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工程品质管理办法

2022-1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环保工程品质管理办法

强化现代工程管理 打造品质工程平台

中国道路交通的发展是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自1988年沪嘉高速通车以来整整30年,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网络,也建造了世界上最多、最复杂的隧道和桥梁工程,让所有不可能的天堑变成了通途。以江苏高速公路建设为例,截至2017年底,全省已建成高速公路4688公里、过江通道14座,优良率达100%,形成了国内领先的现代化公路网络和服务体系。

发达便捷的高速公路支撑着江苏强大而持久的经济社会活力。当苏通大桥、泰州大桥、宁杭高速等一大批交通重点工程荣获国际、国内大奖,世人惊叹这些腾飞的巨龙越来越赏心悦目、越来越亲和环境的时候,却无从知晓它们背后是跨领域、跨行业、多学科集成的管理与技术的系统性进步。这其中,高速公路档案工作多年来积极发挥服务、保障、促进功能,实现了档案管理与工程建设的同步发展,为项目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和营运养护提供了基础性支撑。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高速公路建设开启了从快增长向高质量跨越、从“合格率”向“满意度”提升的新征程,必将对新一轮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和营运养护档案的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理解新形势下高速公路档案管理的法定职责和目标任务,探索新平台下档案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的创新转型,是新时期全面提升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品质的重要课题。

一、高速公路档案工作的历史路径与现状分析

高速公路档案是其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类文件材料的集合体,是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养护、营运管理、维权审计等工作的基石与保障。现阶段因管理体制不同而形成相对独立的两部分内容,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和高速公路营运养护档案管理。

1.项目档案管理实现与工程建设同步实施

高速公路被誉为通向现代化的桥梁,中国高速公路建设虽然起步晚了半个世纪,但30年辉煌历程迈出了一个个令人赞叹的脚印。作为国家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既有重点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一般特点,又与高速公路发展独特的历史路径密切相联。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国家政策法规的强制约束与相关部门合力监管。鉴于重点建设项目在国计民生中所居之重要战略地位,国家对重点项目档案始终有明确的管理要求和监督措施。早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900多个大中型建设工程都设立了“中央资料室”,集中保管基本建设、仪器设备和产品档案。改革开放后,国家计委、国家档案局于1985年和1992年两次召开“全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资料座谈会”,相继出台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办法》等3个文件;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在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和档案专业管理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现行的高速公路项目档案管理依据《交通档案管理办法》《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组织实施,形成了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主导、档案专业管理部门协同的行业管理模式。

二是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起步早、起点高。高速公路作为现代文明的产物,初次遭遇小农经济思想,曾引发了激烈的观念碰撞。经历15年漫长争议,开工建设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不仅是一个工程项目的最终实施,而且是冲破传统观念的象征,从此开启了超常规跨越发展的高速時代。1993年通车的京津塘高速,是第一条国家正式批准,第一条世界银行贷款、国际公开招标的高速公路,第一次按照国际惯例“菲迪克”条款建设管理,为高速公路项目树立了现代项目管理体制的典范,也为项目档案管理搭建了符合管理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的框架和途径。20世纪90年代,江苏高速公路与桥梁建设项目,“建精品工程,创精品档案”“一流的工程管理、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档案资料”的诉求已成共识。可以说,高速公路项目档案工作一开始就站在对标专业化与规范化的高起点上。

三是管理体制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推行的积极财政政策,成就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国速度”。江苏高速公路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持续快速推进中,多年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经验的结晶,现代工程管理理念的继承与丰富,形成了较为完整、卓有成效的工程项目档案管理体系。第一,坚持“创一流档案”目标,项目档案纳入工程管理体系,实现了工程档案管理的规范运作和有效控制。第二,项目档案编制质量进一步提高。对项目档案全程控制的核心落实于准确把握业务流与信息流的档案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形成了国内首家高速公路项目档案管理地方标准。第三,优化配置有限的人力资源。培养了一批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业务骨干,转战于各个建设现场,带动了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第四,强化档案资源建设,项目档案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和跟踪审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成为后续工程建设与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2012年,沪苏浙高速公路获国家档案局“全国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示范工程”;2014年,宁淮高速公路获交通运输部首批“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示范工程”。

2.营运养护档案显现综合管理价值

随着高速公路投入营运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营运养护档案的有效管理和综合运用,成为提高高速公路管理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高速公路与桥梁管理公司已普遍加强营运和养护档案的综合管理,提高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近年来,江苏交通控股集团及旗下38家路桥公司联合江苏省档案局、南京大学课题组共同组织实施《高速公路营运养护文件归档与档案移交技术规范》研究。针对营运养护档案管理对象较为分散、独立,缺乏一个综合的规范体系来汇总和概括营运养护过程中不同部门、单位所形成的文件材料,通过档案的形成过程分析、文件质量管控要求及分类方案研究、用表规范及表格填写真实性控制研究等,对营运养护过程中文件的归档与档案的移交提供一个严谨、规范、科学、统一的执行标准。

二是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信息集成系统运用的典范。扬子大桥公司作为1992年江苏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第一批股份制试点企业,档案已成为公司各项活动特别是桥梁养护的重要保障,运营年限的增加更加突显了档案的利用价值,档案的利用范围、深度、对象在不断延伸扩大。为此,公司将数字档案室建设纳入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明确档案系统在公司信息化系统中的定位与职能,建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固化档案工作业务流程,对工程项目、重大活动、调度系统、桥梁管理系统、数据中心重要经营管理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并通过网络提供档案信息共享服务的集成管理系统平台。2018年,公司被批准为国家档案局企业数字档案室试点单位。

三是发挥资源保障作用,推进营运养护工程管理创新。泰州大桥公司运用路桥养护档案与项目档案数据,完成《泰州大桥养护规划研究》,获得2015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目着眼于涵盖多塔连跨悬索桥等特殊复杂结构的养护需求,形成了包含桥梁、路面、机电、文档、人员、制度等在内的全面养护体系规划;基于特大型桥梁工程养维数据,编制了养护历程表,为泰州大桥预防性养护需求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的定性化和定量化的参考依据;提出了悬索体系桥梁未来数字综合信息化平台建设目标,为实现多源数据的集成与共享奠定了基础。

3.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档案法规规章落实不到位,全过程监管执行不力,验收前突击整理,影响了项目内业务资料的形成质量和档案管理水平。

二是个别参建单位对项目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过多依赖外包服务,档案编制质量水平有待提高。

三是相关从业人员配备不足,专业素质与经验欠缺,项目档案编制进度及质量控制难度加大。

四是营运和养护档案提升空间大,但缺乏相应的业务标准和指导意见。

所有这些不外乎观念意识、制度执行与从业者素质高低几方面,如何提供科学的系统性的制度与机制保障,如何强化项目档案管理内在的驱动力,是完善高速公路档案管理的根本着眼点。

二、新发展阶段高速公路档案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交通运输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出了建设“交通强省”的目标,2020年要基本建成安全畅通、集约高效、便捷公平、智慧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其中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新的发展阶段,高速公路档案管理面临新形势、新需求、新动力、新挑战。

1.高速公路建设迎来新一轮黄金机遇期

“十三五”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高速公路建设迎来新一輪的发展机遇,下一步将优化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加快过江通道建设,推进省际互联互通和瓶颈路段扩容,为交通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2018年,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计划完成投资140亿元,建设管理项目达32个,承担了全省新增高速公路、改扩建高速公路以及多座跨江大桥建设任务,规模之大、项目之多,创交建局历史新高。工程预计产生10万余卷项目档案,管理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但一批重点骨干项目和集约化、一体化管理模式为提升项目档案管理水平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2.创建品质工程将促进档案管理机制转型

聚焦高质量发展,创建品质工程成为必然的选择。2016年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打造公路水运品质工程的指导意见》,2017年印发《公路水运品质工程评价标准(试行)》。“品质工程”理念,体现建设与运营维护相协调、工程与自然人文相和谐、工程实体质量与服务质量相均衡,是新时期高速公路发展的根本方向。2017年,江苏交通品质工程创建工作已经启动,确定了创建提升工程品质的6大行动和27项重点工作任务,积极开展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标准体系研究,不断打造交通品质工程的江苏新样板。在新的技术与管理平台上,项目档案管理的制度约束和标准规范运行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和落实,真正实现项目文件材料的全流程控制和全过程管理。而项目档案管理在意识、理念、内涵和专业储备上何以应对则是一个切实的挑战。

3.新的发展方式进一步彰显项目档案的重要性

随着新的发展方式、发展理念的全面推进,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增强,资源节约、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社会责任越来越重,政府和社会对安全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在客观上都将成为加强项目档案管理,维护项目档案完整性、准确性与安全性的硬性约束。另一方面,项目档案的监管范围和复杂性将进一步加大,要求更高。随着集中建设管理的项目比重降低,重心下移的项目法人管理很可能导致监管职能与职责不明确、管理能力和经验欠缺的现象,项目档案的安全风险加大。谋划与推进新形势下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已成当务之急。

4.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打造品质工程、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核心是践行现代工程管理理念。从行业管理的角度看,今后一段时期,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工作将以《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管理办法》《公路水运品质工程评价标准(试行)》等为重要抓手,推进“发展理念人本化、项目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日常管理精细化”五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同时,随着《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建设项目档案监督指导工作指南》《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录音录像档案数字化规范》等一系列新的档案行政规章和行业标准的颁布,高速公路档案的管理正在走向全流程、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与信息化的轨道,并逐步与“品质工程”新理念下加快推进现代工程管理的要求接轨。考虑到“品质工程”坚持示范带动、统筹实施的发展路径,新的政策环境下,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档案管理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档案管理职能充分拓展,管理规范、标准进一步精细化、程序化,营运养护档案的管理成为新的热点,档案信息化管理需求更加迫切,建立与现代工程管理相匹配的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档案工作体系和信息协同机制成为新的目标方向。

