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现状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中国教育现状论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周洪宇现在是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中央常委、民进湖北省主委,且是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和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还系海峡两岸关系与国共两党关系史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发展战略学科组成员、教育部国家教育督导团专家组成员等。

第一篇:中国教育现状论文

中国英语教育本土化现状及中国文化渗透研究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英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因此,英语教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从当前的中国英语教学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影响英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深入分析中国英语教育本土化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地阐述中国文化的渗透策略,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升英语教育质量的作用。

[关 键 词] 英语教育;本土化;中国文化

[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因此,英语也是联系和沟通世界的重要工具。尤其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之下,学好英语就显得尤为关键。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英语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缺陷,这些问题也是影响中国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本土化是英语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许多英语教育专家也把本土化研究作为中国英语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只有在英语教育过程中不斷渗透中国文化,才能有效提升英语教育的整体质量,促进英语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中国英语教育本土化现状分析

(一)西方教育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当前的英语教育形势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加贴近英语生活场景和实际,大量运用西方生活场景作为教育素材[1]。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西方教育理论也是教师的首选,最常出现的词汇就是所谓的“英语思维”,这也是西方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产物。虽然经过多次的教学改革,但是运用西方教育理论的本质却未曾改变。不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还是英语交际教学法,都是在西方英语教学理论和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不可否认的是,西方教育理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必定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对中国学生来说,这些西方教育理论能否有效契合学生思维,国外英语教学方法对中国学生来说是否能够全面接受,是值得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缺少中国文化的渗透

在英语教育过程中,许多学校为了提升英语教学质量,让学生感受和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都使用西方国家的英语教材。这些教材内容基本都是围绕西方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形式来编写的,其主要反映的也是西方社会的现状和文化,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则很少涉及。对此,有些学校甚至以此为主要的宣传手段来吸引更多的学生[2]。除此之外,在英语选修课上,也基本都是以英国和美国文化为核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西方国家的文化充满好奇和强烈的求知欲,却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一些优秀的中国传统逐渐淡出学生的视野,这对学生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三)英语语言教学标准完全西方化

对学生来说,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通过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种接触西方先进文化的途径和渠道,然后借鉴西方文化的先进之处,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拓宽视野。也就是说,语言是一种工具。但是从当前的中国英语教育现状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强调英语的原汁原味,认为只有按照西方国家的语言思维模式才是最正宗的英语,这显然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正确的做法是,按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维习惯,在充分掌握英语语言技巧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英语顺利沟通就可以,这也是英语教育的主要目标。

二、英语教育本土化的必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借助英语推广中国文化

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交流,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十分广泛的语言,借助英语向外国人推广中国文化,也是各层次学生英语学习的必然要求之一。英语是典型的表音文字,而汉语是象形文字,语言之间的转化具有一定的难度。在中译英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拼音翻译的现象,例如,关于“户口”一词,在英文中难以找到与之相对的翻译,因此一般将户口直接翻译为hukou,而这种翻译往往还是难以使外国人真正理解“户口”是什么。在推广中国文化的时候,还存在相当多的类似问题,只有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中国英语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3]。同时,作为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主要媒介,英语也逐渐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英语教育本土化很好地符合了这一发展趋势,同时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渗透,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使学生既能掌握一定的英语基本技能,又能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逐渐成长为当代需要的优秀人才。

(二)有利于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发展

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同时接受着西方文化的教育和熏陶,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因此,英语教育对学生的文化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在深入开展英语教育本土化的基础之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渗透,有利于学生受到更加综合的教育,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发展[4]。从当前的英语教材内容来看,会话内容大多数都是以美国家庭生活场景为主,以此来渗透西方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这种教材的好处是能够使学生更快地接受西方文化,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但是同时,在英语教育过程中缺乏以中国社会发展现状为基础的教学情景,难以培养学生对中国社会生活情景的会话表达能力,使学生在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和风俗习惯时难以做到得心应手。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育本土化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掌握英语用法,融会贯通并应用于各种英语表达;另一方面将汉语表达的意思准确翻译成英语。学生的文化自信对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因此,在英语教育中不断渗透中国文化,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学会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是一项必备素质。

三、英语本土化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文化的渗透浮于表面,并未发挥实质性作用

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中国文化在英语本土化教学中的渗透,确确实实能够提升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使小学生英语水平得到整体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渗透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解决。具体来说,一些教师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程度较低,认为中国文化本身与英语教学并无必然的关联性,也不是英语教学的一部分,渗透中国文化只是英语教学过程中可有可无的环节,而不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基于这种教学思想,教师在实际的渗透过程中往往只是走形式,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文化普及,还有些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甚至忽视文化普及这一环节,直接进行其他的教学项目[5]。也就是说,在当前的英语本土化教学过程中,中国文化的渗透仅仅停留在表面之上,根本没有发挥其实质性的教学作用,影响了英语本土化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

(二)教师对中国文化渗透的重视程度较低

在英语本土化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是否理解学习内容,掌握相应的英语语言技巧较为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也将此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策略的设计和实施也基本都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因为英语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是否能够取得高分至关重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是因为当前的应试教育体制问题。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之下,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衡量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应试成绩,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就将应试技巧的训练作为教学主要目标[6]。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虽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促进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和掌握,但是从应试的角度来看,并不能实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渗透不够重视。

四、中国英语教育中渗透中国文化的有效方式

(一)将中国文化贯穿到英语教育的全过程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缺失是英语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影响学生教育质量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因素。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提升中国文化的渗透效率,教师应该在英语教育过程中不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然后通过二者之间的比较,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提升文化自信[7]。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在适当的时机渗透中国文化,并且将其贯穿到英语语言教育的全过程中。同时,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情操,提高学生对文化的鉴别能力,避免对西方文化的盲目接受。

(二)渗透中国文化,提高英语教育的实效性

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之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么全面灌输中国传统文化,要么大篇幅地讲解西方文化,但是却很少会将二者结合起来,这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是非常不利的[8]。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和教育,强化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降低自己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通过中国文化的渗透提高学生参与英语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逐渐体会到学习知识的成就感,这样学生才会有更高的学习热情。

综上所述,当前中国英语教育本土化过程中还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增强对西方文化的理解,逐渐形成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毛兰.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渗透[J].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5(3):66-67.

[2]武英杰,谢志贤.和而不同:英语中的中国因素[J].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1787-1790.

[3]马凌.高职英语文化教学的本土化策略与实践:以茶艺表演专业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1):84-87.

[4]张一颖,陈秋帆.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29):178-179.

[5]蔡雨佳.论英语教学中英语语言文化的本土化渗透[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5(2):82.

[6]张丽杨.浅析英语教学中英语语言文化的本土化渗透[J].校园英语,2017(46).

[7]刘君栓,李占辉.全球本土化语境下的英语教育探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53-157.

[8]沈剑锋.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现象的探究[J].海外英语(上),2014(7):44-45,55.

编辑 陈鲜艷

作者:董华

第二篇:2018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 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编辑部 中国教育报刊社-中教传媒智库

一、总述

1.1 2018:全国教育大会举旗定向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召开。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党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这次大会对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作出全新判断,首次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中国教育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大会从国家战略高度,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内涵,为教育现代化规定了方向目标;对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新的系统部署;大会提出,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这是对教育工作价值使命的新表述和新扩展。

习近平总书记用“九个坚持”概括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这“九个坚持”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要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丰富。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鲜明的新时代育人目标,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劳动教育被提到重要位置,这是新时代对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发展和丰富,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新要求。“六个下功夫”是育人的重点,充分体现了时代特征。

要实现这一根本任务,必须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要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破除“五唯”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要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要强化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教育责任。这些举措不仅管总,也直击基础教育问题的要害,为推动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方向和路径。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必须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被摆在了作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位置。这突出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战略意义的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教育现代化2035》将成为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总规划图和实施方案。北京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召开教育大会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总结改革开放40年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九个坚持”。40年来,中国教育正是在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引领下不断创造奇迹,取得了全面进步。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将在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实践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1.2 2018:基础教育力破难题

2018年,基础教育政策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在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两大目标上着力,在具体工作层面呈现出新特点新趋势。

在促进公平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最热点最薄弱最紧迫的环节用力,体现了解决难点问题的决心和魄力。针对近年来“入园难”“入园贵”以及幼儿安全健康发展等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下发面向学前教育的文件,明确学前教育的公益普惠属性、政府及各方责任、公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特别是切断了营利性幼儿园开展直接资产证券化的路径,以遏制非公办园过度逐利行为。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是国民教育体系发展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期待的一件大事。在促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四个统一”加快推进、义务教育经费得到保障、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义务教育大班额、超大班额比例持续下降,实现了近10年来最大降幅。92.7%的县级单位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16个省份整体通过国家认定。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取得积极进展。

在提高质量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系到教育质量最基础最能动最关键的因素上着力,体现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战略眼光。教师队伍建设是基础性工作。为解决事关教师切身利益和发展质量的编制、待遇、职称、专业素养等一系列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出台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对教师队伍建设展开顶层设计。在明确培养什么人之后,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科学质量观和培养体系十分重要。中小学校党建得到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德育越来越注重系统性、专业性和实践性,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第一”的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美育精神渗透进课程乃至学校文化,劳动教育成为学者研究热点,进入区域和学校教育的重点关注视野。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突出体现国家意志,落实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在课程内容方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体现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等导向;教材建设加强思想政治、专业学术和改革方向把关;教学探索新的育人模式以更好地为育人目标服务。

教育体制改革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公平和质量。教育评价从中高考和质量综合评价等关键环节^手,力破“五唯”,体现立德树人导向,虽然难度很大,但依然在推进。评估显示,2017年约有70%的学生、家长对新高考满意,2018年提升至87%。民办教育发展稳中有进,还需要破解系列难点。义务教育学校在推进均衡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和激发教育活力;在教育资源匹配过程中,要處理好公办与民办的关系。

教育生态治理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软环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基础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面临的新问题,出现的新特点。全国教育法治工作会议召开,发出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动员令。教育生态包括教育系统内生态和教育系统外生态。内部生态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导,其中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管理直接关系到校长的积极性;学校内部生态直接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影响教育质量。从基层探索看,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倡导校长回归专业化、职业化,以及基于标准探索特色办学的呼声依然比较高,文化育人趋势明显。相比之下,对教育系统外部生态治理力度空前。为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问题,教育部联合多部委对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持续跟踪深度治理,对破坏教育生态、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行为进行整治,把校外教育引导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减负三十条”联合各部门开展综合治理。网络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新气息,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净化网络环境,加强教育引导迫在眉睫,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此外,基础教育也在加快形成家长、学校、社区协同育人格局。

中教传媒智库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1月1日0-时2018年12月31日24时,2018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18个主题所涉及的网络文章共619327篇(包括原创和转载,不含微博、微信和论坛)。从原创发布和转载量看,位列前五的主题分别为“学前教育”(104168篇)、“构建全面培养体系”(103114篇)、“义务教育学校”(70517篇)、“育人模式与教学改革”(45920篇)以及“教师队伍建设”(36742篇)。在大数据视角下,过去一年基础教育方方面面的发展及舆论关注度清晰可见(如图1)。无论是构建全面培养体系、育人模式与教学改革、立德树人等宏观方向,还是党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与教材、教育评价等重点环节;无论是技术与教育、协同育人等前沿探索,还是减负、预防学生网络沉迷等难点攻坚,都集中反映了中国基础教育更有广度、更有深度、更有气魄,也更有成效的改革发展行动。

总之,2018年基础教育无论是政策上还是实践上,都呈现出向深度挺进的态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方向性,育人方向更明晰;二是全面性,育人目标、育人体系更全面;三是整体性,育人方式、育人环境、育人制度更强调整体性;四是专业性,基础教育改革更深入、更科学、更专业。

1.3 2019:基础教育任务艰巨

基础教育改革越深入,面临的挑战就越大。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观还没有成为全社会的教育共识;片面以分数为单一指标的评价观依然主导着不少地方的教育政绩观、学校质量观;价值观教育不仅面临着多元思想的严峻挑战,也面临着无孔不入的信息生活的巨大考验;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需要加大政府投入,加强监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同时考虑学校活力等影响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还需要重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基本标准、重构育人模式;教师的积极性如何调动,专业素养如何提升,依然是艰巨的时代课题;教育生态环境改良任重道远。

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树立历史大局观,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方向和根本任务;树立整体发展观,把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作为教育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科学教育观,尊崇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加强对教育重大问题的深入扎实系统研究;树立大教育观,把整个社会变成教育场,把每一个相关者变成教育者,构建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良好教育生态。

二、把握方向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1立德树人:明确新时代育人目标

(1)概述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了高瞻远瞩的阐述。

在“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在“怎样培养人”问题上,要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要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功夫,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要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关于立德树人的理论构建更加完整、系统,目标路径更加清晰、全面,为深入理解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针。

(2)案例

创新方式学习“长征精神”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大胆创新高中思想政治课。在重温“长征精神”单元学习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埃德加·斯诺(美)《西行漫记》中的《斯诺眼中的“东方魔力”》一文。文中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为实现具有正义、平等、自由、人类尊严的生活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斗争。斯诺在书中写道:“这种艰苦的生活作风会产生一种无往而不胜的伟大力量——东方魔力。”

讨论阶段,教师在PPT上呈现了油画《长征》组图,延展渲染讨论的时空背景;还编制讨论问题链,引导学生的理性思考:这样的“东方魔力”今天还在吗?我们还走在长征的路上吗?当我们今天再来看这幅油画的时候,對长征还仅仅只是一种遥远的印象吗?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需要怎样的精神力量?在热烈的课堂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在对文本、油画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针对问题准确使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关学习内容,有逻辑、有事实依据地表达观点或表明态度,艺术地对学生进行了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教育。

(來源:《人民教育》2018年第23期)

突破课堂局限,培养大爱大德大情怀

在北京一六六中学,“模拟政协”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学生社团。学生参与校务管理,针对学校发展状况年均提案百余件。学生还走出学校,列席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市政协雾霾治理问题提案办理协商会;与政协委员面对面交流提案;参与政协委员的提案调研工作等。这些历练,让学生突破课堂、教材的局限,在真实而又生动的实践中锤炼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进而升华为胸怀天下、心系国家的大爱大德大情怀。

(来源:《人民教育》2018年第22期)

