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大学体育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运用文献法、演绎法等,论述了通识教育的内涵、通识教育与大学体育的关系,分析了当前大学体育教学在通识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课程开设的适应性不强,师资队伍素质上的差距,理论教学、教学方法方面滞后等;并阐述了在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的目标及改革途径:构建多元并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优化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充实完善教学方法与内容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专业性大学体育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专业性大学体育论文 篇1:

论新时期大学体育的基本属性

摘 要: 受传统相关管理体制的影响,以往的大学体育理论大都认为:大学体育的基本属性也 与普通学校体育一样,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国民体育的基础";而在新的社会条件下 正 在不断拓展自己功能的新时期大学体育实践,使我们意识到大学体育作为大学全部职能行为 的践行者和维护者,其基本属性应该被重新确定为:“不仅是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国 家体育的直接参与者。"

关键词:大学体育;基本属性;现代大学职能;新时期

On the Basic Property about College Sport in the New Period

——On the View of Function of Modern University

PENG Qing-wen

(Huaihua College, Huaihua418008, Hunan China)

Key words: college sport; basic property; function of modern university;new period

清华大学有4名学生运动员参加了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这是中国大学生运动员在新中 国建立以 后第一次出现在最高水平的综合性国际竞技赛场上。它既是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学试办 高水平运动队以来的一次质的飞跃,也是多年来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改革的一次新的突破 。它可以标志性地说明中国大学竞技体育开始真正意义上跻身于以“奥运争光”为鹄的国家 竞技体育,成为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有益补充!

学校体育是教育与体育的结合,大学体育是高等教育与体育的结合。长期以来,大学体育作 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其基本属性在学校体育理论中与中小学体育一样,被概括为“学校教 育的组成部分,国民体育的基础”。如果把学校体育之外的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视为“国家 体育”的话,按照以往学校体育理论的基本逻辑,大学体育是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只 是作为“基础”来参与国家体育,而且大学体育的这种“基础性”,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 特别是对国家竞技体育,事实上并没有实现,大学体育的基本属性在实践中往往只表现为“ 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即我们常常说的大学体育教育。现在已经有大学生运动员直接参加 奥运会,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在理论上对大学体育的基本属性作一番深刻反思。

1 现代大学职能是大学体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之一,大学职能是大学作为一种社会机构所应承担的职责和相应 发挥的作用。简而言之,它是关于“大学应该且能够做什么”的问题。践行现代大学职能是 大学组织社会存在合法性的基本条件,也是其组织所有行为的内在动力。一般而言,现代大 学存在三种因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传统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直接为社会服务。也正因 为这种组织职能上的特殊性,使大学组织行为(包括体育行为)与中小学有着很大的区别, 不能混为一谈。

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大学职能其实一直处在争论之中。特别是二战以后,各种 哲学思想流派,如结构主义、工具主义、存在主义、新保守主义和国家主义等异彩纷呈,以 至于出现大学理念流派“丛林”现象,关于大学职能的纷争也越来越多。

伴随这种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学者坚持大学的“多职能说”,他们在传统的三大职能之外 ,进一步提出了更多的大学职能。

比如,在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克拉克•克尔(Clark Kerr)看来,大学并不 固守某些职能,大学职能是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的。科尔认为:“传统上认为大学 有三种职能:教学、科研和服务,实际上,……职能模式要复杂的多。要理解这个问题,就必须理解其中的复杂性。无论是对大学职能的实际批评,还是可能 的解决方案,都不能用这种简单化的三维分类体系予以评价”。[1]日本学者喜多 村和之在三大职能之外提出了大学 的选拔职能,美国学者托普森在三大职能之外提出了大学的批判职能。我国也有很多学者对 大学的职能提出了新的看法,如邓耀彩、徐辉、罗永钟等学者都谈到了大学的社会批判职能 ;韩骅在三大职能之外提出了大学的文化职能和人道职能;王伟廉在大学的三大职能之外还 提出了大学的文化创造与导向职能、个人社会升迁职能等,此外,还有国际化、引领社会等 职能之说。

尽管学者们的观点各异,所提出的大学职能也各不相同,但是,学者们的观点却有某些共同 之处,即都一改过去较长时间里只强调大学的功利性职能的做法,而越来越重视大学在文化 认知和价值建构方面的职能。这些新的观点,对大学职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

可以把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已经获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同的三大传统职能归结为大学的本体 性职能,与大学的本体性职能相比,新涌现的这些职能对于大学的属性、本质等基本问题影 响较小。换句话说,没有这些职能,大学依然能够保持其自身的独立性和存在的“合法性” ,因此,我们把这些新的职能归结为大学的非本体性职能或者外延性职能。那么,是否能够 说这些新的职能对于大学就可有可无呢?如何评价大学这些新的职能呢?虽然大学的这些新 职能对于大学存在的合法性问题影响较小,但大学作为人类社会的智力源和知识精英汇聚之 所,无疑凝聚了人们太多的厚望和期待,在人们的想象中,大学是无所不能、全知全能的, 因此,大学能够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深刻而复杂的问题。基于此,人们要求大学对社 会发展中的问题和不公正现象提出批判,要求大学要成为社会的良心和道德的楷模;要求大 学对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矛盾进行协调并寻求全球和谐相处之道;要求大学引领人类社会的 发展方向等等。只要人类社会还需要发展,这种趋势就不可能停止。因此,大学的非本体 性职能仍还处于继续分化发展过程中,将来必定还会涌现出更多的大学职能。

总体而言,尽管对大学职能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和丰富,观点很多。实践中,不同层次的大学 由于其肩负的社会责任和自身能力的差异,在社会职能的表现上往往出现不同的特点,甚至 于具体到一所大学的学科、专业,也因为发展的阶段和承担的任务上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 的职能特点,但是,对于大学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却是已经根深蒂 固地成为现代大学发展整体上的基本共识,成为一所大学办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我国著名高 等教育学家潘懋元曾总结:“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发展科学是高等学 校重要的职能,各种形式的直接为社会服务,也是高等学校的职能之一”。对这三个职能的 重要性也作了明晰的阐述,认为:“高等学校三个社会职能的历史发展顺序,也是他们的重 要性顺序;培养人才的社会职能是基本的,否则就不成为学校;发展科学的社会职能是重要 的,否则现代高等学校质量与水平就不可能提高;直接为社会服务在高等学校的发展也是必 要的,否则高等学校就会脱离社会实际。办学必须以培养高级人才为中心,处理好三者关系 ”。[3]

