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力资本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顾婷婷和杨德才认为,马克思没有系统研究过人力资本问题,但二人却试图从马克思的相关著作中总结出马克思的人力资本理论。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马克思人力资本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马克思人力资本论文 篇1:

马克思人力资本思想分析

【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本思想,文章主要分析马克思在人力资本的定义、价值构成、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创造作用、差异性、产权特征的分析,马克思人力资本思想的内容虽然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但在现今仍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资本论;人力资本;马克思

【收稿日期】2006-02-23

【作者简介】周苑春(1982- ),浙江萧山人,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政治学院2004级研究生。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人力资本做了较多地研究。虽然他没有明确地提出过人力资本概念,但从人力资本的实质来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中对劳动力商品的阐述与当代人力资本理论存在相通之处,并能为我们所借鉴。马克思关于人力资本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力资本的定义

马克思明确的指出:“我们是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肉体力和精神力的总和,它存在于他的活的人格中,他把它推动时,通常会产生一种使用价值。”他还指出,可以将劳动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解释是:“人力资本的显著标志是它属于人的一部分。它是人类的,因为它体现在人的身上;它又是资本,因为它是未来满足或未来收入的源泉或两者的源泉。”

马克思的劳动力在实质是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的定义基本是一致的。舒尔茨的人力资本也就是马克思所讲的劳动力,只不过舒尔茨把劳动力看作是投资与收益的结果,而称之为人力资本。

二、人力资本价值构成

马克思认为:“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因素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在这里的“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应包括科学技术条件、社会生产协作和管理水平等非物质条件,“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则暗指劳动者的技能、知识、劳动态度等。

马克思认为,“同任何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特殊物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生活资料的总和应当足以使劳动者个体能够在正常生活水平状况下维持自己。”此外,“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总和,要包括工人的补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只有这样,这种特殊商品所有者的种族才能在商品市场上永远延续下去。”马克思还认为,“为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而这又得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劳动力的教育费用随着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用。这种教育费----对于普通劳动力是微乎其微的----包括在生产劳动力所消耗的价值总和中。”最后,马克思还认为,“劳动力的价值规定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马克思在这里明确指出了人力资本的价值构成,并阐述了通过教育和训练是增加人力资本的途径,并认为教育费用应该包含在劳动力价值之中,由资本家来支付。劳动力的教育与培训在马克思看来是从属于资本家的,是被动的,这个过程的发起是为适应剩余价值的生产,由资本家组织完成的。同时还指出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生产力水平、自然条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决定着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在范围、数量和质量上都不相同。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劳动者及其家属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也日益提高,因而劳动力价值有上升的趋势。这里他揭示了人力资本的国别(地区)差异、价值增值的因素,也表露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性。

三、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创造作用

马克思认为,所谓资本,其实质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马克思同时区分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这一区分使我们能够理解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不变资本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关键,可变资本才能带来剩余价值,只有工人的劳动才是剩余价值的源泉。这里所讲的“可变资本”,实质上就是人力资本。

马克思指出:“我们叙述了劳动过程的不同因素在产品价值的形成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事实上也就说明了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资本本身的价值增殖过程中所执行的不同职能。产品的总价值超过产品的形成要素的价值总额而形成的余额,就是价值已经增殖的资本超过原预付资本价值而形成的余额。一方面是生产资料,另一方面是劳动力,它们不过是原有资本价值在抛弃货币形式而转化为劳动过程的因素时所采取的不同的存在形式。”“转变为生产资料即原料、辅助材料、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相反,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它再生产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本身是可以变化的,是可大可小的。这部分资本从不变量不断变为可变量。”

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关系上没有一个人能比马克思认识得更深刻、论述得更清楚的了。马克思关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不仅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而且也为正确认识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揭示了在生产和价值增殖过程中人力资本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创造作用。这个思想和结论实际上被后来有关人力资本的各种经验和理论研究印证,直到今日仍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四、人力资本的差异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马克思将劳动分为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强调了当社会财富的创造越来越由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脑力劳动为主的时候科学劳动和管理劳动的作用。他指出“直接劳动在量的方面降到了微不足道的比例,……同一般科学劳动相比,同一自然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相比,……却变成了另一种从属的要素。”他还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耗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技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这种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以及和它有关的其他一切科学的发展,又和物质生产的发展相适应。)马克思认为由于人力资本的差别,不同的人力资本在使用中形成的价值量也就不同。质量较高的人力资本在使用中不仅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而且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同时马克思认为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价值的创造越来越依赖于高水平的人力资本,这也印证了一些国家经济所取得的大幅度的进步。

