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历年高考题

2022-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分析历年高考题

一道2015年高考生物选考题的命题策略分析

摘 要 通过分析2015年福建省高考生物卷的第33题,从材料的选取、问题的设计以及命题的表达三方面,阐述高考生物选考题命制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生物高考 高考命题 试题分析

1 试题分析及考生答题情况

2015年福建高考生物卷第33题(以下简称福建第33题)是一道选考题,试题以构建含GDNF(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载体为背景,考查选修3中基因工程的有关内容。在知识方面,考查了考生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包括胰蛋白酶的作用、限制酶的选择和使用、抗原抗体杂交以及对电泳的初步了解等;在能力方面,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考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情境中的新问题。该题需要考生对基因工程的步骤有深刻的理解,并能根据试题提供的情境,结合有关知识得出正确答案。实测数据表明,该题具有较好的难度和区分度,如表1、图1所示。

2 试题命题策略分析

2.1 材料的选取

2.1.1 背景素材

为了打破传统命题的局限性,丰富情境创设的时效性和科学性,选取科技论文作为情境创设的素材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科技论文实质上是过程性研究的成果记录,一般是基于充足的实验证据,利用实验技术和方法,对生物学问题进行研究、解释和说明。新课改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这与科技论文的研究思路一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同时,科技论文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创新性和时效性,在表述上具有准确性、严肃性和逻辑性。该试题选材于一篇“GDNF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染STO细胞的研究”的科技论文。该文通过构建GDNF、EGFP双顺反子表达载体,利用XhoI、SspI酶切法鉴定重组质粒,并将质粒转入STO细胞,筛选、分离、扩增获得能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转GDNF基因STO细胞。基于该论文的研究原理及过程,福建第33题选择了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的生物学知识相符的部分,如GDNF表达载体的构建、工具酶的使用、PCR扩增技术以及电泳等知识,并通过合理创设情境,对考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考查。

2.1.2 情境创设

试题命制就是基于一定的背景材料,为考生提供一种特殊的考查环境。通过考生应答,推测考生具备的能力或掌握知识的程度。要将科技论文复杂的科研过程和结果清晰简明地呈现在试卷中,情境的创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① 实验过程的提炼。科技论文作为高考命题素材有其科学性和时效性,如何提炼复杂的实验过程成为科技论文与命题衔接的关键。福建第33题采用图示的方式呈现表达载体构建及电泳条带图,既明确了试题的考查目标,又避免对考生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影响试题的有效性。福建第33题在图示中标明了GDNF基因的XhoI酶切位点,提炼了用XhoI酶切质粒pUC-gdnf,并通过胶回收法获得gdnf cDNA基因的实验环节;② 采用了简洁的表述,如“载体”,结合图示说明载体与GDNF基因的连接,简化以T4连接酶将GDNF基因连接到骨架载体pIRES2-EGFP上对应的XhoI位点的实验环节;同时,规避了表达载体构建中涂布平板法、质粒大小比对法的使用以及重组表达载体的纯化和线性化、STO细胞的转染与筛选等实验过程,实现了科技论文与命题的有效衔接。

② 实验结果的简化。试题背景论文的研究思路是通过构建GDNF、EGFP双顺反子表达载体,利用XhoI、SspI酶切法鉴定重组质粒,将其转入STO细胞,筛选、分离、扩增获得表达重组的GDNF基因STO细胞。实验采用XhoI酶切选取的8个阳性质粒,获取576 bp的碱基片段。而福建第33题经XhoI酶切后的片段为700 bp,简化了实际操作中的数据。实验鉴定GDNF基因的插入方向选用SspI酶切法:产生3 531 bp、1 781 bp、553 bp3个片段的为正向插入;产生3 289 bp,2 030 bp,553 bp3个片段的为反向插入。而福建第33题选择Hpa I酶和BamH I酶的双酶切法鉴定载体的类型,其中,经Hpa I酶和BamH I酶切后产生的片段分别为100 bp、600 bp,表示为“重组载体6700 bp”,同时用“100 bp”“600 bp”等近似的整数代替实际结果中的具体DNA片段长度。这样既能检测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避免因计算错误导致考生失分,降低试题的测量效度。

