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意见

2022-04-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一篇:社区工作意见

农村社区消防工作指导意见

张家界市构筑农村、社区消防安全

“防火墙”工程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提高全民消防意识,推动我市农村、社区消防工作的全面开展,提高农村、社区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全面夯实“四个基础”,结合我市消防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请各区县认真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

社区消防建设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基础工作社区化、消防建设社会化”的总要求, 立足现有社区组织机构, 发挥管理和服务功能, 发动和依靠群众, 实行群防群治,大力加强社区消防组织、消防设施、消防教育、防火管理等方面的功能, 逐步实现社区消防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

农村消防要实现工作机制健全,农村消防规划编制实施,农村公共消防基础设施齐全实用,乡(镇)、村建立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农村群众消防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明显提高,农村消防安全条件明显改善,农村防控火灾能力明显提高,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发生的目标。

二、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健全消防工作机制;制定和实施消防专项规划;加强农村、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等手段,夯实农村、社区火灾防控组织建设、设施建设、群防群治工作、队伍建设 “四个基础”。

三、工作任务

(一)区、县政府落实的主要工作任务 2010年:

1、部署消防安全示范乡镇建设工程(7月);

2、部署开展行政村、社区“四有”建设(9至10月)。

3、对各地社区、农村消防工作进行检查督导(6至12月);

2011年:

1、完善乡镇、街道办事处三级 “网格化”管理(1至12月)

2、加强城市农村、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区应当建立消防点(可依托警务室)。每个配臵点最低配臵标准:总长度不低于200米的消防水带,4支19mm水枪,4根救生绳,4只消防水桶,2把消防斧,2根吸水管,1台手抬机动泵(社区若水源充足可不配臵), 10具4kgABC类干粉灭火器。

所有城市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达标。(1至12月);

3、对各地社区、农村消防工作进行检查督导(1至12月);

2012年:

1、完善乡镇、街道办事处三级 “网格化”管理(1至10月)

2、对各地社区、农村消防工作进行检查督导(1至10月);

(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的主要工作任务 2010年:

1、在乡镇、街道办事处建立三级 “网格化”管理模式(6至10月);

2、乡镇成立由主管领导负责,安监办、综治办、工商所和公安派出所等机构负责人参加的消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消防工作办公室,配备1至2名专(兼)职工作人员,落实专项经费5000元/年(6至10月);

3、50%的人口5万至10万、年GDP在1亿元以上的建制镇以及全国重点镇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6月至12月);

4、50%的其它普通建制镇、集镇、乡镇工业区建设志愿消防站,配备合同制消防员(6至12月);

2011年:

1、所有人口5万至10万、年GDP在1亿元以上的建制镇以及全国重点镇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1至12月);

2、所有其它普通建制镇、集镇、乡镇工业区建成志愿消防站,配备合同制消防员(1至12月);

2012年:

1、所有村庄、社区完成治安联防消防队、志愿或义务消防队建设任务(1至10月)

(三)居委会、村民委员会落实的主要工作任务

2010年:

1、细化村民委员会和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职责,至少明确1名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负责义务消防队的管理和日常训练。立健全各项消防规章制度, 完善和管理消防业务档案。配合公安消防机构对社区消防管理人员进行消防专业培训。 市政府将按照实际情况,为每名消防专(兼)职管理员补贴200元/人〃月。(6至7月);

2、引导街区、居民楼院、村组成立群众性义务消防组织,参与组织辖区火灾扑救, 维持火场秩序, 保护火灾现场, 配合公安消防机构调查火灾原因, 核查火灾损失。(6至12月);

3、对50户以上的农村大屋场开展消防安全改造,建设消防水源,打通消防通道,拓宽防火间距,确保消防水源充足,消防通道畅通。(7至12月);

4、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各类公共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有效,有无损坏、失效、遮挡、埋压、圈占情况;消防安全标志、消防宣传标语和标牌是否完好;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辖区单位是否符合消防安全条件;消防安全制度是否健全、落实;灭火应急和疏散预案是否制定并开展演练;(1至12月)。

2011年:

1、全省50户以上的农村大屋场有50%完成消防安全改造,建设消防水源,打通消防通道,拓宽防火间距,确保消防水源充足,消防通道畅通。(1至12月)。

2、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各类公共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有效,有无损坏、失效、遮挡、埋压、圈占情况;消防安全标志、消防宣传标语和标牌是否完好;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辖区单位是否符合消防安全条件;消防安全制度是否健全、落实;灭火应急和疏散预案是否制定并开展演练。(1至12月)。 2012年:

1、全省所有50户以上的农村大屋场完成消防安全改造。建设消防水源,打通消防通道,拓宽防火间距,确保消防水源充足,消防通道畅通。(1至10)。

2、保安人员协助做好所在社区和单位的消防工作(1至12月)。

(四)规划、建设部门落实的主要工作任务 2010年:

1、将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7至10月);

2、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总体规划(7至12月);

2011年:

1、将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同步发展(1至12月);

2、50%以上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完成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并实施(1至12月);

2012年:

1、将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同步发展(1至10月);

2、所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完成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并实施(1至10月);

(五)消防部门、公安派出所落实的主要工作任务 2010年:

1、出台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标准(10至12月)

2、公安派出所和警务室落实基层消防监管主体责任(5至12月);

3、督促保安人员协助做好所在社区和单位的消防工作,出台相关工作制度(5至12月);

4、对社区、农村消防工作进行检查督导(6至12月);

5、督促指导村庄、社区建设治安联防消防队、志愿或义务消防队(6至12月)。

2011年:

1、公安派出所和警务室落实基层消防监管主体责任(1至12月);

2、对社区、农村消防工作进行检查督导(1至12月);

3、督促指导村庄、社区建设治安联防消防队、志愿或义务消防队(1至12月)。

2012年:

1、公安派出所和警务室落实基层消防监管主体责任(1至10月);

2、对社区、农村消防工作进行检查督导(1至10月);

3、督促指导村庄、社区建设治安联防消防队、志愿或义务消防队(1至10月)。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统一部署。加强农村、社区消防工作,是推动社会消防社会化的重要举措。各地要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消防工作的重要任务,当地党委、政府要把农村、社区消防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作为综合治理和构筑社会单位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的重要工作抓好落实,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将农村、社区消防安全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明确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建立和完善联动工作机制,形成“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单位落实、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2、典型引路,整体推进。要按照“区分层次、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的原则,结合实际,积极培育树立典型,打造农村、社区消防工作的样板,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要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指导和推动农村、社区消防工作扎实开展。

3、落实责任,严格奖惩。农村、社区消防安全工作应当作为乡镇政府、社区综合检查、考核、评比的内容。对在农村、社区消防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由当地人民政府按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进展迟缓、成效不明显的给予通报批评,对重视不够、组织不力、工作不到位,导致发生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并依纪依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篇:社区工作指导意见

进一步加强社区消防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1年10月13日,公安部消防局、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在吉林省长春市联合召开了全国社区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现场会。为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推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云岭防火墙”工程,持续改善社区消防安全环境,提高城市社区抗御火灾的能力,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区建设全面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努力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就我县如何进一步抓好社区消防工作,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几点指导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社区消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社区的消防工作的指导思想: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云南省消防条例》,健全社区消防工作领导组织,加强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社区消防管理、检查、宣传教育的综合功能,实现社区“消防安全状况好,居民消防意识强,消防综合功能全,火灾隐患事故少”的总体目标。

(一)社区消防工作的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宣传先行”的原则。着眼于社区居民,把提高社区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放在首位,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社区消防建设的责任意识,提高社区参与消防建设的积极性,为社区消防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2.坚持“多方筹措,加大投入,注重实效”的原则。社区消防建设投入要因地制宜,管建并举。对新开发建设的商业住宅区,要本着“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一步到位”的原则,由开发建设单位负责社区消防建设和资金投入;对以区域为主重新整合的社区,其消防建设一次性投资,应依法动员社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为社区消防捐助;对老城区内的居民社区,要将社区消防建设纳入旧城改造计划,增加对公共消防设施的投入。对实行物业管理的社区,物业管理单位必须将社区的消防安全纳入管理之中。在发挥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积极倡导社区内的物业管理单位出资、驻社区单位捐资,做好社区消防工作。

