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程主体传统文化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当下是“与媒共舞”的时代,我们需要媒介素养教育,然而理念上的“保护主义”、内容上的“文本解读”、方法上的“单一解构”、模式上的“单科建制”等错误取向构成了当下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困顿局面。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应从理念、内容、方法以及模式上寻找超越之路。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文化课程主体传统文化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文化课程主体传统文化论文 篇1:

高职院校开发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策略

【摘 要】本文论述高职院校开发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策略,针对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现状,从“大语文”和“大思政”角度提出高职院校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策略;从灵活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以及及时评价课程的内容、形式和效果两方面提出高职院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开发与实施 策略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不仅肩负着培养现代工匠的重任,也承担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现代工匠不仅需要具备精深的专业技能,也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涵养和综合素质。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是构成高职学生文化涵养和综合素质的基石。高职院校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有很多可采用途径,但最基础的仍然是课程教育模式。为此,高职院校首先需要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課程的开发与实施问题。

一、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现状

2018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高职院校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策略研究”课题组(以下称“课题组”)调研发现,当前,我国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高职院校较少,少数开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高职院校,其课程也缺乏科学的体系,课程内容不够丰富,随意性大。课程设置没有契合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缺乏科学性,教学力量较弱。

(一)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开发的不足

1.对“能力本位”存在认识误区。许多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能力本位”存在认识误区,能力本位中的“能力”被视为学生的专业技能。这种认识误区极易导致传统文化教育被架空。

2.课程资源开发不到位。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非常丰富,形式也很多样,不仅有经史子集,还有传世书画和经典音乐等。但高职院校开发传统文化课程过程中,选编的往往是经史子集中的极少数内容,几乎未涉及书画和经典音乐,许多优质的教学资源未得到开发。

3.传统文化教育师资不足。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更重视专业技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文化课师资的建设则不太受重视。课题组调研显示,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进修与培训的机会和支持力度明显不如专业课教师。文化课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弱化,逐步导致文化类课程被边缘化。

(二)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实施的缺陷

1.实施形式单一。课题组调研结果显示,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高职院校,绝大多数都是将该课程融入大学语文或思想政治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并不具备独立的课程地位。不到5%的高职院校虽有专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与此类似名称)课程,但却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

2.实施过程中的评价存在明显弊端。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评价对象主要为课程内容,对课程实施形式、过程与效果关注不够。评价主体主要为院校或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评价主体缺位。对象单一与应然主体的缺位,导致课程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不足,不利于课程的科学发展。

二、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策略

课程开发的核心工作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而课程资源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从含义上理解,是指课程构成要素的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条件;从结构上考察,则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既有教材资源,也有非教材类资源。从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机制考察,可以从“大语文”和“大思政”两个角度探讨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

(一)“大语文”课程机制下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

“大语文”课程机制下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资源以文本资源为主,“经史子集”是最常见的课程资源。但文本资源并不仅限于传统的“经史子集”,于“经史子集”之外,尚有无数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文本。这些优秀的文本类传统文化课程资源,一是传递文学、历史和哲学等方面的知识,二是延续历史上的伟大思想,是中华璀璨传统文化的主体,是人类文明的成果。通过文本,学生可以习得大量的文史知识,可以重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古人的精神追求和家国情怀,还可以深刻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大思政”课程机制下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

“大思政”课程机制下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资源也主要体现为文本资源,包括经史子集等,但与“大语文”课程机制下的资源不同的是,“大思政”课程机制下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资源还包括更多、更广泛的非文本资源,尤其是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技艺、传统村落、战争遗迹等。这些非文本形式的课程资源,承载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和文化信息,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不同的分析和理解。传统技艺,可以激励学生发掘和保护祖先遗留的珍贵遗产;传统村落,可以激励学生尊重历史、保护文明;战争遗迹,可以激励学生鉴古知今,不忘历史上的屈辱,不忘英雄的伟大,教育学生爱国图强。

从狭义视角出发,“大语文”课程机制下,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重在文史知识的教育,而“大思政”课程机制下,则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大语文”课程机制下还是在“大思政”课程机制下探讨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资源问题,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必须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特殊育人功能。无论是从何种角度开发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都需要以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育人功能为前提和底线。

三、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灵活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

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可以灵活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

1.课堂教学。实施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课堂仍是最为重要的场所。课堂教学具有任何其他形式所不具备的集中和高效的优势,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将所有适合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整合进课堂,有利于短时间、高效率地实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但课堂教学方式需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专门课程为平台,且通常需要配合使用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任何一方缺位或不足,课堂形式的教育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外,广泛地开辟灵活的第二课堂或第三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

