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利弊辩论赛

2022-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人工智能利弊辩论赛

中学历史教学中使用人工智能的利弊分析

摘 要: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已开始广泛使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大数据采集,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课堂关注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人工智能的使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人工智能为中学历史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弱化教师的课堂作用,抑制师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精神以及过度使用虚拟技术容易造成学生错误历史感观等问题。本文就中学历史教学中人工智能使用的利弊进行探索和分析。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人工智能

目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仍以教师为中心,采取板书和讲授相结合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虽然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和科技的进步,近些年我国开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但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接受水平、自身素质和学习认知程度,有针对性地制定一套个性化教学实施方案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广泛使用,为这一局面带来了变化。“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最初是在1956年由Dartmouth学会提出的。人工智能是通过研究人类的智能活动规律,再用计算机技术来模拟人类的这些智能行为,据此构造出具有智能的人工系统的一套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1]。人工智能从诞生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教育领域中人工智能为师生提供了大量的教育资源以及科学的教学评价系统,提高了教学效率,优化了教学资源,让教师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知识接受程度,有效地开拓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人工智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发挥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弊端。这些情况都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客观的分析和研究。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人工智能使用的现状

根据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课程标准中第二部分“课程目标”要求学生“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2]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知道和理解相关历史知识,并未提出更加深入和严格的学术研究要求。这就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所列的教学内容为主,而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家长和教师均强调以成绩作为教学成果参考。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仍旧采用教学内容基本相同的教材和培养方案以及试题模式和评价标准,弱化了学生在课堂的地位。尽管不断推广人工智能,但现阶段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仍有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学生机械性学习,对人工智能教具使用较为滞后等情况。

首先,当前大部分中学历史教学仍是以“三个中心”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即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虽然目前教学硬件设施不断改进,但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理念却未及时跟进。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历史教学当中仍旧以课堂作为讲授知识的平台,习惯于以往讲授历史知识的方式,采取填鸭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使教学气氛沉闷压抑,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由主动思考性学习,变成被动接受性学习。同时单一的教学方式,干涩的知识讲解形式也很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厌学、走神等负面教学效果。这种传统的以“三个中心”为主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工厂流水线化的班级式教学,也使教师忽视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接受和认知。

其次,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仍运用板书和多媒体。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各地区的教学条件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地区仍是以传统的板书和电教化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为主。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相对固定,因此传统课堂板书仍旧在课堂教学中占有相当大比重。而且,大部分中学历史教师习惯于把课程内容用比较固定的框架方式呈现在黑板上,再结合教材上的历史知识进行讲解。这种板书授课将课程内容、知识结构、讲解重点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课程重点和知识结构,在一些缺乏现代教学设施,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段。虽然这种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显得乏味沉闷,师生之间缺少互动联系,不易吸引学生兴趣,但在与现代多媒体教具相结合的教改过程中,应当将这一传统授课形式的精华部分予以保留,并加以提升改进。

与相当大一部分教师将传统板书作为授课手段相比,还有一些教师则在实践教学中将多媒体作为全部教学手段和全部呈现形式,大量使用影音图像材料,并将历史课程相关的知识和图片制作成教学课件,向学生进行播放和展示。多媒体教学方式利用历史影音材料和照片图画改变了枯燥的板书教学,充实了历史课教学内容,其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更具视觉冲击力和历史代入感,立体地呈现出历史知识。但是,将多媒体作为单一教学手段会影响教师教学内容容量。而且,学生将注意力过度集中到影音图片也会导致学生无法深入分析思考授课内容,忽略历史知识的重点和知识体系的构建。因此,过度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会使新的教学方法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填鸭式教学”,也会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不完善和缺失,而这种缺失和不完善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甚至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某种程度上讲其教学效果反而不如利用传统的板书进行教学。

最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缺少人工智能的使用。人工智能的兴起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尽管人工智能并不是为了教育而研发,但的确解决了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增加了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方式。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可以减轻教师工作量,也可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度。目前中学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人工智能属于技术水平较低的智能工具,这些智能化设备大多数具有批注、交换、互联等功能。但是,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智能设备出现时间尚短,很多历史教师使用智能化教学设备多以播放影音材料和幻灯片为主,特别是一些年纪较大、习惯传统授课方式的教师,不太适应新型智能教具的使用,未能更进一步对人工智能的功能深入挖掘,导致人工智能教具的利用率和使用率较低。据笔者调查所知,大部分中学的教学条件还处于多媒体电教化教学阶段,未安装人工智能教学设备,仅有部分教师会利用智能手机进行辅助教学、布置课后作业以及课业任务的信息反馈。尤其是一些乡镇中学,由于资金和教师等原因,教学设施落后,教师思想相对保守,对于新出现的人工智能教具的使用和掌握情况较差,甚至不会使用人工智能教具,个别教师甚至连智能手机都无法充分使用。所以,人工智能利用不充分、使用层次较低、地區之间教学设施的差别以及各层段教师对人工智能教具的认识和接受程度的差异等都制约了人工智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深化使用。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使用人工智能的有利因素

把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教学平台在日常教学中使用,将会对中学历史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是智能一体机、教学平台软件、智能电视以及智能手机等“弱人工智能”。使用人工智能不仅可以搜集与学生学习的相关数据,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辅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更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人工智能可以搜集学生学习信息,建立大数据系统,让教师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学习成果。在大课堂教学背景下,教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无法对每个学生学习情况深入了解,只能通过考试分数获悉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难以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施教。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教具构建智能教学平台,将人工智能教具采集到的学生反馈的学习信息进行数据化整合,形成大数据系统。教师通过人工智能教具分析整理的大数据结果,对自身的教学方式、教学重点进行梳理和调整,以此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和了解学习目标完成度。教师还能根据人工智能分析整理的学生学习的大数据了解学生历史知识掌握程度,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生认知难点,针对不同学生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进行评测,不断完善学生知识体系。而且,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进一步深入分析和大数据对比,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按照教师制定的针对性学习方法进行精学精炼,改善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人工智能可以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传统教学评价体系都是以学生考试成绩、课堂表现、作业为依据。这种僵化又不乏教师主观臆断的评价模式是片面和不准确的。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人工智能可以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采取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人工智能教学软件可以根据学生课堂发言、历史课题讨论、历史问题认识等情况综合分析出学生的活跃程度、积极性、历史知识储备等,据此建立完善的学生数据模型,并呈现在师生面前。人工智能还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题库”,这种为学生量身定制的个性化试题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知识体系,再经过人工智能系统分析整理后,将这些精准分析后的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人工智能这种多角度、多层面、多阶段为学生建立的动态评价体系,相较于以往单一片面的教学评价体系更加直观、科学,且评价过程、评价手段、评价标准以及评价结果都更具准确性、客观性、多样性。这种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为教师和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缺陷不足有了数据化的直观体验,必将推动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第三,人工智能提高了学生课堂关注度,减轻了教师负担。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关注度是教学质量的关键,关注度反映出学生听课时的学习状态,是保证学生出勤率、抬头率、点头率等的直观反映。人工智能教具对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以及点头率进行智能化统计,将统计数据推送给教师,让教师可根据课堂关注度数据在教学和课堂管理中更加高效、便利,并可以根据关注度的变化及时科学地制定和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此外,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的课程教学、课后辅导、作业批改、出题考试等大量占用了教师的经历和时间。人工智能的出现不仅可以将教师从繁重、机械、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其有充足的经历和时间应对教学,如在历史作业和考试中,简单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历史知识点由人工智能辅助教师批改完成,教师仅需关注智能系统得出的学生回答错误和知识空白处即可。而且,智能教学设备可以储存教师制作的课件和教学视频,师生可以在互联网或者网络课堂系统上反复观看,学生也可在视频上反复观看和学习课堂上某处忽略或遗漏的知识点。

第四,人工智能开拓了学生眼界,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中学历史教学一般每堂课四十五分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的知识容量和深度都是有限的。而且,学生都是课堂听讲,课下背诵,学习内容仅围绕考试和教材进行。但是,有限的课堂知识无法涵盖考试范围涉及的所有知识范畴。历史考试和习题中会出现很多课堂内容之外的文言文、历史地理词汇以及一些相关的衍生历史知识,这些都不断地挑战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历史知识,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带来了困扰。而人工智能利用平台和网络上海量的信息搜索技术,有力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人工智能不仅可以不断地更新和建构历史教学知识库,同时也可以扩宽学生的眼界,向学生推送与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衍生知识,并就超出历史教学范围的知识点提供精确的搜索服务,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第五,促进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曾在其教育心理学化思想中提出:“教学的最终目的虽然存在于德性这个概念之中,但是为了达到这个最终目的,教学必须特别包含较近的目的,这个较近的目的表达为‘多方面的兴趣’。”[3]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来源,重视兴趣学习,激发学习动力,是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和不断提高的根本所在。历史学科也不例外,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历史的知识趣味性和历史代入感,以此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此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增加历史课程的趣味性和代入感,有效提高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兴趣和参与度。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使用的人工智能教具都属于“弱人工智能”,但AR、VR、MR等虚拟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如果将这种人工虚拟与现实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为中学历史课堂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手段,而且利用AR、VR、MR等技术将学生带入虚拟的历史环境当中,为学生提供娱乐与学习相结合的环境体验,可以使学生直观、立体地感受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将学生自身的情感带入课堂学习中。例如在讲授初中历史“石器时代河姆渡人”的知识时,单纯依靠教师以板书、图片等进行枯燥讲解很难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但是如果利用人工智能的虚拟技术“能够把我国境内远古原始居民的生活环境用一幅幅直观形象、可操作、能够实现交互的画面呈现在学习者面前,为学生提供了可以想象的空间。虚拟现实在历史课堂中应用,为教师的教学增添了一种神奇的效果,可以将教师难以解釋的知识通过三维立体模型画面就可给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一看就能够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4]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使用人工智能的弊端

人工智能为中学历史教学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因过度依赖和使用人工智能教具也会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第一,弱化了教师的课堂作用,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人工智能教具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且人工智能本身就是没有感情的工具,不能与使用者进行情感交流和思想互动,无法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价值取向进行培养和指导。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情绪变化以及心理波动等快速、直观地观察到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情况,并利用自身的经验与情感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引导。如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未认真听讲,人工智能系统无法对学生进行干预和矫正,但教师却可以通过各种隐性暗示提醒学生注意听讲,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教学;当学生因为家庭或者自身因素等无法将精力投入学习中时,人工智能无法在情感上和思想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引导,而教师却可以从情感和人文层面给予学生关怀、引导、鼓励,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塑造、学习课业等方面的正常发展。

第二,人工智能目前的技术尚不成熟。人工智能目前在智能家电、机器人制造、智能医疗以及网络搜索等领域广泛使用,在教育领域多以智能一体机教具、在线学习平台等呈现,属于“弱人工智能”范围。所以,当前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并不成熟,使用功能也不完善,特别是中学历史教学涉及的专家教学系统的缺失严重制约着人工智能在教学领域的使用。历史学科与其他数理化等学科存在巨大差异,不同人群对同一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不同的认识和解读,而专家教学系统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观点,对学生形成客观、理性的历史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利用专家教学系统不仅可以辅助教学,还可以丰富教师自身的历史专业知识。但是,当前的“弱人工智能”仅能满足简单的推送、语音搜索、大数据统计分析等,尚未能满足更深层次的教学需求。