2.2 问题的设计

问题的设计是基于对所选材料进行良好的情境创设后的重要环节,也是试题成功命制的关键。在问题设计环节,命题者应通过合理、缜密的逻辑思维,将考查的知识内容和能力目标与考生的认知水平相结合,形成一道有序的完整题目。本题共设置4个小题,各题考查的知识内容、能力目标以及考生的认知水平见表2。

2.2.1 知识内容设计

试题围绕“GDNF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染STO细胞的研究”这一主题,考查考生的基因工程知识及相关拓展。考查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以及基因工程的应用等,涉及了胰蛋白酶的作用、限制酶的选择和使用、抗原抗体杂交以及对电泳的初步了解等知识。试题命制以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为主线展开:第(1)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胰蛋白酶作用的理解;第(2)小题以限制酶的特点作为切入点,结合限制酶酶切后的碱基长度不同,决定所选的限制酶种类;第(3)题通过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可知:经XhoI酶和Hpa I酶切后的DNA片段为100 bp;经XhoI酶和BamH I酶切后的DNA片段为600 bp,于是产生两个电泳条带:6 000 bp和700 bp;第(4)小题以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为切入点,结合DNA分子杂交技术和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考查了考生对目的基因的检测方法及细胞传代培养的应用研究。

2.2.2 认知水平设计

生物与数学、物理等课程不同,生物试题没有固定的解题公式,需要学生运用理论、模型、原理、结构等概念性知识来解决特定情境中的问题。命题者应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因此,生物试题的问题设计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在层层递进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理解概念性知识后,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形成特有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由表2可知,第(1)小题中,考生可通过识记胰蛋白酶具有“使细胞分散开来”的功能得出答案,属于记忆水平;第(2)小题中,考生根据3种不同的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判断和选择构建GDNF表达载体的限制酶,属于理解和分析水平;第(3)小题要求考生运用限制酶切后的碱基片段,并结合电泳条带图得出答案,属于运用水平;第(4)小题考查考生能否将抗原-抗体杂交方法用于检验GDNF基因是否表达,属于评价水平。因此,福建第33题在认知水平上呈现逐级递增的趋势,试题的问题设计也遵循考生的认知发展,由抽象到具体,由浅入深,由低层次认知逐步向高层次认知循序渐进,利于考生答题。

2.2.3 能力梯度设计

随着素材来源的不断完善,高考生物试题的命制逐渐淡化“死记硬背”,转向以情境创设为载体,突显能力立意。在命题实践中主要考查考生在新情境中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包括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福建第33题主要涉及对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理解能力可分为识记理解、重述理解和应用理解。具体而言,第(1)小题考查考生识记理解能力;第(2)小题考查考生应用理解能力;第(3)小题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能力;第(4)小题考查考生应用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在前三个小题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反馈。因此,创设与考生能力相适应的情境是试题命制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的关键。

2.3 命题的表达

2.3.1 信息量的控制

题干信息量会影响考生的答题,冗余、无效的信息不仅占用考生答题时间,还容易误导考生,降低试题的测量效度。福建第33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简练、完整地为考生提供解题信息:GDNF最早是在大鼠胶质瘤细胞系中发现,是作用于大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特异性作用的神经营养因子。而题干对GDNF基因的属性和功能等关键信息进行简单的介绍,规避了生疏的科学术语对考生造成的影响。其次,对含GDNF表达载体的构建部分,使用图示配以文字说明,直观地呈现科技论文冗杂的信息量,保证具有不同能力的考生获取有效信息进入答题。

2.3.2 语言表达的限定

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述是命题表达的关键,在试题命制中应避免歧义、逻辑混乱的语序出现。福建第33题的表述既科学又具有逻辑性,简明易懂,不存在歧义。譬如,在第(3)小题对筛选得到的3种载体的描述上:科技论文中酶切后产生的“正向”“反向”两种接入方式被描述为“正向连接”和“反向连接”,同时补充了“载体自连”的情况,相比科技论文中简单酶切方式的描述更为准确。同时,试题中标明的注解清晰地描述了图示中特殊符号代表的相关信息,如“小箭号”代表“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为考生解题提供帮助。语言表达的限定对考生的解题和试题的测量效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俞如旺.科技论文作为高考生物学科命题素材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11):112-118.

