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教案

2022-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案的特征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根据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学习、思考和模仿。教案撰写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反映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而教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则关系到教学效果。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土地资源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土地资源学教案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实践探讨

【摘要】结合公共政策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大纲的授课要求,在综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探讨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讲授公共政策学的重点内容,灵活运用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学习与讨论交流、模拟实践、参与课题等自主学习、实践实习有机结合,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公共政策学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公共政策学是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解决重大社会公共问题为目标,旨在探讨政策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二战后,政策科学首先在美国兴起并迅速扩展到其他国家,成为当代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并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为使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了解政策科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政策科学过程方法,使公共政策学课程更加适应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围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加强公共政策学课程的建设,充实土地政策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1 公共政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公共政策是一种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相联系的悠久的历史现象,作为公共权力、公共职能和公共责任的伴生物,自从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权力产生起,公共政策事实上就一直伴随着人类活动,是最古老的人类社会现象之一[1]。国外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公共政策作出了不同的界定。公共政策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哈罗德·D·拉斯维尔(H.D. Lasswell)和亚伯拉罕·卡普兰(A. Kaplan)认为:公共政策是一项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D. Easton)认为,公共政策就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政策科学研究者托马斯·R·戴伊(T. R. Dye)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选择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行为。决策理论研究者詹姆斯·E·安德森(J. E. Anderson)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的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我国的政策科学是在80年代以后才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1992年,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成立,标志着政策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已得到国内许多人的认可和重视,这极大地推动了政策科学在我国的发展,加快了政策科学在我国的学科化步伐。综合国内外不同学者的观点来讲,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机构在其职能范围内,在对社会发展状况作出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按照某种能够获得公众认可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中选择出来的对社会问题的解决行之有效的法令、策略和办法的总称[2]。

90年代之后,我国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政策科学的相关课程,建立了以“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为名的科研教学机构,在未被列入国家学科专业目录之内的情况下,一些高校在其他专业名目下,招收了以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政策分析为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为政策科学培养人才。党校系统和行政学院系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党政部门工作的需要,也在党政干部培训中开设了部分政策科学的课程[3]。目前,全国大多数院校都已开设了政策科学的相关课程,一部分高校在政治学、行政学或其他专业范围内招收政策科学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总的来说,近年来我国政策科学的教学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促进我国政策科学的学科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从教学角度来看,公共政策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导论、政策系统篇、政策过程篇和政策分析方法篇四大部分。(1)导论:主要讨论政策科学的研究纲领,包括政策科学的兴起,政策科学的“范式”,即政策科学的对象、性质、范围和方法,以及中国政策科学学科的建构等主题。(2)政策系统篇:这一部分包括政策与政策系统、政策行动者、公共决策体制和公共政策工具四个主题,涉及公共政策的内容与实质,政策系统的构成及其划分,官方的和非官方的政策行动者以及思想库,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中外公共决策体制的比较,现代公共决策方式,各种类型的政策工具等内容。(3)政策过程篇:这一部分包括政策过程的概念框架、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与监控、政策终结和政策周期等五个主题,涉及政策过程研究的各种途径,政策过程的各个基本阶段,中西方政策过程的差别,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基本经验等内容。(4)政策分析方法篇:这部分内容涉及政策分析的过程及步骤,政策分析的各种模式、方法和技术。包括政策分析过程的基本框架、政策分析过程各种常用的方法、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公共政策的伦理学分析、系统分析方法和创造性思维方法等内容。最后是对这门课程进行提纲挈领的总结,讨论如何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问题。

2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对公共政策学课程提出的客观要求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要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突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显著增强。国内不同大学根据其特色,分别制订了适合本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综合起来讲,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土地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受过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等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与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研究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4]。

基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结合土地科学学科领域的研究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公共政策范式的发展过程,包括政策所遵循的基本理论、价值原则、决策方式、实施手段等内容,这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土地管理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根据这一决策,2003年以来,中央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5]。但由于土地宏观调控是一项全新的举措,其运作机制和理论框架都还处于探索阶段。理论上的不成熟,给实践操作带来了一定困难。首先,如何建构一个比较系统的土地宏观调控理论体系,要回答土地宏观调控中的三个核心问题:一是土地政策为什么能够参与宏观调控;二是土地政策如何参与宏观调控;三是土地政策如何更有效地参与宏观调控。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运作机理和操作模式以及提高土地调控有效性的具体路径,从而构筑比较系统完整的土地调控理论体系。

其次,如何创造性地解决土地宏观调控中的诸多理论难题,包括土地调控的理论框架、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传导机制、操作模式、土地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搭配应用等都是当前理论界面临的难题,尤其是土地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相互配合应用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策略等。

再次,实践中在研究土地调控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宏观调控的形势和要求,提出土地政策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的应用路径和措施等一系列实用性较强的土地调控政策措施。

3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土地资源管理的专业性很强,要根据公共政策学课程特点,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该课程教学内容首先讲授政策科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原理及政策分析方法,同时针对目前土地管理和政策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总结我国土地政策的发展历程,介绍国外的土地政策,探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课堂讲授和讨论、文献阅读、案例教学法、对比法、自学指导法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把更多知识传授给学生,引导和启迪学生学好这门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3.1 切实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作为教师应承担“传知识、教做人”两大任务,首先要特别重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把教师培养成为学者、教育者、交往者和决策者,要使教师成为土地科学领域的专家,这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条件。为了推进教学改革,除了有赖于教师个体素质的增强,更有赖于教师队伍整体优化和提高,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锻炼和成长,事关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青年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为人师表,不仅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背景和辨证、睿智的思维方式,而且要具备融理想、信念、情操和教养于一身的强烈的人格力量。要带领青年教师到实践中进行锻炼,通过承担不同层次的科研课题,把专业知识、实用技术等灵活应用到具体实践环节中。

3.2 努力优化教学内容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公共政策学的教学,要在教学内容上特别强调一个“用”字,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适当引进新的科研成果,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城市化进程,紧密联系当前土地资源管理实践,把土地供应、土地征收和征用、土地补偿、耕地保护、房地产调控等主要政策内容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调查等工作环节充实到课程讲授中,使毕业生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授课时,结合各章节的内容介绍最新研究成果,并让学生查阅相关书籍和报刊。通过这些措施,一方面使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发展动态有初步的了解,另外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利用公共政策学课程的理论和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多途径丰富教学方法

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根据公共政策学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学习与讨论交流、模拟实践等有机结合,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特色。要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大力推进问题导向的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1)发现法

发现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随时提出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并寻找问题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尽量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公共政策学在每一章的课堂教学中,均围绕各章的核心内容,可以设计一些有较强针对性、关联性、概括性和可讨论性的问题,通过启发、点拨和引导等方式,吸引学生去思考、分析、讨论和回答这些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思考、分析和回答问题中理解和掌握相关章节的关键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讨论法

政策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为讨论法授课提供了比较好的素材。讨论式教学法旨在为学生提供自学、分析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机会,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已基本掌握公共政策学的基本理论,结合土地资源管理实践,对现行土地政策进行思考的学习阶段。这种教学法既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兴趣,又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密切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

(3)案例教学法

公共政策学教学中在保留传统理论讲授的基础上,要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选用土地供应、土地征收或征用、土地补偿、耕地保护、房地产调控等土地管理实践中的一些现行土地政策作为教学案例,这些教学案例具有典型性、真实性、启发性和趣味性,通过情景模拟、辩论会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以及多媒体技术,可以吸引学生紧紧围绕公共政策学教学内容所涉及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等展开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比较法

可以采用对比法,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土地制度和政策进行对比分析,授课教师再进行归纳。这样举一反三,反复对比,使学生印象深刻、记得牢。通过对比法讲解,化复杂为简单,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能够收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

(5)自学指导法

由于公共政策学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多,内容非常丰富,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讲解,因此除了在课堂上讲清该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外,要求学生大量阅读与课程相关的书籍和报刊,如《中国土地科学》、《中国土地》、《中国国土资源报》、《资源科学》等,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撰写读书报告,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真正感受到该课程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4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公共政策学教学中要善于将政策科学理论和我国的公共政策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政策实践环节,并加大学生操作技能训练力度,努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政策问题的能力。结合现行的土地政策,开展有针对性的实习活动,利用寒署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学习政策经验,增强政策科学课程的现实性。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教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研究及调研工作,从中学习分析和解决实际政策问题的能力,训练和提高科研写作水平。

总之,政策科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教学必须采取与现实政策实践紧密结合的方式。要以学生为本,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为指导,结合公共政策学的课程特色,在传授必需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出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土地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李建军,武玉坤,姜国兵.公共政策学[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 吴江.国外政策科学研究与我国政策科学教育[J].中国行政管理,1999,(12):30—33.

[4] 胡伟艳,蔡银莺,彭开丽,张安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2009,(5):42—45.

[5] 卢为民.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邵战林

第2篇:慕课背景下“土地资源学”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成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本文基于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了“土地资源学”课程教学现状,提出慕课背景下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和教学组织四个方面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探索“土地资源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慕课 混合式教学 土地资源学

一、引言

慕课(MOOCs),是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的简称,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最早由美国和加拿大学者提出[1],自2012年以来在全球迅速兴起,对传统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因此,2012年也被称为“慕课元年”。慕课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开放课程,具有课程学习人数不设限,课程学习时间全天候不设限,课程学习空间灵活不受限,课程学习门槛不设限等特征,不仅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和最新知识体系在国际范围内的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均衡,促进教育公平,而且有助于推进各国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

慕课自2013年正式进入中国后,各高校陆续开展慕课建设、教学研究和应用工作。随着慕课的运用,渐渐发展成为融合传统课堂教学和慕课教学方式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课堂面授与在线自学相融合,既可以发挥教师引领、启发、组织、评价的功能,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组织学习能力,是教学策略上的一次根本性变革[3]。但有关慕课背景下“土地资源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二、当前“土地资源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针对性低

“土地资源学”是资源环境类專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通过研究土地资源的构成与类型,掌握土地资源类别、数量和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探究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利用、整治、保护和管理等问题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现阶段“土地资源学”教材和线上资源注重一般原理和理论的讲解,所用教学案例的普适性较强。与内地一流高校比,少数民族地方高校的生源具有特殊性,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占比例较高[4]。如果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为当地素材,则更贴近学生的语言和生活环境,符合学生从实践到理论的认知规律,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知识架构。

(二)教学方式仍单一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慕课的发展,教师能够使用的“土地资源学”教学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但教学方式却从传统式的口述教学逐渐转变为多种媒介形式的灌输。教师不再是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人生导师,而变成了“多媒体播放者”,并没有起到引领、启发、组织、评价的作用。表面上看,教学的手段更多样了;但实际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更少了,教师在教学中投入的精力更少了,学生能够获取的知识更少了,教学效果更差了。

(三)课程考核方式不完善

“土地资源学”以土地资源这一自然经济综合体为研究对象,涉及气候、土壤、水文、植被、地貌和地理信息等多个学科,并需要测量学、地图学、计算机和3S 技术等应用技术支撑,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然而课程考核却主要依据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这一考核方式不能体现“土地资源学”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随着网络教学资源的大量应用,平时成绩也不能很好反映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由于期末考试所占比重大,学生临近考试才突击复习,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很好掌握课程知识和技能。

三、基于慕课资源背景的“土地资源学”混合式教学设计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课堂面授与在线自学相融合,以优质教学资源和强大师生交互为特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线上交流和线下交流相混合的“自我驱动式”数字化学习模式[3]。“土地资源学”混合式教学利用慕课优质教学资源弥补了传统教学中优质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利用课堂教学及时互动和教师监督的优势,保证优质教学资源转化为学生知识和技能。具体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组织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教学内容设计

“土地资源学”课程研究土地资源的构成、分类等基本知识,探究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利用、整治、保护和管理等问题。由于课程涉及的相关学科较多,知识点繁杂。为此,将课程内容分为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两个部分。

