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原因、人文差异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中西方语言文化教育存在大量的差异,这些差异大多数表现在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这些的不同就导致中西方语言文化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差异,而差异之中就必然会有借鉴融合,促进全球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这种文化教育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化差异,语言的交流使用与各国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第一篇: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

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看中西方教育差异

摘要:本文主要对中央电视台真人秀节目《青春季》第一季的视频进行了画面,文字,声音三方面的多模态分析,解读了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基于这一多模态话语分析,文章旨在跨文化视角下,了解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并且,尊重差异,反省自身,以期更好的认识教育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检验多模态话语分析对真人秀节目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跨文化;中西方教育;多模态话语分析;反思

一、引言

在话语分析理论如火如荼的发展中,人们发现单纯从语言角度已经不能对话语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因为话语的意义中一大部分是非语言因素体现的,在这种情况下,交际不再是利用一种感官进行,而是多種感官同时进行。以这种交际方式产生的话语就是多模态话语(张德禄 2009)。随着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发展,很多学者都开始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青春季》讲述的是来自中国和澳大利亚的中学生交换学习生活的故事,他们互相到对方国家生活学习,从而体验不同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将语言和其他相关意义资源整合起来,它不仅可以看到语言系统在意义交换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而且可以使话语意义的解读更加全面,更加准确。在此之后,这篇文章通过分析多模态话语,发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尤其是教育的差异,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且反思目前的教育。

二、文献综述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百年大计,然而,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的社会背景,造成了中西方国家教育方面的差异。差异固然存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差异,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许多学者对中西方教育差异有不一样的理解。从教育理念角度:任国荣(2007)在试论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中提到了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教育理念存在很大的问题。分别从知识观念,性格,管理理念方面,谈论了我国学校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继而提出适应新形势应该树立的新理念。陈慧青(2011)在论中西方教育差异产生的原因中,提出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体现在各个方面,这篇论文主要从教育概念, 思想传统,民族性格和历史发展四个方面,分析了其中的一些原因,对目前的研究有一定的可应用性。杨春苑(2007)在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差异中谈及我们对西方教育思想和理念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国内的多模态话语还处在起始阶段,没有出版的专著,还处在发展进步阶段,只有少量的论文。张德禄(2009)在研究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作者希望建立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以对后来的研究做一个铺垫。从前人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多模态话语的发展还不太成熟,理论框架还不是很完善,而在这基础上,对跨文化的研究为之更少。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只是在多模态的分析下,对中西方文化有一些浅显的理解,以期更好的发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教育的差异。作者认为跨文化,不是跨过文化,而是更好的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从而反省自身的问题,不断提高,不断进步。

三、理论基础

首先提出“多模态话语”(multi-modal Discourse)的是克雷斯和范柳文。他们认为,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话语意义的构建不可避免由多种交际模态构建,所有的话语文本都是多模态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是近年来兴起的语篇分析的一个新的领域。多模态话语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本研究采用的语料为中央财经电视台2015年播出的《青春季》第一季,共8期。作者行文目的就是更好的发现中西方教育差异,进而反思国内教育,而多模态话语分析一般对真实生活中的语言进行研究,这档真人秀恰好符合这一特征,而且也符合跨文化这个概念,很好的将所有特点整合到一起,这样的语料适合做一个有意义的研究,因此,《青春季》是对跨文化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合适语料。

四、《青春季》第一季多模态话语分析

要充分理解中西方教育差异及其内容的建构手段,就要对视频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本文选择比较有说服力的语料,尝试从画面,文字,声音三个方面分析这档真人秀是如何形象生动,有力的体现中西方教育差异。

4.1从画面分析角度看中西方教育差异体现。

镜头从校园切到教室,首先是中国高中的教室,一排排桌子,排列整齐,同学们坐的也很整齐。当镜头切到澳大利亚高中教室的时候,很随意的座位,同学们坐的也很随意。从这两个画面对比,作者发现,教室座位安排在中西方有很大的差异。

4.2从文字分析角度看中西方教育差异体现。

文字,也就是字幕,是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在第一期中,有一段字幕这样写“澳大利亚的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修课程。上课没有固定的教室,没有固定的座位。一个班一般只有十多个孩子,老师可以充分照顾每个孩子”,这样的字幕就给观众区分中西方教育差异提供了很好的理解,一眼明了。西方为了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存在,都会实践操作,而中方,有时候甚至会一笔带过,从这里,作者发现教学模式上有很大的区别,西方重实践,中方重理论,对实践实施力度不够。

4.3从声音分析角度看中西方教育差异体现。

对声音元素的分析,主要是上课老师的语音语调和学生的声音变化。这8期节目,从大体上看,西方老师的语音偏高,因为他们的课堂气氛很活跃,老师声调自然而然的升高,而中方的课堂上,老师的语调比较平缓,没有什么明显的大起大落的感觉,不容易让人集中注意力。另外一方面就是学生讲话的声音,西方学生讲话都比较快,声音洪亮,而中方学生,尤其是第七期中,尚思乔,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讲话声音很温柔。

五、结语

本文基于《青春季》第一季多模态话语分析,作者发现了中西方的教育差异,主要从画面,文字,声音,对8期内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并且分析了差异背后的主要原因,作者希望中方教育能深思这些原因,并且对于西方的教育,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另一方面,也验证了多模态话语分析对真人秀节目的可操作性。本文分析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多模态不仅有画面,声音,文字这三个方面,还有手势,体态等方面,希望能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一些思路。

参考文献:

[1]任国荣.试论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J].教学与管理,2007,(1):3-4.

