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培优练习

2023-01-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语文培优练习

初中语文教材“研讨与练习”中的写作练习研究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研讨与练习”中的写作练习是课后练习的一部分,是学生进行练笔的重要途径。此类写作练习无论是单项能力的训练还是素材的积累,都为单元作文写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本文以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为研究对象,从三个方面探讨课后写作练习并进行分类研究。首先是对表达方式类训练题的研究,不同的年级侧重于不同表达方式的训练,记叙类训练题尊重认知特点、循序渐进,描写类主要包括对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训练。其次是对写作技巧类训练题的研究,想象类练习比重大,体现了此套教材对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视。最后对写作形式类训练题的研究,着重强调仿写训练题。通过本文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落实课后写作训练的意义,也会更加明确今后的训练方向。

叶圣陶先生曾经强调:“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语文课程作为一门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其中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多处阐述了加强写作训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在关于写作教学的建议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为了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多种实验教材都以不同的方式对写作训练题进行了编排。

一、研究的对象、范围及意义

从2013年秋季学期开始,湖北省宜昌市所有初级中学使用的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以下简称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此教材每册书除了在每单元安排写作训练进行写作导引和写作实践外,还在有些阅读课文的“研讨与练习”中设置了大量的写作练习。人教版实验教科书课文后写作练习题与课文联系紧密,秉承了过去语文教材中“读写结合”的优良传统。写作练习是课文练习的一部分,是学生进行练笔的重要途径。这一类练习题的科学设计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形成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语文教师非常重视写作教学,对每单元一次的写作指导也总是不遗余力,但传统的单元作文教学以文体为主线,训练方式以“整篇写作”为主,在作文的时间、字数、文体、体裁等方面都有严格的限制,它所涉及的写作知识、写作能力和训练要求综合性高,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研讨与练习”中的写作练习,写作的内容大都与课文内容有联系,承载的信息量较小,写作形式更加自由灵活,更多关注的是单项能力的训练,这样将写作训练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化粗为细,使学生写作能力聚零为整、积薄成厚、积少成多。有的练习需要学生用精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有的练习则需要学生具有清晰的思维逻辑,这些无疑是对学生语言能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的训练。形式多样短小精悍的课后写作练习,便于学生积累生活中的点滴感悟,这也为大作文积累了写作素材。由此可见,学生进行课后写作练习正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无论是单项能力的训练还是素材的积累,都为单元作文写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研讨与练习”中写作练习题分类研究

据统计,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研讨与练习”中的课后练习题共559题,其中写作练习题72道,约占总题量的13%。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课后写作练习进行分类研究。

(一)表达方式类写作训练题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指出“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第四学段(7~9年级)目标与内容中更明确地指出:“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可以说,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五种表达方式的恰当运用,是初中语文写作训练的重头戏。这类练习呈现出以下特点:不同的年级侧重于不同表达方式的训练。九年级偏重于议论的训练,共设计10题;八年级偏重于描写的训练,共9题;记叙手法的训练则受到了最大的关注,贯穿于七至九年级的写作训练中。其分别为5题、5题、7题,且形式多样:既有人物形象的塑造,如《阿长与山海经》的写作练习;也有记叙事件过程变化的练习,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有关于叙事情节的提炼,例如《心声》;也有叙述视角的转换,例如《老王》、《智取生辰纲》等课后练习。在记叙类的写作训练题设计方面,编者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七年级时“写一两个事例”、“写一段话”、“改写某一部分”,到改成一篇记叙文、续写、改写或缩写故事,难度不断加大。

关于描写类的练习题教材安排较多,主要包括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训练。其中人物描写主要是从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设计练习。笔者认为,在当下信息量大、心浮气躁的社会环境里,很多学生缺乏细心的观察、细致的描绘,此类练习设计还可以丰富全面些,以加强学生语言生动性的训练。教材中关于心理描写的训练过多。另外,景物描写的训练亦有重复之嫌。议论类练习题在九年级的编排也充分体现了循序渐进的特点。由七年级时的“写一段评价文字”、“写一点欣赏文字”到八年级“写一则感想”、“写一封公开信”,再到九年级“写片段作文”、“写成一篇议论文”,让学生逐渐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的特点,逐步培养学生阐述自己观点并做到有理有据的议论能力。这一部分的练习设计,还能与生活紧密相联,体现出这种表达方式的实用性,例如七下学完《斑羚飞渡》就要求学生“给狩猎队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九下学完《诗经》设计了“写一段赏析文字”的相关练习,还有多次出现写“读后感”的训练题。如此设计,既弱化了议论这一表达方式的学习难度,又削减了学生议论文写作的积极性。但是,这一部分训练题中,有4次要求以书信的方式来完成,未免过多。这些书信写作练习的设计还包括了三种书信形式:一是建议信,如七年级下册《斑羚飞渡》练习;二是公开信,如八年级下册《罗布泊》练习;第三种是私人书信,如九年级上册《傅雷家书》练习。尽管都是书信,但建议信、公开信和私人书信在写作上还是存在着差别,如果教师进行这方面的写作指导会很费时费力。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对这类写作训练题选择了放弃。《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会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但教材对说明这一表达方式的练习题设计太少,仅仅只有2题。关于抒情类表达方式的训练,共4道题,均是从诗歌教材中衍生出来的,这恐怕也加大了学生训练这种表达方式的难度。

(二)写作技法类训练题研究

学生学习写作需掌握一些基本写作技法。经统计,教材中关于比喻的写作练习共3题,想象类写作练习共9题,其它的写作技巧训练题,涉及到了对偶、对比、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共6题。由此得知,想象类练习在写作技法练习的比重很大,这一设计,体现了此套教材对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视。《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力的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要求写作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但想象训练,又不能够只是单一的训练,它总是和其它写作技巧或写作形式的训练糅合在一起,例如七年级上册《春》的写作练习,既训练了想象,也训练了比喻的运用;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要求改编成课本剧,除了需有丰富的想象,还要求学生具备编写剧本的基本能力;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的写作练习是“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心迹。”文字的表述中要求是想象,但是,这个想象必须建立在对鲁迅的性格、当时的社会背景有所了解的基础之上。而且,其中的很多想象练习题,想要完成好它还必须对阅读文本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对文本主题有较准确的把握。这类训练题,看似可以天马行空,任凭思维之舟肆意飘荡,实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在教学实践中,想要学生写出佳作,教师需做大量充分的写前指导。在修辞手法的写作练习中,比喻句的写作共3题,对偶1题,拟人、排比等常用修辞手法的写作练习题没有涉及,不免是个缺憾。

三、写作形式类训练题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七-九年级)的学段目标与内容有以下写作方面的要求: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此教材设计缩写练习1题,扩写3题,续写1题,补写4题,改写13题。以上这些写作形式,都需要先认真领悟原文思想内容,把握文章主旨,这样写起来才胸有成竹,完成它们还需学生有较强的概括能力或丰富的想象力。在教学实践中,扩写、续写、补写这三种形式老师们选择运用的稍微多些,缩写和改写练得相对较少,这也和中考考不考有一定关系。