3.坚持“居民自治,群防群治”的原则。树立社区居民消防自治理念,依托社区居委会,动员和组织社区单位、群众广泛参与,落实“邻里关照、门栋关照、社区关照、亲人关照”等群防群治措施,共同营造良好的社区消防安全环境。

二、进一步明确社区消防工作建设标准

社区消防工作建设要紧紧依靠《云南省城市社区消防建设标准》组织实施。在社区消防组织、社区消防宣传教育、社区消防设施器材、社区消防安全检查、社区消防业务建设五个方面紧紧依靠《云南省城市社区消防建设标准》组织实施。要把《云南省城市社区消防建设标准》当作社区消防工作的行动指南。在社区消防工作建设上不能随意拔高标准,如社区消防工作档案,标准中已经明确了社区消防工作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社区消防工作室内悬挂张贴社区消防基本情况示意图;社区消防组织网络示意图及社区居民委员会消防工作职责;社区民警消防工作职责;社区义务消防队工作职责;消防宣传教育制度;防火检查制度;社区消防工作记录;消防安全责任书;社区居民防火公约;开展消防工作的其他资料。要形成相对固定的消防工作台帐。

三、要结合《全民消防宣传教育纲要》的贯彻实施,大力推进社区消防宣传工作

要切实抓好《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健全完善民政、消防部门的联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要将消防宣传教育纳入民政部门社区工作内容,纳入“和谐社区”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做到同部署、同实施、同考评;要注重发挥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居民委员会等基层政权组织的作用,将社区和居民家庭消防宣传纳入“文明社区”、“五好文明家庭”创建评定内容,督促基层组织和社区“九小场所”等社会单位落实消防宣传教育主体责任。

(一)要充分利用消防站、街道文化站、社区活动室以及社区公益宣传栏、文化橱窗等场地,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和手段,广泛深入地宣传消防法律法规,普及防火、灭火和自救逃生知识。

(二)开展创建“零火灾社区”“平安社区”活动,适时宣传推广社区消防工作的新事物、新经验,开展火灾案例警示教育,营造有利于社区消防安全的氛围。

(三)深化消防“五进”工作,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推行“家庭消防安全”和“社区平安使者”计划,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 “119消防日”等宣传活动。

(四)加强对社区消防管理人员的消防培训,培养社区消防专业工作者,不断提高社区消防自我管理水平。

四、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清剿火患”战役,深入推进社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针对公安部开展的“清剿火患”战役,将“清剿火患”战役引向深入。 社区居民委员会要把消防安全检查纳入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落实“三清一关”措施:清楼道、清阳台、清平台、关窗户;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一次消防安全检查活动,督促驻区单位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开展自检自查,落实防火措施,督促落实居民防火安全公约,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开展消防安全服务,维护社区居民的消防安全权益。切实落实“邻里关照、门栋关照、社区关照、亲人关照”等群防群治措施。每个社区要成立2至5人巡查小组,每日18时至次日8时通过值班巡查、夜间鸣锣等形式,流动提醒居民注意用火用电安全;要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病残智障和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提供消防安全上门服务。

五、要结合当前开展的“防火墙”工程,“四个能力”建设,夯实社区火灾防控基础

要积极推进社区“防火墙”工程,一个社区就是一面“防火墙”,要积极推动社区参与消防管理的能力,建立健全社区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网格责任机制,70%的街道、乡镇和社区、行政村实行“网格化”管理。完善社区消防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大力推进社区“四个能力”建设,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消防队伍,不断提高预防和扑救火灾的能力。要依托社区居民和社区现有保安、联防等队伍,建立社区专职或志愿者消防队伍,50%的社区组建志愿消防队,担负社区的防火检查巡查和火灾扑救等任务。要将消防与治安联防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消防业务和技能培训,社区每个成员都要具备会报警、会宣传教育培训、会检查发现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实现一专多能。消防大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社区消防业务指导力度,督促检查社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灭火疏散预案,加大消防站对外开放的力度,开展适合社区特点的消防安全教育活动,促进社区消防建设持续发展。

