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粮食杜绝浪费

2023-03-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珍惜粮食杜绝浪费

珍惜粮食 杜绝浪费

珍惜糧食 杜絕浪費

1979年,粮食组织第20届大会决定从1981年起,把每年的10月16日,也就是粮农组织创建纪念日这一天定位“世界粮食日”,以引起人们对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重视,敦促各国采取行动,增加粮食生产,加强全世界的团结,共同与饥饿、营养不良、贫穷作斗争。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早已远离食不裹腹的年代,吃饱饭、吃好饭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还有谁会在意粮食的由来,还有谁会在意随手丢弃的粮食?然而,现实情况令人堪忧:一方面,全世界人口与日俱增,粮食供应日益紧张。全世界还有很多地方和我国的一些偏远贫困地区一样,人民生活水平极其低下,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尚未解决;另一方面,浪费粮食的行为屡见不鲜,就以我们身边为例,每次进餐,食堂里收集剩菜剩饭的大桶都被装得满满的,里面都是同学们没吃完或觉得不好吃就随意倒掉的饭菜.....

暑假有很多同学到国外游学,我们看到外国人习惯用最后一口面包蘸完盘子上的酱汁吃下,相比之下我们请客吃饭却常常剩下半桌饭菜;袁隆平爷爷七十高龄还在为提高水稻的亩产日夜奋战在田间地头;我们却轻易的倒掉吃不完的包子米饭。从小我们就背诵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诗长大,但现在,如此珍贵的粮食就这样被我们有意无意的浪费着,我们应该为此感到羞愧!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古往今来,每一个国家都很重视粮食生产,把解决

百姓的吃饭问题当作第一要务。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粮食紧缺的现状却不容忽视,更不应该丢弃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拿出实际行动来爱惜粮食。在学校食堂里做到吃多少打多少,在餐馆里更要监督家人不要铺张浪费讲排场,成为爱惜粮食的义务宣传员,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第2篇:珍惜粮食,杜绝浪费演讲稿

我是17电气班班长毛不凡,是一个阳光的小男生。热爱各种球类运动,身高一米八,腿长一米一,这让我特别适合跳高运动。我也喜欢在安静的时候弹奏吉他,和着琴声低唱是我放松的方式。我的座右铭是"不管生活是苦是甜,都要快乐"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做一个爱笑的男生。

17电气班毛不凡平时认真负责,活泼开朗,是电气班的班长。他的爱好很广泛,喜欢弹吉他、看电影、打篮球。在学习上也表现优异,相信未来的他会和他的名字一样闪现不凡的光彩。

老师:郭美男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曾经一段时间,"舌尖上的中国"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一提起"舌尖上",人们往往就会联想到美味的食物,但实际上,我们的"舌尖"除了品尝美食以外,也在制造着惊人的奢侈浪费!

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球长期营养不良和挨饿的人口达到了9亿左右。全球有30多个国家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每4秒钟大约有1人应为饥饿死亡!而在我们中国的边远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等原因,还有许多人在饿肚子,还有许多孩子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又怎能谈得上读书、上学呢?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诗。但是,看看我们食堂的餐厅里,各种浪费粮食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同学匆匆吃了几口,就将饭菜倒掉,然后去买零食吃。有的同学挑食,这个不吃,那个不吃。看着满桶的剩菜剩饭,实在令人感到可惜和心痛。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可是,如果你浪费这一点,他浪费这一点,大家都浪费这一点,那就是一个惊人的损失了!

虽然我们的祖国现在十分的繁荣,但是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有一些遥远的地方,那里就是贫困山区。在贫困山区里,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小孩子们还没有地方上学。人们天天吃野菜、白薯、山里的蘑菇,连大米都不多,更别说肉了。要是两三星期能吃一次肉呀,就是谢天谢地了。

再看看我们,每天大鱼大肉,蔬菜水果,应有尽有,却生在福中不知福,还到处浪费。在学校里,有多少同学把吃不了的饭菜到掉了,也许他家里很有钱,也许他家里有的是粮食。珍惜粮食,节约粮食是我们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能丢掉我们的根。如果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看见同学们这样做一定会很心痛,并会指责同学们。在饭馆,有的人为了炫耀自己多么大方、多么有钱,便点了一桌子的饭菜,吃不完的,就要被店里的老板那去。其实剩菜可以打包回去吃,这样也是一种节约。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在此,请允许我向大家发出以下倡议:

1.在食堂就餐过程中不追逐打闹,不奔跑。

2.排队买饭时要有秩序,不争抢打闹。遇到问题要文明礼让,不主动挑衅滋事。

3.就餐时保持安静,不说笑,不偏食、挑食。

4.同学之间互相监督,看到浪费现象要勇于制止,尽量减少浪费。

5.就餐完毕后餐具要轻摆放,保持桌面整洁,不把食品带出食堂。

6.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

同学们,节约是美德,是品质,是责任,我们是社会的主人,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就要用心去爱护它、关心它,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行动中来,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勤俭节约,人人有责!

指导老师:郭美男

[ 世 界 粮 食 日 ]

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缩写为WFD),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世界粮食纪念日,是在1979年11月举行的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定: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此后每年的这个日子都要为世界粮食日开展各种纪念活动。2018年是第38个"世界粮食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们真的能体会每一粒粮食背后的汗水吗

当我们每一次享受酒饱饭足时

请多想想

在这个世界上的许多角落

有很多人食不果腹

你知道吗

在发展中国家

因为饥饿和疾病

几乎每15个儿童中就有一人活不过5岁

每年约有500万5岁以下儿童

死于营养不良和相关疾病

你可知道

所有食物在得到人们消费之前

就有多达1/3遭到损失或浪费

在中国

每年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

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解决粮食浪费问题

是中国未来粮食安全的一大挑战

作为中专人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节约粮食,是善意,是美德,更是一种责任。

作为中专人,要勤俭节约,厉行环保,恭敬万物。

亲爱的中专家人,让我们从每餐每食做起,践行光盘行动,爱惜粮食。

第3篇: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人人有责,防止“舌尖上的浪费”珍惜粮食杜绝浪费心得体会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人人有责,防止“舌尖上的浪费”珍惜粮食杜绝浪费心得体会6篇

【篇一】

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俭事微,可助兴国安邦。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人人有责,防止“舌尖上的浪费”,要从“细”“长”“小”做起,不断树牢节约防线、健全节约机制、培养节约精神。

从“细”着手,树牢节约防线。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引导群众从生活细节各方面减少浪费,广大党员更要带头做节约榜样、节省先锋。要从用餐行为上反对浪费,在用餐过程中做到按需点餐、按需取餐、剩菜打包等。要从消费理念上杜绝铺张浪费,要树立“不讲排场、理性消费”的观念,坚决杜绝婚宴、生日宴、升学宴等重大宴席中的“排场宴”,杜绝公务接待、联谊活动中的“印象餐”。要从健康饮食上主张节约,倡导“注意膳食、拒绝暴食”,加大健康饮食宣传,引导群众健康消费,自觉做到不暴饮暴食。

从“长”谋划,健全节约机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是遏止消费中各种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有效途径。要加强立法,将厉行节约行为纳入法律法规,作为公民必须落实的硬性要求,对浪费行为实行严厉处罚。要建立节约服务规范,将节约文化纳入餐饮行业文化重要内容,明确供餐管理、引导点餐、节约奖励等方面内容,把好用餐“过程关”。要加强对餐饮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食堂等监管,对浪费行为不改善的餐饮企业,实行“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对存在浪费行为的机关事业单位食堂,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党政纪律处分。

从“小”抓起,培养节约精神。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培养节约习惯,须从青少年抓起。要加强学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对青少年的节约教育同建设节约型社会结合起来,既要教育学生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也要让学生了解我国耕地资源、世界耕地资源、粮食生产等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粮食安全危机意识。要加强家庭教育,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好节约榜样,同时教育孩子要珍惜粮食、反对浪费。要加强实践教育,学校可开设农作实践课,父母可在周末、节假日带孩子到农村参加劳动,让孩子在劳动中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意,珍惜劳动成果,逐步涵养节约精神。

“舌尖上的浪费”看起来虽小,但危害很大,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对“舌尖上的浪费”大声说“不”!