[2] 郭永芝,张学明.GDNF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染STO细胞的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5):1-3.

[3] 陈严.原创试题编制的素材及问题思考[J].生物学教学.2005,30(3):38-41.

[4] 雷新勇.基于标准的教育考试:命题、标准设置和学业评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48-49.

[5] 余文森.新课程生物学科高考能力标准(含试题标准)解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18-39.

作者:杨潇娟 俞如旺

第2篇:历年高考题:1

当前不少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有人选择看电影,有人则喜欢读原著。请你以“Film or book, which do you prefer?”为题,按照下列要点写一篇英语短文:

1、 看电影:省时、有趣、易懂

2、 读原著:细节更多、语言优美

3、 我的看法及理由

注意:

1、词数:100-120 文章题目和开头已给出(不计入词数)。

2、参考词汇: original work 或 book in the original (原著) 2假定你是李华,亚洲冬季运动会将在你居住的地方举办,现正在招募志愿者,你希望成为其中一员。请按要求用英文给组委会写一封信。内容应包括:

1. 个人情况:年龄,性别,学历

2. 个人条件:英语好,爱好体育,善于交际,乐于助人,熟悉本地情况

3. 承诺:提供最佳服务

3假设你是李华,作为选派的交流学生在美国某中学学习了一年,寄住在Mr. Brown家里,刚回到国内。回国后你发现自己的一本英语词典遗忘在他家,因此给他写一封信,请他帮助寄回词典。信的主要内容:* 感谢在美国期间他所提供的帮助。 * 一本英语词典忘记带回。

* 词典是美国老师送的,非常珍贵。 * 词典很可能丢在卧室的书架上。 * 邮资自己付。 4假定你是李华,正在英国牛津参加短期语言培训,计划星期天去伦敦旅游。互联网上一则广告引起了你的注意,但一些具体信息不明确(箭头所指内容)。请给该旅行社发一封电子邮件,询问有关情况。注意:1.词数100左右,信的格式已为你写好。

2.可根据内容要点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参考词汇:牛津——Oxford费用——fee 5假设你是李华,你的英国笔友Bob将于九月到你所在城市的建新华文学校中文,来信请你在学校附近为他找一套住房。请根据图画提供的信息,写信介绍住房的情况,并告知住房面积为25平方米,月租500元。

房租:rent

第3篇:历年高考题中的对联题

(2013-12-08 09:59:44) 转载▼

对联作为一种高考题型,最早可追溯到1932年,时年的清华大学入学试卷中,陈寅恪先生命了这样一副上联:孙行者

当时的考生周祖谟巧对了“胡适之”,也有对“祖冲之”的,至今作为美谈。

在2004年的全国及有关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中,都不同程度地设置了一道对联考查题,被视为是一大亮点。因为它替代了句子仿写、句式变换、句序排列等题型,同时也视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归——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脉搏和精神。

这节课我主要谈以下三个个问题:

一.是历年高考中有关对联的题型;

二.是对联的特点与撰写;

三.是有关老师和专家对高考对联题型的预测。

历年高考对联题

1987年: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句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 )

a 柳絮池塘淡淡风 b 榆荚临窗片片雪

c 带水芙蓉点点雨 d 丁香初绽悠悠云

1991年:阅读下面三副对联,回答13——14题

1、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贱皮厚腹中空

3、 座上日月照珠玑

堂前黼黻焕烟霞

13、上面三副对联都出自中学语文课本,请你依次写出这三篇课文的作者。

14.下面是对作者在文中使用上述对联用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用来指出知识分子要认真读书,更要关心国事;

