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设计

2022-1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设计

中职心理健康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考

[摘   要]在现代教育中,信息化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广泛,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可以使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提高课堂效率。文章以中职心理健康课程中一个真实的教学案例为例,分析信息化教学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就如何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且加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以期为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课堂中的运用以及中职学生心理弹性提升课程内容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心理课;课堂教学;有效性

[

信息化教学是一种教育教学手段,是指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设计教学过程和活动,将信息技术和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互动化。信息化教学借助多媒体技术、互联网平台教学资源、手机移动设备互动教学云服务等,对于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的中职学生来说,能够更好地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并且能够更好地打造平等、开放、有趣的心理健康课堂。

一、运用信息化教学提升中职心理健康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的中职学生在上课前几分钟,容易出现注意力难以立刻集中的问题,聚焦注意力需要一定时间。在心理健康课程中,教师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在新课中,通过课前精心准备的多媒体材料(视频、音频等)、信息化教学资源、手机设备互动软件等进行导入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多方面的展示和感官刺激,或者进行任务的布置和分发,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顺利进入心理健康学习情境,为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2.运用信息化手段充实教学内容,丰富课堂

在“互联网+”的信息化时代,云端可以储存大量的教学信息以及教学辅助资料,将互联网平台教学资源运用到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中,对翻转课堂的有效实现、课堂机动化补充教学内容、课后扩充、延伸课程知识有重要作用。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设计时,根据相關心理健康课程的主题和内容,在互联网平台教学资源中筛选和精心整理与课程相关的辅助教学资料,并且按照教学进度将资料置于课堂中,能够快速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创设出与课程知识相关的教学情境,包括相关的案例情境、活动游戏情境等,可以有效地组织学生投入与参与到课堂各个环节当中,丰富学生的课堂感受,从而调动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积极思考,丰富他们的体验。

3.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课外延伸,增加学生体验收获的机会

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需要对于学生进行持续性影响的课程,以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为目标,但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课程安排的时间有限,所以教师可以在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将课堂进行延伸。手机移动设备已经普遍化,基本上每名中职学生都有智能手机,手机移动设备互动教学云服务平台可以储存大量的教学信息以及教学辅助资料,将手机移动设备互动教学云服务平台(如蓝墨云班课、雨课堂等APP)引进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按照教学进度将与课程相关的课前预习、课中运用、课后拓展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云平台中上传,能够实现翻转课堂,使得心理健康课堂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连贯统一,并且对丰富心理健康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有重要作用。

二、信息化教学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案例分析

以教学《人贵有自知之明——认识自我》为例,笔者将信息化教学手段与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相结合进行案例分析。

1.教学环节设计

笔者通过日常观察、心理课程的开设、个体心理咨询的接待,发现中职学生心理弹性状态的差别,所以与教学团队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设计了加大中职学生心理弹性的系列课程,本文以教学《人贵有自知之明——认识自我》为例,将心理健康课程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结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从课前准备、课程实施、课后延伸三个方面着手。在信息化教学的辅助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于正确认识自我有更深刻的体验,正确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奠基,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和了解并且接纳自我能够更好地促进自我发展和成长,并且对于心理弹性的建设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教学过程

本节课程设计和实施为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延伸三个部分。

首先,课前运用蓝墨云班课组织学生自主填写学习任务“我的名片”表格,表格正面无须写名字,表格背面须写上真实名字。课前先自我介绍和评价,引导学生先进行自我反思和认识,丰富学生的体验,在课中更关注学生的互动和反思,更注重学生通过活动获得的体验和感受,将枯燥的理论内容进行内化。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在蓝墨云班课中将课前完成的“我的名片”表格拍照上传,教师从中选择一张,展示名片(正面) 让大家根据描述试着猜出名片的主人公,猜测后展示名片(背面)主人公姓名,看看大家根据所知信息能猜对多少个同学。课堂导入通过信息化教育平台的使用快速收集学生信息,并且为学生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自我反思,使其快速进入新课教学中。

在新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于自己名片的形容进行交流分析,让学生在互动中开始认识自己。学生观看微课《“我”的组成》,将本节课的知识性内容进行形象化,学生能明白“我”的组成有哪些,有助于学生掌握 “我”状况,并且在总结回答中提炼出:认识自己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分别是身体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自己的名片,从小组讨论中找到认识自己的方法:自我观察。在掌握“我”的组成之后,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感悟“我”,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学生的特征,组织学生参与到“大风吹呀吹”活动中:电脑大屏幕中展现一个人物特征,如果你觉得符合你的特点, 就可以起立,不符合就坐下。在多媒体的视觉呈现和背景音乐辅助下,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和感悟自己的不同和相同,从各个方面去更多地了解自己。在学生学习如何自我观察和感悟后,引导学生体验第二种认识自我的方式:他人评价。教师利用网络沟通平台,发送小组内任意一名成员的名字至该小组的 QQ群,引导该成员和其他成员通过匿名功能以微弹幕的形式说出评价。

最后,在课后延伸中,教师在蓝墨云班课资料库上传“自我接纳”问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问卷,引导其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了解其对自己的接纳程度,巩固本节课程知识,并为下节课做准备。课后,教师还可以在蓝墨云班课上开展讨论答疑活动和QQ群中对学生课后遇到的问题进行跟踪和解答,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三、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应用信息化教学的反思

在中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实施信息化教学时,要以多媒体、互联网、云端平台、微视频、微课等为基础,注意在信息化环境的创设中和信息化环境下开展课程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以供课堂学习,不能单纯为了实现信息化而信息化,要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课堂上的信息技术应用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形成关注自我心理健康的习惯,虽然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巨量的信息,教学中如何精选和利用这些信息,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在信息中不迷失,找到摄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并且学会自主学习,都是今后信息化教学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已成为创新教学模式的技术支撑。中职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更生动具体的心理情景和心理课堂,使其更好地体会和感知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提升中职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参   考   文   献   ]

[1]  程程.心理健康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J].科教导刊,2019(4):122-123.

[2]  王艳.中职信息化教学要求下有关教学设计的思考:以《青春期性心理调适》为例[J].科技资讯,2018(28):154-155.

