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022-12-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探讨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效果比较

摘要:目的:探讨比较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对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们科收治的80例手外科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针对患者术后疼痛,对照组给予手外科护理常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效果具有明显差异,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减轻手术后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健康,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手外科患者;护理干预;疼痛

骨科的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反应,现已成为继高血压,体温,脉搏呼吸四大生命体征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因为疼痛而产生的焦虑,烦躁,恐惧等情绪,严重的影响了手外科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的康复,而且大大的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所以实施护理干预势在必行。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3年9月我所在的医院收治的80例外伤患者,手外伤48例,前臂外伤18例,足外伤16例。其中男60例,女20例,年龄18-64岁,平均(33.05±12.08)岁。所选患者知情自愿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无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无意识障碍及精神障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手外科术后护理常规,(1)饮食护理。吃易消化粗纤维的食物如芹菜,菠菜等,多食水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禁烟酒。(2)疼痛护理。疼痛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治疗。

1.2.2观察组 除给予手外科术后护理常规,还进行特殊疼痛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关于疼痛的健康教育。对疼痛、止痛药的认识,疼痛评估方法等方面的指导是病人术前术后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2】。医务人员在术前术后应该耐心听病人的倾诉,对患者疼痛进行及时的评估。通过听舒缓的音乐、讲故事、看报纸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的疼痛。(2)疼痛知识的指导,医护人员的教育是改善疼痛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3】. 术后指导患者积极配合服用止痛药镇痛,告诉他们强烈的疼痛刺激会使机体产生诸多不良影响,而安全舒适的药物是可以帮助病人镇痛,可以改善切口组织的氧分压和血液供应,更有利于手术后机体的恢复。(3)止痛药护理。据报道,手术后l-3 天内疼痛发生率高达90%以上,因此减轻疼痛有利于病人术后身体康复【5】.术后第1天疼痛一般会比较剧烈,这时候应该根据患者的主观感受给予治疗,注意观察用药时间、剂量、浓度、方法及用药反应。(4)体位支持。术后采取仰卧位,用气枕抬高患者患肢高于心脏15厘米,促进静脉血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术后三天尽量减少下床活动,让患者全身肌肉放松,能够使患者的痛阈提高。(5)生活护理。保持整洁安静的病房环境,减少噪音对患者产生的刺激。给患者提供适宜的温度、光线、湿度等舒适环境。及时督促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恢复锻炼,早期活动和给受压处按摩,可以减少并发症。(6)心理疏导.医护人员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并且仔细观察患者对疼痛做出的反应,做好准确客观的评估,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心理,同时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多解释安慰,多沟通,减缓患者焦急烦躁情绪,缓解增敏性疼痛。

1.3 疗效评价标准

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术后疼痛进行评估。将疼痛分成0-10个等级,数值小表明疼痛轻,数值越大,则表明疼痛强度大。0级提示没有疼痛,1-3级提示轻度的疼痛,4-6级提示中度的疼痛,7-10级提示重度疼痛。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在做完手术后3天内的疼痛程度,显示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没有疼痛和舒适是患者的基本需求和权力,所以做好疼痛护理干预,促进患者生理与心理康复是医务人员的责任【6】。本研究中,对照组只是给了手外科常规护理方法和健康教育,而观察组护士在术前术后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对其疼痛进行了认真评估,实施疼痛的健康教育、疼痛知识的指导、止痛药护理、体位支持、心理疏导,创建舒适的病房环境等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术前疼痛教育和心理疏导使患者术后第一天疼痛程度就比对照组低,综合术后3天内看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疼痛程度低,从列表不难看出观察组术后第三天重度疼痛患者为零,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疼痛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患者康复的时间,使其早日回归家庭,融入社会。希望将来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推广到手外科常规护理干预中,从而減轻患者的恐惧、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及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唐珂。患者疼痛的测量和评估方法【J】。当代护士。2008.12(9):7-9

【2】沈七襄.病人自控止痛泵的临床[J].中华麻醉杂志,2008,16(3):10.

【3】陆琦,桂斯卿。骨科术后疼痛的原因、评估、护理现状及展望【J】实用医学杂志(护版)2009.5(9):166-117.

【4】[1]钟国隆.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5

【5】张莉,姚丽华。骨科患者的疼痛与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2):24-25

作者:杨扬

第2篇: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方法在外科护理中的效果对比探析

【摘要】目的:进行外科护理中常规方法和临床护理路径不同效果的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24例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前收治的外科病人随机抽取62人作为对照组,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收治的外科病人随机抽取62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是临床护理路径,将两组护理问答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具有96.8%满意率,对照组具有86.2%满意率,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平均为(9.8±0.1)分,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平均为(8.0±0.2)。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工作中开展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促进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外科护理;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实现了医、护、技专业的结合,并进行有计划性、有时间性的工作标准、内容、结果的制定,通过该工作模式患者能够获得有效医技检查、护理、治疗。本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收治124例外科患者进行研究,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前收治的外科病人随机抽取62人作为对照组,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收治的外科病人随机抽取62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是临床护理路径,将两组护理问答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收治124例外科患者,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前收治的外科病人随机抽取62人作为对照组,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收治的外科病人随机抽取62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62例患者中包括22例女、40例男;年龄范围23~42岁,平均年龄为(35.3±1.4)岁;其中23例为普外科患者、16例为脑外科患者、19例为骨外科患者、6例为胸外科患者。观察组62例患者中包括24例女、38例男;年龄范围22~43岁,平均年龄为(36.7±1.8)岁;其中20例为普外科患者、18例为脑外科患者、18例为骨外科患者、6例为胸外科患者。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护理 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方法护理,主要是开展健康教育让患者对外科疾病治疗和检查相关内容进行了解,在患者治疗期间严密观察其病情发展,并依据情况变化采取相应措施,以预防意外情况的出现和发生。

1.2.2观察组患者护理 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我院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内容包括:①针对外科护士开展相应培训,促进其专业护理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并保证其实现对临床路径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方法的掌握。②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为其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目标和相关内容的说明。同时和患者开展全面深入的沟通,耐心解释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获得患者的配合促进护理工作效果的提升。责任护士以临床护理路径制定内容为依据,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严密观察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例如在阑尾炎患者术后护理中,针对放置引流管患者应当先取平卧位直至其血压恢复正常,然后取半卧位以患者其切口不适感,并防止发生渗出液回流;同时还需对患者脉搏和血压进行定期检查,同时了解患者伤口是否出现渗出液流出、红肿等问题;另外还应当告知患者及家属,在手术当前需禁食禁水、第二日可食半流质食物、第三日可食软食,以促进胃肠道恢复;最后为了防止肠道粘连,可叮嘱患者在手术24小时后适当活动。对于未朝着临床路径法相变化的患者,应当仔细记录其具体情况,相关护理人员据此开展相应准备工作。对于病情发生变化患者,在记录中应当将其病情发展变化原因和影响因素分析体现出来,进而为之后有效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③患者入院后,护士应通过为其介绍入院环境消除陌生感。同时,护士还应当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开展相应的心理护理,进而达到消除和环节患者焦虑等负面心理的目的。对于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护士应当进行耐心详尽的解答,通过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获得患者的认可和支持。

