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播音主持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在我国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各类院校对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却并没有根据媒介环境的变化而加以改变。本文基于主持人的“语用展现”对现今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以期进一步推动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改革,提高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质量。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播音主持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校播音主持论文 篇1:

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建议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与此同时,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报考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长。但是由于我国高校播音主持专业起步较晚,相关建设没有跟上,致使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较低,严重制约了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为此,主要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及建议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    键   词]  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建议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持续发展,电视主持人、播音员成为当代热门职业,这也使播音主持专业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并一度成为发展潜力最强的专业。但是由于我国高校播音主持专业起步较晚,刚刚经过创建期和成型期,目前正在向发展期迈进,教学相关建设、课程设置以及师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跟上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速度,导致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存在很多的不足和问题。为了推动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稳定、长远发展,加强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播音主持人才的基本素质条件

随着时代的发展,播音主持人才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当代播音主持人才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端庄的容貌和标准的普通话是成为播音主持人的基本条件。另外,播音主持人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节目流程、调节气氛。随着广播电视节目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播音主持人不仅需要主持节目,有时还被要求一起参与表演。因此,播音主持人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宽广的知识面[1]。其次,当代播音主持人还需要具备较强的信息组织能力和处理能力。播音主持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主持风格。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对所获得新闻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并赋予自己的语言风格。最后,当代播音主持人需要具备较强的应对能力。在广播电视节目播放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突发事件,而播音主持人作为节目的引导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能够快速地对突发事件做出正确的反应,以此来确保节目的顺利开展。

二、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学校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源质量。高考就像一个筛子,将学生按照优劣进行分类,高考成绩是高校择生的重要指标。我国重点高校为了确保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会优先录用成绩较高的学生。但是为了迎合市场,近年来我国高校扩大了对播音主持专业的招生人数,对学生的文化成绩要求相对降低,导致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薄弱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最终影响到播音主持专业的整体教育水平。

(二)教育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播音主持专业与传统文化专业不同,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特征,对教学设备的要求较高,基础教学设施就包括控、演、摄、录、听等播音实验设备。要想确保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高校需要投入较高的教育成本[2]。但是由于部分高校办学条件有限,在缺乏设备投入资金和师资力量的情况下,开设了播音主持专业,导致学生缺乏相应的学习环境,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影响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质量。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学术界和业界在播音主持专业的分类上存在分歧,有的人认为应当将播音主持专业划分到艺术类范畴,而有的人则认为应当将播音主持专业划分到新闻传播范畴。因此,播音主持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播音主持专业主要保留播音和主持两个方面,虽然业界从对象、职能、工作机制、情境等方面对这二者的概念、内涵和特征进行了界定,但是在实践中,这二者的界限却并不明显。因此,很多高校在对播音主持专业课程进行设置时,并没有完全按照国家教育大纲,导致该专业课程设置无法做到统一。

(四)師资水平较低

在多种层次级别教育质量评估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意识到师资队伍对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性,并纷纷招聘专业人士担任教师,使我国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就目前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现状来看,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教学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由于大多数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只从事教育工作,在实践方面的经验相对较少,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够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对实践部分却无法给出专业的指导,从而导致教学缺乏灵活性。(2)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目前大多数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师的专业领域仅限于播音主持领域,而对其他领域文化知识的了解较少,无法打破学科壁垒,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进行拓展和延伸,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有限。

三、提升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质量的建议

(一)加强教学管理与监督工作

针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高校应当通过教学来弥补。这就要求高校加强教学管理和监督工作,以此来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首先,高校应当将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目标与行业发展形势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同时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多元化技能的培养[3]。目前播音主持专业的就业领域已经不局限于播音、主持两个领域,同时还拓展到了节目制作、剪辑等幕后工作领域。因此,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学习大量的文化知识和多元化技能。其次,高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总体性和阶段性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不仅要规划好阶段性的教学任务,同时还需要制订宏观全面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此来确保教学活动的科学、有序开展。另外,在对教学活动监督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关注和评价,还需要加强对学生文化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技能的评定,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完善办学设施