线上教学活动主要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将选定的慕课教学资源在教学平台公布,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课下线上完成慕课视频的观看,阅读学习资料,在平台上完成测验、提交作业、进行讨论交流。线上慕课教学主要以“土地资源学”课程理论部分为主,包括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土地类型划分、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和保护等。

线下教学活动包括课堂教学和课程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在慕课学习中反馈的难点,有针对性讲解;为学生提供该课程的本土案例,帮助学生内化吸收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问题讨论,帮助学生构建完成的知识体系。实践教学中,教师按照学校实习基地建设现状,组织学生完成一定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评价实习,使学生掌握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方法,掌握土地资源图编制技术,学习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的撰写方法。

(二)教学方法设计

仅仅将优质慕课资源作为课堂讲述的代替,并不能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也没有办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慕课资源自学过程中,教师应按照目标教学法的要求,为学生定制学习目标,避免学生无目的走马观花式浏览慕课资源。教师应将线下课堂教学作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主阵地,避免将课堂教学变成慕课的复述课,应以本土教学案例为切入点,将案例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结合起来,引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践教学中将学生应会技能分门别类融入相应工作项目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以项目的形式将实践教学内容发包给学生,鼓励学生主动获取专业技能,也培养学生协调、组织、口头陈述等综合素质。

(三)评价方式设计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不可一考定“终生”,学生课程学习评价应该将过程评价和考试评价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评价。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空间、时间更加自由,过程评价尤显重要。教师选用慕课优质教学资源要注重资源的完整性,确保在线指导、线上互动等模块完备,课程评价时要将学生参与度、活跃度、登录次数、学习时长等综合考虑。课堂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应将出勤、课堂提问及表现、作业、实践技能掌握程度、实践项目成果质量等作为过程评价的主要依据。考试评价则侧重学生应识记知识的检验。学生各项成绩都要有量化评价标准,杜绝教师个人主观评价的随意性,使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合理。

(四)教学组织设计

慕课背景下,部分课堂教学被优质慕课资源取代,并不是教师的指导作用被取代或削弱。相反,教师引领的作用更应凸显,也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慕课学习前,教师应提前为学生定制学习目标,引導学生有目的的学习慕课;二是慕课学习过程中,要做好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要做好线上答疑和互动,保证学生学习取得实效;三是慕课学习后,要组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引领学生更为深刻认识、掌握各知识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实践技能;四是,课程结束后,要通过各种线上线下途径,为学生在今后其他课程学习和工作中答疑解惑,引领学生成才。

四、结语

慕课优质课程资源背景下,“土地资源学”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表明,基于慕课而不拘泥于慕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线上优质慕课教学资源在“土地资源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很好的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优质师资、优质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造了更为优质的学习条件,将学生学习的环节由课堂拓展至课前、课后和课余。同时,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又能方便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间进行良性有效及时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掌握课程知识和技能。实践教学既传授学生专业技能,又能够锻炼学生沟通、交流、组织、协调、陈述等综合素质。只有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优质慕课资源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使其取长补短,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学生对知识的要求。但也要注意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建设,形成完整、量化、科学的考核方式,科学合理评价学生学习状况。

参考文献:

[1]刘洋.慕课时代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冲击与对策研究[J].重庆与世界,2015(1):33-35.

[2]杨国玉,金秋,徐翠莲,樊素芳,王彩霞,苏同福.慕课背景下农业院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9(40):86-87.

[3]张健,郑晓凤. 基于MOOC的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2018(16):96-98.

[4]白玛卓嘎,庞亮亮,郭健斌.基于学生意愿的西藏高校藏汉双语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2019(1):118-120.

作者简介:

郭健斌(1980-),男,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和研究工作。

作者:郭健斌 白玛卓嘎

第3篇:交互性:中学教案的语体学研究

提 要 一种语体中的文本会出现什么样的语言特征,归根结底是由语体的三个维度——功能、媒介和方式共同决定的,而方式中的交互性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三个维度对学校教案进行语体学研究,发现教案作为一种微观语体,其交互性深刻影响着它的语言方式,赋予教案语体以动态呈现,从而造成教案写作中的详本和简本、共性和个性。

关键词 语体 交互性 三个维度 详本和简本教案 共性和个性教案

学校教学活动大致有两个主要部分,一是备教活动,一是实施活动(包括学生课后的练习、复习等后续活动)。备教只由教师个人或者教师群体单方面进行,实施则既有教师和学生们互动进行的活动,也有后续阶段由学生单方面进行的活动。我们感兴趣的是,语体学的研究对象能否扩大到学校的教学活动?无论哪一部分学校教学活动,都是在一种文本——或者是书面文本,或者是口语文本,甚至是多媒体文本——的形成过程中进行的。而语体是一种言语行为规范,这种规范的目的恰是形成合乎行为目标的文本。因此,凡是有文本的形成,就必然有语体的规范在起作用,形成的文本就必然带上某种语体的特征,也就可以从语体学的角度进行研究。

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文本类型繁多,潘世松(2010)就从语体学的角度,对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评语这样一种微观层次上的文本类型做了深入的研究,给人以很大的启发。这些文本的语体特征各异,对它们的探讨开拓了语体学的研究领域,对研究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将语体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中的教学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本文选择备教活动中的教案作为研究对象。从语体学来看,教案文本的最大特征在于,写作时有可能同时在进行两种不同类型的言语行为:教师编写教案,主要目的是规划本人的教学实施活动,是一种个体性的言语行为;往往还需要满足教学管理机构的检查和同行交流的需要,又是一种交互性的言语行为。对交互性的言语行为造成的语体特征的研究已有很多,但个体性言语行为造成的语体类型,例如日记、备忘录、写作提纲、发言提纲、听课笔记等,它们有没有交互性至今还少有研究。原因在于,个体性言语行为的最终目的复杂多变,有的就止于个体的需要,如日记、听课笔记等,有的则虽为个体言语行为,但并非仅止于个体需要,例如教案,虽直接满足教师个体的需要,可最终指向的还是与学生的交互(在这点上与写作提纲、发言提纲类似)。因而,教案究竟应该呈现出怎样的语体特征才能满足教学中各种复杂的需求,是令人困惑的——既然要满足多变的语体要求,通常对语体的单一特征描述和理论解释显然就不够用了。正因为如此,一个刚入行的青年教师往往会因为把握不住它的语体特征而感到困惑。由此看来,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教案研究的语体学意义都是不能低估的。限于专业和能力,本文不拟对教案进行系统研究,只想以中学语文课教案为对象,做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 语体的三个维度与语体的描述

1.我们对语体的认识

学界对语体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现在看来还不能保证哪一种理解彻底参透了语体的本质,但是每一种理解都有可能窥测到了语体这一复杂现象的一个侧面,却是确定无疑的。出于本课题的研究需要,我们选择了对语体的这样一种理解:

所谓语体,就是我们在进行某种类型的言语行为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这种规范对语言要素的选择倾向和使用要求,包括完成该类型行为所需的语篇整体建构方式①。

对语言要素的选择倾向和使用要求会在语体的反复运用过程中逐步稳固、积聚起来,前者表现为某些语言要素在特定语体中的出现频度,后者则促使该语体特有的一些语言成分及特定篇章结构方式的形成。它们彼此相依又相互牵制,成为一种语言特征的集合,起到某种语体的外部标识的作用,也成为我们感受、辨识乃至使用某种语体的形式依据。

但是单单根据这一个语言特征的集合是难以解释语体的,原因就在于语体的特征通常都不是区别性的特征,而是一种选择的倾向和出现的频度以及这些特征相互影响后造成的一种整体效应。所以这些特征只有在得到形成动因的解释之后,才有可能使一种语体在它们中间得到阐明。由此可见,要研究语体,重要的是寻求这一组语体特征的集合之所以会形成的动因。更明确地说,要到相应的言语行为中去寻找原因——我们试图完成什么类型的言语行为,就必须按照什么类型的行为规范行事,也就会导致什么样的语体特征大概率地出现。所谓的一组语体特征的集合,体现的其实就是我们从事某种言语行为的规范,换言之,对这个集合中语体特征的选用,正是我们按照一定行为规范行事的结果。

2.言语行为的三个维度与语体

问题很清楚,要解释性地而不仅仅是描写性地研究某种语体,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探求这一语体背后相应的言语行为的类型。

1)三个维度

任何言语行为都会在三个维度中呈现出来,这就是——

功能 我们总是为了实现某种意图而实施一个言语行为,言语行为最基本、最复杂的属性就是功能,例如是为了叙事还是解疑,为了指令还是说明。扩展来看还可以是为了传播新闻信息、论证科学原理、传授某种电器的使用方法等等。当然,功能还必须包括这些行为所应该达到的效果。所以严格地说,功能应该是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中言语行为的“以言行事”与“以言取效”的统一体,如劝告与劝服、命令与服从、叙述与信息的接收等。

媒介 功能一旦确定,接下来就是选择什么媒介去实现它,最直接的选择是声波(口语),间接的就是笔画符号(书面语)。进一步细分,口语还可以选择空气(面对面)或是电波(电话),书面语可选择的有纸质文本(手写或印刷)、电脑屏幕(文字输入)、手机短信等。

方式 功能的实现还涉及到不同的方式。人们讨论较多的包括即时性、交互性以及正式程度等。正如方梅(2007)所介绍的,即时性就是“即时交际对现场信息及参与者共有知识的依赖性强”,非即时则弱;交互性则是对有无“交际参与者的反馈”以及对之有无依赖性的描述。除此之外,方式还牵涉到“正式程度”、“计划程度的差异”等。我们认为一定程度上还应该将现场性、对话性等参量考虑进来。在这些方式中,与教案研究最具相关性的是交互性。

2)语体与言语行为的规范

言语行为只有在一定的规范中才能得到实现,而规范的形成其实就是对这三个维度的适应。更进一步观察,言语行为之所不同于一般的行为,就在于它必须依赖“言”的说出也就是在构建一个文本的过程中才得以实现的,言语行为的规范归根结底是对“言(文本)”如何形成的规范,它必定会在文本的语言特征上深刻地体现出来。所以我们在各种各样文本中所感受到的语体差异,其实就是不同类型言语行为的行为规范所造成的差异。要让所谓的语体特征得到学理上的分析和解释,最终求助的必然是不同类型言语行为的行为规范,而研究不同类型的言语行为的规范,最终也只能在所谓的语体特征中得到落实,所以,可以说不同的语体就是不同类型言语行为的实施规范。一个人只要是正常的语言使用者,他的语感中就会拥有丰富复杂但又模糊难言的语体感。语体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将这种语体感刻画出来,以使使用者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它而自觉地运用它。完成这一任务,首先就是要对不同语体的语言特征做出描述。这种描述如果是解释性的,是语体学的描述而不是语法学、词汇学以至于狭义修辞学的描述,就需要为之建立一个立足于语体自身的框架。

3)三个维度上进行的语体描述

既然语体就是言语行为类型的规范,既然这种规范是在适应言语行为得以实施的三个维度中形成的,那么很显然,语体描述的框架就需要在这三个维度上构建起来。可以说任何一种语体都是这三个维度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任何一种语体,如果说它是口语体或是书语体等都是不完整的,还必须在叙事还是说明、新闻还是布告等功能类之间,在即时性还是交互性等方式类之间做出选择。描述某一语体的每一语言特征,都只有在阐释清楚它是何以在某一维度或是几个维度共同的作用下发生的,整个语体的面貌才有可能清楚地呈示出来。