1.3评价指标 针对患者住院期间开展的护理工作所作的满意度调查,调查表满分为100分,满意程度得分在85~100分之间,比较满意程度得分在60~84分之间,不满意程度得分在60分以下。患者满意度等于满意例数和比较满意例数之和除以总例数。进行两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中使用SPSS21.0软件,用±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62例患者中58例满意、2例比较满意,具有96.8%满意率。对照组62例患者中43例满意、7例比较满意,具有86.2%满意率。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平均为(9.8±0.1)分,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平均为(8.0±0.2)。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常规护理主要内容是基础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病情观察等内容[1]。实际的常规护理工作存在随机性较大、缺乏系统性的问题,进而对护理工作效果和患者满意度造成影响,并引起护患纠纷等一些问题。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则能够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知识,并具有更为便捷的护理记录方式,并能够明确指定护理目标,进而使患者获得系统的、针对性强的护理服务[2]。所以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使专业水平差距引起的护理漏洞得到避免,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3]。本研究中,觀察组具有96.8%满意率,观察组具有86.2%满意率,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平均为(9.8±0.1)分,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平均为(8.0±0.2)。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相对于常规护理,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更受患者认可,并实现了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程小芹. 探索临床路径和常规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对比[J]. 中国实用医药,2014,11: 196-197.

[2]钟进华,黄家元. 临床路径和常规护理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 中国卫生产业,2014,27:81 -82+85.

[3]刘天凤. 浅谈临床护理路径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6:299.

作者:汪崇菊

第3篇:人性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人性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我院泌尿外科 2017 年 11 月至2019 年 4 月收治的 172 例患者分成两组,设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 86 例。对照组 86 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 86 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比较患者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以及SCL-90      评分,同时调查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①研究组住院时间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SCL-90 评分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②通过调查发现,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泌尿外科护理中,常规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泌尿外科护理;应用效果

引言

近年来,随着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数量增多,手术显著增加,  导致术后疼痛率增加。基于此,本次探究人性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   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我院泌尿外科 2017 年 11 月至 2019 年 4 月收治的 172 例患者分成两组,设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 86 例。对照组,49 例男性,37 例女性,年龄24~75 岁,平均年龄(41.92±4.28)岁,其中,19 例前列腺疾病,18 例尿道疾病,21 例肾脏疾病,15 例输尿管疾病,9 例膀胱疾病,4 例肾上腺疾病。研究组,男性占47 例,女性占 39 例,年龄 21~78 岁,平均年龄(40.27±4.92)岁, 其中,21 例前列腺疾病,19 例尿道疾病,20 例肾脏疾病,13 例输尿管疾病,10 例膀胱疾病,3 例肾上腺疾病。通过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并无统計学意义(P > 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手术之前向患者介绍治疗的手段,同 时进行相关的身体检查和评估,不断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健康指  导,同时治疗已经存在的基础性疾病。术后患者没有清醒的时候保  持患者呼吸顺畅,监测患者的生命特点,如果出现异常情况的话,  必须及时的要向医生进行汇报。尤其对于泌尿患者,必须要仔细观 察患者引流情况,如果影响患者生理机能,需要进行及时上报。

研究组采取人性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 健康教育。对患者开展干预,积极做好术前沟通教育及术后系统化教育,通过对患者基本情况加以结合,有效提升其对疼痛认识度。此外,术后认真开展环境调整工作,定时室内清扫,合理控制病房湿度、温度。(2)药物管理。安慰剂等系列药物展开镇痛干预, 以显著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提高其术后舒适度。此外,护理期间于患者手术伤口附近位置需进行按压操作,以促进其血液流通,加快新陈代谢,促进伤口愈合,有效减轻疼痛感。告知患者手术后出现疼痛症状,不必过度紧张,此种现象较为正常,有效消除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担忧,讲解术后疼痛发生原因,显著提升患者对疼痛健康知识知晓度。(3)心理护理。此类患者多出现程度不同的负性情绪,    如紧张、焦虑、烦闷及担忧等会使生理疼痛进一步加重,对此护理人员需建立护患信任关系,于生活中对患者充分照顾、关心,认真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工作,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疾病观,如患者表现为疼痛敏感,增强人文关怀,指导患者通过看喜剧及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疼痛 ; 并且充分发动社会支持力量及家庭支持力量,确保患者积极面对治疗,有效促进疾病快速康复 ; 此外,患者同室病友间积极互动加以鼓励,对于康复经验相互学习,有效增强自我疾病护理   能力。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0.0 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 ( )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 表示,使用 X2 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 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方式护理,结果显示,研究组住院时间、  症状缓解时间、SCL-90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2.2 护理满意度

调查发现,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实际护理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主 要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进行分析后实施针对性护   理干预,将此措施应用到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后,从术前干预工作   入手,帮助患者增加疾病相关认知、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引导   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抗疾病等,进而提升患者依从性,实现  手术工作的顺利完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方法的有效运用,提升 其护理满意度,此措施率价值较高,各院可将其作为疾病护理的首  选干预措施,并进行积极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亚妮 . 探析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341+343.

[2] 张秀英 , 庄华 . 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的效果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9):19-20+23.

(赣州市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

作者:罗慧

第4篇:胸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一、按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保持病室安静、清洁、空气流通,病情较重者应减少探视。

三、心理护理:了解患者有无精神紧张、焦虑、失望、绝望等心理反应。对疾病

及治疗的认知程度,解除顾虑,给予鼓励与支持,以取得合作。

四、讲解疾病和手术相关知识,按医嘱执行手术前各项检查。

五、治疗口腔疾患,保持口腔清洁。

六、教会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方法。

七、饮食护理:加强营养,鼓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吞咽困难者,应给予营养素或静脉营养支持。

八、年老体弱或长期卧床者,应做好皮肤护理,以防压疮。

九、按手术部位做好皮肤准备。

十、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观察伤口情况。 十

一、对术后难以咳出痰液或窒息及误吸者,床边备齐抢救物品及心电监护,必要时进行负压吸痰或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十二、术后伤口疼痛者按医嘱便用止痛药。 十

三、出院指导

专科护理

一、体位: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平稳应予抬高床头30-40度,术后第1天给予半坐卧位或坐位。胸壁畸(鸡胸、漏斗胸)Nuss术后,全肺切除,气管疾病术后体位详见各病种类的专科护理.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必要时协助拍背排痰,按医嘱予雾化吸入。