由此可知,从组织职能上讲,大学尽管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它在现代社会所实施的多种 多样的职能行为尽管以培养人才为本质,但却并不一定都直接从属于大学里所进行的高等性 、专业性的教育范畴。正如克拉克•克尔在《大学的功用》所述,大学是以培养人才为圆心 的同心圆形式不断发展着,纽曼的“大学观”是“一个僧侣居住的村庄”,弗莱克斯纳的“ 现代大学观”是“一座由知识分子垄断的工业城镇”,“多元化巨型大学观”是“一座充满 无穷变化的城市”,“当校园的边界演变为我们国家的边界时,将内部同外部分开的界限就 变得相当模糊了,把校园带进国家也就是把国家带进了校园。”[4]

据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之一,但大学教育并不是大学职能行 为的全部。如果大学组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在践行其所有职能的实践中对体育这个具有多 功能、广泛社会关系、重要价值的社会事业都可以甚至已经有所作为的话,就不应该把大学 体育仅仅理解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理论上缩小大学体育的作用范围,从而在实践中限制大 学体育功能的发挥,降低大学体育的社会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大学体育——大学组织实施 的体育及其相关活动,不仅可能不只是面向普通大学生的体育教育行为,而且还可能不只是 教育行为!大学体育在践行大学职能的过程中可以具有“跨教育性”。于是,从理论上说, 大学体育与大学教育的关系不能仅从从属关系来认识,大学体育应从属于包括大学教育在内 的、更高一层的大学组织行为系统;大学体育理论则完全应该跳出大学普通体育教育的传统 视阈,从大学践行其全部职能的组织行为视角,去进行研究和讨论。

所以,大学体育作为大学践行大学职能的组织行为的组成部分,理所当然要在践行现代大学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基本职能方面和更多职能上,围绕国家所赋予高等教 育的“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等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 规定的标准”[5]的任务展开工作。也正因为如此,在新的时期,有条件的大学及 时适应体 育发展的社会需要,突破传统理论和思维囿限,拓展自己在体育方面的功能,主动承担国家 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任务,体现大学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感,就更容易让人理解了。

2 大学体育践行大学全部职能的约束已经松动

众所周知,教育要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制约,并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 发展起作用,这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体育的发展要适应社会的 发展,这也是体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从以上高等教育与体育发展的两个规律推测,作为高等教育与体育的结合,大学体育所蕴含 的高等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的关系应该体现一种以体育文化教育活动(包括体育文化知识的 交流与融合、传播与传承、创造与创新、研究与应用等活动)为纽带的双向互动关系,大学 体育可以通过这些活动来完成践行大学职能的组织行为(而不是只有教育行为)(图1)。

但在传统管理体制下,高等教育与体育的关系基本上是单向的[6]。长期以来,在 中国体育 三大体系中,大学体育属于学校体育类别,基本上不直接参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教职工 体育除外),只是仅仅作为学校体育之外国家体育的基础,主要只践行了大学的部分职能。 新的时期,随着体育管理体制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大学体育践行大学全部职能受到 的管理体制上的约束已经松动。

从竞技体育来讲,在中国大学体育发展历程中,在1965年第二届全运会以前,大学高水平竞 技体育也一直作为大学体育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参与国家竞技体育。之后之所以淡出,这与 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我国竞技体育实行的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由政府包办体育的 “举国体制”,以及当时同样相对封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大学基本没有办学自主权)有 着密切的关系。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各自相对封闭的人才培养体制,使大学体育在很长一段 时间内关上了直接参与国家竞技体育的大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传统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的时候, 体制改革已是势在必行。1986年4月15日,原国家体委颁布了《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草案)》,为中国体育体制的改革拉开了序幕。这次体制改革的中心是由国家包办体育过渡 到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转变国家体委等行政机构的职能,理顺体委与各方面的关系,恢 复、发展行业体协和基层体协,放手发动全社会办体育,并对竞赛体制、训练体制、科研体 制等分别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1993年国家体委下达《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确立了 90年代体育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即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体育体制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相适应的体育体制转变,逐步建立符合现代体育运动发展规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 、自我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政府机关职能由过去的办 体育转变为间接的管体育,由过去的事无大小一手包办转换为以制订政策法规、实行监督协 调为主要职责的宏观调控;2000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 纲要》、2002年7月22日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 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符合体育发展规律的体育 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新时期体育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

几乎在同一时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入。1985年5月,中央发布《中共中央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根据其精神进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政府与高等学校、中央与地方、国家 教委与中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在 政府与学校关系上,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通过立法,明确高等学校的权利和义务,使高等 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办学的法人实体,在招生、专业调整、机构设置、干部任免、经费使 用、职称评定、工资分配和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分别不同情况,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的办 学自主权。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 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

于是,在体育体制改革向社会化方向发展、逐步落实举国体制下多种实现形式、大学办学自 主权得以扩大、办学条件也有很大改善的时候,在中国竞技体坛上沉寂多年的大学竞技体育 自1986年山东掖县会议后,开始了逐渐渗入中国竞技体育系统,直接参与竞技体育的艰难历 程,重新尝试承担培养国家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任务(表1),至今已近20余年。

