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存在的问题

2022-10-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规划存在的问题

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土地利用的基础就是土地的规划,是为了加强对土地的宏观调控,一方面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还能增强对土地的科学管理,推动城市化建设更好的发展下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就对土地规划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我国土地规划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土地规划管理;土地利用;对策

土地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项重要生存要素,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土地资源也日渐短缺,土地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就越发凸显。很多地区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也没有经过合理的安排,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现象非常严重,因此当前完善土地规划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必须要重视起来。

1、土地规划管理体系问题

1.1管理體系不够全面

目前来看,土地的规划存在相当多的漏洞与不足,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方面没有较为完善的行政体系支撑,只是作为总体规划的附属而存在,这容易导致土地规划管理出现偏离的情况,使得土地规划的难度加大。还有些地方即算是有相应的规划管理条例,也很难认真严格的执行,这更加剧了土地利用与规划的不充分性等问题,使得有关土地权益问题矛盾重重。土地规划管理体系的不完善、规划的碎片性等都体现出土地规划管理体系的不足与缺失。

1.2建立完善的规划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规划管理体系主要工作就是完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从总体上来说,就是将全国的国土资源管理业务实现信息化管理。实现土地规划管理的信息化有利于提高规划管理的效率,减少管理费用;有利于社会和政府加强对土地规划的调整和实施管理;有利于提高土地规划的作用,让人们重新认识到政府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有利于促进地方政府和国家财政的发展。而且在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时,要处理好内网和外网之间的关系,构建全国统一的管理网络。

2、土地规划管理人员的问题

2.1管理人员的能力欠缺

对于土地规划管理来说,其直管部门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工作人员的胜任能力不强的话,那么很难将土地规划管理工作落实和做到位。目前来看,国土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能力、服务态度水准等方面还亟需提升。

2.2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素质

土地规划管理人员是保证整个规划质量的最重要的人员,要招收具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进行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管理人员是否具有高的综合素质决定着这个土地总规划的质量是否合格。拥有一个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有利于保证土地规划能够加快开展,让地方政府能够彻底执行土地总规划的要求。这是因为土地规划的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对有关土地规划的法律、经济、行政、技术都要有一定的认识,要自己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管理人员还要全面参与到土地规的全过程中去,管理土地规划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对于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

3、土地规划方法问题

3.1土地规划方法落后

在日常的土地规划与开发利用过程之中,土地的总体规划方法主要是采用计划经济时期传统的规划方式,主要以土地使用的经验判断为主要基础,对城市发展的客观事物做出基础性和综合性的判断,制定出土地规划方法与指标,实现城市化的土地规划发展方案现阶段主要欠缺通过各种数据推算,达到综合化发展的日的,要对客观事物有定的了解和认识,清楚的意识到土地问题与经济问题的联系。我国土地规划部门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到土地规划必须要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联系,还要考虑静态数据与动态处理方式的结合,规划的年限较长,缺乏灵活应变的能力,误差也随之增加,规划脱离现实礼会情况的发展,背道而驰。

3.2改进土地规划方法

一是改定性分析方法为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二是改静态分析方法为动态分析方法。以往人们常采用的规划方法虽然采用了数据来说明问题,但其实质仍然是定性分析的方法。如果把对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做出的判断用数学关系式,数学模型等展现出来并进行推算分析。这就变成了定量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方法是以定性分析为基础的,实质上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静态分析方法是对某一事物在某个时点、某一特定空间上的状况进行分析并做出判断,以此为依据进行规划的方法。而土地利用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所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身也应该是这种动态变化过程的反映。土地规划必须要加强现代化土地规划方法的改进,要保证土地规划的科学、合理、有效性,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证土地规划的未来发展具有对突发问题的应对能力,土地规划过程中所建立的定性分析必须与现实情况紧密结合,形成有效的发展规划,保障土地规划的科学价值。因此,要想求得具有动态特点的规划方案,必须采用动态的规划方法。当前的规划,由于只有一个规划期末的数据,无规划期间内每一个进程的数据,因而缺乏可操作性。如把规划期划分成几个时段,每个时段有明确的指标要求,对实施者来说就容易把握。规划也就容易落实。

4、土地的专项计划的问题

4.1专项计划有待加强

我国的大部门土地资源规划管理部门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对土地的宏观规划上对于许多细节之处的研究并不是特别的深入。换句话来说就是我国曾经出台过一系列相关的规划指导,但是对于专项的规划却未颁发具体的规章制度所谓的专项规划只是对总体的规划起到一个补充说明的作用。这种专项规划一般是由于行政命令等情况而出台的。正因为如此导致我国的土地资源规划管理部门在对土地进行规划管理的时候有失偏颇,整体的战略性不够强极易造成规划不得当的情况发生。

4.2完善土地规划管理的计划和目标

土地是我国一种宝贵的财富,因此在建立土地的规划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在兼顾国家利益的同时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也考虑进去综合考量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土地规划而言并不只是短期而言更需要做长远打算的。在对土地进行规划的时候,要依据一定的规律科学的进行土地开发和使用不可一次性将所有土地都进行开发。除此之外对用于现有的改造的资金要真正的用到实处抽出其中一部分投入到资金土地规划的相关设施上从而保证土地规划和管理的顺利开展。

土地管理规划工作是一个很繁琐的工作,如果缺乏计划性的话那么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就很容易失去方向。当前应该完善土地规划管理的计划,不论是土地管理的专项规划计划还是整体宏观的规划计划都应该有一个科学合理、具有战略性的规划。协调商业用地和耕地的平衡关系不盲目进行开发特别是对于一些农用耕地不足的区域应该保证应有的农用耕地,实现生态、经济、人文环境的和谐发展。与此同时对于土地规划管理来说很多时候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导致土地规划管理中出现了一些违法违规的现象。在目前的监督水平上进一步加大监督的力度,坚决惩治任何违背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行为为土地规划管理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总结:

综上所述,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完成的好坏一方面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另一方也会对我国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必须要重视起来,这对推动我国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必须要真正落实土地的管理工作,优化土地管理制度,不断改进土地规划的方法和策略,树立科学的规划管理意识,尽最大的可能避免土地浪费的问题出现。

参考文献

[1]武继尊,李博涛.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业家,2013,09:240.