三、留置胸腔引流管者,按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护理。

四、活动原则:鼓励患者早期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指导患者练习抬腿运动,

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指导患者进行术侧手臂和肩膀运动。

五、并发症观察和护理

健康教育

一、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有关疾病的防治知识。

二、根据不同疾病指导患者掌握劳逸结合的原则,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三、根据不同疾病指导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饮食,少量多餐,忌烟酒。

四、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食管癌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一、按胸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心理护理:加强沟通,根据患者情况耐心疏导、关心患者,减轻其心理负担及焦虑情绪。

三、营养支持:根据梗阻程度,能进食者,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少纤维饮食;对需要肠道准备者,给予无渣的营养配方饮食;不能进食者,按医嘱给予静脉营养补充。

四、口腔卫生:治疗口腔疾患,保持口腔清洁。

五、呼吸道准备:教会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方法。

六、胃肠道准备:术前12h禁饮食,术晨留置胃管,插管前做好解释工作。

七、手术后按医嘱予心电监护及吸氧。

八、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及记录引流液的颜色和量。

九、鼓励患者早期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

专科护理

一、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

二、评估疼痛程度,及时按医嘱使用止痛药和镇静剂。

三、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者按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护理。

四、胃管护理:妥善固定胃管,观察并记录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等,保持胃肠减压通畅。手术后胃肠减压5--6d,肛门排气后按医嘱拔除胃管。如引流液为大量血性液或者鲜血,应报告医生,及早处理。胃管位置不可以随意调整。

五、饮食护理:胃肠功能未恢复前,禁止经口进食。拔除胃管后,按医嘱进食清淡流质,从每次50ml过渡到200ml。手术后第14天拔除营养管后可进食全流质,逐渐过渡到半流质、软食、普食。

六、治疗配合:留置鼻肠管或空肠造瘘管者,手术后第1天遵医嘱注入营养液。营养液注入速度应循序渐进,根据耐受力逐渐增加,热量可以达到1500~2500kcal/d。使用营养液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腹胀、腹痛、呕吐等,保持营养管通畅。静脉营养按静脉营养护理常规护理。

七、并发症观察和护理

1、吻合口瘘

颈部吻合口瘘多表现为颈部伤口渗液,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现象,进食时可出现食物。报告医生,加强伤口换药,促进愈合。早期食管胸内吻合口瘘表现为急性张力性脓气胸、高热、呼吸困难,甚至发生感染性休克及突然死亡。部分病例可有剧烈胸痛。立即报告医生,按医嘱进行紧急处理,包括脓胸引流、抗感染及全身支持疗法。必要时进行再次手术准备。

2、乳糜胸 胸管引出大量乳糜液,按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护理,禁脂饮食。

3、肺不张

范围小者,可出现呼吸费力、脉快、多汗及烦躁不安等;大面积肺不张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甚至昏迷。鼓励患者有效咳嗽排痰,必要时进行鼻导管或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健康教育

一、戒烟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活动。

二、饮食宜少量多餐,术后1个月进食普食,避免发生吻合口狭窄,严禁暴饮暴食,避免长期过量食物。食用带骨肉类时注意不要吞入骨刺,禁止食用过硬、辛辣、温度过热的食物,质硬的药片应研碎后再服用;饭后2h内不能平卧,睡眠时垫高枕以防止食物反流。

三、某些晚期肿瘤患者需要长期保留胃造瘘管,教会患者或家属食物配置和灌注方法。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的清洁。每次注入食物后用温开水冲洗,防止堵塞。活动时妥善固定防止意外滑脱。

四、门诊随访,定期复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肺癌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一、按胸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肺功能锻炼,教会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

三、饮食指导:鼓励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索食物。术后第1天可进食半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普食;术后2~3d尽量避免油腻食物(如鸡汤)。

四、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情绪,使患者配合治疗。

专科护理

一、留置胸腔引流管按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全肺切除患者胸管应用止水夹,控制水柱波动3~5cm。

二、气道护理:教会患者有效咳痰的方法,予叩击震颤排痰。按医嘱雾化吸人,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呼吸、呼吸音的变化。如患者出现烦躁、发绀、气促、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应保持气道通畅,给予吸氧或提高吸氧浓度,告知医生立即处理,必要时予负压吸痰或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三、疼痛护理:患者的主诉是评估疼痛最可靠的指征。对患者或家属提供有关疼痛以及药物、非药物治疗的教育,鼓励其参与疼痛治疗;疼痛治疗措施为分散患者注意力;移动或更换体位时,应固定胸腔引流管.避免牵拉;深呼吸和咳嗽时,教会患者或协助固定胸部,减轻咳嗽对伤口的震动;遵医嘱使用止痛药。

四、卧位护理:全麻未清醒者取平卧位;清醒后,如血压稳定可采取半坐卧位(床头抬高30度-45度);肺叶切除患者可取侧卧位。全肺切除患者尽量不采取侧卧位,必要时可采用患侧1/4卧位。转换体位时注意缓慢,不要急躁。

五、注意输液速度,特别是全肺切除患者应用恒速泵控制输液速度,预防急性肺水肿。

六、并发症观察

1.急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为咳白色泡沫样痰,严重的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听诊双肺有水泡音。处理要点:控制输液速度,强心,利尿,平喘,改善微循环。

2.肺不张主要表现为有明显的呼吸困难,体格检查常发现患侧胸廓变形、呼吸音消失、叩诊实音、气管向患侧移位等。处理要点: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给予支纤镜吸痰。

健康教育

一、戒烟酒。

二、指导患者进行手和肩部的功能锻炼,预防手术侧肩关节强直和废用性萎缩,鼓励患者尽量用手术侧的手进行日常活动。

三、活动时避免动作太大、太快,活动度与量要循序渐进。

四、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和情绪波动。

五、加强营养,预防感冒。

六、门诊随访,定期复查,及时发现病情惰变化。

胸部外伤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一、按胸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搬动。

三、饮食:按医嘱,以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粗纤维食物为宜,预防便秘。

四、心理支持:胸部损伤患者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心肺损伤严重时患者常表 现极度窘迫感。尽量使患者保持镇静、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专科护理

一、加强生命体征观察

了解受伤史,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吁呼吸、神志、瞳孔、皮肤、黏膜、甲床颜色、末梢温度及合并伤的情况。监测血压、脉搏变化的同时,重视舒张压的变化,脉压差<20mmHg时应警惕休克。

二、建立生命支持系统,积极纠正休克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保持充足血容量,维持有效的血压,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积极纠正休克。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昏迷、舌后坠而致呼吸不畅的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咽部分泌物,面罩给氧,流量为4~6L/min。呼吸道有分泌物时给予吸痰,注意痰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必要时支纤镜吸痰。

四、对多发多根肋骨骨折致胸壁塌陷出现反常呼吸,加压包扎仍出现的呼吸困难、严重创伤性湿肺,吸气性呼吸困难等早期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者,应立即使用呼吸机行辅助呼吸。