市场经济体制下,源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体育社会结构进行分化和重新整合是一种必然,在这 种大体制下,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应该是开放、多元的体制,具有多种实现形式。计划 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在长期实践中被发现在全面育人上存在着许多难以 在原有体制内进行弥补或愈合的缺憾,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过早的专业化训练,致使运动 员在文化、知识的积累上远远达不到退役以后二次就业的基本文化素质要求,严重影响了中 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改革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解决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的呼 声越来越高。在这种社会需要,体制又可能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这样认为:时隔多年,部分 大学陆续重新直接参与国家竞技体育,既是对过去大学竞技体育的一种继承,也是对国外大 学竞技体育的一种借鉴;既是对提高自身竞技水平的要求(比如要代表国家参加世界大学生 运动会),更是通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水平运动员(包括学生运动员和运动员学 生),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多种实现形式的其中一种,有益补充“举 国体制”的一次国家视野层面上的有益尝试。这是大学适应社会需求规律在体育方面的一种 体现,也体现出大学对国家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责任和使命,表达对体育回归教育的 一种期待。

从大学体育与国家竞技体育关系的实际发展来看,体制约束的逐渐松动,使得目前的实践已 经突破了以往长期存在的单向关系,已经逐渐表现出大学体育理论上所应具备的高等教育系 统与体育系统双向互动关系。

3 践行大学职能的大学体育应更多地表现为国家体育的现实性服务

大学体育应该主动为国家体育服务,这既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现代大学职能所致,也是 国家体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但这种服务,不是基础间接性服务,而是通过直接参与而实现的 现实性服务。

从运动员培养角度讲,高水平竞技运动员可以是普通大学生!这个现象在国外竞技体育中已 经屡见不鲜,在中国却不多见。

用中国奥运冠军代表中国竞技运动员的最佳成绩(截至2004年),统计其夺冠时的年龄分布 [7](图2)。中国奥运冠军的平均夺冠年龄是22.89,标准差为3.55(其中男23.5 ±4 .15;女:22.54±3.1),149个冠军年龄中132个,占88.6%的冠军年龄都正处在正常的大学 本科、研究生学习阶段(18~28岁);从夺冠项目来讲(表2),22个夺冠项目(分男女) 中有17个项目的运动员全部在这个年龄段。这说明,在中国,从年龄上讲,运动员大多也可 以直接是大学生!反过来,大学生也可以是运动员。

从目前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来看,长期游离于教育系统之外,缺乏文化教育是制约竞 技体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不仅造成运动员退役后二次就业困难,并且,在日益强 调科学训练、运动员智能影响力越来越重要的现代竞技运动训练中,也严重制约了训练质量 。另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运动员也迫切需要文化教育,以求个人全面而持续的发展。 遵循科学发展观,“体与教”必须结合,培养更多地“学生运动员或运动员学生”将是今后 中国竞技运动人才培养的一个走向,这其中,“学生运动员”由于其文化教育上的优势,更 显得具有长远意义,尤其是“大众化”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将使得“学生运动员”对中国竞 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时下,世人关注的焦点问题已不是大学体育 应不应该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问题,而是大学体育能不能培养和如何培养出高水平竞 技体育人才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大学体育能否真正实现培养“体育优秀人才”,直接 参与国家高水平竞技体育的美好愿望。随着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大学生运动员的初次登台,可 以预见,随着改革的深入,大学生运动员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家层面的高水平竞技舞台 上。

再从群众体育来看,计划经济下的体育管理体制把群众体育与学校体育并列,于是,在传统 学校体育理论中,学校体育就是面向学生的体育教育,不包括群众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基础 。

大学体育与群众体育是什么关系呢?从大学体育应该为国家体育服务的角度看,大学体育的 服务对象应该不只是大学生,而是全体在校人员,甚至周边社区群众。当然,主要还是包括 学生和教职工。从这一点上讲,大学体育就不是大学体育教育的概念了。

以往大学里的学生普遍以普通本科学生为主,绝大部分来自中学正常时间内的毕业生,年龄 在18~22岁,学校规模不大(1990年我国高校平均1 919人)[8],教职工人数也不 是很多(数百人),相关学校体育制度上规定体育课只针对1~2年级学生,属于成年人的群 众体育在大 学体育的比重不大,加上体制上职责划分的限制,大学体育中的这一属于群众体育的小部分 常常划归单位职工体育范畴,不被认为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而在其理论中基本不予考虑 (更重要的是,以往学校体育理论是以中小学体育为主,中小学校的教职工数量不多,可以 忽略不计,所以,以往学校体育理论中的大学体育也如是予以忽略。——笔者注),于是, 只针对这些青少年学生的大学体育就被认为是群众体育的基础,大学体育也就与大学体育教 育混为一谈了。

但是,目前大学里人员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出与中小学明显的不同:

伴随1997年后高校扩招的潮流,中国高等教育突击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中包括专科 、本科、双学位、研究生(硕士、博士、博士后)等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学历教育、非学 历教育的形式结构,以及招生管理制度均出现了重大变化,“万人大学”已不在少数(据了 解,至2007年,中国高校各类在校人数已达2300万,高校数量接近1 800所——笔者注。) 这 样就造成在一所高校内,学生类型以及年龄层次都呈现多样化的特征,比如研究生数量急剧 扩大,截至2006年底,全国有52所高校设有研究生院,少部分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数量已经 与本科生相当(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本科生入学年龄不再有限制;大学生这种类型 和层次多样化的特征直接导致大学体育的主要对象群体——全体学生的平均年龄上升,特别 是在一些研究型大学,成年人比例显著增加。

同时高校教师数量也激剧增长,按教育部2004年下发的《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 案》生师比要求(一般为18:1),每所万人计的大学,就应有近千人计的教职工队伍,还 有大批离退休人员,并且,这些教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大多住校。

大学在校人员规模大,人员成分日益复杂、成年人比例显著增长,并且集中居住等群体特点 ,显然给大学体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变化要求。