第三篇:社区服务网络建设工作意见

文章标题:社区服务网络建设工作意见

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对社区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创建“省级社区建设示范区”和“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的工作目标,按照“夯实基础、丰富内涵”的工作要求,创新思路,狠抓落实,强力推进,全区社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逐步解决社区居委会“有地方办事”、“有人办事”和“有钱

办事”的难题。为进一步推进社区服务网络建设,规范为民服务科学机制,根据区委宣传部“抓基层、打基础”的精神,特制定如下工作意见:

一、强化社区服务,进一步完善社区功能。

社区服务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衡量社区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社区建设要始终以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大社区、大服务的发展要求。

一是打造社区建设平台。2005年,我们着力解决社区居委会“有地方办事”的难题,在市区两级民政部门的积极呼吁下,市区政府将解决社区居委会办公和服务用房工作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通过市、区机关部门与社区挂钩结对帮扶的方法,按照老城区和新城区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分别达到150和220平方米的标准,已完成工人等13个社区居委会的统一标识工作,实施新建社区居委会12家,扩建12家,调度l0家,置换2家,购置2家,拆迁安置6家。年底前60个社区确保有50个社区达标。2006年,要继续抓好社区居委会办公和服务用房建设扫尾工作,加强指导和协调,强化基础设施的配套和软件资料的规范,推动社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力争创建成“省社区建设示范区”,2007年创建成“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

二是健全社区服务网络。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实体产业化的要求,紧紧围绕拓展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这一核心,加快建立健全以区社区服务中心为枢纽,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骨干,以社区服务站(室)为载体,以便民利民服务网点为依托的区、街、居三级社区服务网络。2006年,力争使区社区服务中心与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实现信息联网,2007年与50的社区联网;2009年与社区100联网。

三要开展便民利民服务。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坚持向社会化、产业化、网络化发展方向,不断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使社区服务在改善居民生活、提高生活品味、扩大就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注重培养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充分调动中介组织的积极性,形成这些组织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良好机制。强化区级社区服务示范中心的指导、示范、协调、培训和服务等功能;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发挥组织健全优势,提供行政化服务,通过建立“办事大厅”,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优质、方便、快捷服务。

四要开展社会保障服务。各社区要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等弱势群体和特殊对象,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要经常对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残疾人、困难户进行走访慰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认真落实城市低保政策,真正把符合条件的城市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社区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每千人2个以上,福利服务项目不少于40。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每年须组织2次以上大型便民、利民活动。各社区卫生站点均要建立社区居民家庭健康档案。

五要开展创业就业服务。要充分开发利用闲置设施和富余资源,简化登记手续,放宽市场准入,推动社区服务产业化、市场化,扩大社区就业容量,使社区在缓解就业压力上发挥积极作用。各街道要结合自身实际,把社区创业和就业服务纳入社区工作考核目标,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切实增强社区为居民创业就业服务的责任感。

二、围绕创建活动,培育和打造精品特色社区。

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社区要结合自身特点,以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建设内涵为目的,着力培育和打造特色社区。

1.全面开展“星级社区”创建评比活动。各街道要认真对照《海陵区“星级社区”创建标准》,围绕“硬件、功能、组织、制度、成效”五个方面的要求,立足自身实际,制定创建计划,排定序时进度,认真组织实施。2005年有40的社区达到二星级社区;15的社区达到三星级社区,建成1个四星级社区。按照20的标准逐年递增,到2007年有80的社区达到二星级社区,55的社区达到三星级社区,建成5个四星级社区。到2008年有100的社区达到二星级社区,75的社区达到三星级社区,建成8个四星级社区,到2009年100的社区达到三星级社区,建成12个四星级社区。

2.着力培育社区亮点。要以先进地区的精品、特色社区作为标杆,认真学习借鉴,在巩固、完善现有特色社区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内涵,强化服务,做到精品更精,档次更高。要把社区固有的优势、资源与社区建设的发展要求、群众的意愿结合起来,打造品牌,创出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