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必须要有专业的设备作为支持,因此,高校必须要加强对播音主持专业的资金投入,以此来确保播音主持专业各项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这就要求高校根据国家制订与实施的相关文件,加强教学场地、设备、师资等方面的工作。首先,高校应当购进先进的控、演、摄、录、听等播音设备,为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提供基础性的硬件保障。其次,高校需要完善播音间、多媒体教室等教学实践场所的建设,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学生今后更好地满足岗位需求。

(三)优化课程设置,改善教学手段

播音主持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仅会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水平,同时对学生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当根据教学大纲,结合本校的特色,积极引进优秀资源,对播音主持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形成特色化的课程体系,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4]。另外,高校需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对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比如,目前播音主持行业对主持人口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适当地添加口语即兴创作环节,并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和展示自己。或者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多观看优秀主持人的节目,引导学生从中总结经验,并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播音主持理念。同时为了提升播音主持教学的针对性,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特色,为每位学生制订专业化、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教师可以通过“独播”“群播”小课堂练习或小组赛的方式,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主持方向和主持风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播音主持专业各项教学工作的实施主体,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能够对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以此来提升播音主持专业办学水平。首先,高校应完善教师招聘制度,提高播音主持教师应聘标准。在选聘过程中,不仅需要考查应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考查他们的教学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其次,高校需要完善激励机制,在薪资、职称、晋升、福利等方面为专业教师提供更多的保障,以此来调动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高水平、高层次的教师加入播音主持教学队伍。再次,高校需要加强教师教育和培训工作,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培训,以此来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学校还需要安排教师进修和在职培训,让教师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这样他们才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最后,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师之间也应建立起互动机制,定期开展教研会。高职称的专业教师和高层次的媒体工作人员,可以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技巧和教学方法进行指导。而教师相互之间也可以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題及改进方案,以此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四、结语

在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和新媒体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播音主持人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作为培养播音主持人才的重要阵地,应当加强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建设工作,通过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学监督等方面,弥补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不足,提升教学水平,从而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才,推动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和新媒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嘉.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艺术科技,2017,30(3):81.

[2]李沅擎.高校播音主持专业项目式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6(10):203.

[3]杨松桥.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建议[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5,4(1):68-69.

[4]温晓文.浅析我国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J].电子制作,2014(17):202.

[5]王睿.我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本科培养模式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编辑 郑晓燕

作者:蒋?

高校播音主持论文 篇2:

浅谈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

摘 要: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在我国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各类院校对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却并没有根据媒介环境的变化而加以改变。本文基于主持人的“语用展现”对现今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以期进一步推动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改革,提高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即兴口语;播音主持;教学改革

一、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历程及课程设置现状

始建于1954年并于1963年正式招收3年制播音专业学生的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是我国第一座培养广播专业人才的学校,也是我国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及播音人才的第一所正规院校。10年动乱之后,北京广播学院于1974年恢复办学并招收2年制播音专业学生,1977年改为四年制本科。1986年,广播电影电视部又在杭州开办了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浙江传媒学院前身),并开办播音专业。而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09年止全国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包括中国传媒大学与浙江传媒学院在内,有近130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计划,基本上一直沿用“中国播音学”的理论体系 ,即:实行四年制本科教学,第一年进行基础性学习,内容涵盖普通话语音及发声,第二年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内外部技巧的培训,第三年开始偏向于学习广播播音、主持及文艺作品的演播,第四年开始着手电视播音、主持及配音学习等。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到来,广播电视事业改革的进程也随之加快,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出现主持人节目,就传播方法而言也由传统的“静态传播”逐步转化为“动态传播”,在节目中主持人语言更加贴近社会及应用。从被动“播稿”到主动“介入对话”,院校专业培训也开始意识到主持人口语表达的能力在一个节目中的重要性,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老一批院校率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增设了“即兴口语表达”的课程,但是这门课程在本科教学中大约只有半学期的教学时间且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体系,开设课程的大部分院校没有相应的培训教材。在教学上,对学生“即兴口语表达”的培养着重为单一性的新闻话题评述。