关于仿写,尽管语文课程标准中并未提及二字,但绝大多数的一线老师都知道它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不二法宝。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也非常重视这种写作形式,每册书都有仿写训练,6册书共达15次之多。仿写是把学到的写作知识直接转化为写作技能的一种作文训练方式。仿写架起了由“读”到“写”的桥梁。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联系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初中生正处在写作的起步阶段,他们常常需要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的、感性的经验支持。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会依托一些经典的文章,告诉学生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呼应过渡……让学生逐步掌握到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体味到写作的奥妙,以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和写作兴趣。教材关于句式仿写练习共3句:七下时只做简单的“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练习,八上时进行对偶句的写作,再到九年级时是对“我是干瘪的稻穗,————”诗句的仿写,难度逐渐加深,充分体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对于写法仿写题的编写,笔者认为七年级下册4道题的练习所选例文典型,分别是景物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运用对比对动物进行描写,题目难度适中,学生训练起来会充满成就感。七年级上册的5道题则难度较大,例如赏析文字和《短文两篇》的仿写,在教学实践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学生能写出较好的习作。关于诗歌写作手法的仿写,七八九年级均设计了一道题。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七八年级学生的完成情况并不是很好,毕竟诗歌创作需要有高度凝练的语言和丰富形象的意象,无论是诗歌外在的形式还是内在的神韵,尤其是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很难仿出质量仿出新意。

四、“研讨与练习”中写作训练题的特点

课后写作练习作为单元作文教学的有益补充,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首先,大多数课后写作练习的形式灵活自由,篇幅短小精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勤于写作的良好习惯;其次,大多数课后写作练习注重单项技能的训练,如某种表达方式的练习或者某种写作手法的运用等等,训练目的明确。再次,单元作文由于篇幅长,教师批改时间长,反馈相对滞后。但大多数课后写作练习篇幅短小,学生可以即时完成,教师可以即时批改。这样的当堂训练,既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真实的写作状态,也能让学生逐渐适应这种限时思维的方式,这对于学生写作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教版教科书的“研讨与练习”中的写作训练题是与课文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本文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落实课后写作训练的意义,也更加明确了今后的训练方向。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邓小珠.人教版初中语文新课标实验教科书课文后写作练习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5]张荣荣.结合教材中的“研讨与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3,(11).

(周之健 湖北宜昌三峡大学附属中学 443002)

作者:周之健

第2篇:语文练习与高效课堂

【内容摘要】语文练习与高效课堂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语文练习挤进去,高效课堂的前奏;语文练习设计好,高效课堂的定调;语文练习巧操作,高效课堂的节拍;语文练习留空白,高效课堂的余音。本文从以上四个方面阐述了语文练习与高效课堂的关系。在实践中,语文练习让学生掌握学法,形成兴趣,提升能力;让老师提高解读文本的水平,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创建轻负担、低消耗、高质量的课堂。

【关键词】 语文练习 高效课堂

练习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尺码,是老师教学效果的反馈,它具有形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和提升老师专业能力的功能。

高效课堂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一是效率的最大化,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最大。二是效益的最优化,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深。

语文高效课堂离不开练习,练习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高效课堂这首曲子能否唱响、唱动听,同时,高效课堂的灵魂又指引着练习的方向,决定着练习是否具有生命力。

一、语文练习挤进去——高效课堂的前奏

低效的语文课堂,是老师带着学生倘佯在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体会上,忽视了语文教学本质的内容;低效的语文课堂是以老师讲解为主,占用了学生思考、实践的机会;低效的语文课堂,把课堂练习放在课外完成,忽视了练习的功能。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把练习挤进课堂,减少老师说的机会,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1. 练习挤进课题教学,课堂有本色味

小学语文课题教学的方法很多。有简介作家、简介书籍的方法,来丰厚课题;有欣赏与课题相关的图片、录像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有讲故事、朗诵散文式的优美句子的方法,引向课题。如果从学生学习语文的角度出发,练习语言文字、练习语言运用、练习语言表达来进行课题教学,语文课堂的本色味就更濃。比如《秋天的图画》的课题教学,先出示口头填空:秋天的( ),学生会说“秋天的树林”、“秋天的果园”、“秋天的田野”等等。师小结:同学们积累的词汇真丰富,现在大家所说的一切,汇合起来就是秋天的图画。练习挤进语文课题教学,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

2. 练习挤进生字教学,课堂有兴趣味

生字教学占据语文课堂较大一块空间,如果是低段语文课堂,那么所用的时间会更多。为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老师采用情境教学法,运用“送信”、“摘果子”、“送小动物回家”等游戏,目的是吸引学生眼球,达到让学生认识生字、记住生字的目的;为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老师采用语境教学法,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画面,去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彩等等。但是这些都是老师刻意安排的,激发的是学生不持久的兴趣,脱离了情景,学生兴趣也就没有了。因此,我们老师要思考的是如何让学生有持久的兴趣,能主动去学习。老师们都知道,学生学会拼音之后,就已经具备了自学能力。当学生学会了查字典、查相关工具书后,自学能力就更强了。而学生自学的首要目标就是解决生字读音,能力强的孩子字形也能掌握个八九不离十了,那么老师还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来教,显然是有悖于高效课堂宗旨的。因此,把练习挤进生字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在做练习中品尝自学成功的快乐。另一方面,有利于老师了解“学情”,从而确定、调整教学内容。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课堂,能解决学生不懂问题的课堂,都是学生有永久兴趣的课堂。

3. 练习挤进整体感知环节,课堂有方法味

不管低段的语文课堂,还是高段的语文课堂,最容易冷场的就是整体感知环节,面对老师的问题: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没有回答的抓手,要么说得很长,像课文复述一样;要么没有几个字,句子都不完整。遇到长课文,学生会感到难度更大。如果在此环节中,把练习挤进去,学生就会有一个整体的框架,同时也学会概括课文的方法。比如《难忘的泼水节》,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完成练习。课文写( )年,( )和( )一起过泼水节,欢乐的场面让人( )。学生既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又学会了用时间、人物、事情、感受来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在练习中提高学习的效率。

4.练习挤进研读中,课堂有实效味

研读环节教学最怕老师不停地问、不停地讲解;研读环节教学最怕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而其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感悟。研读环节是课堂的中心枢纽,是语文知识点落地开花的黄金地带,是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跳板,因此,此环节挤进练习,可以使课堂简洁,可以使课堂有实效。比如,《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在学习第十自然段,感受小猫的有趣时,可以出示练习:卡罗尔家的小猫真多,有的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先让学生看图填空,再读原文,让学生比较两种不同写法带来的不同感受。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可以把场面清楚写出来。课文中的拟人写法,呈现的是小猫的调皮、可爱,文章就显得有趣。通过这样的练习,如何使文章更有趣的语言表达方法学生就明白了,并且能学以致用,这就是我们所要达到的教学实效。把这样一个一个实效组合起来,课堂教学就是一个实效体。

把语文练习挤进课堂,就能屏弃满堂讲的做法;把语文练习挤进课堂,学生才能有机会实践学法;把语文练习挤进课堂,语文的知识点才能落实到位。练习挤进去,高效课堂才能希望。

二、语文练习设计好——高效课堂的定调

好的练习设计,必须明确设计的依据是否科学,设计的内容是否正确,设计的形式是否合理,这样设计出来的练习才能体现学科的价值,才能对学生发展有利,才能给课堂高效定好正确的调子。

1.跟什么设计——课堂的主调

练习设计要紧跟教学重点、难点、目标来设计,把握好练习设计的正确方向,高效课堂的主调就有了。

(1)跟重点设计

语文教学重点是依据单元主题、文本特色、学生特点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高效的语文课堂,必须做到教学重点突出并落实,因此,课堂练习紧跟教学重点设计,才能使练习高效。比如:低段语文教学,识字、写字、朗读是教学的重点,那么练习就应从识字方法、写字习惯、朗读能力等方面来设计。如果每堂语文课,重点练清楚、练明白,那课后就不需要学生做过多的练习。