(3)简评

立德树人是育^之本、兴校之基、办学之魂。

它指明了学校育人与办学的方向和根本宗旨。立什么“德”?立的是个人私德、社会公德和国家发展大德。树什么“人”?树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人。立德树人,不仅关系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关系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长远。任何时候都含糊不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践行。这呼唤着教育的大格局、大境界:把学校的大门打开,让课程谱系丰厚起来,不是只盯着几门学科,而是关注真实火热的社会和现实;让学生的实践生动起来,在破解迷惘时坚定信念,在躬行中升华人生的大爱大德大情怀。一言以蔽之,要在实处用力、在知行合—上下功夫。

中华优秀文化是立德树人的底色。价值观问题说到底是一个文化问题。学校进行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最根本的是把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渗透进教育教学,把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文化密码”传承给一代又一代。

落实立德树人,需要破除一些“顽瘴痼疾”,建立长效机制。要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研究教育,扭转不正确的政绩观;要在教育评价改革上下功夫,破除“五唯”顽疾;要在实践层面处理好智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切实从横向和纵向建立起高水平全面培养体系;要更多争取家长、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构建方向一致、多元协同、资源共享的社会支持网络。

2.2党建:提高规范化水平

(1)概述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

2018年是教育系统的“基层党建质量年”,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功能、攻弱项、重创新、求实效不断取得新成果,呈现三个鲜明特色:

在党建质量上,更加强调党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要求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教育部研究起草了《中小学校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并结合各省份、部分地方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意见、“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课题研究工作,以及后期会同中组部开展的中小学领导体制改革调研工作,进一步修改完善。

在党组织建设上,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教育部组织开发了中小学校党组织调查服务系统,对地方公办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情况、组织设置形式、隶属关系、党员情况等进行摸底。部署在全国开展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督查。各地、各中小学校基本实现了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大多数省份成立了教育工委,明确中小学校党建分管部门和人员。学校层面多数采用党组织书记、校长“一肩挑”,在落实党组织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参与决定重大问题、领导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在队伍建设上,党建培训分级分层开展,党建业务水平提升。《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部举办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开通中小学网络党校、举办网络示范培训班。一些地方和学校定期培训党务工作者。针对利用少先队标志标识恶意营销炒作的现象,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严肃规范红领巾等少先队标志标识使用的通知》,提高中小学校对红领巾、少先队思想认识的严肃性。

(2)案例

党建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创新

山东省潍坊市教工委出台《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意见》,聚焦“三个如何”(即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如何体现、党组织战斗堡垒如何建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如何发挥)和“四个融入”(党建工作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融入教育改革全过程、融入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全过程、融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过程),梳理了56项工作指标、217项具体行动纲要、506项问题清单。

潍坊中小学都设有重大事项党组织研究前置制度,学校必须集体研究的20项重大事项要先经党组织研究,再经党员教职工讨论后提交教代会审议。为建设过硬的党支部,潍坊探索推行学校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任职制度和后备培养制度;建立月度优秀共产党员推选活动,建设1000个青年党员教师先锋岗;聚焦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评选万名“红心向党”优秀学生。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9月12日)

民办教育高擎党旗

广东湖州吴兴区从三个方面推动民办教育党建工作。

一是成立区民办教育协会党委,将11所民办学校党组织从属地管理调整到协会党委统一管理,同时选派5名区教育局党员干部担任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指导员,实现块状管理向条线直管转变。在民办学校年检审查时,同步检查党建工作台账。

二是创建“红领监护人”党建工作品牌,由学校出资人、党员教师、区教育局和关工委党员干部、党员家长志愿者组成“红领监护人”团队;推行党员教师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评议、亮点评,主动接受监督;坚持“党带群团”“以团带队”“以队带童”。

三是将“党员人才工程”嵌入民办学校领域,实施“双培养一推选”计划,建立青年导师帮带制,推行“党带青”“老带新”模式,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推行支部小型化建设,将党支部建到年级组、教研组和备课组。

(来源:广东省教育厅官网)

(3)简评

2019年是教育系统“支部建设年”,将出台《中小学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基本要求(试行)》,打好中小学基层党建基础。针对实际面临的问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作为必修内容组织学习和落实。学生党建是源头工程,要注重研究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提高思想建党的实效性。

党建管理要“有后劲”。健全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评价体系研究,出台科学、可操作性强、有说服力的党建工作规范,不断提高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党组织建设要“有力量”。选拔党性强、懂教育、会管理、有威信、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学校党组织书记,加强专业化培训,明确党建和行政两个责任主体的关系,发挥好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少数”的作用。要结合教育实际,把党小组建成强有力的学校党组织“小分队”,构建富有战斗力的党组织结构网络。对少先队、共青团标志标识的不当使用,反映出党建工作者薄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还应全面规范党务工作,提高党务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指导,指导各地建立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做好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分类探索党建“好经验”。结合民办教育、联盟办学、集团办学、学区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新形势等不同情况,探索出符合实际、效果好的党建“好经验”。

确立标准,走向规范,畅通体制机制,中小学校党组织将进发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2.3德育:突出体系化、专业性和实践性

(1)概述

新时代如何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

2018年,在党中央和教育部的部署下,中小学一线对德育的重视程度提高,育人途径更加多元,中小学德育走向系统化、专业化,实践性进一步增强。

德育体系一体化构建,取得重要进展。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的探索,在山东、上海等多地不断走向深入。学校德育工作的问题意识、目标意识增强,普遍更加重视德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

德育工作强化实践性,重点主题突出。在资源整合上,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命名了377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6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与中宣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与国家电影局联合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了第38批优秀影片。在活动开展上,教育部有重点地围绕中华传统美德、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开展系列活动,配合经验总结和宣传,激发了一线积极性。

专业指导与自主探索相结合,推动方法整体改进。教育部2017年组织出版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德育一线育德思路不断开阔,结合校情自主探索出实而有效的德育经验。教育部在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六大育人途径框架内,在全国评选出400多个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典型,成为德育方法改进的重要参考。

德育专业素养提升,全员育人趋势明显。教育部举办第二届省级培训班为各地培养一批中小学德育工作骨于。全员导师制、全员育人工作机制探索取得重要进展。班主任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津贴、培训经费、晋升通道不断得到落实。

注重协同育人,“三位一体”共抓格局初显。多部门合作加强。中宣部成立网络游戏德育委员会,并对首批20款网络游戏存在的道德风险进行了评估,其中11款游戏被责成修改,9款游戏不予批准。教育部在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沉迷的各项部署中,德育是重点工作之一,加强对学生网络使用基本情况的排查,对发现的宣扬赌博、暴力、色情等内容的网络产品,及时告知当地有关部门。中小学校对“手机要不要进校园”的讨论更加热烈。家校间互动加强,家校合作工作更加细致。评價创新与制度借力双管齐下。

(2)案例

开辟班主任晋升新通道

山东青岛开通班主任晋级通道,除了一级教师、二级教师职称序列之外,建立初级、中级、高级班主任和暑期班主任职级序列,意在增强班主任荣誉感,鼓励长期连任。

为解决班主任的“职业倦怠”和“专业成长”两大问题,青岛在新教师培训中增加班主任岗前培训,采用“集中培训+跟岗实践+返岗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设立班主任节;开展主题班会优质课评选;举办各级班主任工作论坛等。

(来源:《人民教育》2018年第19期)

创建研学旅行模式

湖北麻城各校总结出一套“3+6”研学旅行活动模式。

活动前,三会六备。“三会”即教育局等单位的联席会议,学校校委会、班主任会和教师会等系列会议,家长听证考察会议;“六备”即备主题、备线路、备安全、备研学点、备知识、备问题。

活动中,三看六感。“三看”即跟团教师、家长随时关注每个环节及每位学生,重点看学生的身体状况和活动状况、服务单位的服务状况。“六感”即引导学生用耳听、用眼看、用脑想、用口问、用笔记、用手拍(拍摄)。

活动后,三评六展。“三评”:一是学校评优秀成果和个人、团队;二是所有参与者评研学点和基地、线路;三是教育局评选研学工作先进单位、表彰优秀教师和优秀研学课例。“六展”即六种反馈方式,谈、写、讲、画、编、晒。

(来源:湖北省教育厅官网)

从学英雄到做英雄

浙江省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把英雄教育明确定位于理想信念教育,55年英雄教育工作扎实。既学习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也学习新时代的英雄;既学习身边的英雄,也让教师成为孩子的英雄,让孩子成为自己的英雄。每年举行庄严神圣的“英雄中队”命名仪式。同时,通过讲故事、编诗歌、出专刊等形式,在校内外常态化开展。以英雄精神为引领,设计了“修德文化”“修礼”“校庆文化”等7大类22项子课程,编制《飘扬英雄的旗帜》《英雄精神代代传》等校本教材。开发“争幸福成长卡,做附小小英雄”评价体系,涵盖行为规范、学科过程学习、社会实践、家庭生活等维度,让英雄回归小学生日常生活。

(来源:教育部)

(3)简评

2018年,德育政策的着眼点重在创造各种条件推动落实党中央和教育部有关要求和文件,提高德育实效。德育实践方面,德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越来越明确,地方学校在德育研究和实践层面的时代创新令人振奋。

但是,德育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对德育工作起指挥棒作用的德育评价依然偏软,虽然各地中小学将学生道德表现等纳入了综合素质评价中,但还无法解决德育评价的科学性和硬度问题。德育研究缺乏、认识不到位等关键问题仍有待解决,德育典型的发现、宣传和影响力仍有待加强。

德育要朝着体系化努力,重点把握好“信、心、活、全、书”五个字。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解决好几个热点问题。

一是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上加强研究、探索、总结。

二是要敏于时代的快速变化,研究学生和学校实际,加强德育设计的实践性和情境化,创新方式方法,从学校制度、师德师风、文化环境、课程设计等多方面加强整体设计。

三是在继承班主任工作优良传统的同时,加强全员育人、德育导师制的探索和研究,为德育一体化体系建设创造条件。

四是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优势,做好德育工作的落实与部署工作,针对区域范围内的德育难题,通过课题申领、团队攻坚、专业资源引入等方式为学校搭桥,建立起“基于问题解决、致力创新共享”的机制。

三、补齐短板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需要补齐教育发展的短板。学前教育确定了明晰的目标、时间表和路线图,关键在落实;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城市解决“大班额”、农村教育质量提升齐头并进;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精准发力,发达地区着力让孩子让好学,欠发达地区重点是让更多的孩子有学上。

3.1学前教育:坚持公益普惠、健康发展

(1)概述

2018年继续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推动进一步扩大普惠性资源,完善体制机制。开展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面向家长和社会宣传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推动提高科学育儿水平。部署各地开展“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坚持幼儿园和小学双向衔接、校内校外同步治理,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提高幼儿园科学保教水平。

为落实党的十九大“办好学前教育”要求,2018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的关于学前教育工作的文件,同时也是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之后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磅政策性文件。文件对新时代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对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监管弱”问题提供制度保障。《意见》亮点频出,重点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确立了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首次提出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发展目标,成为这—文件最重要的特征,也是这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的逻辑起点。

二是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的普及目标,普惠性资源覆盖率达80%的普惠目标,特别提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全国原则上达到50%的结构目标。

三是建立健全政策保障体系,明确要求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健全学前教育经费投入长效机制,优化经费投入结构,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完善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等。提出大力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严格依标配备教师,依法保障幼儿园教师地位和待遇,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严格教师队伍管理。

四是完善监管体系,强调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建立健全教育部门主管、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监管机制,加强源头监管、完善过程监管、强化安全监管、严格依法监管。

五是遏制过度逐利,强调在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的同时,要强化民办园规范发展,坚决遏制部分民办园过度逐利行为,促进学前教育回归教育本位,回归育人本位。

(2)案例

政府主动作为,建好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的保障机制

成都是教育部确定的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近年来,成都市政府主动作为,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成都率先将“两为主”(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以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为主)发展原则以行政规章的形式固定下来,明确了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主导责任。还修订编制了《成都市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公办)布局规划(2017-2035年)》,对标北京、上海等国家中心城市,将中心城区幼儿园千人学位数标准由28座/千人提高至31-33座/千人。如今,成都已经提前完成了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0%的目标。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11月25日)

立法先行,推动学前教育规范、有质量的发展

早在1986年,江苏省就制定颁布了《江苏省幼儿教育暂行条例》。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急剧变化,学前教育事业渐渐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目前,江苏省人大已经将修订学前教育条例纳入立法进程,着重在以下方面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1)完善政府主导的管理体制,在修法时将提高学前教育管理层级,建立省市统筹、以县为主、县镇(街道)共建的管理体制;(2)完善均衡普惠的公共服务;(3)完善资源规划建设机制;(4)完善有质量运行的投入机制;(5)完善师资队伍发展机制;(6)完善质量提升长效机制。普遍建立课程方案审议制度,对幼儿园课程进行适宜性改造,等等。

(来源:《人民教育》2018年第9期)

(3)简评

《意见》出台的速度和力度,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

入园率目标的分段设定、80%普惠覆盖率的再次强调、50%公办园占比的原则规定、师资培养的体系建立……所有发展目标都明确了具体数字并规定了时间节点。这是一场攻坚战。各级党委和政府、教育系统及各有关部门、各相关单位和广大幼儿园,必须将此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完成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的重大部署。

未来,《意见》如何贯彻落地?