[3]  陆斐.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责任编辑    黄   晓)

作者:温柔

第2篇:高中心理健康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在高中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属于重点教学内容,尤其是对于新生事物。由于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和其他课程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师在开展该课程时,需要对心理健康教学进行深入了解,然后对教学思路进行合理设计。教师只有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变化情况,才能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在此基础上,对高中心理健康课程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高中 心理健康 课堂教学 模式

受到教学体制改革的影响,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各大院校为了贯彻落实新课改的意义,从自身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工作,从而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但是,在目前的高中心理健康课程研究过程中发现,为了彰显课程的独特优势,在教学模式选择上应区分于其它类学科。

一、高中心理健康课程的特点

心理健康课程是指:按照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为依据,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培养。从本质上来看,心理健康课程应纳入活动课的范围,其在特点上新兴性、开放性与发展性等优势,与传统的高中应试课程有着较大的差异,即以学生的心理教育为切入点,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心理活动作为教学内容,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标。因此,想要更好地朝着预定目标努力,应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强化学生切身体验的重要性,以实践为教学重点,以教材作为教学辅助,注重学生自我能力的发展。在高中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营造情感化较强的教学氛围。

二、关于高中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的分析

第一,对高中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在高中心理健康课程开展过程中,应将学生作为教学重点,充分掌握学生心理变化情况和特点,以学生角度创建有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从根本上解决各种问题。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其智力水平有所提高已经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解决能力,这时学生就会存在自我意识,而在加强自我意识同时,会不断改善自身存在的不足。通常来讲,这种自我意识比较矛盾,不仅让学生产生苦恼等不良心理,还会出现许多心理问题。可见,在高中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性。

第二,设定心理健康教学目标。在心理健康教学中,制定总体目标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对总体目标进行设计时,应对学生心理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学生年级的差异,合理制定具体的目标。心理健康课程制定的总体目标,在养成学生健康心理中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改善学生人际关系,为更好适应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制定相关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流程。在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时,首先应先明确活动目标,确保活动具有一定的可检验性、可行性,突出教育活动核心。然后创建活动内容,在对活动内容进行选择时,需要以实现活动目标为基础,多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保证活动内容符合学生实际心理情况,将理论知识和实际进行有机结合。最后构建实施计划,所谓实施计划主要是为了保障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可以顺利开展,通过小品和角色扮演等方式,促使心理健康课程的正常进行。

三、注重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

首先,提高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其团队活动能够提升学生之间的合作力和竞争力,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原有教学环境中睡觉、说话以及看闲书的状况。其次,增加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团队活动的作用,为了有效地增加团队的整体水平,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再者,保持良好地课堂教学纪律。在高中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其课程自身特点的不同,使得经常出现逃课或请假的情况,因此,在对心理健康课程课堂教学整改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自身的心理素质负有一定的责任,严格按照学生手则做好每项学习工作。最后,“旁听学生”的增加。创新教学模式的运用,使得高年级或低年级的学生也逐渐加入心理健康课程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对心理健康教师起到激励作用,使其认识到教学职责的意义,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地心理素质。

四、高中心理健康课程课堂教学具体流程

准备:教师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采用情境设定、音乐导入或故事阐述的方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学:对于高中心理健康课程教师而言,应有效地把控课堂教学时间,结合教学内容开放性与活动性的优势,确定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总结:在教学内容结束后,教师应要求学生以表演或讨论的形式,结合欣赏的视角,对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行为进行关注,同时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或奖励,提升学生的自信心。结束:在高中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的差异,使得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对此,教师可利用反省式或展望式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解读。

结束语:

总结上文,在对高中心理健康教学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教师应在心理健康课程基础上,实施课堂教学模式,并对其进行有效创新,才能实现新课程的改革需求。通过长期教学总结发现,高中学生心理适应范围应不断开发,帮助学生正确树立态度,强化学生创新意识,才能在顺利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的同时,培养学生成为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舒.高中心理健康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时代教育,2015(6):152-152.

[2]张峰.高职心理健康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3(8):46-47.

[3]蔡晓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实效性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4):91-93.

作者:旦增曲珍

第3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以当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为重要基础,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体验和认知,课程教学强调互动性和自助性,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结合慕课(MOOCs)教学模式的特点,研究了将其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所带来的突破和挑战,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提供了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慕课(MOOCs);“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模式创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差异化的校园环境,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高校纷纷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重在激发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成长。因此,高校教师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评价标准,挖掘更多的教学资源、摸索更加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慕课(MOOCs)作为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因其资源共享、方式灵活、顺应大数据时代背景,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构建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提供了灵感和可能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创新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1.教学目标不同。传统教学强调认知性、封闭性和预成性,以经典理论和前沿科学为教学重点、以间接经验为基础、以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为目的。目前,高校设置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并非是预成的,而是不断生成、自主建构的。该课程的教学以直接经验为基础,需要了解当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的心理需求,需要强化学生的自我体验和认知,需要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的设计、构建和运行。

2.教学形式不同。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教学的绝对主导者;学生既是知识传授的对象,也是课堂内容的接受者。“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集理论知识教学、团体心理训练为一体的课程,是强调互动性、体验性、实践性、自助性于一体的理论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的课程。[1]该课程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主体。实施过程是教师促进学生主动建构心理的过程,因此教学形式上遵循“由学生出发,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

3.考核形式不同。传统教学评价重视的是预定目标和计划的达成程,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实际应用情况,书面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是评价的最重要方式。“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很难通过书面考试或实验操作考试准确地反映出来,能否取得实效以及取得多大实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产生真切的体验以及体验的程度,它更加强调动态性评价、情境性评价和协商对话式评价。

慕课(MOOCs)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带来的改变

1.以在线互动的功能翻转课堂学习模式。慕课(MOOCs),也称MOOCs,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英文缩写,具有大规模、在线和开放三大特点。[2]慕课(MOOCs)的诞生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打破了单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师生在线互动的教学平台。在此基础上,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大大增多,遇到疑难问题时通过在线平台可以直接提出问题并迅速得到解答。从而,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学习由“学生主宰”,体现的是一种全新的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

2.以短小精悍的视频强化知识点。慕课(MOOCs)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融合了各种多媒体资料外,与网络公开课或学习软件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视频时间的长短。慕课(MOOCs)视频课由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不等的“微课程”构成,创新地将知识碎片化,组合成为一个个知识点,形成新的知识框架。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知识框架,发挥个人的特点与专长,就知识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的学习时间更加自由,可以穿插在生活的空闲时间中,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学习内容,不断回放、强化。

3.以线上数据统计结果了解学生动态和需求。慕课(MOOCs)以互联网为载体,提供了足以分析学生学习状态及心理需求的精准数据库。在慕课(MOOCs)学习中,学生可自主决定学习时间,选择学习资源,而教师可系统性地获得学生学习的频率、频次以及各学习资源的点击量等数据,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关注点。教师既可以对学生个体学习习惯来进行分析,又可以知悉当下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动态及对教学的偏好。

基于慕课(MOOCs)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

1.推动“教”与“学”角色的转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是由“教”与“学”两个方面统一组成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基于慕课(MOOCs)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恰好满足了这一要求,慕课(MOOCs)实现了教学的全程参与,并具有规模大、开放性程度高、互动性强等特点,强调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最为重要的体验性与互动性。这种“翻转课堂”“先学后导”的方式,其最大好处是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从“以教师为中心”真正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进行交谈,方便教师及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效。