(2)跟难点设计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和技巧。课堂上教师要突破难点,在难点处设计练习是一个高明的举措。比如:《北京亮起来》这篇课文四字词语很多,学生对这些词语似懂非懂,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在此处设计一个把“词儿送回家”的练习,学生通过难理解词在一定语境中的运用,理解词语的难点就突破了,这样可以减少老师为难点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3)跟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航标灯,练习必须朝着航标灯行驶,否则就会迷失方向。比如《将相和》教学,它其中的一个目标是根据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形象,那么练习设计就应从这里去入手。

高效课堂是目标达成度高的课堂、是重点突出的课堂、是难点突破的课堂、

是彰显特点的课堂,因此,跟目标、重点、难点和文本特色来设计练习,能为高效课堂定好主调。

2.设计什么内容——课堂的基调

语文课堂承载着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树立正确人生观等任务,因此,设计练习的内容要从这些方面去思考。

(1)设计学习语言文字的练习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是把语文教学与其它教学区分开来的最重要的标志,如果语文课中不进行系统,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那语文课就成了空壳。比如《将相和》的第一教时,要求书写的生字就是“璧”,而且“璧、壁、碧”容易混淆,老师就可以设计选字填空的练习,加深对生字的记忆,达到认识并学会运用生字的目的。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建好语文素养大厦,离不开语言文字这些砖沙。

(2)设计学习语言表达的练习

学会语言表达是语文课堂要让学生掌握的基本能力,建造语文大厦除了语言文字这些砖沙、还需要建造的技术,那就是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形成的最有效方法,那就是练习。在语文课堂上,把文本中精彩的语言表达内容呈现给学生,然而让学生在模仿中练习,在拓展中练习,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并能熟练地运用。

(3)设计体验情感升华的练习

语文大厦除了优质的材料,精湛的建造技术,还应让人感到舒适和温馨,那就是这座大厦还应包含情感。语文课文每篇都内含着情感的内容,有的让学生学会孝敬父母,有的让学生学会保护环境等等,比如:《看电视》随着文中关键词、句的理解,随着一个个关爱他人画面的呈现,学生心里会越来越强烈地迸发“他人排第一,自己排最后“的心声。此时,设计练习:请你写一写,你家看电视的情景。学生就能把文本中的情感转化为自己的情感,从而升华为学生内在、本质的情操。

语文高效课堂就是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语文大厦,因此,练习把建造大厦所需要的东西练出来了,那么高效课堂就有了基调。

3. 怎么设计——课堂的调色调

练习除了依据什么设计、设计什么内容以外,设计的形式也是很重要的,多元、巧妙的练习设计,不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还会增添学生练习的兴趣。

(1)整合性设计

四十分钟的课堂,即要对语言文字进行练习,又要对文章朗读进行指导;即要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还要对文章情感进行升华。如果不进行有效整合,那么语文课就会变成练习课,或者出现学文、练习两张皮,因此,练习设计要考虑内容的整合、功能的多元。比如:《圆明园的毁灭》,老师设计句子比较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但另一方面,还在帮助学生感悟外国侵略者的可恨。这样的练习,能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地有机整合,并达到了一题多效的作用。

(2)分层式设计

练习不仅要体现多元性,同时还要体现层次性。比如:句子的练习,“春雨给柳树 ”。春雨给 。” “ 给 。”这种由易到难的分层练习,即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使课堂的参与度、目标达成度高,同时,学生的思维度也加深了。参与度广、思维度深、目标达成度高的课堂,就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

(3)多样化设计

课堂练习不等于写的练习,它还有口头练习、演示练习、想象练习等,为了迎合学生喜鲜、好动的心理,为了节约课堂上的有限时间,因此,课堂练习呈现的形式要多样。

整合、分层、多样的练习给课堂起到调色的作用,让课堂变得多姿多彩。歌曲有了主调、基调、调色调,它就可以唱响。

三、语文练习巧操作——高效课堂的节拍

好的练习设计,还需要巧的操作方法,这样才能达到珠联璧合的效果。

1. 前、后呼应式

课的开始,需要对学生课前的预习和原认知的水平进行检测,所以,科学、合理的练习能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有效的基础。学生已经会的知识,课堂上就无需再教,学生不会的知识,有难度的问题,老师就要着重教。课堂接近尾声,老师还要创设学生一次练习的机会,针对这堂课的学习内容,用练习来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并分析成因,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这样前、后呼应式练习,让老师的心中有底,让学生学习有方向,让教学有目标。

2. 星星点点式

练习是为教学服务,教学何时需要练习,练习就会出现在哪里,这就是星星点点式练习。星星点点式的练习,憨实了学生的语文知识;星星点点式练习,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星星点点式练习,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星星点点式练习,为学生的成长铺路搭桥。

3. 主线式练习

在语文课堂的研读板块,老师采用主问题的形式,让学生探究学习。如果把主问题改为主线式练习,同样,学生可以根据练习进行学习,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的意识和能力,这比提出一个问题更有学习的价值。

课堂练习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不在于新,而在于巧。灵动地运用课堂练习,是奏准高效课堂这首歌的无声节拍。

四、语文练习留空白——高效课堂的余音

“空白”是语文教学的艺术手段之一。课堂练习留下一定的“空白”,让学生和老师在空白处耕耘、播种、收获。

课堂练习设计留空白。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需要抓手,学生的成果需要展示的机会,如果让学生在先学环节,自己设计练习,并围绕练习学习课文,在学文中把练习完成。当课文学习结束后,老师不提供巩固、检测的练习,还是让学生自行设计,自己检查学习的效果。把课堂练习设计的权利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同时学生会总结、反思学习的内容和过程,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课堂练习本添空白。老师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往往使用《课堂作业本》中的练习;老师们在公开课教学中,往往又使用自行设计的作业纸,因为《课堂作业本》中缺少语言表达的练习和一些文本特色的练习。要改变这种状况,最好的办法是在《课堂作业本》中添加白页,老师可以在白页中增加学生需要的、有学习价值的东西,这样,既能很好地利用《课堂作业本》,又不会给老师和学生留下遗憾。

“空白”让学生有用武之地,“空白”让老师专业能力得到发展,“空白”让高效课堂之曲余音缭绕。

总之,语文练习给老师、学生提供了成长的平台,为高效课堂奏出最美的旋律。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义乌市高效课堂创新年活动手册

3.叶立新 《對“半小时课堂”的思考》 《教学月刊》2010年第四期

4.李炳亭 《高效课堂22条》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9年5月

作者:王瑶

第3篇:小学语文练习的新设计

[摘 要]依托、优化、整合练习,架构语文课练习的新组织体系,从而形成趣味性、选择性、实践性、融合性的语文课练习的新设计策略,明确语文课练习新设计的原点,让不同的学生得到发展;分类使用练习新设计,创设“加练单”“减练单”“免练单”三种语文课练习单模式,探究语文课练习单的多种功能;完善语文课练习新设计的促进点,为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练习;新设计;自主;能力

[

练习是语文课文内容精髓的提炼,能为教学提供策略、手段和方式。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难发现练习均在三四道题左右,数量不多,但寥寥数题却是编者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与学生年段特征、认知发展特点及选文特点精心编制的,它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对所学新知进行巩固发展的有效途径。反观教师的教学现状,很多教师在指导练习时存在强制、机械、“一刀切”等问题。如何让设计的练习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做到练习设计的趣味性、选择性、实践性与融合性兼具,笔者做出了如下的探索。

一、明确新设计的原点

练习设计的原点即练习设计的根本点,是让教师从练习设计的角度做好练习设计。对学生而言,做练习是他们每天最重要的学习生活之一,练习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因为“这是人生最集中的一段学习时期,对每个人来说是十分宝贵但自己却不知晓其价值的时期”。练习设计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学内容具有很大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个人的专业素养进行取舍,处理教材。因为这个学科的练习设计相应也具有个性化特点,练习设计应是每个教师从课程内容出发,结合个人对语文的理解,针对学生的语文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语文练习。其练习单设计流程如下:

图1 练习单设计流程研究练习、研究学生。在练习设计前要充分研读教材,明确教材的目标、学生个性和练习的特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练习的“内容”“写法”“语言”“说话”“词语”等体现了语文课的特点,“理解”“分析”“揣摩”“训练”“积累”等反映了对学习的行为要求。所以设计前要明确“为什么而设计”“为谁而设计”的问题。

确定内容、确定指向。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宽泛,语文练习的内容指向一般有知识内容指向、技能训练指向、过程体验指向,练习设计的内容指向往往不是单一的,通常会在某一个方面有所侧重。

选择类型、分层练习。小学语文练习设计的一般类型有识记型、运用型、活动型、综合型等,教师可以根据练习设计的实际情况选择设计类型并分层设计,激发学生乐学的兴趣。

反思设计、多元评价。教师对已经设计好的练习进行反思,反思的标准是设计意图是否明确,练习是否有效、难度是否适中等。在练习评价上多考虑不同的形式和标准,让孩子在评价中找到自信和快乐。

二、分类使用新设计练习单

(一)加练单

此单设计不是增加练习量,而是针对班级中语文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结合课后练习的有效性来设计适合学生的练习题,以达到夯实基础、发展能力、逐步提高的目的。此练习单的大众套餐一般为基础+运用。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练习新设计比较多的侧重于如“词语对对碰”(填上合适的词语)、“火眼金睛”(改错别字)、“对号入座”(看拼音写词语)、“调音室”(多音字练习)等,多样的形式让他们能在“够得着”的练习平台上获得成功,使他们兴致盎然,热情高涨。

(二)减练单

此单的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减去其已经掌握的练习和重复题型,采用分层设计的形式,关注学生的差异发展,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空间。减练单练习一般是组合套餐,练习设计要源于书本知识,更多地要考虑学生的发展,设计这样的发展型练习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其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免练单

此单设计结合课后练习,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实际需要出发,进行系统思考,抓住练习设计策略,免除部分学生的课后练习,用“小研究”来达到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免练单可以免除学生一至两周的练习作业,给予学生更多的研究实践时间。语文是以学生语言活动为中心的实践性课程,语文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语文练习设计中理应凸现学生的语文实践,加强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这里的“免除”不是不做练习,而是根据本单元学习要求及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来申请“小研究”“综合性学习”等具有自主个性的课后练习。

三、完善练习新设计的促进点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对教师普遍有一种特殊的尊敬与依恋,他们尤其看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也很在意同伴的评价。因此,练习设计的评价方式影响着学生完成练习的兴趣。

(一)注重管理

为更好推进练习单的运用与研究,积极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建立由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组织体系,由决策组、分配组、管理组组成。在决策组制定好班级的语文学习积分制后,管理组进行操作,做好三种练习单的登记工作,使之规范化,其目的是观察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和情绪。期末时由学生课后练习情况做出统计,然后教师进行全面评价。这样做有许多好处,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做一个跟踪观察,量化分析,便于对学生作出准确的评价;有助于设计人根据别人的评价,更好地改进下一次练习的设计。

(二)同伴教育

练习单的使用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其学习质量。获得三次“减练单”或是两次“免练单”的学生会被邀请谈自己成功学习的经验等,并将其上传至班级网站。这样的积极宣传,推广成功经验,借助榜样力量进行同伴教育,营造主动、快乐学习的氛围。

练习新设计在操作中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练习的新设计带给了学生活力,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经过一年半的实践,新练习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练习设计上多一份思考,多一份创新,多一份关注,学生就多一片自由成长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温儒敏.扎实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J].语文建设,2006(5).

[3]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 郭思乐.谛听教育的春天: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随笔[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5] 张勇.关于语文教材练习设计的类型归纳与思考[J].语文建设,2005(6).

作者:徐春芬

第4篇:四下语文培优练习4

四年级第二学期培优班练习

班级

姓名

第4讲

【积累】

一. 在括号里填上12生肖,把歇后语补充完整。

( )口拔牙——胆子大 ( )照镜子——得意忘形 ( )掀门帘——全凭一张嘴 ( )尾巴搓绳——不合股 ( )鼻上插葱——装象 ( )伴虎睡——靠不住 ( )蛋碰石头——自不量力 ( )吃黄鳝——比长短 ( )角抹油——又尖又滑 ( )的尾巴——长不了 ( )进书箱——咬文嚼字 ( )王爷跳海——回老家 二.读短文,填入成语。

有一县官离任有人送了“德政匾”一块,上面写着“四大天地”。送行的队伍到闹市处,县官想炫耀自己,对送行的人说:“我在任多年,并无多大政绩。今天你们送我“德政匾”,承蒙厚爱。但我不解“四大天地”的含义,请大家讲一讲好吗?

于是,有人回答道:“老爷上任呀, ;老爷在任呀, ;老爷办事呀, ;老爷卸任呀, 。”

众人听了一哄而散,县官呆如木鸡。

【选择:谢天谢地 惊天动地 花天酒地 昏天暗地】 三.古诗中寻人:下面古诗中加点的“人”指的是谁?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 .2.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 .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 .8.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 . 【阅读】

父亲

1984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父亲不慎摔倒时,刀子扎在他胸口。人全身都在颤,嘴唇瞬间乌青。

8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父亲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四年级第二学期培优班练习

班级

姓名 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尚不能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远眺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女儿不解地问:“可是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的额上深深留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喊着:“妈妈!妈妈!”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霎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的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准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为人知。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

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的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大神迹„„“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不为人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洞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削( )( ) 系( )( ) 喝( )( ) ( )( ) ( )( ) ( )( ) 2.这是个十分感人的故事。请用心阅读,体会题目“父亲”所包含的意思。

①“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一句中的“这”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这”是“奇 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文章中画出父亲有意隐瞒自己受伤的句子,再说说父亲这样做的用意。

③“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抵达前夜,父亲为什么这样说? 3.老医生为什么把这个奇迹称为“父亲”?

4.仿照例句,仿写一组句子。

例句: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仿写:父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第二学期培优班练习

班级

姓名

父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篇:高三语文培优练习十(教师版)

一、基础训练(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选项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舟楫/编辑 暴晒/一暴十寒 大煞风景/煞有介事 ......B.翘首/翘尾巴 道观/洋洋大观 曲突徙薪/曲高和寡 ......C.熨斗/熨帖 识文断字/博闻强识 应接不暇/应付自如 ......D.伺候/伺机 呼吁/长吁短叹 如法炮制/炮烙之刑 ......解析:B(A、jí

bào/pù

shā /shà

B、qiáo/qiào

guàn/guān qū/qǔ

C、yùn/yù

shí/zhì

yìng

D、cì/sì

yù/xū

páo)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席间杨六通意气风发,纵论时势,谈锋之健,无人可及,充分展示了他的纵横捭阖之才。 ....B.小区后面也就是