第三,过分依赖人工智能教学系统限制了师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不利于课堂教学的知识拓展。在歷史教学中使用人工智能固然可以利用其丰富的知识信息储备快速精准地推送知识搜索。但是,过度依靠人工智能系统来直接搜索历史知识,会导致教师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和认识能力下降。历史学科的分析和认识能力关键是对课堂知识以及围绕课堂知识扩展的相关历史知识的不断积累,师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点的研究探索,获得分析能力、学习能力、判断能力,通过这种知识和能力的积累解决日后不断出现的问题。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人工智能系统可以精准检索知识点,并可以通过大数据统计功能分析整理出师生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思路、办法,甚至是精准答案。这种高效解决历史知识问题的途径看似快速有效,但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形成惰性,抑制学生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中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挖掘潜力、自我学习、自我提升探究意识的过程,而过度依赖快捷途径不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反而使学生失去了研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进行一定程度的知识拓展。以鸦片战争为例,有经验的教师通常会教授传统课程内容,即战前清王朝的情况,战争起因,战争结果,战争影响等,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一定程度的知识拓展,将外部世界因素如英国财政危机,对清王朝的贸易逆差,小农经济对英国商品的抵制,鸦片走私的形成等讲解和分析,以此来提高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全面认识。这样就使学生能够客观、全面地分析和了解鸦片战争的本质与影响,并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性学习,这也间接地促进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和研究探索能力的提升。而人工智能虽然能够快速精准得搜索知识点,图文并茂地、直观地将其呈现在师生面前。但是,由于目前的人工智能属于“弱人工智能”,不具有思维能力和知识延展意识,所以呈现出的内容只是单纯的以点对点,比较僵化,无法与课堂教师授课体现出的全面性、深入性以及拓展性媲美。因此,人工智能体现出的知识内容虽然精准,但多元化程度还不成熟,尚需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第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频繁使用虚拟技术,容易让学生误将虚拟当作史实。“历史教育、历史教学必须严谨,依据史实,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不能天马行空,以至将极端错误、极端虚妄的历史观传授给学生,造成真正的历史教学灾难。”[5]中学历史教学中使用人工智能的虚拟系统重现历史人物、事件、建筑等,固然可以向学生直观地展现历史风貌,但是中学生是一个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尚未成熟的群体,将虚拟系统频繁使用,很可能会误导学生把VR、MR呈现的影视作品或者虚拟系统制作的历史事件、人物等当作真实的历史。任世江先生认为:“求真、求实应该作为评价历史教学的通用标准,也应该是平时课堂教学坚守的底线。”[6]教师按照历史教材讲授的教学手段,虽然传统,但却满足了“求真、求实”的历史教学底线。而人工智能系统虚拟化的历史虽然生动直观,代入感强,但虚拟的历史,往往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偏差,这会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研究造成误导,也会给教师开展教学带来烦扰。

结语

随着人工智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广泛使用,这种前沿信息技术将会对传统历史教学、历史教师和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国际上很早就开始在中学教学中使用人工智能,如英国在1999年将人工智能选修课列入中学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课程中[7]。反观我国则起步较晚,直到2003年4月教育部才正式颁布《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首次在信息技术科目中设立了“人工智能初步”选修模块[8]。而人工智能的出现让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加立体、更加高效,让教师更加快捷有效地完成教学,有利于优化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利用人工智能学习历史课程也变得更加简单、更有效率。但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如师生感情淡化、学生探究能力变差、人工智能技术不成熟等不利因素,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和技术人员在使用人工智能系统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使用,对教师来讲只是教学方式好坏的问题,但对于学生来说则是影响人生观、历史观的大事。所以,如何进一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深入使用人工智能,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和学者不断地研究分析才可以实行。

参考文献:

〔1〕吴芷乐.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物理应用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8(11):18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3〕任钟印.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25.

〔4〕杨文辉.基于Unity3d的初中巧史教学案例设计与应用硏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5.16.

〔5〕陈康衡.历史想象切忌天马行空——兼谈基于历史想象的命题原则[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1(12):51-54.

〔6〕丁翀.试议中学历史想象与虚拟教学的边界[J].教学与管理,2012(25):53-56.

〔7〕SQA. NQ Review Investigation Report: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EB/OL]. http: // www.sqa.org.uk/sqa/28.139. html.

〔8〕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EB/OL]. http://www.ycy. com. cn /article/kcbz/gz/2006 08/8543_3.html.

(責任编辑 曹彩霞)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History Teaching of the Middle School

ZHANG Ruo-kai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作者:张若开

第2篇:会计人工智能对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利弊分析

【摘 要】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5G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已经向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会计人工智能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给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使得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面临诸多挑战。文章从会计人工智能对会计从业人员失业风险、会计信息安全风险等进行分析,提出应对风险的策略,促进会计人工智能为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更好地服務。

【关键词】会计人工智能;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

会计人工智能给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产生了弊端。会计人工智能降低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率,提高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带动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职业架构转型。但与此同时,会计人工智能使中小型企业的一部分会计工作岗位被机器人所替代,使得很多会计从业人员面临着失业的风险,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安全受到威胁,出现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过度依赖人工智能技术的风险。总之,会计人工智能的利弊在于中小型企业能否理解会计人工智能系统的运行机制,取决于中小型企业能否掌握企业财务管理业务在人工智能系统中的构建技能。

1 会计人工智能的内涵

在1956年,人工智能(AI)由约翰·麦卡锡首次提出。我国于2017年提出了AI技术战略发展蓝图,并制定人工智能发展规划。AI是通过智能系统,将人的思维过程和反应由机器模仿出来,并对周围环境做出应对,使得人脑思考才能完成的工作,可以通过机器完成,模拟人的学习、谈话交流等智能思维过程。人工智能分为监督式学习人工智能、无监督式学习人工智能和强化学习人工智能。会计人工智能指会计报账、会计核算、出纳、财务管理等原来由企业财务人员人工从事的工作,改由计算机智能系统完成,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效率。

2 会计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

AI于1987年起源于美国,随后在会计领域被广泛应用,如“普华永财务机器人”实现了企业财务银行对账、月末入款等流程自动化,节约企业的人力成本,提升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财会+人工智能技术”启动了企业财会领域发展的新模式,目前会计人工智能替代的是基础性的财务工作,未来人工智能机器人将在财务的图像、音频、视频、文字等数据上实现综合处理,极大地提高企业财会信息的准确性,使得企业会计工作效率得到大大提升,推动企业财务管理职业架构的转型与升级。

3 会计人工智能给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机遇

3.1 降低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率

中小型企业财务人员在做账务处理时,需要根据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对会计数据进行处理,但是由于个别业务的特殊性(如采用公允价值法对资产的确认),在进行合理估计、判断的时候,基本都是根据企业财务人员的经验进行判断,其准确性与可靠性受到很大质疑。同时,出于中小型企业自身利用方面考虑,企业财务人员会对财务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造假和舞弊现象的出现,导致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在这些特殊的数据处理上,拥有强大的数据搜集与自主学习功能,融合了财务人员处理做账业务用到的知识、经验,进行深度思考并运用到财务业务处理中,有效地针对不同时期、层次与角度的财务数据,进行会计估计、判断和计量,降低了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率。

3.2 提高中小型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传统会计工作中,中小型财务工作人员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整理、录入,虽然有财务会计系统自动生成凭证和财务报表,但企业财务工作人员还是要做大量繁重的基础性会计工作。将会计人工智能运用到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中,可将客户发票转换为阅读模式再进行加密,最后按类别分类归到相应的账户中,大大提高了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同时,依托会计人工智能系统的自主学习功能,可以对发票实现追踪,利用会计人工智能系统自动集成财务信息,自动导入财务系统中,通过自动核算功能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了中小型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3.3 推动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职业架构转型

会计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中小型财务工作人员从传统烦琐重复的基础财务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了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会计人工智能逐渐取代初级核算工作的同时,也威胁着传统高级的DSS系统,传统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职业架构也受到了冲击。因此,会计人工智能推动了中小型企业会计人才的培养朝着多元化、高端型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企业的会计职业架构逐渐转型与升级。

4 会计人工智能给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挑战

4.1 中小型企业财会工作人员失业风险

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日常的主要工作是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录入、算账、对账等,企业需要大量的财务工作人员花大量的时间在基础性会计工作上。会计人工智能出现后,这些基础性的会计工作都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例如,将财务数据直接录入系统,实现财务数据的自动提取,系统再自动核算。这样一来,中小型企业就不需要招聘太多财会工作人员,而留下来的少数中小型企业财务工作人员也将面临失业的风险。

4.2 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安全风险

会计人工智能需要企业人员参与的只是授权与最后的审核确认,其他基础性的会计工作都被会计人工智能系统取代。但是由于会计人工智能技术不可视及复杂性等特征,也给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会计人工智能使得会计流程都是由计算机代码完成,代码在设置的过程也会出现一定的漏洞,会被黑客远程植入恶意计算机病毒,获得机会篡改代码,导致财务信息被黑客窃取,使企业的商业机密受到威胁。

4.3 中小型企业过度依赖技术风险

会计人工智能的发展提高了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一味地追求工作效率和AI技术的革新,会造成会计原理与原则、企业会计规则与商业伦理被忽视。同时,中小型企业过于依赖会计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将会使得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失去自己的判断力。

5 会计人工智能对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控制

5.1 调整结构,实现中小型企业管理会计转型

会计人工智能的发展,逐渐取代了中小型企业会计核算,企业大量的财务管理人员从繁杂的财务工作中解放出来。中小型企业只有实现中小型企业管理会计的转型升级,才能避免财务人员失业的风险。中小型企业应该加大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力度,将财务人员培养成管理会计型人才。只有不断地转型升级,将会计人才的工作重心前移到控制、监督上,才能实现中小型企业业务与财务管理深度融合发展。

5.2 重视会计信息安全,推广对抗式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会计人工智能系统在处理企业财务信息时,如果被黑客攻击,企业的财务信息将被黑客窃取,企业的会计信息安全将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企业应该重视会计信息安全,推广对抗式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加强会计人工智能软件漏洞修补、病毒自动检验,加强自主攻防技术的研发,在会计人工智能系统中嵌入企业管理人员人本控制,把最终的控制权转移到人,而不是完全由人工智能所取代。只有通过会计人工智能系统与企业管理人员双管齐下共同管理,才能有效防止会计人工智能系统遭受黑客攻击,确保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的安全。

5.3 多角度防控风险,保障中小型企业财务信息安全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中小型企业要不断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构建财务信息数据共享平台,通过加密等技术手段,对财务信息数据进行加密,确保信息的安全。同时,加大对中小型企业财务信息的监管力度,使中小型企业依托财务信息数据平台进行高效财务分析,把握客服与市场动态,提高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同时,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对会计人工智能的应用进行规范,防止窃取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的恶意软件进入市场。

6 结语

会计人工智能给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会计人工智能提高了中小型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推动了中小型企业会计职业架构转型升级。同时,会计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带来大量的会计从业人员失业、会计信息安全等风险。因此,要想会计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中小型企业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在综合型高级会计人才培养上加大力度,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会计行业改革,将会计人工智能技术与会计领域深度融化发展,让其更好地为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服务,提升中小型企业现代化财务管理水平。

参 考 文 献

[1]陈晓.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9):15-16.

[2]盛开轩.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分析[J].中国市场,2019(6):141-142.

[3]魏健敏.“營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完善策略[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1):111.

[责任编辑:高海明]

作者:陈诗榕 卢振兴

第3篇:媒体利弊辩论赛

教师致辞: 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开展了“媒体连着你我他”的主题课程活动,前几周我们了解了媒体的作用、分类以及与人类生活密切的关系。无可否认,媒体正在越来越多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那么媒体对我们小学生的影响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今天我们将开展一个辩论赛重点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介绍双方辩手: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正反双方的辩手,坐在我右手边的是我们正方,他们的观点是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欢迎你们(鼓掌)。坐在我左手边的是我们的反方,他们的观点是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欢迎你们。

在辩论赛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展示双方代表队的精神面貌,首先有请双方代表作自我介绍。(从正方开始,每人一句口号加“我是正/反方×辩_______。连起来说一句“我们正方/反方代表队向大家问好!)

