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除臭法

2022-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土壤除臭法

浅析土壤除臭法在福星污水处理厂

的应用

巫 华 (苏州市水务局)

【摘 要】:本文主要讲解了恶臭气体对人体的危害以及一般恶臭气体的处理方法,分析了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的产生来源,重点阐述了福星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土壤法除臭的原理和技术特点。

【关键词】:除臭技术 土壤除臭法 污水厂 技术应用

福星污水处理厂地理位置处于苏州市区西南角,东靠西环南路,南靠宝带西路,属苏州市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的子项目。规划服务面积46.4km2,规划服务人口(2010年)25.4万人。福星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2002年12月31日建成投产,现具备日处理能力8万m3,总投资1.55亿元。处理工艺采用交替式生化处理,经处理后的出厂水排入京杭大运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大大提高,对大气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恶臭作为一种环境污染已成为世界七大公害之一。这几年,苏州市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周边地区不断开发,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已逐步被住宅区逼近,厂区产生的臭气已经影响到附近的居民,因此污水处理厂除臭问题不可避免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有的已达到急迫需要得到解决的地步。

1、恶臭气体危害和致臭原因分析

1-1恶臭气体危害

恶臭物质是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坏生活环境及人体艰苦的气体物质。

恶臭源有工业源和生活源。主要集中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者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精神状况等方面都受其影响。人们长期在恶臭严重的环境中劳动会丧失嗅觉,大脑皮层调节功能失调,使人厌食、恶心、烦躁不安,思想不集中,效率低,判断力、记忆力下降。因此,污水处理厂开展除臭工作有着现实的意义。

1-2致臭原因分析

福星污水处理厂一期接纳的污水以生活污水为主,厂内采用的是UNITANKE工艺,(工艺流程见图1)。污水处理厂的恶臭物质主要是含硫、含氮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硫醇、有机胺等,多数的含硫、含氮有机物在厌氧降解过程中均会产生一定量的致臭物质。

图1 污水处理厂臭味主要来源:

(1)待处理的污水中含有易挥发的异臭味的化合物,经过设备的搅动、翻转等机械运动,使得这些化合物挥发出来,产生臭味;

(2)污水在输送、储存等过程中因微生物的作用,释放出臭味;

(3)污水在处理过程中,因工艺条件和要求造成臭味的产生。例如,在格栅除污机运行过程中,氧气可与污水中的化合物生成有臭味的产物;又如,在进水泵房过程中,污水中的硫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硫化氢、硫醇和硫醚等化合物。

2、除臭工艺选择

2-1常见除臭方法

目前,除臭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植物液喷雾法等。从除臭系统的集气系统看,可分为密闭抽吸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两大类。

密闭抽吸集中处理是将臭气密闭在某一空间内,通过风机将臭气抽出,通过臭气处理装置净化后排放。常用的净化方法包括气洗法、吸附法、生物土壤法、直接燃烧法、催化氧化法、中和法、氯氧化法等。

分散处理是在臭气产生源头喷洒除臭药液,对臭气进行治理。分散喷洒除臭药液方法所使用的药液一般包括掩蔽剂、生物菌种、植物提取液等。

3-2污水厂除臭方法

污水处理厂臭味的处理方法有很多,如直接焚烧法、催化剂氧化法、酸碱洗净法、臭气氧化法、化学吸附法、活性碳物理吸附法、生物除臭法、土壤除臭法等。

(1)药液洗脱法 利用臭气成分与化学药液的主要成分间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生成新的无臭物质以达到脱臭的目的。臭气成分不同,其对应的化学药剂也各异;本法常配活性炭吸附塔于其后。

(2)土壤除臭法

利用土壤中生存的微生物在臭气通过土壤时将其成分氧化分解,达到除臭目的。该法在除臭过程中应用了微生物,故也称为生物除臭方式的一种。

(3)吸附法

这是一种以活性碳为原料,利用活性炭的吸附功能对臭气进行处理的除臭方式。鉴于它脱臭效果良好,维护容易而被广泛应用;虽然建设费用较高,但对于小型处理装置来说,本法比药液洗脱法相对便宜一些。

由于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极易受臭气中的潮气、灰尘等杂物的影响而下降,为防止活性炭受潮,常需在脱臭管道上安装除湿、除尘装置,如在脱臭吸附塔的前面以及抽风扇等处设置加热器等。

(4)填充塔式生物除臭法

所谓生物除臭,即利用好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在适宜条件下,利用载体填料比表面积上微生物的作用脱臭。臭气物质先被填料吸收,然后被填料上附着的微生物氧化分解,从而完成臭气的除臭过程。近年来,随着性能优良的固定化填料单体的开发,填充塔的高效性和结构的紧凑性等优点得到充分体现,逐渐成为生物除臭装置的主流。与普通物理化学脱臭方式相比,它具有管理维护容易、运行费用低、脱臭效果好的优点。该法对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富有N、S成分臭气的处理效果优良,同时对臭气浓度变化幅度大、以及吸附药液洗脱法难处理的高浓度臭气均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当采用排风换气除臭时,应用比较多的有生物除臭技术。为了使微生物保持高的活性,必须为之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比如:适宜的湿度、pH值、氧气含量、温度和营养成分等。在应用中常将它与活性炭脱臭结合使用,利用它高效的前处理,降低活性炭再生、更换频率,从而减少运行费用。

(5)其他

① 活性污泥除臭法(曝气氧化法):将臭气与供氧的空气一同送往曝气池,利用池中的活性污泥吸附分解臭气成分,达到脱臭目的。本法设备投资、维护管理费较少,但需注意鼓风机与配管等的防尘和腐蚀保护,另外活性污泥特有的气味也应事先考虑到。