三、新时代背景下高速公路档案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新时代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指明了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提升的发展方向。打造品质工程,既是推动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的跃升,更是一次理念观念的转变,而工程档案是工程建设管理一切行为得以有效开展的基本手段和合法依据,其基础支撑作用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新时代的高速公路档案工作必须立足新起点,以更加开阔的眼光和更加敏锐的意识,紧跟新一轮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要求,顺应现代工程管理的发展趋势,在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上多下功夫。具体言之,需要强化两个意识,确立三个理念,着力四个提升。

1.强化两个意识

一是强化责任意识,依法依规落实档案责任主体。明确项目法人负责制,明确项目档案工作纳入合同管理,实行“谁经办、谁归档”的原则,明确监理、施工单位做好工程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的相关责任。在推行现代工程管理中,项目法人要承担起工程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切实履行建设管理职责,同时在制度、流程和运行机制上落实各项责任具体要求,树立合同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是强化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认真分析梳理项目档案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隐忧,厘清哪些是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制约因素,哪些是管理不力、没有形成有效的落实机制,哪些是专业管理能力和人员素质不到位。反复发生的问题可从规律上找原因,普遍发生的问题则在体制机制上找根源,积极探索档案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创新。

2.确立三个理念

现代工程管理已不仅是传统的以投资、进度、质量控制为主要内容的“铁三角”式管理,而是将原有的以技术管理活动为主要内容转变为经济与社会的综合管理,管理对象延伸到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全面向ISO9000和ISO14000系列发展,项目档案也要顺应新趋势,建立项目档案管理理念新思维。

一是价值理念。对项目档案及项目档案工作的理解,长期以来被看作工程琐碎的末端,档案的价值往往指向历史的、静态的、潜在的。事实上,档案的价值是现代性最根本的体现,任何个人或组织,其主体性的界定——身份、资质、资产、权益等等均依赖于档案,其社会交往的媒介是档案,社会契约的存在是档案,档案构成了现代社会的管理工具。显而易见,对于高速公路而言,项目档案体现多重价值。法定证据价值:现代工程管理理念下的工程质量,是一系列精确的评价体系,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性综合。核心资产价值:涉及其生命周期的项目成立注册、投资者关系、资产管理等证明,科学技术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及“品质工程”认证等。知识资源价值:知识保障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信息协同与共享必不可少的要素。

二是法规遵从理念。“法规遵从”要求组织每一个流程都经得起法律检验和追溯,并且能提供最佳證据——档案。项目档案管理确立法规遵从理念,意味着从源头上确认了项目本身及过程的合法性。履行法规遵从,项目档案具有双重功能:一是保存证据,依法管理项目档案,保证其真实完整;二是展示合法性,证明项目行为、过程合法。法规遵从理念缘起美国“萨班斯法案”(上市公司责任法案),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被称为中国的“萨班斯法案”,由此法规遵从理念列入国家标准《企业档案工作规范》。

标准一致性是法规遵从理念的延伸,是工程建设参与国际竞争的利器。《关于打造公路水运品质工程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应用质量健康安全环境四位一体管理体系(QHSE管理体系),推进管理标准化。这是现代工程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工程档案的角度看,是项目档案纳入全流程管理的国际技术标准依据,QEHS管理标准对档案管理的要求同时也是标准实施的凭证,与工程生命周期相关联。

三是管理融合理念。传统的项目档案管理即便建立了全过程管理机制,档案管理控制也常常成为应景的橡皮图章。在工程项目档案管理中话语权不足,除了对施工技术资料内容缺乏判断力的个人因素外,也表明对项目档案工作的定位、职能、目标认识上的模糊。项目档案管理既是业务性工作,也是综合管理性工作,既有服务性内容,也有控制流程节点的管理行为。尤其是工程质量控制,档案管理占有关键的一席之地。推行现代工程管理,管理的精细化、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意味着档案业务活动与综合管理行为深度融合,项目档案成为管理流程控制和管理目标实现的基本要素。

3.着力四个提升

一是着力提升项目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任何管理行为人都居于核心位置。发展理念人本化就是要将调动人的积极性、突出人的创造性作为项目档案管理的核心理念,要强化全员档案意识,全员参与的优劣决定了管理体系的成效。项目管理专业化意味着项目法人及其团队作为工程项目的组织者、协调者和集成者,对项目档案的认识和理解,决定着项目档案的管理水平。对项目法人应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其档案责任意识和价值理念;对施工、监理技术负责人及档案管理人员应强化档案业务培训,同时加大管理力度,如在招标文件中设立专项条款,专职档案人员须通过相应培训取得上岗资格,并保持项目建设期间档案工作状态的稳定,制约施工单位人员调动频繁的现象。

二是着力提升项目档案管理规范标准的科学性与执行力。项目档案的管理路径首先是对项目文件材料的价值判定,进而形成基于价值判定之上的项目档案管理标准,一个科学、适用、精准的管理标准是项目档案管理的核心。在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新的发展阶段,要及时跟进行业管理新规定新要求,完善落实到工程项目档案形成与编制的全过程。2018年,已经批准执行6年的《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标准(修订稿)》,再次申报国家档案局行业管理标准修订。要兼顾基础管理与发展导向,适当拓展项目档案的管理视野和管理职能,着眼于参与国际工程建设和“品质工程”创建,对标国际管理标准有关项目档案管理要求的相关条文。

三是着力提升项目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广运用是现代工程管理发展的核心动力,已经不可避免地波及项目档案管理。大数据时代,提升项目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必须着眼于项目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信息协同共享,通过档案信息化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项目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是集成质量安全、计划进度、合同管理、远程监控等重要经营管理数据资源,实现管理智能化,提供网络信息共享服务的信息系统平台,并逐步向前期工作、征地拆迁、纪检监察等方面拓展功能,为建设区域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信息平台奠定基础。

对于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越来越多运用到高速公路设计与施工也应予以关注,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是我省BIM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及“品质工程”示范创建项目,省交建局已明确要求,BIM模型数据要无缝无损移交运营单位。

四是着力提升营运养护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现代化的高速公路网络和服务体系是江苏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突出亮点。但是,相对于项目档案较为完备的管理体系,营运养护档案管理目前仍是显见的短板,大部分高速公路营运养护管理部门对营运养护档案管理的要求和业务规范疏于了解,档案管理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的监管。“十三五”江苏高速公路营运管理提出了切实加强养护、营运行业管理和服务,加快实施科技创新与智慧绿色发展,不断强化基础能力建设等五项任务,营运养护档案亟待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打通营运养护档案与工程项目档案的管理壁垒,建立跟踪联系。

作者:张凤霞

第2篇:基于品质工程的航道工程智慧工地建设研究

摘 要:航道工程建设具有战线长、结构形式多、边通航边施工、过河管线多、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管理,常规的管理手段难以满足建设管理需求。智慧工地的建设通过对工程建设进行信息化管理,可有效解决工程数据欠缺真实性、工程信息过于分散、工程问题难追溯和隐蔽工程难监管等工程管理难题,大大提升管理效率,有效避免了质量通病、安全隐患,保障了工程质量,为品质工程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智慧工地;建设管理;品质工程

0 前言

2016年12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打造公路水运品质工程的指导意见》,旨在推进公路水运品质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公路水运工程质量。意见指出,应探索“互联网+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新思路,推行“智慧工地”建设,提升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2018年1月交通运输部又发布了《公路水运品质工程评价标准(试行)》,提出品质工程项目评价标准应该包含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科技创新、工程质量、安全保障、绿色环保、软实力等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22项、三级指标52项以及相关加分项。在品质工程示范工程创建评价指标和加分项中都包含智慧工地等信息化建设。由此可见,只有大力推进智慧工地建设,才能为创建品质工程提供有力手段。

《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等相关文件也提出要加强工程信息化建设,积极创建智慧工地,而公路水运工程智慧化建设是实现国家“交通强国”发展战略的强大助力。

因此,当务之急是积极推进智慧工地建设。首先,需要对工地建设的现状和实际需求进行调研,结合智慧工地的建设目标,完成智慧工地建设标准的初步编制;其次,依据所编制的标准完成一批示范工程项目,积累相关经验,完善建设标准,形成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在建设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技术攻关,努力推进工地生产与管理的数字化、智慧化和精细化,为“品质工程”和“交通强国”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1 智慧工地发展现状

航道工程行业面临艰巨的建设任务。由于工程战线长、结构形式多、边通航边施工、过河管线多、施工环境复杂,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管理,而且效率低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提升了航道工程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但也带来信息共享和交换不及时、协同工作难以开展等问题,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标准化的系统,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BIM等新技术的技术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合理调配,充分提高航道工程建设的智慧水平[1]。

建筑行业是智慧工地建设理念的提出者,也是率先开展智慧工地研究与应用的践行者。北京腾讯总部、武汉绿地中心、郑州奥体中心等国内知名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或多或少均实践了基于多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智慧工地系统的集成应用[2]。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智慧工地”的理念已经从最初的建筑行业逐步渗透到了其他建设行业。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也是这一理念的一大受益者,并在各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对该理念的实现进行了积极探索。

浙江省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是智慧工地建设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应用典范。通过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智慧工地建设,乐清湾项目实现了对监控、原材料试验、人员信息等庞大数据的整合管理,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校核的方便性。通过智慧工地的建设,此项目施工没有因为数据或质量问题造成任何一次返工现象,没有一片梁预制出错、没有一片梁调运出错、没有一片梁安装出错,结构物保护层合格率和节段梁拼装合龙精度全国领先。由此可见,智慧工地建设使“品质工程”的实现成为可能。