首先是体育教育的“基础性”受到了冲击。以往大学体育的对象主要是处于青春期后期的在 校本科生,其活动主要集中在对1~2年级学生的体育课程教学和全体学生的群体活动方面, 特别是教学计划中的“体育课”更是作为体育教育的核心成为大学体育教师最重要的活动。 在新的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在终身体育思想影响下,把大学体育课程对象继续 集中在1~2年级学生,从学生人员构成比例上讲,已经不合时宜;另一方面,随着学生构成 成分的日渐丰富,体育对象(学生)平均年龄的提高,大学生体育活动中“自主性、娱乐性 ”等特征表现日渐突现,即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成年人的群众体育特性。在大学体育重心向群 众体育偏移的情况下,总体来看,把大学体育教育仍然作为中小学体育教育模式的延续显然 与时代发展不符。至少可以认为,把已然具有成年人群众体育性质的大学体育仍然作为未来 群众体育的基础性教育(现在培养,以后应用)是不确切的。其二,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已经意识到体育在继续作为代偿、教育、调节工具存在的同时 已经开始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价值取向上,从体育的工具理性开始走向 价值理性;就体育“physical education”的词源意思来说,它偏指向对儿童或青少年在自 然生长发育过程的“身体养育”。[9]那么,可以这么理解,当人的自然生长发育 结束以后 ,就自然不存在身体养育了,而是身体维持与保养!这时候的“体育”就不应再是“physic al education",而是偏向“recreation, health"等含义了 。这样就更容易理解在大学组 织内部,已成年或接近成年的大学生和教职工的体育活动内容以及活动方式,应更具有社会 体育“康乐性、生活化”的特点。大学体育虽然仍可视为学校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 on)的最高级阶段(特别是对于1~2年级的本科生),但因总体结构与形式上越来越多地表 现为成年人的社会体育特性,其很多部分更应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体育形态——大学社区体 育,直接参与到整个群众体育的建设之中。

其三,显然大学体育也不能再只视为针对大学生的体育教育了,大学体育与大学体育教育的 概念不能再合二为一。

在现实中,以各类学生、教职工以及大学周边居民构成的以大学校园为依托的、群众性的大 学社区体育已经成为大学体育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这样看来,以往关于大学体育也是群众体育的基础的认识,与发展现实也是不相符合的。大 学体育其中的一部分已经很大程度上成为群众体育的直接参与者。

4 现代大学职能视角下新时期大学体育的基本属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现代大学职能和相关体育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确立大学体育基本 属性认识的核心依据。大学体育是大学关于体育的行为系统,作为大学组织行为的组成部分 ,应和大学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完成的社会职能一样可以具有一定程度的“跨教育性”;历 史上曾经,以后更应该是以践行现代大学职能为基本内容,体现“体育—高等教育”双向互 动基本理念的大学组织行为,而不仅仅是大学组织面向普通学生的体育教育行为。特别是对 有能力的综合性重点大学而言。

行为最原始的含义是指有生命有机体的运动和活动。从组织的意义讨论行为的含义是把组织 也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富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关于组织行为,有学者界定为:“在组织内部 ,个人和群体所产生的行为,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其中也包括组织自身的 运行状态”。[10]

据此,作为大学组织行为一部分的大学体育可描述为:在大学组织内部,围绕其职能,由个 体、群体所产生的体育行为,以及大学组织与外部环境在体育方面的交互作用,包括用体育 来维护组织自身良好的运行状态。

从践行大学全部职能的现代大学组织行为视角来理解新时期的大学体育:大学体育是大学组 织践行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的行为(也包括维系大学组织自身运行状态 )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组织行为在体育方面的具体体现;大学体育通过现代大学全部职能的 实践活动与高等教育和体育事业发生关系,其内容既包括有对大学生实施德、智、体全面教 育的体育教育部分,也包括除体育教育之外,属于国家体育组成部分的群众体育、竞技体育 ,以及高水平体育科研等活动。其基本属性,概言之就是:大学体育从整体而言,是大学组 织行为中关于体育(广义)的部分,是大学组织践行其全部职能行为的践行者与维护者,不 仅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体育的直接参与者。其社会关系既隶属于高等教育 系统,同时也以现实形态而非基础形态隶属于学校体育之外的国民体育系统。相比传统认识 ,新旧属性的区别在于新属性主要的社会关系已由高等教育转向高等教育与国家体育两个方 面。

5 结 语

高等教育与国家体育体制与运行机制不断的改革与发展,以及人们对大学精神、大学理念、 大学职能等有关大学组织内涵、价值等不断的挖掘和体育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整合,使人们越 来越意识到新时期我国大学体育正面临着一次结构和功能性的大变革。传统大学体育理论认 识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采取了与普通体育教育一样的视 角,这种视角就目前形势看来,对大学体育基本属性的界定存在着缺陷,也导致以往大学体 育的内容、目的、任务等只表现出现代大学职能中的一部分和造成以往学校体育理论中关于 大 学体育的部分并没有充分表现出大学体育的特殊性(特别是与中小学体育在组织上的差异性 ),这已经不适应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已经扩大到包括体育教育在内的、更广阔的大学组织行 为范畴的大学体育实践需要了[11]。新形势下,大学体育不再只是大学体育教育了 ,在理论上转换观察视角是很有必要的,从现代大学全部职能的大学组织行为视角观察大学 体育的基本属性,它不仅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体育的直接参与者。

笔者进一步认为,随着新时期大学体育的发展,其基本理论应在长期以中小学体育为主要研 究对象的学校体育理论体系中相对独立,应在新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下,大学体育实践蓬勃发 展之际,从大学的职能视角,适时进行重新审视和系统建构。

参考文献:

[1] 刘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4.

[2] 朱国仁.高等学校职能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46-47.

[3] 潘懋源.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8-43.

[4] [美]克拉克•克尔,陈学飞等译: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17;26;65.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

[6] 陈希.变革时期我国大学体育的组织与管理[J].体育科学,2002,22(4):2.

[7] [2007-09-10]http://2008.sohu.com/china/champions/.

[8] 母国光,翁史烈.高等教育管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10.

[9] [英]赫•斯宾塞.教育论:智育、德育和体育[M].//胡毅,王承绪.斯宾塞教育论 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4-149.

[10] 王玉莲.组织行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

[11] 彭庆文.当代中国大学体育实践发展的新动向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视角转移[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5):653.