五、人力资本产权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力所有者要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从而必须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的自由的劳动者。”“他必须始终让买者只是在一定期限内暂时支配他的劳动力,使用他的劳动力,就是说:他在让渡自己的劳动力时不放弃自己对它的所有权。”马克思还认为:“劳动力所有者和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相遇,彼此作为身份平等的商品所有者发生关系,所不同的只是一个是买者,一个是卖者,因此双方是法律上平等的人。”《资本论》第2卷中,马克思指出:“劳动力的买和卖,这种行为本身又是建立在先于社会产品的分配并作为其前提的生产要素的分配的基础上的,也就是建立在作为工人的商品的劳动力和作为非工人的财产的生产资料互相分离的基础上的。”在《资本论》第3卷中,马克思写道:“他所以是一个资本家,能完成对劳动的剥削过程,也只是因为他作为劳动条件的所有者同只是作为劳动力的占有者的工人相对立。”

马克思的对人力资本产权的性质进行了严密的分析,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资本主义社会采取契约形式,给予工人完全的人力资本私有机制。虽然人力资本不仅具有属于个人私有的特征,但具有极强的依附性。这种依附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力资本依附于人而存在,并以具有劳动能力为条件,在幼儿时期,无人力资本存在,随人的年龄增长,人力资本逐渐步入形成期收益期和消费期,第二,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只有在劳动过程中才能体现并得到价值增殖,也就是说人力资本只有通过改变物质资本的形态或运用物质资本,才能将自己的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或使用价值中并创造出新的价值。

六、马克思人力资本思想评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本思想,其思想主要分布在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中,在当今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定义、价值构成、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创造作用、差异性、产权特征,还从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角度为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研究拓展了理论视野,马克思强调了资本的生产关系属性和经济剩余的归属性,虽然没有进一步针对具有资本一般共有的增殖性的人力资本的效率作更多的深入研究,但为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马克思的人力资本思想为当前我国正确认识人力资本的投资特性,更有效的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正确认识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建立更好的人力资本报酬机制以及正确认识人力资本的依附性,避免人力资本的浪费提供了巨大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对人力资本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其对劳动力商品的研究中,马克思关注劳动力商品的使用和交换,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确定了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通过分析得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并没有对劳动力的生产进行充分的分析,这一点正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因此,马克思的人力资本思想也具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M](第1,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王建民.劳动力商品与人力资本[J].北京大学学报,2001,(6).

[3]陈学法.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比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1).

[4]路菊芬,董学君.人力资本理论及相关问题的思考[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1).

[5]西奥多·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6]孔令锋,黄乾.论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的历史演进[J].社会科学辑刊,2003,(6).

[7]杨来科.马克思人力资本理论[J].广东商学院学报,1996,(2).

作者:周苑春

马克思人力资本论文 篇2:

马克思有人力资本理论吗?

摘要:顾婷婷和杨德才认为,马克思没有系统研究过人力资本问题,但二人却试图从马克思的相关著作中总结出马克思的人力资本理论。实际上,他们的研究只是把劳动力和人力资本无条件地等同起来,将人力资本归为“资本一般”的特殊形式,因此,他们的研究只是对马克思的相关理论的直接移植,而丝毫不顾这些范畴之间质的区别,马克思明确批判过古典经济学家的人力资本思想,后来许多马克思主义学者也批评了西方人力资本理论,所谓的马克思的人力资本理论并不存在。

关键词:马克思;人力资本理论;新古典经济学;资本定义

一、“马克思人力资本理论”辨析

对于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主流经济学家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一直都有争议。顾婷婷和杨德才在《当代经济研究》杂志2014年第8期发表了《马克思人力资本理论刍议》一文,试图“从马克思的相关著作中分析、总结出其人力资本理论”。他们首先提出了马克思是否研究过人力资本理论的问题,并总结了理论界两种对立的看法,他们认为,学术界赞同马克思经济学有人力资本理论的居多,并认为,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但是人力资本的思想却充分体现在他的劳动价值理论之中,并且,认为马克思的‘劳动力’和舒尔茨的‘人力资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们进而在此基础上从人力资本的基本内涵、人力资本的投资积累、人力资本的合理运用和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总结出了马克思的“人力资本理论”。我们看到,顾婷婷和杨德才先是把劳动力和人力资本无条件地等同起来,这样就将马克思对劳动力的相关分析直接嫁接到人力资本上;然后又将人力资本看做为“资本一般”的特殊形式,这样又将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嫁接到人力资本上。这里他们完全不谈劳动力与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与“资本一般”之间质的区别。接下来,我们具体谈谈对他们这些观点的看法。

第一,关于马克思的人力资本的基本内涵。作者将劳动力和人力资本混为‘谈,将物质资本的特点强加到人力资本身上。他们认为“作为‘资本一般’的特殊形式”,人力资本具备了资本的本质特征——增殖性。但马克思所说的增殖源于对工人的剥削,而人力资本呢?难道工人能自己剥削自己?马克思说机器体系的采用使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属物,实现了对资本的实际隶属,体现了工人与资本的对抗性关系。顾婷婷和杨德才却将之解读为人力资本的异质性和专用性特征,并将物质资本的一些特性嫁接过来,而完全没有考虑其中生产关系。教育、培训和经验的积累固然会促使劳动者的技能提高,使其可以从事更复杂的劳动,并得到与其劳动力价值相应的工资,但这并没有使他积累起资本,工人仍然没有摆脱被资本家剥削的命运,至多是这些教育培训使他成为更高级的打工者。