一、第一环节:知己知彼

双方队伍果然气势磅礴,让我们拭目以待。下面进入第一环节:知己知彼,在这个环节双方各有3分钟陈述自己的观点,下面有请正反一辩作开场致辞。(正方一辩致辞,注意礼貌用语: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方坚信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首先.......,其次.......,最后......。所以,我再一次陈述我方观点:...........。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谢谢正方一辩的精彩论述,下面我们有请反方一辩进行开场陈词。(礼貌问好,我方观点是:......,其一,其二,.....所以,难道不是.......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二、第二环节:一对一攻辩

刚刚正反双方都做了非常精彩的开场陈词,铿锵有力,一时之间还难以见分晓。接下来让我们进入争锋相对的攻辩环节,防守反击,看看双方是如何一展风采的。首先有请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开始。(正方二辩:谢谢主持人肯定,对方辩友,我方坚信.........提问,反方二辩回答,回答完提问,正方二辩回答,一来一回两轮)

师:时间到,谢谢双方辩友,下面有请反方二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反方二辩:有请正方三辩,反驳对方并提问,两轮)师喊停,时间到,谢谢双方辩友。下面有请正方三辩对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正方三辩:有请反方三辩。两轮)时间到,谢谢双方辩友,下面有请反方三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反方三辩:有请正方二辩)

师:时间到,下面有请双方的一辩分别进行小结,时间控制在2分钟以内。现在有请正方一辩。(礼貌用语........,我的小结完了,谢谢大家)有请反方一辩做小结。

三、第三环节:自由辩论

师:刚才双方的辩论都十分激烈,看来双方都是能言善辩。接下来进入我们的自由辩论阶段,那将是更为惊心动魄的较量。下面进入第三环节:短兵相接。首先请正方代表发言。(由正方四辩开始,一方讲完坐下)

四、第四环节:总结陈词

时间到,谢谢各位辩手。接下来我们来聆听双方的四辩是如何总结陈词的。有请正方四辩,(由对方观点入手,反驳,强调我方的观点。各4分钟)

五、第五环节:观众自由提问

双方的总结说的都很有道理,想必台下的观众在聆听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疑惑,下面进入我们的观众提问环节。(回答范式:我想请问正/反辩手:.........,请回答)

六、评选

赛场上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的辩论赛到底谁胜谁负呢?下面进入我们的评选投票环节,请唱票人到台前来,倾向于正方表现的请举手,对反方表现更满意的请举手。公布投票结果。 七:师总结

今天的这场辩论赛非常精彩,同学们的机智和能言善辩超出了老师的预料,为你们的精彩表现点赞。媒体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我们正确合理的使用它,它就会给我们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反之它给我们带来的就不是便利,而是危害,我们面对媒体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媒体真正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好帮手。本次辩论赛到此结束。

第4篇:网络利弊辩论赛(范文模版)

主席:各位老师、同学,2000年高一年级辩论赛经过七场硝烟弥漫的初赛和三场半决赛,今天将举行决一雌雄的总决赛。他们将对"中学生上网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一番辩论。正方高一(8)班代表队,他们的立场观点是: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反方高一(1)班代表队,他们的立场观点是: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各位老师、同学、对方辩友,大家好!

人类将步入信息时代,网络越来越强烈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贴近我们中学生。中学生上网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我方坚信: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我将从4个方面来阐述我方观点:

1.必要性。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要让我国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我们,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邓小平同志不是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2.实用性。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你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上网还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E-mail请求老师的指导。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

3.现实性。我省的曙光工程就是为了快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在我省每所中小学建立因特网教室,普及计算机因特网知识,推动中学生家庭上网,实现远程教育与知识共享为全省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网上课内外辅导培养中小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再看看我们身边,学校的网站不正搞的红红火火,林寿桦书记、陈欣老师不也建议大家去学校的网站看一看吗?年段、班级的网页不也都在紧锣密鼓的制作吗?

的确,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存在着一些弊端,但中学生处在学校的教育之下,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对是非、美丑、善恶的判断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在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家长的指点下,必能使我们以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应用网络这种工具。

21世纪将是计算机网络时代,今日的莘莘学子将担任未来社会的栋梁。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就是闯荡未来信息时代的最强有力的武器。让我们相信,我们今天所付出的一点一滴的努力,终将会聚沙汇塔,终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我再一次陈述我方观点: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反方一辩: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刚才对方辩友津津乐道地谈网上教育,但网上教育不过是商家的夸大其词的炒作罢了。不仅在中国,即使在美国权威杂志《今日美国》的调查表明:86%被调查的教师、图书管理员以及电脑管理人员相信,孩子们使用因特网不会提高他们的课堂成绩。

刚才对方辩友滔滔不绝,无非是向在座各位展示了网络在信息交流方面的快捷性和方便性。但我奉劝您对中学生上网可不要雾里看花,我愿借对方一双慧眼,把网络的利弊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从量上说,目前网络有三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一类是网上安全问题,主要是指黑客、病毒和网上欺诈等;第二类是指传播色情暴力和仇恨的不良信息;第三类是形形色色的信息污染和垃圾,就在对方辩友慷慨激昂的四分钟陈词里,全球主要网站已经被黑客入侵了近200次,全球互联网计算机可能已经被最新病毒感染了170万台次……现实中,中学生上网已带来了诸多危害:

其一,据一项调查显示,不少的中学生成了小"网虫",沉湎于网上,将90%的时间用到网络游戏上,做了网络的俘虏,为网络所累,痴迷于"网吧"、"聊天室"不能自拔。不仅耽误了学习,甚至犯罪,据2000年4月《广州日报》报道,一名15岁的中学生为了"随心所欲"地上网玩网络游戏,竟然杀害自己的表姐,以达到占有她电脑的目的。

其二,中学生极易沉浸到网络的虚拟化生活空间中,一旦回到现实社会就产生一种孤独感,患上"网络疏离症",成天高唱:网络是我家,我的眼里只有它。这样对心理造成严重损害。同时在生理上中学生正处于快速发育时间,但是他们一上网就是

四、五个小时,不仅眼睛超负荷运转,危害视力;也使得脊椎变形,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所以网络的这么多弊与网络在信息交流方面的快捷性、方便性这一利相比,难道不是弊大于利吗?

其次,从质上说,我们今天讨论特定主体是中学生,他们是特殊的群体,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望极其强烈,但他们生理、心理还未成熟,对待新事物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自制力差。这些固有的特征,与网络固有的问题,在本质上就构成了中学生与上网之间固有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现实迫使国家机关颁布关于网络管理的专项法律,但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无疆域特征也导致了法律难以奏效。正如尼葛洛庞蒂所指出的,在网络世界里,人类社会现存的法律,就好像一条条"在甲板上叭嗒叭嗒拼命喘气的鱼"。所以,在目前及可预见的将来,网络的种种弊端仍然存在。也许将来某年某月某日,网络将成为一方净土。但一万年太久,我们只争朝夕,现实是网络已经对中学生的身心构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同学们,面对我们的伙伴自投罗"网",而一"网"情深,为避免"网"事不堪回首,我们呼吁该下网时就下网,清清爽爽好时光。

正方二辩: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对方辩友大家好!首先我想指出对方辩友在刚才陈词时犯的一些错误。 首先,对方辩友说美国有80%的教师、图书管理员经过调查发现,他们的孩子不能通过网络来提高成绩,可是我要问对方辩友,现在成绩能代表素质吗?我们国家现在正在推行素质教育,如果你们光讲成绩,那岂不是又回到了应试教育的死圈子里吗?

还有对方辩友举出种种的特例来证明网络对我们中学生的弊端。但是,我要说任何新事物在新生阶段总会产生一些不适应弊端,像工业革命以及各种封建生产关系等,虽然在刚产生时造成一定的坏影响,但我们能否定它的伟大吗?

目前我国正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政策,在信息时代里,网络与素质教育可以说是一家人,其原因是网络可以打破时空界限,达到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相互之间的互动交流,网络这个优势对素质教育帮助极大,可以说是给素质教育工作推上了双翅。

由于网络对素质教育的帮助,目前出现了"网上远程教育"这个名词,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周游全球各地名牌学府,访问著名的图书馆,查询任何所需资料,足不出户就可参与学术研究,通过互联网从广泛的范围内选择适当科目进行深造,借助在线公布的课程资料,从容地完成学业,考试后可以马上知道成绩,有了问题可以随时通过电子邮件请求老师指导。例如,北师大实验中学前几年就与北京电报局合作在东方网景网站上推出了北师大实验中学网校,实行同步教学,每周网校教学内容全部由实验中学年级各学科各周进度保持一致,读者在全国各地通过上网都可身临其境地接受全面教育。

目前,我国好学校和好老师并不多,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好学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互联网可以把原来限于有限时空里的优秀教学内容无限扩大,所有能上网的中学生都可以在网上接受到全国一流中学的良好教育,所以上网就显得尤为重要。

反方二辩:各位评委、各位同学,大家好!刚才对方辩友说上网可以查资料,但是中学生上网就是查资料吗?同时对方把"上网"等同于"网上教育"这不明摆着偷换命题吗?那么你对许多中学生网上聊天、搜寻色情信息,作如何解释呢?这就是所谓的"教育"吗?

下面我将系统地陈述中学生上网所造成的种种弊端:

第一、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经常上网获取那些零散和不系统的知识,不但不会提高中学生的能力,反而会比以往退化,而且还有不少中学生,因为无法处理过量的信息而患上"信息焦虑"等精神病。此外,据英国的米德塞克斯大学的蒂姆莱贝教授统计,网上非学习信息有47%与色情暴力有关,一旦学生接触到这些信息,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二、由于网络对中学生具有无限吸引力,所以导致很大一部分中学生沉溺于网络,从而患上"网络上瘾症"、"网络疏离症"等新型的精神性疾病,这些网虫们不要家人不要同学,脱离现实生活,完全是一群有着程序化思维的类机器人。

第三、网络传播诱发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由于网上传播的大多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为主,这往往与接触这些信息的中学生脑中积淀的中国文化产生冲击,严重的会形成另一种殖民主义。

第四、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弱化中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网络上以英语的使用率和内容为最多,分别为84%和90%,网上的错别字、病句随处可见,中学生长期与这种语言环境接触,不能不令人担忧。

最后,我提醒对方辩友不要对大量事实听而不闻。

主席:大家可以看到在刚才的规范发言中,双方辩手可以说是胸有成竹,志在必得。请接下来我们将进入考验个人应辩能力的盘问阶段,请大家领略一下辩手的锋芒与锐智。除反方三辩的时间有限制外,其他队员用时均为1分钟,先请反方三辩提问,时间为20秒。

盘问阶段

反方三辩:刚才对方辩友举了我校网站的例子,可是附中网校里有许多信息垃圾,这也是前不久两代会中校领导指出的。现在我请问对方辩友,如何解决中学生自制性差的天性与网络的三大问题呢?

正方三辩:请对方辩友注意,任何新生事物在它开始阶段部分都必不可少带来一些弊端,但我们必须看到这些事物它们发展的前景和总的趋势,那我请问对方辩友你是否承认在信息时代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工具请正面回答是或不是。谢谢!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刚才或许没听清楚,在一辩陈词中我已指出网络是一种重要的通讯手段,还指出网络的三大问题,这就说明了中学生上网弊大利,难道对方辩友没有理解吗?请问对方辩友,在网上这种虚拟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带着一个假面具,这与水中月、镜中花有什么区别?请正面回答!

正方一辩:在网上交往真的没意义了吗?那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上网呢?请问对方辩友,如果中学生上网是弊大于利的话,那么国家怎么会把上网这个课程安排到计算机课程中来呢?

反方二辩:我想首先指出,目前国家并没有把上网课程安排到计算机课程中,还有如果真像对方辩友所说的话,那么国家为什么要制定法律禁止中学生进入地下网吧呢?再请教对方辩友,在中学生上网利和弊兼有的情况下,你是如何判断利大于弊呢?