在航道工程行业,全国各地都进行了智慧工地建设的积极探索,但智慧工地的应用都是零星的、局部的、分散的,“智慧工地”还未形成明确的定义,各省份还未形成统一的建设标准或体系。因此,进行省级层面或者更高层面的航道工程智慧工地建设及标准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2 航道工程智慧工地内涵及特性

通过对航道工程发展现状及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结合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应用情况,在分析品质工程创建举措的重要基础上,对航道工程智慧工地建设进行了定义和特性分析[3]。

2.1 内涵

“智慧工地”,顾名思义,就是赋予航道工程建设工地以“智慧”,而“智慧”既是品质工程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品质工程的根本保证。“智慧工地”以施工现场为主要着力点,围绕人员、机械、物料、施工工法和施工环境这五项要素,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智能检测、智能监测的项目信息化生态圈,深入挖掘并分析相关数据,为工程建设提供智能化监管及决策,实现工程建设智慧管理。

2.2 特性

根据航道工程建设实际发展现状[4],智慧工地具备以下特性:(1)施工质量:可知、可控。着重关注施工现场的一线生产活动,实现信息化技术与生产过程深度融合,达到施工质量可知、可控;(2)施工过程:可视、智能。施工过程监管实现可视化、智能化,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保障施工安全;(3)工程管理:协同、高效。主要是通过采用统一、标准的智慧工地,实現参建单位工程管理互联协同,提高管理效率;(4)大数据深度挖掘分析:实时、共享。实现大数据的实时共享,深入挖掘并分析相关数据,为工程建设提供智能化监管及决策。(5)智慧工地建设实现标准化,且可共享、可持续。智慧工地的创建基于工程发展的实际需要,其创建成果能在全省推广,其创建经验可共享,其组合模式可持续应用。

3 航道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思路及目标

根據航道工程发展现状及趋势,以提升工程质量为出发点,以打造品质工程为总目标,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对工程施工现场的人、机、料、法、环五要素进行统一调配和管理,搭建智慧工地,创建标准、规范的智慧工地建设标准,建设具有可复制性、可共享性,可持续性的“互联网+工程管理”大数据云平台,创新航道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使施工现场进入“智慧”时代,最终实现人员管理信息化、机械设备智能化、材料管理数字化、施工工艺标准化、环境管理的可视化。

(1)人员管理信息化。在所有的施工过程中,人员管理安全是最重要的。航道工程建设行业体量大,人员结构复杂,通过智慧工地的建设,让一线工人发挥积极性、能动性,是“以人为本”的最佳体现;利用视频监控、无人机、在线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培训等手段,将航道工程施工管理内容进行可视化处理,引导参建人员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和行为模式,减少人为因素方面的安全隐患;大大提升管理效率,保障人员的安全、出勤率,保证工人的合法权益,减少劳务纠纷;充分考虑现场施工条件的多变性,科学有序地协调组织参与施工的人员、材料、机具、配件和工法等要素[5],促进经济效益最大化,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2)机械设备智能化。以互联网为主要媒介,以智能传感设备和全球定位系统等为重要辅助,智慧工地可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和动态监管,实时获取施工控制的相关信息,随时关注施工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将施工质量管理由传统的“事先检验、事后检测”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事中控制”的管理模式,形成以预防为主的监控体系,强化施工过程自动化监测、检测和质量控制。(3)材料管理数字化。通过物料管理系统,实现对航道工程施工所有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加工、检测的统一数字化管理,可以做到实时管控,对进场物料跟踪管理,杜绝物料浪费毁损,减少材料掺假现象,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6]。(4)施工工艺标准化。质量是品质工程的基石,要保证施工质量,不仅要借助严格而科学的管理办法,还需因地制宜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提高施工工艺,依托互联网、信息化等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智慧工地建设,以信息化技术促进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实时监控,规范施工工艺,改善施工的精细化程度,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5)环保智慧化。通过采用自动化环境监测技术和资源节约型技术,实现对污染源的实时、准确、全面的信息采集,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智慧环保实时感知系统,让感知监控更透彻,让智能应用更深入,实现在监控中心对前端系统的集中监控和统一管理。

4 航道工程智慧工地建设主要任务

4.1 搭建航道工程智慧工地大平台

围绕人、机、料、法、环五要素,从项目管理、人员管理(人)、设备管理(机)、物料管理(料)、质量管理(法)、安全管理、生态环保(环境)等七个模块进行智慧化建设[7],搭建航道工程智慧工地大平台。

4.2 编制航道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标准

编制航道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对“智慧工地”体系框架、信息应用接口、数据标准、功能等进行统一规定,规范“智慧工地”建设基本要求,指导航道工程建设各方主体逐步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5 总结

智慧工地的建设与应用,将先进的物联网、信息化技术与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装备相结合,促进工地生产和管理的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的实现;大大提升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有效节约成本,提高施工现场决策能力和管理效率;提高政府监管和产业发展水平,获得了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实现人、料、机、法、环五个维度信息数据的共享、联动管理,形成了航道产品信息数据库,做到质量责任可追溯、施工信息可追溯,为后期运营维护奠定基础,全面升级航道工程建设与服务水平;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助于推进和实现交通产业现代化发展,这必将成为未来交通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建品质工程、绿色航道的有力手段。

参考文献

[1] 呙丹,杨晓华,苏本良.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建筑行业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26):255-256.

[2] 熊霞.物联网技术在质量监控和计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计量,2011(10):22-23.

[3] 张春红.物联网技术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4] 徐小迟.加强港口航道工程信息化建设[J].中国水运,2014(1):30-31.

[5]章素华,包克明,成军,等.实时监控信息管理一体化系统:中国,99120657.6[P].2001-6-27.

[6] 于建华,綦希林.管控一体化和企业经济效益:国内流程工业解决方案及实践经验[J]. 微计算机信息,2000(4):1-2.

[7] 张长腾,郑治勇,胡林,等.广东省航道建设工程综合管理信息化技术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4):90-92.

收稿日期:2020-05-03

作者简介:黄国潜(1986—),男,河南南阳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电器控制系统。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Smart Construction Site for Waterway Engineering Based on Quality Engineering HUANG Guoqian(Waterway Management Office of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Yangzhou Jiangsu 225003)

作者:黄国潜

第3篇:改革质量监管模式提升建筑工程品质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工程建设质量监管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指出当前的质量监管工作模式已无法满足时代发展要求,认为在传统模式理念上的更新,新时代的建设工程监管工作模式应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质量监管体系、落实主体责任、转变质量监管职能、推进质量监管工作标准化等方面进行,为新时代下建设工程监管工作体系创造新思路。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程品质

工程建设关乎城市未来和传承,关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而工程建设中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工程质量问题,因为工程质量关系到老百姓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利益,同样的只有老百姓放心了,工程建设的生命才能衍生下去。大到国家,小到企业公司,如果工程建设质量把握不过关,那么建设国家、企业的路注定走不远。即使是再优秀的设计工程师,设计的建筑方案再优秀,如果建设过程中质量把控不过关,那么受到影响的就是建筑使用年限以及使用功能,从而致使老百姓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在工程建设运营体系中,工程建设质量监管工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是老百姓生命财产的保护墙、是老百姓美好生活需求的保障。因此,该工作部门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并且未来对工程建设质量监管工作的管理要严格要求,同时加强管理。对于参与工程建设部门单位,应该建设一个完整的、严格把控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实现在高质量发展下提高经济效益。但是,考虑到社会上的不确定因素,工程建设质量监管工作应该受到社会各方人员的同时监督,这样所得到的效果会更加显著。

质量监管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质量监管机构的职能,发挥好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优化质量监管过程,切实做好有效的过程质量监管。要不断强化质量监管工作课题研究,在“大数据”的时代,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好这个智能、数字平台,设计一套适合工程建设监管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从而实现现代化监管工作,与时代相接轨,保证监管工作的科学平稳发展。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监管,建筑工程品质总体水平稳步提升。同时,工程建设质量监管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

1.1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工程建设质量监管,立法机构也积极地与时俱进,陆续出台了各类法律法规,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监管工作有效开展。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家颁布了许多相关的工程建设法律法规来维护我国建筑行业市场秩序以及行业的健康发展,即便国家也在不断的更新完善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脚步下,依旧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例如,建设单位在建筑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建设单位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其他参建方(勘察、设计、施工等)。然而,1998年3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对建设单位质量行为规范的条款却并不多。

1.2责任主体不落实,行为不规范

建设单位管理行为不规范,只注重盲目赶工期,对工程质量缺乏有效的管理,工程质量难以保证,质量问题得不到解决。

施工单位出借资质证书,收取管理费或挂靠费,不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管理,中标人员不能到岗履职,随意变更人员,任由实际承包人违规施工。

监理单位管理行为不规范,存在挂靠和转包现象。中标人员不能到岗履职,随意变更人员。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中标价格偏低,监理人员工资待遇低,监理单位留不住人,聘用的人员素质不高,工作能力有限,检查走马观花,验收流于形式,不能科学、公正、诚信履职。

检测市场混乱,检测单位弄虚作假,检测报告不真实。由于竞争激烈,为了能够承揽到检测业务,检测单位大打“价格战”。在检測过程中,为降低检测成本,不按规定进行检测,部分或者全部伪造检测报告,失去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真正意义。