②用来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

③用来批判炫耀财富的朱门大族。

b.①用来赞扬旧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

②用来讽刺徒有虚名的知识分子;

③用来揭露富贵人家的奢华。

c.①用来说明我国知识分子有着既致力于学问又关心政治的传统;

②用来批评主观主义的作风;

③用来点染官宦人家的富贵气象。

d.①用来歌颂既重视学问又重视品德修养的人;

②用来挖苦没有真才实学却好大吹大擂的人;

③用来显示高贵门第的权势与财富。

1992年:下列这副对联说的是( )

10.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a.贾谊

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

2004年高考:

全国(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卷对联题: 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

祖国江山好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福建卷: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广西卷: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① 爆竹声声脆

② 满园春色好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广东题:下面是一幅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对联的概念与特点

一、对联的概念: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这两串文字分别称为上联和下联。其中上联又叫出句,下联又叫对句。上下两句对称,是对联的主要特点,如:

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

国事家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二、对联的特点: (1)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相对词性必须相同。

词性相同,即上下联除了词组结构、句式要相同外,词性也应该一致。准确的说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 所谓”实对实,虚对虚”,这便是属对原则。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唐·李绅

“春”对“秋”,名词;“种”对“收”,动词;“一粒”对“万颗”,数量词;“粟”对“子”,名词。

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面目

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谁是摘星手

春芍药夏牡丹秋菊冬梅,我乃采花人

(2)对仗工整:对偶就上下联(出句、对句)在意义上的联系一般可分为三种。

一是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如“泰山不辞抔土故能就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方可成其大”。

二是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三是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两种。

宽式对偶只具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即可。

严式对偶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春节所用的春联一般用严式对偶,只是不是很严格,但作为高考考题,为了有一个相对规范的标准,一般还是强调用严式对偶。即强调“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很重要的一点),结构相同,不重复用字(对‘平仄’不做要求)”。

(3)平仄合律:所谓平仄,除平声外(一声)外,其余上声、去声、入声皆为仄声。在《汉语拼音方案》中的“音调符号”即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对联中的平仄要求:

一是上联尾字必须为仄声,下联尾字必须为平声——仄起平收。如“朗月”对“清风”。 半醉半醒过半夜 三更三点到三河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二是联中每一个词或处于奇位上的字可不必绝对——即古人所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如:

世事洞明皆学问 (仄仄平平平仄仄)

人情练达即文章 (平平仄仄仄平平)

春蚕到死丝方尽 (平平仄仄平平仄)

蜡炬成灰泪始干 (仄仄平平仄仄平)

(4)巧用典故:如下列的这副北京旧门联:

学士青莲 尚书红杏

中郎绿绮 太史黄庭

毛泽东赠叶剑英联:

诸葛一生唯谨慎

吕端大事不糊涂

蒲松龄自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5)别格:亦即对联的另一种构成方式,也可以说是做对联的另一种技巧。有以下八种:

一是嵌字 如:亚洲广结英雄会 运动常开友谊花

二是嵌数 即嵌入者皆为表树目的字。如:诸葛武侯庙联云:

一叶孤舟,坐着二三个墨客,启用四桨五帆,历经六滩七湾,受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十载寒窗,进过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应考三番两次,今年一定要中

三是嵌名 亦即嵌入各种名词,如人名、兽名、鸟名、花名 、果名、树名 药命 、地名,等等,如:

碧野田间牛得草 金山林里马识途

熟地迎白头益母红娘一见喜

淮山送牵牛国老使君千年健

此联巧妙地精选出熟地、白头翁、益母草、红娘子(又称灰蝉)、一见喜(穿心莲)、淮山、牵牛子、国老(甘草)、使君子、千年健十味中药名,用“迎”、“送”两字串联起来,对仗工整,颇为得体。