② 树脂离子交换法、臭氧氧化法:尚在实验探讨阶段,其除臭效果和相关因素未有全面评价,应用时需充分论证。

③ 直接燃烧法、辅助燃烧法:确有脱臭功效。但污水处理设施所发生的臭气浓度一般不太高且气量很大,相对而言建设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都很高,在国内很少使用。

3、福星污水处理厂土壤除臭工艺特点介绍

通过仔细研究和比选,结合福星污水处理厂实际情况,最终选择了土壤除臭法作为该厂工艺。

3-1土壤除臭原理

臭气源产生的臭气经密闭设施,由收集系统有序收集后经鼓风机进入到布气管系统,然后进入经特殊技术一次性配制的活性土壤过滤层进行除臭处理。当臭气接触含有大量微生物的透气土壤介质时,将被微生物完全氧化并转化为CO2(二氧化碳)和水份和微生物细胞生物质,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

3-2土壤除臭系统

福星污水处理厂除臭控制系统由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即: (1)臭气源扩散限制系统和臭气源收集系统

(2)恶臭生物过滤处理系统

(3)(恶臭气体)布气系统

3-2-1臭气源扩散限制系统和臭气源收集系统

对任何一个高效的臭气源控制系统,关键要素是臭气源扩散限制系统和臭气源收集系统合理设计。因为这一系统决定了臭气源控制系统的大小,也防止了恶臭气体在用臭气源控制设备处理前就逸出。福星污水处理厂在臭气源扩散限制系统和臭气源收集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以下因素:

(1)操作和维护简便。为了每天的察看和日常维护,对一些系统的关键部件,必须留有入口以供操作工人检查其工作状况。

(2)费用最小化。在彻底控制恶臭的情况下,设计一个恶臭气流量最小的系统,以确保除臭设备的费用最小。

(3)耐久性。设计采用防腐材料和耐久材料。

(4)新建筑与原建筑的和谐性。新建筑应该与原建筑具有一致性,以维持各构筑物间的美学和谐性。

(5)结构一体化。设计应该考虑结构问题,如果需要额外的结构支撑的话,在原效果设计上应该按照结构要求加以补充和修改。

3-2-2恶臭生物过滤处理系统

该系统是福星污水处理厂土壤除臭系统的关键,该系统主要由生物过滤处理器组成。福星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土壤介质去除污水处理过程中从各设施收集的臭气。生物土壤介质是由本地土壤调配成的混合物,它可用作为永久性的基质。这种稳定的、主要是无机性的介质不会随时间而降解,也不要求添加水以外的物质。 生物土壤介质指标控制:

(1)温度。生物过滤器的最优性能发生在50华氏摄氏度和120华氏摄氏度之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微生物的活性最高。

(2)PH。福星污水处理厂的土壤介质的pH控制在6.0至8.0之间,因为臭气源以酸性成分为主,导致生物滤体中常常会产生含硫酸和含氮酸,将土壤滤体介质pH控制在6.0至8.0之间有极好的pH缓冲能力,从而避免了酸性条件的产生。

(3)介质营养要求。产生生物过滤作用的微生物要求有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存。进气和其含有的化合物提供了所需的大部分的营养物质。而土壤滤体介质富含矿物质,它们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缓慢的释放,从而满足微生物维持其活性的要求,也就是说这些矿物质为微生物提供了个长期的补充性的食物来源。因此,福星污水处理厂采用的这种生物滤体介质不要求额外的营养输入。

(4)介质水分含量。该工艺的关键之处在于维持合适的水分以便于微生物存活。在微生物种群中,绝大部分均存在于滤体介质颗粒表面的薄层水膜中。因此,为了使微生物种群达到最优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臭气去除性能,介质必须是润湿的。福星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土壤滤体介质是砂质土壤,其可以保持存有恰当的水分,满足微生物种群达到最优的生长环境。

3-2-3布气系统

福星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分布系统是一个工程化的管道系统,它由HDPE管道和其管道配件组成。所有的 HDPE管道和其管道配件都加入了不少于2%碳黑(它们均匀分散在树脂原料中)以防止因为紫外光的降解、酸性物质腐蚀等而老化。

4、结论

福星污水处理厂在使用了生物土壤除臭装置以后,厂区空气环境大大改善。通过监测,硫化氢、氨去除率大于90%,生物土壤过滤器排气口的D.R.T恶臭强度小于25,空间除臭效率达到60%—90。

第2篇:热脉冲法测定土壤热性质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土壤热性质的计算模型及研究现状, 重点针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土壤热性质的新方法 热脉冲法的理论和技术发展, 及其在土壤水和其他物理性质应用方面的进展。

土壤热性质是决定土壤热状况的内在因素, 研究土壤热和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调节土壤热状况时必须首先了解土壤的热性质。已有研究表明, 导热过程受土壤水和其他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 1, 2], 土壤热性质与土壤水分状况之间存在明确的定量关系。因此研究土壤热性质还有助于从土壤热运动规律方面获取土壤水分信息。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者对土壤水和土壤热性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并找出了一些规律, 这对于土壤热性质的深入研究及其在土壤水分管理的应用方面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土壤热性质研究的新方法热脉冲方法在理论和实验上的发展及应用进展进行介绍, 并与常规方法进行对比, 以期对其推广和进一步研究起到参考作用。

