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孩子磨蹭的方法

2022-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解决孩子磨蹭的方法

试论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方法

摘要:随着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家庭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单亲。如离婚、配偶因工作居住两地、甚至未婚先孕等等。由于单亲家庭的成因不同,个人本身所拥有的内外在资源不同,面对单亲的感受及调适也就有所不同。中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由于快速增长的离婚率,离婚式单亲家庭比重逐渐上升,由此而引发了单身父母的心理状态、生理问题、生活状况,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成长及教育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越来越为社会学家、心理卫生学家和政府等有关方面所关注。

关键词:单亲家庭 孩子教育 教育现状 教育方法

单亲家庭的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却又是一个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群体。在他们当中,有的是父母离异、有的是父或母死亡。由于家庭的破裂,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变,心灵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从小就饱受家庭动荡所带来的磨难,形成了心理上的残缺。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无法面对现实,无法走出阴影,从而导致嫉妒、自恋等各种不良心理的产生,造成心理偏差。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人初次向社会迈进。”迄今进行的有关研究一致表明,家庭环境的性质和特点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儿童早期认知能力、社会性情感及各种人格品质的发展。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和家庭气氛有利于个体早期人格的健康成长;相反,则可能引发儿童青少年时期各种问题行为。与双亲家庭相比,单亲家庭由于部分家庭环境被剥夺,父母性别角色缺失,父母不良情绪,不良家庭环境,不良教育方式,社會舆论,家庭关系失调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从而容易对青少年成长产生极大的消极作用。

一、单亲家庭孩子教育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现状

(一)单亲家庭孩子教育方法研究的目的

近年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后进学生的群体,他们在校内外的不良表现尤为突出。不思学习、任意逃学、欺小凌弱、吵嘴打架、损坏公物。虽经老师多次教育帮助,仍屡教屡犯,引起学校和老师的关注。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分析后,得知这些学生中大多数来自于不健全的家庭。再从家庭教育看,放任不管或粗暴型教育家庭的学生也非常多。单亲家庭孩子教育问题不容忽视。转变他们思想和行为的问题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通过对离异家庭孩子及家长生活和学习状况的研究,制订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案,使离异家庭孩子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在大家的关爱下健康的成长,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二)单亲家庭孩子教育方法研究的意义

单亲家庭孩子就学,给社会、学校,乃至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使这些孩子成为有用的人呢?很多老师发现,班里这些孩子生理、心理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很多教师也逐渐发现了这类学生出现的新问题。例如,一部分学生长期受到家庭的冷落,在学校消极,不参加集体活动,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的态度。性格孤僻、灰暗。还有的学生受到家庭暴力的影响,在情绪控制上较为困难,容易冲动,攻击性强等。这些情况,对于学校管理、教师的教学目标实现都提出了新问题,如何更好地去帮助单亲家庭学生成长,是不可缺少的学校教育组成。

(三)单亲家庭孩子教育国内外研究状况

1.国内研究现状

(1)九十年代以来,教育界学者开始不断呼吁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如方俊明《认知心理学与人格教育》,高玉祥《健全人格及其塑造》,许慧英《人格教育论》。

(2)赵义军《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学校》通过研究发现,单亲家庭子女犯罪比率较高,占青少年犯罪的42.9%。

2.国外研究现状

(1)人文主义就是“情意发展”和“认知发展”的统一,实现整体人格的成长。

(2)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家庭科学的副教授克莱尔在过去30年采集5000个家庭的信息后发现,只要家庭结构稳定,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学习等方面的表现不比其他孩子差。

二、单亲家庭的内涵

(一)单亲家庭的概念界定

随着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家庭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单亲。如离婚、配偶工作居住两地、甚至未婚先孕、父母一方死亡等等。由于单亲家庭的成因不同,及个人本身所拥有的内外在的资源不同,面对单亲的感受及调适也就有所不同。中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由于快速增长的离婚率,离婚式单亲家庭比重逐渐上升,由此而引发了单身父母的心理状态、生理问题、生活状况,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成长及教育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越来越为社会学家、心理卫生学家和政府等有关方面所关注。

(二)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现状

1.悲观自卑

由于家庭不完整,与其他孩子相比,单亲家庭的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关爱比较少,导致他们认为自己比别人差。在学习中缺乏自信和进取精神,总感觉各方面都不如人,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终日孤独消沉,得过且过,总想着尽快离开学校去独立生活。

2.自恋孤僻

由于成长过程中出现不和谐的经历,有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灵扭曲,嫉妒心理和自恋心理尤为强烈。对他人的长处、优势、荣誉和成绩十分不满,抱有憎恨情绪,冷嘲热讽,甚至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同时,他们自以为是,孤芳自赏,傲视一切,抱怨别人不重视自己,不分时间和场合地自我展示。

3.学习两极分化严重

大部分单亲家庭的孩子是后进生,只有少部分是优秀生。由于家庭的不稳定,使孩子失去了安全感,整日忧心忡忡,很难安下心来认真学习。只有个别学生由于父母的离异,反而懂事而成熟,学习成绩因而特别优秀。另外,由于意外事故或疾病等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其子女的心理比前一种要健康的多,他们自卑心理轻一些,性格比较正常。由于失去了一方亲人,他们反而变得很懂事,对活着的亲人更加爱戴,比较听家长的话,学习也比较努力。