四是拆字 即将汉字形体拆开,或分或合而成联。如:

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

冻雨洒人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五是叠字 同字再用,或且三用四用,即为叠字。

新月如弓 残月如弓 上弦弓 下弦弓

朝霞似锦 晚霞似锦 东川锦 西川锦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

六是谐音 如:

二舟并行 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 笛清怎比箫和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鲁肃、樊哙、狄青、萧何 何、偶、幸、媒)

七是回文联 就是回环往复,顺读、倒读都成文颇有意趣。福建厦门鼓浪屿的“回文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八集句联 集句,就是把原来各不相干的诗文按照一定的意义集在一起,恰成对偶,形成很好的对联。 如:

风定花犹落 鸟鸣山更幽

爽气西来 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 波涛洗尽古今愁

——(宋)苏轼题武昌黄鹤楼

(6)内容要相关

内容相关即是上下两句意义要相近或相反,相互合作,彼此联系,共同表达一个中心思想。

如相近的有:

勤劳门第春常在 节俭人家庆有余

内容相近却不能内容相同、重复,否则便犯了”合掌”之忌。 如:

国中无双府地 海内第一名城

内容相反的有: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世间少有蠢才子 天下难得好先生

三、对联的分类

1、春联: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 。如大地春回增绿化人间福到展红图

2、楹联:在宫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上刻琢的对联:

3、婚联: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上选用或撰写的对联

4、挽联:评价先人生平业绩,抒发后人怀念之情的对联。

5、寿联:祝福长辈寿辰的对联。

6、赠联: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元双

——〔明〕朱元璋赠徐达

2005年高考对联题型

一、填空式:将对联与教材内容、文学知识结合起来考查。如

1、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副挽联所写对象是( ),我们在中学所学课文中选自对联中作品集的有哪些,并分别表明作品集。

2、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

请你写出对联中作品中的名句。

二、补拟式:这种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参照一联,拟补另一联,2004年高考试卷上的对联试题就是采用这种命题形式。二是根据题目提供的词语拟写对联。如:

请以“尊严”和“傲慢”分别作为上联和下联的开头拟写一副对联,不能超过30个字。

尊严铸造人格让生命崇高 傲慢腐蚀品德使灵魂贬值

李格非先生安贫乐道,不完全赞成《论语》中“居无求安,食无求饱”和《礼记》中“富润屋,德润身”的说法,他略加增删,集成一副佳联,其上联是:

居无求安食求饱

请你写出下联:富不润身德润屋

三、调整式:这种题型可以将对联的相关知识和语言表达连贯、正确使用修辞方法等知识点结合起来。如:江西滕王阁有一副对联,其下句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合出的上联进行适当调整。

上联: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

阁中帝子,问江上才人,古今才一瞬,当年风景如何比 杭州西湖于谦祠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予出的上联加以调整。

上联: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

下联(已被打乱):

岳家父子同,两朝少保冤,夕阳亭里,风波两地心伤

四、情景式:这种题型提供一个特定的情景, 结合“得体”这一考点要求拟写对联。

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如:

教师节到了,沐浴着深深师恩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请你拟一副对联,唱出心中对老师最美的赞歌。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请你以元宵节作为话题,撰写一副对联。

五、话题式 这种题型只提供一个话题,其它方面都不加限制。如:

请从“奉献”、“立志”、“恒心”等词语中任选取一个作为话题,撰写一副自勉联:

六、改写式这种题型一般是在一段文字中划出两个意义相对的句子,要求我们根据对联知识和语言的简明、连贯以及句式的选用、仿用、变换等知识进行改写。改写时可采用“增(增加词语)”“删(删除词语)”“调(调换词语位置)”“换(更换词语)”“留(留住关键词)”等方法。

例如,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改写成一幅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今年(2009年)有两个省(市)自主招生语文试题直接考到对联,一个是安徽省,一个是北京市(北京大学)。下面结合他们的试题,谈一谈对联的类型,并探索一下对联题的解题思路。 安徽卷。