1 土壤热性质参数及其模型

1 1 反映土壤热性质的相关参数

不同土壤吸收一定热量后, 其温度增减的幅度不同, 即各种土壤贮热和导热能力不同, 这是因为土壤的热性质不同所致。土壤热性质指标主要有土壤热容量、土壤导热系数、土壤热扩散率等。

单位体积土壤的热容量 Cv可用下式计算:Cv= XsCs XwCw XaCa( 1)式中, Xs、Xw和 Xa分别是土壤中固体物质、水和气体的体积; Cs、Cw和 Ca分别是它们的比热容。土壤导热率 是在标准条件下通过土壤传导热量的量度, 为各组分导热率的加权平均。导热率与体积热容量之比即为土壤热扩散率:Dq= / Cv( 2)式中, Cv为土壤体积热容, J m- 3K- 1; 为土壤导热率, J m- 1K- 1s- 1; Dq为土壤热扩散率, m2s- 1。

1. 2 土壤导热率的计算模型

土壤热性质与土壤中各相的组成及比例有关。在上述三个土壤热性质中, 土壤热容量的计算较简单, 可根据土壤总孔隙度及土壤中不同组成成分的热容量求得[ 1]; 而土壤热扩散率的计算基于式( 2) 求出, 因此获取土壤热性质的方法便集中在了导热率的计算模式上。导热率计算模型可分为物理模型和经

广州市深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验模型两类。其中物理模型以 de Vries( 1963) 的最具代表性, 该模型以临界含水量为界, 不同的土壤含水量范围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在此, 临界含水量是当土壤中液态水失去连续性时的含水量, 也有研究者把压力势为- 55 kPa 时的含水量作为临界含水量计算值[ 1]。若以k表示临界含水量, 当k时, 导热率由下式计算[ 1]:= !ni= 1( kixi i) / !ni= 1kixi( 3)式中, xi为组成成分i 的体积比例;i为组分 i 的导热率; ki表示颗粒组分i 的权重系数, 它与颗粒形状和接触角以及各成分导热率有关; 模型中考虑了 5种组分( n= 5) , 包括: 液态土壤水, 湿润土壤空气,石英, 其他土壤矿物和土壤有机质。

1. 3 土壤热性质常规研究方法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对热性质的研究已表明, 土壤热性质受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Parikh ( 1969) 用非稳定方法测定了 250 m 的玻璃珠和粉壤土的导热率和扩散率随含水量变化特征[ 3]。Wierenga 等( 1969) 分析了Yolo 粉壤土的热性质, 发现表观导热率为土壤含水量的函数, 且用 de Vries 模型进行计算的结果与测定值较吻合[ 4]。Ghuman 等( 1985) 研究发现, 土壤导热率和热扩散率都随质地和初始含水量的改变而变化, 含水量增大则导热率也增大, 而且在不同含水量范围内, 粘性土壤的导热率比沙土的低[ 5]。Persaud和Chang ( 1985) 根据两个深度的温度值计算了表观导热率, 并采用四种不同方法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不同方法计算的导热率是有差异的[ 6]。Kaune 等( 1993) 测定了扰动的结构性黄土的温度, 研究了团聚体对土壤热性质的影响[ 7]。

除含水量之外, 土壤中含盐水平、容重及有机质含量也影响导热性质。早在 van Rooyen 和 Winterkorn( 1959) 的研究中, 浓度为 0. 18 mol kg- 1的 CaCl2溶液, 或是浓度达到0. 34mol kg- 1的NaCl 溶液对石英的导热率并无明显影响[ 8]。但 Globus 和 Rozenshtok( 1989) 对 0. 25 mol kg- 1的 KOH 湿润过的石英进行导热率测定, 结果表明其导热率比水湿润过的石英砂的低[ 9]。Noborio 和McInnes ( 1993) 发现从 0. 1 molkg- 1到溶解度范围内, 土壤表观导热率随 CaCl

2、MgCl

2、NaCl、Na2SO4等盐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10]。

在运用不同模型及其与实测值的对比方面,Bachmann 等( 2001) 将斥水土壤与吸水土壤做对比,利用模型计算出的结果和实测值进行比较发现, 吸水土壤的导热率比斥水土壤的大得多, 实测法与计算模型等不同方法得出的导热率差异很大, 其中 deVries 模型对吸水土壤导水率的计算值比实测值低0. 5 W m- 1K- 1以上; 对斥水土壤的计算值也比实测值小, 而 Campbell 模型计算的导热率在低饱和度时偏小。此外, 两模型计算干土或者饱和含水量下的导热率值均很精确[ 11, 12]。

广州市深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贺康宁等( 2000) 采用自记土壤温度计连续测定土温, 并根据温度观测值计算土壤热性质, 给出了光滑坡面、光滑 地衣坡面及自然坡面等不同坡面处理的土壤热性质平均值[ 13]。李毅等( 2003) 在研制了热性质实验系统的基础上, 根据实测土壤温度资料, 用非稳态法测定土壤温度, 并采用有限差分法离散热传导方程来计算热扩散率[ 14]:D q=( Tk 1, j- 2Tk , j Tk- 1, j)!t(!x )2( Tk, j 1- T k, j )( 6)式中, T 为温度; x 为距离坐标; t 为时间坐标; 下标k 和j 分别代表差分离散后的位置点和时间点。李毅等根据土壤孔隙分布确定土壤热容量, 得到了不同质地土壤的导热率。同时还将导热率与土壤水吸力和土壤盐分浓度建立联系, 研究了土壤水、盐、热性质的内在关系。