1.3建筑市场与质量监管资源矛盾逐日加深

城市建设伴随的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开始呈现出“跨越常规”式的发展趋势,建设工程所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大,建设项目的增多,导致竞争更加强烈,投资金额、规模、技术要求等也在不断变大。在众多利好的情况下,建设工程变得炙手可热,但在量大面广的条件下,质量问题必然会常出现,建设工程项目的增多,建设单位需要快速扩张,而工程人员的综合素质却无法跟上脚步,导致建设中出现各种问题。然而受到体制和机制的原因,建筑市场的快速扩张已经无法受到有限质量监管资源的监督。“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这三座大山已经成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常态。

1.4执法难,执法成果未能有效利用

就目前而言,对于相关建设工程处罚的法律法规依旧无法体现“过罚相当”的原则,而且行政处罚所需要走的手续繁琐、程序严谨,导致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重检查、轻查处”过程形式是法规粗放问题在各式各样问题下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例如,“未按照设计工程图纸施工行为”,存在乱整改、对建设结构安全存在危等情形。而根据国家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如若施工单位存在不按设计图纸施工或施工技术未达到标准等其他行为,需要整改,并按工程合同处罚罚款2%以上4%以下[1]。”然而,由于罚款金额过大,可能会收到诉讼风险,因此,执法人员在追究责任的过程中,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最终的处罚程度更集中在从轻处罚上,以责令整改和其他不良行为来代替行政处罚,从而导致违法施工队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

为解决工程建设质量监管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建筑工程品质,建议国家和政府层面,应大力支持给予解决在颁布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满足质量监管工作人员的需求等方面问题,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监管工作能有效持续进行。

2工程建筑质量监管改善措施

2.1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和质量监管体系

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仍处于建设和完善的进程中,而工程建设中的法律法规对于建设工程中技术的规定较少,更多注重于管理方面,工程技术主要受到来自工程建设标准的制约。

国家可以基于我国国情的基础下,借鉴外国工程管理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我国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质量监管体系,修订上位法,为质量监管执法工作提供可操作性强的法律依据。同时,为了对参建各方违法责任进行处罚,应加快建立相关的法律、诚信系统,对建筑市场信用评价机制和不合规的招标投标调查做出明确规定。

2.2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诚信建设

(1)在工程建设中建设单位作为工程建设的首要责任人,承担着全面的工作责任。建设单位作为在工程建设中的领头羊,承担着对建设工程质量保障的主要责任。因此,需要落实主体责任,让作为承担着首要责任人的建设单位了解到他应尽到的职责是必要的。

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制定严格科学的建设程序,严格地按工程图一步一步走,在确定工程建设造价以及工期时,应科学合理制定,而且施工过程中不能出现抢进度的事情发生。建设单位在制定施工方案中,不能缺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安排,并且配备的监管人员要满足各项综合素质要求,不可聘用不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

除此之外,在建设工程中,要建立能落实建设单位主要承担责任的监管机构,以达到时刻提醒建设单位关心工程质量问题,确保建设单位将其承担的首要责任落实。

(2)要完善各方质量管理体系和岗位责任制,进一步提升勘察、设计水平,强化施工单位质量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工程质量手册制度,实现质量责任可追溯和检测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

(3)在设立的监管部门赋予相应的权利,且要明确监管单位各人员的职责,并制备出人员名单,明确监理人员的基本职责,明确需配备的、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检测仪器和设备。要进一步加强监理人员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监理人员要切实履行好监理责任。监理单位要独立、规范地开展监理工作,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

为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过多干涉监理事务的问题,可以将支付监理费用的方式改变成由第三方将支付费用交到监理单位手中,只要监理单位在建设工程中按建设签定的合同安排监理人员上岗履行其职员的职责,且在建设工程中没有发生安全质量事故,那么系统自动向监理单位付款。

(4)强化建筑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和应用,建设以企业公司质量为核心,包含了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单位在内的信用信息管理应用机制,实施工程质量信用管理。在建设建筑市场中设立“黑名单”制度,對在招标过程中违背市场的建设单位列入黑名单中,并且对以往在建设工程过程中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建设单位做好监管,对其未来参加建筑招标活动给予依法限制。同时,还需要设立除工程质量外的其他建设不良行为相关的信用评价机制,对有过不良行为的建设单位进行信用评价记录,同样作为在招标活动中参考的一环。通过这种设立黑名单相关的机制,让企业公司明白失信即受限,从而达到相关责任承担着能主动关系并落实其责任。

2.3转变政府质量监管职能,简政放权

在当前工程建设质量监管方面,由于政府在质量监管职能工作上缺少对建设单位的目标激励以及承担责任的制约,导致管理缺位与错位并存。在建设工程的设计方案上,需要重新将相关工程建设方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定位,让本该属于承担责任事务的人承担其应有的责任,充分利用行业协会、专业组织等专业资源,将专项检查等行业自律性事务工作交由行业协会组织。

政府由主导作用过渡为驱动作用,通过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相关审批事项,尽其最大能力减少对市场的干预,从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应有的决定性作用,推进质量监管执法与行业自律的互动。同时,也要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

2.4推进质量监管标准化,强化执法力度

在建设工程中质量监管的重点应从事前的审批阶段转向审批过后的事中事后监管,从而达到加强整个建设工程的效果。通过质量监管资源整体都具有相互联系,一环扣一环,实现部门整体的质量监管工作。

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模式中,应以随机进行实地抽查、考察为主要方式以及加上行政执法的次要方式组合实行,改变旧传统以“重实体,轻行为”的方式,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如若在某环节中发生缺失,那么可能会引起相关的行政法律责任。为了提高建设工程中的监管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部门可以学习交警管理方式来提高质量监管的标准化,结合诚信评价体系制订明确的执法指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和工程不同阶段的特点,结合工程强制性标准、本地实际,从而形成专属的检查方式,使得执法程序更加标准,执法内容更加明确。

只有通过规范执法,来加强质量监管标准化以及执法力度,不断更新执法的手段,才能在时代进步的道路上确保质量监管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将还未出现的质量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扭转“业主蛮、监理软、施工差”的不利局面,进一步减小质量问题,提升建筑工程品质。

2.5创新质量监管方式,提升质量监管效能

当下的质量监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最新形式的需求,并且迫切要求对质量监管的形式进行创新。将传统的质量监管方式向执法式抽查巡查、实体和行为并重的质量监管方式转变,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辅助监管,把提升区域中质量监管的水平状态以及用户的满意程度作为主要的目标研究,并且实施差异化的区域质量评测体系。

互联网和监管共同实行具备着全天候、可追溯、实时、远程并且人为可以干扰等其他因素的特征,全面推动互联网和监管这个模式探索,并且促进运用远程监管预警防控以及移动监管作为特点的非现场管理,以此来提高质量监管的精准程度、智能化的水平。要充分应用监管信息系统,实行数字化、信息化质量监管,增加对于质量监管执法信息的收集力度、对于违法违规行为作出规范记录并且第一时间对于有关市场对象的行政许可处罚,以及抽查的检测结果等其他的信息进行公布。实现质量监管数据的统一应用、互联互通、共享交换。

创新质量监管措施应该依照放管服的基本原则,促进自我声明和信用管理相互结合的方式,真正落实到市场对象的责任制,强化科技成果的运用,重视执法成果的运用,突破地区条块分割以及各自为政的当下局面,合力创造出统一、共享、智能并且开发的监管信息平台,增强质量监管的力度。

2.6试点开展引入第三方机构辅助质量监管

政府机构可采用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第三方机构,将专业性强的技术监督委托其完成,对工程质量进行巡查。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规范第三方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监督各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保留随机抽查制度。

第三方机构的委托费用,可由建设单位存入政府设立的专门账户,再由政府将费用拨付给第三方机构。第三方机构作为政府监管服务外包的有效工具,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质量监管资源的不足,提高了质量监管效率和专业性,也契合了国家的“放管服”的改革方向。

2.7推行工程担保与保险制度

试点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专业经营”的原则,开展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试点工作。试点推行工程质量强制保险与担保制度,可通过市場行为分担政府质量监管职能,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解决业主的后顾之忧,化解社会矛盾。通过对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的质量风险管理,引领各个参与建设单位间的责任得到相互约束,并且利用社会上的各种力量来共同监督工程建设的质量问题,以达到提升监管水平的效果。

正所谓“经济一流的城市就要配备一流的质量监管治理”。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管工作涉及面广,其造成的影响可直接危害到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加强工作需要与时代相接轨,需要即时推动理念、方法变革,从而提高工作效率[2]。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了质量时代,不断加强质量的要求是国家战略和企业公司发展创新的必经之路。

3结语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实现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相关政府部分的质量监管工作需要不断的创新改革,这样基础才能牢固,其次,需要结合社会上各式力量来把控辅助质量监管。但是,如何在新阶段下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来确定工程建筑的质量,一直是政府、建筑企业公司以及相关从业者的关心问题。在国家建设工程活动中,以“社会监督为主,政府管理为辅”的管理方式,不仅能够与国家“放管服”的改革模式响应,还能利好建筑业市场的发展,对推动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治理以及治理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体系的完善永远是站在传统的角度上不断改革,更新理念,在探索中前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次修订):国务院令第279号[Z].2000-01-30.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

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19〕92号[Z].2019-09-15.

ReformtheQualitySupervisionModeltoImprovetheQualityofConstructionProjects

CHENDaguang

(ChifengCityConstructionEngineeringQualityandSafetyTechnicalServiceCenter,ChifengInnerMongolia

024000)

作者:陈大光

第4篇:品质管理、品质工程师简历工作描述

1.某某公司(2008年10月--至今)

工作业绩:

1.AQL检验标准;原材料检验标准;产品检验标准的制定;发放及培训

2.公司产品的执行标准(GB)的收集及办理

3.公司设备及仪器的校准,监视及检测,报价等

4.产品的月数据分析,产品入库一次检验合格率和出厂合格率以及月各部门的月数据监督

5.配合管理者代表对公司的ISO进行完善,跟进内审到外审时各部门间流程的配合

6.对各部门不合格品的控制及处理,配合奖罚制度的执行

7.对各部门的质量人员进行产品的管控要求及质量意识的培训并考核

2.某某公司(2006年11月--2008年6月)

工作业绩:

1.跨功能小组成员. 新产品质量要求信息的收集汇总后结果联络个部门.2.客户要求质量文件提交,数据分析.