[2]陈慧青.论中西方教育差异产生的原因[J].科教导刊,2011,(1):39-40.

[3]杨春苑.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差异[J].教学与管理,2007,(1):10-11.

[4]吴迪,刘玥.由电影《刮痧》看大学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及教育理念差异[J].继续教育研究,2015,(2):131-132.

[5]杨艳玲.人文教育:中西方教育的共同选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4):79-82.

[6]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J].中国外语,2009,(1):24-30.

[7]许吟雪.电影《喜福会》中天鹅羽毛意象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外国语文,2016,(3):76-79.

作者:刘心童 赵海成

第二篇:中西方教育体制差异探析

摘 要:由于民族性格以及历史起源的不同,中西方在教育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例如,饮食差异、思维方式差异以及文化差异。我国向来重视教育,虽然一个国家的教育是科技与文明的体现,但是高等学校不应该有高低层次之分。在我国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西方一直持自由主义学说。本文主要针对中西方在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特点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西方;教育体制;差异

教育体制是指教育规范和教育机构的结合体。教育机构主要包含教育管理机构和教育实施机构,教育规范是可以使教育机构建立并让教育机构正常运行的一种制度。教育体制属于一种制度、一种体制、一种文化,是教育领域发展的产物。经济、文化、地域、环境的不同导致了教育体制的不同,不同的教育在历史发展中具有不同的魅力,对当地的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出国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不愿意在本国的高等院校继续深造,反而选择出国深造,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 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端

中国的教育体制过于僵硬,高考制度让很多学生及其家长无奈,除现行不同地方招生分数的差异问题,还有加分项目的问题,给广大的考生带来烦恼和困惑。中国的高考就像千军万马在过独木桥,我们不能选择社会,只能让自己去适应社会,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不断努力,让自己在人生转折点有一个华丽的转身,迈入自己心仪的大学校园。中国的教育体制过于重视学生的分数、成绩,忽略了学生个人特长以及潜力的发挥和培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好多同学抱怨高考涵盖了过多的课程,学生并没有意识到那些课程中有许多知识点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的。高考虽然没有赢得广大考生的喜爱,但这也是当前选拔人才最为可靠、稳妥的一种制度。

二、中西方教育体制存在的差异

对中西方教育体制进行客观评价,会发现各有特色。本文主要针对中西方教育体制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吸取西方教育体制的优点,克服我国教育体制的缺点,发扬我国教育体制的优良传统。

(一)中西方的教育方式有所不同

同样的教学内容,中方与西方的教学方式具有明显的差别。中国课堂上,主体是教师,教师往往会将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难点、重点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每一种题目都有相应的解答模式,学生通常是将解答模式死记硬背,解题思想过于僵硬。长此以往,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解答问题的能力等均会有所下降,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我国的教育模式,虽然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成绩,但却让学生的思想变得过于僵硬,抑制了思维的拓展,不利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二)政府对于学校的管理模式不同

在中国,政府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发言权,每一个学校都在政府的影响下,学校设置团委、党委,学校领导除了实行聘任制,还可以由上级直接任命,可直接被任命为最高负责人,外行人管理内行人的现象在我国的学校普遍存在,极易引发教师、学生的不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三)中西方的教学性质有所差别

在中国,学生基本都会选择公立学校上学,优秀的师资力量基本集中在公立学校。近年来,我国兴起了许多私立学校,他们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各有千秋,是否可以推动我国教育体制的发展,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公立学校可以由国家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与物质保障,对于学校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我国的教育体制存在一个较大的弊端,学校的数量以及教学质量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经济发达的地区有较多的学校,具备较为雄厚的教学资源,然而,经济落后、欠发达地区的师资力量以及教育基础均较为薄弱,经济落后的地区仅仅有少数的学生可以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导致我国的教育水平出现了明显的差异。西方的学校有三种:社区学校、私立学校以及公立学校,社区学校和公立学校都是由地方政府或者国家出资,学生承担的学费较低,可以接受专业技术以及科学知识的教育,私立学校的学费虽然昂贵,但是教学质量非常高。

(四)中西方人才培养模式有差异

西方人才培养以“宽进严出”为主,学生上大学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在上学期间,若没有良好的表现,就很难毕业。纵观我国的教学模式,学生在高中时期承受了较大的学习压力,历经挫折与困难才迈入大学的校园,进入大学后,就变得十分松懈,学校也没有起到监督、管理作用,甚至有一部分学校为了提高本校的就业率以及毕业率,弄虚作假,不利于学生道德品质以及人格魅力的形成。高等学校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术的综合型人才,而不是提高就业率与毕业率。

三、对我国教育体制发展提出的建议

(一)借鉴西方教育体制中的优点

学校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也要培养一个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我们应当借鉴西方的教育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时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我们不应该禁锢学生的思想,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在大学时期,应该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对学校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成为我国当前高等院校在权力配置中的重点,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权力配置存在着职责分配不清楚、分工不明确、界限模糊的问題。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严重失衡,行政权力过大,学术权力较小,行政权力过多的干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术的发展。

(三)均衡城乡与地区之间的教育经费

我国应当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央政府应当加大财政方面的投入,缩小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拉近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同时还可以尝试东西部合作办学的方式,将东部一些优质的教学资源引入西部,增强西部师资力量,提高西部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培养出一批符合西部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四、结束语

我国的教育体制仍然存在不足,当前过于僵硬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过于单一,解决问题的方法过于死板,创造力严重匮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应当不断研究、学习其他国家的教育体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教育体制,不断地完善我国教育体制,切实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国栋.论中西方教育体制的差异[J].现代营销,2012,(12).