2 热脉冲法测定土壤热性质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2. 1 测定原理

土壤热性质的测量有不同的方法, 传统方法是在观测位置上设置输入热源, 根据温度的升降直接测定。近年来研究者提出了土壤热性质测定的新方法 热脉冲方法。该方法自 Byrne 等( 1967) 提出后, 最初多应用于矿业, 引入土壤研究中仅 10 多年,但在 国外已 引起重 视并进 行了一 系列相关 研究[ 15~ 24]。该方法成本低, 对土壤扰动小, 测试时间短, 不易引起非饱和土壤中水分的重新分布, 而且所需样品体积小, 能够在田间进行自动连续定位测量,并且不断有研究证实其测量精度较高[ 20~ 24], 因而在国外得到了大量应用。自热脉冲方法提出以来,其技术方面在不断改进和更新, 理论研究也逐渐深入, 并且在土壤水分测定方面得到了较多应用。由于经济力量和技术等各方面原因, 热脉冲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还很有限。

根据热传导定律, 在一个无限大的均匀等温介质中, 线性热源发射的热脉冲呈放射状向周围传导。使用热脉冲方法测量时, 最简单的是用单探头方法进行测量。对于初始温度场均匀的介质, 基于热传导方程, 可将温度表示为时间的函数。假设温度与时间的对数值呈线性关系, 则对两个时刻温度可得出下式[ 15]:= (q / 4 ) ln[ ( t2/ t1)(t1- th) / ( t2- th)] / [ T (t2)- T ( t1)]( 7)式中, T 为温度; q 为热源的强度, 定义为 q =q / Cv, 其中 q 是单位长度加热丝在单位时间内释放的热量; th为传感器冷却时间; t

1、t2分别为测定的两个时刻。

实际测定和应用中采用更多的是双探头热脉冲法。其测量设施上装有两个距离为 r 的平行不锈钢探针, 其中一个探针含有线性加热源, 另一个装有温度测量元件( 如传感器或热电偶) 。将双探头设备插入土壤时, 通电后加热探头产生热脉冲, 而另一探头可记录温度的时间变化。这些观测资料可直接用于确定包括导热率在内的热性质参数。对于土壤中的某一点, 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表示为[ 11,

广州市深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6]:!T ( t, r)=q 4 CvDqEi- r24Dq( t- t0)- Ei- r24Dqtt > t0( 8)式中, !T ( t , r ) 为温度变化量, t 为加热设备开启后的时间, t0为开始发射热脉冲的时刻, r 为线性热源的径向距; Cv和 Dq分别是介质的体积热容和热扩散率,1。Ren 等对沙土、砂壤和黏壤等不同质地土壤测定 MDTD, 结果表明对上述土壤 MDTD与通量之间的关系均为近似线性关系, 砂土实测值和计算值较接近, 而砂壤和粘壤则误差较大。此外, 由于热 TDR 可同时测定土壤含水量 , 因此在获得土壤水分通量 J 后, 可进一步得到孔隙水流速值( J/ )。Ren 等的方法克服了前人测定土壤水分通量时不能同时测定热性质的缺陷, 但关于该方法在不同土壤上的适用性方面, 今后还需更多的工作去检验; 此外, 式( 11) 的积分形式使得MDTD的计算偏于复杂而不便于应用。

广州市深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为了解决 Ren 等( 2000) 的方法中表达式过于复杂的问题, Kluitenberg( 2001) 引入渗漏含水层井函数的概念, 并将该函数中的指数部分进行麦克劳林级数展开, 得到了形式上较为简单的近似解, 从而仅用简单函数就表达了 Ren等的解析解[ 24]:W( u ,#) =!nm = 0( - 1)mm!#24umEm 1( u) ( 13)Em 1( u)=1m[ exp(- u)- uEm( u) ] m= 1, 2,%( 14)式中, Em 1( u) 为井函数。但Kluitenberg 的方法在实际计算中也是不易应用的。为寻求更简便的方法, Wang 等( 2002) 对热脉冲测定土壤水分通量进行了理论分析, 找出了线性热源上、下游温度增加比的自然对数与土壤水分通量之间的简单线性关系, 由于其表达式在形式上较简单, 因此在土壤水分通量的测定方面, 更适于应用热脉冲传感器方法。热流方程写为[ 25]:Tt= Dq2Tx2 2Ty2- VTx( 15)式中 V 可根据式( 12) 确定。Wang 等基于热流方程得出的上、下游温度增加比与时间的关系为:上游: V2=4Dqt0lntu- t0tu x2u( tu- t0) tu( 16)下游: V2=4Dqt0lntd- t0td x2d( td- t0) td( 17)联立上两式, 消去 V, 则热扩散率 Dq可根据下式计算:Dq=t0x2d( t d- t 0) t d-x2u( t u- t 0) tu4ln( t u- t 0)( td- t 0)t ut d( 18)将计算所得的 Dq值代入式( 16) 或( 17) 可得 V,再与式( 12) 联解可得出土壤水分通量值。Wang 等理论分析适用的水分通量测定范围为 1 &10- 4~1&10- 7ms- 1。