3.新产相关要求培训给质量人员.

4.定期参加量产说明会,根据量产说明书,部品资料表,包装方式及各种图纸,完善本公司相关检验标准、负责编制、修订产品作业指导书。指导各部门(包括pQC、IQC、QA)生产、进料、及出货.5.随时保持联络工程;业务,关注新产品生产异常和客户要求的信息;对标准的实施进行更新和检查;以控制质量异常。(修订内容为:检查基准书,性能测试要求,测量仪器要求,检具,重点尺寸)

6.负责确定并落实作业指导书标准中与本企业相关的要求.7. 收集有关产品标准、检测标准,建立技术标准档案并及时更新发放.

8.新标准的发放及对旧标准的回收,并实施报废.9.负责责产品文件、图样、设计档、工艺档、明细表等标准化的归档.

10.技术数据、标准文件外借、调阅、发放等工作.11.统一归口管理各类标准,建立标准档案.

12.签收各种客户图纸、试模和打样单据,分类保存并记录.

13.负责参加质量异常检讨会,对应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问题点汇总,以求完善标准化要求,稳定质量!

14.参加公司组织的关于各客户提供的塑料行业质量标准的培训.

15.进行RoHS测试. 参与新产品流程,质量工程,并跟踪试模,打样,并记录汇报,监督质量.

第5篇:上海市交通建设“品质工程”评选办法

上海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

2018年1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评选工程范围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四章 申报程序及报送资料 第五章 工程评审 第六章 纪律 第七章 表彰 第八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执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鼓励本市交通工程建设企业增强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推动质量水平提升,实现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满意的交通工程建设目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辖区内交通建设工程新建、改建、扩建、大修项目交通品质工程奖的评选工作。

第三条 上海市交通建设“品质工程”是本市交通建设行业工程质量评选的最高荣誉奖项,评选工作坚持优中选优和科学、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每年评选一次。

第四条 上海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负责上海市交通建设“品质工程”的评选工作。

第五条 申报上海市交通建设“品质工程”的企业可以是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或主要承建单位。

第二章 评选工程范围

第六条 上海市交通品质工程评选范围是:本市交通建设工程(包括公路和城市道路、轨道交通、枢纽场站、公交站点、公共停车场(库)、港口、航道、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

第七条 参评工程应具有相对独立的生产和使用功能,不得从一个独立的、使用功能相同的合同项目中抽取部分工程进行申报。

(一)每座大型立交、独立桥梁、特大型桥梁的主桥可为一个申报单元;

(二)连续高架道路工程,原则上按标段申报,主线和匝道合为一个申报单元;

(三)隧道可按每条为一个申报单元;

(四)码头工程可按座或泊位作为申报单元;

(五)航道整治工程按标段或航道为申报单元;

(六)轨交工程每个区间或车站可为一个申报单元;

(七)公共建筑类工程,以单位工程为申报单元。 第八条 参评工程规模和技术等级应满足如下条件之一:

(一)新建工程建安工作量5000万元以上,装饰安装工程建安工作量3000万元以上,改建、扩建或技术改造工程2000万元以上;

(二)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

(三)吹填工程土方工程量100万立方米以上;

(四)单个单体工程未达评选规模,可按合同标段群体工程申报。 第九条 对列入上海市重大工程及其他采用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工程,采用预制构件(含现场预制)的工程,以及对发展交通运输具有重大意义的工程项目,虽规模和投资低于上述标准,本着严格控制的原则申报推荐。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十条 申报上海市交通品质工程,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法定建设程序,工程已办理竣(交)工验收手续,建设单位在申报表中须签署推荐意见。

(二)工程设计合理、先进,符合国家和部颁、市颁设计标准、规范的要求,设计单位在申报表中须签署评价意见。

(三)经质量监督机构推荐,在申报表中签署推荐意见。

(四)工程应具有相对独立的生产和使用功能。

(五)工程应按规定通过竣(交)工验收,投入使用六个月以上,但自验收申报时限不超过两年。

(六)管理理念先进,管理方法科学,管理成果显著;符合安全、环保、节能、美观、和谐的要求。

(七)涉及高架道路、桥梁、码头等工程结构必须经有关机构评定为优质结构工程。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得申报上海市交通品质工程:

(一)造成原设计使用不可弥补性的永久缺陷;

(二)降低原设计使用等级或影响正常使用;

(三)施工中发生过质量事故、较大以上安全事故、环境保护不到位及引发社会恶劣影响事件的。

第十二条 除特大型工程外,一项工程原则上允许1~3个主要参建单位,每个参建单位完成的产值占工程总量的20%以上,完成的分部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第十三条 为促进劳务企业提高队伍素质和健康发展,承担工程结构施工的劳务企业可作为申报工程的参建单位,该劳务企业须是本会会员单位。除特大型工程外,一项工程只能确定一家劳务企业参建单位,其申请由项目申报企业负责在品质工程申报表中填报明确。

第四章 申报程序及报送资料

第十四条 符合条件的工程只允许申报一次。 第十五条 上海市交通品质工程的申报时间:

一、申报单位向上海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进行申报,申报截止日期:每年十一月底。

第十六条 申报资料的内容和要求:

(一)《上海市交通品质工程申报表》,表内签署意见的各栏,必须写明意见并盖章。

(二)单位工程竣(交)工验收证书(复印件)。

(三)工程质量检验报告。

(四)项目简介(含项目平、纵面示意图),有关影像资料(必须提供5寸工程彩照2~3张)。

(五)获其它奖项证明材料等复印件。

(六)申报资料电子版。

凡申报资料不齐全的工程,不列入评选范围。

第十七条 申报材料必须真实、准确,并涵盖所申报工程的全部内容。申报材料中提供的文件、证明、印章等必须清晰、齐全。申报表统一使用A4纸打印,装订整齐。

4 第十八条 申报材料(申报表一式两份、其它材料一份)于规定的时间前报送上海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逾期不予受理。

第五章 工程评审

第十九条 上海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成立由本会领导和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上海市交通“品质工程”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负责评审工作,评委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评委会成员自专家库选取。

第二十条 评审委员会下设上海市交通“品质工程”评审工作小组,负责对申报资料的核查,组建专家检查组进行现场核验。现场核验应实地查验工程质量,原则上对整个工程进行实地查验,重点查验主要部位(特殊路基、道路、桥梁、码头、护岸、隧道和建筑等)的工程质量水平,汇总形成书面核验意见。 第二十一条 评委会根据申报资料及核验意见进行审议,最终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获奖工程。

第二十二条 本会将获奖工程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5个工作日。

第六章 纪律

第二十三条 评审工作必须由评委本人参加,不得委派代表参加;评委应严格执行评委守则,秉公评审,廉洁自律,不得谋取私利收受礼品、礼金;如发现违纪行为,予以严肃处理。

第二十四条 申报上海市交通品质工程的单位要坚持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应严格执行现场评审须知,申报工程应接受全面检查,配合检查安排从简,严禁向评委赠送礼金礼券礼品,违反规定的,视其情节给予批评警告,直至撤销申报资格或获奖资格。

第七章 表彰

第二十五条 上海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每年颁布获奖名单,向获奖的总承包(主承建)和参建单位授予奖杯和证书,并对获奖企业通报表彰。

第二十六条 获奖企业可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获奖有关人员给予奖励。

5 第二十七条 获奖工程的建设、监理等单位可向上海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申请颁发工程奖杯作为纪念。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申报上海市交通品质工程获奖后如发现质量问题,上海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要组织专家进行鉴定,经鉴定确实不符合评选条件的,有权作出撤销决定。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上海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负责解释,本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6篇:宾馆工程部-经营管理突破 提升服务品质

经营管理突破 提升服务品质

宾馆是服务性行业,唯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才是宾馆生存的基础。为所有顾客提供高水平、个性化的服务,是宾馆发展的方向,也是在激烈竞争的服务业中,各宾馆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

提高服务质量,要以顾客为准绳,秉着宾至如归的服务理念,加强激励员工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制订服务质量标准流程,并逐渐建立完善服务系统,使我们宾馆的服务质量得以改善。 根据宾馆工程部实际情况,具体可从以下几下方面入手:

一、服务从细节出发,突出细节作用

任何一个高效率高品质的企业都在于其杰出的团队力量,而团队力量则是建立在每个人、每一个部门的“细节服务意识”上,因此必须着手抓细节。 “勿以善小而不为”,改善服务中的每一个细节,把它们当作大事来认真落实;“勿以恶小而为之”,俗话说,一粒老鼠屎能坏了一锅粥,损害宾馆形象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当作小事置之不理。 提升服务质量要从点滴做起,要让每一点改善都带给顾客更大的方便与满意,这才是服务的生命源泉所在。

二、加强员工培训,不断提高员工自身各项综合素质

宾馆不同于其他行业,有时它对员工道德素质的要求要高于专业素质。所以在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个人素质

第1页, 共3页

方面的培训。对每一位员工进行“职业道德、礼仪礼貌” 等培训,培养员工与顾客沟通、协作的能力。让每一名员工注重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日常工作中积极热情地为每一位顾客服务。对一些不太了解、提出抱怨甚至反感顾客,要主动上门与其沟通、交流。我们不怕出问题,甚至就怕不出问题,从来不怕被顾客指出缺点,相反,更会以感激的态度感谢顾客给我们提出批评、意见或建议。我们会将这些视为改正和提高的机会,使顾客最终理解、认同我们,真正体会到是“以人为本,顾客至上”的服务宗旨。