2.采风形式。了解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风是不可少的形式,也是最好的实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形式。以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为例,赴传统村落采风,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村落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知悉保护传统村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整个过程就是在实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3.资源发掘。引导和支持学生对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发掘,将其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也是高职院校以及所有学校可以采用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方式。以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和民族习俗为代表的文化资源也是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构成内容。发掘、挽救和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是一个行为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思想性的过程。资源发掘既是资源的收集和整理,也是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

4.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也可以作为高职院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重要途径。高职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形式多样,有环保活动形式、敬老活动形式等。从环保活动中,体验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在敬老活动中,感悟中国传统的敬老孝亲的思想。

5.游戏形式。游戏形式可以运用于课堂教学,也可运用于第二课堂或第三课堂。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采用民间游戏的形式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一种成功的模式。民间游戏是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提炼和加工而成的,具有浓郁民间特色,深受儿童喜爱的传统文化教育形式。优秀民间游戏承载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更具有潜移默化地传承游戏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

6.专家讲座。定期约请专家和学者,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开展雅俗共赏、简易共情的优秀传统文化讲座。讲座的内容不能过于理论化,也不能过于深邃,否则,讲座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有时甚至适得其反。

7.媒体手段。媒体手段是从广义上讲的,所谓媒体包括传统媒体,也包括现代媒体。文化长廊、班报系刊等是典型的传统媒体形式,微信、微博则属于代表性的新媒体。对于需要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取材广泛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可以采用新媒体手段,以发挥新媒体手段信息量大、更新便捷的优势;对于相对稳定、需要长期耳濡目染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则可以采用传统的媒体形式:通过这些形式辅助课堂教学,实施传统文化课程。

(二)及时评价课程的内容、形式和效果

评价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重点在于評价课程的内容、形式和效果。

1.课程内容评价。传统文化涵盖范围极广,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内容是否科学、是否适切,是课程评价的起点,是评价的第一要素。课程内容要是有问题,实施形式再怎么灵活,课程效果都是无法保障的。

评价课程内容应遵循的基本标准有三。一是课程内容是否适应时代需求。传统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方能紧随时代步伐。不能或无法适应时代需求的传统文化内容就是不合适的内容。二是课程内容是否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的传统文化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反之则为糟粕。三是能否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传统文化内容,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古代“三纲”思想宣扬的是封建专制,于现代文明与法治社会而言就是精神垃圾;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思想,在任何年代都有积极向上的意义。除依据前述标准外,还可以从内容是否有助于文化认同、是否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是否有利于提供精神支撑、是否有助于民族复兴以及是否有益于世界文明等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评价。

2.实施形式评价。有科学的课程内容,但如果课程实施的形式存在问题,仍然难以取得好的课程实施效果。因此,课程实施形式是决定科学的传统文化内容能否融入课程教学并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

对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实施形式的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课程的实施形式是否灵活多样。单一的形式,包括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效果也往往是单一的,甚至是低效的。课程实施的形式要多样化,既有传统、基础的课堂教学形式,又有新颖灵活的网络形式;既有校内的形式,也有社会实践的形式。当然并非形式越多越好,所有的实施形式,只要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都是可以采取的形式。二是实施形式是否切实可行。有的实施形式虽然好,但却不一定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比如适合低幼学段学生,尤其是儿童的一些教学形式,除适合极少数专业外,可能再难获得青睐。有的形式则因为要求太高,高职学生囿于学识水平和实践经验难以实施。因而,适合高职学生的实施形式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3.课程效果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一直是教学评价的关键部分,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数。课程学习的效果是集中反映该课程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核心评价因素。如果将学生学习的态度、行为、过程视为过程性因素,那么学生学习的效果就是结果性因素。如果将学生学习的能力视为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表现的话,那么在简化评价的情形下,甚至可以只用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这一项内容就可以大致实现课程教学的评价目的。

课程效果评价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和指标体系,都可以从教学效果和各方满意度两个方面进行。就教学效果而言,主要从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程度,学生全程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学生学习情绪、思维状态、讨论与回答问题的表现,随堂检测或运用的准确率,学生独立完成课内练习和与同伴交流的情况,课堂秩序和师生互动情况,能力与思想渗透情况以及不同程度学生的收获与感悟等角度进行评价。就各方满意度而言,则主要从家长满意度、教师满意度、学生满意度以及社会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课程效果需要注意引入多元主体多维度多角度全程动态的评价机制,以确保课程效果评价的客观和公正。