(三)单亲家庭父母的教养方式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从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清晰度以及父母的教养四个方面来评定父母的教养行为,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三种。与专制型、宽容型家庭相比,权威型家庭的孩子是成熟的、独立的,具有更多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后来的一些研究支持并补充了这一研究,认为权威型父母对儿童的需求反应及时,有适度控制,能理想地促进儿童适应性行为和能力的发展。专制型父母则经常使用专断权力和惩罚等高控策略,强调儿童的绝对服从,这与儿童的焦虑、恐惧和挫折感高度相关,易造成自我中心,出现不良行为与适应问题。宽容型父母对儿童很少提出要求,能给予他们最大的行动自由,甚至“听之任之”,易使儿童缺乏独立性。漠不关心型父母对儿童不提要求、不关心,甚至拒绝,造成儿童发展各方面的混乱。

三、单亲家庭孩子个案介绍

(一)孩子的基本状况

有一年我担任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一名叫蒋昔静的学生给我很深的印象。该生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上课的时候她总是不注意听讲,在书桌下面偷偷地玩东西,每堂课我都要提醒她好几次,家庭作业也不按时完成,第二天上学总是和家长、老师撒谎。自然,我没少批评她,可是,她总是老样子,一堂课要走几回神,等到老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前面的知识没听全,一知半解,就又忍不住做小动作,作业做到一半就不认真完成了。我多次很严厉地批评了她,和家长沟通时,家长反映,在家里她也是这样的,怎么管也改不了。我想,这是她长期以来家庭教育养成的习惯不好,要慢慢帮助她改掉这些坏习惯。

(二)孩子的心理行为特征

1.孩子的自卑心理

一个家庭中,父爱和母爱都是孩子不可或缺的情感体验。亲人的意外亡故、家庭的破裂、父母的再婚等因素使原有的家庭生活秩序被打乱。孩子所受到的教育、原有的家庭亲情关系都随之发生了变化。孩子往往由于一时难以适应这一变化而产生紧张、焦虑、失落的心情。加之人们对于离异家庭的孩子有偏见,如喜欢当众评议这些孩子的家庭,以一种异样的、排斥的眼光,或是以一种同情的、怜悯的眼光看待他们,甚至有些老师也对离异家庭的孩子抱有成见,显露出对他们信心的丧失。这些都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挫伤,感到孤独、恐惧、悲伤,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心理障碍。

2.孩子的妒忌逆反心理

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所能获得的享受,一般来说不如健全家庭的孩子,而这些正是每个孩子所渴望的。由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能得到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容易得到,他们的心理就容易从最初的羡慕演变成妒忌、憎恨。

(三)孩子教育问题形成的原因

1.父母不闻不问或很少过问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爱和母爱缺一不可。有的单亲家庭子女放到爷爷奶奶家,长时间不和父母见面。有的子女虽然跟父亲或母亲生活,可家长的工作繁忙,很少过问孩子,孩子甚至一连几天都没有时间和家长交流。所以,单亲家庭子女缺乏父爱或母爱,甚至两者都缺失,即使得到一些也是暂时的,残缺不全的。

2.自卑心理导致孤僻

单亲家庭的子女往往有一种很强的失落感,他们渴望得到父爱或母爱,但又得不到或很少得到,因此产生自卑心理,长期下去导致性格孤僻。同时,长时间得不到关爱,也使孩子失去了少年儿童所应有的天真烂漫,开朗活泼,对许多事物都表现出相当冷漠,不愿与人接触,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封闭起来,使得他们的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性明显低于同龄人。

3.心灵受傷害致使性格脆弱

父母离异前,很少有不吵闹的。孩子在吵闹中生活,心灵上受到很大的伤害,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这些离异家庭子女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缺乏一个安宁和谐的环境、轻松愉快的氛围,而且父母离异的冲击,在他们内心深处留下了难以言说的伤痛。这可能会造成孩子对社会及人都持有一种怀疑甚至敌视态度,缺乏温情,性格孤僻。

4.被冷落使他们常做出格的事

单亲家庭子女常做一些出格的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受冷落的感觉,他们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怀,因此他们想做一些出格的事来引起父母、老师的关注。这就是有的单亲家庭子女想犯错误的原因所在。

四、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方法

(一)真心关爱,抚慰心灵的创伤

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品行不良的孩子多遭冷遇、歧视,自卑有余,信心不足。如果教师和家长像对待其他孩子一样尊重他的人格,尊重他的权利,尊重他的情感和意愿,与他心心相通,以诚相待,给他留面子,不揭短,不当众批评,孩子就能逐步恢复他们的自尊和信心,在这种和谐的心理环境下,激发他们自我转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独具慧眼,播种希望的种子

品行不良的孩子也有优点和特长,也会不时地有闪光的表现,只不过有时被淹没在大量的消极因素之中。老师和家长要凭借锐利的慧眼及时捕捉,并作为转化孩子的起点,及时肯定、赏识,使点成线、成面,使孩子闪光的火花成为燎原之势。

(三)支持鼓励,扬起教育的风帆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怕受到别人的歧视而不敢与人接触,从而在性格上变得孤僻。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参加一些活动,让孩子有机会跟同龄人沟通交流。家长也可以跟孩子一起参加一些活动、讲座、比赛等等。如果孩子参加比赛或者表演,家长最好抽出时间观看,给孩子加油鼓劲,培养孩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责任编辑:蛾子)

