标准、转账支票付款标准、商业汇票收款标准等),会计岗位的工作标准(原始凭证的填制工作标准、记账凭证的填制工作标准、登记账簿工作标准、备查账簿管理工作标准等),审核岗位的工作标准(原始凭证的审核工作标准、记账凭证的审核工作标准、账簿的核对工作标准、财务报告的审核标准等),报告岗位的工作标准(月报编制的工作标准、年报编制的工作标准)。具体业务核算标准包括:筹资业务核算标准、证券投资业务核算标准、采购与付款业务核算标准、生产与存货业务核算标准、销售与收款业务核算标准、利润分配业务核算标准。

第二步,模拟实践运作:让学生模拟标准做实务。首先从公司的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开始模拟。先模拟公司五大业务循环,取得或填制业务中各种原始凭证。再模拟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的审核标准为“八审八看”:一审抬头看名称,界定其来源是否合规。二审日期及编号,看日期是否及时,若日期是大写,看大写日期是否合乎规范,看编号是否连续。三审业务内容,看业务内容是否合法、合理和真实。四审金额,看金额计算是否正确。五审金额的大小写,看金额的大小写是否一致。六审签名盖章,看手续是否齐备。七审公章,看需要加盖公章的有无加盖公章。八审附件,看附件的内容与原始凭证是否一致。给出此标准,让学生把模拟公司业务填制的全部原始凭证进行审核训练。其次,模拟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填制的标准为:一定收、付或转账,二定日期及编号,三填摘要要简明,四填科目要恰当,五定金额要正确,六填合计和人民币符号,七别忘了空行要注销,八填附件的张数,最后签名别忘了。填制完毕,进行审核。再次,模拟账簿的启用、登记和结账。最后,模拟月报的编制。

第三步,实践案例分析,对学习效果进行考核。模拟操练之后,从教学案例库中取一些案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练,并根据操练结果进行考核。

(四)“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学三步走”在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 具体分为以下三步进行:

第一步,设置模拟公司,建立工作岗位,制定岗位工作标准。首先,模拟公司设业务。以实践中的工业制造企业为例设置模拟公司,设定其标准化的业务及流程为:筹资业务、项目投资业务、证券投资业务、项目的经营运作业务(包括采购及付款业务、生产及存货业务、销售及收款业务)、利润的分配业务。然后,模拟业务设岗位。设立模拟公司,此处重点是模拟财务管理工作,为此,模拟设置财务管理岗位如下:预测预算编制岗、财务控制岗、财务分析与考评岗。最后,模拟岗位定标准。把实践中财务管理的每一项工作的内容及步骤总结成标准。包括基本岗位的一般工作标准和具体业务标准。基本岗位的一般标准包括:财务预测与预算岗位工作标准、年报预算编制工作标准、财务控制工作标准、财务分析工作标准、财务考核评价工作标准等。具体业务的管理标准包括:筹资业务的预测与预算标准、内部控制标准、分析标准、考核评价标准;项目投资的预测与预算标准、内部控制标准、分析标准、考核评价标准;证券投资的预测与预算标准、内部控制标准、分析标准、考核评价标准;采购与付款业务预测与预算标准、内部控制标准、分析标准、考核评价标准;生产与存货业务预测与预算标准、内部控制标准、分析标准、考核评价标准;销售与收款业务预测与预算标准、内部控制标准、分析标准、考核评价标准;利润分配业务预测与预算标准、内部控制标准、分析标准、考核评价标准。

第二步,模拟实践运作, 让学生模拟标准做实务。首先,模拟筹资、投资业务的预测和决策; 其次,模拟年度财务预算的编制;再次, 模拟采购与付款业务的财务控制; 最后,模拟财务报表的分析。

第三步,实践案例分析,对学习效果进行考核。模拟操练之后,从《财务管理教学案例库》取案例进行考核,如在学生模拟经营杠杆、财务杠杆的筹资投资决策后布置实践案例分析,让学生用经营杠杆、财务杠杆的原理分析航空公司的高杠杆之美、韩国大宇公司的财务危机、秦池酒厂的成与败并撰写分析报告。

(五)借鉴经验,发挥专业优势,建设高质量的配套教材及教学案例库 为了发挥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的优势,保证教学效果,需要编写配套教材及教学案例库。教材分三个层次,理论教材:《会计原理》、《财务管理原理》、《财务核算准则》、《财务管理准则》;实训教材:《会计原理课程实训》、《财务管理原理课程实训》、《财务核算课程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理论与实践融合,财务核算与财务管理整合的教材:《财务管理与核算的岗位工作标准》及《财务管理与核算教学案例库》。

[本文系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jg103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廖曙洪:《“企业化”教学模式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23期。

[2]许素洁:《基于真实项目的“项目制”实践教学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23期。