作者:彭庆文

专业性大学体育论文 篇2:

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摘 要:运用文献法、演绎法等,论述了通识教育的内涵、通识教育与大学体育的关系,分析了当前大学体育教学在通识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课程开设的适应性不强,师资队伍素质上的差距,理论教学、教学方法方面滞后等;并阐述了在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的目标及改革途径:构建多元并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优化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充实完善教学方法与内容等。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Key words: general education; university sports; teaching reform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注重学生的人文主义熏陶,凸显人格完善与修养提高,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历史上第一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到一起的是19世纪初期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教授,他在1829年指出,“通识教育”是一种综合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为专业学习做准备的教育。清华大学的李曼丽博士在《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一书中指出,“通识教育就性质而言,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通识教育是应该回答大学为何而办,为谁而办、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等问题。事实证明,通识教育已成为大学教育一股强大的改革思潮,成为深化当前大学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一起共同构成一个人完整的大学教育,二者不可分割。[2]这一理念近年来逐渐被我国大陆教育界所接受和认同,并在部分高校开始实践。

为了实现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必须从高等教育的核心领域——课程教学着手。那么,什么样的课程才是通识教育呢?实际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各有特色。长期以来,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就此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强调“提供心灵的教养”,广泛提倡经典著作的学习;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就设置了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道德评判等七大领域。香港和台湾的大学普遍设立通识教育课程,开设有关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类的科目,以供学生研修。中国内地的许多大学也开始注重实施通识教育。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大和北京师大等校,把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全校性必修课,包括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体育和军事等课程;另一部分为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并把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划分为七个领域: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计算机、语言、艺术和技能。上述四所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占总课程学分的三分之一左右。课程安排的时间也比较合理,一般学生是在大学前两年完成这些通识教育课程,之后才开始专业课的学习。[3]

大学体育教学历来作为各类大学的基础教育课程,从课程性质来说,必然成为大学通识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多年来,大学体育教学一直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尚未跳出传授教育理念的羁绊,未能充分发挥在通识教育领域中的作用。本人长期从事大学体育的教学与研究,尝试在本文中从教育学、比较教育以及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及要求等方面探讨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

1 大学体育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体育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承担着完成高等教育目标的重要使命。在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平台上,大学体育表现为四层意义。首先,大学体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其次,大学体育的教育过程是文化教育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训练和实践,使学生受到相关体育文化的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再次,通过一系列的体育教育活动达到精神教育的目的,使学生的自信心、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合作协同等品质得到完善;第四,培养与体育相关的应用型人才。大学体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做人,强调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等教学活动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发挥其修心养性、教化育人的特殊功能。

基于通识教育的理念,我们认为大学体育教学体系是由人文原理层、科学原理层和行为方式层构成的“立体结构”。长期以来,人们对大学体育教学关注的只是冰山水面上的“显形”部分,而忽视了其下面起决定作用的“隐形”部分。足球教练米卢“态度决定一切”的理念就简洁地揭示出冰山下面“软件”的价值。可见,探索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大学体育教学,其实质就是将“人道”与“物道”整合,[4]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今天,把大学体育的教育目标融入通识教育的范畴,必将全面提升大学体育课程的功能与效果。通识教育的内涵广泛,大学体育只是其中一部分;并且这一功能仅仅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是无法全部实现的,还应包括课外体育、体育社团、高水平运动队等方面。大学体育教育的各个方面相互协同,全面实施,才能更好地为通识教育服务,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

本文着重论述大学体育的课堂教学,重点分析和研究基于通识教育理念之下,大学体育如何进行教学改革。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了新的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可以看出,21世纪的社会发展对学生的体质、健康、心理素质和职业技能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大学体育的教育和教学也必须与之相适应。

2 大学体育教育是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

大学体育是我国几乎所有高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它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占据重要位置,是通识教育中的一块坚强的柱石。

2.1 大学体育教育目标与通识教育的目标基本是一致的 新《纲要》指出:真正的健康是指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大学体育教育应以提高体育素养作为总目标来阐述,对体育的认识从过去“身体发展的教育”(physical education)转变为“以运动为基础的教育”(education based on sports)。“以运动为基础的教育”是人们对学校体育教育认识的深化,拓展了体育教育和教学的领域:生物学领域、心理学领域、社会学领域,提高了体育素养的丰富内涵。它以育人为最高目标,以知识技能为主导,培养能力为重点,身心发展相协调,终身体育为方向。[5]基于这种思考,可见,体育素养的培养与形成包含了身体的、心理的、道德的、文化的、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与通识教育的目标完全契合:把大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人”,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使其获得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给予学生某几种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能力结构;还要培养大学生丰富高雅的情趣[6]。这些目标也应该成为大学体育教育的应有之义。在大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讲授、动作示范、身心训练、文化传播等教学手段,通过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提倡科学化和人格化,其目标就是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身心健康的人。

2.2 大学体育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 通识教育的实施,是通过多门课程共同作用来完成的。那么,大学体育作为一门课程究竟怎样才能承担它在通识教育中应尽的责任呢?它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体育运动不仅对增强体质,提高肌体活动能力和发掘人的潜力有极为明显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人的心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明显的作用。研究通识教育不能没有大学体育,实施大学体育教育就是引导大学生对人体本身及其潜在力量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这样大学体育就会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大学体育是吸纳先进文化的理想平台,也是培养个性化人才的有效手段。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是大学体育的一个最基本的目的,也是区别于竞技体育的本质特征。通识教育,就包括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大学体育的潜力及学生的个性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培养其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7]如此可见,大学体育所具有的教化功能、智育功能、美育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等,都与通识教育的教育目标一致,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大学体育教学在通识教育中的现状分析

教学过程是体现教育理念的根本途径。从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来看,当前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虽有很大的改观,但它的发展还不能与通识教育的理念相适应。虽有少数学校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大部分院校的教学中还存在问题。