[2]黄艳华,曹月娥,周颖,李小华.我国土地规划管理问题及改革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13,22:9443-9444+9458.

[3]田立峰.我国土地规划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4,04:56.

作者:杨劲松

第2篇:我国城市的建筑规划存在问题探究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建筑规划在城市建设中地位愈来愈重要,并取得巨大成绩,但在城市建筑规划和建设中亦暴露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城市建筑规划建设中不能有效解决,将会对城市建设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文章以我国城市的建筑规划为研究定性,着重分析我国城市建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城市建筑规划问题对策。

【关键词】城市建筑规划 影响 问题 探究

建筑规划是由“建筑计划”演变而来,建筑计划和规划有共性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化,共性为二者都具备前瞻性,都是对城市建筑绘制蓝图;而差异性在于建筑计划是按照时间为参照物所进行城市建筑活动,而建筑规划则是根据城市发展规律以及对城市认识深入化所提出的具有战略性发展目标。城市建筑规划是城市长期战略性的变革,是城市建设和城市长期发展基础,随着世界范围信息化、市场化、生态化、和谐化进程加快,城市建筑规划亦要将追求和谐、生态化作为新时期建筑规划特色。在迅速发展城市建设中,城市建筑规划亦暴露诸多问题,如何认清和有效解决建筑规划问题已成为当前城市建筑规划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一、我国城市建筑规划中存在主要问题

(一)建筑规划管理部门职能发挥不力

城市建筑规划管理部门职能发挥不力是我国城市建筑规划最主要问题,建筑规划随机性使之与其他城市发展规划不协调,致使城市建筑规划存在实施难现象;在有些城市建筑规划职能部门都是未确定的未知数,在一段时间就更换职能管理部门,其中建筑规划和建设所涉及的土地问题管理和房地产管理无法形成统一;建筑规划管理部门建筑规划体现一定程度随意性,容易受到利益和管理层更迭情况影响发生建筑规划变更情况。

(二)公众对城市建筑规划缺乏了解,不能有效形成监督

公众和市民对建筑规划缺乏足够认识和正确定位,当城市建筑规划和建设对个人利益造成影响时,民众常会对建筑规划和建设带来巨大阻力,这种情况在经济发达地区到处可见,尤其是公共建设规划对市民个人或集体利益产生影响时,不能从大局出发,严重影响城市规划质量和效率,最后相关部门为保障城市建筑规划不得不采取强制性措施;公众对城市建筑规划缺乏了解,亦可从侧面体现城市建筑规划缺乏健全法律保障和市民淡薄的法律意识;城市建筑规划富有极强地域性和独立性,容易被作为政府政绩驱动,进而削弱城市建筑规划功能,而公众缺乏对建筑规划认识和定位,导致城市建筑规划缺乏有效监督。

(三)城市建筑设计缺乏前瞻性,片面追求速率而非效率

交通拥挤、下水道排水问题是当前许多城市常遇到和难以解决的难题,除了和汽车行业发展和降水因素密不可分,城市建筑规划缺乏前瞻性亦是产生诸多社会问题主要原因,而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在进行后续补救就显得苍白无力;而在建筑规划和建设中,“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等忽略对效率和质量追求,一味追求“速率”。因此,在进行城市建筑规划时,充分考虑其前瞻性,加强对城市建设质量和有效性,提升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四)国内城市建筑规划内容不明确,且存在规划主体错位现象

和国外城市建筑规划相比,国内建筑规划内容迷糊、不清晰,并未在规划工作开展中形成统一。国外进行建筑设计时,评价标准全面(历史保护和城市改造、人行區、文化传统、建筑艺术等),国内城市建筑规划内容不明确,使得城市建设忽略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建筑规划存在严重的决策主体错位,城市建筑规划立法缺乏严格责任追究,致使城市建筑规划呈现“领导化、政治家化”,一些领导为牟取私利,使建筑规划偏离良性的运行轨道,既给城市建设造成不可估量恶果,又引发严重恶劣的社会影响。

二、改善我国城市建筑规划问题的对策

针对我国城市建筑规划存在问题,文章从以下方面提出改善善我国城市建筑规划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并完善的建筑规划信息网络系统,充分发挥建筑规划机构职能

城市建筑规划机构需对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资源根据城市发展需求进行规划补给的综合管理机构,建筑规划机构需根据不断发展进步社会获取丰富、全面、准确信息作为建筑规划基础,而建立完善的建筑规划信息网络系统,可以提高对收集资料和数据整理和归纳效率,更好对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处理;筑规划信息网络系统建立,可充分提升建筑规划机构职能发挥。

(二)建立并完善公众监督参与制度,提高监督水平

建立并不断完善城市建筑规划公众监督参与制度是具备双赢的举措,一方面通过公众监督参与,让建筑规划设计者能够知晓公众实际喜好和需要;一方面使公众加强对城市建筑规划的认识,进而激发公众监督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避免城市建筑规划趋向单调和呈现偏好性,使城市建筑建设更加绚丽多彩;城市的发展、城市建筑的发展都和公众存在紧密关系,缺少市民和公众的参与,城市规划和建设总宗旨“为人们创造适于生活和居住场所”将成为空话、大话;公众的监督参与亦可帮助规划师和建筑师从开发商阵营走向人民阵营,为人民利益而服务;

(三)增强建筑规划意识,秉承“建筑规划先行”原则

建筑规划工作是城市规划建设重要组成部分,要遵循前瞻性原则、从可持续发展方向开展城市建筑规划工作。将城市建筑规划和城市文化建设、环保规划、交通规划等有机结合起来,树立全方位、全过程的城市建筑规划意识,将长短期规划、建筑规划和建设综合考虑,将生态环境、交通状况、住宅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等与建筑规划形成科学、合理的结合,确保城市建筑规划科学、可持续执行;在进行建筑规划时,时刻牢记“建筑规划目的是为人们创造适于生活和居住场所”,一切状况均需为建筑规划让步;同时建筑规划要注意资源节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用最小的成本规划处最优异的城市建筑环境。

参考文献:

[1]蔡琦.对城市建筑规划存在的问题探讨分析[J].知识经济,2009-07-01.