[3]胡淑红:《会计教学中研究式教学模式体系的构建及其运用》,《财会通讯》(综合·上)2011年第5期。

[4]王民权:《圆通会计工作标准训练指导手册》,中国工作标准研究院2011年。

(编辑 熊年春)

作者:蓝莎

第四篇:模拟电子线路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

摘要:针对模拟电子线路双语教学问题,从教材、内容、方法、语言障碍克服和学生反馈意见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教学改革;双语教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电子线路是电子技术类专业基础课,学生和老师普遍认为该科目困难和问题较多,有“魔电”之称。采用英文教材进行双语教学,在面对以往困难的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多篇关于该课程双语教学研究的文章发表[1-4],而且,有的老师已经将双语教学的方法拓展到了实验课堂[5]。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本文针对一些特殊问题展开讨论,这些特殊的问题包括: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言障碍等。

一、教材选取问题

由于模拟电路课程内容比较丰富,而且不同的教材各有侧重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我们完全满意的双语教材。我们的做法是确定一本教材,然后适当综合其它教材内容。鉴于目前双语教材的多样性,我们对目前比较有影响的一些教材[6-11]进行了分析,选定了Neamen教授编著的《Microelectronics Circuit Analysis and Design》(微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作为我们的教学用书,主要原因在于该套教材具有下列特点:(1)对半导体材料特性有较详细的阐述;(2)将场效应管放在晶体三极管之前讲解,突出了场效应管在当代半导体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中的重要性;(3)将单极型和双极型两种放大电路各分为两章,分别从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和小信号交流放大两个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剖析;(4)课后题型分为四种类型,也可以粗略地认为是4个层次,该特点适合我们开展学习;(5)一般在每一章末尾都有一个设计示例,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另外,考虑到学生英语水平的良莠不齐,采取了学生自愿订购英文原版和翻译版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之间互相参阅,较多的学生采用英文版和翻译版对照阅读学习的做法。

二、教学内容

Neamen教授编著的《Microelectronic Circuit Analysis and Design》,内容比较丰富。考虑到模拟电路课程本身的特性、课时的限制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等诸多因素,我们选取了其中的十二章作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这十二章内容包括:第一章至第九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五章。原因在于这十二章内容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并且适合初学者学习和掌握。另外,在讲授次序上,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可以将第十一章放到第九章前面来讲解。

三、教学方法

模拟电路课程中有很多电路图,多媒体教学方式虽然可以节约很多画图时间,但是在讲解一些重点内容时,容易一带而过,缺乏详细的分析和必要的解释。特别是在双语教学的情况下,由于采用的课件是英文内容,学生接受起来相对较难。因此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多媒体加黑板授课的方式。对于像小信号放大电路的交流分析,包括等效电路的画法以及放大电路的参数分析,适合采用板书的方式。对于其它非重点的或者一般性了解的知识,我们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将两种教学方式结合应用,可以有效地取长补短,增进学生对于细节的掌握和整体知识的理解。另外,教学进度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课程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学习方法没有较好地把握,而且对于英文课件不适应,所以适当放慢进度,增加一些必要的解释甚至翻译,以便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并为后续内容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语言障碍

采用双语教学,可以原汁原味地体会国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其中的科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对于初次接触模拟电路内容并且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得原本就比较困难的问题雪上加霜。为了缓解这个问题,我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在开始这门课之前,就把模拟电路专业词汇发给所有的学生,让学生在假期熟悉这些词汇,虽然不能完全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但至少可以知道这些词对应的汉语说法;(2)组织同学将专业词汇做成MP3格式的音频文件,让大家在课余时间多听;(3)对于个别复杂难记的词汇或者句子,不惜花费课堂时间进行比较仔细的讲解和翻译。

五、调查问卷

我们对2009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结果表明:(1)85%的同学认为应该在大学一年级开始开设双语课程;(2)70%的同学认为双语教学的老师应该是国内英语基础较好的老师,原因在于他们有良好的中文基础,可以更清楚地解释专业问题;(3)90%的同学逐渐适应双语教学这种模式,4.5%的同学至始至终不适应双语教学,5.5%的同学一开始就能适应双语教学模式。

六、总结

双语教学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需要广大教师和学生提高认识。从2001年双语教学提出以来,许多学校的模拟电路老师已经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我们相信,模拟电子线路双语教学必将走向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郭礼华,陈锦花.基于双语的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模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3(05):234-235.

[2]秦臻.模拟电子技术双语教学思考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3):36-38.

[3]刘海英,胡卫兵.“模拟电子技术”双语教学体系的探索和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1):105-106.

[4]杨凌.“模拟电子线路”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7,(6):160-162.

[5]冯小龙,狄京,沈武,周一恒.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双语教学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10):94-95,113.