正方二辩:我认为利是主流,弊只是在网络刚刚产生时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弊端,刚才的一辩三辩已经反复强调,可见了对方辩友没有理解。请问对方三辩,学以致用,电脑上网作为一门课程是否需要学以致用,是否要把上网知识付诸于实践?

反方三辩:是要付诸实践,但我们所说的上网并不是指所有的人。我们的前提是中学生,中学生的天性是判断力和自制力比较差,对网上的信息垃圾它们能够正确处理吗?刚才对方辩友无法回答判断利弊大小标准,我现在告诉大家,首先我们从数量上判断,网络三大问题与其方便性和快捷性相比是三弊一利,难道对方辩友还要说利大于弊吗?其次,从质上说,中学生自制力、判断力差的天性弱点与网络三大问题是不可调和的固有矛盾。所以我方再次强调,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谢谢!

主席:看来双方都是能言善辩,接下来在自由辩论阶段大家将会欣喜到更为惊心动魄的较量。双方必须交替发言各队累计用时为4分钟。先请正方发言:

自由辩论阶段

正方:对方辩友始终没有弄清楚中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中学生处在学校的教育下,在老师的指导下,家长的管束,这难道还不能避免哪些弊端吗?

反方:刚才对方辩友说中学生在学校是受教育,那么他们是否真的对网上信息有正确的判断力呢?今天中午,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刚刚播出一条新闻,说的是在河南商丘刚破获的一起叫"少妇美女"色情网站的报道;其中每天访问该网站的有5700人左右,而其中50% 以上是中学生。难道这就是对方辩友所说的"判断力"吗?

正方:对方辩友犯了一个以偏概全的毛病。访问该网站的5700人中有50%以上是中学生,这样只有2500多人与访问色情网站,而全国中学生又有多少人呢?这样我们就可以否认中学生上网的所有好处吗?

反方:对方辩友要知道我们只是了解一部分的材料,还有许许多多的色情网站没有查出来!

正方:我也想告诉对方辩友一则材料,在杭州有个93%的中学生能够控制住自己,不去看那些不健康的网站。

反方:对方辩友刚才强调中学生在家里受家长的管束,但是网虫们由于家里过于敏感的经济控制,网虫们就欣然的前往地下网站,到了地下网站那还有谁来约束呢?

正方:难道网虫们吃喝拉撒都在地下网站吗?他们最终还要回到家和学校吗?

反方:错了!上个学期我们学校的《求索》杂志相信大家都忘了,大家应当记得暗访那些地下网吧,噢!就在这里(拿起《求索》杂志),那些老板就是供他们吃,供他们喝,甚至在网吧里住下来,好几天不回家呀!

正方:请对方辩友注意,这些网吧不是我们提倡的正确的上网方式,这是属于国家法律规范问题。谢谢!

反方:我要向对方辩友指出的是网络的开放性,无疆域性,导致法律都难以奏效,而网上法律又难以界定,所以用法律去解决网络的这些弊端是令人怀疑的。

正方:我也想告诉对方辩友,网络的无疆域性是在选址上的,它同样要受到法律的约束。谢谢!

反方:可是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一个国家法律能够正确约束网站。每一年网络上的犯罪率是以40%的速度增加,而每一年的破案率还不到19%。

正方:那么请问对方辩友,你所说的网上犯罪是否指中学生犯罪呢?

反方:对方辩友要知道,目前为止大多数的高水平黑客都是求知望强,而电脑水平高超,但内心已变质的中学生。

正方:对方辩友应该承认上网可以受到教育吧。而且我方未不否认网上有可能受到其他污染,但是我们讲的是利大于弊嘛!

反方:对方辩友刚才谈到中学生上网是一种趋势。但是难道一种趋势都是合情合理的吗?比如当今一些国家犯罪感呈上升趋势,这能够说犯罪率上升是利大于弊吗?

正方:对方辩友,难道你们要等到网络都发展成熟,等你们入土的前一天才开始学上网的吗?

反方:我们并没说上网没有利呀!

正方:我们恰恰强调的是上网利大于弊嘛?

反方:是有利也有弊,但我们辩论的前提是中学生上网,中学生的天性与网络的三大问题已经说过它们之间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所以……(反方时间到) 正方:对方辩友注意,中学生上网在现阶段,主要是把网络作为学习工具与通讯工具,而弊端只是旁枝末节的关系。

正方: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学校、家长对于中学生的教育,可对方辩友就是置若罔闻呀!(正方时间到)

主席:谢谢各位辩手,刚才的自由辩论,可是针尖对麦芒。接下来我们来听听双方四辩是如何来总结陈词的。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对方辩友罗列了大量的例子,不惜夸大其词地说中学生上网如何好,如何好!可对中学生上网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轻描淡写,甚至像蜘蛛网一样轻轻的抹去!这种不尊重事实,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说一叶障目的态度,的确无法令人恭维!同时,对今天辩论的主体--中学生的特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要知道人贵自知之呀!而更为关键的是今天对方对这个"利弊"大小的比较始终没有一个标准,那你们的立论从何而来呢?

今天,我们本着对自己作为中学生,对自己健康成长的追求来同对方一起探讨这个充满主观意想的话题。无论是利大弊也好,还是弊大利也好,我们的最终目的难道不是趋利避害吗?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进而设法解决问题是我方今天立场的根本出发点。下面我再一次我总结我方观点:

第一、只有认识到目前网络的三大问题,我们才能去追求让网络成为一方净土。法律制裁的无奈、道德规范的苍白技术限制的落后无不令有识之士的内心感到忧虑和不安。看看那些地下网吧,看看那些中学生浏览的网页界面,真可?quot;色情与垃圾齐飞,虚假共暴力一色"。桩桩事实告诉我们,中学生上网不加以控制的话,怎么让社会相信我们是祖国美好的未来呢?

第二、只有认识到中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才能正视现实和问题,我们从不奢望每个上网的中学生会成为先知先觉和贤者、圣人,而从他律走向自律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只有万能的"上帝"才可能派出无数的"天使"下凡对每个上网的中学生说:"嘿,伙计,此物非礼勿视。"可事实又告诉我们中学生往往会出于好奇或冲动,刻意去寻找一些色情,努力信息进而引发诸如性犯罪等社会问题。此时此刻对方辩友猜猜上帝会怎么想?他只会说:"Sorry!不是我的心太软,只是我很无奈。"

第三、只有认识到中学生上网弊大利,才能调动社会的各方面力量和各种手段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我们是五月的花朵,但花朵有被害虫侵蚀的时候,只有摆脱网络的束缚才能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但太阳也有被乌云蒙敝的时候,只有该下网时就下网,才能用生命点燃未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们有一个梦想:在新世纪的一个清晨,当我向度尽劫波的人类精神家园投去最后一瞥时,我们广大中学生正以新面貌新状态,迎接新挑战!谢谢!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谢谢主席!对方辩友、老师、同学大家好!首先,我想针对对方辩词做一些分析。不可否认,对方辩词精彩睿智,但真理不是修饰而成的,对方辩词中的漏洞依旧清晰可见:刚才对方辩友指出一部分学生上网是为了浏览一些不健康网站或进行犯罪行为。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不妨作些大胆假设。如果没有网络,那些缺乏自制能力的中学生难道不会阅读一些不健康的书籍或从事其他犯罪吗?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心态问题而不是网络本质问题。其次,我想针对此次辩题做如下分析:

一、关于中学生,是指13-19周岁在校学生。这类人群有以下特点:①他们年龄注定他们将成为明天的建设者,他们肩上担负的是托起未来的重任。他们的任务是跟上时代的脚步。及时掌握科学技术;②中学生的年龄也使他们对新生事物既充满好奇,又缺乏自制力;③因此,他们的生活离不开老师、家长的领导,他们的世界时时处处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保护。

二、关于上网。什么是网络呢?网络是指信息处理应孕而生的一种集学习、通讯及适当时候放松的娱乐工具。而它又不是一种普通的工具,它有着其他事物所不可替代的优势:

1、可以打破时空界限,使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进行相互交流,可使信息处理更系统,全面;

2、使信息流通更及时、便捷,所以教育选择了上网,世界选择上网。这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才竞争成为世界竞争的主流,教育在千呼万唤中面临改革。而网络的出现,无疑成了教育改革的好帮手。面对网络这个五彩缤纷的空间,我们可以轻松自由地听名师讲座,可以身临其境地畅游奇妙太空,我们学习不再仅限于书本,我们也逐渐拥有了科学素质。

当然,我方也不否认网络存在弊端。因为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有利有弊,但正如我方辩友所证明的,如果人们更广泛接触到的是事物有利的一面,我们又怎能说是弊大于利呢?这就像吃鱼一样,我们有时会被鱼刺卡住喉咙,但我们能仅因为这几根骨头就说吃?quot;弊大于利"吗?不行。因为鱼刺卡喉咙只是偶尔,如果小心,安全可以避免;但只要我们吃鱼,就一定能得到营养。中学生上网也一样;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也有信心地说: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谢谢!

回答者:wttttt - 进士出身 九级 12-21 21:14 主席:各位老师、同学,2000年高一年级辩论赛经过七场硝烟弥漫的初赛和三场半决赛,今天将举行决一雌雄的总决赛。他们将对"中学生上网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一番辩论。正方高一(8)班代表队,他们的立场观点是: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反方高一(1)班代表队,他们的立场观点是: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各位老师、同学、对方辩友,大家好!

人类将步入信息时代,网络越来越强烈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贴近我们中学生。中学生上网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我方坚信: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我将从4个方面来阐述我方观点:

1.必要性。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要让我国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我们,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邓小平同志不是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2.实用性。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你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上网还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E-mail请求老师的指导。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

3.现实性。我省的曙光工程就是为了快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在我省每所中小学建立因特网教室,普及计算机因特网知识,推动中学生家庭上网,实现远程教育与知识共享为全省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网上课内外辅导培养中小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再看看我们身边,学校的网站不正搞的红红火火,林寿桦书记、陈欣老师不也建议大家去学校的网站看一看吗?年段、班级的网页不也都在紧锣密鼓的制作吗?

的确,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存在着一些弊端,但中学生处在学校的教育之下,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对是非、美丑、善恶的判断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在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家长的指点下,必能使我们以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应用网络这种工具。

21世纪将是计算机网络时代,今日的莘莘学子将担任未来社会的栋梁。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就是闯荡未来信息时代的最强有力的武器。让我们相信,我们今天所付出的一点一滴的努力,终将会聚沙汇塔,终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我再一次陈述我方观点: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反方一辩: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刚才对方辩友津津乐道地谈网上教育,但网上教育不过是商家的夸大其词的炒作罢了。不仅在中国,即使在美国权威杂志《今日美国》的调查表明:86%被调查的教师、图书管理员以及电脑管理人员相信,孩子们使用因特网不会提高他们的课堂成绩。

刚才对方辩友滔滔不绝,无非是向在座各位展示了网络在信息交流方面的快捷性和方便性。但我奉劝您对中学生上网可不要雾里看花,我愿借对方一双慧眼,把网络的利弊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从量上说,目前网络有三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一类是网上安全问题,主要是指黑客、病毒和网上欺诈等;第二类是指传播色情暴力和仇恨的不良信息;第三类是形形色色的信息污染和垃圾,就在对方辩友慷慨激昂的四分钟陈词里,全球主要网站已经被黑客入侵了近200次,全球互联网计算机可能已经被最新病毒感染了170万台次……现实中,中学生上网已带来了诸多危害:

其一,据一项调查显示,不少的中学生成了小"网虫",沉湎于网上,将90%的时间用到网络游戏上,做了网络的俘虏,为网络所累,痴迷于"网吧"、"聊天室"不能自拔。不仅耽误了学习,甚至犯罪,据2000年4月《广州日报》报道,一名15岁的中学生为了"随心所欲"地上网玩网络游戏,竟然杀害自己的表姐,以达到占有她电脑的目的。

其二,中学生极易沉浸到网络的虚拟化生活空间中,一旦回到现实社会就产生一种孤独感,患上"网络疏离症",成天高唱:网络是我家,我的眼里只有它。这样对心理造成严重损害。同时在生理上中学生正处于快速发育时间,但是他们一上网就是

四、五个小时,不仅眼睛超负荷运转,危害视力;也使得脊椎变形,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所以网络的这么多弊与网络在信息交流方面的快捷性、方便性这一利相比,难道不是弊大于利吗?