3.1 课程设置的适应性不强,教材的深度和广度需要更新的突破 目前,大学体育的课程设置仍存在单纯技能化、繁杂且针对性差现象;课外资源开发不足,对教学缺乏辅助意义。在教学改革中,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花样百出、各具特色,但仍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大学体育教学仅在运动项目选择、选项课或俱乐部教学模式等形式上投入过多精力,在教学具体内容上大多仍沿袭传统体育教学思路而乏于质的进展。其次,有的教学改革片面追求教学特色与内容多样化,在某种程度却导致“小而全”传统教学的回归,最终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及“什么都学而什么都不精”的结果。再者,相对忽视课内外对学生一体化培养意义。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应依据生活而教育,对于体育,应让体育走进学生生活,实施体育生活化教育。”[8]仅在每周仅有的两个学时以及为时不多的课外活动中,大家关注的主要还是篮、排、足、体操、小球等运动项目的技战术知识和竞赛的结果。对于在人的发育成长过程中,体育所承担的人文教化、心理调节、人格支撑等方面的任务则远未完成。

3.2 体育理论研究和体育理论教学的不足 体育教育理论是指导体育教学的依据,但是,当前大学体育教学所依据的传统教育理论,难以正确指导基于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为此,亟待开展大学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围绕通识教育理念深入进入正确的轨道。与此相关,大学体育中体育理论的教学也有待改进和加强。时至今日,我们仍有一部分课程的指导思想忽视体育理论教学对通识教育所具有的教育意义,认为让学生掌握了运动技能,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忽视理论教学的结果是造成学生对体育课认识不足、知识面狭窄、缺乏理论指导实践的基本技能。我们必须从通识教育的意义上认识理论课建设和理论教学的价值,编写系统全面、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理论教材,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真正了解体育课的整体要求、认识体育的多元价值、传承体育文化,科学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和理论基础[9]。

3.3 大学体育师资与通识教育的差距 大学体育教师作为教学改革实施主体,对教学改革态度与能力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但如今,大部分体育教师缺乏通识教育所要求具备的人文素质的知识背景。追溯体育教师培养过程,大学体育师资主要来自于体育院校,而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与通识教育的师资需要尚有很大距离。目前我国体育院系选拔的新生由于在基础教育阶段花了大量时间用于体育专业技能、技术训练,人文素养相对比较薄弱。虽然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及相关的专业知识都很扎实,但很少系统地接受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因此不能很好地掌握所教学科知识的思想与本质内涵,缺乏广博的文化背景知识,不能将相关学科知识综合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很难从通识教育层面上讲清与体育相关知识,难以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10]体育教师理论知识更新速度慢,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与现代教育改革要求不能同步跟进,也使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目标存在一定局限性。从事大学体育教学的教师只有把通识教育和体育教育融会贯通,才能真正实现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进而完成通识教育的任务。

4 大学通识教育中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与对策

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已从简单的单一型人才转向多元复合型人才,要求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发展,这也正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目标要求。

4.1 通识教育中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 既然通识教育的实施必须通过多门课程共同作用来完成,那么大学体育作为其中的一门课程,与传统的体育教学相比,究竟应该有什么样的目标和功能才能发挥它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呢?

4.1.1 坚持“以人为本”的培养原则 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通过综合体力、智力、情趣、伦理等方面的培养,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大学体育教育亦应体现“以人为本”,既要讲授体能训练,运动项目的技战术知识,更要在这些讲授中融入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体育伦理学的观点,传播体育在人类发展中、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力求在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个人作为社会成员在人类社会中应具有的地位与责任,从中感知生命与生活、幸福与自由、个性与尊严的道理,领悟人生真谛;并能以健康的体魄、坚强的信念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各项社会活动之中,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1.2 构建综合全面的知识结构 通识教育力求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必须建立一套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十分强调非专业化的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大学体育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来说,已经是非专业教育的一部分,但就其自身的知识结构来看,也有一个突破旧模式,更新、充实教学内容的任务。在此,开阔视野和拓宽领域是十分重要的。除了传统的体育单项课程之外,充实体育文化、体育历史、体育精神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一定会使学生对于体育的理解更为深刻和全面。

4.1.3 实行个性差异的培养模式 通识教育关注人的个性发展,主张针对情况迥异的不同个性,度身定制与相适应的培养方案,以求人的最充分的成长。由于,人的体能、体质上的个体差异相当明显,所以大学体育教学“因材施教”显得更加重要。当前,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真正实行每名学生的个体培养计划尚无条件,但是,经过普查摸底,适当分类对身体特长、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情况相近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还是可行的。只要做到保护个性,发挥优势,关注差异,一定会使每位学生在学习中都获得快乐,有所提高。

4.1.4 收到潜能开发的教育效果 通识教育把教育作为一种过程,通过掌握知识体系达到开发人的大脑的目的;也就是说,专业知识、基本理论、技能训练等等不过是若干知识的不完整的碎片,而教育可使学生把这些是碎片整理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人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形成为一种科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大学体育教学对于学生潜能开发的作用显而易见,学生在体育运动的学习和参与过程中,释放大量体能,就会显现出许多自身尚未发现的潜在素质。在教学中既注重身体的训练,又加入精神的建树,那么学生在身心、智力、思维、心理等方面的潜能都可以不同程度地调动起来。

总而言之,通识教育是培养人的理性和心智的教育,是一种人格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获得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丰富高雅的情趣,尽可能克服高等教育专业化带来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学生的一切才能、素质尽可能完全得到发展,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个性的人和合格的公民而享有高质量的生活。

4.2 通识教育中大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功能 从传统理念上讲,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体育保健知识等,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提高人体的机能水平和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都将是学校体育的最主要的功能之一。

但是,作为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大学体育教学,仅有这一项功能就显得非常薄弱。今天,我们对于大学体育教学,还要求具有人格养成、身心愉悦、社会认知、传播人文精神等多项功能。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提高身心素质,培养竞争意识,经历挫折失败,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优秀品质,加强道德修养,促进人格养成等等。只有做到这些,大学体育教学才真正实现了通识教育的目标,才能发挥通识教育的作用。

4.3 通识教育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大学体育教学的整体设计、学期计划和课程教学中,都应围绕通识教育的目的与要求来构建。通识类课程既要注意内容的不断深化,避免低层次上的重复,又要确保与中学体育课程的有机衔接。大学体育在注重科学性、实用性的同时,更应关注对以往教材体系、内容、形式进行变更,注重体育教学改革在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多元化与特色性相统一。

