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监测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辐射监测

5G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的相关探讨

摘要:随着5G快速发展,5G基站电磁辐射成为了当今全球比较关注的热点之一,做好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针对电磁敷设进行了简要分析,明确了5G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的必要性,其后具体分析了我国5G辐射限值标准要求与5G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的应用,以期可供参考。

关键词:5G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限值标准;监测方法

1 引言

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从2G到5G每次升级都会令基站的发射频率发生较大幅度变动,对于基站造成的电磁辐射干扰范畴怎样才能有效把控和监管是当前一大重要课题。最近几年,我国先后出台《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等,要求企業需在工作中加强对环境的监测水平,尤其是5G移动通信基站是重点监测对象之一。在现实诉求的推动下,不断健全监测工序,完善评价机制,能够促使移动通信行业朝着健康持续化方向发展,大大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2 电磁辐射概述

第五代(5G)移动通信具有大带宽、低时延、海量连接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了各国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到2021年底,我国三大运营商将累计建成超过130万个5G(Sub6G)基站(含电信联通共建共享5G基站),5G终端连接数将突破3亿,继续推进5G更好赋能千行百业。由于5G(Sub6G)使用了比4G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载频,通常射频频率越高衰减越大,使得单个5G宏站在城市中心区域的覆盖半径约在300~500m、郊区大概500~1000m、农村1000~2000m,而单个4G宏站覆盖半径可以到1000~3500m。为了确保同样覆盖质量,在城市中心区域的5G基站数则要比4G多3~5倍。面对5G基站数量的激增,5G的电磁辐射也成为了当前全社会非常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造成电磁辐射产生的零件是基站上的天线,可分作全向天线、定向天线两种。前者是按照水平面角度展开大范畴的辐射,覆盖范围非常广阔,通常只是在郊区亦或者大规模区制地中使用。后者则是在特定的范畴内调节发挥作用,其范畴度相对狭窄,覆盖面偏小,不过其用户应用度颇高,且极为密集。有关研究表示,电磁辐射污染是除了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外最为严重的第四大环境污染问题。为了减轻和规避这种污染,必须要对移动通信基站的运行展开监测管控,创建高效评价机制,确保其环保、经济效益双重提升。

3我国5G辐射限值标准要求

3.1限值评价标准

我国电磁辐射相关标准主要是参考IEEE、ICNIRP、IEC等机构的标准,总体上比国际标准趋严。在射频段,我国电磁辐射标准包括:《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针对2G/3G/4G基站)HJ972-2018、《5G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针对5G基站)HJ1511-2020。

上述标准中,GB8702-2014是我国电磁辐射领域最基础、最重要的质量评价标准,它规定了射频电磁辐射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如表1所示。

3.2三大运营商5G电磁辐射限值要求

根据表4射频段公众暴露控制限值要求,我国三大运营商的5G基站辐射的最大功率密度限值要求如表2所示。

4 5G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与结果分析

4.1监测方法

与前几代的基站相比,5G基站在架构、发射天线以及发射频率方面发生了较大改变,具体需参考最新的HJ1511-2020执行相应的监测方法。

4.1.1监测仪器

本次采用德国NADAR SRM-3006型选频电磁辐射分析仪,可开展全向性测量,量程、分辨率均满足5G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要求。选用天线频率测量范围420MHz~6GHz,配备非导电木质三脚架。

4.1.2监测点位

本次被测5G基站设置在一栋商业楼顶层,与地面相距18m,下行发射频率为2515~2615MHz。基站的对面是一栋住宅楼,周边的人流量较大。本次监测点全部在基站天线的覆盖范围内,选择居民室外密集活动位置与住宅楼内,共计5个点位。

4.1.3监测条件

本次监测工作开展时,要求被测5G基站正常工作,检测仪器频率范围处于5G基站发射天线工作状态的下行发射频段。具体监测参数设计如下:测量仪器天线与地面相距1.7m;方均根检波方式;监测项目为磁辐射功率密度;结果类型为平均值,测量值为每个点位监测连续6min的积分值;监测仪器探头尖端与操作人员躯干相距≥0.5m,且与5G终端设备呈水平正向布置且保持1~3m的距离。

4.2监测结果与分析

4.2.1监测结果

本次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运维人员使用电脑与基站连接,并进行数据下载,确保有5G终端在应用。本次各监测点位功率密度为0.00227~0.03102W/m2,具体如下表3所示。

4.2.2结果分析

本次监测的5G基站频率2515~2615MHz,根据标准规定100kHz以上,在远场区,可仅限制电场/磁场强度,或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本文监测点位全部处于远场区,因此只需对功率密度进行评价。根据上表监测结果显示,各个监测点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远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且不超过限值的7.8%。

5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5G技术的快速发展,5G基站建设势在必行,对于今后密集密集城区、居民区处5G基站选址与建设,需做好科学规划,并加强建站前电磁辐射影响预评估与建成后的环境监测,实现5G基站电磁辐射风险的有效管控。基于此背景下,我国出台了相关规范标准,监测方法不断更新,相关仪器设备也在不断改进,为5G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环境监测数据与评价提供了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 科技民生系列丛书——5G电磁辐射与健康 第四章 5G时代的电磁辐射有何不同[C]//科技民生系列丛书——5G电磁辐射与健康.,2020:65-82.