2.建立混合式教学流程,延伸师生课外交流平台。所谓“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模式下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在线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混合模式下,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分享课堂,实现创新模式的教学流程再造。例如:在课堂前,教师发布教学视频,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登录“慕课(MOOCs)”平台进行前置学习,并与其他学习者和教师进行互动交流。[3]

3.整合课程教学团队资源,助力教师自身成长,提升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空间。以慕课(MOOCs)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对高校探索教师队伍的培养途径,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一是教师要具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要求的专业知识;二是教师还要具备将现代技术融入课程制作的能力,制作教学视频;三是优秀的教师要有协调和动员课堂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与创造性。因此,与传统课程相比,该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除此之外,在“慕课(MOOCs)”模式下,教学活动除了主讲教师外,还要配备多个辅导教师和助教,同时还需要现代媒体技术和教学手段的支持。慕课(MOOCs)时代需要建设“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团队,这个团队要具备课程所要求的多方面素质,因此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队提出了更高挑战。

参考文献:

[1]许国彬,黄红清.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46-49.

[2]陆赛茜.慕课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新媒体与社会,2014(1):309.

[3]李梁.“慕课”视域下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 :68-71.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學生工作部)

[责任编辑:翟 迪]

作者:王金蕊 王艳

第4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大全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理念

二、教材分析

三、学生(学习者)分析

四、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动作技能目标 态度与情感目标

五、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难点

六、教学策略

七、教学方法

八、教学组织形式

九、教学媒体

十、 教学过程 十

一、教学评价与反思

1 《驾驭轻舟,破万里浪,考前心理辅导》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理念

许多研究已经证明,绝大多数考生在临考前都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或焦虑。诚然,适度的紧张可以维持考生的兴奋性,但过强的、高度焦虑和紧张,反而会引发学生患得患失的不良心态,从而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因此,能否使学生养成并保持平稳心态,在考场上发挥正常,是非常重要的。本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寻找一些化解焦虑的方法和技巧,并在课堂模拟中加以演练,以提高学生的抗焦虑能力和应考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水平。

二、教材分析

教材采用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教材难易适中,比较适合初中的实际……

三、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具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对于学习的有关知识和理论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四、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理解考前学生心理的表现形式。

2、领会应对紧张的方法 动作技能目标:

1、让学生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

2、掌握应对紧张的方法,保证良好的考前心态。 态度与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理智感,减少冲动感,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分析不良应考心态的形成原因。

2、排解考试焦虑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直面焦虑,认识焦虑程度与学习绩效的关系。

六、教学策略

启发教学和情境教学

七、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提问法

八、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

九、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情景演练所需道具【长棍一根(扫帚柄亦可)、桂圆约20颗、桔子6个、大香蕉一串;毛公仔一个】。

十、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

十一、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10~13分钟)

寻“根”究“底”之故事篇

一、讲述“弈射不中”的故事。 以“羿射不中“的故事导入提问:神箭手后羿为何会射不中?(学生作答)他为什么会紧张?学生回答后,师生一起总结:情绪波动(紧张)导致不中,过多考虑与射箭本身无关的问题导致紧张。

二、以听似“弱智”的问题开端,以环环相扣的几个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与动机。

2 a、师:你们会说话嘛?

(学生集体肯定回答后,就近提问一个学生:在路上碰到你的熟人和同学,你会很自然地和他打招呼么?学生回答后,老师再问:那么老师现在要求你当着所有老师和同学的面深情地朗读一首情感丰富的诗歌,你能很自如地做到么?学生回答并请该生陈述理由后,老师作小结论)

b、师再问全班同学:你们可以在一千甚至更多人面前自如地演讲么?可以的请举手。 (举手者寥寥,老师请学生讲述原由)

三、在了解何为焦虑、消沉的基础上,陈述产生焦虑等不良心态的“元凶”,进而总结出导致不良应考心态的种种原因:(课件展示)

1)自我期待太高

2)对考试结果的超前担忧

3)被过去考试失败的经历所困扰 4)用脑不科学,事倍功半

5)过度紧张身体、生理等外在因素6)考试态度、动机不正确

„„

„„

四、师:以鲁迅先生“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为引子,鼓舞学生在应对考前焦虑时“见招拆招”。(幻灯片展示)

(第一环节内容小结:本环节以能生成学生探究心理的小故事——神箭手后弈射不中的故事作为引子,引发学生对于“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因素缘何产生的有意识思索,并通过衔接紧密且能吸引学生自觉营造课堂氛围的几个提问,步步为营地导入到我们本节课的主题中去,为后面的游戏环节作了较好的情绪铺垫。本环节用时10~13分钟)

【第二环节】(约13分钟)

“见招拆招”之游戏篇

一、小游戏A(约5分钟)

第一步骤:老师将一串桂圆低低举起,要求能摘到的学生摘。(学生轻而易举摘到很多) 第二步骤:老师再将一串桔子举得较高,要求同第一步骤。

(学生站起或跳起来能摘到) 第三步骤:老师最后将大串香蕉高高举起,要求同第一步骤。

(学生摘不到,只能“望蕉兴叹”) 提问:大家从这个小游戏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学生充分思考并回答后,师生共同总结:量力而行方能有所收获。不要为自己树立过高的目标,应进行恰当的自我期待)

二、对焦虑曲线图的分析,探讨(约5分钟)

焦虑 幻灯片显示焦虑曲线图

师:请大家按四人小组分组研究、探讨,而后全面地描述出该焦虑曲线图所蕴含的意思。(此过程用时3分钟,要求学生动手写下其所得出结论) (学生回答后,师生共总结:过高或过低的焦虑都不可取,但适度焦虑可以让效率更高,所以我们要能直面紧张和焦虑)

三、小游戏b(约3分钟)

第一步骤:要求一组同学以自己认为最快的速度 依次往后传毛公仔。

3 第二步骤:给这组同学以一定压力(其他同学快速鼓掌,

制造急促气氛,老师并说掌声停止毛公仔在谁手中就让谁表演节目),再要求他们依次传递毛公仔。

提问其中一个同学:鼓掌前后心情和动作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适度焦虑的益处)

(第二环节小结:此环节集游戏、图、文于一体,力争让学生在愉快而略带紧张的参与中切身的感受到正确评估自我对摒除不良心态的重要性;适度焦虑(紧张)对效率提升的重要作用,这个环节实际就是运用归因理论让学生反省自己的学习状态,找回并提升学习的自信心。本环节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设问和同感回应:要能及时提炼和升华学生的发言,并调动学生们在结论性问题上产生共鸣,达成共识。本环节用时约13分)