[2]谢静.论学术自由的中西方差异[J].现代教育论丛,2013,(3).

[3]方莹,李春光.浅析中西方教育之差异[J].理论学习——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7,(8).

[4]闫永伟.浅论中西方学校教育的差异及其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4.

[5]赵志,孙素清.中西教育之比较[J].文教资料,2010,(7).

[6]王化雪.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究中西方教育的差异[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1).

[7]付红梅.中西方教育体制差异[J].西方教育,2016,(6).

作者:孟翔宇

第三篇:试论中西方语言文化教育的差异比较与融合

摘 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原因、人文差异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中西方语言文化教育存在大量的差异,这些差异大多数表现在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这些的不同就导致中西方语言文化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差异,而差异之中就必然会有借鉴融合,促进全球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这种文化教育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化差异,语言的交流使用与各国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本文就是通过对语言文化教育的各个表现层面对中西方文化教育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西方;语言文化教育;差异

一、引言

自东方盘古开天辟地,西方耶稣创世纪,中西方的文化的发展由于教育背景的不同,看似是两个独立发展的文化教育体系,但是综合其本质却又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教育体系。

二、中西方文化概述

所谓文化就是指,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得到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更加简单的定义就是金钱、地位以及相关的教育程度等文化成果。当将不同的文化放在统一的一个维度中就会发现不同文化之间是有差别的,具有历史性和具体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发展过程中应该保持着“扬弃”的态度,对优秀文化进行借鉴,对糟粕文化进行取舍。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都与经济社会发展难以割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历史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文化也是在发生着质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在某种层面上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就导致文化层面发生的质变直接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更有甚者,影响着人民的正常社会生活。这种文化往往是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体现。

三、中西方语言文化教育的差异

中西方语言文化教育差异的存在,最重要的原因是中西方总体文化的不同。通过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来剖析其相互之间的差异,是进行语言文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下面就中西方生活文化、宗教文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不同进行分析。

1.中西方生活方式差异。中国的古代文化,发源于中国古老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其中闭塞的环境使人们安分守己,形成比较保守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古代封建文化影响下,土地早已经成为人民赖以生存的唯一依靠。然而同一时期的希腊文明,由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其受海洋熏陶出现的商品经济使得西方文明形成了商品贸易为中心的海洋文化,人民开始努力向外探索,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和新的市场。

而在衣食住行方面,也不尽相同。从中西方的穿衣风格来看,虽然现代社会中中西方文化差异越来越小,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之前。旗袍和长袍马褂是男女穿着的主要服饰特征。中国人民由于自身的封建桎梏,导致服饰在设计和装饰方面都存在着保守的因素。在西方,崇尚解放天性的自由理念,在服装设计和装饰方面就更加的注重人类自由理念的发扬,以舒适和自然为穿着特点。

2.中西方历史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的文化虽然都是由于一定的地理条件决定的,但是却有着质的层面差别。这也就导致出现了不同的意识形态。例如西方资本主义条件下出现的自然科学理念;而东方古代存在的封建王权则培养出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封建人文理念。

3.中西方人的性格差异。每个国家和每个民族,无论是红国人还是西方人都有着自己的性格特点。然而这些特点都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思维方式决定的。

对于我国来说,由于中华民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压迫、反抗的阶段。而在艰难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凭着团结、合作的精神取得了胜利。也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而相比较来讲西方文化比较推崇个人主义的精神,比较注重独立性,重视个人发展不受外界环境的制约,强调自然人性的发展。

综上,对于学习语言文化的学生来讲,了解各个文化背景之下月岩差异必不可少。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体现,不仅在形式上反映出文化的形态,而在结构方面也影响着国家人民的世界观。因此对于语言文化理解也就离不开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

四、中西方语言文化教育的融合

1.中西方文化教育在思维方式方面融合。在思维方式角度,要更加注重将中国的用心教育和西方文化中的用脑教育相结合,实现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和西方注重改革创新的思维模式相结合。经过理论联系实践,得到最正确的思维理念。

2.中西方文化教育在主体方面融合。在主体方面,应该将中国的家族本位和西方的个人本位相结合,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3.中西方文化教育在宇宙观方面融合。在宇宙观方面,将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西方对于征服自然的思想相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五、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文化的思考不仅关乎我们各民族的发展,还关乎我们对现代文明的理解,关系到当代经济社会和政治社会和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目前,我国正处于文化大碰撞、大发展的环境之下,求同存异,互利共赢也已经逐渐成为共同发展的理念。因此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就更加应该注重各国文化教育的交流,促进世界文化教育朝着更加惠普、优化、文明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戴体俊,武静茹,孟晶,马涛,王丹,张咏梅,武玉清,王昕.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西方愚人形——论《阿甘正传》蕴含的中西方文化共鸣[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 要汇编[C].2005.

[2]周雪,张焕香,王盼盼,张宋磊,吴昌佶.大学生中西方语言文化现状及策略分析——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2(04).

[3]童龄.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大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外企业家,2012(09).

