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中国会计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一、西方会计思想推动了中国传统会计思想向近代化转型首先,20世纪初西方会计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使得会计学研究的范围拓宽,有关会计学包含的内容得以大为拓展。一方面增加了原来会计思想中从未有过的新内容,如整理帐和统驭帐。

第一篇:中国会计论文

会计国际化:不是会计去中国化而是强中国化

【摘要】21世纪是和平、发展、合作和安全的世纪,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国家关系国际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在这种大环境下的会计国际化,也成为会计界重要的议题。国际化推动会计国际化。会计国际化有两种形式:会计国际化的跟进式不是会计去中国化;会计国际化的领引式是加强会计中国化。会计国际化的实施在于会计制度的自信、自主与创新。

【关键词】国际化会计国际化

中国化国际标准会计制度

会计国际化标准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关系日益密切,为了适应和扩大国际经济的交往,需要推进会计国际化。会计国际化是国际发展的客观必要需要。

一、会计国际化

(一)会计国际化的概念

什么是会计国际化,会计国际化概念还存在多种认识:

1.趋同论(求同论),如:“会计国际化是指为使会计提供的信息可以满足国际经济管理的需要和内部管理尽量采用先进的方法,而在会计事务处理中采用表现为标准化、规范化和一定程度趋同化的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会计国际化是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差异,寻求一致。”“会计国际化是通过比较分析、协调和处理各国之间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方法的差异,寻求国际经济业务双方都能够适用和接受的会计模式。”“会计国际化是寻求各国会计的共性,消除不必要的分歧,尽量减少各国之间会计准则方面的差异,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同质性和可比性。”

2.统一论(共同论),如:“会计国际化就是全球会计标准趋于统一。这种统一包括:统一会计理念、统一会计准则、统一会计账户和统一会计报表体系。”“会计国际化是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管理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即采用国际上公认的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会计国际化是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中国会计的国际化,其基本涵义就是:在体现会计的中国特色的同时,改革我国会计体系中不适应国际会计惯例要求的方面,在会计工作的具体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准则的制定、会计报表的编报等方面,尽可能体现发展商品经济的共同要求,尽可能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吻合。”

3.通用商业语言论,如:“会计国际化指世界各国会计科学与会计实务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取长补短、渐趋融会而成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

比较以上会计国际化的多种解读,笔者认为会计国际化是会计主体。跨越国界,在国际范围内,通过会计领域的会计活动,在国家之间的交往和沟通,按照国际通行会计规则对会计活动的会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从而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过程。

(二)会计国际化的特点

1.跨国性,在国际范围内以国家为单位,多元主体(国家、跨国公司、地区经济集团、国际经济组织等)跨越国界,参与国家间的会计活动。

2.多元性,会计领域会计活动在国家间的交往和沟通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

3.规则性,会计活动的会计事项在国家之间的交往和沟通,要按照国际通行的会计规则进行会计处理;国际通行会计规则,是在减少各国之间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存在的差异,寻求一致、趋于统一而制定的。

4.目的性,会计活动的会计事项在国家之间的交往和沟通,最终的目的在于相互促进会计事业的发展。

(三)会计国际化的意义

会计国际化对我国的经济、管理和会计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正确地处理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依据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我国会计准则,就能正确地处理资产、负债、权益、收入和费用等方面的会计事项,以便促进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扩大国际间经济合作,吸引国外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

2.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管理水平,按国际准则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特别是决策人员)的水平,以便促进企业参予国际市场大竞争。

3.有利于提高我国会计的国际地位,积极参与国际会计交流与合作,以便发挥会计在发展国际经济中的作用。

4.有利于推动会计发展,建立和健全会计规范体系,发展会计理论与方法,提高会计教育质量等。

(四)会计国际化的内容

我国会计国际化包括哪些内容还有多种观点,如:一元论,会计国际化的内容是会计准则;二元论,会计国际化的内容,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三元论,会计国际化的内容包括:会计法规、会计教育、注册会计师;七元论,会计国际化的内容包括:会计政策、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惯例、执业会计惯例、会计实务、会计事务处理、国际会计活动;八元论,会计国际化的内容包括:会计政策,会计管理体制惯例,会计教育惯例,执业会计惯例,会计核算惯例,会计思想、管理方法、技术方法,会计事务处理,国际会计活动。

对以上举例的5种观点需要指出:在我国,会计准则实际上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法规包括会计基本准则,会计政策已包括在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中不是在会计准则之外另行制定的内容,会计实务是实施会计准则的实际会计工作不需要单列一项,各种“惯例”准确地说是各种“准则”。

比较以上各种观点,笔者认为,在我国现实条件下,会计国际化包括以下内容:会计模式国际化、财务会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国际化、会计管理国际化、会计市场(会计中介机构)国际化、会计教育国际化、会计人才国际化等。

会计国际化的内容有多项,都在不同程度地迈向国际化,但其重点内容是财务会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国际化。会计准则国际化成为会计国际化的重点是因为:一是从会计准则的历史演变分析,其内容有坚实的会计实践和会计理论的基础。二是从会计准则的作用分析,其内容除直接影响会计工作之外,还将影响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研究、会计教学、会计人才培养、会计相关法规、审计等多方面。可见,以会计准则为重点推进会计国际化,可以影响和促进会计其他方面的国际化。

二、会计国际化的跟进式不是会计去中国化

(一)会计中国化的内涵

1.会计中国化与会计国家化

会计中国化是将国际通行的会计规则与我国历年积累的反映会计工作规律性的理论、方法、经验、实务、法规、制度等相结合,从而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会计工作体系。会计工作体系按其构成要素,包括会计的理论、方法、经验、实务、法规、制度等;按其内容性质,包括会计核算系统、会计管理系统和会计体制系统。当前,国际通行的会计规则主要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中国会计实际情况相结合而形成的会计中国化的内容,是有差异的,这部分差异即中国特色会计内容。

会计国家化,是在一定客观环境对会计影响和需要的条件下,在实施会计国际化的同时,又要保持本国会计特色的过程。这即是:“会计国家化=会计中国化(会计国际化<共性>)+会计特色(个性)”。

会计中国化内容与会计国家化内容相比较,会计国家化内容要大于会计中国化内容,其大于部分即中国特色会计的内容。

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会计国际化的形式有跟进和领引两种形式。

(二)会计国际化的跟进式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跟进形式,是随着《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公布,相应据以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制定“会计准则”并在会计工作中施行的过程。《国际会计准则》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和公布。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简称IASC)是1973年6月,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前联邦德国、日本、墨西哥、荷兰、英国、美国的16个职业会计师团体,在英国伦敦成立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其成员已发展到包括104个国家的143个会计职业组织。迄今为止,IASC已发布了39号国际会计准则,并公布了一系列“征求意见稿”。经过IASC的努力,国际会计准则日益完善并得到各国会计界的支持与认可。中国于1998年5月正式加入IASC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2000年进行全面重组并于2001年初改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IASB)。