2. 3 应用研究现状

热脉冲方法提出之初多用于测定土壤热性质,由于土壤热性质与土壤水及其他物理性质( 如孔隙度、密度、饱和度) 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而该方法也逐渐用于包括土壤水分在内的其他物理性质的测定, 这对于进一步探索土壤热与土壤物质属性的联系及更深入的理解热性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Ochsner 等( 2001) 采用热脉冲方法, 以砂壤、粘壤、粉壤和粉质粘壤四种典型土壤为例, 采用室内土柱装土, 以热 TDR 为观测工具, 针对目前还很少涉及的充气孔隙度对热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不同土壤导热率及与土壤中水、固体颗粒和充气孔隙体积比例的研究结果表明, 充气孔隙体积百分比增加时, 几种土壤的热性质均呈线性递减趋势, 作者认为土壤热性质与充气孔隙的联系比它与含水量的关系更密切。为检验该方法的精确性, Ochsner 等还用de Vries 的导热率模型, 运用不同的充气孔隙度进行计算, 并与实测值做了对比, 表明热脉冲方法测定的导热率基本在模型计算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范围内[ 26]。

Ochsner 等( 2001) 采用热 TDR 测量热和电磁波, 完成了对砂壤土的土壤含水量、充气孔隙和容重的同时测定, 他们在式( 1) 的基础上, 结合土壤电介质常数的经验公式, 进一步计算了土壤饱和度和固相密度。其中电介质表示为土壤含水量 和土壤固相体积百分比vs的函数[ 16]:K0. 5= ( K0.

广州市深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5w- 1) ( K0. 5s- 1) vs 1 ( 19)式中, K 为土壤介电常数, Km及 Ks分别为测定温度和频率下的水和土壤固相的介电常数。

忽略土壤中空气的贡献, 且土壤的体积含水量表示为重量含水量和容重的乘积, 则式( 1) 写为:Cv= XsCs Cw( 20)整理可得含水量 的表达式: = ( Cv- XsCs) /( Cw) 。若对烘干土壤进行热脉冲法测定, 则因含水量为零, 土壤固体的比热可直接由式 Cv= X s Cs 计算。Ren 等( 2003) 基于上述原理, 采用热脉冲方法测定了沙土、粉壤土和粉质粘壤土的含水量值和土壤固相比热[ 27]。采用热 TDR 测定含水量是间接方法, 其值取决于仪器测定不同参数的各种误差, 因而 Ren 等测定含水量值比重力法的偏小。此外, 他们测定的沙土、粉壤土和粉质粘壤土固体比热值分别为 88

1、913和 973Jkg- 1K- 1。其研究结果还表明,用热脉冲方法测定固体比热容从而进一步测定含水量可减少测定误差。

此外,Ren 等( 2003) 将热 TDR 方法用于包气带土壤水分、温度、电导、热容量、热扩散率及导热率的测定, 用该方法检验前人的资料并进行了 6 种不同质地土壤的热 TDR 测量, 所得结果表明, 热TDR对于土壤含水量、电导率、导热率及充气孔隙度的测定结果较合理, 但对容重的测量误差较大[ 28]。

3 结 语

热脉冲方法目前在国外已得到了大量应用, 但由于技术力量的欠缺和经济实力的差异, 在国内的应用还非常有限。热脉冲方法自动化程度较高, 读数间隔通常为 1s, 数据的连续性较好。近几年热TDR技术实现了同一时间、相同体积土壤上各参数的连续定位测定, 因此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土壤时空变异性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目前研究者已逐渐开始考虑土壤含盐对热性质的影响, 但还不够深入。到目前为止, 用热脉冲方法获得土壤水分资料方面已有若干研究成果。由于土壤热性质与土壤水、孔隙分布、土壤盐分浓度及其他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之间[ 29, 30]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热 TDR 将更多地应用于相关研究中, 其技术亦将日臻成熟。热脉冲方法在今后土壤水分中的研究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尤其对土壤中水、热、溶质耦合运移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由广州深华实验室仪器设备整合发布

广州市深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第3篇:活性氧离子除臭设备及除臭技术说明

1 Bioclimatic活性氧离子除臭系统原理介绍

子空气净化系统是德国的高新技术,它能有效地清除空气中的细菌、可吸入颗粒物、硫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它的核心装置是天皓bioclimatic离子空气净化系统,其工作原理是置于设备内的离子发生装置发射出高能正、负离子,它可以与空气当中的有机挥发性气体分子(VOC)接触,打开VOC分子化学键,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硫化氢、氨同样具有分解作用;离子发生装置发射离子与空气中尘埃粒子及固体颗粒碰撞,使颗粒荷电产生聚合作用,形成较大颗粒靠自身重力沉降下来,达到净化目的;发射离子还可以与室内静电、异味等相互发生作用,同时有效地破坏空气中细菌生存的环境,降低室内细菌浓度,并将其完全消除。

空气里的氧分子(O2)带有轻微的磁性,生物氧空气净化器产生一个能场,在产生能场的过程中不会产生(UV)紫外线。当空气通过能场时,能就被氧分子吸收,当氧分子吸收能时,它们的磁性就变得更强,使氧分子成束状,外形似一串葡萄。我们简称为“氧束”。

这些“氧束”由多达约一百万个氧分子组成,因此,这些氧束比一般的氧分子更为活跃。这些氧束在空气中循环运动,提高氧气的氧化能力,驱散香烟的烟味、尼古丁、尘粒、细菌、气味(氨、甲硫醇、甲硫醚等)、化学气体。污染物与这些氧束碰撞和相互作用时被中和,可氧化的气味和化学气体,比如一氧化碳、硫化氢、苯、甲醛、酚和甲烷就很快地被这些氧束的作用和氧化过程有效地从空气中去掉,污染物一般可在数分钟内被消除。

bioclimatic空气净化器不同于其它的空气电离源,bioclimatic空气净化器的工作电源是交流电,只对氧起作用,其中大多数气体,例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氨、甲硫醇、甲硫醚、苯、甲醛、酚、甲烷等都被氧化和去掉。而其它的电离源和静电清洁器是靠高压直流电工作的,它们对空气中的所有气体都起作用,使环境空气中的千百种气体中产生小离子。最后这些气体仍留在房间的空气中。已知静电清洁器也会产生过量的被认为对身体有害的正离子。

bioclimatic空气净化器的最大优点是,它只产生带负电的氧离子,有益健康。大自然里的氧离子是带负电的。bioclimatic空气净化器通常安装在空气处理装置的回风装置中,空气流过bioclimatic空气净化器时得到处理,能有效地从下列空气中去掉高达90 %的污染物,如:尼古丁、香烟烟雾、5微米的尘粒、来自厕所、污水和垃圾等中的气味、细菌和其它微生物、静电和化学气体。