作者:李新成 吴琼

第2篇:请尊重孩子的磨蹭

父母为什么要不停地催促孩子呢?因为父母觉得孩子太磨蹭,打乱了自己的节奏,于是反过来打乱孩子的节奏。

少儿科技馆里,4岁的梦梦在运动传送装置边,不厌其烦地跑来跑去,转动把手,看小球前进、落下、再前进„„在一旁的妈妈烦躁地走来走去:“老玩一个有什么意思?再玩这个就没时间玩其他的了!”不容分说,她拉起孩子就走。孩子则不停地挣扎回头„„

“每次看到两岁半的女儿笨拙地、慢慢腾腾地举起小勺子吃饭,我就在一边按捺不住。尽管女儿也能慢慢地把饭吃完,可我真的忍受不了她的慢节奏,于是干脆拿勺舀饭往女儿嘴里塞,而且成了常态。”32岁的何女士说,自己也知道这种做法不对,“但只有看到饭菜被女儿吃进肚子里,我才能安心。”

这样催促乃至代劳的场景,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并不陌生吧?大人总是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节奏行事。其实,大人与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以及生命节奏都是大不相同的。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对他们而言,感觉最舒服、最顺畅、最有利的就是顺应自然的生理节奏。如果孩子的生活节奏过快,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分泌,对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损害。

经常被打乱节奏的孩子,一般都会有早熟、易烦躁、耐性差的特征,

或截然相反,表现为反应迟缓、自我压抑、对某些事物过分依赖。

第一类孩子学会了取悦他人并优先满足他人的愿望,

第二类孩子却因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而感到自己是“坏孩子”,从而失去自信。

这两种情况都容易让孩子丧失自我。

停不下来的父母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功论导向的教育方式、更高更快更好的标准„„都促使父母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标准去催促孩子,就像妈妈带着孩子匆忙地走在学琴的路上,打仗一般紧张。这其中,孩子的节奏问题普遍被忽视了。

周末、节假日,父母让孩子赶紧吃饭,吃完饭赶紧做作业、画画、弹琴„„孩子们不仅在学校里承受着各种快节奏的压力,出了校门依然不得清闲。家长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周末不仅应该是放松的日子,也是用来深切了解孩子各种需求的时机。

42岁的李女士在儿子8岁生日那天大受打击:孩子想要的生日礼物竟然是“一个什么都不用干的周末”。她说:“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觉到孩子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深深地震撼了我。”

32岁的赵女士也面对同样的情况。她沮丧地说:“我不得不承认,孩子平日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快一点’。”但她觉得自己不得不这样做。她的女儿今年只有3岁。她坚信

这种凡事求快的规则是有必要的——一旦生活节奏慢下来,就很有可能被别的孩子超越。她说:“尽管我也感觉到这种快节奏不合理,不仅会剥夺我们应有的正常生活,也与孩子的天性背道而驰。”

家长催归催,可孩子依然快不起来。教育专家认为,父母之所以根本不把孩子的节奏看在眼里,是因为他们渴望孩子与自己同步。父母会想,我们是一个家庭,一个整体,有着共同的生活节奏,这一点是天经地义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家长去顾及孩子的特殊感受。一个慢性子、爱做梦、做事拖拉的孩子让父母焦虑恐慌,他们似乎从孩子日常行为中的反应速度及活跃性中看到了他的将来。最终让孩子认识到这是一种欠缺,从而埋下了将来引起孩子焦虑的隐患。父母可能看不到这些,他们看到的只有竞争,以及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他们变得紧张敏感,对自己生活中的空洞与空虚充满恐慌,于是自然而然地充当起孩子的教练,甚至是魔鬼教练。

事实上,对儿童生活节奏的研究只是近半个多世纪才有的事,以前儿童一直被当做小大人看待。1950年,德国儿科医生特奥多•海尔布鲁格展开了人类首次针对儿童生物节律的研究,人类对儿童生活节奏的特殊性才有所认识。1970年,于贝尔•蒙达涅教授带领科研团队,以儿童的生物心理节律为课题,根据不同儿童的年龄、发展及生活环境展开了完整的研究。基于此,西方发达国家把学龄前儿童每天有效的学习时间定为3个半小时。这个时间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延长至4个半小时。一般情况下,小学生每天上课的时间为上午9∶00到11∶00、11∶30或12∶00,对于年龄较长、级别稍高,或对信息接受、消化更快的孩子,则在下午适当添加几小时,一般从14∶30到15∶00、16∶00或16∶30。

尊重孩子的磨蹭

催促孩子,在生活中是一种正常现象,它能教育孩子,帮助孩子适应外部世界。但是,当催促过多地表现在与孩子的关系上时,通常是因为父母自身的焦虑。当父母无法克服这些焦虑,将这些焦虑转嫁给孩子时,伤害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经常被父母催促来催促去,孩子会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要么逐渐认同父母而变成一个同样焦虑的人,要么以一种极为拖沓的方式生活,以这种被动拖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愤怒。