随着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并公布的《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我国财政部随即据以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制定《会计准则》并在会计工作中施行。我国采用跟进形式实行会计国际化是一个过程。1992年,对会计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对会计制度的改革,制定两制(13个行业的会计制度和10个行业的财务制度);采纳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两则”(即《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两则”于1993年7月1日起在全国施行。1997年至2002年财政部正式颁布了16项具体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1997年1月1日施行1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1998年1月1日施行1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1999年1月1日施行3项:《收入》、《建造合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2000年7月1日施行1项——《或有事项》;2001年1月1日施行7项:《现金流量表》、《债务重组》、《投资》、《非货币性交易》、《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2002年1月1日施行3项:《固定资产》、《存货》、《中期财务报告》。

进入21世纪,我国会计改革进入深层次阶段,进一步展开了面向会计国际化的会计建设。2001年4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完成了改组,开始在全球实施声势浩大的趋同计划,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和推进会计国际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公布修订和新制定的《会计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发布《小企业会计准则》。2012年12月6日财政部发布《事业单位会计准则》。2014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和《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等最新准则。2015财政部发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的几项《国际会计准则》修订“征求意见稿”。这有利于我国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解决企业有关实务问题,保持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使会计国际化的实施进入新的阶段。

(三)跟进式会计国际化不是会计去中国化

1.“会计去中国化”是对会计国际化的误解

在我国,有人对会计国际化存在错误的认识,以为会计国际化就是会计去中国化,是全盘照搬《国际会计准则》,全盘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会计工作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形式上看,施行会计国际化,制定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不实行《企业会计制度》,按照某些人的说法,《会计制度》已经过时,不能采用,《企业会计制度》已被废除,已由制定并施行《企业会计准则》所取代。实质重于形式,形式上将《企业会计制度》的名称改为《企业会计准则》,并没有全部否定《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容,只是将《企业会计制度》原有的内容,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及其要求,结合现实企业的需要进行修改和发展,从而制定《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形式上名称的变化,不是对原有《企业会计制度》内容的全部否定,而是对其继承、扬弃、充实、创新与发展,制定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使新的形式与内容相统一,有利于推进会计国际化。

需要指出,由于实行会计国际化而采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应该肯定在实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历史期间,企业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对规范企业行为,维护经济秩序,严格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监督,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2.在《企业会计制度》基础上的跟进式会计国际化去不了“会计中国化”

我国在施行会计国际化的过程中,有人凭借会计国际化而全面否定《企业会计制度》,达到会计“去中国化”的目的。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不仅要维护企业的利益,更要维护国家利益,不要认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了,美国、欧盟就可以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就能据以正常处理国际经济发展中各种关系。事实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后,至今美国、欧盟还没有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企图以此阻止或延缓中国的崛起,当然,这是他们的痴心妄想。

按照会计国际化的要求,在原有《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依据《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企业会计准则》是必由之路。财政部2000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也是对早期原有《企业会计制度》多次修改和提升而得到不断完善。《企业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发展过程中,具有阶段性的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工作经验、会计规范和会计发展规律的结晶,是广大会计人员智慧的成果,具有中国的特色,是会计中国化的体现。《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依存关系,表明《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国际化是不能全面否定《企业会计制度》所包含的会计规律性的内容,是去不了“会计中国化”的基本内容。《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依存关系如表1所示。

表1表明,《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依存关系,《企业会计准则》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在《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的,而有创新和发展。它推进了中国会计国际化,同时也强化了会计中国化,促使会计工作进入发展的新阶段。

三、会计国际化的领引式是加强会计中国化

(一)会计国际化领引手段多元化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领引形式,是除会计国际化采用“会计准则”手段的跟进形式之外的另一种形式,它是在国家有关部门组织领导下,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采用“会计准则”之外的其他手段,在财务会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国际化之外的其他方面领引(带领并引导)会计国际化的其他方面内容的会计国际化。它主要是在会计模式、会计管理、会计市场、会计教育和会计人才等方面的会计国际化。

实施会计国际化根据其内容,有多种手段可供选择。实施会计国际化的各种手段要具有国际性的标准即国际标准,即由国际组织或相关机构对一定手段规定具有国际性的统一要求。①会计国际化各种国际标准,可由国际组织对一定手段规定具有国际标准性的统一要求;在没有国际组织的条件下,也可由有关国家的相关机构对一定手段规定具有国际标准性的统一要求。实施会计国际化各种手段的国际标准相互联系形成会计国际化标准体系。会计国际化标准体系,在我国主要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地方法规、会计规章、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办法、会计职业道德、其他会计规范性文件等。

1.会计法律,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会计法律规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2.会计行政法规,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会计法律规范。是会计法律的具体化或某个方面的补充。行政法规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如《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等。

3.会计地方法规,是由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委会制定的会计法律规范。它是根据《会计法》和会计行政法规制定的。地方法规有利于在本行政区域内贯彻执行会计法律和会计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4.会计规章,是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会计规章,国务院其他部门制定的会计规章,部门规章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会计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由省长或者自治区主席或者市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

5.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由会计管理机构制定的,单位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标准。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

6.会计制度,是要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共同遵守办理会计事项的标准。如《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工会会计制度》等。

7.会计核算办法,是对某些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为了统一规范会计核算,结合本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等的规定,对会计科目的使用、财务会计报表格式及其编制、成本核算等,进行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如《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民航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电信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证券投资基金会计核算办法》等。

8.会计职业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在会计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职业行为规范。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

9.其他会计规范性文件,是以上各项标准以外的其他具有约束力的非立法性的文件,是由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国务院的财政部门、其他部门制定的会计规范性文件,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会计规范性文件。

(二)国际标准的制定原则

有关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国家组织、社会团体和企业等,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为使会计国际化标准体系各要素达到国际标准的要求,需要依据制定国际标准的原则制定国际标准。制定国际标准的原则如下:

1.全局性,从国际社会或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整体的综合效益出发,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2.公平性,全局范围内对各主体单位的地位及其利益是公正、平等的对待。

3.目标性,在一定条件下所开展的活动应完成的任务,可应达到的要求。

4.公开性,面向全世界一定组织的成员单位及其个体成员,公布国际标准制定过程。

5.协调性,与相互关联的国际标准、国家的法规、政策要协调一致、衔接配套。

6.先进性,反映当前的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生产建设的先进经验和现代管理的先进方法。

7.一致性,每一个标准文件或一系列相关标准文件,在其结构、形式、格式、名词术语、符号、代号和使用范围应保持一致。

8.适用性,标准文件的内容,应充分考虑使用要求,便于直接使用或等同采用。

9.经济性,维护各主体单位的利益,促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致。

(三)国际标准的一般特征

会计国际化标准体系各要素,要以达到国际水平为目标,根据制定国际标准原则制定的国际标准,具有以下国际标准的一般特征:

1.系统性,会计国际化标准各要素,相互联系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从系统的整体出发,建立并制定会计国际标准体系。

2.客观性,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在交往中,对会计事项的处理在各个国家处理规则的基础上,需要制定国际通行的国际会计准则,以便正确地处理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在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

3.普适性,普遍适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所属单位会计机构对会计事项的处理。

4.规律性,反映会计工作及其发展的性质、本质、稳定和必然趋势。

5.方针性,引导会计事业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目标。

6.先进性,反映当代先进的会计观念、会计理论、会计模式、会计核算程序、会计研究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