【篇二】

关于节约粮食,古人有很多朴实的话:“家有万担,不脱补衣,不丢剩饭”“丰年要当歉年过,有粮常想无粮时”,对此,我们的祖辈、父辈这些“过来人”感受尤深。过去缺衣少食的年代如此,在仓廪殷实的时候更不能忘了这一点。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无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这种优良的传统美德不能丢。我们年轻一代的美好生活是建立在前辈们艰苦奋斗的基础上的,在享受着幸福成果的同时,更是没有任何权利铺张浪费,物质条件不断改善,更应传承好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家宝”,使之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居安思危,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从中长期来讲,我国的粮食产需仍将保持紧平衡态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增加了粮食国外进口的不确定性,中国人的饭碗不能指望靠进口来装满。隐忧仍在,必须具备忧患意识,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未雨绸缪。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一场持久战,须形成有效的机制,遏制餐饮浪费现象的滋生蔓延。“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完善的法律制度是遏制浪费现象的有力保障。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坚决制止浪费行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从我们的盘中餐开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切实培养勤俭节约良好品行,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无论对我们的事业,还是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道德价值。

【篇三】

近日,媒体调查发现,相比于日常“下馆子”,讲究排场的婚宴、寿宴、生日宴、升学宴等大型宴席中食物浪费情况更突出,成为餐饮浪费重灾区。一些受访餐饮从业者表示,目前大型宴席的浪费率普遍在30%以上,有的达到50%甚至更高。

与普通餐饮消费相比,宴席浪费可能更严重,也更难遏制。针对日常“下馆子”减少浪费,可以通过推出“小份菜”等方法来达成,可是,这些措施在宴席浪费上就毫无用武之地。因为盛宴变“剩宴”的主要原因主要在消费心理层面。

主人好面子,宁可多不能少,宁可贵不能贱,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翅鲍龙虾都得有,客人爱不爱吃不一定,但摆出来就够体面;客人也好面子,“吃不了兜着走”听上去就不像好话,吃着还拿着,是叫人笑话的;而对于酒店,则巴不得消费者多花钱,至于花了钱之后是吃是扔,是进了肚子还是泔水桶,自然与他们无关。还有人觉得,当下物质富足,又一直强调鼓励消费促进经济,只要花得起钱,吃一碗倒一碗又何妨?

这正是需要警惕的消费心理——棘轮效应。传说中,纣王的叔叔箕子从纣王换了一双象牙筷子而周围人不以为意,就看出了商的亡国之相。这个故事如果用消费心理去解读就是棘轮效应,意思是人的消费水平会随着收入水平的上涨而上涨,但涨上去容易降下来难,就像棘轮一样可进不可退,换成司马光的那句名言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在南赣一带观察到民风难改时感慨“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解决宴席上的浪费,同样是向“心中贼”发起挑战。提倡商家推出“N-1”点菜法,鼓励消费者“点到为止”“剩菜打包”都无不可,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树立以节俭为美的思维习惯。越是物质富足,越需要保持匮乏时代的警醒,否则,习惯了浪费之后,就很难听得进“粒粒皆辛苦”的良言。

【篇四】

近日,习近平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全体党员干部要带头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增强“党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政治自觉,保持“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忧患意识,涵养“足国之道、节用裕民”的为民情怀,以实际行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增强“党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政治自觉。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党有所呼、我有所应”,是政治上高度自觉的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双胜利的特殊时期,习近平再次点名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意义极其重大。全体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响应号召,身体力行,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要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先锋引领作用,在单位食堂就餐时,坚持吃多少拿多少,践行“光盘”行动,先“吃出个样子”;在家中用餐时,要言传身教,坚持吃多少做多少,杜绝“刀下”浪费;在外就餐时,坚持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打包,先“做出个样子”,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保持“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忧患意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当前,我国虽然粮食连年丰收,但是中国人口众多,粮食生产和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食物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倘若我们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将会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保持粮食安全的忧患意识,通过开展“网上+网下”宣传教育、全方位、多角度的政策解读等举措,让群众更深地了解和认识到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粮食安全压力大,增强粮食安全忧患意识,警醒全民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坚决不剩“碗边饭”,让崇尚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涵养“足国之道、节用裕民”的为民情怀。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人民谋幸福,需要实打实的行动。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发展面临的困难很多、存在的风险不少,需要投入的资金很多,政府会过“紧日子”,才能让人民更早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一毫一厘,民之脂膏”“浪费就是腐败”的意识,摒弃“花公家的钱不心疼”“爱面子”“讲排场”的不良心态;要把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当成座右铭,严格践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法规规定,节约每一张纸、每一支笔、每一度电,杜绝办公用品、水电浪费,自警自省自励,做节俭生活、节约办事的好榜样、好表率。

