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蓝云同志先进事迹

2023-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学习蓝云同志先进事迹

学习蓝云同志先进事迹之体会

蓝云同志,男,瑶族,1968年2月出生,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丛村人,自2002年担任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丛村村医以来,心系群众,视乡亲为亲人,把病人当家人,默默为群众行医送药、排忧解难,赢得了乡亲们的尊敬和爱戴,被称为“生命的守护神”。 2006年12月被查出患鼻咽癌后,仍以顽强的毅力穿行在大化之间,含辛茹苦救治病人。先后被中共河池市委员会和自治区卫生厅授予“河池市优秀共产党员”和“广西优秀乡村医生”、“广西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乡村好医生、优秀共产党员蓝云的先进感人事迹,经媒体广泛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共鸣,河池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掀起"学习先进、创先争优"的热潮。

为了能够更深刻感受与学习蓝云同志的高尚精神,xx月xx日,我们百马乡卫生院一行人由院长亲自带队,实地走访了蓝云同志生活工作的地点——板升乡弄从。沿着他的行医之路,在大山深处步行数十公里,走进了10多个村赛。在群众发自肺腑的话语面前,在群众流自内心的眼泪面前,我感受到了一个真实、感人而崇高的蓝云。

一、从教师到医生,哪里更需要我我去哪里

在蓝云身上,我首先看到的是一种做人的品德,勇于担当,勇于奉献的高尚人格。曾经,他是一位优秀的教师,那个时候,大化县刚刚成立,教师奇缺,特别是山区,很多孩子无法上学,20岁的蓝云就担负起了教书育人的重任,因为需要。而后,他又转行做了医生,他说:“弄丛小学有7名教师,可以完成孩子们的教学任务,但山里缺医少药,保障群众健康我责无旁贷。”可见他的这种担当的和奉献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

在蓝云的书籍和手稿里,有一封信的草稿,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

“高考落榜后,我回到农业第一线,并没有悲观失望,决心因地所需,寻找出路。后来,我被教育界举用为代课,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了几个春秋,历经沧桑,饱受风霜,更坚信前途光明。调到弄丛村做代课老师,在人生生涯的起步中,我却悟出,教育界虽然留得住我,但医学界更需要我。因为弄丛村地处偏僻,交通闭塞,距离板升乡要步行四个多小时,距离七百弄乡也要步行四个半小时,不少病人抬到半路已经没命了,这一切都被我看在眼里。我决定做一名救死扶伤者,实行人道主义。”

因为“医学界更需要我”,他选择弃教从医,哪里更有需要,就选择去哪里。这个朴素而崇高的决定,让蓝云十年如一日,守护着那间面积不足十平米的诊所,磨破鞋底,穷尽青春,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弄丛村的人民。

二、刻苦奋斗,努力提高自身能力

自古人生于世,需有一技之能。我辈既务斯业,便当专心用功。人立于世的关键,要有一技之能,要专、精、通,还要持之以恒,从一而终,年轻则是奋斗的资本。

每当我疲惫不堪时,背诵此几句立刻神清气爽。 而蓝云的事迹,恰恰让我想到这句话。蓝云弃教从医,主动去学习医疗知识,主动向专业医生求教,积极进取,对医术精益求精。为提高医术,2000年9月,他到都安卫校脱产学习医学。良好的医学功底,加上勤学苦练,使他精通所学的功课。2003年7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走出卫校大门。

平时,蓝云勤奋学习,积极探索各类疾病的治疗方案,并很快成为一名高明的医生。在深山里,提起蓝云,没有人不知道,没有人不竖起拇指。弄丛村23个屯,弄丛村周边的弄郎等村及临近的都安县弄福乡的弄母、弄平、戈西、左家、弄衡等村的群众都纷纷上门求医。

三、坚强而慈悲,大爱而勇敢,身患绝症而坚持济世救人

弄丛村交通不便利,这个偏远山村的各项卫生医疗设施都欠缺。村里人一旦有人生病,都不得不到距村庄仍有40公里远的乡卫生院去看病、去治疗。在这样的情况下,蓝云选择弃教从医,他耐心、细心救治每一个病人。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也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险,只要有病情汇报,他就义无反顾地出诊。2006年12月,蓝云不幸患上鼻咽癌,他一面以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态度与病魔抗争,一面坚持为群众看病。患病4年多,他仍默默无闻的行走在山间崎岖小道上,继续行医送药。