就工程部实际情况来说,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加强工程部员工的人才培养,形成具有专业化服务水平的技术力量。在平时工作中,通过统一的规范培训、定期考核、技能评比等手段,来提高员工专业素养。随着员工技能素质的提高,服务质量也会随之相应提高。

2、加强工程部内部机制改革,增强员工的市场竞争意识。

加强员工的业务素质考核,做到奖罚分明;积极实施竞争上岗,符合服务要求的人员继续聘用、不符合服务要求的人严格上报人事部实施解聘,切实保证符合宾馆星级服务要求,营造争当优秀的良好竞争氛围,发挥了每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我们工程部的服务才会上一个新台阶。

三、做好顾客投诉接待与处理,把顾客投诉视为宝贵资源

第2页, 共3页

顾客的投诉恰好是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我们要坦诚面对,认真分析顾客的意见,虚心接受批评,积极解决问题,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塑造良好的宾馆品牌效应。顾客对宾馆的投诉,换个角度来看,正是对宾馆的关怀,希望我们能做得更好,对我们宾馆的寄托与改进的希望,因而我们应当积极的姿态正视顾客的各种投诉,不断反省自我,及时发现管理与服务中的不足,改进服务质量。顾客的不满就是工作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四、提升宾馆的品牌影响力。

每个服务宾馆的员工,都要有争创优质品牌的意识。要从每个工作的细节上、每项服务的过程中、每件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上,严格按宾馆制定的事件处理规范流程来处理,并本着一切以“顾客至上,服务为本”的原则,提供“人性化”服务,为顾客营造一个舒适、安逸的经济商务的宾馆环境,让顾客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服务体验。只有满足顾客的各种服务需求,才能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和认同,才会在市场上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总而言之,只有做到有科学的管理、高素质的员工、人性化的服务、良好的社会形象,才能在服务行业里做大做强,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宾馆才有大发展。

Shanghai Tianping Hotel

2012.09.29

第3页, 共3页

第7篇:创建“品质工程”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打造公路水运品质工程的指导意见》(交安监发„2016‟216号)有关要求,大力推进品质工程建设,XXX单位拟将XXXXXXXX工程、XXXXXXXXXX工程两个项目列为“品质工程”示范创建项目,组织开展品质工程评价体系研究,探索品质工程示范创建工作机制。具体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交通运输部打造“品质工程”有关要求,以现代化工程管理为抓手,以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水平为目的,以倡导诚信敬业为基础,以增强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为重点,以先进典型为导向,激励项目管理者创新实践,打造“品质工程”。

二、总体工作目标

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深入推进“发展理念人本化、项目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日常管理精细化”为内容的现代化工程建设管理方法,建立完善的建设管理工作体系,通过长江下游东北水道、黑沙洲二期航道整治工程“品质工程”示范创建活动的开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实现一批专业技术及管理制度的创新,推进相关标准规范更新升级,逐步形成航道整治工程品质工程标准体系和管理模式,带动航道整治工程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三、示范创建工作任务

1 以打造“品质工程”为目标,深入贯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理念,打造体现 “内在质量优、结构功能全、实用特性好、整治效果强”的工程实体。

(一)科学统筹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观,从源头上把好工程前期工作和设计工作质量关。

1、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全寿命周期成本”等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设计理念,科学确定技术标准,合理使用技术指标,从源头上把好工程前期工作质量。

2、坚持“科学、客观、公正、全面”进行方案比选论证,客观公正推荐建设方案,重视环保设计、生态保护,追求自然和谐、水景相融的航道整治工程设计理念。

3、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强化系统设计,提高工程结构耐久性,降低运行期的维护成本。以工程质量耐久为核心,强化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通过合理加大航道整治建筑物结构强度,增强工程的耐久性,增强抵御水流冲击的能力,延长航道整治建筑物使用寿命,建管养并重,实现工程建设和建成后营运成本的最小化。

4、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主动开展新条件下的施工水位分析与研究,加强生态设计方案研究,强化设计现场服务,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着技术安全、控制投资的原则,遵循动态设计、优化设计的理念,合理合规开展设计变更,确保项目能够达到预期的整治效果。

(二)践行建设新理念,全面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2

1、着力推进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专业化。结合体制改革,我单位进一步整合建设管理资源,实现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统一管理,强化建设单位专业化管理能力。修订完善《工程分包管理办法》、《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规定,加强分包管理,着力提高专业化管理能力,全面推行以“五化”为核心的现代工程管理方法。

2、推进航道整治工程施工标准化。根据工程的特点,围绕施工现场布设、项目驻地、临时预制场建设等方面打造工程标准化的施工场站建设;围绕水上沉排作业、水上抛石作业、透水框架预制与抛投、钢丝石笼护岸施工等工艺,形成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工艺工法,推进航道整治工程施工工艺的标准化;围绕混凝土连锁块排预制、单元排预制、透水框架预制等推进专业化、工厂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确保航道整治工程质量。

3、推进工程管理精细化。倡导工程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强化主体结构的施工精细化管理。施工过程中,积极推进“分段标识、分段施工、分级验收、层层负责”的现场质量控制制度,严控施工节点,把好工程验收关;强化过程控制,推行现场巡查,及时发现质量隐患,确保施工质量;推行示范段、示范点施工,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施工质量;大力推行水上沉排声呐实时检测、首船称重计量等水下隐蔽工程检测与控制手段,确保水下隐蔽工程质量;建立“实施有标准、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4、推进工程管理信息化。 积极推广应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隐蔽工程数据采集等技术、无人机航拍视频监控等设施设备在施工管理中的集成应用,

3 组织工艺监测与安全预警系统研究,确保生产防护设备设施定型化、装配化。全面实现实时查看工程施工现场,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始终受控。

以XXXX工程项目为试点,开展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工作。在设计阶段,利用BIM软件平台,采用协同工作方式,建立三维信息化设计BIM模型,完成符合工程标准的三维信息模型、二维设计图纸及相关多媒体数据,建立设计阶段BIM应用标准。在施工阶段,建立基于施工BIM模型的施工管控平台,以分项工程为精细化管控对象,以虚拟施工为技术手段,以参见各方协同工作为沟通方式,进行项目质量、安全、进度、费用、档案等可视化、集成化、协同化管理。在运维阶段,以竣工BIM模型为基础,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航道规划、养护、管理等过程进行决策分析,实现航道规划科学化、建养智能化、管理现代化。

5、严格考核奖惩制度,深化平安工地达标创建活动,做好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的沟通和协调,组织不同项目间加强经验学习交流,促进品质工程形成聚合力。

(三)全面提升工程实体质量,“品质工程”质量达到新水平。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实行目标化管理,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科学的施工技术方案和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2、全面落实执行首件工程合格制,贯彻“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总体”的质量创优保障原则,抓好各分项(分部)工程的示范段质量,并严格按照各项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用以指导后续工程施工。

4

3、全面梳理各工序可能发生的质量通病,开展针对性攻关,重点关注透水框架预制、单元排预制、水下沉排、水下抛石、浆砌块石等易发生质量通病的工序节点。

4、强化过程质量控制,重点抓好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和隐蔽工程的监督检查,把好隐蔽工程验收关、工序质量抽检关、工程实体报验关、工程计量支付关等主要关口,实现质量监督的全覆盖。

5、全面实行现场管理标准化、精细化。建立“实施有标准、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参照《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将标准化管理融入现场管理各个方面,实现工地建设、工艺工法、安全生产、档案管理等建设成果的标准化,推行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工具化、定型化、装配化。

6、落实“一岗双责”,健全安全工作制度与工程巡查排险机制,开展工艺监测与安全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提升工程安全防护设施和管理服务设施的有效性。加大船舶安全管理力度,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定期巡查联动机制,确保巡查效果。

7、加强检查与验收,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质量管理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施工期间,采取不定期检查和不打招呼的“飞行”检查的方式对工地现场进行巡查,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生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工程质量隐患,及时处理,限期整改,尽可能将工程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警钟长鸣,长抓不懈。

(四)提升工程安全保障水平,推进工程安全生产有序进行

5

1、树立本质安全理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设计安全管理。积极开展影响航道整治建筑物工程结构安全关键指标的研究工作以及新条件下的施工水位分析与研究,本着技术安全、控制投资的原则,遵循动态设计、优化设计的理念,合理合规开展设计变更,确保项目能够达到预期的整治效果。

2、从“源头”抓起,建立完善的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就要求投标人在投标文件明确安全管理目标、制定安全保障体系、明确专职安全员。在工程开工之初,建立“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甲方巡检”的四级安全保证体系。要求施工、监理单位根据投标承诺,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进一步完善安全保证体系。通过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确保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运行。

3、通过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切实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落实到,全面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切实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做到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安全防护标准化、场容场貌规范化、安全管理程序化,解决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参建各方安全生产责任,坚持有效安全培训教育,将安全生产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施工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实现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事故总量的目标,创建 “零伤亡”示范性工程,推进安全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五)提升工程绿色环保水平,建设生态航道。

1、在项目前期立项工作期间,严格按照《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摆上优先地位,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通过前期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6 的审批,施工期间环境监测及环保措施的落实,完工后环保措施的验收等层层控制来确保达到环保任务的要求。