[4]张咏梅,魏尔清,张建福,胡霞,徐明,石玥,崔海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

[5]袁晓丽,江智霞,张咏梅,权明桃,赵玲芳,杨德芬,王连红,酒井顺子,李卓丹.英汉称赞语和应答中的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

[6]张咏梅,郝懿.经典测验理论与项目反应理论:关于题目参数与能力参数估计的比较研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 要集[C].2008.

(作者单位: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方飞雪

第四篇: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析中西方儿童教育的差异

【摘要】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历史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治背景不同。在这些众多差异因素的影响下,中西方儿童教育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本文将从介绍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入手,其中主要介绍了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差异、家庭教育观念产生差异的原因等内容。然后又介绍了中西方学校教育存在的差异,该部分主要从基础教育差异、高等教育差异两方面入手,对中西方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了阐述。最后,介绍了中国和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差异,这也是导致中西方儿童教育存在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人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西方儿童教育工作,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西方儿童教育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西方儿童;教育差异;建议和意见

儿童不同于成年人,他们年纪尚幼,性格和思维方式还没有定型。而在中国封建社会,人们一直将儿童当作是半个成年人。但是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人性”有了一个较为新型的认识,儿童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他们提倡儿童应被当作独立的人来看待。儿童作为国家的希望,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关注他们的内心想法,积极的与他们进行正确的交流,这些都是成年人需要做好的地方,若是对儿童采取较淡粗暴的态度和方式,就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阴影,从而酿成悲剧。但是另一方面,西方的教育方式不一定全都适用于中国家庭,导致这一原因正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下就是本人的总结。

一、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交流互动中,家长对子女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对孩子性格的发展和思维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是孩子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他们的任何行为或习惯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并对儿童的兴趣、习惯、生活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儿童通过学习和模仿家长,接受外界知识。而中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导致孩子在人为处事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主要如下。

1、教育观念的差异

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的一种肯定的看法和态度,而教育观中教育价值观是最重要的。教育直观体现的是儿童在教育的作用下能够给自己、他人或整个社会带来意义。但是种种的历史原因导致各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有本质性的区别。

(1)西方国家的教育观念

西方国家重视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学习,家长鼓励孩子走出室外与,回归自然,探讨自然与科学。欧美等国的教育强调孩子的个人意志,父母尊重孩子,培养他们的个人兴趣,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按照孩子自己的意愿去发展而很少强迫他们。总而言之西方家庭的父母善于挖掘孩子的潜力和兴趣,并引导其走上正确的道路,因而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很发达,且孩子的独立性很强。

(2)中国的教育观念

与欧美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教育观念是大相径庭的。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在中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其教育观的核心在于强调生命、道德和伦理的重要性。孔孟之道深入人心,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和谐观,“仁”是中国教育的精髓,正是受这一思想的影响,中国家庭形成了家长的“权威”形象,传统的中国家庭提倡“父为子纲”,孩子必须听从父母的意见和建议,单方面强调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而忽视孩子的自由发展,孩子只是作为一个教育的对象而不能有任何反抗。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剥夺了,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因此,中国的好孩子的标准是:谦虚、有礼貌、听话等。

由于西方国家强调孩子的主动性,因此,西方国家的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和抗压能力要远高于中国孩子。西方国家能够看到孩子的优点和成绩,并加以鼓励;而相反中国家庭的父母永远不满足孩子已经取得的成绩,永远希望他们做的更好。

2、中西方国家家庭教育差异形成的原因

(1)历史因素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思想家就积极展开对人性的思考,鼓励人的个体独立。而西方国家在殖民扩张时期四处冒险,大力发展工商业,那一时期涌现出很多思想家、科学家和探险家。因而,在儿童的教育过程中主张培养孩子的冒险精神。而像美国,由于早期的人们都是移民,因而历史发展的时间较短,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和吸收,形成了独特的混合历史文化。因而,美国人能够很容易的吸收外来文化和思想,并为自己所用,因而他们带有一定的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但是中国却截然相反,正是由于悠久的历史,造成了儒家思想、孔孟之道根深蒂固。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封建社会形成的意识流,专制封建统治形成的小农思想对人们的影响太深,因而在文化上总是强调保守和顺从,并缺少探索冒险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权利。

(2)传统文化因素

中国的传统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在培养孩子时追求其人格的完善,而“礼义廉耻”更是教育的重点。中国家庭的教育强调集体主义和绝对的顺从,在家庭中父母的话就是权威的象征,不容置疑,从主题的确立、标准的制定、结果的评定等都是家长一手控制的,就算孩子有自己的看法也不能提出。家庭教育中对“礼”的培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注重对人的集体主义思想和群体意识的培养,在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上,注重绝对无条件地服从集体,而且个人更多的为集体服务,严禁出现独树旗帜和独立意识。而这一情况即使到了今天也没有太大的改善。在课堂上对于教师犯的错误孩子不敢指正也不愿意指正。因此,中国的孩子一般保守、内敛。

与此相反的是欧美国的孩子从小就被灌输了独立生存的观念,因而他们的独立性很强,其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个人主义,他们把集体看成是发展自我的平台和资源,因而我们看到的很多美国科幻片——超人、美国队长、蜘蛛侠、蝙蝠侠等强调的都是个人主义。其教育的目的在于挖掘儿童的潜力,集体要满足儿童的独立成长。因而,西方国家的孩子从小接触新的事物,通过实践锻炼提高个人素质。美国文化传统中主要的价值取向是个人主义,并强调个人的创造力和独立性,强调个人对自己负责,不会受到社会、家人政治和宗教的限制。个人主义遵循自愿和互利原则,把群体作为个人的集合。美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类的创造力,激发个人的潜能。家庭教育主要是为孩子提供一个积极、乐观、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环境,为孩子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美国家庭成长的儿童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勇于尝试各种新鲜事物。