他说:“我的病可能顶不住多久了,可山里的同胞需要医疗服务,怎么办?”“要顾全大局,着眼长远„„”他说服妻子,把妻子送到河池卫校学医。2009年7月,妻子成就学业,回到村庄与他携手治病救人,现在妻子可以独立出诊了,蓝云说,他感到很欣慰。 他顽强地带着虚弱的生命救治病人,他的刚毅与坚韧、虔诚与善良令人佩服。他的事迹感动着乡间邻里,大家都劝他好好休息,保重身体。

可他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我是个医师,现在还能走得动,怎能闲看别人让病苦折磨!”

在无情的病魔面前,在坎坷和挫折面前,蓝云始终心怀着弄丛的百姓,以豁达乐观的态度,至真至诚的爱心,为自己的人生,谱写了一曲高昂的赞歌!

第2篇:学习蓝云同志先进事迹后感

——让我们激起生命的渴望,让我们共建生命的桥梁

群峰巍巍,他背着药箱,行走在瑶山的深处。

云海茫茫,他带着妻子和孩子,行走在瑶山的天边。他„是瑶山深处的生命

守护神。

他叫蓝云,是河池市大化县板升乡弄丛村的党员村医。蓝云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瑶山深处,以赤子般的情怀,用刚毅与坚韧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真本色;以天使之心,把仁爱和善良的种子撒播到各民族患者的心中。

掌声一次又一次响起,泪水一次又一次盈眶。11月25日下午,医院大会议室弥漫着伤感动人的气息,我和十几位的同事正在观看蓝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群众信任蓝云,不仅因为他是村里唯一的医生,更因为他对每一个生命的呵护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蓝云短暂的生命,却迸发出耀眼的光芒,震颤着会场每一位听众的心灵。

弄丛村是一个非常偏远的山村,这里山高路陡。全村虽然只有2300多人,却像天女散花一样分布在34个山弄里。弄与弄之间,只有一条条穿崖过洞的崎岖小路相通。从村部到各个弄场,近的要走一两个小时,远的往返一趟则需要

七、八个小时。就医难,成为村民心中很大的痛。是蓝云改变了这一切!

可在2007年6月的一天,他病倒了,躺在床上很认真地对妻子说:“你看,这几天,每天都有那么多病人打电话给我,让我去帮医病,如果你会的话,你就可以帮病人看病了。开学了,我要送你去学医,万一有一天,我这个病重了,动不了了,你就要坚持在那里帮群众看病啊。”蓝云的爱人蒙超英悲伤地讲述着与蓝云之间的感人事情,听到这我再次忍不住抽泣起来„„蓝云走了,带着病痛离开了他眷恋的亲人,却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乐观的微笑,坚强的背影!

蓝云啊!是什么让你身患重病却对本职岗位不离不弃„„是什么让你生命垂危时想着的却是别人„„是什么让你身患绝症后信念仍如此的坚定„„

蓝云,您的精神让我们时刻记住我们的使命„„我们是患者身边的天

使„„艾滋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个多么需要关爱的弱势群体啊!

目前,艾滋病仍处于无法治愈的现状,恐慌的疾病让每一名患者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社会的歧视、病情的反复无常,这使得他们感到孤独、不知所措,甚至绝望„„

我记得前几天,还在我科住院的患者小凤,年仅30岁,突然哭哭渧渧地走到护士站,说“我是多么渴望能像正常人一样好好活一回,有自己心爱的丈夫和孩子,可绝症剥夺了我的一切,我将如何去面对我的亲人?如何面对社会?„„我要放弃治疗,我不想活了,真的不想活了„„!”

小芳,是刚出院不久的一名患者,父母的离异、亲情的疏远,让她感觉到整个世界都抛弃了她,于是,自行割脉想了结那脆弱的生命„„

看着这一串串让人心酸的故事,我不禁问自己,“生命是如此宝贵!为什么这病轻而易举地就能把我们身边的人夺走,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我们该怎么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理解,用爱温暖他们的心;用情化解他们心中的死结,把他们从死神那里拉回来,给他们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爱是永不停息,爱永不落空,爱可以创造奇迹!

朋友们,伸出我们的手,让我们激起生命的渴望,把我们的力量凝聚在一起,让我们共建生命的桥梁!