有我特”。通过自身的努力,打造出一批全市有名气、全省有影响的特色社区,加快形成我区社区建设的亮点和品牌。我区针对帮扶工作中存在的挂钩单位好的帮扶的多,挂钩单位差的帮扶的少的不平衡问题,创新了扶贫帮困工作新机制,将原来的部门(单位)结对挂钩帮扶到户转变为统筹资金、物资,根据帮扶对象的贫困程度给予相应的帮助,充分利用爱心超市这个平台,

发挥经常性接受捐赠站(点)的作用,通过爱心超市将党和政府的温暖以及社会的关爱送给贫困户。泰山、城东街道爱心超市已先行于11月10日剪彩开业,其他街道的爱心超市也将于年内全部落成开业。

3、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据统计,目前我区由社区管理的党员人数已达4400多人,社区党组织要加快建立健全“组织生活”、“争先创优”、“民主评议”等各项制度,完善党建工作网络体系。要围绕“好班子、好队伍、好服务、好风气、好制度”的要求,积极发挥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取得社区党建工作新突破。

三、完善用人机制,进一步加强社区队伍建设。

社区工作者是社区建设与管理的主力军,是搞好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要高度重视和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整体素质,为全面推进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首先,要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泰海委办〔2005〕48号文件精神,激活社区用人机制,按照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依法选举等程序,将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热心社区工作特别是年富力强的同志充实到社区干部队伍中来。要坚持和健全专职社区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制度,有计划地安排社区干部参加业务学习,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继续大力改善社区工作和生活条件,进一步关心、爱护、支持社区工作者,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

其次,要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街道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和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设立社区志愿服务队,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教育、互助帮困等便民服务。每个社区居委会都要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2—3支,做到有章程、有计划、有活动。社区志愿者人数达到本社区居民总数的1以上。要积极组织、动员在校大中专学生和社区居民参加志愿者活动,切实增强社区建设的活力。要建立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考评激励机制,对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得好的志愿者、社区志愿服务队和社区服务站进行大力宣传,给予表彰。

四、落实保障措施,切实把社区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积极扶持,强化管理。区政府将社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与发展计划,鼓励多元化投入。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二是建立区社区建设发展基金。基金由区财政专项拨款一点,旧城改造新城建设开发商提留一点,共建单位、驻区单位和社会募集一点的办法筹集。三是依据省市政策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在社区服务业项目立项、行业管理、税收收费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四是推行目标责任管理制,把社区建设的项目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操作部门的负责人,构建由组织机构、服务队伍、管理制度、政策扶持、资金筹集、设施建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组成的检查评估体系,把社区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2、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级领导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宣传,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由宣传部、民政局牵头,各方积极参与,利用新闻媒介及其他各种有效载体,面向广大群众,明确社区建设的主题,宣传社区建设的意义,在全区营造社区建设的浓厚氛围。使社区观念深入人心。

3、制定规划,有序推进。社区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在制定并实施全区社区建设五年规划同时,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卫生、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等各专业小组都要依据该规划,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和计划,各街道、居委会根据自身实际,在全区社区建设规划的框架下,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4、加强领导,完善组织。各级党组织、政府各部门要把社区建设摆上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发展计划,逐步增加对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各专业小组要加强对社区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要按照党章规定,社区基层党的组织,负责社区内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在社区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支持和保障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开展自治活动。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部门职能作用,抓好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指导社区建设以及制定规定、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表彰培训等,加强对社区工作的督促和指导,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社区工、青、妇等群众组织要积极发挥作用,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倡导和树立“爱我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风尚。同时,要大力鼓励集体、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团体、个人和外资以多种形式捐助或兴办社区福利事业,加强社区建设理论研究,及时总结典型经验,探索加快城市社区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为加快我区城市现代化和三个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社区服务网络建设工作意见》来源于,欢迎阅读社区服务网络建设工作意见。

第四篇:社区防控工作经验做法、意见和问题

众志成城战“疫”情

群防群控赢胜利

——

**街社区防控工作经验做法、意见和问题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街社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按照省市区委要求,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工作来抓,扎实落实以社区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全面筑牢疫情联防联控的防线,守护社区居民生命安全。截至目前,**街社区无一例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77名外地返乡人员均严格按照要求在家隔离14天,均无异常,已全部解除隔离。