[2]刘铁峰.当前城市建筑规划的个性缺失[J].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11-01.

[3]曾光.刍议如何做好城市的建筑规划[J].经营管理者,2011-02-20.

[4]蒋文生.我国城市发展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03-30.

[5]颜明.城市规划中产业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2011-09-01.

作者:董立英

第3篇: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摘 要:城市规划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对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阐述了城市规划的概念和内容,其次说明了城市规划的原则,最后指出了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了分析。

关键词:道路等级;城市交通;交通拥堵

1 城市规划概念及内容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规划,尤其是在如今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时期,城市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对城市规划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认为: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一种政策活动,它设计并指导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要。日本则更强调城市规划的技术性:城市规划是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城市的技术手段,旨在合理地、有效地创造出良好的生活与活动环境。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包括:土地使用的配置;城市空间的组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

2 城市规划的原则

城市规划的原则,是正确处理城市与国家、地区、其他城市的关系、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城市建设的内部关系等的指导思想。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整合原则。城市规划要从实际出发,要正确处理和协调好各种关系,尤其是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要同步发展。

②经济原则。城市规划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

③安全原则。城市规划要注意城市防灾,注意交通安全,注意人民防空等一系列关乎市民安全的问题。

④美学原则。城市规划要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协调,历史气息与现在气息并存。

⑤社会原则。城市规划中要树立为全体市民服务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城市规划精神,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需要。

3 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城市规划的随意性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不能随意变更,但现在每个城市的规划却因为利益驱使或领导的变更经常性变更,使城市建设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针对这种问题应推动依法治国,强化监督意识。

3.2 城市规划不够科学,实践性差,经济性低

许多地方规划部门碍于领导的权力对领导做出的指导不敢提出正确的意见,导致规划不够科学,可行性差,经济效果不好。

3.3 城乡规划体制分割,城郊接合部建设混乱

城市郊区的规划管理尚没有规定具体的规划细则,在现今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被画成空白地带。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由于城市规划部门与土地管理部门对城郊接合部分而治之,城郊接合部成了“两不管”的脏、乱、差地带。

3.4 开发区规划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脱节,自成体系

在如今各类开发区、大学城、软件园等可以独立进行规划,肢解了城市的总体规划,是未来城市长远健康发展的隐患。

3.5 规划监督不到位,管理实施不严

在城市的各个郊区,集体土地未经征用就进行开发建设的现象屡见不鲜。

3.6 区域化规划、协调机制不健全

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思想仍占上风。一些规划部门仍拘泥于过去“城市规划”的旧框框,不注重城市与周边城镇的协调发展,“只见单个城市,不见区域城市群”的传统思维严重破环了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

3.7 摊大饼

摊大饼是指城市的建设发展采用围绕一个核心,以同心圆的方式不断向外扩张。这种发展方式容易造成人口的过度拥挤,交通不便,城市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等弊端。

3.8 “鬼城”的出现

“鬼城”是指资源枯竭并被废弃的城市,属于地理学名词。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城市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因空置率过高,鲜有人居住,夜晚漆黑一片,被形象地称为“鬼城”。

近年来,部分城市的急剧扩张,已经涌现越来越多空城,高大密集的楼盘中,少有人烟,晚上偌大城区只有两至三成灯光点亮,孤零零毫无人气可言。“鬼城”如同一场传染病,在全国各地蔓延,除了广为人知的贵阳、营口、丰都、鄂尔多斯等城市,常州、鹤壁等城市也开始出现空城的魅影。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地,从一线城市到小县城,许多新区新城或多或少赢得了空城鬼城的名头。

“鬼城”的出现及蔓延根源在于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机制。考核机制不转变,因为利益的原因,地方政府对土地的依赖就会继续,“鬼城”的问题就无法真正解决。

3.9 千城一面

千城一面是指城市建设风格雷同。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的进程加快,大广场、宽马路、景观房产、欧式建筑等规划建设热潮席卷全国。

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气息。每个城市的规划建设都应该显现出不同于其他其他城市的文化和特征,然而在现今城市规划中普遍存在着照搬照抄的现象。本来是风格迥然不同的两个城市,结果在城市规划中却出现了相同的城市规划逻辑。千城一面不仅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丢失了自身的历史文化,也减弱了城市自身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10 城市建设时序混乱

先盖房后修路、再修下水道的错误建设时序,造成城市污水横流、建筑垃圾遍地,绿地被大量占用,城市的生活环境质量持续下降。

3.11 盲目大拆大建,出现城市建筑短命现象

据报道,被上海市民誉为“华丽的弧形’、‘亚洲第一弯”的上海延安东路高架桥,设计寿命长达100年,却为了配合外滩通道综合改造工程只使用了11年就被整体拆除。2006年10月,“坚固得像碉堡一样”的山东青岛市著名地标建筑青岛大酒店被整体爆破,建成仅20 a。根据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耐久性为100 a,一般性建筑为50~100 a。”据统计,美国的建筑平均寿命为74年,欧洲建筑的平均寿命超过80年,而目前我国城市建筑的平均经济寿命只有25~30 a,相比世界发达国家的建筑物平均寿命“短命”许多。

3.12 历史建筑、城市风貌受到严重破坏

解放以来,我国城市中传承着城市文脉的历史受到三次严重破坏,第一次是解放初期到大炼钢铁时期,第二次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之后,借着“改造旧城,消灭危房”等口号使不少城市的历史建筑、城市风貌遭受了灭绝性的毁坏。