【第三环节】(约13分钟)

应对考前焦虑之实战篇

一、针对有些同学考前用脑不科学,事半功倍因而导致焦虑的情况提出参考对策,即: 考前三十天作好两件事:(课件展示)

a.适当参加自己喜欢的文体活动。(老师并做解析) b.强迫自己养成规律的作息。

(老师并做解析)

二、临考前紧张,心跳加速怎么办?

a.师:让我们“吐故纳新”。并作示范。然后师生一起练习。在一张一弛之中,使积压在内心深处的紧张,压抑都吐出来,轻松上阵。

b.解析“我能行”之歌,师生齐朗读。(大声、踌躇满志地)

三、送一副自勉联给学生(课件展示),并解析之,提出期望。

四、音乐播放《从头再来》,播放前告诫学生,不管遇到多大困难,都不要消沉,不要放弃,因为“心若在,梦就在”,大不了从头再来。(鼓励会唱者一起唱)

(第三环节小结:本环节选取考试前最常出现的不良状况为例,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摸索和借鉴最适合自己的舒缓方法;同时与学生一起作放松练习,即避免了教师的说教式教学,又让学生深得要领;加之此时对励志联,歌曲、词的重新理解,应能使学生产生较大触动,进而学会去调控自身的情绪)

五、课堂小结(寄语)(1~2分钟)

师:同学们,考试不是险境,即使它是万里汪洋,只要我们轻松上阵,它就是美丽的千山万水,你会发觉:当你面带自信,驾着轻舟,踏破万重浪,你前方的人生也就变得越来丰富、越来越美丽。希望你们体验人生的淋漓酣畅,一路高歌,跨过一次次考试,登上成功的巅峰!

师: 让我们持平常心,在考试中发挥自己正常的水平,大家能不能做到?!

(学生答)

师:最后,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为我们美好的明天加油! 十

二、教学评价与反思

4

采用讨论和学生参与练习的方式开展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但是在课堂上开展的活动和实际练习,让学生参与过多,时间把握不容易掌握,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原来知识的储备。

5

第5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反思

----以生科12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

(专业班级:生科1201班 姓名:XX 学号:11111111111)

指导教师:XX

一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

(二)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三)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四)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二丶国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近年来,国内的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小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总数的10%左右;初中生占15%左右;高中生约为19%。他们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情绪反常、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学校恐怖、吸烟酗酒,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广州市1994年对1000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有53.2%有心理行为问题;1997-1998年中科院心理所的专家对北京市8869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比率为 32.0%;2000年北师大课题组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不同地区抽样选取16472名中小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初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2%,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9%;高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5%。尽管调查采用的量表和问卷各不相同,得到的数据也有较大差异,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学生存在着较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是客观事实。

根据我们从1996年开始的研究和有关调查发现,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主要包括学习、自我、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其比例分别为30%、20%、30%和20%左右。具体对小学生来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方面体脑不协调、不适应的学生逐渐增多,5年级小学生问题最多。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2年级小学生最多,3年级最少。从整体发展趋势看,3~6年级小学生学习方面的心理行为逐渐增多。在人际关系的信任感方面,2~5年级小学生问题逐渐增多,5年级最多,6年级小学生明显减少。另一方面,小学生的人际建设性不断增强,在对社会自我、家庭自我、学业自我和自我认同上,小学2~5年级学生的评价渐趋消极,而6年级则有所回升。

在我们另一项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压力事件的研究中,则发现有30%属于学习方面,40%属于人际关系方面,其它方面的占30%。可见,学习、自我、人际关系、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心理行为问题,是中小学生心理不健康表现形式的主要方面。对此,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要预防、减少和解决青少年学生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就离不开扎实而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丶师范生具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职业意义 ① 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 ② 有利于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 ③ 有利于智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 ④ 有利于心理疾病的防治。 一丶理论教学过程与反思

(1)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与反思

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使我觉得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比如,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再如,由于家庭的残缺,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首先,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我们学校也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就应该做到实处。使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我们的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外,学校还应该定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另外,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单靠个别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那么学习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比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家长还应鼓励孩子多交友,在择友上加以指导,培养社交技巧,过多指责、约束孩子反而会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共同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2)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教学过程与反思

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和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指导学生尊重父母,理解和体谅父母的苦心。其次,要建立好良好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进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再次,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教师要指导学生恰当评价自己和他人,团结友爱,彼此沟通思想,达到相互了解和信任。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这方面的教育越来越显得重要。四,现在的学生心理上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解决的方法也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总结和学习。总之,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即使学习成绩很好,也不是社会需要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他们甚至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心理健康和个性健全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因果,不可分割。一方面,个性的健全发展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另一方面,心理健康又是促进个性健全发展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人,是人格健全的人,也是个性鲜明的人。健康的心理是优良品德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心理健康,才回品德高尚,人格完整。

(3) 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理论流派教学过程与反思

(1)动机过程马斯洛假设,每个人都有若干种基本需要,如安全、归属、爱、被重视和自尊,满足这些需要的动机叫做缺乏性动机,不满足便会出现精神障碍,如神经症、人格障碍、分离性障碍等。但是,满足了这些需要虽可免于上述精神障碍,却并不算达到了真正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特征之一是自我实现,即最大可能地实现个人的潜力。这种需要是高层次的需要,也叫做丰富性需要。此时,单纯追求快乐和减轻紧张不安,不足以解释这种人的行为,他们辛勤地工作,往往要体验更强烈持久的紧张,甚至要冒巨大的危险。然而,正是这样的人生历程,使个人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G.Allport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个人潜能的发挥为了长远的常常是达不到的目标,而牺牲享乐,保持紧张。长远的目标、社会价值以及诸多利益之综合性体系等,都给发挥个人潜力提供了用武之地。

(2)投身于生活中G.Allport提到,自我的扩张是成熟的一个属性,这种人忘我地工作、思考、娱乐以及对别人的忠诚,他的生活是丰富多彩而又独特的。

全身心投入生活的人,对来自别人的刺激(不论是成功的行为还是苦难中的呼救)都有能力报之以热情的、全力以赴的反应。

(4)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技术与方法教学过程与反思

1、精神分析的咨询理论。常用的具体方法有:自由联想法、释梦法、疏泄法、领悟疗法、暗示法与催眠疗法等。

2、行为主义咨询理论。具体方法有:系统脱敏法冲击疗法厌恶疗法自信训练法代币强化法放松法生物反馈法消退疗法、行为塑造法等。

3、人本主义咨询理论。具体方法有:理性情绪疗法认知转变法自我指导训练法应对技巧训练法隐匿示范法等。

第6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践总结

我校自开展“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项目试点以来,实践积极探索并初步形成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学设计为前提,系统网络为支撑,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为依托,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同步导学相融合的“多元互动”课程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指导下,各课程责任教师根据专业特色、课程特点,积极开展具有自身优势的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下为笔者负责的开放教育专科教育管理专业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总结。