[2]杨光,陈锦浩,刘剑晖.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标准和测试分析[C]//2018广东通信青年论坛优秀论文专刊.,2018:26-30.

[3]姜日敏,符新,刘冰婷.5G基站电磁辐射情况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20):1-3.

[4]邓晓钦,高鹏.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监测波束引导必要性研究[J].四川环境,2020,39(04):142-145.

[5]毛刚刚.移动通讯基站电磁辐射监测方法与环境污染探讨[J].环境与发展,2020,32(03):181-182.

[6]尹建军.新形势下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监测要点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9,31(11):170-171.

[7]卢星洲.移动通信基站辐射监测与对策研究[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04):45-46.

作者简介:贺志远(1985-),男,山西吕梁人,工程师,本科,工作方向:环境保护工程。

作者:贺志远

第2篇: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

摘 要:本文论述了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设备质量控制的措施及人员准备、现场部署和监测、数据记录到最终监测报告,以及移动通信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措施,并对通信基站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变化迅速,电磁辐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电磁辐射已成为继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之后我国第四大环境污染源。电磁辐射是指通过空间以电磁波形式传输的能量流,限于非电离辐射,包括信息传输中的电磁波发射、工业、科学和医疗中的电磁辐射以及高压输变电产生的电磁辐射。我国颁布实施了《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1988)、《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 10.2-1996)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初步建立了电磁辐射防护监测标准体系。“十三五”期间,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投入,使电磁辐射环境监测队伍取得了长足进步。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是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的重要对象,随着移动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其工作具有多项目、分布广、变化大等特点,日益成为电磁辐射环境管理的重点。

开展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工作,必须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满足监测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环境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从设备和人员准备、现场部署和监测、数据记录到最终监测报告等方面论述了质量控制措施,为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1 预监测设备和人员准备

根据检测机构计量认证(CMA)系统的要求,应进行监测仪器的外部监测和内部验证。外部核查是指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法定认可机构根据核查程序,通过试验确定监测仪器的指示误差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且频率至少每年一次。而内部验证是对测试机构内部组织的校准,与设备校准程序或功能匹配,以实现设备价值的可追溯性。内部验证包括定期验证和内部校准,新购置或修理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校准/验证。

监测仪器可分为非选择性宽带辐射监测器和频率选择性辐射监测仪,根据不同的监测对象和监测目的,选择了具体的监测仪器。其中,非选择性宽带辐射监测仪主要用于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频率选择性辐射监测器适合于了解多种辐射源电磁辐射在多个电磁辐射中的贡献。在进行监测工作之前,有必要对监测仪器的相关性能进行确认,以保证仪器能够满足监测所需的频率、范围和分辨率的要求,同时,监测仪器在监测之前和之后都要进行檢查,以确保监测仪器正常工作。

同时,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也直接影响到监测的质量。监测人员应加强对监测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掌握电磁辐射监测的基本知识,熟悉电磁辐射监测的标准和规范,熟练使用监测仪器,掌握校准和维护方法,并了解相关质量控制的措施和方法。同时,要加强监测人员在实施监测工作中的质量控制意识,切实做好环境监测工作以及人员管理工作,确保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的质量。

2 现场布置和监测

与其他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相比,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具有针对性,而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天线具有方向性,因此,选择合适的监测点,对于提高监测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监测工作之前,应收集基站的名称、位置、高度、主机参数、天线参数等材料,并实时了解基站周围的敏感点分布及基站相关的其他情况。

监测时,探头与监测人员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0.5m,避免周围其他意外源的干扰,在监测读数时,每一点应连续测量5次,每次应不小于15s,并在稳定状态下读取最大值,如果数据波动较大,应适当延长监测时间。当仪器用于自动监测时,应采用平均检测方法进行不少于6min的连续采样,数据采集和采样速率为2次/秒。

3 数据记录和报告审计

对于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数据,从数据记录、数据审核、检验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现场数据的记录应以本监测机构出具的数据统一记录表填写,记录格式应具有以下基本点:(1)移动通信基站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建设单位、地理位置(地址或经纬度)、网络类型、传输频率范围、钢塔桅杆类型(钢塔、索塔、单管塔等)和天线高度。(2)现场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天气等外部条件,以及监测仪器的名称和型号、监测周期等(3)监测结果,包括示意图、监测数据和其他必要数据,数据记录应准确、详实,不得随意更改。