总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需要一直坚持的时代工作。高职院校在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有很多切实可行的路径和方式,但最基本的还是需要以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为主要载体和核心平台,在此基础上辅以其他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形式,尤其是借助现代多媒体的手段,以实现传统文化教育效益和效果的最大化。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虽任重道远,但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陈卫平.“国学热”与当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J].学术界,2007(6)

[2]李宗桂.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J].社会科学战线,2017(8)

[3]龚蓓.大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研究[J].广西教育(高等教育),2018(6)

[4]苏亚莉.高职思政育人视角下的传统文化主题班会创新研究[J].广西教育(高等教育),2018(11)

[5]何惠.关于高职院校传承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思考——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高等教育),2014(6)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高职院校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策略研究”(2018KY1180)

【作者简介】罗小红(1973— ),女,湖南新邵人,北海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教育。

(责编 何田田)

作者:罗小红

文化课程主体传统文化论文 篇2:

困顿中的超越:谈当下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

【摘 要】当下是“与媒共舞”的时代,我们需要媒介素养教育,然而理念上的“保护主义”、内容上的“文本解读”、方法上的“单一解构”、模式上的“单科建制”等错误取向构成了当下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困顿局面。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应从理念、内容、方法以及模式上寻找超越之路。我们要超越保护主义的理念,赋予青少年面对媒介文化时的主体意识和自觉意识,以培养真正的“媒介素养”为内容,采用“文化建构”的方法,探寻“融会教育”的模式,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中。

【关 键 词】媒介素养;保护主义;自觉主义;文化建构;融会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在西方诞生和发展,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媒介素养教育进行了理论争鸣和本土实验,然而笔者看到,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还未来得及在国民中普及,就已落伍。媒介素养教育如何在中国生成与创新?笔者就此问题,提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几个超越”,来厘清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选择和时代选择。

一、教育理念上:超越“保护主义”,走向“自觉主义”

媒介素养教育一开始便以“保护主义者”的姿态出现。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利维斯和他的学生桑普生提出把媒介素养教育引入课堂,用以保护英国的传统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以抵御大众流行文化的侵蚀。此后,随着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的出现,全世界在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上更出现了极端的“保护主义”色彩,“抵制”、“免疫”、“干预”的措施不断。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更是沿袭了这一传统,教育青少年“抵制”或“回避”媒介,以防御不良文化的影响。这种观念早已落伍,当下,我们有必要超越“保护主义”。

首先,在当下,媒介是无孔不入的,信息以光速前进,我们无力阻挡,也无需阻挡。人人是媒介“受众”的同时,又是媒介制作人,海量信息随处可得,随处可传播。蒙住眼睛,一味堵截,实施所谓的保护,只能导致“洪水泛滥”。其次,媒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代文化具有多元性、开放性的特点。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媒介有时会传播垃圾和噪音,但是更多的是在传播正面的价值,比如伟大的爱情、深厚的友谊、诚信的品质、高贵的理想等等,教导着我们积聚正面能量,建设性地理解世界,创造希望。我们总是以一些极端个例,比如暴力、色情来批判媒介,要知道这所谓的个例有时脱离了所谓的媒介影响,也会发生。“一个人如果迷失在虚拟的世界中,真正的原因一定是现实世界除了问题,而不是电脑游戏。”①因此,以极端事件来评价媒介,是异化了媒介的价值。“扔掉手机”、“关闭网络”只能导致“因噎废食”。再次,青少年与媒介的关系,不是人们所理解的“单向度”的关系。他们选择媒介并受媒介的影响,不是由外在的客观环境单一地决定的。引用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儿童的发展既不是天赋决定的,也不是客观环境决定的;儿童自己对外在现实以及他与外在现实的关系的看法才决定了儿童的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事实。”②

“保护主义”把媒介文化当作“洪水猛兽”,把青少年当作被动的客体,基于保护的视角,最好的结果是让青少年变得“不那么坏”,要知道,我们要的是“如何变得更好”!我们采取继续保护的姿态已经不合时宜,必须超越,要思索如何引领大家以美好的心态拥抱新媒介,创造新文化、新生活。所以,有必要以“自觉主义”的理念引领媒介素养教育。所谓媒介素养教育的“自觉主义”,是把媒介文化当作其它正常社会文化的同类,而把青少年当作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主体。其教育要义是使青少年通过对媒介文化的自我体认进行自主选择,通过与展现在其面前的多元媒介文化的交流确定自身合理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能联系媒介文化以及其它文化的历史、传统及新环境、新时代要求对新文化进行自觉创造,最终自觉形成正面积极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自觉主义”的最终落脚点,是青少年对于卓越媒介文化以及社会优秀文化的自觉承担,它强调的是青少年在媒介文化以及社会文化中的主体意识、自觉意识。