二、“即兴口语”:节目主持人的语用展现

处于我国广播电视高等院校龙头地位的中国传媒大学在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中提出了:“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口号。且“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的培养定位一直被众多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院校所沿用。很显然,这个培养目标与高校的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的矛盾。

“播音与主持艺术”是我国高等院校专门为培养播音员与主持人所开设的专业。由此看来在专业设置上“播音”与“主持”是一个并列关系。但在培养目标上却将“播音”和“主持”化为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将“主持”确立为一种“无稿播音”,是播音的一个分支。既然“主持”是属于“播音”的一种形式,何不直接将专业设为“播音艺术”?反而要将“主持”单独提出呢?

我国播音界的前辈张颂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播音员应该涵盖主持人”的观点。随后,更有学者对此观点加以阐释提出“主持式播音”以及“主持人节目播音”等概念。当然,对于“播音员是不是应该涵盖主持人”我国学术界争论已久。撇开前人的观点,笔者认为播音员与主持人在节目中使用的语言形式就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不应该将主持人与播音员混为一谈。

白龙在张颂教授编著的《中国播音学》第三十七章节目主持艺术中提出了“主持人节目播音”的概念,并将其与传统的播音进行比较,指出传统播音在创作起点上是基于一篇稿件,主持人节目播音是依靠于一次节目;传统播音在播音方式上是以播读为主的录播形式,主持人节目播音是以交谈为主的直播形式;传统播音在创作位置上属于第三人称的客观评述,主持人节目播音是以第一人称在节目中作为主导。由此看来传统的“播音”主要是指播音员基于一篇稿件在节目中以第三人称的身份进行的播读。严格意义上讲播音员在节目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应该称之为“口头形式的书面语”,所谓的“节目主持人播音”则是指:主持人在节目中以第一人称作为主导为体现节目主旨、控制节目进程,所使用的一种以“交谈”形式为主的交际性的有声语言。根据“口语”概念的界定,不难发现这种“交际性的有声语言”应归为“口语”的范畴,主持人在节目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就是一种与“口头形式的书面语”有着明确区分的“口语表达”。因此,笔者认为将“节目主持”定义为 “节目主持人播音”以及“主持式播音”都是不准确的。是一种对播音员与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使用认知上的偏误。

为了进一步突出主持人在节目中“即兴口语”的语用体现、化解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上的矛盾,笔者在这里大胆的将传统的“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培养目标改为“有稿播音锦上添花,即兴主持出口成章”。

三、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比重的重新分配

前面已经提到,我国播音主持专业大多实行四年制本科教学,第一年进行基础性学习,内容涵盖普通话语音及发声;第二年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内外部技巧的技能型培训;第三年开始偏向于学习广播播音、主持及文艺作品的演播;第四年开始着手电视播音、主持及配音学习等。虽然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计划在教学内容上对学生四年的学时进行了合理分配,但在现今传媒事业飞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多数学生在大三下学期会提前进入一线实践,大四用于实习与毕业论文的创作。由此看来,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半左右。学习的内容又以汉语普通话声、韵、调等语言基本功及语言表达的内外部技巧为主。而对于作为主持人“语用展现”的“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普遍情况却是:相关课程少、开设时间晚、上课周期短。介于播音主持专业发展的现状以及现今严峻的就业形势,笔者认为应对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内容进行重新安排与调整。

(一)增设思维训练等方面的课程

书面文字可以深思熟虑后下笔、反复推敲后修改,而“口语”则是说出既定,瞬间即逝。如果说语言是思维的现实、是反映思维的工具,那么“口语”就是这种工具最为直接的显现。由此看来,一个人“口语表达”能力的高低与其思维能力的强弱有着是十分密切的关系。因为思维影响“口语表达”而“口语表达”的发展推动思维的发展。思维训练等方面课程的开设能够帮助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具体节目中更好的生成具有个性特色的口语。