4.3.1 增加通选课的项目和内容 新《纲要》明确提出确定体育课程内容的原则:“健身性与文化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11]”,其中还提出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获取信息,不断充实、更新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进行野外生活训练与实践,为休闲体育在大学的广泛开展提供良好契机,教学内容也体现多样性、丰富性与时代性。我们在构建新的体育教学体系中的改革中应充分满足学生健身需求的基础上,发掘体育的文化性、娱乐性、生活性和实用性,使体育课成为大学实施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思想的阵地。[12]要不断丰富运动项目,突出人文特色,增设通选课,有利于提高文化素养、拓宽知识面、培养体育欣赏的水平和审美能力。比如增设“马拉松”课程。马拉松运动是体育运动中极具体育文化特色的运动项目,它的产生发展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产生发展是息息相关的。马拉松文化也在发展中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马拉松精神和现代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它要求人们既要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树立坚定信心和坚强意志力,又要敢于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大学开展马拉松运动,从内涵上看更重要的是倡导马拉松精神,倡导挑战和超越,激励人们发扬勇敢竞争精神,奋力拼搏、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永葆勃勃生机。通过马拉松运动,可以灌输通识教育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培养开朗、进取的健康人格。

4.3.2 开设奥林匹克课程 大学体育通过对人的身体运动的教育,实现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统一;而历史悠久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遗产,是对青少年进行身心教育的生动素材,也是青少年乐于接受的教育内容。所以,将奥林匹克文化全方位地教材化,将奥林匹克运动的全部思想和活动内容教材化,改变以往学校体育只是简单地将运动项目搬入学校体育教材的状况,将奥林匹克文化的多层次科学地融入体育教材。[13]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奥林匹克的历史人物、赛场、逸事等多方面的内容,实现奥林匹克文化的广泛传播与发扬,让奥林匹克文化与学校体育的有效衔接,最终通过体现奥林匹克文化对人的教育,实现古今中外各国教育家们在通识教育中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想。

4.3.3 多途径完善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通识教育的实施必须建立一支具备一定通识教育水平的师资队伍,因此,大学体育教师面临着适应通识教育理念和教学原则的转型。哈佛大学非常注重请有名望的教师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这些一流的教师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使通识教育卓有成效。目前,我国从事大学体育教学通识教育的教师还不适应,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对通识教育的目标认识不清,而许多教师本身并没有接受很好的通识教育,所掌握的更多的是运动技能的知识。因此,应当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教师水平的提高,才能使通识教育不流于形式。

5 结 语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大学体育教育在通识教育中应该占有怎样的地位一直没有一个深入的研究。梅贻琦的“通识为本,专识为末”,“本末兼赅,通重于专”的思想应该成为我们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尤其是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要相适应时代的变化,必须重视通识教育,深化大学体育教学改革,适应新世纪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与日俱进,势在必行。正如顾拜旦未能料到奥林匹克全球化,牛顿未能预见登月,达尔文未能预见基因工程一样,我们也难以对一个充满挑战和变数的新世纪大学体育的未来做出清晰的描述。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大学体育发展的关注,在时代进步和大学体育发展规律结合的基础上,对大学体育问题做出前瞻性的展望,并主动地适应它。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无论是在教育理念上,还是在教学实践中,必然会发生重大变革,出现新的突破。同时,大学体育教学仅仅是通识教育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如何与相关课程包括专业教学课程的衔接,也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因此,为了更为深入地探讨这一命题,还有待更多同仁的思考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6-17,189.

[2] 赵强.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发展历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 章黉.从通识教育视角探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8.

[4] 寇磊.论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大学体育教育[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8):153.

[5] 王宗平.大学体育课程实施[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58-60.

[6] 王亚飞.高校体育教育价值的再认识[J].四川体育科学,2006(6):97.

[7] 陈颖川.大学体育教育的沿革和发展途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14(4):85-87.

[8] 顾成华.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教育探索,2010(10):52.

[9] 冯胜钢.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作用和地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7):871.

[10] 法规文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J].中国学校体育,2002(4):4-5.

[11] 魏明东,等.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30年的回顾[J].体育科研,2009(6):33.

[12] 时海霞.论奥林匹克文化体育教材化[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

[13] 柳友荣.科研能力:信息时代教师素质的重要内涵[J].中国教育学刊,1998:(6).

[14] 熊思东,李钧,等.通识教育与大学:中国的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投稿日期:2011-05-23

作者简介:朱慧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奥林匹克运动。

作者:朱慧芳 蔡皿

专业性大学体育论文 篇3:

大学体育教学在通识教育视角下的改革分析

摘 要:在通识教育下,我国大学体育教学还存在课程设置和教材深广度有待进一步更新、体育理论研究和体育理论教学不足以及大学体育师资与通识教育存在一定差距等问题,为此,应注重教学目标改革,增加通选课的项目和内容,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以促进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大学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体育;通识教育;教学目标;通选课;师资队伍

目前,我国大学体育教学运用通识教育的地方相对较多,对于优化大学体育教学知识结构、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知识涵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学作为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教育课程,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通识教育改革也要结合当前的教学现状,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模式,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打基础。然而,目前通识教育视角下我国大学体育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结合我国高校在通识教育视角下实际体育教学情况,并借鉴国外成熟的通识教育体系和先进观念,基于当前的教学现状加以全面地创新,促进高校通识教育视角下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通识教育概述

通识教育也被称作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主要由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发展而来,无需专业技能训练,较为注重对学生的人文主义熏陶,注重学生公共事务能力的培养,完善学生人格,提升学生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通识教育在西方具有久远的发展历史,同时西方教育在通识教育的教育性质、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概念等方面具有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就。通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高校学习过程中,均应当接受非专业性的教育。通识教育作为广泛的非专业性的技能的培训,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通识教育有机地结合了基础教育、预备教育以及整合教育,能够有效优化大学体育教学知识結构,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知识涵养,提升学生技能训练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目前通识教育视角下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课程设置和教材深广度有待进一步更新