而语体的丰富类型,其实都是这三个维度不同层次上的要素相互组合的产物。有高层次的语体,也有微观层次的语体,作文评语、教案以至于听课笔记都可以视为微观层次的语体而加以研究。而每一种微观层次上的语体,又都有可能在某一种维度上的某一种要素上表现得特别充分,以至于可以选择它为切入点来研究这种语体。交互性就深刻地影响了教案这种微观语体的语言方式,本文对它的研究就将以交互性为核心。

二、 在交互性的视角中看教案语体

1.教案的三维度分析

1)在功能类型上

教案的基本功能在于规划对一节语文课如何实施做出安排设计是一种规划活动,应该将教案放在规划语体中进行考察。

规划作为一种言语行为,指的是在一定理念和目标的制约下,用语言描述的方法为将要进行的行动设计一套系统的展开程序,并且勾画出这一行动程序将会达到的结果。规划言语行为的成品文本就是规划书,教案究其性质而言也是一种规划书。规划也可以不使用语言的方法,例如用规划图来展示行动程序和目标轮廓,赖以实现的行为性质就发生了变化,除非在隐喻的意义上使用语体一词,也就无法在语体学的范畴内进行研究了。

教案的功能类型既是规划,它的文本结构就会和任何规划文本一样由一些基本的结构要素构成,例如理念和目标、程序和内容、结果和效应等。落实到教案,其中理念就是教学方针、教学大纲等在一节课中的体现,具有最强的稳定性;目标则是一节课具体的目的所在,教师需要从教学理念出发,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加以确定,稳定性就有所减弱;程序则是为了实现这些具体的目标必须采取的手段,与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教学内容通常被教学大纲和课本所规定,变动空间较小,程序则会随教学内容、施教对象、教学阶段乃至教师个人对教学的理解而千变万化,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所以它的文本结构要素是最不稳定的。是不是都要伴以板书设计或课件制作?是不是都要有练习设计、课后检查?允不允许出现一些一般教案所无,而教师由于对教材个性化、创造性的把握而必须设置的程序?可见教案的写作中程序是结构要素最为复杂、多变,同时也最能显示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的环节。一个教师越是有教学上的追求、责任心、创造精神,通常的文本结构也就越难以束缚住他。

此外,教案的功能类型还会要求使用一些特定句式。例如在目标部分,几乎必须使用的是这样的句式——

道义/动力情态{ [方式描述]目标状语+认知/言说动词+[特征描述]目标宾语 }

道义情态用“应该”、“必须”,动力情态用“能够”、“可以”等助动词来表示,即使有时在句中并未出现,其情态义依然可以体会出来。“目标”语义上指的是教学目标,它在对动词所指行为的方式描述(如下例中的“调动听觉、联想和想象(构建)”),以及在对名词所指事物的特征描述(如下例中的“反复回环的结构(特色)”)中体现出来。例如: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调动听觉、联想和想象构建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和意境美。(昆明西山一中吕萍老师《雨巷》、《再别康桥》教案)

(2)能在自读的基础上自主质疑问难、疏通文意。(云大附中李姣老师《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3)体会融音乐、绘画和诗意为一体的诗歌特点和反复回环的结构特色。(昆明第二中学角述键老师《外国诗两首》教案)

对本研究最有意义的,是教案在规划的功能之外,还有受检、交流的功能,而个人备教中也会出现一些次功能,它们直接影响到教案文本的实现面貌。

2)在媒介类型上

至少在语文教学中教案迄今为止主要使用的是手写文字的纸质文本和电脑输入文字的电子文本,当然其中也可能插入一定的图像资料,也可以采取话语表述,或者表格加填入表述的方式。这两种介质都属于以间接交际为特征的书面语,与以口耳相传为媒介的直接交际相比,为教案的写作者提供了较为充裕的思考时间和修正的时间,也为教案的连续使用准备了物质条件。对我们的研究而言,则更应该看到媒介的类型其实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方式上的差异,例如间接交际将发话者和受话者分隔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他们之间就会因为得不到现场信息、非语言信息等方面的依赖而使交互性大大降低。通过教案实现受检、交流功能与当面受检、交流相比,交互性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3)在方式类型上

教案的特征在方式的几个参量,如交互性、现场性、对对话的依赖、正式程度等的上面充分地显示出来,我们将在下一小节充分展开讨论。

2.交互性对教案语体性质的决定作用

1)没有受话者的行为类型与教案的特殊性

交互性这一概念的提出,预设了言语行为中至少出现一个受话者,发话者与之交互的现象才有可能发生。正因为如此,至今语体学所关注的行为类型绝大多数都是有受话者的。学者们通常是这样认识问题的:“言语交际是双向的沟通活动,话语的产生是所有交际参与者相互作用、共同行为的结果”,因而“所有的语言运用从本质上看都是交互性的(interactive)”。(许力生,1997:9)出于这种认识,交互性便只能用来反映言语行为的某一类型对来自交际参与者的反馈信息等因素依赖程度的高低强弱,而不是有无。如果有即时性在起作用,受话者可以出现在现场,例如教师在答疑课、讨论课上就可以与确定的受话者直接沟通交互而造成高交互性;也可以像在论文、小说的作者那样,整个写作过程总是指向未来的、并且是不确定的受话者(阅读者),他必须从阅读者的知识状态、接受水平以及将会有怎样的反应出发来建构、调整文本的语言状态,但阅读者不会参与到他写作过程的现场中来,作者是在测度受话者的反馈信息而并非真实获得了反馈信息,所以是一种低交互性。

可是问题在于,确实有许多言语行为始终只有发话者一人在参与,如引言部分所提及的日记、听课笔记、发言提纲、写作提纲以及只为个人使用的备忘录、记者的采访记录、不准备发表的读书笔记、书页上的眉批和旁批等等。在这些类型中,行为的进展对受话者反馈信息利用的可能性为零。教案的写作在这里表现出很强的特殊性。一方面,就教案的规划功能而言,它的写作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只是为了安排设计他将要进行的某一次课堂教学,指向的是他个人将要采取的行为步骤和期待达到的目标。所以,它不仅可以而且应该在完全不需要对话参与者,甚至除自身之外不再有阅读者的情况下由写作者独立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教案的写作方式允许是高度个性化的、非交互性的。另一方面教案在当前的教学体制中还有受检、交流的功能,指的是有关机构可通过检查教师的教案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同行之间也会通过互相观摩对方的教案来取长补短,尤其是青年教师往往通过学习资深教师的教案提高教学水平。这样教案就有了阅读者,教师在写教案时就像学者写论文、作家写作小说一样必须考虑到这些潜在的阅读者而对写作的方式做出调整,交互性不可避免地渗入教案的写作。由此可见,如果将教案等文本类型纳入语体研究的视野,对交互性的考察便可以不但在强弱之间进行,也可以在有无之间进行,虽然这里的“无”,正如我们将要探讨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交互性。

教案特殊性的另一方面,还表现为教案自身虽然可以在没有交互者的情况下完成,但是教案的使用却是针对一次交互性很强的言语活动——课堂教学。在这一点上,教案与日记、听课笔记、只为个人使用的备忘录、不准备发表的读书笔记、书页上的眉批和旁批等拉开了距离,而与发言提纲、写作提纲、记者的采访记录等归在了一个类型中。前者永远不会需要一个交互者出现在哪怕是后续言语活动的环境中,后者却在为交互者的出现做准备。

2)基于教案考察需要的交互性分析

既然交互性对教案的写作有如此深厚的相关性,从教案出发对交互性做一分析就是很有必要的了。

首先,如何确认交互性的强弱?

言语行为中有一些不可忽视的条件决定着言语行为交互性的强弱:

a.言语行为的完成过程中是否需要受话者的参与

如上所述,有些言语行为可由发话者自主完成,不需要另一受话者的参与。没有交互对象交互性也就无从发生了。

b.若需要受话者参与,受话者位于现场内还是现场外

如果需要参与者的话,参与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参与到言语行为的现场中来,如学生出现在课堂里听讲;一是以现场之外的方式参与,书面语为这种方式提供了极大的可能,如书信的传递,书报的传播等。不过,随着科技条件的发展,现场其实已经变成了一个模糊概念。传统观念中可以用“交互双方可以彼此感知的同一个时空环境”来对现场的广延进行限制,但是音频、视频的使用使得这样的时空环境的范围得以扩大。因而只能说现场性的强弱,现场内和现场外只能用来指称现场性强弱的两个典型。

很明显,现场性越强发话者就越容易获得受话者对话语的反馈信息——现场内的受话者就可以直接通过言语,或者借助身姿、表情等非言语手段来显示对话语的反应,交互性当然越强。然而不在现场并不等于不能提供反馈信息,作者还是要“根据读者的情况和他们可能会有的反应来选择与调节自己的语言运用”,只不过这种反馈信息的获得是一种推断的结果,它所带来的交互性当然就比较弱了。

c.若需要受话者参与,受话者的身份确定与否

言语行为若需要受话者的参与,就需要考虑这受话者是确指的某个人或某些人,还是泛指的任何人,只要他有可能接收到该言语行为所形成的话语而加入到言语行为中来。确指也是一个模糊概念,例如书信的受话者不仅是确指的,而且确指度很高;讲课时对象的确指度就有可能低一些,但受话者仍然有较为确定的身份范围;对社会的演讲确指度更低,虽然仍有某个时空、某种社会身份的制约,如果通过电视传播,或者刻录下来通过视频音频继续流传,确指度还会降低。和现场内外的概念一样,确指和泛指也成了确定性强弱的两个典型。

同样明显的是,确定性越强,发话者与受话者之间就越容易达到知识的共享——发话者就容易利用受话者的知识实现一些话语策略,受话者也容易利用发话者的知识更轻松地达到理解,交互性当然得到加强。

d.受话者若位于现场内,能否以对话的方式加入到言语行为中来(即发话者和受话者可以互换身份)

即使交互双方都在现场内,有的行为类型中受话者并不必然会获得话语权,如讲课、报告等;有的则必须与发话者互换身份,以对话的方式进行交互,如辩论、聊天等。对话方式的交互性是程度最高的,对话一方只有依靠对方话语提供的反馈信息才能组织下一步的言语行为。

由以上四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Ⅰ无受话者参与交互性为零。

Ⅱ有受话者参与的情况下,现场性由外到内越强而交互性越强。

Ⅲ有受话者参与的情况下,确定性由泛指到确指越强而交互性越强。

Ⅳ受话者在现场内的情况下,发话者对他的话语越是依赖,交互性越强。

其次,交互性有外在的交互性与内在的交互性之别。

我们已经这样断定:无受话者参与交互性为零,但问题就这样简单吗?在上述学者们的认识中,言语行为一定是发、受双方共同完成的行为。但是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受话者不仅可以是外在现实中的,也可以是内在心理意识中的,这就是说即使是发话者在自言自语,其实也暗含着一个受话者,那就是受话者自己。无论是哲学研究中的理论假设,还是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的共同研究,尤其是对裂脑现象的实证研究都表明,人实际上是由两个自我构成的,自言自语尤其是自问自答其实就是这两个自我之间的对话。正常情况下这两个自我高度协调,我们意识不到它们各自的活动,人就表现为一个统一、完美、运作自如的整体。可是对人的言语行为做深入的考察,还是能够分析出两个自我不同的作用。(布莱克斯利,1992)

一个人针对自己的写作,其实也是一种自言自语、自问自答,只不过没有用有声语言而是用了书写符号。这时一个自我1在思考、在探索,在不断地使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达以使思想定型下来,并且力图用之说服另一个自我2;另一个自我2则在“倾听”(阅读)并不断提出反驳或完善的意见,导致修改行为的发生。只有当两个自我达到了完全一致,或者一个自我完全压倒了另一方,写作的文本才告完成。从另一意义上说,写作也是现时的自我在与将来的自我之间的对话。此刻的自我之所以要写作,为的是将现时的自我——他的思想和情感、他的关注和期待等固定在书面话语中,以便将来的自我通过阅读该话语而了解、对话现时的自我,并对这个自我或是赞同,或是反对、修正,写日记、备忘录的目的不正在于此吗?由此看来写作的过程中,即使没有现实中的受话者参与,却仍然始终贯穿着交互性:一种类型是自我1与自我2之间的交互,另一种类型则是现时的自我与彼时的自我之间的交互。