双离子空气净化系统在欧洲诸国应用于医院、办公楼、公众大厅等,以空气净化以致达到模拟自然森林空气清新的效果。近些年逐步开发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渗滤液处理、污水提升泵房的脱臭方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法国、英国、苏格兰、瑞典等国内外应用实例很多。 2 活性氧离子净化系统适用场所

1. 封闭的污水处理车间,如粗细格栅、进水泵房、脱水机房等等 2. 封闭的垃圾打包间、垃圾分拣车间、粪便销纳车间等 3. 医院:手术室、护理室、病房、太平间、药房

---------长春天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长春市宽城区铁北二路凯悦世纪广场1409室 电话:0431-81660610 手机:18677705553

4. 气味较重的生产车间:肉食加工厂、油漆、环氧树脂加工厂、化装品厂、化工厂 其中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除臭效果尤其明显。 离子发射设备图例

图片仅供参考,以实际到场货物为主。 注:不锈钢发射电机放置在设备箱体内

---------长春天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长春市宽城区铁北二路凯悦世纪广场1409室 电话:0431-81660610 手机:18677705553

bioclimatic双离子净化系统原理图

3 活性氧电离除臭工艺介绍

在大多数污水处理系统中经常发现的有硫化氢,氨气、挥发性有机物,因此为了消除该有害物质及难闻臭气味选用了天皓环境Bioclimatic系列双离子空气净化系统。

除臭采用1套高能离子除臭系统。将污水泵房的气体分别通过收集管道进入电离设备箱,然后先由初效过滤器对---------长春天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长春市宽城区铁北二路凯悦世纪广场1409室 电话:0431-81660610 手机:18677705553

粉尘杂质等进行初步过滤,经中效过滤器吸附,然后经离子管段进行电晕氧化分解,经排放管排放。排放的气体完全达到国家《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厂界标准值。 ◆房间空气流动图(示意):

4 技术特点及优势

4.1、我方采用的bioclimatic双离子除臭技术成熟可靠,除臭系统能抑制细菌病毒活动、消除异味,增加空气清新度。并保证所提供的离子除臭系统不会产生臭氧,对人体及空气均无不良影响,不会带来二次污染。 4.

2、bioclimatic双离子除臭系统在所有指定除臭空间范围内的除臭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除臭后气体排放符合国家标准GB18918-2002及GB3095-96中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二级。

4.3、bioclimatic双离子除臭系统对H2S、NH3等气体的去除率达到85%以上,对其它VOC气体的去除率也能够达到75%以上。

4.4、bioclimatic双离子除臭系统在额定风量下可连续工作,主机寿命15年以上,离子管寿命20000小时。离子除臭设备在运转时无异常噪声,离子除臭设备操作时在其一米半径范围内产生的噪声≤60dB。 4.

5、bioclimatic双离子除臭系统的装机功率很低,每处理1000m3/h在1.0KW以下。

4.6、bioclimatic双离子除臭系统所用的离心风机采用变频器来控制,风量按系统要求可以调节。

4.7、我方采用的材料环保,耐腐蚀,除臭设备箱体采用全不锈钢304材料制作。防护等级按GB/T 49422-1993中的规定,完全满足IP55防护等级。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为F级。

4.8、按GBJ19-87(2001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的要求,我方严格按规范来做,保证风管漏风率完全低于19%。离子除臭装置本身具有良好气密性。

4.9、我方提供的bioclimatic双离子除臭系统中离子发生器进口并且性能指标符合欧洲电器安全标准SCES 035(EN45011)、SIS 026(45004)。

4.10、除臭设备与除臭点位总体布局想适应,完全满足设计图纸的要求,保证设备日常运行、检修空间。设备正常运转下,全自动控制,无须人工操作。

4.

11、设备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设备停止运行、检修或更换易损件时,可在2小时内恢复并正常使用。 4.

12、我方提供的bioclimatic双离子除臭系统无任何易造成或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材料或化学药剂,处理后无废水或其他任何二次污染。

4.