监测数据最终应以监测报告的形式发布。根据相关要求,监测报告应实施三级审核制度,从数据记录、审核到发放等各个阶段都要严格实施质量控制措施。原始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应在数据审核过程中仔细检查,如果发现可疑数据或未知记录,则应由至少两名审核员核实,组织有关人员回访原始数据记录,重新确认相关数据,必要时进行更正,并形成相应的改正记录。最后审核后,审核员应签名确认。报告审核员和人员应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培训,以避免报告审核准备阶段的错误,监测报告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归档和妥善保存,以确保它们具有文件化和可追溯性。

4 其他质量控制措施

在确保电磁辐射环境正常监测的同时,监测机构还应执行其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定期仪器比较、人员比较、监测机构之间的比较以及参与国家认可和支持能力的验证。仪器比较的对象是监测仪,主要目的是评估不同监测仪器之间的性能差异(如灵敏度、精度、抗干扰能力等),所选择的监测项目和方法应能够适应和充分反映参与比较仪器的性能。人员比较意味着不同的监视器使用相同的方法和仪器来监控同一对象,比较监控结果的一致性,并确定人员操作水平的可比性。

5 结语

在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环境监测应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落实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做好仪器的质量控制工作,包括人员准备、现场位置和监控、数据记录和报告审核,使监测数据具有准确性、代表性和客观性,更好地为预防和控制电磁辐射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姜姝.电磁辐射污染及环境保护研究[J].环境科学,2016,19:83-84.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S].1997.国家环保总局.

[3]李璇,王文兵,林炬.移动通信基站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现状及解决方案初探[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1:149.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S].2007.国家环保总局.

作者:王莉博

第3篇:论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

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核电与核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阔,使得社会大众对核与辐射环境监测工作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辐射环境监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就是对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的概况,并为加强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7.03.117

Key words: nuclear and radia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apacity building; project management

核与辐射环境的检测能力间接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的软实力,因此,我国的核与辐射环境监测系统也在十二五期间就已经趋于成熟,监测范围涵盖全国的辐射环境质量。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作为我国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中的一部分,保证其质量能够使我国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取得更好的质量。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一步完善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通过完善机制、加强人才建设等方式,促进我国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质量的提高。本文就是关于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的分析。

1 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现状

我国核事业的发展历经一个快速上升的阶段,再加上面临着反核恐怖的严峻形式,使得越来越多人都开始意识到核与辐射环境管理的重要性。核与辐射环境的监管力度的体系直接关系这我国发展的壮大趋势,也是世界立足的新要求,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新形势,我国先后实施了“一网络两中心”、“边境地区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国家辐射环境监测国控网建设项目”等多个项目,同时还对我国众多省级辐射环境监测实验室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工作,全面提高了我国整体的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又组织了“中央財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对相关单位与众多项目进行综合协调,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将预设的各项要求与指标在预算范围内如期完成,实现了我国在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方面的最大化投资效益。

2 完善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的对策

2.1 建立一个合格完整的供应商管理数据库

对于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来说,不只是总承包商具有的系统集成能力会对项目建设成败产生影响,而且设备供应商所提供产品的性能以及售后服务也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败。因此,要分类筛选项目中涉及到的所有设备以及服务,将工作重点集中在可以提供关键服务与设备的供应商上,对供应商的各方面进行严格审核,然后再将其列入到关键供应商名录中,并与供应商之间保持密切的沟通与互动,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2]。同时,对供应商的管理工作可以与新时期的科技发展相结合,做的真正的与时俱进,因此可以将供应商的管理导入计算机,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库,数据的导入还必须要有时效性,即数据的真是和有效性最好通过计算机的相应功能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就可以将客户的基本信息收入数据链,数据链不仅从根本上降低供应商团队的管理难度,对一些潜在供应商的各方面详细信息,也能进行动态管理,同时供应商管理数据库的存在,也提升了每一次交易的自我审视,对于监测建设的管理实施可持续发展。

2.2 建立一个完善的设计变更管理机制

在项目建设的前期阶段,要进行相应的项目调研以及设计、进度、合同等管理,并对用户需求进行细化分析,通过这些措施使设计变更向零趋近。同时,对于设计变更问题也要引起重视,要建立一个完善健全的设计变更管理机制,让问题可以在萌芽阶段就被发现并予以解决,将损失的程度降到最小[3]。