写教案同样是如此,写作时是此时的自我1与自我2之间的交互,正是两个自我间的商讨辩诘和书写,完成了对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使用时则是彼时的自我在与现时的自我之间进行交互:或者是听从现时的自我而将设计转化为课堂的实践,或者是反对、修正现时的自我,教案就会得到不断的完善。更应该考虑到下一学期以及更长的期限内同一教案的再度使用,这时两个自我之间的知识水平可能会呈现出更大的差别——现时的自我(现在已经成了过去的自我)还停留在原先教案的水平上,彼时的自我(现在已经成了现时的自我)却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以至于它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原先的教案越来越不适用。

可见在这种看来没有受话者的语体类型中,交互性依然是存在的,只不过表现的方式比较特殊罢了。为加以区分,我们将以自身为受话者而导致的交互性称为“内在的交互性”,而将他人充任受话者时造成的交互性称为“外在的交互性”。

最后,交互性强弱与文本语言的完备性相关。

一种语体中的文本会出现什么样的语言特征,归根结底是由语体的三个维度共同决定的,但方式中的交互性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说来,交互性越强,对文本的语言要求越低,反之则越高。这些要求主要体现在语篇的结构完整性、话语描述和背景交代的详尽性、句子在语言结构和语义表述上的严谨性、词语选择的准确性等特征上,为了称说的方便,可以用“文本语言的完备性”来概括它们。

完备性各种特征的出现反映了发话者对受话者获取信息时的难易程度的一种考虑。交互性低,意味着受话者无法从现场的话语环境中获得必要的信息,也无法与发话者共享某些知识,更无法从对话中得到相关的启示,交际中所要获得全部内容都只能从文本的语言结构和词语中获取。在这种状态下发话者为了让受话者能够最大限度地接受并理解他所要传递的全部信息,就必须给予文本语言上的保证,必然导致上述完整性、详尽性、严谨性、准确性等完备性特征的出现。而交互性高,则意味着文本并非唯一的信息来源,受话者在文本之外还可以从许多渠道获得必要的信息,对文本语言完备性的要求自然就降低了。

a.外在交互性的强弱与文本语言的完备性

对此外在的交互性表现得非常明显。可以从上述的Ⅱ现场性、Ⅲ确指性、Ⅳ对对话的依赖性三方面来考察。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越是在现场内,越是交互者相互确指,越是处在对话中,所使用的文本(包括口语文本)在语言上的要求就越低。在没有其他要求的干预下,即使是闲聊同样的内容,电话中的闲聊就往往需要比当面时提供更详尽的信息,同样写信要比面谈、独白要比对话具有更谨严的结构和更精准的词语选择。给自己班上的学生分析高考试题,与电视中进行同样的分析相比,语言上显然可以更自由、更宽松、更不受完备性的制约。

b.内在交互性的强弱与文本语言的完备性

出于研究教案的需要,我们更关心的是Ⅰ交互性为零的情况——其实只是外在交互性为零,而内在交互性却可能处在非常活跃的状态中。毫无疑问,自我2对于自我1来说确指性永远是最强的,它们对知识的共享可以说达到了最高的程度。同时这两个自我又永远处在同一现场中无法分离,而且始终在通过内部语言处在对话的状态中,通常所说的对自己的反思,其实就是一个自我在通过内部语言检查批判另一个自我的活动。因而可以说在所有的交互活动中,内在交互的交互性是最高的,它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像日记、私人备忘录、听课笔记等语体对文本的语言要求通常是最低的。随摘两例如下:

(4)上午在柏林寺,下午访张天翼、沈从文。(施蛰存《昭苏日记》1981年7月14日)

(5)早晨到三姨家去。秋妹来,故态依然。(季羡林《清华园日记》1933年6月29日)

一天日记不过是寥寥数言,不需要完整的语篇结构,也不需要详尽的描述和严谨的句子。“在柏林寺”做了些什么事,“故态”又是怎样的,这些知识都可借助记忆而在需要时唤起,日记只需起到指引标记的作用。

然而两个自我也可能处在交互性较低的状态中。首先是文本写作面临着较为艰深、陌生的认知任务时,例如教案的写作者备教一篇类型特殊、内容深奥的课文,或者要用一种从未尝试过的方法去设计一篇课文的教学方案,或者教案的写作者初涉语文教学,教案的写作对他是一项陌生的工作……此时不求助于文本的语言完备性,教案的写作是难以完成的。

我们知道,无论说话还是写作,语言表述都并不是在复述业已形成的思想,相反,思想正是在语言的表述中才得以形成。因而对于较为艰深、陌生的思想而言两个自我之间并无现成的知识储备可以激活和“共享”,只有当语言表述完成,发话者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原来是这样的,才有可能在内部语言的对话中对之进行反思。语言表述也只有完整、严密、详尽到了他人能够顺利理解的程度,发话者自身也才真正理解了它。这样的交互水平当然会对文本在语言上有较高的要求。

内在交互性中还包括现时自我与彼时自我的交互,由于有时间阻隔在这两个自我中间,必须依赖记忆交互才有可能。可是当彼时的交互发生时,可共享的知识很可能已经在两个自我之间淡忘、消失而难以激活,交互性因而变得极低。然而过去此时完成的文本若在语言表达上达到了较高的要求,便意味着即使交互性极低,彼时的自我(已经成了此刻现时的自我)也能从文本的语言获得所需要的全部信息,而与现时的自我(已经成了过去的自我)顺利沟通。

所以内在交互性对文本的语言要求也和外在的交互性一样,都是随着交互性的强弱而反比着发生变化的,研究教案究竟应该如何写作,这是一条基本的原则。

三、 教案的动态语体特性与教案的写作

1.动态性与教案的详本、简本

常见的语体研究,总是想为某一语体找到一组稳定再现的语言特征作为它的外在标记,或者找到一组有关性质的命题来一劳永逸地描述这一语体。这一研究思路的基本预设就在于语体是一种静态的范式,当然可以用静态的方式来研究。可是以上仅从交互性一方面对教案的考察,就足以让我们看到语体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动态的规范,只有用动态的方式才能接近它、把握它。

首先在外在交互性上,教案通常需要满足受检、交流的次功能,这时教案的写作是一种人际间的言语行为。而检查者、交流者的身份确定性与新闻报道、日用电器说明书等语体的对象确定性相比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因为他们无论如何总在上级官员或是同行的范围内,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教案写作者在写作时就已经清楚面对的是哪一级的官员,或者具体的交流范围,例如在教研室内、学区内抑或是登载在期刊上。所以就受话者的身份确定性而言,教案的交互性在中等水平。而在现场性这一变量上,教案的受话者(检查者、交流者)肯定不会出现在写作的现场,通常也不会出现在阅读的现场(不能排除当面的检查和交流,这时就可以对教案的文本加以问询和解释,出现了对话的可能性),就此而言,教案的交互性应该是较低但不是极低的。两相适应,教案的交互性属于中等偏低,按此等级,它对文本语言的完备性要求是不会属于最高级的。

然而在语体方式的维度中,与交互性相关的另一要素是正式程度,而教案语体对正式程度有很高的要求。原因很简单,课堂教学是一种仪式化的活动,师生双方必须在一种庄重的氛围和既定的程序中推进教学活动,而教学检查和交流作为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其正式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这就造成教案在送出受检或者交流时必须是一个正式程度很高的文本。当然正式程度对文本的语言要求并非一定在完备性上展开,而是要求一种稳定的格式以及周密严谨的表述方式。不过这种格式必定是在教案最完美呈现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如果得到满足的话,教案的文本语言必然是高度完备的。

由于上述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教案在为了受检、交流的功能而被写作时,势必在语言上对完备性有严格的要求。而在内在的交互性上,我们已经论证了教案就其最基本的功能——个人备教而言,其交互性是最强的,所以在文本的语言完备性上要求是很低的。不过教案的写作过程中交互性还会因为进一步的功能要求:认知任务的难度和记忆的原因而降低,导致对文本语言完备性要求的提升。这就导致教案在满足个人备教功能时出现对完备性要求的两种倾向:一种是尽量降低语言要求以减轻工作负担,这样写出来的教案虽然能够满足教师个人应对一次课堂教学的需要,但是在文本的语言表达上会比较随意、粗糙。一种是尽量提高语言要求以胜任特殊的工作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说教案在满足受检、交流功能时完备性要求是最高的,那么后一种倾向所力求达到的水平正在于接近它。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案语体对语言完备性的要求是动态的,随着功能类型实现时的具体变化而在最低、最高两个端点之间游移摆动。

教师们常用“详本”、“简本”来指称这两个端点上的教案文本。对语体学的研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对这两种教案文本——详本之详所要达到的状态,简本之简不可逾越的底线作出描述,以便用之说明,教师们日常的教案写作就是根据各自的不同条件和要求,在这两个端点之间作出取舍的结果。也有的学校采取区分共性教案和个性教案的方法:每个年级都有一个由所有教师共同商量并确定的教案,这是共性教案,其中所有教案的要素都齐备,只留下两个内容是空着的:一个是板书设计,一个是课后反思。每个教师在拿到共性教案之后,必须根据自己的学生情况,调整教案,在共性教案的打印稿上手写出自己的个性教案,并填写板书设计和课后反思,这样就形成了个性教案。对于教师的个性教案来说,学校要求有几个要素是不能变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至于教学程序和环节,教学内容的具体落实,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过程的呈现等等又必须体现教师的个性,而教师的个性的体现最为根本的出发点是学生的知识状态和学习需要②。我们认为,详本、简本与共性、个性教案的做法实质上是一致的。

2.详本的完备程度与个性教案

虽然本文尚不可能对教案的详本做一完整的语体特征的描述,但是这一描述无疑是必要的。我们设想它起码应该满足这样一些要求:

第一是教案的语篇结构模式。它包含了一个新任教师在一节课上能够高标准实现教学要求并且轻松胜任的全部准备工作,体现在结构模式的每一个环节中,包括一个资深教师在教学中所作创造性、个性化努力所需要调整、补充的环节。

第二是教案文本所需要的语言方式,包括一些特定句式和必要的术语。在详本中它们一定要以严格的方式被使用。

第三是教案语篇结构中每一环节表述的详尽度和语句表达的严谨程度,度的衡量应以一个新手能以之为据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为标准。

满足了这些要求的教案,在正式程度上也是最高的,在受检和交流中会显示出一种庄重的风格和敬业、负责的态度。可是对于上述的共性教案来说,如果没有经过教师的个性处理,本身显然还没有达到详本的完备程度,必须将二者整合起来,所以最终形成的个性教案其实就是详本教案。

3.简本的最低限度与个性处理

写教案是教师日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如果每一堂课的教案都以详本的方式来写作,教师们将在时间和精力上不堪重负。所以教案在只实现个人备教功能时,教师们通常会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对教案加以简化,从而出现简本的形式。问题在于,简本如果允许在形式上过于简化,势必难以规划、控制一节课的教学环节,甚至会成为某些不负责任的教师对工作搪塞推诿的借口。首先从理论上论证简本的最低限度是很有必要的。