破除观念障碍,深化对学前教育价值的认识。学前教育对幼儿的终身发展、对群众和民生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说发展学前教育是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基本责任和义务?理解这些,是发展学前教育的根本前提。学前教育发展需要的不只是经费投入,还需要远见和立场。

完善配套政策,健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长效机制。未来一段时间,学前教育资源刚性需求不会减少,这对学前教育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落实好《意见》,教育、发改、卫生、财政、规划、土地、建设、公安、编办等政府各部门必须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健全各级政府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完善普惠性民办园认定标准、补助标准及扶持政策以及完善幼儿园质量评估标准等关键领域,做好全局谋划,下好“先手棋”。

加快制定学前教育法,推动学前教育走上依法办园、依法治园的轨道。从国际经验看,政策制约性有限,未来必须从法律层面加强对落实学前教育责任的约束。

3.2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精准发力破难题

(1)概述

2018年,多部门把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作为推进教育公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政治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策落实成效显著。2018年8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期间,受国务院委托,教育部长陈宝生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关于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工作情况:一是城乡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学校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的“四個统一”加快推进,实现“两免一补”政策全覆盖。二是经费投入方面,201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3.42万亿元,其中53%用于义务教育。三是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全国832个贫困县的10.3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底线要求”,占94.7%,“最好的建筑在学校”得到群众公认。

聚焦重点难点多管齐下。近年来,全国90%的县区基本做到了按照城镇化规划和常住人口规模编制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义务教育大班额、超大班额比例持续下降。2018年,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发改委全面实施“全面改薄”、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项目,下达资金441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困难地区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促进地方合理布局学校,增加学位资源供给。截至2018年10月底,义务教育大班额比例为8.1%,超大班额比例为1.2%,大班额、超大班额数量比2017年分别减少18.9%和48.7%,为近10年来最大降幅,为2020年底基本消除大班额创造了有利条件。

面向短板创新思路。全国有28个省份实施地方公费师范生教育,每年吸引4万名高校毕业生直接到农村中小学任教;2017年安排74.3亿元,选派约8万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2018年计划选派9万名。“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教师薪酬分配格局初步形成。

针对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就学问题,国家推动各地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明确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建成了中小学全国统一的学籍系统,随迁子女跨省转学实现全程网上办理。随迁子女80%进入公办学校就读,另有7.5%享受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服务并全部纳入生均公用经费和两免一补补助范围。

在特殊教育方面,教育部督促指导各地全面落实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已有29个省份印发实施方案。会同财政部对2018年特殊教育补助资金(4.1亿元)进行了分配,重点支持28个省份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同时,建立残疾儿童就学常态监测机制,开展盲、聋、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国家级培训。

在控辍保学方面,教育部会同公安部建立“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和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比对机制,指导各地逐一核查,做好劝返复学工作,实施精准控辍。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份出台控辍保学实施办法,2075个县“一县一案”制订了控辍保学工作方案。各地辍学学生底数不清、工作责任不明、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等顽瘴痼疾得到了有效破除。

针对“两类学校”发展滞后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从布局规划、办学条件、师资、经费、办学水平等方面对“两类学校”进行保障,到2020年基本补齐“两类学校”短板,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部还协商中央财政2018-2020年共新增“三区三州”教育脱贫攻坚资金70亿元,重点保障义务教育,2018年已下达30亿元。

在学生资助方面,2018年中央财政安排近600亿元学生资助补助经费,资助困难学生1亿人次。

(2)案例

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消除大班额

河南义务教育学校数、在校生数均占全国总数的近1/10,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大班额问题在2013年达到最高峰。

2014年以来,河南投A.448亿元完成新建、改扩建学校3539所,新增校舍面积217977平方米,新增学位232万个,同时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缓解了城镇学校入学压力。截至2018年10月,河南大班额、超大班额分别比2013年减少了3.51万个和2.62万个。

2018年是河南省强力推进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计划的收官之年,全省计划新建、改扩建城镇中小学450所,确保年底前完成消除大班额目标任务。按照规划,到2018年底,河南66人以上超大班额的比例控制在5%以内,到2020年超大班额全部消除。到2020年底,全省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控制在10%以内。河南近年来每年安排5000万元奖励资金,实施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计划和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2月13日,2018年12月20日)

一体化办学解“乡村弱城镇挤”

重庆市永川区在14所城乡学校创新开展一体化办学试点,在城乡教育同步方面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创新“互联网+教育”模式,建成教育城域网,配备云课堂、班班通等,智慧教育基础条件和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创新开展城乡学校对口帮扶、领雁工程,实施片区教研,创新推进卓越课堂、实践大课堂“1+5”行动计划,初步形成了义务教育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同步推进、基本协调的格局。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8月4日)

乡村小规模学校也可以办成中国未来教育的样板吗?

只有118名学生的浙江省淳安县富文乡中心小学,把20余间大小、功能相似的教室,变成了6间标准教室、3间综合性专用教室(科学、美术、音乐)和1间人文讲坛(接待室、家长课堂、社区活动)。教师办公用房空间改建成8间279平方米的管理及行政人员办公室和教师交流活动室,教师的日常办公都在标准教室,以便促进协同教学和全科教师的培养;多出来的空间则主要用于建设公共空间,既是学生玩耍、活动的空间,也是交友、学习的空间,教师教研将通过跨地区合作方式解决。这是基于未来教育视野和全新学习理念建立起来的新型乡村小规模学校。校长姜蔚颖认为,未来乡村学校将是充满现代气息、充满童趣、沐浴自然和弥漫文化的。

(来源:《人民教育》2018年第21期)

(3)简评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未来更进一步,可在以下方面着力: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统筹推动,切实提升农村教育质量,让广大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随着城镇化进程,今后我国更多的农村学校都将成为小规模学校。把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好,不仅是一种底部攻坚的救急行为,而且可以为中国教育未来发展提供一种经验和借鉴。在浙江等地,已经在探索把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成小而美、小而优的新学校样态。

通过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来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要继续通过实施特岗计划、定向培养、交流轮岗、全员培训等方式,切实解决好农村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大幅度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妥善解决好他们的居住、生活、出行等实际问题。要加强乡村温馨校园建设,通过建立教师集中生活区、建设校园文化等方式有效消除乡村教师精神孤独,增强乡村学校对教师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通过督政等方式推动地方政府加强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视和履责。从强化责任、补齐短板、综合施策、强化保障、深化改革等五个方面着手,加大政府统筹力度,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题,努力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

3.3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按下“快进键”

(1)概述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继2011年全面完成“普九”后的又一次重新出发,这意味着中国将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这一指标上达到甚至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17年教育部等部门出台《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攻坚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

为此,教育部加强工作指导,建立普及攻坚工作台账,动态掌握各地进展情况。在指导各地全面摸清事业发展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逐省明确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重点加大对普及任务艰巨、项目工程进展缓慢省份的指导和督促。

除北京、天津、上海、福建4个普及水平较高、基础较好的省份将出台内涵发展和提高质量方面的文件外,其余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出台本地攻坚计划实施方案。从当前各省份的“攻坚计划”看,我国东部地区的普及目标设定均高于国家要求,如2020年高中毛入学率目标,浙江省96%,江苏省99.5%,广东省95.66%,山东省98%。这些地区攻坚的重点在于提高高中阶段办学质量与特色发展,解决大班额问题,让孩子上好学。我国部分中西部地区的攻坚重点在于扩大高中阶段学校的办学资源,提高毛入学率,改善办学条件,让更多的孩子有学上。全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制定了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有效保障了学校日常运转。

组织实施重大项目是普及攻坚的有力抓手。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共同实施了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2017-2018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约53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建设。2018年,在财政支出压力骤增的情况下,中央财政还适当增加了普通高中改造计划的投入,增幅近9个百分点,主要向中西部10个省份予以倾斜,其中青海和广西的增幅达到30%以上。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各地要制定区域内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并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随着这一政策的落实,高中阶段教育经费将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这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还将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纳入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内容,2018年明至8月,教育部对部分中西部省份普及攻坚推进情况进行了重点督查。

2018年11月26日,教育部组织云南、西藏、青海等中西部10个省份召开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工作座谈会,以落实2017年4月省部签署《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备忘录》要求。总的来看,高中普及攻坚已经取得积极进展,全国普及目标经过努力可以实现。

在实施普及攻坚计划的引领带动下,各地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大幅度改善,投入力度切实加大,相关改革深入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处于良好发展态势,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面临着部分西部省份实现普及目标的难度较大、职普比例不协调、总体资源缺口较大、投入需求大、高考综合改革带来新的挑战等难题。

(2)案例

青海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的目标和举措

青海省加大教育投入,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发展。改、扩、新建学校68所,其中普通高中45所、中等职业学校23所。稳妥实施改革,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五个对接”。进一步打通中职升高职的立交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努力实现普职比大体相当、协调发展。

(來源:青海省教育厅)

(3)简评

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是制订“攻坚计划”的政策立足点和出发点。总体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解决有学上、上得起、愿意上的问题。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需要精准发力。“攻坚计划”将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革命老区等4类教育资源不足、普及程度较低的地区锁定为高中阶段教育的“底部”,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3类人群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对象,将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高、职业教育招生比例持续下降、学校运转困难确定为严重影响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突出问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就是要瞄准这些问题精准发力,从制度上加以解决。

要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探索发展综合高中,完善课程实施、学籍管理、考试招生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探索普职融通新思路,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

四、提升质量

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2018年我国在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方面综合施策,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体表现为:教师队伍建设上,抓住问题要害,聚焦管理顽疾,破解体制机制难题;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上,努力补足体美劳短板;育人模式、教育教学改革上,注重内涵并在综合素养发展方面努力突破;课程改革上,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并驾齐驱,教材建设严格把关、稳步落实;技术与教育方面,更加关注学校、课堂的实践落实和创新。

4.1教师队伍建设:聚焦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1)概述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教师队伍建设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第一次出台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对教师队伍建设开展顶层设计。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成为“九个坚持”之一,这既是对新时代教师地位、使命与职责的确立,也是对广大教师的极大鼓舞。

2018年,教师方面的政策集中在落实《教师队伍建设意见》、教师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上着力。

在落实《教师队伍建设意见》上,教育部督促各省份研制出台相应落实意见。目前,各省份已经全部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打通了各地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初一公里”。

在聚焦教师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上,取得重要成果。教师编制方面,传统编制管理已经成为事业发展的瓶颈亟待突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教育部推动各地创新和规范编制配备,优化编制结构,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研制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研究修订《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办法)》。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方面,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完成了各地2017年中小学正高级职称评审结果备案工作,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2018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完善职称评审相关政策和工作体制机制。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方面,教育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完善政策,明确义务教育教师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水平比较口径,指导督促各地依法依规切实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增强广大教师的获得感。财政经费更多向教师倾斜,725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全覆盖。

在社会关注的焦点上,教育部分别研制发布新时代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分类提出教师职业行为倡导标准和禁行底线。分别研制印发或修订三类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健全违法师德行为惩处和问责机制。同时,组织各地各校开展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贯彻落实专项督查。基层也不断涌现像河南教师李芳这样富有大爱、舍身救学生、深深感动家长和社会的优秀教师。

此外,2018年继续推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国办转发教育部等部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等文件,从教师培养和培训、职前和职后等层面采取切实措施建强做优教师教育,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2018年还印发了《银龄讲学计划实施方案》《关于做好201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充分调动和发挥退休教师和优秀大学生等优质资源的力量,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赢得社会好评。

(2)案例

于漪:师德与师能兼备的典范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来自上海的90岁老教师于漪获改革先锋称号,成为100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者之一。她写下了400多万字的论文专著,上了近2000节的公开课,她的名字与语文,与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她赢得了同行和学生的一致尊敬,她的一生都在三尺讲台坚守,胸中却怀有江河世界,她是一名真正的老师,也是中国教师杰出的代表。1978年的“教文育人”,1996年的“弘扬人文”,于漪提出的这两次语文教育改革思想,都在教育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她对“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现象十分忧虑,强调教育要培养具有“中国心”的现代人,“我们的孩子对于自己的文化要有所认知”“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至今,于漪共带教了百余名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于漪的教育理念通过他们让更多学生受益。她说,“老师成大才,能够在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上影响孩子,也是育人!”60年的教育生涯,她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我深深体会到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成长,而教师的真正成长在于教师个人的内心觉醒”。

(来源:解放网2018年12月18日,《人民教育》2018年第24期)

李芳:用生命完成最后一课

在失控三轮车冲向学生的那一刻,李芳老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在死神与学生之间,将生命定格在伟大的瞬间。李芳是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绿之风希望小学教师。中师毕业后,她选择去董家河最偏远、条件极其艰苦的黄龙寺小学教书。从教29年,她始终没有离开过乡村小学的讲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她单纯实在、不争不抢、寬厚大度、真诚待人。在学校,哪里需要老师,李芳就去哪里。近几年,学校准备给她评高级教师,给她一些荣誉,她都推辞了。她说:“农村教育需要年轻人,他们比我更需要这些激励。”直到李芳牺牲,仍然只是一级教师。班里1/3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天冷了,她要告诉孩子多穿衣服;放假了,她要提醒孩子不要玩水玩火;学生没钱回家,她要给学生买车票;去学生宿舍,她要特地换上走路声音小的软底鞋……6月16日,近5000A.为她送行。

(来源:《人民教育》2018年第17期,河南报业大河报客户端2018年7月3日)

为什么南通能培养出那么多名师?

南通向全国输送了许多名师,然而南通教育并没有因为名师“出走”而变得黯淡,反而名师如雨后春笋般源源不断被培养出来。原因之一是选拔最优秀的学子成为教师。在南通人看来,本地优秀的初高中毕业生能否填报师范学校,对南通教师队伍建设而言是关键一环。除了免费、严格,培养的质量才是关键。南通使出两招,第一招是全科化培养。第二招是专门成立南通市教师发展学院,依托其强大的名师资源、培训平台,承担起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更深层次融合互动的职责,系统组织全市名师进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师范生导师。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5月25日)

(3)简评

教师队伍建设下一步要聚焦广大教师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在政策文件层面重行动出实招,推动工作时破难题求实效,落实上强监督重执行,大力减轻教师负担,把时间和精力还给教师,不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提升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

要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是杜绝有偿补课、理想信念不坚定、伤害学生等行为的利器,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维护教育和教师形象的压舱石。在教师培养和培训方面,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把党的教育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等内容贯穿到职前职后培养的全方位全过程;在考核和监督方面,把师德建设、师德考核作为教育督导和教师考核等核心内容,以专项督查、负面清单等形式强化监察监督的力度;在失德违纪惩戒方面,划清红线零容忍,严格执行教育部制定的准则和处理办法,坚决遏制失范失德行为蔓延;在正面宣传方面,加大优秀师德典型的宣传力度,推出一批展现教师时代风貌的影视和文学作品,将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要从源头入手,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要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鼓励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创新教师培养形态,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创新教师培训课程的内容、模式,开展菜单式、研修式等的培训,增加培训的实用性、实效性和持久性;在试点基础上,鼓励更多教师主动提升信息素养,成为“教育从工智能”的先行者,为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和人才支撑。

要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活力,优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治理生态。在编制配备方面,加大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在完善准入和退出制度方面,深化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在教师职称岗位管理方面,适当提高中小学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在深化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方面,突出师德和教育教学实绩要求,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健全教师工资待遇联动机制,让教师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内驱力。

4.2构建全面培养体系:补足体美劳短板

(1)概述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体美劳是短板。2018年,体美劳方面取得不同程度的新进展。