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 千里绿 春绣锦 万山金 座凝香

新春联 上联:

下联:

教师办公室 上联:

对 联 下联:

北大卷。

根据出句,写出对句。

出句:博雅塔前人博雅(6分)

对句:

安徽卷是老题新考,属于组合型,即给出一组短语或句子,让考生组合成符合要求的对联。这相当对于对下联或自主撰写来说,降低了难度。北大试题是传统题型对下联。

这两道对联试题,恰好代表了对联的两种类型。对联按形式可分两大类型。一类是符合律诗格律的

五、七言律句,我们可以称之为律联,而那些不符合律诗格律的可统统划归非律联一类。

《联律通则》中的“节律对拍”一条说,“上下联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按声律节奏(着重号是作者加的)‘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这说的即是律联;而“也可按语意节奏”,则说的是非律联。据此,安徽卷试题是律联,而北大卷试题则属非律联。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解题思路。安徽卷给出了四个四字短语、四个三字短语,要求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应该是先组合成四个七言律句,然后再使它们两两成对,组成两副七字对联。我们可以理清思路,分步进行。

第一步,根据题目要求,可先将这些短语分为两大类。描写新春的有: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千里绿 万山金。而符合教师办公室的短语就是:芝兰绕阶 桃李满园 春绣锦 座凝香。

第二步,根据意象、意境等内容的联系及“二字而节”、平仄交替的规则,可将每类短语分别组成两个七言律句。新春类:黄牛耕地万山金 翠柳迎春千里绿。教师办公室类:芝兰绕阶座凝香 桃李满园春绣锦。

第三步,根据仄起平落,即“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联律通则》)之规则,确定上下联。这样就得出答案。

新春联 上联:翠柳迎春千里绿

下联: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 上联:桃李满园春绣锦

对 联 下联:芝兰绕阶座凝香

(用古韵,“阶”为入声字,可能会对考生做题造成一定的难度)

第四步,可用格律知识检验一下对错。这两副对联的平仄格式均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是典型的七言律联。(七言律联有两种格式,另一种格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而北大所出上联,则属于非律联了。可按语意节奏划分为两个节拍:博雅塔前/人博雅(“

四、三”式)(加横线字为平声,加着重号字为仄声,均为节奏点。下同)

此题属于传统的对下句型,考生反映,题目并不陌生,但有些不适应,也感到有些难度。不错,此上联看似容易对,实则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如果单纯对“博雅塔”并不难(如“未名湖”即可对),难的是在“人博雅”这个主谓结构中,“博雅”为单音字并列结构的形容词,对句也要考虑到这一点。(那么“未名湖”就不合要求了)这样能与“博雅塔”相对的,可供选择的对象就很有限了,必须费一番脑筋。考生感到有难度的原因大概就在此。

“博雅塔”为北大校园内一著名建筑,北大就地取材,拿来做了试题,这就不仅仅考语文了。要做对此题目,必须仔细留意北大招生广告中有关校园景点的介绍。此题目考的是生活,考的是考生的观察能力,细心程度。应该没有标准答案吧。下面提供一些考参答案,供读者参考。

清华园内/水清华

陶然亭畔/鸟陶然(“陶然”为偏正结构,勉强)

圆明里/月圆明

颐和园内/客颐和

朗润园内/水朗润(此联甚佳,意境优美,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作为下联的尾字“润”为仄声。且为尾三仄。不过我还是认为此联应给满分,至少应给5分。巧联形式上要求应放宽。)

乐寿堂内/翁乐寿(“寿”为仄声)(此联与上一联相比,要逊色多了。)

综上,如果所给上联是非律联,可按语意节奏划分出节拍,然后再根据词性、结构、节奏点的平仄(上下联要相反)等规律,精心撰写对句,以达到要求。

第4篇:历年高考生清明节生清明节作文3

。。

..。。..