在现代的城市建设中,存在着历史古建筑和遗迹的地方往往是利益最大的地方。于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由于利益的趋使,原有的大量的古建筑和遗迹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换来的却是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原有的历史文化气息荡然无存,给城市留下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

3.13 城市生态受到严重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已经迫在眉睫。世界十大污染城市,我国竟然占了有八个,分别是:贵阳、重庆、太原、兰州、淄博、北京、广州、济南。

生态环境是一个城市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一个城市生活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程度,设施的完善程度,更重要的是生态环境的良好程度。同时还要看城市的布局是否合理,建设是否人性化,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目前我国的城市发展均是以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为代价,各种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在现实中执行力度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

3.14 城中村

“城中村”仅指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位于城区边缘农村被划入城区,在区域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但在土地权属、户籍、行政管理体制上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的村落。

城中村的内部通常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以低矮拥挤的违章建筑为主、环境脏乱、人流混杂、治安混乱、基础设施不配套、游离于城市管理体制之外,成为了都市的“癌症”。从地域角度上讲,它属于城市的范畴。从社会性质的角度上说,仍保留了传统农村的因素。具有城市与农村双重特征的城中村究其产生原因,同中国的城乡二元体制、以及土地所有制度等多种因素有关。

参考文献:

[1] 曾浦成.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6).

[2] 上官碧峰.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发展分析[J].山西建筑,2012,(27).

作者:王振

第4篇:行政村规划存在的问题

1、规划中排版不统一;封面标题方正小标宋,字体用小二号或二号,统一把“(十二五)”三个字删了,落款日期统一落成2012年2月20日;章,统一用“黑体,居中,用三号”。节这一级的应该用“

一、

二、

三、。。。。。”编号,节以

下字体统一“仿宋GB2312三号”;再下

一节序号为“

(一)、

(二)、

(三)。。。。”;再一下级用“

1、

2、

3、。。。。。”;再下一级用“(1)、(2)、(3)。。。。或①、②、③、。。。。。”不能越级使用。有的搞成大点“一”后就是“

1、

2、

3、。。。”行间距统一用单倍行距,

2、方案中文字内容,“前言,指导思想,原则”统一用,“技术标准方案”,要结合实际进行修改好。

3、规划中的数据来源,一定要与基本情况表册上核对好“人口、劳动力、人均收入、土地资源”等上落列。

4、编目录。统一搞得自动获取。这个参照下一段说明进行。

如果是一篇已经打好的文件,想要生成目录,可采用如下步骤:

1、对整个文本进行排版处理;

2、先将第一个一级标题选中,再点击工具栏“字体”前“正文”的下拉菜单,选择“标题1”;

3、此时会在此行前出现一个黑点,表明此行已被设为

目录项(前方黑点不会被打印);

4、对此行进行段落、字体的设置,设置要求就按前面的要求进行。

5、光标放在刚才筛的目录行中,再点工具栏的格式刷,将文中所有需要设为一级标题的全部用格式刷统一格式;

6、依照2—5步骤现将文中2级、3级„„依次设置完毕;

7、光标放在文中需要放置目录的位置,点击菜单中的“插入”-“索引和目录”,在“目录”选项单中进行适当设置,也可不用修改,直接使用默认值,确定。

8、此时目录就会自动生成了;

9、要想对目录进行字体、字号等的修改,可选中目录进行修改;选取时注意,不要直接点击目录,而将鼠标放在目录左方,光标成空箭头时单击,此时会将整个目录选中,进行修改。如果只想修改某一行,将光标放在该行最后,向前拖选;

10、如果文章中某一处标题有改动,可在改动完后,在生成的目录上点右键,在右键菜单中点击“更新域”,所修改处在目录中会自动修改。

第5篇: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邯郸市城市体系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十堰市文锦学校 肖华琴

摘要:近代城市变化巨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同时也带来了种种矛盾。诸如居住拥挤、环境质量恶化、交通拥挤等,首先危害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因此从全社会的需求出发,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些矛盾的城市规划理论。 关键词:城市规划、现状、不足

城市规划是人类未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从更本质的意义上,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个层面上的、以城市城市层次为主导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中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为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地持续发展服务,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方便的空间环境和公正的社会环境。现已邯郸为例谈一下邯郸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很多城市也有类似的情况。

邯郸是一座30公里半径、220万人的大都市。2008年4月1日邯武快速路的开工仪式,是这一精彩乐章的序曲。整个大邯郸将形成“市域中心城市(中心城区+峰峰城区)-市域副中心城市(武安市)-县域中心城市(县城)-建制镇”四个层次,整个城市沿着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京广客运专线、青兰高速公路、长济铁路及309国道发散性展开,形成“一个都市区、两条城镇发展主轴线”的空间格局。目前邯郸正在打造一个环城30公里半径的卫星城圈,形成中心城区为核心,卫星城为不同功能载体的组团式都市区。主要包括中心城区、峰峰城区、武安市及永年、肥乡、成安、临漳、磁县和广府镇在内的重点城镇,总面积2852平方公里,号称“1加8组团”。中心城区主要由主城区和马头城区构成,为环城高速公路、邯济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南水北调干渠所围合区域,总建设用地209平方公里,是现在人们脑海中以环城路围合的主城区面积的两倍。每个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总会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邯郸也不例外。

1、城市人均绿化面积少。城市规划应遵循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人类城市人工环境的建设,必然要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这种改造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已经到了不能再继续下去的程度。在强调经济发展的时候,不应忘记经济发展目标就是要为人类服务,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邯郸的文化小游园、小片林和小绿地比较少,荒山绿化面积不足,而且城市的人工湖泊数量较少。