八、

九、十号楼后面停放的不知道都是些什么人的车,小区日后的繁荣略 .见一斑啊! ...C.我和小李出生在同年同月同日,我们的出生时辰双方都记得清清楚楚,我们的兴趣爱好又完全相同,我们真是一对难兄难弟。 ....D.当记者就更应当追求标新立异,不幸的是,我们今天的一些记者却总是喜欢去当叫花子,干些拾人牙慧的事情。 ....解析:D (D拾人牙慧:牙慧,咀嚼后吐出来的饭菜残渣。比喻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做自己的话。A项纵横捭阖:纵横,合纵与连横;捭,开;阖,合。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联合;此处用来形容谈话才能,不准确。B项略见一斑:比喻从看到的一部分可以推知全体,但小区现在停车的情况和日后的繁荣之间没有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用在此处不当。C项难兄难弟:nán xiōnɡ nán dì,形容两兄弟同样好,难分上下。今多反用,讽刺两兄弟同样坏;nàn xiōnɡ nàn dì,指处于同样困境的人,也指曾经共患难的人。此处两种读法和意义都不恰当。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中国就东海问题重申:春晓油气田完全在中国的主权权利范围内,与共同开发无关;在 东海划界问题上,中方不承认所谓“中间线”的立场没有变化。

B.武汉民航业人士表示,作为首批开放台湾游的13个省市中唯一的中部省份,下一批湖北 成为直航点的可能性比较大。

C.今年南方强降雨使我国西南东部、华南、江南、浙闽沿海先后出现大到暴雨,长江、珠 江、西江、闽江等流域部分干流和支流,发生超警戒水位。

D.三名航天员将搭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今年10月飞向太空,任务实施期间,将由一 名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并完成有关空间科学实验操作。

解析:A(B句语序不当,句中“下一批”不应限制在“湖北”前,应放在中心词“直航点”才合句意表达要求。C句谓语“发生”与宾语“超警戒水位”搭配不当,可将“发生”改为“出现”,并在句末加“的情况”。D句“三名航天员搭载神舟七号„„”说法不合逻辑情理,应是“神舟七号飞船搭载三名航天员”;或理解为主谓搭配不当,将谓语“搭载”改成“搭乘”。)

⒋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后工业化的时代,人类正在步入一个“风险社会”

②它是人类发展、特别是科技进步造成的

③这是权力的基本职责所在,更是职业的底线道德所在

④为大发展、大跨越欢呼时,社会管理者尤其需要保持警惕、完善制度 ⑤做好应对“文明的风险”的准备

⑥这样的风险更多地来自人类自身,是所谓“人造风险” 或“文明的风险” ⑦种种事故验证了德国社会学家贝克一个这样的结论

A.⑦②⑥①④⑤③ B.①⑥④⑤③⑦② C.⑦①⑥②④⑤③ D.①②④⑤⑥⑦③ 解析:C(⑦句是总起句,指出有这样一个“结论”,然后按一定的逻辑顺序阐述结论的内容)

二、古诗鉴赏与名句默写(共13分)

⒑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题木兰院二首(其一)

(唐)王播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⑴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之处。(3分)

解析:两首诗歌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王诗将木兰花、庙宇的三十年间由盛而衰的变化来突出人、事沧桑之感;崔诗将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对比,突出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对比”手法1分,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各1分,共3分。如未分析情感扣1分。)

⑵这两首诗所抒发的情感不尽相同,试分析不尽相同的原因。(4分)

解析:不同之处:王诗写了作者因看到木兰院从兴盛到衰败,寺僧已发白齿落的情景而发出今不如昔的悲凄感叹;崔诗写诗人去年寻春遇艳的惊喜,今年却重寻不遇,因而有怀人、惆怅之情。(每首诗分析各2分,共4分。)

⒒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 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⑴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韩愈《师说》)

⑵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陶潜《桃花源记》) ⑶连峰去天不盈尺, 。 ,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⑷马作的卢飞快, 。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答案:⑴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⑵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⑶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 ⑷弓如霹雳弦惊 赢得生前身后名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班会课上,讨论“宽松民主与严格约束”哪种班级管理模式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问题。请在横线上填入话语,进行辩驳,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每组所填辩驳话语不得超过30字。(6分) 第一组:

正方:我们可以像飞鸟一样,自由翱翔,难道你喜欢被关在笼子里吗? 【答案示例】反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3分)

第二组:

【答案示例】正方:难道你希望当一匹被笼头套住的马,不再自由驰骋吗?(3分) 反方:断了线的风筝不仅不会飞得更高,反而会一头栽在地上。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鲜明生动的能力。正确运用修辞手法(1分),内容与对方相对、观点鲜明(2分)。每超1字扣1分。

23.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国各地景区迎来了大批游客。在人们揽胜景、度佳节的同时,景区中 各种不文明的现象也集中凸现,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有责任发出呼 唤文明的声音。请在以下范围内任选两点,各拟写一则倡导文明出游的公益广告。(6分)

范围:①不乱丢垃圾;②不攀摘花草树木;③自觉排队轮候;④遵守交通规则。 要求:①内容贴切;②语言得体、生动;③不超过20字。 示例:①投入大自然怀抱,请不要弄脏她美丽的衣裳。②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何妨。

[答案示例①] 范围:② 公益广告:芬芳来自鲜花,美丽需要您的呵护。 [答案示例②] 范围:④ 公益广告:绿灯行,红灯停,自觉守则你最行。

[6分。每则3分。内容1分,得体1分,生动1分。]

四、写作训练(13分)

著名诗人汪国真说: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因此,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远方对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风光美景和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种梦幻,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头燃烧,于是我们总是期盼着远方„„

读了上述材料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为这则材料写一个炫丽的标题和精彩的开头。 参考答案: 【炫丽标题】

1. 《遥远的诱惑》

2. 《在那遥远的地方》 3. 《路在脚下,梦在远方》

4. 《流浪的远方》

5. 《身未动,心已远》 6. 《到不了的地方都叫远方》 7. 《梦归远方》 8. 《流浪着去远方》 9. 《向远方借梦》 10. 《让心灵去旅行》

【精彩开头】

1. 青虫脱茧,心系远方,满怀希望与向往;鸿鸟离堂,心怀远方,满怀热情去流浪;凤凰涅槃,心装远方,回蓦曾经痛苦中的绝望。

2. 天空中没有路,苍鹰依旧在飞;沙漠中没有路,驼铃依旧在响;生活中没有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流浪到远方。

3. 此处是喧闹,彼岸是宁静;此处是繁杂,彼岸是简单;此处是勾心斗角,彼岸是光明坦荡;此处充满着竞争,彼岸满是希望。

【导写分析】

这是一篇自主命题作文,给学生的空间较大,选材主要围绕“远方”展开,可以写追求、向往、探索、梦想在远方等方面的内容,材料比较好组织,便于抒情议论,学生有话可说,考查的重点在语言和材料的挖掘,以及探讨的深度,平时作文基础好,尤其是文笔好的同学分数不会太低。

五、美文欣赏

偷来的巧是致命的拙

张丽钧

我给高三学生布置了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的内容画的是一组漫画:一群人,每个人背着一个超过身高的硕大十字架在埋头赶路。他们走得好辛苦啊。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开始动脑筋了。他趁人不备,用锯子把十字架的末端锯下去了一截。嘿,明显轻松了许多。很快,他就走到队伍的前面去了。在某方面尝到了甜头的人,会一次次地萌生以同样方式追求甜头的心思。这个人也不例外。他再次拿出锯子,把十字架的末端又锯去了一截。更加轻松了。他得意地哼起了小曲。突然,面前出现了一道深谷。背着十字架赶路的人们纷纷把长长的十字架搭在深谷的两边——彼时拖累人的十字架,此时化作了通向彼岸的桥梁。那么多人,轻松愉快地从自己的十字架上通过,如愿以偿地走到深谷那边去了。而那个取巧的人,却因为变短的十字架无法架在深谷两边,而永远被留在了深谷这边……

与其说我给高三学生提供了一道材料作文题,不如说我给他们提供了一种人生镜鉴。终于废寝忘食地熬到了高三,背上十字架的分量陡然加重。百套卷、千道题、万种法——你可生出了偷巧的心?锯子在身内,锯子在身外。锯子的利齿,随时乐意帮你锯掉沉重十字架的末端。但是,深谷不迁就短处,残缺的十字架只能编织残缺的梦,因为它无法连接梦想的两岸。

何止高三?人生时时处处不都是如此吗?