(二)加大文学类课程在整个教学中的比例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一种相对拥有“话语权”的角色,从社会大众对节目主持人“杂家”的形容来看,主持人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应该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文化内涵的缺失势必会影响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沟通场域中口语表达的生成。虽然这种“文化缺失”在短时间内可以通过类似于“技术处理”的方式来弥补,但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不单单是节目形态和节目的操作形式有了近一步的改变,受众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期待也在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主持人因为文化储备的短缺而相继感到在节目中力不从心。倪萍、杨澜以及李佳明等央视著名主持才会相应的在自己事业的高峰期选择了退出舞台继续深造。当然,术业有专攻,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并不能做到受众心目中的“杂家”,但语言和文字是相辅相成的,文学内涵的积淀对于主持人在沟通场域中口语表达的生成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应该加大播音专业教学中文学类课程的比例。

(三)将“演讲与论辩”等应变能力训练课程提前

应变能力是一种能够对意料之外的突发情况作出快速反应的能力。“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就是对应变能力最通俗的诠释。而这种面对突发情况的快速反应能力有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但更多的是经过快速思考过程之后作出的某种决策。应变能力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沟通场域中口语生成的关键,在突发状况下的“信口开河”不但会将主持人本身推入一个进退两难的境界更是在无益于整个节目的制作与发展的情况下给受众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应变能力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沟通场域中口语表达生成时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但多数高校将“演讲与论辩”等培养学生应变能力的课程放置于大三阶段,对于即将走入一线实习的学生来说,这类课程开设时间太晚,应将其提前至大一下学期,并连续讲授一学年。这样能使学生在“演讲与论辩”这类培养其应变能力的课程中得到更多的实践与锻炼,走入一线后才能拥有更好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潇潇,谭天.论我国节目主持人培养模式改革[J].现代传播,2007(6).

[2] 马欣.对当前我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的思考[J].现代传播,2009(3).

[3] 韩菊.广播电视专业化与播音主持教学[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2(9).

[4] 姜楠.在播音主持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学习和积累[J].今日南国,2008(12).

[5] 敬一丹.提高播音员与主持人的核心竞争力[J].声屏世界,2006(6).

[6] 金重建.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浅探媒体即兴口语表达的能力培养[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99(3).

[7] 倪琦珺.主持人如何提升即兴口语表达能力[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作者:许芫颜

高校播音主持论文 篇3:

探析多维传播语境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策略

摘要:专业顾名思义就是术业有专攻,专业要想发展好、毕业后就业容易就要顺应社会就业大趋势,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也正在以超快的速度兴起,这是一个具有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在多维传播语境下,只有把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打造的更加贴近就业方向,才能为学生就业助力。专业不一定对口,但是对于播音主持专业来说,毕业后专业对口的职业才是更具优势的选择。

关键词:多维传播语境;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策略

播音主持专业虽然艺术性特点较强,但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这就需要高校做出一些教学策略使得播音主持专业在多维传播语境中不被淹没在浪潮中。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学这种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播音主持技能,而这种技能不是三五天就能培养的。所以,高校的与时俱进对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只有高校进行思想解放,把播音主持这个专业重视起来,在专业中应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教学中更注重教学策略的运用,才能提高播音主持教学的质量,这就需要高校把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要求和时代联系起来,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

一、多维传播语境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发展情况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播音主持这个更贴近新时代的专业发展越来越快,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再也不能满足人们的快节奏需求,随着多媒体的发展,播音主持这个职业空缺也越来越大,播音主持这个专业也越来越受欢迎,播音主持专业顺应多维传播语境的社会发展大趋势也是高校的责任,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平台,在播音主持专业迅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当然不能退缩,在这种大趋势下培养更多人才。科技虽然为播音主持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会,但也给播音主持这个人为主体的职业带来冲击,多维传播语境下信息化、网络化成为主流,网络的传播面更广更具有时效性,传播也更加节约时间、节约资源。