当然,一味地指责家长也是不公平的,因为家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社会现状已经不存在有利于人体自身发展的节奏,找到一个适合照顾孩子和指导孩子的方式更是越来越困难。从深层意义上研究,热衷快节奏,与时间赛跑是人类的一种潜意识。如果时常感到被迫加快生活节奏,很累却不能停下来,那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需要战胜某种恐惧:幼年对长辈和老师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对消极状态的恐惧,以及对抑郁、空虚与迷茫感的恐惧。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恰恰道出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而今,这些好的教育传统正不知不觉被很多人忘记,社会上“三天学会写作文”“补习半个月提高200分”的速成班宣传广告比比皆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群体心理,已影响了家长们的意识,使他们急于看到结果,这也加剧了他们内心的焦虑。

专家指出,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把竞争早早地引入其生活,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家长和学校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身上的这种压力又全部反弹给家长和老师,在恶性互动中,双方都不堪重负。在竞争焦虑氛围中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总之,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作为家长,当务之急是尝试和孩子一起放慢节奏去生活。这样做不仅事关家庭生活品质,而且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父母只教会孩子自主使用自己的身体和头脑,却没有让孩子学会如何产生自己的思想,去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岂不是一种失败?而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的技能,孩子往往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放慢速度绝不仅仅是为了停下来喘口气,而是为了感知和感受周围,去想象,去思考。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节奏去吃饭、穿衣,从而让他了解自己是谁,会做些什么。让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玩耍,以促进他把事物形象化、概念化,从而区分想象与现实,言语与行动。这一切能够使他发现自己并了解他人,最终形成对自我以及世界的认知。

也就是说,一旦掌握了正确的方向,其实并不需要繁杂的指导与指南,父母便可轻松减慢日常生活的速度。专家们强调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性。没有挑战也没有家长的帮助,孩子简单地在浴缸中玩耍,在餐桌上与食物消磨时间,在房间里和自己或小伙伴闲聊,对着天空的云朵发呆,无拘无束地抓小昆虫,看蜘蛛结网„„一些在家长看来也许无趣无聊的事情,正是孩子自己的乐趣所在。

一行禅师说:“从容地让自己生活得更深刻一些。”对家长来说,让禅宗哲学在忙乱的早晨给自己带来一丝恬静的气息,也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课。

作为母亲,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对儿童的节奏格外尊重,并以她自己的智慧走出了女性在个人事业与母亲角色之间的冲突,感动和启迪了无数读者。她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第3篇:陈老师分享“尊重孩子的磨蹭”

一、谁的节奏被打乱

父母为什么要不停地催促孩子呢?因为父母觉得孩子太磨蹭,打乱了自己的节奏,于是反过来打乱孩子的节奏。

少儿科技馆里,4岁的梦梦在运动传送装置边,不厌其烦地跑来跑去,转动把手,看小球前进、落下、再前进„„在一旁的妈妈烦躁地走来走去:“老玩一个有什么意思?再玩这个就没时间玩其他的了!”不容分说,她拉起孩子就走。孩子则不停地挣扎回头„„

“每次看到两岁半的女儿笨拙地、慢慢腾腾地举起小勺子吃饭,我就在一边按捺不住。尽管女儿也能慢慢地把饭吃完,可我真的忍受不了她的慢节奏,于是干脆拿勺舀饭往女儿嘴里塞,而且成了常态。”32岁的何女士说,自己也知道这种做法不对,“但只有看到饭菜被女儿吃进肚子里,我才能安心。”这样催促乃至代劳的场景,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并不陌生吧?大人总是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节奏行事。其实,大人与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以及生命节奏都是大不相同的。

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对他们而言,感觉最舒服、最顺畅、最有利的就是顺应自然的生理节奏。如果孩子的生活节奏过快,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分泌,对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损害。经常被打乱节奏的孩子,一般都会有早熟、易烦躁、耐性差的特征,或截然相反,表现为反应迟缓、自我压抑、对某些事物过分依赖。

第一类孩子学会了取悦他人并优先满足他人的愿望;

第二类孩子却因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而感到自己是“坏孩子”,从而失去自信。这两种情况都容易让孩子丧失自我。

二、停不下来的父母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功论导向的教育方式、更高更快更好的标准„„都促使父母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标准去催促孩子,就像妈妈带着孩子匆忙地走在学琴的路上,打仗一般紧张。这其中,孩子的节奏问题普遍被忽视了。

周末、节假日,父母让孩子赶紧吃饭,吃完饭赶紧做作业、画画、弹琴„„孩子们不仅在学校里承受着各种快节奏的压力,出了校门依然不得清闲。家长忽 1

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周末不仅应该是放松的日子,也是用来深切了解孩子各种需求的时机。42岁的李女士在儿子8岁生日那天大受打击:孩子想要的生日礼物竟然是“一个什么都不用干的周末”。她说:“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觉到孩子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深深地震撼了我。”

三、尊重孩子的磨蹭

催促孩子,在生活中是一种正常现象,它能教育孩子,帮助孩子适应外部世界。但是,当催促过多地表现在与孩子的关系上时,通常是因为父母自身的焦虑。当父母无法克服这些焦虑,将这些焦虑转嫁给孩子时,伤害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经常被父母催促来催促去,孩子会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要么逐渐认同父母而变成一个同样焦虑的人,要么以一种极为拖沓的方式生活,以这种被动拖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愤怒。