一、对远程开放教育的认知及课程的特点

远程开放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对学习者实施教与学的培养人的工程。因此,必须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并坚持教学的一般原则,对受教育者进行合理组织和有效的教育资源调配,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 “零距离”的远程教育。

电大开放教育学员普遍存在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较弱的问题,但是他们大多有一定的生活、工作经验、善于观察、直觉感悟能力相对较强,重视学以致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确立扬长避短,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原则,在教法上要深入浅出,以直观讲解和案例分析为主,以利于学员接受。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育管理专业(专科)的一门选修课,教学对象为教育管理专业的学生。该课程主要是向学生系统介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着眼于提高学员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水平及实际应用能力,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课程。

由于该课程的教学对象主要都是来自中、小学(幼儿园)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这就要求我们用多种视角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把握,坚持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三中心”的根本转变。即,从教师、课堂、教科书为中心,向学生、网络环境以及包括网络资源在内的多媒体教材为中心转移,帮助学生养成个性化学习和集体协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考虑到他们实际工作的需求和成人学习的心理特点,为使学员能较为系统地掌握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初步具备这方面的理念、知识和素养,并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加以运用。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意运用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的演示进行讲授。在讲授过程中,主要侧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培养、课程教学资源利用的引导,课程重难点的讲解,同时,采用讨论式、答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旨在通过组织学员阅读、思考和讨论,提高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施全过程。

1、教学设计:主教材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主编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配有相关IP课件。笔者作为课程责任老师,在网上发布有教学实施方案、教学辅导(包括电子讲义、思考与练习、复习指导等)及综合训练,负责面授辅导。教学全过程支持服务由各教学班的导学教师完成。

2、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自主完成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学习。为了帮助开放教育学员从自身学习条件出发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知识,笔者优化整合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包。

3、在线学习:学生借助计算机网络在Internet上实名登陆进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区,利用责任教师制作发布的网上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4、同步学习:学生集体参加教师的面授辅导,辅导教师在课室,运用多媒体教学平台,通过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的演示进行讲授。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主要进行学习方法、课程教学资源的引导,课程重难点的讲解,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5、讨论学习、协作学习:学生通过电子邮件、电大在线教学平台、网上讨论、网上答疑、网上搜索等方式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交流信息,接受教师指导,实现知识构建。为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学习、协作学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每两周1次在网上回答学生提问。辅导教师在集中辅导过程中,还根据需要临时组建学习小组,让学员相互开展讨论,形成小组学习、相互合作的学习习惯。实现实时交互和非实时交互相结合、远距离交互和近距离交互相结合,促进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总结

笔者在开放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教学中逐步形成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精讲”为主导,远程教学管理和学习支持服务为保证的“精讲导学-自主学习-助学保证”三维一体互动教学模式。

1.精讲导学

远程开放教育是一种变教师为导师的教育。所谓导学,主要是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由于本专业的教育对象都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他们绝大多数仍然习惯于传统的集中面授方式,同时对集中面授的要求非常高。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高效地运用有限的集中辅导时间,科学筹划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采取精讲课程的重点内容,而不应面面俱到,全面讲授课程内容。

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即自觉地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包括参加集中面授辅导,利用各种资源自学,在网上搜寻教学信息,主动寻求学习伙伴和解决疑难的途径等。自主学习强调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在这方面显得还很不够。例如,教师组织的网上讨论和实时答疑,学生参与的程度就不高,更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所谓有组织的小组学习也大多留于形式,学生较习惯的协作学习方式还是被动接收或一对一的隐性电子邮件交往。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信息搜集的引导,网络教学平台的导航功能和搜索功能要突出,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助学保证

远程开放教育坚持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其具体体现就是助学。助学就是围绕学生和学习这一中心开展系列教学服务。教学服务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知识传授;二是技术支持;三是管理落实。与此相应的人员有教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教师对学生的助学,除了正确引导和辅导学生学习外,还要花大力气进行资源的整合和综合应用及发布。比如说,网上讨论和答疑,事先要进行充分的设计和筹划,增强针对性和吸引力;对形成性作业,事先也得策划和筛选,遵照必须和够用的原则,有目的地布置作业和问题,事后要有检查、评价和讲解,这样才能使形成性作业不留于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第7篇: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设计教案(记忆)

走进记忆王国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关于记忆的基本知识——记忆的过程和规律。

通过简单的活动使学生体会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探究有效记忆的方法。

素质目标:树立学生增强记忆力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记忆的规律;识记方法。

难点: 记忆的过程;记忆的心理特征以及各种形态。 【理论基础】

记忆

1、概念

记忆的基本过程是由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三个环节组成的。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对事物的识别和记住,并形成一定印象的过程。保持是对识记内容的一种强化过程,使之能更好地成为人的经验。回忆和再认是对过去经验的两种不同再现形式。记忆过程中的这三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识记是保持的前提,没有保持也就没有回忆和再认,而回忆和再认又是检验识记和保持效果好坏的指标。由此看来,记忆的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记忆的基本过程也可简单的分成“记”和“忆”的过程,“记”包括识记、保持,“忆”包括回忆和再认 。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过程。只有经过编码的信息才能被记住,编码就是对已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编码是整个记忆过程的关键阶段。

2、 过程

2.1 识记:识记是指通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区分、认识并在头脑中留下一定印象的过程。对事物的识记有些通过一次感知后就能达到,而大部分内容则需要通过反复感知,使新的信息与人已有的知识结构形成联系。识记作为记忆过程的第一环节,对记忆效果的好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了解、掌握识记规律,有助于改善记忆。 2.2 遗忘:遗忘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和再认,或者回忆和再认有错误的现象。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遗忘过程在记忆的不同阶段都存在。遗忘基本上是一种正常、合理的心理现象。

2.3 再认:再认是过去经历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被识别和确认的心理过程。在再认过程中,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材料的再认速度是不一样的,这和影响再认的因素有关。

回忆:回忆是在一定诱因的作用下,过去经历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再现过程。如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学生要把头脑中所保持的与该问题有关的知识提取出来,这种提取过程就是回忆。

3、种类

按内容: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成四种:

1.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叫形象记忆。这些具体形象可以是视觉的,也可以是听觉的、嗅觉的、触觉的或味觉的形象,如人们对看过的一幅画,听过的一首乐曲的记忆就是形象记忆。这类记忆的显著特点是保存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典型的直观性 。 2.情绪记忆:是以过去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如学生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愉快心情的记忆等。人们在认识事物或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会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或情感内容,这些情绪或情感也作为记忆的内容而被存贮进大脑,成为人的心理内容的一部分。情绪记忆往往是一次形成而经久不忘的,对人的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如教师对某个学生的第一印象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该生的态度、行为,就是因为这一印象是与情绪相连的。情绪记忆的映象有时比其他形式的记忆映象更持久,即使人们对引起某种情绪体验的事实早已忘记,但情绪体验仍然保持着。

3.逻辑记忆:是以思想、概念或命题等形式为内容的记忆。如对数学定理、公式、哲学命题等内容的记忆。这类记忆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基础的,具有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等特点。

4.动作记忆(运动记忆):是以人们过去的操作性行为为内容的记忆。凡是人们头脑里所保持的做过的动作及动作模式,都属于动作记忆。如上体育课时的体操动作、武术套路,上实验课时的操作过程等都会在头脑中留下一定的痕迹。这类记忆对于人们动作的连贯性、精确性等具有重要意义,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础。

以上四种记忆形式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动作记忆中具有鲜明的形象性。逻辑记忆如果没有情绪记忆,其内容是很难长久保持的。 按保存时间

1.瞬时记忆: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这种记忆是指作用于人们的剌激停止后,剌激信息在感觉通道内的短暂保留。信息的保存时间很短,一般在0、25~2秒之间。瞬时记忆的内容只有经过注意才能被意识到,进入短时记忆。

2.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保持时间大约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据L·R·彼得逊和M·J·彼得逊的实验研究,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18秒后回忆的正确率就下降到10%左右。如不经复述大约在1分钟之内就会衰退或消失。有人认为,短时记忆也是工作记忆,是一种为当前动作而服务的记忆,即人在工作状态下所需记忆内容的短暂提取与保留。 短时记忆有三个特点:

记忆容量有限,据米勒的研究为7±2个组块。“组块”就是记忆单位,组块的大小因人的知识经验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组块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数字,也可以是一个短语、句子、字表等。

短时记忆以听觉编码为主,兼有视觉编码。 短时记忆的内容一般要经过复述才能进入长时记忆。

3.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的记忆。从时间上看,凡是在头脑中保留时间超过1分钟的记忆都是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所存贮的信息也都经过意义编码。我们平时常说的记忆好坏,主要是指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虽各有自己的对信息加工的特点,但从时间衔接看是连续的,关系也是很密切的。 【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学准备】

(一)引入

1、机械记忆力的小测试:

呈现一组数字,给学生看1分钟,随后写出: 57,29,32,47,94,86,14,67,75,28,79,24

评断标准:12 超优秀,8~9 优秀,4~7良好,<4 一般

2、集中注意时的记忆力

12 33 40 97 94 57 22 19 49 60 27 98 79 8 70 13 61 6 80 99 5 41 95 14 76 81 59 48 93 28 20 96 34 62 50 3 68 16 78 39 86 7 42 11 82 85 38 87 24 47 63 32 77 51 71 21 52 4 9 69 35 58 18 43 26 75 30 67 46 88 17 64 53 1 72 15 54 10 37 23 83 73 84 90 44 89 66 91 74 92 25 36 55 65 31 0 45 29 56 2

在上面这些数字里,圈出任意连续的15个数字,比如0到14,2到16等等 评断标准:40秒~60秒优秀,60秒~90秒良好,90秒~180秒一般

知道了自己记忆力的情况,同学们可能会想怎么样才能保持良好的记忆力,或者该怎么提高,那么,什么是记忆呢?

记忆就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过去的经验也就是指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事件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这些经验都储存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叫做记忆。

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发明和创造。——伏尔泰

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有惊人的记忆潜力,只要他有志学习,勤于锻炼,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他就一定能提高记忆力。

(二)记忆过程

识记:识记是指通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区分、认识并在头脑中留下一定印象的过程。对事物的识记有些通过一次感知后就能达到,而大部分内容则需要通过反复感知,使新的信息与人已有的知识结构形成联系。识记作为记忆过程的第一环节,对记忆效果的好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了解、掌握识记规律,有助于改善记忆。

遗忘:遗忘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和再认,或者回忆和再认有错误的现象。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遗忘过程在记忆的不同阶段都存在。遗忘基本上是一种正常、合理的心理现象。

回忆:回忆是在一定诱因的作用下,过去经历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再现过程。如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学生要把头脑中所保持的与该问题有关的知识提取出来,这种提取过程就是回忆。生活所必需的。

再认:再认是过去经历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被识别和确认的心理过程。在再认过程中,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材料的再认速度是不一样的,这和影响再认的因素有关。

(三)识记窍门

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记忆要与操作结合起来。

(四)识记方法

组块记忆法 口诀法 归类记忆法 数形挂钩法 联想连锁记忆法 ……

第8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课程设计作业 (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课程设计作业(选作三题)

请大家分三次做!用纸写,不交本子,两周后交!

以下选做一题:

1. 撰写一个心理活动教案并完成课件

2. 国外学校心理健康研究或学校心理学服务模式的新进展(可以选择一个国家)

3. 设计一个心理拓展训练项目

4. 观看或创作一个心理情景剧,说明优秀心理情景剧的特点。(从主题、内容、设计、精神、演技方面作评述)

5. 描述自己的个人成长史,包括自我成长分析与职业行为分析。

以下选做一题:

1.比较解梦、音乐治疗、禅修治疗、催眠治疗的异同

2.积极心理治疗主要技术及其应用

3.魔术商店心理剧技术及其应用

4.家庭治疗意象技术及其应用

5.瑜伽心理治疗及其应用

6.中国道家认知治疗及其应用

7.禅修疗法及其应用

8.房树人测验理论依据及应用

以下选做一题:

1. 读嵇康《养生论》有感

2. 读《伤害论》有感

3. 读孙思邈《千金要方》有感

4. 读葛洪《抱朴子·养生论》有感

5. 读苏东坡《养生说》有感

6. 读《易经》有感

7. 读《道德经》有感

8. 读《黄帝内经》有感

9. 《人生发展心理学》(美)詹姆斯·O·卢格

第9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

小学心理课不同于其他学科,没有明显的知识型结构,由于心理它重在活动,重在学生参与,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达到心理体验的目的。所以,在通常的教学方法基础上,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但具体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角色扮演法 1.什么是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扮演活动中的角色,进行现场表演,通过观察、体验,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在排演时,要求学生扮演他们所想的所感觉或在某情境他们会做什么?另一方面是反角色扮演,即要求他们猜测与自己不同角色的观点,通过两种角色扮演鼓励他们同理、同情,增进双方的了解。