“小聪明”不是“智慧”,但“小聪明”往往比“智慧”更容易博得当下的掌声。当一个个十字架被聪明的手一次次地锯断锯短,卸了重负的人在偷笑,愚钝的裁判员看不出这个冲在最前面的运动员原是作弊者,激动万分地宣布了一项新纪录的诞生。深谷没有出现在今天,深谷甚至也可能不会出现在明天。但是,深谷总是不动声色地横亘在我们必然经过的前方某处,等着在一个绕不开的时刻看我们的笑话。

饮鸩止渴、剜肉补疮、聪明反被聪明误,古人造出了这些词,预备给后人恰当地使用。而我们,果然就用上了,并且用得恰当到让人悲凉。是谁,天生一颗偷巧的心,锯短十字架成了欲望的本能动作。残缺的十字架,诅咒般地投影于你我他的生活——餐桌上有之、马路上有之、空气中有之……只有汇报材料的数据中没有,但这是一种更大的取巧。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彻底明了:捷径,其实是最远的路;偷来的巧,其实是致命的拙。

第6篇:2018新人教版六年二班语文培优练习

六年二班语文培优练习

一、课内语段阅读。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 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 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 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 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 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1.写出下列成语的意思。 (1)五湖四海:____________ (2)死得其所:____________ 2.这段话写的是哪些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

__ 3.写出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 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1.这几段话写了小女孩哪几方面的痛苦? ____

2. “她没注意这些”,“这些”指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她可忘不了这个”,“这个”指____________,这样对比着写,突出了____________。

4.作者在全文中共几次写到“大年夜”?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5.朗读这段文字时,应该采用怎样的语速语调? (

)

A、①轻松快速

B、②缓慢低沉

C、③缓慢激昂

D、④快速低沉

六年二班语文培优练习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甲】面试

女儿被淘汰了。其实,贝克先生根本没女儿。” 1.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1)第③自然段中“推销”:____________ (2)第⑥自然段中“淘汰”:____________ 2.第⑦自然段中,“我的心狂跳起来”是因为____________第⑧自然段中,“我竭力抑制住心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第⑨自然段中,当“我”否认救过贝克先生的女儿时,贝克先生又为什么特别强调“肯定是你”“你骗不了我”?

4.在第⑨⑩两自然段中,有三处贝克先生的神态描写,如“得意”“愣”“笑”,这表明贝克先生的心理从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__的变化。

5.第⑩自然段中,贝克先生说:“我决定了,免试了。”贝克先生真的对“我”“免试了”吗?从上下文看,只要你拥有了什么,就可以通过他的考试?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第③自然段详细写了“我”在面试前的种种准备,结果都没有派上用处。这样写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__。

7.文中加线的部分描写了贝克先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描写表明了贝克先生____________,贝克先生这样做的目是____________。

8.文章最后为什么要点明“有7个人”“被淘汰”?

___

六年二班语文培优练习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从全文的行文思路看,要将“美丽”与“忠诚”分别填入文中括号中,其先后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填人第3自然段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A、不是就是但又而却

B、不是就是而但但而

C、不是而是而又但却

D、不是而是但但而却

3. 本文第

2、

3、4自然段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描写了青菜的品质。 4. 本文咏物抒怀,第5自然段中有一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情怀又概说了青菜的品质,此句是____________。

5. 本文采用第____________人称的写法,有利于____________。

6. 请你谈一谈你对文章最后一自然的理解和体会。

___

7.给这篇美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______

8.下面四旬名言中,哪两句与本文的旨趣最为接近? (

) A、没有美德就没有幸福可言。——【法】卢梭

B、植物的生命要从它的绿叶中显示出来。——【意】但丁

C、观察和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中就是智慧。——【俄】冈察洛夫

D、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中】李白

一、新题型阅读。

六年二班语文培优练习

(一)读表格,找规律,用简洁的文字分别概述三个人的语文学习状况。

晓敏:____________ 晓祥:____________ 晓艳:____________ (二)根据下面的文字答题。

近一段时间,电视台播放精彩的奥运赛场节目,六年级某班的很多学生每天晚上看到十点多钟,第二天还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评头论足,而课堂上却精神不振,听课效率较低。班主任老师了解这一情况后,说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听说你们这段时间很用功,每天很晚才睡,白天又不放松课间休息时间。”同学们都惭愧地低下了头。

1.老师说话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

2.假如你是班长,这时代表全班同学起来讲话,你会这样说:____________

(三)写出下面漫画的含义。

第7篇:高三培优练习(2)(数学)

华附2011届高三数学培优练习(2)

一、选择题:

1、由方程 x|x|y|y|1 确定的函数y = f (x)在(-∞,+ ∞)上是

A.奇函数B.偶函数C.增函数D.减函数

2、设奇函数f(x)在[1,1]上是增函数,且f(1)1,若函数f(x)t22at1对所有

的x[1,1]都成立,当a[1,1]时,则t的取值范围是

A.2t

2B.

12t12

12

12

或t0

C.t2或t2或t0 D.t或t

3、从-3,-2,-1,1,2,3中任取三个不同的数作为椭圆方程ax2by2c0中的系

数,则确定不同椭圆的个数为 A .17

4、过双曲线

xa

2

2B. 18

yb

22

C. 19 D. 20

1的右焦点F(c,0)的直线交双曲线于M、N两点,交y轴于P

的定值为

2ab

2

2.类比双曲线这一结论,在椭圆

xa

22

yb

22

1(a>b

>0是定值

A.

2ab

2

2

B. 

2ba

2

2

C.2ab

2

2

D.

2ba

2

2

二、填空题

5、设等比数列{q

n

1}(q1)的前n项和为Sn,前n+1项的和为Sn1,lim

SnSn1

n

=______.6、在一个棱长为56cm的正四面体内有一点P,它到三个面的距离分别是1cm,2cm,3cm,

则它到第四个面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cm .7、已知函数f(x)log

1

2(xaxa)的值域为R,且f(x)在(,1

23)上是增函数,

则a的范围是.8、已知函数f(x) = 2x2-x,则使得数列{所满足的关系式为.

f(n)pnq

}(n∈N)成等差数列的非零常数p与q

三、解答题

9、(本题满分12分)

某工厂最近用50万元购买一台德国仿型铣床,在买回来以后的第二天投入使用,使用后的第t天应付的保养费是t + 500元,买来当天的保养维修费以t = 0计算,机器从买来当天到报废共付的保养维修费与购买机器费用的和平均摊到每一天的费用叫做每天的平均损耗.当平均损耗达到最小值时,机器报废最划算.1 求每天平均损耗y 元表示为天数x的函数;2 求该机器买回来后多少天应报废.

10、(本题满分12分)

θ

已知 f θ = a sin θ + b cos θ,θ  [ 0,  ],且1与2 cos 2的等差中项

大于1与 sin的等比中项的平方.求:1 当a = 4, b = 3时,f θ 的最大值

及相应的 θ 值;2 当a > b > 0时,f θ 的值域.