7.协调性,与国际、国家的相关组织和相关的国际标准、国际法律、规则等,相互协调一致,符合标准、法律、规则的要求。

8.一致性,标准文件的结构、形式、格式、图形、计量单位、术语、标志、符号、代号和使用范围应保持一致。

9.有效性,具有理论正确、技术先进、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高质量、可靠性、成熟性、稳定性、权威性、规范性、指导性,能有效实用。

10.约束性,对各个国家和地区所属单位会计机构对会计事项的处理有一定的约束力。

会计国际化标准体系的途径是依据制定会计国际标准的原则,分别制定具有国际标准一般特征的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地方法规、会计规章、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办法、会计职业道德和其他会计规范性文件等,据以推进各方面的会计国际化。

(四)领引式加强会计中国化

在当前,我国在会计领域只有财务会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条件下,在其他方面——会计模式、会计管理、会计市场、会计教育和会计人才等方面的会计国际化。领引式会计国际化的实际成效是加强了会计中国化,使我国会计工作向国际标准的水平迈进。加强会计中国化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各方面:

1.会计基础建设,提高会计理论水平,完善会计方法,健全会计法规体系。

2.会计工作,依法组织会计工作,完善会计模式,健全以利润核算为中心的会计核算体系,加强会计内部控制,重视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建立会计体制,重组会计组织,加强会计人员管理,实施会计工作现代化等。

3.会计文化建设,主要是会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理论建设、理想建设、道德建设、纪律建设。

4.会计教育建设,促进会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主要包括:健全会计教育体系;优化会计教育规模;培养全面发展的会计人才;完善会计教育课程;会计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编写高质量的会计教材;会计教学方法多样化;重视开展科学研究,提高会计人才质量等。

四、会计国际化的实施在于会计制度的自信、自主与创新

(一)会计制度的自信

在我国,会计国际化要有会计制度自信。自信不是盲目草率,而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自信建立的基础,是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完成一定事业的能力,对自己的成就要有正确的评价。建立在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上的自信,才能按照所确定的目标,走上正路;反之,就会走上邪路。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形成的自信,才能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坚定不移、迎难而上、永远向前和奋斗终生;有了自信,才给人以力量、智慧、希望、改革、创新和快乐,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

制度是要求一定范围的成员共同遵守办理某种事项的标准。制度表现的形式有宪法、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法令、公约、合同、协议、道德、惯例、风俗习惯、乡规民约等。会计制度属于经济制度。会计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广义理解,依据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的定义,会计制度是要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共同遵守办理会计事项的标准。规范会计行为的标准很多,如会计法律、会计法规、会计规章、会计规范性文件、统一会计制度等等;狭义理解,会计制度是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等。①本文研究是广义理解的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自信,是制定主体相信我国所制定的会计制度,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总结提升,通过改革创新,使之日臻完善,是为实施会计国际化的有力手段。

(二)会计制度的自主

会计制度的自主,是我国实行会计国际化有权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由主管会计工作的财政部门自己作主,制定会计制度。自主制定作为实施会计国际化的会计制度——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地方法规、会计规章、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办法、会计职业道德、其他会计规范性文件等,以便在会计模式、财务会计报告、会计管理、会计市场、会计教育和会计人才等方面实施会计国际化。

会计制度的自主制定由自己承担责任,加强了自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制定高质量、高水平的实施会计国际化的会计制度。

独立自主制定会计制度,不是闭关自守、因循守旧、不同外国来往,而是要对外开放,引进、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在会计模式、财务会计报告、会计管理、会计市场、会计教育和会计人才等方面先进的理论、经验、方法和实务,“洋为中用”有利于制定我国的会计制度和促进实施会计国际化。

(三)会计制度的创新

会计制度的创新,是相对于原有的而进行的比较。创新,有的是全新的,原来都没有的;有的是对原有的补充,或充实,使其全面;有的是对原有的修订,使其完善;有的是对原有的改正(改错、纠正、订正),使其正确;这些都是新的因素,都是新的表现,是一种创新。

在会计国际化要求会计制度的创新研究中,要明确创新的要求。面向会计国际化的标准及其要求创新,是会计创新的奋斗目标,能否达到要从实际出发确定。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客观的需要,按照逐步提高又要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来确定创新的要求。创新的要求即创新的会计国际化的国际标准及其要求,是创新研究目标性和现实性的体现。为实施会计国际化的会计制度创新,要求达到创新国家水平而逐步达到创新国际水平。

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会计制度创新要有“自主知识产权”,即需要我们自创会计制度。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是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有悠久的文化历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会计市场发展,提高会计队伍质量的需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会计制度,有利于促进会计国际化的进程。

会计制度创新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要从一切不切实际的条条框框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采用辩证法,一切从实际出发。邓小平同志说:“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会计制度创新一定要以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推进跟进式和领引式会计国际化的实施。

主要参考文献:

[1]曲晓辉等著.中国会计国际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汪祥耀等.中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比较[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3]郝晓岚.浅谈我国会计实务的国际化[J].科技创新导报,2011(22).

[4]张海燕.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问题初探[J].中国科技博览2009(17).

[5]陈文洁、巩方舟.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J].新会计,2009(1).

[6]史雪璟.我国会计国际化策略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2) .

[7]曾晓燕.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和趋势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6(7).

[8]吴晓燕.国际标准的特点及其发展战略[J].大众标准化,2006(S1).

[9]闫春艳.试论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协调[J].财会研究,2006(4).

[10]蔡俏、张丽.我国会计国际化必要性[J].辽宁经济,2004(7).

作者:于玉林

第二篇:中国会计期刊的发展与中国会计理论的学术进步

【摘要】 会计期刊是会计理论发展必不可少的平台与推动器。同时,会计期刊的繁荣又依赖于会计理论的进步。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会计期刊和中国会计理论研究均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发展中的问题。面对未来,中国会计期刊和中国会计学界需要本着相互依存与相互促进的理念,携手合作,共同促进中国会计事业的更快发展。

【关键词】 会计期刊;会计学术;相互促进

一、会计期刊与会计理论之间的相互依存与促进关系

会计期刊和会计理论之间是一种鱼水相依的关系。一方面,会计理论的发展需要会计期刊这个舞台。另一方面,会计期刊作为一种专业性的学术刊物,其发展和繁荣也有赖于会计理论的进步,尤其是高质量的会计论文的带动。

单纯从理论上分析,会计期刊至少在如下方面对会计理论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第一,会计期刊是会计学人交流学术思想的重要平台。学术思想交流是学术创新的重要条件。会计学是一门社会学科,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在实验室这种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中通过多次试验而取得研究突破。它的新思想的产生、新理念的凝练,更多的是通过研究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以及会计学人相互之间的学术交流来完成的。敏锐的观察和相互间的思想碰撞是会计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而在此过程中,会计期刊和学术研讨会是两个主要的平台。这其中会计期刊又以其时效性强、受众面广以及较低的成本优势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研究者可以通过会计期刊,了解目前的学术动态、其他学者的思想观点,同时又可以快速、低成本的将自己的学术思想发表出去,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切磋、探讨,甚至就某些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争论等。按照学术思想的成长和发展规律,会计理论在这一过程中通常可以分化、裂变出新的理论或者学派,并在吸收反对者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完成对自身理论体系或者学术观点的修正,使自己走向深入和完善。因此,在学术刊物上,商榷性的文章、争论性的文章往往具有比较高的关注度。而且作为一个成熟和富有科学责任感的期刊,也应该倡导这种学术交流的精神,为各种学术派别、学术思想提供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而不是封杀某些学派或者某些人的文章。