当然,一味地指责家长也是不公平的,因为家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社会现状已经不存在有利于人体自身发展的节奏,找到一个适合照顾孩子和指导孩子的方式更是越来越困难。从深层意义上研究,热衷快节奏,与时间赛跑是人类的一种潜意识。如果时常感到被迫加快生活节奏,很累却不能停下来,那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需要战胜某种恐惧:幼年对长辈和老师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对消极状态的恐惧,以及对抑郁、空虚与迷茫感的恐惧。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恰恰道出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而今,这些好的教育传统正不知不觉被很多人忘记,社会上“三天学会写作文”“补习半个月提高200分”的速成班宣传广告比比皆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群体心理,已影响了家长们的意识,使他们急于看到结果,这也加剧了他们内心的焦虑。专家指出,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把竞争早早地引入其生活,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家长和学校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身上的这种压力又全部反弹给家长和老师,在恶性互动中,双方都不堪重负。在竞争焦虑氛围中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总之,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作为家长,当务之急是尝试和孩子一起放慢节奏去生活。这样做不仅事关家庭生活品质,而且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父母只教会孩子自主使用自己的

身体和头脑,却没有让孩子学会如何产生自己的思想,去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岂不是一种失败?而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的技能,孩子往往是在游戏中获得的。放慢速度绝不仅仅是为了停下来喘口气,而是为了感知和感受周围,去想象,去思考。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节奏去吃饭、穿衣,从而让他了解自己是谁,会做些什么。让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玩耍,以促进他把事物形象化、概念化,从而区分想象与现实,言语与行动。这一切能够使他发现自己并了解他人,最终形成对自我以及世界的认知。 也就是说,一旦掌握了正确的方向,其实并不需要繁杂的指导与指南,父母便可轻松减慢日常生活的速度。

专家们强调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性。没有挑战也没有家长的帮助,孩子简单地在浴缸中玩耍,在餐桌上与食物消磨时间,在房间里和自己或小伙伴闲聊,对着天空的云朵发呆,无拘无束地抓小昆虫,看蜘蛛结网„„一些在家长看来也许无趣无聊的事情,正是孩子自己的乐趣所在。

一行禅师说:“从容地让自己生活得更深刻一些。”对家长来说,让禅宗哲学在忙乱的早晨给自己带来一丝恬静的气息,也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课。作为母亲,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对儿童的节奏格外尊重,并以她自己的智慧走出了女性在个人事业与母亲角色之间的冲突,感动和启迪了无数读者。她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四、陈老师的具体建议

今天就学习到这里,希望对朋友们有所醒悟和帮助。你急或不急,孩子就是那样,别把家长自己的焦虑强加给了孩子。

陈老师尊重孩子磨蹭,又让孩子自觉加速的秘诀:

1、 早晨,闹铃设好起床,边起床边听音频。给孩子问好,夸他睡得不错,气色

好,一天肯定都很开心。

2、 中午回家就吃饭,大人吃完饭就讲故事,在故事中孩子慢慢吃。

3、 情绪把握是关键,特别是早上,可以晚上准备个好玩的故事在他起床时讲,

就有了快乐的气氛。

第4篇:请尊重孩子的磨蹭,别总对孩子说“快点”

别对孩子说“快点”

孩子与大人一样,每日生活在催促之中,快速、高效、忙碌、省事,成为最基本和理所当然的生活状态。曾经,父母叮嘱孩子的口头禅是“慢慢走,小心跌跤”“慢慢吃,小心噎着”,现在孩子听到最多的是“快点吃饭”“快点做作业”“快点弹琴”“快点睡觉”,甚至“快点玩”。

谁的节奏被打乱

父母为什么要不停地催促孩子呢?因为父母觉得孩子太磨蹭,打乱了自己的节奏,于是反过来打乱孩子的节奏。

少儿科技馆里,4岁的梦梦在运动传送装置边,不厌其烦地跑来跑去,转动把手,看小球前进、落下、再前进,在一旁的妈妈烦躁地走来走去:“老玩一个有什么意思?再玩这个就没时间玩其他的了!”不容分说,她拉起孩子就走。孩子则不停地挣扎回头。

“每次看到两岁半的女儿笨拙地、慢慢腾腾地举起小勺子吃饭,我就在一边按捺不住。尽管女儿也能慢慢地把饭吃完,可我真的忍受不了她的慢节奏,于是干脆拿勺舀饭往女儿嘴里塞,而且成了常态。”

32岁的何女士说,自己也知道这种做法不对,“但只有看到饭菜被女儿吃进肚子里,我才能安心。”

这样催促乃至代劳的场景,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并不陌生吧?大人总是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节奏行事。

其实,大人与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以及生命节奏都是大不相同的。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对他们而言,感觉最舒服、最顺畅、最有利的就是顺应自然的生理节奏。如果孩子的生活节奏过快,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分泌,对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损害。

停不下来的父母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功论导向的教育方式、更高更快更好的标准„„都促使父母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标准去催促孩子,就像妈妈带着孩子匆忙地走在学琴的路上,打仗一般紧张。这其中,孩子的节奏问题普遍被忽视了。

周末、节假日,父母让孩子赶紧吃饭,吃完饭赶紧做作业、画画、弹琴„„孩子们不仅在学校里承受着各种快节奏的压力,出了校门依然不得清闲。家长(微博)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周末不仅应该是放松的日子,也是用来深切了解孩子各种需求的时机。

42岁的李女士在儿子8岁生日那天大受打击:孩子想要的生日礼物竟然是“一个什么都不用干的周末”。

她说:“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觉到孩子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深深地震撼了我。”