[6][美]尼曼.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第3版)模拟电子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7][美]尼曼(Neamen,D.A.).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第3版)半导体器件及其基本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8][美]博伊尔斯塔德,等.模拟电子技术[M].李立华,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9][美]弗洛伊德,布奇勒.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双语版)[M].王燕萍,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0][美]博伊斯坦.模拟电子技术(英文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11][美]桑森(Sansen,W.M.C.).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精粹[M].陈莹梅,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基金项目:信阳师范学院201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双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

作者简介:陈新武(1969-),男,河南省修武县人,副教授,博士,目前主要讲授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

作者:陈新武,范春凤

第五篇:“模拟法庭”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的法学教育由注重理论教育向注重实践教育的转变,模拟法庭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实践性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法学教学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能够在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中构建新知,发展能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实践性教学为基点,对教学考核方法进行创新,以实现模拟法庭的目的,实现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结合的培养目的。

关键词:教学方法;法学;实践性;改革

我国高等学校法学院系的毕业生不能立即适应法律工作的现象普遍发生,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本科教育滞后现象日趋明显。基于中国当代法学教育的这些传统问题,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文件。各高校要加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比例,增加实践课程,加强校内校外实践基础建设。法学本科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实践性、应用性能力培养,实践教学越来越成为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培养法科学生的司法实践能力,还可以为法科学生积累宝贵的司法实践经验,其在法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模拟法庭教学作为一种全新式的实践性教学,其意义不只是对传统法律教学方法的改变,而且是对传统法律教育模式的根本变革。实践性教学模式是以诊所式法律教育、模拟法庭训练和案例教学法为主的,以培养学生实际能力、操作技能为目标的现代法学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环节,而法学实践教学的模式构建更是当前法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模拟法庭”教学模式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法学教育是培养法律人才的专门教育,是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理论化、系统化的专门教育培养法律专业人才。但是,就我国现在的法学本科教育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在教授法律专业本科学生的时候都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扎实的理论知识在法学学科的学习中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只重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则会导致学生的实务能力弱化。

模拟法庭是一种“生动逼真”的法律教学活动,是法学本科实习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模拟法庭教学的同时结合实践性教学,建立一个协调、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能促进法律课程“教、学、研”的良性互动,还能提高法学教育的层次性发展。“模拟法庭”是最能体现实践教学方法的课程,在该课程中,学生必须观看视频、阅读案卷、司法文书写作、司法口才锻炼,这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在课堂上通过角色模拟实验,学生完全成为课堂的主体,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教学中必须充分运用案例分析式、分组讨论式、理论研讨式、主题发言式、法庭论辩式等教学方法;根据模拟法庭实验脚本有些还必须采用双师型(实体法、诉讼法老师合作;校内理论教师、校外实务教师合作等)教学方法。可以说,“模拟法庭”教学完全成为新时期法学本科人才实践性能力培养的最好途径。同时,为达到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目的迫使教师必须采用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或手段。

二、“模拟法庭”教学模式研究的依据

模拟法庭教学法在其理论构建和实践运用中遵循、契合和创造性地运用了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和冲突教学法。

1.范例方式教学。瓦·根舍因认为,范例方式教学就是通过主体与客体、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施范例教学,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遵循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三条原则。在模拟法庭教学中引入范例教学,通过教师精心选取和安排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案例,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前提下,联系已有的经验,学会如何在实践中正确地应用这些知识和理论,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既获得了知识,也培养了能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2.冲突式教学。其实就是“表演式”模拟法庭向“实战式”的转化。通过模拟法庭中控辩双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争论,在提出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对对方的观点进行了反驳。学生进行辩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理论教学的深化,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教学中碰到疑难知识点时,可以吸收冲突式教学方法的优点,将其运用到模拟法庭教学法中。这种冲突可以增强观点的正确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模拟法庭”教学模式研究过程

对于21世纪的中国法学教育来说,如何通过正规的培训途径,造就为社会所需要的法律应用型人才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目标。本课题试图以甘肃政法学院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为依托,通过2010年春季我校首开的“模拟法庭”教学在2008级550名学生中普遍开始授课为契机,利用2009年3月我校正式建成的2400平方米的“法律实验实训中心”和我校与甘肃省特别是兰州市安宁区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签订的经常性观摩法庭合作协议的良好基础,将“模拟法庭”课程办成我校法学实践教学的“精品”,并进而为甘肃省其他高校法学本科实践教学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从而整体上推动甘肃省法学本科教育。我校以模拟法庭大赛形式进行学生活动也有15年的历史,该活动在2009年还获得“甘肃省十佳学生活动”称号。

本课题主要是以正在授课的法学院10个班550名学生和10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实践与探索相结合,创造性地进行各种教学方法的实验。将“模拟法庭”作为学生活动的院校很多,但真正把“模拟法庭”作为一门学生的必修课的院校还不多,全国650余个法学院系中,真正拥有功能齐全、利用率高的法学实验室的也不多。以培养法学应用人才为目标,应法律实际部门的呼声,借鉴国外教学经验研究本课题。