学生健康问题得到空前重视。2018年,关于学生健康的监测反映问题突出,有关治理文件不断。1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明确提出要切实保障体育课时,严格落实每天锻炼1小时。7月,我国首份《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发布,报告显示,义务教育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美育、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相对缺乏、课业负担仍然偏重等问题。学生心肺功能、速度素质达标率较高,但肥胖、近视和睡眠不足问题较为突出。学生睡眠时间总体不足。明,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要求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严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片面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美育精神得到弘扬。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2月,教育部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以下简称“传承学校”)创建的基础上,公布了第二批1035所传承学校。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参与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过程中,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基层对美育的探索呈现课程化趋势。许多学校将美育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上,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基础上,有条件的学校增设了舞蹈、戏剧、戏曲等地方课程,还有的学校创造条件开设了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教学模块。

劳动实践教育进入区域整体设计视野。浙江省《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的指导意见》提出,对劳动实践教育进行整体设计,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实践教育体系,将学校劳动实践教育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重庆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通知》要求学校保证劳动教育课时,并开足开好。两省市对课程实施中的劳动教育、校内劳动、家务劳动和校外劳动提出了具体要求。

(2)案例

发掘传统体育文化育人价值

近年来,在赛事引领下,上海市近200所大中小学组织开展了龙舟、龙狮、风筝等文化体育活动,极大丰富了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内容,搭建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育人平台。据了解,上海将继续以“龙文化全能赛”为抓手,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以及丰富的展现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常态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比赛的同时,感悟文化、尊重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加速推进“小学体育兴趣化、中学体育专项化、大学体育个性化”改革,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发挥课余体育锻炼在强健体魄、价值塑造、团队意识、精神养成等方面的作用,培养诚信、自信、具有顽强精神的时代新人。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2018年6月4日)

把美育工作作为评价、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

重庆市实施制度创新计划,开展音乐、美术学科纳入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试点;建立学校芙育经费保障机制,多种形式筹措资金,保障美育活动广泛开展,积极筹措和利用社会资金对农村中小学美育“走教”教师给予专项补贴。强化学校美育考核督导,各区、县将美育工作作为评价、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学校将美育工作纳入教师评价体系,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定期开碾专项督导检查,督促各方面履职尽责,推动学校美育健康发展。

(来源:教育部官网2018年11月19日)

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

黑龙江省牡丹江立新实验小学的“劳动育人”特色始于1958年。21世纪,学校将培养人的劳动素养放在首位,以“劳动自治、劳动逸美、劳动焕新”为行动支点,促进学生在“行动”中增长自我服务与服务他人的本领,培养学生美己美人的情怀和懂美会美的品位,让学生树立想到即行动的研究意识和探索精神。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10月24日)

(3)简评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是我国教育努力的方向,目前较为薄弱的是体美劳教育体系。要把体美劳教育落到实处,必须把道德品行、体质健康和运动技能作为评价中小学生的重要标准。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确保青少年每天体育活动至少1小时的刚性要求落实到位,降低近视率,控制肥胖率,开齐开足体育课,把学生引导和吸引到体育场、健身房、大自然中去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坚决遏制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要把体育工作纳入教育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纳入考试制度改革、纳入督导评价内容。

要加快构建系统美育课程体系的步伐。要建立中小学美育课程刚性管理机制,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美育与德育、智育在内涵和方式上,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学校美育通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趣味,从而陶冶学生的心灵,健全学生的人格。因此,需要加快制定学校美育工作基本标准。

劳动教育要充分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功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核心目的是有效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教育。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应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制定各学段劳动教育大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督导评估中。通过课程教学、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家务劳动等适应当前环境和条件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充分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摒弃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在劳动中体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进而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4.3课程与教材:重在落实顶层设计

(1)概述

普通高中课程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新进展。2017年底,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课程总结了2l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上课程改革的優秀成果,是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

与2003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相比,新课程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优化了课程结构,强化了课程有效实施的制度建设。同时,适当增加了课程的选择性,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

新课程标准在内容方面,努力凸显思想性、时代性和整体性。比如,高中语文课标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贯穿语文课程各部分,设置学习专题,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从先秦到清末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古诗文,并推荐背诵72篇(首)经典作品;诵读革命先辈的名篇诗作,阅读阐发革命精神的优秀论文与杂文,以及关于革命传统的新闻、通讯、演讲、述评等,增强文化自信,植入红色基因。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构建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体系。基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为了有效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构建了活动型课程。

各学科首次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教学活动,提出考试评价的建议。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建立新的质量观,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标。

开展高中新课程全员培训。2018年共举办五期国家级示范培训班,对省、市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和教研机构负责人,以及省、市两级14个学科教研员及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建立新课程培训国家级专家库,制作并免费提供优质网络培训资源,为各地提供优质师资服务。

为统筹做好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工作,2018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各地进入新高考的时间安排,提出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到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有效避免了高中三个年级新旧高考与新旧课程不同组合方式对教学组织带来的困难和风险。

义务教育阶段三科统编教材稳步落实,强调严把思想政治关、专业学术关、改革方向关。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2017年在起始年级投入使用,实施一年多来深受广大教师学生欢迎。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2018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中小学教材中不得夹带任何商业广告或教学辅助资料的链接网址、二维码等信息。

(2)案例

高中课程标准强调与高考改革有机衔接

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教考关系方面把学习内容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高考相关要求以及学生兴趣特长发展需要相适应。在考试命题方面,各学科细化了评价目标,加强了对学科素养的测评指导。在课程实施方面,充分吸收了高考综合改革先行试点省份的经验,加强了对学校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选课走班教学制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等方面的指导,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教学管理要求、条件保障措施等。

(来源:教育部官网2018年1月16日)

提高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和探究性

上海中学课程改革紧跟上海课改方向,为提高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和探究性,将课程分为三大板块:德育课程、学习领域课程与优势潜能开发课程。三大板块都有基础型与发展型两部分,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德育课程重在“立德树人”,学习领域课程构建重在“聚焦志趣与夯实个性化知识基础”,优势潜能开发课程构建重在“志趣引领下的优势潜能认识与开发”。优势潜能开发课程是在德育课程、学习领域课程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

(来源:《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8年第9期)

(3)简评

如何深入理解各学科核心素养,这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课程改革的重点。教研部门需要发挥研究、服务和指导的职能,加强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研究;加强对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的宏观指导;深入研究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研究并指导普通高中学校建立适应选课走班需要的教学组织管理制度、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和学分认定办法;对农村、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高中学校以及薄弱普通高中学校的课程实施工作,给予更多的专业指导和服务。

学校层面,如何实现课程方案与标准的落地转化是巨大挑战。站在学科育人的高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将核心素养培养要求落实到教学活动之中,推进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的深刻变革。

教材方面,统编教材的正确理解和使用对教师的观念与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如何胜任新教材的教学工作,如何有效达成育人目标,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的内容体系,结合学生年龄特征,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恰当的学习形式。比如,“道德与法治”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内容整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需要教师有更强的育人意识和综合能力。因此,亟须加大对教材的专业培训力度。培训如何将整体与校本结合起来,也是教材推进的重点。

4.4育人模式与教学改革:围绕育人目标寻找促进人发展的合理方式

(1)概述

習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需要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上努力。2018年,教育部研究起草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努力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在发展素质教育上真正突破。

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呼唤育人方式改革与创新。随着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深化和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特别是在选课走班、生涯规划、学分管理、综合素质评价等逐渐成为常态的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面临着重大变革。为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教育部研究起草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针对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课程教学、考试评价、招生录取和条件保障等改革重点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在关键环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同各方达成一致意见,对高考综合改革进行了再部署。

为鼓励一线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改革,四年一届的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如期完成。在各地、各部门推荐的1382项教学成果奖候选项目中,遴选出拟授奖成果452项。获奖成果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导向,聚焦于人才培养模式、考试评价等重要环节,充分反映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本土性、实践性、创造性、综合性等特点。这些成果将引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2)案例

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

重庆巴蜀小学实践并凝练的“学科+”,一方面基于学科、重视学科、依托学科,从学科出发充分发挥各学科育人功能,防止“去学科化”倾向;另一方面,“+”依托学科又不拘泥于学科,链接学生完整的生活,链接新技术发展,并以学生现实情景中的问题链接起不同学科,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路径强调国家课程的权威性及校本化实施的必要性,强调学科课程全面育人的基础性作用;同时,通过综合化路径实现全方位的整体育人功能。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7月10日)

生涯教育的着眼点绝不仅仅是“选考”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从2004年开始探索生涯教育,认为生涯教育的着眼点绝不仅仅是“选考”。学校通过“价值观引领价值观、生涯渗透生涯、生命感动生命”,引导和激励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积极规划设计,唤起和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

学校在开设生涯课程的基础上,系统架构了全员参与的学生发展指导体系。行政领导、专家、学术委员会共同决策,提供整体规划和智力支持。具体由导学中心的专业团队和班级组导师团队执行,为学生发碾提供个性化辅导和专业支持。生涯教育的专业课程由专职教师实施,围绕生涯适应、生涯探索、生涯管理、生涯规划四个模块开展课堂教学,进入课表,全员必修,学校持续为初始年级建立学生成长档案。通过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初步构建起高一起始年级的生涯大数据。

(来源:《现代教育报》2018年6月13日)

从学习空间升级到育人方式变革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以信息技术支撑和引领学科教室建设,创新性开发出“互联网+智能学科教室”新格局,实现了分层走班教学常态化、专业化,顺应了新高考改革下育人模式转变的新形势,在拓展学习空间、创新课程资源、突破师资瓶颈和实现个性评价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在人才培养上走出一条可借鉴推广的实践之路。

变革后的育人空间不再受限于“校园内的教室”,信息化+学科功能教室创新为师生提供了立体化的无界教学“大”空间。

(来源:《人民教育》2018年第15-16期)

(3)简评

要树立起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育人方式上,需要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实到位。

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要倡导教师在学科上挖掘和突破,将学科的育人价值体现和发挥出来。

学校要构建全员育人制度,“导师制”“双导师制”“人人都是班主任”等育人方式的变化,为的是让教师在意识深处认识到育人为先的理念并自觉行动。

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要在提高学生创新与综合实践能力等薄弱环节上重点突破。要基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提供多样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要大力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倡系统阅读、大量阅读、深层次阅读、经典原著阅读,增长知识见识。

多元、多样的综合性学习方式继续涌现。学校一方面要更加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重视劳动教育,拓展教育资源,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另—方面,要扎根中国传统,在保持中国式教学优势的基础上推动育人为本的教学改革,不断探索自主、合作、探究以及项目式学习、深度学习、场馆学习、跨学科学习、创客学习等多样方式。

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后,如何通过教学改革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教学中,如何既体现学科基础优势又在知识基础之上培养能力、发展素质、形成素养,是今后教学改革的焦点。

4.5技术与教育融合:开启“教育信息化2.0”新时代

(1)概述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引领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走向2.0时代,主要体现在“三变”“三新”,即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教育信息化2.0更聚焦应用层面,尤其关注学校、课堂的实践落实和创新。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正在逐步总结、推广。4月,教育部集中发布《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从应用角度提出建设要求,在建设中进一步推进应用。5月,举办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在进一步总结提炼应用特色的基礎上,建立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示范网站,首批推出70个地方和中小学优秀案例。新阶段的应用探索将成为教育信息化2.0的驱动力量。9月14日,教育部同意湖南省建设教育信息化2.0试点省,重点突破制约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关键性问题,探索符合中西部地区发展实际的教育信息化2.0可持续发展道路。此外,教育部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建设完成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系统(二期),发挥学籍系统在招生入学、控辍保学、消除大班额等工作中的作用。

人工智能、大数据、VR、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将深刻改变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教育系统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能力需要大幅度提升。在基础教育领域,2018年格外关注人工智能大背景下的教师队伍建设。8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宁夏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试点探索教师智能助手应用、教师智能研修、智能教育素养提升、智能帮扶贫困地区教师、教师发展智能实验室建设、教师大数据建设与应用等。

(2)案例

营造数字学习环境,探索智慧学习模式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小学,一是创建数字学习环境。利用“网络录播平台”、“班班通”管理平台,便捷实现两个校区和班级之间全校性授课教学。自主开发“长春街小学选课平台”,引进“V校管理平台”,采用V校+可视化的运用模式,智能化管理学校。二是探索智慧学习模式。将新理念、新技术、新媒体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初步探索了自主探究、情景互动、跨界创造等智慧课堂学习模式。例如通过跨界将图形模块编程软件与传感器结合,开设了Scratch课程;将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引进乐高、慧鱼等课程,构建“智能与创造”校本课程体系等。三是推进智能学习普及。全校师生和家长全部拥有自己的个性化学习空间,同在云端享漫步,同在云端话教育。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小学)

上海教育信息化2.0:深度学习、学校变革、智能治理

2018年9月,《上海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8-2022)》正式发布,在落实完成教育部提出的“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基础上,提出以大规模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为抓手,统一实施教育城域网接入互联网,建设上海教育云,实现教育数据统一管理,优化教育信息化项目治理,创新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模式,全面推进数字学校建设,培育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学校,创新大规模智慧学习平台资源供给模式,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推进师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等建设目标。

(来源:《人民教育》2018年第13-14期,上海教育网站)

“AI+梦想空间·人工智能实验室”落户雄安

雄安新区首个“AI+梦想空间·人工智能实验室”落户北京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约150平方米的实验室共投放有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设备及智能游乐园等10余类人工智能产品,可供约15名孩子进行学习、编程、创作。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学校确立了建设“本体学校、数码学校、云学校”三位一体的校园形态战略目标,建立创客发展中心,开设3D打印、榫卯结构、编程、机器人等选修课,引导学生运用最新技术手段探索未来和未知世界。此外,学校构建起“数码空间”,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对接;打造并推出“企业·家”活动,同北京高新科技企业联手,将学生的创新创造成果应用到企业发展;将科技专家请到校园,引领学生不断拓展自主探索空间,从而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学校的推广与应用。

(来源:综合微信公众号“雄安发布”“北京教育播报”等)

(3)简评

要在动态发展中处理好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当下技术发明如此之多,更新频率如此之快,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过程中,要处理好整体推进与试点先行的关系,在经费安排上以持续性投入取代一次性投入,中小学使用新的教育技术是必要的,不必唯高技术主义,要根据具体教育环节的实际需要来决定使用。

要注意“数字鸿沟”、大数据预测对人的可能性的局限等新技术可能带来的新问题。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存在国际差异、国内区域和城乡间差距,要继续大力推进西部地区、农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技术后发优势。大数据主要由机器处理,可以提供较为粗放的反馈、个性化、概率预测策略与方案;小数据主要由人处理解读,教育工作者开展数据启发的专家型智慧密集探究,以获得更为深入、具有更强操作性的见解。教育数据的挖掘和使用需要大数据与小数据相融合。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落地实践中的关键,要通过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推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