其次,从质上说,我们今天讨论特定主体是中学生,他们是特殊的群体,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望极其强烈,但他们生理、心理还未成熟,对待新事物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自制力差。这些固有的特征,与网络固有的问题,在本质上就构成了中学生与上网之间固有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现实迫使国家机关颁布关于网络管理的专项法律,但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无疆域特征也导致了法律难以奏效。正如尼葛洛庞蒂所指出的,在网络世界里,人类社会现存的法律,就好像一条条"在甲板上叭嗒叭嗒拼命喘气的鱼"。所以,在目前及可预见的将来,网络的种种弊端仍然存在。也许将来某年某月某日,网络将成为一方净土。但一万年太久,我们只争朝夕,现实是网络已经对中学生的身心构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同学们,面对我们的伙伴自投罗"网",而一"网"情深,为避免"网"事不堪回首,我们呼吁该下网时就下网,清清爽爽好时光。

正方二辩: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对方辩友大家好!首先我想指出对方辩友在刚才陈词时犯的一些错误。 首先,对方辩友说美国有80%的教师、图书管理员经过调查发现,他们的孩子不能通过网络来提高成绩,可是我要问对方辩友,现在成绩能代表素质吗?我们国家现在正在推行素质教育,如果你们光讲成绩,那岂不是又回到了应试教育的死圈子里吗?

还有对方辩友举出种种的特例来证明网络对我们中学生的弊端。但是,我要说任何新事物在新生阶段总会产生一些不适应弊端,像工业革命以及各种封建生产关系等,虽然在刚产生时造成一定的坏影响,但我们能否定它的伟大吗?

目前我国正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政策,在信息时代里,网络与素质教育可以说是一家人,其原因是网络可以打破时空界限,达到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相互之间的互动交流,网络这个优势对素质教育帮助极大,可以说是给素质教育工作推上了双翅。

由于网络对素质教育的帮助,目前出现了"网上远程教育"这个名词,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周游全球各地名牌学府,访问著名的图书馆,查询任何所需资料,足不出户就可参与学术研究,通过互联网从广泛的范围内选择适当科目进行深造,借助在线公布的课程资料,从容地完成学业,考试后可以马上知道成绩,有了问题可以随时通过电子邮件请求老师指导。例如,北师大实验中学前几年就与北京电报局合作在东方网景网站上推出了北师大实验中学网校,实行同步教学,每周网校教学内容全部由实验中学年级各学科各周进度保持一致,读者在全国各地通过上网都可身临其境地接受全面教育。

目前,我国好学校和好老师并不多,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好学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互联网可以把原来限于有限时空里的优秀教学内容无限扩大,所有能上网的中学生都可以在网上接受到全国一流中学的良好教育,所以上网就显得尤为重要。

反方二辩:各位评委、各位同学,大家好!刚才对方辩友说上网可以查资料,但是中学生上网就是查资料吗?同时对方把"上网"等同于"网上教育"这不明摆着偷换命题吗?那么你对许多中学生网上聊天、搜寻色情信息,作如何解释呢?这就是所谓的"教育"吗?

下面我将系统地陈述中学生上网所造成的种种弊端:

第一、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经常上网获取那些零散和不系统的知识,不但不会提高中学生的能力,反而会比以往退化,而且还有不少中学生,因为无法处理过量的信息而患上"信息焦虑"等精神病。此外,据英国的米德塞克斯大学的蒂姆莱贝教授统计,网上非学习信息有47%与色情暴力有关,一旦学生接触到这些信息,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二、由于网络对中学生具有无限吸引力,所以导致很大一部分中学生沉溺于网络,从而患上"网络上瘾症"、"网络疏离症"等新型的精神性疾病,这些网虫们不要家人不要同学,脱离现实生活,完全是一群有着程序化思维的类机器人。

第三、网络传播诱发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由于网上传播的大多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为主,这往往与接触这些信息的中学生脑中积淀的中国文化产生冲击,严重的会形成另一种殖民主义。

第四、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弱化中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网络上以英语的使用率和内容为最多,分别为84%和90%,网上的错别字、病句随处可见,中学生长期与这种语言环境接触,不能不令人担忧。

最后,我提醒对方辩友不要对大量事实听而不闻。

主席:大家可以看到在刚才的规范发言中,双方辩手可以说是胸有成竹,志在必得。请接下来我们将进入考验个人应辩能力的盘问阶段,请大家领略一下辩手的锋芒与锐智。除反方三辩的时间有限制外,其他队员用时均为1分钟,先请反方三辩提问,时间为20秒。

盘问阶段

反方三辩:刚才对方辩友举了我校网站的例子,可是附中网校里有许多信息垃圾,这也是前不久两代会中校领导指出的。现在我请问对方辩友,如何解决中学生自制性差的天性与网络的三大问题呢?

正方三辩:请对方辩友注意,任何新生事物在它开始阶段部分都必不可少带来一些弊端,但我们必须看到这些事物它们发展的前景和总的趋势,那我请问对方辩友你是否承认在信息时代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工具请正面回答是或不是。谢谢!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刚才或许没听清楚,在一辩陈词中我已指出网络是一种重要的通讯手段,还指出网络的三大问题,这就说明了中学生上网弊大利,难道对方辩友没有理解吗?请问对方辩友,在网上这种虚拟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带着一个假面具,这与水中月、镜中花有什么区别?请正面回答!

正方一辩:在网上交往真的没意义了吗?那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上网呢?请问对方辩友,如果中学生上网是弊大于利的话,那么国家怎么会把上网这个课程安排到计算机课程中来呢?

反方二辩:我想首先指出,目前国家并没有把上网课程安排到计算机课程中,还有如果真像对方辩友所说的话,那么国家为什么要制定法律禁止中学生进入地下网吧呢?再请教对方辩友,在中学生上网利和弊兼有的情况下,你是如何判断利大于弊呢?

正方二辩:我认为利是主流,弊只是在网络刚刚产生时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弊端,刚才的一辩三辩已经反复强调,可见了对方辩友没有理解。请问对方三辩,学以致用,电脑上网作为一门课程是否需要学以致用,是否要把上网知识付诸于实践?

反方三辩:是要付诸实践,但我们所说的上网并不是指所有的人。我们的前提是中学生,中学生的天性是判断力和自制力比较差,对网上的信息垃圾它们能够正确处理吗?刚才对方辩友无法回答判断利弊大小标准,我现在告诉大家,首先我们从数量上判断,网络三大问题与其方便性和快捷性相比是三弊一利,难道对方辩友还要说利大于弊吗?其次,从质上说,中学生自制力、判断力差的天性弱点与网络三大问题是不可调和的固有矛盾。所以我方再次强调,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谢谢!

主席:看来双方都是能言善辩,接下来在自由辩论阶段大家将会欣喜到更为惊心动魄的较量。双方必须交替发言各队累计用时为4分钟。先请正方发言:

自由辩论阶段

正方:对方辩友始终没有弄清楚中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中学生处在学校的教育下,在老师的指导下,家长的管束,这难道还不能避免哪些弊端吗?

反方:刚才对方辩友说中学生在学校是受教育,那么他们是否真的对网上信息有正确的判断力呢?今天中午,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刚刚播出一条新闻,说的是在河南商丘刚破获的一起叫"少妇美女"色情网站的报道;其中每天访问该网站的有5700人左右,而其中50% 以上是中学生。难道这就是对方辩友所说的"判断力"吗?

正方:对方辩友犯了一个以偏概全的毛病。访问该网站的5700人中有50%以上是中学生,这样只有2500多人与访问色情网站,而全国中学生又有多少人呢?这样我们就可以否认中学生上网的所有好处吗?

反方:对方辩友要知道我们只是了解一部分的材料,还有许许多多的色情网站没有查出来!

正方:我也想告诉对方辩友一则材料,在杭州有个93%的中学生能够控制住自己,不去看那些不健康的网站。

反方:对方辩友刚才强调中学生在家里受家长的管束,但是网虫们由于家里过于敏感的经济控制,网虫们就欣然的前往地下网站,到了地下网站那还有谁来约束呢?

正方:难道网虫们吃喝拉撒都在地下网站吗?他们最终还要回到家和学校吗?

反方:错了!上个学期我们学校的《求索》杂志相信大家都忘了,大家应当记得暗访那些地下网吧,噢!就在这里(拿起《求索》杂志),那些老板就是供他们吃,供他们喝,甚至在网吧里住下来,好几天不回家呀!

正方:请对方辩友注意,这些网吧不是我们提倡的正确的上网方式,这是属于国家法律规范问题。谢谢!

反方:我要向对方辩友指出的是网络的开放性,无疆域性,导致法律都难以奏效,而网上法律又难以界定,所以用法律去解决网络的这些弊端是令人怀疑的。

正方:我也想告诉对方辩友,网络的无疆域性是在选址上的,它同样要受到法律的约束。谢谢!

反方:可是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一个国家法律能够正确约束网站。每一年网络上的犯罪率是以40%的速度增加,而每一年的破案率还不到19%。

正方:那么请问对方辩友,你所说的网上犯罪是否指中学生犯罪呢?

反方:对方辩友要知道,目前为止大多数的高水平黑客都是求知望强,而电脑水平高超,但内心已变质的中学生。

正方:对方辩友应该承认上网可以受到教育吧。而且我方未不否认网上有可能受到其他污染,但是我们讲的是利大于弊嘛!

反方:对方辩友刚才谈到中学生上网是一种趋势。但是难道一种趋势都是合情合理的吗?比如当今一些国家犯罪感呈上升趋势,这能够说犯罪率上升是利大于弊吗?

正方:对方辩友,难道你们要等到网络都发展成熟,等你们入土的前一天才开始学上网的吗?

反方:我们并没说上网没有利呀!

正方:我们恰恰强调的是上网利大于弊嘛?

反方:是有利也有弊,但我们辩论的前提是中学生上网,中学生的天性与网络的三大问题已经说过它们之间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所以……(反方时间到)

正方:对方辩友注意,中学生上网在现阶段,主要是把网络作为学习工具与通讯工具,而弊端只是旁枝末节的关系。

正方: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学校、家长对于中学生的教育,可对方辩友就是置若罔闻呀!(正方时间到)

主席:谢谢各位辩手,刚才的自由辩论,可是针尖对麦芒。接下来我们来听听双方四辩是如何来总结陈词的。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对方辩友罗列了大量的例子,不惜夸大其词地说中学生上网如何好,如何好!可对中学生上网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轻描淡写,甚至像蜘蛛网一样轻轻的抹去!这种不尊重事实,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说一叶障目的态度,的确无法令人恭维!同时,对今天辩论的主体--中学生的特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要知道人贵自知之呀!而更为关键的是今天对方对这个"利弊"大小的比较始终没有一个标准,那你们的立论从何而来呢?