“自觉主义”的理念,一是要把青少年当作媒介文化的主体,这样青少年才能自觉去审视自己作为主体的存在,才可能产生改进、创新媒介文化形态的内在动力。拥有主体性,青少年就会强化自身在卓越文化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中的主体意识,继而会努力探寻对自身现状及其未来发展的清晰认识,坚定行走方向,使自己的行动变得自觉、有意而深刻。二是要赋予青少年在媒介文化中的自主性。所谓自主性,是指在根据自身的需要、自主选择或创造特定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形成带有青少年自身特有倾向性的文化形态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对媒介文化的控制和影响。青少年必须要通过某些文化的自省自察、自觉甄别,才能明晰媒介文化的现状、与其它文化的异同、发展等问题,激发青少年对媒介文化的主动关注、反思及发展的责任感,提高青少年发展优秀文化的自主意识,促使青少年积极进行媒介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使青少年在合理处理媒介文化发展问题的过程中,自觉提高对文化的控制和影响力。

二、教育内容上:超越“文本解读”,走向“媒介素养”

在保护理念之下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显得与时不符。我们的基本教育内容框架围绕以下进行:谁生产媒介文本?如何生产?文本形式如何?如何再现真实?谁是文本的目标群体?如何理解文本含义?我们基本上会从媒介机构、媒介类型、媒介技术、媒介语言、媒介受众、媒介表达等方面来展开媒介素养教育,即从对媒介文化进行文本解读的方式进行。这样的内容无疑狭窄化了“媒介素养”的本来意义,流于简化训练的模式。

我们基于保护的立场,避免青少年受媒介伤害,而不是如何在卓越媒介文化的引领下自由飞翔。出发点决定落脚点,起飞影响飞行的高度。我们以国内首先开始实行的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例本土实验为例,来分析媒介素养教育的当下范式。这是一个“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课堂辩论现场。

“娃哈哈纯净水、农夫山泉、康师傅纯净水,哪个更甜?”每种纯净水都被倒在纸杯里,挨个品尝过的学生感到很奇怪:“咦,好像都一样啊!”“你们知道广告里那些看起来鲜艳、漂亮的红苹果为什么那么诱人吗?”“原来这些苹果表面被作了处理。”这是孩子们在“广告面面观”的课堂上与老师讨论广告制作的过程。当老师问“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时,孩子们回答:“网络可以让我们了解更多的知识”、“网络上有不健康的信息”、“网络可以帮助我完成作业”、“关键看你怎么用,苍蝇可不叮无缝的蛋”。③

从这个案例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文本解读的范式,而且其中所渗透的价值观和思维的方式,以笔者看来,稍显简陋。一是,这种课堂教育与“科学课”无异,那又何必单独进行呢?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明显的二分思维的强制性,是“弊”还是“利”?这种分析的主题和方式都是可疑的。我们知道,事物并不总是“一分为二”的,可以“一分为三、为四”,有时甚至很难一分为几。某些内容、某些文化或许复杂性程度很高,强制分解,只能破裂,失去原有的韵味。看待媒介和青少年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总是或“对抗”或“和谐”的简单关系。教育应有的一个常识是,教给孩子们懂得事物是多元,包括教育自身就是多元的。所以当我们用“一元”和“二元”的教育思想及方法去分析“多元”的文化存在时,显然是多么滑稽的事情。

要知道,我们原本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是“素养”,而不是其它。这样流于文本解读的素养教育,和我们学校教育中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多开设音乐课美术课有何不同呢?什么是媒介素养?查阅相关文献,可以有100种解释。最普遍的说法就是把媒介素养等同于媒介能力,指的是一种指向媒介的知识和能力的状态。但是笔者认为,素养包含知识、包含能力,但更多的应该是指思想、情感、思维的方式、价值观以及趣味。所以,与真正的媒介素养对抗的是另一些思想、情感、思维的方式、价值观以及趣味。④