五、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破除“五唯”,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是教育体制改革重要且紧迫的课题;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焕发公办中小学的办学活力,是时代的迫切呼唤;促进各类教育包括民办教育回归教育初心,坚守教育使命,形成良好的教育发展格局,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5.1教育评价:建立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

(1)概述

2018年,我国基础教育评价领域的重点工作在于完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化评价倾向。

首次对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评价。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派出32个核查组,对31个省(区、市)省级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实地核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对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评价。

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不断完善。7月,我国首份《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发布。这是国家在教育质量监测制度上的顶层设计,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展科学监测,通过监测全面收集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找准症结,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高考综合改革继续深化。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方案。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第二批试点省份制订出台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顺利启动了第二批改革试点工作。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指导高校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优化选考科目要求。针对“一省一市”改革试点中普通高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教育部制订出台了高考综合改革优化方案,重点完善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安排,将合格考试次数改为1次,考试时间调整到学期末,确保普通高中正常教学秩序。

中考改革深入推进。29个省份正式颁布中考改革实施方案,并于2017年或2018年开始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全面启动中考改革。全国共有21个省份确定了50多个地市开展招生录取综合改革试点,其中6个省份全面实施了招生录取综合改革。建立了地方中考改革动态跟踪机制,推进了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

教育督导实现跨越式發展。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实施5年来,已经覆盖几乎每所中小学。目前,全国近26万所中小学配备了12万余名专兼职督学。

(2)案例

上海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上海市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规定:上海将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初中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并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为此,上海将建设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3月27日)

学生实践活动情况将成北京中高招重要参考

北京市教育部门下发《关于依托社会大课堂完善中小学实践育人体系的指导意见执根据意见要求,未来北京市将把目前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的9项学生实践活动,整合为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和课后服务两大类。将以社会大课堂资源平台统筹各类学生实践活动资源单位,对资源单位进行分类管理,完善准入、管理、考核标准,开发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和学生实践活动服务记录平台。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情况将记入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

(来源:http://www.sohu.com/a/257028483-113042)

成都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从2013年起,成都被列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5年来,成都市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完善评价改革机制,努力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

科学运用评价,破解素质教育难题。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不计总分,不对区(市、县)和学校排名,只报告各个项目上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这就让各区(市、县)教育局和学校找到了进一步改进的点位和路径。

健全体系机制,奠定科学评价基础。在成都市武侯区,借助已搭建的“云+端”数据平台建立的督导与监测应用平台,通过对各部门分别采集的全区学校及学生各类零散数据的优化整合,形成了学生个性成长基因库。

2017年底,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增加了对学生“理想信念”的监测评价。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5月22日)

(3)简评

教育评价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要作为“最硬的一仗”来强力推进。

要构建动态、统一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进而撬动评价制度改革。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与综合素质评价都是从涉及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同方面进行评价,树立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科学评价观念十分重要,只有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中高考招生制度之间建立起互通、互联机制,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作为高考改革试点地区的上海、浙江,已经完整经历了两届三年一轮的高考改革。各种压力交织在一起,教育的痼疾与改革实践中的困惑、问题交织在一起,教育规律与民意呼声交织在一起,如何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提炼出可供推广的有效经验、做法,甚至是误区和失败的经验,是高考综合改革继续深化的重中之重。

选择是本轮高考综合改革的一个特点,学生选择权的扩大,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这凸显了评价的导向作用。高考综合改革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弱化“唯分数”现象,推进了素质教育发展。但是,如何把学生的选择权落实到位,如何减轻学生负担,如何在顶层设计上更加科学、稳妥,都是需要不断借鉴、变革、创新的过程。无论成功的经验还是出现的问题和困境,都是下一步深化改革的实践基础。

为了确保高考综合改革平稳落地,—方面要稳步扩大改革试点省份,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廣改革试点形成的制度成果,扎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5.2学校治理:走向专业化

(1)概述

2018年中小学学校治理正沿着专业化方向有序推进,在治校理念、制度建构、文化塑造等领域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

现代学校制度在规范有特色的基础上逐步完善。2017年底颁布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为义务教育学校实现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提供了指南。基层学校严守底线规定,超越达标要求,在引领性目标上持续发力,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示范性的典型学校,带动周边学校共同走向优质、均衡的发展道路;高中学校探索落实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深度参与新高考改革,在推进走班制、课程整合、学生个性发展、合作办学、建立新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形成不少特色和亮点,让‘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更加明晰。

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进一步扩大。在前期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校长职级制改革在全国推广的力度不断加大,一些行政主管部门相继出台实施意见,打破官本位,让校长这一职务回归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道路越来越成为广泛的共识。通过竞聘遴选,简政放权,充分落实专家型校长的办学自主权,发挥好校长这一“关键少数”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学校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成为学校治理改革的主要目标。学校更加注重办学理念的提炼与引领;根据师生需要和学校特色创新开展空间环境重构,让学校精神文化进一步物化,文化育人成为学校管理的突出特点;学校更加关注课程等内涵性教育载体的建设,关注教师职业认同和使命觉醒,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是育人能力的提高,关注教师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新素质。

(2)案例

校长职级制改革的“晋中实践”

山西省晋中市委、市政府联合出台了《关于推动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全市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中小学全部取消行政级别,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则,将校长职级序列设置为四级九档,由高到低分别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特级校长数量控制在全市中小学校长总数的5%以内,三级比例为3:5:2,校长岗位结构呈橄榄型;变过去的“任命制”为“选聘型”,建设中小学校长人才库,实行分组管理,高中学校和市直学校校长人才库由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幼儿园园长人才库由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每个聘期为4年,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职原则上不超过2个聘期,最长不超过3个聘期;职级制校长在原工资福利不变的基础上享受职级薪酬,按各县当地教师绩效工资平均水平的0.5-4倍设立;扩大校长的办学自主权,将学校内机构设置权、副校长提名聘任权等8项权力全部下放给学校,同时加大考核监督力度,通过两年一周期进行考核,按10%的比例末位淘汰。

(来源:《人民教育》2018年第21期)

(3)简评

学校治理是一个长期、复杂、动态的过程,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没有可以照搬的模式,需要开展创造性的革新与探索。

大力深化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真正落实办学自主权。据调查,即便是东部发达地区,校长职级制改革也没有完全到位,对学校各个方面更细致、更规范的要求,某种程度上束缚了校长的治理空间;基层校长对人事权和财务权方面的约束感受尤其强烈,这种束缚滋生了学校的平均主义,降低了效率。而民办学校以专家型校长治校、灵活性办学而著称,高效率、高质量的办学成果对周边生源形成了“虹吸效应”,让公办学校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要以深化依法治教为重点,加强教育法律制度供给,建立综合执法机制,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同时,教育行政部门不妨汲取民办学校的成功经验,真正把职级制改革落到实处,构建有序竞争、优质均衡、特色并进的活力教育生态。

以教育家的定位提升学校内涵发展。作为教师队伍的带头人,校长要有高远的眼界格局,要将学校发展与区域发展环境、国家发展进程、世界发展趋势结合起来,努力提升全方位觀察、全领域思考、全系统谋划的能力;要有独特的人格魅力,用自身的思想学识和言行举止影响师生,倾听师生呼声,凝聚人心,使学校形成共同目标,全体师生同向同行;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内争协作,外争支持,上争援助,努力让学校能够实现自我更新。

新时代学校治理突出学校空间的育人功能。要强调以文化涵养人,以生态陶冶人,以智能感知人,以课程发展人;将学校作为一个整体学习空间进行设计,物化办学理念,拓展学校时空,形成人文化、生态化、智能化、课程化的开放空间。

5.3义务教育:处理好均衡与活力、公办与民办的关系

(1)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

2018年,“择校热”得到有效治理。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实行招生信息“八公开”,严格落实“十项严禁”纪律要求,均衡资源配置,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招生,全国24个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比例达到98%。97.5%的新入学学生对就读学校表示满意,83%的家长认为近两年当地招生入学工作有明显改进,“择校热”变成了“择校难”。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推进的同时,义务教育公办学校也面临新挑战。据教育部网站2018年11月30日消息,教育部办公厅通报了几起地方民办义务教育发展问题。《通报》指出,一些地方在义务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公民办发展失衡、履行政府职责弱化、少数民办学校违规办学等突出问题,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和教育良好生态。另据了解,一些地方公办学校教师流失,教师辞职后更多选择去民办学校或营利性教育机构。学生生源流失,民办教育的迅速发展似乎更能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家长纷纷选择民办学校,这种现象在县中也越来越突出。公办学校的“被抛弃论”“褪色论”“保底、低保论”等声音、观点流行。

(2)案例

公办民办中小学同步招生政策探索

面对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生源问题,2018年2月10日,上海市教委出台《2018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公办民办小学同步招生。同步招生主要包括统一入学信息登记、同步网上报名公办小学或民办小学、同步进行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和民办小学面谈等环节。家长在报名时就必须做出公办民办“二选一”的选择。该政策实施后,报考民办学校的考生从4万降到2万。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网2018@2月11日)

2018年在杭州“公述民评”第四场面对面电视问政现场直播中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高宁表示,“为了促进公民办协调发展,杭州接下来要探索实施公民办中小学同步招生”。

(来源:搜狐网2018@11月7日)

(3)简评

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是今后一个时期的核心任务。处理好均衡与活力、公办与民办的关系,决定了未来中小学质量变化的基本格局,关系到“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能否最终实现的问题。各地要高度重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激发公办学校的办学活力。首先,改革公办学校体制机制,依法保障学校自主权。公办学校在面对民办学校的挑战时,能够积极主动采取相应措施。其次,推行校长职级制,倡导教育家办学,增强校长领导力。校长通过建立民主的学校制度和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再次,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确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教育素养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活力的核心。最后,加强家校沟通,确立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开放关系。学校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家校双向沟通机制,实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合理介入,有效发挥家庭的辅助作用。

二是优化公民办学校的结构关系。—方面要明确公民办学校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加快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民办学校不是满足义务教育优质需求的唯—方式,公办学校的均衡发展也不是实现义务教育的平均化、平庸化。另—方面要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规范办学体制,实现公民办学校在合理的竞争中有序发展。

三是规范民办学校招生行为。严格按照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规范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方式。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引导其按照电脑派位方式随机录取,严禁以考试成绩和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

四是杜绝义务教育学校乱收费。落实“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法律要求,完善相关监管政策措施。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严禁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禁止公办学校以与民办学校联合办学或举办民办校中校等方式,按照民办学校的收费政策向学生收费。凡未做到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与公办学校相分离的校园和基本教育教学设施、实行独立的财务会计制度、独立招生的义务教育改制学校和未取得民办学校资格的学校,一律执行当地同类公办学校收费政策。

5.4民办教育:不忘教育初心谋发展

(1)概述

2018年民办教育呈现如下特点:

民办教育事业稳中有进。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含幼儿园)17.76万所,比上年增长3 86%;招生1721.86万人,比上年增长4.98%;各类教育在校生(含在园儿童)达5120.47万人,比上年增长6.12%。民办学校总数已经超过全国学校总数的1/3,民办学校在校生占比达到1/6左右。其中,民办幼儿园在园儿童已持续多年超过全国在园儿童总数的‘(半壁江山”,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数约占义务教育学段总在校生数的1/10,民办高中阶段(含中职)在校生数超过同一学段的1/8,民办高校在校生则占到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5强。

分类管理改革持续推进。2018年,出于深入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的需要,教育部会同司法部启动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工作,并先后两次向社会公開发布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

2018年6月初,教育部等13部门联合发布了《民办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2018年工作要点》,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各级地方政府也在不断创新治理体系,完善政策环境。截至2018年11月,全国已有27个省份出台相关配套文件,力图在中、微观层面推动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向纵深发展。

为了进一步规范民办幼儿园发展,在2018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对民办园实施分类管理,遏制过度逐利行为,分类治理无证办园。该文件必将对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案例

温州深化民办教育综合改革

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深入实施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截至目前,该市共引进办学资金近70亿元,引进优质品牌学校30余所,引进名师名校长600多人,大大提升了该市基础教育供给能力和服务品质。

2018年9月,继2011年推出“1+9政策”(1.0版)和2013年推出“1+14政策”(2.0版)之后,温州市人民政府再度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温州市民办教育公共财政补助办法》《温州市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办法》等9个配套文件,形成了以“分类管理、分类扶持”为核心的政策体系,在民办学校法人分类管理、教育投融资体制创新、师生平等待遇保障、出资者投入奖补等方面均有较大突破,特别是在转设程序、财务清算、资产确权、税费补缴等关键问题的规定上富有创意,有力破解了制约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的若干瓶颈问题。不仅如此,相关政策还在“吸引市外优质教育品牌项目”“探索通过上市等融资方式做大做强教育资本市场”等领域,提出了许多富有温州特色的创新举措。

(来源:温州教育网,http://edu.wenzhou.gov.cn/art/2018/10/10/art 1333609 21696271.html)

深圳加大民办教育公共财政扶持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深圳市多年来不断完善民办教育政府扶持体系,着力解决民办学校师生平等待遇问题。根据深圳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2018深圳民办学校学位补贴申领指南》显示:在深圳市就读民办学校的小学生和初中生,无论是深籍还是非深籍,每人每年获得的学位补贴提高到7000元和9000元。不仅如此,为了促进民办学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优质均衡发展,深圳市在分类分档奖励资助优质民办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培育办学特色的同时,还推出了民办学校教师长期从教津贴制度,向在民办学校连续从教三年以上的专任教师发放月均额度不等的从教津贴,该津贴标准近期已经上调至800-2000元/人·月。

(来源:《2018深圳民办学校学位补贴申领指南》sy.sz.bendlbao.com/bsyDetail/617723.html;董圣足等.从有益补充到共同发展——民办教育改革发展之路[H].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52-154)

(3)简评

总体来看,在民办教育新法新政的引领下,2018年我国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总体上保持了稳中向好、稳中有进和稳健发展的态势,民办教育整体发展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当然,我国民办教育改革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表现在:一是一些民办学校办学定位不准、办学特色不明,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部分民办学校办学理念存在偏差,法人制度有待完善,办学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三是国家和地方民办教育治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上,还存在许多亟待破解的难点和堵点。