吹响宣传冲锋号,将防控知识宣传到位。开展多渠道、多途径全覆盖宣传。利用社区流动广播、社区为民服务微信群、小区业主群、悬挂横幅、张贴展板、发放《新冠病毒防控知识手册》等方式实现宣传全覆盖、无死角。

联防联控,社会力量动员到位。**街社区第一时间部署安排疫情防控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分工明确,保证各检查点责任到人。为了全力做好联防联控工作,社区建立“党员护卫队”,动员党员22名;招募志愿者

47人。联合物业开展全方位疫情防控工作。与**区人民医院共同建立“**建材联合防控工作小区”微信群,为居家隔离群众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和贴心的日常生活帮助。划分8个小区网格,构建严密的联防联控网格体系,组建24小时轮岗工作队伍。一批退役军人带头冲锋在前,年过七旬的老党员成志华主动请缨,一批“女将”在各条战线上争相绽放。

居家隔离、重点人群排查到位。各个小区张贴关于西安市以外地区返乡人员登记、进群的紧急通知及群二维码,保证外地返乡人员第一时间进群进行实时监控。每日上报有关情况,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由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志愿者共同采取敲门走访、电话问询等方式,对全社区所有小区逐户逐人进行走访登记,认真填好《肺炎疫情入户排查表》,做到排查和防控“不留死角”“不漏一人”。

制作出入证,严密小区管控。为落实好小区封闭式管理工作,制作小区居民出入证,针对8个小区建立8个检查站,每个小区只留一个出入口并设置体温检测点,对进出小区人员进行严格排查,对车辆进行消杀工作。明确规定每户一人凭证外出,每3天外出一次,减少不必要流动,降低人员接触和聚集的几率。对无证人员和非本小区居民严禁入内,坚决筑牢防止疫情传播防线

保证疫情防控人力、物资充足。社区通过与物业、街办、区物资总公司多次协调,部分社区购买的方式保证防控物资;通过多渠道招募人员,多次向各个小区、物业发送关于疫情期间增派人员的紧急通知,督促小区物业发挥自身作用,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对于老旧小区的现实困难,积极与上级部门协调,第一时间予以解决。

相关意见:一、强化防控疫情资源配置。尤其是疫情防控前期口罩、酒精、84消毒液的不足给疫情防控工作增加了难度。二、加强上下联动。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需要多部门联动配合,及时灵活沟通,

人力物力下沉。

存在问题:一、老旧小区问题多。我社区老旧小区较多,都存在人员配置不足、防控物资紧缺的问题。二、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心理健康、保险保障问题。工作人员存在感染风险,心理压力较大,没有出台相应的保障机制。我社区胡军荞同志在值班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个人生活困难,也需要尽快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篇:关于群众工作进社区的实施意见

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指导和推动我区群众工作的开展,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有效夯实基层群众工作基础,构建党委统筹领导、部门各负其责、上下贯通、反映灵敏的基层群众工作格局,最大程度地把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更好地维护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现就群众工作进社区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基层社会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突出的表现就是信访问题的大量增加,并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使群众工作更加艰巨和繁重,亟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创新和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群众工作,做到在推进大招商、大建设、大发展的同时,顺应群众需求的多样化、利益的多元化、心态的复杂化,加强基层公共管理服务,推进矛盾纠纷化解,维护社会稳定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难题。以“网格管理、联动服务”为抓手,推动群众工作进社区,是创新基层群众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基层工作方式从粗放向精细转变、工作重点从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工作资源从条条为主向条块结合转变,最大限度地 - 1 -

整合各类资源,畅通信访渠道,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纠纷,更好地维护和促进全区社会稳定。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为理念,紧扣“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幸福相山”的总目标,坚持以为民、惠民、便民为宗旨,努力察民情、解民忧、问民需、帮民富,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在基层建立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管理服务机制,不断畅通信访渠道、化解信访诉求、维护信访秩序、遏制信访源头、加强信访信息、完善信访保障、创新信访机制,实现群众工作创新发展。

三、工作目标

通过群众工作进社区活动,把群众工作延伸到每一个基层群众身边,充分发挥基层群众工作了解民情、传递民声、疏解民意的作用,加强矛盾纠纷的源头防范、信息预警、及时化解功能,及早发现掌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办事处、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