2.3 将项目信息管理中心的各项职能充分发挥出来

项目信息管理中心的职能是将信息整合、核实,然后实现数据与数据之间的交接,这种管理中心的存在会让整个项目的变化及时的反映出来,也能折射出动态趋势,但是我国的项目管理机构在这一方面有待加强,管理中心的各项职能形同虚设、定位不准,因此将信息管理中心的相应职能充分发挥出来是一条必经之路,而且还可以将有效的项目信息及时传递给与项目相关的各方。

2.4 加强项目管理团队的建设

项目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对项目执行质量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因此要积极开展各类专业培训与项目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挑选合格优秀的人才,培养一支具备核与辐射环境监测专业技术能力并且又懂相关国际惯例和项目管理知识的人才队伍[4]。

3 结语

综上可知,在全国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中,核与辐射环境监测的能力建设是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的规范化与高效化管理可以为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创造一个更加有利的环境。因此,加强与完善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能够推动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取得更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陆巍巍,岳会国,李宏宇等.我国现行辐射环境监测标准体系的缺项分析[J]. 核安全.2013,(04):24-28.

[2]认真贯彻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努力提高全省环境保护工作监督管理水平——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厅长王建中在2012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2,(01):1-9.

[3]张建岗,姚仁太,任晓娜等.福岛核事故对中国的影响及应急经验[J].辐射防护,2012,(06):362-372.

[4]李干杰. 承前启后 锐意进取 努力实现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在2015年度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年终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J]. 核安全,2016,(01):1-10.

收稿日期:2017-05-09

作者简介:周琪(1964-),男,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辐射监测的质量保证与管理体制及机制。

作者:周琪

第4篇:辐射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辐射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分析辐射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重要性和意义,指出当前辐射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建议重视辐射环境监测工作,明确监管职责和分工,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质量控制和监测信息管理,建立健全服务市场体系。

关键词:辐射;监测;社会化

Key words: Radiation; Monitoring; Socialization

2015年2月,原环境保护部出台《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环境监测,促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市场良性发展,这是我国环境监测领域全面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重要标志。辐射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监测的组成部分,是辐射环境安全监管的基础,关系到核能核技术行业发展,应积极顺应形势发展,加快推进辐射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工作。

1 辐射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现状和必要性

1.1 为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国家积极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

应鼓励社会力量进入辐射环境监测领域,推进辐射环境监测由生态环境系统辐射环境监测机构为主向社会第三方服务转变,广泛调动社会监测机构参与辐射环境监测工作,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辐射环境监测需求。目前,社会上已经有一定数量的监测机构接受辐射环境委托监测工作,江苏、四川等省开展了辐射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试点,积累了不少经验[1,2]。

1.2 辐射环境监测工作日益繁重,需要通过辐射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充实辐射环境监测力量

辐射环境监测作为一项基础性公益事业,长期以来一直以政府投入为主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与社会公众对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的需求与日俱增,目前,我国共有18个核电厂,已投运核电机组47台,在建机组13台,在用的放射源14万余枚,射线装置18万余台(套)。到2030年,我国核电机组规模将达到1.3亿千瓦,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规模也将保持增长态势,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快速发展增加了核与辐射安全风险,对辐射环境监测的工作量和工作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辐射环境监测工作任务目前主要由生态环境系统各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承担,省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作为辐射监测主要力量,仅有省级辐射监测技术人员1 300余名,而市县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能力普遍较弱,无法完全满足辐射环境监测需求[3]。

1.3 通过推进辐射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可以进一步培育辐射环境监测市场,不断规范辐射环境监测服务行为

辐射环境监测可以分为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辐射应急监测、科学研究性监测和政府指令性监测。国家鼓励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参与排污单位污染源自行监测,提出要有序放开公益性、监督性监测领域。根据调查统计,除生态环境系统外,目前从事辐射环境监测的机构还来源于核工业、高等院校、卫生、国土、计量和质检等系统,以及部分从事辐射环境监测的企业,无论是从监测业务量,还是监测机构数量,形成了颇为可观的辐射环境监测市场[3]。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制度,形成良性健康的辐射环境监测市场竞争机制,是生态环境管理部门亟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4 推进辐射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有利于促进监测机构不断提高监测技术水平,提高环境监测信息的独立性

社会力量的加入,使得辐射环境监测机构必须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监测能力和监测效率,提升环境监测技术,不断提高竞争力,从而提升辐射环境监测领域的整体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两办发布的《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规定了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明确企业的环境监测责任与义务,加大对环境监测违规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与处罚力度[4,5]。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确认环境监测数据作为刑事诉讼证据的合法性,这些要求对监测数据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代表性及监测全程序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辐射环境监测行为更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6-8]。

2 辐射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2.1 还没有建立系统完整的辐射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管理制度体系