第3篇:学习蓝云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蓝云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被称为“生命的守护神”——43岁的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丛村村医蓝云,他身患癌症4年多,仍坚持带病行医,担心自己不久于人世后无人给村民看病,又送妻子到卫校学医,继续为群众看病„„

蓝云是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村的乡村医生,今年5月6日因病去世,学习蓝云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蓝云1988年高中毕业后,成为一名乡村代课老师。在目睹偏远山区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的痛苦后,毅然弃教从医。他刻苦钻研医术,时刻把群众健康挂在心上,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他翻山越岭,走村串户,以精湛的医术、高尚医德,赢得乡亲们的尊敬和爱戴。蓝云同志的先进事迹,展示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和白衣天使的崇高风范,是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先进典型。报告会上,人事科覃科长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蓝云同志的崇高精神,学习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以救死扶伤为已任,倾心为民的精神境界;学习他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学习他扎根基层、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顽强精神。蓝云的先进事迹,感动了社会各界,在全社会掀起了学习先进典型,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热潮,心得体会《学习蓝云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掀起向蓝云同志学习的热潮,不仅体现在一个时期的活动中,我以为一种精神的弘扬,贵在坚持、传承。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我认为要以蓝云同志的先进事迹为榜样,学习他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优秀品质;把模范人物无私奉献的精神融入到自已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立足本职,尽心尽力,在平凡岗位上求真务实,兢兢业业,把牢记党的宗旨转变成为行业发展竭尽所能的自觉行动。蓝云同志心系群众,以大局为重,身患绝症后仍以顽强的毅力穿行在大化之间,含辛茹苦救治病人,表现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党的队伍里有着这样一个为国家为人们坚贞不移无私贡献的优秀农民医生,他的故事传遍山城,触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感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灵。究竟是什么让他长期“冲在一线”面对艰难困苦不畏惧?是什么让他为救死扶伤坚守执着?是什么让他扶危济困慷慨相助?又是什么让他身患重病却对本职岗位不离不弃?蓝云同志之所以能获得群众的拥护,在于他心系民情,为民解忧,倾心付出,服务群众不摆架子、从不放弃。蓝云同志为了帮助山里贫困百姓看病,四处奔走、日月兼行,积劳成疾,但出色的完成了本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如果仅仅是牢骚抱怨、推脱逃避,往往无济于事,难有收效。蓝云同志的诸多事迹都告诉我们,要履行好职责,就必须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耐心。而这正是我们年轻工作者必需的品德要求。

当我看到蓝云身患重病还冲在一线的先进事迹时,其“心系工作,惟独没有他自己”的精神再一次感动了我。扪心自问,作为健健康康的我们,平时的工作再苦再累,这点付出其实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要多想想得到了什么,不抱怨我们付出什么;多思考还有什么差距,不自满于小小的成绩,不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毛主席曾说过:“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为人民服务不难,难的是蓝云十几年来始终如一地做到了这一点,这种矢志不渝的“恒心”告诉我们,任何成绩的获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久地追求和坚持。确实,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事业,无不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付出和努力。必须坚持不断学习、提升素质、追求创新。只有拥有“恒心”的支撑并贯穿工作始终,个人的潜能才可能被发掘,工作的素养才能被培育,良好的业绩才能被获得。

第4篇:内科门诊党小组学习蓝云同志的先进事迹

学习蓝云同志的先进事迹

内科门诊党小组

43岁的村医蓝云被乡里乡外尊称为“生命的守护神”,当年目睹山区百姓看病就医困难的状况,毅然弃文从医,自愿担负起村民救死扶伤的重任,几十年风风雨雨,翻山越岭,无怨无悔,在其身患癌症的4年多里,仍然带病行医,担心自己不久别于人世无人给村民看病,又送妻子去卫校学医,继续挑起为山区群众防病治病的重担,蓝云同志这种“大爱”精神,深深感动了大山里的百姓,也因此赢得了广大乡亲的爱戴与尊敬。

蓝云同志视乡亲为亲人,把病人当家人,特别是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仍坚守大石山区,默默为群众行医送药、排忧解难,赢得了乡亲们的尊敬和爱戴,被称为“生命的守护神”。蓝云同志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不愧为立足岗位、服务群众的楷模,不愧为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典范,不愧为共产党员创先争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优秀代表,不愧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和谐的标兵。为大力宣传蓝云同志的先进事迹,弘扬其崇高精神,激发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立足岗位作奉献、干事创业谋发展的热情。