2.运用角色扮演法的原则

由于角色扮演法是一种当众表演,需要有较强的参与意识,所以,对于那些随和、性格外向、有安全感的学生易做到,而对于害羞、性格内向、防御心理强的学生,角色扮演相对显得困难。而安全的、接纳的、信任的气氛及教师的鼓励有助于学生的参与。在运用角色扮演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假如学生明显地表现出害怕,不要勉强让他们扮演,而是分给他们一些其它任务,直到他们自动参与。

1 (2)鼓励学生把角色扮演当作一种游戏。

(3)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扮演的角色而不在学生身上。注重角色所表现出的意义和感觉,而不是学生表演得 多么好。创造一种非批判的气氛,使学生有信心,喜欢表达他们自己。

(4)应使课堂气氛活跃,非表演同学积极关注表演者,给予表演者更多的支持和激励。

3.常用角色扮演法及适用对象

(1)相声表演。此种表演可以是一人的单口相声,也可以是两人的对口相声或多人的众口相声。表演者以通俗、幽默的话语向学生展示深刻的心理学道理。例如:想让学生认识到“注意”这一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作用,就可以让一名学生进行注意的自述“我叫注意”。进行情绪调控教育时,可让两位同学说对口相声“我不生气”等等。由于此类表演需要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其它表演技巧,故较适合于中、高年级学生。教育活动内容可以是所有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心理训练。

(2)哑剧表演。这种表演是一种非言语性的。教师根据活动内容,让学生充分利用肢体、面部、身段等进行表情达意,学会非言语交往。表演可以是一人或多人,如表演“同学见面”、“生气时”、“幸福时刻”、“等待”等等。此类表演难度稍低,适合于小学各年级学生。从教育内容来说,主要适用于情感教育和交往指导,也可考虑实际情况运用于其它教学内容。

2 (3)角色互换。此方法是让学生先后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分别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促使彼此了解,学会不同角色应有不同的社会言行,每个人的言行应符合他所承担的角色。表演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互相配合,如“我来当教师”、“失败时的我”、“三人座谈”、“假如我是他”等等。此类表演适合于小学各年级学生。教育内容主要适用于自我意识训练,情感教育、个性塑造和交往指导。

(4)小品表演。这种方法是把幽默、讽刺或赞许的语言与滑稽的动作结合起来,展示生活、学习中的一些事情,告诉同学们其中的道理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小品表演大多为多个同学参与,以期接近生活,情境显得较真实,富有感染力,如“同学病了”、“同学来我家做客”、“给妈妈过生日”等内容。此类表演有一定难度,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从教育内容上看,适用于自我意识、情感、个性、交往等方面的训练。

4.角色扮演法的理论基础

关于角色扮演有一经典性实验研究,研究者先测量被试对某一事物的态度,然后要求几个被试扮演演说家,按照事先规定好的要求发言,每次发言所表达的是一种比被试本人原有态度更为极端的态度,其他被试充当听众。扮演结束后,实验者对被试的态度重新作了测量,结果发现,扮演演说家角色的被试的态度沿着发言时表现的态度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听众的态度却很少受影响。

由于角色扮演使受教育者亲身体验了所扮演角色的言行,感受深刻,往往能够引起较大的心理变化,所以,在实验教育中,恰当使用

3 这种方法,常常收到神奇的效果。实践证明,有的班主任运用这种方法,采取班干部轮流制管理班集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价值观辨析法 1.什么是价值观辨析法

价值观辨析法就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把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解决价值冲突,进而按照自己较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言行。

2.运用价值观辨析法的原则

(1)教师首先必须诱发学生的态度和价值陈述。

(2)教师必须无批评地和无批判地接受学生的思想、情感、信念和观点。

(3)教师必须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 3.常用价值观辨析法及适用对象

(1)小组讨论法。针对某一问题设置情境(问题应为开放性问题),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分组方式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匹配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个小组内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最后形成小组意见。接下来小组与小组讨论或辩论,最后由老师做总结。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主要功能是应用问题,使讨论顺利进行并使讨论不离开主题,鼓励成员多贡献意见。此方法需要一定的认知基础,较适合于中、高年级学生。教育内容适合于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态度、个性、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

4 (2)两难问题法。教师利用假定的、设计的或真实的两难问题,让学生进行判断,激起内心价值冲突,触动原有的心理认知结构,产生不满足感,以达到改变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目的,从而提高心理水平。教师应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或辩论,作出判断,寻找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此方法根据问题设置可适合于不同年级学生。在教育内容方面,适用于小学生个性塑造和品德形成等。

(3)脑力激荡法。此方法允许学生对一个问题能自由地考虑可采用的方法。脑力激荡法可以帮助学生产生很多的概念,它的目的是在一种兴奋、有趣、安全及接纳的气氛下产生一般与非惯例的概念,鼓励学生真诚地贡献意见,不管有无价值,甚至类似开玩笑或引人注意的意见,还是要接纳它,应特别鼓励有创意的学生。在讨论时,教师不作评价,只在最后作以总结。该方法适合于各年级学生。在教育内容方面多适用于学生智力训练。

除以上方法外,还有排序与选择,敏感性训练与倾听技术,歌唱与美术,游戏与刺激,以及个人日记等价值辨析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灵活使用。

4.价值观辨析法的理论基础

价值观辨析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纽约大学的拉斯(L.Raths)和他的两名学生西蒙(S.Simon)与哈明(M.Harmin)。1966年他们出版的《价值与教学》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价值辨析基本原理。他们认为,价值观念是个体的一种内在价值,往往不能清晰地意识到,因而难以指导人的行为。为了让这些潜在的价值观念发挥作用,就需要对它们

5 进行一步步辨析,价值辨析所采用的形式是使学生在他们的直接生活中思考一些价值选择途径,同时使他们对学校生活的周围人产生积极态度。它帮助儿童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学生辨认自己的价值观念以及这些价值观念与其它价值观念的关系,揭示并解决自己价值冲突,将自己的价值观念与别人交流,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美国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及他的合作者布莱特(M.Blatt)1973年设计的“小组道德讨论”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都支持了价值辨析法学派的观点。

由于价值分析采用诱导方式,反对呆板说教和强硬的灌输式教育,教师易于掌握,学生乐于接受,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促进良好行为的发生。

三、榜样引导法 1.什么是榜样引导法

教师利用小学生的模仿特点,让他们通过榜样行为的观察,使自身受到强化,模仿榜样的言行,从而实现受教育的目的。榜样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符号性的(通过传播媒介来呈现的榜样)。

2.使用榜样引导法的原则

(1)榜样的选取必须是可亲、可敬、可信并与学习者有较大相似性。

(2)榜样行为的展现应是渐进的。

(3)呈现榜样的同时,最好配以讲评,突出模仿行为。 (4)为学生模仿行为提供心理安全,促使其大胆模仿。

6 (5)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强化模仿行为。 3.常用的榜样引导法及适用对象