六、生态治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全方位渗透,经济生活水平的提升,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不断坍塌,教育生态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已然超过以往任何时候。“集体抢跑…剧场效应”等力口居4了中小学生校外课业负担,家校关系更深层次影响学校教育的效果,网络特别是移动网络构成了对中小学生的巨大诱惑和挑战,全方位的基础教育生态治理势不可当。必须树立大教育观,以强有力的制度、机制来确保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责任履行到位,加快提高全社会的教育素养,形成教育合力。

6.1“减负”:构建综合推进机制

(1)概述

2018年是“减负”综合治理年。

针对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破坏了教育生态,增加了学生课外负担,教育部联合多部委对“校外增负”的始作俑者“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整治行动。

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工作贯穿全年,力度空前。2018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全面规整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教育市场,明确了安全隐患、无证无照、超标教学等6项治理重点及各部门分工、一年半的3个治理阶段等关键内容;在全面推进专项治理的同时,8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这是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关于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文件,成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最基本、最系统的政策依据;9月3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做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工作的通知》,从抓紧完善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等八个方面,为各地切实做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11月20日,教育部办公厅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推动各地加快校外培训机构整改进度。

多部门联合、中央统筹、明确区域责任,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工作力度空前。在国务院统筹下,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监管主体扩充,形成多部门联动专项行动,明确治理步骤、细化工作分工、压实部门责任。与此同时,首次在“谁来管”层面作出精细部署,目前20个省份按照要求加快出台了本省设置标准和管理办法,其余12个省份正在履行发文程序。为获得社会支持,教育部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工作,指导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召开了新东方、学大、学而思等全国30余家培训机构负责人政策解读座谈会,力争凝聚最大共识。2018年4月,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举办了《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培训行为自律公约》签约活动,全国160家最有影响的校外培训机构共同签署公约,承诺依法、诚信、规范办学。

从治标到治本,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工作深度空前。《意见》突出问题导向,着眼于“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从明确设置标准、依法审批登记、规范培训行为、强化监督管理等七个方面提出了相关任务和政策要求,推出了公布负面清单和黑白名单、建立人身保险和专用账户等重要制度,构建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总体制度框架,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提供了长期行动依据。同时,鉴于校外机构数量庞大、经营主体多元等现状,教育部通過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校外培训机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为学校松绑、为学生减负、推进素质教育意义重大。截至2018年12月30日,全国2963个县(市、区)已启动专项治理整改工作,其中2758个县(市、区)已基本完成专项治理整改任务,县(市、区)完成率93.08%。全国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401050个,存在问题机构272842个,现已完成整改269911个,完成整改率98.93%。

为促使“减负”形成长效机制,2018年底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研究起草了《中小学生减负措施》(以下简称“减负三十条”)。

这是历史上规格最高的“减负”文件。该文件会签了九个部门,特别是争取到了发改委、财政、公安等监管和执法力量强、手段多的部门支持,构建了部门联动机制,推动形成了“减负”合力。文件印发给省级人民政府,将“减负”责任主体从学校上升为政府,把“减负”工作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予以推动。

这也是历史上最系统的“减负”文件。“减负三十条”不仅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学校“减负”责任,还首次规定了校外培训机构的“减负”责任,特别强调了政府和家长的“减负”责任,构建了内外联动、协同推进的立体“减负”体系,对于改变当前学校动、家庭不动,学校减、课外增的突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便于执行、监督、对账,取得实效。

“减负三十条”公布后,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专门报道,受到“减负”各有关方面的支持,普遍认为抓住了时机、抓实了重点、抓牢了关键、抓对了主体,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就—定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2)案例

既要立制度规范,又要动态持续监管

自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有关文件下发以来,各地陆续开展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活动,不少区域治理成效显著,摸索出相关经验。一是从制度规范入手,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提供基本依据。2017年底,上海率先出台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一标准两办法”并强力实施,建立“二级政府三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和“部门联动、市区联动、区际联动”工作机制。二是强化动态监管,常抓不懈。针对违规培训机构死灰复燃现象,广州市探索成立联合执法队伍,开展“回头看”活动,加强定期检查。同时建立大数据系统,开发“广州市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信息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日常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信用公开制度。

(来源:新华网2018年1月9日,广州日报大洋网2018年8月23日)

(3)简评

“减负”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需要各方坚持不懈的努力。

首先,要重视源头和关键环节治理。有关部门要坚决斩断校外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招生的联系,要规范引导教育培训机构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还要激发中小学内在活力,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丰富学生生活,降低学生和家长对校外培训的需求。

其次,需要继续打好治理“组合拳”。教育、民政等有关职能部门应科学细化治理方案,区分治理对象,明确治理重点。学校应根据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小学生的实际启动课后服务,让中小学生的课外时间得到科学有效的教育引导。要建立竞赛监管长效机制,贯彻落实2018年发的《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通过构建全方位的教育氛围和环境,家庭、学校、社会通力协作,校外辅导班“躲猫猫”等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最后,“减负”更需要一场观念上的革新。整个社会都应当提高教育素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成功观,为孩子铺就更广阔的人生道路。要消除家长的焦虑,从根本上讲需要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变革评价机制和招考制度,以制度引导建立科学教育观。

6.2预防学生网络沉迷:治理与引导并重

(1)概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其中学生群体最多,占比达24.8%;10-19岁占比为18.2%。我国未成年人首次接触网络的年龄越来越提前。来自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在8个省份的调研结果显示,未成年人首次触网最集中年龄段已经由15岁降到了10岁,占46.8%。因此,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工作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

201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迅速开展一次全面排查,集中组织开展专题教育,严格规范学校日常管理,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教育部在印发《通知》的同时,还附上了《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倡导全体家长恪尽父母责任,力行“五要”,与学校共筑防范之堤。“五要”内容:一要善引导,重监督;二要重表率,立榜样;三要常陪伴,增亲情;四要导心理,促健康;五要多配合,常沟通。

营造有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非常重要。2018年,教育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净网”“清朗”“护苗”、涉学生APP集中整治、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等各类互联网领域专项治理工作,研制《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对净化信息化教学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2)案例

以心理测评为重点、以媒介素养为根本、以家长学校为基石,预防学生网络沉迷

成都市金牛区重点采用专项心理量表对各学段新生进行普测普筛,在学段中期进行抽样筛查,科学掌握一段时期内区域学生上网整体情况,精准定位由“网瘾”学生构成的待干预群体。

基于“金牛区中小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结果,区域内中小学探索以实验为推手、以课题为抓手、以课程为载体、以活动为依托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预防网络沉迷,根本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甄别、合理运用网络,这是基于媒介素养研究和引导的范畴。

金牛区在工作中发现,家长在监督和帮助子女正确利用网络时存在很大困难,因此充分利用“家长学校”,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线上学习、沙龙研讨、主题论坛等家长课程,更好地搭建承担学生媒介素养和网络教育家庭任务的平台与桥梁。

(来源:教育部官网)

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教学生学会选择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通过举办主题班会、板报宣传和专题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进行辨别和筛选,并且知晓在新媒体时代理性参与信息传播的方法。

信息技术课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技术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主渠道。学校每学期在各年级专门安排4课时用于讲授网络道德和网络安全内容,指导学生文明上网、理性发帖,防范网络诈骗。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运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成就,能有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网络技术。

(来源:教育部官网)

从法治观念、自律意识着手,预防学生网络沉迷

北京一零一中学依托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和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建立了一支“法治校长”普法队伍。普法内容包括:沉迷网络的表现及危害、网络犯罪常见罪名及危害、未成年人遵守网络秩序的意识、网络安全问题及安全文明上网常识、常见网络诈骗的特点及防骗知识等。

学校重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为每个班级配备“手机保管箱”并由班级安排专人负责,要求初中生早晨到校将手机放入箱中,下午放学时取回;高中生原则上早晨到校上交,下午放学取回,中午是否可以使用由班级自行决定,上课期间是否可以使用由任课教师决定。这种方式有效控制了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从他律到自律。

(来源:教育部官网)

(3)简评

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是一个新问题。与21世纪初学生沉迷网络主要是在网吧的情况不同,当前学生沉迷网络主要是在家,并且主要使用移动网络终端;中国青少年网络使用行为又具有自身特色,因此需要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各个层级的主体创新性提出解决方案。

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比如网络成瘾的界定目前还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制定。

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是一个全球性、社会性问题,因此需要综合治理,学校、家庭、社会应齐抓共管。政府要有决心,加大对网络的监管力度,对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等内容进行严格审查。要强化网络游戏发布者、网络平台的社会伦理和公共道德责任。家长要承担起第一关口的责任。加强校内校外教育互补协调,开拓学生活动新领域,引领学生亲近社会和自然,走出虚拟的网络世界。

6.3协同育人:家校社合育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1)概述

越是走入深水区的改革,其艰难性和复杂性就越高,越是需要系统的改革设计和实践推动。这种判断已经成为改革共识,深刻影响着中国基础教育的整体走向和发展模式。2018年,在家校社关系建设、家庭教育指导、教育与社会资源互动等方面,从中央到地方、从地方到学校,出现了许多新政策、新模式和好案例,比如山东省平度市将家校社合育作为改善区域教育生态的突破口,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以“融教育”为导向,推动家庭教育转型升级,形成“政府主导、三方携手、三位一体”的工作局面,等等。综观这些治理举措,可以看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多方合力,共同构建协同育人格局;二是系统施治,着眼于教育生态改善;三是注重内涵,推动教育回归育人本位。可以说,在2018年我国基础教育治理版图上,家校社协同育人行动汇聚成流,“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2)案例

以价值引领开启家校共育新时代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努力将所有利益相关方纳入学校变革中,在家校共育方面形成了相对系统和完整的操作策略,即以价值引领为核心,通過一个办学行动纲领、一个成志家长学校、一个成志家长手册、一个常态化家长沟通日、一个成志家长自治平台、一个十大成志好家风评选的“六个一”,共同聚焦成志教育使命。学校把办学行动纲领作为共同价值观的细化读本,促进家长认同学校教育价值观,寻找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并提供具体教育方法,包括如何陪伴学生阅读,如何重视学生体育健康,如何21天养成成志好习惯,等等。针对不同家长开发儿童心理学、青春期、缓解焦虑等课程。学校还不断修订《清华附小成志家长手册》,对家长言行提出相应规范,对构建亲子关系提供指导性建议。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11月28日)

(3)简评

2018年,推动协同育人的政策设计和基层创新已经形成交汇之势,各层面、各方面的行动如井喷般涌现。尽管势头不错,但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旧观念制约等问题,工作复杂性和推进难度依然不可低估,各地各校要认识到两点:

一是廣泛凝聚社会共识、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对于推动一所学校、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教育发展面临的许多问题盘根错节,形成原因复杂且由来已久,表面看是“教育问题”,但很多并不是教育领域产生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因此分析教育问题、评价教育发展要有包容的心态和多元的视角;另—方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教育决策管理、学校办学乃至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更多地面对舆论之眼的审视,甚至不乏“误解”“误读”。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注重舆情研究,在尊重和吸收民意诉求的同时,做好政策解读、民意沟通和舆论引导,加强教育发展成果的宣传推广,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

二是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对于增进教育的开放性和丰富性,提升教育发展的内涵和品质至关重要。对于学生成长来说,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地位和作用同等重要。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走出单方面育人的认识和实践误区,充分认识到“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和可能性,以开放的心态、灵活的思路,最大限度地集纳外部资源为学生成长、学校发展服务。推动将家庭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同时,立足社区、面向社会办学,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优势反哺家庭、社区,推动学习型家庭、社区和社会建设。

从实践案例和经验看,当前协同育人的推动力主要来自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相比之下,政府主导的区域整体推进模式,更有利于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提升区域内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内涵和品质,推动区域教育生态建设。但同时也要注意淡化行政色彩,充分发挥各方的主动性和协作性,在有主导、有统筹的前提下,让教育功能和资源分布更加合理、各方互动和协同更加密切、育人合力和效果更加到位。在这个过程中,教育部门和学校尤其要注重案例研究和效果评估,稳妥进行经验总结和推广,不断推动协同育人的理念和实践优化升级。

报告总监制:翟博、雷振海、陈志伟、周飞。

总策划:余慧娟;统稿:余慧娟、赖配根、李帆、施久铭。

撰写:总述:余慧娟、张以瑾;2.1、3.1部分:李帆;2.2、2.3部分:冀晓萍;3.2、3.3部分:任国平;4.1部分:朱哲;4.2、4.3部分:钱丽欣;4.4、5.1部分:施久铭;4.5、6.2部分:邢星;5.2部分:陈刚;5.3部分:黄晓磊;5.4部分:董圣足;611部分:魏倩;6.3部分:张以瑾。

报告咨询专家(以姓名音序排列):陈如平、陈永平、邓友超、付宜红、郭华、李敏、林清华、陆云泉、林卫民、刘可钦、郝志军、任学宝、阙明坤、乔锦忠、石中英、王烽、谢维和、杨培明、杨银付、张民生、张学文、祝智庭。

本报告收集资料时间为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感谢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材局、教师工作司、发展规划司为本报告提供的支持。

第三篇:周洪宇 中国教育要走中国道路

周洪宇现在是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中央常委、民进湖北省主委,且是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和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还系海峡两岸关系与国共两党关系史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发展战略学科组成员、教育部国家教育督导团专家组成员等。

周洪宇深有感触地说,自己能有今天,要特别感谢那段访学美国的岁月。

访学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

1997年年底,周洪宇从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访学回来之后,又考虑应该要走得更远一点,要到发达国家直接“取经”,便开始联系到美国访学。“我结合专业研究需要,打算访问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到那去做研究。”

为什么要去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呢?周洪宇的想法是:哥大教育学院是全世界教育研究的重镇,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教育学家杜威、克伯屈,教育史家孟禄,教育行政学家斯垂尔,比较教育学家坎德尔和心理学家桑代克等人的所在地。

1998年周洪宇开始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联系,起初得到的消息是,该校属于私立名牌大学,做访问学者需交“板凳费”1980美金。“没钱怎办?那就找个不需要交‘板凳费’的学校呗。美国研究陶行知的学者、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中国研究所所长苏智欣教授知道情况后告诉我,她那里属于公立大学,可以免交‘板凳费’。于是我就向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申请,很快就被批准了,发来了邀请函,我也去北京美国大使馆办好了签证。”

临行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时任华中师大校长的路钢教授与周洪宇闲聊,觉得周洪宇既然研究美国教育家与他们的学生蒋梦麟、胡适、陶行知、陈鹤琴等人的关系,不要对费用的问题考虑太多,最好还是去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这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学院,与他们建立学术联系,还主动表示,这事他会向学校外事处说说,争取给点资助。