当前我国缺乏对社会辐射环境监测机构监管的法律依据,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权责不清、定位不明、监管交叉等问题。生态环境有关部门还未建立齐全的辐射环境监测机构依法管理制度,尤其是缺少对监测机构的准入制度和事中事后管理要求,管理制度的長期滞后,可能导致辐射环境监测市场混乱。此外,生态环境系统有关部门的辐射环境监测人员均持监测上岗证上岗,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但是对于其他辐射环境监测机构的工作人员,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缺乏对监测技术人员的有效监督,会导致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9-11]。

2.2 质量保证工作不够重视,辐射环境监测专业技术水平还需提高

辐射环境污染不同于常规的水、声、气等污染,人体感官无法直接觉察,只能依靠监测仪器设备才能甄别。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的监测方法、实验室要求、监测技术人员等质量保证工作,都有别于常规监测,具有极强的专业特点。目前,辐射环境监测机构的技术水平整体偏低,缺少统一的质量保证体系,部分机构技术基础薄弱,仅配有少量的便携式监测仪器,监测能力不足,监测项目单一[12]。大部分社会辐射环境监测机构主要从事的是常规环境监测、放射卫生检测、环保技术咨询服务等,兼职开展环境X-γ辐射剂量率、射频综合场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强度等较为简单的现场监测,辐射环境监测工作整体处于边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无法得到保证。

2.3 经济利益矛盾可能导致监测质量下降

辐射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后,辐射环境监测机构将更加注重利润和效率,一旦缺乏行业自律意识,就会产生监测数据质量低下、弄虚作假等方面的问题,比如在进行现场监测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成本,采取缩短采样时间,减少监测频率,不按规定的操作进行,在实验室分析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仪器不校准,质量管理流于形式[13]。这些行为不仅会影响辐射环境监测质量,也将严重干扰监测市场。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有些辐射环境监测机构受利益驱动,随意篡改监测数据或者按照客户的需要出具监测数据,从而导致监测活动失去公正性,当这些监测数据用于政府决策、环境管理和监督执法的时候,将直接影响政府和生态环境部门的公信力[14,15]。

2.4 辐射环境监测信息管理难度大,处理不当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辐射环境监测工作具有污染性质特殊、社会敏感度高的特点,日本福岛核泄漏、南京放射源丢失等历史事故,使得公众对核与辐射事件容易产生恐慌心理。此外,因为输变电工程、移动通信基站等电磁辐射项目建设引发的群众信访、投诉也屡见不鲜。辐射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后,辐射环境监测信息的内容和来源也将愈加复杂,如果辐射环境监测机构对监测信息管理不当,在突发事件情况下可能会引起社会恐慌[16]。

3 建议

3.1 提高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度,建立独立、完善的辐射环境监测服务市场体系

辐射环境监测是核与辐射监管工作的“眼睛”“耳目”,事关辐射环境安全,事关公众利益,尤其是当前国际社会还存在核与辐射恐怖袭击的隐患,生态环境管理部门要从加强国家核安全的高度,重视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的建设和发展,要逐步建立起一个工作高效、运行流畅的辐射环境监测服务市场监管体系,完善细化监测收费标准,全面开放辐射工作单位自主调查监测、自动站运维、电磁辐射监测等[17],有序开放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放射性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等。制定完善辐射环境监测财政保障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获得环境监测数据,减少行政干预辐射环境监测的行为。

3.2 明确监管职责和分工,完善辐射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管理制度体系

应进一步加强辐射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的顶层设计,由生态环境部依法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核工业、高等院校、卫生、国土、计量和质检等部门根据职责实施监督管理,厘清各自的职责权限和责任分工,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防止多头管理和重复监管。制定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建立监测机构的准入、监督、奖惩和退出等机制,建立监测机构信用名录,制定科学的竞争评价体系,加强辐射环境监测行为的事中、事后监管,开展对辐射环境监测机构及其监测服务行为的监督管理,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杜绝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弄虚作假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监测服务市场环境。

3.3 建立辐射环境监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质量监督和考核

生态环境部门牵头,组织开展对监测机构的质控考核、飞行检查、监测比对等质控措施,开展辐射环境监测机构技术交流,组织不同层次的辐射环境监测技术比武,提高辐射环境监测机构的技术管理和业务水平。加强监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强化培训工作,开展监测人员上岗考核,确保人员100%持证上岗。根据国家对从事放射性污染监测工作的机构实行资质管理制度的规定,建议开展辐射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统一规范辐射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12]。公开并定期更新辐射环境监测机构绩效评价、质量考核等相关信息,依法行政,提高工作透明度,确保公平公正。

3.4 加强辐射环境监测信息管理和信息公开

建设辐射环境监测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监测数据汇总、发布、共享等机制。积极推进和实施信息公开,进一步加大辐射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完善辐射监测信息公开相关制度。通过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和网络等多种形式,生态环境部门定期公布辐射环境质量及重要污染源的辐射环境监测结果,消除公众忧虑和不安,保障社会安定[18]。加强科普宣传和公众参与,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科普主题宣传,消除公众“恐核”心理。

4 结语

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是生态环境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是政府职能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辐射环境监测工作要顺应时代发展,统筹谋划,理清职责,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有序推进辐射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培育发展辐射环境监测市场。

参考文献

[1]姜达胜.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策略试谈——以江苏省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为例[J].污染防治技术, 2015(03):88-90.