今天,我们本着对自己作为中学生,对自己健康成长的追求来同对方一起探讨这个充满主观意想的话题。无论是利大弊也好,还是弊大利也好,我们的最终目的难道不是趋利避害吗?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进而设法解决问题是我方今天立场的根本出发点。下面我再一次我总结我方观点:

第一、只有认识到目前网络的三大问题,我们才能去追求让网络成为一方净土。法律制裁的无奈、道德规范的苍白技术限制的落后无不令有识之士的内心感到忧虑和不安。看看那些地下网吧,看看那些中学生浏览的网页界面,真可?quot;色情与垃圾齐飞,虚假共暴力一色"。桩桩事实告诉我们,中学生上网不加以控制的话,怎么让社会相信我们是祖国美好的未来呢?

第二、只有认识到中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才能正视现实和问题,我们从不奢望每个上网的中学生会成为先知先觉和贤者、圣人,而从他律走向自律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只有万能的"上帝"才可能派出无数的"天使"下凡对每个上网的中学生说:"嘿,伙计,此物非礼勿视。"可事实又告诉我们中学生往往会出于好奇或冲动,刻意去寻找一些色情,努力信息进而引发诸如性犯罪等社会问题。此时此刻对方辩友猜猜上帝会怎么想?他只会说:"Sorry!不是我的心太软,只是我很无奈。"

第三、只有认识到中学生上网弊大利,才能调动社会的各方面力量和各种手段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我们是五月的花朵,但花朵有被害虫侵蚀的时候,只有摆脱网络的束缚才能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但太阳也有被乌云蒙敝的时候,只有该下网时就下网,才能用生命点燃未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们有一个梦想:在新世纪的一个清晨,当我向度尽劫波的人类精神家园投去最后一瞥时,我们广大中学生正以新面貌新状态,迎接新挑战!谢谢!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谢谢主席!对方辩友、老师、同学大家好!首先,我想针对对方辩词做一些分析。不可否认,对方辩词精彩睿智,但真理不是修饰而成的,对方辩词中的漏洞依旧清晰可见:刚才对方辩友指出一部分学生上网是为了浏览一些不健康网站或进行犯罪行为。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不妨作些大胆假设。如果没有网络,那些缺乏自制能力的中学生难道不会阅读一些不健康的书籍或从事其他犯罪吗?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心态问题而不是网络本质问题。其次,我想针对此次辩题做如下分析:

一、关于中学生,是指13-19周岁在校学生。这类人群有以下特点:①他们年龄注定他们将成为明天的建设者,他们肩上担负的是托起未来的重任。他们的任务是跟上时代的脚步。及时掌握科学技术;②中学生的年龄也使他们对新生事物既充满好奇,又缺乏自制力;③因此,他们的生活离不开老师、家长的领导,他们的世界时时处处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保护。

二、关于上网。什么是网络呢?网络是指信息处理应孕而生的一种集学习、通讯及适当时候放松的娱乐工具。而它又不是一种普通的工具,它有着其他事物所不可替代的优势:

1、可以打破时空界限,使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进行相互交流,可使信息处理更系统,全面;

2、使信息流通更及时、便捷,所以教育选择了上网,世界选择上网。这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才竞争成为世界竞争的主流,教育在千呼万唤中面临改革。而网络的出现,无疑成了教育改革的好帮手。面对网络这个五彩缤纷的空间,我们可以轻松自由地听名师讲座,可以身临其境地畅游奇妙太空,我们学习不再仅限于书本,我们也逐渐拥有了科学素质。

当然,我方也不否认网络存在弊端。因为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有利有弊,但正如我方辩友所证明的,如果人们更广泛接触到的是事物有利的一面,我们又怎能说是弊大于利呢?这就像吃鱼一样,我们有时会被鱼刺卡住喉咙,但我们能仅因为这几根骨头就说吃?quot;弊大于利"吗?不行。因为鱼刺卡喉咙只是偶尔,如果小心,安全可以避免;但只要我们吃鱼,就一定能得到营养。中学生上网也一样;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也有信心地说: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谢谢!主席:各位老师、同学,2000年高一年级辩论赛经过七场硝烟弥漫的初赛和三场半决赛,今天将举行决一雌雄的总决赛。他们将对"中学生上网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一番辩论。正方高一(8)班代表队,他们的立场观点是: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反方高一(1)班代表队,他们的立场观点是: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各位老师、同学、对方辩友,大家好!

人类将步入信息时代,网络越来越强烈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贴近我们中学生。中学生上网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我方坚信: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我将从4个方面来阐述我方观点:

1.必要性。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要让我国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我们,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邓小平同志不是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2.实用性。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你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上网还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E-mail请求老师的指导。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

3.现实性。我省的曙光工程就是为了快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在我省每所中小学建立因特网教室,普及计算机因特网知识,推动中学生家庭上网,实现远程教育与知识共享为全省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网上课内外辅导培养中小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再看看我们身边,学校的网站不正搞的红红火火,林寿桦书记、陈欣老师不也建议大家去学校的网站看一看吗?年段、班级的网页不也都在紧锣密鼓的制作吗?

的确,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存在着一些弊端,但中学生处在学校的教育之下,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对是非、美丑、善恶的判断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在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家长的指点下,必能使我们以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应用网络这种工具。

21世纪将是计算机网络时代,今日的莘莘学子将担任未来社会的栋梁。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就是闯荡未来信息时代的最强有力的武器。让我们相信,我们今天所付出的一点一滴的努力,终将会聚沙汇塔,终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我再一次陈述我方观点: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反方一辩: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刚才对方辩友津津乐道地谈网上教育,但网上教育不过是商家的夸大其词的炒作罢了。不仅在中国,即使在美国权威杂志《今日美国》的调查表明:86%被调查的教师、图书管理员以及电脑管理人员相信,孩子们使用因特网不会提高他们的课堂成绩。

刚才对方辩友滔滔不绝,无非是向在座各位展示了网络在信息交流方面的快捷性和方便性。但我奉劝您对中学生上网可不要雾里看花,我愿借对方一双慧眼,把网络的利弊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从量上说,目前网络有三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一类是网上安全问题,主要是指黑客、病毒和网上欺诈等;第二类是指传播色情暴力和仇恨的不良信息;第三类是形形色色的信息污染和垃圾,就在对方辩友慷慨激昂的四分钟陈词里,全球主要网站已经被黑客入侵了近200次,全球互联网计算机可能已经被最新病毒感染了170万台次……现实中,中学生上网已带来了诸多危害:

其一,据一项调查显示,不少的中学生成了小"网虫",沉湎于网上,将90%的时间用到网络游戏上,做了网络的俘虏,为网络所累,痴迷于"网吧"、"聊天室"不能自拔。不仅耽误了学习,甚至犯罪,据2000年4月《广州日报》报道,一名15岁的中学生为了"随心所欲"地上网玩网络游戏,竟然杀害自己的表姐,以达到占有她电脑的目的。

其二,中学生极易沉浸到网络的虚拟化生活空间中,一旦回到现实社会就产生一种孤独感,患上"网络疏离症",成天高唱:网络是我家,我的眼里只有它。这样对心理造成严重损害。同时在生理上中学生正处于快速发育时间,但是他们一上网就是

四、五个小时,不仅眼睛超负荷运转,危害视力;也使得脊椎变形,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所以网络的这么多弊与网络在信息交流方面的快捷性、方便性这一利相比,难道不是弊大于利吗?

其次,从质上说,我们今天讨论特定主体是中学生,他们是特殊的群体,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望极其强烈,但他们生理、心理还未成熟,对待新事物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自制力差。这些固有的特征,与网络固有的问题,在本质上就构成了中学生与上网之间固有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现实迫使国家机关颁布关于网络管理的专项法律,但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无疆域特征也导致了法律难以奏效。正如尼葛洛庞蒂所指出的,在网络世界里,人类社会现存的法律,就好像一条条"在甲板上叭嗒叭嗒拼命喘气的鱼"。所以,在目前及可预见的将来,网络的种种弊端仍然存在。也许将来某年某月某日,网络将成为一方净土。但一万年太久,我们只争朝夕,现实是网络已经对中学生的身心构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同学们,面对我们的伙伴自投罗"网",而一"网"情深,为避免"?/div>

第5篇:辩论赛网络利弊开场陈词

一辩开场陈词: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刚才对方辩友津津乐道地谈网上教育,但网上教育不过是商家的夸大其词的炒作罢了。刚才对方辩友滔滔不绝,无非是向在座各位展示了网络在信息交流方面的快捷性和方便性。但我奉劝您对中学生上网可不要雾里看花,我愿借对方一双慧眼,把网络的利弊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从量上说,目前网络有三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一类是网上安全问题,第二类是指传播色情暴力和仇恨的不良信息;第三类是形形色色的信息污染和垃圾,……现实中,中学生上网已带来了诸多危害:

其一,据一项调查显示,不少的中学生成了小"网虫",沉湎于网上,将90%的时间用到网络游戏上,不仅耽误了学习,甚至犯罪,以达到占有她电脑的目的。

其二,中学生极易沉浸到网络的虚拟化生活空间中,一旦回到现实社会就产生一种孤独感,但是他们一上网就是

四、五个小时,不仅眼睛超负荷运转,危害视力;也使得脊椎变形.所以网络的这么多弊与网络在信息交流方面的快捷性、方便性这一利相比,难道不是弊大于利吗?

其次,从质上说,我们今天讨论特定主体是中学生,他们是特殊的群体,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望极其强烈,但他们生理、心理还未成熟,对待新事物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自制力差。这些固有的特征,与网络固有的问题,在本质上就构成了中学生与上网之间固有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对方辩友罗列了大量的例子,不惜夸大其词地说中学生上网如何好,如何好!可对中学生上网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轻描淡写,甚至像蜘蛛网一样轻轻的抹去!这种不尊重事实,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说一叶障目的态度,的确无法令人恭维!同时,对今天辩论的主体--中学生的特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要知道人贵自知之呀!而更为关键的是今天对方对这个"利弊"大小的比较始终没有一个标准,那你们的立论从何而来呢?

今天,我们本着对自己作为中学生,对自己健康成长的追求来同对方一起探讨这个充满主观意想的话题。无论是利大弊也好,还是弊大利也好,我们的最终目的难道不是趋利避害吗?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进而设法解决问题是我方今天立场的根本出发点。下面我再一次我总结我方观点:

第一、只有认识到目前网络的三大问题,我们才能去追求让网络成为一方净土。法律制裁的无奈、道德规范的苍白技术限制的落后无不令有识之士的内心感到忧虑和不安。看看那些地下网吧,看看那些中学生浏览的网页界面,真可?quot;se情与垃圾齐飞,虚假共bao力一色"。桩桩事实告诉我们,中学生上网不加以控制的话,怎么让社会相信我们是祖国美好的未来呢?

第二、只有认识到中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才能正视现实和问题,我们从不奢望每个上网的中学生会成为先知先觉和贤者、圣人,而从他律走向自律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只有万能的"上帝"才可能派出无数的"天使"下凡对每个上网的中学生说:"嘿,伙计,此物非礼勿视。"可事实又告诉我们中学生往往会出于好奇或冲动,刻意去寻找一些色情,努力信息进而引发诸如性犯罪等社会问题。此时此刻对方辩友猜猜上帝会怎么想?他只会说:"Sorry!不是我的心太软,只是我很无奈。" 第

三、只有认识到中学生上网弊大利,才能调动社会的各方面力量和各种手段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我们是五月的花朵,但花朵有被害虫侵蚀的时候,只有摆脱网络的束缚才能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但太阳也有被乌云蒙敝的时候,只有该下网时就下网,才能用生命点燃未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们有一个梦想:在新世纪的一个清晨,当我向度尽劫波的人类精神家园投去最后一瞥时,我们广大中学生正以新面貌新状态,迎接新挑战!谢谢!

第6篇:小学生上网利弊辩论赛

濉溪县实验小学红领巾广播稿第8期:小学生上网利弊辩论赛

歌曲《与世界联网》

一、主席致辞

正方一辩:大家好!21世纪,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网络越来越强烈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贴近我们小学生。我方坚信: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我将从4个方面来阐述我方观点:

1.必要性。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我们,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邓小平爷爷不是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吗?