“就在这时,得知同事杨小微教授刚到哥大教育学院访学,便通过他与哥大教育学院中国教育中心主任曾满超教授联系,请他向学校反映免去这笔‘板凳费’。”曾教授得知周洪宇的研究计划是关于“哥大教育学院与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关系”,十分高兴,一口应承,并表示,不仅免收“板凳费”,还愿从他自己的研究经费中拨出几千美金,请两个美国博士生协助周洪宇做这项研究,帮周洪宇收集和整理资料。

艰苦又富有成果的访学生活

2000年12月,周洪宇开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高访之行。“在美国半年的研究生活是艰苦、单调而又富有成果的。通常情况是,我每天早上7点起来之后,一杯牛奶或果汁,一个鸡蛋,几片面包,过完早后,就带上中午的午餐(一般是一卷提前烙好的饼子和两个西红柿),直奔离住处不远、仅十分钟路程的哥大教育学院图书馆特藏室。9点开门后,在经常坐的那个比较固定的座位(特藏室主任门特博士戏称之为‘周教授专座’)坐下来,借阅图书,查找资料,然后将要复印的资料标上标签,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统一复印。直到晚上9点闭馆时再离开,整整工作12个小时。然后,再走半个多小时路程,经过社会秩序相当混乱、经常发生抢劫事件的一个社区,到该处社区图书馆为英语为非母语的新移民免费开设的英语补习班补习英语,一方面提高自己的英语听力能力,一方面借机熟悉美国社会文化和了解美国民情,直到晚上10点半下课,才结束一天学习生活。回家后再做晚饭吃,凌晨1点左右睡觉。”

周洪宇说,虽然辛苦,但半年下来,收获很大,查阅到大量的杜威、孟禄、克伯屈与中国学生蒋梦麟、胡适、陶行知、张伯苓、陈鹤琴等人交往的第一手的中美教育史资料。“我一方面复印,另一方面请曾满超教授安排的两位美国助手(一位是韩裔美国博士生安娜小姐,一位是地道的美国博士生翠西小姐)协助打印下来。后来回国时,这些资料装满了带去的两个大箱子,从国内带去的一床高级毛绒毯和几件高档夹克衫实在塞不下去,干脆就送给了当时我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即杨振宁长期工作的学校)读博士的同门小师弟吴博士。我收集的这些资料过去从无人知晓和运用,可谓原始而丰富,成为我研究20世纪中美教育史的基本依据。”

2000年年底,周洪宇抵美不久,就深感自己沉浸在友谊的海洋中,受到了大家的关爱,很快适应了新环境,顺利地开展了工作。接待周洪宇的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中国教育中心主任曾满超教授(Mun C.Tsang)对周洪宇的研究项目“20世纪上半叶美国教育家在华活动及其影响”十分重视,特地安排两名博士研究生Tracey Dye小姐和Anna Hahn小姐配合协助周洪宇整理有关资料,聘请费用也由他提供。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的总领事张宏喜大使、教育参赞徐敦潢先生、教育领事王定华博士等人也非常关心周洪宇的生活和研究,经常问候和看望,让周洪宇倍感温暧。周洪宇曾写下了一题为《留美有感》的七律:“出国留学机遇好,虽有反复终成行。中心重视配助手,领馆关怀暖人心。美国朋友颇有善,中国同胞尤热情。唯有努力出成绩,回报祖国和人民。”

2001年4月21日,周洪宇应华美协进社项目主任何勇博士之邀,在该社作题为“中美教育交流史”的演讲。“这个题目是我长期研究的内容,讲起来自然驾轻就熟,无须多做准备。只是毕竟归期日近,研究任务繁重,时间难以安排。但考虑到在当时中美关系紧张之际,演讲中美教育交流史,或许对人们促进中美理解有所助益,意义非同寻常,便马上应允。”周洪宇在演讲中回顾了中美教育交流的缘起与过程,介绍了中美教育交流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并对中美教育交流的前景作了展望。

周洪宇在演讲结束前指出,中美教育交流要想在21世纪得到健康发展,必须具备一个前提(即中美关系平稳发展)、注重两个平衡(即中美之间互向交流的平衡;交流领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交流与自然科学研究交流的平衡)、做到三个相互(即中美相互尊重、相互有利、相互推动)。中美教育交流应该这样,中美其他方面的关系又何尝不应如此呢?演讲结束的当晚,周洪宇浮想联翩,自己虽非职业外交官,但身处异国,作为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也可以用自己的职业工作来推动民间外交,这不正是其学术价值之外社会价值的一种体现吗?想到这里,周洪宇夜不能寐,欣然命笔:“中美关系紧张时,演讲两国交流史。学术、社会两兼具,谁云人文无价值?”

周洪宇说:“在哥大半年的时间,留给我的记忆实在是太多太多,每忆及那些人、那些事,总能使我的心中升腾起一股不停向前的动力。2000年年底,方明老师得知我即赴陶行知的母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多次来电话叮嘱我留心收集陶行知早期的生活和学习资料。2001年6月,我回国后,他又嘱咐我将收集到的资料编入我早年出版的《陶行知研究在海外》,作为增补本。”

中国的教育,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周洪宇在哥大的研究项目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教育家在华活动及其影响”,在此之余,他把更多的时间集中在对该时期中国留学生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时的相关资料的搜集上。“当我看到与这些前辈学人有关的资料、坐在他们曾经读书的地方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海桑田、知识的薪火相传。在这座孕育近代中国教育家的摇篮里,怎么不让我这位后来者心生敬畏呢?循着前贤的足迹,我以一位虔诚的学习者的身份去观察美国的教育,但我并没有重走近代知识分子的道路,毕竟我们这两代知识分子在看待中美教育的心态已经不一样了,我不可能指望能从美国学到一整套的教育方案用于中国的教育实践,我更多的是从比较的立场去思考中美教育中的差异。我所要了解的就是当代美国教育中最核心、最有借鉴价值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周洪宇说,尽管自己看到了美国教育中的诸多问题,但是美国教育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给他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我认为,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中最核心的理念所在。但是‘以人为本’不是美国的首创,据史料记载,我们中国在汉代就出现了‘以人为本’的概念,可惜中国的教育却最缺的就是以学生为本。美国教育中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是非常根深蒂固的,意识也是非常普遍的,不管是学校的校长还是一般的教师,这个观念他们都理解得非常透彻。所以整个学校的教育管理的过程当中,学校办学的过程当中,包括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努力体现这一观念,这一点对我的触动是很大的。”

既然有了触动,周洪宇就去思考如何让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到中国的教育之中。周洪宇认为,教育作为人类生活中最普遍的行为,就像言语和吃穿住行这些最基本的行为一样,在形成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民族性在里面,更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可能完全照搬别人的教育。“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为了传承文化、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就教育的本质而言,教育无国界,不应有中西之分,只有教育理念的先进与落后、教育方式的正确与错误之别。所以,今天美国教育以学生为本,这是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应该学,但是要在充分研究中国教育的传统与现实的基础之上去建构,而不是在美国画图纸,拿到中国来盖房子。我们中国的教育,一定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不能盲目地照搬西方的东西。”

作者:余玮

第四篇:中国建筑学教育现状思考

摘要:在比较国内外建筑学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国内建筑学教育存在的不足,对中国建筑学的教育模式进行探析,指出建筑学教育应实行全面综合的团队教学法;中国的建筑学教育不应只注重外表,应表里如一;建立多元化的建筑师培养目标;提出一条新形势下建筑学专业改革与调整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關键词:建筑学教育 专业改革 团队教学 多元化培养

1. 国内外的建筑学教育发展现状

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发展迄今不到百年的历史。尽管在1930年代已出现现代建筑的启蒙,但中国真正的现代建筑学教育起源于1950年代。当时的建筑教育先驱梁思成, 刘敦祯, 童窝, 杨廷宝, 冯纪忠等人几乎无一例外系统地接受了西方的建筑学教育。尽管由于地域及个人的差异而出现的不同大学之间的理念区分,中国的现代建筑学教育基本上全面吸收了欧美建筑学理念,传统的中国营造法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西方建筑大概成熟于1920年代,中国现代建筑的大规模尝试则至少比西方晚了三十年,而且基本上是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 纵观国内外的建筑学教育,你会发现作为现代建筑发源地的德国,德国的大学与中国的大学在建筑学教育培养目标上的实质差异,德国的大学培养出“毕业后便能进行独立工作的成熟的专业人员”,而中国的建筑学教育直到今天还培养着“设计院的学徒”。这正是中国半个世纪现代建筑学教育的状态[1]。

半个世纪以后随着社会以及技术的日新月异,国外的建筑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设计知识体系和自己动手的实践能力,而这些恰恰是我们目前国内的建筑学教育所欠缺的。西方的大学早已把培养学生全过程的设计知识(包括建造知识)以及自主能力作为基本目标,而中国的建筑学教育理念却还基本停留在当初计划经济时代,学生在校学习方案设计技能,工程知识学习留给社会。所以,在今天不断改革开放的中国建筑业领域,大学毕业生事实上需要再培养,大量企事业单位很难招到有相应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成熟建筑师。这就造成了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建筑师;另一方面,一大批建筑学的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2. 中国建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现代建筑教育,始于20世纪二十年代,其相对于漫长的中国历史而言,起步较晚。中国的建筑教育一直在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兼容并蓄的道路。近年来,我国高等建筑教育为与国际接轨,在评估标准的要求下,不断探索教学改革,逐步规范培养计划,产学研紧密结合。多所建筑类院校相继建立开放的教学体系,在接轨与中国特色、院校特色上寻找结合点。但从总体而言,中国目前的建筑学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2.1建筑学教育的前瞻性不足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建筑运动此起彼伏,从2008年的奥运会到2010年的世博会,再加上各个城市的新城区、高等院校的新校区建设如火如荼。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十几年前的标志性建筑,现在看来,无论是建筑造型还是材质色彩都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以郑州市为例,郑州市西区在80年代修建的汝河小区是当时郑州西区的示范性工程,可时隔不到30年,我们如今再看汝河小区,已经成为周边区域的一个败笔,建筑质量差、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马上就面临拆迁的危险。

目前中国的平均建筑寿命是35年,相比发达国家建筑,像英国的平均寿命达到了132年,而美国的建筑寿命也达到了74年。近年来中国不断出现的“楼歪歪”,“楼脆脆”等建筑质量问题不断给政府敲响警钟。建筑师思路的保守、思维的局限性和国内房屋建筑质量低劣等问题导致建筑的使用周期过短。由于我国的建筑发展水平本身就滞后于发达国家,所以建筑学教育的前瞻性、长远性就显得更为重要。

2.2建筑学教育从“道”到“器”的转变举步维艰

中国建筑大师吴良镛曾经说过:建筑学专业培养的是“通才”。建筑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建筑学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尽可能的让学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知识体系,如:哲学、历史、文学、音乐、绘画、物理学、生物学等等,在进行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只有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多样的的知识,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系统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和进一步的创新实践能力。但仅仅明确建筑学教育中的“道”对我们来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了解建筑学教育中的“器”。建筑学教育中的“器”,就是建筑学教育的教学技巧和工程实践方法。“道”与“器”是一个相互促进,不断深入的过程,从“道”到“器”的转变,是教育观念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实质性改革。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在于重新确定建筑学的基础。建筑学的基础应为基本设计活动(思维),即:确定材料、结构、建造及形式(包括界面的和空间的形式)的关系; 确定房屋与基地(包括地形、环境、城市)的关系;确定使用的方式(包括人的时空经验与文化经验)的关系[2]。

2.3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对工程技术重视不够。

《德国建筑杂志》的编辑、建筑师赛伦科在谈论中国建筑学的教育状况时,对方发表的评论是根据中国的教学手段和培养目标,学制只需三年,因为在我们的教学体系中基本上缺少建造的理念。我们用了五年时间重复着相同的方案设计技能训练,但由于方法不当、把关不严、缺少淘汰,事实上许多毕业生并未真掌握好建筑设计的基本规律。所以当德国教授托马斯· 斯密特在中国任教时惊讶地发现“今日的中国建筑是以如何一种程度,丧失了与环境的关联和它们的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大量三流国际风格建筑的翻版。显然,中国的建筑学有点走歪了??学生对现代建筑理解的背景知识相当缺乏”。

两位德国建筑师的观察道出了不同建筑学教育理念的区别。以德国为例,战后的建筑学培养显然最受包豪斯的影响。早在1930年代末,当密斯初到麻省理工学院时就尖锐指出,学校的培养方向决定了学校的教育质量,他认为建造必须与构造相结合,所以必须领会构造,只有当房屋细腻地表达了我们的时代时,它才成为建筑。我们不可能设计房屋,我们只能建造房屋,所以,我们必须掌握材料的正确使用及其明确的构造。他相信工作的方式方法应是建筑学教育的核心[3]。

2.4缺乏与相关专业协作、配合

建筑设计是一项整体工程,规划、建筑、水、暖、电等多个专业既要各司其职又应紧密配合、相互协作才能顺利完成设计任务。中国的建筑学专业往往只限于本专业,没有协作与配合,在设计时缺乏整体考虑。作为设计龙头的建筑学专业,应当考虑城市规划对该设计地块的控制指标,包括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高度、绿地率、城市设计等。同时,负责提供给结构设备等专业准确详尽的平面条件,并对所设计的建筑提出设计文字要求。

欧美的教学方法大多是将建筑师、结构工程师以及建设管理人员的培养完全融合起来,通过大量共同的专业课程以及共同的工程项目练习,试图再次将造型的理念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 旨在培养有全面技能的专业人员。对于建筑学学生的培养并非单从建筑方案设计角度,而是涉及从方案、初步设计到施工图的全过程训练,涵盖建筑、结构、水、电、暖、概预算各个领域。从方案构思到施工前的全过程,通过合作建立起与各个工种协调的概念,初步积累作为从业建筑师的基本素养。国外的建筑学学生毕业后便成为事务所中的项目负责人;相比之下,中国的建筑学教育在这方面显然望尘莫及。

3.中国建筑学教育模式探析

3.1使用全面综合的团队教学法

团队式教学方法,必须把握如下“五度”:

(1)增加趣度。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进而长知识增能力。因此,教师的教学手段一定得能得引起大家的兴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选准角度。教师在辅导课程设计时应引导大家找准“切入点”。可以从周边环境、建筑类型、风格、材质等中的一点为切入点,选准角度,突出重点。