【篇五】

近日,“斗鱼回应部分吃播主播浪费”冲上微博热搜。8月12日,央视批评有部分所谓“大胃王”吃播浪费严重,引发广泛讨论。对此,斗鱼迅速作出回应称:将积极响应中央相关号召,加强对之后的美食类直播内容审核,杜绝餐饮浪费行为。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节俭名句。然而有些吃播主播并不把“节约”当回事。他们通过服药催吐、视频剪辑、拍摄卡点等方式假装“胡吃海塞”。看似狼吞虎咽,实际上是滥竽充数。无形间造成大量食物浪费。健康生活讲究“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为制造大快朵颐、津津有味的直播观感,欺骗观众,把“难吃的”说成“好吃的”,把“应该小口吃”说成“使劲大口吃”,甚至不惜伤身硬塞,在本质上则违背了健康饮食的基本要求。吃东西是个人行为,但直播吃东西就已经上升到公共层面,需注重公共影响,遵守良俗公序。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已成为大多数人的自觉行为,吃播中的浪费行为本不应该出现。对于斗鱼的回应,有不少网友表示,要“取缔吃播”“封杀主播”。对此,应该辩证地看待。

自媒体比较盛行的当下吃播之能受到不少观众欢迎,原因在于触动观众的心里代偿机制,满足他们的一些心理需求。实际调查显示有不少食欲不佳的观众,能从观看吃播的过程中,增加食欲。且吃播对带动部分食品消费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众所周知,互联网的舆论影响力何其之大,吃播浪费食物应当被批评,但不该引发人们对吃播的过度踹度,并给吃播主播的正常工作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吃播本身无错,需要改进的是吃播的手段和方法,应鼓励引导主播将合理饮食、健康饮食的观念带入到吃播内容当中。希望文化部门加强宣传和教育,直播平台加强督促和监督,将一些吃播中的“胡吃海塞”转变为“健康适度”。要求吃播主播在直播和视频中主动宣传“反对浪费”“光盘行动”等观念。告诉观众如何吃得健康精致,避免铺张浪费。

杜绝吃播浪费的关键在树立“健康饮食”的观念,应该引导人们在“怎么吃”上下功夫,引导人们怎么吃出健康、吃出节俭、吃出文明,真正提升吃播的内容质量,给予观众不一样的饮食体验。

【篇六】

XX省商务厅近日印发《XX省制止餐饮浪费行业规范(试行)》,要求餐饮经营者执行适量点餐提醒提示制度,设置最低消费。《规范》明确,餐饮经营者要主动为消费者提供剩食打包服务,提倡剩食打包积分奖励,对剩食超过一定数量不打包者,增加餐余收费。

有人讲,这其实就是“不打包罚款”,有关方面可能是为了避免引发争议,才称之为“增加餐余收费”。背后是否有这样的考虑,暂且不议,但根据这一规定,以后在XX省的饭店吃饭,如果剩饭剩菜超过一定的量,而且不打包的话,则要额外收费。

出台这一规定,有着较强的现实针对性。现实中的餐饮浪费,不仅表现为剩余了大量的饭菜,还表现为很多人一剩了之,根本就没有打包的习惯。应当相信,上述规定会产生一定的倒逼效果,但也不能太过乐观。不少人担心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有的消费者为了避免被“增加餐余收费”,同意或者要求饭店打包,但打完包带回家,根本就不食用或很少食用,甚至走出饭店就往垃圾箱里一扔。倘若这样,不仅没有节约的效果,反而增加了垃圾分类的难度。

这其实是一种“浪费转移”,看起来盘子光了,食物都被带走了,但浪费并没有解决,而是换一种方式存在。

餐饮浪费可能“转移”,这个问题提醒我们,要反思遏制餐饮浪费的方式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盘子里有没有剩食物,剩多少食物,都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如果节约理念深入人心,无论是饭店还是消费者都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没有剩余,何须打包?