本项目中的学生和教师既是实验主体也是实验对象,模拟法庭审判结束后,教师在事先被明确并告知全面、具体、客观、公正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和整体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组织测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的标准应主要包括:(1)程序是否合法,操作是否规范;(2)法律运用是否准确,说理是否透彻;(3)语言表达是否流畅、精彩;(4)临场的应变能力如何,是否有创新思维;(5)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如何。评价的方式有学生评价和老师评价两种。学生评价可以分为旁听同学评价、参与同学自行评价及相互评价。特别是每一位直接参与者都要写出体会,分析优点与不足。整体模拟法庭教学效果的测评则更为重要,因为它将直接促进教学方法本身的改进,使这一教学手段走向良性发展。常见的测评方法应包括民意测验和调查,如学生认可度的调查、教师的感受报告、学生综合能力在模拟法庭教学前后的比较调查等。先试点后推广,以点带面。从专业方向看,首先选择应用性比较强的刑法学、民法学和诉讼法三门课程进行尝试;从考核对象看,首先可以选取一个小班进行,然后推广到一个年级,乃至整个专业。最后,在整个法学专业学生中进行全面推广。一学期授课结束,我们将及时进行总结,在理论上进行归纳、梳理,并在参考借鉴国内其他同类院校“模拟法庭”学生或教学活动基础上,写出研究报告。

四、“模拟法庭”教学模式研究结论及成果分析

法学是应用学科,突出实践环节是应有之义。法学本科学生必须坚持一定时间的见习与实习。法学院系应设有实验室与模拟法庭以及律师事务所和弱者权利保护中心等,使学生有实习和操作的场所与基地。引进实践性教学模式是法学教育的必然进程。但如何在中国这样一种具有浓厚的大陆法系传统的制度中既有效地借鉴英美法的法学教育模式,同时又保持自身传统中合理的部分,是进行实践教学法需要讨论的问题。

以实践教学模式为基点对“模拟法庭”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首先,对模拟法庭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模拟法庭课程教学以其实践性和综合性的教学优势,弥补了我国现行法律职业教育存在的空白、不足或误区,是将法学通识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以独立课程为模式。把模拟法庭设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我国高校的法学院中尚属少数,也将成为未来我国法学实践教学发展的趋势。模拟法庭教学模式就是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放在一种模拟的事实环境中,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助,使学生通过经历整个法律程序的运行,在办理案件的程序中主动地去运用学过的法律知识。

以“双师型”教学为基础。2009年秋季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性实验,已有10门法学核心课程、36位教师、法学院4个年级全部进行了该实验,结果证明学生欢迎,老师也有积极性,各种层次的交流增加,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双师型”教学法在模拟法庭教学中的优势显露无遗。指导教师在整个模拟法庭课程中起到引导、总结、评价的作用,模拟法庭课程的教学要求指导教师必须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

以授课方式多元化为保障。实践证明,这种授课方式能够让课堂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活跃,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不忽视模拟法庭课程的主旨,在课堂上分析较为成熟的案例可以选为模拟法庭的案例。

以“实战式”为特点。在模拟法庭中应当采取庭审实战式的对抗形式,取证、证据交换等庭前准备阶段,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宣告判决等庭审阶段,均以真实、规范的诉讼庭审过程为参照。另外起诉状、判决书等法律文书也应符合规范样式。这种“实战式”的模拟庭审,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整个庭审运行程序,同时还必须具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对其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提出一定的要求。在此“实战式”的模拟庭审中,学生不仅巩固了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同时锻炼了实务操作的能力,更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其次,教学结果的评价是开放教育师生共同关注的教学重要问题。传统的评价标准往往是以单一的学习成绩来进行评价的,而学习成绩较多体现的是学员记忆、重复知识的多少、优劣,而不是能力的测试,很难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教学考核方法应该创新,开办模拟法庭的目的是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可以采取“注重过程,淡化结果”的做法。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形成由参加模拟法庭学生评价、旁听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全新的评价方法:在模拟法庭教学中,实践证明,综合学员自我评价、模拟法庭小组评价和辅助老师评价的评价方法是比较客观、全面、公正的评价体系。

我国的法学教育情况与大陆法类似,缺乏对学生的律师技巧、实际操作能力、综合能力、思维与口才等方面的训练,很有必要引进英美法在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但同时不应忽略法律传统、文化、制度和社会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我们改革教学法的同时,也不应当把自己法律传统中优秀的部分否定掉。作为成文法国家,法律出台前,立法者和法学家就已经设计了或采纳了某种理论或概念,具体法律条文背后的原理、原则、概念在大陆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学中不能忽视条文背后的原理学习。

作者:刘晓霞

上一篇:民生银行论文下一篇:儿童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