我国很多高校在设置大学体育课程方面相对单纯技能化、繁杂以及针对性较差,同时大学体育课外资源的开发存在不足现象,难以有效发挥体育课外资源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辅助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在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使得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各具特色,然而各高校在大学体育内容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一些高校较为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缺乏教学内容的创新,使得高校的大学体育教学仍然沿袭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思路,难以有效提升大学体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一些高校较为注重体育教学特色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使得传统的“小而全”的体育教育模式教学回归,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使得学生掌握的体育知识多而不精。此外,一些高校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课内外对学生一体化培养的意义,难以有效发挥体育所承担的人文教化、心理调节以及人格支撑作用。

(二)体育理论研究和体育理论教学不足

体育教育理论是高校开展大学体育教学的核心依据,然而,目前一些高校在开展基于通识教育角度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时,存在体育理论研究和体育理论教学不足现象,难以实现对基于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指导。高校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大学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围绕通识教育理念,改进和加强大学体育教学中体育理论教学。目前,一些高校在设置大学体育课程时,忽视了体育理论教学对通识教育所具有的教育意义,对大学体育课堂教学任务存在片面认识,忽视了对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认为大学体育教学任务便是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忽视了对学生体育理论思想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高校在开展大学体育教学时,应当从通识教育角度对大学体育理论课建设和理论教学的价值进行全面认识,注重大学体育理论教程的编制,确保大学体育理论教学取得长足发展,在内容上有所完善,扩展知识面,建立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并提高体育通识教育的针对性,提升大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三)大学体育师资与通识教育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一些高校大学体育师资与通识教育存在一定差距,在固有理念的制约下,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不准确,人文素质匮乏。我国大学体育教师大多来自于体育院校,没有接受过全面系统的学习,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即便是在体育教师上岗前开展了一系列培训活动,也导致他们的整体素质与通识教育所需人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与此同时,在老旧思想的制约下,我国当前选拔人才的方式也较为单一,太过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训练成绩,忽视了他们的体育综合素养,导致他们的人文理念滞后。另外,未成体系的教学模式和制度,也让通识教育理论学习不被重视,再加上一些教师专业水平一般,缺乏广博的文化背景知识,难以有效实现相关学科知识综合化教学,导致高校的体育教师在理论知识更新方面速度相对较慢,难以有效实现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与现代教育改革要求的同步跟进,从而难以有效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全面发展。

三、大学体育教学在通识教育视角下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教学目标改革

第一,坚持人本原则。所谓人本原则就是要将学生看作是教学的主体,凸显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在大学体育通识教育视角下,关注学生的成长,通过多元的手段,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因此,高校在开展大学体育教学时,要认识到传播体育思想在人类发展中以及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过程中,明确个人作为社会成员在人类社会中应具有的地位与责任,同时确保学生以健康的体魄、坚强的信念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各项社会活动之中,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构建综合全面的体育知识结构。通识教育较为注重学生知识文化素养的提高,因此,高校在开展基于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时,应当对学生进行分专业知识教育,构建综合全面的体育知识结构。与专业体育教育相比,作为基础教育的大学体育教育已经发展成为非专业教育的一部分,然而大学体育教育在知识结构方面,仍然受传统模式的影响较大。对此,高校很有必要开阔视野和拓宽领域,在构建综合全面的体育知识结构时,增设体育文化知识以及体育历史、精神等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第三,注重个性差异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应用。高校开展的通识教育较为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主张针对情况迥异的不同个性,制定与其相适应的培养方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充分成长。人们在体能和体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高校在开展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时,应当注重个性差异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应用,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目前,高校实现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真正实行对每名学生进行个体培养仍然存在较大难度。高校在开展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体育教学时,应当注重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全面调查和分析,根据学生的身体特长、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等情况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学生开展个性差异人才培养,注重对学生个性的保护,关注学生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增加通选课的项目和内容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体育教学课程内容提出了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結合的原则。对此,高校应当增加通选课的项目和内容,在构建新的体育教学体系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诉求,彰显体育的优势,重视体育文化性、娱乐性、生活性以及实用性的发掘。高校在设置体育课程内容时,应当注重运动项目的不断丰富,同时增设通选课,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体育审美能力。如高校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增设“马拉松”课程。马拉松运动具有体育文化特色,其产生发展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产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同时,马拉松文化也在发展彰显着其强大的生命力。马拉松精神与现代奥林匹克的更高、更快、更强精神一脉相承,要求人们遇到困难时应当敢于面对困难,以坚定的信心和坚强的意志力克服困难。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开展马拉松课程时,应当对学生开展马拉松内涵和倡导精神的教育,向学生灌输通识教育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培养不断进取的健康人格。

(三)组建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

教师是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施主体,教师的教学改革态度、教学水平及能力对高校大学体育教学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开展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时,应当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打造高素质的大学体育教育师资队伍,提升在通识教育视角下高校大学体育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受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影响,不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同时一些教师对通识教育的目标存在认识不清现象,体育专业技能和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却缺乏良好的通识教育。因此,高校应当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体育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确保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目前,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在通识教育视角下依然还存在课程设置与教材深广度有待进一步创新、体育理论教学和研究的不足以及大学体育的师资与通识教育存在一定差距等问题。因此,在高校继续开展基于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时,应注重教学的目标改革,同时增加选修的内容和项目,并且不断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促进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培善,陈景源,吴韶光,叶宇.大学体育演绎通识教育之课程内涵——以同济大学攀岩课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4):55-57.

〔2〕张胜利.通识教育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4):131-132.

〔3〕李文.对基于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的几点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7):57-58.

〔4〕王永兴.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途径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09):141-143.

〔5〕马春光.探索通识教育视域下的大学体育教学创新[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8):137-138.

〔6〕刘垚.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2):129,106.

〔7〕许淑贤,陈方煜.分析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4):72,74.

(责任编辑 徐阳)

作者:史悦红

上一篇:销售总监述职报告(精选2篇)下一篇:我国成人教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