我院始终秉承传统医学和中医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走中西医结合道路,保持持续发展、开拓创新的蓬勃生机。采

用中西医结合的特色疗法,成功率高,受到侨乡人民及海内外患者好评。我们肩负着全市人民的健康的责任,蓝云同志的事迹深深感染了我们党小组的每一名员工,使我们看到了自己与“人民健康好卫生――蓝云医生”的巨大差距。面对医疗改革的浪潮,我们党小组的每一名医务工作者始终将以蓝云同志为榜样,以林巧稚大夫的精神为支柱,将“三好一满意”贯穿于实际的工作当中,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好的医疗质量并以更好的医德标准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让病人满意的医务工作者,我们积极的体现者党员先锋队的作用,以满腔的工作热情和高昂的工作士气,认真的投入到工作中去,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病人舒心的微笑,当我们看到患者眼眶中闪烁的恳求与感动和言语中衷心的谢意时,顿然明白了什么是医生存在的意义,也读懂了蓝云同志心中那份无悔的坚持。

认真学习蓝云同志先进事迹,学习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学习他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学习他扎根基层、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顽强精神。

第5篇:在新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蓝云同志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学习蓝云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近期来通过媒体对蓝云同志先进事迹的报道宣传,了解蓝云同志先进事迹,特别亲身观看了蓝云的先进事迹报告会之后,蓝云用自己的行为最好的向人民诠释了医生这一救死扶伤的职业,用责任对得起“生命的守护神”这一伟大的称呼!我为之动容,被其感动!深受蓝云同志先进事迹感染。

把温暖带给患者,把痛苦留给自己,这是蓝云确诊鼻咽癌晚期后,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丛村行医的真实写照。在最基层的医疗工作中,蓝云拖着病躯忘我给村民看病,没有回家过年,年夜饭就吃几个汤圆,因为大山深处很艰难,蓝云行医每个月只领300元的补助,但他为群众减免医药费近2万元,给困难患者赊账达3.2万元。仅赊的账就相当于他8年零8个月的补助总额。在弄丛村居民的眼里,蓝云的诊所是一扇永不关闭的门,一盏永不熄灭的灯。不管何时村民生病需要他,蓝云都会前去诊治,不怕路途遥远。当我看到蓝云身患重病还冲在一线的先进事迹时,其“心系工作,惟独没有他自己”的精神再一次感动了我。扪心自问,作为健健康康的我们,平时的工作再苦再累,这点付出其实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要多想想得到了什么,不抱怨我们付出什么;多思考还有什么差距,不自满于小小的成绩,不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毛主席曾说过:“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为人民服务不难,难的是蓝云十几年来始终如一地做到了这一点,这种矢志不渝的“恒心”告诉我们,任何成绩的获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久地追求和坚持。确实,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事

业,无不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付出和努力。必须坚持不断学习、提升素质、追求创新。只有拥有“恒心”的支撑并贯穿工作始终,个人的潜能才可能被发掘,工作的素养才能被培育,良好的业绩才能被获得。

在学习蓝云同事的先进事迹中,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究竟是什么让他长期“冲在一线”面对艰难困苦不畏惧?是什么让他为救死扶伤坚守执着?是什么让他扶危济困慷慨相助?又是什么让他身患重病却对本职岗位不离不弃?蓝云同志之所以能获得群众的拥护,在于他心系民情,为民解忧,倾心付出,服务群众不摆架子、从不放弃。“蓝云,他是一个好人!”、“他是一个好医生”。这是群众发自肺腑的定义,在蓝云同志事迹的录象中,群众流自内心的眼泪面前,我亲切的感受到了一个真实感人而崇高的蓝云。所以我们要向他学习,就是要学习他牢记宗旨、倾心为民的高尚品格,始终做群众的贴心人;学习他扎根基层、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学习他生命不息、服务不止的崇高境界,永远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学习他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和谐的炽热情怀,努力做民族团结的楷模。

我们在医院党政领导的言传身教下,全院职工掀起一股学习蓝云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蓝云同志为了帮助山里贫困百姓看病,四处奔走、日月兼行,积劳成疾,但出色的完成了本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如果仅仅是牢骚抱怨、推脱逃避,往往无济于事,难有收效。蓝云同志的诸多事迹都告诉我们,