第二,关于马克思的人力资本投资积累理论。既然作者将人力资本看作是“资本一般”的特殊形式,自然就把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直接移植到了人力资本上。他们认为,“如果人力资本所有者预期某一知识、技能、经验未来能够为其带来较高的回报率,他将对其进行投资,反之则不投资”,因为投资“是人力资本积累的第一步”。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生息资本的所有者不用做任何事情就可以躺在摇椅上靠利息过活,而人力资本所有者则不然。更现实的问题是,如果人力资本所有者没有资金进行这种投资,那他们就不得不从事蓝领工作,因为人总得先活下去——这才是“人力”的时效性。作者完全忽视了“人力资本”投资这种对现实资本的依赖性。此外,他们强调对人力资本的这种投资是“适应技术发展、缓解结构性失业的必然要求”,并引用了马克思的相对人口过剩理论。但很不幸的是,失业在资本主义下是制度性问题,相对过剩的人口也会持续存在,因而如果人力资本存在,那么总有一部分人的人力资本要闲置。

第三,关于马克思的人力资本运用理论。他们指出的三点:一是,劳动者只能在一定时期内出卖劳动力的使用权,无法像资本那样彻底转让自己的所有权;二是,“资本家需要对劳动者监督管理”和激励,才能使人力资本得到充分运用;三是,人力资本的运用需要有物质资本与之相匹配。但这恰恰说明了“人力”的非资本性质,说明了这种“人力资本”与“资本一般”质的差异。如果劳动者拥有的“资本”无法转让,也无法像借贷资本那样能够生息,那凭什么说劳动者拥有的这种东西是资本呢?他们在这里认为劳动力和人力资本质的差异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特征”,而没有深究隐藏着背后的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

第四,关于马克思对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之间关系的分析。他们把马克思关于技术进步对工人的影响的分析引申为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进步对工人的消极影响,和工人对机器的破坏运动,恰恰说明了资本与劳动的对抗关系,而非是“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在这里,他们将主体借换为人力资本,而不是工人,认为人力资本推动或阻碍技术进步、人力资本被迫迁移和流动,等等。

顾婷婷和杨德才的基本错误在于,虽然他们一直在谈马克思的人力资本理论,却没有采用马克思的分析方法,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沦和资本理论。相反,他们采用的是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本定义。问题的焦点不像他们所说的在于劳动力和人力资本是否具有一致性,因为详细比较这两个概念的异同并没有任何意义,而在于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提“人力资本”从一开始就大错特错了,这个概念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不兼容的。他们认为马克思“没有系统地针对人力资本问题进行研究”也是不合实际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三卷都有对这种人力资本思想的批判,这是一个已经被马克思批判并彻底摒弃了的理论。

二、马克思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批判

笔者认为,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与马克思的思想毫无关系。相反,马克思早就对古典经济学家类似的人力资本思想进行了严厉批判。试图总结马克思的人力资本思想,或构造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人力资本理论,是没有根据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第三卷中都有对这种人力资本思想的直接批判,他在第一卷阐述的劳动价值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是根本对立的,而马克思对资本的分析更进一步说明将人力作为资本是错误的。

1.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对立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时,引进了个人消费,并考察了可变资本的循环。马克思认为,“年产品既包括补偿资本的那部分社会产品,即社会再生产,也包括归入消费基金的、由工人和资本家消费的那部分社会产品,就是说,既包括生产消费,也包括个人消费”。在这里马克思批评了一部分政治经济学家的一种流行的看法,他们认为,“对一个人是资本的东西,对另一个人就是收入;反过来说也是一样”。从劳动力买卖的表面现象——工人卖出了自己的“商品”,“经济学辩护士们”形成了一种“歪曲”的看法: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给工人的可变资本取得了双重的存在,执行了双重职能,实现了两个资本。“他们说:同一个货币在这里实现了两个资本;买者即资本家把他的货币资本转化为活的劳动力,并把这个劳动力并入他的生产资本;另一方面,卖者即工人把他的商品——劳动力——转化为货币,并把货币作为收入来花费,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不断地重新出卖他的劳动力,以便维持他的劳动力;因此,他的劳动力本身就是他的商品形式的资本,并且是他的收入的经常来源。”马克思批评了这种认为工人拥有资本的思想,“其实,劳动力只是劳动者的财产(它将不断自行更新,自行再生产),而不是他的资本。劳动力是他为了生存而能够不断出卖和必须不断出卖的唯一商品,它只有到了买者即资本家手中,才作为资本(可变资本)起作用”。他讽刺地指出:“在那些经济学家看来,一个人经常被迫不断重新把自己的劳动力,即把自己出卖给第三者,这就证明他是一个资本家,因为他必须不断出卖‘商品’(出卖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奴隶由第三者把他作为商品一次永远地卖出去,但奴隶也是资本家,因为这种商品——劳动奴隶——的性质是,它的买者不仅每天迫使它重新劳动,而且每天还要给它生活资料,使它能够不断地重新再劳动。”