2.实用性。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只要勤于耕耘,就会有所得。你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掌握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上网还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得到老师的指导。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可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

3.现实性。每所中小学建立电脑教室,普及网络知识,推动小学生家庭上网,实现远程教育与知识共享,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我们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再看看我们身边,学校的网站不正搞得红红火火?有些班级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络空间?如果上网不好,为什么要建这些网站呢?所以,我方认为: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接下来有请反方1辩发表立论陈词

反方1辩: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我们也承认掌握相关的网络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网络上良莠不齐,不健康的信息扑天盖地,我们小学生意志力差,又缺乏正确辨别是非的能力,更加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长期沉迷于网络,和这个虚拟世界里的人打交道,在现实生活中会感到不适应。在美、日、英等发达国家,上网综合症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美国有个典型的例子,充分说明了网络综合症的严重性:有个少年网虫在网上漫游得茶饭不思,父母没有办法,只得给他配备了轮椅,以便吃饭时能强行将他从电脑前推开。他的手指不停的动作着,仿佛在让想象中的鼠标移动似的。他只是为了活下去才睡觉和吃东西,除此之外,从不离开屏幕。目前,“网络性心理障碍”患者正在增加,且治疗十分困难。网络综合症发作时,患者全身痉挛、摔东西,同时表现为健忘、头痛、脾气暴躁,注意力不能集中等,和毒瘾发作差不多,真是太可怕了。大量的事实证明: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接下来请正方二辩发言:

正方二辩:大家好!现代意义上的文盲不再是指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电脑,脱离信息时代的人。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难道还能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天下事吗?对方辩友举出了种种例子来证明网络对我们小学生的弊端。但是,我要说任何事物在新生阶段总会产生一些不适应弊端,如果我们只因为一点小小的瑕疵而扼杀它,那请问:我们的时代还如何继续发展呢?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及时地知道最新的新闻;在网络图书馆里查询我们所需的资料,有了问题可随时通过E-mail、QQ请教老师。我听说,在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的时期,一些城市的学校不得不停课,为了实现同步教学,人们发明了网校,每周网校教学内容和学校课程进度保持一致,在全国各地通过上网都可身临其境地接受全面教育。因此,我方坚信:上网利大于弊! 接下来有请反方二辩发言:

反方二辩:上网交友聊天对当今的学生来说已是驾轻就熟。许多这都有自己的OQ,而且打字速度都很快。通过网络与远处的朋友交谈,确实挺方便,但我们不能忽视:我们很少看到有意义的聊天话题!有些素质低下的人言语中会夹杂一些粗言秽语。可以说网络使我们小学生过早接触到了更多丑陋的现象。许多同学更是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让“家长操心、老师烦心、学校忧心”。长期处于游戏的兴奋状态,容易导致急躁情绪,影响正常的学习、休息,用专家的话说就是在慢性自杀。

下面进入自由辩论时间 正:既然对方辩友觉得上网不好,那么请问你们中有哪一位没有上过网?我总结了上网的五大好处:一是开阔视野,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二是可以毫无顾忌地与网友聊天,倾吐心事,减轻课业负担,缓解压力;三是可以在各个BBS里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很有成就感;四是可以提高自己某项业余爱好的水平;五是自己动手做主页,把自己喜爱的图片资料传上去,开一个讨论区,发一些贴子,和大家交流,自己做版主的感觉真的很棒。

反:请对方辩友不要误会,我们并不是说上网不好,而是认为因为大多数人没有合理利用网络,而使得网络的弊端更加让人印象深刻,甚至痛彻心扉。(掌声)

正:当初,网络的创始人是本着一个让人通过网络与其他人沟通的设计理念来设计的。既然网络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就应该合理地利用它去收集我们所需要的知识。我经常会查阅一些资料,对写作文、设计墙报特别有帮助。

反:可你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正确地运用网络吗?有些人经常上网浏览不良信息,沉迷于网络游戏,好多网络游戏都是很不健康的,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赚黑心钱,开起了黑网吧,既没有营业执照,也没有安全设备,到这样的网吧去,同学们的身心都会受到伤害。

正:学校下一步计划是实现“班班通”,到时,每个班级都能同时上网,资源共享,演示课件、现场直播、收看电影电视节目等。如果网络不好的话,学校为什么要装“班班通”呢?

反:学校装班班通是为了我们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来帮助教学,并不是让你干一些不利于学习的事。现在因为上网过度而引发的疾病越来越多,对方辩友又作何解释呢?

正:因为上网频繁引发的疾病的确有,但是,我们都上过网,为什么没有得“上网综合征”呢?所以只要有一点自制力,这类疾病就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反:可是如果象你说的那么容易,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学生了。

正:但是不能因为有那些问题存在,就限制我们上网,你这是因噎废食。难道为了找资料、为了学习去上网,也有错吗?

反:请问,你们口口声声说上网是为了查资料,那么你们在网上用来查资料的时间究竟占总时间的百分之几呢?!(掌声)

正:不错,很多时候我们上网并不是在学习,但是游戏就没有好处了吗?不知对方辩友是否玩过一款名为《牧场物语》的游戏,在这款游戏里,你需要自己经营一个牧场。这样可以培养我们的责任感和经营意识,难道有害处吗?而且我们学习压力这么大,学累了玩一玩这有错吗?再说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上网利大还是弊大,而不是玩游戏好不好!

反:可玩游戏难道不是很多人上网的主要目的吗? 正:上网可以增进我们与同学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据我所知有一个同学原来很讨厌与家长沟通,但当家长知道了他的QQ号之后,就悄悄加了他为好友与他谈谈心里话,谈论网络知识,从此他与父母的关系变得融洽了。

反:可是目前,互联网上还存在一些不文明现象,如,发布虚假信息、传播淫秽和低俗信息、散布垃圾邮件、传播不良视频等,这对我们纯洁的心灵是一种极大的玷污。据调查,目前我国约有4000万未成年网民,其中网瘾少年就有400万,长此以往我们的国家还有什么希望。我希望网络社会也能制定一个非常严厉的法规,谁传播不健康的信息就治他的罪。(掌声)

正:我知道有一种软件叫上网狗,能有效控制使用电脑的时间和内容,更能防止在浏览Web网站时接触到不良信息。

反:那你能保证大家都安这样的软件吗?而且自从有了计算机,很多人都快要忘记如何写字了。自从有了网络,那些流行的网络语言让我们的错别字现象越来越严重。

正:但网络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让我们不再是井底之蛙。

反:但我更觉得网络像一张蜘蛛网,上网只有两种结果,要么被网缠住不可自拔,要么就是将网撕破,可小学生不具备破网的能力。

正:我们为什么不能选择第三种可能,做一只快乐而理智的蜘蛛,在网中编织自己美丽的世界呢?(掌声)

反:对方辩友,请你考虑一下我们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你认为理智这个词是不是离我们有点遥远呢?如果我们能学会理智,那我们就不是小孩子了。(掌声)

正:网络虽然有许多的弊处,但它的利处更是有目共睹的,网络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到大千世界的美妙,买到自己中意的商品,从我国发送到美国悉尼的电子邮件只要几秒钟。另外,通过发E—mail,使我们从小树立电子信函、电子商务、电子写作的意识,可节省大量木浆纸。

反:的确,网络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我们认识和了解世界,使我们更上一层楼。可我经常看到一些同学碰到不明白的就上网查,写作文就上网随便找一篇抄抄改改,连脑筋都懒得动一下,长此以往,不仅不会进步,连大脑都会退化的。

主持人:现在正反双方是唇枪舌剑,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接下来进入总结陈词阶段。有请正方四辩。

正方四辩:大家好!不可否认,对方辩词精彩绝伦,但真理不是修饰而成的,对方辩词中的漏洞依旧清晰可见:今天,对方辩友罗列了大量的例子,说小学生上网如何如何坏!可对小学生上网带来的一系列利处则是轻描淡写!这种不尊重事实,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说一叶障目的态度,让人实在无法恭维!我想针对此次辩题做如下分析:

一、我们是明天的建设者。我们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及时掌握科学技术。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就是闯荡未来信息时代最强有力的武器。因为正处于对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但又缺乏自制力的年龄,老师和家长总会给予我们正确的引导,我们时时处处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保护,所以,我们有信心不走歪路,会健健康康地成长。

二、网络有着其他事物所不可替代的优势:它可以打破时空界限,使信息流通更及时、便捷。面对网络这个五彩缤纷的空间,我们可以轻松自由地听名师讲座,可以身临其境地畅游奇妙太空,学习不再仅限于书本,我们也逐渐拥有了更高的科学素质。当然,我方也不否认网络存在弊端。因为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有利有弊,但如果我们更广泛接触到的是事物有利的一面,又怎能说是弊大于利呢?这就像吃鱼一样,有时会被鱼刺卡住,但我们就不吃鱼了吗?当然不会。因为鱼刺卡喉咙只是偶尔,如果小心,完全可以避免。上网也是一样;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也有信心地说: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谢谢!

接下来请反方四辩进行总结陈词。

反方四辩:各位同学,大家好。网络的好处不胜枚举,但它的危害更是举不胜举。上网时间太长对身体发育有影响,对学习影响更大,网上有太多的不良网站,还有游戏中的血腥场景和暴力手段,而我们青少年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差、辨别是非能力低,很多同龄人沉迷网络虚拟时空,使本来应该刻苦学习的黄金时期荒废了。为达到上网目的,有的人逃学旷课,编瞎话;有的离家出走,还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由于沉迷网络而引发的悲剧时有发生。曾经有一位中学生玩游戏玩到走火入魔,后来他的母亲悲痛欲绝,最后自刎而死。当然,我们不是反对小学生上网,只是认为当前的网络环境还不太适合我们放心地上网。网上的一些糟粕像魔鬼一样侵蚀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迷失了方向。北京市海淀区一非法营业的“蓝极速网吧”发生火灾,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两个男孩进网吧时被拒绝,两人恼羞成怒,一起来到他们认识的一个叫陈晓丽的女孩家商量要出气。6月15日晚7点,男孩在OQ上说:“姐,我们去烧网吧了。”陈晓丽回了句:“小心点。”两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带着陈晓丽给的5块钱买的一升汽油,点燃了网吧门口的红地毯,结果,大火吞噬了25条年轻生命,半数以上是附近八大院校的在校生。两天后的下午,警察在家里找到陈晓丽时,她还没觉得事情与自己有关。警方以网吧聊天记录为证据,认定陈晓丽为团伙犯罪成员,因犯罪年龄是17岁,刑期12年。请大家听听她的忏悔,“我懊恼,如果能够早点认识到网络游戏的真实本质,我就不会踏上犯罪的道路,更不会有25条生命的逝去。我希望自己的亲身经历能够唤醒那些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的孩子们。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和血腥正是挑逗人类主宰欲望的诱惑,赌博、迷信等等的负面信息肆意传播,这些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发育和成长都产生最严重的影响,最终把我们推向了犯罪的道路”。多么发人深思的追悔。有个16岁的少年,将同学连砍3刀致死,问他时,他竟说:游戏中就是这样的,砍死了一会儿还能站起来!多么无知呀。血淋淋的事实更加坚定了我们的观点: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谢谢!