四、工作内容

(一)完善组织机构,建立网格体系

1、成立群众工作进社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街道办事处也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组织、指导、

综合协调此项工作。

2、进一步充实区委群众工作部内部机构设置,完善工作职能。在镇和各街道办事处组建群众工作站,在村和社区组建群众工作室,聘请群众工作信息员,力争年底前建立覆盖全区的群众工作网络。

3、依托区民政部门的网格化管理工作网络。即以区域地理图为基础,各社区依据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管辖面积、居民区楼群、驻社区单位等划分成一个个网格状单元。一个社区一般划分6—12个网格,每个网格管理150—300户、500—1000人,最小的网格不小于3栋楼,大的网格管理500户、1500人。全区除渠沟镇以外的10个街道办事处,共划分出567个网格。

4、充实、完善基层群众工作的组织机构。建立“网格(群众工作信息员)→ 社区网格工作室(社区群众工作室)→ 办事处网格工作站(群众工作站)→ 区信访局网格办(区委群众工作部)”四级群众工作网络,形成纵向从网格→社区→办事处→区、横向从各级网格组织→各级群众工作机构的民情采集和反馈机制,搭建一条联系群众、反映社情民意、掌控信访隐患、畅通群众诉求的绿色通道。每一级群众工作机构都要做到:有人员队伍,有办公场所,有工作制度,有台账记录,有经费保障。

5、群众工作进网格。社区两委成员、群众工作信息员,

办事处分管信访领导、信访办(群众工作站)工作人员统一落实到每一个网格,负责承办网格内的群众工作。社区要明确网格责任人,建立网格内住户详细信息台账,责任人每天上下午巡查两次,对每个网格实行动态、全方位管理,对居民咨询或要求帮助解决的问题,要根据问题类别和难易,现场答复或分类转办,最后反馈办理结果。信息员要深入群众之中,排查信访隐患和矛盾纠纷,发现问题后要及时上报网格责任人。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网格责任人要现场处理并登记备案;自己难以解决的,要现场受理,带回社区交相关业务部门处理;遇到突发性事件,网格责任人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第一时间上报街道和区相关部门。对群众反映的重大疑难问题,通过党政领导定期接待群众来访、领导下访(约访)和领导包案等形式重点解决,其中各办事处领导每月接访或下访不少于4次,区领导按“大接访”相关要求进行接访,真正实现群众的信访事项“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6、建立健全基层服务队伍。一是建立网格责任人队伍。每个社区工作者要负责一个网格,网格内的矛盾隐患排查、信访调解、民情收集、法律宣传等工作由网格责任人负责,社区每月要对其进行考核。二是建立楼栋长队伍。楼栋长可以由热心社区工作、威信较高的居民担任,负责收集本楼道人员的情况并及时同网格责任人报告有关信息。三是建立信息员队伍。在每个网格中设信息员若干名,负责信息的收集、

反馈,同时成立志愿者队伍,实行定岗巡查、报告制度。

(二)做好信息采集,建立基础台账

依托区民政部门的居住人口台账,建立社区重点信访人台账,全部实现网格化管理,使社区干部在具体工作中做到清晰明了,工作有的放矢。

(三)建立考评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考评和责任追究机制。区、街道通过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季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网格责任人进行管理考评,重点考核网格责任人对居民家庭信息知晓情况、走访入户情况、管理效果和遵纪守法情况。二是对优秀的网格责任人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不合格的网格责任人给予辞退。三是建立服务承诺和民情反馈制度,通过发放网格管理手册和便民服务卡,公布服务电话等手段畅通群众信息渠道,构建覆盖全区社情民意信息传递网格。四是建立网格之间、楼栋长之间的互动机制,做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不断提高服务的实际效能。五是建立网格负责人和楼栋长定期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召开会议,汇总网格内的社情民意,分析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排查矛盾隐患,明确服务重点,切实提高服务的针对性。

群众工作进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办事处、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职责任务,注重分工协作。办事处要成