那么,媒介素养教育的真正内容就应该呼之欲出了。我们应该超越简单的文本解读以及文本制作的分析,基于青少年真实的媒介体验,尊重青少年对媒介选择进行独立判断的需要,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来接触优秀的媒介文化,在与媒介文化的接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生产、情感性交流表达、面向世界的积极价值观以及高贵趣味等,这才是真正的媒介素养的内容——“素养”。素养是全面的、多元的,它需要用多元的内容、方法、模式来养成,它必须去对抗我们固有教育思维中的那些简单的内容和方法。

三、教育方法上:超越“单一解构”,走向“文化建构”

“素养”该如何养成,这就需要解决教育方法的问题。传统媒介素养教育最大的优点和缺点就是“解构”。它把一切都分得一目了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例如老师和同学在一起会一本正经地探讨:你看的这个新闻是谁制作的?谁传播的?它想要传达的是什么?它是真实的吗?你如何理解?无疑,“解构”这一方法已经把媒介文化简单化了,简单化为一系列固有的标准流程,简易的训练和操作。这是对媒介文化复杂性、多元性、开放性、现代性的漠视,它造成的结果不会使世界更好。也许实施这一技术方法的操作员本意用心良苦,但由于本身文化素养的底子,很有可能导致只凭有限的经验看到有限的视野,反而阻碍了青少年看到更广的世界,产生更深刻的思维,追求更精致的文化。

在面对人类发展问题上,我们总是希望心中有一个确定的、可保证的东西,以获得内心的安全感。教育者希望事情的发展会沿着确定的预期运行,以便使自己能够把握一切,包括对媒介、青少年的把握。所以,使一切朝着既定化的轨道前进是每个人孜孜以求的梦想。因而就会导致对复杂的现实进行了简单化的处理,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会出现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人为地造成了风险和危机,从而更大地危及人的发展。比如毁掉对卓越文化、高尚心灵、创意生活、灵动思维方式的诗意追求。世界除了“好”和“坏”、“真实”与“虚幻”这些二元对立的范畴,还有许多多层次、多形式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很有可能不能被简化、不能被分析、不能被操作,只能体会、欣赏,被复杂、多元化地看待。所以,解构的技巧是培养不出所谓的“素养”的。

媒介文化本身复杂性和多元性要求人们用整体性的认知方式去对待它,用关系性的思维而非实体性的思维去理解它。解构是一种技术上的处理,任何技术都是线性的、简单的,它不能在未成年人心中把真实的完整的世界描述出来。我们把文化或世界分解得尽可能细节化、尽可能简单,以此来为一系列理想化了的问题寻找答案,但却因此背离了真实世界本来的客观面貌。这无疑会造成人们心灵上越来越多的碎裂片。而“素养”应该是整体的,所以我们应该让青少年用整体的心灵去触摸媒介文化、去观察世界!任何一个单一的媒介文本,一个新闻、一个广告、一段微博,都不是孤立的,它的背后是整个媒介文化的全息图。所以,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怎么让青少年浸润在全部人文文化中,应该浸润在和谐统一的人文文化中!与其花更多的时间去抵御、去防备,不如花更多的时间来“建构”!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也就是说,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要重视如何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基础和多元世界文化的背景,不断地选择、融合、重构、整合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实现我国媒介文化的新飞跃。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要拥有自己的个性,就要按照它内在的文化要求去选择、建构文化。它不是量的增减,而是质的变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根植于中国文化,面向世界文化,来重新整合和建构。在这样的文化浸润下,青少年自然而然就会养成共正、包容、责任、诚信的精神,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与胸怀,自然而然会倡导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追求真善美、追求主流价值。这样的文化建构、浸润才是为人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奠基的教育!

四、教育模式上:超越“单科建制”,走向“融会教育”

在西方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单科建制”,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比如英国,围绕“认识媒介的自身属性、本质属性、生态环境、受众及其使用行为的特点”等方面展开媒介素养教育,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并成为教育科目。美国按照受众不同的年龄阶段设计了不同的教育内容,重点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要求青少年不仅能科学地接触媒介,还要为我所用。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也都从自身国家的文化、媒介发展、青少年发展等角度出发,制定了媒介教育课程。