餐饮浪费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消费者的问题,也有饭店的原因,有些还涉及餐饮行业的痼疾。此次XX省出台《规范》,要求餐饮企业执行适量点餐提醒提示制度,禁止设置最低消费,就指向了餐饮行业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一些饭店不仅没有制止反而变相制造和纵容了浪费,并且从浪费中受益。单讲最低消费,有一段时间讨论得热热闹闹,后来渐渐悄无声息,一个事实是,很多饭店都有最低消费,而且标准不低。可以说,最低消费造成了不少浪费。

指出这一点,意在提醒光盘行动不能只盯着盘,不能把是否打包作为判断光盘行动成效的标尺。即使我们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比如加大惩戒力度,让盘里的菜都装进了打包盒,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杜绝了浪费。如果打包客观上造成了“浪费转移”,甚至给垃圾分类处理带来了压力,那就走向了遏制餐饮浪费的反面。

严防“不打包收费”造成“浪费转移”,最关键还是要从源头抓起。一是推动节约意识深入人心,形成习惯,摒弃“好面子”“讲排场”等陋习,防止诱导消费、强迫消费。二是把节约举措落细落实,从每一个环节抓起,凡是有利于节约的事都要做,凡是影响节约的障碍都要清除。仅供参考

第4篇:节约粮食,杜绝浪费主持词

节约粮食,杜绝浪费 四(2)主题班会

甲: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的为“

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主题班会,我们用故事,小品,诗歌 等来说明节约一滴水,一粒米,一张纸,一度电的重要性! 乙:曾几何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 甲:曾何时几,“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格言常被口口相传。 乙:曾何时几,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 甲:曾几何时,伟大领袖毛泽东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时时刻刻鞭策着我们。

乙:勤俭,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创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面请欣赏:诗歌:(

)谢谢她的表演。 甲:现在我们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可以背上书包高高兴兴地到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可以去公园玩耍、做游戏.

乙: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愁吃,不愁穿,生活过得无忧无虑。可是,有的同学却不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甲:下面请听故事:(

)谢谢她的表演。 甲:同学们你们是不是都感觉现在的生活很幸福。可是,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乙:当年,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忍受饥寒,吃树皮、野草,喝雪水、泥水。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

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鞠躬尽瘁、艰苦朴素的光辉事迹,更是彪炳千秋,中华民族正是具有这种精神,才能生生不息,不断繁衍。可是,现在有许多人却不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节约粮食,杜绝浪费 四(2)主题班会

乙:下面请欣赏小品:《

》。 甲:谢谢他们的精彩演出.

甲:现在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0分之1。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而全世界饥饿人口超过10亿!每年因饥饿死亡的人数达1000万,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

乙: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国有13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共可以节约的粮食足够五万人吃一年了。如果把这些粮食支援给灾区,该是多大的贡献啊!我记得“悯农”这首诗说的就是粮食来的不易,同学们,你们会背吗? 甲:看了这些图片,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呢?

这种浪费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学们的身上,甚至整个社会浪费粮食的现象都很严重。看到这些被遗弃的盘中餐,同学们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乙:下面请欣赏 (

)同学给为大家带来的小品

甲:既然节约粮食人人有责,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来号召其他班级的同学加入到我们节约粮食的行列中来。

甲:珍惜粮食就是在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谁都知道农民劳动的艰辛,浪费粮食就是在践踏他们辛勤劳作的汗水。我们提倡吃多少买多少。花父母的钱我们应该知道心疼。 节约粮食,杜绝浪费 四(2)主题班会

乙:文明就餐,节约粮食,从我做起,养成良好社会公德,树立学校学子的良好形象,做文明小学生!今天,让我们继承这一优良的传统,节约粮食,杜绝浪费从我做起。 甲:本次主题队会正式结束

第5篇:国旗下讲话爱惜粮食,杜绝浪费

《爱惜粮食,杜绝浪费》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晨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爱惜粮食,杜绝浪费》。

1997年11月第20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议确定,每年的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世界粮食日所在的那一周则定为节粮周.