2、城市居民幸福指数不高,这主要体现在一些休闲、艺术等相关建筑设施上。城市规划应遵循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城市是时代文明的集中体现,城市规划不仅要考虑城市设施的逐步现代化,同时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居民文化生活的需求,要为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创造条件。现在邯郸应该多建设一些文化艺术中心、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游泳训练中心、邯郸图书大厦、邯郸现代美术馆、科技馆、民俗馆、青年国际娱乐中心、艺术剧院等来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让全市人民享尽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另外,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城市规划更应为城市中所有的居民,不分种族、性别、年龄、职业以及收入状况,不分其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创造健康的城市社会生活。坚持为全体城市居民服务,并且为弱势集团提供优先权,这是城市规划师的根本立场。

3、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尚不完善。城市规划应遵循历史环境和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保持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延续性,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生活方式,促进新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并使之为大众服务,努力追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新科技运用之间的协调等,这些都是城市规划师的历史责任。邯郸是燕赵古都,一些文化遗产弥足珍贵,必须完善对其的保护和管理制度才行。

4、教育资源有一定的欠缺。这部分体现在幼儿园、小学、初高中的分布不尽合理,面对着学生入学率的升高,有些学校还存在90名孩子挤在一间教室里的窘境。

5、居住区、就业区和商业区分布不合理。居住用地的选择应以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及其就业区与商业中心等功能地域的关系不协调,很多居民居住——工作、居住——消费的出行距离远时间长;有些地方居住用地过于大片密集布置,出现造成上下班出行距离增加,疏远居住与自然的联系,影响居住生态质量等问题。

6、创业环境不佳。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城市承载能力相对较低,不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机会,不利于形成高效的行政体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从而升高了工作成本。

7、城市的交通网还不发达。城市道路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成完整的路网系统,邯郸的干道网密度还小,这样也会使人们出行时间变长。伴随交通网的是城市的公交系统邯郸的市内公交只能够满足普通时间段的居民需求,但当某个学校放学尤其是放假时公交内则异常拥挤,还有由市内向周边县城的公交却寥寥无几。为此,邯郸预建设“高速铁路+航空+高速公路客运站”为一体的客运枢纽港和以铁路南站为中心的铁路物流中心港,京港澳高速、青兰高速、环城高速、邯武快速路、邯峰快速路、

107国道、邯大公路、邯大高速、309国道、邯临公路组成“一环九射”对外公路网;与京广铁路、京广客运专线、邯黄铁路和邯郸机场4D改造等重大对外交通设施相组合,使邯郸区域交通枢纽地位不容置疑。

8、城市的环保设施不健全。城市污染主要有水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和空气污染,为此,邯郸市将建8座污水处理厂,使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改建现有垃圾场、新建齐村垃圾场将日处理能力提高到3200吨;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0%,天然气为主,焦炉煤气为辅,液化气为管道未铺设之前补充气源的燃气率100%。使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天数控制在320天以上,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9、居住用地选择的不合理。选择自然环境优良的地区,有着适于建筑的地形与工程地质条件,避免易受洪水、地震灾害,和滑坡、沼泽、风口等不良条件的地区。在丘陵地区,宜选择向阳、通风的坡面。在可能情况下,尽量接近水面和风景优美的环境。居住用地选择要十分注重用地自身及用地周边的环境污染影响。在接近工业区时,要选择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并按环保等法规规定间隔有必要的防护距离,为营造卫生、安宁的居住生活空间提供环境保证。居住用地选择要注意留有余地,在居住用地与产业用地相配合一体安排时,要考虑相互发展的趋向与需要,如产业有一定发展潜力与可能时,居住用地应有相应的发展安排与空间准备。这些方面尚待完善。

10、土地价值利用不充分,这体现在建筑的空间利用率不充分和建筑用地占用良田等方面。在土地上可以施加各种城市建设工程,用作城市活动的场所,而当然地具有使用价值。这一价值还可以通过人为地对工地加工,使之向深度与广度延伸,如对地形地貌的塑造,而使具有景观的功能价值;又如对土地上、下空间的开发,使土地得到多层面的利用,从而扩大原有土地的使用价值。土地的经济属性是通过土地自身的价值被社会认可的条件下来体现的。也表现在土地利用过程中能以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特性上。如徒土地的肥脊所造成农产的丰歉。

11、城乡不够融合和协调。城市和乡村应布局上合理,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城市由于人口集中、信息畅通、经济发达、交通方便,产生和释放出一种开放型的现代物质与精神文明,它对周围乡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农村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以适应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的需要。因此,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应选择走城市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化同步发展的道路。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

有计划地积极发展小城镇,实现农村现代化,使城乡逐步融和,达到城乡共同繁荣兴旺。而邯郸市与周边县城的这种关系则不太协调。

12、城市规划管理不到位。这主要体现在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政策引导、规范市场、控制风险、筹备资金和投资服务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原理》 同济大学、李德华主编2001年6月第三版

2、《当代建设》 作者:刘四青2003年第六期

第6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定稿]

三、城乡规划发展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两大规划衔接不够。即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不够完善,造成与土地部门在工作中有互相冲突与矛盾的地方。

2、规划滞后,编制工作有待加强。城镇规划工作滞后于城镇发展,规划思路和作用有待完善,城乡规划法颁布后,最大的难点就是规划全覆盖问题,县级城市尤为普遍。在广大的乡镇区域,缺少规划指导,在项目选址决策上,缺乏统筹安排,应尽快完善乡镇规划,以及各类专项规划。

3、规划经费不足。规划滞后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规划经费不足,而致使规划不能按时完成。

4、城乡规划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在城市建设上,有些重地上,轻地下,地下基础设施欠账很多,而这些看不见的设施,正是保障这个城市正常运行的的必要条件,如果长时间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将来整个城市的运行就会出现大问题。

5、村镇规划不完善,机构不健全。我旗乡镇规划编制工作落后,村镇规划机构不健全,规划管理水平也不高,缺乏专业人才。

6、规划监管机制不完善。尚未建立起规划行政层级监督制度,各级规划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规划公众参与制度、规划管理行政追究制度和行政纠错制度还不健全,群众举报制度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四、2012年工作思路及措施 <一>、工作思路