第二,会计期刊是传播会计理论的重要渠道。现实中会计理论的传播渠道是多种多样的。课堂的讲授、学者的互访、学术研讨会、各种讲座等都有传播会计理论的功能。但是这些传播渠道的侧重点和具体的功能是不同的,而且也是不能相互替代的。比如,在课堂上所传授的只能是比较成熟的、已经得到公认的会计理论和会计知识,同时这种传播效果严重地受制于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修养。而学者之间的互访、学术交流会、各种讲座等虽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传播会计理论的效果,但是毕竟受范围所限,无法实现对会计理论进行广泛传播的目的。事实上,对于一个学者来说,其对于某些特定理论主题的了解,基础性的知识可能来自于他所受到的课堂教育,但是,更多的新知识或者是前沿性的知识还是来自于他对学术期刊上相关研究文献的检索以及对这些相关文献的阅读和理解。目前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很多导师之所以要求学生一定要订阅一些会计期刊,经常阅读会计期刊上所刊登的文章,原因就在于最前沿的知识不在于书本上,也不在于课堂上,主要还是在于会计期刊之上。就此而言,会计期刊应该是代表着会计理论研究的最前沿和方向,是会计理论发展的风向标。

第三,会计期刊引领着会计理论创新的方向。会计期刊在会计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可以起到平台作用、传播作用、载体作用,而且还承担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引领着会计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方向。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原始动力。对于会计学术创新而言,它不仅指理论上的新突破、新发现,还包括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中的新视角、新方法,或者对前人研究成果和学术见解的修正、扬弃和发展。而在这种新或旧、进步或落后的鉴别中,会计期刊起着很重要的鉴别、评价和过滤的作用。通常情况下,一篇文章投到某个会计期刊后首先受到的是编辑部或者是编辑部委托的外部专家的评价,这一评价程序的主要功能就是鉴别其创新程度,从而把没有创新成分的、转述性的、复制性或者低水平重复研究性的文章过滤掉,使真正具有创新意义的文章能够得到公开发表和传播。通过这种方式,会计期刊事实上在引导着会计理论研究的方向。除此以外,会计期刊还可以通过对当代会计理论及其发展趋势的预见、洞察和把握,通过研究选题以及栏目设置等,引导理论界对会计领域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热点问题、前沿问题进行集中的、密集型的研究,以便于会计理论成果的聚集和形成新的研究突破。

在会计期刊和会计理论的相互关系中,人们更多的是关注会计期刊对于会计理论进步的推动作用,而对于后者相对于前者的存在意义却可能认识不够。应该说这是影响会计期刊和会计理论之间相互和谐与共同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事实上,在会计期刊推动会计理论发展的同时,会计理论的进步和会计研究活动的繁荣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会计期刊的发展。这种会计理论对会计期刊的促进作用至少可以在如下方面表现出来:首先,高质量的会计论文能够提高会计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声望,提高会计期刊的内在品质,推动会计期刊健康持续的发展;其次,活跃而繁荣的会计理论研究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会计理论研究中来,使更多人关注和了解会计期刊,从而增加会计期刊的市场容量,并为其培育现实和潜在的客户群体;最后,会计理论的发展能够促使会计期刊品种的多样化、个性化,使会计期刊或以研究方法为基础或以理论流派为基础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中国会计期刊对中国会计理论进步的推动作用

中国的会计理论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显著成就。这既是会计理论研究者努力的结果,也是中国会计期刊界努力的结果。会计理论和会计期刊一荣俱荣、一毁俱毁的关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的会计理论研究总体上是匮乏的。同时代的会计期刊也很少,只有50-60年代创办的《新会计》、《工业会计》等,而且是政府有关部门主办的,并非纯粹的理论研究性质的学术刊物。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首先于20世纪80年代初创立了《会计研究》期刊,同一时期其他刊物也陆续创刊,而且每个省份、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会计期刊,比如《上海会计》、《中国农业会计》等等。估计当时会计类的期刊有近百种之多。而这一时期恰恰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会计思想最活跃、会计理论研究最繁荣,同时又是有关”三论”(信息系统论、管理活动论和会计控制论)之间学术争论最激烈的一段时间。这种学术氛围恰恰是会计期刊成长和繁荣必不可少的沃土。进入新世纪之后,全国公开发行的会计期刊在2003年国家新闻出版署整顿后数量有了大幅减少,但是,与此同时,各主要大学以书代刊的出现,却又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会计期刊的品种,同时也改变了中国会计期刊的总体分布格局。目前中国会计期刊大体上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侧重于会计理论研究的期刊,其代表是《会计研究》、《审计研究》,以及各个大学主办的以书代刊的会计期刊,如北京大学的《中国会计评论》、清华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办的《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南财经大学主办的《会计论坛》等;第二类是侧重于实务同时又兼顾理论研究的会计期刊。其代表有《财务与会计》、《会计之友》、《财会通讯》、《财会月刊》等。而这第二类会计期刊比如《会计之友》、《财会通讯》等由于其兼顾理论与实务,具有雅俗共赏的优点则在理论界和实务工作者之间同时拥有众多的读者,在影响中国会计理论走向和提升中国会计实务水平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中国会计期刊的发展,不仅仅为中国的会计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它对中国会计理论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的转型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会计期刊至少在如下方面对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推动作用是可以观察到的,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第一,20世纪80年代,以《会计研究》为主导的、其他期刊呼应配合的有关会计本质问题的讨论。这次争论影响很大,可以认为是自20世纪初期围绕中式会计改革与改良所引发的学术争论之后,中国会计界所发生的又一次参与者最多、影响最深远的学术讨论。当时,凡是有关“信息系统伦”、“管理活动论”、“会计控制论”的文章大多置于期刊的显著位置,而或商榷性或赞成或反对性文章亦跟随众多。可以说,在这次的学术讨论中会计期刊和会计学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在中国现代会计理论发展中留下了非常精彩的一章。

第二,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务虚向务实的会计理论研究思想的转型。在中国现代会计理论发展中,围绕“三论”所进行的学术讨论对激活中国的会计理论研究思想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长久陷入此类议题则属不智。因为这类主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研究成果无法直接服务于中国的经济建设,而且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理论研究本身来说也很难再进一步突破。正是基于这种原因,20世纪90年代之后,有关会计本质、会计职能、会计对象等之类的文章就基本上在会计期刊中不多见了。这并不是说没有人研究这类主题,而是会计期刊过滤掉了这种文章,不再为其提供公开发表的市场。这种导向信号又反过来促使理论研究者逐步放弃务虚议题而转向了更加务实的研究课题。因此,中国会计理论界务实之风的形成,会计期刊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第三,实证研究方法的兴起和多种研究方法的并用。就科学研究本身来说,研究方法并无先进与落后、高雅与低俗之分。只要能够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好的研究方法。不能简单地以每种方法出现的先后顺序或者是否利用数学模型、统计分析等就认定其先进或落后。对于理论研究者来说,在选择研究方法时,期刊的导向是很重要的。比如,有些经济研究类杂志非实证研究论文不用的选择导向,就必然迫使研究者放弃其他研究方法而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不过好在会计期刊在对待研究方法上所持的是一种比较中和的态度,所有的会计期刊既接受实证研究文章,也采纳其他研究方法的文章。这种选择导向对于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每种研究方法所产生的研究成果都可以得到发表,都能得到认可。在这种氛围下,中国的会计理论研究更有机会在多种方法的并用和相互借鉴中而取得创新和突破。