按照巴赫金的“他人话语”和“内在对话性”的理论,任何人的自我建构都是在以他人为参照的情况下完成的,说话尤其是写作可以在他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完成,也可以完全是为自己而不是为了与他人交互的,但是整个过程实际上任仍然处于与他人的交互和对话关系中。巴赫金认为,任何表述中都有对别人言语的不同程度上的反应,在表述的话语结构、语义、语调等内部因素上都渗透着“内在的对话性”。(转引自沈华柱,2005)我们将此进一步理解为,我们所使用的语言不存在私人的语言,任何语言的任何规则和单位都是建立在与他人对话的基础上的,只要正确地使用语言的各种规则和单位,就使所由形成的话语具备了与他人交互的性质。另一方面,人的任何思想、计划、认识也都具有“他人性”即所谓的主体间性,它们都是在个体与他人,包括整个文化、历史的交互中形成的。就拿教案来说,无论一个教师对教学理念有着多么独特而富于创意的理解,教案基本的设计思路也只有在与现有教学体制的对话关系中,在与同行的参照中,在对学生现状和需求的充分考虑中才能形成。一份教案写成之后如果是同行们都无法理解的,那么它对于教案的写作者本身来说其实也是无法理解的,对教学的指导毫无价值,更不利于今后的反思和再度使用。例如对教案中这样一个环节——导入环节,我们收集到的详本是这样表述的:

(5)新课导入:大家一定还记得曹植在《七步诗》中发出的痛心感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田汉在《江村小景》中所讲述的故事正是“同根生”的兄弟手足相残、同归于尽的故事。这一曲悲剧,催人泪下,发人深省,会让你沉思,会让你震撼,会让你看到旧中国兵祸战乱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深重灾难。

[过渡]那么田汉是谁呢?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

[活动]请一位同学朗读,让学生把田汉的代表作补充在书上。(昆明第二中学侯瑞丹老师《江村小景》教案)

这是一位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新教师的新课导入,在教案中,教师细致清晰地把导入课文需要的语言表述作了非常明确的准备,并对过渡和学生活动环节也做了清楚的说明。可以想象,这样完备的教案增强了新教师上课的信心。

而同样的内容在一位资深教师的简本中表述方式却是这样的:

(6)新课导入:以学生熟悉的曹植《七步诗》为引子引出本课《江村小景》,二者主题相同。

[活动]朗读和补充。(昆明第二中学角述键老师《江村小景》教案)

这是一位资深教师在《江村小景》教案中的新课导入,在教案中,教师以极简的语言标示了新课导入的内容和学生活动的形式,没有对课文导入的语言表达进行具体的预设。通过这样极简的语言表述,流露出资深教师对课堂教学现场生成的自信和把握。

比较两份教案,我们还可以更为清晰地看到更多的不同,如资深教师的教案,备教语言更多指向对实现教学目标的核心设计上,包括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或者精心安排学生活动,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此,他们的教案,常常只由两个重要的内容构成:问题设计和学生活动,而其余内容都作了一定程度的简省。教案中的问题设计和学生活动不仅指向教学目标,也是其教学环节和教学步骤的具体安排。例如:

(7)文中哪些台词最能表现人物的特点?结合具体语言分析母亲、女儿、长子、次子的人物形象。(读书、勾画、思考、分析、笔记、讨论)(昆明第二中学角述键关于《江村小景》的教案)。

(8)根据戏剧的矛盾冲突,可以怎样划分全剧结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小组合作、讨论)(同上)

看来精简概略,没有出现的只是资深教师熟悉之至的教学内容和背景知识。同时还应看到,尽管是资深教师,但教案写作中一定要谨慎把握关键之处,做到画龙点睛,甚至不吝笔墨,详细说明。如果是尝试一种教学方法,或者面对一篇初次涉及、没有把握的课文,一位有责任心的教师资历再深也会采取详本的方式。例如:

(9)第一步:精彩戏剧我来演:表演戏剧,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二步:精彩戏剧我来评(参考——评戏原则):(a)表演是否体现了原作的精神;(b)演员对原作形象是否把握得准确;(c)服装、道具是否符合原作内容;(d)动作、台词是否体现了人物形象的性格;(e)针对原作,表演作了哪些创新,这些创新是否合理;(f)整个演出过程是否流畅、完整,还需要哪些改进等等。(云大附中王梅娟《威尼斯商人》教案)

对于戏剧表演评价这不常见的语文活动方式,一位有责任心的教师,哪怕资历再深,也会在课前查阅大量的资料,使其以详本的形式出现在教案中。

由此看来,教案最简本的“简”的底线,就在于该教案如果处在与同行尤其是资深同行的交互关系中,教案通过文本的语言表述所展现的教学规划可以被充分理解。这就是说,减省掉的只是同行的知识背景和对教学规范的共识,因为它完全可以在与同行的交互过程中被激活而无需形诸笔墨。正因为如此,有的学校便将此共性教案作为教案的基本参照提供给教师;而必须浓墨重彩的则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而形成的、对一节课的独特理解,这相当于教师对共性教案所做的个性处理。

四、 结语

本文选择教案做语体学的研究,意在以教案为一个切入口,将语体学的研究逐步引入到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从教案开始,一步步扩展到教学中的各种文本类型,直至教师的课堂语言等等。紧贴教学实际,切实归纳出教案的语体学特征,进而提出基于这些特征的教案编写方法,以期对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能有直接的帮助,这是本文写作的初衷。但是待到研究展开,就发现若没有理论上的突破,这一任务是绝难完成的。所以在经历了一番艰难的尝试之后,研究的方向还是转回到了理论的起点。为此作者殷切期待着学界的批评和指导,为的是使这些理论上的探索有朝一日还是回归到教学实践中去。

注释

①这一观点是复旦大学刘大为教授2003年2月在昆明的一次学术讲座上提出并加阐发的。

②这是云南省昆明市第二中学采取的做法。

参考文献

方 梅 2007 语体动因对句法的塑造[ J ].《修辞学习》第6期.

刘大为 1994 语体是言语行为的类型[ J ].《修辞学习》第3期.

潘世松 2010 评审语体中的中小学作文评语[ J ].《当代修辞学》第5期.

许力生 1997 当代语体研究中的不同模式与取向[ J ].《外国语》第5期.

沈华柱 2005 《对话的妙悟:巴赫金语言哲学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法]托多罗夫 2001 《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M].蒋子华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美]布莱克斯利 1992 《右脑与创造》[M].傅世侠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谭晓云

第4篇: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资料

1. 土地: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

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因此,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2. 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 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

不可替代性。

4.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2.土地资源的空间分

布规律的研究3.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研究4.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6.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5. (土地资源学的发展方向与前景)我国土地资源学未来研究的重点:1.适应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国土资源管理领域的重大关键问题的研究 a.土地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b 土地资源和资产的优化配置的基础性研究c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土地利用 d 生态脆弱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和保护研究 2.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学科体系,加强基础理论体系建设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a 拓展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b 土地资源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c 严谨对待学科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问题,重点探讨和规范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6. 土地类型:由于土地各构成要素的空间变异性,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使得在不同地域空间内具有各种不同的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将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元划分为一种类型组合,及土地类型。

7. 土地类型的演替:指在一定时段内,一种土地类型向另一种土地类型演变的

过程,或者说是一种土地类型被另一种土地类型所代替的过程。

8. 土地资源调查的含义:对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特性、空间变异及其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利用和管理状况进行综合考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9. 土地资源调查的分类: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资源质量调查、土地类型调

查、土地权属调查

10. 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1.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基本数据 2. 为土地评价和土地

利用规划提供基础图件和属性数据3.土地资源调查时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具体实施过程4.土地资源调查资料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1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1.查清各土地权属单位之间的土地权属界线

和各级行政辖区范围界线2.查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并量算出各类土地面积3.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汇总出土地总面积和各类土地面积 4.编制县、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建立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 5. 调查和分析土地权属争议,总结土地利用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和意见。

12. 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1.准备工作2.外业调绘3.内业工作4.检查验收

13. 土地资源调查的方法;1.土地资源调查的常规方法 2. 土地资源遥感的调查方

14. 土地资源调查报告内容的四部分:1.调查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 2.调查所采用的方法和工作过程 3. 调查场成果与分析 4. 问题与建议

15. 土地资源评价:指为了一定的目的,在特定的用途条件下,对土地质量的高

低或土地生产力的大小进行评定的过程;也包括对土地的各种自然构成要素以及与土地利用有关的社会经济状况的综合评定。

16. 土地资源评价的特点:1. 必须具有特定的目的 2. 必须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

3.必须针对一定的时期 4.必须全面分析评价对象 5. 必须直接应用于实践

17. 土地评价的作用;1. 服务于土地利用规划 2. 服务于土地交易 3.服务于土地

税收 4.服务于土地管理

18. 土地评价的准备阶段:1.土地评价立项与初步商讨 2. 土地评价的目的的确定

3. 评价所需要的数据和资料 4. 制定土地评价的工作计划

19. 土地评价的中间阶段:1.土地利用类型及其要求的确定 2. 土地评价单元的划

分与土地性状的描述 3.评价因子的选择与评价结果的计算

20. 土地评价成果报告包括:1.土地评价报告书 2.土地评价成果图

21. (18.19.20)三题相加就是土地评价的内容

22.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根据其土地资源的生产

潜力,及不同的投入(物质的、技术的)水平所能生产的食物,能够供养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也是指在未来不同的时间尺度上,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此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准为依据,一个国家或地区利用土地资源所能课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3.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内涵:1.生物生理特性的人口承

载量,它是把人均食物消费水平压缩到只能满足人们生理需要的最低水平时,所估算的区域土地最大可供养的人口数2.基于现实条件的人口承载量,它是根据现有食物消费水平,参照可以预见的生活标准、生产力水平和土地资源消长状况,以估算未来某一时段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规模。3.土地资源的极限(理想)人口承载量,它是在假设影响土地生产力的自然因素处于最优状态,资源管理近乎尽善尽美的理想情况下,土地的食物产出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限度。

24.25.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的内涵:1.生态内涵 2. 技术内涵 3. 社会经济内涵 4.

时空内涵

26.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点:1.针对一个特定的行政区域 2. 关

键过程是计算该行政区域的食物生产能力 3. 需要分析预测期内的社会生活水平的变化

27.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的决定因素:1.土地资源的数量 2.土地资源的质量状

况 3. 投入水平 4. 生活水平 5. 时间尺度

28. 影响我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问题;1.耕地数量持续减少,耕地质量退化

严重 2. 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方式落后,抗灾能力差,种粮效益低 3. 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成为约束耕地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因素日益凸显 4. 农业科技投入少,科技推广能力不足

29. 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对策:1.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2. 完善耕地

使用制度 3.增加对耕地的基本建设投入 4. 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

30. 土地利用: 是指人们在土地资源为对象,为一定利用目的而从事的土地经营

或经济活动。狭义的土地利用是指对地球表面上的农田、林地、草地的经济利用;广义的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有目的地施加于土地的一切活动。

31. 决定一个社会或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因素: 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

生态利益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32.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为了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行动对土地进行干预,从

而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33. 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内涵:如果预测到一种土地利用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内不会引起土地适宜性的退化,则可认为这样的土地利用时可持续的。

34. 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原则;1.保持和加强生产/服务(生产性) 2.减少生产风险程

度(稳定性)3.保护土地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的退化(保护性)4.具有经济活动力(可行性)5.社会可以承受(可承受性)

35. 土地生态系统:是指土地的组成要素之间以及人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相互制约所构成的统一体。

36. 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人类不当的土地利用或某些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

土地生产能力或其他功能的衰减,以至于土地生态系统向简单无序的方向演替的过程。

37. 土地退化可分为: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土地污染

38. 耕地质量下降的原因:1.由于受某些社会与经济因素的影响,在耕地利用的

过程中缺乏对耕地的有效保护措施,是土地质量退化2.各种工矿企业的三废、城市垃圾、过量的农药化肥等造成耕地环境的污染3.新增耕地质量远远低于被占用的耕地质量

39. 我国耕地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1.耕地地力分等定级 2.耕地地力监测与退化

防治 3. 耕地环境质量监测与保护管理

40.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

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和综合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41. 土地整理的意义: 1.是我国土地国情的客观要求 2.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

主要途径. 3.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42. 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1.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 2. 调整土地关系,

使土地关系适应土地生产力提高的要求 3. 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土地产出率 4. 恢复土地的景观功能 5. 提高城乡现代化建设水平

43. 土地复垦:指对破坏或退化土地的再生利用及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

44. 土地复垦的标准:1. 接近破坏前的自然适应性和土地生产力水平 2. 通过复

垦改造为具有新适应性的另一种土地资源 3. 恢复植被,保持其环境功能

45. 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内涵:指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建设和生活不断发展的需要,

采取一定科学技术手段,在一定区域内扩大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范围或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和效率所进行的活动。

46. 土地资源开发的对象:后备土地资源和已开发利用中的为充分利用的土地资

47. 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形式主要包括;1.对区域内所有未利用和利用不充分的土

地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开发 2. 针对某类土地资源类型的待利用地及其中利用不充分的土地进行的专项开发,也就是项目开发。

48. 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方式;1. 城镇土地资源出让方法的开发 2. 土地开发专

项基金方法的开发 3. 未利用地开垦方法的开发

49. 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1. 农用土地资源优先开发原则 2.土地资源开

发的生态平衡原则 3. 实行综合性土地资源开发原则

50. 中国土地资源的区划特征:1.土地资源区域分布及其不平衡,各省份及区域

资源条件差异大 2.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的区域差异显著,中西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率有待提高 3. 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区域差异较大,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

51. 我国西部土地资源利用中的关键问题;1.生态环境脆弱,土地退化现象严重 2.