在我国,目前还没有进行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设计。笔者认为,这反而是好事。鉴于我们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无需“单科建制”,应走向“融会教育”,也就是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所有的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中。究其原因,笔者上述已经讨论过,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是“素养”,采用专门的课程来进行,无非是对其进行彻底地全面解构,结果可能支离破碎,最获得了某些关于“是优是劣”“是善是恶”的简单判断和二分思维;二是媒介内容本身是一种文化,文化是复杂的,文化的内容需要“文化”的方式去解决。若进行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无非是获得了某些有限的知识,而知识不具有“普适性”,什么样的知识才具有普适性?只有上升到文化学的视野,才具有普适性。怎么上升到文化学的视野?这首先又和我们怎么去理解“媒介内容”有关系了。首先,我们要把媒介内容理解为媒介文化。其次,我们要知道媒介文化不止关涉媒介的文化,它小到和饮食、起居有关,大到和政治、经济等有关,可谓包罗万象。所以,你如何解构?如何解构得完?如何办?就要通过“文化习染”的方式进行。整合全部的优秀文化,本土的、世界的、融合在所有的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中。再次,我们不要忽略,媒介文化本身就是文化,它本身就起到培养“素养”的作用。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世界的多样文化、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都在它的传播中得到体现,正是通过媒介,我们的思想日新月异、我们的思维千变万化。同时,它不断地呈现事实的多面、视野的多维,让信息与信息不断地交流、争斗、抵消,最终所有不真实的东西会不攻自破。媒介文化不断地赋予我们看清事实的能力。要知道,我们儿时就知道外国人见面时轻吻的礼仪文化,是通过电视获得的,而不是通过正式的教育课程。所以,无需多说。第四,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临的新问题会越来越多,媒介素养就是其中的一个。但是不是一旦出现新问题、新现象,就要纳入专门课程?甚至像英国一样,还要有专门的考试制度?中国学生现有的状况是已经压力过大,一些基础性课程的学习量基本已经饱和,再通过专门课程去进行,无疑行不通。

所以,当前的选择是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中。如何融入呢?这就需要通盘考虑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在本世纪实行后获得了很大的成效,重视青少年的参与、探究,重视青少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还有不够的地方,就是应该从“大文化”的角度对课程进行整合。当然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文化,应该整合在此。它作为一种新兴文化可以出现在语文、英语、美术课程中,也可以出现在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品德与社会等课程中。这样的融会是“润物细无声的”,而且保留了“文化的完整性”。整体性和融合性是我们的教育一直以来欠缺的思想。青少年欠缺什么就搞什么教育,固然体现了我们对于教育的重视,但是还需要长远而整体地考虑到此教育与彼教育的关系、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与其它教育课程的关系以及此教育长远生命力问题等。教育内容是一种文化存在,某一部分都与其它部分有无法割裂之联系,与其它文化共同构成一种“大文化”之存在。所以媒介素养教育应该考虑在有自己独特的教育内容的同时,如何与其它教育和而共存,如何与其它文化融会贯通,将不同文化内容中的共同要素提炼出来,这样将有助于建成多元文化的融会体系。只有这样,媒介素养教育才担负起了真正的责任,青少年接受的才是素养的教育、和谐的教育,要知道,所有教育的目的最终只有一个,就是培养健康、完整而和谐的人。

当然我们在考虑如何融入新课程时,还要考虑选择一些典型的媒介文化作为主题,媒介文化复杂多样,时代发展,不停更替,有些随着时间流逝自觉消亡,有些影响深远,令人深思。把这些经典的文化巧妙地融入其它文化中,青少年受到的教育可想而知,而相对应的可以采取一些多元化措施。比如我们可以开设有不同主题的媒介教育设施:各种类型的工作室、图书馆、小画廊、自然博物馆、多功能厅、活动区、媒介区等,这种不同主题的教育设施既有媒介素养教育的因子,也有其它教育的因子;我们还可以开展创意十足的课题和工作学习项目,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创造力非凡的媒介素养教育主题活动,青少年的思想和价值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参加活动,同时用丰富的精神生活充实孩子的内心世界,那么孩子就会逐渐形成正确的媒介观和世界观。

当然,每一种素养的培养都不可能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媒介素养也是如此。我们需要在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下,在优秀的媒介文化的熏染下,慢慢地而有自信地等待。

注释:

①李树培.儿童媒介素养教育问题辨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2.2(32).

②[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彭正梅,彭莉莉译.儿童的人格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01(38).

③张棻.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实验.中国教育报[N].2009(11).

④何雪莲.超越解构主义:新媒介时代之媒介素养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12,2(25).