11、(本题满分12分) 已知椭圆C的方程为x+

y

2= 1,点Pa, b的坐标满足a+

b 2

≤ 1,过点P的直

线l与椭圆交于A、B两点,点Q为线段AB的中点,求:1 点Q的轨迹方程;2 点Q的轨迹与坐标轴交点个数。

12、(本题满分12分) 1 直线m:y = kx + 1与双曲线x -y= 1的左支交于A、B两点。求k的取值范围;2 直线l过点P-2, 0及线段AB的中点,CD是y轴上一条线段,对任意的直线

l都与线段CD无公共点。试问CD长的最大值是否存在?若存在,请求出;若不存在,

则说明理由。

13、(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x)

axa

x

a

a

0,a1 .(1)求f(x)f(1x)及f(2)是否存在自然数a,使

1239

fff的值; 10101010

af(n)f1n

n2对一切nN都成立,若存在,求出自然数a的

最小值;不存在,说明理由; (3)利用(2)的结论来比较

1

4nn1lg3和lg

n! nN的大小.

14、(本题满分12分)

已知二次函数f(x)x2axb(a,bR)的定义域为[1,1],且|f(x)|的最大值为M . (Ⅰ)试证明|1b|M;

(Ⅱ)试证明M(Ⅲ)当M

1

2;

12

时,试求出f(x)的解析式.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DCBA

二、填空题:

5、

6、

47、0≤a≤

28、p=-2q

q

三、解答题:

9、解:(1)第一天应付维修保养费a1 = 500元;第二天应付维修保养费a2 = (500 + 1) 元;

第三天应付维修保养费a3 =(500 + 2)元;

第x天应付维修保养费ax = [500 + (x-1)] 元.2分 由此可知 {a n} 是首项a1 = 500,公差d = 1的等差数列,∴

因而,每天平均费用y与时间x (天数)的函数关系为

500x + y = 即y =

2前x天共付维修保养费Sx = a1x +

x(x-1)

x(x-1)

x(x-1)

 N*) ,

x

x

500000

xx

999

 N*) .7分 2

999

≥2 2

(2) 即y = 2

2999

当且仅当 =

2∴

x500000

+

·

500000

x

+

999999

= 1000 += 22

x500000

x

,即x = 1000时取等号,11分

x = 1000天时,机器报废最合算。12分

1 + 2cos2

2

10、解:易得 >sin2,

2

2∴ 1 + 2cos2

  

>2 sin2 ,即2(cos2 -sin2-1, 2222

∴ 2cos> -1,即cos >- .2

) .2分

3(1)当a = 4,b = 3时,有f( ) = 4sin + 3cos= 5sin( +  ) (其中= arctan ∵  [0, ],∴  [0, 3

).

4∵ 0≤ <

223,∴  ≤+  <  ,而0< = arctan3344

3

∴ 当 +  = 即 = -arctan 时,f( )max = 5.5分

224

x = bcos x2y2

(2)由(1)知,当a>b>0时,设 , 则有22。

 y = asinba

∵ 0≤ <

2b

∴ 0≤y≤a , -≤b,其方程表示一段椭圆弧,端点为M(b,0), 32

ba

N(- ),但不含N点。7分

22

设f( ) = x + y = t,则y = -x + t为一直线。

x2y2

将y = -x + t2 + 2 = 1可得(a2 + b2)x2-2b2tx + b2(t2-a2) = 0。

ba

当直线与椭圆相切时,有△ = 4bt-4b(a + b)(t-a) = 4b[bt-(a + b) (t-a)] = 0。

求得t = ±2 + b2,∴ f( )max2 + b2。9分

ba3 a-b

当直线过点M(b,0)时,有f( ) = b;当直线过点M(- , )时,有f( ) =。

222

当时,f( )min =

3 a-b

;当a≥3 b时,f( )min =b。11分 2

a-b22

+ b ];当a≥3 b>0时,f( )  2

[b,

故当时,f( )  (

2 + b2]

。12分

11、解:设A(x1,y1)、B(x2,y2)、Q(x,y),

(1) ①当x1 ≠ x2时,不妨设直线l的斜率为k,其方程为y = k(x-a) + b,

x 由  x

21可得 (x1-x2)(x1 +x2) + 1 -y2 )(y1 + y2) = 0, 2

y2 22

22

y1 2

x1 + x2

21y1 + y2y1-y2

+ · ·= 0,3分

22x1-x2由x =

x1 + x2y1 + y2

22

∴Q点的轨迹方程为2x2 + y2-2ax-by = 0 .(*)6分

②当x1 = x2时,斜率k不存在,此时,l//y轴,∴ AB的中点Q必在x轴上,即Q(a,0),显然满足方程(*)。7分综上,Q点的轨迹方程为2x2 + y2-2ax-by = 0.8分(2) 当a = b = 0时,Q点的轨迹与坐标轴只有一个交点(0,0);

当a = 0,0<| b |≤2 时,Q点的轨迹与坐标轴有两个交点(0,0),(0,b);

当b = 0,0<| a |≤1时,Q点的轨迹与坐标轴有两个交点(0,0),(a,0);

当0<| a |<1,0<| b |<2(1-a2) 时,Q点的轨迹与坐标轴有三个交点(0,0),(a,0),

(0,b).12分

, 且

y-by1-y2

=, x-a x1-x2

y = kx + 1 x-y = 1

12、(1)解  得(1-k)x-2kx-2 = 0。1分

2

2直线与双曲线左分支有两个交点,不妨设A(x1,y1),B(x2,y2),

△ = 4k2 + 8(1-k2)>02k

x1 + x2 = 1-k2则有,解得 1

x1x2 = -21-k



k

x = 1-k

(2)设AB中点为M(x,y),则 ,

k

1 y = k· 1-k + 1 = 1-k2

直线l:y =

-2k2 + k + 2

代入x = 0,交y轴于(0,b),则。8分 2

-2k + k + 2117

又f(k) = -2k2 + k+ 2 = -2(k- )2 +在k  (1,2 )上是减函数,

48∴

2 -2 = f(∴ b<-(2 + 2 )或b>2,10分

故与l无公共点的线段CD长有最大值2-[-2 )] = 4 + 2 。12分

13、解(1)f(x)f(1x)1;f

(2)假设存在自然数a,使

af(n)f1n

12399

fff10101010

2n对一切nN都成立..2分

由f(n)

aa

n

n

a

,f(1n)

aaa

n

afnf1n



aaa

n

n

a,4分

n2

当a1,2时,不等式an显然不成立.5分

nn2

当a3时,a3n,

当n1时,显然31,6分 当n2时,

3121Cn2Cn212n4

n

n

n(n1)2

22

=2n1n 成立,

则 3n

对一切nN都成立.8分

所以存在最小自然数a3。9分

n

n

(3). 由

3n

n

n

32n(nN),所以32

10

,32

20

,……,32n0,

相乘得32∴

1

412n

nn1

n!,3

n! ,1

1n1nlg3lgn!成立.12分

2M|1ab||1ab|

14、(Ⅰ)证明:∵M|f(1)||1ab|, M|f(1)||1ab|

|(1ab)(1ab)|2|1b|

∴M|1b|3分

(Ⅱ)证明:依题意,M|f(1)|,M|f(0)|, M|f(1)|

又|f(1)||1ab|,|f(1)||1ab|,|f(0)||b|5分

∴ 4M|f(1)|2f0f1|1ab|2|b||1ab|

|(1ab)2b(1ab)|2,

∴M

1

27分 (Ⅲ)依M1时,|f(0)||b|

112

2,

b

12

同理

1ab

②

1ab

③9②+③得:3b

1 ④由①、④得:b

2.当b

时,分别代入②、③得:1a0

0a1a0,11因此f(x)x2

.12

第8篇: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培优练习(三)

瑞昌二中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培优练习

(三)