二、中西方学校教育的差异

1、基础教学的差异

基础教育包括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欧美等国的初级教育从五六岁到十二岁左右。而中等教育仍属于这一阶段,一般而言,中等教育分为初中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在英国的教育制度中除了“公学”(即“独立学校”)和美国的教育制度是一样的,其他都不太相同。英国的公学是指一种私立学校,它不由国家、政府出钱开办,学校靠收缴学生的学费维持,因而学生每年的学费十分昂贵。一般能够进入这种学校的学生大都来自富裕的家庭。

而美国提倡的个人主义导致美国的学校教育侧重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美国的教学方式轻松、有趣,贴近生活且实用性强,这使得美国的儿童动手实践能力强。上课方式也是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布置的课后作业也大都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通过阅读图书和上网查找资料来完成老师布置的课题,并在下节课中展示。但是,美国对学生的管理松散,部分公立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低下,课堂纪律松散,自觉性差,随着这种制度的继续,导致很多孩子在长大之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尤其是近几年美国校园暴力枪击事件频繁发生,这掀起了改革的浪潮。

而中国的基础教育制度和美国大致相似,分为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且中等教育也分为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但是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学生一般上的是国家和政府办的学校,而私立学校属于民办学校。中国学生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他们在校园里学到的数学和科学知识要远比欧美国家多得多,且涉及的范围广泛。在一项科学调查中显示:中国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要远比欧美国家学生的计算能力强的多。在课堂上学生需要全神贯注的倾听教学内容,记忆书本上的知识点,尤其是在学生上了高中之后,因为大部分学生要面临着高考,因此,在这一方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严苛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掌握必要的知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另外,在掌握各项书本知识外,还需要准备奥林匹克竞赛等。外国专家认为:中国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学生,起得最早、睡得最晚。但是正是这种教育制度使得很多中学生连最基本的生存技能都不会,更不知道如何将理论知识变为实践,动手能力很差。因此,美国接触学生的水平要远高于中国学生。

与外国相比,我国人口基数过大,学生人数较多,因此不可能采取西方国家的教育制度。我国目前只有通过严苛的选拔制度,将学生按等级分配到各个学校才是上策。

2、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差异

中西方国家不仅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有所差,在高等教育中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学制的差异、师资力量的差异及管理制度的差异。

第一是学制的差异。欧美国家的学制安排灵活,本科生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拿到足够学分就可以拿到学士学位。但是如果提前修完学分可以提前毕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的科目。我国也是根据西方国家这一教学制度建立相似的高等教育的制度。但不同的是,我国学生必须学习完四年的课程之后才能毕业。在录取方面,美国根据学生的中学成绩、教师的推荐、大学的面试及学术的测试等表现的好坏判定一个学生是否可被录取。而英国在中学毕业后参加高校入学考试,成绩合格后便可进入高等院校。在这一方面我国与其类似,即通过高考的成绩的高低来决定自己将上哪所学校。欧美国家的高等院校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每个学院都有兼职导师,每次到时布置的作业,学生需要在课后学习,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完成作业。

第二,师资力量的差异。由于欧美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较快,且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使得学校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科研经费充足,且相关的科研设备先进,让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最新的科技。而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科技发展还处在不太成熟的状态,很多学校的科研设备用的还是二三十年前的仪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且很多教材编纂的材料也是很老套的。

第三,管理制度的差异。欧美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不同于初等和中等教育制度,当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之后将面临着更加严苛的教育模式。进入大学后学生每天被大量地学习充斥着,作息时间安排紧凑,学生每天忙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有很少的时间可以消遣,这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各大高等院校由于得到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扶持而得到充足的资金用以引进教研设备、竞争机制、研究学院等,这一过程也促使美国的科技创新水平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而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教学模式是在小学、初中和高中紧抓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当学生考上大学之后就放松了管理,导致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一时间无所事事,认为不再受到家长、教师等的压迫,因此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就此沉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高等教育尽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导致缺乏相应的竞争机制,“严进宽出”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另外,一些专业院校的师资力量较弱,仪器设备不完善,图书馆的藏书很少,导致现代教学发展不起来。在进入大学之后,很多学校还是只重视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我国科技一直无法向前进步的原因之一。

三、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

就目前形势而言,欧美等国已经是发展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而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远不如欧美等国,因而对教育的投入也有较大的差距。欧美国家的学生在很小的时候节能接触互联网,会使用图书馆查找自己所要的资料,且孩子的社会保障福利要远好于我国。教师也懂得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开拓思维。而我国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悬殊较大,大城市的孩子能够从小接触先进的设备,而身处西部地区的孩子却对此一片茫然。而在进入高等院校之后,欧美国家及政府能够提供相应的资金用于专业知识的研究,且仪器设备较为先进,相对比中国学校设备落后,且缺少相应的资金用以专业的研究。再加上我国从小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缺乏相应的训练,导致部分在进入大学对学习生活意识无法适应,从而产生“急流勇退”的心理。

四、总结

综上,我们从中西方家庭、学校教育制度的差异及各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谈起,阐述中西方学生由于传统文化而引起的教育的差异。

儿童的天性是遵循自我的意识做事而不受他人强加的意识干扰。但是这种天性往往由于外界的压力和旁人的影响而逐渐改变。在启蒙运动中,思想家们提出例如对人性的重新认识,要求人人平等。这同时也使得时代对儿童游乐重新的认识和探索。在中国爆发的“五四运动”也是很好的阐释了中国人民紧跟潮流,提倡对人性的重新思考。美国学者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学习不应该是必须强加给被接受者本身,只有主动获取知识才是值得尊敬的。”因此,我国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向西方国家学习,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促使其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从而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学习带来的乐趣,并努力营造一个相对和谐的课堂环境。另外,将西方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精神进入中国的教育模式中,打破常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得我国在不断发展经济的同时,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白金花. 浅谈中西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之比较[J]. 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4):114-115.