作者:郁美

文化课程主体传统文化论文 篇3:

对美术理论的自主性表达的探究

摘要:美术理论的自主性表达,是本土美术文化占据主体,形成美术事业独立性和自主性发展的表现。本文通过分析本土美术文化具有的差异性,分析如何通过对本土美术文化的应用,凸显本土美术文化价值,进而形成美术理论的自主性表达。

关键词:美术理论 自主性表达 策略

自主性表达是体现美术理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的关键,是推进本土美术发展,发挥本土美术艺术价值的前提。作为美术工作者及创作者,应立足于中国本土美术的文化视角,对当前本土美术理论的自主性表达展开思考。

一、中国本土美术文化的差异性

我国本土美术理论在传统美术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底蕴,形成了独特的内涵。我国传统美术主要通过点、线、面的组合,或附之以泼墨泼彩等色彩渲染手法来构成作品,其与西方美术注重写实、表现作品的真实性不同,在创作中主要侧重于表现对象的神态,以抒发作者创作时的心绪,表达其内心情感。基于这种创作特点,传统美术作品往往更注重表现事物的直观形象,更具抽象化的色彩,这也是画家感性思维的体现。这种本土美术理论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点,表现为本土美术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的根源,是受到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在自发对万事万物进行观察时所产生的直观理解,这种理解经过人的思想和精神活动所转化的姿态,也就构成了事物的形象。“形象”是中国文化中独有的衍生意义,这与西方美术理论中的“造型”概念不同。造型是对事物写实性的再现,侧重表现的是事物具体的物质表象。而本土美术的创作正是这种形象观察集中于画家美学思想和审美观念的创造性体现。本土美术在创作形式上的“写意”表现,在审美方面注重意境、意象等,这些既是本土美术的差异性体现,也是本土美术文化的差异性体现。

要探究中国本土美术理论的自主性表达,首先就要对本土美术发展中形成的差异性有所认识。这种差异性,并非是中国本土美术理论不断向现代化迈进的阻碍,而是在这一进程中,保证本土美术文化的自主性、发挥本土美术民族特色的关键。要充分利用本土美术的差异性构建现代化的中国本土美术理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当前本土美术对西方美术理论在思维层面和审美层面产生的依赖和桎梏。

二、当前美术理论的自主性缺失

当前,国内的美术理论及相关体系的建设与本土美术文化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美术理论及相关体系从美术基础、学术研讨、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几乎都是借鉴了西方美术理论及体系,在整个系统中,缺乏对本土美术文化的研讨、学习、实践。

(一)基础理论缺失自主性

我国美术理论及体系建设,首先在基础理论及相关的教育方面,就一定程度地缺乏对本土文化的应用。基于西方美术理论的影响,培养造型能力,开展写实训练,在基础阶段以素描为主,是当前国内美术理论及教育实践的主流形式。除非是专门学习本土美术,否则在美术的普遍学习中,也难以接触中国画等本土美术的绘画形式。在美术基础理论的学习中,也缺乏“写意”方面的理论知识。因此,对美术相关学习者而言,从接触美术的开始阶段,就难以进行对本土美术文化的系统性学习,使得自身在美术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缺失意象审美的部分。这一问题容易导致美术学习者在深度学习美术甚至迈向职业化的阶段,对本土美术文化始终缺乏了解,并忽视对这方面的学习,限制其美术创作的发展,最终阻碍本土美术理论自主性表达的构建和本土美术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二)学术研讨缺失自主性

当前,国内美术理论总体上是基于西方美术理论所构建的,因此,在学术研讨方面,缺乏与本土美术文化的接壤。这使得当前在美术批评、美术鉴赏等方面,都缺乏立足于本土美术文化的语境。包括很多美术研讨领域的学者,在美术历史、美术原理等方面,都缺乏对本土美术历史文化的运用和相关内容的采纳,对本土美术的地域性和文化特色也都缺乏深入的探究和了解。这种情况加剧了我国本土美术文化与美术理论的现实性隔阂,本土美术难以融合到美术理论的现代性发展进程中,使得我国美术理论的自主性表达难以发展。

(三)人才培养体系缺失自主性

当前,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整个美术理论及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都是立足于西方美术理论所构建的。对美术人才的培养,从初高中的艺术生阶段,在教材编排、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活动实践等方面,整体就是遵循西方美术理论展开的。而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在招生考核以及教学课程的安排上,依旧根据西方美术理论进行教学实践。专业美术学生的学习依旧是以写实训练为主,缺乏对中国画、书法等本土美术相关的学习,在考核中也轻视对这方面的考察。这些现象的存在,会导致美术人才忽视且不了解本土美术文化,缺乏存续和发展本土美术的意识,难以投入到本土美术理论的建设当中。