小学生清明节作文3

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的这句诗歌时就想到好像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于,清明节是在学校过的不能在家里过。在家里,吃上那平时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肴啊!而且不能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去乡下扫墓(踏青),给死去的故人请安,给他们拜年,送上家中做出来的佳肴——清明果让他们保佑我的学习更好,学业成功。

于是,星期六爸爸在家很空,决定带我回乡下去给奶奶扫墓。我立即拿来自己家里做出来的清明果,拿来一个篮子在下面铺了一张干净的报纸,然后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铺在里面,以免发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后,我把篮子放在车子的后备箱中。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全家就坐上了车子。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车子不停的颠簸,这时我想起了后备箱中的佳肴非常担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开慢些特别是有坑的地方。我们就慢慢悠悠的坐车,就像老牛拖慢腿。

经过,半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了奶奶的坟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个躬,拜了几拜。给奶奶请了安,向他问优秀范文版权所有好。对他行完了中华民族的礼仪以后,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响了起来。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像天上打雷一样。把弟弟吓的呜呜大哭起来。后来我又默默的在坟墓前许愿“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学习快些进步,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学业有成”。(上坟的经过不具体)

不愧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节日啊,是那么的有意义,比平常好多了了,是那么的有趣不同寻常。又有活动,又有学问,还有佳肴。是一个与其他节日不同的节日。比西方节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

义。春节作文

写春节作文前,我们可以先回忆下过春节是我们参加过的活动,如贴倒福、分压岁钱、吃饺子、掸扬尘、贴年画、贴剪纸、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挂千千结、贴春联等,然后挑一个我们印象深刻的上网查些资料,可以到百度搜春节的八个习俗,春节的由来与传说等,也可以上作文网作文素材频道找到相关资料再进行介绍。

作文题目可以自拟,如欢度春节,春节游文庙,除夕之夜,美丽的春节,春节花会

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绍的习俗。(略写)

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千千结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

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每个部分举例:

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绍的习俗。(略写)

例:元宵节是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元宵节一过,春节也就算过完了,所以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热闹的。过元宵节的节目丰富多彩,有充满乐趣的看花灯猜灯谜,有喜气洋洋的舞龙,还有热闹非凡的赛龙船。不过,最吸引我们小孩子的却是那多姿多彩的烟花。

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千千结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例:春联代表着欢乐祥和。在我们中国,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一幅幅春联不仅带来了吉祥和祝福,还带来了中国古老的浓浓的文化气息。瞧!“大地春光好,长天晓日红”、“岁岁皆如意,年年尽平安”、“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时皆春”、“春风送春处处***美,喜鹊报喜家家喜事多”…… 幅幅春联让千家万户喜气盈门。春联的种类比较多。按照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因此,贴的位置也不同,如“门心”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横批”贴在门楣的横木上。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

例:记得去年元宵节的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去工人体育馆看烟花。八点整,只听见几声沉闷的声音,一个个烟花带着红红的火星窜上了天空,几声脆响,夜空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真是绚丽多彩。随着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夜色中,人们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例:我看着那散发着传统文化芳香的中华结,仿佛品味到了中华民族远古的神秘和东方的灵秀。它的古香古色,它的千变万化,让我神往,让我遐想……

《春节的街头》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早晨我还没醒,就听到了鞭炮的声音。平静的社区,今日显得热闹非凡。这热闹的喧嚣,把我的睡意一股脑的全都打撒开来。于是,起床穿上了新衣服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就冲到门外,看着各家各户的炮竹,烟花。接着就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去走街串巷——拜年!