在劳动力市场上,工人确实出卖了自己的“商品”——劳动力,但这个市场存在一些不对称性,因为“工人阶级是挣一文吃一文的,他们在能买的时候才买。而资本家……不是挣一文吃一文的。最大限度地增殖他的资本就是他的动机”。也就是说,工人和资本家是生活在两种循环之中。“工人的商品即劳动力所完成的流通形式,是单纯以满足需要、以消费为目的的简单的商品流通:W(劳动力)-G-W(消费资料,第Ⅱ部类的商品)。这是第一种循环。这个流通过程的结果是:工人把自己作为供第1部类的资本家使用的劳动力来维持,并且为了继续把自己作为劳动力来维持,他必须不断地重新反复这一过程A(W)-G-W”。这是第二种循环。对工人来说,他为了生存必须用这笔货币收入购买消费资料,并反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资本家则通过购买劳动力使自己的可变资本不断循环。

这些“经济学辩护士们”之所以从劳动力商品买卖的表面现象产生这种歪曲的看法,认为工人也是出卖“商品”的资本所有者,是因为他们缺乏辩证看问题的方法。资本家的可变资本不可能执行双重职能,即“既作为资本家的资本,又作为工人的收入;而是同一个货币先在资本家手中作为他的可变资本的货币形式,从而作为可能的可变资本;当资本家把它转化为劳动力时,它就在工人手中充当所出卖的劳动力的等价物”。代表资本家可变资本的那部分货币资本,在以工资形式支付给工人后只是作为工人的货币收入,这时资本家的可变资本仍以劳动力的形式持有在自己手里,“因为可变资本总是以某种形式保留在资本家手中,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它会转化为某人的收入。”也就是说,“可变资本在资本家手中作为资本执行职能;在雇佣工人手中则作为收入执行职能”。

2.马克思的生息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对立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研究银行和虚拟资本问题时也批判了人力资本的思想。他首先从国债的情形引出了虚拟资本的定义。国家定期为自己的债权人支付利息,但借给国家的那笔资本本身已经由国家花掉了,“在这一切场合,这种资本,即把国家付款看成是自己的幼仔(利息)的资本,是幻想的虚拟的资本。这不仅是说贷给国家的金额已经不再存在。这个金额从来不是要作为资本支出的,不是要作为资本投下的,而只有作为资本投下,它才能转化为一个自行保存的价值”。隐藏在背后的是“资本化”的原则——“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成叫作资本化。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作是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一个资本会提供的收益,这样就把这个收入资本化了”。按照资本化的逻辑,一切有规则的收入流后面都有一个确定的资本额与之对应,人力资本理论正是根据这一逻辑,将“人力资本”赋予定期取得工资流的工人——“在这里,工资被看成是利息,因而劳动力被看成是提供这种利息的资本”,于是工人也成了资本家。对此马克思尖锐地批评道:“资本家们思考方式的错乱在这里达到了顶点,资本的增殖不是用劳动力的被剥削来说明,相反,劳动力的生产性质却用劳动力本身是这样一种神秘的东西即生息资本来说明。”

如果工人确实拥有资本,成为了人力资本家,那他应该可以像资本家一样单靠这笔资本的利息生活,而不用辛苦地工作。然而工人只有在被雇佣,并且在辛苦工作和为资本家带来价值增殖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这种利息:“在这里,不幸有两件事情和这种轻率的观念令人不快地交错着:第一,工人必须劳动,才能获得这种利息;第二,他不能通过转让的办法把他的劳动力的资本价值转化为货币。其实,他的劳动力的年价值只等于他的年平均工资,而他必须由他的劳动补偿给劳动力的买者的,却是这个价值本身加上剩余价值,电就是加上这个价值的增殖额。”

三、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批评

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创立以来,它就招致了诸多批评,既有来自西方主流学者的,也有来自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与主流学者不同的是,许多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批评针对的不是这一理论本身存在的问题,而是这一理论的存在本身;其目的也不是为了对这个理论进行修补,而是从根本上揭示这一理论的反动性质,从而将之排除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外。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这一理论的一些观点虽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与马克思科学的资本和劳动价值理论是对立的,因而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不相容的。

1.国外学者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批评

萨缪·鲍尔斯和赫伯特·金迪斯认为,人力资本理论将工资和劳动的交换等同于普通的商品交换,阶级关系都融入到了资本的概念之中。“在清除阶级作为经济学中心概念的各种努力中,人力资本理论是最新的、或许也是最后的一个步骤”。“通过将其分析限制在外在和给定的个人偏好、原材料(个人的技能)以及可选择的生产技术之间的互动之上,人力资本理论正式将阶级与阶级冲突之间的关联,驱逐出对劳动力市场现象的解释之外。”