[2]胡冠九,袁力,李娟,等. 江苏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5(3):6-8.

[3]楊维耿,胡晨剑,潘华东.浅议环保系统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现状及发展策略.[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2,24(6):1-5.

[4]朱正丽.关于委托社会检测机构试行情况的调查与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6, 41(6):6-9.

[5]任洋,汪劲.关于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实施全过程监管的法律思考[J].环境保护, 2019(15):13-16.

[6]陈斌,陈传忠,赵岑,等. 于环境监测社会化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环境监测, 2015, 31(1).

[7]鄢德奎, 陈德敏.环境监测技术服务社会化的政策文本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 2018(2):73-76.

[8]张森焱.关于环境监测社会化的调查与思考[J].环境与发展, 2018, 30(4): 157-157.

[9]杜兵,孙海容,黄业茹.关于中国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监管的调研与建议[J].中国环境监测,2015,31(005):7-11.

[10]闻欣,徐荣,金鑫,等.对社会检测机构参与环境现场监测活动的管理[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5,27(5):7-9.

[11]王奇,马君.关于推进我国环境监测社会化发展的探讨[J].环境保护, 2015(13):42-44.

[12]杨维耿,张向红,胡晨剑,等.浅谈放射性监测机构资质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发展[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9,32(1):72-75.

[13]李娟.浅谈环境监测社会化的质量监管新思路[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26(4):9-11.

[14]闻欣,王合生,杨丽莉,等.对社会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环境现场监测活动管理模式的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4(3):1-4.

[15]骆娉娉,胡晨剑,徐冰锋,等.浙江省电磁辐射项目环境信访原因及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6):41-44.

[16]黄彦君,上官志洪,周如明,等.美国核电厂辐射环境监测与信息公开及其借鉴[J].环境监测管理與技术, 2013(4):1-6.

[17]江春.核应急监测中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应用分析[J].环境与发展, 2019(9):165-166.

[18]王进,国内外环境监测社会化需求分析及其对广州市的启示[J].广州环境科学, 2017,32(1):33-38.

收稿日期:2020-05-06

通讯作者简介:胡晨剑,男,汉族,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

作者:胡晨剑 黄国夫 张瑜 陈彬 佘昱

第5篇: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的探讨

【摘 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在核电和核技术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大。核电和核技术在我国社会各个方面得到了充分应用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我国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方面的关注。论文主要讲述了我国现阶段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的管理现状,并对其进一步优化措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促进我国核电和核技术的合理发展,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核;辐射环境;监测能力;项目管理

1 引言

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是检验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我国逐渐加大了在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方面的投入,构建了完善的核与辐射环境监测系统,监测范围涵盖全国。核与辐射环境监测系统的建设对于提升我国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所以要加强对我国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的建设,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我国核与辐射环境监测的综合实力。

2 我国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概况

2.1 我国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核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近期反核恐怖的严峻形势,提升我国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优化我国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增強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是我国立足世界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为了保证我国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并加强对环境保护力度,我国在“十五”期间制定了“一网络两中心”等项目规划。此外,在“十一五”期间制定了“国家辐射环境监测国控网建设项目”等。为提升我国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的综合实力,扩大了31省级辐射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建设规模。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组织了“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2]。通过这些举措,我国逐渐提升了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的综合协调能力,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了项目建设的效益最大化。

2.2 我国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的经验总结

随着我国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总结了很多的项目管理经验:①提升项目管理人员水平。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项目建设的动态管理。②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应用。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优化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降低设计变更几率,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③设置规范化的合同文本。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规范制定合同文本,有效降低合同风险,保障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④制定完善的权责制度,加强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监督管理。⑤加强对文档的管控,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 优化我国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的措施