三、本土美术文化的优势

(一)历史积累

本土美术文化经过了漫长的历史传承,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也造就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山水、鱼鸟、花虫、人物等丰富多样的题材,表现了广大人民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对周围事物和祖国大好河山的观察。在漫长岁月的积累中,除了书画以外,还形成了雕塑、版刻、剪纸等丰富多彩的美术创作形式。因此,在美术理论和创作实践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本土美术文化及其创作形式,并没有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逐渐面临衰颓甚至是消亡。自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普及,反而为其提供了展现本土美术文化特色的广阔空间,各种本土美术的创作通过这些平台,获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也引发了他们对本土美术的持续关注,使本土美术文化的发展在当前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二)审美要求

本土美术文化源于我国各族人民的文化积淀和艺术积累,本身就是广大群众在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的过程中形成的艺术产物。因此,其天然地符合我国群众的审美要求,本土美术文化所具有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正是这一发展过程中,随着广大群众审美要求的变化,艺术创作也不断变化的表現。这些艺术创作不仅仅在绘画创作中,在建筑、工艺品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可以说,本土美术文化已经根植于广大群众的生活习惯和民俗文化当中。随着现代社会广大群众审美的变化,一些美术创作者也在不断开拓创新,为本土美术拓展新的审美边界。

四、美术理论自主性表达的策略

(一)在理论体系构建中融入本土美术文化

我国美术理论自主性表达的缺失,究其根本,是我国本土美术文化在美术领域应用的缺失。随着我国美术事业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美术人才队伍也越来越扩大,一味学习和借鉴西方美术理论,已经不符合当前的发展形势。本土美术文化有着广阔的开拓空间和巨大的提升潜力,是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宝库。作为美术创作者和相关从业者,首先要明确自身意识,深入学习本土美术文化,不断发掘本土美术文化资源。一方面,要加大对本土美术形式的创作力度,吸收本土美术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推陈出新,创作出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相融合的本土美术作品;另一方面,要坚持本土美术文化的推广。通过各种宣传本土美术文化、表现本土美术元素的文化活动和文创产品,推进本土美术文化融入美术理论体系的构建,形成美术理论的自主性表达。

(二)建立健全相应的本土美术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

建立本土美术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是形成美术理论自主性表达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一方面,要形成相应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的建立,要在学术研讨上扭转当前以西方美术理论为主的局面。这就要求美术领域的学者要改变自身的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加强对本土美术文化的学习,从而在自身工作和学术研讨中,能够从本土美术的文化立场来进行美术原理、美术评价等相关的分析。另一方面,要从基础理论的教育阶段开始,就加大对本土美术文化的应用。要缩减当前西方美术理论在基础理论相关教育中的占比,包括相关教材、理论书籍等,都要科学合理地增添有关本土美术文化的内容。要根据现代美术理论及教学体系的特点,将本土美术文化有机地应用其中,以充分发挥本土美术文化的优势。在学术研讨和基础理论教育上首先实现本土美术文化的应用,才能为推进建立本土美术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夯实根基,从而进一步实现本土美术文化在这一层面的推广。本土美术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的建立健全,能够为高等美术专业院校在吸收美术人才、改进美术职业化培训体系方面实现本土化,提供具有标准性的考量。同时,也便于在整个美術人才培养的流程中,为发扬本土美术文化,形成系统性的本土美术人才培养机制做好铺垫。

(三)明确本土美术文化概念,实现本土美术现代性发展

要通过融入和应用本土美术文化,增强中国美术事业发展中的独立性,实现美术理论的自主性表达,首先就要厘清并明确本土美术文化的概念。当前,尽管加强中国本土文化对美术的影响以形成自主性的美术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强调本土美术文化发展并不等于故步自封,更不等于一味排斥外来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包容万象,本土美术文化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广大群众审美表达的凝结,同样具有“包容”这一特征。要实现美术理论的自主性表达,是要以本土美术文化为主体,汲取西方美术理论中适宜我国美术事业发展的部分。要推动本土美术与时俱进,剔除本土美术文化中封闭、落后、排斥现代化发展的部分,进而在美术理论中,构建更加鲜明的本土文化主体,从而实现美术理论的自主性表达。

参考文献:

[1]胡瑚.美术理论的自主性表达分析[J].美与时代(中),2021(01):12-13.

[2]刘畅.美术理论自主性表达问题的探讨[J].戏剧之家,2014(10):226.

(作者简介:张婧怡,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及理论)

(责任编辑 王瑞锋)

作者:张婧怡

上一篇:抢夺犯罪向抢劫罪转化论文下一篇:体育局退休干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