我旗城乡规划工作坚持“以规划促建设,以制度促管理”的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拓展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树立规划管理的人本理念、规划机制的创新思想 ,强化科学规划、严格管理,使规划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轨道,实现城乡规划工作的新突破。坚持规划是建设的“灵魂”、“城市建设、规划先行”的思路,努力发挥好城乡规划指导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调控”作用。具体要突出二项重点:

1、以树林召中心城区为重点,全面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以服务城镇化发展为重点,加快推进小城镇和中心村镇建设步伐。

2、坚持规划先导,注重综合考虑村镇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完善配套服务功能。重点指导和帮助小城镇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小城镇的开发建设。

<二>、工作措施

2012年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目标的时期。统筹城乡规划,稳步推进城乡建设、城镇化建设进程,是我旗城乡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2012年,我旗城乡规划工作措施主要有:

1、完善健全各项规划,并着力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尤其

是村镇规划,尽快实现规划全覆盖,为项目的科学决策提供指导。在规划编制中,注重理论提升、综合研究和深入实际,加强各类规划的相互协调和科学衔接,增强规划的系统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大项目的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借力、借脑”,引进先进的规划理念,产生好的规划方案,带动我旗规划编制水平的全面提高。

2、强化规划引导,提高规划服务。加强对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等层面的规划引导和调控,进一步挖掘城市发展潜力,促进城市资源配置最优化、利用最大化。加强城市重要地块的城市空间、城市景观、城市风貌的规划设计,对城市资源进行高层次、高品位、高水平的挖掘和整合,在规划建设中彰显个性,推动城市建设的良性发展。

3、强化规划实施,着力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一是坚持专家论证制度,进一步完善规划审批制度,减少和规范自由裁量权。二是深入推进“阳光”规划。通过规划网站、电视、报纸、专栏等形式进行规划公示、政务公开,使得相关权益人对规划审批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责任制度。进一步强化规章制度的落实,确保干部职工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四是严格规划管理和实施。严格规划技术控制,严格控制城市交通预留用地和红线,根据城市容量进行规划设计,科学组织交通,充分考虑停车位、公园、公厕等问题。五是加强建设

项目批后管理,加强与市行政执法局的协调配合,加大查处各类违法建设的力度。认真开展房地产开发领域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整治与建设工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4、强化规划基础,着力提高规划信息化水平。一是完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做好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与市行政服务中心审批系统的链接工作,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提高审批和服务效率。二是健全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注重加大城市地下管线资料收集和补测工作,更科学合理利用地下空间,统筹规划城市管网建设。三是完善城市地形图测绘工作,及时收集和入库最新的基础地形图数据,保证规划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常用常新。

5、强化队伍建设,着力提高规划队伍素质水平。一是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服务发展意识,提高工作实践能力。加强行风效能建设,深入开展创建“服务发展最佳科室”和“优秀公务员”评选活动,转变政风行风,树立规划为民、高效形象。二是强化业务学习和调研。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开展业务培训,深化学习制度,健全学习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干部职工精学本领,成为业务能手和管理行家。

第7篇:城镇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探讨

高质量建设我国的城镇,必须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要深入认识和全面把握城镇化的发展规律,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可见,城镇建设必须以科学合理规划为先导。

1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1.1城镇规划和基础设施滞后

城镇要发展,规划要先行。但从我国城镇的发展现状来看,规划严整滞后于城镇的发展。在城镇发展的进程中,主要是以外延发展为主,是一种重数量、轻质量的城镇化道路。这种发展模式导致城镇用地粗放,城镇建设杂乱无章,镇不像镇,村不像村。在编制规划时缺乏科学性、预见性和超前性,使得城镇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规划不注意城镇内部资源的充分利用,不注意旧城区的改造;各个项目用地的规划布局不合理,生活区与工业区、商业区等功能区相互混杂„„规划布局的不合理直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城镇规划的滞后性,严重制约了城镇化进程。不少城镇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相应的水、电、路和环卫等配套设施,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1.2城镇建设和规划相脱节

城镇规划是指城镇人民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镇土地。协调城镇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镇规划的根本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镇合理的进行建设和城镇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镇社会发展目标的综合手段。规划是建设的先导,是建设的基础,但一些领导的城镇规划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随意修改城镇规划。干预城镇规划依法实施,使城镇规划成为一张空文。

1.3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⑴规划编制工作整体滞后。一是区域范围内缺乏系统、科学的城镇体系规划。除几个重点镇外,其他乡镇建设规划自成体系、各自为政、随意性较强,大部分城镇功能结构、产业结构、平面布局和建筑设计单调雷同,难以形成自己的风格。二是城镇(县城和建制镇)虽都有总体规划,但多数正在修编和研究过程中。全县的乡和村庄规划覆盖率较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专项规划滞后,在己制定的城乡规划中,除碣石地区外,其它地区均无控制性详细规划。

⑵规划管理薄弱,违法建设屡禁不止。一是乡镇一级大部分还没有成立管理机构,没有专业管理人员。二是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等现象较为突出。许多乡镇建设项目在办理土地征用手续后到县发改部门立项时,才到规划部门征询建设项目选址意见;许多村庄不按规划的要求进行建设,加之一些村干部更换频繁,规划实施缺乏连续性。

⑶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大多数城镇道路、给排水、绿化等市政公共基础设施还不配套,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还不完善,一些城镇建设缺乏特色,品位不高。同时,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各重点镇和南北山区乡的发展极不平衡。

⑷投融资渠道单一,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目前,城镇建设资金,主要以政府出资和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为主,还没有形成二级融资机制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城镇自身缺乏造血功能,投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从而制约了城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城镇建设规划的探讨

2.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规划也是生产力。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编制统一协调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⑴突出规划的科学性。树立“规划为纲、规划为上”的规划意识,面向“三农”问题,突出规划的科学性,按照“农村工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在布局上确定好小城镇的性质、功能和基础设施规模使小城镇成为连结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和桥梁。