3.1 科学构建供应商管理数据库

实践证明,影响我国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质量好坏的因素是多元化的。总承包商的系统集成能力对于项目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形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设备供应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以及售后服务的质量也都对项目建设的优劣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为了促进项目建设的成功并为建设质量提供必要的保障,需要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应用到的设备、服务等方面进行系统合理的规划。加强对关键环节的供应商的重视,加强审核力度,确保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能够达到项目建設的要求标准[3]。此外,为了与关键环节的供应商形成良性的长期合作关系,相关人员要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交流,维系良好的合作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科技和设备被应用到项目建设中去,实现了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进一步提升了项目建设的管理效率。相关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科学合理的供应商管理数据库。把供应商的相关信息数据输入数据库,从而加强对供应商的信息化管理,方便工作人员对供应商信息的查询。此外,工作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数据库的数据内容,确保数据库信息的时效性。工作人员要对供应商的信息数据进行认真严密的审查和核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通过对供应商数据库的构建,能够让工作人员更加方便地管理供应商信息,降低了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还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及时发现供应商信息的动态,切实提升了我国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的效率[4]。

3.2 健全设计变更管理制度

为了提升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进行项目建设具体实施之前,工作人员要对项目建设涉及到的所有的影响因素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结合对用户的实际需求的科学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建设设计方案,并对项目建设的施工进度进行合理规划。此外,要深入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合同的制定能够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在这个基础上,减少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的现象。此外,为了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行,相关部门要制定科学的应急管理预案,对项目建设出现设计变更等问题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进行解决,实现项目建设损失的最小化,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3.3 积极调动项目信息管理中心的作用

项目信息管理中心职能的充分发挥对于促进项目建设的科学化管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要积极调动项目信息管理中心的工作职能,提高信息管理中心对信息的整合和核对效率,使其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出项目建设的动态变化。但是现阶段,我国在项目信息管理中心方面的工作还不够,信息管理中心对信息的处理效率不高,导致不能够对项目建设的变化动态进行真实的反映,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对于项目建设的监测效果。因此,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技术改进,充分调动项目信息管理中心的工作职能,提高信息整合和传递效率,促进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5]。

3.4 提升管理团队的综合素养

项目管理团队的综合素养对于项目建设的最终效果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工作人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操守[6]。此外,要注重对工作人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工作人员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身的综合实力。此外,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提升项目管理团队的整体综合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对于促进全国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效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实现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的综合软实力。通过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琪.论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J].环境与发展,2017,29(03):217+220.

【2】周琪.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浅议[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05):63+68.

【3】姜姝.我国辐射环境监测能力试点评估[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21):57-58.

【4】姚磊.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相关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01):258.

【5】陈群华,钱锐.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浅议[J].辐射防护通讯,2015,35(02):29-31.

【6】郭兆伟,贾苑春.辐射环境监测能力评估考核样品中钾含量的测定[J].青海环境,2012,22(04):194-196.

【作者简介】马维都(1983-),男,甘肃庆阳人,助理工程师,从事辐射环境监理研究。

作者:马维都

第6篇:4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法

摘 要:4G移动通信技术蓬勃发展,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已呈现网络化,其在满足人们对通信质量的要求同时,对辐射环境带来变化。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现状监测与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可缺少的部分,能够用数据准确显示基站周围的电磁辐射情况,为环境影响文件结论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4G移动通信基站;辐射环境;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随着人们对移动通信技术要求的提高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已进入4G时代。所谓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英文缩写,是集3G和WLAN与一体,能够快速传输数据、高质量音频、视频和图像等的技术。其拥有以往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通信速度更快、网络频谱更宽、通信更加灵活、智能性能更高、兼容性能更平滑、实现更高质量的多媒体通信、频率使用效率更高等。因此,为满足人们对4G服务覆盖的要求,4G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然而,4G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无疑会带来辐射环境的变化,公众对辐射环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4G移动通信基站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及处理基站的投诉日渐增加。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环节,贯穿环境影响评价整个过程,其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运用科学的监测手段对移动基站周围电磁辐射水平进行监测,通过对电磁辐射环境现状定量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为环境影响评价或相关的技术问题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因此,正确的监测方法和科学、客观的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结论是否正确的重要保障。

一、电磁辐射环境监测

1监测目的

了解基站周围电磁环境现状,为基站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及环境影响预测提供数据支撑。

(1)对于拟建基站站址,现场监测基站周围电磁环境现状值,确定该站址是否具有电磁环境容量;

(2)对于已运行基站,现场监测基站周围电磁环境现状值,确定基站周围公众活动区域的电磁辐射环境是否满足国家标准。

2监测依据

根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 10.2-1996)、《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制定本项目现场监测实施细则。

3监测对象的选取原则

监测中选取以人口集中区域为重点的环境敏感程度高、与周围公众活动区域水平距离小、与其他运营商共站址、架设形式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美化天线和桅杆等典型基站,且各抽测基站监测点位的布设应涵盖发射天线所在天面、周围环境敏感点等公众活动区域。所选基站应具有代表性和包络性。