资本主义不仅是生产,更是再生产,它的持续存在要求不断再生产出原有的阶级关系。鲍尔斯和金迪斯认为,人力资本理论并没有提供再生产的理论,它仅仅是一个抽象掉了社会关系、而只专注技术关系的不完善的生产理论。这个理论对人力资本的需求、供给和回报率的解释作了标准化的处理,而经过处理后的概念与马克思经济理论是完全相背离的。首先,在人力资本的需求方面,人力资本理论接受了新古典主义的企业观,将企业视作是用以集合各种要素来生产产品的黑匣子,完全没有考虑资本对工人的控制权,将对人力资本的需求简单地视为以市场为中介的纯粹技术性的需求;其次,人力资本理论将人力资本的供给看作是个人选择的结果,即视为个人或其家庭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对教育进行投资。然而,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教育革新很少是为了满足大众的要求,而在更大程度上是由与大众相对立的精英们引进的,在本质上是由生产结构引导的;最后,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回报率结构差异的解释本质上也是错误的。对于为什么人力资源投资能获得正向净回报这个问题,鲍尔斯等人提出了一个不同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解释。他认为,首先,教育投资增加了个体的劳动力;其次,教育使雇主能通过创造或选择个体激励模式,更轻松地从工人身上榨取劳动;最后,出于对劳动市场分割、阻止工人形成反抗资本家的联盟的需要,受教育的工人与未受教育的人相比能获得更高的收入。

N·查特尔关注的是人力资本理论的概念结构及其理论基础。他认为,人力资本理论是以新古典主义的消费者选择理论(节约论)和生产函数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对于前者而言,人力资本投资只是个人或其父母的选择问题,是在考虑到机会成本的情况下,对立即工作还是继续接受教育的抉择问题;对于后者,人力资本理论假定个人的经济报酬等于其个人的边际生产投资,对子女教育的投资能够提高他们将来的生产力。查特尔认为,按照人力资本理论的逻辑,有形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两种类型出现了形式上的统一,“人力资本绝对报酬率最终合理性与有形资本绝对利息率的合理性是相同的。实际上,有形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的选择在此仅仅表现为一种资产组合的选择”。不幸的是,这两种形式上的统一被两种本质上的区别打破了:第一,人力资本无法像有形资本那样转售或抵押,它的投资以一定量的有形资产为前提条件;第二,人力资本投资并不完全是对消费的节约,这里存在一种叠加,即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时间投资本质上是“闲暇消费”。

就人力资本理论的分配而言,查特尔认为它本质上也是新古典的。因为,在这里抽象掉了社会关系,将个体定义为平等的商品所有者,将劳动与普通商品等同起来,“所有人都是商品所有者,或者是有形资本或者是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个人之间的唯一区别是量的区别。”查特尔认为,收入差别恰恰在于资本和劳动双方在交换中的地位根本不同,而人力资本理论在一开始就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与劳动的交换同简单商品交换之间区别抽象掉了。他分别从劳动和资本两个方面剖析了劳动力与其他商品的区别,得出的结论是,资本与劳动的交换实际上包含了两种经济关系:一种是劳动力和货币工资的交换关系;另一种是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对工人劳动的榨取和占有关系。“实际上,在第二个关系中,我们在简单商品交换关系中所观察到的平等、自由和互惠被完全否定了……资本家以牺牲工人的利益而使自己变得更加富有……工人已经在最初的交换(工资合同)中把他的劳动力和对劳动果实的权力出卖了。”因此,人力资本这个统一的概念掩盖了价值与价格、劳动与劳动力、劳动与资本的区别,是这一理论的基本错误,“人力资本理论把起资本创造者作用的劳动的特殊本质抽掉了……劳动从劳动者身上榨取而且被资本家所占有的这样一种冲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本质,就被描写成与它相反的,一种调和的交换关系了……贯穿资本关系中的剩余价值的占有却在这个理论中根本就只字不提。”

2.国内学者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批评

吴宣恭认为,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些观点有重要意义,“但是,就经济学理论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而言,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却是一个背离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沿袭西方的庸俗资本观,并错误地将其嫁接到我国经济学的悖谬概念”。他认为,首先,从经济关系的本质来看,资本获得“剩余”的唯一源泉是工人的无酬劳动,而一无所有的劳动者只能接受雇佣,这时劳动者已经丧失了对自己劳动的支配权,他的人力带来的增殖已不属于自己。其次,从资本的运动过程来看,劳动力与资本之间充满了许多矛盾:劳动者出卖了自己的劳动力之后,就丧失了这个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获得对它的使用带来的收益;它作为资本家资本的要素存在,这时资本家控制各要素增殖自己的资本;劳动力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既存在尖锐的对立,又互相依存;町变资本并非资本,只是资本家的资本中的“可变”部分;技术、发明和专利等仅仅是物化劳动,不能作为人力资本存在的证据。因此,人力是不能成为资本的,产生“剩余”并不能使劳动力成为资本,劳动力的自然特点——人身依附性、时效性和发挥作用的协作性——使其无法成为劳动者自己的人力资本,教育费用也并不能使劳动力转化为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现实的解释是肤浅和错误的——大量本该是“人力资本家”的精英在危机时被解雇。他呼吁:“为了建立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必须还给劳动力(人力)和劳动力要素、劳动力资源以本来面目,摈弃庸俗的资本概念”。