在中国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发展进程中,会计期刊、理论研究者和广大读者是三种相对独立的力量。中国会计的进步离不开三者的相互合作和相互促进。时值《会计之友》创刊300期之际,除向其表示祝贺之外,也期盼着中国的会计期刊能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中国的会计理论研究能够在和会计期刊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作者:李连华

第三篇:西方会计思想对近代中国会计发展的影响

一、西方会计思想推动了中国传统会计思想向近代化转型

首先,20世纪初西方会计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使得会计学研究的范围拓宽,有关会计学包含的内容得以大为拓展。一方面增加了原来会计思想中从未有过的新内容,如整理帐和统驭帐。据杨端六介绍“整理帐法为英国学者所推崇,其法较繁,而统驭帐法为美国学者所鼓吹,其法较简,国人爱简恶繁,遂多采用统驭帐法而放弃整理帐法”,其认为采用统驭帐法“总帐内户数可以减少而易于试算准确,且报告表册较易明晰。至于记帐手续,并不十分增多”。而整理帐法与统驭帐法的差异在于“进货销货现款三簿形式均同仅多过帐一次手续;进货总帐与销货总帐仅各多一整理帐户;进货总帐与销货总帐各有试算表,与统驭帐法之结差表相比较,仅多一户之差额”。

另一方面,随着西方会计思想的传播,近代中国政府会计的内容大为扩充,如谢霖的《实用政府会计》一书中就增设了许多新内容。其中对于政府的会计事务,作者按照其性质将之分为普通公务之会计事务、特种公务之会计事务、公有营业之会计事务、公有事业之会计事务、非常事件之会计事务等。不难看出近代政府会计研究受到西方会计思想的深刻影响。同时,学者们还用国际通约的语言对中国传统的会计内容进行了学术规范,在竺家饶著的《会计学ABC》一书中详细介绍了会计科目的分类,其把西方会计理论中的分类方法称为精密的分类法,用此方法会计科目可分为三大类,资产、负债以及资本主利益,并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未到期资产、递延资产五项,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其次,现代会计学的教、学方法被引人中国。这一时期会计学著作在说明具体理论时,往往辅以案例来进行解释。对于如何学习会计学,该时期学者也有论述,如张忠亮和李鸿寿翻译的《会计学原理及实务》一书中就主张采用实验法进行学习,书中认为在学习时应该根据个人经验去应用书上原理,把书本上所讲的手续和商业情形去比较,把异同点分析清楚,同时实习演题非常重要,在做习题时,要把自己当成是商店里的簿记员。尽管该时期尚未有专门的会计学方法论的书籍出现,但散见于各类会计书籍中的如何讲授和学习会计学的方法也不失为一亮点。

最后,西方会计思想的传人促使中国会计理论逐步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中国在近代以前没有出现会计专论,中国古代会计史更多的是会计实践的历史。随着西方会计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引入,一大批受过西方会计理论教育的学者开始翻译和撰写大量的会计学著作,这些著作既有对西方会计思想的介绍和评价,也有对中国传统会计思想的反思和批判,通过对西方会计理论的学习和借鉴,中国会计学界改变了过去会计思想无通约语言的状态,逐渐接受了国际通用的会计范式,使得会计学的传播、教授、应用都更加便捷和规范,初步建立起中国会计学理论体系。与此同时,会计学也成为大学商科的重要课程,本时期的很多会计学著作就是以教科书的面貌出现的,其编写者多为大学老师,典型者如潘序伦、谢霖、杨汝梅等。会计学著作的大量出版和会计学课程在各高校的相继开设使得会计学在中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初步建立起来。

二、西方会计思想促进了现代会计制度在近代中国的建立

西方会计思想的传播对中国会计实践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政府会计及企业会计。政府会计的改革推动了政府会计管理机构初步建立,促进了政府会计中的法制建设。大多留学人员在归来后主张依法治理国家会计,一方面他们建议参照国外成规建立各项专业法规,另一方面,其更要求把法规执行体现到具体的会计制度制定方面。以国民政府的《会计法》为例,该法共分十章一百二十七条,对会计制度规定非常详细,其中第三章为会计科目,第四十四条规定各项会计科目的订定应兼用收付实现事项及权责发生事项为对象,而这一规定正是对当时英国现款会计制度和法国应收应付会计制度的综合应用。

西方会计思想的传播对国内企业会计改革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促使工商企业采用新式现代会计方法,改变了记帐方法落后的状况。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发展初期,由于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曾经一度造成资金浪费和供应紧张状况。鉴于此,很多工商企业家都主张建立完善的企业会计制度,如卢作孚认为事业发展的程度是以财务为决定条件的,而工商事业尤其依赖于其财务状况,因此他提出要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的管理原则,并将财权集中于总公司。刘鸿生则将成本会计核算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他聘用会计专家为其制订各个企业的会计制度,并由总公司对下属企业实行集中管理,建立统一的财务制度,从而保证了企业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再生产能力。第二,促进了会计中介机构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在经济实践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其业务范围包括查核帐目、设计公司的内部组织及事务管理方法、代办公司的注册、评估动产和不动产等。

三、历史启示:学习和创新

我国当前建立的会计制度和准则正在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这一取向无疑要求我们在进行会计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也要象近代国人所主张的那样,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思想和制度,因为在他们的会计制度中存在着许多科学合理的成分,正确的吸取这些科学合理的成分对于推进我国会计理论和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在吸收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注意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理论和制度是结合其实际国情而建立起来的,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全盘照搬,而应该把握其精髓,并结合我国自身国情,创造性的加以运用和发展。

(编辑 李文婷)

作者:朱鸿翔

第四篇:浅议中国绿色会计

关于微观企业绿色会计(审计)(也称为环境会计和审计)的研究,在国际上是20世纪九十年代初才开始的,丹麦国会在1995年6月通过绿色会计法,使丹麦成为全球第一个推行绿色会计的国家。在我国绿色会计(审计)则是最近几年才在研究领域被给予关注。

一、有关的国际、国内背景

据统计,美国上世纪90年代,用于环保方面的投资占工业总产值的12%;意大利在化学工业方面,正在进行一个耗资100亿美元的重建计划;英国电力公司为了达到欧共体SO2排放指标,计划耗用70亿美元的防治费用。美国杜邦公司总裁曾说:“一个公司要继续处于领导地位并保持之,必须在环境保护方面胜过他人”。