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严重滞后 3.土地利用粗放,利用率和产出率低

52.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主要问题;1.耕地数量持续减少,耕地保护压力大

2.土地资源退化严重 3.土地污染严重 4. 土地利用不合理,集约化程度低 5.土地管理问题突出

53.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1.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加剧土地供需矛盾 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压力大 3.土地管理体制和机制有待创新

54. 世界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共同对策:1.要解决全球土地问题,必须树立可

持续发展的观念 .2.进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3. 开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技术和方法研究4. 共同保护土地资源,防止生态恶化 5. 制定科学的人口发展战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第5篇:土地资源学

1、土地是由土壤、气候、地形、岩石、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有其自身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

2土地的基本特性:(1)土地的资源属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2)土地的资产属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

3、土地资源的气候要素特征分析: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三个方面。

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分类研究的任务是在建立科学和实用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基础上,查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和演替趋势。

4、土地资源质量调查的内容:(1)土地资源自然属性调查,气候调查、地形地貌调查、水资源调查、土壤调查、植被调查 (2)社会经济因素调查,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土地生产力和收益调查。

4、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一般可以分为4个阶段:准备工作、外业调绘、内业工作、检查验收。

5、外业调绘:路线调查、制定工作分类系统、室内预判、调绘阶段、补测、样区调绘验证。

6、土地资源评价概念:又可称土地评价,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在特定的用途条件下,对土地质量的高低或土地生产力的大小进行评定的过程。也包括对土地的各种自然构成要素以及与土地利用有关的社会经济状况的综合评定。

7、土地资源评价特点:必须有特定的目的、必须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评价必须针对一定的时期、必须全面分析评定、必须直接用于生产实践。

8、土地自然适宜性分类:土地适宜性纲、土地适宜性级、土地适宜性亚级、土地适宜性单元。

9、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根据其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及不同的投入(物质的、技术的)水平所能生产的食物,能够供养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10、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的内涵:(1)生物生理特征的人口承载量,它是把人均事物消费水平压缩到只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的最低水平时,所估算的区域土地最大可供养的人口数;(2)基于实现条件的人口承载量,它根据现有食物消费水平,参照可以预见的生活标准、生产力水平和土地资源消长状况,以估算未来某一时段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规模;(3)土地资源的极限人口承载量,它是在假设影响土地生产力的自然因素处于最优状态,资源管理近乎尽善尽美的理想情况下,土地的食物产出所能供给的最大人口限度。

10、从资源承载力的本质来看,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具有如下内涵:(1)、生态内涵 (2)、技术内涵 (3)、社会经济内涵 (4)时空内涵。

11、中国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对策P178—P187。

粮食安全的目标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粮食。包括确保生产足够的粮食、最大限度的稳定粮食供应、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们都有能力获得粮食等三方面的具体目标。

确保人类总体粮食需要的最根本途径有两条:一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二是提高单位耕地的产量。

影响我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问题:

1、耕地数量持续减少,耕地质量退化严重

2、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方式落后,抗灾能力差,种粮效益低。

3、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成为约束耕地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因素日益凸显。

4、农业科技投入少,科技推广能力不足

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对策:

1、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

2、完善耕地使用制度

3、增加对耕地的基本建设投入

4、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

土地利用是指人们以土地资源为对象,为一定利用目的而从事的土地经营或经济活动。狭义的土地利用是指对地球表上的农田、林地、草地的经济利用,即农业的土地利用;广义的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有目的的施加于土地的一切活动,它既可以是种植农作物、林木、牧草,建造工厂、道路等生产活动,也可以是建设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等非生产活动。

12、决定区域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和结构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利益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13、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指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全面安排和布局。

土地利用规划的类型: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3、土地利用详细规划与景观设计

1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由国家和政府在整个行政辖区内制定的宏观的和长远的规划。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土地需求量预测和土地适宜性评价;确定各部门用地规模;提出各种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目标和方向;土地利用分区;确定骨干工程规划与布局;制定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1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1)对土地利用实行政府干预和控制,包括控制建设用地、土地利用分区、农用地生态过 程、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2)对土地利用矛盾的协调,协调人地矛盾、部门之间的矛盾、地区之间的矛盾。(3)组织土地利用

(4)监督土地利用

16、基本农田:是指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保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

耕地环境是指影响耕地生产能力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称,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大气、水、土壤和野生生物等。

耕地环境质量检测的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按耕地环境要素的类别差异,其对象有大气、土壤和农产品;另一类是为了防止耕地环境的污染,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向耕地投入的农用水、化肥、农药、地膜、微生物肥料、农家肥、城市垃圾、污泥等。 耕地环境质量检测的任务是:将对各个对象的检测结果与国家颁布的有关耕地环境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判断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环境是否被污染以及污染的类别、程度和范围,定期提交耕地环境监测评价报告。

建立耕地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具体应包括:设置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耕地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耕地环境污染事故查处制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核制度、耕地环境保护检查制度,以及耕地环境保护行政首长负责制度等。

17、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1)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2)调整土地关系,使土地关系适应土地生产力提高的要求;(3)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土地产出率;(4)恢复土地的景观功能;(5)提高城乡现代化建设水平。

土地整理的内容:

1、农地整理

2、城镇土地整理

3、建设用地整理

19、区域土地资源开发规划的内容:(1)勘测与调查;(2)确定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目标(3)确定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域布局;(4)确定土地资源开发次序和开发速度;(5)制定土地资源开发资金计划;(6)选定土地资源开发模式。

20、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宏观战略:(1)土地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a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b合理开发利用耕地的原则;c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d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原则;e土地有偿使用的原则;f土地统一管理的原则;g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的原则;h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之间利益分配关系的原则

(2)战略目标,a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确保粮食安全;b提高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c保障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必须的各项用地;d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e构建良好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3)战略重点,a耕地保护战略;b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战略;c土地生态建设战略

第6篇:土地资源学概念

1、土地:是地球表层一定厚度的土壤、水文、大气、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包括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成果

2、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土地类型:指不论面积大小,其性质均一的单元土地。

4、土地资源类型:是指性质均一,利用现状、利用潜力或利用功能、适宜性一致的单元土地资源。

5、土地利用类型:指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土地资源单元;

注意土地类型、土地资源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区别与联系,防止出简答题

6、土地资源评价:对土地资源质量的综合鉴定,揭示土地资源的质量状况,(土地的适宜性、限制性、生产潜力大小及其可能取得的利用效益)为合理开发、利用、治理、改造、保护和管理土地资源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包括:土地资源

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评价。

7、土地资源管理:是为了确立并巩固与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土地所有制、调制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由国家制定的包括法律、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措施。

8、土壤、土地、国土区别与联系:土壤一般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是地球表面上的附着物,人力可以搬动土壤。土地的含义则比土壤广泛得多,土壤只是土地的一部分。土地是非人力可以搬动的。土

地与国土存在很大差别。国土是指一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领陆、领空、领海等的总称,是一国主权管辖范围内全部资源和环境的缩合体。它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的综合概念。土地则只是一个自然、经济概念,无国别之界。

9、土地产权:指权利人按法律的规定直接支配土地的权利;是土地资源相关的一系列权力的总称,包括:所有权、使用权、他项权力(抵押权、租赁权)

10、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者依法对土地实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是土地所有制在法律上的体现。

11、土地使用权:是指使用人根据法律、文件、合同的规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部分处分的权利。

12、土地区位:是土地自然要素区位、经济区位、交通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组合的具体表现。

13、土地生产力:是土地自然潜力与土地经济生产力的总和;受众多影响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4、土地利用结构:指区域内各类土地利用之间在数量上的对比关系和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形成的格局,以及权属上的所属关系的总和。

15、2007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将土地分分为一级类型12个;二级类型57个.

16、土地资源调查:运用土地资源学知识,借助于遥感和测绘制图的手段,查清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它们之间发生的规律和相互关系,为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评价、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土地资源的科

学管理等服务。

17、土地调查的基本内容:1土地质量调查:是以影响土地质量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为主的调查。是根据土地评价的需要查清土地质量性状指标: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的分类、权属、面积、分布状况)

(数量调查)

18、土地调查内容:(1)农村土地调查: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各类用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2)城镇土地调查:调查城市、建制镇内每宗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每宗土地的位置和利用状况。(3)基本农田调查:依据基本

农田划定和调整资料,调查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并将基本农田地块落实至土地利用现状图上。(4)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

19、土地调查目的:(1)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2)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土地登记等制度,(3)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20、土地资源评价:指为了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用途条件下,对土地质量的高低或土地生产力的大小进行评定的过程。

21、土地评价单元:土地评价对象的最小单位。同一评价单元上,土地的性状具有一致性,不同的评价单元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可比性;

22、宗地:是被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通常一个权利人拥有或使用不相联的几个地块时,则每一个地块应分别划分宗地.