(3)安排梯度。将建筑设计过程分为几个循序渐进阶段,通过分阶段控制方式和相关反馈机制,每个阶段设定关键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逐层深化,使之面对复合、综合问题时,能够借助一种系统、循序渐进的方法,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增强设计的系统性和可操控性,加强团队协作。

(4)难易适度。建筑设计的每个阶段题目设置应在满足教学要求和对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前提下,选题应该结合工程实际并考虑到专业方向和专业知识覆盖面。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应适当,以使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独立完成为宜。

(5)提高密度。在建筑学教学中,建筑设计知识的学习和设计技能的训练要有机组合,互相交错,疏密得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投入。依照整体化思想,相同类型的课程应以必修课为主线,选修课为辅线,组成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

3.2中国建筑实践不应过分注重外表,应表里如一

目前中国的建设项目众多,吸引了全世界建筑师的目光,各种招投标接踵而至。其中不乏好的设计思路和全面完善的图面表达,但也有不些投标方案华而不实,投标文本做足了面子,但细究其内容则粗制滥造,可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另外,目前的建筑学专业过分注重学生的手绘表达,有些学生为了有一个好的表达能力,专门自费去报名参加社会上的手绘班,这样手绘能力确实得到了提高,课程设计的图面表达效果显著;但设计终究不能只做表面功夫,评判一个建筑好坏的标准是方案本身构思创意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的掌握等因素。只重视手绘表达训练的直接后果便是工程技术知识的丧失,它将建筑学教学从现实世界中分离出来,使建筑系罩上了美术学院的色彩。缺乏技术支持的概念、构思以及大量时髦理论将学生引向空中楼阁般的大师梦,误解与偏见导致了对建筑学以及建筑师职业认识上的严重片面。

3.3 建立多元化的建筑师培养目标

近年来,在中国围绕建筑学培养目标的问题争论不休,但这些讨论很少触及本质。从四年本科改为五年、4+2模式、工学学位提升为建筑学学位等等,朦胧之中,大学却继续为设计院输送着一批批不具备工程知识和独立工作能力的“专业人员”。痛定思痛,我们应参照国际上与我国传统的教学体系,提出不同类型的建筑师培养目标:建筑师型、建筑设计师型、建筑管理师型。港大前任系主任Frewer认为应“将建筑的第一个学位视为启蒙,引向其他各种就业机会”[4]。即使在中国建筑市场人才需求非常大的情况下,也有相当的毕业生选择了城市管理、地产开发乃至从事相关的专业服务工作如开效果图公司、模型作坊等,但无论如何,这些毕业生所受到的建筑职业教育毕竟还是他们进行其他就业选择的基础。另一方面,通常我们所指的建筑教育主要是狭义的高等院校建筑教育,而完整意义上的建筑教育应该包括学校教育、专业实践、业务管理及社区参与等内容,在时间跨度上,建筑教育也不仅限于学校,而是贯穿在受教育者整个学习和从业生涯中[5]。

4.结语

本文针对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建筑教育体制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状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充分利用自身已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厚积而薄发,提出一条新形势下建筑学专业改革与调整的新思路和新途径;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颁布制定的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五年制培养目标,转变教学观念,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提供前沿的图书资料、更多的名家讲座及建筑研讨会,为学生打开了了解世界的窗口;提出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养;提出新形势下不同类型的建筑师培养目标等。这些新思路、新方法对于培养学生个性化、创新性的追求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强化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且现实的意义。总之,建筑学教学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培养目标决定了培养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以及让学生掌握熟练的工程技术知识是我们建筑学教学永远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赵 辰. 新体系的必要[J] . 建筑学报,2002( 4) : 38-39.

[2] 李竹成. 浅谈建筑学专业教育的特色[J] . 高等建筑教育,2003 ,(2) :1- 41.

[3] 蔡永洁. 大师·学徒·建筑师?---当今中国建筑学教育的一点思考[J].时代建筑,2005(3):75-77.

[4] 贾倍思.港大建筑新动向.时代建筑.2001增刊:23

[5] 王建国. 中国建筑教育发展走向初探[P]. 南京国际建筑教育论坛论文选.2003.

作者简介:张彩丽,1979年10月,女, 硕士,讲师,中原工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在学校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建筑材料、建筑设计方法以及生态智能建筑方面的研究。

作者:张彩丽

第五篇:社会转型中的中国比较教育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比较教育为促进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如何加强中国比较教育高级人才的培养和比较教育学科建设?21世纪世界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和未来前景又将如何?2009年11月12日~13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主办的“社会转型中的比较教育学科建设”高层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比较教育学会理事长王英杰,中国比较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孙启林、陈时见、冯增俊、黄志成等比较教育学界一流专家学者,围绕上述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会议以高端、专题、小型为主要特点,总结过去,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下对各位专家的主要观点进行简要梳理,以为深化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加强我国比较教育学术交流、促进中国比较教育创新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中国比较教育对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贡献巨大

北京师范大学王英杰教授认为,中国比较教育对中国教育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第一,比较教育作为改革开放教育领域的先锋,在教育改革中以先行者、探索者的角色始终走在前列。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比较教育就为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国外原始数据和背景资料,而最近热议的中学校长推荐制,在比较教育领域也早已众人皆知。第二,比较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与外国教育接触的窗口,引进了国外各种先进思想和理念。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翻译的《学会生存》一书,至今仍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推动力;该所后来引进了终身学习理论、翻译了《学会学习》,并始终都在对其进行介绍和批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50周年之际提出的“四个学会”,也都是由华东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引进并指导。第三,比较教育服务教育政策,共享智识。比较教育在国家基础性教育改革政策、法规、制度的制定中起着重要作用。从学分制、学位制、招生制到基础教育督导制、高等教育评估制的制定,比较教育功不可没。第四,比较教育是借鉴国外教育改革的实验室,是搭起教育改革已知与未知之桥。比较教育跟踪、评析、借鉴国外重大教育改革,从而推进本国教育改革。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对美国发布的各种教育改革议案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东北师范大学对东亚地区的教育动向步步紧跟,进行全面评析与介绍;华东师范大学对教育公平、全民教育、全纳教育进行了全面而集中地研究。第五,比较教育搭建中外教育交流平台,促进中外学者平等沟通与合作。第六,比较教育作为一个学科、一个研究领域,为教育改革提供重要视角与参照。第七,比较教育蓬勃发展,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教授在题为《比较教育研究与教育科学的发展》的报告中,生动形象地将比较教育学科比作母鸡——孵化并孕育了其他的教育理论与学科。刘教授从比较教育研究与教育科学的产生、我国教育科学的舶入这两个角度论述了比较教育研究与教育学科的关系:比较教育研究是教育科学知识的源泉、教育规律的揭示者、教育科学产生的三个来源之一。其中,刘教授还谈到比较教育研究与教育科学内容的丰富性:它不仅是国外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引入者和阐释者,还是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孵化站,也是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实验室,更是国内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批判者。

二、21世纪世界比较教育研究呈现新范式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黄志成教授在《欧盟国家的比较教育研究》的报告中,以一个美丽的欧洲爱情故事《欧罗巴》开场,讲述了欧盟的形成过程,以及所带来的教育的一体化,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的学生人数将下降,学前教育将进一步发展,义务教育年限将延长,欧洲高等教育区将建立,等等。此外,黄教授还指出了欧盟国家比较教育研究的特点:开创了比较教育研究领域,且发展成为一门学科;欧洲比较教育学会的建立为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欧洲比较教育的研究课题涉及领域广泛,并与欧洲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同时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张德伟教授在区域研究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建树。他首先界定了教育的区域研究和区域教育研究的内涵,接着介绍了比较教育学中的外国教育研究和区域教育研究、比较教育学中的区域研究和问题研究。他倡导将教育的区域研究和问题研究有机结合,并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区域研究+问题研究型(区域研究框架下的问题分析型),即以区域研究为研究框架,以问题研究为分析工具;问题研究+区域研究型(问题研究框架下的区域解释型),即以问题研究为分析框架,以区域研究为解释工具。他认为,区域教育研究不可单纯以机械的借鉴为目的,教育问题研究不可不问“区域”特性就去追逐“规律”。

中山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冯增俊教授开门见山地提出:无论研究国际比较教育还是国内比较教育,都要牢牢把握住生动活泼的教育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展示出比较教育的发展前景。他从比较教育的发展历程推论出,理性借鉴将成为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在探求规律指导下的实际研究;第二,在共同目的下的多样研究;第三,在整体预期视野下的学科洞察力。最后,他总结了比较教育学科未来发展的理性宗旨,即实践至上,服务至上,功效至上,创新至上。

全球化趋势是近数十年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所副所长邓志伟副教授在《全球化趋势与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向》的报告中指出全球化趋势下比较教育研究的实质性转向,包括研究旨趣与价值追求、研究方法论与路径和研究内容等。具体来说,比较教育研究旨趣已经开始从工具性转向价值理性的研究,从教育实践研究转向问题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从描述性研究转向规范性研究,从评价性研究转向解释性研究,从分析性研究转向批判性研究;比较教育研究议题涉及从国别教育到国际教育,再到全球教育的转向。他引用“依附中的无奈——走向独立自主,借鉴中的苦闷——走向理性分析,合作中的尴尬——走向双赢局面,危机中的反思——走向文化自觉,解放中的自由——走向知识分子”作为该报告的精彩结语,耐人寻味。

在主题为《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中外比较》的报告中,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王斌华教授认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双语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如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等。国外实施双语教育的目的,不仅为了培养双语人才或追求共同语言,而且大多源于文化认同、社会稳定等社会和政治需要,甚至基于民族和谐共处、避免国家分裂的考虑;而我国实施双语教学最直接的、最主要的出发点是提高英语水平,满足国家、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双语教育主要是指在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的教育。在学科选择上,多选择数学、物理、化学;在师资培养上,主要依靠高校培养,将英语教师转化成双语学科教师,使学科教师学好英语,并聘请外籍学科教师等;在教材建设上,目前国内使用的教材主要有原版教材、国内教材、自编教材、翻译教材等。

中山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王丽荣教授在题为《中日道德教育的历史变革之比较》的报告中,全方位地阐释了中日道德教育的历史变革。中日第一轮道德教育变革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面临同样外来侵入压力的情况下,日本的“和魂洋才”和中国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道德教育改革给传统封建文化透进一丝新鲜空气。第二轮道德教育改革从20世纪初至二战前后之际,此时中国新旧文化激烈冲撞,而日本将儒家学说与法西斯主义融为一体并最终走上军国主义德育之路。第三轮道德教育变革从二战后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新中国全面接受了苏联的思想教育从而创造了新中国的道德教育体系;日本则受美国占领军的指挥,在清除军国主义的基础上创造出民主主义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第四轮道德教育变革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日两国为应对新时代需求,主动、自发地进行道德教育变革。通过上述历史考察,王教授总结出两国的道德教育目标大致有如下共同倾向:首先,均存在道德教育目标的“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两面性,但以“社会本位”为主导方面;其次,都经历了一个从“社会本位”到“个人本位”的整合过程,最终确立了两者兼顾的目标。

西南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徐辉教授,以美国比较和国际教育协会主办的专业期刊《比较教育评论》在1998年~2007年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美国比较教育研究近十年的新进展。徐教授分析了学术论文在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上所呈现的特点以及在研究地域上的差异,就《评论》近十年的研究主题得出以下结论:重视宏观教育制度研究,关注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紧跟时代发展,研究当前热点问题;微观教育实践领域的研究日益升温;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探讨起伏不定。《评论》近十年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六种,而不同的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成为一大趋势,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也更能体现未来的发展趋势。《评论》近十年论文的研究地域呈现出如下特点:单一国别研究是主体,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尤其关注;大规模的跨国比较研究引人注目;全球趋势和区域研究增多;对其他民族国家的教育状况也开始关注。

三、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处于转型之中

北京师范大学王英杰教授在总结比较教育学科30年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比较教育学科已经奠定了稳定的发展根基,展望未来前途一片光明。但是,比较教育学科仍然存在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争论短期内难以平息,所以需要后起之秀不断努力学习。

比较教育学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培育人才既是出于其学科延续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其不可推卸的社会职责。东北师范大学孙启林教授在题为《比较教育与高级人才——历史检视与现实反思》的报告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人才培养进入了多元发展的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招收比较教育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几所大学,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国际化的高级人才。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孙教授认为,比较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要审时度势,我国在比较教育的人才培养上应注意:培养兼具国际化与本土化特征的比较教育研究者;培养真正具有独立科研能力和科研意识的研究者;培养具备高度专业化水平的比较教育研究者;培养具有合理层次结构的研究者群体,以完善不同层次间的联结与过渡机制;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学术道德的比较教育研究者。

西南大学副校长、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陈时见教授在其《比较教育学的现实境遇与未来前景》报告中明确指出了比较教育现在和未来的状况。第一,现实境遇不容乐观。比较教育学与其他教育学科的交叉、比较教育与国际教育模糊的联姻、比较教育研究与教育比较研究的混同,这三个方面使得比较教育学的学科身份变得尴尬。第二,未来前景光明灿烂。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变化,比较教育学何以存在?是基于比较研究方法,还是基于特定知识领域?是基于国际交流的论坛,还是基于教育的公共知识领域?对此,陈教授提出了比较教育学的未来发展战略:明确特定的知识领域,形成稳定的学术共同体,开展系统的方法论研究。陈教授认为,教育的发展需求使得我们学习、借鉴与革新,特定的知识领域要求我们拥有他国教育发展经验,学科的发展程度促进形成队伍、成果与应用,教育学研究的拓展使比较研究成为必须、成为可能、成为自觉,比较研究成为所有教育学科的经常性活动,比较教育的传统知识领域促进民族国家的教育发展。20世纪中叶后,比较教育研究的变革使得自身向宏观和微观层面拓展,同时教育的比较研究成为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主体构成。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彭正梅副教授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我们到底借鉴西方教育什么?他的答案是:成为理性主体是我们要学习西方教育的根本原则。所谓理性主体,就是指个体具有自我思考和自我行动的能力。彭正梅从“理性主体:现代教育中心思想”、“迈向理性主体:现代教育根本原则”和“捍卫理性主体:对于后现代主义批判的回应”三个层面对理性议题做了深入的论证和解释。彭正梅指出,从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就是“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而建立在主体契约之上的现代社会,核心是自我决定的理性主体。教师或教育者的所有教育活动,只能被视作一种帮助和引导,理性主体的形成主要还是受教育者自己的事情。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责任编辑 熊建辉

作者:康 蕊 邓志伟

上一篇:中级工程职称论文下一篇:中小学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