2002年8月联合国南非约翰内斯堡的《世界首脑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重新认识了全球的发展问题,不再将环境与发展看作对立的两面,而是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问题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缺一不可三大支柱,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并将倡导实现社会可持续消费和可持续产生的方式、保护资源、消除贫困确立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三个首要目标。其中,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根本改变社会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方式,号召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界和广大消费者将环境资源的因素全面的纳入经济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建立全新的经济绿色核算体系。

国内的绿色GDP催生绿色会计形势发展,当前国家树立和倡导的绿色GDP科学发展观,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基础及出发点。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核算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负荷,这实质是选择了一条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路(新型工业化道路),传统的企业生产和价值实现不过是中国建立的新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环节。中国绿色GDP科学发展观可以说是啊应联合国南非约翰内斯堡的《世界首脑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倡导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的最好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践版。

二、绿色资本理论的产生及概念

“污染者付费政策”是目前国内外绿色资本运用的一种强制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1972年5月,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BCD)环境委员会在《关于环境政策的国际经济方面的控制原则》中提出的“制污者支付原则”(PPP),得到人们的普遍承认和接受,成为环境保护的主要经济手段。1979年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试行)中规定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即:“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排放污染物要按照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按规定收取排污费”。1982年,国务院发布了《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对排污费的征收作了具体规定。污染者付费政策是创立绿色资本核算理论基础。

三、我国绿色循环经济核算现状

我国绿色循环经济核算目前仅限于少数专家教授的课题研究阶段,其理论和实践与国际比较滞后。我国绿色循环经济核算由于缺乏理论和实务指导,企业对由于利用“三废”、环保设备及开发节能与防治污染技术的所得而形成的资金节约,难以进行专门的环境收益确认,从而进一步影响了与减免税有关的相关业绩评价和环境保护信息的披露。从我国绿色循环经济核算理论上讲,由于环境保护问题日益显示出来的重要性,企业整体收益的计量核算资本化亟待解决。以绿色循环经济效益为主,实行社会和环境效益的资本化核算,从我国绿色循环经济核算实务上看,如果企业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做得很差,将会受到包括罚款、赔付、停产、关闭等一系列的经济和行政处罚,企业的经济效益很难保证。相反,如果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得好,则会享受到前述减免税等一系列鼓励。

四、绿色资本核算原则

绿色资本在核算运营理论等方面独树一帜,通常包括以下原则:(一)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原则。即任何一个生态环境系统对内外界干扰污染的抵抗都有一定限度,超过生态环境系统自净限度,就会产生巨变。(二)环境经济补偿评价原则。即污染付费受益者补偿原则,就是上游区域环境治理费用评价,由受益的下游区域给予补偿的原则。(三)绿色品牌评价原则。随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确立,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追求无污染无公害产品的绿色消费兴起,绿色产品的品牌效应日益凸现,尤其是在各国进出口贸易绿色壁垒的影响下显现最突出,符合国际清洁生产的绿色产品在出口时可以免缴垃圾收费。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降低了自己费用。绿色产品,绿色农产品等绿色价格的提升都是绿色品牌效应体现,都是绿色资本计价核算的重要内容。(四)不可再生资源评价原则。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森林、煤矿、石油等不可再生自然资源,都具有增加价值潜能。用不可再生资源评价原则进行绿色资本核算,包括周边环境的土地价值的增值,都属于绿色资本核算计价范围。(五)人力资源评价原则。知识经济时代的区域特殊经济开发政策环境,吸引汇聚了大量优秀人才,提升了区域经济绿色资本的价值量原则。因信息、智力、知识也有价值,将人力资源资本化进行价值评估核算,势在必行。(六)资源利用减污评价原则。一个区域的国民生态意识强、环保素质高、实行循环经济资源利用高,生态环境维护好减少污染,也应评估计算价值,应按清洁生产,无污染或减少污染付出的原则,进行生态环保绿色资本评价。如按企业节煤、节水、节电吨数、减少污水和废弃物、减少占地、减少大气污染等节约成本,进行绿色环境资产评估,全面计算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而资本化,以绿色资本体现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上。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佳须木业有限公司)

作者:程永强

第五篇: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会计目标差异分析

【摘要】2010年IASB颁布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在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义中摒弃了“受托责任观”,仅保留“决策有用观”;而中国会计准则仍然保留两种观点。本文分析了财务会计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以会计职能和会计环境这两个主要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分析造成财务会计目标差异的本质原因。

【关键词】财务会计目标 新会计准则 国际准则 会计的职能 会计环境

一、引言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对于具体准则的制定起着指导和规范的作用,是建立完整会计准则体系的基石。概念框架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证已颁布的和未来将制定的准则构建于相同的原则和基础之上,使所有的准则能够形成完整的会计体系;二是为实务中发生但准则尚未规定具体处理方法的财务问题提供解决的思路,同时为会计人员行使职业判断划定基本的边界。而概念框架作为一个连贯、协调、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需要有一主线贯穿始终,这一主线是财务会计目标。在概念框架中,首先研究并确定财务会计目标,所有其他概念依次、内在一致地同目标保持着联系并服从和服务于目标,否则一个连贯、协调的概念系统是不可能形成的(葛家澍,2007)。研究财务会计目标是研究任何财务会计问题的基本出发点。2005年FASB与IASB正式开展概念框架的趋同工作,财务会计目标被选作第一阶段的工作内容进行趋同,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财务会计目标的基础性和关键性。

二、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

长期以来,“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是关于会计目标的两大主流观点,会计目标的讨论和研究也围绕这两个观点进行。

美国CICPA下属的特鲁伯鲁特小组于1973年10月发表了题为《财务报表的目标》的研究报告,认为财务会计基本目标是提供据以进行经济决策的信息。这一观点随后被FASB所采纳,在1978年 FASB发表的SFAC NO.1《财务报告的目标》中,财务报表目标被定义为“编制财务报告应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其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的决策”。由此开始,“决策有用观”就成为了美国会计界的主流观点。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定义的对象是财务报告目标,而不是财务会计目标。但是由于后续的研究已经证明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表目标和财务会计目标具有趋同性,应该等同(杜兴强,2008),因此本文不再对其做具体区分和专门探讨。

国际会计准则采用了不同的观点,1989年IASC颁布的《编制和列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关于财务报表目标是“提供在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同时,财务报表还应该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对于交付给它的资源的经济成果”。由此可见,IASC更倾向于将“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互相融合,将两者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然而2010年IASB发布的经过趋同后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目标被重新定义为“提供关于会计主体的财务信息,帮助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做出提供经济资源的决策”。将国际准则进行前后对比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显而易见:(1)国际准则在定义中舍弃了“受托责任观”,只保留了“决策有用观”;(2)定义的对象不再是IASC先前使用的财务报表目标,而变为FASB使用的财务报告目标。足见经过趋同后的国际准则受到了FASB的重大影响。但无论如何,“决策有用观”从此成为了国际准则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主流观点。

中国会计准则被看作是与国际准则全面趋同的标志,新会计准则受到国际准则的影响,也应该摒弃“受托责任观”。但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义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仍然并列提及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从下表列出的概念框架趋同项目时间安排中可以看出,会计目标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趋同项目早在2005年就已发布讨论稿,而中国的新会计准则于2006年才正式颁发,可以推测新会计准则在会计目标上没有与国际准则趋同,继续沿用“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并提的观点,很可能是准则制定者深思熟虑的结果。因此,新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差异背后,可能隐含着对“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两种观点的不同倾向;对财务会计在经济活动中所发挥的职能和作用的不同理解;对会计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所应达到境地的不同要求。