谢富胜和李安认为,主流经济学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批评并没有触及到核心问题——劳动力的形成问题。人力资本理论“从劳动力形成与资本形成在形式和技术上的相似性出发,把劳动力纳入了资本”。他们认为,人力资本理论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庸俗的资本观,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因此,将之引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会造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范式的矛盾。他们还认为,人力资本理论虽然考虑到了劳动力的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它错误地把积累知识和技能的过程看作是独立于资本积累的个人选择的结果。而事实是,劳动者的技能必须适应资本积累在不同阶段的需要,在特定阶段还要考虑劳动和资本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因此,劳动力的质与其价值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他们严厉批评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教育观,认为它是脱离了社会关系的纯粹技术性的讨论,主张我们“应该从劳动力再生产和社会生产关系再生产两个角度综合地考察教育;教育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产物,并且服务于社会再生产过程”。此外,这一理论的政策主张——通过扩大国民教育来缓解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是无效的,因为资本主义的国民教育服从于资本积累的需要,这一政策主张只会起到将不平等合法化的作用。

王海杰认为,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和西方的资本理论分属两种完全不同的分析范式,人力资本理论具有新古典范式所固有的一系列缺陷。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人力资本”实质上指的是人才资源,而“人力资本投资”只是将普通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将人力称为资本完全是出于技术分析上的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中,“人力”不具有资本的增殖性,可变资本也不是劳动者的资本。王海杰认为,这一理论与劳动价值论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将其盲目嫁接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框架中只会增添混乱,在实践中会导致为私有化辩护的严重错误。他认为,将人力资本理论盲目嫁接到国内会导致两种恶果,“一是资本泛化造成了现有的经济理论的混乱,它以虚假的表象掩盖、模糊甚至颠倒了人们之间实质性的经济关系……二是将经济因素看作人类行为的唯一动因,把人的生活的优化以及对自身发展的追求都看成是牟利活动……误导了经济学以及其他人文科学的研究方向”。

四、从资本的定义反思

要讨论马克思的“人力资本”理论,必须要明确马克思对资本的定义是什么。笔者认为,“人力资本”这个范畴与马克思对资本的定义存在尖锐的对立,如果工人也成为了拥有“人力资本”的资本家,马克思的资本范畴本身也就不存在了

1.马克思对资本的定义

在《资本沦》第一卷中,马克思将资本定义为在运动中谋求增殖的价值,“价值在这里已经成为一个过程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它不断地变换货币形式和商品形式,改变着自己的量,作为剩余价值同作为原价值的自身分1来,自行增殖着”,“价值成了处于过程中的价值,成了处于过程中的货币,从而也就成了资本。”马克思在整个第一卷中不遗余力地向我们说明,增殖是如何通过在“隐蔽的生产场所”中剥削工人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作为异化的力量统治着工人,劳资之间充满了矛盾,“工人本身不断地把客观财富当作资本,当作同他相异已的、统治他和剥削他的权利来生产。”因此,在马克思的资本理论中,资本自始至终是作为劳动的对立面出现的,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资本只有同非资本,同资本的否定相联系,才发生交换,或者说才存在于这种规定性上,它只有同资本的否定发生关系才是资本;实际的非资本就是劳动。”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其他生产方式区分开来的,正是这种特殊的榨取剩余价值的阶级关系——“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大卫·哈维认为,“资本的本质就是资本和劳动在生产中的阶级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系统性地生产和占有价值与剩余价值”,把资本强加到它的对立面劳动身上,冲突的阶级关系就变成了调和的合作关系,马克思的资本范畴也就不存在了,更不用说所谓的马克思的人力资本理论了。

新古典经济学对资本的定义则将阶级关系排除在外,着眼于获得货币收入流的表面现象,将资本仅仅视为一种“物”。人力资本理论沿袭了这种资本观的错误逻辑,将资本赋予获得工资流的工人。它们将生产中的要素视为同质的要素,将生产中的不同当事人视为这种同质要素的所有者,因而都拥有对要素“报酬”的索取权_而所有这些要素都是同一个增殖过程的必要要素,因而也都是资本的要素,要素的所有者自然而然也被视为了资本所有者。总之,人力资本理论只看到了表面的要素所有权关系,没有看到劳动过程中的隶属关系,即没有看到劳动者本身是受资本所有者控制的,也没有看到劳动过程之外的关系,即没有看到劳动者不是自由的要素所有者,不能出卖他的要素,而是要靠反复地亲自使用自己的要素谋生。“‘人力资本,表述的正当性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各种技能与其它资产一样,组成了对于未来收入的要求。这完全是在新古典传统的意义上使用‘资本’。而早期的、经典的资本概念则包含了两个不同的方面:对于未来收入的要求和产权,以及对于生产工具的控制。