立群众工作进社区领导小组(可与网格领导小组合并设立),承担起群众工作对接“网格化管理”的日常工作,按照对接的内容,坚持边探索边实践,因地制宜地逐项推进,并通过建章立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在办事处、社区建立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区委群工部对基层群众工作与“网格化管理”对接工作情况要抓好日常督促检查,各办事处也要层层列入考核,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第六篇:关于全面推进社区党建工作意见

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对于搞好社区工作,促进全市两个文明建设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探索党建工作与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新路子,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特提出本意见。第一条指导

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以社区党组织为主体,依靠社区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调动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加强辖区内党组织的联系和党员的管理教育,发挥共产党员在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社区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第二条主要目标:建枰桓稣渭岫ā⒚芮辛等褐凇⑼沤峒崆俊⑹煜こ鞘泄芾砗蜕缜ぷ鳌⒎芊⒂形纳缜斓及嘧樱唤ㄉ枰恢б陨缜刹亢凸膊吃薄⒐睬嗤旁蔽歉傻母咚刂实纳缜ぷ髡叨游椋惶剿饕惶跫忧可缜车慕ㄉ琛⑼平缜ㄉ琛⒎裆缜褐凇⒎比偕缜玫有效途径;形成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协调机制;创建一个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和一个安全、文明的社区环境。努力构建以街道党工委(镇党委)为核心,以社区党支部为基础,以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以社区党组织的联动为网络,以社区内各单位工、青、妇、学校少先队等群团组织、其他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及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党建工作新格局

第三条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组织建设的领导核心,在街道党工委(镇党委好范文版权所有)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党组织的设置

第四条党员人数超过人的社区,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党员人数超过人的社区,应建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以下简称党总支);党员人数不到人的社区一般设立党的支部委员会(以下简称党支部),因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设立党总支。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就近就便的原则,党总支下设党支部;为方便党员活动,部分党员人数较多的党支部可建立党小组。

第五条社区党总支(支部)由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报上级党组织批准;上级党组织认为有必要时,也可调动或指派社区党组织负责人;社区党总支(支部)一般由~人组成,每届任期年。

第六条本着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党组织活动、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调整居民区设置,新建的居民小区,要在居委会筹建过程中,同步建立社区党组织,以党建促筹建。大力加强社区内新经济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党建工作,凡是具备条件的单独建立党支部;不具备条件的建立联合党支部;没有党员的,通过群团组织和社会中介机构中的党员,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并开展党的工作。

工作任务

第七条社区党组织要对党员进行政治理论、党的基本知识、科学文化和法律知识等教育,提高党员素质。落实“三会一课”、党费收缴、外出党员管理、党员电化教育等制度,积极探索社区党员的管理方式,区别不同对象进行分类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党员管理的各项制度。

第八条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作用。

开展“结对共建”活动。要本着“共建互惠,共同提高”的原则,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广泛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可采取文明小区共建、“双拥”共建、厂街共建、校企共建等形式开展活动,实现优势互补,双向获益。

要按照“管好自己的,管活驻区的,辐射外来的”原则,发挥党员在社区的作用,实现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党员“三权”的落实。即:关系在社区党员的直管权、生活在社区但党组织关系不在社区党员的参管权、驻社区单位党员的协管权。

在职党员持本单位党组织开具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到居住地党组织报到。社区党组织建立完善活动制度和向所在单位通报制度,以志愿者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与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填写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与服务活动记录卡,并及时向在职党员所属单位通报其表现情况。

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按照“自愿参加、无偿服务、志在奉献”的原则,根据各人专长,把在职党员、流动党员组成多种类型的志愿者服务队,走进居民小区和居民家中,向社区居民开展医疗保健、义诊、修理、治安防范、法律热点问题咨询,帮助困难户、孤寡老人排忧解难活动。逐步唱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新型社区主旋律。

组织党员开展共建五好文明家庭、党员文明户、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活动、文明社区等活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带动和促进社区整体文明水平的提高。

开展党员奉献日活动。结合党的重大节日和市、区(县)重点工程建设,有计划地组织广大党员参加义务劳动,为社区建设和经济发展作贡献。

开展“民心工程

上一篇:社区工作总结下一篇:社联副主席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