今天,我们唱着雄壮的国歌,迎接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我们心中充满了无限的自豪和骄傲,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可是,在幸福的同时,我们有没有想到为祖国做了什么呢?我们有没有为祖国分忧呢?我们生活在丰富的物质环境里,不愁吃不愁穿,快乐无忧的生活和学习,在这样优越的环境里,我们决不能淡忘“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品质。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相信这首李绅的《悯农》同学们都听过了吧。我们盘中的美餐,粒粒都凝聚着农民的辛苦,可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浪费粮食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家里,很多同学挑食,吃了几口饭就倒掉了,说这饭菜自己不喜欢吃!在学校,有的同学把没喝完的学生奶顺手扔到了垃圾箱;有的同学出去游玩,把没吃完的糕点、水果满地乱扔!这些都是在浪费粮食!也许你并不觉得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可是,据测算,如果每人每餐掉一粒米,一日三餐就掉39亿粒米,约7.8万千克,那么全国一天浪费的大米够一个人吃620年!同学们,你们是否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吃不上饭的人们在苦苦挣扎,在发展中国家,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长期营养不良,有20%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粮食没有保障。饥荒已成为地球人的第1号杀手,每年平均夺去一千万人的生命,因此节约粮食值得我们深思。

同学们,珍惜粮食就是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爱惜粮食,杜绝浪费,争取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观念,以节约为荣,以浪费可耻。

2、珍惜粮食,适量用餐,避免剩饭,减少浪费。吃多少盛多少。

3、不偏食,不挑食。要知道每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无论是否喜欢,都尽量把盛在自己碗里的食物吃完。

4、看到浪费的现象要勇敢地劝阻。

5、做节约义务宣传员,向家人、朋友宣传节约粮食,杜绝浪费。在外出就餐时,尽量按食量点餐,实在吃不完就打包。

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自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为艰。”希望大家行动起来,让珍惜粮食,杜绝浪费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让节约这一传统美德在我们学校绽放光芒!谢谢大家!

第6篇:国旗下的讲话-节约粮食杜绝浪费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演讲。

1997年11月第20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议确定,每年的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其宗旨是在于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生产和珍惜粮食的高度重视。世界粮食日所在的那一周则定为节粮周,在节粮周里我们作为小学生,要积极相应号召。

今天,我们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唱着雄壮的国歌,迎接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我们心中充满了无限的自豪和骄傲,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可是,在幸福的同时,我们有没有想到为祖国做了什么呢?我们有没有为祖国分忧呢?我们生活在丰富的物质环境里,不愁吃不愁穿,快乐无忧的生活和学习,在这个优越的环境里,我们不能淡忘“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品质。我们每天吃的一米一粟,从春种到秋收,从种子到我们的盘中餐,是多少生命和汗水成就的啊。当它还是一粒种子时,勤劳的农民们顶着烈日为它浇水施肥,用汗水把它灌溉;这时候一年的光阴也悄然而逝。精心的烹饪才变成了我们面前美味的盘中餐。可是有许多同学在家里把只吃了几口的馒头扔了,把只吃了几口的饭菜倒掉……

当我们肆意将盘中餐变成残渣时,有谁还记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幸苦”的古训?有谁想过用米粒堆积成的山丘可以供多少人充饥?当我们将仅剩一口的食物丢弃时,“厨中有剩饭,路上有饥人”啊,有谁想过战争及自然灾害中难民们那渴求食物的眼神呢?当我们在将吃不下的食物当作垃圾投进垃圾桶时,有谁想到“四海无闲田,农夫忧饿死”的事实呢?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可又有谁曾想过这些食物来之不易呢?我们浪费的同时,世界上还有30多亿人们处于极度贫困的状态,还有8亿人口处于饥饿状态,尤其是南部非洲的人民,更是长期缺乏食物。许多和我们一样的同龄人,他们根本不敢奢望学习,温饱对于他们而言就是最大的渴望啊!

另外,从我们国家而言,目前我们中国的人口是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仅是世界人均耕地的四分之一。我们的粮食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充足,在我国依然还有很多和我们一样的孩子被饥饿包围着……目前我们国家的现状,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特殊意义。

所以,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要从现在做起,要拿出实际行动,为国家分忧,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牢牢记在心中。珍惜每一粒粮食,杜绝每一粒浪费,从我做起。我们要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打包带回家。 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现象的发生。

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在这个美丽的金秋十月,在这个收获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打造节约的良好风尚,打造文明和谐美丽的莒南三小,一起迎接美好的明天吧。

谢谢大家。

上一篇:党校考试下一篇:大四第二学期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