IASB/FASB 概念框架趋同项目时间安排

三、财务会计目标的本质及影响因素

财务会计目标指的是人们通过会计实践预期所要达到的境地或者标准,是会计信息系统所应达到境地的抽象范畴。从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义中可以发现,财务会计目标是人们对于会计信息系统发挥功能或者达到境地的主观要求,会根据人们对于会计的不同认识或者不同期望而改变。但是无论如何改变,这种期望必须建立在会计这一经济信息系统的客观职能之上,否则这种主观的愿望只会变成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无法得以实现。而这引申出了另外一个概念——会计的职能。

会计职能是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能够发挥的功能和产生的作用,这是由会计的本质所决定的,是先于人们认识所客观存在且不随人们主观认识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只有认清了会计本身所具备的功能,才能确定合理的会计目标,会计本质决定了会计功能,会计功能决定会计目标(王勇志等,2005)。笔者认为,以上研究结论存在偏颇,因为会计目标并不完全由会计的功能所决定,会计目标还受到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观需求的影响。因此两者的关系应该是:会计的职能确定了会计目标的边界与实现范围,是会计目标的基本影响因素之一。这样更加严谨与得当。

卢永华(2002)指出,考虑财务会计目标时,应该力求做到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职能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在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具有某种职能的前提下,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由此可见,除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客观职能,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主观需求也是影响财务会计目标的一个主要因素。仔细划分这一重大因素实际上又涵盖两个范畴:首先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范围的界定;接着是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于财务会计的认识以及对财务会计不同职能的重视程度。前者回答的是向谁提供信息的问题,后者则是回答提供什么样信息的问题。也正是由于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会计信息有着不同的侧重和期望,因此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范围的界定也最终影响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两者共同决定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主观需求。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多元的,如果不加以限定确有不胜枚举。如何在多元的信息使用者中对主要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加以界定则是各相关利益团体实力对比和相互博弈的结果。而会计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抽象不具有具体形态的,人们对会计的认识取决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政治背景;信息使用者对会计职能的不同侧重则是不同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结果。不论是利益各方的实力对比,是文化背景与政治背景,还是经济环境与市场环境,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终点——会计环境。即会计环境通过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范围的界定,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不同职能的重视程度,最终都对财务会计目标造成影响。

会计环境是指与会计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决定着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组织、会计法制、会计方法以及会计工作水平的客观历史条件及特殊情况(郭道扬,1997)。人们对会计的认识以及对会计信息的需求都会随着会计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进而产生不同的财务会计目标。目前财务会计的两大主流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也同样是会计环境改变与发展的产物。 “受托责任观”产生于生产社会化规模扩大的背景之下。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分离和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都使得企业所有者需要借助会计这一基本的信任机制,了解所投入资源的保增值或是亏损情况,作为受托方的管理层也需要通过会计信息,向委托人如实报告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财务会计的控制职能更加受到财务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企业所有者的重视,会计这一信息系统也着重于披露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情况。

随着资本市场的成熟,证券市场逐渐成为联系投资人与融资企业的纽带。一方面,融资企业借助会计信息系统向投资者反映企业的发展前景,投资者也需要借助财务会计信息对各种投资机遇进行评估。因为此时所有者和管理层的委托代理关系变得不固定且相对不明晰,投资者也开始倾向于通过转移资源而非更换经营者来寻求投资的保值和增值。所以会计的反映职能更加被重视,财务会计信息重在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等与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相关的信息,“决策有用观”也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

两大主流观点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不仅印证了会计环境对财务会计目标的重要影响,同时还说明了会计的控制职能与“受托责任观”更加相通,而会计的反映职能则与“决策有用观”一脉相承。

综合以上分析,财务会计目标、财务会计职能和会计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清晰可见。财务会计职能是先于财务会计的目标所客观存在的,作为财务会计目标的基本影响因素,界定了财务会计目标的边界。而会计环境则通过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主观信息需求最终作用于财务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梳理清楚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也为财务会计目标差异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了明晰的思路,即以财务会计的职能和会计环境为切入点来寻找财务会计目标差异背后的本质原因。

四、基于会计职能视角的会计目标差异分析

财务会计的职能主要包括反映、控制、评价、预测和决策等,其中公认最为基础和最为核心的两个职能分别是反映职能和控制职能。反映职能指的是财务会计通过某一系列程序和方法,把已经发生或者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的数据记录下来,并经过必要的计算、分析、综合,加工成为全面、系统的财务信息,主要反映企业已经形成的财务状况及其变化、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会计的控制职能主要在于引导经济活动按照预定的计划和要求进行,以实现既定的目标,控制职能最主要体现在监督方面(卢永华,2002)。会计的两大职能始终贯穿在资源的分配、流动和使用的全过程之中。从经济学原理的视角出发进行解读,其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将会更加明晰。

众所周知,会计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会计的出现有利于资源更加合理有效的配置,从而实现利用有限的稀缺资源创造出最大的价值。财务会计通过财务报告这一媒介,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其变化、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及时地呈现给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财务信息使用者依据财务会计反映的信息,评价企业的经营情况并估计企业的盈利前景,在此基础上做出满足其利益最大化的资源分配决策。宏观上看,每个微观个体做出资源合理分配决策的同时,市场也将稀缺的资源进行了最合理有效地配置,使资源流动到最富有效率、最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当中。此过程中,会计这一经济信息系统成为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有机组成部分,辅助市场有效地发挥了资源配置的功能。此时的财务会计更多体现出了其反映职能。

容易被忽略的是,经过市场配置后的资源仅仅完成了第一次配置,即将现金资源流入到最具有效率的企业中,但是资源还没有形成增值。使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并且获取增值还有待于资源的二次配置。根据科斯理论,企业是价格机制的取代,是一种代替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组织,这一本质充分说明了企业同样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而事实上企业也正是资源进行二次配置并获得增值的场地。作为一次配置结果的现金在流入企业后被转化成各种形态的生产要素,这些生产要素经过生产经营活动最终形成新的产品和劳务,再通过交易流出企业流入市场带来更多的现金资源,从而完成资源的增值。不同于一次配置,二次配置则依赖于企业管理层这一有形手所发挥的作用。正是管理层利用权威,组织员工进行资源的转化和利用,资源的增值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会计更多地发挥了其控制尤其是监督职能。一方面,会计作为一种基本的监督机制,对管理层的行为产生震慑和约束作用,从本源上降低了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以及委托代理关系导致的代理成本,起到了事前监督的效果;另一方面,管理层的履职情况最终会通过财务报告呈现给企业所有者,作为所有者决定继续聘任或是更换管理层的依据,形成事后监督。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资源需要经过两次配置才能完成价值的增值。其中,资源的一次配置是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的调控结果,会计在此过程中主要发挥其反映职能;资源的二次配置则是企业内部管理层这一看得见的手的调控结果,会计在此过程中则主要发挥其控制职能。两次配置在资源的分配、流动和使用过程中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并且也只有两次配置过程相互结合,才能达到有限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因此,从经济学原理视角出发,会计的反映职能和控制职能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进而“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也应该属于并列地位,而不是从属地位。由此可见FASB/IASB概念框架联合项目在重新定义会计目标时,不再使用“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并提,而将“受托责任观”附属于“决策有用观”的做法值得斟酌。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最终也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这种观点固然不错,因为正确的决策不仅包括了投资者资源分配的决策,也包括了所有者选用管理层的决策,但是这样的提法无疑是过于宽泛。因而IASB在财务会计目标的新定义中将决策限定为提供经济资源的决策,但是在加入这一定语之后,这一从属关系是否存在就更加值得推敲。在联合项目的讨论过程中,IASB就有两名成员对这种从属关系提出了反对意见,这更加印证了上述观点。