4监测条件

4.1 监测天气情况

无雪、无雨的良好天气。

4.2监测设备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设备有:射频电磁辐射分析仪、电磁辐射选频分析仪等。各种测量仪器均应经过国家计量认证部门检定、校准合格,并都在合格证的有效期内,性能满足工作要求。

5质量保证

(1)测量仪器和装置每年经国家计量认证部门检定/校准,检定/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每次测量前、后均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几台仪器间进行比对测试。

(2)监测所用仪器与所测对象在频率、量程、响应时间等方面相符合,并保证获得真实的测量结果。

(3)监测布点和监测方法均严格按照《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的要求进行。监测点位置的选取考虑使监测结果具有代表性,合理布设监测点位,保证各监测点位布设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4)监测中异常数据的取舍以及监测结果的数据按照统计学原理处理。

(5)建立完整的文件资料。仪器的校准证书、监测布点图、测量原始数据等全部保留,以备复查。

(6)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经过校对、校核,最后由质量负责人审定。

6 测量方法

6.1基本要求

(1)工作开始前,收集被测基站的基本信息,包括:基站名称、编号、地理位置、基站各项基础参数、天线架设方式、天线架设高度、天线方向角、天线下倾角、半功率角等参数。

(2)测量仪器与所测基站频率、量程、响应时间等方面相符合,以保证监测的准确。

(3)探头(天线)尖端与操作人员之间距离不少于0.5m。

6.2测量点位的选择

测量布点参照《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与《辐射环境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并根据《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的要求进行。

监测点位布设在以发射天线为中心半径50m的范围内可能受到影响的环境敏感区域公众可到达的距离天线最近处,环境敏感区主要包括:居民区、学校、幼儿园、医院和党政机关等,根据现场环境情况可对点位进行适当调整。

监测点位的布设原则上设在定向天线在辐射主瓣的半功率角内。

对于发射天线架设在楼顶的基站,在楼顶公众可活动范围内布设监测点位。

测量室内电磁辐射环境时,一般选取房间中央位置,点位与家用电器等设备之间距离不少于1m。在窗口或阳台等位置监测时,探头(天线)尖端在窗框或阳台界面以内。

6.3测量时间和读数

测量时间:根据《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4.4监测时间 在移动通信基站正常工作时间内进行监测,建议在8:00-20:00时段进行”,本项目取每日8:00~20:00为测量时段。

测量读数:测量过程中,每个测量点连续读数5次,每次测量时间不小于15s,并读取稳定状态下的最大值。若读数起伏较大时,适当延长测量时间。

结果记录:根据仪器灵敏度的不同和有效数字的选取原则,射频电磁辐射分析仪测量值均取小数点后两位记录。

6.4测量高度

测量仪器探头距或立足点1.5m。根据不同目的,可调整测量高度。

6.5记录

监测记录中包括基站的位置信息记录、基本参数记录、测量时的天气状况记录、监测仪器记录以及测量结果的记录(以基站发射天线为中心,50m范围内的四至图以及测点布置示意图、测量点位具体名称和测量数据、测量点位与基站发射天线的水平距离和高差)。

二、电磁辐射环境评价

根据《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在30MHz-3000MHz频率范围,公众总的受照射剂量不超过功率密度40μW/cm2,电场强度12V/m。

通过对现场监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对电磁辐射环境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对建设基站周围电磁辐射环境是否尚有环境容量做出判断,对项目选址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4G移动通信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在关注网络通信质量的同时,对生活的自然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是规划基站建设、判断基站建设在环境角度是否可行的重要文件,其中的现状监测与评价则是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为文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作者:张婉洁

第7篇:辐射工作场所监测制度

1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规定,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监测,保证仪器设备的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2.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相关环境进行定期监测,以确保工作 场所的安全和对公众的影响符合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

3.对涉及到影像质量的放射诊疗设备的稳定性检测、状态检测 按每年一次的频率进行,以保证诊断质量。 4.检测记录、结果及检测报告应按规定存档。

5.对本院不能检测的指标,应委托有资质的上一级业务部门进行检测。

第8篇:辐射环境监测方案

一、我院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由放射科组织,委托林区疾控中心或环境监测部门进行周围环境辐射剂量的监测。

二、我院工作人员从事放射诊断操作时必须穿防护服,带铅眼镜和防护手套,配戴个人计量仪。

三、个人计量仪定期送达林区疾控中心或环境监测部门进行剂量监测。

四、放射科每年应对放射防护装置个人防护监测结果进行一次检查和总结,确保空气吸收剂量率等指标达到《电离国徽防护与国徽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医院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要求。

五、自觉接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我院进行的辐射环境监测。当防护装置发生变化时,主动邀请卫生、环保部门对新装置的效果进行监测。

上一篇:地基处理下一篇:工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