一个慢性子、爱做梦、做事拖拉的孩子让父母焦虑恐慌,他们似乎从孩子日常行为中的反应速度及活跃性中看到了他的将来。最终让孩子认识到这是一种欠缺,从而埋下了将来引起孩子焦虑的隐患。

父母可能看不到这些,他们看到的只有竞争,以及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他们变得紧张敏感,对自己生活中的空洞与空虚充满恐慌,于是自然而然地充当起孩子的教练,甚至是魔鬼教练。

尊重孩子的磨蹭

经常被父母催促来催促去,孩子会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要么逐渐认同父母而变成一个同样焦虑的人,要么以一种极为拖沓的方式生活,以这种被动拖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愤怒。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恰恰道出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而今,这些好的教育传统正不知不觉 被很多人忘记,社会上“三天学会写作文”“补习半个月提高200分”的速成班宣传广告比比皆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群体心理,已影响了家长们的意识, 使他们急于看到结果,这也加剧了他们内心的焦虑。

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把竞争早早地引入其生活,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家长和学校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身上的这种压力又全部反弹给家长和老师,在 恶性互动中,双方都不堪重负。在竞争焦虑氛围中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总之,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作为家长,当务之急是尝试和孩子一起放慢节奏去生活。这样做不仅事关家庭生活品质,而且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父母只教会孩子自主使用自己 的身体和头脑,却没有让孩子学会如何产生自己的思想,去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岂不是一种失败?而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的技能,孩子往往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放慢速度绝不仅仅是为了停下来喘口气,而是为了感知和感受周围,去想象,去思考。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节奏去吃饭、穿衣,从而让他了解自己是谁,会做些什么。让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玩耍,以促进他把事物形象化、概念化,从而区分想象与现实,言语与行动。

这一切能够使他发现自己并了解他人,最终形成对自我以及世界的认知。也就是说,一旦掌握了正确的方向,其实并不需要繁杂的指导与指南,父母便可轻松减慢日常生活的速度。

第5篇:请尊重孩子的磨蹭,看完100%的父母都深刻

反思!

10-31 曾经,父母叮嘱孩子的口头禅是“慢慢走,小心跌跤”“慢慢吃,小心噎着”,现在孩子听到最多的是“快点吃饭”“快点做作业”“快点弹琴”“快点睡觉”,甚至“快点玩”。

大人总是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节奏行事。其实,大人与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以及生命节奏都是大不相同的。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对他们而言,感觉最舒服、最顺畅、最有利的就是顺应自然的生理节奏。如果孩子的生活节奏过快,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分泌,对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损害。

催促孩子,在生活中是一种正常现象,它能教育孩子,帮助孩子适应外部世界。但是,当催促过多地表现在与孩子的关系上时,通常是因为父母自身的焦虑。当父母无法克服这些焦虑,将这些焦虑转嫁给孩子时,伤害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恰恰道出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而今,这些好的教育传统正不知不觉被很多人忘记。

别对孩子说“快点”

“起床!起床!快去洗脸,快去刷牙„„”前不久,一段名为《妈妈之歌》的视频在国外网站被疯狂点播。创作并演唱《妈妈之歌》的,是美国喜剧女演员安妮塔·兰弗洛。48岁的她是3个孩子的母亲,一次灵光乍现,她将自己催促儿女的话写成了歌曲。整首歌只听到一位母亲急切的、不容置疑的催促声:“快点啊,快点啊,不然就来不及了!”中国人听了忍俊不禁——原来普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

《妈妈之歌》描述了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孩子与大人一样,每日生活在催促之中,快速、高效、忙碌、省事,成为最基本和理所当然的生活状态。曾经,父母叮嘱孩子的口头禅是“慢慢走,小心跌跤”“慢慢吃,小心噎着”,现在孩子听到最多的是“快点吃饭”“快点做作业”“快点弹琴”“快点睡觉”,甚至“快点玩”。

谁的节奏被打乱

父母为什么要不停地催促孩子呢?因为父母觉得孩子太磨蹭,打乱了自己的节奏,于是反过来打乱孩子的节奏。

少儿科技馆里,4岁的梦梦在运动传送装置边,不厌其烦地跑来跑去,转动把手,看小球前进、落下、再前进„„在一旁的妈妈烦躁地走来走去:“老玩一个有什么意思?再玩这个就没时间玩其他的了!”不容分说,她拉起孩子就走。孩子则不停地挣扎回头„„

“每次看到两岁半的女儿笨拙地、慢慢腾腾地举起小勺子吃饭,我就在一边按捺不住。尽管女儿也能慢慢地把饭吃完,可我真的忍受不了她的慢节奏,于是干脆拿勺舀饭往女儿嘴里塞,而且成了常态。”32岁的何女士说,自己也知道这种做法不对,“但只有看到饭菜被女儿吃进肚子里,我才能安心。”

这样催促乃至代劳的场景,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并不陌生吧?大人总是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节奏行事。其实,大人与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以及生命节奏都是大不相同的。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对他们而言,感觉最舒服、最顺畅、最有利的就是顺应自然的生理节奏。如果孩子的生活节奏过快,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分泌,对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损害。