13、我方提供的bioclimatic双离子除臭系统在任何季节、任何气候条件下都能够完全满足除臭设备处理效果的要求。

5、Bioclimatic活性氧离子除臭系统的组成

---------长春天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长春市宽城区铁北二路凯悦世纪广场1409室 电话:0431-81660610 手机:18677705553

Bioclimatic天皓环境离子除臭系统主要有气体收集系统、空气过滤器、离子发生装置、抽风机、控制装置、废气排放装置等组成。

5.1、bioclimatic双离子发生装置

bioclimatic双离子发生装置有三个功能段组成,他们分别是:过滤段、发射段和风机段。具体是空气过滤器、bioclimaitic双离子发射基座、离子管、风机等组成。空气过滤器会会吸附废气中的灰尘颗粒,并且降低废气的湿度,以免影响到离子管的使用寿命。离子发生装置是由高新技术材料制作的发射电极,可产生高浓度的正、负氧离子(也叫活性氧),与经过空气过滤器过滤的废气进行分解氧化反应,从根本上清除污染。

a) 空气过滤器是我公司生产的优质产品,具有过滤效率高、压力损失低、外形尺寸小的特点。此过滤材料的压力损失小于5mmH2O,可减少整个系统的能耗及噪声。

b) 采用高新材料制作的发射电极在正常情况下,使用寿命在20年以上,离子管寿命100000小时。 c) 除臭设备箱体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制作。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

d) 除臭设备需要放置在室内或者做保温措施,以避免冬季室内/外臭气温差较大而冷凝现象。 5.2、风机:

每套设备只需配备一台风机,封闭空间采用自然补充新风的方式,无其它任何机械补风,以保证空间的负压状态。风机安装于空气净化设备的末端,以降低噪音。风机采用离心风机,可以连续24小时运转。材质玻璃钢,可防腐/变频,风量按系统要求可调节,所有配件均有提供。且我方保证在规定风机流量下,全压效率高于其对应效率的5%,风机的最高效率点在稳定区域内,叶轮进行平衡校正,完全满足最高转速的110%,且叶轮有足够的刚度,在搬运和运转中不会产生变形。 6 离子除臭结构图

---------长春天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长春市宽城区铁北二路凯悦世纪广场1409室 电话:0431-81660610 手机:18677705553

第4篇:污水处理厂除臭技术

污水处理厂除臭技术路博环保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的同时,会产生的具有异味的副产品。臭气的主要成份是硫化氢(H2S)、氨、四硫醇类等,主要来自腐化污水和污泥。H2S在空气中会有一部分氧化成为SO2,一般空气中30%的SO2是由H2S转化过来的。这些臭气难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为了减少臭气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在很多要求比较严格的小型污水处理厂内,设置了生物除臭措施。

常用的方法有:化学吸收法、生物法、土壤法三大类。

(1)路博环保化学吸收法是通过化学药剂(主要是碱液)吸收空气中的H2S等污染物。脱臭装置由脱臭罐各及塔组成。罐体直径与高度之比一般为:1:5左右,臭气由通风设备收集,通过风道从罐体下部进入脱臭罐。用浓度为2%-3%的碳酸钠溶液作为臭气吸收剂。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缺点是药剂需定期更换,运行费用较高。

(2)生物法是通过附着在填料上的生物膜来降解空气中的臭味,生物膜生长、成熟并达到生物降解能力过程是一个生物培养的过程。生物膜中微生物需要的养料来自于污水中有机物,对于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原污水对填料进行喷淋。除臭罐空池停留时间为1-3min(可视臭气浓度变化),进气流速2-3m/s。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加强管理的情况下,处理效果良好,运行费用很低(相对于其它两种方法),缺点是:处理效果受进气浓度影响,不太稳定,对于喷淋污水中有机物浓度有一定要求。

(3)路博环保土壤脱臭法是将气体收集后通过管道输入脱臭池底部并扩散于其中的土壤内(土壤以天然土、腐植土为宜),臭气在通过土壤过程中受土壤颗粒表面吸附作用,多种致臭物质被截留。经过一段时间,在土壤颗粒表面可逐渐培养出针对致臭物质的微生物,并可不断将致臭物质分解,完成脱臭。同时,土壤脱臭池表面可天然生长或人工栽植花草,形成良好的环境效果。土壤脱臭的优点是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且可与厂区绿化结合,无任何副产品产生。缺点是易受地下水及冬天低气温的影响,除臭效果一般。在工程设计中,往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除臭方案。

重庆长江潜水打捞水下工程总,位于美丽的山城----重庆。是西南地区的唯一一家实力雄厚,经验丰富,作风优良,技术一流的专业从事潜水打捞的水下工程。服务于江,河,湖,海,水库等,水下施工作业,船舶服务,业务涉及桥梁,电厂,水库,码头,市政污水处理等. 公司主要开展:水下检测、水下摄像取证、水下切割焊接、潜水打捞、水下工程、水下爆破,水下探查清理、水下安装,水下设备维护、水下堵漏、水下救助抢险等。

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现为中国航海学会救助打捞专业委员会(中国救捞学会)委员单位。水下作业人员经验丰富,作风顽强,团结合作,全部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及中国船级社认可的“ 特种水下作业证书”,能保证安全高效地完成任务。公司成立以来,先后承接了水库、桥梁及船舶的水下检测、水下焊接、水下混凝土剥落修复和冲刷淘空部位水下灌浆填补等多项工程,凭借优质的服务,建立了良好的声誉。

第5篇:公共卫生间除臭的研究(模版)

公共卫生间除臭的研究

千百年来,人们对厕所中有臭味似乎习以为常,虽然讨厌但又无可奈何。由于人类文明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到臭味大的卫生间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于是开始了除臭研究,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建环保式卫生间。

吃、喝、拉、撒、睡是人的五大本能,而拉、撒两大本能又是在厕所中进行。大多数人每天要去6~9次厕所,少则十几分钟、多则几十分钟,人的一生有1~2年的时间是在厕所中度过的。厕所是人们不可缺少的排泄场所,而对简陋又有臭味的厕所则束手无策。有臭味对人体就有害,臭味小或无臭味对人体危害就小或者无害,因此在建公共卫生间的工作中,在强调结构坚固、外形美观新颖、色彩协调的基础上,必须适应现代人们健康需要,采取措施,保证无臭味、无公害,达到真正的卫生要求。