2、工程设计过程中,高度重视生态设计。结构和工艺设计方面,创新引入符合生态环保理念的工程结构和施工工艺。材料方面,选取传统的天然材料,开发和推广利于植物生长的衬砌材料。岸坡方面,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物种。水下设计方面,设置人工鱼礁砖。施工工艺方面,采用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成熟施工技术和工艺。此外,通过动态优化工程布局、结构,避免、补偿、缓解和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为更好适应生态环保的要求,统筹考虑整治建筑物与疏浚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尺度,开展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开发与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加强生态航道建设思路研究,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影响。在疏浚工程中,推进精细化施工管理,施工前进行精心计算,合理把握疏浚量,有效掌握回淤规律,减小回淤量,可对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

3、广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在水下工程中推广实施护岸鱼巢砖和透水框架,为鱼类等生物提供索饵、繁殖、生长、发育的场所;岸上工程推广实施钢丝网格生态护坡和生态袋钢丝网格生态护坡、植生型钢丝网格生态护坡以及生态护坡砖,实现水岸带生态恢复与重建;滩上工程推广实施植入型生态固滩结构,重建滩上植被,改善滩上景观。

4、加强生态保护补偿协调。要求各工程项目成立落实生态补偿工作专班,编制生态专项补偿实施方案,加强对生态措施落实及补偿资金使用监管。同

7 时,加强对外宣传,部署并落实相关补偿措施,减小、减缓了工程施工对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进行全面生态监测。要求在工程项目整治河段沿线布设多个监测点(断面),对水、声、气及水生生态进行全面监测,并进行系统的鱼类资源监测及增殖放流效果监测,整个工程的监测体系更为完善,实质性推动生态航道建设。

(六)通过品质工程创建,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航道治理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工程科技创新能力。

1、认真梳理制约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完善航道建设理念,加大整治技术、结构、工艺、设备等关键技术研究的引导,聚焦绿色航道、生态航道建设,集合高校、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整合参建各方技术力量、资金资源,共同开展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2、全面推广BIM技术在航道整治项目的应用,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水平,继续推进水运工程标准化工地创建工作,同时开展管理工作标准化研究,不断提升航道整治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3、在工程新结构方面实施有效创新。在护底方面,创新设计了多种不同形状的联锁排;生态方面新结构有鱼槽砖;在护坡方面,采用自嵌式和钢丝石笼挡土墙、空心护面连锁砖、复杂地层条件下岸坡排水结构;护滩方面采用仿沙波排结构,透水框架及单元排、X排;筑坝方面有透水构件及透水框架等坝体新结构,丰富了内河航道整治内容。

4、在工程新材料应用推广方面,基于固滩稳槽的总体治理思路,从适应河床变形能力、加强结构强度、促进淤积等不同角度,研发了植生型钢丝

8 网垫、三维排水垫、可控式促淤网箱、仿生水草垫等系列适用于强冲刷条件下航道整治新材料,为保障整治工程效果奠定了基础。

5、在工程新工艺创新方面,基于传统作业方式存在的安全隐患,着力推进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创新。已形成了多种水上抛石作业新设备和新工艺,革新了集抓抛、定位、监测于一体的专业抛石船、长臂挖机抛石船;优化提出了滚装船内置装载机抛石工艺,双挖机多功能抛石定位船舶施工工艺等;提出了透水框架群抛技术和小型挖机机械钩联抛投方法。

6、在工程新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引进二维和三维声纳设备,适时监控水上沉排施工质量安全;引进水下摄像技术,改进水下探摸检测方法,提高水下隐蔽工程检测水平;引进远程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工地的全面监管;通过无人机俯视整个施工现场,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监控体系。研究探索在施工船舶上安装专业雷达、船舶AIS系统及红外对射感应设备,实时显示周边船舶运行情况,提高了施工现场综治安全管理水平。

四、品质工程创建典型项目概况

(一)XXXXXXXX工程

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在四洲圩边滩窜沟中上部建设2道护滩(底)带;在下三号洲左缘建设3条护滩带和2615米护岸;在上三号洲尾建设1884米护岸;加固新坝护岸1490米;配套建设航道整治建筑物助航标志8座。

(二)XXXXXXXXXX工程

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在南水道心滩上建设1条顺坝和4条齿坝,分别长约3021米、347米、358米、320米、255米(其中勾头长度均为50米),对左槽内3号潜坝、4号潜坝坝身及上下游护底进行加固,建设天然

9 洲左缘护岸工程,加固天然洲右缘护岸5137米、右岸新港一带护岸1060米,配套建设航道整治工程标志牌7座等。

五、组织领导

XXX单位成立“品质工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XXXXXXXX工程XXXXXXXXXX工程“品质工程”创建和考核的日常工作。

长:XXX 副组长:XXX XXX 成

员:XXX XXX XXX XXX

六、实施步骤

(一)部署动员阶段(2017年1月-2017年3月)

全面安排部署示范创建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并重,制定细化示范创建实施方案,明确示范创建工作目标,组织开展公路水运品质工程评价体系研究,探索品质工程示范创建工作机制。项目现场开辟建立品质工程示范创建工作专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示范创建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7年4月-2017年12月)

按示范创建实施方案有序开展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品质工程示范创建工作机制,开展本项目品质工程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研究,建立健全以品质工程为导向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创新工作深入开展,智能监控系统、隐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工艺工法创新等方面取得实质进展,示范创建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总结提升阶段(2018年1月-2019年1月)

10 开展品质工程示范创建工作总结,凝练管理经验和技术成果,表扬先进典型,宣传创建成效,提出打造品质工程长效机制的意见建议。

七、创建工作要求

(一)完善组织机构,细化工作方案。

各相关单位要成立相应的“品质工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机构,细化活动方案,明确创建组织、标准、实施、检查、改进等工作目标和要求,有序推进东北项目“品质工程”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严格落实实施方案工作举措。

品质工程创建的效果,关键在于工作举措的落实效果。各相关单位要对品质工程创建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细化,责任到人,每月定期检查,查漏补缺,确保实施方案落到实处。

(三)加强指导交流,确保创建工作效果。

XX单位是落实创建活动的主体责任者,将指导、督促、检查有关要求及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阶段性组织相关参建单位与资源力量开展交流座谈、适时通报活动开展的相关信息,对“品质工程”创建不实、推动不力的单位与人员将采取约谈、限期整改等措施,确保创建工作效果。

第8篇:打造品质工程实施方案

文莱高速公路路桥工程十三合同

品质工程实施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北京市市政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文莱高速公路路桥工程十三合同项目经理部

2018年6 月

为认真贯彻落实《工程建设指导意见》和《高速公路建设纲要》文件要求,扎实推进文莱十三合同品质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品质工程评价体系研究,积极探索品质工程示范创建工作机制,有效提升工程质量,特制定文登至莱阳高速十三合同品质工程实施方案。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莱高速公路路桥工程,是荣成至潍坊段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接荣成至文登高速公路(在建),西连潍坊至莱阳高速公路(已通车)。拟建项目呈东西走向,自东向西依次经过威海市的文登、乳山和烟台市的海阳、莱阳等四个县市。

工程施工主要内容为路基、桥梁(隧道)工程,共划分13个合同段,本工程为第十三合同预制标。

预制标为路基7-11合同段供应预制梁,设计起点K70+700,设计终点K134+000,长度63.3km。

本标段预制箱梁统计:20m箱梁784片;30m箱梁1610片;40m箱梁168片。

2、编制依据

《交通运输部关于公路水运品质工程的指导意见》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品质工程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 《公路水运品质工程评价标准(试行)》 《工程建设指导意见》 《高速公路建设纲要》

二、品质工程建设实施措施

我标段坚持品质工程目标导向,鼓励采用先进工艺工法,健全质量通病治理长效机制,不断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同时深入推进建设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工程管理精细化、工程管理信息化、班组管理规范化“五化”建设,动态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场区内本着施工专业化、生产工厂化,作业机械化的原则,坚决执行齐鲁标准化要求,力争打造优秀品质工程。

1、施工作业人员进入场区作业,需要经过人脸识别系统确认,非作业人员均不能进入场区。

人脸识别系统

2、根据齐鲁集团标准化要求,我标段将钢筋加工场打造成智能化、精细化、现代化的钢筋加工场。钢筋加工场内,进行分片划区,分为钢筋存放区,钢筋加工区,半成品区以及废料区,加工好的钢筋按照规格尺寸整齐码放到相应钢筋存放区域,待加工到一片预制梁所需钢筋数量时,统一送至胎架区,集中绑扎。

在钢筋加工场内摆放钢筋大样图,方便工人查找钢筋结构尺寸,节省加工时间,既提高了工作准确性,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钢筋加工场 钢筋存放区

钢筋大样图 钢筋标准件展示架

为了保证钢筋加工标准化,现场每一座钢筋加工场内均设置钢筋弯箍机,智能钢筋弯曲中心,确保每一根钢筋尺寸“0”误差。并且,每天上班前要求各个班组召开班前会,将每天的工作任务、质量标准、质量控制点认真传达给每一个工人。

智能弯箍机 钢筋数控机床

3、为保证梁体钢筋位置准确,间距统一,不缺筋不漏筋,钢筋的绑扎、焊接全部在胎架上进行。

底腹板钢筋胎架 钢筋胎架

4、为保证施工现场用电规范、用电安全,消除临时用电安全隐

患,现场全部使用滑线装置为龙门吊供电,使用滑线装置后,现场基本无明线,从根本上杜绝了现场用电混乱、私搭乱接,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现象发生。

滑线装置为龙门吊供电

5、我标段共5条预制梁生产线,在第四条生产线上,预制30m小箱梁、预制40m小箱梁使用液压模板,使用液压模板大大提高了产梁过程中,支、拆模板的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使用液压模板只需要少量的人工配合,从长远看,为项目节约了成本。