23、图斑:是指相同用途的地块所构成的区域。

24、3s技术:指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第7篇:土地资源学集中实习

《土地资源调查》

集中实习报告

( 2013 – 2014 学年第 二 学期)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评语:

集中实习总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土地资源学》集中实习报告

一、集中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1、课程设计的目的:

实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到现场或生产实践中去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实践活动,也是让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教学环节。主要目的有:

(1)掌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更新调查、变更调查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思路;

(2)掌握遥感影像图的纠正、镶嵌和标准分幅影像图的制作及影像判读;

(3)掌握利用航片或卫片进行土地利用现状、更新、变更调查的技术方法;

(4)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更新、变更调查的内容和外业工作方法;

(5)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更新、变更调查后期内业工作内容与方法;

(6)掌握利用MAPGIS、ArcGIS软件建立实习区土地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完成面积统计和制作专题图;

(7)完成调查实习区内用地类型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

2、课程设计的任务:

(1)完成调查区前期土地利用现状图的获取与校正;

(2)完成调查区卫片或航片的纠正和镶嵌;

(3)制作调查区分幅影像图

(4)以1:1万遥感影像解译变更图为工作底图,进行土地利用现状、更新、变更调查外业工作;

(5)查清行政区的界线和行政区内各图斑地类界线、利用状况;

(6)熟悉MAPGIS、ArcGIS软件,建立调查区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掌握变更调查的实现;

(7)统计面积,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图;

(8)编写实习报告。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学生在实习期间,要互相协作、互相配合和互相帮助,要有团队精神。

(2)学生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学习。

(3)实习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包括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劳动纪律、保密制度等)。

(4)实习期间不得离开实习地点到外地游逛,只能在实习地实习和休息。

(5)严格禁止擅自到非游泳区(江、河、湖、海)游泳。注意铁路、公路交通安全,遵守交通法规,遵守国家法律、社会

(6)学生在实习期间要注意形象和公德,特别是公共场所

(7)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实习期间,需要在地面或立物上做标记符号的,要事先征得带队教师和有关单位的同意方可。

(8)学生在野外实习期间,要向当地群众学习,做好助人为乐和科技扶农工作。

三、集中实习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农村土地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两部分。

2.野外调绘包括:土地权属界的调绘、地类调绘、线状地物调绘、零星地类的调绘、飞地的调绘、补测。

3.内业整理包括:外业调查表格的检查与整饰、外业底图的整饰、编绘土地利用现状膜图、清绘权属界线图、利用外业调查结果进行矢量数据的修正、绘制土地利用现状成果图

4.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建设

四、实习设备及数据

(1)实习设备:皮尺、计算机。 (2)主要软件:谷歌地图、ArcGIS10.0.(3)实验数据:焦作市石庄村地类图。

五、集中实习的具体步骤

1、地图数据的获得:

(1)使用稻歌软件从Google Map上获取了一幅焦作市石庄村全景图,然后导入到SuperMap Deskpro

(2)然后就是设置投影和坐标参数了,数据源右键单击选择属性;

(3)然后选择投影信息中的重新设定投影;

(4)然后选择投影坐标系,选择自定义投影,导入Google Map的投影文件石庄村.jpg然后设定投影坐标参数WGS1984;

(5)点击下一步,参数默认,再下一步,点击完成即可,可以看到现在的投影

参数这里的椭球扁率应该为零,还要再进一步设置,在地图上点击右键,选择“属性”,点击“设置”:

(6)参照上面进行设定,完成后“下一步”:

(7)比例因子我们设置为:1,然后“下一步”:

(8)设置完成了,点击“应用”就OK!打开地图,可以发现地图已经具有了精确的坐标和经纬坐标,而且和Google Map上的完全一致!

2、外业实地调查与调绘:

农村土地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两部分。

(1)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A.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

B.国有农、林、牧、渔场(含部队、劳改农场及使用的土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状况。

C.公路、铁路、河流的权属状况。

D.其他土地的国有、集体权属性质。

(2)地类调查。以航空或航天遥感正射影像图(DOM)为调查底图,充分利用已有的调查成果等资料,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划分要求,按照实地土地利用现状对地类及其界线进行实地测量与调查。

3、影像判读矢量化:本次研究室内预判是在MapGis6.7软件平台下,以DOM为基础,参照土地利用祥查资料,通过人机交互和目视判读方式,分析和提取土地利用地类界及地类属性、行政和权属界及现状地物等要素,按规定进行矢量化,为开展外业调查提供必要的工作底图。

(1) 建立分幅工程 :拷贝MipGis模版文件和DOM到工作目录下,将DOM转化成msi格式。将转化后的影像添加到分幅工程中,以标准图幅号命名工程文件,同时加入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栅格文件。

(2) 线要素图形的矢量化:矢量化之前需要按不同的地物要素建立分层文件,并以标准图幅号+要素名称命名个文件。线要素的采集主要有行政界线,线状地物,地类界。

(3) 点要素的采集:这一步要采集的点要素主要是地类码,与采集地类界形成地类图斑同时进行。根据影像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确定是什么地类,就进行标注,这是外业调查的一个参考。

(4)接边:当各层文件都完成矢量化后,就要进行相应的接边处理,相邻图幅数据自然接边。在接边的过程中,相邻图幅间同名要素距离小于0.3mm的处理方法是移动其中任一要素使两者连接。若相邻图幅间同名要素的距离在1mm-0.3mm之间,将两要素各移动一半在中间位置连接。如超出范围必须检查原因,予以更正。

(5)出图:接边完成之后就要出图,外业彩色参考图是将室内所采集的所有线要素和点要素,叠加在融合影像图上。外业工作底图有三种:村图、权属界线图、地类图。

六、实习结果分析

实习成果为石庄村土地利用现状图,将谷歌地图下载的地类图与内业矢量化后的石庄村土地利用现状图对比分析,对比地类变更,并进行统计。

六、后记

(1) 集中实习的收获

通过本次集中实习,在宏观上对土地资源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进行实地考察,到达村庄边界以及每条村庄道路,量测路宽以及地类变更情况,并且向当地村民了解最近几年的地类变更,在实地调查,又重新复习了arcgis这个软件的基本操作,对以后的工作要具体做什么有了一个大概了解。同时提高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经验及教训

每一个方案的提出,都会经过小组成员讨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学之间的讨论受益匪浅,所以以后要学会合作,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帮助自己去解决不会的问题,然后选择最佳方案,当然我们也有失误的地方,比如卫星遥感影像图上没有显示的农村道路,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走到最后是走不通的,最后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这是以后要注意的。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学之间的讨论受益匪浅,所以以后要学会合作,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帮助自己去解决不会的问题。

第8篇:土地资源学实习报告

学院:资源环境学院专业:土地资源管理班级:08-2姓名:苟佳佳学号:20084953

引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是人类社会生产中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也是劳动的对象。土地资源具有自然特性和社会经济特性这样的“二重性”,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改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土地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正是由于土地资源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此次实习,沿途自雅安市天全县到甘孜州泸定县,共经过脚基坪、二郎山隧道口、大渡河观景台和泸定县咱里乡四个地点,旨在研究这些区域土地资源的分类与分布特征、数量与质量评价以及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与管理等系列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2011-4-23

实习地点:天全县、泸定县

指导老师:张老师、吴老师

实习目的:

1、研究这些区域土地资源的分类与分布特征、数量与质量评价以及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与管理等系列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

2、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课堂知识进行实地观察分析,在实践中验证理论。

二具体内容

我们这次共去了4个地点进行实习,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地点一318国道川藏线上脚基坪

脚基坪位于天全县境内,二郎山东坡脚下,平均海拔800—900米,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年均降雨量在1700—1800毫米,降水充沛,雨季长达半年。该处地貌以山地为主,且多高山。此处分布着大量的变质岩,地质破碎,且坡度较大,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区。土壤类型从基带向上依次为黄

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高山草甸土,由于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被二郎山阻挡,导致该地降雨量大,淋溶作用强烈,盐基离子流失严重,使得土壤酸化,主要生长着喜酸植物(如松树、杜鹃花等)。原生植被在基带应为常绿阔叶林,向上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由于原生植被已被破坏完了,植被都是近20-30年种植的次生植被。

该地建有水电站,由于地形较为狭窄,蓄水量有限,水电站就直接采用导流洞式开发模型,利用水流的巨大高差来发电,将河水拦截致使下游河流干枯,生态环境改变,导致洄游物种长期形成的洄游路线被切断,严重威胁这些物种的生存,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打隧道使原本就松散的岩层结构更加破碎,同时产生大量的堆积物,使该区存在严重的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

因此结合上述问题,该区在土地资源的整理与保护方面,应注重恢复植被,继续封山育林,固结岩石和土壤,保护生态,降低岩层松散和堆积物形成的安全隐患。

地点二二郎山隧道口

位于天全县龙胆溪的二郎山隧道口,海拔2200米,虽然同样是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基带的山地气候,但是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年均温

8.3°,降雨量也明显少于脚基坪。该地也分布着大量的变质岩,基带土为黄棕壤。该处由于水量丰富,主要以化学、生物风化为主。土壤中石砾石块较少,土层薄,养分缺乏。由于海拔增高,此地植被与脚基坪差异很大,为针阔混交林,并且出现大量灌丛林。由于这里原生植被全部遭到破坏,为了保障318国道的安全,现在已经对其进行了封山育林,保土护坡,但由于气候恶劣,植被恢复缓慢,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再加上松散的地质,容易发生地质灾害,沿途经常能看见滑坡现象,生态的恢复工作还任重道远。

该地土地资源保护采用了生物、工程综合措施,采用生物措施提高土表覆盖度,从而提高植被对雨水的遮挡作用,削弱雨滴的冲击力和对土壤的冲击侵蚀能力,起到蓄水滞留、固土拦沙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加强

工程措施,在公路两旁的山体下部修建保坎,增加排水沟的布设,如开设环山沟,保证公路两旁的排水沟畅通。

地点三大渡河观景台

翻过二郎山隧道,就来到泸定县境内,大渡河观景台海拔2040米,虽然受东南、西南季风暖湿气流的双重影响,但是位于二郎山的背风坡,暖湿气流经过二郎山时,沿东麓上升冷却,在所含水汽达饱和之前按干绝热过程降温,达饱和后,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并因发生降水而减少了空气中的水分;过山后空气沿西麓下沉,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故气流过山后的温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的温度高得多,年平均气温16.5℃,湿度也显著减少,年均降雨量600-700毫升,少于二郎山东麓1000多毫升,形成了焚风效应,属于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此地属典型高山峡谷区,分布着大量的变质岩,山体高差大,坡面短,坡度陡峭,导致物理风化严重,岩体破碎,岩石裸露,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带。土壤为山地黄褐土,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中石砾石块含量极高。因为干热的河谷气候和贫瘠的土壤,该地植被在被破坏后极难恢复,虽然近30年国家大力支持,但是山体上的植被也只是零星分布,加上岩层破碎,挖坑种树易导致自然灾害,因此只能采取飞播的方式。植被种类以耐旱的松树为主,主要是马尾松,还分布着大量灌丛和刺槐。

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一旦遭受破坏后恢复十分困难。人工恢复植被存活的最大障碍是土壤水分严重不足: 旱季阳坡含水量一般在 5%~10% ,阴坡一般在 6%~15%; 雨季降雨多以暴雨形式出现,集中降雨以地表径流形式流走, 土层渗水不足, 对于植物的吸收很不利。另一个严重影响植物存活的因子是土层瘠薄: 大部分地段土层厚度不足 40cm, 而且土中夹杂大量砾石, 这对植物的根系生长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 针对这样的特殊环境, 除了严格选取抗旱植物外, 还要从栽植技术以及养护管理措施等各个方面入手以确保植被的栽植成活率, 形成稳定的群落结构, 以保证植被恢复的成功, 具体包括严格控制植物栽植时间、采用抗旱栽植技术、 改善恢复地土壤的理化性质、 加大养护管理力度等几个方面。 地点四咱里乡

咱里乡位于泸定县内,是典型的洪积扇地貌,耕地也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地区,因为该处干热河谷气候特征明显,多大风,土壤保水能力差,而洪积扇地区地表径流较丰富,易于灌溉。土壤组成物质较粗,主要为砂、砾,但分选较差,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堆积物质逐渐变细,分选也较好,主要为沙、粉沙及亚粘土。由于此地白天光热条件好,作物光合作用强,而夜间降温快,呼吸作用弱,因此作物品质号、产量高。与他处不同的是该地在田坎上种有果树等乔木,主要用来减弱风力,减少水的蒸发。该区沿途植被以灌丛为主,出现了大量干旱指示植被——仙人掌。原生植被已被破坏玩,现在的山体植被稀少,由于干热河谷风强烈,土壤缺水,植被不易存活,同样海拔的背风坡上由于土壤水分蒸发比迎风坡弱,植被长势较迎风坡更好,迎风坡上相同海拔地区高山积雪融水的坡沟汇水面植被长势更好,形成条带状。