公共卫生间是人们的排泄场所,是产生臭味的集中地,臭味主要是以大便、尿液中的挥发物为主。人们吃的食品排泄后都产生臭味,如果吃了磺胺类药品、韭菜、葱头等,排出的便尿臭味就更大,而且是恶臭。其次是男人的汗液、妇女例假期在卫生间内也会产生臭味。再就是从地漏口返上来的地下管道中的臭味。

公共卫生间有无臭味或臭味的大与小,是衡量公共卫生间设计、建设、管理好坏的标准。人们在长期实践中认识到,卫生间臭味大、小与设计、建设、管理关系很大,而设计建设占70%,管理占30%。在设计、建设、管理上如何减少异味,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卫生间的空间、采光和通风

公共卫生间的设计与建设,首先要考虑卫生间内的空间应宽阔、高大,采光和通风。

卫生间的高度应在4米以上,最低也不得少于3.7米。一类卫生间一个蹲位应在4-5平方米,二类4平方米,三类3平方米。鉴于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三类卫生间应取消。

采光和通风的光是指太阳光,风是指卫生间的自然风(门、窗打开后的对流风)和房顶机械排风。光给予卫生间干燥,减少潮湿所形成的腥臭味。光线来源于窗户和天窗,在建卫生间时,每8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中窗户的面积不少于1平方米,最好要在1.8米以上设窗户。天窗也叫排气楼,它可垂直排放卫生间的臭味,夏天打开,冬天视气温开放。还可采取顶上设透明窗,解决亮度问题。亮度和通风关系非常密切,通风要做到亮、透、畅,不论是南北走向还是东西走向的通风都不要拐弯,门窗经常打开,形成对流风,加速空气流动把臭味带走。卫生间的门要大,大不仅残疾人进出方便,同时也便于排风。设计时尽量减少和不设地漏,防止往上返味,在必须设的情况下,要选用防臭味地漏。

二、选用优良的卫生洁具

在改建、新建卫生间时,要选用现代化的优良的卫生洁具,因为卫生间的臭味主要是大便中挥发出的硫化氢、尿液中挥发出的氨气所形成的。硫化氢比空气重,它停留在1米以下的空间范围内,不易被空气排出,氨气比空气轻。为了解决这两种臭味气体问题,不能光用排风的办法,还应该选用性能优良的卫生洁具,因为好的卫生洁具粪便和尿液在便器中流程短,能很快被水冲到管道中,停留的时间短,挥发出的硫化氢和氨气就少,臭味就小。沟槽式便器粪便在便器内流程长,停留时间长,臭味就大。要选用前冲式大便器和半挂式小便器,大小便器都要带返水湾,臭味和化粪池里的沼气上不来,符合环保要求。还可以在洁具的表面喷涂光触媒,使光触媒在洁具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不但可以去除异味,而且还具有抗菌、防污、防霉的作用。建议使用现有国内最好的使用日本进口的榕源全天候型光触媒产品进行喷涂,不论有光还是无光状态下,都可以有效去除异味并具有强大的抗菌、防污、防霉的效果,减少洁具带来的交叉感染。

三、公共卫生间的管理

我国加入WTO以后,北京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日新月异,公共卫生间的建设将走在全世界的前列,鉴于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为了给世人一个新北京、新奥运,为了充分体现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在达到公共卫生间建设现代化的同时,管理要科学化、服务质量要标准化。因此,在管理方面:

(一)主管部门要经常进行检查考核,对主体建筑结构和内部的设备、设施做到随坏随修,保持美好的观瞻和使用效果。保洁员要勤打扫,做到随脏随保洁。

(二)改革保洁的操作方法,改变以前多数保洁员用大量水冲洗卫生间的做法,取消用硫酸烧尿碱的行为,因为水冲造成的潮湿产生腥臭味,硫酸对人体有害,要提倡用半湿半干的墩布清扫保洁,要用勤擦、勤扫、少量用水洗的方法清除尿碱。

(三)科学使用除臭剂,公共卫生间的管理人员要根据人流量使用除臭剂,确保卫生间内无臭味。在选用除臭剂时,坚决反对使用以香压臭的除臭剂,以香压臭的除臭剂并没有真正的除掉了臭味,只是使人们感觉不到臭味,它不仅对人体有害,而且混入粪便内进入农田对农作物也有害。我们要提倡选用无味除臭剂,用后产生新鲜空气。如用榕源聚合高分子空气污染清除剂瞬间除臭系列产品及无味空间系列产品。特别榕源高分子瞬间除臭产品可以把不管是汗味、鞋臭味、烟味、卫生间臭味、冰箱异味,就连香水味、卫生间中很浓的氨水味、硫化氢味都能瞬间除掉,真正除掉所有异味,可以实现没有异味无味的空间。并且榕源聚合高分子瞬间除臭系列产品还添加有纳米银,可以瞬间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在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卫生间最好使用此种除臭剂。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还可在公共卫生间内安装空调机,特别是夏天,它不仅给用卫生间的人员以凉爽轻松的感觉,还能使卫生间内温度降低,便器的温度降低后,大便和小便就不易挥发出臭味。如果在空调机上使用榕源聚合高分子空气污染清除剂无味空间系列产品,去除异味的有效成分随着空调的排风排放到空气中,瞬间中和分解空气中的异味物质,使空气可以达到无味的状态。

如果上述各方面的工作都能做好,就可以保证公共卫生间基本无臭味。

上一篇:哦香雪教案下一篇:十二生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