经常被打乱节奏的孩子,一般都会有早熟、易烦躁、耐性差的特征,或截然相反,表现为反应迟缓、自我压抑、对某些事物过分依赖。第一类孩子学会了取悦他人并优先满足他人的愿望,第二类孩子却因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而感到自己是“坏孩子”,从而失去自信。这两种情况都容易让孩子丧失自我。

停不下来的父母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功论导向的教育方式、更高更快更好的标准„„都促使父母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标准去催促孩子,就像妈妈带着孩子匆忙地走在学琴的路上,打仗一般紧张。这其中,孩子的节奏问题普遍被忽视了。

周末、节假日,父母让孩子赶紧吃饭,吃完饭赶紧做作业、画画、弹琴„„孩子们不仅在学校里承受着各种快节奏的压力,出了校门依然不得清闲。家长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周末不仅应该是放松的日子,也是用来深切了解孩子各种需求的时机。

42岁的李女士在儿子8岁生日那天大受打击:孩子想要的生日礼物竟然是“一个什么都不用干的周末”。她说:“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觉到孩子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深深地震撼了我。”

32岁的赵女士也面对同样的情况。她沮丧地说:“我不得不承认,孩子平日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快一点’。”但她觉得自己不得不这样做。她的女儿今年只有3岁。她坚信这种凡事求快的规则是有必要的——一旦生活节奏慢下来,就很有可能被别的孩子超越。她说:“尽管我也感觉到这种快节奏不合理,不仅会剥夺我们应有的正常生活,也与孩子的天性背道而驰。”

家长催归催,可孩子依然快不起来。教育专家认为,父母之所以根本不把孩子的节奏看在眼里,是因为他们渴望孩子与自己同步。父母会想,我们是一个家庭,一个整体,有着共同的生活节奏,这一点是天经地义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家长去顾及孩子的特殊感受。一个慢性子、爱做梦、做事拖拉的孩子让父母焦虑恐慌,他们似乎从孩子日常行为中的反应速度及活跃性中看到了他的将来。最终让孩子认识到这是一种欠缺,从而埋下了将来引起孩子焦虑的隐患。父母可能看不到这些,他们看到的只有竞争,以及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他们变得紧张敏感,对自己生活中的空洞与空虚充满恐慌,于是自然而然地充当起孩子的教练,甚至是魔鬼教练。

事实上,对儿童生活节奏的研究只是近半个多世纪才有的事,以前儿童一直被当做小大人看待。1950年,德国儿科医生特奥多·海尔布鲁格展开了人类首次针对儿童生物节律的研究,人类对儿童生活节奏的特殊性才有所认识。1970年,于贝尔·蒙达涅教授带领科研团队,以儿童的生物心理节律为课题,根据不同儿童的年龄、发展及生活环境展开了完整的研究。基于此,西方发达国家把学龄前儿童每天有效的学习时间定为3个半小时。这个时间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延长至4个半小时。一般情况下,小学生每天上课的时间为上午9∶00到11∶00、11∶30或12∶00,对于年龄较长、级别稍高,或对信息接受、消化更快的孩子,则在下午适当添加几小时,一般从14∶30到15∶00、16∶00或16∶30。

尊重孩子的磨蹭

催促孩子,在生活中是一种正常现象,它能教育孩子,帮助孩子适应外部世界。但是,当催促过多地表现在与孩子的关系上时,通常是因为父母自身的焦虑。当父母无法克服这些焦虑,将这些焦虑转嫁给孩子时,伤害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经常被父母催促来催促去,孩子会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要么逐渐认同父母而变成一个同样焦虑的人,要么以一种极为拖沓的方式生活,以这种被动拖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愤怒。

当然,一味地指责家长也是不公平的,因为家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社会现状已经不存在有利于人体自身发展的节奏,找到一个适合照顾孩子和指导孩子的方式更是越来越困难。从深层意义上研究,热衷快节奏,与时间赛跑是人类的一种潜意识。如果时常感到被迫加快生活节奏,很累却不能停下来,那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需要战胜某种恐惧:幼年对长辈和老师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对消极状态的恐惧,以及对抑郁、空虚与迷茫感的恐惧。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恰恰道出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而今,这些好的教育传统正不知不觉被很多人忘记,社会上“三天学会写作文”“补习半个月提高200分”的速成班宣传广告比比皆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群体心理,已影响了家长们的意识,使他们急于看到结果,这也加剧了他们内心的焦虑。

专家指出,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把竞争早早地引入其生活,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家长和学校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身上的这种压力又全部反弹给家长和老师,在恶性互动中,双方都不堪重负。在竞争焦虑氛围中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总之,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作为家长,当务之急是尝试和孩子一起放慢节奏去生活。这样做不仅事关家庭生活品质,而且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父母只教会孩子自主使用自己的身体和头脑,却没有让孩子学会如何产生自己的思想,去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岂不是一种失败?而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的技能,孩子往往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放慢速度绝不仅仅是为了停下来喘口气,而是为了感知和感受周围,去想象,去思考。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节奏去吃饭、穿衣,从而让他了解自己是谁,会做些什么。让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玩耍,以促进他把事物形象化、概念化,从而区分想象与现实,言语与行动。这一切能够使他发现自己并了解他人,最终形成对自我以及世界的认知。