[2] 李玉艳, 李 静. 中西方儿童教育的文化差异[J]. 海外英语: 中旬刊, 2010(9):31-32.

[3] Jiang Luan, Jian-cheng Chen, Zhong-wei He. The education treatment effecton the non-farm income of Chinese western rural labors[J].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 2015,7(1):123-126.

[4] Song Chunyan, Goto Keiko, Hu Min. The impact of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on the consumption of western fast food among Chinese children[J].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2015,12(4):65-66.

【作者简介】

王轩(1993—),女,汉族,河北霸州人,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

作者:王轩

第五篇:中西方高等法学教育模式的差异及启示

[摘要]与西方法学高等教育相比,我国总体教育水平偏低。我国长期采取的专业型教育模式由于忽视法律职业教育,导致我们当前高等法学教育存在教育质量偏低、法学毕业生职业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弱等缺点。为此,我们需要汲取西方高等法学教育中的有益因素,重新确立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走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兼顾之路,以提高我国法学教育水平。

[关键词]高等法学教育;教育模式;教育改革

[

一、高等法学教育的基本模式:专业型、职业型和兼顾型教育

就高等法学教育而言,以实体法为基础的大陆法系与以判例法为基础的英美法系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模式,前者以德、法、意等国为代表,其法学教育侧重法学专业理论能力的培养;后者以英、美为代表,其法学教育侧重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也有一些国家同时吸收了两大法系高等法学教育的优点,采取了兼顾法学专业能力和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

传统大陆法系国家的高等法学教育一般采取专业型教育模式。专业型教育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法学院的教育以理论教学为核心内容,其一方面侧重法律概念和法律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也重视对学生法治思维和法律逻辑能力的培养,虽然其在教学方法上也注重课堂的开放性和学生的创造性,但这种教育并不以引导学生从事法律职业或通过司法考试为目的[1]。相比于现实中的法律问题,专业型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法律思维和法律逻辑方法的培养。其课程设计更强调法律部门的体系性和法律规范的逻辑性,虽然这种教学模式也主张采取案例分析的方式来提高法科学生对法律原理的理解,但其更强调通过理论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整体法律素养。以法国为例,其高等法学教育以传授法律专业知识和培养法学思维能力为主。法学院课程设置严格、规范,除法学专业课程外,还设置了其他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社会科学课程。法学院校的教育实际上被认为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法科毕业生毕业后可以作为普法型人才从事非法律相关职业,有志于从事法学学术研究的本科毕业生也可以继续留在高校攻读博士学位,那些希望毕业后从事法律职业的毕业生也可以选择需要报考法官学院或律师学院进入职业能力学习阶段。

传统英美法系国家的高等法学教育一般采取专业型教育模式。职业型教育模式的基本特点是,相比于法律思维和法律逻辑能力,这种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解决现实法律问题能力的培养。其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并不是以法律部门的体系性和法律规范的逻辑性为中心,而是以培养学生通过司法考试和从事法律职业为目标,案例分析和法律诊所等实践型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此类教育模式之中。以美国为例,其法学教育设定在本科基础教育之上,只有获得专业学士学位的学生才可以申请进入法学院学习法律知识。美国法律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即学校通过为学生提供处理法律实务问题的技术性训练,使法学院的毕业生能够具有“像法律职业人那样思考”的能力。其教学方式以案例教学为主,通过从案例中抽象出具体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再通过对具体法律规范和法律原理的解析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其所学到的法律知识解决具体案件的能力。职业型教育主要以培养职业法律人为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职业型教育只培养职业法律人。在美国,法科学生毕业后获得法律博士学位(JD),通过司法考试后可从事律师、检察官、法官等法律职业工作。拥有法学学位的人也可以选择继续攻读法律硕士学位(LLM),只是美国本土学生取得法律博士学位后基本不会再接受这一教育,因而该项目主要针对外国留学生和未获得法律博士的本国法律职业者开设。对于毕业后致力于纯粹法学理论研究的学生,其也可以继续攻读法学博士(SJD)学位[2]。

兼顾型教育模式兼顾了法学理论能力和法律实务能力的培养,采取这种教育模式的国家以日本为代表。日本的法科学生在本科阶段会接受类似法国、德国的法学教育,该阶段的教育以专业知识传授和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主,其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方法也采取较为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學方法,教学内容以法律专业知识和法学基础理论为主。本科阶段教育完成后,对于致力于从事法律职业的学生,其还需要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在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后,可以进入专门的“司法研修所”进行为期两年的法律职业教育,这一阶段的教育,以培养和提高法科毕业生的法律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要目的,学生需要研究大量案例、接触司法实践、处理法律事务以培养职业技能,并最终成为合格的法律职业者[3]。兼顾型教育一般将法学教育分为院校专业教育和社会职业教育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由法学院系主导,课程设计与专业型教育类似,以理论教学为主;后一阶段由专门的社会职业教育机构主导,通过参与型实践的方式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为日后从事法律职业做职前准备。