⑵突出编制内容特点。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要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大专院校编制。要以“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理念,按照建精品、出亮点的要求,从质量、深度和专项内容上,坚持高起点、高品位修编,并且着力在超前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上下功夫。

⑶加强对小城镇规划的管理和监督。要加强对小城镇规划的管理和监督,完善重点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保证规划的有序进行。规划编制经费要纳入县区和城镇财政预算。

⑷规划部门要严格执行规划,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强制性。规划决不能随领导人的调整而变更,随领导人的意志而转移。对违反规划的建设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2.2加强管理,提高水平

努力提高城镇管理水平是根本保证。一些发达国家城镇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城镇“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而我国城镇发展的现状却是很多城镇“重建轻管”,“有硬件,无软件”。因此,在抓好城镇建设的同时,必须提高城镇的管理水平。

2.3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城镇人居环境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单靠城镇自身或某一方面的努力都不行,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政府领导和多方面的配合。笔者认为,政府应在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强建设管理。尤其是要把城市的基础设施放在首位。基础设施是居民享有城市文明生活的物质保证,包括规划建设道路、电网、饮水、污水处理、液化气站、通讯广播网络等等。因此。政府要提高认识,多渠道加强资金投入。在道路、绿化和住宅上进行较大投入的同时,加强地下的基础设施管线的建设,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4大力保护环境,提高居民参与意识

城镇往往处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具有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优势,一旦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起来,比之大城市更有条件实现最佳人居环境。目前在欧美,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公司开始迁往一些环境优美的城镇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笔者认为大力保护和美化环境,对于城镇的发展十分关键。未来的城镇发展,并不一定要按照大城市的发展模式,应结合各自的地理优势和自然特点,建设风貌独特的人居环境。通过新的探索完全可以做到城市现代化生活方式与田园风光的完美结合。成为人们返朴归真,崇尚自然的理想归宿。大力保护环境,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将是实现城镇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5塑造城镇特色,建设各具特色的城镇

加强对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分析,挖掘自然的、历史的和地方的特点,形成具有时代感和地方特色的城镇风貌。塑造城镇特色要注意把握完整性和综合性。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城镇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组织实施道路、供水、供热、排水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各具特色的城镇。

2.6城镇发展中应把握的重点

⑴要抓好规划、要科学编制城乡布局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城镇建设详细规划以及相关的专业规划,努力实现规划的全覆盖。同时,要建立一套监管规划实施的体制机制,下决心解决规划建设“两张皮”的问题。

⑵要高标准建设、城镇建设要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坚持建设的高标准,要按照彰显大气、追求精细的思路,建设近水、亲绿、宜人的开敞空间。同时,新建市政公共设施及房屋建筑,要达到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

3结语

城镇规划既要着眼于当前的利益,也要考虑未来的需要;既要从城镇的自身出发,也要树立区域和全局观念;既要有超前意识,也要不脱离实际。只有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城镇建设规划内容才能够进一步深化,能够使城镇建设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8篇: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目前国内外虽然对人力资源规划也有不少的研究,但大都忽视了其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密切相关性。在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基于企业战略下的人力资源规划模型、规划方案设计以及如何贯彻实施该理念,如何将其应用于企业实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制订和有效实施人力资源规划,要明确人力资源规划战略目标,建立多维交叉体系的规划工作机制,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提高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素质,优化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环境。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相关概念

1、人力资源规划概念

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科学预测组织在未来环境变化中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利用和开发策略,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保证企业和个人获得长远利益。人力资源规划是确保企业能够适时获得适量和适用的人员的程序,使人力资源获得经济有效的运用。人力资源规划概念包括以下含义:以组织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为依据,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将组织确定的人力资源战略转化为必要的人力资源政策措施,使组织得到长期的利益,注意实现员工的目标。

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

(1)数量规划。人力资源数量规划是根据企业战略对未来业务规模、地域分布、商业模式、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等因素,确定未来企业各级组织人力资源数量及各职类职种人员配比关系或比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企业未来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和供给计划。

(2)结构规划。人力资源结构规划是依据行业特点、企业规模、未来战略重点发育的业务及业务模式,对企人力资源进行分层分类,同时设计和定义企业的职类职种职层功能、责及权限等,从而理顺各职类职种职层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3)素质规划。人力资源素质规划是依据企业战略、业务模式、业务流程和组织对员工行为要求,设计各职类职种职层人员的任职资格要求,包括素质模型、行为能力及行为准则等等。人力资源素质规划是企业开展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活动的基础与前提条件。

3、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原则

(1)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任何时候,规划都是面向未来,而未来总是含有多种不确定的因素,包括内部和外部的变化。内部变化包括发展战略的变化、员工流动的变化等;外部变化包括政府人力资源政策的变化、人力供需矛盾的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的变化。对形势没有充分的估计,规划就会出问题。

(2)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际上强调的就是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中,要消除一种不好的倾向,即狭窄性,考虑问题的思路比较狭窄,在各个方面考虑得不是那么开放。这种情况反映在企业的产业发展战略和市场发展战略上,也反映在产权制度方面。

(3)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应体现在如何将企业中众多数量的人力资源联结成具有竞争能力的核心力量。这就需要利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将企业众多的人力资源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效地发挥整体能力大于个体能力之和的优势,实现优化功能。

(4)科学性原则。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必须遵循人力资源发展、培养的客观规律,以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为出发点,以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为基础,以人力资源发展规律为依据,进行科学的、客观的人力资源规划。

二、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总体水平还不高,企业很难预测潜在的人员过剩或人力不足,普遍存在人力资源数量过剩、质量偏低的现象。但究竟数量过量多少,人力资源质量有哪些不足,大部分企业没有科学的数据,显然,这无法保证企业拥有合理的人员结构。我国企业在人力供求平衡、人力资源的征聘补充、人员培训计划等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都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内容。