也就是说,一旦掌握了正确的方向,其实并不需要繁杂的指导与指南,父母便可轻松减慢日常生活的速度。专家们强调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性。没有挑战也没有家长的帮助,孩子简单地在浴缸中玩耍,在餐桌上与食物消磨时间,在房间里和自己或小伙伴闲聊,对着天空的云朵发呆,无拘无束地抓小昆虫,看蜘蛛结网„„一些在家长看来也许无趣无聊的事情,正是孩子自己的乐趣所在。

一行禅师说:“从容地让自己生活得更深刻一些。”对家长来说,让禅宗哲学在忙乱的早晨给自己带来一丝恬静的气息,也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课。

作为母亲,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对儿童的节奏格外尊重,并以她自己的智慧走出了女性在个人事业与母亲角色之间的冲突,感动和启迪了无数读者。她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第6篇:解决孩子粗心马虎的四种方法

1.帮助孩子安排作息时间。让孩子学会“专时专用”,玩要玩得舒心畅快;做作业时要专心致志、决不分心。这里,保证孩子有足够的娱乐和休息是不可忽视的。

2.帮助孩子养成认真仔细的作业习惯。告诉孩子要仔细看题目,认真想问题,做作业先是求对、好,然后才是求快。平时要经常督促孩子“审题三遍,再动笔”,养成认真审题,认真复查的好习惯。

3.为孩子准备一本错题集。当孩子因粗心而做错作业时,不妨让孩子在错题集中把错误记录下来,同他一起分析做错的原因,并找出规律。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孩子认识粗心大意的危害,提高改正粗心缺点的自觉性很有好处。

4 .用目标激励孩子上进。可同孩子一起制定减少“×”的近期目标,并辅之以奖励措施。如:本周或今天作业本上有五个“×”,下周或明天要求减少一个“×”,直至消灭“×”。每到一个目标就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这种用目标来激励孩子上进的方法,也能帮助孩子逐步乃至最终消灭因粗心造成的错误,从面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

第7篇:解决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方法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专注力是一种习惯,而习惯要从小培养,抓得越早,后面的效果就越好。太多的书籍和玩具只会让孩子注意力涣散。家长要告诉孩子,想换书可以,但是可以给妈妈讲讲这本书的意思吗?每次给孩子玩具也不要超过两到三个,玩完这些放回原处再拿别的玩具。

要营造一个集中注意力的环境: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要把写字台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收起来。在安静的环境中,使孩子心灵逐渐沉静,发掘学习的兴趣,以增进专心度。此外,在孩子专注于学习时,大人不宜随便打搅,应在告一段落时,再提出要求。

合理安排孩子写作业和活动的时间: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专注力一般不超过15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孩子就会走神。三四年级的小学生为20分钟,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则为半个小时。所以,孩子写累了就让他休息一会儿再写。

改定时为定量: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八点就写完作业了,于是让孩子额外再做题。这样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反正早写完也得写,还不如晚点儿写完。边玩边写,这样就会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后果。

家长不要干扰孩子的学习思路和专注力:有些家长检查孩子的作业时发现错误,就说,你这道题做错了。也不顾孩子正在写其他作业。

用静态的游戏延续注意力:像玩拼图、穿珠子等静态游戏可以从简单的开始,以训练短时间的注意力,再慢慢加深游戏的难度和延长游戏的时间,以延长孩子的耐力,增进专心度。

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唠叨和训斥:即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长也不要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那样等于强化孩子不集中的特点,孩子也会在心里认同自己注意力不集中。

增加孩子对课程的兴趣:孩子对所学的课程不感兴趣,或者基础比较差,学习难度较大,也许孩子和任课老师的关系不融洽,家长应该到校和孩子的老师进行沟通,和老师共同商讨制定整改方案,试着用一种轻松的心情和有意思的方式把题目讲清楚,可以亲自带她动手做实验来了解一道题。

适时的给孩子鼓励:从1分钟开始,孩子只要保持1 分钟的专注力,就予以称赞,再逐渐延长到一次5分钟、10分钟。赞赏、鼓励是学习的重要因素。

补充

造成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一般有:

孩子不能理解老师的授课内容:老师所讲的知识未能进入孩子已有的知识结构。这时应当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弥补上知识的空缺之后,他们能够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能与老师进行沟通了,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长时间地集中在课业上了。

一些孩子上课爱发言,但涉及写作业、抄课文等则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出现拖拖拉拉的现象:他们的注意力分散与书写有关。这是因为视觉分辨力和视觉广度及精细肌肉动作能力落后,不足以应付大量抄写任务。也就是“视动统合能力落后”,需进行一些专项的小训练加以调整。

感觉动作能力的落后:比如,有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了,但仍然不会翻滚,不会接、抛球,不敢走平衡木,更不会跳绳,不会辨别方向。由于身体本体感觉的混乱,外界的物理世界也是混乱无序的。更重要的是,这种动作功能的落后,妨碍了他们从外部世界中提取有用的感觉信息,许多感觉信息未能传达到大脑,从而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

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也可能是在上课的时候看见了其他一些新颖的东西,然后注意力被吸引过去。

提示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是一种表面现象,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请认真观察孩子的生活习惯,爱好,脾气等。才能对症下药。

人的注意有“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之分。人在幼年时期以无意注意为主,随着年龄增长有意注意才逐渐发展完善,因此给孩子看电视要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要选择适合儿童看的节目。

上一篇:纪检监察警示教育试题下一篇:党建党支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