五、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

1.观察闭式引流管是否通畅,防止受压、扭曲及脱落。

2.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及记录单位时间内的引流量。如每小时胸腔引流液>100ml,持续2~3h,颜色鲜红,可能胸腔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早报告医生。

六、加强监护,及时发现并发伤

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对光反射的情况;监测尿量及液体出入量,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注意观察有无腹痛或腹痛的部位、程度及范围的变化:检查有无骨盆及四肢等其他并发症。

七、预防感染

1.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4h测1次体温,若有异常,报告医生后协助处理。

2.配合医生及时清创、缝合、包扎伤口,注意无菌操作。 3.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以促进肺复张。

4.保持胸膜腔闭式引流通畅,及时引流出积血、积气,预防胸腔感染的发生。

5.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有开放性伤口时按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八、床旁急救:对疑有心包填塞患者,迅速配合医生行心包穿刺或剖胸探查。发生心搏停止,配合医生行床旁开胸急救。

健康教育

一、戒酒。

二、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和情绪波动。

三、加强营养,进食营养丰富的食品。

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

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屏气,平时多吃粗纤维食物。

六、活动度与量要循序渐进。

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一、按胸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搬动。

三、饮食以多维生素,粗纤维食物为宜,预防便秘。

四、消除紧张心理情绪,促进身心休息。

专科护理

一、按医嘱吸氧。

二、胸腔闭式引流术时,准备好物品,配合医师完成。更换引流瓶时,确保水封管下端在水面下2~4cm。按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护理.

三、鼓励患者深呼吸,促进肺复张。避免剧烈咳嗽,必要时给予止咳剂。

四、剧烈时遵医嘱予止痛剂。

健康教育

一、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

二、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屏气,平时多吃粗纤维食物。

三、气胸痊愈后,一个月内避免抬举重物。

四、一但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立即到医院救治。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一、心理护理

向患者介绍胸腔闭式引流的相关知识、目的及重要性,以取得配合。

二、选择合适的体位:以斜坡(床头抬高45度~60度,床尾抬高10度)卧位为宜,患者血压平稳后即可取斜坡卧位,以利于胸腔内积液流出,同时也利于呼吸及循环功能,减轻切口张力的作用。

三、鼓励患者咳嗽:尽早排出肺内痰液和陈旧性血块,使肺复张。对无力咳嗽的患者,按压胸骨上窝处,刺激气管,以引起咳嗽反射有利咳痰。术后予雾化吸人、叩背等协助排痰。

四、评估疼痛程度,按医嘱应用止痛剂。

五、胸管护理 1.做好标识

2.注意避免引流管反折、扭曲,以保证引流管通畅。

3.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水柱上下波动。在吸气时,若水柱明显升高,波动范围过大,则提示有气道阻塞,肺表面或支气管残端有漏气或肺膨胀不全、肺不张等,应立即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4.胸管与水封瓶之间的引流系统,应完全封闭,固定牢固,切勿漏气。水封瓶玻璃管应处于液平面以下2~4cm保持直立位。如水封瓶被打破或更换时,必须确切钳夹引流管,以免造成气胸。

5.水封瓶位置

不可高于胸部,在患者胸部水平下60~l00cm处,勿使水封瓶倒置,以免液体逆流人胸腔。

6.预防感染

坚持无菌操作,换瓶予茂康碘消毒。

7.准确记录胸腔液量和质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胸液应自血性逐渐转变为血清样。若引流量超过l00ml/h且颜色鲜红,持续观察2~3h未见减少,并伴有脉快、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说明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作出对症处理;如引流量大,每日1500~2000ml,色较淡,应考虑胸导管损伤引起的乳糜胸,留胸液做乳糜实验可确诊。 8.拔管指征

(1)术后48h听诊,术侧肺呼吸音清晰,引流量少,24h胸液

(2)全肺切除后,如胸腔引流不多,呈血清样,24~48h即可拔管。

(3)术中污染严重者,胸腔引流时间可适当延长,直至肺膨胀良好,胸液量少而清澈,无发热等感染征象,方可拔管。

(4)胸内虽有积液、积气,但胸管已阻塞,失去引流作用者可拔管。 (5)气胸患者引流侧胸腔肺完全膨胀,呼吸音清晰可拔管。 9.拔管后注意事项

(1)不能马上下床活动,以免空气从胸壁引流管口处进入胸腔引起气胸。 (2)观察有无呼吸困难、气胸、皮下气肿,检查引流口敷料情况。如拔管后仍有胸液从引流口漏出,则予更换敷料并报告医生处理。

乳腺癌的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按外科术前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饮食护理: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3、终止妊娠或哺乳:孕妇发现乳腺癌应及时终止妊娠,普如期给予回乳,停止哺乳。

4、心理护理:加强心理疏导,消除病人的顾虑和恐惧,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皮肤准备:除常规备手术区皮肤外,植皮者需做好供皮区的皮肤准备。

二、术后护理

1、按外科术后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体外与引流:术后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

3、饮食护理:术后6小时无恶心、呕吐及病情稳定者,可正常进食,保证足够热量和维生素摄入。

4、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若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5、伤口护理

(1) 手术部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包扎松紧度以 能容纳一手指,不影响病人呼吸,能维持正常血供为宜。

(2) 抬高患侧上肢,观察患侧上肢温度、脉搏及皮肤颜色。禁忌经患侧上肢测 血压、抽血、做静脉或皮下注射等。

(3) 负压吸引压力适宜,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的 颜色、性状和量并做好记录。

6、辅助治疗:伤口愈合后根据病情进行放疗和化疗。放疗期间注意有无放射性皮炎发生;化疗期间注意检查肝、肾功能及白细胞计数,若白细胞计数<3×109/L,应停止化疗并对症处理。

7、心理护理:鼓励病人逐步接受自我形象的改变,正确面对疾病和治疗,鼓励其家人或朋友多给予关心、支持,积极参加适当的社会活动。

8、健康指导

(1) 功能锻炼:术后1-3天开始手指及腕部的主动和被动活动;3-5天活动肘

部;5-7天鼓励病人以患侧手指触摸双侧肩部及同侧耳朵的锻炼;术后1-2周,待皮瓣基本愈合,可i进行肩关节活动,循序渐进地做抬高患侧上肢、手指爬墙、梳头等锻炼。

(2) 出院指导:告知病人坚持手臂功能锻炼,近期避免用患侧上肢搬动、提取 重物;5年内避免妊娠;教会病人乳房自查方法,坚持治疗,定期复诊。

急性乳腺炎的护理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饮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食物,保证足够液体入量。

(2)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并适当运动。

(3)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哺乳期卫生习惯,保持乳房清洁,勤更衣,定期沐浴。

2.急性乳腺炎病人的护理

(1)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了解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变化,必要时作细菌培养及药物过敏试验。