总体上,上述三种高等法学教育模式各有所长,专业型教育模式更注重培养法学综合素质,但相对忽视法律职业技能;职业型教育模式更注重培养法律实务能力,但相对忽视法学专业理论;兼顾型教育模式兼顾了法律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但客观上也增加了法学教育和学习的成本[4]。

二、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特点及问题:基于中西教育模式之比较

我国现代高等法学教育从无到有,有近七十年的历史,其在发展过程中曾受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影响,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法学教育也有自身的特点,当前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在法学院校发展规模和速度方面,我们远远超越西方国家,但在法学教育的“最终产品”,即毕业生的质量方面,我国教育质量明显偏低。究其原因,这主要是我国高等院校法学专业进入门槛过低。在法学成为高校热门专业之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不到30年的时间,我国拥有法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已发展至700多所[5]。这期间不论文科院校、理工科院校,还是综合类院校,争相开设法学专业,不论本科、专科,还是继续教育、电大,法学专业在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中可以说已经泛滥成灾。那些因短期利益或社会潮流驱动而设置的法学院系,由于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师资水平的制约,其培养的法科毕业生质量显著低下,竞争力明显不足,许多学生毕业即面临着失业问题。即使是专业实力靠前的法学院系,其法科毕业生也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实践和应变能力差等问题,法科毕业生成为法律职业者后在实践工作中普遍表现出水土不服、学无所用等不适应性特征。随着法学研究生不断扩招,其在缓解法学本科生就业压力的同时,每年也向法学人才市场投放大量具有共同知识结构的竞争者,在我国当前“重文凭、轻能力”的人才市场环境下,法学本科和研究生的分流机制实际上并不能起到培养高素质法律职业者的效果。

2.我国社会法律人才的总体规模和市场需求已远远超过西方国家,但法律人才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却不及西方国家。究其原因,这是由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对于法科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造成的。我国的法律职业制度设计决定了法律职业者主要由法学院系培养,特别是司法考试改革后,法科学生实际上垄断了司法考试门槛,这也意味着今后的法律职业阶层在完成新旧更替后也将被法科毕业生所垄断。但我国当前法学院系的教育却存在非常严重的职业教育弱化的现象,这一方面缘于学院派“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传统,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人才、院校、市场三者供求关系之间的不健康模式——培养大批毕业即面临失业的法学院系却仍然有大量学生报考。忽视法学学科的社会实践性特征,导致我们很多法科的优秀毕业生,其在成为法律职业者之前甚至没有写过一份内容规范的诉状,甚至连基本的法庭程序和规则都不懂[6]。长期忽略法学职业教育是导致当前法学毕业生“有专业无技能”“有素质缺能力”的根本原因。事实上,不管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虽然其教育模式各有侧重,但从其法学能力培养和法律实践是同步进行的这点,值得我们深思。

3.在我国,法律的通才教育定位,导致我们的法学专业学生在进入法学院时对于将来是否成为法律职业者的认识并不明确。相比而言,西方国家的法学专业学生在接受法学教育的阶段对学习内容和目的的认知要比我们的学生更加明确,对于许多西方国家的法学专业学生而言,其接受法学专业教育的一个基本动机,是希望毕业后成为法律职业者或从事法律相关工作。基于法学教育定位不同,我们的法学教育课堂设计通常强调课程的体系性和逻辑性,而西方国家的法学课堂则更强调培养学生的认知力和创造力。西方国家的法学课堂,通常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充当话题发起者和终结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学习和探讨相关问题,课堂以学生的思想迸发和交流为主,为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学生需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包括学习法学理论、法律规范和相关案例,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寻找、分析和利用专业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在我国,法学的专业教学以课程设置为基础,法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授课教材则更强调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我们的法学课堂,无论是探讨理论问题还是实践问题,都是教师主导教学,学生处于被灌输知识的状态,长期的被动学习,不仅会降低学生对重要知识获取的敏锐度,也会扼杀学生在专业问题上的创造性。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堂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也导致许多法科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不仅缺乏必要的法律职业技能,也缺乏基本的职业伦理道德。

三、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方向与路径

法学教育需要改革,“以知识为中心”的法学教育不能脱离社会需求[7]。我们应认识到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在教育的“职业化目标”上同西方国家存在的差距,为此,我们应当学习和借鉴西方法学教育模式中的有益因素,应重新定位教育目标、改革落后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推动我国法学教育继续向高水平、高层次发展。

1.确立多层次的教学目标。我国关于法学教育目标的讨论从未间断,也长时间存在“精英教育”和“通才教育”的争论[7]。实际上,无论以专业法律人为培养目标的“精英教育”,还是以通识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通才教育”,都应当将法学教育同社会和人才市场需求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高等法学教育市场从来都不是竞争型的,虽然其开放程度相比以前有明显提升,但总体而言,高等法学教育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也导致我国当前对于法学教育职业化的需求实际是单方面的,除了作为被教育的主体(即学生)之外,无论是政府、高校,还是社会上的法律职业机构,都缺乏推动法学教育职业化的原始动力。