“李伯伯,新年快乐”“王阿姨,工作顺了”“刘奶奶,身体健康”〃〃〃跟所有的长辈们拜过年之后,妈妈提议说:一会,去街上看看,感受下新年的气氛。一上街,街上可就更热闹了。人们手里有提着大袋大袋的菜,身边的孩子手上握着一大把小花炮,蹦蹦跳跳地跑着。看!我左边的一位

四、五岁左右的小女孩,跑到前面去。一下子又转过头对一位满手是鼓鼓的袋子的大人喊着:“爸爸,快点!我要回去放炮玩呢!”。有拿着那边超市发的小气球的,红的,黄的,绿的,还有蓝的。也有三五成群,手挽着手说说笑笑的姑娘们,小伙子们,忙绿了一年,辛苦了一年,我想这个时候应该是大家最放松,最高兴的时候。你看,路灯上还挂着两个小红灯,喜气洋洋的。就像在说,“我们也要过新年,我们也要过新年”。

一进菜市场,那才更热闹呢!人流窜动,一眼望去,什么也看不见,全是人。还有那翠绿的黄瓜,可真新鲜哪,你看,那金黄色的小花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多么的生机勃勃啊。那鲫鱼,鲢鱼,青鱼,草鱼等等在水里游来游去,真是印证了我们中国的老话:年年有鱼(余)!黄的韭菜,红的番茄,黑的木耳,白的萝卜〃〃〃真是要什么有什么呀。“哎哟!可真够挤的。”我嘀咕了一句。跟着妈妈买了几个我爱吃的菜,结完帐就走出了菜场。超市里的收银台前也早已排起了长龙。傍晚时分,街上,又渐渐安静下来。店主们把店子关了,超市也比往常早了些许关门。大家都提着东西回家过年去了。

到了晚上6点左右,社区渐渐安静,孩子们都回家吃团圆饭去了。吃完团圆饭

7、8点的样子社区又重新热闹起来。孩子们全都出来放花炮了。这个放个“降落伞,”那个又放个“天女撒花”〃〃〃〃各式各样的花炮全有。每放完一个都会聚集好几个孩子,他们在讨论谁的花炮最美丽,谁的花炮颜色最多,之后又是阵阵欢笑。大人们或几个坐在一起打牌,打麻将;或几个坐在一起嗑瓜子,剥花生;或看着自己的孩子放花炮,偶尔还要帮他们一下。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自己独立操作完成。

夜,更深了。人们陆陆续续的回家了,有些不肯回家的孩子也在父母的劝说下,不情愿的回了家,一天的热闹景象渐渐被夜幕包围。我不禁感叹又是一年到,时间过得可真快呀!

春节见闻

“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家家户户的门上早已贴上了或火红或金黄的对联,每一家的老老少少都乐得合不拢嘴。兴奋的孩子们有的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品尝着一年一度的晚会大餐――春节晚会;有的急着给自己的长辈拜年,发短信,打电话,所有新年的祝福话语仿佛怎么也说不完;调皮的孩子正在向自己的父辈们 “讨要”压岁钱;屋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炸开了锅,五彩的烟花更是把这个特殊的夜晚点缀得绚丽多姿。

正月初一,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迎着人们的喜悦祥和而来。我这个平时最赖床的懒汉,今天却起了个大早,因为我极想穿上我那美丽的新衣,出去好好炫耀一

翻。我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我们小孩子走在拜年队伍的前面,见到长辈们拜个年,说几句吉利话,就可以收获一大把的压岁钱,然后拿到街上去买自己喜爱的东西――玩具、零食、鞭炮……,家长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对我们的放纵是那么的宽容,一切都有了!这就是过年的感觉。

“放鞭炮喽!”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小孩子们很快都聚在了一起。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响声震天,四处飞溅,仿佛要把一个个美好的愿望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炮竹声接连不断,热闹非凡。

到了吃饭的时候,望着满桌子平时最爱吃的菜肴,我们小孩子却一点儿也不觉得饿。大人们在推杯换盏之间,谈论最多是:今非昔比啊!今天的幸福生活从餐桌上最能说明问题,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天天就像在过年!

奔波在走亲访友的路途上,我见到了春意盎然的田间大地,一条条新修的高速公路缩短了我们的行程,通往乡村的泥巴路也被“村村通”的水泥路所覆盖,城市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年一个变化……

春节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那就是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是新的!

第5篇:

上一篇:民间失物找寻口诀下一篇:学生会内部交流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