(2)防止乳汁淤积:患乳暂停哺乳定时用吸乳器吸空乳汁,或用手、梳子背沿乳管方向加压按摩。

(3)促进局部血循环:局部热敷或用宽松的胸罩托起两侧乳房,以减轻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4)对症处理:高热者,予以物理降温,必要时应用解热镇痛药物。

(5)引流护理:脓肿切开后,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更换敷料。

3.预防

(1)避免乳汁淤积告知病人此乃预防的关键,每次哺乳之后应将剩余的乳汁吸空。

(2)保持清洁每次哺乳前、后均需清洁乳头,以保持局部干燥和洁净。

(3)纠正乳头内陷于妊娠期每天挤捏、提拉乳头。

(4)防治乳头、乳晕破损 可用自身乳汁涂抹,因其有抑菌、滋润、促表皮修复功能。一旦出现破损,应暂停哺乳,用吸乳器吸出乳汁哺育婴儿;局部用温水清洗后涂以抗生素软膏,待愈合后再行哺乳。

(5)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 每次哺乳时让婴儿吸净乳汁,如有淤积及时用吸乳器或手法按摩排空乳汁;避免婴儿养成含乳头睡眠的习惯;注意婴儿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婴儿口腔炎症。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1.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

2.24小时出人量,如出现尿少,常提示血容量不足。

3.呕血与黑便的量、次数、性状。

4.皮肤颜色及肢端温度变化。

5.估计出血量:

(1)胃内出血量达250ml-300ml,可引起呕血。

(2)出现黑便,提示出血量在50ml-70ml甚至更多。

(3)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提示出血量5ml以上。

(4)柏油便提示出血量为500ml-1000ml.

6. 观察有无再出血先兆,如头晕、心悸、出汗、恶心、腹胀、肠鸣音活跃等。

【症状护理】

1.呕血的护理:

(1)侧卧位或半卧位,意识不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准备负压吸引器。

(2)观察出血情况,并记录颜色、量。

(3)遵医嘱输血、输液、止血,保持静脉通畅。

2.便血的护理:便后应擦净,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排便后应缓慢站立。

3.疼痛的护理

(1)硬化治疗后,观察疼痛的性质、程度,及时通知医师。

(2)遵医嘱给予抑酸、胃粘膜保护剂等药物。

4.发热的护理:硬化治疗后可有发热,遵医嘱给予输液及抗炎药物,定时观察体温变化情况。

【一般护理】

1.出血期卧床休息,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增加活动量。

2.呕血时,随时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3.出血期禁食,出血停止后,按顺序给予温凉流质、半流质及易消化的软食。

4.经常更换体位,避免局部长期受压。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无皱褶。

5.安慰、体贴病人,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及时清理一切血迹和胃肠引流物,避免恶性刺激。

【健康指导】

1.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主义精神,正确对待疾病。

2.生活要规律,避免过饥、过饱,避免粗糙、酸辣刺激性食物,如醋、辣椒、蒜、浓茶等,避免食用过冷、过热食物。

3.戒烟、禁酒。

4.遵医嘱服药,避免服用阿司匹林、消炎痛、激素类药物。

5.定期复查,如出现呕血、黑便,立即到医院就诊。

第5篇: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大全)

一、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l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 2严密观察颅内压增高等临床表现.并注意观察低血钾现象。

3观察有无褥疮及肺部并发症。

护理措施

1按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颅内压增高清醒及手术后清醒者取头高位(15~30度),昏迷者偏向一侧,休克者平卧位。

3有意识不清、走路不稳、视物不清、失明、定向障碍,精神症状、幻觉、复视及癫痫病史者,应用床栏、约束带固定,防止坠床。

4加强呼吸道管理,认真做好基础护理、预防褥疮及肺部并发症。

5颅内压增高者,输液速度宜慢.每分钟30—40滴,使用脱水剂时速度应快,每分钟60一80滴。

6开放性颅脑损伤,保持局部清洁,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7严重颅脑损伤.有昏迷高热者,头部置冰袋或冰帽。

8脑部疾患不宜使用吗啡和杜冷丁。

健康教育

1病人应注意保持充足的休息、养精蓄锐,避免过度的脑力活动。

2出院后一个月到医院进行复诊,以及时准确了解疾病的治愈和机体的恢复情况。

3准时、正确遵医嘱服药,以预防并发症,促进脑神经功能的恢复。

4出院后一个月内保持头部伤口的清洁,避免碰撞、抓伤口及洗头。

5加强营养,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6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大便用力引起颅内压增高,发生意外,故多食蔬菜、水果、蜂蜜,必要时服用缓泻药物。

7有肢体活动障碍,要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并定时按摩、活动关节,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的挛缩。

8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最大限度地促进机体的康复并重返社会。

9如遇头痛、呕吐、视力下降等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

第6篇:肝胆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 了解患者的健康问题:了解生命体征和出、凝血时间以及心、肺、肝、肾功能;了解手术部位皮肤有无化脓性病灶;各种化验结果;女性患者月经来潮日期以及患者的情绪等。

2. 皮肤准备:术前1天患者应沐浴、理发、剃须、剪指甲、更衣、不能自理由护士协助。按手术部位做好手术野皮肤准备工作。

3. 遵照医嘱验血型、备血,完成常规药物的皮肤敏感试验,如普鲁卡因、抗生素。

4. 肠道准备:肠道手术按医嘱进行肠道准备,一般手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6小时禁水。

5. 准备术中用物:特殊物品、X线片、CT片、MRI片、腹带等。

6. 术前指导患者做床上大小便练习、床上翻身练习以及深呼吸、有效咳嗽练习,防止术后并发症。

7. 手术日晨测生命体征。取下义齿、眼镜、发夹、饰品、手表及贵重物品交家属或护士长,按医嘱给予术前用物。

8. 整理床单位包括麻醉床、输液架、吸引器、氧疗装置、引流袋以及各种监护设备。

9. 向患者说明本次手术的重要性,手术中、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二、术后护理

1、 接受麻醉医师的交班,了解术中情况以及术后注意事项,按各种麻醉后常规护理。

2、 正确连接各种输液管、引流管道及氧气管,注意固定,导管保持通畅。

3、 体位

(1) 全麻术后未清醒的患者给予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至清醒。

(2) 硬膜外麻醉术后给予平卧6小时。

4、 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有无呼吸阻塞现象,防护舌后坠、痰痂堵塞气道引起缺氧、窒息。必要时,遵医嘱吸氧。

5、 注意保暖,防止意外损伤。患者若有烦躁不安,应使用约束带或床栏保护,防止坠床。

6、 正确执行术后医嘱。

7、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切口情况以及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以便尽早发现出血、消化道瘘等并发症。