就法学专业而言,单一的教育培养目标并不能反映当前高等法学教育的实际情况,确立多层次的教学目标才是法学教育模式改革的必由之路。首先,对非法学本科学生而言,其法学教育应当被定位为“认知型教育”,即通过直观的教育方式认识、了解和学习法律,因为非法学本科学生并不以从事法律职业为职业规划,其在本科阶段接受的法学教育专业性不宜过强,否则就会喧宾夺主,作为本科阶段必不可少的法律基础教育,其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也应符合“认知型教育”定位,其课程设置只需涉及主要法律部门(如宪法、刑法、民法等),以普法教育为主,课堂教学应以社会中的法律现象为主要教学内容,其课堂实践也应以参观性实践为主;其次,对于法学专业学生而言,其本科教育应当被定位为“专才型教育”,即培养学生使之成为能够通过理性思维和科学方法熟悉、掌握和运用专业法律知识的法律专业人才,其在本科阶段接受的法学教育应当更强调专业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特别应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和法律原理的能力,其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应与非法学本科学生有所区别,其课程设置不但要涵盖核心部门法课程,其课程内容也应当以学习法律原理和法律方法为主,其课堂教学应以提高学生法律专业知识、法律思维和法律职业能力为目标,其课堂实践也应以参与性实践为主,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创造性和实践力;再次,研究生阶段的法学教育应被定位为“精英型教育”,即通过具有更强专业性和实践性的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法学理论研究型人才和高素质的法律职业者,研究生阶段的法学理论教育应更强调在专业细分背景下更深入地理论钻研,其课程设置相对单一,课堂教学也应以研讨和研究为主,研究生阶段的法律职业教育则应更注重运用法律方法处理现实法律问题,其课程设置涵盖面应相对广泛,但也应强调术业专攻,其课堂实践应以自主性实践为主,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法学教育应走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兼顾之路。法学专业的社会性特征,要求法科毕业生除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理论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当前,我国法科毕业生质量普遍下降,在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同时,却缺乏可靠的专业优势,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国长期存在的法学教育与社会和人才市场脱节造成的。在专业型教育模式下,法學专业学生在接受院校教育时被定位为“专才”,但是其在结束法学教育后却被社会定位为“通才”,这一矛盾,正是无论我国法学教育市场表现得多么繁荣仍无法改变人才市场供求的主要原因。

在我国当前教育制度和教育传统下,要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的法学教育改革只能走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兼顾之路。一方面,我们不能因短期的市场功利性需求,放弃对学生法学理论素养和法律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传统专业型法学教育模式的弊端,继续忽视学生和社会对于法律实践性和职业性教学内容的需求。只有在不削弱原有法学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兼顾法律职业培养的需求,才能培养出具有专业素质、职业素养、具备市场竞争力的高素质法律专业人才。走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兼顾之路,并不意味着我国必须像采取兼顾型教育模式的国家那样,在法学院系之外设立政府机构内部或者由社会机构主导的“法律研习所”,前文也已指出这种教育模式在时间成本和社会资源利用方面的弊端。当前,在我国设立专门的社会性法律职业技能训练机构并不现实,因此在高等院校教育阶段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和教育机制是一条可行之路。如开设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提高此类课程的比重,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法律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的培养,重视学生法律职业能力和事务能力的训练,增加现场教学和实践观摩等,通过这些措施,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3.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西方法学教育的一个主要特色是课堂教学通常以学生为中心,高等法学教育先进的国家都十分重視塑造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主体地位。无论法、德等国提倡的“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还是美国提倡的“诊所教学法”,其目的都在于让学生身处特定的法律环境,培养学生“像法学家或法律职业者一样”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提高教学质量,我国法学教育也应提倡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教育者摆脱教材的体系性和逻辑性束缚,重视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法学思维能力和法律实务能力的方法,如提倡“专题式”授课法,这种授课方式是将一门课程分割为不同的专题,在每个专题中与学生探讨最重要的法律问题,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其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也能脱离教材的束缚,解放课堂。另一方面,要提倡开放式教学方式,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法律实践环境,如提倡“案例教学”法,在课程中增加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教学环节,如带领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举办模拟法庭、组织案件观摩等,使学生跳出书本,融入法律的运行之中,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研究问题,由法律的“观察者”变为法律“参与者”。只有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法学教育质量,培养符合社会和人才市场需求的法律人才。

四、结语

社会和市场的发展对我国法学教育产生着持续而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法学教育繁荣景象的背后实际上存在许多突出矛盾,法律职业能力的教育一直是我国法学教育中较为薄弱的环节,法学理论教育和法律职业教育的不平衡,是制约我国法学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为此,确立多层次的高等法学教育目标,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兼顾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提高法学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郭德香.论国际先进法学教育模式对我国改革之借鉴[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2):166.

[2]朱梦羽.美法两国法学教育模式对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育,2015,(12):80-81.

[3]赵新颖.法学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兼论我国法学教育模式的选择[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7):93.

[4]朱锦秀.高等法学教育模式的比较与创新[J].黑龙江高等教育,2005,(7):134.

[5]冀祥德.对中国法学教育全面反思与展望[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4):51.

[6]胡亚球.对我国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法学评论,1999,(1):131.

[7]韩阳.中国法学教育的目标困境及教育模式的重置[J].学习与实践,2012,(4):108.

〔责任编辑:张毫〕

作者:李若瀚 王宝磊

上一篇:成人教育毕业论文下一篇:包装设计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