五、基于会计环境视角的会计目标差异分析

从不同使用者对两种职能的重视程度看,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等更重视财务会计的反映职能,其需要财务会计为其提供投资决策相关的信息;现有投资人则更加重视会计的控制职能,其需要会计提供管理层的履职情况以作为选择管理层的基础。也正是因为不同使用者对不同会计职能的重视程度不同,因此对信息使用者的划分将会影响到信息使用者整体的主观信息需求,从而影响财务会计目标。“从信息使用者的划分看,不同投资人和债权人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将潜在投资者纳入信息使用者的范畴,财务报表信息应能够帮助其做出是否进行投资的决定。这时提供用以帮助投资者作出是否投资的决策所必须的信息,如关于会计主体未来现金流量的时机、金额和不确定性的信息,就成为财务报表的主要目标。如果不考虑潜在投资者的需求,而认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现在的投资人,那么需要会计系统提供在过去一段时期里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信息,以判断管理当局的经营是否有效。这也是西方会计目标理论研究中‘决策有用学派’和‘受托责任学派’之争(葛家澍,1999)。”就以上而言,财务信息主要使用者的界定取决于潜在投资者及债权人等,与现有投资人的规模和重要性对比,而这又会因为会计环境的不同产生差异。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环境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中国新会计准则毫无疑问是中国会计环境作用的产物。而国际准则实际是在欧盟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环境基础上产生的,以美英两国为代表。在FASB与IASB达成一致意见进行会计准则趋同之后情况尤其如此。

首先,两者在社会形态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大多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更加重视市场的调控力量,资本在不同行业之间与不同企业之间的流动所受到的约束相对较小。而中国则是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在资源的配置上实行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国有企业占据着社会经济的巨大比重。大多数国家经济命脉行业必须由国有经济控制,因此即使某些国有企业受到行业大环境的影响导致经营业绩不善,也不会将资本转移至拥有更高投资收益水平的行业。另外,在证券市场的制度设计上,我国一开始施行A股市场的股份分置制度。许多国有股和法人股都属于非流通股,这导致部分资源无法流动到更有竞争力和更有效率的企业中。既然这部分资源无法在不同行业与不同企业中有效转移,那么行使股东的重大决策权,为公司匹配合适的管理层就成为了股东的唯一选择,因此财务会计就必须提供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职情况。

其次,两者的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具有重大区别。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往往拥有成熟的资本市场,证券市场也较为发达,上市公司在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资本在市场上的流通相对更加便利和顺畅。这样的市场环境造就了大批的“职业投资者”,其股东身份时常跟随其投资决策的改变而变化。中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市场成熟度不高,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较短,相关制度还不完善,资本市场上的“职业投资者”作为企业主要投资者的局面也尚未形成。我国的公司上市制度采取核准制,这导致上市公司的总体数量还相对有限,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仍然占据着重大的比重。而对于非上市公司尤其是有限责任公司而言,现有投资者的资源难以进行有效转移,因此选择胜任的经营者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仍然是使其投资获得增值的直接和有效的方式。

再者,两者的上市公司特征也不尽相同。在美英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中,上市公司存在着股权结构严重分散的现象,即使是公司的大股东也往往难以拥有对公司的控制权。因此,相比于用举手投票来行使股东的重大决策权,其更习惯于通过“用脚投票”,即通过市场进行股票的换手来表达对管理者的看法与意见。而中国的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很高,大股东通常拥有足够的权力来捍卫其在企业中的利益。因而更倾向于匹配合适的管理层以期带来更高的投资收益率,而非大规模地进行股权转移并将公司的控制权拱手让人。在企业的投资收益率已经高于其他行业或者同行业的其他企业,但尚未达到股东期望值或者企业仍具备更有效使用资源的潜力时,情况尤其如此。

综上所述,中国的会计环境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会计环境存在着重大的差异。这导致现有投资者在中国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是财务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之一。因此财务会计目标理应考虑到现有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从而将“受托责任观”放在与“决策有用观”同等重要的位置。

六、结论与思考

财务会计目标是会计的客观职能和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观需求相结合的产物,而信息使用者的主观需求又是会计环境作用的结果,因此财务会计目标受到会计的职能和会计环境的影响。从会计的职能角度出发分析,会计的两种职能在资源的两次配置中分别发挥着重要作用,两者都不可或缺,因而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放在平等并列的位置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从会计环境视角出发研究,中国资本市场的成熟度尚且不够,上市公司中也存在着股权集中度较高的特征,这致使现有投资人在中国仍然是最主要的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之一。考虑到其利益诉求,“受托责任观”在我国环境下有必要单独体现在财务会计目标中,与“决策有用观”处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鉴于此,中国会计目标既是合理也是符合我国当前环境的。这说明尽管我国会计准则已开始与国际准则全面趋同,但仍不应该全盘照抄,而应该带着批判的眼光进行借鉴,在考虑我国特殊国情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从长远来看,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已经与经济全球化一样成为大势所趋,“决策有用观”也确实是在资本市场足够成熟的前提下,对“受托责任观”的继承和发展。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日益完善,“决策有用观”也终将会成为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主流。

国际会计准则成员国众多,照理应该采取更加兼容并包的态度。然而其在目前的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义中就没有考虑中国的国情,更多地采纳了西方的观点,可见我国在国际会计舞台上还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必须清醒地看到,会计准则最终的经济后果必然会体现为经济资源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分配,因此会计准则制定中的话语权之争实质上也是隐性的经济利益之争。因而我国应该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争取获得在国际准则制定过程中更多的话语权。促进中国由会计大国迈入会计强国。

参考文献

[1] 杜兴强, 章永奎. 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8.

[2] 葛家澍. 会计学导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9.

[3] 葛家澍. 财务会计理论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4] 葛家澍. 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7,(03):3-15.

[5] 郭道扬. 论会计职能[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7,(03):62-75.

[6] 卢永华. 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理论反思[J].会计之友,2003,(04):14-15.

[7] 王勇志, 陈宇. 试论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位[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5,(05):69-71.

[8] FASB.SFAC No.1,Objectives of Financial Reporting by Business Enterprises[Z].1978.

[9] IASC.Framework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Z].1989.

[10] IASB.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Z].2010.

作者:黄震 林彬

上一篇:中国教育不平等论文下一篇:中药学本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