2.从资本主义的劳动力市场角度来分析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无法像非人力资本所有者那样靠自己的资本致富,无法使自己成为资本家。他获得的也只是自己的劳动力再生产所需的生活资料而已,因而必须反复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上。资本绝对不会“让这些有自我意识的生产工具在它不断使他们的劳动产品从他们这一极移到资本那一极时跑掉。”他在劳动力市场上拥有的独立性只是一种假象,“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他的独立性这种假象是由雇主的经常更换以及契约的法律拟制来保持的。”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的地方,劳动力市场会受到资本关系的调节,即劳动力再生产必须满足资本增殖的要求,保证资本主义阶级关系的再生产。大卫·哈维认为,一旦劳动和资本的阶级关系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产生它的前提必然会发生转变。具体说来,货币、商品的流通和劳动力市场的运行也都会发生转变,以便支持甚至控制和规训生产领域中阶级关系的再生产。谢富胜和李安详细考察了工厂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福特制大规模生产和后福特主义阶段中劳动者的技能和劳动力价值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劳动力的质适应资本积累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并且劳动力的质与劳动力价值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劳动者的团结与分化是影响劳动力价值的重要因素。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价值实现等基本现象,只有结合劳资双方特定时期的权力关系才能得到正确的分析。”因此,位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心的始终是阶级关系和剩余价值的生产,只要资本和资本主义生产存在,劳动者就一直是被剥削者,永远也成不了资本家。

因此,正如鲍尔斯和金迪斯所说,“人力资本理论和其他新古典经济学一样,最终将人类幸福与不幸的根源,托付给人类本性(偏好和‘能力’)与这种本性自身的交互作用(种种技术与资源)。这一理论框架为几乎所有形式的压迫与不平等(在资本主义或国家社会主义)提供了一种优雅的道歉。因为它最终将个体或社会的不幸,或是归因于个人的缺点,或是归结于生产的不可避免的技术前提。简言之,它所提供的乃是一种对现状进行辩护的很好的意识形态。但是,在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运作或是迈向一种更有助于人类福祉的经济秩序方面,它却是一种蹩脚的科学。”

作者:李连波 谢富胜

马克思人力资本论文 篇3:

重建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的人力资本产权对策探索

【摘要】对马克思提出的在社会主义国家重建个人所有制不同理解中,企业诸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本)按各自实际贡献分享收益是比较合理的解释,即建立区别于单一公有制的、基于绝大多数人的个人所有制以代替少数人所有的物质资本侵占人力资本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科学界定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贡献率一直以来都是难以圆满解决的问题。可建立一种不同资本所有者的企业追加物质资本收益率报价竞争机制,以规避人力资本的外在测评困难、监督成本高等难题,逐步降低直至消除物质资本对人力资本的侵占,辅以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最终实现马克思提出的个人所有制。

【关键词】个人所有制人力资本收益率

一、马克思个人所有制和我国企业人力资本问题的提出

1、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理论。在19世纪30年代提出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传统经典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马克思于60年代在《资本论》中又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次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之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但此后马克思并没有对重建个人所有制做进_步的阐释,从而造成理论界对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个人所有制的混乱理解上。在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亦无例可考。

2、我国人力资本的地位与作用。主要基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资本的内涵和特征正在从私人资本、实体资本、物质资本向社会资本、虚拟资本、人力资本演进,人力资本正在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本。现在,西方国家不仅在理论上承认了人力资本,而且在制度上认可和体现了人力资本,在不危及私有制的前提下资本主义制度正在进行着自我改良与调节。

正在进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理所当然地在经济技术方面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共同之处,实现人力资本的有效激励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影响深刻而久远。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低工资、高积累、高福利的集中统一分配制度,存在着总体上个人收入偏低与平均化,未能按照诸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质量与实际效率进行差别分配。目前国内总体上亦只承认物质资本,技术入股刚刚开始,人力资本产权几乎完全得不到承认,仍然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产权制度。相对于总量较大但终究有限的自然物质资源和总体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我国人口过多而素质雷同且普偏低从而就业压力过大的特殊国情在客观上造成物质资本侵占人力资本可能,尤其是我国处于渐进式加入WTO、国际竞争尚不十分剧烈的条件下。但是。却付出了牺牲经济长久效率和健康发展的沉重代价。

二、相关的理论评述与概念的界定

1、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目前在理论界关于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各种理解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生活资料个人所有、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实质上的私有制)以及完全的公有制等。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生活资料的直接分配设想、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和公有制与个人所有制相提并论分别否定了上述三种猜测。