8、 饮食

(1) 局麻或小手术患者术后即可进食。

(2) 全麻患者当日禁食,第二天可进流食。以后视情况逐渐进半流质、普食。

(3) 胃肠道手术者,术后24-48小时禁食,术后第3~4天待恢复胃肠蠕动、肛门排气后

遵医嘱进食少量流质,第5~6天给半流质,第7~9天可改软食或普通饮食。

9、 禁食、置胃管,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留置导尿管者行会阴护理,并协助床上翻身、叩背,防止呼吸道、泌尿道并发症的发生,防止压疮。

10、疼痛的护理:安慰患者,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改变体位,促进有效通气,解除腹胀,以缓解疼痛;疼痛剧烈者,术后1~2天可适量使用镇静、镇痛药物。

11、活动:鼓励患者床上翻身、活动双下肢,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如无禁忌,一般术后第一天要求床上活动,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增加活动量。

12、病情危重者设危重病人记录单,为治疗提供依据。

三、健康指导

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从饮食、活动、病情观察、预防措施、门诊随访等方面给予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指导,促进患者康复。

第7篇: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患者入病室后,根据病情由值班护士指定床位。危重者应安置在抢救室或监护室,并及时通知医生。

2.病室应当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应当保持新鲜,光线要充足.

3.新入院患者,应即测血压、心率脉搏、体温、呼吸、体重。病情稳定患者每日下午测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体温超过37.5℃以上或危重患者,每4—6小时测1次,体温较高或波动较大者,随时测量。

4.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瞳孔、神志、心率等变化以及其他的临床表现,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如果发现异常,应当立即通知医师,

5.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

6.入院24小时内留取大、小便标本,并做好其他标本的采集且及时送验。

7.按病情要求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及各类专科护理。

8.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并向患者宣传精神因素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克服各种不良情绪的影响,引导患者以乐观主义精神对待病情,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能早日得以恢复健康。

第8篇: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 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重点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明确护理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及家属的卫生指导和出院指导,及时评价护理效果并做好护理记录。

2. 病室环境宜空气新鲜,光线充足;病室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室温以18-22℃为宜,相对湿度已55%-65%为宜;按感染和非感染病种分配床位,避免院内感染。

3. 做好入院指导,及时通知医师查看患者;留熟悉病情的家属,供医师询问病史。

4. 按医嘱给予相应饮食,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患儿家属所用食物,由责任护士检查后根据病情食用。

5. 新患者入院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无异常者,改为每日测两次;小于3岁测肛温,免测脉搏及呼吸;高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1次,并按高温护理常规;体温不升者,应保暖。

6. 急性期卧床休息,注意更换体位;每周测体重1次并记录。

7. 入院测血压(<7岁免测),以后每周测1次,并记录。

8. 准确执行医嘱,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服用磺胺药者多喂水。

9. 入院后3日内收集大小便标本作常规检查。保持大便通畅,三日无大便者,按医嘱给予 泻药,并记录。

10注意患儿安全,随时固定好床栏,以免坠床。

11新入院患儿做好卫生处置,更衣。保持患儿皮肤、口腔、被褥、衣服整洁,定期沐浴,修剪指甲。唇鼻干裂者,涂以油剂,危重抢救患儿设翻身卡,防止压疮及并发症。婴幼儿经常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预防臀红。

12、备好抢救设备及药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第9篇: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 、隔离措施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感染与非感染患儿分室居住。

2、工作人员入室更衣、换鞋。

3、接触新生儿前后勤洗手,禁止探视。

4、室内湿式清扫,定期消毒。

5、带菌者及患感染性疾病者应暂时调离新生儿室。

二、一般护理

1、适宜的环境,室温维持在22~24℃,相对湿度55%~65%,阳光充足,空气流通。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

3、保持体温恒定,及时采取保暖措施,体温异常者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

4、合理喂养,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按需哺乳。病情危重不能吸吮者,予以鼻饲喂养,隔日磅体重,了解营养状况。

5、做好五官、脐部护理,每日沐浴、更衣。

三、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注意精神、面色、哭声、反应、哺乳、皮肤、大小便、睡眠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协助处理。

四、健康教育

1、将新生儿放在母亲身旁,促进感情交流,有利于小儿身心发育。

2、向家长宣传育儿保健知识,介绍小儿沐浴喂养保暖等日常护理知识。

3、新生儿筛查以了解对新生儿筛查的项目,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苯丙酮尿症。

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

二、一般护理

1、保证营养供给,喂养时要细心、少量、病情危重拒奶者应给与鼻饲喂养或静脉营养。

2、维持体温稳定,当体温过高时予以物理降温及多喂水,当体温偏低或不升时要及时采取保暖措施。

3、及时处理局部病灶,如脐炎、鹅口疮、脓疱创、皮肤破损等,促进皮肤病灶早日痊愈,防止感染继续蔓延扩散。

4、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

5、注意保护血管,有计划地更换穿刺部位。

6、配合做好脓液、血液培养和药敏,了解抗生素的效果。

三、病情观察

1、观察面色呼吸、注意有无面色苍白紫绀及呼吸不规则。

2、观察神经精神症状有无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嗜睡、昏迷,若出现呛咳、尖叫、两眼凝视或抽搐及时协助处理。

3、观察消化道症状,注意有无呕吐、腹胀、腹泻。

4、注意有无出血倾向,观察出血部位、量。

5、观察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四、健康教育

1、指导家长正确喂养, 人工喂养时做好奶具的消毒。

2、保持皮肤清洁,有破损时及时处理。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常规

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注意保暖,维持正常体温。

2、合理喂养,根据病情选择自己吸吮或是鼻饲,必要时静脉补充。

3、保持绝对安静,抬高头肩,减少搬动,避免沐浴。治疗护理工作集中进行,动作轻柔。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气道分泌物,并给氧气吸入。

二、病情观察

1、观察神志、生命体征、瞳孔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2、窒息症状的观察,如呼吸的频率、节律有无呼吸衰竭的表现及缺氧状况是否改善。

3、观察有无惊厥,颅内压升高的表现如前囟紧张、脑性尖叫、呕吐、肌张力增高时应及时协作处理。

三、健康教育

1、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异常分娩所致产伤和窒息。

2、指导长期治疗和随访。

3、有后遗症时教会家长进行功能训练。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侧卧位,注意保暖。

2、喂养少量多次,每次不宜喂得过饱以防呕吐后误吸,病情严重者可给予鼻饲管喂养或静脉补液。

3、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勤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等,必要时氧气吸入、吸痰。

4、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滴速不宜过快以4~6滴/分为宜,必要时用注射泵均匀输入液体,以免发生肺水肿。

5、维持正常体温:体温过高时予以降温(物理、多喂水)体温过低时予以保暖。

三、病情观察

1、观察反应、呼吸、心率等变化,注意有无面色苍白紫绀及呼吸不规则。

2 、当患儿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警惕合并气胸或纵隔气肿,应做好急救准备。

四、健康教育

1、合理喂养,注意喂奶姿势,防止呛奶。

2、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合理喂养:保证热量供给,能吸吮者经口喂养,吸吮无力用滴管、鼻饲或静脉补充。