要履行好职责,就必须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耐心。而这正是我们年轻工作者必需的品德要求。

我做为单位一个普通的医务人员要以蓝云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积极进取,扎实工作,自觉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勇敢地面对挫折,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始终无怨无悔。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第6篇:学习蓝云同志心得体会

学习蓝云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11月23日上午,国家卫生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大会,追授蓝云通知“人民健康好卫士”、“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号召全国卫生系统、广西全区广大党员向蓝云学习。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是一名共产党员一生所要追寻和实现的誓言。 蓝云,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丛村卫生所一名普通的村医。10年来,他扎根瑶乡,穿梭在千山万水间为群众看病,被誉为“生命的守护神”。2006年,蓝云被查出患鼻咽癌,但他依然坚守岗位,同时支持、鼓励妻子自费学医,为山区群众看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践行了对党的誓言,用生命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学习蓝云的先进事迹,我一次次被深深打动、一次 次被强烈震撼。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交给我们年轻人的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是年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以身作则,在这轰轰烈烈的现代化建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坚决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让广大农民走向富裕,奔向小康。”这是蓝云同志在入党申请书当中写的一段话语,多么平凡而朴实,却展现了蓝云同志对党的忠诚与热爱。

几年来,他一丝不苟,以身践诺,不仅把誓言写在申请书上,更是用行动把誓言深深地刻在千山万里。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朴实坚韧,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品格。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呵护,让人铭记;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思考,让人感动,他对命运的诠释和抗争,让人敬仰。

被称为“生命的守护神”——43岁的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丛村村医蓝云,他身患癌症4年多,仍坚持带病行医,担心自己不久于人世后无人给村民看病,又送妻子到卫校学医,继续为群众看病……

当我坐在电视机前,我内心是何等的感动:当我们与家人团聚,享受着现代物质文明的种种便利时,在大山的那一边,有多少人忍受着不堪忍受的贫穷与苦难,蓝云医师在那样贫困的环境中扎下了根,奉献自己,服务他人,多少次在山间独行,多少次在暗夜中行走,有了他,村里少了死在送往乡卫生院路上的小孩与老人,有了他,村里的人们不再为疾病担忧害怕,他就是他们的守护神,是最无私的白衣天使。

蓝云的先进事迹,感动了社会各界,在河池掀起了学习先进典型,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热潮。蓝云同志心系群众,以大局为重,身患绝症后仍以顽强的毅力穿行在大化之间,含辛茹苦救治病人,表现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党的队伍里有着这样一个为国家为人们坚贞不移无私贡献的优秀农民医生,他的故事传遍山城,触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感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灵。究竟是什么让他长期“冲在一线”面对艰难困苦不畏惧?是什么让他为救死扶伤坚守执着?是什么让他扶危济困慷慨相助?又是什么让他身患重病却对本职岗位不离不弃?蓝云同志之所以能获得群众的拥护,在于他心系民情,为民解忧,倾心付出,服务群众不摆架子、从不放弃。

蓝云同志为了帮助山里贫困百姓看病,四处奔走、日月兼行,积劳成疾,但出色的完成了本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如果仅仅是牢骚抱怨、推脱逃避,往往无济于事,难有收效。蓝云同志的诸多事迹都告诉我们,要履行好职责,就必须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耐心。而这正是我们年轻工作者必需的品德要求。

当我看到蓝云身患重病还冲在一线的先进事迹时,其“心系工作,惟独没有他自己”的精神再一次感动了我。扪心自问,作为健健康康的我们,平时的工作再苦再累,这点付出其实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要多想想得到了什么,不抱怨我们付出什么;多思考还有什么差距,不自满于小小的成绩,不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毛主席曾说过:“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为人民服务不难,难的是蓝云十几年来始终如一地做到了这一点,这种矢志不渝的“恒心”告诉我们,任何成绩的获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久地追求和坚持。确实,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事业,无不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付出和努力。必须坚持不断学习、提升素质、追求创新。只有拥有“恒心”的支撑并贯穿工作始终,个人的潜能才可能被发掘,工作的素养才能被培育,良好的业绩才能被获得。

上一篇:门诊部科主任岗位职责下一篇:做水果拼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