二、多维传播语境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思想落后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师更是担任着为学生指引方向的重任,与时俱进是这个专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先进思想,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不被时代的热潮淹没,这就需要教师解放思想,改变传统的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模式,但是现在的播音主持教学模式并不是那么理想,高校教师往往都是经验丰富的长辈,往往会用传统的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模式来要求学生,也就是会给学生传授大量的枯燥的播音主持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对于本该思维开阔的学生无疑是种束缚,那种传统的播音主持早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导致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越来越差,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技能远不足应对多维传播语境这个发展大趋势的要求。

2.缺乏素质教育

高校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丰富,却忽略了学生素质的培养,在播音主持专业,这个现象更为突出,播音主持最多的是艺术生,艺术生这个群体又与普通的文化生不同,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不像那种全封闭学校环境下的学生那样中规中矩,很多走播音主持的学生在初中或者高中就自己出去学习、面试、考试,所以他们与社会接触比普通文化生更多,受社会的影响也越大,这时一旦不加以教育指引就很容易偏离正轨。

3.缺乏个性教育

高校教师具有多年教学经验,每堂课的教学流程基本是固定的,教师也习惯用固有的思维来约束学生,但是对于播音主持这个专业而言,思维的活跃才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能力,这种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早就不是学生所向往的,也不符合与时俱进的思想,时代的主题属于年轻人,教师对学生个性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时代主题的偏题,抓不住时代的走向无疑是不利于播音主持专业在多维传播语境下发展的,学生个性的压制也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多维传播语境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策略

1.解放教师思想

教师思想的解放直接关系到授课内容,学生接受到先进的教学思想和内容一定会紧跟着解放思想、开阔思维。在教学中融入一些新的教学因素,用更贴合时代的内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注重对实事的关注和了解,通过了解时代实事才能更好的摸准观众的心思,才能使以人为主体的播音主持不被网络化的播音主持取代,才能为播音主持专业扳回一局。所以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播音主持知识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实践的应用。

2.重视素质教育

很多高校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并不是很注重素质教育,高校教师认为育人是中学教师的职责,而高校教师最主要的就是传授学生技能,所以,在很多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就被抛之脑后,成为一大问题。素质教育是不论在哪个学习阶段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个人的素质决定着一个人的档次,素质的提升瞬间会给以播音主持为职业的学生提高一个档次,只有科学理论知识和思想道德修养都达标才是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更该达到的教学效果。

3.加强个性教育

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个性,个性是每一位学生独特的标识,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这个独特标识更为突出,他们每个人都会对多维传播语境有一个不同的见解和建议,学生是时代的前沿,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更是站在时代发展的前端。播音主持专业要求的是提升气质,但是个性教育的缺乏使得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不再是聚光灯的焦点,配角的角色难以展现自身的气质。

结束语:

新媒体快速发展为播音主持专业打造了一个更大的平台,而且现在多维传播语境下的时代发展趋势正是播音主持这个专业最为突飞猛进的时刻。发现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是最好的开端,只有能够清楚地认清时代形势和高校自身教学的缺点才能对症下药,多维传播语境下死板的播音主持教学模式基本就可以被时代淹没在浪潮里,对播音主持专业进行教学策略的制定正是将时代给播音主持的发展机会蔓延。

参考文献:

[1]李炜娜.融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教学多维创新路径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8(17):66-67.

[2]胡晓白.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研究[J].新闻传播,2018(12):142-143.

[3]汪俊,郑帅.融媒时代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探究[J].传媒论坛,2018,1(06):8+10.

[4]李雪.多維传播语境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研究[J].新闻知识,2015(01):79-80+23.

[5]张允.全媒体时代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同行.2016(12)

[6]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研究[J].董婷婷.时代教育.2014(13)

[7]李林.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与拓展[J].西部广播电视.2017(02)

作者:刘鑫

上一篇:学习总结和计划(精选2篇)下一篇:以德治校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