2、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存在的问题

(1)规划不清晰、目标不明确。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但一些企业没有清晰的企业发展战略和明确的战略目标,使人力资源规划不清,方向不明,不知道企业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核心人才。一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走一步看一步,目标不明确,导致人力资源规划缺乏方向和目的。

(2)人力资源规划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快速调整。随着市场发展变化,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比较快,企业战略在调整,人力资源规划往往不能及时调整。先前制订出的人力资源规划就失去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造成企业所需的人才不能得到及时的供应。

(3)人力资源规划中缺乏沟通与协作性。人力资源规划需要规划人员从整个企业战略出发,经多方面沟通与协作,调研出各部门的人力资源所需状况,进而制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而在现实中,很多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习惯于仅凭过往数据和历史,便草草制订出该规划,其规划缺乏论证和可执行性。

(4)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门人才,在制订人力资源规划中无章可循。①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专业技能不够;②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职业培训,取得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的寥寥无几。他们虽然有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但往往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凭所谓的经验或感觉办事。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没有管理咨询的前提下,很难作出专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三、人力资源规划影响因素分析

1、企业的发展阶段

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将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组织为了适应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就必须不断地调整其竞争战略。相应地,制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也就有很大的差异。

2、企业的外部环境

在制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的过程中,企业尤其应该考虑地域因素对人才引进方面的影响。所以在制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时,需要重点考虑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对企业人员扩张的影响。

四、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方案设计

制订和有效实施人力资源规划的对策措施有:

(1)明确人力资源规划战略目标。人力资源规划的前提是首先要明晰企业战略,然后分解到人力资源方面,制订人员需求计划、招聘计划、薪资福利计划等与之相配套。人力资源部门要搞清企业未来的行业定位、经营策略、经营规模和

产值目标等。这就决定了选择什么样的人才,人力资源规划才能有的放矢。

(2)建立多维交叉体系的规划工作机制。人力资源规划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企业全员上下协同,上至企业董事长下至普通员工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都应为人力资源规划建言献策。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是由决策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线经理等协同工作,且分工负责完成的。企业决策层负责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同时,与一线经理和人力资源部门共同制订规划方案,并支持下属实施方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力资源的分析和预测,协助决策者制订规划方案,并做好方案的评价,支持一线部门实施规划等;一线经理负责人力资源的核心业务,具体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参与决策层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

(3)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管理者在决策时需要准确、及时和相关的信息资料,如果没有现代化手段的运用,效率之低是难以忍受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必要对客户、业务和市场进行深入接触和了解,把握整个企业发展走向,洞察整个行业走势。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必须是动态的、变化的。

(4)提高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素质。人力资源部门从为业务部门提供增值服务,就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目标、各业务部门的需求,围绕目标实现的高度来设计对员工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态度的要求,深入企业来调动和开发人的潜能。工作是否具有预见性、有无管理技能及对管理的操作能力成为衡量人事经理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人力资源规划是独特的工作,对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领导能力和学习能力要求都很高。

(5)优化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环境。在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中应该充分注意与文化论文“ target=”_blank“>企业文化的融合,具有符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特色,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需要一个和谐的环境。人力资源规划不仅是面向企业的发展目标,也是面向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设计。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实施研究

在评价人力资源规划实施效果时应从以下因素进行分析:(1)实际的员工绩效与事先建立时的雇员的要求相比;(2)生产力水平与建立的目标相比;(3)实际人员流动率与期望的人员流动率相比;(4)实际执行的行动方案与规划的行动方案相比;(5)方案执行的结果与期望的产出相比;(6)方案执行的成本与预算相比;

(7)方案的投入产出比。

参考文献:

[1] 李航. 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感知与防范[D]. 同济大学, 2008

[2] 程建君. 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09 .

[3] 张洪霞.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契合性研究[D]. 天津大学, 2009 .

[4] 李广斌.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D]. 厦门大学, 2009 .

[5] 田新华.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D]. 厦门大学, 2009 .

[6] 聂会平. 人力资源柔性及其对组织绩效的作用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09 .

第9篇:规划设计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为贯彻落实中共徐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徐委发[2007]32号)文件精神和徐鸣书记在“机关效能建设年”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我院积极组织全院干部职工进行了认真地学习,通过深入地学习和讨论,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想干事”的热情,“会干事”的能力和“干成事的”本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不断促进我院工作作风和效能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为建设小康徐州、和谐徐州、实力徐州发挥城市规划应有的作用。现就我院在作风效能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措施提出如下的意见: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l、部分人员存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

2、规划设计能力及水平较低;

3、改革创新精神不强,思想观念滞后,缺乏市场的竞争意识;

4、工作作风疲塌,存在推诿现象,缺乏超越自我,奋力拼搏的工作姿态和精神:

二、整改的措施

l、要正确的树立权利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的意识,教育全体干部职工要把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的满意与否当着工作的首要职责,不断改进和提高自我主动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以亲民、爱民的实际行动、突出的工作业绩和高标准、高效率的优质服务赢得社会和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最终使城市规划行业作风在社会上实现质的飞跃和转变。

2、要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使每个专业技术人员都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城市规划的标准和规范,搞好城市规划设计。使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具有前瞻性、科学性、民主性和法定性,使城市规划建设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真正发挥城市规划在城市经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和决策作用。

3、不断加强和完善效能建设制度,在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基础上,使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同人才使用制度有机的结合起来,彻底打破以往在用人制度上“能上不能下”人事管理理念,从实际出发;从工作和建设出发,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选人、用人的竞争态势。

4、要全面加强全院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教育、建设和管理,切实做到有令就行,有禁就止,不断培养和建立起雷厉风行、立说立做的工作作风,坚决杜绝和防止办事疲塌、推诿的现象发

生,力争做到出满勤、干满点,不断提高办事能力和办事效率,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工作。

上一篇:小学普通话比赛方案下一篇:工程项目书记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