本文将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界定为在社会主义国家所有的个人依据各自投入生产要素(即马克思所言的共同占有对象)做出的收益贡献份额获得相应的报酬(其中包括人力资本),即建立在绝大多数人要素合理收入基础之上的个人所有。用这种个人所有制来解决第一层次分配问题,维护不同要素所有者的利益公正,充分调动各自所有者的积极性。注意,从马克思学说的逻辑结构来看,“私人所有”的实际含义是“少数人”,资本主义正是因为少数人垄断了生产资料甚至垄断了政权,剥削才因此成为可能。否定“私有制”后建立的“公有制”,也必须是一种“个人所有制”,其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是“少数人所有”即资本家所有,而后者是“多数人所有”。因此,马克思个人所有制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根本区别,当然也有别于更高级别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2、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本。出于各自的理论主张和研究需要,学者们对人力资本存在不同的界定,如认为所有劳动者都具有人力资本、只有中等教育水平以上的人拥有人力资本(后者可进一步细分为技术创新型与管理型)。根据魏杰等人力资本专家的观点,企业的技术创新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战略管理委员会、独立懂事应为企业相关的人力资本,和货币等物质资本是处于同一层面上的资本。

本文主要讨论技术创新人员及职业经理人员投入企业的特殊人力资本。显然人力资本不同于传统的国有企业国家行政部门指派的厂长经理;同样,人力资本亦区别于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必须是人力资源中具备一定条件、能够踏上企业的人力资本相关工作岗位方才转化为人力资本。

三、重建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的人力资本产权实现形式

1、企业所有权的确定。国家应通过公共教育投入和贫困生补助以保障尽可能多的人进入劳动就业市场以前积累够必要的人力资本,实现不同出身社会成员的起点公平。假定企业中只有所有者本人对其人力资本拥有完全信息,创建之初存在物质资本侵占人力资本的现象,人力资本无产权因此不分享企业剩余。但是,通过企业的制度创新,即两种资本签订合约时约定,在接下来由于折旧和扩大再生产等需要追加物质资本时(企业收益完全分配而不直接转化为投资),由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对新增物质资本收益率进行报价竞争,规定在报价相同以及人力资本所有者报价较低时由人力资本所有者从个人储蓄或资本市场筹措后优先投入。由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报价必然会低于前者,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物质资本的不断折旧、价值不断转移和可能不断进行的扩大净投资,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物质资本的比例不断上升,人力资本所有者逐渐控制企业的物质资本所有权。对人力资本的不同处置使得个人所有制区别于私有制。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变化可以通过以下流程显示。

2、企业控制权的变化。随着人力资本握有企业物质资本份额的不断增加即传统的由物质资本出资额决定的所有权地位上升,所有权决定控制权,单纯的物质资本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地位相对下降,逐步将其对企业的控制权让位给人力资本。从而间接实现人力资本对于企业应有的控制权,即直接控制着企业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日常生产经营,进而最终决定各种投入的固定分配和剩余分配。

3、企业成员的收入决定。在企业销售总收益中。普通劳动力的工资根据竞争性市场价格预先扣除,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固定收入根据合约扣除,余下部分根据物质资本出资额在其所有者之间进行平均分配,当然包括补偿和剩余分配(可能出

现亏损)。当然,在第一层次收入分配中强调效率、强调过程公正必然会产生收入差距会有所拉大的问题,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四、间接实现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的可行性及其对重建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的意义

1、间接实现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的可行性。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企业在企业资本的结构性演进过程中实行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成功做法给我国企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不断深化的国有企业改革尤其国有资本退出 竞争性领域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如果首先在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中率先进行上述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创新则必然会大大提高人力资本的有效供给水平,实现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相互融合的良性增长。而制度创新国有企业的成功一方面为实现人力资本产权积累本土化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必将获得争夺人力资本和经济效益的优势。因此,在示范效应作用下,更多企业实现人力资本间接直至直接产权将成为必然。

2、实现人力资本产权以重建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的意义。基于人力资本特殊性质(依附性、抽象性、多元性、可变性和可关闭性)造成其评价存在诸多困难和实践中人力资本效能发挥监督的高成本,而不同资本所有者对于物质资本则拥有相对完全的信息。通过物质资本收益率杠杆,间接建立人力资本的自我评价机制与自我监督,就可以有效消除不同资本所有者对于特定人力资本的信息不对称;可以实现企业产权结构合理、界定清晰与多元化,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达到兼顾不同资本所有者利益公平与提高企业效率的目的,使得不同资本相融合而非对抗地生长,顺应企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不断提高投资效率。从长远看,可以实现目前物质资本主导的分配制度向按要素贡献合理分配收入的平稳过渡。

借此成功重建马克思提出的个人所有制这一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证明社会主义不是世界历史中横生的枝节,它是资本主义自己呼唤出来的代替者或继承者,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法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得到根本解决的产物。社会主义实践已经证明,人类只有在利用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才能实现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实现人民大众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必将为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取代资本主义准备日益成熟的社会历史条件。我们既要坚定地相信“两个必然”,同时又要牢记“两个绝不会”,从而得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与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利用资本主义”的结论。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朱相诚 黄波粼

上一篇:中年级作文教学论文下一篇:督查工作意见(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