2、复温 一般在12~24小时体温恢复在正常范围内,轻者可予棉絮外加热水袋保暖,防止烫伤。重症患儿放入28℃暖箱,以后每小时提高箱温1℃逐渐升至30~32℃,相对湿度55~65%。

3、预防感染:加强皮肤护理,勤更换体位、动作轻柔,尽量减少肌肉注射,保持患儿皮肤的完整性。

4、保证液体供给,严格控制补液速度。

三、病情观察

1、观察精神状态、生命体征、注意哭声反应能力吸吮能力等变化。

2、注意硬肿部位程度、皮肤色泽等。

3、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及并发症发生:如败血症、肺炎、DIC等。

四、健康教育

1、加强护理,注意保暖。

2、鼓励母乳喂养,保证足够的热量。

早产儿护理常规

1. 保持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为宜。

2. 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保持体温在36.5-37℃.体重低于2000g者尽早进入暖箱,并根据不同的体重调节箱温,随时检测体温变化。

3. 生后应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宜间断低流量给氧.对呼吸暂停的患儿可给予弹足底、拍背、睡水床等刺激;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以便随时抢救。 4.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口腔、脐部、臀部及皮肤的护理;实行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早产儿温箱每日消毒并更换水槽的水,每周更换温箱2次,应做好终末消毒,其余同新生儿护理常规。

5. 尽早喂养,防止低血糖和脱水;有吸吮能力者应尽量母乳喂养或选择早产儿奶粉,吸吮能力差者可用滴管、鼻饲或静脉高价营养.每周测体重2次。

6. 检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大小便等情况,做好护理记录。

7. 应用输液泵严格控制滴速。

8. 鼓励母乳喂养,对家长进行有关护理、喂养、保暖及预防感染等的知识指导,特别注意保暖和检测体温的变化,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强调定期检查的重要性。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1. 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患儿应进入单间隔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禁止探视。 3. 积极配合医生实施复苏抢救:

(1) 准备工作。将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预热、准备氧气、吸痰器、复苏囊、喉镜、气管插管等。 (2) A、B、C、D、E复苏方案。

1) A(畅通气道):取仰卧位,抬高肩背部2—3cm;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2) B(建立呼吸):刺激足底建立呼吸;若无效用复苏囊加压给氧,氧流量应≥5L/min,按压频率为30—40次/min,手指压放比为1:1.5;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和机械辅助呼吸。 3) C(建立循环):若心率低于80次/分,应进行胸外按压,有拇指法和双指法两种按压方法,按压频率为120次/min,深度为1—2cm。

4) D(药物治疗):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静脉或气管内给药。

5) E(评价):对每一个复苏步骤均要进行评价,以便采取下一步的措施。

(3)保暖。生后立即用湿热毛巾擦干患儿全身并置于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病情稳定后再置于暖箱内保暖,维持体温在36.5—37摄氏度。

(4)建立静脉通道,准确及时按医嘱给药,纠正酸中毒。

(5) 复苏后的护理。加强监护,监测患儿意识、肌张力、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血氧饱和度和窒息所致的各系统症状,观察用药反应,记录好护理记录。

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勤洗手,加强环境管理,预防感染。 5.安慰家长,耐心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抢救经过,鼓励家长增强信心,以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病情恢复后指导育儿知识,讲解早期进行脑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定期复诊及治疗。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1. 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 3. 绝对静卧,抬高患儿头肩部15—30度,治疗护理工作集中进行,静脉穿刺选用留置针,操作宜轻柔。免沐浴,减少搬动和刺激。

4. 病情较重应延迟喂奶至生后72h,可先喂以糖水,然后喂奶,吸吮力差的可用滴管或鼻饲喂养,禁食期间予以静脉营养。 5. 严密观察患儿意识、呼吸、心率、瞳孔、肌张力、囟门的紧张度等生命体征变化;按时测量头围,及时记录阳性体征并与医生联系。

6. 及时消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用氧,观察并记录患儿呼吸频率、类型、及给氧效果。

7. 保持稳定体温,体温过高予以物理降温;体温过低注意保暖。 8. 遵医嘱合理正确用药,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应用镇静剂要注意有无呼吸抑制现象。

9. 向家长讲解病情,使其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给予心理安慰及支持,指导家长对有后遗症的患儿及早进行功能训练和智力开发,并定期复查。

新生儿腹泻护理常规

1. 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 3. 根据患儿病情适当调整饮食,达到减轻胃肠道负担,恢复消化功能的目的。

4. 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注意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意识、面色、脱水等情况及大便的次数、颜色、性状、量并及时送检,并注意采集粘液脓血部位,准确记录24h出入液量。

5. 严格无菌观念,严格消毒隔离,食具、衣物、尿布应专用,护理患儿前后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6. 禁食补液时,要严格执行医嘱,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尽量使用输液泵,以保证液体按时、按量、正确输入。

7. 密切观察患儿皮肤的温度、前囟凹陷的程度,发现酸中毒、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情况时,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体温过高者给予降温处理,做好口腔护理。

8. 勤换患儿的尿布,每次排便后以清水彻底清洁会阴部及臀部,并用柔软纸巾拭干,保持干燥,涂搽护臀油,防止尿布皮炎的发生。

9. 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指导合理喂养;教给家长婴儿腹泻的病因及预防方法。

新生儿鹅口疮护理常规

1. 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

3. 提倡母乳喂养。指导母亲做好乳头的清洁。

4.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护理人员做操作后要及时洗手;接触患儿的奶具、毛巾等要及时消毒;患儿的奶具及奶头应单独使用。

5. 观察患儿的体温及口腔黏膜上的白色凝块的消退情况。 6. 避免使用过硬的奶头喂养;应在哺乳后0.5h进行口腔涂药,以免药物刺激引起呕吐;对不能进食者,可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或鼻饲喂养。

7. 每天用2.5%碳酸氢钠在哺乳前后进行口腔护理,在清洁口腔及局部涂药时,动作要准、轻、快,以免引起呕吐。 8. 向家长讲解鹅口疮发生的原因及发生后的护理。患儿用的奶具、食具应专用,定时清洗消毒。喂奶时应注意清洗乳头和双手。