洪积扇上的洪积物较松散,而此地汇水面较大,雨季水量大,容易引发地质灾害,所以应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治理,以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主要采取修筑环山沟和排水沟两样工程措施为主,在山体底部修筑保坎,在洪积扇边缘修筑溢洪道,溢洪道至洪积扇锥上引至洪积扇边缘,主要 起到消能,排洪作用。同时由于此地地质条件差,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倒石堆等现象,公路旁山体修筑保坎和防护网,种植大型乔木用以减弱风力。居民点的布设在阴坡山体下部,却避开坡度较大的山体,并修筑排水沟等保护措施。

三心得体会

此次实习的地点均位于318国道沿途,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区,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就是恢复生态,保持水土。加上该区位于长江上游,生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下游的环境状况及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因此应大力进行整治与保护。具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继续执行封山育林、保护植被的政策。

2. 种养结合,提高植被存活率。

3. 洪积台地地区退耕还林。

4. 发展地区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5. 对水电站、道路等工程的修建进行严格审批和监察。

6. 加强溢洪工程和山体防护网的修建及维护。

7. 加大宣传力度,激发社会各界人士对此处的关注力度。

第9篇:《土地资源学》之岳麓山考察报告

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首先应当学会从专业的角度去观察、发现区域现存的问题,还要学会如何去收集、查阅、分析所得到的信息,并尝试去分析所看到的现象其原因、尝试去全面理性地思考可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此次认识实习中,我们小组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文献,并且尝试去开阔思维、去理性分析,认识了本专业的学习方向。获益匪浅。

二、实习时间

2012年4月14日

三、实习地点

岳麓山,梅溪湖

四、实习目的

1、了解岳麓山的植被、土壤、地形、水文、动物等情况,考察梅溪湖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

2、进一步认识理解《土地资源学》这门课程,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我们自己去实地调查,找出实习过程中的困难并妥善解决,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对该学科的专业素养。

五、实习地概况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系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南岳衡山72峰之一。位于古城长沙湘江两岸,由丘陵低山、江、河、湖泊、自然动植物以及文化古迹、近代名人墓葬、革命纪念遗址等组成,为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岳麓山海拨300.8米,连峦叠峰数十公里,有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长沙市区西面。主峰云麓石骨苍秀,廊殿楼阁依山畔石。凭栏远眺,湘江如带,桔洲浮碧江心,双桥飞架东西,古城新廓尽在紫气青烟之中。岳麓山荟萃了湘楚文化的精华,名胜古迹众多,集儒释道为一体,革命圣迹遍布且植物资源丰富。白鹤泉、禹王碑、舍利塔、飞来石、自来钟、穿石坡等皆分布在山林岳壑之间;山中现有植物174科559属977种,其中晋朝的罗汉松、唐代银杏、宋时香樟、明清枫栗均系千年古树,老干虬枝,苍劲挺拔,高耸入云。枫梓、松栗,虬枝曲干,蓊郁青葱;山涧泉流终年不涸,颇有清幽之感。每到秋冬之交,红枫丛林尽染,红桔满挂枝头,麓山更加艳丽。

图1 岳麓山概况图

图2 岳麓山卫星图

六、实习内容及过程

由于此次考察是为了了解岳麓山的植被、土壤、地形、水文、动物等情况,并对“为什么古代岳麓山以南地区发展好于以北地区,而现代发展又正好相反”这一问题进行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植被:调查结果表明,岳麓山现有植物群落类型13个,现分述于下。

A.常绿阔叶林:根据植物种类及群落层次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两个群落类型。

(1)苦储、拷、钩栗群落。见于白鹤泉右侧山坡下,小环境优越,水湿条件较好,群落呈深绿色,郁闭度达80%。乔木第一亚层以苦储、拷、钩栗为建群种,乔木第二亚层有樟树、冬青等;灌木层主要有细齿拎、杜茎山等;草木层主要有鳞毛蔽,淡竹叶等。

(2)青冈栋、拷群落。见于云麓宫下至山坡上部,乔木层以青冈栋、拷树为优势种,灌木层稠密,以花竹占优势,尚有黄荆、大青等,草本层较稀疏,尚有淡竹叶、海金沙等。

常绿阔叶林是岳麓山的地带性植被,由于人为的破坏,现仅部分残留;从山麓至山顶常绿阔叶林建群种的垂直分布规律为苦储。拷、青冈栋,这些树种在岳麓山各地亦见零星分布,森林一经恢复,已们仍将会逐渐占居优势。

B.马尾松纯林

(1)马尾松纯林。马尾松人工纯林见于五轮塔、西坡的山底一线以及湖南师大南院后山坡、东坡等向阳地带,生长良好。乔木层有马尾松;灌木层有糙木、枫香及自栋;草本层有野古草和蔽等。

(2)马尾松、枫香群落。此群落分布范围较广,但分布规律不明显。乔木层以马尾松、枫香为优势种;灌木层有油茶、枫香等;草本层有鳞毛蔽及皱叶狗尾草等。

C.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枫香、苦储群落此群落分布范围亦很广泛,山坡与山谷常见分布。乔木层以枫香和苦储为优势种,灌木层有山矾、油柿、

石楠等,草本层有鳞毛献、皱叶狗尾草。 D.落叶阔叶林

(1)枫香纯林。此群落为岳麓山的著名风景林,分布于爱晚亭至麓山寺,麓山寺以上公路旁山沟坡以及东坡的沟谷,其外貌季相变化十分明显,早春嫩绿,夏季深绿,秋季鲜红。其乔木层以枫香为优势,灌木层有黄檀和苦储、八角枫等;草本层有皱叶狗尾草及三褶脉紫苑等。

E.常绿灌丛

(1)映山红灌丛。此群落呈小块状,外貌平矮,分布于各山坡,结构简单,以映山红为优势种,草本有蔽、莎草和五节芒等。

(2)丰迷木灌丛。此群落见于林木被砍伐的某些地段,主分布于西坡和山顶,以桩木为优势种,或混生白栋、映山红、乌饭树等;草本层有芒等。

F.落叶灌丛

主要分布于山顶及西坡,面积较小,有以下三种类型的群落。 (1)一友青叶、盐肤木淮丛以大青叶、盐肤木为优势科,草本层有黄背草有芒、野古草等。 (2)小果蔷薇、金樱子灌丛。以小果蔷薇、牡荆及金樱子为优势种,草本有野古草、芒等。

(3)野南瓜、牡荆、山薄滋丛。以野南瓜、牡荆及山慈为优势种,草本有野古草、细梗苔草等。

G.经济林(人工林) (1)油茶林:油茶林仅分布于穿石坡等少数地段,面积小,间或有高大的枫香、马尾松植株分布。

(2)柑桔林:沿山底的小山坡零星‘地成小片分布,生长良好,植株高2m左右,冠幅约2x2m2。

总结:解放前的岳麓山是“道路失修、亭院倒塌、山林残败”的荒凉山野。解放后,经1952—1955年的大规模造林,种植了遍及全山的马尾松、枫香及其他树种,经30多年的演替和发展,成为了以混交林占优势,仍有一定比例马尾松纯林的植被。在散生于各混交林中的乔木幼苗或幼树中,常绿成份的乔木占有一定比例,如苦储、拷、青冈栋、樟树等,且生长良好。由此可见,岳麓山植被总的演替趋势是向着恢复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方向发展。因此,在遵循植物群落自然演替规律的基础上,尽快人为地促使某些生长不良的群落的更新,优化岳麓山的林分类型,将能更好地发挥岳麓山森林资源的社会功能。

2、土壤

A、通过对岳麓山某一长13 m,宽7 m的坡面进行土壤特性评析,结果表明: (1)坡面土壤容重在1. 320—1. 524 g•cm3之间,土壤结构较紧实,且坡下容重大于坡上坡中.土壤孔隙度较高,在44% —51%之间,小孔隙占的比例较大,土壤质地较粘重,且坡上坡中孔隙度大于坡下。二者的方差分析,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坡位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存在差异主要由植被分布状况及受人类活动影响决定。

(2)在持续降水20天后,岳麓山坡面土壤表层含水量很高,达70%以上,原因在于红壤具有膨胀性。经计算,岳麓山表层土壤膨胀系数为166%。

(3)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较高,在2. 4% —4. 2%之间,且坡上>坡中>坡下;pH值在4—4. 34之间,属于强酸性土壤,坡中>坡下>坡上.有机质质量分数和pH值呈负相关关系,且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α=0. 01)。对二者进行方差分析,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坡位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孔隙度不同主要由植被分布状况决定。

B、岳麓山组成岩石为岳麓山砂岩,由厚层石英砂岩、砂页岩互层、页岩和砂砾岩组成,砂岩抗风化和剥蚀能力强,而山体四周因外力和构造作用,沿断裂处受侵蚀严重,形成沟壑,使岳麓山显的高耸挺拔。

3、地形

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湘江西岸,由山的主体和周围一系 列的小丘陵构成。我们此次实习所研究的岳麓山范围指的是岳麓山的主体部分,其具体位置见下图:

岳麓山主要是由扭动构造带中的新华夏系构造形成,并且地貌格局基本上定型于强烈的燕山运动期的新华夏系构造体系,以拗陷和断裂为主,形成了东北—东南向的山脉延伸状况,这种上升运动,导致了侵蚀基准面的下降,为重力侵蚀、沟谷溯源侵蚀和流水侵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岳麓山中部高峻,南北渐低;东坡陡峻,西坡较缓,山脊线以云麓峰为转折,南段呈东南一西北走向,止于最南端左家垅的靳江口;北段向东北延伸,止于滦湾镇,成一半月弧型,凹面朝向长沙古城,最高点海拔299.9m。

4、水文

岳麓山气候特点为春温多变,夏秋多晴,全年严寒期短,暑热期长,年平均温度17℃,7月平均气温28.6℃,极端高温40.6℃,一月平均气温4.6℃,极端低温-11.3℃,与长沙市中心地区相比,山中平均气温低4—6℃,季节往往推迟1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120—140mm。

5、动物

由于当日雨势过大,导致无法观察。

6、为什么古代岳麓山以南地区发展好于以北地区,而现代发展又正好相反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有以下看法:

A.古代发展:在没有工业革命兴起之前,中国普遍发展是靠农业,根据我们的调查能看到以下几点:

(1).岳麓山南面的土壤肥沃而北面却地面多石,因为南面有更适宜耕种的土壤地层。

(2).根据我们湖南属季风性气候,且季风为东南风,岳麓山南成为迎风坡降水量大,而山北为被风坡则反之。

(3).由于山南降水量大,因此水土流失相对严重,而土壤的矿物质由上山而转移到山下,因此山南土壤的肥力能得到补充。

(4).根据古代长沙的人口以及发展程度,在山南发展好的前提下没有必要再去开发山北。

B.现在发展:以工业为基础的发展,以下为山北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

(1).工业兴起,原本的土地以及不足以够三大产业的发展。 (2).山北的地质多石,土壤层不厚,因此为建筑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地层基础。

(3).山北地区在最初发展行动缓慢,而山南土地发展却已基本饱和,因此会选在山北地区发展。

(4).长沙市市政府也设在山北地区,同时带来政治效应带动山北地区发展。

(5).湘江一桥桥的兴建,更是沟通了山北和河东的联系,连带区域性首要带动山北地区发展。

七、实习总结及体会

应当说,这次实习基本上是达成了原定的实习目的,虽然天气因素影响很大,但并不影响成果。现在回想实习的见闻,经过此次的土地资源学课程实习着实让我们每个人都学到了不少东西。因为是同09级土管的学长学姐、本部的10土管的同学一起实习,在实地考查时锻炼并提升了我们组员的交际能力,特别是山上地滑,在梅溪湖路也不好走。但这个过程加强了我们对土地资源学的整体认识,并对土地利用现状又来更深一层的理解。在实习过程中应做到严谨求实而不能有半点马虎,在整个实习阶段让我们在无形中确实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很感谢这次实习,感谢夏老师!

上一篇:小学防灾减灾活动总结下一篇:乡镇行政执法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