30m预制梁液压模板

6、根据齐鲁标准化建设指南要求,预制梁板全部只用不锈钢复

合底模,底模铺设8mm厚复合不锈钢钢板,用50角钢作为台座包边,角钢槽口向内,外贴橡胶止浆片,利用侧模紧贴止浆片有效止浆,另外,对底模行进打磨,均匀涂刷专用脱模剂,保证梁底外观质量。

预制梁板不锈钢底模

7、为保证龙门吊运行安全,在每一台龙门吊上安装智能夹轨器,智能夹轨器可以有效限制龙门吊在轨道上的位移,当龙门吊停止移动后,智能夹轨器立刻锁住轨道,龙门吊无法“行走”,有效保证了龙门吊的作业安全,防止了龙门吊倾覆、倒塌等现象发生。

120t龙门吊 80t龙门吊

8、为更加直观地掌握本工程的施工进度及工程亮点和难点,应项目办要求,航拍技术,对每一片梁、每一道工序进行拍摄,保证每天的工作都留下痕迹。

预制梁场航拍图1

预制梁场航拍图2

9、为有效防止钢筋骨架变形,保证骨架完整性。使用吊具将底腹板钢筋骨架吊装至制梁台座。

钢筋吊具(1) 钢筋吊具(2)

10、由于传统张拉施工,纯靠施工人员凭经验手动操作,误差率很高,无法保证预应力施工质量。本工程采用智能张拉技术,智能张拉技术由于智能系统的高精度和稳定性,能完全排除人为因素干扰,有效确保预应力张拉施工质量。

智能张拉 智能张拉及防护

11、应齐鲁标准化指南要求,本项目预制箱梁压浆,全部使用智能压浆,智能压浆可以在压浆的过程中完全排除孔道内的空气,精确控制压浆质量,及时调控压浆压力和稳压时间,确保孔道压浆的密实。

智能压浆

12、为保证梁体避免出现收缩裂缝,梁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洒水养生,现场安装自动喷淋装置,喷雾嘴间距1m,安装高度以确保预制梁顶部及翼板与腹板的交叉处能被水雾覆盖为准。自动喷淋装置要求时间控制准确,在上次喷淋后水分还没有完全蒸发时,即混凝土表面的气泡内还残留少量水分时,下次喷淋开始。洒水次数以混凝土面充分湿润为度,一般白天1~2h一次,晚上4h一次。

自动喷淋装置

13、推行管理信息化,应用二维码技术助力实现质量责任“可追溯”。

二维码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14、在场站内、办公区、试验室均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一是保证施工现场安全可控,出现异常,项目管理人员能第一时间得知,赶往现场。二是由于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域多,材料的种类多,数量多,现场材料管理人员不便于管理,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后,所有材料在均在掌控中。三是在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后,所有试验过程、数据均与项目建设方互通,信息得到及时共享。

15、根据项目办对工程档案预立卷制度的要求,我项目部建立预立卷档案室,所有资料集中管理,确保工程竣工资料完整、准确、系统和规范,预立卷归档范围为我标段自开工之日起至竣工验收过程中形成并办理完毕、具有查考和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

三、建立品质工程评价和考核机制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公路水运品质工程评价标准的通知》,我项目部由项目经理组织制定了品质工程标准及考核机制。品质工程评价主要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落实打造品质工程主要措施及阶段性成果的综合评价。评价的主要内容内建设成果的“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原则:已完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工程未存在严重质量缺陷或重大安全隐患;工程未发生质量事故或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以及其他在社会上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工程建设期间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等在社会上造成严重影响事件的。

评价内容: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公路水运品质工程评价标准的通知》,我合同段将评价内容分为工程管理、科技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保障、绿色环保、软实力等6项内容。具体评价内容如下:

一、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1、推进工程施工标准化。立足于推进工程现代化组织管理模式,积极推广工厂化生产,着力推进施工工艺标准化,施工管理模式体系化,施工场站建设规范化,逐步推进工程建设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2、推进工程管理精细化。倡导工程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预制梁生产精细化管理,推动实施精益建造,提升工程整体质量,建立:“实施有标准、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3、推进工程管理信息化。探索“互联网+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新思路,推进大数据与项目管理系统深度融合,逐步实现工程全寿命周期关键信息的互联共享。推进人脸识别技术、二维码应用技术,积极推广工艺检测、安全预警、隐蔽工程数据采集、远程视频监控等设施设备在公共管理中的集成应用,推行“智慧工地”建设,提升项目信息化水平。

4、推进班组管理规范化,建立健全施工班组管理制度,强化班组能力建设。加强施工技术交底,实行班前教育和工后总结制度。推行班组首次作业合格确认制,强化班组作业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全面推行班组人员实名制管理,强化班组的考核与奖惩,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二、提升工程科技创新能力

1、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强化科技与设计施工联动,开展集中攻关和“微创新”,大力推广性能可靠、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淘汰影响工程质量安全的落后工艺工法和设施设备,推广工程技术提升,在本工程中,我合同段使用人脸识别系统、智能弯箍机、智能钢筋加工机器人、钢筋定位胎架、滑线供电装置、液压模板、智能夹轨器、航拍技术等新技术、新工艺,不仅满足了施工标准化要求,并且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了安全保障。

2、发挥技术标准先导作用。坚持品质工程目标导向,采用先进工艺标准,切实提升工程质量。鼓励我项目部管理人员、施工班组开展技术创新,制定提升质量、提高效率的工艺标准。将梁场打造成标准化、工厂化的智慧型梁场。

三、提升工程质量水平

1、 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健全工程质量责任体系,明确界定责任主体质量责任,建立项目部管理人员履职标准和各岗位工作规范,建立岗位责任人质量记录档案,强化考核和责任追究,实现质量责任可追溯,推动落实质量责任终身制。

2、推进质量风险预防管理。本合同段在生产过程中,强化质量风险预控管理,加强质量风险分析与评估,完善质量风险控制措施和运行机制。健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查和执行落实体系,严格专项施工方案论证审查制度,强化技术方案分级分类审核责任,全面推行首件工程制,夯实工程质量管理基础。

3、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工程项目建立质量目标导向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工序自检、交接检、专检“三检制”。深入贯彻技术、安全三级交底内容,质量通病治理方法,实施成品及半成品验收标识、隐蔽工程过程影响管理等措施,强化质量形成全过程闭环可追溯。积极应用回弹仪、钢筋间距检测仪,钢筋保护层检测仪,建立工程质量信息化动态管理平台,加强过程质量管控。

4、强化工程耐久性保障措施。加强工程耐久性基础研究工作,创新施工工艺,加强钢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的监管,切实提高工程耐久性。

四、提升工程安全保障水平

1、加强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基础体系建设。推行工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推动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清单化、信息化、闭环化、动态可追溯管理,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2、提升场站内安全等级。树立本质安全理念,强化场站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切实加强龙门吊使用、临时用电、消防安全关键指标的监管,使用智能夹轨器、安全警报装置,确保场站内安全状态可知、可控。

3、深化“平安工地”建设。加强施工安全标准化建设,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在梁场内推行使用智能弯箍机、智能钢筋弯曲中心,智能张拉设备、智能压浆设备,不仅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减少了施工过程中人员的操作,降低了安全风险等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强化安全管理和风险预控,加强隐患排查治理, 提升针对性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施工安全。

五、提升工程绿色环保水平

1、注重生态环保。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加强生态脆弱区域的环境监测和生态修复,本预制梁场坐落于徐家店镇李新庄村依山而建,周围树木茂盛,动植物种类繁多,保护生态环境成为重中之重,保证梁场周边水土平衡、地下水不受到污染,一草一木不受到破坏,在施工过程中,建立环境保护机制,设置环境保护标志,宣贯环境保护思想,将环境保护落实到岗,落实到人。

2、注重资源节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耕地和基本农田占用。注重就地取材,积极应用节水、节材施工工艺,实现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综合考虑工程性质、施工条件、旧料类型及材质等因素,推进废旧材料再生循环利用。预制梁场在选址时,特意选在了济青高速预制梁场原址,避免了造成耕地、农田、林地破坏。

3、注重节能减排。积极应用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节能产品。加强设备使用管理,选用能耗低、工效高、 工艺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淘汰高能耗老旧设备。优化施工组织, 合理安排工序,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施工能耗。

六、提升打造品质工程的软实力

1、加强管理人员素质建设。项目部加强人才培养制度建设,强化管理人员的岗位考核和继续教育,创新人才激励与保障机制,着力培养和锻炼一支具备现代工程管理能力、专业技能、良好职业道德的工程管理骨干队伍。

2、提升施工队伍素质。落实培训主体责任,按规定严格实行“上岗必考、合格方用”的培训考核制度。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建立激励机制,推行师徒制模式,建立稳定的技术工人队伍。严格执行三级交底制度,班前会制度,入场教育制度,保障工人合法权益。

3、培育品质工程文化。积极培育以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为核心,以人为本、精益求精、全心投入为主要特征的品质工程文化。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广泛宣传、积极推动全员参与品质工程创建活动,形成人人关心品质、人人创造品质、人人分享品质的浓郁的文化氛围。

4、实施品牌战略。将品质工程作为工程项目和企业创建品牌的重要载体,把品质工程作为自身信誉和荣誉的价值追求。通过打造品质工程,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以坚持品质工程目标导向,采用先进工艺工法,健全质量通病治理长效机制,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同时深入推进建设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工程管理精细化、工程管理信息化、班组管理规范化“五化”建设,打造山东省标准化优秀品质工程。

第9篇:品质工程师岗位职责

1.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品质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并负责协调各部丨、j进行制定纠正措施和监督措施实施的结果。

2.对客户投诉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找原因制定措施。

3.对IS09000质量体系进行维护和完善。

上一篇:做员工思想工作的方法下一篇:初中成长话题作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