新生儿尿布皮炎护理常规

1. 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

3. 提倡母乳喂养。指导母亲做好乳头的清洁及奶具的清洁、消毒。

4. 观察臀部皮肤发生皮疹的部位、范围及体温、呼吸、反应等变化。

5. 勤换尿布,勤洗臀部。每次大小便后洗净、擦干会阴部及臀部,涂一薄层植物油或药物。

6. 尿布应用吸水性强,浅色、质地柔软的软绵制作。冲洗干净,不留残皂,并在阳光下暴晒。让尿布服帖地围绕着大腿及腹部,以防尿液漏出。

7. 向家长讲解婴儿尿布皮炎的病因及预防方法。

新生儿脐炎护理常规

1. 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

3. 注意观察患儿有无败血症的早期表现。

4. 脐部护理。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局部有脓性分泌物时可用3%双氧水、2%碘酒或95%酒精处理,消毒时注意要提起脐带残端,如有脓肿形成,要配合医生切开引流。

5. 勤换尿布,避免尿液污染脐部。沐浴时注意保护脐部,沐浴后做好脐部护理。

6. 指导家长掌握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正确操作,注意保持脐部清洁卫生。

9. 保持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为宜。

10. 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保持体温在36.5-37℃.体重低于2000g者尽早进入暖箱,并根据不同的体重调节箱温,随时检测体温变化。

11. 生后应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宜间断低流量给氧.对呼吸暂停的患儿可给予弹足底、拍背、睡水床等刺激;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以便随时抢救。 12.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口腔、脐部、臀部及皮肤的护理;实行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早产儿温箱每日消毒并更换水槽的水,每周更换温箱2次,应做好终末消毒,其余同新生儿护理常规。 13. 尽早喂养,防止低血糖和脱水;有吸吮能力者应尽量母乳喂养或选择早产儿奶粉,吸吮能力差者可用滴管、鼻饲或静脉高价营养.每周测体重2次。

14. 检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大小便等情况,做好护理记录。

15. 应用输液泵严格控制滴速。

16. 鼓励母乳喂养,对家长进行有关护理、喂养、保暖及预防感染等的知识指导,特别注意保暖和检测体温的变化,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强调定期检查的重要性。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1、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患儿应进入单间隔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禁止探视。

3、积极配合医生实施复苏抢救:

(1)准备工作。将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预热、准备氧气、吸痰器、复苏囊、喉镜、气管插管等。 (2)A、B、C、D、E复苏方案。

A、(畅通气道):取仰卧位,抬高肩背部2—3cm;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B、(建立呼吸):刺激足底建立呼吸;若无效用复苏囊加压给氧,氧流量应≥5L/min,按压频率为30—40次/min,手指压放比为1:1.5;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和机械辅助呼吸。

C、(建立循环):若心率低于80次/分,应进行胸外按压,有拇指法和双指法两种按压方法,按压频率为120次/min,深度为1—2cm。

D、(药物治疗):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静脉或气管内给药。

E、(评价):对每一个复苏步骤均要进行评价,以便采取下一步的措施。

(3)保暖。生后立即用湿热毛巾擦干患儿全身并置于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病情稳定后再置于暖箱内保暖,维持体温在36.5—37摄氏度。

(4)建立静脉通道,准确及时按医嘱给药,纠正酸中毒。

(5) 复苏后的护理。加强监护,监测患儿意识、肌张力、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血氧饱和度和窒息所致的各系统症状,观察用药反应,记录好护理记录。

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勤洗手,加强环境管理,预防感染。 5.安慰家长,耐心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抢救经过,鼓励家长增强信心,以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病情恢复后指导育儿知识,讲解早期进行脑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定期复诊及治疗。

蓝光疗法护理常规

一、目的

1、以波长为420~470nm的蓝色荧光管照射患儿皮肤,可使患儿血清及照射部位皮肤的间接胆红素转变为光-氧化胆红素,经胆汁及尿液排出体外,达到降低血清间接胆红素含量的目的。

二、用物准备:蓝光箱一台、黑色眼罩或墨镜、尿布、护理记录单。

三、操作方法及护理

1、患儿放入光疗箱之前,应先调好光管的升降把手,上方的蓝光灯管距离患儿42cm,下方的蓝光灯管距离患儿28cm。测体温、脉搏、呼吸,预热箱温30℃,剪短指甲,戴眼罩,丁字形尿布遮住会阴部,脱去衣服,方可将患儿放入蓝光箱内。

2、每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并记录箱温,通常应保持箱温在30~32℃,相对湿度50~60%,患儿体温维持在36.5~37.5℃。

3、照射时间每3小时喂奶一次,在两次喂奶之间喂5%葡萄糖液,入量平均为每小时10ml/kg或稍多,详细记录出入量。

4、每日详细记录光照皮肤黄疸情况,将患儿包裹后抱到自然光下观察。

5、光照时间遵医嘱执行,一般可持续照射6~8小时。

6、观察副作用,早期患儿可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多能自动转为规则。少数患儿经照射后在胸腹部、四肢皮肤可出现一过性皮疹,不需作特殊处理。

7、蓝光照射结束后护理。去眼罩,检查眼部有无感染发生,并用新霉素眼药水滴眼;沐浴,检查皮肤有无破损、炎症或皮疹等;磅体重,消毒脐部,穿衣包裹;测体温,以后每4小时测体温1次,连续观察2日。

8、光疗后复查胆红素,光疗箱消毒备用。

四、注意事项

1、光照前应检查灯管,不亮应及时调整,有灰尘及时擦去,检查是否漏电。

2、光疗箱温直接影响患儿体温,必须保持箱温恒定,以患儿体温变化为依据,及时调整箱温。如夏季天气炎热,可开空调降温、拉开侧窗等。冬季天气寒冷时,可在室内放置电暖炉等。

3、照射期间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蓝光灯管使用时间过长,影响疗效,应设记录卡,超过300小时应更换灯管。

5、蓝光可引起视觉损伤,护理人员应戴墨镜,以阻断蓝光对眼的照射。

保暖箱应用护理常规

一、目的

保暖箱使用是以科学的方法,创造一个温度和湿度相适宜的环境,使患儿体温保持稳定,用以提高未成熟儿的成活率。

二、入保暖箱条件:

1、凡出生体重在2000g以下。

2、体温不升、新生儿硬肿症等异常新生儿。

三、保暖箱温度与湿度标准:

温度是根据早产儿体重及出生天数决定,相对湿度55~65%。

四、保暖箱使用方法:

1、使用前将保暖箱预热,一般先调至28℃,然后每小时提高箱温1℃,注意加水于水箱中以保持相对湿度。

2、新生儿不可穿得太多。

3、一切治疗、护理操作应打开边门或从袖孔伸入,在箱内进行,以免箱内温度波动过大。

4、定时测体温,记录箱温,根据体温来调节箱温,使早产儿体温维持正常。

5、暖箱每日用消毒液内外擦拭1次,水箱用水每日更换1次,出箱后,彻底消毒,备用。

6、暖箱不宜放在阳光直射或对流风位置,以免影响箱内温度控制。

五、出箱标准:

1、体重增至2000g以上。

2、在室温24℃时,能维持正常体温。

3、吃奶等一般情况良好。

上一篇:北京社工委下一篇:卫生部乡村医生新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