(1)参观、访问。参观工厂、农村、公园、学校等,走访工人、农民和优秀学生,听其言,观其行,激发学生向榜样学习的强烈愿望并从身边做起,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如,走进公园看到许多人都主动把果皮、纸屑扔进垃圾箱,不践踏草坪,教师趁势提示,提高学生的模仿倾向。可以说有目的地参观访问只是榜样学习中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模仿身边的榜样,从日常生活做起。由于榜样是活生生的,学生较易保持注意力,所以此方法适合于小学各年级。从教育内容说,较适合个性塑造,美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

(2)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科技教学手段,通过传播媒介来呈现榜样(传播媒介有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电影、卡通片、文字说明等等),学生观察榜样,进行模仿学习。这种榜样比真实榜样更能突出要求模仿的行为,因为教师能够事先做精细的安排,而且比真实的榜样更安全,真实的榜样是不受严格限制的,是富于变化的。又由于媒体榜样可反复使用,所以在心理教育上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式。实践证明,“百部爱国主义影视片教育”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由于这种教学方式教育性兼容艺术性,形象生动有趣,颇受学生欢迎,可对不同年级学生施教,教学内容可涵盖多个方面。

4.榜样引导法的理论基础

7 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之一,当代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此理论认为,学习者只要观察到榜样的反应,即使自己未直接受到强化,也未进行实际练习,也能形成某些相应的行为。观察学习更符合人类学习的许多实际情况,更能说明个体的许多复杂行为的学习过程,班杜拉和库珀斯曾做过一项实验研究,研究是这样的:一批儿童与成人玩打球游戏,玩的时候,儿童可随意从旁边取得糖果,作为示范榜样的成人则给自己确定了一定规范,如达到一个分数值才能去取得糖果。结果发现,儿童通过观察也能给自己确定某种规范,做到了才去取糖果。班杜拉把这种在榜样示范下形成的新行为称为替代性反应的形成,因为这是个体通过观察使榜样的行为通过替代而内化成了自己的行为。根据这一理论,结合日常生活我们不难看到榜样的力量,所以教师一方面设法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良好榜样,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做到榜样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四、行为强化法 1.什么是行为强化法

行为强化法就是教师运用强化手段来巩固学生良好行为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所谓强化是指任何有助于机体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强化手段一般有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凡施加某种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叫正强化。凡移去某种不利的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叫负强化。惩罚是指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而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由于负强化 8 和惩罚效果不够稳,而且可能带来一些负作用,所以在教育中多采用正强化。

2.运用行为强化法应遵循的原则 (1)多适用正强化少使用负强化和惩罚。

(2)教师必须明确通过教学要改变哪些不良行为习惯,建立那些行为方式。

(3)强化物和强化呈式的选择因人而定。 (4)强化时有必要对学生伴随说理教育。 3.几种常用的强化方法及适用对象。

(1)奖励。奖励是指施于行为之后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可能性的事物,是一种正强化。奖励一般可分为社会性奖励、物质性奖励和活动性奖励。社会性奖励包括微笑、赞扬、拥抱、亲昵、抚摸等,这种奖励对低年级学生特别有效。物质奖励是用可消费的物品作强化物,如饼干、食物、音乐、玩具、图片、代币等等。活动奖励是指用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作为强化物,如自由时间、跳皮筋、踢球等。具体使用何种强化物要根据学生个人受好而定,另外,还要注意让学生学会自我奖励。

运用奖励时应注意:奖励的行为是具体的;奖励的选择遵循多次奖励仍不满足为原则;鼓励学生自我奖励。

(2)惩罚。惩罚是指为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可能性而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在学校里教师一般运用两类惩罚,第一类惩罚是在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发生后施加某种痛苦或

9 厌恶的刺激,以减少受罚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如批评、警告、记过,甚至开除学籍等处分。第二类惩罚是在不良行为发生后,取消学生喜爱的某种刺激以减少受罚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如扣除行为得分、暂时收回某种奖励或暂时取消参加某种娱乐活动的权利等等。除此之外,让学生学会自我惩罚。

运用惩罚时应注意:避免不适当的惩罚,如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应有很强的针对性,重罚其事,轻责其人;惩罚伴随说理教育,以提高惩罚效果;力戒惩罚后又立即给予奖励。

(3)强化不相容反应。这一方法是把不强化那个不合社会要求的反应同强化另一个与顺应不良行为显然对抗的合乎社会要求的反应相结合,借以消除顺应不良反应的方法。例如,上课有的学生爱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老师可以给予认真听讲的学生奖励,从而使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改掉做小动作的坏习惯,学会认真听讲。对于咬指甲的人,可以教他在任何时候,只要想到咬自己的指甲,就握紧拳头将双臂交叉放在胸前,以对抗咬指甲行为。种方法类似于“冷处理”。冷处理就是当学生做出不良行为时,不予理睬,使他得不到关注,久而久之这种不良行为就可能消退。

以上几种行为强化法重点是针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不良行为的矫正,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可以适用于不同年级的小学生行为塑造和矫正。

4.行为强化法的理论基础

10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现代行为主义首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创始人、行为矫正技术的创始人之一,B.F斯金纳认为:行为操作发生后,立即呈现强化物,行为就强化了,强化是操作性行为形成的重要手段。强化在斯金纳的学习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他学习理论的基石和核心。他认为,行为的发生变化都是强化的结果,要控制行为就要设法控制强化,控制强化就能控制行为。斯金纳指出,只要一项操作出现后,继之呈现一个强化刺激,操作的强度就会上升,只要安排好一种特殊的强化形式,就会几乎随意地去塑造有机体的行为。著名的“斯金纳箱”是斯金纳用来研究动物学习的实验装置。箱内装有一个杠杆,只要白鼠掀压杠杆,就会滚出一个食球,这样白鼠就会压杠杆,以取食物直至吃饱为止。以后,他又用鸽子做类似的实验。从动物实验研究过程中,他发现并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即机体自发固有强化或无强化的伴随而相应增加或降低重复出现的概率。除以上方法外,还有许多其它的方法,众多的方法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认知,另一类是行为。为使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应把知和行紧密结合起来,以一种方法为主导,多种方法为辅助进行教学,不能孤立地去适用某一方法,在学生心理发展历程中,认知活动的成份与行为活动成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没有固定的方法,行之有效就是好的方法,但是在教学中我也有这样的困惑:对于极个别的行为问题学生如何才能做到使他认同老师的心理引导从而快速的改变行为?

上一篇:村网格化管理工作总结下一篇:国企基层党建工作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