1.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DNA和RNA分布——甲基绿吡罗红染液处理大肠杆菌后,细胞出现红色集中区域 B.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取色素时加入无水酒精越多,纸层析时色素带的颜色越浅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所选材料中,分裂期时间越长的,观察到染色体机会一定越大 D.观察细胞减数分裂——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的减数分裂时期细胞 2.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B.用健那绿染液对解离后的细胞染色可观察其线粒体分布 C.滤纸条上色素带的宽窄可反映叶绿体中各色素含量的多少 D.以H2O2溶液作为底物可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处于各时期的细胞可能出现在同一视野中

B.用淀粉、蔗糖酶和淀粉酶探究酶专一性时,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C.可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用秋水仙素处理洋葱根尖,可诱导洋葱根尖伸长区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5.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

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 C.实验还需设计有2 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 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 6.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淀粉和淀粉酶,检测实验结果可用斐林试剂

B.将同一叶片均分为两半,一份于黑暗,一份于光下相同时间后秤其干重重,光下半

片叶的重量减去暗中半片叶的重量为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C.可用双缩脲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D.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时,琼脂块体积越大,表面积越小,氢氧化钠

在琼脂块内的扩散速率越慢

7.某同学利用光学显微镜对4种实验材料进行研究,下面①~④中前面是实验材料,后面是观察到的结构或现象,正确的是(

)

1 ①蝗虫初级精母细胞,同源染色体联会

②黑藻叶,线粒体呈绿色

③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好氧细菌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的部位

④口腔上皮细胞,细胞质红色面积比细胞核绿色面积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 以下有关研究方法的运用或有关实验试剂与其实验名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和重铬酸钾溶液—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B.假说—演绎法----萨顿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C.斐林试剂--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D.光学显微镜观察----认识细胞膜结构

9.洋葱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苏丹Ⅲ染液染色洋葱根尖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的颗粒

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 “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两个实验都可以用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

C.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时,观察不到染色体 D.做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可用其绿色叶片

10、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叶绿体和线粒体都不需染色 B.叶绿体多呈绿色的球形或椭球形,但黑藻的叶绿体呈带状螺旋分布 C.无关变量是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因素,所以设计实验时可以不用考虑

D.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8%盐酸的目的包括使DNA和蛋白质分开

11.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的实验材料、过程等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也可选黑藻叶肉细胞作实验材料 B.“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CO2 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取菠菜捎带些叶肉的下表皮 D.“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制作时可以不加酚酞 12.下列是有关生物实验的四幅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若秋天用绿叶做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只分离到图甲的色素带1和2 B.图乙是用低倍镜观察洋葱根尖某视野中的图像,则要看清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右移

C.若细胞正处于图丙所示状态时,则细胞液浓度不一定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D.图丁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应观察的部位是③ 瑞昌二中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培优练习

(三)答案 1.【答案解析】B解析:甲基绿吡罗红染液中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DNA位于拟核中,因此细胞会出现绿色集中区域,A错误;取色素时加入无水酒精越多,滤液中色素的浓度就会低纸层析时色素带的颜色越浅,B正确;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所选材料中,尽可能选择分裂期时间长的,但是若要想观察到染色体还与选择处理材料的时间有关,如果选材时多数细胞正处于分裂间期,这样也不会观察到染色体的,C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内染色体所有的着丝点都位于赤 2 道板上,D 错误

【典型总结】有关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的选材: 一般来说,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数量,因此在选择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时,要选择雄性个体的生殖器官。另外,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Ⅱ分裂,所以要完整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像,特别是减Ⅱ分裂图像,一般不选择雌性个体。

2. 【答案解析】C 3.【答案解析】D解析:洋葱根尖伸长区的细胞不能发生分裂,因此秋水仙素不能对该区细胞发生作用。

4.【答案解析】A解析: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实验的原理是碱性条件下 Cu2+与肽键反应呈紫色络合物,所以在使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A正确;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要进行漂洗后在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如果解离后不漂洗会导致解离过度,B错误;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低温处理的是活细胞,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细胞死亡就不会出现染色体加倍,C错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分别放在相应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在混合,D错误 5.【答案解析】C解析:细菌是原核生物无细胞核,且细菌死亡与否可通过检测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的改变与否来判断,A错误。第2组和第3组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无法确定导致MRSA菌死亡与青霉素浓度的关系, B错误。本实验研究的是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所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青霉素、蛋白质H、青霉素+蛋白质H,其用量和浓度等属于无关变量,为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无关变量一定相同,因此需要给第3组设计一个对照:培养基中加入2μg /mL青霉素;C正确。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它生活细胞发育的化学物质。结合抗生素的定义及第1组的实验结果(单独使用蛋白质H不能杀死MRSA菌),推知:蛋白质H不是一种新型抗生素,D错误。 6. 【答案解析】B解析: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因斐林试剂显色反应需水浴加热,改变实验的温度条件而影响实验;双缩脲与双缩脲试剂不是一回事,双缩脲不能用于检测蛋白质;琼脂块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 7.【答案解析】C 8.【答案解析】A解析:萨顿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是用的类比推理法;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因为斐林试剂显色需要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对实验造成影响;认识细胞膜结构需用电子显微镜。 9.【答案解析】B解析: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可以进行细胞分裂,能作为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材料,但由于细胞中没有大液泡,不能作为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材料。

10、【答案解析】D解析:叶绿体有颜色不需要染色,但是线粒体需要染色,A错误;黑藻的叶绿体呈椭球形,水绵的叶绿体呈带状螺旋分布,B错误;实验设计要严谨保持单一变量原则,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C错误; 11.【答案解析】D解析:黑藻叶肉细胞内含有大液泡具备质壁分离的条件,A正确;CO2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或者澄清的石灰水溶液,B正确;取菠菜捎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实际上是利用下表皮取含有叶绿体的叶肉细胞,C正确;“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制作时加酚酞,这样才能检测氢氧化钠扩散的深度,D错误 12.【答案解析】CD解析:虽然是秋天但是选取的材料仍旧是绿叶,所以色素中一定会含有叶绿素的,A错误;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而且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呈正方 3 形,因此装片适当左移,B错误;若细胞正处于图丙所示状态时,此时细胞可能正在失水也可能正在吸水或者处于动态平衡之中,C正确;图丁③是分生区分裂能力旺盛,D正确 【典型总结】与质壁分离实验有关图解

析图:①甲图中L是细胞壁,M是失水后的液泡,N是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充满的外界溶液。

②甲图中液泡的颜色比实验前深,此时水分仍双向流动。

③甲图实验材料可用根尖成熟区细胞,但不可用根尖分生区细胞。

④甲图可在低倍镜下观察,但观察不到染色体(不分裂)和叶绿体(无),细胞核也不明显(视野中主要是大液泡)。 ⑤乙图中A、B分别表示细胞和原生质层的长度,B/A可表示失水的程度,其中A保持不变,细胞壁的伸缩性很小,但B的数值随外界溶液的变化程度明显。

第9篇:四年级上册数学培优练习(二)

班级姓名成绩

1、一支筑路队修建一条公路,平均每天修建公路195米,修了13天后还剩165米。这条公路长多少米?

2、实验小学要为

四、五年级的同学每人购买一本价格是15元的作文辅导书。已知四年级有123人,五年级有128人,两个年级一共需要多少钱?

3、张叔叔为公司买了5套工作服,每件上衣175元,每条裤子58元。买裤子比上衣少用多少元?

4、商店原有梨208筐,每筐30千克。现在卖出3460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梨?

5、每棵树苗36元,买3棵送1棵。如果一次买3棵,实际每棵便宜多少元

6、四个老师带领165个学生参观科技馆,门票每张15元。现有2500元,买门 票够吗?

上一篇:爱情不是一个人的事下一篇:深基坑边坡支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