主持人:同学们,辩论已经进入尾声了,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双方虽然见解不同,但对于上网的态度其实是一致的。互联网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拒绝网络肯定是不对的,但网络上内容庞杂,有些内容不适合小学生,所以同学们要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文明上网,让网络为我们的成长服务。上网一定要熟记以下的上网规则:

一、明确每次上网的目的,如为了查找学习资料、发邮件、看新闻报道、娱乐等。

二、要控制自己使用网络的时间。要在完成作业后上网,最好是在时间比较宽松的周末上网。同时一次上网时间不要太久,以免影响学习和视力。

三、不得进入成人的聊天室。

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姓名、所在学校、电话、住址、照片以及爸爸妈妈的姓名、工作单位、手机号码。如果你已经给出这些信息,请一定让父母知道。不随便去见网友。不乱下载文件,不要随便打开一些莫名其妙的网页,不要随便接收QQ和电子信箱上的附件。如果看到了不舒服、恶心或奇怪的图片或言语,不要再交谈下去,请马上下线。

五、与同学之间发邮件,应讲文明礼貌,不骂人,不进行人身攻击,不发不健康的图片和信息。

六、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切不可沉迷上网,不要把网游当作一种精神寄托。要经常与父母交流,让父母了解自己在网上的所见所闻。

七、要有网络道德。在公共场所、学校或家庭上网,不要改变计算机的设置,未征得别人同意,不要删除别人的文件,以免影响别人的工作和使用计算机。不制造病毒,充当黑客;不进行信息欺诈;不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八、不去网吧上网。因为网吧里面人员混杂,网络信息无人监控。

主持人:上网的利弊与否还在于个人对待网络的态度。我们要将网络用在好的地方,而不是被他所奴役,让游戏成为适度娱乐的工具,而不是沉迷,网络再好,我们还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还是应该多多的到大自然中去享受美妙的真实世界。好了,本次播音到此结束。我们隔周再见。

第7篇:辩论赛 宽松管理 利弊 总结陈词

总结辩词-----蒋云娥

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

今天我们就宽松管理的利弊问题展开了辩论,刚才的攻辩阶段对方的回答不可谓不精彩,但是还是从中发现了颇多漏洞。也感谢对方辩友让我有机会为大家拨开云雾重见蓝天。

首先,概念混淆,21世纪确实是人性化管理的年代,因材施教的人性化管理的确是当代管理追求的理想模式,但是对方无论是盘问还是自由答辩时,都一厢情愿地把宽松式管理提升为人性化管理,这样的概念混淆行为大家怎么能接受呢?

其次,价值判断错误,

1、过于理想化,刚刚我方与对方探讨了就管理中的无为而治,对方也承认,理想中的无为而治模式是不可取的,现实情况也确实如此,种种不自律现象随处可见比比皆是。这时候,这种管理模式到底是无为而治呢还是无为而乱呢?!

2、过于片面化,我方辩友在刚刚的答辩过程中试图在事实上和对方辩友探讨管理对象的自觉性,但对方辩友却以当今客体有很强自觉性来敷衍,实在是让我有点心寒啊。而管理学中的二八定律也就是巴莱多定律告诉我们,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具有较强自觉性,那么我不禁要问,这种放纵百分之八十的管理模式到底的人才的摇篮还是惰性的温床?剩下的百分之八十的不自觉者他们找谁诉苦去呀?我们怎能为了几朵浮云舍弃整片天空?!

并且我又不得不提问,大家是否怀念高三倒计时阶段的日子,那种非宽松式管理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的美好回忆,更体现了一种有人在关心你有人在期待你的人性化关爱啊。这种关怀宽松式管理又该如何体现?你是否也希望你的父母老师同学对你冷冷淡淡不管不顾呢?

再者,不合理的偏执,正方辩友一直强调的是宽松式管理带来的个性张扬和卓越的创新能力,这本来就已将这个概念推进一个死胡同,那么我又不得不反问正方辩友了,宽松式管理就意味着创新精神的培育么?懒散的人就一定比勤奋有纪律的人更有个性和创新能力么?!你们一味地强调宽松式管理带来的自由是否已经不值得一提了?

我方坚信一种更加人性化,舒适便捷高效的服务性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松紧结合松紧有度,更适合当今发展的需要。且这种管理不仅局限于思想上,更能有效地在行为上体现!

说到这里,我情不自禁要感慨,听完我方辩友精彩绝伦的阐述,宽松式管理可以说是“三无”:无为!无效!无力!如果对方辩友依旧坚持少控制多自由的宽松式放羊管理,那么,现在,请你们大声告诉台上的主持人,本次辩论赛的流程安排和限时答辩环节意义何在?!为什么不爬上桌面翘起二郎腿全程自由攻辩呢?!再请问对方辩友,请你们现在勇敢大声地告诉在台下就坐的老师们,大学课堂点名的意义何在?是否可以立即取消?!就现在,请对方辩友勇敢一点!

但是,我们也能理解对方辩友的良苦用心,谁不想要更加自由的生活?谁不想让生活更加美好?在遥远的未来,或许我们会更加自觉地进行自我管理,追求和谐相处与品质生活,那时候,人性化管理法制化管理宽松式管理严格式管理都将不再重要,让我们相信明天会更好!

谢谢!

第8篇:网络交友利弊辩论赛资料整理

辩论赛资料

网络交友的利与弊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上网交友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成为一种时尚,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们更是留恋于网络,但是对网络交的友利与弊 人们的看法不一。

一些人认为应该提倡网络交友。因为他们认为在网上交友倡导的“平等,自由“的精神使网民在日常生活之中的地位,身份变得模糊起来;使网上交友前所未有的跳出了世俗的交友观的束缚。网络实实在在的开辟出了一个崭新的交际渠道;拓宽了我们的交际范围。其次网络那与生惧来的虚拟性,使得网络交友有如“雾中花,水中月”有人认为正因为如此,它看起来才格外美;它充分满足了人们的好奇与表现的心理。网络交友为我们的生活开辟了新的空间。它让我们超越了现实中交友的局限,

再次网上朋友相隔远,不会有什么利益冲突,更不必担心袒露心灵会带来不良的后果,所以才乐意地把自己的事情讲给未曾谋面的网友听。通过倾诉使心理得到自我调节,还有在网络上能够结交到各样的人物,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可以在网上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你烦心时,可以向他倾诉。

网络和现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在现实中不敢说的话,不好意思说的话,在虚幻的网络世界里完全可以畅所欲言。

而一些人却认为不应该提倡网络交友,因为在他们看来在在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色情和暴力。有人这样形容网络:“黄网泛滥,黑客猖獗;游戏耍赖,聊天下流”!更有人还编了一首打油诗:“上黄网害的人发晕,当黑客成了令狐冲;玩游戏玩的血上涌,谈网恋谈了个小老公”!这些话充分的体现了网阴暗的一面!某些人打着交友的旗号,征求“性伙伴”放松了道德规范和自律意识!大谈特谈平常难已启口的两性话题。还有而我认为网络好与不好,因人而异,而且,在不同人的手里,网络扮演了不一样的角色。要正确对待就是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网上交友的行为本身没有错,网络在传播好东西的时候,难免会夹杂坏东西,如果对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缺乏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引导,就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道德观和理想价值观而误入歧途,甚至形成反社会人格。

网络是到目前为止最有趣的一种交往方式。首先,从技术角度上看,无论对方是在天涯还是咫尺,上了网就象是在面对面,如果再用上传声和摄像技术,那简直是有一种令人畅快的感觉;其次,从心理距离来看,因为网络玩和和聊的东西比较多,进入时容易找到共同的话题。还有,实在不高兴了,也可以不进入对方或以另一个对方不知的身份进入,交不成朋友也不会结大怨。最后,说一点,一个从不上网的人,如果有一天上了网,则他或她立即得到了一个新的与人交往的机会。^不好就是:就算在网上认识了,互相都不太了解,但是熟了就跟现实中认识的一样了,别太熟的网友还是保持点距离为好

择友,同样重要。这是两种世界,但交友的程度是你自己去衡量的。事实也一样阿,不见得事实中就没有人骗你了吧,所以虽然世界不同但程度自定。

我个人认为网络交友策略:不轻易相信一个人,不随便伤害一个网友,可心的朋友真诚交往,一般的网友友好往来,品行低劣的网友不理不睬,弃而不要。另外一定要注意网络安全,不要轻易将自己的信息外漏。

正方观点

“和网友见面了吗?”“感觉如何?”“新春佳节,难得这么轻松自在,游戏咱不爱玩,上网聊天交朋友去!”……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如此种种与网络交友有关的词汇在今年的新春佳节成为热门话题。

纵观人类历史,从来没有一种通讯工具像互联网络这样为人们提供了广泛联系的可能第1页

共3页

辩论赛资料

性。只要有一台联网的电脑,你就可以足不出户与远在地球上其他地区的网友们联系,就像与邻家女孩聊天一样方便。有人甚至说,在网上,孤独成为纯粹的心理名词,因为只要你愿意,你总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与你脾气相投的朋友,时间、空间、国界、种族都不能阻碍你,唯一可能阻碍你的,就是你宁愿保持孤独。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深入千家万户,正在改变着传统的交友方式.从交友的目的和网络的功能来看,网上交友利大于弊。

交友是为了沟通与交流,而网络恰恰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崭新的自由平等的对话平台。在现实中,人们常会感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却不便于对身边的朋友倾诉。这时,借助网络的虚拟性,可能使双方能够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突破尊卑、疏密关系的界限,以完全平等的身份畅谈,达到缓释紧张情绪、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目的。

网络提供了广泛交往的机会,它容量巨大,客户遍布全球。大家交往是以对话的模式、匿名的身份进行的,避免了现实中的繁文缛节,使交友更加方便、快捷。

网络的开放性更是传统交友方式所不具备优越性。网络架起了一座人们充分沟通的桥梁,人们可以冲破不同的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位、不同国籍的重重隔阂,联系在一起,建立起网络时代新型的朋友关系,真正实现了“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网络交友的好处

1朋友不见得就是非要见面才好 2网络上也都是人,哪里都是一样的社会. 3多一种交友方式有什么不好

4不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就可以找到. 5选择很多,可以找到志趣相投的很容易

6彼此没有利益冲突,可以深入的交往,不必要考虑太多. 7有很多成功的范例啊

8网上高人很多,通过其他方式很难见到,网络提供了一个平台.当然也有坏人,不过不能因为害怕饭有毒扼死啊

反方观点

这则辩题,我想到一句话:“网络交友提供了一切可能,也提供了一切问题的可能!”从现实来看,网络交友引出的弊端可以说是触目惊心的,具体表现有三:

一、谎言林立。网络是虚幻的,没有人也没有办法对网上的“个人资料”进行审核。最为经典的一句话就是:没人知道坐在电脑前的是一条狗!想在谎言的世界寻找真实的情感无异是自欺欺人!

二、陷阱密布。网络使沟通变得自由与便捷,也使行骗更难让人识别。别有用心者打着交友的旗号图谋不轨,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低级趣味充斥。网络是一个没有法律制约与道德规范的自由世界,很多人在聊天时容易放纵自己,两性话题大行其道,低级趣味泛滥成灾,让人道德沦丧,而由它引发的道德问题更是不容忽视。

网络交友到处都是坑蒙拐骗。如果讲它有利的一面,不由得让我们想到《红楼梦》中贾瑞手里那面叫“风月宝鉴”的镜子;反照可以治病救人,正照贻害无穷。网络交友就像这面镜子,“利”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弊”却是实实在在的,因为在人性的弱点面前,特别是在未成年人的幼稚面前,“利”总是销声匿迹,而“弊”往往“发扬光大”!所以网第2页

共3页

辩论赛资料

络交友弊大于利!

但是要到网上那个虚拟的世界去交朋友,那就是弊大于利了!朋友,是要相互了解.以诚相待的,在那虚拟世界里办得到么?在现实生活中,尚且存在"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的问题,何况在虚拟世界呢? 一些人迷恋与网上交友而不能自拔,用网络聊天室,社区等来代替真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病态的“网络交友瘾,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工作,还有网络上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会使你的一些个人信息外泄,很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第3页

共3页

上一篇: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下一篇:体育汇报总结